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活动简报

2024-08-06

科普知识活动简报(共13篇)

科普知识活动简报 篇1

作者:镇宁自治县打帮乡打帮学校徐凤友

2014/5/22

为提高我校教师及学生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在2014“科技活动周”到来之际,我校教务处结合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立足实际,组织教师和同学们于5月20日开展了科技知识进学校的宣传教育活动。5月20日下午3:00正,在教务处精心安排和组织下,教师和同学们带来了“科技创新﹒创新圆梦”的科普知识宣传图片进行宣传。活动过程中,同学们带着好奇的心态进行了认真的听讲和影片的观看,通过活动的形式进行科普周活动的开展,及时让学生们了解和掌握了科普创新的知识,让他们懂得生活的出创新和创新的价值。同学们的认真态度和学习精神达到了我们开展活动的预期目的。

科普知识活动简报 篇2

近些年全国各地为落实《纲要》, 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不仅为公众提供了走近科学、体验科学、理解科学的机会, 也为促进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资源。科学普及作为一种社会教育, 与学校教育的组织较严密、形式较稳定等特点相比, 更体现出多样性、层次性、终身性, 虽然目前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仍处于辅助地位, 但已逐步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科普活动的广泛开展, 其价值、意义也受到关注。通过分析甘肃省连续举办八届中小学生科普知识网络竞答活动的效果, 尝试评价科普活动教育价值问题。

1 甘肃省中小学生科普知识网络竞答活动

1.1 开展背景

中小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书里的萌芽期, 他们渴望从科普活动中获取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但又因为现代升学的压力及教育方式等多方面原因, 导致中小学科普知识教育开展存在诸多的困难。

2006年5月, 借助甘肃省科技活动周的契机, 甘肃省科技厅面向全省中小学生, 举办了“首届甘肃省中小学生科学知识网络竞答”, 旨在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 宣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 推动甘肃省青少年科技普及教育的发展, 培养青少年的科技意识和科技能力, 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 鼓励优秀人才的涌现。

该项活动针对中小学生年龄特点, 采取网络在线答题形式, 通过活泼多样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科普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促进科普知识教育活动的开展, 注重科普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结合, 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生活常识与国情省情的结合, 以科普知识教育活动为载体, 丰富素质教育的形式与内容, 培养学会基础科学素养。做好新时期的中小学生科普教育工作, 提高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 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 是建设创新型省份、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性工作。

1.2 参与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 第一届甘肃省中小学生科学知识网络竞答活动共有800多人参与竞答, 来自省内不同地区的12名学生获得奖励。第二届竞答活动共有7589名中小学生积极参与网上答题, 仅80分以上的参赛者就有一千五百多人。发展到2011年, 第六届甘肃省中小学生科普知识网络竞答活动由原来的甘肃省科技厅一家主办, 变更为由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科技厅和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三家单位联合主办, 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参加人数上升至10220人, 参加学校达160多所, 覆盖全省14个市州, 获奖人数也达到200人。2012年, 参赛人数12814人次, 参赛学校达240所。2013年, 参赛人数达到22412人次, 比上年增长74%, 达历史最高水平。

1.3 效果评价

甘肃省科普网络竞答活动开展近10年来, 得到了各学校、学生、家长及社会的普遍认可。活动旨在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的基础上, 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比赛中, 贴近中小学生的求知欲望, 提高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培养同学们正确使用网络的态度, 网络竞答的开展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竞答内容紧扣科学主题, 拓展青少年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以科普常识为主要内容, 结合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科技热点等内容, 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例如:当地震发生时, 在楼房中应如何避震?泥石流到来前有何预兆?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首先选择保护的身体部位等问题从实际问题出发, 引导学生掌握在自然灾害来临之时的一些自我保护技巧, 将伤害降到最低。再如:哪些食物不属于低碳饮食?城市交通工具不属于绿色交通工具?低碳行动的宗旨是什么等问题向中小学生倡导绿色低碳环保理念, 增强节能意识, 从小做起, 从小事做起, 积极参与到甘肃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去。而神十飞天、嫦娥探月、蛟龙一号等一系列时事热点更是对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的良好契机, 不仅振奋民族精神, 还可以激励广大学生发奋学习。

该项活动的连续举办, 不仅对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科学规律等有了足够的认识, 更是引领青少年关注科技发明、发展动态;引导学生树立主人翁精神和科学的世界观, 鼓励他们涉猎广泛的科学领域, 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和热爱科学的兴趣, 培养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领悟并逐步树立创新精神, 为甘肃省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性思维和品格的人才做好准备。

2 中小学生科普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2.1 必要性

科普具有经济、教育、文化、社会和科学等功能, 在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是一直占据重要地位, 科普教育是使学生感受科技魅力的基础, 是培养青少年科技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加强中小学生的科普教育工作、提升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 是全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 也是一项贯穿于青少年整体教学过程的、对学生有着重要影响的教学活动, 更是一个领悟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的过程。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 学校和家长过分追求成绩, 使得我国中小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被沉重的课业负担所占用, 过早的抹杀了他们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的兴趣, 长而久之, 青少年的创造力, 想象力被严重束缚。科普教育强调“做中学”、“玩中学”, 基于青少年天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为出发点, 通过贴近生活而又趣味十足的演示实验, 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激发探索欲望。明白“生活处处有科学, 科学时时为生活”的道理, 而实验中展现出来的神奇的变化和现象, 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并推动他们主动思考。

