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选修课反思与总结

2024-07-27

高中选修课反思与总结(共8篇)

高中选修课反思与总结 篇1

高中英语课程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但在具体教学实施中,人们都注重必修课的教学研究,对选修课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高中英语的选修课到底应该怎么上,这是我们英语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下面就选修课的教学与实施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一、英语选修课程的特点

1.英语选修课程是针对必修课程的,是对必修课的重要补充。我们知道高中英语必修课任务繁重,课时少,为了对英语特长生扩展知识面,强化英语技能,就需要从选修课中弥补必修课所存的的一些不足。

2.选修课是针对学生的探究式、研究性学习方式设置的。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举办英语晚会、收听英语广播、观看英文录像、演唱英文歌曲和制作英文网页等活动,学生还可以组织“英语背诵比赛”、“英语演讲比赛”和“英语电影对白大赛”等一系列内容新颖、形式活泼的活动。通过自学的、探索性的和创造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高中英语选修课实施面临的困难

1.师资问题

英语选修课程系列多,模块设计复杂,再加上必修课程的模块,教师的教学任务尤其繁重,而且选修课程所涉及的知识面广,新内容多,时代性强,这样对教师的各方面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立足于本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校本培训,并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使教师培训落到实处。同时,英语教师自己也要不断加强自我完善,通过自 学、教学实践、教学反思、教育科研、同事互助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2、评价问题

高中英语选修课的终结性评价应开拓思路,根据选修课的基本理念和教学模式,尽可能采用丰富多样的考核和评价方式,如小论文、实验报告、观察记录、课堂表述、专题演讲、辩论、表演等形式进行,成绩记录方式也可以尝试多种方式和它们的组合。可目前的高校选拔人才仍是以分数定夺,一分之差就会拒之门外。所以许多学生学习英语只是为了高考,而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依然是高校录取人数,这就使得高中英语学习、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围着高考转。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容易放弃选修课程的学习,因而要很好的发挥选修课评价的各方面功能,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并很好地进行选修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各自的特长达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高中英语选修课教学的策略

选修课程的教和学必须由原来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板书、学生抄写”的“自动”形式向师生共同探究、共同发展的“互动”形式转换。从课堂教学方法看,选修课程倡导开放式、探究式、启发式、合作式、发现式教学与学习方式,以突出多样化与个性化、开放性与研究性的特点。选修课程宜采用学习为主、体验为主、实践为主、运用为主的课堂和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下面借助本人的几个教学案例,谈谈选修课的教学策略。

Ethnic Culture这是一篇日记,文章结构很清楚,主要介绍了云南丽江的美景和纳西文化。学生对云南的美景很是向往,对少数民族的文化也很感兴趣,所以设计了图片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后安排了做导游这个口语交际活动,使 学生了解了云南,懂得了尊重少数民族文化。设计真实语境让学生做导游,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个表演要求是导游跟游客合作,锻炼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这正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Homework:Please keep a travel diary.(about 120 words)本课是日记,所以想让学生掌握这种文体的写作,学生都有自己的旅游经历,写起来比较容易。

Literature这一模块,介绍了著名英国古典文学作家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生平和他的作品《雾都孤儿》(Oliver Twist)、《远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的片段,旨在通过这样的话题,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谈论小说中的人物及其情节,更多地了解作家的作品及其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深刻的社会意义。通过学习能将小说中的精彩片段表演出来,让学生了解如何对人物和事件进行描写。通过本模块学习,学生要对小说与文学有个辩证认识,学会鉴赏文学的魅力。

Basketball这一模块,介绍了篮球的基本规则、NBA的起源和中外篮球明星的风采,通过本模块学习,学生要运用所学词汇口头评价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介绍自己喜欢的运动员。

Reading and Vocabulary部分通过阅读对 Michael Jordan和 Wilt Chamberlain的简介,让学生学习相关词汇,学会归纳文章的主旨大意;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介绍人物写作技巧;并围绕文章内容,进行听、说、读、写等各项活动。

高中选修课反思与总结 篇2

毋庸置疑, 选修课程实践给高中语文教学输入了新鲜的血液。1.教育理念的更新。语文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一直是国家的教育方针, 但受诸多因素的制约, 学生的全面发展一直都未落实到位。实施选修课程后, 不仅教师的视野开阔了, 而且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了。2001年教育部出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逐步改变以教师、课堂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 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于是教师更加自觉地参与专业培训和课程开发, 与学生对话、与专家对话, 加快了专业发展;而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大大加强, 合作探究意识也逐步增强。2.教材内容的更新。新课改后, 语文教材编写呈现多元发展的态势, 选修教材按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和文化论著选读五个模块分解为若干个子模块, 大大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外延, 学生的知识面也变得宽泛。3.教学方法的变革。由于选修课内容覆盖面广, 课时又有限, 这样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教学方法肯定会有不同, 而教师就可以因时、因地地改变教学策略, 转换单一的教学方式, 比如自主研究法、小组谈论法等。但不可否认的是, 在选修课程实践中, 我们也遇到了许多困惑。

