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2024-05-14

新课标下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通用14篇)

新课标下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篇1

南汇中学

唐建军

提问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出问题以及对学生回答作出反应的能力技巧和艺术。有资料证明,提问法在教学中的应用频率仅次于讲述法,居第二位。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历史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应“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解释、评价历史事实;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搜集和整理史料,提取信息,用以思考和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提问这种教学手段如何促成此目标的实现?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略谈一二,求教于方家。

就提问的形式而言,历史学科课堂教学常用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延展式提问。即由已经了解或掌握的历史状况进一步延伸和展开,提出问题。在《法律的起源》一课中,在同学们基本了解了法律的来源后,展示中西方思想家对于法律的起源不同的观点。提问,为什么有些思想家却对此提出大不一样的观点呢?这就要求学生从中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然后总结。在《海洋文明》一课中,学生了解希腊和罗马地理、经济等特点后,这些特征与海洋文明中的民主政治有什么关系?每一堂课都要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这类提问则能体现这个要求。它是培养学生深入理解,综合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但此种问题对普通学生来说,难度偏大,几十分钟的课堂如果多用,势必影响基本任务的完成。

体验式提问。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去体会历史人物的思想和情感或者感受历史情景中特别的社会现象。在《美国独立战争》一课中,当了解北美人民推翻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到了民族独立后,请同学们设想,假如你身处这种情况下,应该设计怎样一种政治制度确保人民的自由和权利,从而体会到华盛顿,杰菲逊等杰出人物高超的政治智慧和高尚人格。在《辛亥革命》一课中,《辛丑条约》签定后,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灾难深重的国家,作为一个有爱国心的中国人,要思考中国应该走一条怎样的自救之路,发展之路。可允许或提起其他同学对发言同学的发问和质疑。

对立式提问。将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以截然不同,尖锐对立的两种观点呈现出来,让学生去选择,去讨论,去阐述。在《经济全球化》一课中,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两者之间是相互对立还是相互融合?应如何处理其关系。在《军事技术》一课中,战争究竟推动历史前进还是阻碍历史进步?学生有阐述自己观点,对人的看法进行完善和辩驳的能力,两种观点针锋相对,课堂上学生争论的场景历历在目。

观察式提问。即让学生通过观察一些图片,图表,文字材料,音像资料等,回答问题。如在《服饰》一课中,通过投影让学生观看中国少数民族服装、中山装、清朝官服补子、法官服、护士服、妇女小鞋等服饰图片后,提问,影响服饰发展的因素有那些呢?在《法律的起源》一课中,通过投影让学生了解两河流域的《汉穆拉比法典》、古埃及的成文法典、古希腊的《格尔蒂法典》、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中国的《法经》、印度的《摩奴法典》的一些主要规定后,提问,早期法律特点是什么?借此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合理归纳和分类,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成为二期课改历史学科新课标要求学生培养的一项主要能力。

反问式提问。即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提出问题。在《鸦片战争》一课中,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英国是不是不会入侵中国?在《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一课中,如果没有希特勒,德国会不会成为法西斯国家?

提问要追求科学,讲究技巧。提问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问题的表述务必准确清楚,针对性强,避免摸棱两可,表意模糊的语句。不然,学生不知从何下手,既耽搁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又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

要提适合学生能力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设计问题时尽量切合其实际,有些问题为了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基本理解,那设计问题时要倾向于一般同学的状况;有些问题则为提高其分析能力和培养其思维方式,则需注意所提问题是否与学生已经掌握的概念和事实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而且这种联系能被学生“感觉到”。有些复杂的问题问题还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梯度的设问,使学生的思维在老师的引导下不断深入,并在不断解决困难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感觉。

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同学。问题的设计需难易结合,分布得当。一堂课,不能成为仅仅几个同学表现的舞台,要面向全体;也要注意每一堂课中不同层次的同学在前后半节课都应有锻炼的机会。

要根据课堂情况随机应变,适时的把握机会,提出自己事先并没有设计好的问题。如有的学生课堂发言中出现一些值得进一步挖掘的观点,教师则在鼓励学生的情况下,临时提出让学生阐明或深化自己的回答,从而扩大教学成果。

要让学生回答问题前有一定的思考时间,特别是需要从多个角度或不断深入地思考的问题。面对这种问题,学生的情绪会明显活跃起来,思考的积极性很高。这样的问题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仓促的应答虽使课堂显得紧凑,但并不能真正完成教学目标。

还要鼓励学生向同学或老师提问,学生主动提问是探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除了学生自发提问外,老师要也给学生创造提问的机会,并给予充分的鼓励和支持。

新课标下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篇2

一、提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接触到的各类知识还比较有限, 因此教师提问要力求与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背景密切相关, 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的素材, 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在自然和谐的学习情境中主动参与, 积极实践、探索, 体会历史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感受历史的价值。对历史学习较好的学生应提出信息量较大、颇有难度的问题, 以满足他们的思维活动量;而对学习较差的学生应多问一些稍有难度、信息量较小、清晰度高的问题, 以提高其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平时不仅应备好课, 而且还要“备”学生,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应了如指掌。

二、提问要有目的性

不要为提问而提问, 一定要把握提问的目的, 主要有两个:一是检查、巩固已学的知识。学过的东西该记的是否记住了, 理解是否正确, 是否完整, 通过提问, 常常可以发现教和学两方面存在的问题, 便于及时补救。二是引导学生接受新知识。为了便于学生接受新知识, 通过提问重温旧知识也是很重要的。教学的成败和师生的思维活动是否协调一致关系极大, 否则尽管都是言之谆谆, 学生仍然听之藐藐。每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一般是心中有数的, 但学生却不一定明确。如果在关键处向学生提问, 引起学生重视, 是很必要的。问的结果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答得来, 这当然好, 再一是答不来, 也有好处, 便于引起学生注意, 使他为接受新知识作好思想准备 (当然不是每个新知识必须提问, 也可设问或用其他方法引起学生注意) 。

三、提问要引发学生的思考

课堂提问不但要联系学生实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要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历史思考, 引导学生将思维聚集于情境所内隐的历史知识、历史方法上。笔者在上历史必修II《罗斯福新政》一课时的提问是这样的:罗斯福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实施新政的?新政的具体措施是什么?新政的实施对美国的经济、对世界的经济有何影响?罗斯福新政与斯大林经济体制有何区别? (启发学生分别从时间、内容、影响上作比较) 。以上这些提问让学生“疑难能自决”。当学生独立的思辨开始时, 其智力得到开启, 久而久之, 就能逐渐地达到“高精能自探”的境界。