2.2 重要性

一个国家的整体科学素质, 直接反映着这个国家的社会文明进步程度与现代化发展水平, 科学普及的内在价值早已超出科技知识和成果的学习及服务大众生活得范畴, 其所蕴藏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成为带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的强大的动力, 也为科技进步与创新奠定了最广泛、最坚实、最持久的社会基础和人文环境。

中小学生科普教育是是孩子全面、健康成长的基础, 也是培养学生基本科学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的关键教学活动。为我国人才全面知识结构培养的基础, 对我国国民综合素质培养、人才培养以及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推进自主创新、营造创新环境、建造创新文化、培养创新人才、激励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重要作用。

当今时代,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加大科学技术普及力度, 激活全体劳动者的创新潜能, 使更多的科技成果得以广泛的应用, 使科学思想在全社会广泛传播, 倡导积极向上的先进文化和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对于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维护社会稳定, 强国富民, 增强综合国力, 加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 结论

中小学生科普知识教育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 对我国经济、科技水平的提高等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以此看来, 中小学生的科普知识教育在现代教育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要以科学的规划为基础, 运用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进行中小学生科普知识教育活动, 促进中小学生科普知识教育的发展。

中小学生的科普知识教育不能流于表面, 仅仅对学生进行科普知识的介绍, 更要深入挖掘学生需求, 帮助学生培养科技意识, 提升他们的科学素质外, 还要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科学知识的传播, 培养有益于科技创新的后备人才。

摘要:科学知识普及活动不仅是对学生科普知识的介绍, 更是帮助学生领悟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的过程。中小学生科普知识教育工作的科学开展对我国国民综合素质培养、人才培养以及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甘肃省连续7届中小学生科普知识网络竞答活动的效果, 评价分析了中小学生科普活动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中小学生,科学知识,普及,教育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2006-2010-2020) [G].2006.

[2]王小林.论小学科普知识教育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32 (3) :61-62.

[3]汪华明.浅谈中小学科普工作的意义[J].学会, 2009, 17 (3) :201-202.

[4]王彤, 周晓宇.小学科普知识教学活动开展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性[J].素质教育资讯, 2009, 12 (3) :73-74.

科普知识活动简报 篇3

本次活动由遵义市教育局联手重庆新课堂教育机构精心组织并实施,经过市教育局项目办与重庆市教育评估院专家组的反复研讨,最终确定重庆基地校与遵义项目学校联盟结对形式,“一对一”实施具体指导。重庆新课堂教育对每一所项目学校都慎重考虑,遴选的基地校既在特色建设方面卓有成效,又具备突出的实践指导能力,同时还考虑对口两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存在相同或相似之处,旨在促进特色文化从理论落实到实践。重庆特色学校联盟基地校派出代表,以特色课堂、特色活动的名师或相应专家为主,通过听课、评课的方式了解课堂教学,提升校本教研质量;通过主题探讨的方式实现专业引领,解决老师在具体工作中的困惑,专家组通过查、看、访、听等方式,了解项目学校特色建设进展情况,兼顾对特色发展方向的确认。

本次活动覆盖遵义市下辖各区、县(市),包括首批32所项目学校,也涉及重庆5个专家小组及32所联盟基地校,是自去年“红色遵义 多彩校园”特色学校建设工程启动以来,实施规模最大的入校指导活动,指导难度大、交流内容广,参与人员多,持续时间长。为此,遵义市教育局特色学校建设项目办公室精心筹备,认真实施,经研讨后决定,本次活动按实施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1月11日至11月15日,涉及习水县、赤水市、正安县、道真县、务川县、凤冈县、遵义县、仁怀市,共计17所项目学校;第二阶段为11月18日至11月22日,涉及新蒲新区、桐梓县、余庆县、湄潭县,共计8所项目学校;第三阶段为11月25日至11月28日,涉及余下红花岗区、汇川区、绥阳县,共计7所项目学校。

整个活动计划在11月底前全部完成,截止目前(11月15日),已顺利完成第一阶段工作,经市教育局项目办公室了解,以及项目学校校长及老师反馈,本次活动围绕特色文化引领下的特色课堂和特色活动指导效果明显:

遵义县二小:拟定校本课程目标抓手

遵义县二小特色学校研讨现场

11月12日,专家组组长熊德雅教授、联盟基地校铜梁师范附小管万富书记一行来到遵义县第二小学。二小卢风琦老师执教的“横”的教学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他运用书法教学顺口溜,巧妙进行教学设计,不仅将传统文化元素有机融合,又巧妙实施了课堂激趣导入环节,熊教授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为“书法教育示范课程”。

