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工作总结

2024-08-09

接种工作总结(共9篇)

接种工作总结 篇1

预防接种门诊是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窗口,2012年预防接种门诊在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以及相关科室的配合下,顺利圆满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

一、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了业务能力。

为了接种更为及时、安全、规范,我们立足本职,不断加强学习,重点学习了新的接种程序、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防治及传染病疫情的报告管理等。通过学习,我们加深了按工作规范接种的重要性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等方面的认识,提高了传染病应急和接种异常反应处置能力。我们认真的按照接种工作规范进行操作,使接种工作安全、规范。我们按照新的接种程序告诉接种儿童家长接种的时间及程序,使他们能及时接种相应的疫苗。

二、强化门诊管理,提高了服务意识。作为公共卫生的服务窗口,为了树立我室的良好形象,更好的为接种对象服务,我们树立了“服务社会、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理念,竭尽全力做好门诊接种工作。虽然门诊仅有

人,比去年平均人数少,但是接种的免费疫苗和收费疫苗都要比10年多。主要是我们强化了服务意识,通过我们真诚地服务态度融洽了医患关系;加强了门诊管理,提高了门诊接种工作效率;加强了门诊接种宣传,使接种对象加深了预防接种重要性的认识。

辅助配合医疗服务部工作,指导乡医公共卫生建档工作。

从公共卫生均等化项目启动以来,我们积极参加医疗服务科的下乡督查和指导健康建档工作,指导乡医预防接种建卡和传染病疫情报告等项目内容工作。

四、强化与护理工作的配合,切实做好新生儿预防接种工作。

我们为新生儿接种,全年共接种

人,新生儿建卡

人,建证

人。

五、切实做好防疫报表上报及防疫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每月及时上报各类防疫报表,如常规疫苗接种报表,二类疫苗接种报表等。报表上报做到了及时、准确。

七、全力配合学生体检工作。

因医院需要,门诊极力配合医院工作,抽人参加了加信中学的学生体检工作,为期一星期。

虽然工作做了不少,但是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和失误,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加以改善和改进。

接种工作总结 篇2

1 规范化预防接种工作的重要性

疫苗接种的反应主要是在接种后出现, 主要是由于面议本身所引起的一种固有反应, 并且会对人体的生理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主要是会使得人体出现红肿或发热的症状, 同时还会伴随着一定的身体不适, 甚至还会出现倦怠或食欲不振等症状。然而接种疫苗的一般反应不会对人体的各种器官造成任何影响及损伤。但不排除个个别人在疫苗接种后, 会出现与一般反应不同的反应及表现, 通常这种感情况被视为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 是由于正常的疫苗在常规的接种实施过程中或在接种后, 受种者的机体组织器官及功能受到损伤, 并没有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但无论是一般的反映还是异常的反应, 要在大规模的人群中进行接种, 是不可能完全避免一般反应或异常反应情况的发生, 但是可以在接种过程中, 接种人员可向受种儿童的家长了解儿童的个人健康情况, 及相关的禁忌症等, 同时还可以让儿童的家长正确的了解相关的汇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等, 使得家长能够即使的面对异常反应及时的进行处理, 降低对儿童的伤害。

2 提高规范化预防接种工作

在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 医疗卫生行业要不断的以患者为中心, 不断的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 高度重视医疗安全, 严格规范各种医疗器械的操作, 出台一系列的诊断标准, 建立相关的医疗风险管理体系, 促进医院更好的发展。为了确保预防接种安全性, 避免不必要的差错, 根据免疫规划有关要求, 特制订规范化接种门诊工作制度。

2.1 规范行为以及环境

医院工作人员要严格的穿着医院规定的服装, 严格佩戴胸卡, 衣冠整洁, 工作态度认真, 对待患者要热情服务, 使用文明的语言。坚守工作岗位, 上班时间不干私活。接种门诊要求环境整洁、采光良好, 通风保暖, 有醒目的标志, 并与病房、门诊等病区隔开, 以避免交叉感染。保持室内外卫生整洁, 按时做好室内消毒, 并做好消毒记录。

2.2 接种前及时收集儿童出生情况

主动搜索流动人口和计划外生育儿童中的受种对象, 通过调查摸底和利用《浙江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客户端软件》整理、核实受种对象, 及时采取预约、电话、手机短信、通知单、口头通知等适当方式, 通知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进行接种。

2.3 医院工作人员要做好接种前的相关工作

主要包括对接种的各种器械进行消毒, 冷藏及冰排等工作, 对儿童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解, 对儿童的接种禁忌症进行密切的观察, 查对预防接种登记薄与接种证, 查看疫苗外观与批号效期;核对接种对象姓名、出生年月日、本次接种疫苗品种 (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 。

2.4 询问相关情况

在对儿童进行接种前, 要向儿童的家长应询问儿童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 必要时测量体温和进行体检, 并做好预检记录。凡有禁忌症的对象不予接种或暂缓接种, 做好家长或监护人解释工作, 并在接种卡、证上做好记录。在实施接种前, 采取口头或接种通知单向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告知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在免费的第一类疫苗中有第二类替代的同品种疫苗时, 应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可以自愿、自费选择接种。

3 提高预防接种的安全性

儿童预防接种证的登记要求完整、规范, 由接种医生签名。接种人员必须持有《计划免疫上岗证》, 接种时穿戴工作衣帽、口罩, 洗净双手。接种前严格实行“三查七对”制度, 避免出现差错事故, 严格按照《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的要求进行接种。按冷链管理要求及时准备好所需疫苗, 接种时必须做到苗不离冰, 活疫苗开启后超过半小时、灭活疫苗开启后超过一小时未用完必须废弃。接种时严格疫苗接种操作技术, 做到安全预防接种。告知家长或监护人, 受种者在接种后留在接种现场观察30 min。如出现不良反应, 应及时报告和处理。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和向县级疾控中心报告。接种登记薄或录入微机。清理核对接种通知单和接种卡, 并确定需补种的名单, 下次接种前补发通知。统计本次接种情况和下次接种的疫苗使用计划, 并按规定上报相关报表。

