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课程改革中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4-09-12

基础课程改革中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精选8篇)

基础课程改革中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1

摘要:本文着重围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新教学观念,破旧立新,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新课程理念倡导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强调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因此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课程改革 语文教育 培养思维能力 设疑 个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语文教育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转变,语文教育在课程目标,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有了新的变化。这次改革要求转变课程功能,改革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会学习,在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语文基础教育课程所确定的目标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次语文教学大纲其中一个特点便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从这几个方面来看:

1)提出了发展健康个性的要求。提出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要求,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

2)在继续重视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观察、记忆、思考、联想、想像能力的同时,还强调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倡鼓励有自己的见解和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这有利于培育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强调转变学习方式,把学生从被动压抑的状态下解放出来。让学生在主动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语文教育,在创新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语文作为母语,一方面是人们交际的工具,另一方面又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是我国丰富的人文精神的组成部分。它关系着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增强,关系着民族兴衰的命运。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素质教育的宗旨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那么,何为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指“相对于个人而言,如果做出了新颖、独特、具有价值的精神的或物质的成果,则这种成果就是创新成果;试图做出创新性成果的活动”(过程)就是创新活动(过程);从事创新活动,做出创新性成果的能力就是创新能力。”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72年的主题报告中就指出:“全球问题千头万绪,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怎样发展人的创造力。因为在未来的挑战面前,人类已不能依靠有限的资源,也难以依靠历史的经验,只有抓住创新这个关键,才能生存和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能力变得愈加重要,前人曾这样总结创新的重要意义:“创新是自我实现之阶,是创业创效之路,是巨龙腾飞之翼,是民族进步之魂。”②江泽民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于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素质的培养,是一个孩子成才的关键,创新素质是一个人各种素质因素中关键之所在,是

成功素质的核心。很难想象,一个完全没有创新能力的孩子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中如何生存。因此创新是个人价值提高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不断进步与发展的灵魂,是全人类应关注与重视的问题。

从语文的素养结构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语文素养是指人在母语获得过程中同构形成的文化素养、精神素养和语文能力的统一体。语文素养结构有两个的大的层面,它是由一个中轴贯穿起来的立体结构。第一个层面是语文能力层,包括听说读写思五个方面,以思为核心展开四个同心圆。思处于最核心的位置,表明以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是语文能力提升的关键,其中思维能力又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母语应该承担培养思维能力的任务。也就是说创新能力处于思的核心之中,它是听说读写能力更好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那么,在语文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给同学们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教师的思想观念要更新。就是要彻底的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它过分强调升学率,优秀率,为应付升学考试,刻板的教学,填鸭式“满堂灌”,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这就压抑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的发展,窒息了学生智慧的火花,扼杀了创造才能。因此应试教育观念要向素质教育观念转变,“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努力做到使每一个学生不是“学会”,而是“会学”。教学要使“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把传授知识为教学目标变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尤其是突出以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还是教学思想观念上破旧立新,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改革和创新的意识,就没有教学上创新的行动,所以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必须思想先行,行动跟上,不要以“真理拥有者”自居,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能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教育家陶行知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也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中,教师对学生来说,是神圣的权威,真理的化身和绝对的评判者,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驾驭,在这种教学思想的压制下,学生思想僵化,不敢跨越雷池一步,毫无创造力可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大胆的让学生亲身实践,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这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例如:有一个教师问学生,雪融化了,会变成什么?有的说变成水,有的说变成冰,而有一个学生却说变成了春天。回答完后,我们总觉得最后一个的孩子的回答不符合常规,根据标准答案他应得零分,可我们回头想想,他的回答很有哲学的诗意,更体现了他具有创新的意识。这也可以说明学生的联想是丰富多彩的,千姿百态各有不同。所以我们教学当中要善于改变旧的教育观念,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能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或唯一的标准答案捆住学生。我们要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的羁绊,在评估学生非基础知识方面的答案时,要把有无创造性摆在首位,只有这样不断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让学生思维得与发展。

二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少不了阅读,阅读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思维、情操等,所以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相当必要的。那么教师在阅读教学设计中,就应首先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其次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将会大大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还有,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教学成为了我们的重要教学手段,所以

我们应跟上时代的节奏,利用现代化的设施,运用多媒体教学有效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没有任何羁绊的情况下自主学习,观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欲,启发、引导学生各抒已见,鼓励肯定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素养、生活经验和情感气质,对作品作出各自不同的解读。这种体语、解读的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这是语文课的独特魅力所在,这本身也是潜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的鼓励与肯定也就保护了探索、创新的积极性,而决不能用教师的“权威”、统一的“模式”、所谓的“标准答案”去扼杀学生的创造性。

