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幼儿教师对话读后感

2024-05-28

与幼儿教师对话读后感(共8篇)

与幼儿教师对话读后感 篇1

本书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儿童发展心理学博士——丽莲•凯兹教授写的。通过文字和我们分享她的经验、观察与看法。她希望我们能借肋阅读与思考,仔细聆听她的见解,并通过教学的实践,得到专业上的启迪,迈向专业的成长之路。书中对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一些教育现状或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解析,书中的每一章、每一节、每一个例子都是凯兹博士所亲身经历和看到的真实问题所写,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发了我心中的共鸣,让我的心常常有触动、有检讨、有反思、有争辩,在检讨与反思之后,又有收获的喜悦。从中我知道了幼儿理想发展的要有六个基本要素:

1、幼儿需要有安全感、2、幼儿需要适度的自我肯定、3、幼儿需要体会生命的价值与意义、4、幼儿需要成人协助他们理解生活经验、5、幼儿需要与有“权威”的成人一起成长学习、6、幼儿需要有成人或兄妹作为学习榜样。

简短的几页字让我明白:我们所教育与照顾的每一位幼儿,其幸福与世界上其他幼儿的幸福是密不可分的。去照顾与爱护别人的孩子不应该只是为了一些现实的理由,而是我们本来就应该这样做,因为这么做是对的。

在谈到“自尊与自恋”这里,真是让我大开眼见,书中举的很多例子,很值得我深思。都是为了培养幼儿,然而不同的教育行为,就会引发了不同的教育结果。在我们的工作中时有发生忽略孩子,敷衍孩子,让幼儿自尊受打击,给予孩子”空心“的温暖。可悲的是我们竟丝毫没有觉察自己行为的不当,甚至还沾沾自喜于自己的教学方法得当。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作为老师要多欣赏孩子的独特之处,要多发现孩子的优点。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究竟该如何有价值地去欣赏孩子的哪些品质,显然我们思考的真是不够。

在我自己这么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中,我也会因为情绪低落而忽视孩子,也会因为一个孩子的不听话就暴跳如雷,更会因为部分孩子的抵触行为感到懊恼,可是我从来没有去花时间认真思考过,所以我认为自己到现在碌碌无为,没有进步。

书中也提到如何解决或应对所谓的“问题行为”,我们不能光从外表的行为来看,而是要考虑问题行为和原因。而在处理问题行为的同时,我们必须了解其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才是适当的治疗方法。这让我这个从事幼教工作很多年的我也受益非浅。因为在我们班就有那么一个孩子,总是在吃饭的时候捣乱,喜欢把自己碗里的饭菜丢到旁边小朋友的碗里,每次都要弄哭几个小朋友。我们作为老师也劝说无数次就是没有效果,最后索性让他一个人坐一个桌子吃饭。可是到后来,他一个人时也不吃饭,就坐着发呆或是下位置乱走动,东看看西看看,墙上动动,地上拨拨,或是拔女孩子的头发。真是让大家大伤脑筋啊。跟家长反映过,家长也说这孩子在家经常一个人无聊,也是到处捣蛋,每到这时父母给予的也只有打骂,所以这孩子拿家长的话说:就是无药可救了。那天,我无意中走到他身边,帮他把衣服拉链拉上,并告诉他:天冷了,你要把衣服拉好,不然会感冒的,快吃饭吧,我看着你吃吧。也不知道怎么了,他就乖乖把饭吃了个精光!并把空碗给我看!我吃惊了,同时我得出了结论:这孩子哪是无药可救啊,孩子是希望有人关心他啊。这件事情对我触动是很大的。那时我就决定,作为一个保教人员一定得把爱分给每个孩子,让他们感到实实在在的温暖,让他们得到一点点的关爱对他们来说是多么幸福。

与幼儿教师对话读后感 篇2

一、平视:走进幼儿的世界

平视就是放低姿态, 把自己暂时从成人世界中抽出身来, 搁置自己的经验, 消除成人的“优越感”[2]。 平视的姿态需要永葆童真, 幼儿教师是长大的孩子, 但依然拥有好奇的眼睛、活泼的性格, 是幼儿愿意靠近、愿意倾心交流的大朋友。

案例萝卜爷爷:一次, 班上一个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一个大萝卜, 放在教室的自然角里。 明明看到了说:“让我们把萝卜打扮成一个萝卜人吧! ” 我想了一下:“对呀, 我怎么没想到呢?”我对小朋友们说:“那我们一起来干吧!”说干就干, 小朋友们开始动手做了起来, 把萝卜挖出两个小洞, 用黄豆放进去, “这是眼睛”, 小朋友稚嫩的语言;一个小朋友用橡皮泥捏了一个鼻子, 装在眼睛下面;还找来毛线做头发、做胡子。不一会, 一个萝卜爷爷出现在大家面前。“您好!萝卜爷爷, 我叫XXX。”“您好!萝卜爷爷, 你想吃点什么呀?”……小朋友们居然和“萝卜爷爷”说起话来了。 “萝卜爷爷, 您好啊! 您在想什么呢? ”“萝卜爷爷, 我们到娃娃家去做客吧, 那儿可好玩了。 ”……

幼儿的话语稚嫩, 在她们的眼里, “萝卜爷爷”是有血有肉的、可以与她们对话的人。 幼儿的话把教师逗乐了, 我尝试用幼儿的眼光打量事物, 用幼儿特有的方式跟着不时凑上一两句, 进入幼儿的语言世界和“萝卜爷爷”交流, 我突然觉得“萝卜爷爷”正朝大家笑。 我这时才发现, 走进幼儿的世界, 与幼儿真心交流、民主平等地对话, 是多美好的境界。 与幼儿进行言语沟通时, 幼儿教师本身的语言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考虑到幼儿的知识经验和理解能力较弱, 所以幼儿教师的口语表达应该符合幼儿的接受水平, 使幼儿容易听得懂, 尽量用愉快的声调并走到幼儿的身边说话。 教师应讲究语言艺术, 由于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觉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 因此教师的口语应该生动形象, 并伴有动态的肢体语言[2]。

在教学活动中, 幼儿教师不应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幼儿, 要“放下身架”与幼儿平等对话。 在教学活动中, 可以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听到不一样的声音, 并尝试根据幼儿的提议一起探索发现。

二、善察:感应幼儿的心灵

幼儿的许多言行举止、乐趣和嗜好, 在成人眼中也许是荒唐可笑、难以理解的, 但是在幼儿的心中却是美妙的。 陶行知多次告诫幼儿教育者:“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幼儿, 才配做小幼儿的先生。 ”所谓变成“小幼儿”, 就是幼儿教师要尽量使自己具备“儿童的心灵”, 用“儿童的大脑”思考问题, 用“儿童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 用“儿童的情感”体验遇到的每件事情, 用“儿童的兴趣”感受身边的事物[3]。

