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营中心小学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2024-06-04

李营中心小学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共4篇)

李营中心小学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篇1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切实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持续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将我校教育科研向更深层次推进,引导学校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研究,把科研与教研、管理等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我校教育教学及服务管理工作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战略转变。经学校研究,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重建教师职业生活方式,建立教育、教学、研究、学习一体化的新型职业生活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改进教育的科研范式,倡导行动科研、行动研究和校本研究。树立“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理念,从教育教学及服务管理工作中的小事情、小现象、小问题入手,通过讨论立为“小课题”,开展实实在在的研究,并通过小课题研究工作,探索总结教研、教育教学、管理等互相促进的校本研究新模式。

二、实施目标

1.通过小课题研究,切实解决教育教学及服务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工作的有效性。

2.通过小课题研究,提高教师将教育科研与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有机整合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总体思路

教师个人单独申报进行小课题研究。形成以课题研究引领教育教学管理研究的校本研训机制,引导教师立足自己的教学和管理实际,观察发现

教育教学现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研讨解决问题,形成教学策略,实现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的提升,实现学校教育的发展。

四、实施流程

1.积极学习,发动宣传。由教科室组织发动教师学习、领会个人课题研究办法及个人课题申报。

2.选题。填写《小课题研究方案》。教师根据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查阅、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认真分析筛选,确定研究课题。

3.申报立项。参加“小课题研究”的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向学校教科室提交《李营小学小课题研究方案》,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阐明所解决的问题和预期达成的目标,提出研究的方法、步骤等。学校教科室组织人员对提交的课题进行审核,在一周内公布立项的小课题。不合格的,须重新选题、申报,直至完成立项。

4.实施研究。课题负责人按照课题方案,有计划地开展研究工作,积累研究过程资料,建立小课题研究档案袋。将日常教学工作与小课题研究有机结合,实实在在开展研究,解决提出的问题。教科室将不定期对研究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并在学期末开展课题中期成果鉴定汇报会。

5.结题。课题研究周期为一年,研究时间结束后,开展小课题研究成果总结鉴定汇报会,教科室将安排相关人员对研究情况进行评审。课题成果一般包括研究报告和相关附件材料(附件包括支持研究课题的论文、案例等以及研究的过程性材料)。结题程序为:(1)课题研究人及时整理研究过程性资料及成果资料,撰写研究报告;(2)将研究报告、过程性资料

及成果资料交学校教科室;(3)学校教科室组织有关人员听取研究者的汇报,对课题进行评审,向研究者反馈评审意见。

6.成果评定与推荐。学校对结题的小课题研究成果按70%的比例进行评奖,按照2:5:3的比例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学校颁发证书,未能按时结题的不能参与评奖。对优秀的研究成果进行全校推广,并择优推荐参加区优秀小课题研究成果评选。

五、课题管理

1.营造小课题研究氛围。学校积极倡导和要求全体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并提供理论上和实践操作层面上的具体指导。进一步强化“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新理念,以“短、小、实、快”为教育科研工作指导方针,引导教师选择一些内容具体、切口小、周期短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克服传统课题研究“假、大、空”的不良现象。

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小课题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小课题研究的指导和评审等工作。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李营小学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加强研究的过程管理,对立项的小课题研究建立电子档案。制定小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评定、表彰奖励等制度,把小课题研究纳入教师教育教学量化评估,确保小课题研究扎实有序地开展。

3.培训小课题研究人员。进行专题培训,介绍与小课题研究有关的教育理论等,指导教师通过多种渠道查阅相关资料,激发教师研究小课题的兴趣,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培养一批思想前瞻、能力突出、成果丰硕的研究型教师。

4.深化小课题研究。把课堂教学、班级管理或服务管理作为实施小课题研究的主渠道,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活动,分析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探究各学科教学及管理的基本策略。学校组织开展教学论文、教学反思、教育案例、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等不同系列的小课题研究成果评比活动,引导教师研教结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六、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

组长:常矫

副组长:白兴根李涛刘继国

成员:薛胜利柏菊英吴鹏李芳 李锋

工作小组:

组长:柏菊英

成员:薛胜利吴鹏李锋李芳

七、课题开展进程安排

第一阶段(2013.09—2013.10)

全员通识培训,组织小课题选题申报,上交小课题申报表,组织人员对提交的课题进行审核,在一周内公布立项的小课题。

第二阶段(2013.11—2014.09)