一、目标要求与实施状况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指出:“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象,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精选终身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可是, 由于高考这根指挥棒的作用和湖北省新高考局势的不明朗, 新课程改革后学生的负担非但未减轻, 反而加重了, 暂且不说语文必修的五个模块, 单是选修课程, 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这个模块为例, 六个单元的诗文, 不仅课时有限, 而且背诵篇目繁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且落到实处, 当然是学完一篇就要求学生背诵一篇, 这样学生只能抢记, 可是等下次再复习时, 早已忘得差不多了, 整个教学效率极其低, 学生也怨声迭起。而且, 教师在课后又补充了许多相关链接及比较诗文, 许多都是笔者在大学期间《古代文学》中研究的内容。

习惯了老教材、老教参的教师, 面对这么多新增加的内容, 不得不重新备课。新内容的增加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促使他们不断地看书、进修, 以充实自己。但任务的增加以及要求的提高也使很多教师感觉疲惫不堪, 因而对选修课持一种敷衍态度, 缺乏把选修课上好的进取精神。另一方面, 对于高中生来说, 他们掌握这些知识的度该如何把握, 对于笔者而言, 也感到非常困惑。

二、选修内容与教学模式

选修课如何上?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 许多地方根本无法做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修, 实际上选修也就成了必修, 而更为关键的是, 怎样处理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区别。尽管我们也做过一些探索与尝试, 但还是感到很迷茫。

仍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这个模块为例, 该模块下又设有“赏析示例”“自主赏析”“推荐作品”三个子模块, 那么这三个子模块又该如何处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介绍》中指出, “赏析示例”可以由教师指导学生自主研读赏析示例;“自主赏析”由学生作多元性、开放性的解读;“推荐作品”供学生课后阅读。如果按照这个要求, 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所占的比例相当大, 否则课堂上的时间远远不够解决这些问题。

然而, 在“误尽苍生是语文”的指责声中, 在“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强势话语中, 在一切为了高考的功利性指引下, 学生还会在课外去花时间研读语文这个费时长、收效微的学科吗?于是, 时间还得回到语文课堂, 笔者曾尝试过现在流行的“导学案”教学, 可是原本一节课可以讲完的诗歌赏析, 在“预习、合作讨论、展示成果、教师评点”几个环节中居然花了两个课时, 于是一个新的尝试在现实面前不得不“流产”了。也许是实施不得法, 但总感觉很多时候, 选修课与必修课也没什么区别, 要么是常规的课文讲解, 要么是习题讲解。

三、教材编排

诚然, 选修教材的编排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和文化论著选读五个模块的体例非常鲜明, 易于学生明晰文体的区别, 对于诗文的变迁也有明确的认识。但是, 对于学生在每一个学期所掌握的内容来说, 选修的内容应该是难易交叉。

学生在高一下学期的语文学习中很辛苦, 一是背诵内容多, 二是古今文化的差异, 让他们很惧怕古诗文, 只有少数学生能体会到古诗文中那种简洁、丰韵、婉曲的美。而在高二的《外国小说欣赏》这个模块中, 学生普遍感到过于轻松, 他们对于按照小说的基本元素来区分单元的“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等八大单元的理解效果甚微。还有《演讲与辩论》这个模块, 可能还是一种功利思想作祟吧, 教师在处理时非常粗糙。

那么,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这些问题是否会有所改进?这也是我们一线教师迫切期待的。同时, 在教材的质量上, 也要严格把关。既然是教材, 无论选修必修, 不管从哪个维度讲, 都应该是最典范、最权威的, 可遗憾的是, 新课改后我们的教材达不到这个要求, 有时会使教师和学生陷入两难之境, 特别是选修教材。比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湘夫人》, 将“遗余褋兮澧浦”中的“遗” (yí, 丢弃) 注成“wèi”, 且错误地解释为“赠送”, 而后文出现的“将以遗兮远者”的“遗”应读“wèi”, 偏偏又不注音;陶渊明《杂诗十二首》 (其二) 中, 将“荡荡空中景”的“景”解释为“通‘影’, 月光”, 但据《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解释, “景”本身就有“阳光, 泛指日月的光辉”之意, 只有作“影子”讲时才通“影”;陆游《书愤》中, “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气”解释为“豪情壮志”, 但在老教材第三册中, 又明确注明:“气, 悲愤”, 到底孰是孰非呢?《庖丁解牛》中, “合于《桑林》之舞, 乃中《经首》之会”, “乃”解释为副词, 但整句话译为“既……又……”的模式, “乃”应为连词;《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台四万八千丈”, 是“一万”还是“四万”呢?《将进酒》中“但愿长醉不愿醒”, 是“不愿醒”还是“不复醒”呢?