案例看看带子中的人:一天正准备进教室上课, 发现一盘磁带不见了。 有个小朋友说磁带是乐乐拿的, 乐乐承认了事实。 当他把磁带拿出来时, 可怜的磁带条全被乐乐抽了出来, 弄成一堆, 根本无法使用。 乐乐一向很乖巧懂事, 怎么会这样做呢? 带着疑问和他交流, 他说了这样做的原因:他看到老师放磁带时, 里面有好听的声音, 他想这好听的声音、会唱的人是不是就在这磁带中呢? 于是就悄悄拿走了磁带并做了“ 解剖”。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细心观察幼儿的一言一行, 及时地了解幼儿的需要, 给予适当的帮助。 当幼儿犯错时, 教师要客观地分析原因不能带有教师的主观思想对幼儿进行片面的评价, 因为幼儿做出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原因的, 所以教师要走进幼儿的心灵世界, 真正地了解幼儿的想法。

三、欣赏:解码幼儿的智慧

教师在倾听时不仅要听其言, 更要观其行, 既要听清楚幼儿说的每句话, 还要看仔细幼儿的行为, 准确理解幼儿说话的本意, 善于揣摩话外之音。 幼儿正在生长, 不断发展, 能力不可限量。 一些专门研究幼儿的学者已认识到幼儿是“探索者”, 是“思想家”。 幼儿的智慧就在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姿势中, 用特有的方式向大家传递各种信息, 表达他们对世界、对社会的理解和态度, 并在这个过程中把他们的智慧传达给幼儿教师[4]。

案例睁着眼睛睡觉:一次绘画课上, 我发现辰辰画的人是横着的。 我问他:“为什么把人画成横着的? ”辰辰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画的人在睡觉。 ”“既然是在睡觉, 为什么还睁着眼睛? ”辰辰说:“睡觉就要做梦, 如果闭着眼睛, 做梦时会看不清的, 走路还会摔跤。 ”幼稚的想法遵循着幼儿自己的思维, 简单的话语中包含深刻的很难读懂的道理, 这就是幼儿的逻辑, 幼儿的智慧。

通过这个案例, 幼儿教师应该深深体会到, 幼儿都有敏感而细腻的心灵, 幼儿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 尊重幼儿的兴趣, 帮助幼儿成功地表现自己, 这样可以使幼儿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与快乐, 从而促使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

总体来说, 民主对话这个渠道, 让教师对幼儿的内心世界有更真实的了解, 同时与幼儿建立彼此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关系, 为幼儿的心理全面、健康发展提供宽松、和谐的环境氛围。 可见幼儿教师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促进幼儿交往能力与健康成长, 同时要求教师成为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摘要:幼儿教师常常忽略幼儿的身心特点、心理需求, 单方面地设计和实施幼儿教育教学活动, 最终活动成为教师听不到“回声”的自说自话。走向“民主对话”的幼儿教育, 是让幼儿有机会和幼儿教师说、想和教师说, 敢和教师说, 立足对幼儿现实存在的尊重, 对幼儿未来发展的观照和无限可能性的成全。因此, 民主对话是幼儿教育过程中应采取的重要策略之一。

关键词:幼儿,教师,民主对话

参考文献

[1]刘庆昌.对话教学初论[J].教育研究, 2001 (11) :65-69.

[2]张明红.学前儿童语言幼儿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41-47.

[3]张明红.幼儿语言幼儿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80-90.

真诚对话与教师成长 篇3

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简介

一节四年级的《克服妒忌心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由麦老师承担展示教学,课题组指导老师王老师和课题组成员约十人观摩了全过程。这节课的辅导目标是:

第一、帮助学生明了妒忌的危害。

第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优势和不足。

第三、帮助学生自觉克服妒忌心理。

一、教师讲述童话故事

动物王国里,动物们愉快地生活着。小猴子在树林里自由地玩耍,小鸟在天空飞翔,小鱼儿在水里游着,大象在散步。

狐狸走过来,对大象说:“您是动物王国的盟主,可是猴子却说您不能爬树,不能做盟主。”

大象一听就生气了。它想:“上树有什么了不起?我也会上树。”于是,它费力地爬上树,可是由于它的身体太重,一下子把树干压断了,重重地摔到了地上。大象非常愤怒,它下命令说:“从今以后,不准猴子爬树。”小猴子们不敢违背大象的命令,只好在树林子里走来走去地找掉到地上的东西吃。

狐狸又走过来,说:“大象先生,您看,小鸟儿和小鱼儿也都在笑话您哪。它们笑话您不能在天空飞翔,不能在水里游泳。”

于是,大象把小鸟儿们召集起来,把它们的羽毛都拔了下来,然后用鸟儿的羽毛扎了一对翅膀,使劲地飞上了天,累得它气喘吁吁,最后还是从天空中掉了下来。后来,大象又来到小河边,独自在河里游泳。可是,大象没有鱼鳃,不能在水里呼吸,被淹死了。

二、学生讨论

1 猴子能爬树,鸟儿能飞翔,鱼儿游泳,大象能做什么?

2 有没有一种万能的、什么都会的动物?

3 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三、老师小结

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优点,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要认识和发掘自己的优点。

四、自我优点展示

每个人写出自己的三个优点,然后写出同桌的优点,把写有优点的纸条交换,将自己的优点和同桌写的优点作比较,看看自己还有什么优点受他人喜欢。

五、老师小结

虽然我们也有不如人的地方,但是好像“十个手指,有长有短”一样,我们不能要求自己在所有的方面都要超过别人,只要我们发挥了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是好学生。

六、引导学生作自我反省(每人一张答卷,不写名字)

1 我妒忌哪些人?我为什么妒忌他们?

2 如果我要超过他们,我应该怎样做?妒忌可以解决问题吗?

3 如果别人妒忌我,我的感觉怎么样?我应该怎样对待别人?

七、教师归纳总结

真城对话与教师成长

一、缘何选择真诚对话的评课形式

传统的评课模式往往是指导老师对展示课的分析评价,或者是由讲课者先作自评,接着由同行互评,最后由持有评价标准的指导老师作点评,将大家的意见统一到某一答案上来。这种评课模式的过程容易气氛紧张,因而不利于老师们积极思维和热烈发言;陈旧的方式也较易导致老师们的厌倦,还可能使老师们形成对专家的依赖。有没有更能调动老师参与热情的、更能体现心理辅导的真诚尊重的精神的、使老师们有更深刻收获的评课方式?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次评课活动尝试以真诚对话的方式寻找新的效果。

二、营造轻松和谐的心理氛围是‘真诚”效果获得的首要条件

王(指导老师、主持人):大家好!又有一个多月没与各位见面了,每次来都有新的老师给我们献上精心准备的课,使我们能互相学到很多东西,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样很感欣慰和振奋,麦老师此时一定有很多话要讲,我们一起听听。

[用心营造平等、和谐、轻松的心理氛围,是参与者能以真诚的态度展开对话的重要条件。“精心”一词肯定了麦老师的努力,使麦老师感受到被信任、接纳和欣赏;“一定有”的暗示作用有助于麦老师有话大胆说]

麦(上课的老师):我觉得这节课时间上有些前松后紧,另外,课的中间部分我的引导有些散乱,还有就是有些学生可能没有照顾到。我还是想先听听大家的意见。

[麦老师此时的心情还是有些紧张, 自我评价不知从何入手]

王:大家对这样的情景可能并不陌生:在以往评课的过程中,上公开课的老师总在紧张地扮演受审者的角色,当有人提出批评意见时,这位老师常常会举出众多客观原因加以辩解,这说明什么问题?……我建议大家包括上课的老师把上课的“人”和上课过程的“做法”分开。对于“做法”这一客体,我们可以议论其得失,以便今后的调整、改善与发展,这便是评课的目的所在。而对于作为主体的上课的“人”,他的“做法”背后的动机丝毫不被怀疑,他的努力完全值得信任,他的价值不因“做法”评价的高低而增减。我们一起建设一种安全与开放、真诚与良善的氛围,然后再开始我们的活动好吗?

