英语演讲名篇

2024-08-16

英语演讲名篇(精选5篇)

英语演讲名篇 篇1

When I was a young boy in Santa Cruz, California I used to help my Grandfather in the fields by his home. This was not his land but back in those days it was not unusual to barter with the neighbours to worked it for them so he could grow the vegetables that he loved. He would then share them with the neighbour for payment. He grew corn, beans, peas, zucchini, cucumbers and garlic. And nobody could grow bigger dahlias than my Grandfather.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祖父家住在加利福尼亚的圣克鲁斯城,我常常去祖父家附近的田地里帮他干农活。尽管那块田地是属于祖父的邻居,但在那个时候,邻居之间作实物交易是很常见的,所以祖父也能在那块田地种上自己喜爱的农作物。而作为报酬,在收割时祖父就与邻居们一同分享果实。祖父通常种植玉米、大豆、豌 豆、南瓜、黄瓜和大蒜。祖父的农艺很高超,就连他种的大丽花长得也要比邻居们种的高大许多。

As I worked along side him he used to love to tell this story of a named Giuseppe (Joe) and his wife who moved to a new farm with their three sons. They were settling into the new community when a nearby farmer told Joe that there was gold in the dirt of his new property. Joe took that statement as that there was actual gold in the land. He thought to himself, “I have three healthy sons, I will tell them about it”. Indeed he told his sons that there was gold to be found in their new property. Needless to say his sons actually took charge of their personal enterprise right on their own land. They had visions of what they would do when they found gold. Each son had a different vision. For as young as they were, they set up quite a professional approach in the digging for gold.

当我在一旁帮祖父干农活时,他总爱给我讲一个名叫乔的一家人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乔带着妻子和他们的三个儿子搬到了一个新的农场。当乔一家人住进一个新杜区以后,附近的一位农夫告诉乔说他的地里有黄金。乔昕后以为这片土地有真的黄金存在,就在心里暗想我有三个健壮的儿子,我应该把这件事告诉他们。"于是,乔告诉他的儿子说,在他们家的这块新地产上可以找到黄金。不必说,他的儿子们立刻去地里挖掘黄金了,就好像把这件事当成了自己的事业一样。他们幻想着找到黄金以后去做什么,但每一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梦想。因为他们如此年轻,还提出一个相当专业的挖掘黄金的方法。

They began in one corner with a certain width and kept going until they got to the end. Once they got to the property line they would start another swath and go back the other direction. They began to realize that digging for gold was fun! This procedure went on for about six months and they still weren through going through the whole property.

他们先从一个角落开始挖掘,并以特定的一个宽度继续向前挖,一直挖到这块土地的尽头。他们渐渐觉得挖掘黄金这件事充满了无穷的乐趣!就这样不知不觉,他们连续挖了六个月,仍然陶醉在拥有黄金以后的美梦里。

Meanwhile Joe thought he would plant some crops in the area where the dirt had been turned thoroughly. He planted corn, tomatoes, potatoesand onions. His sons continued to dig through the soil, determined to find gold. As more dirt was available. Joe planted more crops. An interesting point here is that Joe had never farmed before but it had always been a dream of his to do so.

浅议英语文学名篇翻译中的艺术美 篇2

关键词:英语文学名篇;翻译;艺术美

文学作品源于生活,但绝不是生活的雷同,体现的是笔者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对理想的想象力与艺术加工。不同作家具有不同的写作特色及艺术风格,文学作品的翻译需要在准确传达原作创作意图的同时,使得译作品尽可能体现出“二度创作”的艺术美。我国现代文学家茅盾先生曾说过:“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无疑,这样的观点旨在说明翻译活动的本质内涵,说明翻译活动不是单纯技术性的语言外形的变易,从一种民族语言转换为另一种民族语言的过程中,需要译者通过原作的语言外形,深刻地体会原作的精神,在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体验中,找到最适合的印证,然后,运用适合于原作内容和风格的文学语言,准确的、精辟的、艺术的再现出来。

