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2024-07-03

环卫工作情况调研报告(精选8篇)

环卫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篇1

环境卫生是城市功能运转的重要保证、也是政府实施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城市管理标准的提高,环卫事业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近期,县执法局、县执法大队一行人在市带领下赴张家口市、桥西区就环卫工作进行考察学习,期间与张家口环卫局、桥西区执法局等部门和单位进行了座谈和交流,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张家口市桥西区环卫工作情况

目前,桥西区负责全区55条主次干道,196条街巷、188万平米道路的清扫和保洁和日产420吨居民生活垃圾的清运及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现有职工745人,拥有各种不同的环卫机械。

他们好的做法是:

1、实行主次干道、小街巷道路“两点一线”的保洁管理责任机制,力求通过“一部门统筹、一条线管理、以块为主、属地负责”的一体化管理实现由过去的“两把扫帚并为一把扫帚扫到底”的网格化管理机制。

2、新建、改造垃圾转运站,针对二次搬运点露天堆放垃圾,影响市容市貌及空气污染问题,新建垃圾终转站,有效的提高了辖区环境卫生面貌。

3、督查机构健全,该处成立了一整套对环卫工人进行考核的奖惩办法,每周通过随机抽取或重点指定的方式确定各片区受检查的主次干道,小街巷道清扫保洁效果,环卫机械作业,人员到岗,设备运

转和维护等情况进行检查打分,月末在进行周检查的同时,近将对名分处的内部管理,接受上级和社会的监督及问题处置等情况,通过查阅资料,现场核对,信息汇总等方法进行考核。

二、目前我县环卫工作的现状

我县承担县城范围内8条主干道,30条巷道,45座厕所的清扫保洁工作和城区内四所居委会,四个行政村居民生活垃圾的清扫和运送工作,现有执法大队职工19人,清洁队职工218名,中型农用垃圾自卸车2辆,雇用小拖拉机3辆,160型装载机1辆,手推保洁车17辆,铁皮垃圾箱46个,果皮箱30个,经过我执法大队和广大环卫工作者的艰苦努力,有力的保障了城市环境。

三、虽然我县环卫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一些困难问题已严重影响环卫事业的发展,必须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时给予研究解决。

1、清洁工工资低

清洁队现行临时工工资每人每月300元,“4050”人员每人每月450元,每天承担着“一扫两保两运”的工作,平均工作时间2个多小时,根据上级要求主要路段要达到12小时保洁,重要路段要达到16小时保洁,现行工资水平很难达到,同时由于物价上涨,清洁工很难养家糊口,清洁队员有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洁工作顺利开展。

2、机械化作业率较低

我县现有的环卫专用车辆车况差,数量少清运工作全部是人工装车,清洁工作劳动强度大,进程慢,急需购置一部分扫街车,垃圾压

缩车等清洁车辆。

3、保洁范围逐步扩大

随着县城人口不断增加,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县城产生的垃圾量也不断增加,清扫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尤其是城东的新居民区和工业园区,大约有7万平方米的地区无人打扫,现有清运能力明显不足,难以清理到位。

4、市政基础设施薄弱

县城除主街道、主巷道有排污管网外,其它街道,巷道基本没有排污管网,并且多数为土路,居民生活垃圾和污水不能分离,尤其是坝上地区冬季寒冷倒入垃圾点的垃圾、污水马上就会结冰,几乎没有清运的机会。

5、环卫经费缺口大,收费难。

环卫资金短缺直接导致环卫设施建设能力差,车辆等设备少,工人待遇低,管理被动。

三、今后打算

1、提高工资待遇,确保全天保洁,加大环卫投入。

参照邻近县区清洁工工资标准,建议目前工资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560元,达到全县最低工资标准,应拨付专项经费解决运转急需解决的问题。

2、提高环卫作业机械化率,确保城镇环卫工作。

政府立统一采购环卫机械设备,购买扫街车、垃圾压缩车、保洁车、垃圾箱、果皮箱等。

3、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确保经费保障

出台垃圾处理费征收办法,要尽快出台我县垃圾收费征收管理办法,由物价局组织听证后,分类制定各类垃圾处理收费标准,改革征收模式,建议县政府出台规定,将垃圾处置费和水费捆绑一起征收。

为全县人民营造整洁、优美的生活工作环境而努力奋斗。

环卫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篇2

关键词:城市环卫工,生存现状,劳动保障

一、研究背景

1.为建设全面小康之市、两型引领之市、秀美幸福之市, 需要进一步完善环卫工人权益保障机制, 切实保障环卫工人合法权益。

2.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民生观”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 而环卫工人是我们中的一份子, 也有享有社会保障的权利。

3.中国经济持续发展、财政预算透明、“三公”经费控制等政策实行, 给政府足够的能力来保障民生。

4.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 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但日常生活垃圾也随之增加, 导致城市环境卫生的压力增大。

二、研究目的

我们课题研究组积极响应国家保障民生、保护环境的号召, 以长沙市为例证, 明确要通过调查研究达到五个方面目的:一是了解城市环卫工人工作、生活、收入、家庭、社会保障等基本情况;二是了解市民对环卫工人工作、生活、待遇等方面的看法;三是了解政府对环卫工人工作、生活、待遇方面的保障制度及措施;四是扩大影响, 引起社会关注、关心环卫工人;五是为政府、媒体提供据实、准确的调查数据, 为改进和加强环卫工作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

我们长郡中学G1410班研究性学习课题组按照学校开展社会实践课题研究性学习的要求, 经过反复讨论思考, 确立以“关注民生、关爱环卫工人”为主题, 以“关于城市环卫工作生存状况的调查研究”为课题, 在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 采取查阅文献、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实地调查等方法, 明确分工, 团结协作, 立即行动, 确保高质量完成任务。

一是组织学习查阅了《公务员法》、《社会保险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 熟悉和初步掌握国家对环卫工人劳动用工、社会保障待遇等相关规定。

二是分环卫工人、社会人群制作了环卫卷150份、普通卷250份, 共400份纸质调查问卷, 分组分片分发, 并组织回收;同时, 设计制作了网络问卷, 组织网络调查, 并对问卷答题情况进行如实统计。

三是设计、制作好访谈提纲, 按照一人访谈、一人记录、分组访谈的方式, 组织对环卫工人、律师咨询和政府劳动保障部门高层进行一对一的个别访谈, 如实整理好访谈记录、访谈结论及心得。

四是组织到环卫工工作地垃圾站、街头路面和环卫工人生活住所, 以及律师事务所进行实地调查了解, 如实整理好调查情况和心得体会。

四、统计与分析

此次调查, 发放环卫工人纸质问卷150份、回收126份, 回收率84%;社会人群问卷250份、回收201份, 回收率80.4%;网上调查问卷收到412份、有效412份, 有效率100%;个别访谈环卫工作15人、社会人士10、律师2人、政府高层3人;实地调查市场3个、垃圾站5个、街道路面6处。经过对问卷统计数据和访谈、实地调查等情况的汇总、讨论和分析, 主要问题如下:

(一) 从环卫工自身特点看, 突出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1. 环卫工年龄层次偏高。

从环卫工人自答问卷统计数据分析, 50岁以上环卫工人占调查总数的67%, 30岁以下的环卫工人极少。环卫工作人群年龄偏高而年轻人很少, 且形成年龄断层, 造成很多工作上的困难和不便, 也增加了政府对环卫工人保障等方面的压力。

