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先进典型学什么

2024-07-15

向先进典型学什么(共10篇)

向先进典型学什么 篇1

从我记事开始,“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就刻在我的脑海里,每个人都习惯地向他学习,在这个飞速发达的时代,人们的像空中的云漂浮不定,迷惑的浓雾遮挡着前行的方向。我希望我的灵魂和一个时代的符号---------雷锋相遇,问问他,这个时代的我们应向榜样学什么?

—— 题记

<一>、一张照片的发现

我捧着雷锋的照片,他坐在天安门前的一辆摩托车上,他身体前倾,车飞驰在长安街上,印象最深的是洋溢在雷锋脸上的灿烂微笑,年轻的脸庞上闪耀着青春流光,这哪里是举国上下学习的榜样,分明是我邻家的一位哥哥,我和雷锋在我十三岁的生命里相遇,这个发现让我内心波澜起伏,激动无比。

这个一米五几的小个子湖南人,从他身上散发出的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与激情,在这历史的长河里熠熠生辉!

记得后人评价他拥有让人们惭愧的无以伦比的操行,甚至超越种族和制度的界限,但在我心里的他,永远拥有着儿童般年轻的容颜和快乐纯真的可爱笑容,真的很想叫他一声哥哥,他普通的如此震撼,伟大的如此平凡,拥有的热情如此长久,温暖的情怀如此辽阔!

雷锋的一切,对于我们年轻人,不在那么的遥远,从新中国激情燃烧岁月里走出了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彰显着那个时代的美,那么的璀璨夺目!是战士那褪了色的,补了又补的黄色军装;是农民那一双粗壮的,满是厚茧的手;是雄壮粗矿的劳动号子的声音;是孜孜不倦劳动者的灵魂。这一切的一切便构成了1940-1962那个时代的美,而这一切的一切铸造了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我的发现,仿佛我们在新中国的前辈们面前,接受着他们对待生命的洗礼,让我们懂得怎样去爱,我和雷锋心灵相通地相遇了,我渴望着这样地相遇。

<二>、一种情怀的感知

雷锋是一个爱花的人。望城的人们喜欢种紫云英,每到阳春之月,紫云英盛开,如火如霞。

他喜欢到田野里观赏这一美景,他还采些回来养在盛水的小玻璃瓶里。

他更是一个很爱漂亮的小伙子,梳着整齐的发型,每走到能照见人影的玻璃窗前,清水池边,都要拉拉衣襟,理理头发,掸掸尘土,作出一副精神百倍的样子。

他爱笑,笑起来有两个可爱的小酒窝,他爱写日记,最后,那本日记成了承载他精神最好的记录,他甘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一块砖,我读着雷锋充满情怀的日记,他做的每件小事,都是发自内心的表达,他字里行间的抒发让他作为一个人有血有肉地站立在我的面前,成为触手可及的榜样,我念着这个熟悉的名字,这个代表着一种精神的名字,我与不朽的灵魂相遇。

<三>、一首诗的领悟 “我不是个音乐家,我不会唱歌,我也不是个作家,我更不会朗诵,可我的心正在燃烧,正在激荡!

它已长上了翅膀,到处飞翔,越过那起伏的高山峻岭,飞过那碧波万里的海洋,飞向那遥远的地方”

这是雷锋挥笔写了一首名为《台湾》的诗歌的片段,表达了对祖国宝岛台湾回归的良好愿望。我读着这诗惊喜地发现他是一个文艺青年,更是一个会跳舞会唱歌的文艺青年,在那22年的时光里,到处都洒满他热情的汗水与快乐的笑颜,在诗里我感受不到他的悲观,即使在度过了那饱含悲苦的童年,他将辛酸化为感人的力量,用笔在纸上谱写甜美的诗句,用行动温暖着相遇的生命,读着这充满热爱的诗篇,我被感染着,温暖着,他的诗,他的情,他的爱,在这岁月中我与你相遇,让我荡气回肠!<四>、雷锋,我们学你什么?!

是什么,让我在迷茫的混沌中燃烧起光亮? 是什么,让我在黑暗里含着渴望? 是什么,让我千古柔肠,是什么,让我百炼成钢!雷锋,中国人喊你名字时声音如此响亮,内心却温暖流淌,那是怎样的行动感动着数亿的百姓,被天下苍生效仿!雷锋,我们学你什么? 在信息飞速发达的时光,学你勤俭资助,学你锲而不舍的力量,学你无悔的奉献

向先进典型学什么 篇2

一是要学习名师“一根筋”的专注。但凡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师, 他们都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一根筋”。有了专注的工作态度, 他们才能做到不为丝竹乱耳而扰心。心无旁骛, 专心致志地深研细思。魏书生老师的教学生涯可谓是几起几落, 但在他心中始终没有放下的是“教师”二字, 从农民到工人, 因为舍不得教学, 请求了6 年, 如愿以偿地重新走上讲台, 退休之后没有享乐晚年, 又一次干起了教书育人的老本行, 对他来说, “教师”不只是一种职业, 更是他毕生的事业。在虔诚的专注中, 才有了“北魏”的声誉。现实中, 有些教师无论是学历, 还是所处的环境, 都比魏老师优越, 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差距, 就是因为缺乏对待事业“一根筋”执着。普通教师常常是在学前冲动, 学中激动, 学后不动中往复循环, 年年学习, 换来的是年年的重复。如此浪费教育资源, 实在可惜!教师, 纵然个人情况都不尽相同, 但只要能够专注于教育, 有了“为一大事来”的一根筋, 就等于拥有了追求专业发展的精神支柱。

二是学习名师“一个筐”的猎取。有了事业上的“一根筋”, 便有了“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强劲动力。读书、反思、写作成了生活的常态, 持久的“夜夜读”丰富了教师的内涵, 不断的学习, 丰富了教师的底蕴, 不间断的反思写作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如此的“自我折磨”加快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步伐。有人曾在网上总结李希贵校长的成功要素:第一, 找所干行当最高的地方在哪里, 哪本书必须读。第二, 把教育行业以外的经验模式嫁接到教育领域。第三, 多和一些有能力、有个性的同行一起切磋。俗话说, 旁观者清。在总结中, 不难看出李校长发展“筐”中的“杂”, 但杂而不乱。相对于年年只啃教材、教参的教师来说, 这样的“杂”无疑是多此一举。小而扁平的发展“筐”使他们只能看到学生的“分数”, 或许他们都是“高分教师”, 可这样除了能榨干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 还能有什么?教师应该博览群书, 只有冲破了为教学而教学的藩篱, 才能真正踏上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

向巴金学什么 篇3

目前的社会风气似有意把人往火坑里推,给你戴高帽子,吹嘘你的成就,加上报刊上的炒作,于是名家、学者、艺术家、剧作家满天飞,让人眼花缭乱。但也有人不为狂热的吹捧所左右,保持冷静的头脑,甚至自觉高处不胜寒,那就是巴金。