一、文学作品翻译的“信、达、雅”原则

1790年英国著名翻译家亚力山大·泰特勒提出了翻译三原则,即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应与原作属于同一性质;译作应具备原创作品的通顺。这与我国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严复在1898年提出的“译事三难:信、达、雅”在思想上是一致的。“信”就是忠实于原文的本意。“达”就是通顺流畅,“雅”就是文字古雅。著名作家及翻译家钱钟书先生还提出了翻译中和“化境”的翻译观。这几位学者对于翻译原则的界定都离不开对原文的忠实这一原则。

文学翻译遵循“信、达、雅”原则是第一位的,但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 感情和风格,又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原文的束缚,体现出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美。必须看到,文学作品的艺术性特点决定了译者在传达原作内容的同时,还应当运用译者自身所掌握的文化背景知识及翻译翻译技能在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基础上对原作进行再一次的艺术创作。奈达曾指出过:“在表达型文本中,形式和内容几乎同等重要,在语言的表达功能和美学功能之间经常出现些冲突,因此只需适度的翻译便足以说明文本的内容。但是,好的翻译一定要出类拔萃,译者要对语言的美学功能具有特殊敏锐的感觉。”这一段话也是对文学作品翻译原则的描述。

二、文学作品的翻译要要译兼具意似和意美

我国将中文诗词翻译为英、法韵文的专家许渊冲先生曾说:“文学翻译的最高目标是使翻译作品本身成为文学作品,不但要译得意似,还要译出意美。”这正说明成功的翻译文学作品在译出原作内容的同时,还要体现出文学作品的艺术美。

1.语义上的连贯性

优秀的的翻译作品需要译者在翻译时保持译入语文章同原语文章在语义上的连贯。以《傲慢与偏见》第一卷第二十章的一段话为例,分析翻译作品与原作在语义上保持的连贯性。

原文:Mr. Collin, meanwhile, was meditating in solitude on what had passed. He thought too well of himself to comprehend on what motive his cousin could refuse him; and though his pride was hurt, he suffered in no other way. His regard for her was quite imaginary; and the possibility of her deserving her mother’s reproach prevented his feeling any regret. (J. Austen: Pride and Prejudice, Chapter 20, V.I)

译文:这当口,柯林斯先生把刚才的情景沉声默想了一番。他把自己看得太高了,实在弄不明白表妹为什么要拒绝他。他虽说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但是除此之外并不感到难过。他对伊丽莎白的爱完全是凭空想象,她可能真像她母亲说的那样又任性又傻,因此他丝毫不感到遗憾了。

原作中,伊丽莎白的母亲曾对柯林斯说过她的女儿是个既任性又憨厚的傻姑娘。因此这里的“her mother’s reproach” 便可翻译成她母亲说的那样又任性又傻了。以体现文章在语义上的连贯性。

2. 语境上的特定性

以英语学习者最为熟悉的《傲慢与偏见》中第二卷第十四章的一段话为例,以展现译者对原著在语境上的正确理解与把握。

原文:When to these recollections was added the development of Wickham’s character, it may be easily believed that the happy spirits which had seldom been depressed before, were now so much affected as to make it almost impossible for her to appear tolerably cheerful. (J. Austen: Pride and Prejudice,chapter 14, V. II)

译文:伊丽莎白虽说一向性情开朗,难得有意气消沉的时候,但是一想起这些事,加上渐渐认清了威克姆的真面目,心里难免受到莫大的刺激,因而连强作欢颜也办不到了,这是可想而知的。

《傲慢与偏见》中的“偏见”指的正是伊丽莎白起初对达西这一正面人物的误解。当伊丽莎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便产生了“development of Wickham’s character”即“渐渐认清了威克姆的真面目”。

3. 风格上的神似性

写作风格就是指不同作者依据不同的时代背景,出自美学和主题考虑的而采用的不同的语言形式及写作特点。萧伯纳所说的“意之所到,风格随之。”是对作者写作风格的经典概括。现代主义及意识流的重要代表人物乔伊斯所著的《尤利西斯》在写作风格上可谓十分独特。对这部作品的翻译翻译具有相当的难度,而出色的翻译家却在其译作中体现了文学作品的艺术美。