[听到这里大家轻松会心一笑。花费些时间让老师们调整好心态是必要的投入,也是主持人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氛围建设的直接示范]

三、设计关键性的问题并予以导向,是使对话能够集中地和有意义地展开的关键

王:各位老师认为这节课的目标是否明确?有没有达到预定的目的?

麦:我觉得基本上达到了预定的目的,但最后的“辅导学生自觉克服妒忌心理”环节,因时间不够无法充分展开,好像效果不好。

老师甲:我认为老师的辅导目标很明确,但能否达到预定目的就难以确定。

老师乙:我觉得由于没有及时亮出主题,使较长时间过去了,我们还不知老师的意图。

老师丙:我感觉目标定得太大了,以致每个环节都无法深入,学生的体验和分享都不够充分。

麦:看来我应调整目标,一节课中能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我的优势和不足以及体会到妒忌的危害就行了。如何克服妒忌心理可在下节课完成。

王:我与大家深有同感,建议麦老师调整目标后再在其他班尝试上一次,看看效果如何。

[在开放的氛围中,麦老师在同行们的真诚提议中自己归纳出改进的方向]

王:我们进一步讨论,这节课确定的目标有何意义?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否有针对性?

老师甲:我认为这一问题的辅导对五年级的学生开展更为合适,大家看到课堂上有一个学生问老师什么叫妒忌,可见这一心理问题与他们的年龄有些距离。

老师乙:我有不同意见,现在的学生由于早熟以及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问题突出,所以不要说四年级,甚至早在一年级或幼儿时期就有明显的攀比、妒忌心。

麦:这个问题我考虑过。由于本班大部分学生自尊心较强,做事好胜,不甘落后,一直以来都在掌声中成长,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强,因而也较容易产生妒忌心理。在本学期,我也咨询过一个由于同学间的互相猜忌而闹矛盾的个案。鉴于这两点,我选了《克服妒忌心理》这一课题。

老师丙:的确,我们看到麦老师引导学生作自我反省时,有些学生都谈到,他们有时会妒忌学习成绩好的、获得各种荣誉的、相貌和衣着比自己好的同学,可见这一问题还是存在的。

老师丁:但是,这样的学生有多少?妒忌的程度又有多严重?我们又如何能断定一个选题是否有针对性?我有些糊涂了。

四、鼓励老师自己寻找答案,是推动对话步步深入的有效措施

[上述问题激发了老师们的思考和探索,对话间老师们互相推动着一步步陷入深深思考中。 “听专家的”也许是他们这时的习惯的需要, 而鼓励他们通过自主探索以实现认知协调,却可能使他们有更多方面的、更深刻的收获]

王: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们应如何断定一个选题是否为学生成长现阶段所需要辅导的呢?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

众老师:“我们可以向其他科任老师了解学生的表现”,“还应该听听家长的看法”,“事先用相应的量表作调查也可了解一些情况”,“我们也不妨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可能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理论我们还应进一步系统掌握”,“学生心理档案在这种情况下可充分利用”, “今天这节课后让学生们谈收获也可得到很多信息”……

[老师们在七嘴八舌中不仅解决了问题,还体验到原来、答案在自己的头脑中,这一切将有助于他们思维独立性的培养]

五、留下“自由空间”,是获得丰富和精彩的对话内容,使老师们实现自我教育的重要策略

王:大家在对话中又很好地解决了一个问题。那么,接下来各位认为有哪些问题是需要在讨论中明确的?

[倘若始终由主持者提问题,老师们的参与行为依然有被动性的成分,适时引导大家自己提问题是更高层次的追求]

老师甲:记得当麦老师问“有没有一种万能的、什么都会的动物”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有,以后的变种动物可能是万能的,既会飞、又能游水和爬树。”他的话还没说完,老师马上摇摇头表示不同意,并且又转而向全体同学问:“大家说有没有万能动物?”多数学生齐奔老师的答案说“没有”。我觉得这样处理不太好,会导致学生不敢说出心里话。

王:讲得好!虽然是一个小小的细节,可是却带出很多信息。如果当时老师能先鼓励学生把要讲的故事讲完,又能肯定和欣赏学生的丰富想像力,那么可以更好地鼓励全班学生寻找和表达内心真实的感受和体验,课堂宽松和谐的气氛可以更好地形成,学生的参与热情能够得到激发和维持,而且还能够收获培养想像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等额外的效果。

麦:当事人真是非常需要这种提醒,我此时真切理解了“心理辅导课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挑战”这一命题。

老师乙:看来我们常挂在嘴边的“老师要蹲下来看学生”、“老师要能进入学生的角色,体会他们的心理世界”、“平等尊重学生,无条件接纳学生”等等观念,真是知易行难啊!

[相信乙老师的感叹表达了当时许多老师的内心感受。老师们在对话中探索着、反思着,在思考中实现着自我辅导和共同成长]

老师丙:我注意到麦老师这节课用了许多方法,如讲故事、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等,但是我认为由老师讲故事不如让学生来讲,如果用多媒体配合播演动物的故事则可能效果更好。

老师丁:在方法方面我也想提个建议,在课的最后如果布置一些作业可能有助于强化教学效果,如对在课堂上没能充分展开的“自我优点展示”等环节,可让学生课后继续反思和记下来。

王:这节课老师的确设计了很多活动方式,但是令我最为欣赏的是麦老师运用方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性。

有一个片断大家一定还记得,就是麦老师引导学生作自我反省,在不写名字的纸张上回答三个问题。说明要求后老师走到学生中间看他们书写的情况。当老师发现许多学生都难以作答时,马上询问学生是否更喜欢讲的方式。当确切知道学生们更欢迎讲的方式后,老师立即将写的要求改为让学生发言,课堂顿时气氛活跃起来,活动得到顺利延续,辅导得以步步深化。我觉得这一片断非常精彩,它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心理需要十分关注而且理解尊重,也体现了老师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它说明老师上心理辅导课时并不应该是在讲教案,只要老师心中有目标,辅导时可以没有既定的计划。这是我急于与大家分享的个人感受,供各位老师参考。

[纵观评课活动,全过程中没有权威、没有绝对标准、没有单一答案。老师们在思考问题和讨论中集中了众多他们自己得出的答案,又在这些答案中分别选择了自己最需要的内容充实和提升自己,实现自助。这种自主参与的收获过程轻松、愉快、深刻且丰富多彩。评课活动后,有几位老师说:“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奇怪自己有很多话要说,也敢大胆说。因此我们领悟了要想让学生讲真心话,我们需要做的努力。”麦老师在教学后记中由衷感谢大家的一席话,使她清晰回顾了自己的“做法”,明确了应该发扬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对如何上好心理辅导课有了许多新的思考]