新华社记者赵兰英在《感觉巴金》一书中谈到,巴金对出版社要出版他的全集,开始不同意,后来被编者的情义所打动,一年以后才答应。巴金不同意出版他的全集,是因为他认为自己的作品有50%不合格,甚至是废品。中国的中老年作家很多,以这种态度对待自己作品的,据我了解,只有巴金。他说,第四卷中的《死去的太阳》是一篇幼稚之作;第五卷中的《利娜》,严格地说还不是“创作”。他还认为《砂丁》和《雷》都是失败之作。这两篇小说,写于上世纪30年代初,以矿工生活为题材,他虽然在长兴煤矿住过一个星期,但对矿工生活的了解还很皮毛,内中编造的成分很大。广为流传的《爱情三步曲》,巴金还说不是成功之作,《火》则是失败的。

为什么认为这些作品是失败的?巴金说:“我不掩藏自己的缺点。我写一个短篇,不一定会暴露我的缺点,写中篇、长篇那就不同了,离不了生活,少不了生活的感受。生活不够,感受不深,只好避实就虚,因而写出了肤浅的作品。”我并不认为巴金所说是谦虚之词。他说的是真实的感受。这反映了一个严肃的作家严格的自我要求及崇高的精神境界。

当前流行的许多文艺作品,低劣的不是少数,但我尚未见到有一位作者站出来作点自我批评。相反,有些作者一听到批评就火冒三丈。立即申辩,视批评为“打击报复”。也许就因为如此,当前的文艺作品越出越滥,而作者却无不心安理得,只要出版社肯出版,就不断地写,并且往往标榜自己写了多少多少万字的著作,离“成绩辉煌”不远了,但从不考虑作品的质量。

批评不合格物质产品的报道经常有,如对劣质奶粉的揭露。但对劣质精神产品,似乎很少批评,因此谈不上有什么批评的声势。大概因为精神产品的毒性来得慢,不会立即闹出人命,因而不大容易引起人的重视。出版社只着眼于发行量,只要有钱赚,什么书都设法出版。

文艺批评,也似是一个死角。报刊上炒作之风很盛,而批评之声极微弱。有些所谓批评,只含糊地指出某些作品有某种“倾向”之类,而且不让人知道指的是哪些作品。

任何精神产品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任何一个大作家的作品也不可能都是精品。巴金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是实事求是的。有人对巴金的一些著作提出过的批评,如思想深度不够等等,也是实事求是的。神化,对任何作家都没有好处。莎士比亚是世界文坛经典式人物,而俄国老托尔斯泰对他的剧作就十分不满意,写了批评莎士比亚作品的评论和书信。托尔斯泰的观点难免有过激之处,但莎士比亚的剧本,也不能说每一个都是精品。

对人、对艺术,实事求是的态度比什么都可贵。

读“向雷锋学什么”有感 篇4

读完“向雷锋学什么”一书,深刻感受到雷锋精神正是我们当今社会最迫切需要的精神力量,他是我们十三亿人的道德标杆,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雷锋精神有着他丰富的内涵:艰苦创业、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奉献精神;顾全大局、忠于职守、克己奉公、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的主人翁态度;相互尊重、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和谐融洽的良好社会风尚。

雷锋是创先争优的典范。广大党员要学习雷锋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钉子精神”,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做一颗永 不生锈的“螺丝钉”。

雷锋是乐于助人的道德楷模。广大党员要像雷锋那样用真情谱写 人间大爱,帮扶困难群众,关爱特殊群体,参加志愿服务,把创先争优作为提升个人境界、促进社会和谐的动力和保证。

雷锋精神的实质是为人民服务。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会变。广大党员要热爱人民、服务群众,关心民生、改善民生,在为人民谋富裕、谋安康、谋幸福中创先争优。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壮丽事业。而伟大事业的发展需要崇高精神的支撑和推动。没有崇高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雷锋精神就是推动我们社会进步的巨大精神财富,是我们人生的重要精神支柱,任何时代的人们都离不开精神支撑。在进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更应倡导雷锋精神,倡导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值得说明的是,在不同时期,雷锋精神的表现内容与表现形式应该有所不同。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三十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发展经济,不仅要讲究效益、鼓励竞争,还必须在全社会形成团结友爱、相互帮助、共同前进的良好精神风貌。雷锋精神表现了中华儿女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崇高思想境界,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不仅在四十年前闪烁着共产党人的道德光辉,而且在今天也完全适应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时代要求。

读《向瑞吉欧学什么》有感(一) 篇5

——方案和方案教学

最近读了《向瑞吉欧学什么》一书颇有感受。在此我就对本书的第二章《方案和方案教学》谈一下瑞吉欧方案教学的一些教育精髓和感受:

瑞吉欧教育经验本身不是一种理论,它是一种结合了意大利的文化传统,并将杜威、皮亚杰、维果茨基的理论运用于幼教实践的一种典型。其教育经验的一大特色就是方案教学。

一、对儿童作为学习者本质的认识。

在瑞吉欧人的眼里,儿童是社会的一份子,是社会与文化的参与者,是他们自己文化的创造者。与成人一样,是拥有独特权利的个体。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他们在入学之前就已拥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儿童具有巨大的潜能,他们并非只有单纯的需求,他们富有好奇心、创造性,具有可塑性。他们有着强烈的学习、探索和了解周围世界的愿望,他们是在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与经验,主动地寻求对这个复杂世界的理解的。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就是要组织儿童的各种活动,给予儿童支持与肯定,以使他们自身的潜能得以发挥。

二、注重关系的建立。

在瑞吉欧人的眼里,关系是幼儿教育得以完善的渠道,与他人建立关系是教育的基本目标及学校的基本工具。关系涉及到三个方面:

(1.)幼儿与教师平等、对话的关系。在瑞吉欧的学前学校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他们互相提问、倾听与回答。教师与幼儿完全是平等的。瑞吉欧人喜欢的一种隐喻是:“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其含义即是指教师对幼儿的倾听、关注,并且教师要以真诚的态度与幼儿对话。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就如教师与幼儿一起参加乒乓球游戏一样,一方把球抛出去,另一方把球接住,然后再把球抛给对方……双方是平等、合作的关系,双方都是主体,彼此没有地位的高低、显卑的差别。虽然教师与幼儿双方的社会角色不同,地位有别,但在教育过程中双方的人格是平等的。

(2.)学校与家长沟通、合作,共同管理学校的关系。在瑞吉欧学前学校中,家长一直是重要的角色。家长对学校有知和参与的权利,并真正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每一所学校的家长们几乎都成立一个咨询委员会,每月定期开会2到3 次,一起讨论课程计划,策划活动的实施,找寻必备的材料,协助教师准备环境,安排场地。同时家长也与教师一起组织孩子们的远足活动……家长与教育工作者共同承担教育子女的责任,家长和教师都是主动的,经常就教育及孩子的问题交换意见,进行沟通。家长在很大程度上与学校合作,共同负责学校的决策及推行,共同管理学校。