原文:…she kissed me. My youth. Never again. Only once it comes. Or hers. Take the train there tomorrow. No. Returning not the same…(以下略)

译文:……她吻了我。我的青春一去不复返了。它只来一次。她的青春也一样。明天乘火车到那儿去吧。不,回去就全不一样了。……我要的是新的。太阳底下一件新事都没有。……以为可以逃脱,结果自己还是撞上了。以为绕了最远的路,原来是回自己家最近的路。……开始都变了,被遗忘了。原来的年轻人变老了……

译者将这部小说中主人公的恍惚迷离,时断时续的主观意识流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译文中基本上保留了原文作者的写作风格,将意识流这种写作手法比较完美地呈现给中国的读者,既传递了不同的文化,又保留了原作中的艺术美,在二者兼而有之的基础上带给作者美的熏陶和情理思考。意识流的作品无疑增加了翻译的难度,以风格上的神似来翻译是最能贴近原作所表述意义的译法。

英语演讲名篇 篇3

摘要:如果做企业没有困难的话,那肯定是一个平庸的企业。真正经营企业的人,要有一种理念:有困难我们要克服;没有困难,我们创造困难,以便于下一步去征服它。在这个方面,王石做得很好,当登上珠峰,得到“王石面前再无峰”的褒奖后,自己又开辟航海征途。

总裁检讨十大名篇之:没有注意脚下的石头

石家庄造纸厂厂长“承包国有企业第一人”马胜利

[编者按]马胜利是一个极具符号意义的标志性人物,因承包石家庄造纸厂而成为“承包国有企业第一人”,而迅速扭亏而四处承包,因“一包就灵”而被誉为“马承包”。虽然后来因承包过多过滥而经营失败,但在国有企业经营模式探索道路上,马胜利是当之无愧的历史标杆。

第一大失误:搞集团

那时候太急于求成,脱离实际盲目扩大企业规模,且是跨地区、跨省,鞭长莫及,管理失控,不仅未搞成集团,还累及大本营。当时只想着承包潜力很大,前景很好,那时候让我停下来,不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第二个失误:个人英雄主义

我当时太突出了个人,没有突出企业产品。从1984年到现在,14年了,马胜利这个名字许多人还记得,而石家庄造纸厂有什么产品可能就鲜为人知了。第三个失误:忙于应酬疏于管理

我因为出名,到外面作报告应酬太多,企业为此而失去了许多发展的机遇。我先后做了一千多场报告,牵扯了我很大的精力。在产品方面,譬如卫生巾产品,我们那时也搞了,而且是中国第一家。但我们没有好好地把握这一机遇,结果让其它企业抢占了这一巨大市场。

第四个失误:用人有误

那时提倡干部年轻化,我头脑一发热,把老的全换下来,从而使科级中层年轻人达到95%以上,而事实上年轻人有闯劲,却经验不足,合理的领导结构应该是老中青相结合。

第五个失误:花钱不够细

在职期间,虽然我没有用职权谋私利,在经济上清清白白,这一点,在我退后的审计结果可表明。但我比较一下后来当私企经理的经验,办什么事情都是一分钱恨不能掰成两半花。相比之下,做厂长时在花钱方面大有潜力可挖,当时审批时,十万、八万批得轻松,因为不是花自己的钱。

第六个失误:上项目头脑发热

上项目有时不太慎重。我是由一个工人成长起来的经理,在办事上,爱凭经验和直觉,有时不太注重科学决策,而一些项目上了后不仅未产生效益反而成了负担。

第七个失误:骄傲自满

任厂长初期,利润一年一个台阶,而且上台阶幅度较大,荣誉也很多,新闻单位一片叫好,使我开始骄傲自满,有时难以接受别人的意见。太骄傲自满了,就会相信过去的经验可以解决未来的问题。有时候成功也是失败之母,过去的经验拿到现在就是过时的。