4 预防接种社会监督制度

入托入学查验疫苗接种管理工作 篇3

实施入托入学查验是贯彻实施中国传染病防治法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年的三月、九月学校幼儿园新生入学、为加强学校及托幼机构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有效控制疫苗针对传染病在学校托幼机构爆发、流行以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根据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开展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的通知,我院承担辖区幼儿园学校接种证查验的工作。儿童入托、入学前一律凭预防接种证到家庭所在的辖区医院进行接种证查验,合格后加盖“基础疫苗已完成”或“加强疫苗已完成”章方可入托、入学。从2005年开展查验工作至今,计划免疫门诊采取由校医统一收取接种证,我院派遣计划免疫工作人员入校查验,对逾期漏种儿童下发通知单由儿童监护人带孩子至接种门诊补种。

回顾近几年工作对存在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整改。以保证此项工作顺利完成。⑴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知晓率较低,对接种工作不配合,部分家长对预防接种依从性不强,多次通知仍不能按时补种。⑵孩子新入托入学环境不适应,经常生病影响疫苗接种。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随父母各地流动,对国家扩大免疫疫苗接种政策知晓率低,漏种疫苗较多。短时间不能补种完全。⑷每年疫苗接种事件对家长早造成负面影响,进而影响疫苗接种。⑸部分私立学校幼儿园校医经常更换,工作连续性不强。⑹部分疫苗为收费疫苗,不可强制执行。如水痘传染性极强,在潜伏期即有很强的传染性,,近距离接触对未接接种水痘儿童极易造成感染并造成疾病快速流行,并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对家长社会增加负担。

为确保入学入托儿童按照免疫规划流程完成疫苗接种,建立有效免疫屏障为保障轄区儿童身体健康。我院计划免疫门诊采取多种措施、对托幼儿童查验卡介苗、脊灰、百白破、麻疹、乙肝、流脑、乙脑、甲肝、麻腮风等国家扩大基础疫苗接种情况进行查验,同时及时的对托幼、学龄前儿童进行漏种疫苗接种和麻腮风、白破二联疫苗加强接种。对已完成全程疫苗的儿童进行加盖“基础疫苗已完成” 或“加强疫苗已完成”章,我们以高度责任心认真查验每个儿童的接种证,分析以上原因对免疫接种未完成儿童采取以下措施:

(1)安排专题讲座、对辖区幼儿园、学校、园医、校医进行免疫接种知识培训及儿童常见病多发病防治。达到详细了解免疫接种流程。能够独立熟练查验接种。在儿童准备入园入学前及时发现漏种针次,并督促家长至原接种门诊补种。

(2)对全部入园入学儿童基础疫苗接种信息进行接种证电子表格录入,实施实时监控,对达到接种疫苗时间儿童及时通知补种,并在电子表格中录入,在各类疫苗查漏补种不用再次收取接种证达到快速收集资料。

(3)充分利用河南省预防接种信息平台,对在本省接种的异地儿童接种信息进行核查登记,并及时上传补种信息,避免重复个案,达到信息资源共享。为政府统计接种率做好基础工作。

(4)安排有经验的计划免疫工作人员深入辖区学校幼儿园,现场进行查验,填写补种通知单。收取未种儿童接种本。由班主任通过校信通通知家长带未种儿童补种

(5)对接种儿童详细询问免疫史、过敏史、健康情况。做到安全接种。并将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告知家长,预防接种疫苗发生异常反应时,对家长要先及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护理,在心理疏导和心理护理过程中要讲究技巧和正确的方法才能有效,取得家长信任并配合处理措施得以保证接种流程顺利实施。

(6)认真做好查验工作的各项登记,;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儿童按照麻疹、脊灰、乙肝、卡介苗、百白破顺序及时预约,督促其尽快完成接种。完成接种后将完成接种信息填入登记入档保存。并将补种记录反馈至学校幼儿园。

(7)重视与学校幼儿园沟通联系工作,对转园转校的插班生把查验接种证列入报名条件,对发生在学校的疑似传染性疾病如水痘、手足口安排专家会诊排查,及时隔离处置,避免相关疾病的传染流行

预防接种工作总结 篇4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修改<疫苗流通的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决定》,进一步加大预防接种监督执法工作力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我所严格按照上级要求,从三大项内容对各个疫苗接种单位进行了检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采购二类疫苗情况

自从省级疾病防控机构组织建立了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我区疾控中心对二类疫苗的采购都是严格按照要求在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上进行,然后分发到各街道、乡镇。这样的行为很大程度保证二类疫苗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二、分发、接受、储存、运输疫苗情况

在此次检查中了解到,我区疾控中心按照要求统一为各街道、乡镇防疫站分发和运输疫苗,各接种点都能提供疫苗的分发和接受记录本,也能提供相应的疫苗储存、运输全过程的温度检测记录等,各接种点对各类疫苗的购进和分发渠道也都是严格按照规定进行。

三、各接种单位疫苗接种情况

在此次专项检查中,我们了解到:

1、各接种点的接种人员都有合格有效的接种资格证;

2、每个接种点接种人员都建立了一类、二类疫苗接种登记记录,详细记录了每个接种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以及监护人的签字和电话;

3、各街道都对二类疫苗价格公示明确,在接种时也会给每一个接种人的监护人发一本接种告知的小册子;