三、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开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起于思,而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创造能力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只有大胆质疑,才有机会去探索,去创新。在教学中,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要统一答案的。如果一切都是老师说了算,一切唯老师之命是从,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丧失了自信,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样只能教出大量“循规蹈矩、按部就班、谨小慎微、墨守成规、惟命是从”的学生。所以,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教莫泊桑的《项链》一课时,不一定要对玛蒂尔德一昧的持批评态度,学生也会有自己的想法,难道紧紧是因为她的爱慕虚荣吗?她值不值的我们同情呢?就算项链不丢,她的生活会比现在好吗?为什么不赞美她的勇于担当与诚信呢?这样,学生的思维活跃,发表不同的见解,提出富有创见的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创造性人才,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已经形成的知识,更需的要引导他们掌握思维方法,学会创新思维,散发起创新灵感,迸发出创新火花,从而造就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根本目的是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需要,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引导学生去探求科学知识。

①赵卿敏:《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培养》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②夏昌祥,鲁克成:《点燃创新之火》 科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赵卿敏:《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培养》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夏昌祥,鲁克成:《点燃创新之火》 科学出版社

张作中;创新思维在现代教育中的基础作用[J];教育与职业;2002年11期

覃觅;走近新课标 领悟新理念——新《语文课程标准》认识初探[J];河池师专学报;2003年01期

李瑛.新课改理念下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

基础课程改革中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2

1 基础化学课程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师、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

不少学生在校的时候, 对于专业核心课程、公共基础课程非常重视, 因为这些课程与他们的升学、就业息息相关, 与学生奖学金的获取、各种荣誉的评定往往都直接或间接的挂钩, 但是对于选修课程——基础化学课程设计, 其重视程度往往不够, 认为该门课程可有可无, 学好学坏都差不多, 不仅如此, 有的任课老师也或多或少有类似的想法。对于这种严重的错误认识一定要加以认真对待, 引起足够的重视。

1.2 课程设计选题重复性强

数年来, 很多学校基础化学课程设计的选题千篇一律, 并且班级很多学生都用同一个题目, 每届学生都重复相似的设计内容, 学生在做基础化学课程设计的时候, 图书馆以及网络上能找到许多相关资料, 上一届学生还能提供课程设计的详细资料, 按着资料上的步骤, 按部就班地做, 就能轻松地完成设计任务。这样, 学生也必然会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 严重影响了教师及学生的创新精神。

1.3 课程设计比较呆板、设计效果不太好

传统基础化学课程设计方法往往是基于某个工艺流程的设计, “自下而上”地构造一个系统。这种设计方法不仅缺乏灵活性, 设计效率低, 而且反应较多, 流程显得十分比较复杂, 收率低, 能耗高。另外, 我院每学年要有近2000名学生进行基础化学课程设计, 不仅需要大量实验器材和足够实验场地, 而且要不断地补充和更新, 才能不断开发新的课题, 这些建设需要投入足够的资金。

1.4 传统课程设计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个性的发展

传统的基础化学课程设计受到实验、实习的器材、场地、经费等条件的制约, 加上课题类型、实现方式单一, 功能简单, 常常是一届的学生都做相似的课题, 而且两人一组完成一个课题, 学生有相当一部份精力牵制在复杂的流程上, 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创新, 往往应付了事。可见传统课程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个性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必须进行改革。

2 基础化学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对策

2.1 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不同地区的化工类高职院校面临的实践、实习条件有着较大的差异, 教师在布置基础化学课程设计的时候, 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能力的差异、学生所能接触到的实际情况的差异, 布置合理的、可行的基础化学课程设计的方案。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学生中加强本门课程重要性的教育, 只有重视了, 才能在实践中、在行动上起到应有的作用, 为课程的教学, 为实际的教学效果的达到, 打下积极的坚实的作用。

2.2 选择有创意的课题

基础化学课程设计中, 长期沿用的经典选题, 虽然有一定的代表性, 但是, 其步伐已经难以跟得上现代化工发展水平了, 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设计课题的选用, 必须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出发, 课题应具有课程的代表性和可操作实践性。基础化学课程设计应尽量与科研课题和学生的专业结合起来, 拓宽课程设计题目。有些课题, 如“中水处理站水质的评价”, 虽然拓宽以后的课题, 学生做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但这些课题在基础化学课程设计中有相应的理论依据, 又有具体可行的设计方案, 同时, 这些新题目能够满足该教学环节的要求和目的, 并且相当大的工作量学生可以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完成, 这样不仅完成了课程设计的任务, 也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工程设计的训练, 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充分发挥其自主创新的能力。

2.3 课程设计中情境的创设与问题的确定

在课程设计中, 要结合企业实际的工作情况, 创设企业实际工艺流程, 实际工作情境, 采取实际的项目化开发项目, 让学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 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 最终构建适合企业用人需求的认知结构。

2.4 采用计算机模拟设计手段

以往的课程设计结果, 往往停留在几份图纸和书面报告, 学生对自己设计出的流程是否可行不得而知, 积极性不是很高。随着计算机三维虚拟设计技术的发展, 运用三维运动仿真软件对机构进行三维虚拟造型, 并对机构进行仿真及可行性验证已经轻而易举了。虚拟技术的运用加快了设计和可行性验证的进程, 学生通过这个环节的训练, 不仅巩固了对三维设计软件的掌握程度, 而且当他们看到经过自己辛勤工作设计的虚拟流程能够动起来, 都很有成就感, 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2.5 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兴趣爱好和课题的实用价值

