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作文真题

2024-07-17

山东高考作文真题(精选8篇)

山东高考作文真题 篇1

2013高考作文真题:山东高考作文题目

关键词: 2013;山东高考;作文试题;见证;

[提要]2013高考在6月7日上午拉开帷幕,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一直都是考生们关注的话题,下面为您盘点各地历届高考作文题目及作文内容。作文要求: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完成一篇自命题作文,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800左右。2013山东高考作文:为作家作品挑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诚恳地感谢读者对她的作品“咬文嚼字”;莫言在被“咬”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表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

要求: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4.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2012山东高考作文题:以孙中山箴言自拟题目

2011高考作文题目——山东卷:《这世界需要你》

要求:形式不限,诗歌除外,800字以上。

2010山东高考作文题:生活品质靠什么来支撑

生活品质,靠什么来支撑?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衡量生活品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标准。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国人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于物质生活的改善,于是乎,名牌和奢侈品在一些人心目中的分量似乎愈来愈重。

据有关统计,68.8%的受访白领愿意花钱购买奢侈品,受访白领在奢侈品上的年消费人均达到22062.8元。26岁的外企职员FLORA月薪5000元。她说,自己购买奢侈品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挣面子。28岁的部门主管AMBER拿着8000元月薪,也是一名奢侈品的追随者。她自称买名牌不为面子,不求舒适,只为“激励自己”。AMBER说,她会关注千万富翁的生活方式,这会让她搜罗名牌更有“方向感”。

在平时的的生活中,你会在意名牌和奢侈品吗?金钱是衡量生活品质的唯一标准吗?作为现代人,生活品质靠什么来支撑?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联系社会实际或你的人生体验,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不得抄袭。

2009年山东省高考作文题目:见证

见证,是社会、历史、生活的凝聚。生活中,我们见证了个人悲喜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变迁中,许多人或事,是……见证。请以“见证”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2008高考山东省作文题目:“春来草自青”

作文要求: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完成一篇自命题作文,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800左右。

2007年山东卷作文题目: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要求:请以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为题写800字文章,自拟题目,自选主题自选文体,文体特征明显。

2006年高考作文山东卷

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星 星

雷抒雁仰望星空的人,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晶莹,透亮,没有纤瑕。

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渣,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山东高考作文真题 篇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到的是俗,有人看到的是闹,有人看到的是静……

要求: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4文体特征鲜明。

【解题】

可紧扣材料“不同的人看窗外图画”,从“看到什么”的角度进行写作。考生要先弄清楚,材料中涉及的内容可以分为三个要素:主体,人 (不同的人或同一人);客体,图画,有比喻义,可比喻现实世界,但不可比喻心灵世界;媒介,窗子,可以是真实的窗子,也可以是比喻的窗子 ,但不必做过多引申。考生也要先弄清楚,材料的核心内容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即主体如何看待客体。考生还要先弄清楚,材料可以归纳为不同的人 (或同一人)透过窗子、窗口等媒介可以看到不同的图画,即人如何看待客观世界。在先弄清楚了这些之后,考生便可从“看到什么”的角度去谈:从同一个窗子望出去,不同的人 (或同一人) 会看到不同的东西。生活在同一个社会,有的人看到了繁荣,有的人看到了没落;看同一部《哈姆莱特》,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读同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可紧扣材料“不同的人看窗外图画”,从“为什么”的角度进行写作。 “从同一 个窗子望 出去”,为什么“不同的人 (或同一人) 会看到不同的东西”?从外在的原因看,看到的事物本身是丰富多彩的。从内在原因看,不同的人 (或同一人),观察角度不同,心态不同,看到的世界也不相同。

可紧扣材料“不同的人看窗外图画”,从“怎么样”的角度进行写作。就是我们应该怎么做才好。比如角度不同,发现不同,告诉我们既不要自以为是,也不要妄自菲薄。同时还启发我们要多角度看问题、全面看问题,免得“横看成岭侧成峰”。再如,既然不同的心态能够让人看到不同的东西,那我们应该尽量以积极的心态、高雅的情趣看待事物,发现世界的美……

【范文】

温水沏俗俗成雅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时不同景不同人不同,所见自然不同。俗茶俗杯俗景,只需一雅士,便可沏俗为雅,洗尽风尘。

世上本没有雅物,只是有了雅士,物便脱俗成雅。寒山寺本是和合二仙之一寒山和尚的庙宇,世人求姻缘,多年拜月老,于是寒山寺便冷清下来。再后来,一首《枫桥夜泊》落在了这里,仿佛一片甘霖,使寒山寺焕发了生机。从此,寒山寺成了文人墨客的胜地,它的香火也因此旺盛起来。寒山寺仍是那个寒山寺,寒山和尚自然仙踪难觅,一位雅士的留宿便使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非雅之妙哉?然而万千香客之中,是否有人能再次领会那船中夜半钟声的寂然?俗人见俗,雅士见雅,同是寒山寺,谁又能拈它一撮俗气于杯中,沏它一杯雅香茶呢?

俗是一片茶叶,俗景是一只茶杯,雅士的雅心是水,用时光将他们的全部沏成一桩雅事。

雅也不是天生天养的,而是从俗世中修炼出来的。从千年前的《诗经》中我看到一位位平凡的俗人从我身边走过,有思念美人的少年,有悲天悯人的大夫,有衰号酷政的隶民,这些都是俗事,但雅士来了,他是民族的歌唱者,他是天子的采风官,也许在当时他也不过是一位尘士满面游走四方的浪荡客。但千年已过,俗事沉淀,那氤氲冒着热气的难道不是千年前的雅风吗?那曾经的天子下臣难道不是一位雅士吗?采风是他的修炼,俗风练就了他的一双慧眼,从古周国的红尘中,寻找真正的雅风,去浸润千年后的子孙。

俗世再过一千年仍 是俗世 ,徒呼奈何?举世皆浊而我独清 ,非也。俗人不是不识雅物,而是无法从俗物中看到风雅;雅士的世界也不尽是雅事,而是他能够从俗事中发现雅事。丰子恺先生的漫画便是一例: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俗人不识风雅,都散去了,只有丰子恺发现了夜景之妙,巧著丹青,将风雅留于纸上。可见,俗是雅的前身,雅是俗的本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一人见雅不如传之俗人,世上便又多了许多雅士。

山东高考作文真题 篇3

写作(50分)

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1)半命题作文:有 相伴滋味长

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2)命题作文:你有属于自己的光芒

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生活经历和感悟,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阅卷者说】