2. 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环卫工人中89%的是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 只有11%是高中学历, 而专科以上文化水平的一个人都没有。文化水平偏低, 导致对一些政策、法规不了解, 造成环卫工人工作、生活等不便, 也导致环卫工人维权的困难。

3. 农村户口进城务工人员偏多。

受调查环卫工人中大部分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 高达92%, 而城市本身户口人员仅为8%。这造成大多数环卫工人在城市生活的不便, 也导致环卫工人与市民相互间存在隔阂、不理解, 甚至对立。

(二) 从环卫工人工作和管理情况看, 突出有四个方面的问题。

1. 工作时间较长。

统计数据反映, 环卫工人平均工作时间为8.5小时/天, 超过8小时的达85%, 其中30%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有近30%的被调查者对自己的工作时间不满意。

2. 工作环境危险。

有半数以上环卫工人工作地点为城市主干道路和街道偏僻小巷等危险地点, 车流量大, 危险性高, 尤以交通主干道中间的清扫地点危险性最高, 道路宽阔, 清扫时间长, 不仅工作危险而且工作时吸入大量废气、尾气, 也影响环卫工人身体健康。

3. 工作距离较远。

有将近半数环卫工人的工作地点离居住地超过2000米, 其中15%超过5000米, 造成了环卫工人工作的极不方便。

4. 应急处置能力较差。

调查中, 有20%的环卫工人没有接受过应对紧急事故的培训, 还有大部分虽接受过培训但次数不多。在采访中, 环卫工人也说, 上面对他们管得少。

(三) 从环卫工人待遇保障看, 突出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1. 工资、福利及保障偏低。

据调查了解, 环卫工人平均工资约为1400元/月, 其中临时工工资普遍低于非临时工, 近30%工资低于平均工资水平。工作福利待遇较差, 41%的环卫工人对自己的收入及福利不满意, 表示满意仅18%。由于工资待遇较低, 造成基本生活费用、子女教育费用、交通、通讯费用、看病费用、休闲娱乐等费用较低。导致生活满意度低, 幸福感低。

2. 生活环境条件较差。

从实地调查看, 大部分环卫工人吃住在阴暗的出租屋, 有的还住在垃圾站、公共厕所旁边的公用房屋, 很脏乱, 调查中, 我们这些中学生感到有些不堪入目, 不忍于心。从统计数据看, 有超过80%的环卫工人在工作时用餐是自带, 还有部分是自己购买, 而几乎没有单位对环卫工人统一发放, 导致用餐食物过于简单, 不新鲜, 营养跟不上。

3. 对法定工资、保障等情况不甚了解。

据调查了解, 有将近一半的环卫工人对法定工资、保障等情况不了解、不掌握。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环卫工人的合法权利受到侵犯, 影响了环卫工人进行维权。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 导致环卫工职业满意度较低, 调查中对自己职业满意的仅为22%。在采访中, 有部分环卫工认为:一天工作时间太长, 人手不够, 工作强度大, 同时工资待遇低, 生活环境条件不好, 日常生活负担重等等, 不仅影响了常规生活也导致身体和思想负担过重, 产生很多疾病, 大部分对自己的工作有意见, 长期得不到解决, 还有部分环卫工人有转行不愿干的倾向。

(四) 从调查市民反映的情况看, 突出有两个方面的问题。

1. 市民的行为习惯较差。

据调查了解, 52%的市民有良好的习惯, 不乱扔垃圾, 但仍48%回答在特殊或紧急情况下会乱扔垃圾。调查中, 有45%的环卫工人对市民的行为不满意, 其中13%表示极不满意, 仅有16%的环卫工人对市民的行为满意。

2. 市民对环卫工不了解、不关注、不帮助。

调查中, 仅20%的市民了解或非常了解环卫工人、17%的市民愿意或非常愿意接触环卫工人、28%的市民尊重或非常尊重环卫工人, 从统计结果看, 有大部分市民不了解、不关注、不有意接触和帮助环卫工人, 导致了市民与环卫工人间的隔阂, 也给环卫工人工作、生活产生了很多不良影响, 甚至负面阴影。

(五) 从社会机构、政府部门调查情况看, 突出有两个方面的问题。

1. 社会关注关爱不够。

通过访谈了解到, 一方面, 我国有关环卫工人的法律法规有很多, 但不成体系, 且部分规定存有缺陷或较模糊的板块, 如没有对环卫工人在大街干道上作业的相关规定。另一方面, 长沙市有关环卫工人的爱心机构也很少, 对环卫工人的热心帮助和法律援助不够。环卫工人缺乏来自社会的关爱。

2. 政府部门管理监督不够。

从高层访谈中, 我们了解到政府部门对环卫工人权益保障缺乏一套完整的的政策体系和监管制度。如, 近年来, 长沙市政府不断完善环卫工人的保障、福利, 已初步完善了“五险”制度, 但并不全面, 保障涉及的范围小, 缴纳的比例很低, 且仍有部分环卫工人没能享有。在个别访谈中, 据环卫工人反映, 有社会上的爱心机构给他们发放了免费的早餐券, 但他们却很少领取到, 经常被挪作他用。这此问题直接影响环卫工人的福利待遇, 引起环卫工人对工作单位乃至政府的不满。

五、对策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 长沙市大部分环卫工人面临社会地位低、工资收入低、劳动环境差、安全系数低、工作强度大, 不被社会关注认同, 政府管理监督缺失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经全体组员认真讨论和参考访谈信息, 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集聚方方面面的力量, 共同努力解决。

(一) 健全完善环卫法律法规。

1. 完善环卫行业立法。

要进一步完善以《劳动法》为基础, 以劳动合同、就业、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法律为主体, 其他方面的单项法律和行政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劳动保障法律体系, 为环卫行业的健康和规范发展提供法律基础。

2. 加强环卫行业执法建设。

要建立专门的劳动保护机构来进行管理等。同时明确由环卫工人代表组成的工会组织参与劳动保护和监督的权利。相关执法监督部门应加大监察执法力度, 加强管理环卫工人劳动合同的签订、最低工资保障的执行、拖欠工资问题、社会保险费的缴纳、劳动力市场秩序等方面的问题, 积极接受社会上的举报投诉;开展劳动合同管理、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加大环卫工人意外事故的追查和赔付力度, 严厉处理违规机构、单位;同时建立安全应急保障。

3. 抓好定期培训、宣讲。

要将相关法律法规及安全操作手册等政策、书籍资料及时发放到环卫工手上, 主管单位应定期组织集体培训和举办集中宣传活动, 宣传相关的权益保障。同时, 建议邀请政府环保、消防主管部门等通过现场授课和现场演练等形式, 让环卫工人熟悉安全作业流程。

(二) 建立落实待遇保障机制。

1. 提高环卫工人工资待遇。

适当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根据按劳分配原则, 实行多劳多得。

2. 增加其他福利待遇, 并加强监管。

完善环卫工人医疗保障体系, 发放医疗卡, 确保人手一张, 并为环卫工人定期进行相关体检;落实节日、工伤、高温等补贴;将环卫工人纳入申请廉租房范围, 或增加住房补贴;增设环卫工人带薪休假, 增加环卫工人休息时间, 等等。

3. 借助社会力量提高待遇保障。

引导爱心人士、企业共同设立环卫爱心基金, 为一线环卫工人进行奖励、发放福利, 为生活在城市的贫困环卫工人发放生活用品和相应补贴。

(三) 不断加强环卫宣传教育管理。

一是加强环卫工人上岗培训制度机制建设, 落实持证上岗, 提高综合素质;二是加强紧急事故培训, 环卫单位应定期请相关人员对上岗环卫工人进行应急知识培训, 并严格检查和考核, 以强化作业规范, 确保安全工作;三是加强对环卫工人卫生保健知识的宣讲, 督促环卫工人工作时佩戴相应的卫生用品, 并纳入日常考核。