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 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事件, 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项目的全过程中, 在适度的紧张中完成任务。基础化学课程设计题目必须要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最好是教师实际参与或主持过的项目。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得到更接近于实际的练兵, 也可以对已经完成的项目进行有益的补充和完善, 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大有好处。

2.6 小组讨论, 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 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相互之间的合作, 更加注重团队精神。与其他设计类课程一样, 基础化学课程设计也提供了一个相互合作的平台。课程设计采用设计任务书的形式, 设计题目可以由教师提出或学生协作小组自己寻找, 这样作为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课程设计环节中每个学生可自行拟定设计方案, 然后进行小组讨论。

3 结语

总之, 课程设计的改革方向, 应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设计能力为落脚点。在学生获得一定的理论知识之后, 到生产实际现场进行学习, 选取现场中的实际问题作为设计课题, 然后再回到课堂教学中来。基础化学课程设计, 就是要将基础化学的理论知识、基础化学的实际技能与生产实际、工艺实际密切结合, 达到巩固和加深基础化学知识的目的, 达到锻炼化学基本技能的目的, 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高路, 陈民弟.《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改革与实践[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1, 28 (2) :38-39.

基础课程改革中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3

一、计算机基础课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

1.明确教学目标,加强实践教育,培养创新能力。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让学生能够处理日常事务问题并在专业领域中得心应手的使用计算机这个工具。这个教学目的决定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培养目标,即加强应用能力,提倡创新精神,注重网络教育,着眼培养人才,把计算机教学作为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积极推动深化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

针对课程特点,笔者建议精简理论课时,实行精讲多练;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实验教学学时,把理论学时与实验学时比例调整为1:1或1:1.5;采用案例引入知识和理论,使学生带着实际问题去学习,通过实例教学,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通过一一演示操作步骤最终解决实际问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还把学生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注重引导,反对注入,突出创新教学环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独立学院的学生活泼且善于动手,但是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觉性,自控能力较差,传统的以“知识点”为线索的教学方式不适用于他们。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笔者采用了多维互动式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的,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环节使学生在“互动”中获取知识,在“互动”中激发求知欲望。

3.因材施教,合理化教材和授课内容,加快教材改革和建设。教育改革以内容改革为先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三句话: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要以基础性、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为原则。授课中应删减一些陈旧的知识,将反映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的最新内容及时引入课程;淡化概念和理论,加强应用内容的讲授,特别是计算机的有关概念和理论,对于缺少抽象思维能力的学生来说理解是有困难的,可以结合日常学习活中的事例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说明。其次,目前还没有适用于独立学院的统编教材,独立学院使用的是一本二本院校的教材,类似教材知识深理论性强,甚至涉及很多计算机专业课程,学生难以接受。建议组织一线教师针对独立学院学生实际情况,编写适合独立学院的计算机基础教材。教材建设的基本原则是“知识全面、理论通俗”,并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还必须体现本科层次,符合当前创新教育的要求,恰到好处地服务于独立学院的学生学习。

4.重视校园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拓展学生创新思维。创新人才最主要的素质是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集文字、图形、动画、声音于一体的计算机网络形式,能极大地调动人们在学习、创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促进各种思维活动的有效整合,提高思维活动能力。利用学院的网络平台,建设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网站,将教师的课件、布置的项目、安排的案例、作业、习题及资料等都放在网上,不仅可以扩充学生的信息量,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而且还能激发学生课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有所创新。

5.改进评价体系,完善考核机制,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评价虽然只是教学工作的一个环节,但如何评价学习效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却是相当重要的,因为评价对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极强的导向、激励和调控作用。也就是说,从应用出发,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又落实在应用上。这就要求我们在考核方式上多元化,既要体现理论知识,又要重视应用能力,还要加大平时在计算机实践过程中的比重,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在评价学习效果中的作用,以促进学生转变观念、注重实践教育,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提高整体素质。

二、结束语

知识经济时代是创新型人才的时代,没有创新型人才,就没有知识的创新与应用,也就没有经济效益和社会财富的创造。已成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独立学院,应顺应时代发展,切合自身实际,转变思维与视角,在教育教学领域引入创新的理念, 按照创新的理论和方法, 实现整个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找到一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适应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教育特色的路来!

参考文献:

[1]游俊.构建独立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05(6):80-82.

[2]王擎.多维互动式:研究生金融双语教学模式探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4):60-64.

[3]赵姝淳.对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3):64-67.