此外,熊教授从优秀课堂案例出发,为二小提炼出书法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四个抓手,将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衍生为校本课程目标,铜梁师范附小团队结合自身的办学历程和教学经验,讲授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式和方法,得到遵义县二小老师们的广泛认同。

风冈县三小:幸福课堂,分层构建

“幸福育人,育幸福人”,幸福的教育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最喜欢做的事,在幸福的校园里幸福成长,重庆南坪实验小学作为该校的特色学校联盟基地校,重点在课堂构建方面展开研讨。

风冈县三小以教育科研为支撑,基于教师专业成长和结合学生自身需求,打造幸福课堂为特色建设核心。专家组长熊知深老师与重庆实验小学高谊主任对三小构建的幸福课堂非常认可,并进一步梳理,强调幸福课堂以围绕学生学习状态设计和实施教学为特征,根据学生学习状态发展划分为“兴趣”、“热爱”、“幸福”三个层次。首先,承接原英语学科教学当中积累的经验和做法,推而广之,打造“兴趣课堂”;其次,着力于新型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生本关系的建立,全面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激情,构建“热爱课堂”;最终,以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优异的学习成绩、全面的素质发展,成就师生共同的“幸福课堂”。

熊知深老师参观凤冈三小“经典朗诵社团”

语文教研组开展“幸福课堂”校本教研

正安县三小:“三性四步”照亮务本课堂

11月12日,正安县第三完全小学迎来了专家组组长冉孟凯主任、联盟基地校重庆九龙坡区第一实验小学副校长鞠叶春一行。鞠校长和教导主任李炯洁深入三小课堂一线,在参与校本教研时,不但对课堂本身点评,更是针对如何使校本教研更加高质高效给予了具体建议。在下午举行的特色课堂研讨会上,三小校长王杰介绍了务本课堂的情况,也坦言课堂构建所遇到的障碍,在认真聆听了九龙坡区实验一小的“三性四步”具体做法后,冉孟凯主任再进一步加以诠释,提炼“做好每一件事”为务本课堂的核心教学目标,再深化到课堂构建的每一个细节,也使三小几位教研组长豁然开朗,获益良多。

正安县三小围绕特色课堂展开研讨

遵义县第二小学书法课

道真县玉溪小学:琢玉课堂,乐在创造

11月13日,道真县玉溪小学校长冷玉强向专家组详解介绍了特色学校创建进展情况,主要包括特色课程、特色课堂、特色德育的构建,并展示了师生们自主新建的班级文化等。该校联盟基地校是重庆弹子石小学,校长刘在平率语文教研组长彭世燕主任、数学教研组长万莉主任等,针对玉溪小学的“琢玉课堂”展开探讨,强调“以生为本”的课堂体系,现场解答玉溪小学各教研组长的疑问,并着重针对科技、书法等校本课程如何彰显特色给予了建议,现场交流氛围非常热烈。本次指导深入课堂教学,与教师本职工作息息相关,切实提升了老师们参与特色学校建设的积极性。

专家组长冉孟凯主任查阅资料

习水县土城中学:特色活动彰显理想信念教育

11月13日,专家组长李莉萍(原重庆南岸进修学校院长)、专家组成员丁生霖校长、联盟基地校重庆兼善中学陈居奎校长一行到习水县土城中学与老师们开展交流与研讨。陈校长代表向土城中学老师介绍了特色学校给学校发展带来的巨大发展和提升,土城中学谢校长更加明确走内涵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学校以校报《励志苑》为契机,利用学校周边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展特色活动,同时提供给学生的社会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关于特色活动的策划和实施,两所学校达成协议,每月每周都召开特色推进会,及时与兼善中学联络交流,共同推进。

李院长对土城中学目前取得的成果给予了肯定,尤其是学校的特色管理,能够根据教师的发展需求和学生学习的现实情况建立积极的管理机制,让老师们有很强烈的责任感和凝聚力,通过特色学校建设来提升学校的生命力。

李莉萍院长、丁生霖校长参观校园

本次入校指导活动,得到遵义项目学校校长和教师的欢迎,通过紧密围绕特色课堂与特色活动的主题研讨,切实解决了广大教师特色引领下本职工作中所遇到的不少疑惑,尤其是促进学校中层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的反思,更加积极参与特色建设工作,优化学校各项常规,进而形成合力。通过构建特色文化引领下的课堂模式,思考如何让学科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务实;通过特色活动的策划,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寻找特色办学理念有更具表现力的载体,指导效果明显。同时,也有效促进遵义与重庆两地特色学校的联盟结对,共同发展与进步。

安全知识宣传活动简报 篇4

“听指挥,莫惊慌”发生火灾时不能随便动用周围的物质进行灭火,因为慌乱中可能会把可燃物质当作灭火的水来使用,反面会造成火势迅速扩大;发生火灾时一定要保持镇静,采取迅速正确的措施扑灭初起火。这就要求大家平时加强防火灭火知识学习,积极参加消防训练,制定周密的灭火计划,才能做到一旦发生火灾时不会惊慌失措。消防基础知识,公司消防工作的基本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宗旨是:a,人人必须遵守消防规章制度; b,爱护消防设施和器材,学会灭火器的使用,; c,把消防工作与生产放在同等重要位置; d,加强消防意识,时刻保持警惕作为公司的一员在预防火灾及灭火过程中应具体知道哪些知识?

