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暴风雨》教学设计

2024-05-08

交响乐《暴风雨》教学设计(共16篇)

交响乐《暴风雨》教学设计 篇1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展开各种联想与想象,感知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区分音乐形象,从而进一步感受大峡谷的壮丽景观。

2、运用各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和途径开展对管弦乐《暴风雨》的欣赏,在聆听、参与、表现音乐的同时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

3、从音乐音响的感知中获得愉悦与快乐,获得感悟与启发。从而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三、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要素所描绘的大峡谷暴风雨的.景象。

四、教学难点:

通过聆听,让学生探索音响,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五、教学过程:

聆听《暴风雨》 :

1、复习四年级(上)《羊肠小道》的第一部分。

设问:这段音乐你们听到过吗?它的名称是——?内容是——?

师生回忆四年级(上)《回声》中及聆听过的《羊肠小道》。

2、出示教学标题——暴风雨。

这段欣赏曲是继四年级聆听的《大峡谷组曲》的第五乐章。

3、初听第一部分。

从乐曲的旋律中听到了你熟悉的主题吗?

从本乐曲的标题名称中,你认为这段音乐是描写了怎样的场景?(暴风雨前的宁静)

4、初听第二部分。

从这段音乐的音响中,你想像是怎样的场景?(狂风暴雨、电闪雷鸣)

5、聆听全曲(第五乐章)。

要求:边听边用神态动作……表现你对音乐发展过程的感受。

创作活动

1、根据本课内容学到的“小雨”、“大雨”、“暴雨”……各人找自己伙伴或单独发挥自己的想像,创作音乐——命题创作。

2、构思:

从命题出发构思内容框架。根据框架选用素材进行创作。

3、因为是命题的自由创作,所以各种形式不限。

如:用各种音响的先后交织出现,组成一幅《狂风暴雨》;再如:用数首表现“雨”的歌曲串联起来,加上打击乐器、串联词等。还可以小品形式、艺术造型、舞蹈等等各种艺术形式进行创作。

4、创作展示。

小结:这与《踩雨》、《雨中》就不一样了,是暴雨了,但还是表现了雨的主题。音乐的表现变化无穷。

交响乐《暴风雨》教学设计 篇2

长号在交响乐中的重要性

长号在交响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长号不仅能够进行演绎叙述和描述,同时也能够很好地进行抒情。首先,在交响乐团中长号与其他乐器的相互配合能够更好地展现音乐的魅力。长号在铜管声部系统中担任着低音声部的重要角色,长号恰如最为正宗的男低音,同时加上长号丰富的表现力,确保长号在交响乐中能够与其他乐曲相互协调形成组合魅力。在一定条件下,在表现中庸史诗性并且乐句的结构比较简短的旋律时,长号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在交响乐曲的表演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在交响乐曲表演过程中,长号与其他乐器相互配合展现出独特的视听效果,表现出高昂的英雄气概和无与伦比的庄严、强大。

其次,在交响乐中长号有助于乐曲整体曲式结构的展开。交响乐并不是对某一种具有一定特质音乐题材的统称。在巴洛克时期交响曲是专门为交响乐谱写的,有些带着声乐。在古典前期是三个乐章的曲式,快板—慢板—快板。到了海顿、贝多芬时期,这些剧作家谱写了众多的交响曲,并将这些交响曲划分成为四个乐章,第一章是快板,音乐整体表现得比较活泼,表现乐曲的两个相互对立的主题,呈现了矛盾发展的起始以及矛盾发展的初步结果;第二章是慢板,变奏曲或者是三段体,在第二章矛盾的发展处于间歇期,乐曲的内容充满对人生和生活的思考,拥有较少的抒情性,这也导致乐曲的整体节奏比较慢;第三章经常会采用谐虐曲以及小步舞曲,表现在乐曲矛盾冲突的间隙的闲暇和娱乐;最后一章经常会采用奏鸣曲、回旋曲以及回旋奏鸣曲,用来表现整首曲子矛盾最终的发展结果,一般发展结果都是喜剧性的。长号凭借着其自身丰富的调性特征在交响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技巧十分熟练的演奏者,在表演中对交响乐整体结构的展开和推动交响乐情节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交响乐对长号演奏者的要求

1.演奏者要能够掌握正确的音准

充分发挥长号在交响乐演奏中的重要作用,要求长号演奏者必须能够根据交响乐的演奏要求掌握正确的音准。在进行交响乐具体演奏的过程中,长号演奏者必须在音准方面注意与整个团队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与其他乐器演奏之间的协调。交响乐队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要求每一个长号演奏者不仅要有高超的演奏技能,并且需要有强烈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感,演奏时要与整个团队保持高度一致。长号演奏者在进行表演过程中除了需要用嘴唇和气息对音准进行控制之外,还可以通过把位的移动来决定音高,相对其他演奏乐器而言,长号演奏者可以更加轻松地掌握长号的音准。这就要求长号演奏人员在演奏的过程中,时刻保持高度敏感,通过气息及时调整音准。

2.长号演奏者要遵循统一的演奏方法

在交响乐队中对长号演奏都有统一的方法要求。交响乐队在发展的过程中,为协调不同的长号演奏,会为团队中的长号演奏者制订统一的演奏方法,确保长号演奏能够符合乐队的演奏风格和演奏特点。这要求长号演奏者在进行长号表演的过程中,在吐音、速度、呼吸、音色以及节奏等方面都必须保持高度的统一,这样才能够在交响乐队进行表演的过程中展示出演奏作品的精神内涵。交响乐队每一个长号的演奏者,都必须严格按照交响乐队内长号首席制订的长号演奏方案进行演奏,确保在演奏的过程中保持步调的高度一致。

3.要合理使用长号音色

在进行长号表演的过程中,多变并且丰满的长号音色能够确保整个乐队的低音声部,确保整个交响乐队在表演中效果更加丰满,并且充满戏剧化。在交响乐队表演的过程中,长号演奏者可以通过饱满流畅的气息与嘴唇进行相互配合。这就要求长号演奏者在平常的练习中有针对性把声音质量的练习放在重要的练习环节。在交响乐队进行表演的过程中,对长号音色的要求是不变的主题,这就需要长号演奏者必须坚持不懈的努力,根据演奏作品的不同风格,选择合适的长号演奏音色。

长号与交响乐融合教学的多样化教学模式分析

1.拓展知识范围,提高思维水平

学校在学生进行长号教学的过程中,将长号教学和交响乐教学进行融合,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长号演奏的技巧,确保学生能够在交响乐队中展现自己的才华,是一个漫长的教学过程。在融合教学过程中学校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技术训练教学工作,使学生能够聆听和准确分析音乐的不同发展时期和不同风格的作品,注意学生的听觉、交响思维模式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需要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的长号表演技能,同时也要向学生介绍其他乐器的功能和特点,这样能够确保学生在参加交响乐队表演的过程中,与其他乐器的配合和协调能力,这样的人才才是交响乐队所需要的。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长号教学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加强对交响乐队的了解,确保学生能够健康成长,这样才能推动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也有助于推动我国交响音乐的发展。

2.加强交响乐队与学校之间的合作

当前,我国高校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许多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采取了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实现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高校在进行长号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可以借鉴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和交响乐队的沟通,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人才培养策略,提高长号人才的综合素质。首先,“引进来”。长号人才培养工作必须基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了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学校要与交响乐队加强联系。为此,高校可以将著名乐队中的长号首席定期邀请到学校,通过讲座的形式,向长号学习者传授经验,可以明确高校长号教学工作的重点,指明学生的努力方向。这样可以增强学校长号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社会性。其次,“走出去”。所谓的走出去,具体指的是,通过学校与交响乐队之间的合作,在确保学校教学的基础上,派遣一部分学生到交响乐队进行实习,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