4、由于很多乡镇人口外流,涉及接种二类疫苗的人很少或者几乎没有,所以很多乡镇的接种医生没有对二类疫苗价格作明确公示;对接种疫苗前告知情况也基本是口头告知。

通过这次疫苗专项检查,我区的整体情况是良好的,从疫苗的购进、运输到储存、分发等各环节都严格按照《疫苗流通的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进行。只存在一些细微不足:个别接种点的制度不健全,接种记录不完善,二类疫苗价格未公示,个别接种医生素质不高。

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会加强监督,促使疫苗这项民生工程健康、有序进行。

监督所

乙脑疫苗接种工作总结 篇5

根据南阳市宛城区卫生防疫站关于做好2007乙脑疫苗接种工作的文件精神和《南阳市宛城区2007年乙脑疫苗接种工作方案》的规定和要求,枣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07年4月进行的乙脑疫苗的接种工作已经圆满结束,现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积极安排

枣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到防疫站下发的乙脑接种任务后召开了全体工作人员会议,共同学习乙脑相关知识、乙脑疫苗接种要求以及本次接种的有关文件精神和具体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安排于全面实施乙脑接种工作,根据辖区内流动人口较多的实际情况,对辖区流动儿童家长积极宣传,动员儿童家长对适龄儿童进行接种。

二、大力宣传、加强认识

在会议后,一方面计免人员按照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筛选适龄儿童,打印、发送通知单,做好接种前的准备工作;要求村医务必将通知单及时通知到每个家长,甚至要求接到通知单的儿童家长在领取通知单时要签字;一方面开始通过宣传栏宣传本次接种的适龄儿童、禁忌症和接种时间等内容;另一方面结合社区服务中心的宣传工作、健康教育工作向广大儿童家长宣传乙脑的发病季节、好发年龄、危害等知识,使儿童家长充分认识到接种乙脑疫苗的必要性并积极的配合乙脑的接种工作。

三、严格接种、认真负责

在接种时,在防疫站流病科人员的督导下,接种人员积极负责,接种前首先做好接种的准备工作,提前准备好抢救药品、疫苗、方盘、冰排、冷藏包、棉签、酒精等需要的各种物品。准备了多个接种台,座椅等物品以方便儿童家长。接种时防疫站的督导人员和接种点的接种人员作到了六个要求重点:

1、严格筛选、查验接种对象,对有禁忌症的儿童暂缓接种。

2、尽量避免与其他疫苗的交叉接种,需要接种的其他疫苗全部另行安排时间。

3、严格消毒和执行一人一针一管制度。

4、严格要求接种质量,全部运转对疫苗质量、接种部位、接种方式、接种剂量。

5、接种现场备有急救药品,以备万一出现的异常情况。

6、工作人员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为社区服务中心树立良好的形象,接种现场秩序井然,工作人员服务热情,耐心回答家长提出的各种问题。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也遇到许多问题如:有一些家长未带接种证,有部分流动人口儿童无接种证等。还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工作,加强整体计免工作质量。

四、科学统计、及时上报

枣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接种后能够及时的上卡、上证,汇总接种结果,统计辖区应接种2100 人,实种 1900 人,接种率 100%;其中基础免疫应种 680 人,实种670人,加强免疫应种1245 人,实种 1230人。

总之,在防疫站的指导下,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有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2007年的乙脑接种工作,为更好多保护青少年和儿童的身体健康提供更大的保障,加大了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更大的促进了辖区的整个卫生防疫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枣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疫苗接种工作年终工作总结 篇6

一年来,我们接种室共接种1862人次,乍一看,人数并不多,但我们也要兼顾其他护理工作,所有工作都要求精益求精。近名儿童无一例接种事故及严重接种反应。新生儿乙肝接种率达99.9‰,卡介苗接种率为97.6%。

通过接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培训及阅读相关资料,我们三人均在理论上掌握接种的要求,注意事项及相关知识。在接种资料填写上,认真查对婴儿出生登记,病历资料,与婴儿家长认真核对,并按要求录入系统,及时将接种信息传至各单位,严防差错。严格接种禁忌症,每次接种前十分钟为婴儿测量体温,观察其皮肤及一般情况,不厌其烦逐一向家长讲解接种相关事项,反应,接种后注意事项,并在接种同意书签字。严格接种操作,为防止卡介苗接种事故,严格区分卡介苗及乙肝疫苗接种台。

为使我们的接种室规范化,标准化,我们积极准备迎接20xx年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年活动考核预防接种门诊的重新验收工作。首先在硬件设施上,严格按要求执行,配备物品齐全,严格冷链管理,严格消毒制度,并配备计算机,打印机,以实行接种资料的信息化管理。并将被年度接种信息补录入系统,我们三人利用业余时间,记忆完善工作。通过这次准备检查,也让我们获益匪浅,知道了如何在平时工作中做到‘‘痕迹化’管理,每条工作制度都认真核对整理一遍,这无形中也促进了我们的服务水平。

接种工作总结 篇7

1 儿童入学入托查验预防接种证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五条规定, 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2] 。2005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条例》中明确提出, 托幼机构、学校办理入托、入学手续时, 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 对未按规定接种的儿童应当及时补种。切实加强托幼机构和学校的传染病控制[3] 。为进一步规范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 2005年10月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 (卫疾控发[2005]408号) , 并随后在2006年9月开展了一次全国范围的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自此, 教育部门加大了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的力度, 卫生部门加大了培训、补种、补证和督导的力度, 我国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正式、全面启动[4] 。

2 儿童入学入托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模式

2.1 查验流程

我国各地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流程主要有2种:第一种是幼儿、学生在办理入托、入园、入学手续时, 家长或监护人出示接种证;校方查验完毕后, 登记查验信息, 通知需补种的儿童;防疫部门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乡镇卫生院、接种单位) 予以补种后, 信息反馈校方, 并补充查验登记信息[5] 。另一种是防疫部门在儿童入学入托前查验接种证, 对需补种的儿童予以补种, 然后出具查验审核证明, 校方凭此证明予以办理注册手续[6] 。