1、应懂得本公司有几种消防系统及分布情况;

2、应明了各种救火工具的摆放位置;

3、应学会报火警;

4、应学会最基本的灭火器的使用;

“金融知识普及月”活动简报 篇5

9月8日,交通银行聊城分行服务办联合团工委组织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月”活动宣传,活动当天宣传志愿者佩戴统一绶带进社区(裕昌-水岸新城)、进附近商圈、进农村进行宣传,本次宣传口号为“普及金融知识,提升金融素养,共建和谐金融”,主要宣传内容为征信知识、个人金融信息、人民币防假币知识,聊城分行专门制作了一批宣传扇子、水杯,对居民、商铺、摆摊业主等进行了发放、宣传,团委书记李兆庭带头进行宣传,当天发放折页、扇子、水杯达300余份,群众纷纷表示感谢和受益良多, 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聊城分行秉承服务民生、联系群众的态度,坚持宣传活动公益性,充分展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承诺和决心,通过本次活动,普及了金融知识,提升了消费者金融素养。

社区全国科普日活动简报 篇6

为做好全国科普日的各项筹备工作,8月9日,太康县科协召开专题会,研究活动方案,并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精心谋划全国科普日活动。

在9月17日至23日期间,太康县科协将围绕“创新放飞梦想,科技引领未来”的主题,联合教体局、城关镇政府、卫计委等相关单位,组织“百千万科普工程”入库科技人才开展“科普进社区”、“科普进校园”、“科普讲座”、“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科普示范乡镇联合行动”等一系列全国科普日活动,主动送环保、送科学知识进村入户,推出生态环境相关的科普展览、科普讲座、咨询服务、义诊等活动,向广大市民广泛普及生态和环保知识。动员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科普带头人围绕全县主题活动,开展农业新技术讲座、新品种推广、美丽乡村建设等科普活动。

20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太康县将通过丰富多彩、扎实有效的科技教育、传播、普及活动,帮助公众了解必要的科技知识,大力普及宣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序展开。

科普知识活动简报 篇7

1 中医药文化知识科普的宗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专家委员会孙光荣曾解读中医药文化知识科普的宗旨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实践科学发展观, 贯彻落实国务院【2009】22号文件精神, 基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医药基本理论与实践经验, 以全面、正确的中医药文化知识为内核, 以执业群体和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教育, 促进中医药学术进步和中医药事业发展, 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

2 中医药文化知识科普的原则

中医药文化知识科普是一项面向人民群众, 关系社会民生的活动, 医药知识与人民群众的健康息息相关。因此, 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科普活动的主要原则应包括以下方面。

2.1 科学性原则

中医药文化知识科普首先必须正本清源, 从事科普活动的专家和工作人员必须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进行相关科普宣传活动, 以中医药文献和临床经验为依据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与技能, 确保所传播的内容准确、可靠, 具有理论依据与实践可行性, 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正确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这一原则是中医药文化知识科普活动的首要原则。

2.2 实用性原则

中医药文化知识科普活动应注重解决人民群众在不同时期、不同方面的实际需求, 面向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层次的各类群众对中医药文化、知识、技能的多样化需求, 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科普宣传活动, 关心民众的需求, 解答民众的疑惑, 提高科普宣传活动的实际应用价值, 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文化知识的需要。这一原则是中医药文化知识科普活动开展的第二个原则。

2.3 共赏性原则

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科普活动的第三个原则是共赏性原则。中医药文化知识作为千百年来中华民族防治疾病和养生保健的经验总结, 理论知识难免枯燥, 操作技能未必易学, 在科普宣传推广活动中, 应尽可能将枯燥冗繁的理论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语言, 辅以实际应用案例, 最大可能地使人民群众易于认同、理解、接受。同时, 在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开展科普活动时, 应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 采用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形式, 将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融于生动活泼的趣味宣传活动中, 使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雅俗共赏。

3 中医药文化知识科普的内容

中医药文化知识科普的内容十分广博, 推广普及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知识绝非易事, 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 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 需要依靠地方中医药行业, 组织专门的科普人员和专家团队, 对本地区民众的需求进行调研, 总结民众对中医药文化知识的相关需求, 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科普宣传活动。

总的来说, 中医药文化知识科普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医药特色与优势、中医药文化核心理念、中医诊疗、中医典故及趣闻、历代中医名家、中医养生知识、中医经典名著名言、常见病的中医药预防及保健、中药采收炮制知识、中药性味归经知识、中药配伍知识、中药材鉴别知识、现代中药加工知识、保健中药安全应用知识等。