3.长号与交响乐融合教学要加强实践环节

长号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长号的表演技法,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长号演奏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势必离不开实践学习。因此,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为学生提供表演舞台。学校可以与交响乐队相互合作,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舞台。学生在舞台上进行表演与学习的氛围是完全不同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够通过舞台完全展现出来,舞台能够弥补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严重不足。在进行长号教学时,我国专业的音乐院校应该重视给予学生更多的练习及演奏时间,给学生提供众多的演奏实践机会。

结语

通过文中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长号在交响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交响乐队对长号演奏者也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因此,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注重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在长号教学的过程中,将长号与交响乐融合起来,在学生学习长号演奏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培养乐队所需要人才的必经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博:《浅析长号在交响曲中的应用历程及其特征》,《音乐天地》2012年第1期。

[2]师鲁嘉:《长号与交响乐》,《音乐创作》2013年第2期。

[3]徐磊:《长号在交响乐队中的应用与演奏》,《大观》2014年第6期。

[4]陈玮:《试论高校音乐教育中的管乐教学改革》,《民族教育研究》2012年第5期。

风雨交响曲 篇3

“轰隆隆!”一道闪电穿越长空,紧跟着,又一串电流划破天际,一道强光刺激了我们的双眼,这一切就如同奏鸣曲开始时的那一连串的鼓点。霎时间,校园里狂风大作,操场上空的乌云开始快速地盘旋,这风让树都直不起腰了,邻家阳台上的衣服都随风飘动,那呼呼的风声响亮又刺耳。“轰!”又一声惊雷穿过我们的耳膜,盘旋着的乌云拧成了一团,挤出了几滴雨点儿。随后,暴雨在风的呼啸、雷的怒吼中疯狂地降下,瞬间湿透了地面。漫天的雨点在风的驱使下变成了一丝丝细长的水柱,压得小花小草抬不起头来。暴雨中,操场边的树木都被狞笑着的风雨蹂躏得东倒西歪……

仿佛成了风暴的奴隶,风、雨、雷都开始演奏它们独特的乐曲。风声如同黑管,雷声如同大鼓,雨声如同钢琴,三者在一起仿佛奏出了一首气势磅礴的交响曲,再加上咆哮的、极速闪亮的雷电,肆虐而过的狂风,倾泻直下的暴雨……这一切,交织成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饕餮盛宴,带给人无穷的震撼与隐约的恐惧!

渐渐地,雷累了,风倦了,雨困了,太阳又从密不透风的乌云中钻了出来。花草抬起了头,树木挺直了腰,一切又如从前一样,仿佛刚才的风雨交响曲只是一场梦……

(指导老师 苏淑华)

风雨交响曲五年级作文 篇4

家乡的田园生活是多么惬意啊!鸟儿在树上欢快地又唱又跳;树叶在微风的鼓动下悠闲地沙沙作响;不知疲倦的知了成群结队地吟诵着夏日颂歌……这一切,对于习惯了大城市快节奏生活的我来说还是有点太静了。

老天爷似乎了解了我的心思,亲自为我演奏了一首“风雨交响曲”。

本该骄阳似火的中午怎么像被一块巨大无比的灰布蒙上了呢?今天的太阳可真奇怪。忽然一阵大风吹了过来,卷起了不少尘土、树叶,向我们家的`厨房席卷而来,吹到了爸爸辛辛苦苦烹制的菜肴里。紧接着,又是一阵接一阵的大风,再次带着尘土,气势汹汹地袭来,让人根本睁不开眼睛。鸡鸭们全都躲进了它们住的小棚子里。在这狂风之下,连狗狂吠的声音都听不清了。我们立马把菜从厨房转移到了背风的客厅里。风大得简直快把人都要吹走了。池塘泛着一圈圈涟漪,好像被谁用大手抓过似的。衣服被吹得发出了哗啦哗啦的声音,时不时还会有一些东西从眼前一闪而过,根本看不清那是什么。风渐渐平息,一阵惊雷让人们不禁打了个寒战,暴雨就在这种气氛中闪亮登场,交响曲进入了高潮。雨滴奋不顾身地高速下坠,形成了震撼的背景音乐。划破天空的闪电更是音乐的亮点。五六分钟后,大雨不知不觉地平息了,好像被人关上了水龙头,太阳露出了往日的光芒。地上可就是一片狼藉了,棚顶被吹到了地上,不少树枝都折断了。到处都是湿漉漉的,不小心还会踩到小水洼,水溅上来的感觉还真不好受。不过,天气凉快了不少,空气也清新了许多。

交响乐《暴风雨》教学设计 篇5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校园的美好,以及作者对校园的热爱、赞美。

2. 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感受其比喻句的新奇,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一、谈话引入,整体感知

1. 我们的校园是我们的乐园、家园、花园……在作者眼里,校园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读课文。

2. 板书每部分诗的标题。

3. 请3个同学分别来读,适时点拨文中不容易读准的字音。

4. 全班齐读。注意读准字音。

二、细品课文,感受情感

1. 你最喜欢哪部分内容?仔细读读,并想想它好在哪里。

2. 学生交流,注意相机指导。

3. 第一部分:

出示蜂巢实物。想想作者为什么把校园比作蜂巢。讨论交流,感受比喻的恰当与巧妙。

这一部分的排比句很美妙,交流读这些句子的感受。

4. 第二部分:

这是个怎样的小岛?它的生机展现在哪里?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把自己感受到的快乐和活力展现出来。

5. 第三部分:

花瓣指的是什么?它代表着什么?

这校园里不仅有知识,它还有温情充盈着。有感情地读文。

三、畅谈感受,升华主题

1. 读完这组散文诗,你有什么感受?(可从内容,也可以从写法上谈感受)

2. 我们对校园也应该有自己的比喻吧!请仿照课文说一说我们眼里的校园。

《暴风雨的启示》教学设计 篇6

1、理清文章顺序,了解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去之后的景物特点,体会文章里蕴含的哲理。

2.抓住重点语句提出问题,并通过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理解文章中的景与情,从而领悟文章中的哲理。

3、使学生懂得:看一种事物,不能受到种种局限,只看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整体的和谐的美。

教学重点:

了解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去之后的景物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其中的哲理。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昨天我们通过学习,领略了暴风雨来临时的`惊心动魄和暴风雨过后那绮丽华美的春色,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第17课,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那无与伦比的和谐之美。

二、

复习回顾

1、

检测生词

2、

课文按照什么顺序描写的,分别写了哪些内容?

师:看来昨天的学习大家都很认真,相信今天的学习,大家将有更多的收获。

三、

细读品味

1、

出示自读提示:

请大家根据自读提示,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段,批注上自己的阅读感受。

2、

小组交流自学成果。

3、

展示汇报,评价点拨。

4、

暴风雨来之前和来之时,暴风雨去之后的景色,你喜欢哪一种呢?

5、

作者是不是也和我们一样,只喜欢暴风雨去之后绮丽华美的景色,而不喜欢暴风雨来之前和来之时的猛烈和惊心动魄呢?