(四) 切实改善工作环境条件。

一是适当调整环卫工人的工作时间, 改善工作作息表, 保证八小时工作时间, 不超额;二是完善工作场地安全保障措施, 加强交通管理, 营造安全作业环境;三是调整环卫工年龄结构层次, 吸引年轻人投入该行业;四是定期为环卫工人发放劳保防护用品和更新劳动工具, 如工作服装、口罩、手套和扫把、撮箕等;五是美化优化环卫工人休息室并配置相应劳动保护、生活应急用品, 如饮水机、空调、微波炉、应急医药用品等。

(五) 广泛开展环卫工作正面宣传。

政府应通过公益广告宣传, 完备上岗培训, 提高劳动者素质, 从而提高环卫工人这一职业的社会地位与社会认可度, 提升环卫工人的社会形象。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刊、短信平台等各种信息载体, 广泛开展以环境卫生为主题的宣传、评优活动, 引导社会尊重环卫工人、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自觉遵守城市管理法规, 养成良好、文明的卫生习惯, 在全社会形成人人自觉维护清洁环境的良好风尚, 营造关心、理解和支持环卫工作的良好氛围。同时, 向社会广泛宣传环卫工作, 营造全社会关心环卫工作的良好氛围, 减少市民对环卫工作的偏见, 提高环卫工人的社会地位。

(六) 尽力丰富环卫工人精神生活。

建议政府环卫部门充分利用环卫节等重大节假日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来丰富他们的生活, 如, 定期举行环卫技能比赛, 适时组织环卫趣味运动会、大型文艺晚会和参观交流等, 提高环卫工人业务技能, 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提升环卫工作地位。

参考文献

环卫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篇3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062-02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吴江区的环卫作业市场化现状分析和调研,对市场化前后进行对比,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使市场化作业能更好得发挥功能,美化城市环境。

关键词 环卫作业市场化;管理考核

1 环卫作业市场化背景及现状

随着社会水平的发展,对环境卫生事业要求的提高,政府和居民对环卫处的人员管理,结构体系,工作方法转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环境卫生作业如何通过市场化,引进更为新颖的管理手段,是眼前重要的课题。南京市早在2000年就制订了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方案,深圳更是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在建立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环卫市场化率比较高,目前深圳路街扫保的市场化率超过80%,垃圾清运市场化率达到65%,现有从事市场化作业的公司按所有制的不同分为国有、集体、民营、中外合作合资、独资等形式,但在承担市政道路的清扫保洁服務中,国有清扫公司还占较大的份额,根据深圳环卫处给出的数据,企业化运作之后,每年给财政节约资金2000万元。

2012年3月,我区环卫处也正式实行区域环卫作业市场化,将两个标段的环卫作业区域承包给明珠保洁和快捷物业两家保洁公司。现经过几个月的实行和摸索,正逐步走上正轨。本文通过实际调研发现我区环卫作业市场化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改进之处,下面将对这些问题进一步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2 环卫区域市场化前后存在问题分析

2.1 市场化前存在问题分析:

首先由于环境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不足,资金来源不广,制约了环卫事业的发展,然而环卫事业的机械化自动化,垃圾清运、压缩,填埋场建设运行,垃圾无害化处理,垃圾渗滤液处理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其次环卫行业一直没有受到重视,社会上普遍认为没有文化没有本事的人才去扫地,冲厕所,而忽视了环卫事业本身的必要性;环卫工人干活苦,待遇差,收入低,年纪稍微轻一点的都不愿意加入环卫行业,致使环卫工人结构老龄化。另一方面环卫事业本身是一个公益性的行业,没有其它方面的盈利,环卫工人待遇又差,难以建立严谨的考核制度,奖惩措施力度不够,环卫工作的展开又不能依赖于人的自觉性,使得环卫工作要达到一个高层次的标准有一定的难度。

2.2 市场化后存在问题分析

2.2.1 工人缺乏经验:环卫作业市场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工人结构老龄化的问题,作业公司不再启用一些超过退休年龄的老工人,多招募的是较年轻的外来务工人员。但是新招募的工人有些没有从事过环卫行业,或对工作区域的保洁情况不熟悉,缺乏经验,工作拖沓,往往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使得这些区域的环卫作业情况相比市场化之前环卫处自己管理反而要来的差,垃圾袋发放不及时等情况导致居民满意度下降,反响强烈,经常有举报电话。

另一方面居民对保洁区域的市场化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刚开始多少会有不满之处。

2.2.2 管理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环卫作业公司的管理人员普遍缺乏专业知识,有些是小区物业公司从其它岗位上如保安队长等,调过来管理作业,缺乏管理经验,往往不能管理到位。同时还存在环卫用具发放不到位等其它问题。

2.2.3 责任分工不明确:环卫作业区域市场化后,有一部分合同内没有明确规定的少量建筑垃圾,树枝等作业公司不愿意清理;另外,保洁区域的交界处常常垃圾堆积,无人打扫。环卫作业公司的消极合作给环卫工作的执行带来不便。

2.2.4 环卫设施管理不到位:环卫作业市场化后作业公司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减少环卫作业人员,拖延环卫设施的维修。路边垃圾桶损坏,公厕水龙头、蹲位挡板损坏不能及时修理。公厕无人看管,居民偷电偷水现象时有发生。

3 环卫作业市场化工作建议与对策

3.1 加大对环境卫生事业的重视:环境卫生事业是一个公益性的行业,自身缺少相应的执法权利,而且很少盈利,要展开大范围的工作需要政府加大对环境卫生事业的宣传力度,加大对环境卫生事业的投入,建立健全相应法制体系。完善环卫事业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以提高环卫作业的效率。

3.2 管理考核体系精细化:要建立健全环卫作业的管理考核体系。尤其是环卫这种没有盈利的公益性行业,建立健全管理考核体系有利于环卫工作的展开,使对环卫作业的考核有据可依。

3.2.1 对作业企业的考核:建立明确的考核明细表,相应项目不符合的,要对企业进行扣分。这项考核我环卫处已经在进行,还要继续细化,完善。

3.2.2 企业对工人的考核: 将企业考核落实到工人,环卫工人保洁不到位的,要相应的处罚,具体由作业企业操作执行,由环卫部门监督。

3.3 提高环卫工人待遇:资金不足是造成环卫工作难以展开的一个重要原因,环卫工人作业环境艰苦,工资待遇差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在一个资源分配极度不平均的年代,要靠环卫工人自觉遵守行业规范,有一定的难度,提高环卫工人的待遇有利于提高环卫工人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招募年轻一些的员工,加强环卫作业的新生力量,也便于制定考核扣分制度,用一定的经济手段来规范工人作业行为,从而提高环卫作业的整体效果。

3.4 实现管理社会化:搞好环境卫生不是某个部门单独的事,也不是单靠环卫工人自觉就能完全搞好的,假设居民、企业缺乏环境保护意识,没有一定的素质,不断的制造垃圾,乱倒垃圾,有再多的环卫工人也没有用。

环卫处要主动加强于社会、居民之间的联系,让居民知道环卫处为城市的环境美化做了些什么,让居民投诉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政府要有规范的法律制度,同时对乱扔乱倒垃圾等违规,不文明现象给予相应的处罚,以法律的手段进一步规范居民的行为,使环卫事业的发展有法可依。

在建立良好制度的同时,环卫处要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合作,加大社会的宣传力度,使环卫事业深入人心,树立城市居民的主人翁意识。

城市是大家的城市,不是某个部门,某个领导的城市,搞好环境卫生还是要靠全体市民共同努力,携手合作,才能美化我们的城市。

参考文献 

[1] 林清毅.浅谈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体制改革存在问题与对策[J],中国城市环境卫生,2005,(1).