2016年山东青岛卷的命题形式延续了近几年的命题规律,即采用二选一的形式,并呈现出持续稳定的导向。在难度上与2015年基本持平,趋向标准化,审题上没有设置障碍。从内容上看,2013年的半命题作文“找回 ”和自命题作文“告别”,重在引导考生关注成长,反思生活,寻找成长正能量,进而潜移默化为健康的精神品质;2014年的命题作文“我不为那件事后悔”和自命题作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注重引导考生关注自我的品质和精神,关注成长,促进考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处世观;2015年的命题作文“身边风景也动人”和半命题作文“赢得了 ”则引导考生回味生活、品味生活,注重引导考生提高品位和理解力;2016年则又引导考生品味生活、关注自身成长,形成正确价值观,从而从潜意识层面激发考生关注精神上的成长,蓄积成长正能量。

【思路解析】

题目一是一道半命题作文。“有 相伴”选材面广,人人都有话可说;“滋味长”则要求学生写出真实的体验和感受,与课程标准的要求吻合。

初中生正处于成长期,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必然会有与某人、某事物、某种生活体验或精神感受相伴的经历。因此,不管写“有家人(好友、老师等)相伴”“有书(体育运动等)相伴”还是“有坚强(孤独、乐观等)相伴”,都会是很好的写作题材。这个题目的侧重点在于“滋味长”,即这种经历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令人回味的,而回味的过程就要求学生必须沉静下来,回顾、反思生活经历,提炼出这种经历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

题目二是一道命题作文。首先理解题目的意思,“光芒”可以指自己的成长中经历的事例,也可以作為情感体验。结合对题目意义的理解,考生可将作文写成记叙文,叙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不同人生体验,或叙述自己的不凡特长。写作时应以叙事为主,在行文过程中,要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参与的人物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并注意修辞的使用,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考生还可将作文写成议论文,表述自己对“光芒”的看法,点明一个人有属于自己的光芒的积极意义,呼吁他人树立拼搏意识,努力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在具体的行文中,可引用名人名言充当道理论据,还可以列举事例充当事实论据,使论证过程翔实具体,富有说服力。

【误区警示】

体裁误区:作文二选一是中考的老传统了,半命题作文要求是记叙文体裁,命题作文则不限体裁。千万不能在体裁上犯一些低级错误。

选材误区:不要脱离自己平常的生活圈子选材,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也只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才能打动人。

写法误区:今年中考作文题目普适性强,所以写好、写出彩并不容易,第一立意“撞车”者众多,所以需要考生具有独特的成长体验和扎实的文字驾驭能力,找到最佳落笔点。

【标卷作文一】

有亲情相伴滋味长

□一考生

有一种爱需要表达,迟了就无法再来;有一种情需要珍惜,走了就无法追溯,它就是亲情!从最初的出生,到懂事,它,一直陪伴着我们;从小小的伤害,到大的挫折,到失败,它,从未离开过我们。(开篇议论,谈对亲情的认识,紧扣题目。)

前几天,同桌与母亲吵架了,她每天向我倾诉:现在的家长一点儿也不了解孩子,总爱管着孩子,让我们感觉不到一丝亲情。(引述同桌与母亲吵架一事,多角度对亲情的认识,并引发下文。)

同桌的倾诉,让我想起了上星期的事,那天晚上,作业特别多,我一直写到深夜十一点还没写完。妈妈敲敲我的房门,走进来轻声地说:“别写了,快睡吧。”我写作业本已经很烦躁,这时听到妈妈的话,愈加觉得她不可理喻,总爱乱操心,我随即对她大声说道:“怎么睡啊!作业还有这么多没写呢!”妈妈突然怔住,叹了口气,转身默默离去。(过渡自然。母女对话,仍然扣住一个“爱管”,也写出了“我”对妈妈的不理解。)

也不知又写了多久,我渐渐趴在桌子上进入了梦乡。醒来时,身上突然滑落一件大衣,桌子上也多了一杯牛奶。我顿时感觉有什么哽住了我的喉咙,泪水不自觉地溢出了眼眶。妈妈为了我而日夜操劳,眼角已生出皱纹,头上已长出白发,她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我有什么资格向她发脾气?(“滑落一件大衣”“多了一杯牛奶”突出了妈妈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写自己被妈妈的亲情感动了。)

也许母亲就是这样,为了孩子,一直做个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者”。不仅是母亲,仔细想想,一路走来,总也少不了父亲严厉的责备,爷爷慈祥的笑容,奶奶唠叨的叮咛……这,就是亲情。(推而广之,作者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亲情,没有“白头生死鸳鸯浦”的轰轰烈烈,却也有“夕阳无语为之动”的真挚;没有“身似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的长相守,却也有“天长地久有时尽,血脉相连无绝期”的亘古永恒。

细细品味,亲情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我们的成长有它相伴!同学们,让我们珍惜这份亲情吧!(再谈对亲情的认识,首尾照应。)

【考场得分】内容20分+语言20分+结构10分=50分

nlc202309090357

【写作借鉴】1.立意:构思新颖。开篇谈及感悟,形象而又耐人寻味,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亲情将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体会。然后通过与同桌的聊天导引出自己与母亲的故事。借助故事作为载体,一事一议,情感抒发流畅自然。结尾点题,耐人寻味。2..选材切口小,表达流畅。文章的选材从小处着眼,感情表达得恰如其分,语言自然流畅,且首尾圆合,多处点题。

【标卷作文二】

你有属于自己的光芒

□青岛一考生

命運也许和我开了一个玩笑,身为女生的我,却没有半分淑女的模样,整个地地道道一假小子。(开篇自我评价,点出自己独特的个性,紧扣题目。)

瞧我,高高的个子,宽厚的手掌,大大的脚板,甚至连眉毛也长得像个男孩样——又粗又浓。上中学后,我索性留了短发,往人面前一站,嘿,谁知道是个女生!(描写自己的外貌,突出“假小子”形象。)

一般女孩子都喜爱音乐,我的最爱却是体育。本来我也喜欢唱歌,可是我那男孩子般沙哑粗犷的嗓音实在不敢恭维,我当然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丢人现眼。后来,偶尔一次听了徐美凤的歌曲,不觉又惊又喜,我这粗嗓门原来也是一种特色啊。所以有时躲在家里把门窗紧闭后高歌一曲,自我感觉还蛮不错的。(介绍自己的爱好:体育和唱歌。“粗嗓门原来也是一种特色”写出自己的乐观向上。)