四、提问要有层次性

系统而周密的课堂提问能引导学生去探索达到目标的途径。提问的层次性原则要求教师紧扣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 分析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 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设计一系列问题, 使学生的认识逐渐深入提高。一堂课往往就是这样的几个先小后大或先大后小的问题组合, 构成一个指向明确、体现教学思路、具有适当思维容量的“问题链”, 打通学生的思路, 使学生有序地思考, 获得知识, 建立知识系统, 掌握学习方法, 得到能力的良性迁移。例如:历史必修I《鸦片战争》一节, 导入提问“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后, 学生会有多种答案: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英国要使鸦片贸易合法化;英国要占领中国的商品市场;“落后就要挨打”等等。经过短暂讨论, 答案集中到“落后就要挨打”。这时提出第二个问题:“中国落后在何处?英国先进在何处?”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本,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得出下列答案:中国落后在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军备废弛, “闭关锁国”使皇帝和多数大臣愚昧无知。英国先进在经济发达、技术先进、军事强大。这时, 提出第三个问题:“上述中英力量对比状况反映出的根本问题是什么?”经过学生发言, 逐渐得出一个课本上没有明确点明的“新”结论, 即中国是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而英国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制度的落后和腐朽是中国“挨打”的根本原因。

五、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新课标下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篇3

一、精心设计问题,力求清晰明了

首先提问要有明确目的,出发点是为导入新课或解决重点、难点或为提高学生能力等。课堂在45分钟,对学生对老师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不能浪费,应尽量减少或避免没有思考价值的浅层次提问。不能为提问而提问,更不能为热闹而提问。例如:我在《“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课中,设计了一下几个问题::思考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文化教育发生了什么明显变化?“学在民间”对文化教育发展有什么影响?(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这就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提问的出发点是为导入新课。)思考2:请同学们阅读P4页从经济上、政治上、阶级关系、思想文化上概括“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考3:如何理解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学?(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思考4:今天儒家思想是否过时了,还有没有必要提倡它,试分析?(开放性问题一般允许学生在更大的广度上做出各种可能的回答。即使学生回答问题时答案并不是完全正确,也要鼓励学生按照一定的方式做出回答。)

二、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思考过程中

有梯度:有难度的问题,要分层设计,分解成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系列小问题。尽可能照顾更多的学生,不要使课堂成为少数学生的课堂,多数学生被“边缘化”,少数学生演“独角戏”。另外还要根据学情来设置问题。重点中学还是普通中学,试验班还是平行班,文科班还是理科班。

三、把握好频率、控制好速度

提问次数并非越多越好。①问题过密,容易使学生忙于应付教师的提问,精神过于紧张,不能有效地进行思考;提问多了,有时课堂纪律往往难于驾驭。②提问少了,师生之间很难沟通,教师也难以了解学生对所教知识的掌握程度。③教学中,我们既要提问,又不要“满堂问”,“满堂问”的结果就是学生机械答,但也要避免整个课堂教师学生都不提问,“一潭死水”。因此,一堂课最佳提问个数由讲授的教学内容来决定,提问要在关键的地方设置提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讨论后简要地在纸上写下问题的答案,然后再指定学生回答

例如: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探究思考:何为新儒学?儒家思想为什么西汉初能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从孔子在春秋时期创立了儒家学说到秦始皇采取了“焚书坑儒”政策,儒家学说遭到沉重打击。到汉武帝以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方略,确定儒学独尊地位。有一定的跨度,給学生一些合理的思考时间是必不可少的,请学生不要急于回答问题,仔细思考,看能不能从几个方面寻找答案,这样可以给学生思考和寻找答案的机会,也可以拓展发散思维能力。)

五、注意提问方法的多样性

在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方法很多,常用方法主要包括情境导入法、趣味导入法、破题法、探究法、评价法与发散法。案例:情境导入法:

大雪和冰雹的威力来自阴云,

雷鸣产生于耀眼的闪电。

城邦毁于豪强,而人民

受专制过度则因愚昧。

出海太远就不容易靠岸,

这一切应好生想想看。

——《梭伦诗选》

请回答:

(1)诗中“豪强”“人民”分别指的是当时雅典社会的哪一阶层?

(2)当时人民受专制奴役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3)该诗反映了梭伦怎样的思想?

如果用趣味导入法:请同学们看P22页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遗址图。雅典卫城是希腊最杰出的古建筑群,是为祭祀雅典守护神雅典娜建造的神庙。现存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帕特农神庙等。这些古建筑无可厚非地堪称人类遗产和建筑的精品,在建筑学史上具有主要地位。集中展示了希腊的古代文明。

请回答:

(1)公元前8—前6世纪,作为古希腊最重要的城邦之一,雅典面临着怎样的社会形势?

(2)梭伦为消除社会的动荡不安,还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正如“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所言,课堂提问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需要因人而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尤其要注重提问的实效,其中的关键在于,提问要符合学生的经验水平、认知特点以及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当然,教学的创新是课堂教学发展的不竭源泉。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教学机智灵活机动地动态生成新的提问方法,进行创造性的教学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身的能力也能得到有效提高。这更有利于促进我们自身的教师专业发展。

新课标下的教学艺术 篇4

湖南省龙山皇仓中学:曹首纲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这几年的美术教学变革是有目共睹的,当前美术课堂教学由封闭式、单一化教学模式向开放式、多元化转变,美术教科书的内容也丰富许多,不再是单一的美术技能为唯一的教学内容,新课程提倡人文素养,开发和整合了课程资源,这样也极大地刺激广大美术教师的教学热情,使之美术教师对美术的教育教学有了更多的关注。于是基于多年的教育教学有了些个人的看法与想法。

一、现在美术教师美术教学的目的不再明确了。

我们要如何来面对现在新课标下的美术教学,这是现行美术教师们思考最多的主题,美术课是教给学生什么知识的?是重点给学生美术方面的知识?还是文学常识的知识?还是其他?这个问题本来是一目了然,但在有的教师在课堂里,这简单的问题就变得十分模糊。一堂美术课,授课针对的不是作品的艺术特点和艺术内在规律的探索阐述,而是津津乐道于作品的历史意义、时代背景及艺术家生平、轶文趣事的故事性介绍。当然,这些因素对全方位、立体了解作品的艺术内涵起着不可缺少的帮助作用,问题是脱离具体作品内在艺术特点的表述,或文学性大于审美性,或变成看图说文,流于肤浅、简单的模式。这种对艺术作品本体的忽略、淡化,使这些艺术作品沦为其他学科观念的脚注,本身就是对艺术功能的错位颠倒,学生怎能领略到作品内在蕴含的美。《新课程标准》指出:“提倡运用讲解、讨论、比较等方式来开展美术鉴赏教学,鼓励学生用文字描述、表演、造型等表达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作为教师,要熟悉教材把 1