4 中医药文化知识科普活动的开展形式

常见的中医药文化知识科普宣传活动有:科普专题展览、科普专题讲座、发放科普知识宣传册、建设科普网站、报刊科普专栏、播放各类科普宣传视频等, 这些活动形式的优点是形象直观, 内容丰富, 受众面广;缺点是参与性不高, 互动性不强, 趣味性不够。因此, 依据上述中医药文化知识科普的宗旨、原则和内容, 结合我校五届“中医药文化节”科普宣传系列活动的举办经验, 建议相关的团体机构, 依托自身力量, 面向社会民众, 开展以下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的特色中医药文化知识科普宣传活动, 为更好地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宣传普及活动提供参考。

4.1 “猜灯谜”活动

将常见的中医药文化知识如中医诊疗手法、中医养生名言、中药谜语、中药对联、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等设计成趣味的灯谜, 集中展示供参与者竞答, 答对者可提供一定的小礼品以示鼓励, 使参加者在趣味猜谜中收获知识, 体验到乐趣。

4.2 “趣味听读拼写”活动

将常见的中医药文化知识如历代中医名家、中医经典格言、中医药典故与传说、常用中药材等设计成趣味的听读材料, 分别设计不同的环节, 如你来演示我来猜、听故事猜药名、看图拼写等, 使参与者在不同环节的活动中分别进行趣味拼写, 最后对拼写最多的给予一定的奖励, 使参加者在趣味听读拼写中收获知识, 体验到乐趣。

4.3 “美味药膳大比拼”活动

应用常用的保健中药材作为食材之一, 依据中医药养生理论及药膳制作要点, 分别设计不同的药膳制作要求, 使参与者在药膳制作过程中获得不同的药膳食材应用知识, 并体验到乐趣。

4.4 “常用中药材鉴别”活动

依据常用的中药材鉴别要点, 针对不同的鉴别内容, 采用不同的鉴别方法, 如眼看、手摸、鼻闻、口尝等, 分别设计不同的活动环节, 使参与者在不同活动环节中深刻理解药材特点, 收获知识, 体验乐趣。

4.5 “药用植物园鉴赏”活动

充分利用环境中的药用植物园等各类自然环境, 介绍常见的中药材原植物及药用部位、药材采收及加工要点、性味功效及应用知识等, 针对不同年龄的参与者, 可选择不同的生态环境, 使参与者在不同环境中分别认识不同的药用植物, 收获知识, 体验到乐趣。

4.6 “中医诊疗体验”活动

依据中医诊疗的基本手段“望闻问切”, 分别设计不同的环节, 使参与者在不同环节中分别体会到中医诊疗的特点及不同诊疗手段的内容, 增强对中医诊疗手法的认识和理解, 在体验中收获知识, 获得乐趣。

4.7 “养生保健功法现场传授”活动

对常见的养生保健功法如八段锦、六字诀等, 依据中医养生理论, 结合不同的宣传环境, 进行现场演示传授, 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学习, 并形成延续性锻炼, 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4.8 “中医药典故趣味解读”活动

针对民众具有浓厚兴趣的中医药典故知识, 鼓励参与者自主设计成趣味的讲解材料, 分别进行不同环节的比赛, 如名医典故、趣味对联等, 使参与者在不同环节的参与中了解中医药文化, 收获中医药知识, 体验到乐趣。

5 结语

综上所述, 中医药文化知识科普活动是满足人民群众对医药卫生保健需求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 中医药文化知识的弘扬与推广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民众对中医药文化知识的需求也在日积月累地不断增加, 为了能更好地传承与发扬中医药文化, 普及宣传中医药实用知识, 需要各地组织建立起一支服务于地方民众、理论扎实、技术过硬、掌握中医药文化知识科普的宗旨、原则、内容、要领、方法、技能等的科普专家团队, 创造性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参与性强、互动性好的科普宣传活动, 服务于地方中医药文化知识的科普宣传, 为我国的中医药文化知识科普贡献自己的力量。

摘要:现今人们对中医药的养生保健知识充满浓厚的兴趣和求知的渴望, 促生了大量中医药相关的各种层次和类型的科普宣传活动。分析中医药文化知识科普的宗旨、原则和内容, 提出了开展八种特色中医药文化知识科普活动的建议。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知识,科普活动

参考文献

[1]中医中药中国行-搜狐健康[EB/OL].http://health.sohu.com/s2007/tcm/.2007-07-07.

[2]孙光荣.中医药文化科普的宗旨、原则、内容与要领[C]//2010年全国中医药科普高层论坛论文集, 2010:10-17.

[3]王学军, 王少庸.借科普宣传风, 行中医药发展之舟[N].中国中医药报, 2011-03-28.

[4]张剑勇, 王天星, 张燕英, 等.浅谈中医药科普宣传从何着手[C].2010年全国中医药科普高层论坛论文集, 2010:109-111.

