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 教学设计

2024-07-19

琵琶行 教学设计(共8篇)

琵琶行 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唐诗中描写音乐的绝唱,也是表现迁谪之恨的名篇,教学时要遵循古代诗歌鉴赏的规律,注重诵读,背诵,引导学生体味诗人的情感,感知诗歌的音乐形象。白诗语言通俗、平易,序和正文字句障碍不大,课文有详细注解,学生能自学,如有疑难,教学中可略作点拨,不必像散文那样逐字逐句逐段讲解,弄得诗味索然。鉴赏宜整体把握,重点抓住音乐形象和情感,略去其余枝节,并拓展到李贺《李凭箜篌引》和韩愈《听颖师弹琴》,将三首描写音乐的诗作比较鉴赏,以增加阅读的积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目的1.欣赏诗人以精妙的语言文字再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手法。

2.学习比较鉴赏诗歌的方法。

3.体会作者对琵琶女身世的无限同情和共鸣。

4.指导学生顺畅地诵读全诗并背诵。

教学重点

感受诗歌真情,鉴赏音乐描写。

教具准备

《琵琶行》朗诵录音

用投影片展示李贺《李凭箜篌引》和韩愈《听颖师弹琴》原诗及分析鉴赏小结,节约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谁能说说下面两首诗中有那些与音乐有关的故事?(屏幕)

听筝

唐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读《琵琶行》有感

一位语文老师

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

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

乐天浔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

寄语天涯沦落人,莫愁前路无知己。

(一)、“曲有误,周郎顾”的故事。三国时吴国的都督周瑜,字公瑾,当

时吴中人们都习惯地称他为周郎。他不但足智多谋,善于作战,而且精于音律,有很高的音乐欣赏能力。周瑜听人演奏的时候,即使多喝了几杯酒,有些醉意了,如果演奏稍有一点儿错误,也一定瞒不过他的耳朵。每当发现错误,他就要向演奏者望一眼,意思是说:“喂,你错了。”因此有两句歌谣道:“曲有误,周郎顾。”

唐代诗人李端的《听筝》诗,就是用的这个典故。诗的一二句写弹筝的女子

纤手拨筝,正处于弹奏状态。按此写法,接下去似乎应该描写女了的弹奏技艺,或者表现秦筝极富感染力的音乐形象,但出人意料的是,三、四句并不沿袭通常的写法,而是描写女子为了引起知音者的注意,故意错拨筝弦。于是充满戏剧性的场景出现了:那不谐和的旋律,突然惊动了沉醉在音乐境界中的“周郎”,他下意识地眉头一皱,朝她一看,只见她非但没有丝毫“误拂”的遗憾和歉意,两眼反而闪烁出得意的眼神—— 啊,原来是误非真误„„“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它不仅说明弹者是高手,听者是知音,而且传神地表现出弹筝女子的聪慧和痴情。

(二)、“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伯牙的人擅长弹琴、作曲,他在汉阳江口弹琴时碰到子期在岸边细细倾听,并赞叹不绝。伯牙十分惊叹,这样一位樵夫打扮的人,怎么会欣赏我的琴声呢?他请子期上船,并问他:你喜欢听我弹琴,我现在弹一曲,请你说出曲子内容。说罢,伯牙弹了起来。子期听后说:妙极了!你弹出来的琴声像巍峨的高山一样,像流动的江水一样。伯牙惊叹不已。从此,他们成了知心朋友,后人因此用“高山流水”来称呼知音。

(三)、白乐天闻琵琶青衫泪湿。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

女,因为音乐,让他们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记述这个故事的就是我们今天准备学习的课文《琵琶行》。

请听听配乐朗诵《琵琶行》

二、指导朗读

1.注意读音

看注解中注音,或查工具书,读准字音。

2.自由散读

20分钟左右,当堂背诵第二段。

三、疏通小序,看注解,查工具书,和同学交流,不懂的提出来,师生共同

解决。

四、整体把握

1.《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

明确:叙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之事。被贬浔阳的白居

易在落魄失意之时偶遇了一位知己,他被一位流落此地的琵琶女精湛技艺所折服,共同的遭遇使得两人在琴声中相互理解,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著名的《琵琶行》由此写成。

2.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写了几个回合?

三个回合:

一闻琵琶(第一节)邀相见,再闻琵琶(第二节)诉沦落,三闻琵琶(第五节)青衫湿。

全篇写音乐写了三个回合:一闻乐,闻声不见人,情相触;再闻乐,见人

再闻声,情相通;三闻乐,知人重闻声,情相融。琵琶声中塑造出诗人自身横遭贬谪、抑郁寡欢的形象,琵琶女漂流沦落、凄苦哀怨的形象;青衫泪中表现出诗人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平等心情。

毛泽东《读注释唐诗三百首》批语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在天涯。作者与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白诗

高处在此,不在他处。”

板书设计

琵 琶 行(并序)

琵琶女 白居易

京倡 京官

商妇——音乐(知音)——谪官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第二课时

一、背诵第二节,鉴赏音乐描写:

调弦校音,情随声出(序曲)

演奏名曲,倾诉悲情(总写)

珠落玉盘,急切愉悦(第一乐段)

幽咽凝绝,幽愁暗恨(第二乐段)

铁骑突出,激越雄壮(第三乐段)

曲终收拨,戛然而止(曲终)

二、师生共同分析、欣赏: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

1、比喻(找出比喻句并分析各比喻句描摹出了音乐的什么特点?并分析比

喻描写的好处。)

[奥地利]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对音乐作品的一切富有幻想力的描写、性格刻画和解释性的说明,都是比喻性的。

大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促)

小弦切切如私语(亲切细柔)(轻柔尖细、委婉缠绵)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错落有致、清脆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婉转优美)(悠扬婉转、悦耳动听)

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凝涩)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激越雄壮、高亢激昂)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凄厉)

--比喻的好处: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并能区别音调音色的变化,有了画面感。

2、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

①正面描摹: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②侧面烘托: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写听众的反映,突出了琵琶曲感人的艺术效果。

3、曲中带情:

以听者的感受衬托音乐的声情并茂。琵琶曲如此感人,除了琵琶女弹奏之技

艺高超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感情。琵琶女是带着

感情了弹奏的,而诗人也是带着感情来听、来描摹的。(找出有关感情的诗句):

琵琶女以情演曲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平生不得志

说尽心中无限事

诗人以情绘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问:从中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琵琶女在演奏中融入了自己的身世之感。而诗

人也从乐曲中听出了其中的感情。诗人为何能听出?

a、诗人是音乐大家。

b、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相似的身世遭遇使然。所以,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也是本诗描摹音乐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4、小结: 描写特色:

A、大量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形象可感;

B、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结合;

C、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

三、按照总结的描写音乐的方法,欣赏另外两首描写音乐音乐的唐诗。先看《李凭箜篌引》(屏幕原诗)

1.那位同学愿意朗读这首诗?