握与引导这堂课的整体走向。

二、欣赏课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进行自主评述。

现在的美术欣赏课被称为欣赏·评述课,以对学习、理解美术和对视觉现象审美有普遍意义的内容为基础,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之能会欣赏又能评述美术作品。美术欣赏课主要通过学生自己的观赏来达到掌握知识、开阔视野、接受教育、提高欣赏和审美能力的教学目的。由于人对作品的欣赏并不是机械的反映,而是受到生活经历、思想,文化素养的影响,因此人们总是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围绕作品所提供的各种因素而展开各种联想和创造,并在许多情况下带上某种感情色彩,从而给作品以积极的评价。如在欣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时我们首先要了解这幅作品所表现的事件的背景、内容、意义,才能理解作者所要表现什么主题,作品给我们什么感受。所以,教师要在上课时唤起学生的生活联想包括对历史知识的了解,提供必要的审美经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同时本人在欣赏课上要学生学会对美术作品进行比较欣赏。如:美术作品与生活比较、东西方美术作品的比较、同一时代、同一题材的作品比较、不同时代、同一题材的作品比较,在美术欣赏教学的课堂上,运用作品比较的方法,也是一种很方便很实用的欣赏教学方法,它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学生能直观地、多角度地对不同的作品作比较分析,使深奥的理论形象化,便于学生认识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能产生深刻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运用作品比较的方法,有利于释疑解难,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使欣赏课学习不再是被动、无聊的事情,相反成为一种主动、快乐的事情,有利于学生对艺术作品审美欣赏能

力的提高。就艺术课程的实施、课堂教学的更新,我们美术教师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创新。

三、为美术课堂提供一种宽松舒适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

一种宽松舒适愉悦和谐的教学课堂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当学生在全身心参与艺术活动时,不要让他们感到其周围总是有那样一双阴冷的眼睛在盯着他们,而应该让他们欣喜地发现教师也正在和自己一起分享着教学中的愉悦。怎样才能有效地保护学生的艺术兴趣呢?首先,要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心境,一个人只有心情不错,才能与艺术为伍。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自主参与艺术活动的条件,以便让他们有更多的获得艺术愉悦体验的机会。

因此,教师就应在美术教学中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如在绘画的教学中,在课堂的开始部分运用多媒体进行祖国(如张家界风光、九寨沟风景等)美丽动人的自然景色欣赏,画家(包括教师)的国画作品或是水彩风景作品的欣赏给学生创设一种身临其境、引人入胜、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同时进行新知识的传授就较为容易,学生也不会感到枯燥乏味。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任何美术作品都基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并用艺术化的方式表现生活、美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这样学生就会从课堂中这愉悦的氛围中收获知识。遵循愉悦原则进行教学,使教学过程具有愉悦性特征。这一方面表现为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都处于一种愉悦的状态,都获得美感满足,都感到意趣盎然。

同时愉悦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一种情感体验,这种积极健康的情感在教学中与认知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有种情感因素在起作用,对

学生的学习活动、包括整个教学活动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巴甫洛夫说:“愉悦可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接受。”通过美术课本身具有的美的形象来满足学生“畅神”和“悦情”的需要。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就要研究如何挖掘美术作品中的外在美与内在美,并使之融入美术课堂教学中,使视觉的“珍馐美味”与洋溢着美感的课堂教学艺术浑然一体,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丰富学生的感情,完善人的生命感受,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教学的愉悦性还表现为:在美术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托共鸣的师生情感,利用艺术的魅力吸引、感染学生,积极主动并富有创造性地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艺术活动。只有当学生从说教、强制、灌输的被动中解放出来,处于一种对艺术的向往和渴求,以强烈的兴趣和迫切的期待,融进艺术审美对象这样的状态下时,美术教学愉悦原则才得以完整的实施。

新课标下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篇5

关 键 词:问题探究 提问 艺术

内容摘要:问题探究是新课改以后教师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本文通过教改实践,从七个方面总结了教师在问题探究时的提问艺术,即提问的有效性、规律性、层次性、矛盾点、兴奋点、未知点、多样性等。每一种方法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经验介绍,是省级科研课题《新课标下历史学科教学方法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2006年秋季起,安徽省开始使用根据新课标编订的历史试验本教材。新《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为此,我们于2009年9月申报了省级科研课题《新课标下历史学科教学方法的研究》,力图探索一套适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方法体系,“问题探究”是我们探索的方法之一。

“问题探究”是指教师根据课本中的知识点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在探究中记忆知识,发展能力,掌握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价值观的一种教学方式。一般地说,问题探究的建构主要经过三个过程,即“开端:发现问题――主线:探究问题――归宿:解决问题、引申问题”。

课堂教学始于问题又终于问题,课堂学习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所以在探究过程中,“问题”是关键,这就涉及到一个“提问”的艺术。

一、提出的问题要有效

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人类进入知识爆炸时代,作为一个中学生,不可能掌握所有知识,即使是课本知识,他们也不一定能全部掌握,如果对每一个知识点我们都追根求源,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那是不现实的,这不仅时间不允许,也没有那个必要。美国心理学家奥苏波尔在他的代表性论著“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点”一书的扉页中有段名言:“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提出问题的老师,首先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使设计出的问题能够贴近学生实际,符合高中生的特点,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即提出的问题必须要有效,有效是指提出的问题应该是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考试说明及课本上要求掌握的重要内容。教科书中楷体字的大部分内容,课本中带有*号的阅读课内容,没有打*号的图表等是对课文的引申,不属于重要内容。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区别对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根据三维目标和教学时间、教学条件,在教学的重、难点、知识的衔接点、情感的触动点等对课文进行筛选,通过提问将有效问题呈现给学生.否则,难以达到教学目标。

某教师在教授《古代商业的发展》一节时,就《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问题连续设计了如下五个问题:

这位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太多,太零碎,这种蜻蜓点水、面面俱到式的频繁探究,有数量而没有质量,最终会影响探究的效果。因此,我们应该把握好针对性的原则,提高探究活动的精度。

二、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探究活动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既要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通过思考对掌握知识进行综合、概括和运用。所以我们提出问题时,必须要熟悉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思维方式,掌握学生的认识策略,设计学生喜欢的问题。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施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活动,学习历史概念、历史知识,掌握历史规律、学习技巧,体验学习历史的乐趣,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事物的积极态度。

同时,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提出问题,做到“因材施问”,也就是说,不同学校,甚至不同班级的学生,提问的侧重点应该有所区别,比如,省示范高中的学生基础较好,可将探索问题的侧重点放在对知识的概括、提炼和规律探索上;而农村普通高中应将探索问题的侧重点放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历史必修一《秦朝的统一》问题为例:农村普通高中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秦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条件有哪些?它是如何完成统一的?据此简略谈谈你的看法。