由此,我们得出:真诚的态度和平等互动的对话形式是老师们共同成长的积极形式。

与幼儿教师对话读后感900字 篇4

(一)近段时间我有幸拜读了凯兹博士写的《与幼儿教师对话》,这是我渎过的所有专著中最精辟的一本著作。该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讲述的是“幼儿与幼儿教育”,下篇讲述的是“幼儿教育议题”,共十六章。粗读该书,发现随处可见基于实践的理论阐述和基于理论的实践反思。作者将理论和实践合二为一,让我们在轻松阅读中领悟着作者对幼教事业孜孜不倦的研究精神。

本书中让我感动的地方很多:

一、自尊VS.自恋

举例1:作者在参观一所学校时发现孩子自制的“我的书”,里面装满一页页复印的成绩单。标题包括:我的家庭、我喜欢的食物、我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我喜欢收到的礼物、我想去度假的地方等。

评价:将幼儿注意力摆在满足自己的事物上,将儿童的角色定位在消费者,是食物、娱乐、礼物、度假的消费者。这些学习单并未鼓励幼儿向外探询以求了解或引导幼儿探究值得探究的现象,只是将幼儿的注意力转向自己,使他们只注意自己。没有一页学习单上要求幼儿思考:我想知道的事情、我好奇的事情、我想探究、解决、想清楚的问题、我想制作的东西。

举例2:参观农场后,老师要求幼儿说出他们的感想,并将幼儿的感想列举出来,贴在教室墙上。这些句子都是以“我喜欢”起头的,如我喜欢乳牛、我喜欢挤牛奶机器。却没有如:令我惊奇的是……我觉得奇怪的是……我还想知道的是……农场最重要的事是……

评价:鼓励幼儿专注于自我的满足,却未鼓励幼儿观察思考周围的现象。相信农场一定有一些可以引发幼儿的好奇、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与行动。

反思: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制作的幼儿个人档案,我们往往会在档案的第一页例举该幼儿的一些信息,我喜欢的食物……、我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我喜欢收到的礼物……、其实这些看似简单的信息却蕴藏着作者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可见作者对幼教工作的细心。

二、慎用行为改变艺术

举例:假设在幼儿园里有3到4岁的幼儿出现同样的扰乱行为(如摔掷积木和玩具),那么我们可以说这3个幼儿表现出来的外显行为都差不多,但是他们之所以表现出扰乱行为的根源或动机可能不同。作者将问题行为的原因归结为3种:制约型、情感型、社会型。继而又将这3种类型找出了不同的治疗方法。

反思:对于3到4岁的幼儿出现扰乱行为,我们会认为这是正常现象。既然已经将之定性化,当然也不会去研究造成该行为的原因。但是作者却敏锐地察觉到了外显行为差不多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孩子不同的个性,要纠正其行为必须先研究不同幼儿的个性,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是我们该学习的地方。

三、专业幼儿教师的行为

举例:一位教师带着20个4岁的幼儿到户外活动,因为全园只有两辆小三轮车,幼儿便常为“该谁骑”而争吵不休。这一天,一位叫宝宝的小男孩跑到老师的面前抗议道:“小利不让我骑三轮车”这时老师应该如何反应呢?

评价:作者对于此问题展开了思考——此情景可以教导孩子什么?这里作者总结了多个方面的培养:1.社交技能;2.语言技能;3.社交知识;4.气质的培养;

与幼儿教师对话读后感 篇5

简单的读了序,我便开始了“我的第一章――幼儿发展的需求”,从这里让我知道了幼儿理想发展的六个基本要素:幼儿需要有安全感、幼儿需要适度的自我肯定、幼儿需要体会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幼儿需要成人协助他们理解生活经验、幼儿需要与有“权威”的成人一起成长学习、幼儿需要有成人或兄妹作为学习榜样。简短的几页字让我明白:我们所教育与照顾的每一位幼儿,其幸福与世界上其他幼儿的幸福是密不可分的。去照顾与爱护别人的孩子不应该只是为了一些现实的理由,而是我们本来就应该这样做,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看完了第二章“自尊VS自恋”。真是让我大开眼见,让我知道所谓的自尊指的是评价自己后所衍生出来的感觉,而自恋指的则是专注于自己及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心态。而从丽莲凯兹教授举的例子来看,让我明白自尊和自恋会影响着孩子的健康的成长。在接下去的第三章到第八章让我学到了很多以后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如:如何解决或应对所谓的“问题行为”,我们不能光从外表的行为来看,而是要考虑问题行为和原因。而在处理问题行为的时候,我们必须了解其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才是适当的治疗方法。也让我知道在教学中要学什么?什么时候学好?如何学最好?这让我这个刚刚从事幼教工作者受益非浅。

丽莲.凯兹认为幼儿理想发展的第一要素是幼儿需要安全感。所谓安全感是指在心理上感觉自己与别人有“依附关系”,感觉自己有所属。“被爱”和“被需要”并不一定使人产生安全感,安全感必须建立在被爱者感受到这份感情,感受到被需要,感受到自己的特别,而且这份爱还必须是适量的,重点是在儿童“感受到”被爱与被需要,而不是儿童被爱与被需要。而在家长和儿童之间、老师和儿童之间都存在着这样的悖论。

在家长和儿童之间

从与家长的不断接触中发现,现在的家长常常重视自己的感受:生活上我给了孩子什么,我给孩子创造了什么条件,我注重培养孩子什么,我……而从来没有问一问孩子的感受,观察一下孩子的反应,思考孩子需要什么。于是造成了“关怀强迫”、“非常态教育”等非正常状态。孩子还不会自理的时候,父母无微不至地照顾,可是孩子渐渐大了,会走路、会说话了,上了幼儿园了,父母还是呵护得像捧在手里的烛火,他们觉得孩子就应该接受这种照顾,如果有一天,孩子忽然不用他们帮着做什么,这些父母就会觉得失落。还有的部分知识分子家庭,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教育包围孩子:走在路上的时候“你看,那是什么字?”,游玩的时候“这是什么树?”,吃饭的时候“番茄里面有什么营养素?”,睡觉的时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家长们将“情境教育法”运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生活中,任何一个情景、任何一个地方,都成为他们教育孩子的现场。家长对孩子照顾得非常周到,生活、思想、学习,家长无处不在,表面上是爱护关心孩子,其实是对孩子依赖自己有一定的依赖。这时候我们没有去想一想孩子的感受,她感受到你的爱了吗?你的爱是否适量?有没有给孩子带来压力?当然有的家长也开始问“你觉得开心吗?”,但常常这样的提问只是形式上的,许多孩子并不完全会总结我这一天是开心还是不开心,他往往与具体的事件联系起来,而有的时候甚至想不到具体的事件,于是对家长的问题会不知所云,常常胡乱应答。而家长在自己的问题中满足了,他不再让自己去用心的观察孩子,体会孩子的心是否如说的那样。孩子短于表达,但情绪通常会在生活中体现,而这时家长已经在忙乎着自己的事情。望着孩子的眼睛,常常会看见空洞、无神;看着孩子的眼睛,常常会看见怀疑、委屈;看着孩子的眼睛,常常会看见不被理解的无奈,缺少真正爱的心灵。

