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习总结

2024-05-31

青年学习总结(精选8篇)

青年学习总结 篇1

时间飞逝,一学期即将结束。本学期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青年教师的个人素养,学校组织了青年教师夜校学习活动。这个学习机会很难得,是引导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举措。青年教师夜校学习伊始,学校就给我们明确了努力方向,那就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在最短的时间里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以下谈谈我个人的心得感受。

作为一名教师,教学常规我们每天都在做。但要把教学常规做好,做实,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就必须从平时做起,打好基础。借着这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和所有的青年教师一同学习了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需要遵循的教学常规。

上课是中心,备课是上课的基础,备课要先备教材这是肯定的。只有准备充分,老师才能淋漓尽致的给学生上课,讲好难点、突出重点,上出一堂生动的、有感染力的好课。备课的核心就是准备课件教案,现在都是多媒体教学,作为教师要非常熟练的操作office软件,这不但是教学前期备课必需掌握的,包括在日常工作中也要经常运用到的。在夜校中我懂得了熟练操作office软件的重要性。

三笔字是教师基本功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针对这一点,在学习期间,学校很有心的给我们进行硬笔书法培训,真是受益匪浅。

虽然走上教师岗位已经两年了,但我仍然以一名新人的心态不断汲取前辈的经验。通过学习,我发现自己在过去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最大问题就是备课不充分,其实课堂教学准备还包括了解学生、通读-1-

全册教材、学习课程标准、准备必要的教学用具等。所以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就应将日常的教学常规落实到底、落实到位。

通过片段教学的学习,我的理解更进一步了,首先依然是备课要充分,相对于一节完整的课,片段课要求备课内容要精、简。其实要注意的是,10分钟课里面不但要包含这节课核心内容,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是对教师驾驭上课时间及教学的考验及挑战。

经过本学期夜校的学习,使我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每天都总结和反思自己一天的工作,有哪些不足,需要改进什么地方,这让我在教学上和平时的工作中有了更好的提高。我想,一个优秀老师必定是个人格完善的人,要有自己的思想、个性和行动。教学既要实事求是,又要有创新,要善学善思,更要有目标和方向。

青年学习总结 篇2

国外教育专家指出,在现代生活中,一个人在一生中所学的知识只有10%左右是学校传授的,其余的90%左右是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学习得来的。因此,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学生的需要,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还必须继续甘当“学生”。

(1)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知识剧增,教学的手段不断在变化,教育的目的也在不断完善,自然教育教学理念也在进步和变化着。因此,作为青年教师应多阅读一些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书籍,从而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2)学习并钻研《新课程标准》。青年教师执教的时间不长,对《新课程标准》必须要有深刻的认识,系统的研究,这样才能把握教学的方向及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3)学习并钻研教材。钻研教材是作为教师的一项基本修炼。“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万万做不到的。教师教材不熟悉,课堂上就根本谈不上尽情发挥,挥洒自如。青年教师要想站稳讲台,做到用知识唤醒学生,用智慧点燃学生的智慧,头等的大事就是潜下心来阅读钻研教材,认真地读原文,抛开“教参”独立地读原文,以学生的眼光读原文。读出教材的知识体系和基本内容,读出教材所体现的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读出教材的重点难点,读出掌握各种问题的解答方法、技巧,读出教材的开发价值等等。

(4)博览书籍杂志。好教师一定是与书为伴、与书为友的,一定是博学的。你可以读教育哲学,可以读文学史论,可以读自然科学,可以读通俗读物。通过阅读专业的书籍杂志,你可以了解学科前沿动向,获取来自教学一线的直接经验,通过阅读专业外的书籍杂志,你丰富生活常识、增加社会阅历,让课堂教学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2 在听课与比较中发现

中国当代教育领域,涌现出了一派一批卓有成效的名师,他们的教育教学思想、模式、策略、方法和观摩课,具有极高的指导价值。除此之外,就在我们身边甚至我们的学校,也有许多的优秀教师,他们经验丰富,风格独特,课堂教学效果好,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借鉴他人经验,关键是找出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对于一节课来说,应从五个方面寻找差距,进行比较与发现:

2.1 比教师素养

教育是培养人的艺术,课堂是展示教师素养的舞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表现了适当的谦逊、足够的勇气、公正的品质、豁达的胸怀、丰富的情愫,是否有耐心、有自知之明、亲切感和幽默感等,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关系着我们青年教师的成长,要学教书,先学做人。因此听其他老师的课,首先要在这些方面对比自己的表现,找到差距并尝试着改进。