如果是省示范高中我们则可以这样设计:

有人说,秦朝的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请结合秦朝统一的有关史实分析之?从秦朝统一的过程,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虽然所设计的问题都是以课本知识为载体,但前者主要以对课本知识的简单罗列为主,而后者必须要在掌握科学的分析方法基础上对课本知识进行深加工才能完成,两者的区分很明显。

三、提出的问题要有层次性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的渐进的过程,历史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也应该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过程。探究历史问题的归宿不仅仅是掌握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是分析问题、发展问题。探究问题是一种过程,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使他们“知其所以然”,即不仅要在学习中掌握知识,还要对知识进行整合、重组和发展。古人云“无所不知为无知,有所不知为有知”,学无止尽,学生需要在不断的探索中掌握新知、发展新知、升华新知。历史课堂教学的最终结果不是消灭问题,而是不断地把课堂讨论引向深入,把再生新问题作为课堂的归宿,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带着问题去”。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要让学生从站着摘桃子到跳起来摘桃子,所摘的桃子越来越大,2

越来越好吃,不断让学生体验探究的甜头。

一般地说,提出的问题应该包括基本知识、对知识的加工提炼和知识的运用三个层次。以必修一《巴黎公社》问题为例:我们是这样设计问题的:

巴黎公社是在何种情况下成立的?(基本知识)概述其成立的经过,(基本知识)巴黎公社成立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基本知识)它有何历史意义?(基本知识)巴黎公社为什么会失败?(知识提炼)从巴黎公社的措施分析,巴黎公社的目的和性质是什么?(知识分析)巴黎公社的失败说明了什么?(知识高度提炼)它对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借鉴意义?(知识运用、拓展)

上述问题中的第1-4问属于基本知识,学生在课本上就能找到,第5-7问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提炼和分析才能完成。第8问则是一个由此及彼的运用问题。这样提出的问题,层次分明,难易度区分明显,使学生的思维由发散思维向聚合思维发展。

四、提出的问题要有矛盾点

朱熹《格言联壁·学问类》云:“学贵知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矛盾是打开学生思维之门的钥匙,有矛盾才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因此,善于设置矛盾,揭示矛盾,是创造高质量提问的关键。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设置一些矛盾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效果可能会更好。巴尔扎克认为:“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无异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伟大发现应归功于为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因此,我们可以在许多看似矛盾的地方制造矛盾,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如我校汤老师在上《荷兰的崛起》时设计了下列一个探究问题:

17世纪的荷兰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有限,其生存环境基本上无任何明显的优势。但它却在17世纪成为世界性的殖民大国,势力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荷兰人被誉为“海上的马车夫”。人们在惊诧之余不禁要问:荷兰迅速崛起的原因是什么?它是如何崛起的?它给我们留下怎样的思考?

矛盾问题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和资料,努力追求问题的答案。

五、提出的问题要有兴奋点

两汉时期,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隋唐时期,丞相大臣上朝奏事时,皇帝不再起立,但丞相大臣也有座位。宋朝时期,丞相大臣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座位没有了。到了明朝,政府明文规定“大朝仪”须“众官皆跪”。清朝时,丞相大臣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丞相由坐到站再到跪的上朝礼仪的变化,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探究皇权与相权矛盾的产生、发展过程,这一矛盾能否彻底解决,谈谈你的看法。

这样的设计,与故事情节联系,其中丞相见皇帝时“坐”“站”“跪”就是兴奋点,它很快就能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所探究的问题上来。

六、提出的问题中要呈现未知点

在设置“问题探究”中的问题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所提出的问题中应有 3

一些有一定深度和难度,这些问题仅仅在课堂上不一定能彻底解决。同时,通过对问题的引伸拓展以及学生的深入探讨,还会引发新的更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学生在课下参考大量文献资料,通过反复思考争论,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我们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意识地把问题留给学生,使教学延伸到课外,把探究问题的创造性活动引向深入,形成“余音绕梁”之势。

例如学习高中必修1中“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我们设计了如下问题:

国共两党二次合作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完成的?合作方式有什么不同?简述其主要目的和最终结果,联系国共两党自成立以来的分分合合史实,特别是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和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往来情况谈谈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于上述问题中的最后一问,学生要想得出正确的结论必须要对国共两党的关系和大陆与台湾的现状以及美国对台政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否则很难得到理想的答案。

七、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多样性答案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个性化教学 篇6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个性化教学

作者:邢艳莉

摘 要:在学校中,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了该校的办学质量,随着新的教学理念的推行,不管是各大高校还是中小学课堂,对于课堂教学的个性化和科学化都有着自己的独特创新和实践。目前,初中历史教学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自主能力为目标,使教学水平上升至一个新的平台,本文将重点分析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和改革。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历史;教学;个性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我国大规模展开,新时代对初中历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历史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学习这门课程将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也引导着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往往是非常单一的,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在新课标要求下,初中历史教学应该积极的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个性的学习,逐步实现初中历史的个性化教学。

一、新课标下历史教学的优点

新课改的目标是要落实素质教育,实现以人为本,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想要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去创新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必须从根本上调整教学方法,而不是只做做样子,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提高教学水平。

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想象力

初中历史教学的改革注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教师只是起指导和适时点睛的作用,没有老师教学模式的束缚,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因思维不再受到限制,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实现质的飞跃,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想象力。而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并不是完完全全的“放手”,在不干涉学生思考的前提下要对学生做出适时的指导,特别是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导游而不是保姆,关键是要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这样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2、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应对各种各样的考试,学生整天都埋没在书本中,不停地死记硬背,进而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有的学生甚至有厌学的现象。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只是在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而不是想要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想法,学生想学什么、怎么学,老师就根据学生的需要来授课,学习内容全由学生来决定,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由最初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习的热切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活动最重要的动力。”可见,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是多么重要。

3、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不得不进行的心灵的接触。”课程的改革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课堂上师生之间能进行各种互动,教师提问,学生积极发言,营造一种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而不是以前那种死气沉沉、备受压抑的课堂。在这种其乐融融的环境中,学生会更容易地掌握知识,教师教得开心,学生学得用心,教学质量就自然而然地提高。

二、初中历史个性化教学之我见

改革初中历史教学模式,教师为学生营造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由翱翔,这是教学中最满意的效果。时代是在不断进步发展的,教育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墨守成规、固步自封,不改进教学方式,那么教学水平永远也得不到提升,我们国家的教育只会越来越落后。以下便是小学语文创新改革的几方面。