(3.)教师与教师集体协作的关系。在瑞吉欧学前教育学校中,教师是在集体协作的方式下工作的。每一间教室都有两位教师协同教学,学校所有的教职员一星期开会一次,教师每周有6 个小时在一起,呈现幼儿的作品及记录,一起讨论、交流。除此之外,教师们还有不正式的午餐会进行讨论。因为瑞吉欧教师已经体会到了,专业的成长一部分来自于个人的努力,但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同事以及专家之间的讨论,在讨论中通过认知冲突的发生与解决,最终获得进步。在传统上,人们往往把教师、幼儿、材料等看作教育系统中的主要因素,而

在瑞吉欧,除了这些因素之外,还把空间、环境、家长、社区中的因素作为构成教育场的重要因素,考虑到了这些边缘要素对教育所起的作用。

大学教师绩效评价:向哈佛学什么 篇6

大学教师绩效评价制度的合理化、科学化建设,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制度资本的投资和积累,成本和难度远大于金融资本。理性和智慧的做法是借鉴他人经验,从他人的经验中获得自己的制度价值。在当今世界上,哈佛大学教师的绩效可谓卓然不群,370多年来的绩效管理实践一定有可借鉴之处。

有鉴于此,不久前笔者与博士研究生通过电子邮件采访了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戴维·埃尔伍德(David T.Ellwood)、前任院长约瑟夫·奈(Joseph Nye)、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安东尼·塞齐(Anthony Saich)、原哈佛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阿兰·阿特舒勒(Alan Altshuler)等多位教授、讲席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调查了解到的信息,与之前我们的设想大相径庭。

在哈佛大学,年度绩效考核的重点不是教学科研人员而是行政后勤人员。大学作为非营利组织,无论公立还是私立,存在与发展的目的都在于创造“公共价值(public value)”。实现目的的途径有三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无论通过哪一条途径,活动主导者和绩效决定者都是教师——教学科研人员。既然大学的绩效取决于教师的绩效,大学绩效管理的重点就应该是对教师绩效的管理。然而,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绩效管理实践,却反我们的思维逻辑而行之,考评的重点是行政后勤人员而非教学科研人员。根据《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2008-2009年度年鉴》统计,全院共有教学科研人员131人,行政后勤人员498名。针对近500名行政后勤人员的绩效考核每年进行,一般从6月份开始到9月底结束,历时三个月。考评过程严格、规范、科学,充满技术性和艺术性。

哈佛大学对教学科研人员绩效的管理,采取柔性、宽松机制, 没有定期的量化考核。据介绍,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以及其他学院, 对教学科研人员的绩效, 没有年度、量化、正式、刚性的考评制度。对教师绩效的管理, 采取一种借助“无形之手”推动力的柔性、宽松机制。“无形之手”推动力, 源于聘任竞争力、教学评价压力和对学术声望的追求。

聘任竞争是哈佛大学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绩效管理的决定性事件就发生在这个环节。阿兰·阿特舒勒指出:“哈佛大学的教师绩效管理模式,主要是在聘任的时候(经常是在聘任高级教授职位时)和晋升的时候发挥作用。”主流的观点,获得聘任的教师都很优秀,具备十足的发展动力,不需要用官僚化的绩效评价来保持他们的生产能力。

肯尼迪政府学院对教师有教学要求。据安东尼·塞齐介绍,学院一般期望一位教师讲授三门课程,“第一门课程由学院根据需要决定,第二门课程由教师自己决定,第三门课程则需要讨论决定”。所开设的每门课程,在教学结束时要接受学生评价。学生评价结果内部公开,供学生选课时参考。有一条规定:课程总评成绩达到4.5分以上(5分制),“院长请吃饭”。尽管对教学绩效的管理手段温和,但大多数教师均感到有压力。

学术声望是教师的无形资产和价值体现。追求在世界第一名校哈佛大学的任教机会和职业生涯的发展,扩大在学术界的影响力,是大多数教师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

聘任竞争力、教学评价压力和对学术声望的追求,形成无形的力量,推动教学科研人员不断追求卓越绩效。正因为“无形之手”推动力的存在,使绩效管理失去了刚性、严格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代之以柔性、宽松机制。学院每一位教师,每学年需要向院长提交一份年度工作计划(annual plan),但行政管理人员并不干预教师在研究什么。学术院长不可以告诉教师他们应该研究什么,或者告诉他们参加什么特定的研究项目。对科研,只有鼓励没有要求;让每一位教师在工作中充分享受自由权利。

哈佛大学的实践,对于建立和完善绩效考评制度的中国大学管理者,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评价绩效的目的,不在于“评价”本身,而在于对“绩效”的促进。不利于促进和提高绩效的评价,不仅是没有意义的,而且是有害的。,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归纳哈佛大学的绩效管理实践,可以得到五点启示。

第一,绩效管理是战略管理的基础工作与必要条件。大学组织,像其他非营利组织和营利组织一样,为追求确定的战略使命而存在,在实现战略目标的实践中得到发展。绩效管理是对战略管理实践工作情况的测度与评价。肯尼迪学院的绩效管理实践表明,基于学院的战略使命,建立学院各个部门和所有职员的战略目标体系,定期对部门和职员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对于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肯尼迪政府学院自2004年接受波士顿咨询集团公司 (BCG) 管理咨询之后,战略管理的强度显著升级。学院网站主页改版强力传递组织的价值目标信息,学院使命表述的语气发生“柔性”的、更易于为公众认同和接受的变化,绩效管理文件公开化。由此说明,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中,高等教育组织的管理,必须上升到战略管理高度。战略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良好的绩效。加强绩效管理工作,是达到战略管理要求的基础工作与必要条件。

第二,绩效管理必须尊重绩效的形成规律与效率特征。肯尼迪政府学院绩效管理实践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尊重绩效形成的规律和获得工作效率的特征。行政后勤人员的工作,目标明确、任务确定、职责清楚,具有日常性、常规化和短期限性质。定期评估行政后勤人员的工作完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保持和改进个人、部门以及整个学院的运行效率,更好、更快地促进学院实现战略目标的进程。教学科研人员工作的性质有所不同,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灵活性;工作任务,只有基本要求,没有最大限额;工作的质量,弹性范围大,监督检查不易;工作成果的价值,在短期内难于确定和衡量;工作的效率,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工作者个人的主观因素——“尊重、自由、从容、和谐”的工作环境成为保持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肯尼迪政府学院在绩效管理实践中,充分考虑了教学科研人员工作的性质,采取了只在“入门”和“升级”才进行考核的政策。而且,考核一旦通过,则给予充分的信任和自由,任由教师在自我发挥和团队合作中展示才华和潜力。