基础课程改革中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4

在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新世纪,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 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在这样的形势面前,想不想创新,敢不敢创新,能不能创新,关系到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作为小学教师,面对的正是一群充满朝气的小学生,小学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基础性的语文知识,使之掌握基本的学习的技能和方法,更重要的是重视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新课程理念正向深层次发展的今天,如何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也是当前教学的热点问题。经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几点浅显的看法,希望与有志于新课改研究的同仁探讨。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知识的创新是通过有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的人实现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首先要使学生具有创造性人格。

1、使学生具有永不熄灭的创新欲望。

要不断创新,首先就要有不断创新的欲望和要求,有了不断创新的欲望,才能进行有意识、有意义的创新活动,也才可能达到创新的目的。中国具有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化,对于这些,小学生总是充满好奇,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在教师看来非常幼稚,甚至是无意义的,但对于学生来说却是一种探索,一种创新,是一种对好奇心的满足,他们正是带着这种好奇心来认识这个世界的,所以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多么无意义,教师都不要简单的禁止和否定。如果学生的每一次探寻,遇到的都是教师的“不可能”、“无聊”的断语,那么,他们的创新欲望就会慢慢萎缩,很难具有创新精神。所以当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独创出一些具有个性的想法时,笔者每次都会用惊奇的表情、赞美的目光、激昂的语气感叹道:“呀,你真行!”“你真了不起!”“真富有创造性!”让学生在教师的表扬和肯定中体验到参与的兴趣,思维的趣味,成功的快乐,创造的愉悦,树立起“自我发现”、“自我创造”的信心,从而学会创新,乐于创新。2使学生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活动是人们从事的主要活动。既然是创新,就预示着风险,而且,当创新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知识创新的难度只能是越来越高,失败的风险越来越大。一次创新的成功也许是千百次创新活动受挫的结果,一个人创新活动的成功,也许是成千上万的人创新失败的结果。面对创新路上的困难,人们只有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始终不一地坚持创新,才可能最终获得创新的硕果。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围绕问题多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的过程。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总的来讲比较重视字词句篇章的积累,而对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方面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来弥补,通过开展“手抄报评选”、“故事大王”等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例如,一个学生在故事大王比赛中,讲了关于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的故事,联想到今天的青年学生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不能辜负老一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把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肩负起来。由一位历史人物的事迹,这位同学就展开了如

此丰富的联想,充分体现了创造性发散性思维的特点,如果经常开展这类活动,会极大地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思维的独创性,包括学习过程方法掌握与选择的独特性,思考问题角度与质疑内容的独特性,解决问题方式的独特性,学习结果表达的独特性。

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爱因斯坦也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花,有疑问才能有思维,才会有发明和创造。质疑是创造思维的前奏,是诱发学生创新欲望、创新动机的切入点,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促进思维,才有创新的灵感和源泉。对现成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提出质疑是创造出新颖、超常成果的途径,也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需要。试想,如果我们对已有的理论和成果不加任何质疑地全盘接受,人类将永远停滞不前。我们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一个学生在《 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中指出:毛主席能把自己最疼爱的儿子派到朝鲜,在英勇就义后义无反顾地把爱子葬在朝鲜,联想到中国人民与朝鲜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该生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两国关系,这在以往教学中,很少提及,这种探索精神是非常大胆而可贵的。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引导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义,求得解决,这样才能进步。

2、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鼓励学生大胆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反弹琵琶,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首先,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使其正确地认识到任何学者、权威都不可能穷尽真理之长河,任何人都有发现新知识的可能,树立敢于“班门弄斧”、“异想天开”的思想。叶圣陶老先生说过:“在教育来学的人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引导他知变、求变、善变、有所改造、有所创造。”因此,我们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探索热情,求异思维就是根据一定的思维定向,另辟蹊径,大胆假设,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标新立异的思维活动是创造发明的动力。

其次,在教学上要发扬民主,为独立思考创造条件,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即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知识,这就给了学生标新立异的机会,但学生的标新立异难免伴随着幼稚和错误,对于这些,教师如果简单加以否定,不仅剥夺了学生探索新知的乐趣,也会使他们变得谨小慎微,疏于思考。事实上,只有犯过“错误”,才能改正错误,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标新立异,一定要加以保护。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培养、保护学生良好的情感、意志、理智和兴趣,使学生能产生持久的创新欲,形成锐意进取的品质,鼓励他们冲破定势,标新立异,大胆质疑。例如在讲授《两小儿辩日》一文时,学生提出“为什么孔子会对路旁两个小儿的辩论产生兴趣?”“为什么面对孔子这样一个教育学者两小儿敢于发表自己的言

论?”“为什么孔子对于自己不懂的问题没有武断的给出答案?”“为什么两小儿会产生如此独特的见解?”通过上述任务的完成,使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从课堂内延伸到了课堂外,打破了传统课堂交流在时间、人员内容上的局限,大大拓展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的空间,使学生拓宽了知识面,实现了思维的灵活性,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教学手段的创新培养