1、新课标下初中历史的体验式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要发展学生的个性,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尽量在课堂上亲身体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能动性。老师对课堂的把握有时候与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息息相关,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互动,老师在课堂中与学生交流也会更有热情。老师掌握的历史知识更系统更丰富,对一个历史事件的思考也会更全面,但是往往如此容易形成思维定性。让学生亲身体验,教师首先应思考如何让学生与自己互动。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扮演的角色一般是死板的讲授书本知识,照本宣科,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只要把书本知识念完了学生就能接受了。在新课标下的课堂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在一堂课开始之前,教师应该准备好课上该提出的问题,2、由课堂到课外、理论到实践的延伸拓展

将课堂延伸到课外,结合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去观察生活,观察自己周围的事物,把知识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并不是现在教学所倡导的,脱离生活的学习不是真正的学习。现在西方教育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我国在教学方面没有真正做到理论结合实践,大部分学生的理论成绩都十分优秀,而正当要动手实践时就不知道怎么做了,平时实践的机会少了。学习理论知识最终都要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去,这样的学习才是成功的。

3、因材施教、采取多样灵活的教学方式

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如果用统一的教学方式可能会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因材施教早在教育家孔子就已经提出,现在仍然是教学中较为重要的策略。教师要留意观察学生学习的特点,发扬学生的长处,变缺点为优点,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制定与风格相匹配的教学方式。对待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千万不能忽略甚至是放弃学生。

总而言之,初中历史个性化教学始终要把握住学生的主体性,当学生对历史学系通过趣味课堂产生学习兴趣时,他们自己是主动在学习,同时对于很多一知半解,课本没有详细展开的知识点他们会自己去查找资料分析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的更深入更主动,还串连起了课本上的简略的很多断层。老师为提高课堂效果可以做出诸如备课准备幽默风趣的内容,课前利用趣味故事导入,在课堂中与学生多多交流,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等多种渠道。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初中历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能力,努力做到“授之以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初中历史教学改革会在此精神下取得较好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范键.如何使高等教学课堂教学科学化[J].现代企业教育 2007年04期

[2] 王加丰.我国历史教育面临的几个深层次问题[J].历史教学问题.2005(06)

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方法 篇7

一、新课标的要求

要使课堂提问能促进学生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思维能力,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它对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2003年教育部新制定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学生能)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新课程标准同时还提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教师要精心组织课堂,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工作。

二、目前课堂提问存在的误区

1. 提问简单化,缺乏思考价值。

有些教师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使提问缺乏思维力度。

2. 提问模式化,缺乏创新价值。

如“文章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文章中心是什么?”等,使提问变得机械呆板,一成不变。长此以往,学生会对这种千篇一律的分析模式生厌。

3. 提问零散化,脱离教学目标。

致使学生抓不住学习重点,而陷入学习的误区;或把文本肢解为一个个问答题,学生无法在宏观上理解文本,更无从赏析文本。

三、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方法

1. 悬念式提问

电视节目预告往往仅仅给观众几个精彩的镜头和片段,就一下子能将观众的胃口吊足,使人欲知不能,欲罢不忍。这种唤起人们高度关注、产生穷根究底心理的艺术手段,就叫做悬念。事实证明,悬念往往会紧紧抓住受众的接受心理,引领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课文的导入环节,巧妙设置一些悬念式提问,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索课文的热情,是很好的方法。

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地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于是,她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问题。

2. 对比式提问

为了巩固旧知,开拓新知,在教学中运用对比的方法提出问题,供学生深入思考,从而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荷花淀》“探夫遇敌”一节中,有两处写到划水声。一处为“哗,哗,哗”,一处为“哗,哗哗,哗哗哗”。我们可以两相对比,设置研讨问题,引起讨论。引导学生揣摩相似的语句中寄予的精微区别,就达到了落实语文的“工具性”的目标。

3. 矛盾式提问

对每篇课文的学习,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有意地制造矛盾,给学生设置“障碍”,使他们形成心理上的“冲突”。如《荷塘月色》一课,一位教师这样设问:“第四段是全文描写最精彩的一段,可第一句‘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有人说它有语病,大家想一想可有道理?”“名人名著有语病”,这使学生一下子就来了兴趣。争论结果是:没有语病,“曲曲折折”是说荷塘的岸,这里含有一个意思,作者是漫步在曲曲折折的荷塘岸边。可见,善于挖掘矛盾,是能否巧问的关键。

4. 开放式提问

问题的开放性即“一题多答”,就是说所提的问题只有一个,但是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惟一的,重视学生的个体体验。例如在《鸿门宴》这一课中,有一个问题:项羽不在席间杀死刘邦,有人说是“妇人之仁”,苏轼说是“君人之度”,你有什么看法?学生可以赞成任何一种说法,让学生自由发挥,只要言之成理,哪怕有点偏激都是可以理解的,教师也不应定论,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求异思维能力的一个机会。

开放性问题可以培养学生一种创新思维能力,在解决具有开放性结果的问题过程中学生能摆脱标准化答案的禁锢,减轻答题的压力,提高答题的积极性,也能使辩证思维得到一定的训练。

5. 于空白处提问

于漪老师曾指出:“要拓展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教学中必须注意想像力的培养。一个想像力丰富的人,创造力就强,能够把自己已有的知识重新组合,创造出种种新形象,或幻想出前所未有的形象。”唤起学生想像的方法多种多样,具体到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选准“触发点”。比如利用文章的空白,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飞跃神思;还可以从课外精选构思奇巧的时文佳作,让学生在扩展阅读中浮想联翩。如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在理顺了文章的思路,简析了诗的悲剧内涵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请问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个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还会破镜重圆吗?这个“虚拟性”问题一出现,立刻“逗”起了学生更大的兴趣,课堂气氛随之达到高潮。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 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 活跃课堂气氛, 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然而, 目前的语文课堂提问却存在种种误区, 令人堪忧。本文就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新课标下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篇8

一、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性的教学情境

初中生尚处于发育的初始阶段,还不成熟,他们的学习更多的是来自于学习兴趣,如果对历史学科感兴趣,那么,他们才会去乐学、学好,兴趣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动力,而他们的学习也是多以直观性的观察为主。所以,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把内容直观性的显示给学生,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直观性的观察学习,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比如,在学习“五四爱国运动”这一内容时,笔者正是利用了信息技术的功能,在课前制作一个课件在屏幕上放映给学生看。这是一项爱国运动,如果仅老师讲,学生很难理解当时的场面,也不能体现出工人、学生的那种爱国热情。多媒体课件上的视呈现出了1919年巴黎和会、5月4日北京学生的游行示威、火烧赵家楼、上海工人罢工、中国代表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等等画面时,很多学生从面部就可以看出他们的严肃,看得出对敌人的愤懑。通过多媒体,我们很直观地看出当时的场景,当年的五四运动的情境很真实的呈现给学生,他们对祖国产生了爱国之情,不允许其他国家对损中国人的尊严,爱国的激情很自然的产生了。如果不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呈现,那么,仅凭老师的讲解,是达不到这种学习效果的。