我的性格也像男孩一样,天生好动。平时做作业,总不能静下心来像女孩子一样秀秀气气、仔仔细细地做,每次都是一边孙猴子般地东张西望,一边心不在焉地写字。由于我的男孩子习气,在校我的男死党当然很多了,和好哥们天天混在一起。虽然没有得到一个女孩子该有的赞美,但是为此收获了一堆好哥们,一起“上山下海”,这种感觉也是蛮爽的。(介绍自己的性格:男孩子习气。“和好哥们天天混在一起”突出自己的人缘很好。)

不过,男生朋友多了,也给我带来了一些麻烦,记得那是一个周末晚上,我接到了一个男生朋友的电话,刚把电话挂上。妈妈就追过来逼问:“谁打的?男生还是女生的?有什么事?”我解释说男同学打来的,还没说完,妈妈就急了起来:“男生怎么有咱家的号码?”我只得又解释说:“只是问我一道题怎么解。”妈妈这才略微放下心来,但又说:“以后不许再把家里的号码告诉男生,你也不许给男生打电话……”说完不高兴地走了。这时,我反倒无奈了起来:妈妈,您真是多虑了。我们真的只是好朋友呀!(叙述妈妈的追问,意在突出“我”的人缘和豪爽性格。)

不过,说起这些男生朋友,虽然给我带来了一些麻烦,但也给我带来了不少方便呢!因为我的字也是大大咧咧的,被同学戏称“大得可以打得死老虎”,这和那些男生朋友的字很像,为此,有时候写不完作业的时候,他们给我提供了不少帮助,尽管那一次还是被老师发现了。老师看后哭笑不得,对我说:“你呀,得有一个女孩子的样子,不要天天跟一个假小子一样,字也学着写得秀气一点嘛!”(让男生朋友替自己写作业,却被老师发现,老师为此劝我写字秀气一点,妙趣横生,充满画面感。)

说到秀气,我呀,只得惭愧地低下头了:想想也是啊,我太像一个假小子了,实在不知道秀气为何物。不过这样正好,不管我像什么,我就是我,做自己才是最舒服的。因此,对于那些每天和自己“不良”习惯做斗争的朋友们,我满可以大大咧咧地劝导你们说:“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你就是你,要有属于自己的光芒!”(虽然离秀气很远,但是作者悟出,“我就是我,做自己才是最舒服的”,由此劝导那些不能做自己的朋友:要有属于自己的光芒。文末一句点题。)

【考场得分】内容20分+语言18分+结构10分=48分

【写作借鉴】1.风格鲜明。每一个故事素材都添加了比较生动的解说和描写,这样不仅让作文充实和生动,也对“我”男孩性格中的“缺点”作了一个幽默的解释,显得诙谐风趣。2.语言流畅,一气呵成,而且情感真挚,描写的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事情,尽显作者的真性情。

本文摘自《2016中(高)考满分作文与中(高)考名师阅卷解析》,9月中旬权威上市,各书店、网店、报刊亭均有销售。

山东高考语文试卷真题 篇4

答案:

1. B

2. C

3. D

4. ①材料一,按照首先提出莱辛的观点诗画并不同质,接着叙述“特洛伊木马”的故事,引出诗画异质说的背景,然后探讨诗画并不同质的原因,最后补充说明诗画虽不同质但可以互补。②材料二首先提出我国古代也有画诗不同质的类似观点,接着论述莱辛的议论不仅把“事”“情”和“物”“形”分开,还把两者各和时间与空间结合,最后引用中国古代绘画的例子证明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

5. ①材料中阐述了“诗画异质”的观点:绘画只宜于描写静物,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而动作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续,是一条绵延的直线,因此动作不宜于画。②“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是因为对于画家来说,运笔作画,表现“手挥五弦”一瞬间的物态和景象并不难,而“目送归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人物和飞鸿不同时间的连续动作以及内心活动,要画出来就远非易事了。

解析:

1. B项错误,从第四段“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中可见,雕塑《拉奥孔》没有呈现拉奥孔被缠绞的表情,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

2. A项,“由于诗歌是时间的艺术,在描述一件事情时,即使是高明的绘画也不如诗歌来得生动和明白。”说法太绝对,原文无依据。B“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说法太绝对。D“后人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其实没有道理”说法错误。

3. 本文观点“诗画异质”就是诗画并不同质,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

ABC“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屑也”“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说的是画诗相得益彰,并非“诗画异质”,D项“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 表现时间上的静止的某一点,“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是一个过程,是动态的,正好支持“诗画异质”的观点。

4.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思路、行文脉络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首先需要学生认真阅读原文,结合文章内容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思路。在划分层次时重点关注观点句、总结句。其次记住答题格式,使用连词:首先……,接着……,然后……,最后……,做到层次思路要表述清楚。

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和运用的能力。考生要在充分理解文本观点的前提下,结合题干中“手挥五弦”“目送归鸿”的特点进行答题。答题时既要明确概括、引用材料中关于诗画异质的观点,也要结合顾恺之言论中两种画面的特质进行分析说明。

现代文阅读(二)

答案:

6. B

7. B

8. 反复手法,在形式上可以抓住村民的注意力,引导听众的思绪,让听众跟着讲述者的节奏走,比如:“干咳了一声”“那条小街上有人吗?没有。那个院子里有人吗?没有。那堆小树丛背后有人吗?没有。”

反复手法,在内容上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让听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麻子盯住了一家的屋门,不作声。”“小耳朵也盯住了那家的门,不作声。”“向左看:石头门。”“向右看:石头门。”“石头门。石头门。石头门。”

表现王木匠擅长讲故事的特点,也使情节紧张跌宕,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9.1 指现实中真实具体的门,即文中的“木头门”,如“木头门烧得开。上次苏家峪不是给门板都烧光了”,木头门挡不住日本侵略者。

2 指石头门,众志成城抵抗侵略的“大门”,“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是指众志成城把侵略者挡在国门外。

3 代指没有门,“处处夜不闭户的时代”,是老百姓对和平社会、和平生活的向往和期望。

解析:

6. A为后文故事情节发展埋下伏笔,在后文未见照应。

C麻子,小耳朵并非确有其人,是王木匠根据现场听众的样子杜撰的。

D王木匠能做出精致的衣橱,是因为战乱才不能做。

7. 驴叫声并非与故事毫不相干,“仿佛怕给日本兵抓去呢”,驴叫表现了百姓对鬼子抢掠的憎恶,也渲染了故事的紧张气氛。

8. 本题考查反复手法的表达效果。首先要在文中画出使用反复手法的语句,结合上下文语境,分别体会其作用。因为反复手法是王木匠讲故事过程中出现,分析效果时可从王木匠讲和听众听的角度,以及对表现人物的角度进行分析。

9. 此题考查小说中“门”的含义,需要梳理文本,由浅入深思考。首先在文中找出写门的几处地方:“石门阵摆退鬼子兵”“他们什么也没有看见,只看见门里堵满了石头——石头门”“只要不是木头门就行了。木头门烧得开。上次苏家峪不是给门板都烧光了”“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对,把我们的门板烧掉呢,我们就夜不闭户”“倒认真地想起当真到了处处夜不闭户的时代”。接着进行分类梳理,文中的“门”有三类:木门、石头门、没有门夜不闭户。最后再结合小说的主旨,分别写出这三类门的作用或深层意味。

文言文阅读

答案:

1. B

2. D

3. B

4. ①唐太宗担心官吏中多有接受贿赂的,便秘密安排身边的人去试探他们。

②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之臣就会变为奸伪之臣;国君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那么奸伪的人就会变为忠臣。

5. ①这句话的意思是君王是个计时的标杆,臣子是影子。标杆移动,影子就会跟着移动。皇帝的品性好恶影响着臣子的态度,司马光认为君主需要为人正直,因为臣子会效仿君主。

②目的是赞扬唐太宗善于纳谏,告诫君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成为臣子的表率。

解析:

1.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通过文言文中断句的常见标志和文意进行断句,“强宗室”和“以镇天下”是完整意思,不可断开,可首先排除A和D,再通过“于天下利乎”判断为B。这句话的意思是:起初,唐高祖想通过加强皇室宗族来镇服天下,所以与皇帝同曾祖、同高祖的远房堂兄弟以及他们的儿子,即使是童孺幼子也都封为王爵,前后封王之人达数十个。唐太宗继位后,问群臣道:“遍封皇族子弟为王,对天下有利吗?”

2. 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根据文意也可推知,庶务不是专指朝堂急务,是指国家各种政务。亦指这些事务的经办人员。

3. 本题考查原文理解,B项中“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有误,原文只说“安用重法邪”,用不着重法,并没有说严刑达不到目的。

4. (1)本句重点字为“患”“赇”“使”“赂”,需要准确翻译出来。

(2)本句重点字为“恶”“过”“佞”“乐”,需要准确翻译出来。

5. 本题考查文意理解及写作目的,首先要解释“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资治通鉴》是一部专为皇帝编撰的介绍历代兴亡得失的作品,其创作目的就是告诫君主如何吸取历代教训,这为考生作答给出了提示。司马光的评价源于上文对唐太宗三个善于纳谏的故事,说明君王要提升自己的道德和执政水平,上行下效,成为臣子的表率,实现良好的君臣互动。

诗歌鉴赏

答案:

1. B

2. ①第二句“惠远东林住得无”用“惠远”“东林”两个意象,表现高僧的淡泊遁世的态度,“住得无?”以问句的形式,委婉地表达了对白居易出入佛寺的关切以及劝告,含蓄地劝诫友人不要轻易产生逃避、厌弃官场的情绪。②尾联中“莫谩”“青云依旧”等词语,直接劝告友人不要过度沉浸在佛法当中,相信自己依然可以青云直上,表达前途无量的勉励之意。

解析:

1. 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同时考查了考生对教材内容的延伸拓展的能力。B项,第三句是说诗人曾经听说湓水萦绕像衣带,是对此地景物的描绘,并未有表现朋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此项对用典解释有误。

2. 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题干中的“含委婉劝告之意”,已提示考生解答此题的关键,诗人采用哪些手法劝告了什么,既要对诗句的表现手法作出判断,又要体会出诗句中隐含的意思。诗中体现劝告之意的是 “惠远东林住得无?”和“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两句。前者借典故用问句,后者直接表达劝慰之意。只要结合这两句诗,把诗人蕴含其中的意思和情感答出即可。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答案:

1. 宿舂粮 三月聚粮

2. 窥镜而自视 又弗如远甚

3.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心折此时无一寸 路迷何处见三秦

万里有家留百越 十年无路到三秦

解析:

默写第一题和第二题没有难度,根据题目中篇目和语意的提示即可,注意“舂”和“窥”字的书写;第二题注意“然后”的提示语;第三题聚焦古诗词中的地理名词,填出含有规定的关键字“三秦”的诗句,考查考生的诗词储备。

语言文字运用Ⅰ

答案:

1. D

2. D

3. ①分析对偶构成: 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尾字仄起平收。上联主语“剪纸灯谜”对应下联主语“秧歌花鼓,”上联谓语“描绘城乡风物”对应下联谓语“传播时代精神”。

②表达效果: 上下联对仗工整,语言更凝练,句式更整齐,富有节奏感与音乐美,富有感染力,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新时代传统文化的新特色、新气象。

解析:

1. 交相辉映:意指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多用于形容美好的景象。

映衬: 互相映照、衬托使显现。

喧闹:声音大而热闹;喧哗吵闹。

热闹非凡:形容热闹的场面或景象。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连绵不断: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止,一直都不中断。

原汁原味:比喻事物本来的,没有受到外来影响的风格。

2. 首先看句式,句式结构要一致,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十分接地气的宣讲内容句式是一致的偏正结构。其次看选词, “导致”后面往往跟的是不好的内容,坏的结果,所以选“使得”。

3. 本题有两问,第一问分析对偶的构成,第二问分析对偶的表达效果。对偶的构成从结构、字数、意义、声调等角度去分析,表达效果应结合内容从语言、节奏、和感染力、思想内容等角度进行分析。

语言文字运用Ⅱ

答案:

1. A

2. ①在阳光不足的冬天 ②未成熟时是绿色 ③加快融雪速度

解析:

1. 暂无

2. 第一空后文说“处于冬眠静止状态”“一旦阳光足够温暖”,所以第一句横线上填:阳光不足的冬天。第二个空下文说成熟后会从绿色变为红色,所以横线上填:未成熟时是绿色。第三个空横线上写:加快融雪速度,这样能与后一句“融雪速度的加快”衔接。

作文

答案:

暂无

解析:

山东高考作文真题 篇5

英语

第II卷(共45分)