在活动中建构科学知识 篇8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習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二、以手为模型 形象学科学

(一)山脊和山谷的认识、理解和区别

在初中科学的地理部分涉及到的等高线的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容易混淆的是山脊和山谷这一对概念。仔细观察总结规律,山脊是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的,而山谷是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然而就这样进行教和学:一是学生不理解,二是既便记住了,时间一长容易遗忘或将二者混淆。所以课程标准对这部分的学习要求和教学指导是:识别主要的地形特征,能判读简单的地形等高线图。用泥土、土豆或其他材料制作简单的地形模型,并绘制简单的地形等高线图。

在这里其实可以利用拳头进行教与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具体的方法是左手握拳成山峰状,用笔线绕拳顶画几圈圆圈(表示等高线),并从上往下在每一圈上标上海拔数如:1000、800、600。。。。。。每一指背表示山脊,指与指之间表示山谷。画等高线的时候使圆圈尽可能的靠近“山峰”(如图1)。

然后四指并拢左手伸开成水平掌状。一幅等高线图便出现了(如图2)。现在对比两图就容易认识、理解山谷和山脊了。本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效果明显、有利于知识的再现。

(二)从南北两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分别是呈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

对于这一知识点教与学的难点是:①如果没有地球仪难以认识“南顺北逆”的方向 ②对于空间想象能力欠佳的学生离开了地球仪便无法正确回忆和再现“南顺北逆”的方向。采用“右手螺旋法则”能很好地解决难点。具体的方法是:右手并拢弯曲成拳状(表示地球),大拇指伸直向上。此时四指弯曲方向恰好是从左到右为自西向东方向,表示出了地球的自转方向,大拇指向上可以理解为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的地轴。那么怎么去认识从南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分别是“南顺北逆”呢?很简单。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时,将“右拳地球”举高(高过头顶),仰头观看四指方向是“顺时针(南顺)。从北极上空看时将“右拳地球”放低,此时看到的四指弯曲方向是“逆时针”(北逆)。(如图3)

这一方法的优点是既便在没有地球仪的作业和考试中学生也可以方便运用,解决问题。

(三)东西半球的判断

在七上科学第三章中东西半球的判断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本内容的教与学中我认为首先是要明确东西半球并不是以0°经线和180°经线来划分的而是以20°W和160°E将地球分作东西两半球。这不是问题,问题是:在作业和考试中学生总是容易出错。究其原因是: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没有跟上,从而对东西半球的判断产生了错误。为有效地帮助学生正确的判断东西半球,采用“五线法”效果不错。初学时先在纸上画出如下的五线图。

1号20°W距中先画,2号160°E和3号160°E其次画,并且注意与20°W对称。再画4号0°和5号180°(注意位置和间距)。则1号20°W和2号160°E之间为东半球(用斜线标出),则另一半为西半球。如要判断10°W和175°E处于哪一半球。则第一步在“五线图”上标出10°W位于1号20°W和4号0°经线的中间,而175°E则位于3号160°和5号180°的中间靠近180°的地方。第二步,据图确定10°W为东半球,175°E为西半球。此“五线图”判断东西半球可以确保不出错。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将“五线图”在左手五指上呈现出来,如图4。

图4

初学的时候将“五线图”传授给学生,就是“授之以渔”,以后的学习便是轻松自如了,教师不用重复地讲。这不仅是给学生减负,而且也是在给教师自身减负!

(四)用双拳再现日食和月食

关于日食和月食的整个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教与学最好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如下表:

比较日食月食

位置地、月、日日、地、月

亏损先亏西先亏东

时间农历初一或三十农历十五、十六

共同点1.日、地、月三者恰好都在同一直线上 2.全食过程都是由胖→瘦→胖

其中最容易搞混淆的是日食先亏西,月食先亏东。通过三球仪的演示学生不难认识和理解,但是如何克服长时间之后由于遗忘难以再现呢?用双拳便可以轻松地解决。先看“日食”。如图5:

图5 日全食发生过程

左拳在前右拳在后置于胸前。这里左拳表示太阳,右拳表示月亮,而我们的头就是地球了。因为月亮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所以演示时左拳保持不动,让右拳(月亮)在我们的眼前从右向左自左拳(太阳)的前面经过。这时可以准确的反映出“日食”时月亮(右拳)正是先将太阳(左拳)的西面先遮住的,即日亏西。(首先学生要明确星空图的方向是:左东右西)。再看月食,如图6

图6月全食发生过程

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活动简报 篇9

一、利用国旗下讲话,宣传动员

二、利用校园宣传栏、横幅标语等进行消防宣传

三、利用电子载体进行消防教育宣传

此外,各班还利用微信朋友圈、公众号等向学生和家长宣传消防安全知识,提升学生和家长的消防安全意识。

四、利用班级黑板报、手抄报等宣传消防安全

五、组织教师观看教育视频

六、各班开展消防主题班会

每班利用班队课开展了一次“消防”主题班会课。

七、进行消防安全隐患大排

11月11日我校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的教学楼、各功能室、体育设施、楼道、地下车库等公共建筑设施进行了全面的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做到防范于未然。

八、举行“小小消防员”绘画征文比赛

在学校举行“小小消防员”绘画和征文征集活动,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优秀作品参加莆田市教育局暨莆田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举办的20xx年“小小消防员”绘画作文比赛,通过对全市多份征集作品百里挑一的评选,我校五年5班的朱晴同学获得绘画类少儿组二等奖,四年3班的林钲翔同学获得作文类少儿组二等奖,五年3班的刘逸宸同学获得作文类少儿组优秀奖。