第三,沟通管理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与主要目的。肯尼迪学院在行政后勤人员的绩效管理实践中,高度重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沟通。在长达三个多月的年度考核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安排和实施好讨论会——绩效考评者和被考评者之间进行的沟通活动。强调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沟通达成共识,让雇员明确努力方向、弥补工作不足、增强发展动力、提高战略绩效。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有符合自己利益的职业发展目标,个人目标往往与组织使命和战略目标之间存在差距。管理沟通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反复和深入的交流,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雇员之间达成共识,促进个人的努力方向趋近组织目标,激励个人在实现组织绩效中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第四,绩效管理制度应该具备激励性和稳定性。绩效管理工作需要制度化。制度化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形成对于部门和个人的激励效应。绩效评价要定位于帮助、校正、促进和激励各部门和全体人员如何更好地完成组织任务、实现组织目标。如果在考核中引发不满、产生冲突,则会严重挫伤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员工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构成组织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产权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运用权主体的唯一性,即只有承载着知识和技能的主体本人,才能够决定以什么样的有效方式和努力程度在生产中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良好的绩效管理制度,应该具备对于人力资本承载主体个人和团队产生激励的机制。否则,有可能事与愿违,在绩效管理中损失绩效。肯尼迪学院的实践还带给我们启示,即稳定绩效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稳定的制度,有利于组织成员和部门制订较长期限的行动计划,有助于组织成员和部门对自己行为的收益与成本做出确定的预期。

向导师学什么 篇7

他们的故事

通用电气上海总部一楼的会议室里,一场评估今年导师制(Mentorship)效果、分享心得的讨论会正在进行。会议大部分时间都在一种亲密而又客套的气氛中平缓进行,直到Gary发言。作为今年好评度最高的导师,Gary回忆着自己与第一个导师初次见面的情景,还有他教给他的众多收获,呈现出一种日常工作中鲜有的“柔软”,听者仿佛坐在他家的书房里,而他则在回忆的烟云中,寻找自己价值观塑造的源头。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Gary成为了众多年轻经理人的咨询目标。

“你觉得什么时机选择导师比较好?”

“顺其自然比较好。”

“在与导师交谈的时候,主题是否应该明确?”

“别那么明确,慢慢来,耳濡目染的渗透才能学到真东西。”

“找导师,是否应该有目的性和阶段性?”

“这里头你不能有功利心。”

站在人群中,Gary看上去温和又有耐心。“导师”是和他心底最为珍惜的一部分记忆联系在一起的,那让他找到自己想成为谁,而自己的真实状况又是什么。所谓导师,传道、授业、解惑,不仅仅是传授技巧、解决某个问题,更多的是对价值观和精神的梳理。

这对于急不可耐的年轻人来说,达成理解似乎还有些距离。

找导师,更是寻找心灵释放的窗口

就像上面讨论会中年轻人的问题所折射的那样,“我想要找到导师是为了解决我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对于Gary来说,导师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此。

与年轻人的激情澎湃或者目的性明确相反,他认为导师应该是一种漫长的互相教导的过程,价值观的影响比技巧的传授更重要。

在与导师交谈时,更要善于从中找到让自己心灵释放的窗口。

Gary来到通用电气充满了“意外”,那时他已经在国企做了近五年项目,负责接待通用电气来做贸易交接的代表,安排一系列商务会议和技术讨论日程。虽然,最后这个项目没有做成,但Gary却和这位代表成了不错的朋友,为后来加入通用电气、改变自己的职业历程埋下了伏笔。这位欣赏他的朋友,可以算是Gary在通用电气的第一个导师。当然,这段看似偶然的机会,也来自Gary日日努力,这种偶然之后的必然,让Gary数十年后回忆起那段经历,仍感觉异常清晰。

来到通用电气后,Gary开始了频繁出差的日子,从供应商的工厂到客户的工厂,再到通用电气的美国工厂。很多人对Gary说,你一定要去找个导师,为你将来的发展铺平道路,他却一直腾不出时间,直到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让Gary获得了一位非常好的导师,这也是为什么他相信寻找导师“要抛开功利和目的性、自然而然”的原因。

那时Gary在美国做项目,合作同事中有一位快要退休的老先生,在工作中给了他很多鼓励和帮助,两个人私交非常好。当这位老先生快退休的时候,他找到Gary说,我要退休了,不能再继续和你一起工作了,但我也没有什么东西留给你,给你介绍一位导师吧——这位被推荐的人,成为了Gary的第一位正式导师。

当时两人分别在美国和中国,沟通的方式就是每周通电话。电话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具体的工作怎么做、遇到难题如何解决;另一个方面是比较深层次的讨论。

“当时我很年轻,看问题比较片面,对待人也不够大度。同事或老板说了我几句,不论对或不对,总是控制不住要去抱怨。这时候和导师谈这件事会非常舒服。他帮助你开阔心胸,让你不要去为这些事情烦恼,这让我受益匪浅。我的妻子也发现我整个人的状态变化了,她会问,今天是不是和导师谈过了?”

对Gary来说,这种交流更大的意义是带来积极向上的影响。“这对于我的人生是很大的教育。不仅仅是说教你怎么指出员工的问题、怎么处理员工不按时上班的问题,这些都是次要的。”

导师和Gary分享自己的阅历或者他了解的其他人的故事,这对Gary来说,就像是一种人生观的磨练。“从他那里我学到最多的是,人不要患得患失、斤斤计较,正确的事情就坚持做下去。不要担心做了会得罪谁,当然也不能直愣愣地去把对方骂一顿。这让我的心胸更豁达。”

也正因为此,现在成为导师的Gary希望和学员之间保持一种淡然隽永的师生关系,在他看来,长期价值观的塑造和影响,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而又意义。

Gary评找导师的5个误区

在一开始工作的时候就找到一个好导师非常重要

工作两到三年是找导师的好时机,因为这时你对工作有了充分的了解,也遇到了一些职业困惑,经常困惑的人需要一个导师。同时,这一阶段最困扰你的问题往往是“我是不是该换份工作,换个环境?”你的可塑性越强。能汲取的帮助也就越多。

当你换到一个新部门或新地区的时候,最好找一个导师。因为新领域对你而言是一种挑战,技能的挑战倒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对心理的挑战——工作性质发生了改变,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也发生了转移,你做好准备了吗?