第三部分 书面表达(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阅读表达(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并用英语回答问题,然后将答案写到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请注意问题后的字数要求)。

[1] Nowadays the cost of a new car has fallen in real terms so that it is cheaper than ever to own one, and better road conditions have also attracted more drivers.The result is overcrowding on the road system, which is one of the problems the local governments are faced with.[2] When people travel to other towns, the problem might be relieved by getting them to park outside the town.Buses could be provided to take them into the centre.These Park and Ride projects are increasingly popular in the UK.At Southerton, for example, a council-funded project led to a 15% drop in city centre traffic over five months.[3] What the council found, though, was that the project proved somewhat unpopular with shop owners in the area outside the centre.Many of their shops relied on passing car drivers for some of their trade.As the number of people driving past dropped, so did their incomes.[4] Making car driving expensive is another way of ____________.Road taxes tend to mean that people use their cars less.Fining drivers who are in areas where cars have been banned can also tend to encourage them to leave their cars behind.[5] However, one thing has to be got right for any solution to succeed.If we expect people to give up the habit of driving, we must give them an alternative they can rely on.Constant delays, unannounced changes to the timetable and sudden cancellations all discourage people from using public transport.People will only see it as a real choice if the buses and trains are on time.66.What causes overcrowding on the road system according to Paragraph 1?(no more than 12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What should people do when traveling to other towns according to the Park and Ride projects?

(no more tha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8.Why were some shop owners unhappy about the project?(no more tha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9.Fill in the blank in Paragraph 4.(no more than 8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0.Why are people unwilling to use public transport according to Paragraph 5?(no more than 8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述:

文章从交通拥堵这一现实问题切入,通过具体例子及细节介绍相关应对措施,倡导人们充分使用公共交通方式,并指出缓解该问题的关键是提升公共交通服务的质量。阅读表达部分试题设计精巧且多样化,从多角度考查考生的英语阅读和表达能力,66、67题考查考生准确把握篇章信息的能力,68、70题考查考生对相关信息进行准确判断并概括归纳的能力,69题考查考生根据语境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其中69题的设置尤为巧妙,既有较强的上下文提示和逻辑关系限定,又给考生一定的发挥空间,考生可从多个角度作答。

66.答案:The reduced/lowered cost of a new car and better road conditions.解析:第一段中:Nowadays the cost of a new car has fallen……and better road conditions

have also…….可总结出答案。

67.答案:They should park outside the town, and take the bus to the center.解析:第二段前两句:When people…..,the problem might be relieved by getting them to park outside the town.Buses…to take them into the center.可提炼出答案。

68.答案:Their incomes dropped because fewer people drove past.解析:第三段第二句:Many of their shops relied on passing car drivers for some of their trade.可以得出答案。

69.答案:encouraging people to use public transport more.relieving the problem.(此答案比较容易得出。)

解析:根据文中“______”这类题的做题方法:上看对比,下看总结。可知,此处让考生总结另外一项缓解交通压力的措施。

70.答案:Because public transport is not reliable/satisfactory.解析:最后一段第二句:if…….they can rely on.句意:如果我们期待人们放弃开车的习惯,我们必须给他们可以信赖的选择;下文也提到公共交通的弊端:经常延误、时刻表的改变和突然的取消。这些都使人们不愿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第二节:写作(满分30分)

某英文报社组织题为“我喜欢的英语谚语”征文活动,你有意参加。请从下面两句谚语中任选一句作为标题写一篇英语作文,内容须包括:1.该谚语的含义;2.体现该谚语含义的个人经历。

①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②Where there’s a will, there’s a way.注意:1.词数:120-150;

2.文中不得透露个人姓名和学校名称。

参考词汇:谚语 proverb

解析:

高考英语作文高考真题 篇6

请用英语写一篇100词左右的短文,简要描述漫画内容,并结合生活实际, 就漫画主题发表感想,题目自拟。参考词汇:公民道德civic virtue

本文要求描述漫画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就漫画主题发表感想。体裁为议论文,人称为第三人称,时态为一般现在时。先读懂漫画含义,抓主体;然后展开合理想象,揭寓意;最后根据实际,谈认识。

1.细心审阅画面,包括提示文字,描述漫画。本文写清以下要点⑴随地吐痰;⑵乱扔香蕉皮;⑶孩子手拿《公民道德》,询问谁丢了公民道德⑷发表议论。

2.联系实际,揣摩画面寓意。

3.遣词造句

①see sb do sth

②throw sth on the ground

③The boy handing the book, shouted, Who lose civic virtue?

④I wish

4.根据画面构思,连句成文。

Who Lose Civic Virtue?

One day, a child went home after class. On his way home, he saw some adults spit on the groun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road, a man threw the garbage on the ground after eating a banana. The child found a book Civic Virtue, lying on the ground. So he picked up the book and shouted, Who lose civic virtue?

山东高考作文真题 篇7

一、求新:小清新, 豆青瓜香, 绿色清幽, 打造生态唯美

列夫·托尔斯泰曾这样定义“幸福”:那就是跟大自然在一起, 看着她, 跟她谈话。教育生态, 绿色育人。如何守好教育这块青山绿水, 让学生健康成长, 唤起他们“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环保意识和价值选择, 让其走出校门“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不仅仅应聚焦于课堂, 还应在他们人生的重要转折点给予高度关切。高考作文具有强大的引导意义:引导作文教学, 引导语文教育, 甚至引导全社会对教育的关注。

今年的山东高考作文题, 以“丝瓜藤, 肉豆须, 分不清”为题, 沁透着乡土之气、山野之风、 田园之味, 在微信圈被沙尘暴刷屏, 公众群“向环境污染宣战”振聋发聩时, 给人以清新之感。 藤须缠绕, 瓜豆相依,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质地纯, 颜值高。尤其在当下热闹喧哗的生活、纷繁复杂的世象、浮躁纷乱的网络、急功近利的世风, 正在一点点向校园蔓延, 向孩子们的心灵高地侵蚀, 很多孩子出现思想消沉、心智茫然、精神涣散、性格急躁, 不专注、不合群、无目标、无礼法, 多动、厌学、承挫能力差等不良倾向。众多有识之士已然发现,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远离单纯和澄澈, 越来越缺乏定力和耐性, 越来越滑向浮躁和漠然。面对这些现象, 我们要从根本上培养孩子道德品质、良好性格和行为习惯, 开放他们的心灵智慧, 遵从教育规律, 立德树人。2015年高考山东作文题, 在这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唤醒作用。它给走出中学校门即将跨入高等院校、走向社会的学子们, 在经历秋的纷扰、冬的冷萧、春的躁动之后, 在酷热的夏天中下了一场“及时雨”:只有脚踏实地, 顺其自然, 用自己的汗水、辛勤劳动“照顾他们长大”, 才能留下智慧、精彩的印记。“人世间的美好梦想, 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 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 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 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诚实劳动的内涵。因此, 这一题目, 其实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 考查了教师对学科的研究和指导水平。