九、开展防震减灾疏散演练

11月23日下午开展了消防应急疏散演练,警报响起后,全校师生立即进入紧急逃生避险状态,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全体学生用手(纸)巾捂住鼻子,弯着腰按指定路线分别从前门、后门有序离开教室,快速有序地向操场疏散。到达操场后,各班迅速清点人数并上报。整个活动过程紧张有序地进行着。通过演练活动,提高了同学们应对突发火灾事故的逃生能力,也加强了防范意识。

结 语

禁毒网知识竞赛活动的简报 篇10

据了解,竞赛活动由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团中央主办,中国禁毒基金会承办,并成立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活动办公室,由国家禁毒办常务副主任、公安部禁毒局局长胡明朗担任办公室主任。

《通知》指出,竞赛活动参赛人员为全国在校初中生、高中生、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竞赛内容包括我国禁毒工作方针政策、禁毒法律法规、禁毒历史、毒品知识、毒品危害、防毒技巧、毒情形势、国际相关禁毒公约以及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等。活动设一等奖1名,奖励0元人民币,颁发证书;二等奖2名,各奖励10000元人民币,颁发证书;三等奖3名,各奖励5000元人民币,颁发证书;优秀组织奖5名,各奖励10000元人民币,颁发证书;纪念奖500名,各奖励100元手机流量包。

竞赛活动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时间为年9月1日至9月30日。其间,参赛学生登录“中国禁毒”**(**号:onncc***)、中国禁毒网(***)、中国禁毒数字展览馆(***)在线答题,答题过程中会抽取100名幸运同学,颁发奖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禁毒办在获得满分的学生中组织一个队参加决赛。每个参赛队由初中生、高中生、职业技校学生各一名组成。决赛将于10月15日、16日在北京举行,通过“绝对挑战”、“以一敌百”等挑战方式决出一、二、三等奖,并由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录制播出。

关注知识联结 重视活动体验 篇11

【关键词】体积单位 知识联结 活动体验 空间观念

“体积单位”是第二学段“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一个知识点,它对于学生巩固体积概念、计算或估测图形的体积、空间观念的发展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中我们常常感到单位的教学是较为困难的。那么,“体积单位”教材上是如何安排的?学生在学习之前会存在哪些问题?教师该采取哪些策略帮助学生建立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对此,笔者展开如下具体的分析阐述。

一、教材编排情况

笔者翻阅了2011年后国内的四套小学教材,其分别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科书(以下简称人教版)、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科书(以下简称浙教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科书(以下简称北师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科书(以下简称苏教版)。

(一)在年级、课时上的安排

从四套教材中,我们发现“体积单位”的教学只有苏教版安排在六上年级,其余三套均安排在五下年级;北师版、苏教版对这一内容是单独1课时教学的,而人教版和浙教版则将“体积和体积单位”合为1课时教学。

(二)通过不同体验活动来感受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

各套教材通过多种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各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具体如表1所示。

我们发现,各套套教材在引导学生感受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时,有以下一些特点:

1.善用学生身边的事物。

我们发现,各教材都善于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和物理空间来帮助学生感受体积单位。如体验1立方厘米时观察手指头体积、体验1立方分米时观察粉笔盒体积、体验1立方米时四套教材均采用“用3根1米长的木条做成一个互成直角的架子,放在墙角,看看1立方米的体积有多大”。笔者猜想这样的体验活动,有效利用了教室空间,用较为简单的工具,让学生体验到1立方米的大小,既利于操作,又便于理解。

2.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来学习。

皮亚杰说过:“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小学生要获得几何知识并形成良好的空间概念,更多的是依靠他们动手操作。各套教材在“体积单位”的教学中都安排了多种体验活动来帮助学生建立各体积单位的表象,感受其实际意义。如看一看、比一比、做一做、用手比画、找一找、说一说,通过这些丰富的体验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理解体积单位的含义,让学生建立常用体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认知,以帮助他们最终在头脑中形成这些体积单位的明确概念。

二、教学前学生情况

(一) 前测安排

对于“体积单位”的学习,学生学习之前会有怎样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笔者对五年级90名学生进行了前测。前测分笔试和访谈两块进行,笔试部分安排两个问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写一写。

(1)你知道有哪些体积单位?你是通过哪些途径知道的?