在老师和儿童之间

由于越来越多的业务,促使老师在进步,促使老师在不断的要求自己。由传统的师上生下的观念到今天的师生平等对待老师走过了漫长的路。老师的确在改变自己,给予了孩子更多的爱,老师面临来自各个方面的督促:自我的、家长的、上级的、社会的。我将自我放在第一位,是因为老师的职业责任感告诉老师自己必须进步,否则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于是我们在生活中会看见:某某孩子依偎在老师的身上;某某孩子被老师搂抱在怀里;某某孩子被老师特别关照;某某孩子的错误被匆匆忽略;孩子耳边充满了鼓励和表扬……老师还没有深刻理解:当你怀抱某个孩子的时候,还有那么多的孩子等着你去爱;当你关照某个孩子的时候,还有那么多的孩子等着你来教育;当你靠紧孩子的时候,你是否能客观评价你的孩子;当你只是利用表扬作为教育手段的时候,你是否发现它们已失去了应有的效果……老师所给予儿童的安全感是幼儿相信成人对自己有一种真诚而强烈的反应,而不是空心的温和。是的,老师给予孩子的爱是更加理性的、公平的、真实的、由衷的。其实我们知道,孩子在自己真正努力的时候,他们也渴望这个努力被别人所发现,所赏识,所赞扬。我们要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实在的鼓励和表扬的理由,让孩子正确的、客观的认识自己,赏识自己。当我们感受到孩子的进步时,就给予真诚的欣赏;当我们体会到孩子的错误时,就给予严肃的爱意的批评。当这些开始的时候,让我们再来看看孩子的眼神,再来感受孩子的情绪,再来体会孩子的心情,看看他们是否感受到了你那份真正、真诚的爱。

与幼儿教师对话读后感 篇6

—迈向专业成长之路》心得

作为一名工作三年半的幼师,常常感到自己的知识、经验不足。在工作中,还是不能面面俱到。想成为一名专业的幼儿教师,想更科学地教育孩子,想和孩子之间相处更加融洽,更想让自己工作层面更上一层楼。

那么,何谓“专业”?

我特地查阅书本的有关这方面内容的章节。章节中以一个幼儿园里经常发生的事件来说明专业人员与未受过专业训练人员不同的处理方式。这样的对比,让我更深刻地明白了自己平时的行为与专业幼儿教师的行为的差别,觉察出自身欠缺的是哪些方面。

在面对工作中幼儿之间发生的事件时,专业的幼儿教师首先要考虑的是怎么利用这个机会教导幼儿一些技巧、知识或培养某种气质,而不是“熄火“。为了促进幼儿长期的发展和学习,教师应当运用高级缜密的知识做出判断,遵循专业幼儿教师的行为准则。教师不是“灭火机”,更不是“保姆”。

其次、教师需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拓展自己的见识面。在看待事件时,如何能够做到全面、有效。由文章的内容中,我们也知道了。要想自己的幼教领域迈向专业化,需要结合实践,设计不同条件,研究总结归纳处理困境的程序。这些步骤都需要教师自身的提炼,与探索。

有了这个思想觉悟,同时也衍生出一些问题思考。在一日生活中,每个环节都对应着一个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里发生的事件,教师是否有充足的时间作出判断,教导幼儿直至事件结束。在集体活动中,教师、事件中的幼儿和其他幼儿三者之间如何协调?这些我还在自己的工作中慢慢思考、琢磨、实践、总结。希望自己也能编出程序来。

这里需要谨记的是,专业的幼教老师不会采取以下的方法来教导孩子。

1、让宝宝不再注意他目前的不幸,转移他的注意力。

2、大声喝止。

3、去掉关键事物。

4、威胁。

5、许诺给于某种好处。

6、隔离。

7、到旁边思过。

8、说教。

9、受害者至上。

10、追究起因。

11、强调成人的感受。

12、以约定俗成或错误的“传统”观念来判断幼儿的行为。之所以强调这些行为,是因为有时我们会责怪引起争端的幼儿,或怪罪他们的父母没有把他们教好。但是问题的重点并不在于要怪罪谁,而是在于我们是否有按照专业规范、专业知识及简介来克服当时的情绪或现实压力,保持和提升自己的专业判断力。还是那句话,在面对工作中幼儿之间发生的事件时,专业的幼儿教师首先要考虑的是怎么利用这个机会教导幼儿一些技巧、知识或培养某种气质,而不是“熄火“。这样才能促进幼儿长期的发展和学习。

教师与文本对话的“度” 篇7

物理学意义上的精度, 意味着观测结果、计算值与真值之间的接近程度。其精度, 可用国际公认的标准计量。读者与文本对话的精度, 意味着阅读理解的程度与文本本真价值的接近程度。其精度何以衡量?虽文本不一, 内容各异, 但万变不离求“真”。试以课例谈之。

譬如, 我们读《坐井观天》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课文:

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 落在井沿上。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 飞了一百多里, 口渴了, 下来找点水喝。”青蛙说:“朋友, 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还用飞那么远吗?”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 大得很哪!”青蛙笑了, 说:“朋友, 我天天坐在井里, 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小鸟也笑了, 说:“朋友, 你是弄错了。不信, 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288个字的寓言, 不少教者遵循教参, 读到“比喻眼界小, 见识少”的层面便OK了。

倘若是一个二年级的孩子, 如此死记硬背课文寓意, 求得“背多分”, 倒也无可厚非;而一个教者就此打住,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将寓意定格, 嘲讽一下“眼界小, 见识少”者, 便感到心满意足了, 这与其说是“深入浅出”, 不如说是“浅尝辄止”。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不妨重温一下“乔哈里资讯窗”, 资讯往往有四个象限:

第一象限:开放区——自己知道, 别人也知道的资讯。例如:你的名字、发色。

第二象限:盲区——自己不知道, 别人却知道的盲点。例如:你的处事方式, 别人对你的感受。

第三象限:隐秘区———自己知道, 别人不知道的秘密。例如:你的秘密、希望、心愿等。

第四象限:未知区———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的资讯。未知区是尚待挖掘的黑洞, 它对其他区域有潜在影响。

有了“乔哈里资讯窗”的知识背景, 我们求“真”的视界自然敞亮:

青蛙, 隐喻“盲区”;小鸟, 隐喻“隐秘区”。青蛙与小鸟对话, 意味着“盲区”与“隐秘区”对话, 旨在冲破“盲区”, 形成“开放区”。

有了“盲区”的青蛙, 仅仅被读者嘲笑一下, 岂能算完美的“剧终”?被盲区遮蔽的青蛙要除去遮蔽路径, 在于主动同异向信息携带者小鸟的“隐秘区”对话, 跳出井口, 不就扩大了自己的“开放区”?

与《坐井观天》对话, 理解了“比喻眼界小, 见识少”, 仅仅懂得了“是什么”?理解了青蛙隐喻“盲区”, 小鸟隐喻“隐秘区”, 便懂得了“为什么”?理解了“盲区”与“隐秘区”对话, 才能扩大“开放区”, 便懂得了“怎么办”?

与《坐井观天》对话, “知其然”, 更“知其所以然”, 是否已经向求“真”的精度上逼近了一寸呢?