找导师,是庞大组织的生存发展手册

通用电气拥有的子集团庞大而复杂,项目管理要求全球统一管理,大部分项目由国际化团队组成,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在这样的公司中生存与发展。

对于滕飞而言,导师意味着指南针。他们拥有着在这个庞大组织中生存的知识和经验。如果没有导师指引。很多时候撞了南墙,摔完跟头,才能收获经验。导师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年轻员工成长的催化剂和引路人。

如果一个局外人贴身观察通用电气员工一周,他会困惑地发现,有些时候,他们似乎在忙些无关工作的事情。

比如滕飞。某一天的下午,他会在下班前与香港导师约定一个电话时间,然后闲聊,内容包括最近状态如何、手头事情进展是否顺利,甚至一些与他所在部门完全不相干的金融专业的问题。

当然有时候,通用电气新大楼的咖啡厅里也会看到他的身影,身边是风尘仆仆刚从香港飞来的导师,他们基本不聊工作,而是谈一些看似无关的小事,比如自己的团队里A和B关系僵化,该怎么协调等等。

这种闲聊,在通用电气被视作领导力培养的一种关键途径。

滕飞已经在通用电气工作了六年多,其间他找到了三个不同方向的导师。对他而言,不同时期的导师会带来完全不同的视角。当外界变化迅速的时候,导师能够迅速解答困惑,并且告诉你可能存在的风险和价值。

当滕飞还在研发中心的时候,美国总部就给他派了第一位导师。这位导师不仅仅在技术和项目管理方面,而且在如何与外部团队沟通方面,给滕飞上了跨国公司协作的第一课。

在成为团队管理者,发现新工作对金融知识有要求后,滕飞又在金融业务集团找了一位被外派到香港的英国导师,他们沟通的主要方式是电话,或者

趁导师出差来上海时当面交流。每次为了让沟通更有效,腾飞都准备好“问题列表”。

滕飞的第三个导师来自EVP项目(Employment Value Propositition,雇主综合价值)。这个活动覆盖了培训、招聘、人力资源服务等主题,其中的中国导师项目更是请了公司内部100名资深总经理,为参与项目的年轻学员辅导。学员可以在网络系统上看到这些导师的匿名背景介绍,自动申请导师,并进行自我介绍,而滕飞则更为积极主动,除了网上报名以外,他还打电话询问人力资源。相比较。滕飞更喜欢选择其他业务集团的导师,“一来是大家没有考核关系,可以很放松地交流;二来,我很好奇别的业务集团到底在干什么。最重要的是,导师的作用不是传递了多少经验、补充了多少知识,而是让学员看到了什么、领悟了什么。”

比如最近导师教他的一件事,滕飞一直不太明白为什么先要设定项目交付时间,然后再倒推项目时间表,在技术出身的完美主义者滕飞看来。完善的计划应该从产品成型的角度去考虑。而当他询问自己在金融集团的导师时,从金融角度出发的一个答案让他豁然开朗:财务需要严格控制集团现金流,而项目的交付日期是现金流的关键指标,所以,每次都是从现金流指标来推出项目可能的交付日期,然后再进入执行阶段。“这让我知道了工程团队的角色和位置是什么,从而产生了新的视角。”

导师就是帮我解决工作中具体问题的,我们就是工作关系

如果学员每次来问导师的都是诸如遇到了什么困难、如何解决、该找谁解决之类的问题,这就变成了事务性的对话,虽然对学员也是有帮助的,但把需求导向了不同层次。

找导师一定要摆正位置,有一些学员只是来寻求技巧上的帮助,其他方面并不想受你影响,还有一些学员和你没有建立起信任感,不愿意诉说心里话,这样都很难帮助他。

导师最重要的任务是教给你一些关于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

我始终认为,导师的任务是在心灵上提供动力,在我沮丧的时候,告诉我要有信心,坚信我在做正确的事情,一定有办法做好。这种信念对我来说是一种长期的财富。

好导师作用在于让你有好的价值观。我更喜欢带刚开始工作的年轻人,他们对公司、工作都很迷茫,这时候帮他们树立价值观远比技巧重要。

当然,你肯定要告诉他怎么解决实际的困难,用你的资源或经验去帮助他,但那不是最重要的,一个好导师应该去考虑如何从思想上、考虑问题的方法上给人更长远的影响。

PART 2

Gary×滕飞

实用战教手册

期望换工作或者有更好的

晋升,通过导师很重要

找导师不能有功利心。期望导师帮你换工作或者晋升,这必然会导致失败。

我觉得找导师不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性。在某个阶段,也许你希望用三个月了解采购的知识,那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但是如果学完了知识,剩下就没有兴趣了,那也没,必要找导师,直接过来,我介绍一下就可以达成目的。这构不成导师和学生这种关系。

当然,在各个阶段,我们都会有一个学习目的,会让你按部就班地学习。但是,如果你期望定一个两年计划,在目标时间内达到什么目的,我觉得过于急迫。这种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和导师沟通最好只谈工作

我的第一位导师是一位对我非常信任的长者介绍的,在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谨小慎微,害怕出错,这位长者帮我挡住了很多压力。但即便如此,和他介绍的导师刚开始交流时,我也觉得很尴尬,想想看,两个陌生人说什么都很平淡。但是他很聪明地介绍自己的工作,问我有没有孩子,还告诉我他有几只狗,问我喜不喜欢狗等等。我一下子就觉得对方是一个亲切和生动的人,可以接近。此外,固定沟通时间也很重要。如果整月不联系,也会持续陌生下去。

滕飞:我在很多项目中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这是一个多国组织,文化不同,人也不熟悉,如何面对沟通中的问题,建立信任,保证项目有效执行?

Gary:作为领导,对这种情况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首先换位思考,假设你一直倾注心血做的项目突然要转交给一个之前连接触都没有接触过的团队,也不知道他们行不行,还是其他国家的人,你的心情会如何?所以推己及人,让对方认识你、信任你,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建立一种心态就是,有不理解太正常了,不理解我们就继续解释。

当然,我觉得是不是要反省,你猜测的心态多了一些,在主观臆断这种不信任?也许彼此问的误会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多。作为团队领导,不要有畏难情绪,轻易就沮丧了。不要总是纠缠在“你为什么不信任我”这个角度,而是要严于律己。人的信任不是口头争取来的,是靠工作中一言一行获得的。

对方为什么不理解?是不是我的举证和计算还不够有说服力?当一两个项目出现胶着状态时,你可以像解剖麻雀一样深入调查一下,对中国团队的资料做一个全面分析和评判,而不要主观臆断,人云亦云。当团队没有做到位的时候,要及时批评,不能让团队形成一种习惯,一遇到问题,就归结为美国团队不信任。要拿出一两个例子,让团队反思:如果我们的基本推断都有错误,对方为什么要信任你?

最后,别操之过急,贪多嚼不烂。先做有把握的小项目。积“小胜”为“大胜”,这样质疑的声音也会降下来,从而获得信任。

滕飞:数个项目同时推进时,经常有这样的矛盾:一面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好的项目中,同时也要推进那些进展不顺利的项目。应该怎样来平衡我的工作时间?