实施研究(注意随时收集整理研究过程性材料)。

学期末开展课题中期成果鉴定汇报会。

第三阶段(2014..09—2014.10)

组织结题工作,开展课题成果鉴定、评奖推选。

李营中心小学教科室

2013年9月

备注:

1、凡积极参与小课题研究的老师将优先确定为省、市、区各级教科研课

题中的实验教师;

2、小课题研究周期一般为一年,即

李营中心小学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篇2

因此, 在过去一年多的课堂改革中, 我校以番禺区“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精神为指引, 以学校真文化为核心理念, 落实“真教研”, 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其中, 语文科组是学校最具代表性的科组, 他们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推动研学后教的主要抓手,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引入团队的理念, 把学习小组建设成为一个真正以学生为核心的具有高度自主性的学习团队, 使教师们对“研学后教”课堂的内涵有了更深的理解, 也深切地感受到“研学后教”给予课堂更多的活力, 努力构建“智慧”的“真课堂”。

一、科学聚焦 定位“研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 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措施。因此, 我们科组确定“研学”的重点:一是研学生;二是研教材, 把两者更巧妙地结合起来, 就是研学的奥妙, 而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它们最好的桥梁。因此, 在过去一年多的课改中, 语文科组关注的焦点在“如何科学构建学习小组”上。

二、示范引领, 感受研学

示范引领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捷径。为此, 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一步加大培训实验教师的力度, 让教师对小组学习有更深的认识。

一年来, 我们多次组织语文老师到深圳南山区松坪小学、成都芳草小学, 学习如何构建学习小组、如何进行小组的培训。我们还通过外聘名师来校上示范课, 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典型引路。如邀请天河区名教师到我校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讲座, 邀请深圳南山区育才小学名教师上示范课, 从实践中指导老师们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三、协调交流, 智慧共营

小组合作学习的运作, 一个很关键的措施就是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我们坚持班主任、科任老师相互交流, 共同商讨如何协调共同运营的智慧策略。如小组组建后分工指导, 语文老师同时也是班主任, 她们最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和特长, 主要负责小组成员的协调分配和思想工作;而英语、数学老师就利用学科特点, 重点指导小组汇报展示的流程和语言等, 三科老师的协调配合为“研学后教”课堂顺利开展作好充分的准备。

四、以生为本, 科学组建

(一) 确定规模

组建初期, 科组遵循“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的原则, 进行学习小学的组建, 有的班是8人小组, 有的是6人小组, 有的是4人小组, 小组内都有明确的分工, 设立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 大家发现, 人数多的班级, 由于场地限制, 4人小组合作, 组数太多让老师很难指导, 8人小组, 交流汇报时间长, 小组长难以管理。最为科组成员推广的是4人小组和“1+2+1”的6人组合。4人的学习小组, 如唐僧师徒四人, 最佳搭配。“1+2+1”的6人组合适合人数较多的班级, 由一个小组长带领两个成员组成三人小组互助互学;而后面的大“1”是指在原来的三人一小组上又加上同样组合的组成为一个六人大组, 这为了方便学生进行拓展合作时更能集思广益。

(二) 双选促成

由于小组合作学习, 基本还是以教师为主导, 人员是老师指定, 规则、任务等都是教师指定的, 这样的小组, 一段时间过后, 学生的新鲜感消失了, 教师的激情消退了, 效率就不能保证了。要改变这种状况, 提升学习小组的效率, 2013学年9月, 我校邀请国培计划特聘讲师林老师进行学习小组系列培训—《小领导中的大智慧——小组长选拔背后的教育策略与性格密码》, 教师们以学生的身份经历小组长、成员双向选拔的过程, 深刻理解选拔小组长的标准、方法与策略。于是, 五六年级一些班级让学生在一定组建原则的指导下, 组员的组成及组长的选拔, 尝试采用“双选”的方式。首先是组长自荐, 然后同学来选择组长, 最后是组长来选择组员, 这是一个双选的方式, 少于3人的小组自动并入其他小组。在小组建成后, 我们举行小组长任命仪式, 给小组长颁发证书, 让小组长名正言顺。这样下来, 学生更主动学习了。