第八个失误:债务处理不当。

在处理集团解散的债务承担上,过于被动。有些是完全可以不赔的,结果被动赔了300多万元。

第九个失误:承包本身有失误。

那时搞集团,100多家企业归于一体,由于地域不同,我对这些厂子实行层层承包,结果权力看起来大,却失控了,出现了承包中的短期行为。第十个失误:大集团管理经验缺乏

名句名篇默写 篇4

(一)高考试题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2014·福建高考)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荀子《劝学》)

(2),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3)?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

(4)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庄生晓梦迷蝴蝶。(李商隐《锦瑟》)

(6)斜阳草树,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

2、(2013·福建高考)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l)狗吠深巷中。(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2)潦水尽而寒潭清。(王勃《滕王阁序》)(3)?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

(6)余立待左右,俯身倾耳以请。(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

3、(2012·福建高考)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l),三岁食贫。(《诗经·氓》)

(2)群贤毕至。(王羲之《兰亭集序》)

(3)风急天高猿啸哀。(杜甫《登高》)(4),孰能无惑?(韩愈《师说》)(5),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6)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己亥杂诗》)

4、(2011·福建高考)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匪来贸丝。(《诗经•氓》)

(2),风雨兴焉。(《荀子•劝学》)

(3)山气日夕佳。(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4)云销雨霁。(王勃《滕王阁序》)

(5),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难》)

(6)乱石穿空,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2010·福建高考)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6分)

(1)既见复关。(《诗经·氓》)

(2)吾尝终日而思矣。(荀子《劝学》)

(3)伏清白以死直兮。(屈原 《离骚》)

(4)人非生而知之者。(韩愈 《师说》)

(5)挟飞仙以邀游。(苏轼《赤壁赋 》)

(6)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李清照 《声声慢》)

6、(2009·福建高考)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故木受绳则直。(荀子《劝学》)

(2)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蜂房水涡。(杜牧《阿房宫赋》)

月出于东山之上,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7、(2008·福建高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腾王阁序》)

(2)峨眉山月半轮秋。(李白《峨眉山月歌》)

(3)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韩愈《师说》)

(4),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石头城》)

(5),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6)叶子本是并肩密密地挨着。(朱自清《荷塘月色》)

8、(2007·福建高考)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贾谊《过秦论》)

(2)景翳翳以将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一夜飞度镜湖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亲朋无一字。(杜甫《登岳阳楼》)

(5),水光接天。(苏轼《赤壁赋》)

(6)过春风十里。(姜夔《扬州慢》)

9、(2006·福建高考)

(1)补出下列名词篇中的空缺部分。(①-⑤选四小题,⑥-⑧选二小题)(共6分)①寄蜉蝣于天地,()。(苏轼《赤壁赋》)

②(),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③金风玉露一相逢,()。(秦观《鹊桥仙》)

④此夜曲中闻折柳,?(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⑤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王羲之《兰亭集序》)

⑥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

⑦,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⑧,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2)根据下面的提示,用课文原文填写。(只选一小题)(2分)

⑨杜甫《旅夜书怀》诗中描绘雄浑阔大境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⑩李煜《虞美人》词中将愁思形象化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10、(2005·福建高考)

(1)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4分)

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②。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

③想当年。(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根据下面的问题,用课文原文回答。(只选一小题)(2分)

①在《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认为,父母应该怎样爱子女?

答:。

②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什么?