二、广度

广度, 意味着要善于全面地看问题。假设将问题置于一个立体空间之内, 我们便可以围绕问题多角度、多途径、多层次、跨学科地进行全方位“立体对话”。

例如, 《全神贯注》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课文:

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他家里做客。饭后, 罗丹带着这位挚友参观他的工作室。走到一座刚刚完成的塑像前, 罗丹掀开搭在上面的湿布, 露出一座仪态端庄的女像。茨威格不禁拍手叫好, 他向罗丹祝贺又一件杰作的诞生。罗丹自己端详一阵, 却皱着眉头, 说:“啊!不, 还有毛病……左肩偏了点儿, 脸上……对不起, 请等一等。”他立刻拿起抹刀, 修改起来。

茨威格怕打扰雕塑家工作, 悄悄地站在一边。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 一会儿后退, 嘴里叽哩咕噜的, 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 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 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 半小时过去了, 罗丹越干越有劲, 情绪更加激动了。他像喝醉了酒一样, 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 罗丹才停下来, 对着女像痴痴微笑, 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 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茨威格见罗丹工作完了, 走上前去准备同他交谈。罗丹径自走出门去, 随手拉上门准备上锁。

茨威格莫名其妙, 赶忙叫住罗丹:“喂!亲爱的朋友, 你怎么啦?我还在屋子里呢!”罗丹这才猛然想起他的客人来, 他推开门, 很抱歉地对茨威格说:“哎哟!你看我, 简直把你忘记了。对不起, 请不要见怪。”

茨威格对这件事有很深的感触。他后来回忆说:“那一天下午, 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 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因为从那时起, 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 如果值得去做, 而且要做得好, 就应该全神贯注。”

课题, 即文眼。文眼, 集中表现在第二节的人物刻画上。

于是, 教师与文本对话时, 便对第二段情有独钟、精耕细作:先是观赏罗丹的动作——“一会儿上前, 一会儿后退……把地板踩得吱吱响, 手不停地挥动……”再是聆听他的语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然后是凝视他的神情——“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情绪更加激动了……像喝醉了酒一样, 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对着女像痴痴微笑……”最后是理解他全神贯注的工作状态。

如此, 抓住重点段, 紧扣关键词语与文本对话, 往往被理解为扎实有效。

事实上,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并不在这里, 而在课文的最后一句———“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 如果值得去做, 而且要做得好, 就应该全神贯注”。

抓住这句话中的“做好一切工作”与“全神贯注”的关系, 就易于从“广度”出发, 多角度、多途径、多层次、跨学科地进行全方位的“立体对话”———

有人曾采访过一位优秀的棒球打击手:“投出去的球速都在时速一百公里以上, 如何能打中那么快速投过来的球呢?”

“棒球的速度虽然在一百公里以上, 但是如果进入真正的专注, 投过来的球就像电影的慢动作一样, 一旦能进入那最精确的状态, 小小的球也像放大了好几倍, 打中并不是难事。”

“这简直是超能力!”

“这不是超能力, 而是突破了某种极限, 极限的突破是来自一点点的天资和绝大部分的苦练。”

不啻是体育, 智育、美育也会有如此神奇的境界。科学家从原子、质子、中子、夸克……一路上看见那更细小的结构, 细小在他们眼中是巨大;生命科学家从细胞组织到基因排列, 揭开生命的许多谜题;画家能分辨出一百种以上的色彩, 绿中有绿, 红中有红, 是平常人看不见的;音乐家能听到花开的声音、阳光的声音、天堂的声音, 声外有声, 音外有音, 所有的声音融合为天籁。

人人都有超能力, 超能力来自全神贯注。哥白尼无畏烈火粉身, 依然全神贯注, 提出了日新说;哥伦布无畏风高浪汹, 依然全神贯注, 发现了新大陆;贝多芬无畏双耳失聪, 依然全神贯注, 创作了交响曲;米尔顿无畏双目失明, 依然全神贯注, 铸就了《失落园》。

全神贯注就像一滴水, 我们看不出它的力量, 压扁了, 利如钻刀, 能切割最坚硬的大理石;凝固了, 硬如钢石, 能裂开最顽固的石块;汽化了, 迅如奔马, 能冲开滚动, 创造最强的能源。

只有这样与文本“立体对话”, 我们才能从更广阔的背景上比较全面地理解“人类的一切工作, 如果值得去做, 而且要做得好, 就应该全神贯注”。

三、深度

深度, 意味着与文本对话时, 要善于深入到客观事物的内部, 抓住问题的关键、核心, 即事物的本质部分进行由远到近、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剥笋对话”。

譬如, 与《秦兵马俑》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的一段文字对话———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佣坑, 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 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 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在三个佣坑中, 一号坑最大, 东西长230米, 南北宽62米, 总面积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 有六千多个。一号坑上面, 现在已经盖起了一座拱形大厅。走进大厅, 站在高处鸟瞰, 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 十分整齐, 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 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帅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设若, 先找中心句———“兵马俑规模宏大”, 再抓关键词———规模宏大, 然后画出表现“规模宏大”的数字———“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 “一号坑最大, 东西长230米, 南北宽62米, 总面积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 有六千多个”, 接着读出“规模宏大”, 最后来个200字的迁移仿写———城市的广场“规模宏大……”这种以纲为纲, 以本为本的“经验式”对话, 永远浮在文本的表层。只有逐步沉潜、层层深入, 由内而外, 由表及里, 才能谛视到文本的内核, 才能垂听到文本的心音。

我们认同兵马俑的文化与艺术价值, 但同时也要审视其负价值, 因为眼睛向下总是在古墓坑里打转的时候, 别人已经眼睛向上, 建造了宇宙空间站, 正准备登上火星。

———兵马俑, 是秦陵的一部分。

———如果说“兵马俑规模宏大”, 是一种美学, 那也只是一种暴力美学。

———不论是中国的皇帝陵, 还是埃及的金字塔, 无疑是暴力美学的代表作。

———这种暴力美学, 只关心一个人或几个人的灵魂。它一方面是崇尚“不死”, 让某个人把自己的权势和荣华由生前延续到死后, 由地上带到地下;另一方面是光大“正统”, 序列辉煌正统的, 排斥贬黜旁出的。因此, 中国帝陵都有“庙号”, 埃及金字塔都有“称号”。“不死”关心的是自己生命的延续, 灵魂不朽;“正统”关心的是王朝生命的延续, 一代, 两代, 乃至万代。

———“秦始皇留下了长城, 隋炀帝留下了运河, 文景繁荣了文学, 贞观培育了诗歌。暴政能创造工程上的奇迹, 仁君则丰富一个民族的灵魂, 从未经历暴政的民族很难宏伟, 但不能结束暴政的民族不能久远。”吴稼祥先生的话深刻隽永啊!