6、

暴风雨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7、

你如何理解这段话?和你的学习伙伴讨论一下。

师:黑暗孕育着黎明,狂暴孕育着平静,大自然充满了和谐之美。请根据你的理解,完成下面的句子。仿写句子训练。

四、

仿写句子训练

如果没有昨夜的暴风雨,我们就领略不到____

;

如果没有____,我们就领略不到

;

如果没有____,我们就领略不到

;

五、

总结

学完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师总结:看一种事物,不能受到种种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整体的和谐之美。我们无论是看待大自然,还是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都应该注意。

六、

教师总评,选出本节课展示之星,优秀展示小组。

七、

布置作业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八、

板书设计

17

暴风雨的启示

暴风雨来之前

惊心动魄

暴风雨来之时

急切猛烈狂暴

和谐之美

暴风雨去之后

交响乐《暴风雨》教学设计 篇7

正确的认识,是数学学习习惯能够养成的前提。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为了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目标,其中重要一环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什么是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指在长期的学习中逐渐养成的,较稳固的学习行为、倾向和习性。

为什么要提出培养学习习惯?一是因为在长达九年的义务教育学习阶段,一个人在学习上的习惯总是处于不断的养成过程中,它是与学习行为相伴而行的,客观存在的,在日常教学中刻意诱导,潜移默化,点滴积累,通过长时间的磨炼,方能习以为常。二是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具有很强的心理内驱力和学习目标达成的惯性力,它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形成学习的正向迁移,提高学习效率。三是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帮助学生逐步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使学生今后在适应终身学习上受益。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呢?

第一,以身作则,培养学生认真勤奋的学习习惯

2011年版《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以强烈的责任心,严谨的治学态度,健全的人格感染和影响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善于挖掘数学内容的教育价值;要在数学实践中善于用本标准的理念分析各种现象,恰当地进行养成教育”。

例如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将各组的点顺次连接起来。观察这个图形,你觉得像什么?

在这道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讲授中自己完成前3个描点,余下2个,由学生完成。虽然前3个描点比较烦琐,但却贵在坚持。让学生在老师的坚持中体会认真,在自己动手中明白勤奋。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二,合理分割课堂时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我曾看到过这样一个笑话:某国际学校的老师出了一道开放性问题:你对其他国家的食物短缺有什么自己的看法?非洲学生问:什么叫食物?欧洲学生问:什么叫短缺?美国学生问:什么叫其他国家?中国学生问:什么叫自己的看法?非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粮食”;欧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紧缺”,美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其他国家”;中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思考”。这则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的确发人深省。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留足时间,让学生动脑筋思考,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走过场,甚至包办代替学生的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要让“笑话”重演。

第三,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著名教育家卡耐基认为:学习中有两种东西是最重要的,一是信心。二是与人合作。一个人的成功,15%靠专业知识,85%靠人际关系和处事技巧。所谓处事技巧和人际关系指的就是学会合作。我们应该有“为合作而教学”的意识。例如:例79利用树叶的特征对树木分类。

(1)收集三种不同树的树叶,每种树叶的数量相同,比如,每种树选10片树叶。

(2)分类测量每种树叶的长和宽,列表记录所得到的数据。

(3)分别计算出树叶的长宽比,估计每种树树叶的长宽比。

(4)验证估计的结果。

教学中可有如下设计:

建议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可以获得较多的数据和信息。

这样可以让教学效率最优化,教学成果最大化。

第四,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

我国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据报道,在对北京10所中学的1200名学生学习问卷调查中,敢于课后向老师提出问题的学生占66.8%,敢于课堂向老师提出问题的学生占21.5%,敢于当堂纠正老师错误的学生占5.5%,时至今日,我们的学生不会或不敢提出疑难问题,发表有独立见解的意见,这与我们的教学环境有关,几千年以来的师道尊严,根深蒂固,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采用“假启发,真填鸭”式的教学。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平等、自由、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敢说话,敢提问,敢于发表意见。

交响乐《暴风雨》教学设计 篇8

《暴风雨》教学设计之一

作者:蒋军艳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充分开发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去认真阅读,感悟课文,体会暴风雨来临产生的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以及暴风雨过后,万物争荣的景象。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课程:

一、导入

1、“暴风雨”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可以带来灾难,令人恐惧,也可以以它的气势,使人振奋,尤其是暴风雨过后,大自然展现的是江山似景、风景如画的另一番景色。

2、老师先给大家看一段片子。(放暴风雨),看完刚才的片子,请你谈一谈刚才的片子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3、今天,意大利作家弗拉里斯为我们带来一篇语言优美、描写生动、寓意深刻的著名散文《暴风雨》。

二、小组学习

1、这堂课,我们将以小组为单位,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这篇文章,并且完成老师设计的一张表格。填完后,找出自己认为写得较好的景物,读一读,并且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三、大组交流

1、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这张表格你们是怎样填写的?

2、在这么多的景物中,一定有你自己认为写得比较好的景物吧!请你用最优美的语调来读一读,并且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3、小结:你们的朗读给课文增色不少。你们的观点表示你们自主阅读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现在,让我们回到这张表格,我们不难看出,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紧紧抓住夏季暴风雨前后景物变化,并且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恰当地运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大自然使如此神奇。

4、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再一次走进暴风雨,体会大自然那顽强的生命力,

对比读、个别读、齐读。

5、一篇好的写景文章,不光要有精彩的景物描写,还必须要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具体的景色中去,做到情景相融。

那么你认为这篇文章,想要通过暴风雨,告诉大家什么呢!(理解最后一段)

(1)介绍《海燕》这篇文章

(2)听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

6、总结:学完这篇课文,老师希望不仅在写作上能带给你启发,而且要能理解这暴风雨所给你带来的人生哲理。

交响乐《暴风雨》教学设计 篇9

课文按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和去之后的顺序,描写了这三个不同阶段景物的特点。写了暴风雨来之前使人恐惧的情景,暴风雨来之时的猛烈的场面,还具体描写了暴风雨去之后绮丽华美的景色。最后直接说明了“有时,人们受到种种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大自然整体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的美”这样一个哲理。

在作者的笔下,闪电、霹雳、狂风、暴雨,是一种惊心动魄的美;黎明、碧空、朝阳,小鸟、花草、露珠,是一派绚丽多姿的美;黑夜孕育黎明,狂暴孕育平静,大自然充满了和谐之美。作者用饱蘸情感的画笔,细细描绘自然美景,字里行间充溢着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文末直抒胸臆,赞美春色,表达感悟。情与景完美统一,水乳交融。文章有状物,有抒情,但状物抒情都不是目的,结尾两段如异峰突起,一下子使读者转到深层次的思考。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有时,人们受到种种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整体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的美”,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理解。首先要在了解课文顺序的基础上,抓住文中描写景物的词句,了解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和去之后的景物特点;其次是在理解时要把“景”和“情”有机地结合起来,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从而感受不同的美,体会“大自然整体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的美”;最后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例,深化对文章思想内容的认识。

教学中的重点是学习运用抓住重点句提出问题,并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文中的景与情,从而领悟文中的哲理。

建议本课教学用1~2课时。

解读与提示

第1段:第1段为课文的第一部分,主要讲了暴风雨来之前的情景。应结合“划破”、“轰鸣”、“使人恐惧”等词,体会暴风雨来之前的特点。

第2~6段:第2~6段为课文的第二部分,写了暴风雨来之时由开始的猛烈到结束时的优柔的情景。可以勾画出文中的动词和比喻句,体会文中的景和情。

第2段中,“一道”、“一声”、“接着”说明暴风雨来得急,“瓢泼大雨”说明雨下得大。“撕开”、“倾注”说明雨下得猛。“宛如天神”的比喻还透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

第3~4段中,“咆哮”、“猛地”、“摔”、“敲打”、“冲击”等词写出了暴风雨的猛烈狂暴。从“激动人心的乐章”这一比喻中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激荡心情。