新课改后, 教材在作文教学上作了比较大的改进, 每一个必修模块后四个单元的作文教学易于教师操作, 而且具有系统性、延续性, 但在选修教程中又中断了, 于是教师们依然回到无“本”可依的局面, 作文训练随意、随性而定。

高中选修课反思与总结 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B-0008-02

高中语文选修课已经在新课改实验区全面铺开,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各地对选修课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一部分教师仍旧穿新鞋走老路。选修课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变味”了,实际上成了“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的辅导课”,或成了专题讲座,教师在教学中盲目迁移,拓展过深,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实施建议”指出,“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教学存在一定差别,选修课教学应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教学内容的设置“不能单纯从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喜好出发”,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内容,都不应“脱离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笔者认为,选修课与必修课在教学目标和训练内容方面有重叠的现象是很正常的,但是两者在教学方法上即知识的教学过程与方法是有所区别的。选修课教学方法更应体现个性化学习理念。

一、新课标理念下语文选修课的特点

选修课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体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从现有的五个系列的选修课程(即“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来看,它就很好地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选修课的开设应遵循多样性原则,既要注重基础性,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和差异性。因而,选修课程比必修课程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灵活性。它的灵活性在于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开设选修课,还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及能力,灵活地选择自己所需的课程。明确选修课的这些特点,对于上好选修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选修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文体”原则

选修课程涉及的文体不同,学生的阅读目标就有了差异,教学方法自然有别。中学生的文体意识不是很强,教师在选修课教学中首先要坚持“文体”原则。如“诗歌与散文”的阅读重在品读意象和意境;“小说与戏剧”重在解读人物形象;“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文化论著研读”则在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坚持“文本”原则

语文选修文本是“纲”,是教学的“样本”,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让文本“边缘化”。不管采用什么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教师一定要树立文本意识,不能把选修课上成“一朵飘在天上的云”。脱离文本,语文选修课就会失去“语文味”,那它就不是语文教学。当然,教学中如果仅仅局限于文本,又会走向照本宣科,学生的思维与眼界将会受到限制。因此,教师也要适当拓展、迁移,并指导学生课后多阅读同类作品,以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坚持“学生本位”原则

新课改实施过程中遭遇的瓶颈是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陈旧僵化。语文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尤其要有“为学习设计教学”的意识。因为“课堂上的主题是学习,而不是教授”。因此,无论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教学均应是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而非教师本位或学科本位教学。只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改变根深蒂固的“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方式。

(四)坚持“学情需要”原则

普通高中教育虽然已成为基础教育,但现阶段城乡差异还是明显存在的。由于学生在知识面、阅读条件、阅读能力、思维水平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因此,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不同地域、不同个体的学情差异,根据具体学情展开教学。教师可以依据课程目标,结合自身情况和学生实际,灵活适度地处理教学内容,或者根据需要重新整合选修教材,与本地本校学情不太相符的内容可适度删减,也可开发适合本地本校学情的教学资源作为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只有坚持“学情需要”原则,“自选”与“限选”结合,才叫选修课。

三、选修课常见课型

(一)示范讲授课

选修课并不排斥讲授课,这里所说的讲授课并不是传统的一篇篇串讲,而主要是在方法上的讲授,以给学生一个示范。一些极具个性色彩、值得进行探究性解读的文本,尤其需要教师率先垂范,示学生以寻觅角度、品析文字、表达观点之法。如《诗词鉴赏入门》《儒、释、道与中国文人》《美学基础知识》等课就适合用讲授。例如,诗歌鉴赏要教会学生根据不同题材的特点,或从标题入手,或从作者入手,或从特殊的写作背景切入,或根据意象、利用注释等读懂诗歌,然后再分析、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等。还可教会学生运用比较法、联想法、拆解法、归一法等方法来分析作品的人物、思想、艺术手法等。教师“授之以渔”,学生有了方法的指引,就会循着方法自主学习,才能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二)专题探究课

选修课还可以依托网络平台,进行专题探究。如北京的王屏萍和边晔老师在史传文学的教学中按“文言”“文学”“文化”三个专题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他们的课型模式是:预习时让学生先确定探究方向,提出相关主题;然后进入网络虚拟课堂学习,网络虚拟课堂划分了不同的版块并设置了不同的子栏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可在感兴趣的版块或子栏目下探究,由此实现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最后教师再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组织实体课堂,利用实体课堂进一步解决共性问题,并将实体课堂的视频上传至网络课堂,以便共享。这种课型适合硬件设施好、师资力量足、学生素质高的学校。当然,这种专题探究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重在过程,而不是结果。因而,探究要注意“活”而有“度”。首先探究的问题要适合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其次设置的问题要有价值;最后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不能漫无目的地“放羊”,要紧扣探究的目标和要求,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三)学生执教课

偶尔让学生当小老师,把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能有效促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氛围中进行探究性学习。这种教学方式旨在促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探求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最佳结合点。

首先要分好组,选好小老师。合作学习理论强调异质分组,即把善说的学生与善写的学生、开朗活泼的学生与沉稳内向的学生、贯于发散思维的学生与贯于定向思维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并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分配不同的任务。小组共同备课,并推选表达能力好的学生做主讲人。其次,选题要具有可操作性。如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李白的诗歌,教师可示范上《梦游天姥吟留别》《越中览古》,然后让学生教学《将进酒》等。但是此种做法,教师不能清闲,须与执教的学生共同备课,帮助学生确立重点、突破难点,并为其提供一些可行的教学方法。总之,这种教学方式把教案变为学案,由学生独立听课变为小组集体讨论交流、互助学习,变教师占据黑板为学生占据黑板,让学生变成了自学者、讨论者、展示者、讲解者、批改者、倾听者和欣赏者,真正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