答:。

11、(2004·福建高考)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将进酒》)

(2)秦人不暇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治家格言》)

参考答案

1、(2014·福建高考)

1.(6分)

(1)而闻者彰(2)谈笑有鸿儒(3)问君何能尔

(4)随风直到夜郞西(5)望帝春心托杜鹃(6)寻常巷陌

2、(2013·福建高考)

(1)鸡鸣桑树颠(2)烟光凝而暮山紫(3)此情可待成追忆

(4)烽火扬州路(5)惶恐滩头说惶恐(6)援疑质理

3、(2012·福建高考)

(1)自我祖尔(2)少长咸集(3)渚清沙白鸟飞回

(4)人非生而知之者(5)岸芷汀兰(6)吟鞭东指即天涯

4、(2011·福建高考)

(1)来即我谋(2)积土成山(3)飞鸟相与还

(4)彩彻区明(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6)惊涛拍岸

5、(2010·福建高考)

(1)载笑载言(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固前圣之所厚

(4)孰能无惑(5)抱明月而长终(6)如今有谁堪摘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六句话都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诗经》《离骚》《劝学》《师说》《赤壁赋》是出题频率较高的篇章。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备考中一定要重视重点篇目。误区警示:考查识记能力,需要一字不错,考生失误在于记忆不准或书写出现错漏。

6、(2009·福建高考)

(1)哀民生之多艰金就砺则利

(2)无边落木萧萧下人道寄奴曾住

(3)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徘徊于斗牛之间

【解析】本道试题考查学生传统文化的积累和汉字规范书写,能力等级为A级。从试题所考查的文本来看,诗、辞、文、词、赋均有所涉及,体现对各种文本的关注;从试题的样式来看,较之《考试说明》中的样卷、省一检、省二检等试卷有一定的变化,即要求学生必须填写每个句子,而不是采用四选三的方式,这样既可避免要求默写的句子之间的难度不一致,又可以不使学生避重就轻,更没有超过《考试说明》的要求(因为示例本身就是六句均为必答题);从试题所设置的点看,“哀”、“民生”、“砺”、“利”“萧”“寄奴”“矗”“徘徊”“斗”等字,部分学生写错别字或笔误字的可能性比较大;从试题的内容及难度看,命题者所选入的六句话均为名句,学生对其可谓是背得滚瓜烂熟,得分的关键已不在于会不会背,而在于能不能写得对。这充分体现出试题的能力等级与试卷的命题原则。

7、(2008·福建高考)

(1)潦水尽而寒潭清(2)影人平羌江水流(3)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4)山围故国周遭在(5)挟飞仙以遨游(6)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8、(2007·福建高考)

(1)士不敢弯弓而报怨(2)抚孤松而盘桓(3)我欲因之梦吴越

(4)老病有孤舟(5)白露横江(6)尽荠麦青青

9、(2006·福建高考)

(1)①渺沧海之一粟 ②羁鸟恋旧林 ③便胜却人间无数 ④何人不起故园情 ⑤齐彭殇为妄作 ⑥留取丹心照汗青 ⑦学然后知不足 ⑧君予坦荡荡

(2)⑨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⑩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0、(2005·福建高考)

(1)生意气/挥斥方遒 ②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③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④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⑤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11、(2004·福建高考)

(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2)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3)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专题攻略

2014年福建高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冲刺指导

安溪八中谢章棋

高考中的语文卷,一开始展现在考生眼前的就是名句名篇的默写,这对每一位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无疑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因为只有这道题是来自课内的,考生认为读有所用,不至于一开卷就吃了闭门羹,这也是语文卷里体现对考生人文关怀的一方面。可是,如何能准确而规范地把这道题拿下,对于今年35篇的复习备考,我谈谈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一、考点研读

2014年福建省《考试说明》指出:背诵一定数量的名句名篇,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的要求之一。名句名篇默写,要求考生书写规范。要求背诵默写的篇目(段落)共有35篇,其中,包括曹操《观沧海》(东临碣石)等5篇新增篇目。根据近两年的试题特点,2012年和2013年都对新增篇目作了考查,每年涉及两个篇目,今年省质检也出现一道题属于新增篇目,所以2014年复习备考中,应对新增篇目高度重视。

二、考题剖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2012年福建卷)

(1)____________,三岁食贫。(《诗经·氓》)