第5段中,“悄悄地爬进来”、“缓缓地蠕动”、“弯弯曲曲的足迹”一方面生动地描写了雨水流过天窗的情景;另一方面,这些动词和重叠词的运用,也能很好地表现作者的心境。

第6段中,“催眠曲”、“抚慰”不仅形象地写出了暴风雨由强变弱时的情景,更表现出作者心里的一种愉悦感受。

第7~10段:这是课文的第三部分。主要写了暴风雨去之后绚丽华美的景色。可通过文中的比喻和拟人句,领会文中描写的美景,感受作者的快乐。这一部分要注意加强对学生感情朗读的指导,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暴风雨去之后的美景及作者快乐美好的心情。

第11段:可抓住“狂暴”、“毁灭”与“更加绚丽”等词,在比较中质疑,再联系前文体会。

第12段:这是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可让学生先结合课文理解。这里的“局限”指的是“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如果只看到暴风雨前和暴风雨时的一种惊心动魄的美,是一种局限;如果只认识到暴风雨去之后一派绚丽多姿的美,也仍然是一种局限。只有把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和去之后的不同的美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体会到“大自然整体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的美”。最后还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课后第1题:引导学生在了解文章顺序的基础上,理解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和去之后的景物特点,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表达的情感,然后再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课后第2题:这是理解文章的两个最重要的句子。可先让学生抓住重点词理解并提出问题,然后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体验理解。

课后第3题:还可让学生写一些文中没有的描写景物的词语,也可让学生用这些描写景物的词语写一段话。

选做题:课外完成后,可在班上进行展示。

怎样欣赏交响乐? 篇10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在于人们把交响乐神秘化了, 过多地强调交响乐的思想, 而忽略了借以表达这些思想的音乐语言。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 一首曲子有时候只是一连串美妙旋律的组合, 传达给你的只是一种情绪——喜悦的、忧伤的、平和的。至于为何而喜?为何而忧?却没说清。到了浪漫主义时期, 标题音乐的出现, 才使得音乐传达的情绪形象化了, 如恋爱中的悲喜、绝望的挣扎、希冀的憧憬……才有了对黎明、阳光、河流、大海、草原等的描绘, 才有了戏剧性的冲突, 才有了更进一步的社会意义和作用。

初次欣赏交响乐就去苦究音乐所表达的思想, 这势必带来困惑, 甚至感觉枯燥。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了解交响音乐的一般常识, 如乐队的组成, 乐器的辨别, 奏鸣曲中呈示部所呈示的主题等。有了这些基础, 就可以消除一些理解交响乐的障碍, 以正常的心境去欣赏。

当然, 熟悉音乐本身, 只是欣赏的第一步, 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 才是更高层次的欣赏。要学会把握作品所表达的情绪, 是悲?是喜?是空冥一片?这是由熟悉向理解作品内在思想的一个必要过程。严格来说, 任何一部作品, 古典主义也罢, 浪漫主义也罢, 现代派也罢, 如果光从作品本身而言, 人们只能欣赏到它所描绘的一种情景, 它所渲染的一种情绪, 却无法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特定思想。音乐是一个“空框结构”, 比如说“1+l=2”就是一个空框结构, “1”可以是一个苹果, 也可以是一只猫, 是一切具有“1”的特性的东西。但如果说“1个苹果+1个苹果=2个苹果”, 这就不是空框结构了, 因为“1”已经具体到一个苹果了。音乐的空框结构表现为:任何欣赏者, 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补充听觉的感受, 也就是把自己的特定情绪放在音乐意境这个空框之中。比如说, 小提琴的抒情独奏, 表现出一种喜悦情绪, 可以将它理解为恋爱中的喜悦, 也可以理解为回归大自然怀抱后的喜悦。而《命运交响曲》之所以被共同解释为一种与命运的搏斗, 表现出贝多芬要扼住命运咽喉的精神, 是由于作者对自己的作品作了特定的解析。

初听者不妨撇开约定俗成的解析, 把自己的情绪与音乐的意境融汇在一起, 这样, 你就会觉得, 交响乐是这样的亲切, 这样地道出你的心声, 而这心声又是任何其它语言所没法替代的。它有时像一只轻柔的手抚慰着你受伤的心, 有时像一个知心朋友与你共享成功的喜悦, 有时像汹涌的大海鼓荡着你的心扉……

交响乐《暴风雨》教学设计 篇11

教材分析:

交响素描《大海》是德彪西创作的一部音乐画卷,它由三幅交响素描组成。三首素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生动地描绘了充满阳光的海面上变化无常的景象,描绘了海的气氛和海的性格。它们既像是一部由三个乐章组成的交响曲,又好像是一首庞大的交响诗。本课欣赏的是《大海》的第二首《海浪的嬉戏》。

《海浪的嬉戏》描绘的是浪花在欢快地嬉戏。如果把德彪西的三幅素描看做一部篇幅不太大的交响曲的话,那么这第二幅便是其中的一个辉煌的谈谐曲乐章。海有万千变化,有时安静沉着,有时又令人感到困惑。而这第二幅,作者集中描绘的却是它的自我欢娱——浪的游戏。在无数轻快典雅的乐句中,在色彩斑润的和声对置下,汹涌的波涛和腾越的浪花,以及后浪推前浪的不停顿冲击,成为乐曲的中心。轻快的舞蹈性旋律与节奏及其恢谐性的笔法,构筑成这一印象主义的音乐画卷。

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大海》,使学生初步了解西方近代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

赏析《大海》,感受、体验其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

领会和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具:

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投影仪、磁带等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交流本课预习

“关于海的文学描述

(二)讲明本课学习内容

1.了解印象派的音乐风格;

2.欣赏交响素描《大海》第二首《海浪的嬉戏》。

二、欣赏乐曲:

(一)展示思考题:这部作品与以往欣赏过的作品有不同吗:你能说出有哪些不同?

(二)学生初听《海浪的嬉戏》。

(三)老师引导学生回答思考题

三、向学生展示法国绘画大师莫奈的风景画《印象:日出》:

1.学生讲述对画的理解

2.老师讲述: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法国兴起了一个画派。他们把颜色彻底分离.用颜色的冷暖来交织画面,是一种艺术的革命。他们采取交阳光下直接作画的`方法,主张捕捉自然界的瞬间印象.实际上就是冲淡理性的东西,追求瞬间的感觉。

《印象:日出》真实地描绘了法国海港城市早晨日出时的光与色给予画家的视觉印象,突破了传统画法的束缚,被称为印象主义绘画。四、简介印象主义音乐:(一)设疑:你了解印象主义音乐吗?

(二)学生交流和讨论。

(三)教师归纳:

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于十九世纪末,它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影响而出现的音乐流派。它力求改变浪漫主义的主观情感表现,采用印象主义的创作手法,渲染神秘朦胧,若隐若现,虚无缘渺的气氛和色彩,主张捕捉自然界的瞬间印象。

四、赏析《海浪的嬉戏》片断:

(一)谱例1

(二)展示思考题:

1.这个片断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2.这个片断描绘了大海怎样的景象?

(三)教师归纳:这首乐曲几乎都是由这样短小的动机,和不大有规律的节奏型组成的。这些旋律片断生动而迷人地表现出海浪的泡沫和水珠,以及阳光在起伏的海面上映出的闪光。

这个片断是由长笛、单簧管及小提琴演奏的:

(四)作者简介:

德彪西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杰出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评论家,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他著名的作品有管弦乐《牧神的午后前奏曲。钢琴曲《月光》,以及《云》、《节日》、《大海》等作品。罗曼·罗兰对德彪西是这样描绘的:“这是一“伟大的梦境画家。”

五、聆听《海与辛马德的船》片断(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曲):

(一)展示思考题:

1.听后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2.你能哼唱主题旋律吗?能辨别音色吗:

3.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是哪一个音乐流派的代表?(民族乐派)

4.谱例2

在舍赫拉查达主题结束后,一望无际波光闪烁的大海主题出现了,接着长笛吹出了辛马的主题。它是那样地从容不迫,使人联想起辛马德的小船在平静的大海中缓缓行驶的情景。另一段主题描绘了大海的不平静,渐渐地风刮起来了,水面激荡起来了,暴风雨来临了,大海在怒吼。

六、复听《海浪的嬉戏》:

(一)思考题:

1.德彪西对海的描述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对海的描述有什么不同?