实现幼儿与环境的对话 篇8

午饭后,大班幼儿依依和牛牛趴在栏杆上,边看着丝瓜藤边争论着丝瓜究竟有几根。依依说11根,牛牛却说只有10根。依依说:“你一定漏数了,有一根丝瓜被叶子遮着呢。”牛牛说:“不对,昨天我刚跟妈妈一起数过,一定是你把一根丝瓜数了两遍。”这时,很多孩子都加入了讨论。我想,幼儿数的结果不同是因为藤上的丝瓜是不规则排列的,既然他们现在急于验证谁数得正确,我何不顺应他们的需求,抓住现成的环境资源,让他们学习数不规则排列的物体呢?于是,我带着幼儿来到丝瓜藤下,先让每个人自己数,结果全班25名幼儿获得了6种不同的答案。孩子们都认为是大家不够安静、互相干扰导致的。第二遍数时大家都很安静,可还是有3种答案。为什么呢?孩子们都说:“因为丝瓜长得太乱了,我们容易漏数或多数。”“怎么解决呢?”牛牛说:“昨天我妈妈告诉我要很仔细才不会漏数、多数。”“是啊,数数除了安静还要仔细,那谁还有好方法可以不漏数、多数?…‘做记号啊!”程程说。但这个方法马上遭到了其他人的反对:“挂那么高很难做记号的。”“那就拿根竹竿一根一根从左到右、从上往下点着数。”依依的这个方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孩子们委托我向门卫爷爷借来一根竹竿,我点,孩子们一起数,最后我们获得了一个公认的结果:11根。依依得意地对牛牛说:“你看,我就说是11根嘛,你昨天漏数了。”牛牛不服地说:“我昨天数就是10根,那根小的一定是今天长出来的。”我说:“有可能哦,丝瓜每天都在长,明天数也许又会多几根。”“那我们每天都来数。…‘好啊,我们到活动室也去布置一面丝瓜墙饰,这里长了几根丝瓜,我们就在墙饰上挂几根纸做的丝瓜,看看最后能长多少根丝瓜。”我建议。

回到活动室,大家开始讨论丝瓜墙饰做在哪里,怎么做。牛牛说:“丝瓜长了一大片,要找个大一点的地方。”孩子们都同意这个观点。正好班上挂衣服的白色架子闲置着,孩子们认为在白色架子上缠上绿色纸很像丝瓜藤攀在丝瓜棚上,而且在架子上挂东西、夹画纸都很方便。于是,我找来了卡纸和绿色绉纸,有的孩子负责画丝瓜,有的孩子负责用绉纸搓绿绳,把它绕在白色架子上当藤蔓。然后,大家一起将画好的11根丝瓜剪下来夹在藤蔓上,孩子们心目中的“丝瓜墙”便做好了。正当大家欣赏自己的杰作时,欢欢说:“藤上如果有叶子就更好看了。”是啊,可是丝瓜叶该怎么画呢?大家忙着数丝瓜,都忽略了丝瓜叶长什么样了。孩子们决定第二天去仔仔细细地观察丝瓜叶。

第二天,孩子们细心地寻找,发现丝瓜没有增加。他们转而观察丝瓜叶,摸了摸长在低处的丝瓜叶,还伸出小手比了比。“叶子摸上去很粗糙呢。”“这些丝瓜叶长得比我的手掌还大。”“像爸爸的手掌,上面有很多条线。”“这片丝瓜叶有5个尖。”“我这片有6个尖。从尖到柄都有一条线,这条线两边还分出去很多细线。”我告诉孩子们:“叶子上面的这些线叫‘叶脉’,是输送水分和营养的。”回到活动室后,每个孩子都根据自己的观察画了丝瓜叶,并剪下来挂在藤蔓上。他们幻想着会有很多很多丝瓜长在这片他们自己创设的“丝瓜墙”上。我也希望这片“丝瓜墙”能记录下孩子们的探究过程。支持他们的探究活动,延续他们的探究热情。

有一天数丝瓜时,顺着竹竿点的方向,依依突然大喊:“这根丝瓜像鸭头。”“真的,像一个倒挂的鸭头,哈哈!”孩子们兴奋极了,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那根像伞柄。”“这根像拐杖。”“这根小小的像手指。”“快看这根,这里鼓出来像不像大肚子?”……孩子们寻找着、想象着,笑声不绝于耳。我趁机说:“丝瓜和人一样,每一根都不同,你们每个人去寻找一根最特别的丝瓜,说说喜欢它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这下孩子们观察得更仔细了:“我喜欢这根,长得细细长长的,直直的。”“我喜欢那根,小小的,身体翠绿翠绿的,头上的小黄花开得很漂亮。”“我喜欢挺着大肚子的那根。像我老爸的肚子,哈哈!”“我喜欢那根弯弯的,看上去像弓。”“我喜欢那根,又粗又壮,像金箍棒。”……孩子们竭尽所能地寻找“最特别的”丝瓜。通过细致的观察,孩子们发现了丝瓜形态的多样性。这时,可可提议说:“老师,可不可以把我们喜欢的丝瓜摘下来送给我们?…不行,不行,不行,丝瓜摘下来就死了,我们还想看看它们会变成什么样呢!”牛牛坚决反对,其他孩子也都要求把丝瓜保留下来。

考虑到孩子们的情感需求,我给他们喜欢的丝瓜拍了照片,展示在班里的“丝瓜墙”上,并给每根丝瓜做了一本生长记录本,由喜欢这根丝瓜的几个孩子组成一组负责观察和记录它外观的变化,感受丝瓜的生长过程。每周五晨谈时间,我们会请每组派一个代表,集体交流他们的记录内容,分享彼此的观察发现。随着交流的增多,孩子们的记录也越来越准确和丰富了。他们会关注细节,如顶端小黄花的变化,丝瓜形状的变化,丝瓜皮颜色的变化……空闲时,幼儿还会自发地交流自己的记录结果,体验连续观察记录的价值,感受鲜活生命的奇妙变化。

在观察时。孩子们发现丝瓜藤还在不断往高处爬。一天中午,雯雯问:“这丝瓜到底能爬多高?”哲哲说:“反正比我爸爸高,我爸爸有一米八。”雯雯说:“当然比你爸爸高,它都爬到树上去了。”我说:“找找它最高爬到哪里了。”“在那边的一根树杈上。已经有两层楼窗户那么高了。”顺着依依手指的方向看去,孩子们都发出了惊叹声。“哇,它到底长多高了呀?”“一层楼大概有3米高,那这根丝瓜大概有5米多高了吧!”门卫爷爷估算着。“5米是很高很高很高很高……”看到孩子们惊叹中带着疑惑、想用手比划却又不甚清楚的样子,我决定和孩子们一起来体验一下5米到底有多高。我们向门卫爷爷借了卷尺,在操场上用粉笔画了一条5米长的直线。孩子们试着头顶头、脚顶脚地躺下,发现原来5米差不多有4个半小朋友那么高;若脚尖碰脚跟地走着测量,最多的要走29步,最少的也要走25步。回到活动室,孩子们都忙不迭地把自己的测量结果记录下来。这时,小鱼儿又提出了疑问:“丝瓜爬那么高,是靠什么爬的呢?”有人说:“是丝瓜的头发在爬。”有人说:“丝瓜也有小脚,是它的脚在爬。”洋洋说:“你们都错了,我爸爸说,往上爬的是丝瓜茎上伸出的卷须,只要有东西在丝瓜旁边,卷须就会攀上去,它们往上爬、往旁边爬都是为了寻找阳光,它旁边的东西有多高,它就能爬多高。”“是真的吗?”虽然洋洋说他爸爸是植物学博士。但孩子们还是半信半疑,嚷嚷着要去看一看。我又带领孩子们来到丝瓜藤旁观察,孩子们发现真的如洋洋所说,丝瓜茎上每一片叶子的对面几乎都有卷须伸出,它们细细的,有点像胡须,刚长出来时是直的,稍长一些后就会卷曲。这些卷须碰到支撑物就会缠绕上去。孩子们形容这些卷须“像弹簧”“像楼梯一级级往上攀”“拉长了像高低起伏的山”……他们还发现,丝瓜藤就是靠它的卷须悄悄地从一个支撑物攀向另一个支撑物,越伸越长的。几根丝瓜藤缠绕在合欢树上,居然将高大的合欢树都拉扯得有些倾斜了,大家不由得惊叹起卷须的力量。