(2)群贤毕至,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3)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4)____________,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5)____________,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6)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对六个句子的分析你会发现:①从《诗经》到《己亥杂诗》,体现时间跨度的特点,从古到今,而不是集中在哪个朝代;②体裁上,也充分体现了古代诗歌和散文的相结合,不是单一的体裁。说明考题的设计,合理科学,重在对学生平时积累的全面考查。

三、备考须知

俗话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了解以上特点的基础上,我把2004年以来福建卷中,所有考查过的名句名篇,一一在35篇中标出,除今年新增的篇目外,还有白居易的《琵琶行》、李密的《陈情表》、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刘禹锡的《陋室铭》、周敦颐的《爱莲说》、陆游的《游山西村》、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等8个篇目,还未考查过,这也是今年的一个关注点。

另外,要求背诵的篇目,都可称得上是名篇,可是所谓的“名句”,应该是指那些包含作者的情感和生活体验的句子,包括写景或写理方面,当然,从句子外部结构来说,还表现为对仗工整等特点。考生在积累过程中,应注重在“名句”上多下功夫。

四、冲刺模拟

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l)制芰荷以为衣兮,(屈原《离骚》)

(2)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白居易《琵琶行》)

(4)箫鼓追随春社近,(陆游《游山西村》)

(5)(王安石《登飞来峰》)

(6)逮奉圣朝,(李密《陈情表》)

百步名篇赏析 篇5

没有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没有让人热血沸腾的激狂,也没有让人伤感流泪的悲伤,只是平平淡淡的故事情节,却包含着太多的感动。

《国王的演讲》讲述一个因紧张伴随着口吃的国王在语言治疗师的帮助下努力走出阴影的故事。整部影片故事性很强,或者说这是一个严肃的故事,所有的努力都在为最后的就职演讲作铺垫,越看到后面就越期待理应将影片推上高潮的演讲。在期待的同时也免不了对此作一番推测,如果讲得突然流利了会流于俗套;如果依旧如此那影片便失去了意义,所以在最后的演讲到来前我猜不出会是怎样的故事安排,就更多了份期待。影片也在试着告诉人们,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对于领导者来说,会有更多的幕后英雄。题外话,如果说拍出一部好电影,就是讲出一个好故事,没有太多浮华的修饰,只是把故事平静、坦然、清楚地讲给大家听,那这部影片无疑就是典范。

都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的存在。的确,若是George VI身边没有这样一个帮助他,爱他,不管怎样都不离开他的妻子——Liz,我相信他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勇气去克服一系列的障碍。或许这在人们看来是很正常的事情,夫妻夫妻,注定是要相互扶持的。可是真正可以在心里面互相信任的也并不多,往往一些小小的困难就可以把两个人分开。可是Liz却不是这样,她一直以来都在支持着他,即使有时Bertie想要放弃,她也体谅,并继续为他找医生,因为他了解自己的丈夫,知道他的埋怨、气愤都只是对自己无能的郁闷之情。

而我现在还要说,一个男人成功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他有支撑自己走下去,理解自己的朋友。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讲,有一份真正的友谊尚且困难更不要说是作为国王的George VI。虽然在他们在相识之时国王并不是国王,只是拥有爵位的王子,而另一个也只是一个没有学历,没有执照,只是靠自己的努力帮助结巴患者的没人要的业余演员。但罗格没有因为George VI是王子就趋炎附势,而是秉持着一贯的尊重患者的风格,让他将自己当做朋友,以一个朋友地身份去帮助他。他叫George VI为Bertie,George VI也叫他Lionel。其实George VI的结巴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来源于自己的心理,他的爸爸给他极大的压力,他无法摆脱这个阴影,况且他本来也不会成为国王,只是一个帮助自己哥哥的辅臣,哥哥也同样给了他很大的压力。所以罗格就让他知道有个人愿意听他的倾诉,愿意帮助他。这样朋友相称,让他把自己内心的许多秘密都说了出来,并且教他很多方法来克服自己的障碍。那些方法或许很多看起来都不是正规的矫正方法,甚至有些还会使他的名誉受损,可是却意外的有效。