(2)请你举出一些生活中的物品来表示你所知道的体积单位的大小。

(二) 学生情况

在学习之前学生的情况是怎样的呢?具体见表2所示。

1.将近16%的学生已知体积单位。

从前测来看,全年级90名学生有14位学生知道了体积单位,其中有5位学生能正确表示体积单位的大小,3位学生通过课外班学习得出,2位学生从面积单位推算得出;而其余的9位学生都能正确写出体积单位,在举例中不是完全符合该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

2.将近76%的学生存在错误认知。

从前测来看,大约64%的学生把体积单位等同于面积单位,认为大小就是指面积,所以把“体积单位”都写成“面积单位”,其中96%的学生都能正确写出面积单位,有86%的学生能用身边合适的实例来表明面积单位的大小,这说明学生对面积单位的学习较为扎实。还有12%的学生把体积单位写成了“千克”“克”这些质量单位。

3.将近8%的学生一无所知。

从前测来看,大约有8%的学生对体积单位一无所知,基本选择不写,有2位写了不着边际的答案。

可见,体积单位对于学生来说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不丰富。究其原因,一是二维到三维的飞跃对于10周岁的孩子来说是有困难的,二是体积单位在生活中口语及书面表达的机会较少,远没有质量、长度、面积这些单位多。所以学生在学习之前对体积单位并不熟知,很容易和面积单位混淆。

三、对体积单位的教学思考

(一)关注知识的联结

1.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结。

学习知识如同这个环(见右图),环环相扣,相互关联。教师需在教学中不断关注知识间的联结。如学习体积单位之前先学了体积概念,而体积概念的教学对学生建立正确的体积单位表象是非常重要的。夯实体积概念这个前置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反之,建立体积单位也能促进体积概念的进一步形成。

单位表象的建立并非一节课所能完成,除了夯实体积概念,还需要教师在后续学习中不断联结。比如在学习长方体和立方体的体积计算时, 教材中会出现“一只长方体盒子,长8分米,宽6分米,高5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的习题。而笔者认为单纯利用公式计算这种空想出来的盒子,还不如多安排一些和生活物品有关的体积计算。如“一只微波炉,长40厘米,宽30厘米,高25厘米,这个微波炉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虽然这两道题都是体积计算,但前一题纯为夯实体积计算公式,而后一题既夯实体积的计算,又丰富学生对身边常用物品体积单位大小的感性认识,正是这些感性认识的不断积累,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空间观念。

2.建立单位的联结。

单位教学往往存在共性,我们需要重视从凭借图形直观与实例来建立空间表象,学生在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学习过程中的思想方法、学习经验都是学习体积单位的基础。我们发现,各套教材都引导学生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进行比较,在比较中进一步加深对体积单位的认识,这样的比较是非常必要的,学生经历了从一维到二维,从二维到三维的过程,这对于学困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因而需要在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进行差异比较和纵向发展脉络上的梳理,并进行内部思想方法上的沟通,通过单位间的联结以加深学生对体积单位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表征能力和想象力。

(二)重视活动体验

发展空间观念是“几何与图形”领域的重要目标之一,而空间观念是一种数学思考,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数学思考必须有丰富的直观、形象的积累和体验为基础,并在自主性的探究过程中得以发展。

该安排哪些体验活动来帮助学生建立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呢?目前,教师在实际教学时体验活动相对单一,主要采用看一看(看教师准备的教具)、找一找(找教室里身边的物品)、闭眼想一想(想一想1立方厘米等有多大)、蹲一蹲(在立方米框里看有几个人),而动手做一做、捏一捏、量一量等体验活动相对较少。对于小学生而言,看过、说过与做过、量过、摸过是一种不一样的体验。因为有些实物是每个学生有的,有些实物只是教师拿起来给学生看一眼而已。再如学生的举例可能对于学困生来说,无法在脑中建立这个实物的表象,这样对于体积单位的感受是不深的。因而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安排学生用橡皮泥切出一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让他们拼一拼或者想象一下2立方厘米或5立方厘米有多大,重视学生量感的活动经验积累,引导学生用硬纸板做一个体积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不仅要引导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更要动手做一做、摸一摸、量一量,使体验活动更丰富。关注体验的形式和时间,将更有利于学生在头脑的表象与体积单位的大小之间建立联系。

参考文献:

[1]刘加霞.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吴亚萍.小学数学教学新视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孔企平.小学儿童如何学数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黄锐.体积和体积单位说课设计[J].教学设计,2005(1).

科普知识活动简报 篇12

8月10-14日,公司所属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和部分党员162人,参加了主题实践活动知识的学习和答题活动。

为组织好此次活动,公司纪委作了安排布置,下发通知,对参加答题的人员范围、时间等提出要求。所属各单位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组织省分公司及所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纪检干部及部分党员参加了学习和答题活动,并上报活动信息。

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活动简报 篇13

活动中,利用主题班会课时间,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有的年级由各班班主任给同学们宣讲具备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有的年级组织学生观看消防安全知识宣传片、火灾处置简报,有的年级举办消防知识竞答。通过一个个现实案例,同学们学习了安全预防、保护自身利益等基本知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总结出了正确的火灾事故处理方法。

随后,同学们紧紧围绕“出行安全”“宿舍安全”“食品安全”“运动安全”及“个人财产安全”等几个话题展开讨论。同学们积极主动地表达了自己对安全的看法和建议,并就“中学生在校安全”话题进行总结,深感安全是摆在大家面前的重要问题,在平时应做到遇事不冲动,警于思,慎于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保障自身安全。

上一篇:中秋节思乡的散文下一篇:猴年新年第一天问候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