Gary:事无巨细会让你的压力很大,也会让下面的人缩手缩脚。在团队建立初期,你就应该了解谁能担当责任,对于那些人,你要有意识地配合,并且敢于放权。但放权不意味着什么都不管,而是要定期检查,同时对进展不顺的项目给予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值得培养的人往往是有韧性的人。他不会因为事情进展不顺就情绪不高、牢骚满腹,而是主动抗住压力,鼓励团队,这样的人带的团队才是能打硬仗的团队。

有时候,我的团队成员也会抱怨,为什么有的人那么清闲,我们那么辛苦。这时我就会说,中国有那么多军队。但是一打起仗来,人们想到的都是38军这样打硬仗的部队,如果你是军人,你难道不想在这样的王牌军队里当兵?这就是一种鼓励的方法。

滕飞: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一个部门时发现自己对另外一个部门感兴趣?怎么准备,转换成功?

Gary:我没有这样的经历。但是有人曾经让我做过这样的试验,拿一张纸,写下来如果你要做好那个部门的工作需要什么条件,哪些是你掌握的,哪些是掌握了一半的,哪些是你完全没有掌握的。有时候吸引你的,可能只是一个头衔或一个机会,如果把所有条件写在纸上,会触发你进行更深刻的思考。如果分析之后这份工作对你还是有很强的吸引力,不妨继续通过熟悉那份工作的同事去了解。

滕飞:我以前是研发中心的技术人员,现在转到了工程部门,整天要考虑的是如何从商业和技术两方面去实施项目,而很多时候这两方面思考方向是矛盾的……

Gary:这种转变多少有些痛苦。尤其是技术人员,他们通常觉得商务是很残酷的,比如和以前做技术时打了五六年交道的供应商谈价格,大家都已经有感情了,怎么压价?实际上,这种痛苦来自于心理。你要相信最终大家都是获利的,我们不可能强迫供应商去签一个赔本协议。

领导干部向杨善洲学什么 篇8

通过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在他身上看到了党的领导干部无私奉献、执着实干、清正廉洁的精神。新时期的领导干部向杨善洲学习,就是要学习杨善洲的这些精神。

一是学习杨善洲同志无私奉献的精神。杨善洲无论是担负领导工作,还是退休回到家乡植树造林,他一心想的是党和人民的利益,从不考虑个人的利益得失。在担任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的30多年间,他始终坚持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殚精竭虑地为群众办实事;他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始终保持着平民干部的本色,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草帽书记”。60岁退休后,省里准备安排他到省人大常委会工作并在省城定居,安度晚年。但杨善洲婉言谢绝,他毅然带领家人扎根荒山20多年,在家乡荒凉的高原上建立起了一个5万亩的绿色王国。到收获劳动成果时,他又把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无偿移交给当地政府,自己不要任何报酬。杨善洲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献给了生他养他的家乡,是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楷模。

二是学习杨善洲执着实干的精神。杨善洲的事迹里鲜见豪言壮语,但一句“我要回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已经很好地表明了他执着实干的精神。杨善洲为什么要在大亮山建立林场实现他的绿色梦想?一个曾和他在一起工作过的人深情地回忆说,杨善洲在施甸县当县委书记时曾徙步在大亮山走了20多天,大亮山的荒凉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这个地方只有栽树,不然永远也富不起来。退休前他两次到大亮山实地考察,当地农民劝他,你到别处去种吧,这地方连野樱桃和杞树都不长。但是,抱着让百姓富起来的理想,杨善洲没有退却,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身居简陋的住所、工作在寂寞的深山,始终以苦为乐、以苦为荣,硬是在往日的不毛之地创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三是学习杨善洲清正廉洁的精神。杨善洲为官30余载,从没有为家人安排工作,没有给家里盖上一幢像样的房子,却把个人大量的积蓄投入到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上。市委、市政府奖励他20万元,他又把大部分奖金捐献给教育等社会公益事业,连组织上给予的正常政策照顾也被他婉言谢绝。杨善洲用毕生实践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显示了党的领导干部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

从杨善洲先进事迹中归纳出杨善洲的精神也许并不难,难的是解决好怎样学的问题。

第一,学习杨善洲精神要真信真学。杨善洲的所做所为,无不与其有头上坚定的理想信念有关,这就是把党和人民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党和人民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没有这种理想和信念,就不可能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受得住诱惑。没有对理想信念的真信,就不可能真学的问题。第二,要把学习杨善洲精神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去。我们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与杨善洲同志所处的环境不同、条件不同,不可能去刻意模仿他的一言一行。但是,党员领导干部手中都掌握着人民给予的权力,党和人民把权力交给干部,就是希望干部建功立业。因此,学习杨善洲,就必须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脚踏实地、勤勉敬业,不尚空

谈,务求实干,工作一天就要为党和人民贡献一天的力量。第三,学习杨善洲就要立志做大事。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职务越高,施展才华和抱负的空间越大,为人民服务的平台也越大。但是,如果光是立志做大官,就难免在个人的进退得失上患得患失,就有可能去搞形式主义、花架子,去追求短期政绩,甚至是虚假政绩。从而有违自己从政为官的初衷,违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因此,领导干部学习杨善洲,就是要像他那样立志做大事,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2、如何正确对待换届选举中的进退留转?

(1)新老交替是干部成长永恒的规律,是干部队伍保持和活力的必须要求,每一位领导干部在从政的那一时起,都自然而然地面临进退留转的问题,换届选举只不过把这一问题集中突出反映出来而已。(2)换届选举是党和人民对领导干部的一次集中挑选。自己尽管工作很努力,也做出了成绩。但是在接受组织的挑选时,还是要相信组织上的选择更全面、公正、客观,不能以自己的标准与组织的标准相比。同时,要立志做大事,淡化做大官的急功近利思想,这样,才能端正心态,从容对待换届选举中的进退留转。

(3)如果在换届选举中我上了一个台阶,说明自己的工作得到了认可,我将再接再厉,更好地工作,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如何没有得到提拔,说明自己的工作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售后,不论是留在原岗位也好,还是转到其他岗位上,我都要认真查找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在新的起点上争取做出新的贡献。

3、新官上任要不要“理旧事”

(1)理好旧事是新官的责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既然是旧事,肯定是事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理好旧事是领导干部主政一方基本的职责。

向先进典型学什么 篇9

职工朋友们:

在集团公司第九届职工技术比武中,涌现出采煤机司机、综掘机司机、矿井维修电工等16个工种比武状元,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激励、一种动力,更是一个学习进步的机会,技术能手们展现了集团公司职工的开拓精神和时代风采。为切实做好安全三基工作,进一步发挥技术比武“状元”的示范带头作用,营造岗位成才、有技术光荣的良好氛围,在此,我代表全体员工发出向“技术状元”学习的倡议:

一、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于各项工作之中,顽强拼搏,锐意进取,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脚踏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二、学习知识,苦练技能,掀起学业务、学技术、创一流的热潮。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技能培训,迅速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水平。踊跃投入到技能竞赛活动中去,不断增强学习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成为新一代高素质的煤矿职工。

向大师学什么? 篇10

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之为大师?