2.大家怎样欣赏这首诗?

刚才我们说了那么多描写音乐的方法,现在我们就能鉴赏一下这首描写音乐的诗。

先声夺人——响遏行云,湘娥啼、素女怨

正面音乐——昆山玉碎、凤凰相鸣

侧面烘托(音乐效果):

芙蓉泣、香兰笑

冷气森森、感动紫皇

石破天惊、秋雨绵绵

神妪求教、鱼跳蛟舞

吴刚不眠、玉兔露湿

——比喻奇特,夸张大胆,想象神奇,整首诗都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后八句从“十二门前融冷光”一直到“露脚斜飞湿寒兔”,都是由李凭弹奏的箜篌声联想到奇特的音乐效果,从不同的侧面来写音乐的感天动地。

我们再看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屏幕原诗)

1.请大家听老师朗读。

2.请大家思考这首诗如何写琴声的。

正面描写:

儿女私语——轻柔细碎、深情

勇士赴敌——高昂、激越

浮云柳絮——舒缓、悠扬

凤出群鸟——音响超群

悬崖跻攀——由低到高

失落千丈——声调低伏

侧面感受:

坐立不安,冰炭置肠

涕泪沾衣,推手遽止

开门见山,以正面描写音乐为主,一系列新颖贴切的比喻,传神的描绘出音乐形象。有的以声喻声,更多的是以形喻声,甚至有以人的仪态气度喻声的。

四、比较三首诗的音乐描写

1.表现手法

白诗:正面为主、完整过程、高低抑扬变化

韩诗:正侧结合、复杂多变

李诗:侧面为主、渲染效果

2.修辞手法

白诗:以声喻声

韩诗:特殊比喻(听声类形)

李诗:夸张、使用神话

3.艺术风格

白诗:移人平易、现实主义

韩诗:惊天奇崛、想象奇特、比喻神奇

李诗:泣鬼想象丰富,夸张大胆,怪诞幽僻

古人说,在古代描写音乐的作品当中,韩愈的《听颖师弹琴》能惊天,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可以泣鬼,白居易的《琵琶行》可以移人。韩愈和李贺都用大胆的夸张、神奇的想象来形容音乐,但韩诗不怪癖,李诗怪诞、幽僻,境界清冷,白诗则用生活中常见的形象来比喻,如实反映出音乐的美妙。所以韩诗“惊天”,李诗“泣鬼”,白诗“移人”。

另外,白居易既写乐声和弹奏技艺,又写音乐旋律中所包孕的人生阅历、情感,而且将这三者融会在一起,构成整个演奏过程声情变化的完美表现,这在以前的文学作品中是罕见的,其思想性显然高出后二首纯写音乐的诗,而且比起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来,也以其描写的细腻、真切、自然流畅和情感的潜流暗转、突放突收而独具特色。

作业:

1.课后自己比较《琵琶行》与《夜闻歌者》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的异同,写一段比较鉴赏的文字。

2.背诵《李凭箜篌引》,熟读《听颖师弹琴》。

琵琶行 教学设计 篇2

关键词:想象,模仿,参与课堂,诗与思

前言

我国古代诗词语言精练含蓄, 在有限的文字内, 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如何理会诗词意境向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深掘诗词留白的想象空间, 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品味诗词的语言, 感受诗词的情感、提高鉴赏诗词的能力。怎样达到这一要求呢?直接的讲解诗词的知识不可行, 教师可以适时融入想象或模仿因素, 鼓励学生感受、描述别人做过的事情, 让学生从情绪上参与课堂, 借助想象让诗词作品里的情感如同学生身受。

一.思在诗的重要性。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人以语言之家为家。思的人们与创作的人们是这个家的看家人”。在一切语言艺术中, 诗是最为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 这使得哲学家海德格尔一生致力于“诗意地栖居”, 又说“必须有思, 诗者的话才能倾听”, 可见想象在诗歌中的重要性。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离开了思, 离开了想象, 诗歌就丢失了。爱因斯坦也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 作为人的一种思维能力, 反映在教学中, 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使学生能够有个性、有创意地自由表达。记得在一次教学中, 讲到唐诗无意中提到王勃的《登鹳鹊楼》, 要求学生想象当时诗人的登高望远的心情。有的同学说诗人在登高之后看到太阳徐徐没入高山, 兴尽之后, 不免有悲来之感, 面对滔滔江水会有夫子的“逝者如斯夫”的时光飞逝而壮志未酬之感, “更上一层楼”是一种自我的鼓励与安慰。有的同学则说这首诗全是自信高昂的流露, 因为“白日依山尽”可以理解为日光出来了, 被大雾遮挡的高山逐渐清晰起来了, 流水之下有巍峨高山, 面对如此江山秀水怎么不叫人兴致顿起, 更上层楼, 这是个好男儿对未来前途的一片光明的自信。可见通过想象不仅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激情, 还让多种不同的理解在一起碰撞。

想象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和接受思想教育必备的心理品质之一, 是学生接受知识, 理解教材的重要条件。中高年级学生, 一般能借助自己的知识经验, 创造性地加进一些新的、别出心裁的故事情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放宽理解的自由度,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文学是一个自由的国度, 不要总是企图把学生往一个既定的方向引导, 多给他们一些思维的自由空间, 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下面以《琵琶行》的教学为例, 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在诗歌中想象, 让诗与思在教学中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一) 引导学生对琵琶女的猜测来激起学生对诗人身世的好奇。