2.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记下自己瞬间的感觉。

(二)简单讨论分析作品,让学生辨别音色。

乐曲开始在引子中可以听到长笛和单簧管的对话,然后是英国管和双簧管。这时它的主旋律好像也在弦乐器的颤奏中发展着。

乐曲几乎都是由这样短小的动机和不大有规律的节奏型组成的,不太容易哼唱。

谱例4

这一段主题稍经反复,在木管乐器上列闪烁的伴奏音型,乐曲中段的新主题便表情地奏出:

这是由长笛、双簧管、英国管和单簧管同时演奏着的一个对题,它构成一个增二度的复调,第二主题逐渐成为乐章的主体。

(三)根据讨论分析归纳:

1.旋律方面:不易歌唱,瞬息万变,轮廓朦胧模糊,但有踪迹可寻。而在其他音乐流派中,特别是民族乐派的旋律,尤其易于歌唱。

2.节奏上不强调节拍重音。在作品中,音乐小心地柔和流动地遮掩了节奏的律动,从一个小节滑向下一个小节。

3.和声方面:追求模糊的混合色彩,具有捉摸不定闪烁的图画性质。德彪西强调音程八、五度的平行进行,而这样的平行运动在古典时期是禁用的,他多用其他乐派认为不协和的和声,如二度进行及九和弦等:这样就使他的作品出现了奇妙的色彩。

4.调式方面:由于更多地运用上述手法,使得印象派的音乐既不在大调上也不在小调上,而在二者之间摇摆,在各种调的边缘徘徊,创造出难以捉摸的效果,就像是印象派绘画中朦胧的轮廓。

5.在曲式结构上:倾向于小型作品,用简单灵活的形式代替奏鸣曲式结构。

七、再听《海浪的嬉戏》:

(一)要求学生边听边把自己想到的内容用文字或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二)展示学生的文字描述或绘画。

八、总结:

(用德彪西的一段话)我非常热爱音乐。正因为我热爱音乐,我试图让它脱离使它受到抑制的贫乏的传统。音乐是热情洋溢的自由艺术,是室外的艺术,像自然那样无边无际,像风,像天空,像海洋。绝不能把音乐关在屋子里,成为学院派的艺术。

总之,印象主义的音乐就是打破传统的束缚,在艺术手法上追求更新的东西。模糊的轮廓,朦胧的色彩,不易分辨的色调变化,不连贯的短小动机的瞬息飘浮,都是印象派音乐明显的标志。它反映了时代变化的初步迹象,是现代音乐许多重要特点和精神意境的发端。

评析:

德彪西的《大海——海浪的嬉戏》是一部很难驾驭的教材。这不仅仅是因为作品的创作技法复杂、专业程度艰深,也因为我们过去对印象主义音乐了解太少、钻研不深。然而,作为近现代的一个重要音乐流派,特别是这一流派对当代音乐又有着深刻的影响,我们再不引导学生去认识了解它,将会给我们的后代留下多么巨大的遗憾?因此.即或是再难驾驭的音乐作品,我们也应当引导学生去认识、去理解。

在一般情况下,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要素、音乐表现手段去认识作品的风格特征是比较容易的。而类似《大海——海浪的嬉戏》这样的作品却困难得多了。因为它的音乐要素、音乐表现手段并不像常见的音乐作品那样容易把握。但是,任何事物总是在辩证地存在与发展着的。具体到这部作品上,直接感受、体验音乐的风格,而后再透过客观存在们的风格去认识、理解其音乐要素及音乐表现手段。这几乎反而更容易些。张亚红老师设计的这份教案正是从这里切入进去的。

在教学方法上,张亚红老师突出的使用了比较的方法以加深学生的认识与理解。其中,有两项比较是很得法的:其一,用德彪西的音乐《海浪花嬉戏》与莫奈的画《印象·日出》做比较。尽管这二者分属于不同门类的艺术,但在艺术思想、创作手法上都有共通之处。从他们的作吕中能够找出共同的特征。这就为学生认识、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渊源及其基本特征提供了条件。

其二,用印象主义音乐与民族乐派音乐做比较。这样做,非常具体地从节奏、旋律、和声、音色、调式、调性、曲式结构、音乐内容等方面看到它们的不同。这同样为学生认识、了解印象主义的风格特征提供了条件。

在教学方法上。张亚红老师很注重聆听。仅《海浪的嬉戏》这段音乐就在一节课中聆听了三次。初听时,学生对作品得到一个粗浅的、不完整的印象;复听时,学生对乐曲的某些片断做了深入的分析,并且对各音乐表现手段在整体欣赏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抓住瞬间感受;再次复听时,要求学生较为精细地、全面地感知、体验《海浪的嬉戏》,进而对印象主义音乐有一个初步的理性认识。

交响乐《暴风雨》教学设计 篇12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暴风雨》教学反思

《暴风雨》是意大利作家拉法埃莱写的一篇文笔优美、寓意深刻的写景散文。文章按照时间的顺序先写了暴风雨之夜的情景,再写了雨后清晨的情景以及作者的感受。因此,按照这条线首先让学生将课文分成三大块。由于一二部分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写的,为了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产生强烈的感受,我就引导学生先用几个词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夏天雨前的情景雨中的情景以及雨后的情景,说完后,再对照课文本比一比我们观察到的.情景与作者观察到的、描写的是否一样,这是第一个对比着学;

第二个对比是通过读感受“暴风雨之夜的狂暴迅猛与雨后清晨平静柔和”这两种不同的美;从而学习作者的感悟,启发学生理解感悟的内含,即告诉我们的道理:“任何事物或人都有好坏两面性,所以要客观全面地看待人和事,这样才能感受到无与伦比的和谐与美。”

浅析标题交响乐的审美特征 篇13

关键词:标题交响乐,固定乐思,配器,审美特征

一、固定乐思的运用及其旋律的画面描绘性

标题音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固定乐思的使用。这也是浪漫主义时期音乐所共有的特征。如果将一部交响曲比作一部文学著作,那么乐曲的标题则是文章的题目,而这固定乐思则是整部作品的中心思想,它贯穿于乐曲的始终,是整部作品的灵魂所在。固定乐思又被称作主导动机或主题变形, 最初是在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中使用的,曲中第一乐章第一主题重复的三音和弦一直被人们看做是命运的敲门声。而柏辽兹继承了贝多芬的创作手法,将这种主导动机的形式发挥到极致。在柏辽兹的音乐创作中最初使用固定乐思的作品是他创作于1830年的《幻想交响曲》。柏辽兹使用了一段固定乐思的旋律代表音乐家的爱人,它以不同的形态贯穿于整部交响曲的每个乐章中,形象生动的揭示了在不同情境下青年艺术家的心理与情绪的变化。在《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中,他用一段中提琴的旋律来描绘哈罗尔德的性格,而中提琴神秘性的音色和忧郁的气质放在“哈罗尔德”身上也是再合适不过了。整部作品用一系列的场景和景色, 把中心角色活生生的串联了起来。就这样,作为中心的哈罗尔德主题在四个乐章中一再出现,成为线索。如谱例2-1.