这是个众口难调、标准各异的问题。我比较认可网络上的一种解释,即大师就是“对某一领域事物、理论理解深刻,有广大深远的见识与见解,以及应用能力;并能将这些东西用书面化、理论化的方式传授给他人、影响他人。”就当前教育行业来看,堪称大师者大中小学皆有。大师们以忧国忧民的悲悯情怀,为国家前途、民族未来、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而不断探索、劳心劳力。在这个时代,大师离我们并不远,在教育教学的田间地头,细心观察就可以看到大师们辛勤耕耘,一路播种的璀璨风采。

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任教于南京师大附中的吴非老师(本名王栋生),就是当代教育大师中的一个。2016年4月18日,“1+1教师读书俱乐部”微信公众号推送了吴非老师的文章《让学校静下来,静下来》,短短时间里点击量超过两万,点赞者超过五百,还有许多老师跟帖留言表达自己的心声。有人说“总算有懂教育的文章了。基础教育的浮躁源于功利!”“教育利益化是社会的悲哀,教师学生身心俱疲,疲于应付,校园早已不是一方净土……一针见血,这就是今天的教育,表面上的高大上,实际上的假大空。学校做什么事都从政绩出发,与学生无关,学生教师成了演员道具,拍下照片,造好资料就是业绩。教育可悲啊!”

还有人说“我属于安静的老师,读自己喜欢的书,搞好自己的课堂。回头看看,越来越多能说会道的年轻人做了领导,他们却再也不愿意安安静静地读书教学,反而因为他们是领导而成了可以颐指气使的所谓专家。不管怎样,我一如既往喜欢自己做的事情,尽管我是个平常到新领导来了好久都不认识的傻子。”“坐在安静的校园里,静静地做安静的教育。有时,这样都是一个教育人的奢望。”“不是教师不安于教育,而是形形色色的所谓评比、检查,让许多老师疲于应付,幸福感就在那忙忙碌碌中消磨殆尽!”“童年只有一次,少年期并不漫长,属于校园的青春只有几年光阴而已。在安静的学校,学生安静地学习,他们的思想在自由飞翔。如果学校能真正安静下来,学生也许能得到他们渴望的美丽人生。……这才是美好的学生时代。”更有老师大声疾呼“说得太好了,说出了我的心声,支持您!”“真实!真话!真理!真正说出了广大教师的心声!”“静下来,是教育的期待,是教师的期待,是学生的期待。”

由此可见,吴非老师对教育、学校、教师的深远见识与见解代表了广大教师的心声,引起一线教师的共鸣,对教师产生极大的影响。称之为大师,当之无愧。

我们应该向大师学什么?

吴非老师近年来出版了多部个人专著,发表了大量的有关教育问题的随笔杂感,有的记录了对教育问题的思考,有的是教学随想,有的则是和同行或学生的对话。

从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一书中,可以看到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风骨底气;从他《致青年教师》一书中,可以读出他关怀青年教师以及学生成长的长者风范和师者情怀;从他《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一书中,可以感受到吴非老师旗帜鲜明的教育教学主张和勤于思考、不断反思的远见卓识和独立思想。

1. 学大师的魏晋风骨和独立人格:教师要坚持独立思考,不要被世俗所左右。

读过吴非老师书的人,估计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吴非老师的“铁肩担道义”的铮铮铁骨,吴非老师曾说“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序》)吴非老师还说“终身学习的立身之本究竟是什么?是独立思考精神。一个学生,只有成为一个思想者,他才能有充实的内心,才有可能始终充满活力,才能称得上知识分子。”(《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

纵观当下,能够站得直并且有独立思考精神的教师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应试压力使许多教育教学行为变了味儿,例如在应试教育的学校,承担立德树人主渠道的德育课程思想政治课基本成了会考过关、高考得分的工具,而政治教师很少对此提出自己的看法,一边发着牢骚一边忠实地推着学生朝着应试道路前行。曾听过一节思想政治课,课堂几乎看不出是高一新课教学,更不要说老师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观点。整堂课都是围绕着书本“整理知识点、构建知识结构,做练习巩固强化知识点”,非常像高三的复习课。教师也努力想穿插些生活逻辑,想贴近学生生活,因目标导向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应对考试,所以其教学最终是为考试服务而非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服务。这不能完全责怪教师,而是和应试教育卷土重来给学校教师带来的压力有关。自从宣布2016年高考重返全国卷后,不少省份、不少地区、学校陷入慌乱之中,甚至连多年在素质教育方面已经卓有成效的省份也不例外,应试的氛围较自主命题的年份大幅度提高,那些原来周末、假期不补课,考试不排名的好理念、好做法逐渐被搁置,原来一直因为应试被诟病、被揶揄为“高考工厂”的某些学校纷纷成为新参加全国高考省份教师培训的座上宾。不少教育主管部门耗巨资把教师送到高考大省的学校学习,“勤做题、死背书、抢课余、少休息”等一连串的应试“规定动作”又开始登堂入室。应考压力一层层转嫁,最终实实地落在教师和学生头上,落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吴非老师说“现今课堂上最缺少的通用语是「我认为」,——教师没有经过思考的「我认为」,学生就更不敢说,久之,也自然不会说出这个「我认为」,因而学校只能教出一群精神侏儒,只能培养驯服的思想奴隶。(《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

教师没有独立的思考,沦为应试的工具固然可悲,但是更可悲的是某些教师庸俗市侩的价值观。吴非老师曾痛心疾首地说到“不良的社会风气正在悄悄地毁掉一代教师,拉大了我们与文明国家教育上的差距。(《融洽与守法》)”当下家长给教师送礼几乎成了常态,教师对待礼品的态度成为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手中有调整学生座位、任命学生干部、表扬批评学生等权力。一些家长为了自己的孩子得到特殊照顾,不惜血本去给老师送礼。我国在教师收礼方面尚缺乏相关法律约束,教师只能靠自己的道德情操去约束自己的行为。而有些不良教师就是通过明示、暗示,或者收受家长礼物,或者托家长办各种私事,同时以给送礼家孩子各种照顾来交换,不仅造成教育不公平,给其他学生心理带来阴影,同时也助长送礼孩子的嚣张跋扈,让教育后患无穷。据报载国外对教师收礼的规定非常细致:“比如韩国对收受学生家长红包的老师,按照数额大小进行从行政警告到开除的严厉处罚;美国规定每名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价值不得超过5美元,超过5美元的话老师得退回给学生,否则学校要是知道了,就会开除老师;新加坡则要求老师一旦收到价值超过5新币的礼物,就要上交政府;而澳大利亚明确规定老师收贵重礼物属于受贿。”对此吴非老师提醒广大教师“不要轻易接受家长的馈赠。我们不该怀疑这种馈赠出自于家长的善意,但是这会增加你的心理压力。最好和家长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对双方、对学生都有好处。”(《诫徒》)还说“教师不宜与家长过多接触,关系过于密切对教学工作没好处。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只要能在教学上、品格教育上与学生沟通就行了,除此之外,不宜和家长往来。(《理智地保持距离》)”