2.2 比教材处理

处理教材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找差距就是要看执教者是怎样教材处理的,同自己的做法比,有什么不同?他为什么这样处理,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2.3 比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节课的课堂设计既能显示教学能力和才智,又能看出独具匠心的教学创造。从导入、讲授、练习、小结、作业等方面的设计与自己的对比,看自己平时的设计与他有何不同,这样设记有何优点?从而逐步掌握课堂设计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2.4 比教学方法选择

了解别人是怎样因课程、因学生选择教学方法,然后又怎样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看看自己在选择方法和运用方法上有什么缺欠。

2.5 比教学的基本功

就是说、读、写、演、绘等基本技能,看板书的科学性、艺术性。

3 在札记和反思中升华

教学札记,能帮助青年老师贮存第一手的教学信息,培养反思、感悟能力,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那么教学札记记些什么?

3.1 记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理想,在反思中憧憬成长

刚刚从事教育的青年教师往往是怀抱教育理想、最有激情、最有想法的一个群体,他们热切希望改变教育的现状,迫切希望改变课堂教学的现状,在实践中,特别是在课堂教学取得阶段性进步之时,往往会产生对课堂教学产生种种美好的遐想。这些遐想,就是我们追求的课堂教学理想,为了获得持久的动力,为了避免教育功利、世俗的同化,青年教师有必要不断的记录自己的教育理想,并联系自己的教学现状反思,在反思中憧憬成长。

3.2 记课堂教学的成功之处,在反思中总结经验

一般来讲,一个潜心从事教育教学一心想做好老师的青年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总是会有一些成功的亮点的。如对学生作的一次完美的励志演讲,找学生谈话的一个实用方法,转化潜能学生的一个突破口,课堂教学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教学中随机应变的措施,师生之间的巧妙配合,教材的创造性使用,教学方法的恰当运用等等,都值得我们记载。不仅仅是记录,还要深入反思感悟:这些课堂的亮点是怎样闪现出来的?有哪些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体现了怎样的教学思想和教育新理念?青年教师只有不断地写作札记,并通过反思,跳出眼前成功的迷雾和狭小的经验圈子,摸索出理性的东西,总结出规律性的认识。

3.3 记课堂教学的失误之处,在反思中吸取教训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忽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整理,自觉地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去观照,进而进行深刻的反思,由果索因,追本溯源,吸取“前车之鉴”,对原有的教案进行改进、完善,并设计“再教方案”,这样“吃一堑、长一智”,教学后记便成为下一次教学的新起点,从而使整个教学工作日趋成熟和完善。

3.4 记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在反思中培养教学机智

在课堂教学中,随着课堂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和情感的交流融洽,经常会出现一些事先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例如,教师对学生有意或无意造成的感情伤害,学生因为对某个问题产生的激烈争辩,学生提出过于敏感或者尖锐的问题而造成的尴尬,教师答问中出现知识性错误或者暂时无法回答的窘迫等等。对这些问题,教师如果不能灵活巧妙地及时处理,就会造成冷场或吵闹等僵局,伤害学生的情感,损害教师的威信,妨碍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为了避免因偶发事件带给师生的负面影响,为了避免偶发事件造成不必要的挫折和失误,我们有必要记录这些偶发事件,从而获得不断培养自己处理偶发事件的教学机智。

3.5 记听课师生对自己教育教学的评价,在反思中摸索规律

一个研究型优秀的教师,必然会重视教育教学信息的反馈,关注来自不同方面的声音,悉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因此,我们在教学札记中要收集,要记载,然后客观、冷静而理智地分析取舍,供以后的教学与研究借鉴,以期从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中进一步认识教学规律,并在实践中建构教育教学理论;反过来又用理论指导实践,切实提高自身的教研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达到教学与教研双赢的目的。

青年邹韬奋的学习和求职之路 篇3

【关键词】邹韬奋 学习 勤工俭学 求职

一、家庭和童年

1、出生于甲午战争之年

韬奋,原名邹恩润,韬奋是他的笔名。1895年生于福建永安,祖籍江西余安。祖父曾任福建延平府知府,父亲邹国珍,曾在福建省盐务局任职,并做过候补官。母亲浙江海宁查士,家庭妇女,喜欢看小说,讲故事。家中兄弟姐妹6人,他排行老大。韬奋出生时,家庭已日渐败落,场面虽在,但内里已空,旧日的门面已难以支撑,生活开始困难。

2、由“三字经”开始的少年读书生涯

韬奋5岁时,便由父亲“发蒙”,开始读《三字经》。他当时感觉“莫名其妙,一个人坐在一个小客厅的炕床上‘朗诵’了半天,苦不堪言!”后聘请老师到家中教授,读《孟子》《纲鉴》等书。年底时接受父亲考核,背不上就打手,以致半本“孟子见梁惠王”下来,手掌肿得有半寸高,投向灯光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

在福州工业学校读书期间开始接触英文,读《左传》,尝试写文章说出自己的看法,如痛斥郭巨。

二、“半工半读”的求学经历

1、“工程师”还是“记者”?