谱例2-1

这就是全曲的固定乐思主题(谱例1-2),这段由规整对称乐句构成的主题旋律,节奏平缓和声古典传统。但平缓的旋律在中提琴柔和音色和竖琴伴奏衬托下,却恰如其分的传递了乐章的内涵。柏辽兹所采用的这种固定乐思的形式在李斯特交响诗的创作中则被称作主题变形。在他最著名的交响诗作品《前奏曲》中就成功地运用了主题变形的手法。这 首作品原本是一部男生合唱曲的引子,李斯特经过修改后决定将这个引子作为一部独立的管弦乐作品,于是他选择了拉马丁的诗歌《前奏曲》为标题。与诗歌一样这部作品表现的是一种对人生的沉思。主部主题取自原合唱的第三部分,通过“主题变形”的手法以各种面貌贯穿于全曲中。

二、标题交响乐中管弦乐配器的独特性

在交响乐作品中,管弦乐色彩的配置常常是决定一部作品优劣的关键。浪漫主义标题交响乐的配器与巴洛克时期和古典时期的交响乐配器相比其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

(一) 乐队中乐器配置的独特性

到十八世纪中叶,主调和声的新风格取代了多声部的复调音乐,随着音乐风格本身的转换,在乐器组合方面,已经渐趋合理的所谓“古典时期乐队”也在这个时候形成了。海顿的《第一交响曲》所用的乐队各种乐器也开始根据各自不同的性能在乐队中起着互不相同的作用,而不是像以前的乐队那样让所有的乐器都演奏同样的旋律。但是木管乐器组和铜管乐器组的地位还没有得到确立。直到莫扎特才最终确立了乐队双管编制的形式。到浪漫主义时期在柏辽兹的音乐作 品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在木管组中使用两支以上的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和大管。此外有时还加入短笛、英国管和倍低音管 ;铜管组常用四支法国号、三支小号、三支长号及大号 ; 打击乐有四个定音鼓、小鼓、大鼓、竖琴等。这种乐队配置的变化从审美方面来看,首先是增加了乐队的音量,其次新的木管、铜管和打击乐器的出现丰富了乐队的音响效果。

(二) 乐器独奏或合奏时构成的音响色彩的独特性

柏辽兹在1842年出版了《配器法与管弦乐队研究》的著作,其中引用了贝多芬、瓦格纳、韦伯等作曲家和他自己的作品片段,具体阐述他对管弦乐色彩如何配置的精辟见解。在柏辽兹的音乐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他高超配器技巧的展示。在《哈罗尔德在意大利》的第一乐章中,柏辽兹运用大管、圆号和低音弦乐器的合奏来模拟出敲钟的声音。用长笛、双簧管和竖琴高音区的拨奏来模拟出铃声。与之相似的还有在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的第三乐章中,他用四个定音鼓来描绘远方的雷声,在末乐章中,用小提琴弓杆敲弦表现地狱骷髅碰撞的声音。这些都充分显现了柏辽兹高超的配器技巧,使得原本看似单一的旋律出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所有后来的标题音乐作曲家包括理查 ? 施特劳斯和德彪西,都深深地受到了他的影响。

通过分析柏辽兹的《哈罗尔德在意大利》这部作品以及浪漫主义时期其他标题交响乐作品。我们看到了标题交响乐这一浪漫主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音乐体裁形式所具有的两个典型的特征,即固定乐思的旋律描绘性及配器的独特性。固定乐思所具有的明确的象征意义,更易使听众理解作曲家的内心情感,也更易表现出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那些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乐队中配器手法的改变所带来的独特音响色彩的呈现更增强了音乐作品的戏剧性效果。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李应华第六编第四章,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李怛.《从拜伦到柏辽兹——柏辽兹《哈罗尔德在意大利的欣赏》》[J].北京:爱乐2010年第4期

《风雨》教学设计 篇14

【课程标准】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教学目标】

1、抓住文章描写的事物,体会风雨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侧面衬托描摹景物的写作方法。

3、认识大自然的威力,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作者运用侧面衬托描摹景物的写作方法。

2、难点:抓住文章描写的事物,体会风雨的特点。【教学时数】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欣赏老舍《骆驼祥子》中对暴风雨的精彩描写片段,简单点评其写作技巧,引入。

二、简介作者并解释“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不著一字”,思考:

作家是通过对哪些事物的描写来表现风雨的?其高妙之处在哪里?

三、初识风雨:迅速浏览课文,圈出关键词,交流、归纳。

第1段:树林全貌; 第2段:垂柳、杨叶、芦苇; 第3段:羊、女孩; 第4段:葡萄蔓、苍蝇; 第5段:鸟巢、鸟儿; 第6段:废纸、猫、瓦; 第7段:浮萍、鱼儿; 第8段:老头、孩子。

思考:这些景物大致可以分几类?你从作者的描绘中感受到了风雨的什么特点?

四、共赏风雨:

1、课文写“风”,看不见一个“风”字,却写出了狂风的肆虐;写“雨”,不着一个“雨” 字,却为我们展现出了风雨夹击的情景。作者采用的是什么写法?

2、朗读自己最喜欢的侧面描写的精彩语句并作简单赏析。(提示:从修辞,动词,想象力等方面)

五、摹写风雨:

模仿课文,运用侧面描写写一段话,表现一个非常炎热的夏天,约50字左右。(指导:选景、修辞、写作顺序。)

六、体会总结:

贾平凹描写“风雨”,尽管文中无“风雨”二字,但却无处不在描写风雨,风雨的形、声、神、韵,无不惟妙惟肖。品味此文,仿佛令读者置身于狂风暴雨的环境中。这篇文章对我们的写作有些什么启发?(学生交流,总结)

板书设计(略)

风 雨

贾平凹

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的;呼地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扑向另一边去,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经完全没有方向了。然后一切都在旋,树林子往一处挤,绿似乎被拉长了许多,往上扭,往上扭,落叶冲起一个偌大的蘑菇长在了空中。哗地一声,乱了满天黑点,绿全然又压扁开来,清清楚楚看见了里边的房舍,墙头。

垂柳全乱了线条,当抛举在空中的时候,却出奇地显出清楚,刹那间僵直了,随即就扑撒下来,乱得像麻团一般。杨叶千万次地变着模样:叶背翻过来,是一片灰白;又扭转过来,绿深得黑青。那片芦苇便全然倒伏了,一节断茎斜插在泥里,响着破裂的颤声。

一头断了牵绳的羊从栅栏里跑出来,四蹄在撑着,忽地撞在一棵树上,又直撑了四蹄滑行,末了还是跌倒在一个粪堆旁,失去了白的颜色。一个穿红衫子的女孩冲出门去牵羊,又立即要返回,却不可能了,在院子里旋转,锐声叫唤,离台阶只有两步远,长时间走不上去。

槐树上的葡萄蔓再也攀附不住了,才松了一下蜷曲的手脚,一下子像一条死蛇,哗哗啦啦脱落下来,软成一堆。无数的苍蝇都集中在屋檐下的电线上了,一只挨着一只,再不飞动,也不嗡叫,黑乎乎的,电线愈来愈粗,下坠成弯弯的弧形。

一个鸟巢从高高的树端掉下来,在地上滚了几滚,散了。几只鸟尖叫着飞来要守住,却飞不下来,向右一飘,向左一斜,翅膀猛地一颤,羽毛翻成一团乱花,旋了一个转儿,倏忽在空中停止了,瞬间石子般掉在地上,连声响儿也没有。