2. 学大师的爱国情怀和人文精神:教师要用善良点燃学生仁爱的心灯,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开展行之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

教育学生爱自己同时爱他人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近些年来,因为留守儿童等其他问题,校园欺凌事件频发。殴打同学的冷酷残忍,拍摄视频并发到网络的无知和猖獗令人发指。究其原因,和缺乏关爱、缺乏教育有关。吴非老师在《善良的心是一盏灯》一文中写到“有没有善良的心,有没有同情与悲悯的情感,是区别“人”与“非人”的标准。教学生学会同情,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同时吴非老师呼吁“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仁爱的禀赋,这就需要教师首先成为情感健全的人。在有仁爱之心的教师眼中,学生首先是人,是需要关怀的人。”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教师的重要职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发表重要讲话。受应试教育挟裹,德育工作在学校的地位众所周知。很多年了,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都停留在简单灌输、生搬硬套的应付上。从德育的主渠道来看,班主任认真些的国庆节前会召开个“伟大的祖国”主题班会,班会上例举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唱几首爱国歌曲;敷衍的就让学生在黑板上写几句爱国口号应付学校有关部门的检查。正如吴非老师所说“传统的道德说教如此深入人心,让学生耳熟能详,在他们的文章中,似乎只有道德规则(虽然他的内心未必会认为这有多重要),他们可以板着面孔说出一番大道理,他们缺乏对人性美与人情美的感悟,缺乏同情与怜悯之心,——在他们的心中,似乎所有的花都已经凋谢了。(《永不凋谢的玫瑰》)”这样的教育如何让爱国主义真正走进学生心中,做到“育德入心、成德于行”?究其原因,和教师对自身“传道授业解惑”职业认知的窄化是分不开的,教育方法的应用也与教师对教育规律淡漠有关。

从吴非老师的书中处处体现着他涓涓爱国情和拳拳报国心。他不仅在《不跪着教书》一书中谆谆告诫学生“祖国是什么?祖国,就是你的家、我的家、他的家,那亮着灯的窗户……(《祖国的歌》)”同时大声疾呼“在爱国问题上,不要热衷于空谈,让我们时刻检讨自我感情的真实吧!(《祖国的歌》)”“培养真正的爱国情感,要从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开始,从你接触的每一位凭着诚实劳动养活全家的人开始,从平凡的生活中解读人的情感开始,从逐步了解用血汗写就的几千年文明开始,——而不是从空喊开始!”(《祖国的歌》)

前一段南海仲裁案结果传来后,有人煽动抵制美国、日本和菲律宾商品事件,还有一些人在肯德基门口拉起所谓“爱国”的条幅,全国“有11个县市发生抵制肯德基事件”,引发舆论一片哗然。这正是上好一堂活生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的最佳契机,学生们从日益便捷的互联网中得来信息,教师应该通过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教会学生如何甄别、如何筛选、如何吸收,真正理解什么是爱国和如何爱国。可以通过有效的德育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盲目的爱国热情和狭隘的民族主义表达不仅扰乱社会秩序,同时有损中国的国家形象。同时强化学生的认知:爱国需要理性,要尊重法律、尊重他人合法权利。无论多么正义的爱国行为,都得纳入法律框架之下,不能以爱国之名,侵扰、损害他人之权益。

3. 学大师的教育思考和教学主张:好的课堂教学要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

吴非老师认为“目前的教育教学严重脱离社会实践,学生能把应试需要的数理化知识定律和文史知识背到滚瓜烂熟,只要有可能考到,什么样的冷门内容都能强记,但他们未必知道这些知识有什么用。现今中国制造业规模世界第一,可是绝大多数中学生从没到过一家工厂,没有见过真正意义上的‘工业生产线。在商品社会,他们不会解释亲眼见到的商业模式,对身边的社会经济现象也一无所知。同样,他们也缺乏基本的动手能力。”

今年8月到西安,在西安古城墙上有几位骑山地车的外国朋友向我询问事情,我一句都听不懂。很想帮个忙来表现中国人民的热情、友好,可惜我想表现友好的能力都没有。看着他们着急的样子,听得出是英语,我想到了团队里有位硕士研究生,马上用手势示意她(他)们等下,大声喊着队友的名字,队友冲了过来,听了下也是一句不懂,好在旁边有位路过的朋友解了围。想想我们的英语学习都超过十年,但是不会说、不会听,甚至不会阅读,只会考试拿分数,这样的语言学习不得不说是一种极大的失败。于此推想,现在最时尚的核心素养培养有多少能落到实处?最终是不是又落在应试上?2002年来西安,就听说在兵马俑展馆前买茶叶蛋的老太太至少都会说英语、日语、韩语三国语言,因为要和老外讨价还价。看来“生活即教育”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正如吴非老师所说“脱离实践,脱离生活,学习将是枯燥的,不可能有趣味。”吴非老师在他《课堂究竟发生了什么?》一书中提到他去听他们学校的一位政治教师上课,那位老师“总能把看似平常的教学内容说得有趣。他历数学校附近这条街上的各种店铺,解说各家的经营模式,学生很惊讶,因为他们每天从这条街走过,却没想到这一家家店铺就是活的经济学教科书。”

在一次下乡送教活动中,被送教学校的教学设施已经相当先进,但因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陈旧,对先进设施的理解和把握不足,依然只是将电子白板当普通的多媒体用,整堂课都是用内容满满的ppt课件不停地灌输,学生的思维被禁锢在教师思维的局限中,课堂沉闷无趣学习效率低下,学生多数心不在焉,听课老师也觉得时间漫长难熬。在事后教学反思时,原授课教师解释学生学习积极性无法调动的原因时,主要在责怪学生素质低、没预习、不认真……这个“拿着先进武器却瞄不准敌人”的场面在很长一段时间时时敲击着我,刺痛着我。而去送教的教师虽然之前也没有接触过电子白板,但因为其从学生实际出发,虽然第一次接触学生,但尽可能课前了解学情,课堂上相信学生,不断启发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成长。那堂课,学生的智慧不断被教师激发,学得兴奋,听课教师觉得赏心悦目,授课教师自己也教得舒坦愉悦。同样的学校、同样的学生,同样的教学内容却因为教师理念不同而呈现出活泼和沉闷两种完全不同的课堂。我非常认同那句话“再好的技术都离不开用心为孩子的初衷,教育水准不是写在工具上的虚荣,而是写在人心深处的满足。

大师带给我们的精彩是无穷无尽的,他的教育思想和教学主张有跨年代和地域的能力,凡是教师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一些东西。特别赞同吴非老师评价一位教师工作的标准,录在此作为文章结尾和所有认同吴非的教育教学价值观的同仁共鸣,即“评价一位教师的工作,简而言之可以是三句话: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让学生喜欢你任教的学科,让学生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作者单位:福建教育学院)

上一篇:逛公园150字作文下一篇:银行实习个人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