2.2 补种补证方式

无接种证儿童的家长或监护人被要求到居住地预防接种点开具既往接种依据办理接种证, 对未完成相关疫苗接种的给予补种。对于接种证丢失无法找回接种信息的情况, 各地均在“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漏种儿童的补种原则”的基础上做了详尽的规定[2] 。

3 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3.1 预防接种证的查验

自儿童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工作开展以来, 学校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质量总体偏低, 不同地区、不同性质单位查验情况参差不齐, 存在外来儿童和农村边远地区工作薄弱等现象。

3.1.1 学校对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的认识不足

有研究表明, 影响学校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质量的原因主要有: (1) 学校负责人对查验制度认识不足, 未将凭证报名纳入招生工作程序[7,8] 。 (2) 校医 (保健教师) 缺乏应有的计划免疫基本专业知识, 尤其是一些学校未配备专 (兼) 职保健教师, 而直接交由班主任负责查验和登记[7,8,9] 。张建军等[10] 调查发现, 北京市丰台区近50%的中小学无卫生保健人员, 44.4%的小学未设医务室 (卫生室/保健室) 。 (3) 一些学校为争夺生源, 先注册再补办接种证明, 失去了查验的意义[5] 。

3.1.2 公办和民办学校查验工作不平衡

总的来说, 公办学校的接种证查验工作质量优于民办学校。一项针对19所学校/托幼机构2 863名学生的调查发现, 入学/入托学生的接种证查验总覆盖率为44.2%, 其中民营托幼机构覆盖率仅为27.6%[7] 。金秋良等[8] 研究发现, 公立幼儿园和小学的接种证查验率分别为96.2%和71.15%, 而民办幼儿园和小学的查验率则分别只有18.18%和15.38%。

3.1.3 外来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难度大

不易获取准确的原始接种信息, 给外来儿童的接种证查验带来较大困难。胡丽明[11] 调查发现, 宁波市外来儿童无证率达70.6%, 本地儿童无证率则为13.4%。陶志华等[12] 调查也发现, 外来民工子弟小学中的外来儿童预防接种证持有率仅为16.60%。外来儿童凭证入学率远低于本地儿童的主要原因: (1) 儿童家长缺乏对预防接种知识的了解, 或因计划外生育怕罚款而拒绝为儿童办理接种证; (2) 进行预防接种时未办理接种证; (3) 接种证放在原居住地, 未随身携带; (4) 接种证丢失或随着儿童的流动、接种地点的更换, 接种卡 (簿) 及免疫史无处核查[13,14] 。

3.1.4 边远农村地区查验工作薄弱

城镇和农村地区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不平衡。聂素梅等[7] 调查发现, 乡村级学校均未实施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卢立新等[15] 的研究也认为, 边远贫困地区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是当前免疫规划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3.1.5 幼儿园儿童持证率高于小学儿童

随着儿童年龄增长, 家长对儿童健康关注程度下降, 加之儿童在进入小学后接种的疫苗种类比在幼儿园期间少, 且间隔时间相对较长, 家长对接种证的重视程度也随之下降, 是造成小学生持证率低于幼儿园儿童的重要原因[13,16] 。

3.2 补证和补种工作的落实

落实疫苗补种是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程序中的关键步骤。有研究发现, 补种工作落实较好的本地儿童补种率也仅有66.26%, 而落实难度大的民工子弟学校补种率只有38.03%[12] 。影响补种工作的原因有: (1) 接种单位不重视, 学校和幼儿园不积极配合接种单位工作[14] 。 (2) 学校保健人员对补种工作认识不足或对补种原则和标准不熟悉, 在查验接种证后, 未通知学生去接种单位补种或通知学生去补种, 但宣传不到位, 致使家长不主动带孩子去接种[8] 。 (3) 儿童家长不重视预防接种, 不愿带孩子去补种疫苗, 或因为学校和接种单位没有及时督促儿童去补种, 导致补种不全[12] 。 (4) 在补种方式和时间安排上, 对儿童实际情况欠考虑, 儿童家长因预防接种不方便, 从而放弃补种。

3.3 查验工作的监管机制

(1) 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配合尚不够紧密。在实际工作中, 教育部门 (行政管理部门、学校和托幼机构) 和卫生部门 (行政管理部门、疾控机构和预防接种单位) 缺乏沟通, 甚至出现推诿现象, 影响学校查验质量和补种工作的落实[17] 。 (2) 法律法规或规章制度不健全, 监管工作不够规范[18] 。《条例》虽然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对违反规定者给予责令改正、警告和依法给予处分, 但因为担心本部门利益受影响, 最多给予口头警告;而卫生行政部门又无权对其实施行政处罚, 不能起到惩戒作用[9] 。另外《条例》仅规定补种后可入学, 但未明确是补种几针还是全部补种完方可入学。若需补种完才入学, 极可能剥夺此类儿童几个月的受教育权利, 防疫部门和卫生执法部门对相关情况常左右为难[6] 。由于查验工作起步晚, 监管方式和内容等处在探索阶段, 监管工作不够规范, 亟待建立一个长效监管机制。

3.4 儿童家长认知情况

随着保健意识的提高, 绝大多数家长能认识到儿童接种疫苗的重要性, 但由于不同文化程度及家庭收入等的影响, 部分家长对儿童计划免疫的自我管理意识较差, 对儿童预防接种证管理及儿童凭证入学的重要性仍然存在认识不足的现象。一项对家长认知和行为的研究显示, 有93.53%的家长愿意主动配合学校入学时上交接种证, 且表示对儿童漏种的疫苗愿意积极补种;也有30.66%家长表示曾遗失过孩子的预防接种证[19] 。