二、求实:接地气, 乡间情结, 沁人心脾, 营造生活情韵

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科学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知识源于生活, 一个好的作文题目, 应该取材于生活, 更应该指导生活。2015年山东作文题立足于生活情境, 贴近生活, 贴近学生, 气息浓郁, 生机盎然:带着泥土芳香的蔓须、含着清新露珠的瓜豆、冒着滚烫热气的叮咛。无论清幽的瓜豆叶枝, 还是清澈的父子对话, 都具原生态、人情味, 都让人看得明、读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大道至简、大义微言。这种接地气的情境材料, 鲜活有趣、生动活泼, 有血有肉、有滋有味。

在笔者看来, 2015年山东作文题立意可解读为:

1.材料第1自然段强调两个事物之间的联系, 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 是规律。可立意为人与人、人与国、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 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敬畏法则, 这种立意较浅, 可选用的材料丰富, 利于成文, 但难于出新。

2.第2自然段, 材料中的小孩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浅, 甚至不懂, 所以导致好心办坏事。可立意为要向自然、生活、社会学习, 也可进一步引申为经济发展导致环境污染、资源匮乏、雾霾天气, 要求生态绿色化;冲破传统观念, 大胆探索求真, 肯定孩子的探索精神。

3.第3自然段父亲的话语“种它们是用来吃的, 不是用来分辨的”可立意为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 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 可立意为顺其自然, 诚实劳动, 分享幸福, 这样的立意高、深、新、远。

正如山东省某作协会员的场外同题作文中强调的:如果他肯抬起头来自问一声, ———“我们为什么要种丝瓜, 为什么要种肉豆, 丝瓜和肉豆的未来在哪里”, 那么, 他的眼前就会豁然开朗, 扫除一切遮住视线的“障眼法”, 找到自己的 “初心”。“初心”就是最初的心意, 例如, 最初为什么要经商务农, 为什么要当教师、作家, 不忘初心就是要我们锲而不舍, 照着最初的志趣, 遵循规律, 勇往直前, 达成某一目标。

目前, 中国的教育还存在较大的功利性。家长、学校的意愿强压在学生的头上, 学生没有时间思考、休息, 所有的时间都被迫用于背诵、做习题、模拟考试等。在拼尽全力、踉踉跄跄奔向大学校门的路途上, 他们无暇顾及和思考自己的理想、愿望, 儿时的纯真梦想都被考试碾得灰飞烟灭。其结果是很多孩子忘却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这颗初心, 失去前进方向, 没有雄心大志, 理想信念不坚定, 对自己的未来更是一片茫然。

有一则故事讲, 一位富有的父亲带着孩子来到乡下, 想让孩子看看穷人过得多么可怜。回城后, 父亲问孩子有什么感受, 孩子答道, 他们的生活真好!我们家只有一条狗, 他们家却有好几条;我们家只有一个游泳池, 而他们却有一条宽阔的小溪;我们家有很多明亮的壁灯, 他们却有满天的星星。孩子最后说, 谢谢爸爸, 您让我明白我们家是多么贫穷!孩子的世界是丰富而多元的, 需要受教育的往往是家长自己。家长需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和特点, 和孩子共同成长。古人云, 父母之爱子, 则为之计深远。少一点功利和盲目, 多一些培元固本, 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最好的自己, 这是最深远之计。

2015年山东高考作文材料中的父亲给我们呈现了可亲、可信、可敬的形象, 他笃定、睿智, 对孩子的青涩、幼稚没有给予批评、呵斥, 而是循循诱教、耐心教导。“种它们是用来吃的, 不是用来分辨的呀!”做事情要明确目标, 找准方向, 排除干扰, 抵制诱惑。做到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 风浪考验前忠诚笃信, 各种诱惑前立场坚定, 牢牢把握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这一“初心”, 蹄疾步稳, 勇往直前, 一言一行体现着父亲的胸怀、情操, 我们为父亲点赞, 替孩子“任性” 叹惋, 更为父子俩直白的话语渗透人生至理而倍感赞叹!

三、求突破:重法则, 意境悠远, 耐人寻味, 锻造生命丰湛

生命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5年山东高考作文题很好地诠释了这一命题。“丝瓜藤, 肉豆须, 分不清。”认清这两种植物的生存状态, 尊重其生长规律、法则, 构建和谐友善的命运共同体, 才会两者相得益彰, 才会收获满满, 人生亦然。当今时代, 因种种原因, 不尊重规律, 不敬畏生命, 不遵守法则、规矩, 随心所欲、任性而为所造成的生命苦难, 不仅在学生群体中常见, 在成人社会也比比皆是。因此, 这一题目体现语文教育对生命情怀的关照, 令人沉思。

“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其中“传道”是第一位的。“道”被《老子》解释为宇宙人生的根本, 既造就了宇宙本身, 也是宇宙运行的法则、规律。“传道”是老师将所体悟的“知识之道” 和“生存之道”的内涵传播出去, 使学生能够闻道、行道;使他们懂得人生宇宙的至理, 做一个 “懂道”、有德行的人, 吻合着自然运行的法则, 顺着光辉的大道走向人生的梦想。“天地之大德曰生”, 意即遵从天地之间的法则, 方可生存、生长, 对生命的敬畏和爱护即是道的具体体现。2015年新年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刻, 上海外滩发生了拥挤踩踏事件, 造成36人死亡, 49人受伤, 伤者多数是在校大学生……至今忆起, 仍令人悲恸。那一张张本该带着灿烂笑容的面孔, 从此离开了我们。近些年来学校的踩踏事件也时有发生, 湖南省湘乡市育才中学、湖北襄阳薛集镇秦集小学、 云南昆明明通小学……面对这一幕幕惨剧, 我们应当沉思, 在传授孩子们知识之道时, 理应传授生存之道, 教育孩子学习一些安全知识, 引导他们掌握生活技巧, 敬畏法则, 追求人生价值。要让法则敬畏、秩序意识刻进每个人心底, 要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予人方便, 自己方便。让孩子们从小真心地拥有一种法则、契约精神, 让尊重秩序成为他们行为的本能。这样, 在面对自然、生命的关键时刻, 才会战胜人性中的一些缺陷, 比如自私、 任性、贪婪, 成为顾全大局的人。