韬奋17岁时,被父亲送入南洋公学读书,期望他日后可以成为一个铁路工程师。他也谨遵父命,准备做工程师,去认真地学习各门课程。但是他对于数学实在是没有兴趣,“每遇着上算学课,简直是好像上断头台”。总是把数学题目做好之后就搁在一边,希望和它永别,留出时间看自己要看的书。这样从小学到大学二年级,他不知道有更改职业方向的必要和可能,只是因着自己要认真学习,不肯“撒烂污”的心理,也一直保持着名列前茅的成绩。

虽然一直在往工程师的路上努力,他仍抽出不少时间读书。在大学最后一年,他认定自己适合做一个新闻记者。在那个时候,他对于《时报》上黄远生的“北京通讯”着了迷。“他所写的内容和所用的写作技术,都使当时的我佩服得很,常常羡慕他,希望自己将来也能做成那样一个新闻记者”。对《新民丛报》,也有一段时间看入了迷,这是鼓励他要做新闻记者的另一个要素。

到了大学二年级,面对微积分和高等物理学,实在无法再用苦学来解决了。他最终决定转学,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主修西洋文学,副修教育。他告诉大家“一个人在学校里,表面上的成绩,以及较高的名次,都是靠不住的。唯一的要点是你对于你所学的是否心理真正觉得喜欢,是否真有浓厚的兴趣和特殊的机敏。这只有你自己知道,旁人总是隔膜的”。

2、课外阅读——以可读性为首要标准

韬奋阅读的除当时风行的《古文词类纂》《经史百家杂钞》,还有唐宋八大家的各个专集,尤其是《韩黎昌全集》,以及《王阳明全集》《明儒学案》和《曾文正全集》等等。他读书的方法是“觉得其中特别为自己所喜欢的,便在题目上做个记号,再看第二次;尤其喜欢的再看第三次;最喜欢的,一遇着可意偷闲的时候,就常常看”。

对书目的选择,韬奋认为最要紧要有可读性。“我每到书店或者旧书摊上东张西望着,看到书目引我注意时,先在那里看它几页,称心才买。否则就要和它永诀。”并认为读者看多了佶屈聱牙的文章,会影响自己的写作水平,写出来的东西也会变得让人似懂非懂,使人感觉头痛。

韬奋鼓励初学者多读书,虽然看过的书不能全部记得,看过了就好象和它分了手,全无印象。但是当拿起笔写作的时候,只要用得着的文章和句子,会自己跑出来,效力于笔下的。所以,书不会是白看的,在事实上的确有益于写的技术。

3、勤工助学——家教与写稿相结合

韬奋在中学一年级下学期时,经济上就陷入了严重的困境,家里已经无法给他任何支持了。他只好自筹学费,因此他更加努力学习,争取前三名,以获得学校的“优行生”资格,从而可以减免学费。这样,在他的整个中学时代到大学二年级,除有一个学期例外,其余全部获得免费生资格。唯一的例外,也是学校觉得他的成绩和表现太好了,不是“优行生”所足以表扬的,要给予更高的“荣誉奖励”。

学费只是在学校整个费用的一小部分,此外如买书、吃饭、学习用具、洗衣等以及无法再节省的零花钱,都要另外设法。他是“过一学期算一学期,过一个月算一个月,这学期不知道下学期的费用在哪里,甚至这一个月不知道下一个月的费用在哪里,这简直是常事,因此心境上常常好像有一块石头重重的压住”。在这种情况下,他开始向《申报》等报纸投稿,以赚取稿费,在假期做家教,在图书馆上夜班做助理员等方式赚钱供自己和弟弟用。

大二时韬奋想转往圣约翰大学学习文科,因该校不提供学费,他只好停学半年,到浙江宜兴做了半年家庭教师,去赚学费。韬奋在做家教的过程中,认为“我既然担任家庭教师的职务,为的是要救穷,但是替子弟延请教师的人所要求的条件却不是‘穷’,仅靠‘穷’来寻觅职业是断然无望的”。做家教,对于学生的功课要“异常严格”,需要的态度是“你要我教,就是这样;你不愿我这样教,尽管另请高明”,因为“要忠于我的职务,要尽我的心力使我的职务没有缺憾,便不得不坚决地保持我在职务上的‘主权’,不能允许任何方面对我的职务做无理的干涉和破坏(在职务上如有错误,当然也要虚心领教)”。