《琵琶行》全篇记叙诗人白居易贬谪江州时, 在一个萧瑟的秋夜, 送客浔阳江头, 偶逢琵琶女, 从其苦难的身世联想到自己政治上的坎坷失意, 顿时触发了天涯沦落的痛苦心境, 悲怆之意油然而生, 他饱蘸满腹辛酸之泪, 尽情倾述悲愤之情, 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虽然是千古绝唱, 由于时间的久远, 空间的广漠, 学生常常有隔膜感, 很难对作品产生兴趣, 那么对语言所诠释出来的感情, 恐怕有一定的距离。往往开始时都不知如何下手, 情绪上等待着这种疑难的解答。如果单单依靠教师的讲述, 学生被动地接受, 势必课堂可能会很乏味, 学生的思维也会产生惰性。在课堂上, 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不能越俎代庖。

如何吸引学生进入文章中来?首先从诗人入手, 这是文章进入学生视野的最新信息。

开始, 初次接触课文, 有的学生会想:诗人怎么会遇到琵琶女?是旧识, 还是他们事先约好?序中说“予出官二年, 恬然自安, 感斯人言,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为什么诗人被贬官二年都能恬然自安, 而偶然遇到琵琶女, 一席话就让他有了迁谪意呢?有的说“诗人怎么会写诗给这位琵琶女”等等, 在学生的头脑中会产生很多疑问。

这些疑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让他们产生联想, 根据序言和课文给出的注释, 学生基本就会明白:诗人白居易得罪权贵, 遭谗被贬为江州司马, 满怀抑郁, 无处宣泄。这时候引导学生讨论诗人的写作动机, 学生会依据现实生活, 产生很多理解。

有的学生说:一个人官场失意, 很落魄的时候, 心情肯定很郁闷, 这个时候会想应该如何去排遣这种苦闷, 喝酒吟诗;有的说:诗人会找朋友去谈心, 抒发自己的痛苦;有的说:通常的很多人会选择避开他熟悉的人, 逃离到一个陌生的世界, 寻找心灵的安慰等等。

经过学生的想象与联想, 学生开始与作品有了感情, 这种感情会慢慢地渗透到作品的每个角落, 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 课堂也会变有趣味性。

(二) 开展对“天涯沦落人”的相遇进行想象。

教师因势利导, 从让学生动情的句子中引到“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评析, 并用“他们同在哪里?”等问题将思考引向深入。在初步把握这篇诗歌以后, 很多学生提出了疑问:这样一个才力高绝的琵琶女, 为什么会沦落江湖, 空船独守?一个是当时的伟大诗人, 一个只是天涯歌女, 他们的相逢怎么会有如此精彩的作品产生。

学生他们有自己的理解, 有的说:很多人会在情绪低落时, 用音乐来抚慰自己, 用酒来消除忧愁, 恰好诗人送客的地方有了音乐, 煽情而又悲伤, 一下子就攥住他的心。

有的说:被贬浔阳的白居易在落魄失意之时也偶遇了一位知己, 他被一位流落此地的琵琶女精湛技艺所折服, 共同的遭遇使得两人在琴声中相互理解。

因此, 诗人同情琵琶女悲惨的遭遇, 同时也是在感伤自己, 借此抒发自己的迁谪之意和政治沦落之情, 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可以说, 诗人白居易是琵琶女的“知音”。

二.开展角色模仿, 力求与诗人情怀产生共鸣。

心理学家提示:模仿是人的天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能融入个人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 最终能实现质的飞跃———创新。因而, 教师充分利用课文的吸引性, 激发学生有欲望模仿, 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课文的优美, 触动学生心灵和情感, 调动学生审美情趣和生活体验。教师只有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诗歌的魅力———“诗意的美”, 产生全身心的感知和共鸣, 才能唤起他们对诗歌的热爱。要想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学预期设定的情感, 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 形式上模仿, 内容上创新, 思想上升华, 才能完成。否则, 即便教师讲得天花乱坠, 学生理解得也比较肤浅。

《琵琶行》这篇作品, 如何才能让学生对诗人的坎坷失意与琵琶女的苦难身世, 产生悲怜与同情, 甚至让他们对这种情感在他们内心不断激荡与震颤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大胆的进行模仿, 力求与诗人情怀产生共鸣。如何模仿?鼓励学生利用原文的诗句, 让学生的心灵与创作者的心灵发生一次撞击, 在撞击中去神交去感动去洗涤去熔化。

我问:有人说艺术具有宣泄痛苦、缓解伤痛、净化心灵的作用。“它使孤独的人为自己说不出的痛苦找到了名字和定义。艺术像一块沾了药水的纱布, 轻轻擦拭他灵魂深处从未愈合的伤口。”为什么座中泣下最多的江州司马, 听得双颊流泪, 全身流汗, 想象下为何会产生如此情景。

有的学生说:那是因为诗人回忆眼前的生存困境和昔日辉煌际遇的强大反差, 产生了巨大的失落感。觉得自己如今就是一歌女, 谪居天涯, 年事又高, 所以不觉就有想哭之感。

有的则说:应该是诗人看到琵琶女, 听她的身世哀怨, 对比自己, 心生出对比自己不幸的人更多的同情, 以致座中泣下最多。

有的说:是因为艺术的力量, 乐音触动了诗人的那根敏感的神经, 那种无法遏止的悲苦, 一下子宣泄出来。本来作者被贬官之初的忧愤不平平复之后就随遇而安了, 可碰到琵琶女后, 欣赏了演奏的美妙音乐, 了解她悲凉的身世, 又勾起了作者的忧愤悲伤的情绪, 产生了“迁谪意”, 如今的泣下最多更是泣出最多的不平, 这就是艺术的净化作用。

综合在教学过程中的收获, 发现学生在课堂中, 喜欢参加对自己来说有意义或完整的学习活动, 教师融入想象或模仿因素, 会让课堂变得生机勃勃, 展现出千姿百态的语文课堂, 能让学生更好地展现自己心灵深处的图画, 只要我们去发掘、去引导, 定能像诗人荷尔德林所说, 充满劳绩地思、说会让诗意栖居在读者, 在学生的心灵里。

参考文献

[1]Thomas L.Good Jere E.Brophy.透视课堂[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年版。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3]王益编.教师应用心理学.湖南大学出版社。