孩子的路, 终究要靠自己去走, 因而引导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才是引导其走上远大前程的明灯。“思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 必浚其源泉。”人生中的第一步不能走错, 走错了要用一辈子偿还。每个家长在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 都是怀着满满的爱, 而不是满满的苛责。重要的是孩子大了, 也不该忘记这份 “初心”, 我们要做的是教孩子懂得生存之道,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如此, 孩子在今后的发展中动力会足, 定力会好, 智力会高, 毅力会强, 他的灵性会丰盈, 品性会丰厚。2015年山东作文题, 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整则材料告诉考生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发展之道, 教育他们重法则、守规矩, 不忘初心、辛勤劳动, 坚守定力、专注敬业。机会从来青睐那些信仰坚定、脚踏实地的人, 成功也终将属于为了梦想无所畏惧、为了目标“蛮拼的”奋斗者, 它考查了考生的真实能力、品行修养、法则意识。

《易经·贲》云:“文明以止, 人文也。”新课程理念指引下的语文教育否定了僵硬的“教化”, 凸显了柔韧的“关怀”。任何教育只有融入人文的关怀, 才有真正“教育人、培养人”的价值, 才能显示教育的魅力和生命。山东高考作文题无论是“2012年民族唤醒、家国情怀”, “2013年感谢挑错、虚心倾听”还是“2014年心灵之窗、道德润泽”直至2015年的“敬畏法则、价值选择”, 一路走来, 始终秉承高考内容改革方向,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 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依法治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能力四个方面的考查这一总方针, 不迷失于光怪陆离的表面世界, 不沉醉于声色犬马的浮躁潮流, 时时刻刻不忘“立德树人、生命成长”教育本质这颗初心, 脚踏实地, 一步一步坚定前进, 实现自己的目标, 收获一路芳香!

参考文献

[1]孙绍振.从偏重感性抒情走向理性分析[J].语文学习, 2010, (7) .

山东高考作文真题 篇8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70分)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名师真题解析

从命题形式上看,江苏卷作文自2013年开始,结束了以往“材料+命题+作文要求”的复合式命题作文形式,转为“材料+作文要求”的新材料作文形式。新材料作文,可以多角度立意,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畅所欲言,可以充分展现学生的才情和个性化写作素养。2013年的“探险者与蝴蝶”、2014年的“青春的朽与不朽”、2015年的“智慧”、2016年的“个性与创新”,该题型已經稳定地考查了四年,照此趋势来看,2017年的命题形式应该也不会有太大变化。

在选材方面,近几年的作文命题从“探险家与蝴蝶”的天马行空,到“个性与创新”的平实简明的转变,命题者不断向我们传递着这样的信息:高考作文的选材必须贴近自我,贴近生活,关注社会,保持与时代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作文训练中,作文一定要抒写真实的生活,表达真实的思想和情感,不要胡编乱造。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写好作文必须从生活的源头抓起。

高中作文思维训练的重点在理性。近年来,高考作文的命题在这方面的考查有目共睹,未来江苏卷作文会依然重视对考生洞察力、分析力的考查,对材料理性的思考和深度的挖掘。这一趋势将延续到2017年的作文命题中。

考生在审题时,首先应该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句,理性辩证地展开思考。

首先,第一处关键句中,“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这是常态,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说话、做事,当行则行,不勉强,直性坦率,不忘本初,这就是个性的展现。而“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就有比较丰富的内涵,“有话则短”是不走寻常路、避免无谓的重复之意,即“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惟陈言之务去”;“无话则长”,是众人觉得“无话可说处”独出机杼、充分表达己见,即“能言他人之不能言,敢言他人之不敢言”。很明显,材料对于“有话则短,无话则长”的评价是肯定的,它的内涵是彰显个性和创新意识。

第二处关键句,“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实指不重复别人的话;“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实指换个角度,换种思考方式,说出别人想不到的话,背后涉及的是关乎个性和创新的话题。“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这句话是对上面这段话的补充,也是一种明显的提示。

从“个性”和“创新”的关系角度来审题立意,还可以讨论年轻人所热衷的“不走寻常路”的个性彰显主题,也可以结合艺术、哲学、科学等领域的例证,总结、升华出对于创新意识的思索。

在高考评卷过程中,决定文章成功的关键是考生的写作素养。在立意上,智慧的考生应该紧扣“说、不说、个性和创新”四个关键点,以此切入,阐发观点,最佳立意应该放在“个性”或“创新”背景中来谈“说”或“不说”,这类卷往往在立意上归为一类卷。今年大量的考生作文归类为三类卷,原因就在于审题中,抛开了材料中“说话”的话题,而只是单纯地谈论“个性”或“创新”,立意缺乏新意,观点大多雷同。

突围角度一:浓墨重彩文化味,核心素材明主题

名师支招:审题完成之后,学会由材料展开联想,充分调动自己的核心素材资源,把握一到两个自己最为熟悉的材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结合材料主旨,浓墨重彩地描绘,写出富有文化意味的散文作品。在应试中,这类文章是很讨阅卷老师喜欢的,但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建立起核心素材与命题材料之间的联系,突出文章的主旨。

闭口若悬河

□一考生

咸阳,乾陵。

那座无字碑,就高高矗立在那里。斑驳的碑身,记载着历史的沧桑。沉默在风雨中,朦胧在山野里,千百年来,一代女皇留下的空白,不知招惹了多少是与非的猜想……

站立无字碑前,思绪难平。男尊女卑了几千年,小女子抖擞精神,捧起大唐锦绣河山,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用心镌刻着最美丽的风景。在你之前,女人被涂脂抹粉,穿金戴银,被男人塞进了箱笼。你一个红颜女子,不爱胭脂爱乾坤,谋划着一个大国十万里的出路,运筹着千万人生活的蓝图。而肩上扛着的,已知的未知的多少困难、艰险,都如大山般压来。你叱咤风云,勇敢面对世俗的疯狂袭击。你威严遥望,用智慧驾驭着大唐历史的轰轰车轮:收复安西四镇,平定契丹叛乱,打退突厥进攻……你的江山,谁敢黩武刀枪?