窄窄的巷道里,一张废纸,一会儿贴在东墙上,一会儿贴在西墙上,突然冲出墙头,立即不见了。有一只精湿的猫拼命地跑来,一跃身,竟跳上了房檐,它也吃惊了;几片瓦落下来,像树叶一样斜着飘,却突然就垂直落下,碎成一堆。

池塘里绒被一样厚厚的浮萍,凸起来了,再凸起来,猛地撩起一角,唰地揭开了一片;水一下子聚起来,长时间地凝固成一个锥形;啪地摔下来,砸出一个坑,浮萍冲上了四边塘岸,几条鱼儿在岸上的草窝里蹦跳。

最北边的那间小屋里,木架在吱吱地响着。门被关住了,窗被关住了,油灯还是点不着。土炕的席上,老头在使劲捶着腰腿,孩子们却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

【作者简介】

交响乐《暴风雨》教学设计 篇15

《瓶子的化装舞会》一课是“人与生活经验”为取向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体验“变废为宝”给自己带来的种种乐趣。一上课,我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彩塑和生活垃圾图片,让美与丑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入废旧物品再利用的课题。接着我请学生欣赏古代精美的瓶子艺术品,他们众说纷纭,都知道咱们的祖先真厉害,不愧为文明古国。然后我在投影上出示已装饰的彩塑瓶子,并让他们认知彩瓶不同风格的美,引导他们从多角度观察瓶子,再重新组合想象。学生不断地观察和想象,并进行多方构思和尝试,从而提高了“因势造型”创造新形象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和良好的审美情趣,大胆地进行变废为宝的艺术活动。随后,我从色彩、装饰手法指导学生创作,并给他们充分的创造自由,结果学生的作品相当精彩,既不失瓶子的基本特点,又进行了大胆的想象设计,令我不得不佩服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最后,我让学生在小组内评出最好的作品与别的小组比赛,他们很高兴,对自己设计的作品也很自信,个个都想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选出了最有创意、最佳的作品。我想,在这节课里,他们收获的不只是一个独特而漂亮的瓶子的设计,还学会如何与同学协作,更体验了“变废为宝”的种种乐趣,拓展了思维的空间。

纵观这节课,我认为是成功的,既抓住了教学重点,又突破了教学难点。因为学生在课堂上运用橡皮泥进行“彩塑浮雕”创作时能保留瓶子的基本形状,在装饰废弃瓶子时体验了“变废为美”的乐趣。此外,课堂气氛活跃,证明教师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十分重要,只有善用生动有效的语言才能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交响乐《暴风雨》教学设计 篇16

贝多芬生活在1 8世纪中下页的资本主义初期, 是政治背景极为复杂的时代, 德国的启蒙运动, 法国大革命爆发, 拿破仑专政, 维也纳“神圣同盟”的复辟等事件, 是整个欧洲从君主贵族为主的世界逐步开始转化为平民世界的重要转折点, 启蒙学家以人文主义和人性论的观点来反对封建制度, 提倡人权, 提倡个性解放, 强调人类理性的力量。音乐活动在这个时期逐渐走出了宫廷和教堂, 活跃在市民家庭, 城市, 乡村等公共场所, 原来只有贵族能欣赏的音乐, 歌, 舞剧和器乐等体裁转变的世俗性, 群众性, 并且得到迅速的发展, 许多艺术家把创作注意力转向大自然, 或者是对内心情感的抒发。贝多芬作为一个经历过启蒙时期以及法国大革命年代的作曲家, 这样的政治条件和艺术思潮, 对他的创作风格有着极大的影响。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步思想给了他许多启发, 奠定了他人文主义世界观的基础, 从而体现了他追求平等, 正义和个性的自由。

在音乐史上, 18世纪中下叶, 大约1755至1825年这五十年间, 资本主义的初期、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主要代表的音乐家们所作的音乐, 被称为古典主义时期。在这一阶段的音乐风格和观念受启蒙主义“回归自然”的思想影响, 音乐要求质朴化与平民化, 艺术表现的手法通俗易懂, 主要以崇尚理性为主, 讲究感情的约束和和谐均衡。轻松, 愉快, 精致的主调音乐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音乐风格。这个时期音乐的重要特征是:结构严谨, 音乐的表现手法和所表现的内容大大加宽。由单一旋律为主的主调和声形式发展, 音乐的旋律在同一声部的乐句, 乐段转为横向发展;音乐中的主调结构整齐匀称, 乐句分明;主调风格质朴简洁, 短小简练。音乐的节奏变化多端, 与整部乐曲所表达的内容融为一体, 他的作品中, 形式与内容二者结合的非常紧密, 形式成为内容展开的重要依据。

贝多芬的作品是根据自己情感表达的需要来创作的, 这是他与莫扎特, 海顿的最大区别, 他的音乐是由他自己来主宰的, 用音乐去感召着人们为幸福的生活和人类的自由而斗争。他的音乐从音响上, 曲式规模和演奏技术上大大地超越了海顿和莫扎特的创作手法, 并且在主题的展开, 复杂的织体结构, 动力型的节奏以及和声的功能上也都充分说明了他创新的一面。他把对比, 统一的原则带入到音乐的创作中, 把矛盾的冲突, 对比和统一展现的淋漓尽致。他的音乐内容包括了天、地、人三者, 人在音乐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创作音乐的主观因素, 人的存在, 人类的命运及人与自然等都是贝多芬音乐中永恒的主题, 体现了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 他把人的主观情感和个性的表现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的创作领域有歌剧、交响乐、钢琴曲、弦乐四重奏、协奏曲、序曲等, 而他的交响乐是他创作的中心, 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交响乐是一种富于戏剧性的大型管弦乐套曲。它的名称源于古希腊, 是“和音”和“和谐”两个词的总称。1 8世纪初期, 交响乐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以意大利歌剧序曲的“快—慢—快”三个段落成为了古典交响乐的基本雏形。1 8世纪中后期, 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 把交响乐发展到成熟阶段。海顿一生创作了1 0 4部以上的交响乐, 完善了套曲的末乐章, 被人们誉为“交响乐之父”。贝多芬是古典交响乐的革新者, 他的交响乐在艺术史上, 被认为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 他的作品在跨越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被看作是交响乐的杰出典范。交响乐通常由四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是快板的奏鸣曲式, 戏剧性的矛盾冲突体现在两个性格不同的主题的对比和发展上。第二乐章是抒情的慢板, 内容深刻, 结构为二、三部曲式或变奏曲。第三乐章是中速的舞曲或谐谑曲, 常描写游戏, 休闲等生活景象。第四乐章大多采用快板的回旋曲或回旋奏鸣曲式。

贝多芬的九部交响乐是音乐美学中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的体现。有标题的是第三“英雄”交响乐, 第五“命运”交响乐, 第六“田园”交响乐及第九“合唱”交响乐, 九部交响乐从内容上可分为:1、描写英雄性, 如第三、第五、第九交响乐;2、描写抒情、生活性, 如第一、第四、第六、第八交响乐;3、描写舞蹈性, 如第七交响乐。这些作品反映出“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 表达了“通过斗争走向胜利, 从苦难走向光明”的主题。首创了标题性交响曲;完善和扩大了乐队编制, 加入了短笛、低音大提琴、长号和一些打击乐器如三角铁、大镲、大鼓等;节奏的创新, 强烈的强弱对比, 出现自由小节节拍;和声方面大量使用了不协和和弦和非常规的和弦进行;在曲式方面突破了奏鸣曲式的限制, 出现了五个乐章的结构, 如第六“田园”交响乐。这些创作手法的革新与个人的经历和大的社会背景有很大的联系。