[2] 左忠武,徐辉,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政府管理方式创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5

优秀环卫工作报告 篇4

关键词: 环卫工人,生活状态,民生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弱势群体已经成为当下社会关注的焦点,弱势群体的生活状态是我们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应该了解的基本信息,是我们认识社会、知晓社会矛盾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明白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树立崇高理想的必经之路。

环卫工人,作为城市美容师,为我们城市的环境改善、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但是,环卫工人自身的生活状态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环卫工人被常视为城市的底层人群,游离于城市生活的边缘状态。此外,由于受传统观念的误导,环卫工人往往被城市居民认为是没有文化、素质低、外表脏的次等公民,造成一些环卫工人感觉自己缺乏归属感和安定感,难以融入城市。

二、研究方法及样本情况

本次社会调查主要采调查者观察环境、工人状态,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南京市东郊的环卫工人及城市市民进行了访谈及问卷调查,其中针对环卫工人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3份,有效率为93%;针对南京市市民共发放问卷20份,有效问卷18份,有效率为90%。运用Excle统计软件对问卷上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数据的结果见附表);在发放问卷过程中对一些工人做了深度访谈,了解他们具体的生活、工作、心理状况,有的还到他们的家里进行调查。

我们在此次调研中共选取南京东郊的白下区、玄武区作为采样地点。共采访环卫工人93名,其中男性39名,占总数量的41.9%;女性54名,占总数量的58.1%。本次采访的环卫工人中年龄主要集中在50岁至60岁的这一年龄段中,占总人口比例的64.5%。在问卷中可以看出主要是40至60岁的中老年人从事环卫这一行业,该群体占调查总人数的100%。关于环卫工人的受教育程度,没有文化环卫工人最多,占总人数比例的41.9%,其次是小学、初中、高中、高中以上,分别占总比例的32.3%、12.9%、6.5%。

在对环卫工人的问卷中,我们考虑从经济生活、精神生活、社会保障、生活环境四个方面开始着手制作问卷,以求对环卫工人的生存状况有一个综合、整体的把握。并辅以对城市居民的调查,看看市民们眼里的环卫工人,以求了解环卫

工人的社会地位及被城市居民的认可度。

三、调查结果分析

1.环卫工人的经济生活状况

(1)收入

据调查,南京市环卫工人的经济来源主要是每月的工资1200元(1000到1500的占到74.2%,500到1000元的占到22.6%,1500到占到3.2%),其中基本工资800~850元,另外400为考勤奖金,即没有偷懒、矿工、打扫不干净等违纪事件发生才能得到。所以这400不一定每个月都能到他们的工资卡上,他们的收入也不能保证有1200。有加班补贴的占67.7%,没加班补贴的为32.3%。这个加班补贴不是严格按照加班时间来计算,而是每天下午6点~10点如果继续打扫就可以获得500元的加班费。除此以外基本上无其他收入。20南京最低工资850元(10月1日调整的最低工资标准),虽南京市环卫工人工资在1200元左右,但由于大都来自农村,在南京市无养老、人生、医疗保险均占93.5%,都无城市低保,他们的年岁大都已高(40到50岁的占29.5%,50到60岁的占64.5%),而且工作时间长(8到10小时的占9.7%,10到12小时的占12.9%,12到14小时的占77.4%,14小时以上的占3.2%)有的还要供孩子上学,可见他们的生活是很艰辛的。

访谈记录:像我这么大的年纪了,按理说(小区)是不让我做的,只是大多数人不想做这个,前一段时间,几个妇女来这做没几天就走了,太累啦,又脏,因为缺人啦,所以我才能干的。农村,我们都知道,你要是碰到个孝顺的儿女还好些,要是不孝顺的谁还会养你,趁着这几年还能动,出来赚点钱,以后老了,还有点钱养活我自己,早上、晚上自己做饭,中午只能在这买着吃,住已经很省啦,但一个月就只剩下两百块钱啦。

(2)支出

南京市城东环卫工人生活的支出消费主要用在衣、食、住、用、行这几个方面上,根据调查,环卫工人每月支出500元以下占25.8%,500到1000元的占到51.6%,100元到1500的占到9.7%,1500到2000占3.2%,2000元以上的占3.2%。

环卫工人饮食方面的支出是最大的,虽然他们大都是吃面条馒头等很便宜的食物,但一个月下来至少也要400到500元(每人),再加上水电费也到了600到700元。在此我们引用恩格尔系数进行分析,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恩格尔定律的公式是:

食物支出对总支出的比率(R1)=(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总支出变动百分比)x100%

依据上面得出的结果,南京市环卫工人平均的恩格尔系数50%。可见环卫工人的生活水平的是不高的。

除了衣、食、住、用这些固定的支出外,还有许多非固定的支出,如人情往来的费用、医疗的费用、其它特殊事件的费用,这些消费都不是每月生活的必需品,但却是碰到了这样的事情就必须花费的一笔钱。这笔花费的特点就是不固定性:即没有固定的消费额度、没有固定的时间、也没有固定的消费地点。在这些非固定支出上消费了过多的金钱给环卫工人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如不得不缩减饮食、购买衣物、自身发展上的消费、尽量不回老家等。这样大多数南京市环卫工人如果没有遇到什么突发状况的话每月最多只能净余200到500元。由此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知南京市环卫工人的生活水平属于低等水平。

(3)居住条件:

我们所调查的环卫工人基本上都不是南京本地的,他们当中6.2%的人居住在工棚,40.2%居住在厨卫不齐全的房屋,6.5%居住在集体宿舍,3.2%的人居住在回迁房屋,只有22.6%的人居住在厨卫齐全的房屋。这就是说着他们大都(60%以上)租住在阴暗潮湿的居所。主要因为他们中83.9%的人都没有住房补贴。所以环卫工人对住所的所求条件很低:只要能挡风蔽日就行。据我们的调查统计显示,一半以上的人反映所住的地方垃圾成堆。想也知道,在南京这样的大城市,租金低的房子条件能好到哪儿去?这就是城市的美容师,美化了别人的环境却无法让自己也生活好环境里。

个案:

清晨天没亮,我们来到了环卫工人的住所。在临近小街的一旁,用几块脆而易碎的木板拼接而成的小木屋便是他们的住所。四间并成一排,每间也就十多平方米,这样便住了三户人家。屋子对面的饭店飘来可口饭菜的香味,但这边的环卫大妈只能用火烧着泛黄的大白菜来供给全家的伙食。走进大妈家里。屋子中还睡着大妈的孙女,屋里由于透风而十分阴冷,大妈说雨天的时候房屋还会漏雨。屋子只有一间,只能容得下一张小床和简易搭起的饭桌。