(四)活动课或观赏课

可定期举行一些读书报告会、诗歌朗读会、演讲与辩论会等活动。如《唐诗鉴赏》选读教学结束后,可举行以“我与唐诗的亲密接触”为主题的诗歌朗读会;又如在上小说或中外戏剧时,或在开设《影视欣赏》《生活与观察》等课程时,组织学生观看《雷雨》《茶馆》《红楼梦》等相关影视剧,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阅读作品时的思考,写出鉴赏心得,小组讨论并交流。总之,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条件,给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需指出的是,这些活动需精心组织,认真设计,这样才能丰富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感悟,同时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可谓“一举多得”。不过,活动课或观赏课只能是教学选修课的辅助性手段,不可喧宾夺主。

当然,不管什么课型,选修课的教学方法都应以个性化学习为主,即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要真正上好选修课,广大语文教师仍要多思考、多讨论、多交流、多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选修课的作用。

高中历史选修1教学反思 篇4

历史组 张静 《北魏孝文帝改革》这一课可以说是一节看似简单但却复杂的课。简单是指这一课的线索比较清晰,就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措施和影响。但就是这么一节看似简单的课却比较难上,那是因为:第一,学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地学习少数民族和汉族关系的内容;第二,这一时期历史更替频繁,教材交代有限,使得学生缺乏一定的历史背景知识;第三,这一课又是第四主题的最后一课,有总结性的意义。这一课的关键词是“民族融合”和“改革”,围绕这两个关键词,我在本节课的设计上做了一下几点创新:

1、大胆地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做了自己的设计:按《教师教学用书》的设计,这节课的重点是“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和影响”,难点是“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和部分内容(如新制度)”。但根据自己对这节课的理解,这一节课的重点是 “迁移都城”和孝文帝改革的影响。难点是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和评价。因为《教师教学用书》的重点太过于广泛,就变成没有重点,而措施中的新制度对于初一学生而言太过于复杂,只需点明即可,不应是重点。而设计“迁移都城”为重点是因为其在改革中的承上启下的重要性和教材中丰富的小字材料可以利用。

2、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这节课的线索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措施和影响,那如何来处理教材“少数民族内迁”这一目的内容呢?从知识的角度上看,这一目其实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大背景,藉此,本人就把这一目内容与“改革”的具体背景合为“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3、精心设计,突破难点和重点:为突破“迁移都城”这一措施中的重点,本人安排了一个材料分析的问题,来解决迁都原因问题。关键是在教材上的材料外,假如一些补充史料,通过平城和洛阳的对比,使学生养成论从史出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另外,为突破“孝文帝改革影响”这一重点和难点,针对学生很难理解“融合”一词真正内涵的现象,特设计了“体验历史”这一环节,从具体的交流出发,结合充足的资料,让学生切身体验孝文帝改革所带来的生活、生产等方面的变化,由此再来归纳“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利于学生理解。

4、充分利用视频材料:历史课堂利用视频资料不是目的,目的是视频资料能促使教学目标的更好实现。为此,本人,精心制作和选择了三段视频资料:一个是开头的《敕勒歌》,为创设课堂氛围;二是导入中关于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视频,精辟简洁地对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作了系统的描述,使学生有直观而又形象的认识;第三是最后本人制作的一段总结性的视频,这不仅是知识上这节课的总结,也是第四主题内容的总结,同是更是对学生情感的一种激化和升华。

5、注重学生能力与方法的培养:大家都很清楚,现在的历史教育不仅仅限于知识的教育,而是要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学习方法的习得,针对这一节课的内容特征,本人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首先,通过对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的探究,培养学生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其次,根据课文内容,通过孝文帝迁都相关史料的学习和迁都原因的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和理解能力,论从史出以及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三,通过识读“学习汉族风俗文化”相关图表,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图表的能力;

高中历史总结与反思 篇5

一、反思性教学的内容

(一)课程理念反思

虽然,目前我们已经实施了新课程改革,但是在教师们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一般都会有一个定势的思维。这种已有的定势思维会深深的扎根于我们的习惯和经验当中,如果仍然使用旧的教学思想来指导教学,那么新课改的工作只能是“新瓶装旧酒”。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首先就必须对教学的理念进行反思。例如,在高中的新课程中就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而在实际的高中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更加关注教师的主导性,使得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通过对新课改后高中历史课程的反思,并且受到湖南卫视中“变形记”节目的启发,我在高中的课堂中开展过一次“课堂变形记”的活动,即让学生充当老师的角色,而老师充当学生的角色,这种“变形”的教学方式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也给了他们锻炼的机会,对以后的教学有很好的帮助。

(二)备课环节反思

备课是教学活动中的首要环节。在高中历史备课时,往往需要一个详细的计划,制订这个计划的过程就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在制订这个计划时,不能只按原有的经验来制定,应该思考新课程与旧课程的区别,对同一个问题的叙述在两种教材中有何区别?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区别?当然,以前的经验并不就是弃之不用,在备课环节中,除了思考新旧教材中的不同之外,还应该思考在以往教学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