二、把学生的疑问成为情境创设依据

古人就对学生有很深刻的认识,认为学习是从思考开始的,而思考时就会产生问题,这种疑问的解决就成为学习源泉。所以,我们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疑问来进行教学,把学生的疑问创设成一定的教学情境,问题不光来源于学生,也可以是老师把疑问抛给学生,让学生在疑问中动脑思考,从而产生创新的火花。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鼓励学生不断地质疑,把哪怕是一点点的疑问都要大胆提出来,只有有了疑问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生在思考问题中解决问题。

比如,在学习“贞观之治”时,学生对“女皇武则天”有了一定的了解,而其中有个学生提出了一个这样的疑问,“皇帝一般是由男的来当,但她是个女人为什么能当上皇帝”。当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时,笔者恰恰认为这是一个良好的学习契机,其实其他学生心中也有同样的疑问,由是,为了让其他学生对这个问题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我把这个疑问推给了学生自身,作为一个作业让他们课下利用一切手段解决,他们可以去图书馆,也可以在家中利用电脑完成资料的收集,把与武则天有关的情况都有了解并掌握。虽然这种学习方法会浪费学生的一点时间,但是,学生的学习是自由的,他们用更多的时间了解更多的知识,大部分学生的作业完成的很出色。学生不但找到了教科书的内容,还了解了教科书以外的内容,有的学生还找到了有关于武则天从进皇宫以来到称帝直至晚年的所有大事,通过这些大量的资料,让学生真正了解了这位女皇的伟大之处。

三、利用活动课创设情境

初中历史有活动课,我们利用活动课创设活动情境,这样做就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他挥他们的主体性,养成探究学习的能力,学习形为更为积极,他们的聪明才智则更能充分得到发掘,在活动情境中,他们学习时更主动更投入。比如,有一个历史织活动课:“话说《清明上河图》”,为了把活动组织的有条不紊,我把活动分成四个步骤来展开。第一步:老师向学生展示《清明上河图》,并把《清明上河图》的说明文字读给学生听,让学生对本图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从文字中提出反映的历史的有关信息,这一步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第二步:对全班的学生进行分组学习,每个小组中他们的学习特点平均分配,比如各个小组都有画画好的,都有写作能力高的,也有字写得好的。让每个小组商量选定一幅画面,通过对本图的了解给配上相应的文字;第三步:要注学生创作的文体可以不同,有的可以是解说词、也可以是小故事、也可以是本图中的人物对话。只要学生们展示了丰富的想象,有新意,就都是好的;第四步:把学生的作品收集上来,形成一个《清明上河图》作品展,通过各个小组的展示,既能看出他们对《清明上河图》的理解,同时也给别以以更深入的理解。历史课的这种组织活动每个学期都可以开展几次,目的是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用多样化的形式进行历史学习,形成多样化的学习方法,而不是被的接受知识。

新课标下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篇9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要求:“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所有学习内容都可以让学生自主选修。教师应向学生介绍每一学习内容及其学习方法,并尊重学生的意愿,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未来的发展需要,指导学生选修及学习。”美术教育思想通过理性和规律反映在教学上,也通过教师的手段和方法,艺术地反映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使教育思想在“寓教于乐”中 得以展示。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是每个美术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的。它不仅展现了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且直接影响、感召着学生,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一、组织教学艺术

(一)寓教于乐,培养学习兴趣。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能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终身爱好美术的情感,发展美术方面的能力,也能为他们未来从事美术职业或其他职业拓展发展空间。选择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要符合学生审美特征和认知习惯,书本上的教学内容不一定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知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灵活性选用更是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教师掌握教学技巧的多寡;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更灵活、更实用的组织教学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同时,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只有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习惯的东西才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和认知。如美术鉴赏“中国古代青铜”一课,笔者分析其作品的背景及图案后,让同学们也参与分析点评其它青铜器精品的特征,在内容方面和知识点上让同学们一起来猜,以“猜”活动参与投入。例“曾侯尊盘”,让学生猜它的功能性及装饰性。在这里教师打破以前的条条框框,让学生当作一件猜的乐趣来学习,有的同学猜它是“火锅”,有的猜它是“烟灰缸”等等。最后老师再揭谜底。当我说出谜底的时候,课堂上静悄悄的,我想他们一定能一辈子记住的。故这种方式让学生有乐趣参与接受和认识。更好地了解学生是此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创设情境,培养求知欲。美术新课标要求:“美术教学应注重创设情境。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可以针对美术作品,美术现象,用有关的音乐、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培养学习兴趣,加深对文化、历史以及美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在美术创作教学中,应该创设能激发学生想像力的情境,鼓励学生创作出主题鲜明又富有新意的作品。美术教学运用直观教学手段的地方很多,教师可以在讲授中运用范画作品、幻灯等教具,可以在临摹中运用示范,在写生中训练艺术观察。例如在工艺课绘画教学中,笔者摆了一些有趣的物体(鲜美的雪梨,美丽的鲜花等),让学生来画,让学生喜欢它,画好它。在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除了幻灯片,有可能的话找一些与教学相关的实物,如《清明上河图》的印刷品,花瓶仿制品,同时有时间的话还让学生自己动笔也来画,来实践,这样课堂上就活跃起来了,老师与学生也增强了互动,学生的求知欲也相对得到提高。

(三)诱导性组织手段。

在组织教学中,老师采用充满情感、亲切、热情的语言,对学生加以引导、鼓励,从而使学生增强自信,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开展教学。主要有鼓励方式、提问方式。

1、鼓励方式既适用于成绩较好的学生,也适用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比如学生回答问题时心理紧张,老师应该用亲切柔和的语调说:“错了没关系,胆子再大些。”当回答不完整时,老师应首先肯定优点和正确的部分,然后说:“其他同学有补充的吗?”如果没有,那再说:“我知道你心里明白,由于紧张而没说好,表达不出来。”对于无言回答的学生也要委婉地处理,比如说:“如果你再考虑一下,我相信你能回答出来。”对于有些同学说不会,我认为不要指责他,也不要那么快让他坐下,而是用启发式的引导,让他能开口回答为止。学生在老师亲切热情诱导下,会乐于思考,乐于学习,即达到了组织课堂之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2、提问方式。课堂提问是任何学科教师经常采用的启发式手段。提问可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引导学生思考,检查学习成果,巩固所学知识,促进积极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使提问有质量应注意以下几点:注意问题不能平淡,应有典型性;注意问题深浅有度,让学生能举一反三,不要死记课本回答;注意问题的针对性,所提问题要围绕教学内容,有重点和难点的知识点上;注意所提问学生应该是全班的学生,不能总是些优秀生,要针对全面。以我个人经验,我提问学生的时候不看座位表,而是随便点坐号数。这样学生也随时有被提问到的心理准备。