隔壁的另一位大叔看到我们后神色凝重,我们为私自看到他们的住所而自责,正打算请求他的原谅,没想到大叔露出笑容很热情的招呼我们进入他的房间。在这几块木板搭建的房间中,唯一的供暖设备就是电热毯,但大叔为了省电只会在睡前开上半小时。大叔从事环卫事业已经二十多年,因为原来的工厂倒闭而事业,年龄过大难找工作,又为了养家糊口,他不得不选择了做环卫工人。他儿子现在就读于军校。当我们问到您在工作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时,他说受人的职业歧视, 干活倒不觉着累,只是希望别人别总叫他扫大街的。

2、环卫工人的精神生活状况

据调查,环卫工人的空闲时间安排大致如下。有16.1%的人喜欢看电视或听广播。看书读报,打麻将打牌,喝酒,体育运动,上网,这些我们城市人口都经常参与的休闲娱乐活动,他们都基本没有参加。仅有3.2%的人选择的是串门聊天,还有3.2%的人选择的是唱歌跳舞。77.5%的人说由于他们平时工作很忙,空闲时间基本没有,所以他们也就没有什么休闲活动。环卫工人的工作很辛苦、大多数人工作时间长达14小时,没有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内的。更别说休息日了。有位环卫大叔告诉我们,他每天早上从6点开始到中午12点结束,7点回去吃点东西,期间一直要在街上清扫;下午从2点到晚上6点,同样是负责清扫街道和处理垃圾。有些地段的工人一直要工作到晚上10点。所以较其他职业的人群而言,环卫工人的精神生活更加贫乏。

3.环卫工人的社会生活状况

(1)劳动合同签订状况: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多数的环卫工人与公司或街道办事处之间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至于在工作前是否签订劳动合同也不是很关心,法律意识不强。

1月1日我国开始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一旦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街道办执法力度不严从中可见。

(2)工时

被调查者大都每天工作14个小时及以上,每月基本上无节假日。就连过年也没有假期,反而更忙。如果他们实在有事就只有自己请别人代劳,自己支付别人工钱。其劳动强度之大可想而知。关于每个月有多少休息日。80.6%的工人都表示没有休息日,仅有19.7%的工人每月有一到两天休息日。对于他们来说不存在休息日这个概念,他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我国劳动法规定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4小时,自愿加班时间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但是环卫工人每周却要工作98小时左右,选择加班的环卫工人加班时间超过了120个小时。

个案:

张大叔,卫岗区环卫工人,60多岁,老家在安徽农村,家里有一儿子。去年老伴去世,他经人介绍来南京打工。他说:我们哪还有时间休息啊,早上3、4点就起啦,起来之后,就在这扫地,因为那时侯人少,车少,一直在这呆到下午六点多,即使你扫好了,也不能坐着,得来回看有没有烟头纸片之类的东西。有一次就因为我坐了,被检查的人看到了,他只给我说了一句老张,罚你扣50块钱啦结果,在工资卡上就真扣啦。

(3)加班补贴状况:

环卫工人经常是夜里两点就要开始工作,他们大部分加工加点工作通常是有加班补贴的。而过年时候的工资会是平时的2~3倍。但是只限过年才有,其他法定假日并没有补贴。但这些只有在正式工人身上才有保证,一些临时工是没有平日加班补贴的,只有过年能多拿点钱,但是我国劳动法的规定,节假日工作应该享受300%的加班补贴,平时加班享受150%的加班补贴。可是这些国家的法律规定的加班补助在有些环卫工人身上严重缩水了。

环卫工人加班补贴兑现状况:

(4)保险福利:

被调查者,都没有城市低保,除了一身发的衣服外无任何劳动保障设施。

我们在网上查到有个环卫工人节(之前从没听说过的),在调查时也留意问了一下,他们说有,而且还每人发了二百元作为奖金。这在某种层面说明政府也在关注他们。

个案:

易大叔,白下环卫工人,58岁,从事环卫行业5年。他说:每天那么长的工作量,天天吸汽车的黑烟,尤其是开春的时候的灰尘我们的身体的损害更大。

李大妈,玄武区环卫工人,65岁。当问到她办理了哪些保险时,她回答说到:办啥保险啊,我都不知道有啥险,平时自己多注意就行了呗。

(5)工伤处理办法:

工作中受到伤害,比如说被车撞伤,或自己不小心受伤后,大多数人(35.5%)选择忍气吞声自己承担,约有25.8%的人找单位解决,很小部分人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没有人找相关部门投诉。可以看出,工人的维权意识淡薄,不太相信政府与法律的力量。

综上,环卫工人的社会保障与福利缺乏,加之自身文化水平的低下,而且环卫工人有很大的后顾之忧,比如高昂的律师费。这些使得他们通过法律维权的途径行不通。

个案:

调查中我们碰到了一个比较健谈的环卫叔叔,50多岁,徐州人,一直家里做农活,因家庭收入低,趁空闲时间打工挣钱补贴家用,工龄九年。家里有三个孩子,两男一女,老大已经不读书了,老二读高三,老三读初三,偶尔的叹息声说明其生活负担很重。他一天的工作时间约十四个小时,节假日也不放假,补贴50~100元,现在租房住,房子周围噪音很大,信号很差。偶尔抽出的空闲时间想看看电视都是一种困难。由于租房离工作地点近,他平时都是回家自己做饭吃,时间短促,都是吃点煮面或者其他什么简单、便宜的。

从他的口中我们知道:

1、他的一个同事工作时因地下有水,不小心摔伤,向工作单位报了这件事,希望可已得到一定的帮助。工作单位根本不管,而且因摔伤而不去工作的工资也被扣了。

2、他们工作的地方每条街一个监护人员,监管他们的工作。

3、有走后门做这些工作的同事虽然工作时间少、但工资一样多。

4、环卫工人的社会心理

(1)对工作的看法:

大多数环卫工人对自己的工作都无奈,他们不怕脏,可是每天的工作时间实在太长、太累了,而且没有任何保障措施。他们每个人负责一段路的一边,没有换工没有交班,就一个人从早上4点或5点到11点,下午1点到5点,晚上6点到10点,全权维护那一条路的卫生。每天都很累,总是睡不够。在马路上还要随时提防汽车,一不小心就会被撞倒。要是遇到下雨和风雪才是最辛酸的,有时候一边扫手上的冻疮一边流血;下雨时候全身上下都得淋湿,特别是下小雨,不能躲雨,就只有让雨水慢慢浸到衣服里面去;吹大风时候沙子泥土全往眼睛里面跑,泪水一直流眼睛都睁不开。有时候遇到上级检查就更最惨了,加班加点不说,一不小心还要扣更多的钱。

个案:

王阿姨,卫岗环卫工人,河北人,42岁。十多年前来这里打工,一开始进入卫岗乳液,去年卫岗乳业搬迁后她就做了小区的清洁工。每天负责打扫十二栋楼,每天两次,工作很辛苦。有一个女儿在合肥上大学,两口住在社区免费提供的房子里,丈夫在一家汽修厂当师傅,一月工资一千五,早上丈夫帮他扫地,之后再去上班。两人去掉开支平均每个月净赚800元左右,现在过得还行,就是太累了。

(2)对城市生活的看法:

大多数环卫工人都不是南京本地人,他们大都来自各省市的农村,在城市里工作从几个月到十几年不等,但是他们共同的苦恼就是居住。从前面的资料可以看出他们主要居住在没有任何厨卫设施的工棚和地下室,没有任何娱乐设施,拥有电视机的人都寥寥无几,每天除了扫地就是睡觉,这不仅让他们的精神生活极度匮乏,更多的是觉得自己不属于这个城市。于是他们大多数人都希望能早点回到农村他们的家里,过一种安定的有归属感的生活。问到生活中最苦的地方,大家有不同的想法。有6.5%的工人觉得自己的社会地位太低,经常遭到别人的歧视。有19.4%的工人认为自己的生活条件不如意,例如居住环境简陋,工资太低,没有医疗保险等等。有9.7%的工人觉得最苦的地方是家庭负担过重。因为有一部分工人的家在农村,家人靠耕地谋生,收入很微薄;或者是一家人都在城里生活,夫妻俩都是环卫工人,两人的工资除了用于日常开销之外,还要负担儿女的学费。所以他们会觉得家庭负担很重。当然更多的人觉得是工作过于劳累,占总数的41.9%的人都有这样的看法。

(3)对环保局的看法:

很多环卫工人提到他们的检查,从周一到周五不定时的就有环保局的工作者开着车在公路上来回巡视,如果发现他们站着聊天、休息就被认为是工作偷懒;如果上班时间不见打扫的人就认为迟到或者早退,于是就在他们400元考勤奖中扣(迟到一分钟扣一块钱)。这让环卫工人很无奈,我们在街上遇到熟人都不敢多讲话,只有上厕所的时候敢放松一下。还有人提到环保局的正式工人,他们节假日都有福利,但是这些从来发不到普通的在马路上辛勤劳动的工人身上,很多人表现得很不满。但是工人们欣慰的是没有人赶他们走了,以前你稍微做得不好环保局的人随时都让你走,你不做有的是人做,但是现在有劳动法了,他们不敢随便让我们走了,但是经常扣我们的考勤奖,也不知道扣掉的钱去了哪里。可见他们对环保局还是存在一定的情绪。

5、市民与环卫工人:

通过我们的调查有88.9%的人选将垃圾直接丢进垃圾箱,有11.1%的人有时情急情况下找不到垃圾箱随手丢掉。但是回答问卷和实际情况是有出入的。要是有环卫工人的家人或朋友,您是怎么看待他们?27.8%的人认为他们的工作很好,靠的是体力,非常喜欢他们,也有72.2%的人认为从事什么工作都一样,保持中立态。没有人选不喜欢他们和非常不喜欢他们。

大多数保持中立的人认为清洁街道是他们的责任,就像工人,农民,教师一样它也是个职业,他们跟普通人一样。没有人选最后两项,是因为没有人瞧不起他们,所以从问卷看来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没有那么的低。但是,调查的结果很容易看出非常愿意于他们接触的百分比率最少。市民认为环卫工人和自己的地位不同,文化程度也不同,他们在表面上不认为他们的地位低,但实际上他们认为与他们交流是很丢脸的事。

但是从环卫工人的谈话中,我们却能够感受到社会上许多人对环卫工人还是带有偏见的,说他们影响市容。每当说起这时,他们的语气里重视夹杂遮阴酸与无奈。他们靠劳动吃饭,本是无可厚非的事,但对于社会上的这种说法他们却又无能为力。

访谈记录:我们辛苦的工作,像我这样一两百米的路每天有一小车的垃圾,路人看到了我们都是见了就走。没我们这城里三天就会被垃圾包围,行人都没有走路的地儿。

一对环卫夫妇的生活:

学校南门南面街道环卫工人。她来自安徽阜阳,十年前夫妇两就来到了南京打工,一直都是环卫工人,工作是自己找的,现在一家人都在南京,丈夫也是一个环卫工人,在一个小区工作。在老家的地都给别人种了,老人都呆在老家。

一家四口,一儿一女,在孝陵卫分别上初中和小学,每个孩子一年交8000(不包括生活费和其他中途需交的费用),学校每天供一顿午饭,每月交200元,每年开销还是挺大的,再加上家里生活需求,一年应该要个三四万的开支。

大姐今年差不多快有四十多了(看她样子还是很年轻,大姐很热情),现在工资1200,加上加班费1500,丈夫工资和她差不多,以前还好能维持生活需要,可就在一个月前医院请他去修玻璃,不小心玻璃刺穿了手,看病去了一万多,医院没有明确表明赔偿多少,大姐不指望他们赔偿多少,她说:只希望他们能把丈夫在休息时间所失去的钱偿还给我们。现在丈夫在家不能做什么,只是帮着她做些轻松地事。大姐每天早上五点起床骑自行车上班,在路上得一个多小时,六点差不多上班,直到中午十一点半才能回家,吃过午饭差不多十二点就得上班,下午六点下班,七点上班直到十点(加班时间),上班期间不能擅自离开岗位,若被抓就得被扣工资,每天都这样,过年春节都得在上班岗位,没有休息时间,若有事不得不请假,也得找个人来代替她一天,然后自己支付那人这一天的工资,这天她就说下午有事,得找个人来站岗,他找了自己的丈夫(因为也不用太大的劳动力,只要有个人给她捡捡垃圾回头再仔细扫,都是为了省钱。两个人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除去生活费,所剩的就很少了。她们一家都没有时间回老家看看,连个节假日都没有。

他们一家住在丈夫工作所在小区的一个地下室里,房子等于是单位提供的(本想当他们住的地方去看看,因为还不到他们中午下班时间,所以说好回头再来找她。但是中午回来找她的时候,她突然说她丈夫不在家,让我们以后再去。于是我们给了她电话号码。可是哪里有以后。我们只能猜想她是因为不相信我们吧),中午做饭时间比较短,买菜时间都得节省时间,一般都是丈夫买菜(离家近,有一点时间多,可能也离菜市场较近),每天都得匆匆忙赶着上班,还好孩子中午都不在家里吃饭,不然会更忙。

观点:我们调查的大部分环卫工基本上与她的情况相近,有很多都是夫妻两都在做环卫工作。基本上都住地下室,他们的生活条件真的不好,住的地方除了睡觉吃饭的设备外没有其他的东西。他们从来没有假期,他们应该是这个社会上工作时间最长的一群人之一,虽说也不算累,他们连最起码的假期都没有,为了维持街道的干净,连过年这样的日子都不能与家人团聚,不知道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模式来对待他们!可以说他们的失去的相对于他们得到的(那1000多块钱)真的是不能用来比较的。

四、小结

根据实地调研的结果,下面我们从调查开头就提出的经济生活、精神生活、社会保障、生活环境和调查过程中发现的心理状态五个方面分别来分析。

街道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自查报告 篇5

为了认真做好我街道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根据黄建电[2006]11号文件精神,对本街道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3月27日台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多城同创”动员会后,街道党政领导对此高度重视,把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当成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环卫一体化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成立了由街道办事处主任为组长,分管城建领导任副组长的一体化领导小组,成员由城建办人员组成。具体负责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策划部署和组织协调,坚持经常性的下村检查指导,从组织上有效地保证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在我街道的深入展开。

二、全民动员,上下发动

5月22日,街道召开了由全体机关干部、各村书记、主任参加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专题会议详细部署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并明确了工作职责和分工,确定了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各村垃圾统一集中运送到街道中转站再转运区垃圾场处理。同时加强教育力度,坚持以人为本,把村民的素质提高放在重要位置来抓,通用过大力宣传环卫一体化工作的重要意义,提高了群众对此项工作的认识,增强了群众参与的自觉性。广发动,通过运用大型永久性宣传活云动,在辖区内形成浓厚的氛围。二是抓同创,促效应。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多城同创”活动,组织机关干部、党员、团员和群众参与义务清扫活动,并在各村开展专项卫生清理大行动和全民卫生大扫除。