(三)教学手段反思

教学手段是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保证。因此,教师必须对自己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反思,并在实践中加以改进。例如,目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都比较喜欢使用多媒体,多媒体具备形象性、趣味性以及直观性等特点,运用得当可以使得课堂更加形象生动。但是,在现实中,教师又往往走了另外的一个极端,比如:轻质量,而重数量;轻内容,而重形式;仍然不重视学生的主体性,由原来的“人灌”转变成“机灌”等。反思这些不良的现象,归根结底是忽视了教学中的有效性。所以,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时,应该反复思考所用素材的典型性,是否具有说服力,是否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启,如果不能,则应该宁缺毋滥。只有经过充分的反思,才能让先进的教学手段真正为课堂服务。

二、反思性教学在历史新课改中的实践研究

高中历史中的反思性教学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对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思考、反省和探索。因此,反思性教学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认证把握整个反思的教学过程。

(一)以发现问题为切入点

反思性教学以教学问题的发现为整个过程的切入点,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反思性教学中的反思不应该是简单地对自己教学情况的简单回想,而应该带着一种自我审视的心态来进行反思。

2、以科学的方式来解决对教学过程进行反省发现的问题,并努力寻求更好的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这使得教师获得了创造性思考指导解决问题的宝贵机会。因此,对每堂课都必须静心思考。例如,在讲授《鸦片战争》一课时,采用了《复兴之路》(中央电视台专题片)中的其中三段插入到课件中,事实证明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但同时对其中的一些问题我也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在课堂上什么时候放比较合适?放完之后可以提什么问题?放多长时间,使得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感性认识,同时不影响授课进度?对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是进行反思性教学第一步。

(二)以积极改进作为关键点

反思性教学的目标是优化课堂教学。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主要目标是改进教学。因此,教师在发现问题之后,就要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对授课的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在《鸦片战争》一课中,发现了上述的几个问题之后,认识到了:视频播放的时间应该合适,播放的内容应该与课堂相关等。在反思以后,对教学进行了如下的改进:在进行鸦片战争爆发背景的介绍之前,放了5分钟的东西方形势分析的视频,一是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分析了鸦片战争爆发时的国内外形势,另外也营造了紧张的气氛。同时在视频观看之前还要求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在19世纪,从英国出发必须经过4个月才能抵达中国,为什么相距如此远的两个国家会爆发战争呢?有了视频作为直观的感受,经过稍微整理,学生就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来进行思考。

(三)以有效实践为落脚点

教师是反思性教学的主体,要求教师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客观的反思之后,形成一个效率更高的方案再进行下一次的课堂教学。因此,反思型的教师与操作型的教师存在着较大的区别,操作型的教师喜欢问“怎么样”,只关心教学的结果,而反思型的教师则更加关心“为什么”,试图找出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点和失败点。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能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例如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一课中,开始只是着重对基础知识的介绍,但是忽略了其中一些隐性问题的挖掘,经过反思后,我给学生留下了以下的问题:

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应用》中,马克思就说过:“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是预告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其中火药粉碎了骑士阶层;指南针引导人们走向世界,建立众多的殖民地;印刷术加快了知识的传播。”那么,为什么中国的四大发明给欧洲国家资产阶级的发展带去如此大的推动作用,而中国本土的资产阶级发展却如此缓慢呢?这样既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又有效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以坚持不懈为基本点

反思性教学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通过教师不断对课堂教学的反思,来改善自身教学行为。因此,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就不是短期内就能见效的问题,需要长期不断地坚持,反思性教学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思考—调整—实践—发现问题不断循环的过程。只有经过长期的坚持,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学生“会学”,“会学”是要求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因此,学生的“会学”离不开教师的“会教”。“反思性教学”就是在此背景下走进了高中历史教堂,为了更好地研究反思性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本文首先对反思性教学的内容进行了介绍,然后依据作者多年高中历史教学的经验,对反思性教学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应用的具体方式进行了思考。

高中化学总结与反思 篇6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此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熟悉初、高中全部教材的体系和内容。明确哪些知识点在初中已经基本解决;哪些知识点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中考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做要求;哪些知识点在初中未解决,应在高中拓宽和加深,做到心中有数。初、高中教材衔接要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通过相关知织的衔接要让学生能从更高层次上来准确理解初中化学知识,要力求做到对今后学习化学有所帮助。

二、教学方法的衔接

进入高中后,教师要抓住学生生理从少年向青年转变,学习心理自“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时期,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采取启发式,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

1.为了能顺利地开展高一年教学工作,教师应在通览教材、大纲的同时,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搞一次摸底测验,了解学生学习的现实情况。摸清高一新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和素质情况。对过渡阶段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让学生尽快克服心理障碍,鼓励学生经常反思自己,改进学习方法,以在较短时间内改变学习上“不适应”的情况。

2.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科素养。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高一新生正处于不成熟

向逐步成熟的过渡阶段。一个实验、一个人、一件事、一本书都可激发起他们心中的热情。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要发挥实验的优势,使学生一开始就“迷”上化学,并将学习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同时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表、图片、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经济有着重要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要学好化学必须有脚踏实地、勤奋苦读的态度。