为了让孩子们更真实地感受卷须的攀缘本领,我决定带孩子们做一个实验:在丝瓜藤周围拉几根横向、纵向的绳子,看看卷须是怎么攀上去的。绳子拉起来了,孩子们充满了期待。第四天,孩子们看到一根卷须伸得直直、长长的,须尖搭上了绳子;第五天,卷须中段开始弯曲,缠绕上了绳子;第六天,卷须已绕着绳子形成了一圈环状结构,孩子们说“像拉长的电话线”,它拉着绳子一起在风中摇摆,另一根卷须也快要攀到绳子上了;第八天,第一根卷须已一圈又一圈紧紧地缠绕住了绳子,第二根卷须也绕在了绳子上,第三根卷须尖则刚刚攀上绳子……孩子们记录着它们的变化和攀爬的进度。感受着细小卷须的伟大之处。孩子们不禁问道:“只有丝瓜才有这样会攀缘的卷须吗?”我们决定在幼儿园里进行一次大搜索。

第二天,我们在幼儿园的自然角和花园的角角落落寻了个遍,却没有发现像丝瓜一样有卷须的植物,孩子们有些失望。好在我园坐落于农业院校的校园里,我就把孩子们带到了校园的农场里。孩子们兴奋极了,有的钻进了大棚。有的跑到了田埂上。“我找到卷须了,绕在竹竿上。”“我也找到了,是甜瓜的。”“葡萄也有卷须。”“我看到了冬瓜的卷须,它在地上爬。”……孩子们穿梭在农场里,寻找着卷须,欢呼声此起彼伏。他们发现,冬瓜、甜瓜、黄瓜、苦瓜、豌豆、葡萄都有卷须。甜瓜、黄瓜和苦瓜的卷须和丝瓜的最相像,“弹簧卷”多。农场里的叔叔介绍说,是他们用竹竿交叉着搭起了架子,好让植物的茎蔓缠绕着竹竿向上攀爬。孩子们还发现,冬瓜的卷须比较粗,“弹簧卷”少,是爬在地上的;叔叔们正忙着除掉葡萄架上多余的卷须……孩子们有很多疑问。“为什么不给冬瓜也搭个架子,好让冬瓜的卷须往上爬?”叔叔说:“因为品种不一样,这是‘地冬瓜’,就是爬地生长的,比较好管理,只要种得稀一些,给它们留出爬伸的空间就可以了。如果是‘棚冬瓜’,就需要用竹木搭棚引蔓了。”“什么叫引蔓?”孩子们又问。叔叔说:“就是将茎蔓引到我们想让它们去爬的竹竿、架子或者棚上。”孩子们疑惑:“它们自己不是有卷须会爬吗?“是啊,可那是乱爬。卷须非常敏感,找到支撑物就会马上缠绕上去。所以,就像你们刚才在葡萄架下看到的,我们还会去除一些多余的卷须和茎蔓,减少营养的消耗,让营养集中供给果实生长和发育。”孩子们问:“那为什么这些植物要有卷须呢?”叔叔说:“你们来观察一下这些植物的茎,和茄子、番茄的茎相比,哪个粗?哪个硬?”孩子们都说茄子和番茄的茎比较粗和硬。“是的,因为这些植物的茎比较细软,它们不能直立生长,使叶子伸展到空中接收充足的阳光,所以它们需要卷须去攀缘周围的物体,爬到高的地方去晒太阳。它们的生长需要卷须,但我们有时会帮助它们去除多余的卷须。”孩子们恍然大悟,回去的路上,他们还兴致勃勃地谈论着。

我们利用在农场拍的照片做了一块展板,名为“会攀缘的卷须”。离园时,孩子们兴奋地向爸爸妈妈介绍他们的新发现。还有孩子表示,也想试着种种这些长卷须的蔬果。洋洋爸爸被孩子们的热情所感染,主动申请来做助教,给孩子们介绍其他攀缘植物,使孩子们懂得了攀缘植物们会分别利用卷须、吸盘、不定根等进行攀缘,以争取阳光。洋洋爸爸还给我们提供了相关的书籍和图片资料,自由活动时间里,孩子们三三两两地围在一起看这些书籍和图片,谈论着他们感兴趣的攀缘植物。

到了11月,丝瓜叶子慢慢地枯黄掉落,只剩下那些已经变成褐色的、干枯的丝瓜还挂在藤上。“丝瓜要死了吗?”孩子们谈论着。“不,丝瓜老了,需要我们去收获了。”一天下午,我和孩子们一起将丝瓜藤扯下,剪下了藤上的老丝瓜。孩子们都知道这些丝瓜已经老得不能吃了。“这些老丝瓜有什么用呢?…里面有籽吗?”“有些皮都已经破了,我们可以剥开看看吗?”为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我组织他们剥开来观察。孩子们发现,老透了的丝瓜皮很干、很薄、很脆,轻轻一碰就会一小块一小块地掉下来;没有老透的丝瓜皮还有点厚,湿湿的,剥起来还有些费劲。孩子们惊奇地发现,老丝瓜里面的果肉又干又硬,摸起来非常粗糙,形状像筒,有很多小孔,轻轻一抖,会有黑黑、小小、扁扁的像西瓜籽一样的东西漏出来。孩子们一看就知道那是丝瓜的籽,他们兴奋极了,用力拍打丝瓜,更多丝瓜籽从小孔中漏出来。孩子们将这些丝瓜籽小心地收集起来,请求我帮着收好,期待着明年再种。“丝瓜肉怎么会变成这样?”孩子们充满了疑惑。为了帮助他们在老丝瓜和嫩丝瓜之间建立联系,我切开一根半老的丝瓜,孩子们发现这根丝瓜里已经有一些细细的但还没有完全硬化的纤维了,横切后也能看到一些小孔。原来丝瓜肉是这样在变化的,孩子们恍然大悟。我告诉孩子们,老丝瓜里面硬硬的、粗糙的东西叫“丝瓜络”,它可以做成中药治病,也可以成为人们生活的好帮手。我请孩子们回家去找找有没有用丝瓜络制成的生活用品,并带来分享。第二天,我搭了个展示台,将孩子们带来的沐浴擦、洗碗擦、洗脸擦、鞋垫等各种丝瓜络制品放在上面,孩子们发现这些物品主要是清洁用品。基于这个特性,我们把收获的丝瓜络送给了食堂师傅和每个班的保育员阿姨,供他们洗碗、擦水池用。我们也留了一些放置在自己班的水池边。一时间。孩子们对擦洗水池充满了热情,经常抢着帮阿姨擦洗,为的就是想体验一下使用丝瓜络的滋味。

上一篇:政治高考三年真题分析下一篇:食品药品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