教学手段是实施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好的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教师必须有创新意识。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让自己的课堂常换常新,打破传统教师一言堂的单一教学手段。例如,在讲《桂林山水》时,用多媒体展示出部分文字资料、风景图片,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思维,播放《桂林山水》的视频片段,给学生创设一个直观和联想的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任何创新意识的前提,爱因斯坦、牛顿的创新思维正是源自于他们对科学的兴趣,而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恰恰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自身的创新需要,成为推动学生进行创新的心理激励因素之一。

浅谈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5

关键词:语文、创新、教学实践 内容摘要:

语文课,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更加有效的突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即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动脑筋的好习惯,激发学生无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最为关键的是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从日常教学入手,结合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结合日常教学的实践来研究如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证明,语文教师只有努力探索创新性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有意识地把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进行落实,才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造就一代创新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培养创新人才是我们教育的长期战略目标,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那么,怎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呢?结合自己在长期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做法、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有益的尝试,从中归纳了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具有前瞻性的理论素养,不断创新的教学理念,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条件

教师创新教育理论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

1、教师要具有前瞻性的理论素养首先要有全面、系统的理论素养。俗话说的好:“教师要教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甚至一缸水、乃至一湖清泉”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多读书,悉心研读《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名篇名著等基本理论和专业理论文章。另外,语文教师还要有一颗“文学心”,一个不喜欢文学的语文教师怎能引领学生去感受文学的魅力呢?在我看来,文学的目的是使人的心灵变得更加美好,教育也是塑造人心灵的行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是文学的追随者,教育的践行者。语文教师本身就应该是一部文学作品,其话言中应该有散文的清香,笔下应该有诗歌在流淌,眼角神情中应该有浸染唐诗宋词的芬芳。这些不仅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提供“肥沃的土壤”,而且还可以为我们打开“崭新的视野”。

2、教师要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特别是现代高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教育信息时代的巨大变化,教育改革引入了新的工具,可以多方面调动学生的感知器官,如投影教学、广播录音教学、多媒体教学,教师就应该善于从理论中获取新知,补充能量,并且通过内部消化,运用到创新教育的实践中去。

3、不断摸索合乎校情、学情、教情的理论,这样才能做到因校择教、因材施教、因人用教。有了这些理论素养,我们可以明确创新教育的指导方针,可以运用创新教育的教学方式,可以高屋建瓴,居高临下,应用科学原理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知、意,实现学生思维的创新和能力的发展。在创新教育的形势下,我认为,教师应用钻研的精神去掌握理论,用务实的精神去应用理论,用科学的精神去发展、创造理论。

二、具有不断创新的教学理念。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的讲话中也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的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这一重要论述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指明了今后的任务和方向。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培养创新精神,努力寻求教学过程中一切有创新价值的因素,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上力求新的突破。古希腊哲人普鲁塔戈曾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而教师作为点燃学生头脑这一火把的人,应当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摆正教师、学生在课堂中的位臵,给学生以最大的思维空间,积极开发学生的创造个性,引导学生的思维创新,使学生“自奋其力”,达到“自致其知”,使其乐学。

三、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突出学生主体性,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主观环境。

教师在拥有不断创新的教学理念后,就应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使学生自己主观上就想创新,也敢于创新,从而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第一:以教材为例,培养学生创新人格。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要注重培养其创新人格。尤其在中学阶段,培养创新人格比训练创造技能更为重要。因为我们知道,初中学生还没有进入直接创造的黄金时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继承前人的创造成果,在继承学习中培养创造力和创新人格。培养创新人格,实质上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使他们具有进取心、独立性、坚韧性、责任心、求异性等创新品格。一句话,即培养学生日后成为创造型人才所必备的博大的人文精神。中学语文课本中能培养学生上述品格的篇目很多,我们要在教学中注意渗透这些品格的教育,《奇妙的克隆》让学生了解科学世界的奥秘,让学生认识到科学世界的魅力之处,树立我为探求真知而读书的目的;《愚公移山》文章所反映出的守旧必死,创新求活的观点。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各种高尚人格力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他们日后发挥创新能力、实现人生价值备下深厚的人格底蕴。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是以优美的文章为载体的学生的人生导师。

第二: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由于长期处在应试教育樊笼中,学生形成了学习和思维定势,潜在的创新意识被紧紧挤压着。教师讲读一篇课文,从作者、背景、结构、中心到写作特色,步步为营,滴水不漏;学生做练习,紧扣教材观点,不敢越雷池半步。这就养成了叶圣陶所说的那种“不是习惯的习惯”。要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必须打破这种“理性的奴性”(莱格语)的被动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

首先,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环境。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激情勃发。浓郁的激情能充分有效地调动智力因素,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极大地激发创新敏感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努力做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让课堂充满情感的碰撞、情绪的体验、生命的交流。课堂上始终保持“动中有节,乱中有序”的状态,既不太放任,也不过于严肃,形成积极、活泼、健康、向上的课堂氛围。这种氛围中,任想象驰骋,任思路纵横,多种想法涌动、交汇,自然会碰撞出创造的火花,引发创新的潜质。如,教学《故乡》一课,要求学生自己课下阅读文章,画出“少年闰土”的命运曲线,并说明为什么这么画,上课后,学生争先恐后到黑板上来画,相互修改,积极发言,动中有节,乱中有序,画出的曲线不仅符合教学要求,而且有许多的讲解让人惊喜。