在韬奋勤工俭学的过程中,虽然有不少人热心的帮助韬奋,但是他认为“救急不救穷”,应该主要依靠自己努力。纵然迫不得已向朋友借钱,也要及时归还,第一次未还时,绝对不要借第二次。如果过于麻烦,任何热心的朋友也难免要皱眉的。

三、初出茅庐——辗转于新闻门外

韬奋1921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毕业后他本想进入新闻界,但是一时得不到什么机会,就去了上海纱布交易所做英文秘书。纱布交易所里关于英文的信件很少,空闲的时间太多,薪水又实在丰厚,使他觉得不安,便想寻找新的机会。但是一方面因为还没有较合适的机会,另一方面又急于归还所借的学费,只得一直做下去。虽然这样,他仍然尽忠职守,“我要么立刻辞职不干,否则在职一日,当然要尽我一日的职守”。

他在寻找进入新闻界的机会时,托《申报》经理张竹平联系,张以私人身份邀请他在申报馆处理英文信件三个月,“学得办事的认真态度,却是无价之宝。”

申报工作结束后,寻得英文教学兼职工作,小有成就后,决定再尝试“走曲线”的就业策略,往英文教育方向发展。于是与教育界前辈黄任之联系,事有凑巧,当时黄先生所主持的中华职业教育社正在物色一个中英文都要相当可取的编辑人才,韬奋转往新闻界的机会居然就来了。

韬奋进入职业教育社之后,同时做几份工作。除了编辑《教育与职业》《职业教育丛书》的本职工作外,还帮科学名词审查委员会编辑各科名次,进中华学校教英文等。1927年《生活》创刊一年后,韬奋兼任《时事新报》秘书主任,白天在时事新报馆工作,晚上做夜工编《生活》。《时事新报》的工作对他是一个很好的练习机会,可以接触报馆的全部事情。他认为“这一年的练习,比什么大学的新闻科都来的切实,来的更有益处”。

不久,由于《生活》周刊的迅速发展,需要他用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来主持。他就辞去了《时事新报》的职务,把力量都用在《生活》的编辑工作上。至此,他再也没有离开过新闻界。这一年,他32岁。■

参考书籍

①《韬奋文集》一、二、三卷 邹韬奋三联书店

②《邹韬奋年谱》复旦大学新闻系研究室复旦大学出版社

③《邹韬奋》 穆欣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青年团员组织学习总结 篇4

XX年4月5日,二公司团委给基层的团组织下发了XX年中国铁建十九局共青团以及二公司团委的全年的工作总结,并传达了XX年基层团组织的工作要点。

xx工区团组织积极的响应集团公司的号召,于XX年4月7日下午在xx工区会议室由党委书记周书记及团委书记熊书记组织全体团员青年召开了团员青年学习会,在会上播放了十九局共青团工作汇报及二公司团委XX年述职报告的演讲,里面的内容生动具体的为大家讲述了团组织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团组织的凝聚力及团组织的重要指导思想,XX年在公司团委的号召下,xx工区的团组织活动丰富多彩,年初成立了xx局集团xx三工区青年突击队,并举行了“青年突击队”授旗仪式,积极的调动全工区团员青年的积极性,在“五四”青年节中,更开展了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广大的青年同志们在紧张的施工工作中缓解了情绪,更增加了企业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在播放中出现xx工区的照片信息时全工区的同志们都非常的欢喜,这就是集体荣誉感的体现吧!

在集团公司举办的“企业发展,青年担当,我在企业有责任”的演讲比赛中,xx工区的xx同志用自己的亲身的施工工作成长经历声情并茂的讲述了自己工作以来企业对自己的影响以及自己的成长。

由于xx工区团组织的工作非常的积极,所以也被局授予“青年先锋队示范点”的光荣称号,并在局指领导于涛、局指团委xx的参与下圆满的完成了“青年先锋示范队示范点”的授旗仪式所有的团员青年在旗帜下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大家都深知企业发展、青年担当、我们在企业都有责任。

xx工区的团组织是个团结的集体,[课~件]大家心往一起走,劲往一起使,xx工区的xx同志更是团组织工作的积极拥护者,无论团组有什么活动,都会积极的出主意参与到其中,其实一个人的力量很小,只有把所有小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才会凝聚成很大的力量,才会努力的完成所以达到的目标,因为我们是生活在集体中的,所以一定要向组织靠拢。