(三) 科学搭配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能, 小组成员的科学搭配就至关重要, 我们再次邀请林老师开展《如何找到你小组的缺失——小组建设的乏力与个性奥秘》的培训, 通过体验活动, 在实践中反思应该怎样科学组建小组, 让小组发挥最大的效能。然后各语文老师分别根据小组成员的不同性格, 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 如一个热情开朗的活泼型小组长, 就特别需要一个做事有条理的成员的协助, 因为活泼的人总会多变、健忘, 做事缺乏条理, 个性的互补是搭建科学学习小组的基本原则。

(四) 团队领航

1. 小组常规团建。为提高小组的团队意识和凝聚力, 小组长组织组员进行小组建设, 包括小组的名称、标志、口号、规则和活动方案等。

2. 制定小组契约。首先由组长组织全体成员进行讨论, 整理出不少于10条的团队活动规则, 然后由小组成员和组长签名, 确保每个学生都清楚地了解活动规则。

3. 制定小组目标。每个小组设计学习和行为目标, 在每个月或者学期根据目标进行小组评价。

(五) 方法指导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在实践中, 指导各小组学习方法, 为小组学习排忧解难, 更好提高小组的合作能力。如小组合作要求及汇报礼仪的培训 : 我们结合学校的精神:龙腾狮跃, 敢为人先, 我们提出小组学习要求:“响亮和清楚、友礼和自信、善思和敏捷”。自信、响亮:小组汇报要自信大方, 声音响亮, 清晰。“友礼”:即是小组要友好相处, 多交流, 组间可以表达不同意见, 但注意有礼貌。在课堂中指导学生汇报的一些用语。善思、敏捷:小组学习, 大家各抒己见, 多思考, 反应要快。

(六) 指标评价

科组同年级根据不同的年段, 设计不同的评价指标, 在每天、每周及学期末进行评价和表扬。如采取灵活的阅读评价方式。主要有:星级评价, 学生在得★的过程中不断升级;园地评价, 学生在喜跃龙门的过程中不断升级;证书评价, 证书由简单到精美, 不断吸引学生。

五、阶段成果及努力方向

在一系列的课堂改革中, 科组教研成果丰富:科研型的教师团队, 睿智好学的特色小组建设初见成效, 教研组的课例在区里成功立项, 上送优秀学习小组100%获奖, 其中三个一等奖, 一个二等奖。小语教学阅读大赛获区二等奖, 作文录像课获区二等奖, 一学生获广州市十大阅读之星、省百佳阅读之星……学校逐渐形成一种唯真唯实, 和衷共济的良好校风。

下阶段, 科组将继续深化小组的目标意识、合作意识及协调能力, 促进活动效率的提升, 真正把小组打造成为学习小团队, 同时进一步推进小组的活动手册管理, 通过“实施手册”, 让小组学习从一种自发行为, 变成一种有组织的行为, 让学生形成了“学习小组”的管理评价方式。

摘要:近年来我校语文科组以“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精神为指引, 以学校真文化为核心理念, 落实“真教研”, 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推动研学后教的主要抓手, 通过确定规模、双选促成、科学搭配、团队领航、方法指导及指标评价等六个步骤在把学习小组建设成为一个真正以学生为核心的具有高度自主性的学习团队, 努力构建“智慧”的“真课堂”。

李营中心小学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篇3

为在我校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良好的氛围,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开发他们的创新、创造思维,学校特举办“奇思妙想”科技小发明和手工制作比赛活动。现将活动安排如下:

一、活动内容:

科技小发明手工小制作

二、活动时间:

1、班级初评和上交学校时间:4月7—9日

2、学校评审时间:4月10-11日

三、参赛对象:

3—6年级全体学生

四、比赛要求:

1、各科学教师在任课班级内要充分发动学生参加活动,调动家长、老师共同参与活动;

2、每位班主任至少指导2件作品,科学教师每班至少指导10件作品,倡导其他教师指导1件作品;

3、各位教师在学生制作前要充分指导阅读有关书籍,查阅相关资料,指导制作思路、选用材料等,力争做出高质量的作品;

4、由科学教师在班内先组织作品初评,成绩计入过程评价表,并选出一些优秀作品参加学校评比,每班不少于10件(越多越好)。

5、作品要求:

①作品设计新颖,具有创造性;

②作品可利用现有材料经过设计、加工、制作成的具有一定科学原理或科技含量的作品;也可结合环保教育,引导

学生利用一些废旧物品作材料,变废为宝,进行设计、加工、制作。(不可使用钱币、有污染材料、不清洁材料和法律规定不可用的材料)