《琵琶行》教学设计 篇3

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三单元的单元话题是“感受艺术魅力”。这个单元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对描写艺术(音乐和绘画)的文学作品的学习,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鉴赏知识,积累一些基本的鉴赏技能,进而培养学生们对艺术的热爱之情。但这个目标对于目前的高中学生来讲却是有一定难度的。首先学生自身已有的艺术素养不足以支撑他们对描写艺术的文学作品的品读鉴赏。因此当作者用一些相对专业的术语把对音乐和绘画的理解用文字的形式表述出来的时候,学生很难通过抽象的、自己也不甚理解的文字去还原艺术作品的本来面目和真正魅力,在此接受层次上进行艺术鉴赏几乎不可能。因此在教学上,多数老师不过是把它们上成文学课罢了,对于如何真切地感受艺术魅力觉得无从下手。笔者力拙,但却想从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角度去作一尝试,力争使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在感受艺术魅力上能有所收获。

阅读是打开文学艺术作品宝库的钥匙。学生要想体味用文字呈现出来的艺术魅力,就要到文字上去找突破口;要想体会文学艺术作品的美,感受文学艺术作品的魅力,就必须从它的载体——文字入手;要想深刻体会文字所传达的艺术气息,就必须在明白语义的基础上反复阅读,在阅读中感悟、体会、升华,由文学形象还原为艺术形象,由艺术形象上升为一种个人情感体验。因此在设计本单元的教学时,要把阅读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

以《琵琶行》为例,笔者的教学设计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学习目标、自主设计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不管是学习目标还是探究的问题,都要强调在阅读的基础上去设计,去理解。这样,阅读就成了课堂的主轴线,在阅读品味中学生初步感知文本,在阅读品味中学生初步感知艺术形象,在阅读品味中学生形成了自己的情感体验,这样本单元的教学总目标才会达成,学生才会真正从本单元的学习中得到可能受用一生的东西。

教学过程

1.导入

这个单元的单元话题是“感受艺术魅力”。大家知道,艺术的魅力是永恒的,但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学习这个单元的任务就是来尝试掌握这一本领的。而《琵琶行》主要是为了锻炼大家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力的,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琵琶行》,一起品味、感受音乐文学艺术的魅力。

2.检查预习

明白文意是理解文本的基础,检查内容主要是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

《琵琶行》是描写音乐的传世佳作,阅读全诗,结合学案,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为本课设计一个学习目标,并根据自己设计的学习目标,设计一个有价值的探究问题。

学生设计的目标和问题,尽管表述各不相同,但都不外从情感、音乐描写、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等方面着手,老师此处可根据学生设计,选择两个问题进行课堂处理。教师备课要充分,所有的方面都要准备好。笔者执教过程选用两个目标:⑴阅读品味音乐描写的特点。⑵ 阅读品味人物的思想感情。

针对第一个学习目标,老师引导学生从集中描写音乐的第二段入手去品味琵琶曲之美。首先,学生高声朗读第二段,总体把握琵琶曲的特点。学生多数能体会到琵琶曲的美。此时老师再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来描绘琵琶曲的美的。学生带着问题再读文本,很快就会发现作者运用的一些典型艺术手法。这些手法的综合运用,使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席如此美妙的“听觉盛宴”。音乐本身是流动的时间艺术,主要通过音调的高低和旋律的变化等来塑造艺术形象,作者的文字描绘当然会捕捉到这些变化。而学生也要捕捉到这些变化,并利用朗读的轻重缓急来反映这些变化,就要再读文本,边读边体会。当学生掌握后,请学生朗读,老师趁机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学生就能越来越准确地把握琵琶曲的变化,并读出自己的情感,此时老师再适时范读,把整个阅读体味推向高潮。此时学生已经完全沉浸在通过阅读而再造的琵琶曲的艺术境界中,个个摇头晃脑,跃跃欲试。

由此老师总结过渡,进入第二个目标的学习。音乐是一种不需要翻译的语言,没有经历过生活的困苦,我们也能感受《二泉映月》的辛酸,没有经历过爱情的痛苦,我们也能感受《梁祝》的悲欢。音乐是用来表达情感的,那琵琶曲表现琵琶女怎样的情感呢?同学们再读文本。

学生通过阅读会从乐曲中得到愉悦、激愤、哽咽等不同的情感体验,老师趁势点拨,学生一下子明白了一首繁复的琵琶曲就是琵琶女一路走来的人生经历的高度凝练的概括,总体情感基调是由喜转悲的。这种理解是否正确,学生通过阅读文章第三段,印证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琵琶曲旋律的变化和琵琶女身世的经历是如此的契合,学生真正体会了音乐作品和演奏者合二为一的境界,也就自然体会到了艺术的震撼力和表现力。

对于琵琶曲作者的体会是“我闻琵琶已叹息”,对于琵琶女的诉说作者的感受是“又闻此语重唧唧”。学生阅读第四段,体会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学生能概括出作者的人生经历,由此联想琵琶曲的繁复多变和琵琶女的身世经历,不免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慨叹。最后让学生自由朗读二、三、四段,深入品味艺术作品的魅力。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大家表现很优秀,通过一起讨论交流,我们共同积累了感受文学艺术作品的方法,提升了感受艺术魅力的能力,达成了同学们预先设定的目标。有了这些能力,如果我们能重返两千多年前俞伯牙所生活的地方,那么相信他将不再会感到知音难觅,相反他会说:高山流水,知音无限。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培养学生文学艺术作品的感受力为目标,以阅读为主线,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最终形成了学生、作者、琵琶女、琵琶曲多方面的共鸣,真正体会了艺术的感染力。从这个角度说,这节课是成功的。本节课还尝试了让学生自主确立学习目标、自我设计探究问题的环节,从实际的课堂效果看,学生经过这么多年语文素养的积累,完全可以放心地把这个工作交给他们自己去完成,这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主体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捕捉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这节课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比如在对音乐的描写方法归纳时,应该更详细,让学生学习具体鉴赏的步骤和答题思路,对音乐描写的方法进行归类整理,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链。文中很多环境描写的句子优美动人,老师应该捕捉其中学生最感兴趣的一两句进行写作训练,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可以加深学生对诗歌艺术的感受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教材中随处都有值得挖掘的写作素材,只要老师引导到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单位:山东省齐河县第一中学(251100)

琵琶行教学设计 篇4

(课前预习编制预习学案,解决生字词、诗人生平和本诗的写作背景,解决小序部分的翻译。)

第一课时

导入:

多媒体播放琵琶演奏,林海的《琵琶语》。

音乐是人类的灵魂,是人类最富于灵性的创造,七个音符的排列组合,奏出或悲愤激越或轻柔缠绵的乐曲,表现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音乐与同为抒写人生体验的诗歌一并被称为艺术的最高境界。中国自古就有诗乐结合的传统,如汉乐府、宋词等。那么诗歌是怎样将无形的音乐化为可感的形象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古代诗歌中描写音乐的杰作《琵琶行》。

(目的:引发对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二、知人论世。结合学案请同学们回答有关白居易的生平和本课的写作背景。(目的:检查预习)

进一步强调乐府诗的特点和歌、行、引的题材特征。(目的:文学常识积累)

三、初读课文

每个同学至少读两遍课文,读出声音来,读第二遍的时候思考两个问题:

(1)请同学复述一下,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主要记叙白居易贬谪江州时,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一事。诗中主要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琵琶女和诗人自己,既表达了对琵琶女遭遇的同情,也表的了诗人的凄凉心境。

(2)叙述事件必须脉络清楚,试着理清本文的叙事线索。

秋江夜送客诗人琵琶女月夜奏琵琶凄凉话身世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为君翻作琵琶行满座重闻皆掩泣

(目的:使同学们感知文章内容)

四、再读课文 找出作者的抒情脉络 秋江夜送客——凄凉悲苦

月夜奏琵琶——赞美高超的演奏技艺 凄凉话身世——同情其悲惨的遭遇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联系自身命运抒发贬谪的凄凉心境。

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无限伤感(目的:把握作品中作者的情感)

五、美读课文

第二段对音乐的描写非常成功,堪称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描写音乐的绝唱。那么诗人是如何将这无形的音乐表现得如此美妙 ?读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丰富多彩的比喻,形象地描写音乐的美妙、节奏的变化 以听者的感受衬托音乐的声情并茂。用环境描写表现音乐的魅力。

读的时候应“大弦”以下四句要急读,有轻快情调;“间关”两句速度放慢,要读得流畅;“冰泉”以下四句是为高潮蓄势,要小声读;“银瓶”以下四句写乐曲高潮和终止,要读得紧张、热烈,至“裂帛”戛然而止。

(目的:吟咏精彩段落,感受音画和谐之美)

第二课时

对《琵琶行》一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分析,从而明确,诗歌的主要功效定位在抒情上,描写,记叙,甚至议论,都要为抒情服务。

回顾上节课知识,在上节课内容、情感把握的基础上分析本文构思行文的技巧。

1.明确常见的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2.划分小组,合作探究:本文中运用到的表达手法有哪些? 《琵琶行》这首诗是一篇长篇叙事,【教学反思】

整个的教学过程,学生参与和探究任然处于被动的阶段,老师提问题,学生思考回答,同学们的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和赏析并提出问题来的能力还是欠缺,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 【开发的课程资源】

预习学案

拓展阅读

(见附件)【创新点】

突破了以往教学多以分析鉴赏诗歌中精彩的音乐描写教师分析的过多,讲解的过细的传统框架,留给学生朗读和自行品味的空间。其实只要教师点拨到位,音乐描写的精彩孩子们在朗读的过程之中就会自行体会。

《琵琶行》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顺畅地诵读全诗并背诵第二节;

2.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剧美; 3.

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体会叙事诗的抒情艺术。教学重难点

感受悲剧美,鉴赏音乐描写是重点;

通过描写音乐艺术沟通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是理解诗意的难点。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强化预习,正音顺句,对照注释,初解文本; 诵读入境,感知诗意;潜心涵泳,体味情感。教具准备 投影片。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大家都知道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吧!的确,世间苦于知音难觅,知己难求,因此魏晋时期的稽康悲奏《广陵散》。难得遇到知己,自然感觉相见恨晚,都会敞开心扉,诉说情感。比如说我们今天要学的《琵琶行》就是一篇知己互诉心声,感叹“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名篇。流传甚广,以至于唐玄宗挽白居易联就写到:孺子解吟长恨曲,胡人能诵琵琶篇。今天,我们一起跟随白居易,感受他和琵琶女的沦落之感。

二、诵读鉴赏:

(一)范读全诗,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二)讨论精讲,点拨要点

1.《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 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之事。2.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共同点? 琵琶女和诗人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

3.“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引导学生用原诗文回答,齐读相关诗句,感受“沦落”之情)

1)读序与第三节相关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 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京倡

商妇

2)读P53注释②、序、第一节与第四节相关部分,了解诗人的遭遇与心境。当年: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 而今: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京官 谪官

4.“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音乐(琵琶声)。

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一个善弹,一个善听,演绎出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这正如浔阳楼楹联所言:

5.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写了几个回合? 三个回合:一闻琵琶(第一节)邀相见,再闻琵琶(第二节)诉沦落,三闻琵琶(第五段)青衫湿。

6.是什么样的琵琶声竟然有如此吸引力和感染力呢?

1)一闻琵琶是什么样的声音,不知道,但可以从两人当前的心境中猜想到它的基调:悲凉哀怨。理由有二:琵琶女在“绕船月明江水寒”之际,显然是借弹琵琶来排遣独守空船的寂寞感;

“醉不成欢惨将别”的主、客的情绪受到触动,加重了离愁,以至“主人忘归客不发”。2)一闻琵琶闻声不见人,二闻琵琶见人再闻声。第二节是重点精彩诗节,浓墨重彩地描写了琵琶女的出场、弹奏情形和乐声变化。(分层导读,达到背诵)

① 找出描写琵琶女出场的名句,体会琵琶女的形象特征。琵琶女出场,举止端庄,神态含羞,似有满腹辛酸心事。② 诵读描写弹奏情形的诗句,分析描写内容和表现力。

调弦定音,非同凡响,声中含情;信手续弹,声声含悲,心事无限;弹奏名曲,技艺高超。虽没有具体描写乐声,却为下面具体描写乐声做好了铺垫。

③ 鉴赏具体描写乐声的诗句: 诗人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乐声的?

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声,兼用比喻、通感加强其形象性。对照注释,结合作比事物特点,体会比喻所表现的乐声特点;

依据乐声特点体会乐曲的发展变化和琵琶女的感情。(试画曲线图示乐曲发展变化)旋律变化,心潮起伏。

乐声造像:琵琶女身怀绝艺,心怀哀怨。

3)三闻琵琶,为何 “凄凄不似向前声”,诗人“泪湿青衫”?