高处不胜寒。

匆匆去了,万事皆休。你的美丽已随大唐而逝,如今只留下荒冢草青青,还有墓碑尚未风干的泪珠。冷冷的唐月,凄凄的唐风,也许你太累了,懒得为自己撰写碑铭。留下空碑一座,犹如空空的寂寞,谁来书写你的一生?大唐那些风采俊驰的才子,面对你也会是文思枯竭,无从下笔?为何树碑而不立传?碑上无字是因为你的临终遗言:己之功过,留待后人评论……

天地之大,莫过无边。日月之辉,莫过无限。碑石之妙,莫过无字。有字则有限,有文则有止。有限则难尽,有止则难全。无字碑是你绝顶智慧的彰显,是你宽阔胸怀的展示,是你对自身名誉的保护,更是你对肆意诋毁者的轻视。武则天,突破世俗禁区的第一人,填补空白的第一人。无字碑,不正是“巾帼何必让须眉”的最好写照吗?在无字碑前,任何的诬蔑与谩骂都显得无谓、渺小甚至是轻薄可笑……

一块傲然沧桑的无字碑,一个顶天立地的惊叹号。千种风情尽埋,万种方仪都随风。生亦奇人,死有壮举,留下史书永远新,让我记住了天朝第一君,是个女儿身!

nlc202309090410

所有蝇营狗苟,絮絮叨叨,往往更显个性的卑污;什么也不说,却深沉若渊,傲岸的自我屹立于天地之间。中华大地,是不妨多立几座无字碑的。

【高分权威解读】1.述评结合,结构严密。文章以游记的形式来写,却不重在写景纪行,而是由无字碑引发思考,想象武则天的功绩,揣测立无字碑的原因,评论立无字碑展现的伟岸人格。记叙为议论提供基础,议论为抒情充分张本,逐层递进,丝丝入扣。

2.形象鲜明,情感激越。文章选取的事例具有概括性,寥寥几笔,凝形象于笔端。在叙述中融入理解、尊重、赞叹,情感打动人心。对比、排比、比喻等手法综合使用,增強了气势,使情感表达更为激越。

3.精于选材,内容厚重。选材摒弃琐屑野史,而是立足于家国,着眼于兴衰。高远的视野观照下,文章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文化意味。

阅卷现场评分:内容分30分+表达分20分+发展分20分=总分70分

突围角度二:旁征博引材料丰,反复论证说理深

名师支招:学会搜集整理相关材料,通过丰富的素材,增强文章内容的厚度,旁征博引,引人入胜。文章的开端段落,可以用简短故事或名人名言的方式导入,切入主题,这样的开头方式深受阅卷老师的喜爱。学会运用多种论证方法,结合排比叙例的方式,增强说理的深度,使得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该说就说

□一考生

冯小刚在电影《一九四二》发布会上面对诸多记者关于“为什么要用如此直接的方式揭当年的痛处”的提问,只淡淡地回了一句:“没什么值得掩饰的。”的确如此,痛了,就直接说出来,让人们看到痛处,如此才能去治疗,否则一直捂着伤口,使得伤口溃烂,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期,从此留下难以抚平的伤痕。

季羡林便是一位不掩饰自己苦痛的人,回忆当年“文革”被批斗时,他在《牛棚杂忆》中写道:“这次的批斗颇令我不满意,没有戴高帽,没有坐‘喷气式’……只有半个小时的教育。”季老用如此通透的态度轻描淡写了“文革”时所受的屈辱与折磨,纵然写得幽默风趣,但仍能使我们窥得当年的黑暗。季老知道豁达而不郁结。相比之下,傅雷上吊,老舍跳湖,顾圣婴自杀……也许就因在痛苦中沉默,最终踏上了不归路,他们的逝去让中国一度为之叹息,如果他们能够将痛苦宣泄出来,也许他们的人生就是另一番天地了。

人生在世,往往会经历种种的痛,国家、民族也难免如此,民族的痛就更不该掩饰了。 正如索尔仁尼琴所言:“如果一个国家拥有了一个讲真话的作家,那么他们就拥有了两个政府。”事实正是如此,当年索尔仁尼琴因《古拉格群岛》这本真实揭露了俄国黑暗社会的著作而被削去国籍,流放到国外。这就显出了当年俄国的心虚了。然而即便作家被赶出国门,《古拉格群岛》也从未停止出版。忧国之痛同样弥漫着中国作家的心扉,郁达夫写《沉沦》,中国青年身在东瀛,在与日本侍女的交往中,竟然吟起了典雅的对于故国的愁思:“一饭千金图报易,五噫几辈出关难。茫茫烟水回头望,也为神州泪暗弹。”亡国之危,弱国民众的心灵压抑,激起了郁达夫深沉的悲怆。两位作家肩负重任,他们痛苦的血脉,流淌在自己作品的字里行间,充满着痛苦和激愤的情感。痛了,就要直接说出来,只有说出来才能引起重视,才能得到治疗。日本拒不承认侵华事实,这不仅仅是我们的耻辱,更是他们的悲哀。一个民族连自己的痛处不敢说出来,那么他们还有什么未来可言?

鲁迅先生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我想真正有担当的人,敢于说出自己的痛处,敢于面对自己的痛处。不说出来如何敢勇敢面对?该说就说,没什么值得掩饰的!

【高分权威解读】1.开门见山,旗帜鲜明。文章开门见山,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痛,没什么值得掩饰的。并且谙熟议论文的层进式结构,让议论走向深入,寸峰起雾,扇云致雨。

2.举例精当,引证到位。考生列举了季老在痛苦中有言,傅雷等人却于痛苦中沉默,抉择不同,天地迥异,切合立论,彰显了作者的见识和才气。正反对比,拿捏精准。索尔仁尼琴、郁达夫身处痛苦境地,却胸怀天下黎民,这与日本民族相形见绌,不愿也不敢承认自己的痛,将会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拿捏精准,两相对比,更将心忧民族之痛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3.结构清晰,语言犀利。文章论证的思路清晰,在对观点的论证过程中,先举例论证个体的痛苦,再升华到国家、民族的层面,进一步展开论证,强调民族的痛更不应该掩饰,该说就说。结构清晰,富有层次性,语言犀利透彻,干净利索,铿锵有力,富于激情。

阅卷现场评分:内容分30分+表达分20分+发展分20分=总分70分

上一篇:持轻物掷远公开课、说课稿、教案、反思下一篇:药品回扣法律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