新课标下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篇10

唐敏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手段,是对学生进行思维和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适当的提问,教师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使教与学达到一种和谐交融的状态。本文谈谈历史课堂提问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精心提问,导入新课

要上好历史课,必须重视每节课的开始,用精彩的开篇,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的“导”是为了学生的“入”。要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前状态尽快调整到课上。在此环节中教师应当细观察,巧琢磨,精心设问。

例如,在讲《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课时,不妨这样设问导入新课。“1929年10月24日,是让世界震惊的一天,人们称之为‘黑色的星期五’。这一天,以美国纽约华尔街股市崩溃为标志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像火山一样爆发了。纽约股市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威力,引发世界经济危机?为什么是股市而不是其他行业的崩溃,标志着经济危机的爆发?危机爆发后,华尔街成为美国人心目中一切痛苦的根源,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现在的学生对股票并不陌生,通过这样层层深入的提问,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就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通过课堂效率。

二、平中见奇,质疑导学

在教学中,有些历史事件讲起来会显得枯燥无味,这就需要历史教师积极探索,在平淡无奇处质疑,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思维。

例如,《辛亥革命》一课时对于辛亥革命的结果有以下几种种观点,一种观点是辛亥革命是成功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辛亥革命是失败的,另一种观点认为辛亥革命即有成功的一面又有失败的一面。同学们你们有哪些看法?请你阐述自己的理由。学生的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有的学生从客观结果出发,持肯定的态度;有的学生从革命的目的和任务出发,持否定的态度,有的学生比较客观,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辩证的去看问题。这样,把看似枯燥的内容放到一个新的情景中,让学生进行研究,使平淡的内容变的生动,突破了传统的“求同”的思维定式,培养了学生求异的思维能力。

三、设疑讨论、启发思维

教师不仅要传授书本的知识,还要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重视设疑讨论,调动学生的思维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能力。正如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育基本方法则是一种归纳或诱导的、分析的、回归的、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设疑讨论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学重点、难点内容都可以问题化。例如《美国的南北战争》一课,可以设计这样的几个问题19世纪中期的美国实行的“一国两制”哪两种制度?南北双方的矛盾的焦点是什么?林肯当选为美国的总统为什么会成为南北战争的导火线?林肯的主张是什么?林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自己的主张?什么事件的发生成为战争的转折点是?在你的心目中林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在南北战争中北方为什么会取胜?联系我国的台湾问题,面对“台独”我国政府应该在必要时采取什么态度?通过这一组问题,教师能帮助学生抓住要害,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也可以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材料层层质疑。例如讲开罗会议时,可就教材中所载的原文,设置以下几个问题:此宣言是什么时间、什么形势下发表的?宣言中的“三大盟国”是哪三个国家?材料中提到“制止及处罚日本之侵略”,请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都侵略了哪些国家和地区?日本是怎样窃取中国的领土?日本窃取中国的领土何时归还的?《开罗宣言》中,关于中国的领土的声明有何现实意义?这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处于活跃状态,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四、质疑解答、培养综合素质

现代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很重要。历史教学应该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交叉、综合,多角度的构建学生的历史知识体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历史地图进行设问质疑,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历史表象和概念,发展智能,提高历史学科的综合能力。

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讲帝国主义争霸世界时,可以根据书中的插图“垄断资本家控制下的美国参议院”提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什么阶段?此阶段的特征是什么?后起的美、德与老牌的帝国英、法的矛盾是因什么引起的?新、旧帝国主义国家争夺的结果是什么?给世界造成了什么影响?讲中国古代史隋朝开凿大运河时,根据《隋朝大运河》提问:隋朝大运河是哪个朝代,何时开凿的?南北起止点在哪里?是今天的哪两座城市?大运河全长多少公里?沟通几大水系?流经现在哪几个省?从北往南,大运河分为哪几段?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有人认为隋朝的灭亡是因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你的观点呢?若你不同意此观点,那么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大运河现在还在发挥着作用,你能举一些现在还发挥着作用的古代工程吗?以上问题看似很多,但层层相扣,具有内在的联系。学生必须综合运用政治、历史、地理等多门学科知识才能分析、解答这些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从图上找出存在于课本中的隐性的知识,通过具体的形象图画,认识到历史事件的内在多方联系,思路开阔,学生的综合素质必会得到提高。

略谈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提问 篇11

关键词: 新课标 课堂提问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向活动,其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课堂提问唤起学生学习注意,活跃思维,养成学生敏捷思维,迅速回答问题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提高教学效率;可训练学生口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实现教学双向交流;可沟通师生情感,创设愉悦舒适的教学情境。语文老师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具有个人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一、目前语文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1.“口头禅”似的提问。有些课堂师生互动只流于表面形式,问题未经精心设计,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有些老师每讲一两句便问“是不是”、“对不对”,形同口头禅,学生只能机械地回答“是”“不是”,一问一答,课堂气氛看似活跃,但学生大脑用得不多,思维训练力度不够,这样的课堂,老师无形中操纵着学生,扼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被诸多问题牵着鼻子走,哪有时间进行思考。往往是在一个接一个问题的“威逼”下,“不假思索”地忙着回答和应付。这样只会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和发展。

2.扼制学生,控制问题答案的提问。课堂上教师很认真地提出一个问题,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急于求成,然后教师自己回答;或是让学生回答时又打断学生的回答,自己完成回答。教师的这些行为往往使学生感到万分沮丧,学生难以形成回答问题的逻辑系统,从而消极对待教学。此时,教师可以运用启发性策略,如用“你再仔细想想,看还有没有要补充的?”或“你能告诉我是怎样得到这个答案的吗?”这些不带任何消极感情色彩的中性词语。学生才有回答问题的信心和勇气。如果确实是问题太难,教师就应该充分启发学生或留给学生课后思考。

3.不注重学生的问题或不能认真听取学生回答的提问。教师忽视学生的提问是导致学生不爱提问的主要根源。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提出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限制,可能还会招致教师的指责甚至挖苦、批评,因怕给自己惹麻烦而不提问题的学生只会越来越多。另外,教师不仅要会问,而且要会听,要成为好的倾听者,给予学生肯定。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将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学生身上,给予对方最大的、无条件的、真诚的关注,明显表示出对学生的尊重与兴趣。相反,如果你坐立不安,目光游离,表现出不耐烦,在教室里走来走去,或将目光转向窗外或看另外同学的小动作,那么学生会从你的非言语行为中得到完全相反的反馈——我可能说错了,不能再往下说了。