其次,鼓励质疑,允许出错,培养学生不仅想创新,而且敢于创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自己与教材、教师、权威的不同见解。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思生于疑”。疑问往往是一系列积极思维的开端,是创造发明的起点。为了鼓励创新,让学生敢于创新,允许学生出现学习上的错误。在教学《藤野先生》时,为了领悟小说主题,在理出明暗线的双线结构后,我提问为什么要以“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而以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为主线?有一位学生回答:“为了更突出鲁迅先生的的悲哀。”这一看法不无道理,但更准确的突出了中国民众的愚昧和无知,而且让人看到因群众的愚昧而带来的悲哀,从而达到作者“医治麻木的国民精神比医治身体更重要的”的写作意图。当时我没有直接否定他的回答,而是和其他同学一起分析文章,让他在分析中认识错误。这样做,不仅使他从错误中学习,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后仍敢于发表见解。

最后,探索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培养每个学生创新意识。教学中可设立创新之星,创新能手,创新小组等激励机制,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事实上,创新教育的开展并不是要求教师和学生每天都有独到的所想所做,而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具备创新的基本素质,以培养创新能力。

四、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只有教学方法上不断推陈出新,不断给学生新的刺激、新的感受,才能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鲜活性、求知的进取性、思维的活跃性。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教学方法要多变。要因教材、因学生、因时间、因地点而灵活多变。或讲授法、或讨论法、或练习法、或点拨法,或读书笔记法。其次,有效充分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如幻灯、录像、多媒体等。学习《智取生辰纲》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一节课完成了教学重点,而且学生耳听刘欢演唱的《好汉歌》,眼看杨志等人物的画面介绍,头脑中想象双方的矛盾冲突,兴趣盎然、思维灵活,不断创新。

此外,构建探索性合作的学习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由激趣----质疑----讨论----合作----创新”五步构成。如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第一步:导语激趣引入情境。2005年夏季的一天,中国科学院在新疆自治区罗布泊地区发现一具男性干尸。据查,死者疑为原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彭加木。现在,我引导学生来探究:第一部:调查研究,分析新闻事件是否真实的可能性;第二步:质疑。自杀?他杀?-----彭加木专案组调查报告。第三、四步:讨论、合作。4人一组,选定调查选题(共四个:当时背景、事件回放勘查报告、本人档案资料、有关人士采访。任选一个)。小组讨论,一人执笔,10分钟准备。第五步:创新。每组选 一人宣读调查报告内容。这一步最让教师欣喜,学生调查的不仅周密详尽,精妙独到,而且有些措词用语颇具专业水准。课堂上气氛热烈,思想活跃,频频创新。学习至此,小说的主题一目了然,人物形象跃然眼前,达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的效果。

五、作文教学中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运用灵活的作文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重要任务。语文的创新重在作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可从两个方面进行。

第一方面:进行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两个方面的创新思维训练。吉尔福特说:“正是在发散思维中,我们看到了创造性思维的最明显的标志。”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而变通是关键。只有一条思路,只会从一个方面看问题,其结果只能是流而不畅,独而不特。培养发散思维要抓住变通性这个关键,着重启发思路,引导思维换向。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可经常进行“一题多做”的多角度思维训练,达到“一树梅花万首诗”的效果。逆向思维即“唱反调”,是从反面、对立面对一些常理进行审视,从而得出新的结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过分夸大了环境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则正是在看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变化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后提出的一种新的观点。又如“弄斧必到班门”“祖传的未必就好”等均是进行逆向思维得出的结论,观点新颖,蹊径独辟,令人耳目一新。

第二方面:写作文的方式要多样、作文的形式要创新。

首先,作文要常写,要打破每学期8篇的限制。每周写二至三篇 写在周记本上,每二周给发四页稿纸,按正规的格式抄写好;练习本上的简单改,稿纸上的细致些。稍好的就张贴在教室后的学习园地上,再好的就装入信封寄出去 ;差的多鼓劲,能完成写的量也很不错。

其次,写和课文内容有联系的练笔。如学《故乡》,可让写《闰土小传》或《“我”的日记》或写《少年闰土人生发展报告》。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进行了多体裁的练笔。

再次,试用“各自写----集体改----各自改”的作文课模式。写一篇新作文时先让学生课下写,课上找一生读自己写的作文,大家从各方面帮助他一起修改,教师趁机讲授写作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然后每个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这样针对性强,积极性高,思维活跃,效果良好。

最后,积极鼓励学生在作文形式上大胆创新。在作文教学中,引进大散文写作观,随想随写,不拘形式,不拘体裁,写真正的“随笔”,这种方式很受学生欢迎,一些学生干脆写科幻小说,有的一直在写诗歌,也有的学生练习他们自称为“长篇小说连载”的“随笔小说”。作文形式的解放与内容的解放同步进行,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写作创新能力。