在“田园”交响乐中使视觉与听觉的界限变的不那么分明, 通过对乐曲的欣赏可以使人在脑中联想出所描绘的画面, 由乐产生情, 又由情产生景, 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音乐艺术的表现力, 这是唯一的一部贝多芬自己命名的标题交响曲, 并且首次用了五个乐章的曲式结构, “初到乡村时的愉快心情”, “溪畔景色”, “乡民欢乐的集会”, “暴风雨”, “暴风雨过后幸福和感恩的情绪”仅从标题上也可以让人产生视觉的联想, 一副广阔无垠的乡村生活图景展现在眼前, 他以质朴的感情表达了在大自然无拘无束的怀抱中的欢快与清新, 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 这部作品是大自然在人们心灵中的交响, 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完美结合, 是作曲家在大自然怀抱中产生的灵感体验升华成为音乐表达的内容。这部作品有着丰富多姿的音乐语言, 主题材料具有鲜明的民间特点, 色彩清晰的管弦乐使人从听觉和视觉上产生对大自然的向往。这首交响乐的创作意图和构思方法通过以下各种手段表现出音乐的各种画面和视觉的形象。

1、模仿——是“运用音乐的声音去模仿现实生活中和自然界的其他声音”, 可以从音色, 力度, 速度等方面进行模仿。例如第一乐章中悠扬的小提琴声模仿出的微风的声音, 奏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民歌曲调的主部主题, 如图:

主题之后管乐连续以轻弱的力度奏出的三连音模仿出小溪潺潺的流水, 滋润着人们的心灵。如图:

二乐章中, 呈示部利用弦乐组模仿出流水的音型作为伴奏背景, 如图:

在尾声的部分用长笛, 双簧管和单簧管三种乐器模仿出的夜莺, 鹌鹑及布谷鸟的鸣叫声音, 暗示了一副鸟语花香的春天画面。如图:

在第三乐章中, 大管模仿出年迈的老人在舞会上的蹒跚脚步, 定音鼓的突然强奏模仿出震耳欲聋的雷声, 把狂欢的人们打断了。如图:

第四乐章, 短笛模仿出无预测的闪电, 贝司和大提琴的模仿了狂风大作, 乱石横飞效果, 弦乐整个模仿了大雨倾盆景象, 豆大的雨滴从天而降的效果。在视觉领域里, 表现画面的手段是线条, 色彩和造型等一些基本的要素, 但是音乐表现画面的手段——模仿手法即使脱离了这些构成视觉形象的基本要素, 仍然可以使人们联想到这些声音所依赖的环境和画面。

意境的烘托——情绪气氛的渲染对于一部好的交响乐来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气氛的烘托, 使听众把外在的音响效果和音乐的内在风格, 借助标题的帮助把声音与感情结合起来, 从而产生意境, 视觉上的画面, 第一乐章根据标题“初到乡村时的愉快心情”, 借助标题我们可以对整个乐章的意境有所了解, 当小提琴在明亮的F大调上奏出浓郁的乡村风格的曲调时, 使人们在思想上跟随悠扬的琴声沉浸在春天大自然的原野中, 副部主题是建立在C大调上的主题的继续, 第一部分弦乐柔和的声音和平稳的音型描绘来到田园的闲暇, 放松之感。展开部运用调性色彩和木管与弦乐的力度对比手法, 烘托出音乐的置身于大自然中的无限欢乐, 整个乐章的音乐淳朴、明朗、愉快。第二乐章“溪畔景色”弦乐组的三连音音型作背景衬托出流水般的旋律, 时断时续的旋律把听众带到田间的小溪边, 在旋律之后, 大管吹出了厚实, 圆润的副部音调, 这一乐章通过各种各样的乐器模拟出的风声, 溪流声, 鸟叫声给人展现了一幅春意盎然, 山清水秀, 鸟语花香的大自然风光。第三乐章“乡民欢乐的集会”, 音乐取材于民间旋律, 描写了村民们兴高采烈的舞蹈场面, 活跃喧闹并且质朴粗狂, 像一幅色彩鲜明线条粗豪的民间风俗画。当欢乐的场面达到顶点的时候, 音乐出现了不安因素并很快变成远处的雷声, 欢乐的集会被打断, 人们纷纷散开了, 音乐进入第四乐章“暴风雨”。狂风呼啸, 夹杂着雷电排山倒海般袭来, 转瞬间阴冷的气氛便笼罩了一切。整个乐队都在急速飞旋, 弦乐器, 铜管乐器和打击乐, 包含乐队全部音域的半音下滑好像风暴在横扫一切, 但是暴风雨很快就过去了, 代替它的是田园牧歌, 音乐进入第五乐章“暴风雨后的愉快和感激情绪”。雨后的太阳又挂在天空, 大地恢复平静, 草地发出清新的馨香, 牧歌传达着对大自然的感激心情, 这种喜悦、安宁、欣慰的情绪一直贯穿这个乐章, 整部交响乐在这样的气氛中结束。

音响特征——是通过音响色彩和音响的纵向、横向以及前后、远近的空间感来体现的。音响的色彩是一些特殊的音响组合或音响, 在感官上能给人以刺激的音乐, 其目的是更大程度上的丰富音响的表现力, 暗示出与音乐相对应的背景画面, 给听众创造一个幻想的空间。音乐的空间感是立体的角度来说的, 音乐的音响是随着时间的流动而运动的, 既有横向的上、下行的跑动, 也有纵向的和声, 复调对位, 音响的移位以及复杂的音响层次。在“田园”的第四乐章, 不同的音响层次象征和暗示出不同层次的画面和错综复杂的视觉形象, 弦乐的快速进行我们可以感受到倾盆大雨从天而降的画面, 短笛尖锐的鸣叫声中体现了狂风暴雨夹杂着瞬间的闪电、定音鼓、贝司和长号雄浑有力的轰鸣声暗示出了狂风大作, 雷声隆隆, 天昏地暗的暴风雨景象。在这个乐章中, 使用了大量的不协和和弦, 配器的多样性和色彩性 (加入了海顿和莫扎特不用的短笛、贝司、长号及打击乐等, 大大加强了音响效果) , 转调以及离调的频繁使用, 旋律的形象化等手法, 贝司与大提琴不协和音型的相互碰撞, 尖锐的短笛横空而出, 从听觉上使人产生视觉上的暴风雨的景色。在乐队的配器色彩上, 木管组、铜管组、弦乐组以及打击乐, 在相同的时间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音响效果, 主旋律与伴奏织体, 声部与声部之间的上下、前后等空间关系, 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多层次的音响结构造型, 从而为听众对暴风雨的多层次联想提供了丰富的音响依据。

贝多芬的F大调“田园”交响乐是把作曲家亲身体验的各种事物的景象, 通过模仿大自然中的声音, 烘托出五彩斑斓、充满生机的田园气氛, 营造的音响效果由优美抒情——欢快热闹——昏暗阴冷——宁静祥和。用音乐把感情地经历表现的淋漓尽致。着重体现了这些表现视觉形象和画面的手段与音乐作品是密不可分的, 二者缺一不可。使听众的视觉的画面与乐曲的意境产生共鸣。贝多芬的交响乐是西方音乐的典范, 它能把戏剧性的思想感情内容与有形的条理完美结合在一起, 把不同风格、不同情调、不同内容有着强烈对比性的各个乐章, 通过种种手法使各个乐章最后形成总的统一, 乐曲的表现内容与人们联想的视觉画面最后达成“神形统一”。

参考文献

[1]《贝多芬第六交响乐“田园”总谱》.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6月版

[2]张洪岛.《欧洲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9月版

[3]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1月版

上一篇:市安监支队执法监察工作总结下一篇:渣土建筑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