4 对策

4.1 加强部门协调

部门协调是做好查验工作的关键, 要通过加强部门间协调来完善协作机制, 并加大行政推进力度, 以促进查验工作落到实处。教育行政部门应把查验工作纳入学校年度考核范畴。学校把查验工作纳入新生报名程序和学校传染病管理工作, 建立查验工作制度, 落实专兼职人员负责查验工作及管理;建立免疫接种档案, 与健康体检档案一并进入学生档案[11] 。卫生部门根据工作具体情况改进和完善工作流程, 制定合理可操作的查验实施方案。在学校开学期间, 防疫部门派人到现场技术指导, 协助教师完成查验工作。

4.2 强化监督检查

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在每年新生开学之际, 要组织专业人员开展查验工作的督查[8] , 并将检查结果以通报形式下发到各单位, 对未按要求查验和查验质量较低的单位加大处罚力度[9] 。

4.3 加强培训

由疾控部门定期对负责查验人员开展业务培训, 提高教师对查看接种证、查验项目、内容、登记内容和补种通知等知识的熟悉程度[8] 。

4.4 加强健康教育

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加强预防接种知识和凭证入学入托必要性的宣传, 使凭证入学入托工作由现在的被动式转为家长和学校主动要求的工作[13] 。

4.5 追踪补种工作

补种工作是查验工作的关键和目的, 因此学校教师和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要承担督促儿童补种工作的义务。学校要对儿童补种情况进行跟踪随访, 在补种完成后复查接种证, 及时掌握儿童疫苗补种情况[9] 。国外研究也表明, 医护人员的提醒能有效促进儿童按时接种[20] , 因此接种门诊应根据学校的反馈情况主动提醒儿童接种。接种门诊尽可能考虑家长携带儿童补种疫苗的需要, 合理安排补种时间和方式, 接种单位应主动联系家长, 预约时间, 上门、进校进行办理接种证[12] 。

4.6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美国的“state-based school-entry vaccination laws”已被证明对提高儿童接种率效果迅速而明显[21] 。而我国的接种证查验工作只在《条例》里面有简单规定, 未就具体的实施步骤、各部门责任作出明确规定, 今后应就此制定更加详尽、规范的法律依据。

4.7 注意新方法在接种证查验影响因素研究中的应用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开展研究是近年较新的方法。一项在夏威夷开展的研究即使用了地理编码与人口学资料的匹配, 得出受教育程度和家庭语言对预防接种率的影响[22] 。新方法的引入可以有效改进研究者对各类影响因素的分析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接种工作总结 篇8

【关键词】 社区;预防接种;安全接种

从社区预防接种门诊的重要性上面来看,它担负着整个辖区所有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它对儿童身体的健康,对产染病的控制等等都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目前,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伴随着国家日益对预防保健工作的重视,国家加大了对社区预防保健工作的投入力度,从而促使社区预防接种门诊处的设施日趋完善,同时,与之相配套的软件系统也日趋完备,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社区预防接种门诊在接种的安全系数上面日益升高。但是,同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不能因为技术的完善而在操作上掉以轻心,相关人员仍然需要在预防接种的工作中,我每一个环节中的每一个细节工作做好。

1 预防接种前的安全措施

1.1 认真做好预检登记 对于预检登记来讲,这项工作是儿童预防接种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做好安全注射工作的出发点。那么,在这一环节当中,需要做的就是要对接种证当中儿童的姓名、出生的日期、性别以及所需要接种的疫苗等等做出详细的核对。同时相关的人员需要向儿童的家长讲清楚接种这样的疫苗能够预防的疾病,具体的免疫程序以及接种过后可能会出现的反应等等。当然,除此之外,还需要向家长询问儿童近阶段的健康史,儿童以往的疾病史以及过敏史等等。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应该要对儿童进行体温的测量,并实行相关的体格检查。针对有禁忌证的儿童来讲,一定要拒绝接种;对于暂时不适合接种的儿童来讲,一定要暂缓接种,相应的作好记录[1]

1.2 严格做好规范接种准备工作 对于接种的医生来讲,需要做的就是要通过护士站来对家伙在那个以及接种儿童的姓名做出核对,通过此,来使得由于发音类似以及同名而造成的错拿证以及打错疫苗的情况得到避免。在这之后,需要做的就是对所需要接种的疫苗和护士站疫苗一致与否做出核对。在进行疫苗的准备之前,接种医生需要对儿童的健康状况做出再一次的合适,同时对照接种证进行再一次的核对,通过此,来对接种疫苗的正确性以及间隔时间的正确性进行保证。

2 预防接种时的安全措施

2.1 严格按照医疗操作规范执行 这一点,也就是要求接种人员在这是之前,应该严格的对照着疫苗的名称、疫苗的有效期以及安瓿的完整性等等做出核查。在进行吸药之前,应该把药液摇晃充分,并严格按照所规定的要求来吸取药量。同时,告知儿童家长把儿童的注射部位充分的暴露出来,其目的是要做到更加准确的操作[2]。在这之后,接种人员对儿童的皮肤进行消毒,等到消毒液干了之后,方可对儿童实行注射。其根本目的是要促使消毒液杀死活疫苗的现象得到避免。