六、语文课外活动中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深化学生创新品质和创新能力的需要,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近年来,我在抓紧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课外活动,如征文、影评、演讲、辩论、读书活动、诗歌朗诵、学术报告等,并且创办了文学社刊物,为学生发表习作提供了一方乐土。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充实了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了社会,提高了对事物的判断力和语文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富有创新意识的语文实践活动也使学生学到了书本上所缺乏而学生真正需要的知识与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语文创新能力。

总之,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把创新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我们只有对语文教学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它才有发展前途,才能焕发生机活力,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在不断改革应试教育弊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让我们时刻坚持创新、勇于创新”,使教育成为一片培植孩子创造思维的沃土,一块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天地。

参考资料:

1.《在线课堂》龙门书局

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 篇6

黄艳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强化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摒弃一些陈旧的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着眼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情感的培养,让学生感受到创新学法的益处和乐趣。

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是产生于激情驱动下的自觉思维,创新思维是由于热爱、追求、奋斗和奉献所形成的精神境界高度集中的自我超越的境界。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以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例如,语文教学讲述《两只小狮子》一课时,一年级的学生对林中之王狮子产生怀疑,纷纷举手发言。其中,有个学生问老师:“老虎是兽中之王,老虎怕不怕狮子?”一会儿,他又问:“鳄鱼怕不怕狮子?小鸟怕不怕狮子?”老师面带微笑顺口答道:“我想是怕。”学生分辩说:“我想不怕。狮子只能在地上生活,鳄鱼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地上生活,狮子要是到岸边喝水时肯定打不赢鳄鱼。”又过一会儿,他再次举手发言:“老师,我想到了,小鸟怕狮子,小鸟落在地上吃东西时,很可能被狮子逮住吃掉。”这堂课,在老师创设的民主、平等、自由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创新激情得到了激发。

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是指发现一种新方式、新方向、新角度,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它要求重新组织观念,以便产生新结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应从五个方面入手: 一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力求思维的独特性;二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中的想象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三是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四是使学生形成独特的知识结构;五是培养学生活跃的灵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实践能力是反映新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是创新智能控制和约束下形成的,属于创新活动工作机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包括信息加工能力、动手能力、熟练掌握和运用新技法的能力等。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实践环节,不但要读、说、写,而且要画、唱、演、访、观、做,打破长期形成的封闭式教学格局,带领学生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创新情感的培养

小学语文的创新过程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如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激情、探求知识的欲望等因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既是认知领域的多向反馈的过程,又是情感领域的信息多向反馈的过程,在两个领域的双重作用下,学生们的创新才能有可能获得综合效应。因此,在教学中,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把沉闷、呆板、被动的学习变成生动、活泼、愉快地求知;二是要调动学习的情感。教学应是师生、作者、主人翁情感交流的过程;三是要善于利用评价的激励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给学生真挚的爱。创新型人才需要在宽松、平等、民主、自由、和谐的环境中成长。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强化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使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乐于创新,这样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作者:黄艳,湖北省宜城市雷河中学语文骨干教师。

基础课程改革中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7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和模式单一

就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本身来看,其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多,包括网络基本知识概念、原理和体系结构等内容,但由于教材内容更新速度较慢,无法同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相协调;并且,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应用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理念,没有任何的特色体现出来,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创新能力缺失,还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实践性教学水平不高

现阶段,大部分开设了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的学校可能由于该课程课时量少或是缺少相应的实践设备等,导致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实践性教学的重视度不高,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培养。

二、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的教学改革

(一)更新教学内容

要想有效解决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不足,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好教学体系内容的更新和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建设十分必要。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以便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好创新思维模式的培养,通过分层式的教学来降低学生理解复杂性网络体系的难度,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效果。其次,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所有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将其一起放入到网络环境中供学生进行讨论,以便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可以在找出各个教学知识间存在的内在联系,理解各个知识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应用互动性的教学方式

由于计算机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更新发展的速度相对较快,且与人们生产生活之间的联系相对较高,所以,教师要想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势在必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要加大对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力度,对于一些重要的教学概念和应用技术设计出研讨课题,让学生通过讨论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获取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从而使得学生的思维和眼界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拓展。与此同时,在设置研讨课题时,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设计能够体现出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与核心概念的问题。第二,设计一些带有开放性特点的题目,使得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得到良好的培养。第三,需要在讨论课题中设计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此外,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需要从全局的角度来指导学生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的思考和发言。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需要给予充分肯定,在激发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对其发言内容进行详细的总结和评价,以便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对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来讲,由于网络协议交互的过程相对复杂,所以,学生不方便对相应的网络知识进行理解和观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网络实验和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而就网络实践教学本身来看,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得学生可以在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实践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由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相对较少,教师要想充分利用实验训练的教学时间,必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做好课前预习。在每次展开实验训练之前,教师需要强制性要求学生预习实验教学中的内容,对实验步骤进行准确的设计,并按照具体的实验训练要求完成网络实验的预习报告。其次,在实验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做出有效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进程的加快,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地位也不断提高,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已经成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建设过程中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创新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做好对该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便成了未来我国计算机专业的主要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艳芳,张力军,焦福菊.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4):28-31.