三、规范操作,狠抓落实

环卫一体化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它既包含物质文明建设的内容、又包含大量的精神的内容、涉及到城市的爱国卫生工作、社会事业发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等各方面。在工作中,街道根据区里考核指标体系和管理办法,做到规范操作,狠抓落实,着重做了以下几项工作:建成立街道、村两级环卫管理机构;组建街道、村两级清扫保洁队伍,现街道有专职保洁人员9名、各村有专职的保洁人员31人,17个行政村有清扫保洁队伍全部落实到位;投入专项资金100余万元、完成了15个村100个垃圾收集点的建设,收集点的布局比较合理、另外2个村未建收集点的是山前和民建两村,山前已实施了垃圾袋装化、民建因涉及村庄改造尚未开工。完成了吉岙村的示范村建设,完成了该村的绿化美化,建了一座公共厕所,消灭了卫生死角,推行垃圾袋装化,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村民反映良好,卫生习惯也自然而生。

四、查漏补缺,总结提高

环卫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篇6

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环境卫生工作,提升环卫行业质量,减少疫情传播途径,根据简城乡治办[xxxx]xx号《关于转发的通知》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街道积极组织开展环卫大清扫、垃圾大清运、环境大整治工作,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环卫大清扫

x月xx日各村社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卫生大扫除”。各村社区共组织志愿者xx人清理沟渠、河道、水库等漂浮物,清扫房前屋后生活垃圾、堆放物等,街边排水沟等,对河边的一些建渣和白色垃圾进行清扫,和一些卫生死角进行彻底清扫,x街道督促环卫公司对公厕、车站、x综合市场加大力度清扫保洁,共出动环卫工人xx人,严控病菌的滋生,加大对重点场所环境卫生的清扫,提高了效率,改善了环境。

二、垃圾大清运

对垃圾池的垃圾进行日产日清,我街道办每日清运垃圾数量约xx吨,大件垃圾、废弃口罩和生活垃圾都进行了分类丢弃做到及时的转运,清理及时。加大了收运管理,杜绝了收运作业中破袋翻捡,野蛮装卸等问题。对垃圾池周边的垃圾每日进行清扫,及时做好垃圾清运工,做到垃圾不积存,不暴露等问题。

三、环境大整治

环卫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篇7

1.1城乡交接地带垃圾死角问题。 就目前来说, 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 社会急剧进步, 城市化的进程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着, 城市发展固然令人欣喜, 但是其中也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的产生, 在这诸多的问题之中, 环境卫生方面的问题是十分明显的, 特别是城乡交接地带的垃圾死角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热议的话题, 而且关于如何彻底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仍然没有一个公认的结论, 顾名思义, 所谓的城乡交接地带垃圾死角问题, 其发生的地点具有较强的特殊性, 其是发生在城乡结合部的, 垃圾存在的主要原因就是附近居民的乱堆、乱扔与乱放。 这些垃圾大都分布在山沟或者城市附近的荒凉区域, 更严重的是有些不负责任的人在平原地带以挖坑的形式将垃圾进行填埋, 由此可见, 这些放置或填埋垃圾的地方距离城市并不是十分遥远, 在风的作用之下, 垃圾本身或者散发出的不良气味都会飘入城市中心, 对城市的环境卫生造成不良的影响, 另一方面也使得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与限制, 降低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此外, 垃圾的下渗使得地下水遭到污染, 直接对城市人员以及后代造成极大的人身健康威胁, 以上只是垃圾死角问题带来的表面影响, 从实质上说则阻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长远进步, 不符合国家对城市的发展规划与目标。

1.2多重化的管理致使环卫工作陷入被动状态。 城市的发展会为这个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所以各级城市领导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视空前要强, 城市的发展速度前所未有, 而且为了促进经济发展, 大量的工业园区和开发区应运而生, 但是对于城市不同功能的区域是不应该采取相同的环境管理方式的, 也就是说城市的环境卫生管理具有多重化的特点。 而在多重化的管理方式之下, 环境管理机构与部门往往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权利交叉和权责不明现象由此而产生, 多种管理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无人管理, 有些管理单位持有“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观念, 部门之间、机构之间、人员之间相互推诿扯皮, 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形同虚设, 管理人员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能够及时的解决城市中出现的环境卫生问题, 环卫工作的开展陷入了被动之中。

1.3卫生保洁方式不能适应时代需要。 不同于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 我国的在环境卫生治理方面的机械化和自动换程度较低, 工作机制不够健全, 以城市的卫生保洁时间为例来说, 我国卫生保洁工作的开展基本上都是在白天开展, 而夜间却没有人负责和管理, 这明显是与社会的发展不相符合的, 现代社会的市民更加青睐于晚上活动。 众所周知, 大部分的城市都有步行街, 步行街的主要特点就是人员聚集、 商业繁华, 随着时代的进步, 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也在不断地转变, 人们更加喜欢在外商出来活动, 特别是在露天的商业区购物与休闲, 所以夜晚的人流量明显大于白天, 这样以来, 完善城市中的垃圾就会急剧增多, 但是由于夜间没有专门的环卫卫生清洁人员, 导致道路失分肮脏, 影响了人们的正常休闲和娱乐。

2应对策略

2.1实施城乡垃圾统一处理策略。 针对上文中提出的城乡结合点垃圾死角的问题, 可实施城乡垃圾统一处理的策略。 按照一定比例在城市各街道以及居委会设置固定的垃圾收集站, 并摆放适量的垃圾桶, 同时根据具体情况还可建设大小不一的垃圾中转站, 并由环卫部门进行专门处理。 在城乡垃圾统一处理措施中须逐渐把城乡结合点的环卫工作纳入公共环卫服务体系, 各城市的环卫部门要加大对垃圾收集站的全面建设和垃圾收容器的投资力度, 在城乡结合点的每个死角都要设置垃圾箱和垃圾中转站, 统一收集、统一运输、统一处理, 从长远角度出发, 最大限度地减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为后代子孙谋福利。

2.2政府须对环卫工作加强宏观调控。政府被誉为市场中“ 看不见的手”, 指的就是政府可以利用宏观调控的各种手段对城市进行管理, 笔者在前文已经提及, 多重管理是目前的城市环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再这样的一种管理方式下, 卫生问题长期被搁置, 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解决, 对城市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既然环境卫生的相关部门和机构不能对这一问题进行彻底有效的解决, 就应该改革环卫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相关监督和管理制度, 需要充分的利用政府宏观调控的相关手段, 即经济手段和政治手段, 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在政府的监督与管理之下更容易做好环境卫生的管理。 除此之外, 只有具备一定的资金才能保证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因此, 政府要为此拨付一定的财政资金, 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落实卫生环境的保护, 淘汰与更新那些老旧的卫生处理设施, 吸引卫生环境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 对环境实施全方位、多角度、无死角的管理。

2.3适当调整保洁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发展, 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 生活方式也实现了转变, 人们更加青睐于晚上活动和休闲, 加之全国各地的步行街商业区发展迅猛, 所以导致大量的垃圾产生, 而由于我国的环境卫生管理大都在白天开展, 所以晚上就出于无人管理的状态, 显而易见, 这与现代化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是脱轨的, 没有考虑到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 不仅造成垃圾没有得到处理, 还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被迫降低, 阻碍了人们的正常休闲与娱乐。 所以, 我们不能在一味的使用传统的白天工作晚上休息的保洁方式, 我认为为了改善这一点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这也是最直接的一点, 即不要将保洁工作的开展局限于白天, 要为夜间设置专门的保洁工作人员, 并确保其在职位上认真负责的工作,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 应该配备专职而定监督人员, 监督对象有两个, 其中一个是保洁工作人员, 另一个就是行人, 对那些缺乏社会责任感随地乱扔垃圾的人做出警告和处罚, 确保下不为例, 达到杀一儆百的效果。