2.2 正确把握好注射部位与深度 从目前预防接种注射的方法上面来看,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皮内注射、皮下注射以及肌内注射。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由于上臂外侧的三角肌这一地方并没有比较重要的神经,也没有大血管,加上这一部位比较暴露,所以,有80%以上的预防接种都选择的是這一部位注射。对于皮下注射来讲,主要就是把少量的药液注射到儿童的皮下组织;对于肌内注射来讲,它主要是在要求和皮下注射相比较起来发生疗效要更加迅速并且不能够口服或者是静脉注射,当然那些注射性强以及药量比较大的时候也应该采用这样的注射方式。对于肌内注射来讲,它和皮下注射相比较起来,其注射位置的深度要来的更深。另外,还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对影儿进行注射的时候,要对以下的方面加以特别注意,那就是婴儿在上臂外侧三角肌的这一地方还不够发达,并且部位也相对比较小,所以,在对其进行注射的时候,一定要准确并要达到一定的深度。那是因为,如果注射过于浅的话,极易形成局部硬节的,如果严重的话还很有可能会造成婴儿局部发炎现象。

2.3 使用疫苗专用注射器注射 这一点,也就是在注射的这一过程当中,要使用一次性疫苗接种专用的注射器,尽可能的做到一人一个针头,一人一个针管。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从根本上把玻璃注射器以及针头灭菌存在的不够彻底以及易污染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这样一来,就使得交叉感染的现象得到避免。

3 预防接种后的安全措施

儿童预防接种完成之后对其做出密切的观察可以说在安全注射中是有着重要作用的,所以,对于防疫人员来讲,必须要做到对儿童接种之后的不良反应做出迅速且正确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做出应对措施。当然,与此同时,防疫人员还需要报告至相关的部门,并认真且详细的把接种反应记录及与之相应的处理促使作好记录,最大限度的把接种反应的危害降至最低。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进行。

3.1 认真对待观察期的儿童 在儿童接种完毕以后,接种人员一定要告诉家长对儿童实行30分钟的观察,如果儿童在接种疫苗自后,出现任何的不适情况或者是异常表现,那么,家长都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这是因为,对于那些严重的接种反应来讲,它们在早期所体现出来的症状都是比较轻微的,加上在接种的对象中,婴幼儿所占的比重居多,他们不能够很好地把接种之后的不适现象表达出来,所以,对于这一类接种对象,防疫人员更加需要对其所发生的不良反应引起重视。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做出正确的判断,并针对具体现象做出积极地处理,从而促使严重事件发生的现象得到避免[3]

3.2 预防接种反应的处理 从接种反应的类型上面来看,主要可以包括正常反应、加重反应、异常反应、耦合疾病以及接种事故等等。针对这些不良反应,需要做好应对措施。首先,从正常反应以及加重反应的处理上面来看,正常反应不需要做任何的处理,只要适当的休息两天,就能够恢复到正常。但是,对于其中少数的比较严重的儿童来讲,可以对其局部做热敷,但是,如果儿童注射的是卡介苗的话,应该严谨局部热敷。另外,如果儿童有全身的症状的话,应该针对症状对其做出治疗,比如高热以及头痛的话,需要让其休息,并给与解热镇痛的药物及逆行那个处理。

其次,对于出现异常反应的儿童来讲,应该结合儿童异常反应的类型,实行相应的治疗处理。当然,在平时的工作当中,就应该把各种异常反应的处理员做好,同时,要把抢救的药品以及抢救的器材等等都始终备好。

4 其他方面的安全措施

4.1 强化冷链系统的管理 对于安全接种来讲,不然需要疫苗的质量来进行保证,可以说疫苗的质量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对社区预防接种门诊安装上冷链检测报警系统,能够有效地促使疫苗储存安全性的提升,而且不管在什么时候,它都可以采取积极地应对措施,即便是在发生停电的情况的时候,也一样。当然,即使是这样,对于相关人员来讲,也还是需要时时刻刻的对冰箱的温度进行关注,并定时作好记录,同时实行定期的冰箱维护,通过这样的措施,来对冰箱得以正常运行进行保证。

4.2 强化接种人员的责任心 接种人员他们处于预防接种的第一线,必须要始终牢记安全第一,一定要始终明确在预防接种的过程中,必然会有诸多的未知危险因素存在,所以,针对这样的安全威胁,接种人员必须要把自身的责任心强化,并不断提升自身的防范意识,通过此,尽可能的促使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的儿童接种后不良反应现象减少。不管接种人员有多么的忙,但是,也应该要对每一位接种的儿童都尽心尽责。

5 讨 论

总之,计划免疫的这一项工作,在目前来讲是有效控制传染病的基本方法,这一项工作也是长期且艰巨的任务。所以,在具体的接种过程当中,必须要时刻提高安全意识,护理人员要做到仔细且周到,儿童父母要做到积极地配合,只有每一方都把预防接种的每一个细小环节的安全工作做好,才能够真正把疫苗免疫的效果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最终对儿童的安全进行保证。

参考文献

[1] 陈水艇.预防接种安全管理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6):127-127.

[2] 施雪芬,加强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管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29):349-349.

2010全县免疫接种工作总结 篇9

卫生厅 **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省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细则>的通知》及《**省2010年麻疹强化免疫活动实施细则》之要求,**县在县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于2010年9月11—20日对8月龄至6岁组儿童开展了一轮麻疹组份疫苗的强化免疫接种工作。

经市级专家作快速评估调查,本次强化接种率达到了98.36%,**县疾病控制中心快速评估抽查了火德红、龙树、小寨三乡9村270人,接种265人,接种率为98.15%。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县位于**省东北部,牛栏江北岸,是**市的西南门户,东北与昭阳区接界,东南与贵州省威宁县毗邻,南部和西部与会泽、巧家两县隔牛栏江相望。国土面积1487平方公里,辖9乡3镇84个村(居)民委员会,境内最高海拔3356米,最低海拔568米,立体气候突出,自然灾害频繁,返贫现象严重。2009年末,全县总人口414244人,出生儿童6875人,出生率为16.59‰,其中,回、彝、苗、仲等少数民族9万余人,贫困人口15.25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2336元,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群众不利于健康的生活陋习较多,文化素质不高,卫生意识淡薄,卫生状况普遍较差,外出务工人口流动较多。