[2]兰继明,王昊欣.基于创新培养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探讨[J].电子制作,2014(14):79-80.

基础课程改革中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8

关键词 创新能力培养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理论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在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社会对高校的要求和期望。①机械工业作为制造业的基础行业,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技术装备,它的发展更是需要大量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优秀的专业人才,机械工程教育模式必须与快速发展的机械工程技术相适应。从事机械工程高等教育必须创新教育理念和运行机制,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大力推行以发展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造教育。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该课程内容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包含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概论与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夹具设计原理等多门学科的内容。②③同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也是一门重在实践的课程,教材中的很多知识需要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仅凭根据教材进行理论讲解和习题练习远远达不到教学效果,学生不能真正地感受到所学知识的用途,更谈不上如何应用。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机械专业人才创新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培养学生既有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又要具备一定的理论深度,本文针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将理论教学与金工实习、课程实验、专业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实践环节有效结合,提高学生在接受知识信息、综合分析问题及工程实践等方面的能力。

2 改革内容与举措

针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上述特点,为达到创新能力培养的预期目标,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课程教学的改革。

2.1 加强金工实习教学

金工实习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学习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及工程材料等课程必不可少的实践基础课,是机类与非机类有关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④机械金工实习包括车工,铣工,特殊加工(线切割,激光加工),钳工,砂型铸造等实践环节,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很大的意义,同时可以使学生了解传统的机械制造工艺和现代机械制造技术。

按照本校本专业学生的教学计划,金工实习在前,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理论教学在后,由于没有针对性地建立两者的有机联系,导致学生们的学习是孤立、片面的进行,无法真正达到金工实习的教学效果。本文将机械制造课程的教学任务提前,在进行金工实习时,安排专业教师详细讲述金工实习与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内在联系,并向学生介绍课程的主要内容,在金工实习的整个过程中,指定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讲解、辅导和答疑,深化实习内涵,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金工实习并不是孤立的,提高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为将来的理论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优化改革课堂教学体系

为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首先要让学生深入、扎实地掌握理论知识,考虑到该课程知识面广、信息量大、理论性强的特点,本文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建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等教学素材,在保持原有核心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辅助以大量的图片、三维动画与实际加工影像等,丰富形象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进行创新性教学模式的探讨,变单一教学模式为多样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3 构建实验教学新模式

目前本课程的实验内容包括:刀具几何角度测量、工艺系统静刚度测定、机床主轴箱拆装实验等,多半是传统的验证性实验。⑤通常是由专门的实验员教师进行题目的下达、内容的指导和成绩的评定,实验员教师无法了解课堂教学的进度和深度,专业课教师不能真正掌握学生实验操作情况,同时验证性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课程基本原理,通过亲自动手操作验证并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识,但没有设计性实验相辅助,就会欠缺了对学生研究创新能力的培养。

针对本课程的实验教学进行以下改革:(1)对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如刀具角度测量等)进行方法和手段的改进,让专业课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实验过程中,结合课堂的讲解情况与实验员教师进行内容的协调与安排,由实验员教师提前下达任务,学生在动手操作验证后讲解自己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并给出必要的理论支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2)增设创新性实验环节,根据课堂所学知识和实验室现有设备设计实验,由学生自主搭建实验平台,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4 改革生产实习和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生产实习和课程设计是对该课程进行实践教学的两个重要环节,⑥通过这两个实践环节,将学生们的课堂理论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和进一步验证,可更好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接触到真正的企业生产,将对零件、刀具、夹具、机床等装备的认识实现从理论到实物的转换,借助课程设计中进行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总结与应用,实现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查、巩固和加深。

本文针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进行题目选编、时间进度改革、典型零件和夹具的建模与仿真等多项内容改革,⑦并将课程设计融合到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和生产实习中,提前下达设计题目,让学生在课程学习和生产实习的过程中熟悉设计任务,引导其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

3 总结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各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不仅涉及到教师的创新素质、学校的创新环境,还和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有关,目前在这方面的工作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为配合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检验改革成效,以笔者指导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10-2011级本科生十个班级为试点班级,从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等多个方面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科技大学群星计划项目”(项目编号:QX2013224)的研究成果;本文系“2013年山东省特色名校工程建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资源库”的研究成果

注释

① 刘秀莲.培养机械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探索[J].中国电力教学,2013(16):30-31.

② 王素玉.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③ 张树森.机械制造工程学[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

④ 傅水根.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4(7):24-26.

⑤ 朱从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3):6-7.

⑥ 邹青.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上一篇:新闻通稿(草稿修改)下一篇:安监局正风肃纪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