3.善用启发式教学。不管采用什么教学程序和方法,“启发式”都是必要的。因为它使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培养良好的习惯,发展思维能力。高一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阅读习惯,作业规范,实验规范的教育。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中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提高的过程,不同阶段不同教学内容担负着培养不同种能力的任务,教师应抓住各种场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

三、学习方法的衔接

高一年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学习,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决定能否学好化学的重要一环。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是一项艰苦的劳动,要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决不能操之过急。在高一对学生铺设的问题台阶不要一下子就很高,要使他们能上得去,以防发生两极分化。要通过耐心细致的引导,教会学生从比较中学习,发现相似,寻求规律,逐步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严密性。在做和练中,不断找出好的学习方法。课堂上教学生学会某些知识,是为了课外学生会学更多的知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结合课本各内容给学生各种知识予具体指导。

高中选修课的开设现状与策略研究 篇7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高中课程经历了几次重要的改革。例如, 在1981年设置侧重于文科、理科的分科性选修。到了1990年, 高中课程结构由单一的学科类课程改变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部分, 学科课程采取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形式。随后, 在1996年、2000年和2002年国家教育部都一次次强调、调整选修课。2003年《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实验) 》的出台, 标志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中, 普通高中必修课加选修课的课程结构及课程管理的改革颇引人注目。

如上所述, 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历次教育改革都曾经有过选修课, 但整个改革过程中, 课程专家介入不足, 教师仍然扮演被动执行角色, 地方的改革余地和权限不大。上述改革措施, 尤其是选修课制度, 在“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应试教育的环境中, 除了有小范围小规模的实验外, 事实上并没有在全国真正得到切实的贯彻和有效的实施。其次, 课程结构的变化本身并不能保证其科学性, 九十年代的课程结构是学科课程加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又分必修与选修 (俗称“三个板块”) , 从形式上看, 课程结构比现在还完善, 但选修课与活动课由于缺乏实质性的课程内容, 效果并不好。由此看来, 问题的关键不是有没有、要不要选修课, 而是选修课是否名副其实, 以及我们如何加以实施。

二、存在的问题

1. 教师方面:

(1) 选修课教学难度大, 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积累有欠缺。对于习惯于传统单一课程设置的广大教师来说, 选修课应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 许多没有选修课教学经历的人教选修课, 课型的陌生使很多教师在选修课教学时“以不变应万变”:一篇一篇又一篇, 篇篇教成必修课;此外, 新课程的选修课程模块多, 每一模块涉及的知识面宽、内容新, 有的内容教师们也并不熟悉, 因此, 现在的教师在知识储备上也不能完全适应选修课开设的要求。

(2) 教师压力过大, 难以保证选修课的教学质量。任何一门课程的实施都需要一个专业的教师队伍, 选修课的开设也不例外。因此, 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选修课教师队伍是确保选修课正常开设的必要条件, 是提高选修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现在教师负担很重, 现有教学任务已经让老师们感到疲惫不堪, 如果再上选修课, 既不能保证教学时间, 也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3) 对选修课认识不足。多数教师对选修课程和相应教材的价值追求和总体特点缺乏认知, 选修课程的价值是实现差异性教育, 各种教材的编法最能体现该领域知识的本质和规律, 但在实际教学时我们有意无意地进行“一刀切”, 在教学时间和内容、教学深度和教学进度上的矛盾无法调和, 有的教师不去研究各门选修课程的教学目标, 每节课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根本不清楚, 结果上课很随意。还有的教师将选修课时用来强化必修课的内容, 使选修课成为了必修课的补习课。

2. 学校管理方面:

本次高中选修课的模块化、多样化、丰富化、弹性化以及层次化给学校课程管理提出了挑战, 学校在课程开设、运行、管理方面承担着比以往更多、更艰巨的责任, 面临新情况、新问题, 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尤显必要而迫切。然而, 多数学校选修课的规章制度不健全或。极不健全

(1) 许多选修课内容太多, 但课时有限。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 各选修模块教学都是36个学时, 但就实际情况看, 部分选修课课程容量大, 课时紧, 只能选其中的几个专题, 结果是专题收获了, 而整体营养不足。从已实施选修课程的年级来看, 不少选修课虎头蛇尾, 学段结束, 课程也匆匆结束。

(2) 选修课课时受到必修课学习和高考训练的排挤。一方面, 在一个学期内学完两个必修模块的内容, 教师普遍感到内容多, 时间紧, 很多课内容讲不完, 再加上高考对必修模块内容的重视, 因而必然要加长必修课程的教学时间而挤压选修课程的教学时间。另一方面, 迫于高考的压力, 大部分学校都用高三一年的时间进行高考复习和模拟训练。很多地区还规定各学校要统一进行三轮高考复习和三四次模拟考试, 这样, 选修课程的课时就只能被压缩的更少了。

(3) 选课和选课指导有太多功利性。例如, 多数中学文理分科, 大部分师生总是感觉语文选修课是文科生的选修课, 因此忽视了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需要, 语文选修课不能引起理科艺体类学生的重视。此外, 由于语文与高考的关系较难处理, 学生自主选课和学校选课指导中还存在着为高考服务的功利性倾向。