琵琶女听到诗人倾诉后,既悲自己的漂流沦落,又悲诗人的被贬遭际,所以乐声更凄悲;诗人由琵琶女的倾诉,想到自己的被贬,既悲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悲自己的谪居荒僻之地,所以泪湿青衫。两人感情更加相通,达到了相融。

三、整合小结,强化感受

全篇写音乐三个回合:一闻乐,闻声不见人,情相触;再闻乐,见人再闻声,情相通;三闻乐,知人重闻声,情相融。琵琶声中塑造出诗人自身横遭贬谪、抑郁寡欢的形象,琵琶女漂流沦落、凄苦哀怨的形象;青衫泪中表现出诗人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平等心情。(“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在天涯。作者与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白诗高处在此,不在他处。”——毛泽东《读注释唐诗三百首》批语)

读《琵琶行》有感: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乐天浔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寄语天涯沦落人,莫愁前路无知己。

琵琶女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而今却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对于琵琶女这一形象,你怎么看?

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侮辱的歌女形象。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强烈控诉。

但是诗人笔下的琵琶女没有认识到昔日卖笑承欢、醉生梦死的生活是一种被摧残的痛苦生涯,相反还抱着炫耀、追恋、惋惜的态度。她只是悲叹红颜易老、繁

花早逝,却没有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得到觉醒。

板书设计

琵 琶 行(并序)

琵琶女

白居易 京倡

京官

《琵琶行》教学设计 篇6

1、鉴赏评价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

2、鉴赏诗中如何将无形的音乐描绘得可以感知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抓住主旨句,分析主旨句

2、鉴赏诗中的音乐描写

三、教学设想

《琵琶行》是七言古诗,篇幅较长。根据《语文教学大纲》“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研究”的精神,结合本课特点,拟先让学生在课前仔细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整体感知全诗,然后用一节课的时间,采用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归纳的办法,实现教学目标。至于音乐描写,则用播放《老残游记》中王小玉说书那一段的录音并加以点评的方法来完成。

四、课前准备

学生方面:

1、认真阅读诗前小序,并跟诗对照,把彼此对应的部分画出来。

2、概括每节诗的内容。

3、思考三个问题,并写出答案:

⑴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谁?为什么?

⑵我最喜欢的句子是哪一句?为什么?

⑶我最喜欢的段落是哪一段?为什么?

教师方面:

1、准备高三册语文朗读带⑵;

2、录制《老残游记》中王小玉说书磁带一盘。

五、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

播放语文磁带《琵琶行》,为鉴赏课文创造气氛。

㈡研读课文

1、教师指定学生找出诗前小序与诗歌对应内容并归纳。

2、指定学生概括每节诗的内容,教师归纳:

①浔阳江边闻琵琶;

②江心聆听琵琶曲;

③江中又听身世苦;

④同病相怜感慨多;

⑤再闻琵琶青衫湿。

3、按照就近组合的原则,学生每四人一组,讨论“我最喜欢的人物”。教师归纳:诗中刻画了两个人物形象,一个是琵琶女,一个是诗人自己。

琵琶女:少年时色艺超群,红极一时;晚年时年长色衰,寂寞凄凉。

诗人:左迁前朝廷谏官;左迁后江州司马,凄凉郁闷。

两个人物,身份不同,遭遇相似,学生喜欢哪一个,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4、分组讨论“我最喜欢的句子”。讨论中,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的回答,可能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句;可能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句;可能是“春江花朝秋月夜”句。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首先肯定,分析这些句子好在哪里,但不深究,然后巧妙及时地将讨论引导到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上来。

诗人与琵琶女有许多相似点:①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一个是誉满京华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②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一个年长色衰嫁商人,一个直言敢谏遭贬谪);③都有由京城流落至洵阳的共同经历。

诗人从自己与琵琶女相似的遭遇中,发出同病相怜的感慨。

5、分组讨论“我最喜欢的段落”。注意事项与前一点相同。教师归纳:本诗音乐描写非常成功。诗人分两个阶段描写琵琶女的演奏。第一阶段:演奏一般曲子,表现琴声“有情”。这一阶段,诗人直接讲感受,他听出了琴声的抑郁悲伤。第二阶段:演奏名曲,表现技法高超。这一阶段,诗人调动多种艺术手法写出琴声的变化。共写了三个乐段。第一乐段,兼用比喻和摹声,表现琴声的急切愉快;第二乐段,用花底莺语的间关声作比,表现琴声的轻快流畅;第三乐段,用“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作比,表现琴声的热烈紧张。

㈢迁移训练

用鉴赏本课音乐描写的方法赏析王小玉高超的歌唱艺术。

播放《老残游记》中王小玉说书一节磁带。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归纳:《老残游记》描写音乐,也是由作者直接讲出自己的感受,并大量使用比喻,极力形容唱腔的美妙。与《琵琶行》相比,《老残游记》写旋律的变化更复杂:“初不甚大”—“越唱越高”—“拔一个尖儿”—“极高的地方”“回环转折”—“又高一层”—“接连三四叠”“节节高起”—“陡然一落”—“愈唱愈低”“愈低愈细”—“听不见”—“声音从地底下发出”—“忽又扬起”—“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霍然一声,人弦俱寂”。

㈣布置作业

就《梁祝》或《二泉映月》写一段描述音乐的文字,200字左右。

提示:反复听取《梁祝》或《二泉映月》,运用比喻或摹声等手法,展开联想和想象;要写出悲愁伤感的意味来。

附:板书设计

1、音乐描写

第一阶段:演奏一般曲子诗人直接感受—抑郁悲伤

第第一乐段:比喻摹声—急切愉快

第二阶段:演奏名曲第二乐段:莺语间关—轻快流畅

第三乐段:银瓶铁骑—热烈紧张

2、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誉满京华的名艺人

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

才华横溢的大诗人

年长色衰嫁商人

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

直言敢谏遭贬谪

《琵琶行》主旨探讨 篇7

一.诗人对黎民苍生的人文关怀

关注人生, 关注社会, 关注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 关注社会上被污辱被损害的人以及其它弱势群体, 自觉肩负维护社会正义和良知的责任, 这是封建社会绝大多数知识分子共同的理想人格。只要他是深受儒家文化浸染的知识分子,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的思想, 就会自然而然地主导这些知识分子的为人处事的方方面面, 这是封建社会多数知识分子代代遗传的道德思想基因。这一基因密码当然地“遗传”给了白居易, 左右着他的政冶态度, 也自然而然地支配着白居易的创作方向。