③作品是学生本人独立制作、小组合作制作和成人指导下制作,但不得由成人代替完成;

④作品形式为小模型、小玩具、小工具、小工艺品、学习或生活用品、科学实验器材、木工、小电子产品等;

⑤凡参赛的作品都要贴上标签,写明作品名称、作者姓名、班级。

五、奖励办法:

1、评委组织:

2、对各班选送作品进行评比,视作品件数确定奖励名额分年级评选出“科技制作明星”、“手工制作能手”若干名。

3、对获奖作品较多和奖次较高的班级颁发优秀组织奖,同时评出优秀指导老师。

六、活动组织:

组长:(活动领导)

副组长:(具体组织)

组员:科学教师(组织任课班级开展活动指导学生)

班主任(参加指导学生)

中心小学微型课题实施方案 篇4

微型课题实施方案

为使微型课题研究工作在我校扎实有效地深入开展,真正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进而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总体提高,达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根据县教研室和初级中学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校微型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和科研能力为基点,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目标,坚持面向实际,重在实效,通过微型课题研究,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使教师不断适应新课改的发展需要。

二、研究意义

通过微型课题研究,帮助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问题意识和能力,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通过研究,培养教师的课题意识,学习课题研究方法、流程,促使教师向科研型转变。

三、工作目标

1、研究和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教师根据自身实际,个人兴趣,对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立项研究,切实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2、引导教师在实践中学会研究,成为学习者、研究者,提高自我发展意识,将教育科研与日常教学工作有机整合,促进专业发展。

3、扎实、高效地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大力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和推广,营造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创建科研型学校,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四、微型课题研究计划安排及实施流程

(一)准备阶段(2013年10月)

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教师交流,主要交流在“课堂与教学”中遇得到的问题与困惑,以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流程:教师个人申报课题(个人——学科组——教研组)。学校教研室进行审定并批准。

(二)实施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5月)

教师开展实践研究:分析问题、寻找对策、实践应用、解决问题、总结反思(包括:查找相关的理论文献与资料、收集他人成功的经验与案例、记录自己的教学体验与反思)。

学科教研组进行问题跟踪,组织教学观摩和主题研讨。学校教研室组织中期检查与交流。让教师进行交流,通过思想碰撞,点燃他们的求知欲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总结阶段(2014年6月)

1.教师总结研究的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2.学校开展校级课题鉴定。填写《微型课题结题手册》,县级课题顺利结题。

五、教师微型课题研究的管理

实行个人、教研组、学校“三级管理”机制。以个人自主管理为主。即个人负责自主选题、课题申报、实践研究、中期报告、结题总结等。教研组负责组织交流与分享、包括“选题”阶段的指导和“研究”阶段的教学观摩和主题研讨,课题推荐、开题把关、过程管理、中期检查和全程评价。学校成立“教师微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由校级领导、科研处、骨干教师以及有课题研究经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实行专业引领,具体工作由分管科研的副校长牵头,教研室、教研组负责计划推进安排,各课题组分头开展行动研究。建立以校长为首,分管教学副校长、教科室主任等骨干组成的微型课题管理小组,负责检查督促学校各课题承担者和课题组按计划开展研究活动情况。

组 长:梅军 副组长:潘清海

组员:邢忠文 刘海英 徐慧荣 郑鹏翔 沈晓燕

六、研究成果评价及奖励办法

1.学校将把微型课题研究纳入学校学期和两周工作安排的范畴,在多方面为微型课题研究提供方便和资助,协助各课题承担者和课题组召开 “微型课题”研讨会,开展“微型课题”阶段成果交流、研究课展示等活动,并做好阶段检查工作,在学期期末按学校制定的《学校微型课题研究工作考核表》对各承担人和课题组的研究工作进行专项评估,协助课题组成果鉴定及资料收集等工作。

2.学校将按照《教师校本研修奖惩办法》对正常开展活动、研究成果比较突出的课题承担人和课题组给予嘉奖:凡通过县局审核鉴定取得结题证书的;按期完成、研究成果显著的微型课题,学校给予课题组一定金额的奖励。

3.学校把微型课题研究列为学校教师的考核评先、职称晋级以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选的主要内容之一。

上一篇:毕业设计规范下一篇:创业教育如何面对“1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