3. 学生与家长方面:

(1) 学生选课太过盲目。我国大部分地区基础教育仍然比较落后, 很多学生没有明确的发展意向, 在选择选修模块时带着好奇或是随意的心理, 因而选课就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如果学校和教师没有做到切实的选课指导的话, 任由学生盲目选课, 选修课的开设就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2) 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学生选修课开设时间上受限制。目前, 大多数学校都没有在高中第一学年开设选修课, 选修课程的开设集中在高二年级, 而且还是在开设必修模块之后再开设选修模块, 即采取上完必修课程后再开设选修课。这样, 高一高三的学生就失去了选修课学习的机会, 而高二年级学生集中学习选修课, 大量的选修课程铺天盖地, 很容易造成高二学生的消化不良。

(3) 选课指导成为包办。我们应十分明确的是选课的主体是学生, 选课是学生自主选择的过程。学校教师、家长或监护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学生选课提供指导和帮助。指导并不等于包办, 但由于各种原因, 学校和教师搞“一刀切”包办选课的现象普通存在。在高考导向的影响下, 许多家长对选修课开设持否定态度, 认为给学生开设选修课是浪费时间, 还不如参加补习辅导班实用。

三、相应的措施

1. 加强师资培训工作, 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

选修课的开设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是互动的, 课程发展就是教师发展, 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 因为选修教学具有相当鲜明的学科化、专业化的特色, 因此它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书《教育——财富蕴含其中》一书指出的:“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 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角色, 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 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 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实事求是地说, 我们多数老师并不天然具备开设这些选修模块的知识和技能, 在选修教学时会遇到很多困难。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可以让老师的专业化技能得到提升。鉴于当前我国教师队伍现状以及学校存在的现实问题, 在选修课开设过程中, 学校必须开发现有教师资源, 加强培训, 培养一支自己的选修课教师队伍。此外, “学校应与教研部门、高等院校等建立联系, 形成有力推动课程发展的专业咨询、指导和教师进修网络。”由本地区教育行政部门或教研部门协调组织, 集中优势力量, 组成一支互助合作的教师队伍, 实现区域资源共享。

2. 提高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对选修课的认识。

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区别在一个“选”字上, 正如课程标准所说:选修课“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 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即选修课更强调教与学的“选择性”, 强调“自主地选择”, 以满足高中学生对学习的不同兴趣爱好和学习要求、生存与发展需求, 为培养实践能力, 实现有差异的发展和有个性的发展创设空间。因此, 校领导、家长、教师和学生应转变一切以高考为重的态度。

3. 选出适合学生需要的教材。

教材是“选修课”的关键环节。它是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有的学校把必修课教材直接用于选修课, 也有的选用高校教材。这些做法都是不符合“新课标”要求的。

首先, 教材选定应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素养, 坚持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和能力三维一体。目前出版的各种选修课教材内容大量重复, 从选择的范文到注释文字, 从编纂理念到知识传授, 大同小异, 符合要求的不多。教材种类繁多不等于教材的多样化。应该优中选优, 使教材精品化。

其次, 目前选用教材基于两个途径:一是根据“新课标”的建议采用一些现成图书作教材, 一是采用自编教材。这两种途径各有利弊。现成教材大都由专家编写, 专业知识占优势, 却与教学实际不大切合, 适应性和实践性不强。自编教材出自一线教师之手, 能符合学生实际需要, 但在专业知识上有局限性和偏差性。因此教材的选用应注重科学性和实际需要密切结合, 既鼓励一线教师利用自己的优势开发教材, 又选用质量好的现成教材, 取长补短, 这样才能保证选修课的质量。

4. 科学合理的评价。

我国对知识教育评价的方式滞后, 大多数人还以考试成绩论成败。这种评价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 必须打破传统定势。“新课标”中对教学评价有比较新的观念。首先。评价具有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应该充分发挥其功能, 准确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激发学习热情, 使教师“教”和学生“学”, 珠联璧合, 不断完善, 最终达到共同发展的佳境。其次, 学生评价多元化的表现之一就是评价者的多元化, 即由原来的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扩展到学生、家长以及社区人员。在评价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反思评价能力。同时学校、家长、教师、学生都应该参与到评价中来, 使评价客观化、多元化, 也使学生间有更多交流的机会。再次, 将形成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灵活掌握。每种评价方式都有局限性, 只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

通过选修课的开设, 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爱好, 发展学生个性,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他们不同的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 进而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的人才。

摘要:高中新课改的推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新的高中课程打破了原来单一的必修课程模式, 既设置了必修课程, 又设置了选修课程, 而且突出了选修课的比重。但是在选修课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因此, 在当前纠正应试教育偏向的形势下, 开好选修课, 提高选修课的质量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针对我国中学选修课的开课现状, 从学生、教师、学校管理和教材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开设现状,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钟启泉等.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第162页.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136-137.

[4]田秋华.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 2003, (7) .