身居庙堂之高的时候, 自然就有“为民请命”的必要, 因而他对百姓就寄予了深深的关怀和同情, 诗文中也就闪现出儒家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的光辉。当然, 白居易总的说来还是摆脱不了时代的阶级局限与文化视野的歧见, 但其能把视角目光下移, 抛弃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的固有成见, 通过赏曲品歌互诉心事, 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 走进千百万被侮辱被损害的劳动人民的典型代表“琵琶女”的情感世界里, 这种执着的人文关怀本身还是相当值得称道的, 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民间情怀。刘征说:“白居易能够冲破封建的等级观念, 平等地看待一个地位卑贱的琵琶女, 将自己的仕途坎坷, 同他的昔为娼家女, 今为商人妇的遭遇作类比, 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我国古代诗人虽有自比美人芳草的传统, 但大都比的是纯洁的少女或者高尚的贵妇, 自比妓女是较少见的。” (《文征文集》第一卷,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这句话显然可以看成是白居易人文关怀的最好注脚。

这就是白居易, 这就是摆脱了士大夫架子后的白居易, 这就是战胜了偏见而由上层精英文化走向了下层市民文化的白居易。他们互诉心曲, 互换“技艺” (莫辞更坐弹一曲, 为群翻作琵琶行) , 白居易也就在这诗人与娼女心理互动的过程中, 达到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对弱势群体黎民苍生的关怀之后的一种真情流露。有了这种民间情怀,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的情感主旨已是呼之欲出, “怀胎”已久就等适当时机分娩了。

二.诗人贬谪浔阳时的精神需求

根据马斯洛的关于需要的学说, 人有五种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受人尊敬的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前四种需要的得到或满足, 对于封建政府官员来说没有多大问题或难度, 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这一最高等级需要的实现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它需要社会为其提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合理合适的工作环境和机会。

而这些对于白居易来说, 日渐腐朽的中唐社会, 已不太可能为其提供了。白居易本来是怀抱大干一番事业的理想和才华。无奈现实政冶毕竟不如他读书作诗这么轻车熟路、驾驭自如。人一旦进入了官场就意味着进入了身不由己的游戏世界, 谁不守游戏规则谁就会淘汰出局。明哲保身, 奉承吹拍, 左右逢源, 暗结朋党, 察颜观色, 见风使舵, 媚上欺下, 阳奉阴违,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这些是封建官场人生心照不宣、永处上风的规则和法宝。而他偏偏逆这些官场游戏规则而行事, 仿佛天生就是和官场游戏规则作对的人, 他利用讽喻诗 (如《秦中吟》、《新乐府》等) 这把带盐的利刃深深刺向了权贵们的心脏, 权贵们终于发现这位敢于傲视权势的才德兼备的读书人不是自己的同路人, 普遍认为他是异己异类, 于是借其“越职上事” (元和十年, 盗杀宰相武元衡, 其积极上书捕贼, 而他当时并没有此项权利) 巧做文章, 捏造罪名, 终于把白居易贬谪到了荒僻之地江洲去做司马。区区司马是一个无法施展才华的闲适之职。很显然合理合适才尽其用的工作机会与环境没有了, 其“志存兼济”、“为民请命”的更高更大层面上的自我价值实现需要的环境条件也就同时意味着丧失。因此他惨淡经营的精神家园和孜孜追求的理想人格也就轰然被摧毁。

通往高高庙堂的道路被无情切断, 理想人格可以附丽的政冶条件也灰飞烟灭, 高层次自我价值需要的实现就必然地渐行渐远。面对突如其来的这种人生打击, 处于焦灼而空虚心理状态下的白居易, 就迫切地需要寻求其他的方式来填补和满足业已形成的精神空白。对白居易来说, 此时, 欣赏音乐尤其是欣赏来自唐朝流行音乐之乡长安的“京都声”就是再好不过的精神抚慰方式了。而白居易的出身地位、人生经历、学识涵养又决定了他的音乐欣赏是带有很强的挑剔性的, 浔阳之地未必没有音乐, 只是没有他钟爱的音乐罢了。即便有“山歌和村笛”这种极其本真发自天然的率真音乐, 在他看来也是“呕哑嘲哳”而“难为听”。他精神的家园里, 只有“丝竹之声”、“京都声”, 才是他音乐欣赏的至爱。

白居易有音乐欣赏的偏嗜, 更有欣赏音乐的善听耳朵和卓越的文字表达能力。如果没有像白居易这样的音乐鉴赏高手, 听出了音乐中的“无限事”, 琵琶女再高超的演出也只能是自娱自乐的小夜曲。一个是琵琶演奏高手, 一个是音乐欣赏大家。两人在特定的场合里, 非常默契地形成了精神搭档。俗话说得好“酒逢知己千杯少, 不是知音莫与弹”, 伯牙和钟子期那段关于知音的美丽故事, 就活生生地出现在他俩的现实生活中。琵琶女只有在得遇知音时才会使出浑身解数把琴弹奏得出神入化、上天入地, 白居易只有在高水平的演奏中才会如痴如醉、激动万分, 这样处于极度音乐饥渴状态中的白居易终于大饱耳福, 也触动了他那根因失意政治而带来的伤感心弦, 由音乐的欣赏进而发出命运遭遇的感叹, 这就为“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情感主旨句的出现提供了内在的心理动因。

三.诗人与琵琶发女人生遭际的暗合

通过音乐也只有音乐, 琵琶女与白居易感情世界里架起了一座桥梁。在深沉缠绵的音乐世界里, 白居易识悟出了琵琶女波澜壮阔的感情律动和命运幽怨, “弦弦掩抑声声思, 似诉平生不得志”, 并由人及己, 联想到了自身的宦海浮沉政治苦闷。在枫叶荻花秋瑟瑟的浔阳江头, 一为失意文人一为卖笑歌女, 地位身份殊异却又同是黑暗时代的弃儿, 他们之所以在心灵世界能找到一个精神的契合点, 这种天涯沦落流转湖海的人生遭际的暗合无疑是最主要的原因。的确, 琵琶女和白居易是有许多相似暗合之处的。