之后他们的友谊也一直持续着,每次George VI演讲罗格都会在他身边帮助他,鼓励他。后来Lionel受到了三等勋章,这份国王的感恩之情开创了先例,这是唯一一枚为王室服务的骑士勋章。

《国王的演讲》的题材和主创班底在开拍前就已经注定这会是一部成功之作。意外的惊喜是电影想要使人思考的意图。虽然故事沿着乔治六世如何矫正口吃,如何获得王位,并如何雪耻九年前演讲的轨迹行进,但隐含的寓意却包罗万象。或许乔治六世不是王子,是你认识的某某某。从小在重男轻女或被冷落中长大,成年后发现自己不得已“小心谨慎”“乖巧听话”的生存态度竟然早在父母心里赢得了肯定,而此时,父母已不在,自己也在压抑的成长中伤痕累累,严重缺乏自信与斗志。瞧瞧,可以随便找出类似的人物与故事,多么现实而又平常的事例。即便不是那样的,还是有可合并的同类项。“惩罚教育”“否定教育”显然是错误的,结果导致的不只是独立人格的残缺,还会引发各种生理疾患。口吃是复

杂的语言失调症,与后天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各种负面的心理情绪与外部压力,都会加剧症状的恶化,所以首先要纠其病因,要打开心结,治疗心理创伤。这不单单表现在说话上,我曾经见过一个小朋友,他的妈妈责备他学习成绩差,他就会用课本敲打自己的脑子,一敲就是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无法阻止。总之,《国王的演讲》另一方面也探讨了任何家庭中都存在的育儿教子问题,乔治六世给两个小公主讲故事的那段,温馨提示了不再“重复错误”的现身行为。

于这里我也觉得,作为教师这个职业,他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要一切从他们的心理出发,而且要以平等的地位来对待他们,不能让他们感到压力,不表达自己的想法。

除此,国王与治疗师之间踏破阶级界限的友谊,感动人的瞬间,却揭露了尘世的冷酷复杂,或许都不是故意的,但“人心隔肚皮”想来已经在普通的人际交往上有了用武之地。治疗师面试舞台剧演员,插入的这段无关国王的情节,是最好的说明,有时不是不能欣赏肯定,是不愿欣赏肯定,是无心欣赏肯定。再说国王乔治六世,唯独在面对妻儿时可以不设防线的他,终于又找到了一个让自己百分百信任的人——语言治疗师。因为他赢得了乔治的心,靠真诚宽容的情,靠毫不吝惜的赞美与鼓励。做一个“懂得赞美的人”让身边的人因你的存在而倍感幸福,也让身边的人因你的真心赞美,学会赞美别人。

反战的寓意是因升华全剧而被利用的深刻主题,也是顺理成章的事。这说起来只有坚持正义的大话,没有模棱两可的立场。可是,话题不在对与错,这里要探讨态度。融入了人的真情实感,“演讲”这工作就能做得出彩。情节中有希特勒的史料视频,那斗志昂扬的演说是一种武器,而乔治成功的讲演,那深沉悠缓的语言同样是一种境界。情到深处就能忘我,就能彻底放松心情,就能流利地说出任何一句你想说的话。

其实从这整个故事中我也可以感到语言魅力的伟大,George VI的演讲在战争期间成为英国抵抗精神的代言人,激励这这些英国的战士和公民们抵抗法西斯,保护自己的国土不受侵害。

当然,明显的教育意义还在打通所有人“自立自强”的脉络。克服恐惧,认识自己,面对并不完美的自己,更要爱自己。人是群居的物种,不论多么鄙视红尘俗世,人依然渴望被别人需要,渴望拥有“存在感”。其实,坚不可摧的“自我”永远存在于自己的心里,无关别人一时的热情与冷漠,只要不抛弃它,等待知己也好,寻找伯乐也罢,成功指日可待,总有一天能看到闪光的自己。

上一篇:关于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汇报材料下一篇:写包容的高中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