高中选修课反思与总结 篇8

关键词:新课程;选修模块;问题;对策建议

G633.51

新课程实施以来,高中历史学科的课程教学打破了传统的通史教学模式实行中外历史内容整编交叉通过专题史的形式来展现教学的模式。学生可以在学完必修模块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的基础上从六大选修模块中挑选两到三个模块来进行学习。从理论上来说,选修模块的设置是为了打破长久以来必修课程“独霸课堂”的局面。有着相对独立,方式灵活、题材新颖、内容庞大等优点。也是逐渐从教师主导课堂过渡到师生共同经营的良好途径,选修课程的施行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兴趣的提高,同时也为学科内容实现知识整合提供了帮助。教学工作者对选修模块教学的开设都无一例外持肯定欢迎的态度。高中历史选修课程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六大模块内容包括《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與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以及《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这些内容的选择编排打破了过去必修课程一枝独秀的局面,开始以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无疑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历史视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都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尽管选修模块的教学无论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是理论层面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选修模块教学却显得十分的尴尬,现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概述。

(一)选修模块的课程开设现状并不理想,流于形式

笔者曾就选修模块的相关问题走访调查过一些学生,居然有些学生开口问“什么是选修课程?”可见选修模块的教学理念并没有得到良好的落实。当向学生解释清楚什么是选修课程时才了解清楚,在学完必修课程之后也开设了选修课程,但选修课程的开设并不是理想中的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课程,而是学校统一安排课程和教学任务,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而教师在选修模块教学时也并没有刻意提醒学生该课程内容为选修模块内容,学习和教学方式一如必修模块,选修课也成了必选课,难怪学生对选修课程不明所以。

(二)选修模块的教学过程难度较大,对学生和教师带来了新的考验

由于高中历史选修课程侧重于某一特定领域的相关内容,专业性较强,同时也吸收了一些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其内容不仅对学生,对教师本身也是一个新的领域。要上好高中历史选修模块,教师必须要有相关的历史知识储备。教师在在史料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对史料资源进行阅读、分析和概括,能够快速突破重难点。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选修模块中一些相对陌生和不熟悉的内容,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广泛收集相关资源,将各种渠道收集来的原始史料,图片,视频等等资料展现在学生面前,用史实教学。有一些教师干脆把选修课上成了纯学术性的专题讲座,加深了学习难度,同时也违背了高中历史学科学习的基本目标和特点。选修模块教学在这时候却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一种负担,同时也影响了教学进度。

结合笔者实践调查经验和新课程的认识,考虑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一)各级教育教学主管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和多方面的支持,为教学工作的实施创造良好环境

学科课程的开设离不开上级教育管理部门的调控和支持。一方面,选修模块的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得不到切实有效地落实,选修课也只能当必修课上,反映了在课程开设方面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笔者建议在学校课程教学中应该设立独立的选修模块管理机构,完善选修模块教学的管理制度。安排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来审议、监督、落实选修模块教学工作的实施情况,确保选修课程的有序运行。而另一方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调查发现,很多历史教师对选修模块的教学理念其实很赞同,但实际操作时却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究其原因发现历史选修模块的实施需要一定的物力、财力支持,物质基础和财政基础无法落实到位,教育教学工作无法顺利展开。因此建议教学主管机构考虑为选修模块的教学提供必要的财力和政策支持,不定期的对教师进行职业技能和教学理念的培训,调动学校和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放心大胆的对选修模块教学推陈出新,发挥选修模块学习的独特功能。

(二)加强同学生的沟通,为学生选修课程的学习提供指导意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学生作为学习个体存在本身就有着鲜明的个性,选修模块的学习正是为学生个性的发挥提供了最佳途径,如果不让学生本人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选择课程,新课程的要求和目标无法真正意义上得到落实。本着关爱每一个学生,为学生的未来成长负责任的态度,考虑到结合选修模块的特性在学校应该对学生采取灵活的教学管理机制。如作为学校可以制定相应的选修模块学习指导手册,包括详细介绍选修模块的内容和选修实施意见,供学生清楚地了解选修模块的内容和操作。同时加强同学生本身以及家庭的联系,了解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学习情况和相关条件,能够为学生选修课的选择提供合理的建议,真正从人格和学业上关心学生,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到实处。

(三)适当的对选修模块的教学测评进行改革

基于上述问题,笔者建议历史学科的教学测评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1)高中教学中推广学分制管理制度。长期以来学分制是高等教育测评中的经常采取的一种措施。笔者建议可以将学分制引入高中教学。在学习完必修课程后一定要有相应的选修模块的学分,而这些学分也应该等比例的兑换成分数,计入高考升学成绩中。同时要统一测试和管理办法,制定出一条公平、公正、公开的测评机制。根据测试,对学生进行学习过程性评价,真正打破一次高考分数决定一切的局面。

试着从内容上改变高考题型。高考题型虽然一直以来都在变化,但就历史学科而言始终很难摆脱题型封闭,学生无法发挥主观思想,评价制度过于单一的局面。这里可以试着进行突破,多增加一些开放性的试题,在阅卷时采取SOLO分类评价法,通过了解学生的思维结构处于何种层次,较好的拉开学生差距。

上一篇: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纪检监察组织的调研报告下一篇:以往词语的相关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