4.只顾少数几个学生的提问。走进学校,经常听见学生的抱怨“我的老师从来不提我回答问题”或“老师总是喜欢叫那几个学生回答问题”。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忽略后进生,很容易挫伤后进生的积极性。从这些抱怨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不满和挫折感,会导致班级大多数学生产生消极的心理——反正我的学习成绩不好,老师不喜欢我,也不会关注我,尽管玩吧。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对学业越来越没兴趣,在课堂上开小差,导致集体斗志的丧失。

以上种种提问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不符合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利少弊多,甚至不如不问。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而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

二、发展方向

今后语文课堂提问应该抓住目标、突出重点难点、激发兴趣、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联系现实。

1.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如钱梦龙老师上《捕蛇者说》第1节的提问:(1)这种蛇特别,文中用了哪一个字?(“异”)(2)“异”在哪里?(归纳为:色、毒、用)(3)作者突出了哪一个?(“毒”)(4)为什么?(陪衬赋敛之毒)(5)为什么永州人民还“争奔走焉”?(将捕蛇和纳税联在一起)后一问句的焦点以上一问句提供的新信息为依托,层层递进。这样的提问,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正确利用知识,培养思维的逻辑性,避免了语文教学杂乱零散的弊病。

2.善于启发,让学生敢问、多问。我在教学《老山界》一文时,引导学生分析红军战士在第二天吃早饭“抢了一碗就吃”中“抢”字用法时,学生一下子难以理解,我就换个角度问:“抢”字是否说明了红军战士不遵守纪律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抢在这里该如何理解?”假如我们班的李洁今早起来晚了,当妈妈做好早餐后,他“抢”了一碗就吃,然后赶忙上学去,李洁同学的“抢”又说明了什么?到这里,学生有话可说七嘴八舌,经过类比分析,学生对红军战士“抢”这一动作的理解自然明确了。这种启发探究,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能达到“投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

3.适时提问,准确把握,激活思维。提问的目的在于解决疑难,而不是把学生问倒,是否适时发问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过早发问,造成气氛紧张,学生内心茫然,容易造成课堂冷场;过晚发问,学生不需思考就能对答如流,提问就毫无价值。教《孔乙己》一文时,我注意发问的技巧。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促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新课标下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篇12

一、提问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1.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手段, 通过提问, 可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较有效的集中, 这样其大脑就会逐渐形成一个学习兴奋中心, 从而使其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并积极地对教师所提出的物理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从而可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 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语言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而课堂提问, 不仅能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一定提高, 而且还能加深学生对物理学科用语的认识, 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新课标下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性提问技巧探讨

1. 竞赛式提问。即在教学过程中, 把一系列知识制作成不同的问题, 然后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让各小组对相关问题进行竞答比赛, 在相同的时间里, 哪个小组回答得多, 且回答准确, 则表示哪个小组获胜。在竞赛提问的过程中, 如果有的同学无法做出相关回答或不确定正确答案, 可向本组同学求救。比赛结束后, 由教师对各组的得分情况进行分析, 对于在比赛中表现比较优秀的学生, 给予相应鼓励, 这样通过竞赛式提问, 不仅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情境式提问。即通过创设情境对相关的物理知识进行提问。需注意的是, 进行情境式提问时, 要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场景, 并要从不同的角度合理切入, 这样才能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此外, 这样才能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具体化。如上“牛顿运动定律”一课中的相关内容时, 有这样一个习题:“有一辆汽原来做匀速直线运动, 突然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已知汽车质量m, 汽车刹车过程的制动力恒为F。设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t, 问从驾驶员发现情况到完全停车, 所经过的距离是多少?”一旦遇到这样的题型, 学生通常会觉得比较枯燥, 此时, 教师可把习题改为: “某特殊路段规定车速必须 <40km/h, 一越野车经过此路段时, 因紧急情况刹车, 车轮抱死滑过一段距离后才停止, 交警测得刹车过程中在面擦过的痕迹长度为16m, 假如越野车的轮胎和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8。如果你是交警, 你会怎么判断此越野车的行驶状况? 是否超速?”这样通过把题目转换为生活中常见的实际问题, 从而可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物理课的学习中。

3. 变换问题方法提问。即引导学生结合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演变提问, 以使学习学会循着规律、联系实际的思路对问题进行思考, 从而换角度思考问题, 并提出问题。相关研究表明, 当学生懂得提出问题时, 其对所学知识才能有更进一步的掌握, 因此,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转变观念, 以学生为主体, 通过变换问题方法对学生进行提问, 并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在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 篇13

在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语法教学一般不简单罗列或讲解语法结构和规则,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对比﹑总结等方法发现语法规则,培养语法意识,并给学生提供运动语法的机会。教师要更新观念,大胆改革,在教材与教学设计上多下功夫,把抽象单调的语法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实际,教材实际等结合起来,是语法教学情境化﹑形象化﹑交际化,以优化教学设计来达到优化语法教学的目的。因此,我选择module4 unit2grammar作为我的说课题目。我将从以下五个部分

新课标下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篇14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因为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学习者情感因素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大自身情感的投入,以此来对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进行充分激发,使其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整个课堂中来。研究显示,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热忱、积极的情感投入,则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构建起学习自信心,对其参与课堂活动的内在动机进行充分激发,促使学生能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自觉性的融入到整个课堂交际活动中来。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投入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对学生的参与意识进行激发。

1.1.1对身势语进行充分利用之后,能够为学生创建更加宽松的空间来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活动。

通常情况下,学生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在课堂上言行的影响,学生能够从教师教学过程中手势、身姿、声调以及面部表情的变化中了解教师对自身的看法。如果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真正的做到了情感投入,那么学生必定也会受到这种积极情绪的感染。所以教师可以对课堂教学进行充分利用,引导并鼓励学生主动的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

1.1.2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还要对情感因素对学生语言学习的作用和影响进行正确看待,将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以及学习自信心切实增强。

研究显示,人的第一要素为情感,情感也就是动力。所以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真正的进行积极的情感投入,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平等性的关注,使其能够拥有平等的机会在课堂活动中进行参与,则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1.3在教学过程中要移情的原则进行充分利用,鼓励学生在课堂交际活动中积极参与。

在对移情原则进行运用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真正的做到积极的情感投入,那么他将会将个人的参照标准放下,会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问题思考,对英语课堂进行重新审视,并且对学习者和自身相似或者存在差异性的体验与需要进行考虑。所以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扮演心理咨询师、桥梁以及朋友等各种各样的角色,进而形成一个融洽、互动、尊重以及平等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尊重与理解。

1.2树立学生自信心,使其对学习对生活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

上一篇:我研讨、设计历程下一篇:读教学方法问题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