全县有县医院1所,中医院1所,保健院1所;2003年成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核定编制60人,现有在岗职工47人,占编制数的78.33%,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6人。设有免疫规划科,有专业技术人员7人;有乡镇卫生院13所,下设防保组14个,乡级专职疾病预防控制人员14人;村卫生所84个,乡村医生317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领导重视 责任明确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不仅关系到全县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关系到我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县委、政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一是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卫生、教育局长任副组长,宣传、财政、食药监、妇联、团委、广电、文化等部门领导和各乡镇分管领导为成员的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领导组。各单位、各乡镇相继成立了领导小组,卫生局还成立了技术指导组、疑似异常反应诊断处理组、巡回督导组和宣传报道等相关组织。

二是2010年9月8日及时召开了全县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动员、培训会议,会议由**县卫生局李兴旭副局长主持,卫生局王燕书记作了动员讲话,李副局长对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工作分别作了具体要求,县疾控中心就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进行了相关业务培训。领导组各成员单位领导、卫生院院长、防疫医生、保健医生、卫生局全体干部职工、县直医疗卫生单位领导和抽调下乡人员参加了会议,参加培训会议人员约85人。9月10日前,各乡镇、各村(居)委会、卫生院相继召开二级培训会议,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级各有关部门的职责。

三是制定了《**县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工作实施方案》和《**县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疑似异常反应处置预案》。

四是政府要求要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把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作为执政为民的大事来抓。

五是全卫生系统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为中心,王燕书记、李副局长要求举全卫生系统之力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工作,所有工作人员在接种期间禁止饮酒,严肃工作纪律,启动工作问责制。

六是疫苗接种期间所有村卫生所在做好通知村民事由的前提下,停诊全力开展麻疹组份疫苗的接种工作。

(二)组织有力 宣传到位

全县县直医疗卫生单位抽调了业务骨干40人分赴各乡镇指导,并以持钩到各乡作督导的**县疾病控制中心专业工作人员为督导组长;各乡派出每村至少1名的乡级医务人员85人深入各村指导317名乡村医生工作;乡村社领导及学校校长、老师等106人参与了此次工作。县卫生局成立了3个以李副局长、纪检书记徐嘉伟、吴献副局长为组长的督导组负责全县巡回督导,各乡镇分管领导、中心校校长、卫生院院长负责辖区内的巡回督导和指导;**县人民医院被指定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的定点医院。

各卫生院对全体职工、全体乡村医生进行了接种知识和疑似接种异常反应的业务培训,学校召开了“三个”会议,即领导班子和班主任会议、全体教职员工会议、学生家长座谈会,分别将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个人。

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召开了社长会议,村委会班子成员,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积极参与配合强化免疫接种工作。

县卫生局督导组、技术指导组重点帮助薄弱地区和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地区,对重点学校坚持守候在现场。做到了环环有人抓、步步有人盯、层层有落实,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实施。

为确保群体性接种的安全,**县卫生局采取了下列措施:

一是加

强宣传,使疫苗接种可能会出现的反应做到家喻户晓。

二是实施告知,所有接种对象有家长签字。

三严格筛查禁忌症,首先由班主任筛查学生的慢性病如癫痫、精神病等;其次是医生再进行禁忌症把关筛查。

四是严格操作规范,确保安全注射。

为了确保此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的质量,疫苗从县到乡镇,乡镇到各接种点,均保证了疫苗适宜的温度下运转,并按照要求在接种前对疫苗进行清理核查,对临时接种的人数进行摸底登记,计划疫苗需用量,疫苗进行用冷藏箱或冷藏背包、冰箱保存,确保疫苗的效价。接种人员严格按照预防接种操作规程和培训要求,开展了接种前预检,实施安全注射,观察儿童接种后的反应。在观察室准备了各项急救药品和器械。接种完成后,各乡镇卫生院均及时对放置针具的安全盒进行了集中统一焚烧深埋处理。本次接种工作由于各乡在开展接种工作中准备充分,至接种完毕后,全县只发生1例过敏性皮疹。

通过社长和乡村医生入户宣传,学校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宣传,医院利用群众候诊之机宣传和广播宣传、标语宣传、板报宣传、传单宣传、手机短信等多种宣传方式并举,使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工作深入村社、深入人心,受教育人员达30余万人,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2010年9月11日—20日,我县共出动宣传车31辆次负责流动宣传,张贴宣传标语587条、张贴宣传画102张、横幅107幅,发放宣传单4776张,发放家长告知书14400张,进行出黑板报、墙报96期次,赶集天利用广播宣传96次,**有线电视每天晚间新闻播放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通知10天;手机短信宣传8万余户。采取了以上各种各样的宣传方式进行宣传,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三)运作规范 成效明显

实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工作前,各村民委员会、社区严格按照《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摸底与接种情况登记表》的相关要求,认真开展了摸底调查工作。至9月4日,全县摸底调查结束。各村派驻人员和疫苗分发于9月10日全部到位,2010年9月11日上午准时开展接种,9月20日全面结束。

根据上级方案的要求并结合我县实际,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经县领导组和技术指导组研究,本次接种工作采取固定接种和入户接种相结合,接种点的设置和接种人员的资质卫生局专门下文作了认定。共设立临时固定接种点534个,固定接种点98个,学校严格禁止设立接种点,凡涉及学校学生接种,一律由家长带到卫生院或卫生所指定的固定接种点开展接种,严格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疫苗储存和运输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开展工作。启动时县乡指导组具体到现场组织实施,示范接种程序。