暗合的具体表现之一, 两人年轻时都风光无限好。白居易的早期生活一帆风顺, 一路凯歌, 二十岁进士及第, 先后经历了校书郎、翰林学士、左拾遗等官场角色, 人臣之贵, 可见一斑,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十年之间, 三登科第, 名入众耳, 迹升清贵”。而“琵琶女”的早期生活同样是春风无限, 时光欢乐的, “名属教坊第一部”, “善才服”, “秋娘妒”, “争缠头”, “红绡不知数”, 其大红大紫, 歌坛威名也非他人能比的, 毫无争议的艺术圈天王级的人物。暗合的表现之二, 表现在两人命运转折的原因和结果方面。白居易源于性格, 源于讽谕诗缘起“越职言事”, 权贵们捏造罪名, 把他贬黜到了江洲, 命运社会对他明显是不公的, 但他却无法改变无法抗拒。而琵琶女从她发迹的原因, 所处的时代阶级, 也已经预示了晚年的悲剧命运, 常言道好花不常开, 好景不常有, 仅靠色艺来取悦他人, 年老色衰的结果就是被岁月无情的抛弃, 更何况她生活在妇女被普遍侮辱和损害的社会歧见中, 其“老大嫁作商人妇”, “转涉江湖间”的无法逆转的命运归宿, 就成为必然。

一人被黑暗的官僚集团所抛弃, 一人被势利的社会歧见所抛弃, 两人都是时代社会的弃儿, 就在这不可抗拒的命运遭际面前, 失意文人与卖笑歌女之间拆除了因职业身份不同而形成的天然樊篱, 达到了心灵的契合, 双方的感情之弦发出了共鸣的声音。两人就这样素味平生萍水相逢, 却一见如故相见恨晚, 于是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便水到渠成瓜熟而蒂落。

《琵琶行》教学设计探析 篇8

出示《琵琶行》相关图片,图片内容是“满座重闻皆掩泣”,让学生根据课文诗句识别。

问:可不可以把图片中的青衫白居易换成穿红袍的白居易?

答:不可以。唐代四、五品的官员穿红袍,八品九品官穿青衫,而白居易只是个从九品的散官,闲职一个。他由红袍变青衫的经历正反映了本诗的写作背景:因武元衡事件被贬九江。

白居易在九江偶遇琵琶女,听其弹奏,听其倾诉,竟感慨万千,产生了强烈的心灵共鸣,可见他是动了“情”。他的“情”迸发出来,就成了千古名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无情不成诗 ,鉴赏诗歌的根本就是鉴赏诗歌的情感。那么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宣泄的情感是怎样的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大诗人白居易的心灵世界,去倾听他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年一叹吧!

二、 整体感知诗文

问题:概括各段大意。

提示:全诗按时间顺序分为五段:

1.江头送客闻琵琶。

2.江上聆听琵琶曲:邀见歌女;演奏名曲;听者陶醉。

3.歌女倾诉身世苦:少年欢乐;晚年凄凉;悲苦心境。

4.同病相怜伤迁谪。

5.重闻琵琶青衫湿。

三、根据诗中叙事把握作品思想情感

问题:诗中主要写了琵琶女和诗人自己这两个人物形象,这两个人物各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通过他们的人生经历我们是否能品味出诗中的情感主旨呢?

1.首先看琵琶女的人生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情感变化如何。根据课文内容概括。

琵琶女:

第一阶段:貌美艺高,欢乐得意。

第二阶段:年老色衰,独守空房。

情感由欢乐转为悲伤。

2.学生单独诵读,要求读出由欢乐到悲伤的情感变化。

3.如果把诗人的人生经历也分为两个阶段,试根据课文内容概括。

提示:根据课文内容概括第二阶段的生活,再根据第二阶段的生活联系背景及曾穿红袍的介绍推想第一阶段生活。

第一阶段:位高名重,诗酒相娱。

第二阶段:谪居卧病,地僻无友。

4.思考:根据这两个人的经历品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主旨。

小结:琵琶女从京城流落到九江,她心中充满了对悲苦命运的幽怨和愤懑;白居易从京城被赶到九江,他的感慨中同样充满了幽怨和愤懑。两个同样幽怨愤懑的人,自然容易心灵相通,同病相怜,自然就有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

所以,把握了叙事中人物的命运就把握了诗歌的情感。

四、根据音乐描写品味人物情感

1.问题:这两个命运相同但却素不相识的人是因为什么坐到了一桌宴席上的呢?

提示:琵琶声 (音乐)。

2.问题:这段音乐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反映了琵琶女怎样的心情变化?结合表1思考。

3.问题:琵琶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旋律和心情变化?

提示:这与她的人生经历有关。“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年时代。青年时代的她,可谓色艺超群,名噪京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成功的荣誉与醉酒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一转为清脆圆润、轻快舒缓。而“大珠小珠落玉盘”更如往日盈盈笑语,让人过耳不忘。

然而,好景不长,时光不再。“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女“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回忆到这儿,琵琶女怎不肝肠寸断?所以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由于心情沉痛,越来越低沉,以至于停顿),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

最后,“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这是愤激的哀号,更是对不公平社会现实和命运的抗争!

4.问题:试仿照上一个小结的形式,从琵琶女弹奏音乐的效果和诗人听音乐的感受两方面做一小结,品味出这段音乐描写是如何揭示主旨的。

小结:琵琶女用音乐宣泄了自己的欢乐与悲伤,白居易从音乐中听出了命运的坎坷悲伤。不需要语言,音乐沟通了两人同样的伤怀,这种心心相通不正是高山流水般的知音之感吗?这叫诗人怎样不感叹一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四、结语

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因为音乐,让他们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诗人白居易也在这个不朽的夜晚,踏着湿漉漉的诗行,平平仄仄地走着,一路洒下两行滚烫的泪水,沾湿了历史的脸庞,永远都无法抹去。

最后用一首诗作结:

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

乐天浔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寄语天涯沦落人,莫愁前路无知己。

上一篇:外资企业基层监管调查报告下一篇:安全防护措施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