第二点, 政府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投入到对夜间保洁人员的监督工作中去, 而且这是一笔不小的投入。 为了挣钱资金的利用效果, 政府应该对各个区域的环境卫生问题进行仔细的分析, 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确保资金的投入恰到好处、恰逢其时, 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保护工作只停留在口号上问题, 让环境卫生保护工作真正得到实践。

3结论

通过笔者在文中的详细叙述我们不难发现, 城市现代化在新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极为迅速, 城市的发展步伐和建设速率也已经今非昔比, 但是城市发展中却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环境问题是其中很重要、令人头疼的问题, 而各种环境问题的存在明显不符合城市和国家提出的建设宜家宜居城市的理念与目标, 所以, 对城市的环境卫生予以改善势在必行, 以上是笔者的浅要见解, 希望为改善城市的环境卫生提供绵薄之力, 如果有不到位的见解敬请指出, 定当虚心接受和改正。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下, 城市环卫保洁工作存在着很多明显和棘手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的存在看似无关紧要, 实则制约着城市的发展与进步, 因为环境卫生的好坏是一个城市的脸面, 是城市外在形象的体现, 所以, 探究城市环卫保洁工作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不仅是极其有必要的, 而且是相当重要的, 笔者接下来就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究和分析, 希望对读者产生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

关键词:城市,环卫工作,问题,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常超, 王铁山.垃圾处理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城市问题, 2009 (1) .

[2]程光辉.实现城市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产业化的新思路、新方法[J].中国科技信息, 2009 (3) .

[3]杜翼.我国与发达国家垃圾处理的比较分析[J].技术与市场, 2009 (1) .

[4]黄春花.论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现状与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3) .

环卫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篇8

作为环卫管理各项工作的纽带,环卫信息统计工作应当如何更好地发挥信息、咨询及监督的作用,促进首都环卫管理事业发展,进而为首都建设世界城市保驾护航,成为现阶段环卫信息统计工作者亟待思考和提升的重要问题。

近10年是北京环卫信息统计管理工作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首都环卫事业的开展,各类报表从报表表式、统计指标、报送频率及报送方式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环卫统计工作发展的10年印证了首都环卫管理工作发展的10年。

目前,北京市垃圾渣土管理处负责收取从各区(县)市政市容委、环卫作业中心、特区管委、市环卫集团及部分数据直报单位报送的各类环卫数据。主要内容见表1。

具体的统计工作内容:准确、及时地收集、整理和汇总各类统计资料;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京市统计局及市市政市容委报送各类相关统计报表;定期做好统计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利用统计信息,监督区(县)垃圾粪便处理工作开展以及各类处理设施运行。

近年来在首都环卫统计工作要求不断提升的形势下,北京市的环卫统计管理工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包括“市-区(县)-街乡镇”在内的三级环卫数据统计管理体系已经初步形成,结合目前运行的“北京市环卫信息管理系统”,各类环卫数据能够在体系内快速有效的传递。该体系在2008年全球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和残奥会的环卫数据支持工作上经受了充分的考验。此外,北京市的环卫信息统计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统计服务水平,围绕首都环卫管理工作,在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前提下,为上级统计部门提供大量统计报表和分析数据,为首都的环卫管理和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环卫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环卫统计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区(县)环卫统计工作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受财政水平、环卫工作发展水平以及所受重视程度的影响,各区(县)环卫统计工作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个别区县统计人员、设备投入不足。二是数据报送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首都的环卫数据报送体系在市区层面已经基本建立,但是从区到区属街乡镇的数据报送体系尚未全部建立。三是统计指标尚待完善。从现有环卫指标看,目前统计指标存在指标较具体、系统性不强等现象,缺乏评价环境卫生整体情况的指标。

二、解决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要符合首都建设世界城市要求,现阶段首都环卫信息统计工作应该以完善环卫统计工作管理体系为前提,以一流的监管和服务为手段,以高效的指标体系为基础,以提高数据质量为目的,通过促进首都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为首都建设世界城市添砖加瓦。

(一)以完善环卫统计工作管理体系为前提

管理体系可以看成是一系列管理内容的集合。结合目前首都环卫统计工作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改革统计管理体制加强统计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统计工作管理办法》以及《环境卫生统计报表制度》等法规文件的培训学习和严格落实,从制度上强化环卫信息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提高区(县)对环卫信息统计工作认识。

二是加强基层环卫统计管理规范化建设,通过建立规章制度,将各相关单位的机构设置、责任分工、人员配备、岗位职责、报送规程以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明确化,全面提高区(县)环卫管理水平。

三是理顺各类数据的统计渠道,保证各类数据报送渠道畅通;各区(县)应整合本区环卫信息数据统计部门,明确职能,做到数出一家。

四是完善数据报送体系。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市—区(县)—街乡镇”三级报送体系,并逐步发展到“市—区(县)—街乡镇—村”四级报送体系。

(二)以一流的监管和服务为手段

加强监管是环卫统计工作的必要保障和有力支撑,加强服务则能够从软件上对环卫统计工作给予促进。

监管方面:完善《北京市环卫信息统计工作考评办法》作为考核区(县)环卫统计工作的依据,对区(县)环卫统计进行全面的评价;建立统计工作考核通报机制,定期公布各区(县)考核情况;建立区(县)数据属地负责制度和数据自查制度,强化数据质量。

服务方面:定期组织统计工作相关法律、制度学习;协助提高基层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提供业务指导和培训,并定期举办培训班;保证市区两级沟通和反馈渠道畅通,迅速解决统计工作中的各类问题。

(三)以高效的指标体系为基础

统计指标决定了统计对象的内容和质量。简洁、高效的指标体系能在减轻统计工作者的工作量的基础上更直观有效地反映统计对象的本质,成为首都环卫事业各项工作发展的标尺。建议梳理现有指标,结合首都建设世界城市的新要求对现有指标进行整合,对指标的适用性和实用性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能够反映环境卫生管理总体状况的指标或某一方面工作的综合性指标。例如,2009年4月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关于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结合意见要求,可以研究提出能够反映区县垃圾综合管理水平的指标。同时应建立统计指标评估和更新机制,做到与时俱进。通过这些措施使各类指标能全面及时地反映首都环卫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实现统计数据“指挥棒”的作用。

(四)以提高数据质量为目的

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数据质量的概念在近几年经历了不断的转变,从狭义的“准确性”像向广义的“准确性、及时性、适用性”转变。

一是加强数据质量监督,采用明查、暗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坚持做好数据的实地核查。

二是加强环卫数据统计的信息化建设,用科技手段保证环卫数据统计及时准确、方便快捷。

三是积极开展与国内外统计部门在数据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交流,以吸收和借鉴先进的数据质量管理方法和经验。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这对首都环卫管理工作的发展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环卫统计工作者必须立足当前,着眼建设世界城市,坚持高质量管理,高水平服务,不断创新,进一步提高环卫统计工作的现代化、国际化水平,才能适应首都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要求。

参考文献

[1] 付振华.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文化与城市发展[J].现代企业教育,2006(16):184.

[2] 周建.我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对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4):25.

上一篇:高中老师给毕业生的毕业赠言下一篇:水蜜桃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