全县8月龄至6岁儿童(即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1月10日出生儿童)应种为41801人(其中本地儿童40992人,外地儿童809人),除有禁忌症的儿童未及时开展接种外,全县实际接种40839人(其中本地儿童接种40039人,外地儿童800人),接种率为97.70%,实现了上级要求的95%的目标

三、取得的成功经验

1、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县、乡两级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动员、培训会都是由党委、政府组织召开,主要领导到会作动员讲话,逐级签订责任书,负责辖区内接种对象的宣传、组织、发动工作,卫生局李兴旭副局长、王燕书记、纪检书记徐嘉伟、吴宪副局长亲临各乡进行督导检查,指导强化免疫接种工作。乡镇政府分管领导自始致终参与强化免疫接种工作,调集并保障工作所需的交通工具。

2、部门协调配合:各乡中心校校长全程参加每个学校的组织、发动工作。提供必要的交通工具,各班班主任参与接种禁忌症的筛查和接种后学生的观察。

3、卫生局组织有力:卫生局抽调了县直单位技术骨干40人、各乡卫生院医护人员85人和乡村医生317人组成接种组,并组织3个督导组巡回督导,接种期间全县84个村卫生所停诊关门,所有工作人员禁止饮酒,对98个固定接种点和534个临时接种点人员经培训后,以文件通知实行行政许可。

4、疾控中心技术指导有方:疾控中心被抽调的业务技术指导人员从业务培训、宣传、接种点的选择、组织接种、接种反应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处理及资料收集汇总、报告均按《实施细则》要求有序开展。

5、各级工作人员认真负责:参加本次强化免疫接种活动的各级各类工作人员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较强责任心投入强化免疫接种工作,许多工作同志白天参加紧张的接种活动,晚上打针输液,病人为健康人预防疾病,确保了本次接种不留死角。

6、规范操作,减少了疑似预防接种反应病例的出现:由于在接种前做好对接种禁忌症儿童的筛查和体检工作的培训,并做好各种反应药品的准备工作,**县在本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过程中只出现1例过敏性皮疹反应。

四、存在问题与打算

1、我县属“老、少、边、穷”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少数民族杂居县,财政基础薄弱,资金匮乏,无法配套工作经费,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预防接种单位缺乏必要疫苗运输车、工作督导车、冷链设备和必要的检查督导经费。

2、人民群众文化素质不高,卫生保健意识不强,主动接受力度不够。

3、县中心接到市中心下发麻疹疫苗40000人份;县级下发各接种点麻疹及麻疹组份疫苗42000人份(含8月常规运转接种2000人份麻腮风三联疫苗),其中2009年1月—2010年1月出生儿童未接种过麻疹组份疫苗的儿童一律使用麻腮风三联疫苗接种,其余年龄组或已接种过麻疹组份疫苗的儿童一律使用麻疹疫苗接种;为保证本次疫苗接种能够充分对适龄儿童开展接种,县中心要求各乡应充分发挥宣传动员工作,调动各乡、村卫生所确保接种率达95%的目标,要求各乡调动所有乡、村库存麻疹组份疫苗,完成本次强化接种工作,全县除市级供给的40000人份麻疹疫苗外,调出麻疹组份疫苗2880人份(县、乡、村三级库存麻腮风三联疫苗),本次实际使用42661人份麻疹及麻疹组份疫苗。

本次强化免疫工作中,根据各乡报告的接种情况,翠屏、龙树两乡镇接种率未达95%以上,应加强对生病或暂缓接种的儿童的查漏补种工作,严防在今后的工作中发生麻疹发病;其次,上述两乡今后应重视摸底工作。

4、对患病儿童或发热儿童,要求各乡在儿童病愈后及时开展查漏补种工作,降低未接种疫苗而引起麻疹发病。

5、进一步加强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工作,做好适龄儿童建卡、建证工作,确保每个儿童接受到两剂次的麻疹疫苗接种,提高免疫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儿童。

6、严格执行入托、入学儿童的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加强学校与卫生机构的相互协作配合,确保预防接种证查验和未接种儿童补种工作的开展。

7、积极做好特殊人群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的管理,加大对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儿童和边远贫困地区、厂矿薄弱地区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采取多种预防接种措施相结合,提高适龄儿童扩大免疫工作的预防接种。

8、开展麻疹流行病学监测,积极开展出疹病例的血清学监测,对可疑病例进行实验室诊断,及时做好疫情的监测报告,加强疫情监测的敏感性。

9、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扩大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发病的宣传,开展不同形式的科普教育,使公众积极参与,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使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疫苗和疾病控制工作再上一个崭新的台阶!圆满实现到2012年中国消除麻疹的庄严承诺。

五、工作建议

1、各级政府应将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工作纳入议事日程,给予必要的财力支持,改善基础设施和工作经费,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2、明确主体,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建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基金,以保证出现疑似预防接种反应的预防接种反应赔偿机制。

3、农村外出流动儿童比例较大,流动人口管理难,到了学龄期,流动儿童都要回乡入学,建议在幼儿园、托儿所、小学学前班或一年级新生入学时开展每年一次的麻疹强化免疫或入学新生查验预防接种证的查漏补种工作,以弥补常规免疫接种的不足。

4、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制作必要的宣传品,保证免疫规划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5、加强冷链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县所有的冷链设施、设备远远满足不了疫苗运转的需要,要保证疫苗效价的稳定,具备必要的冷藏设施这是先决条件。

6、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高乡村医生待遇,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建立一支长效机制的乡村预防保健医疗队伍。

7、加强儿童预防接种证的管理,建议教育部门把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作为入托入学的必备证件来抓,进一步提高持证上卡率,减少学校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病率。

8、暂缓接种的部分儿童和外出流动儿童返乡后,适合接种时,各乡镇要按规范及时接种,继续做好查漏补种工作。

上一篇:大人为什么作文下一篇:八年级上册语文《“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