无论是集团公司团委下达的何种任务,xx工区的团组织必定是以高度的责任感及时的参与到其中来,“关爱农民工子女”“抗旱救灾”“抗震救灾”……全体的团员青年都积极的参与,为工区为团组织为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心一份力。

此次的学习中还传达了xx事长在集团公司党委二届八次全委(扩大)会上的报告,团组织是积极的围绕在党组织周围的团体,我认为无论是谁都不要小瞧了团组织的力量,无论团组织有什么样的号召都应该尽力的去完成,那样心也会变得高尚起来。

青年骨干党性培训学习总结 篇5

一、培训班党性学习收获

参加青年骨干培训的学习已有两周。在这里听名师授课、学时政精化,充实而又紧张的学习生活不时鞭策着我多思、多想,容不得一丝杂念;前沿且先进的理论导向时刻推动着我多学、多记,来不得半点马虎。沐浴在党校严谨、求是的氛围中,我抓紧这宝贵的时光接受着党的洗礼。我深感党校确实是锻炼党性和个人修养的熔炉。特别是对党性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的参观,使自己思想受到了很大触动,灵魂受到了深刻的洗礼。结合党校学习,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针对个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达到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增强党性的目的。现进行如下党性分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学习不够系统自觉。日常工作中,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强,学习的内容不系统、不全面。八小时之外的时间把握不好,缺乏持之以恒,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我要学”的主动理念。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在理论学习上还不够用心,满足于浅尝辄止,与本职业务有关的就多学一点,与本职业务联系不紧的就不去学或者很少涉猎,知识结构单一,不善于研究思考问题及学用结合。

(二)思想不够进取创新。对本职工作只限于宣传、上传下达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满足于安全不出事即可;终日埋头于纷繁复杂的事务中,常用老眼光、老办法、老经验去对待和处理新问题。把完成任务作为第一目标,求稳怕乱,创劲不足。由于自己的思想不够解放,就谈不上敢想敢试,缺乏知难而上、排难而进的工作态度和果敢精神。

(三)理论修养不足。由于放松了政治理论学习,更忽视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系统学习,对中特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理解不深、不透,缺乏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由于理论水平不高,导致在工作中不能较快的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四)党性修养不足。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头脑中的价值观念、利益观念出现了偏差。于是在具体工作中,在现实生活中,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放松了主观世界的改造,忽视了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没有真正地、时刻地把人民利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全局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

(五)廉洁工作没有做到实处。总认为身处在最基层,做的都是些具体的小事,没有多大的权力,缺乏滋生腐败的土壤,过于认真会影响团结,忽视了组织监督制约的必要性。疏于对员工“八小时外”廉政风险的防控监督,没有真正将廉政工作做到实处。

三、产生问题的思想根源

以上问题的存在,虽然有一定的客观因素,但主要是主观原因造成的。问题出在表面上,根子生在思想上,从更深层次上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认识相对不高。没有认识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改造世界观的需要,是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和思想素养的需要,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需要。学习主动性、认真性不够。

(二)观念相对保守。头脑中传统的东西比较多,新理念接受起来不够迅速。工作上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倾向,满足于尽职尽责,满足于完成现有的工作任务,缺乏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索精神。

(三)有畏难情绪。在具体开展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怕得罪人;在坚持原则还是讲人情两者之间有时举棋不定,尽管能尽职尽责地去做,但当遇到较大困难或自己力量难以解决的困难时,有时会产生“只要我尽力就可以了”的消极思想,缺乏“问题不解决不放手”的执着精神。

四、今后努力和完善方向

(一)树立刻苦学习精神,努力改造主观和客观世界。政治上的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判断是非的具体标准。要切实地把理论学习作为自己的第一需要,把学习作为内在追求,端正态度,坚持不倦;要长期学习与重点吸收相结合,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既要“求真”,更要“求用”,克服两张皮的现象,要做到理论与实际、主观与客观的真正统一,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着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和驾驭工作能力。

(二)树立开拓创新精神,永葆工作的生机和活力。我们的事业是在不断开拓创新的过程中发展和前进的,这是保证我们在思想和工作中永远保持蓬勃生机和活力的法宝。在面临任务十分繁杂、艰巨的情况,就需要以开拓创新的精神,通过大胆的实践和探索去加以解决。因此,要敢于纠正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在敬业、奉献、求实、开拓、创新上做文章,要冲破传统观念,不因循守旧,不安于现状,要不断总结和完善已有的经验,提出新思想,拿出新举措,开创工作新局面,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暑假青年教师大学学习总结 篇6

。因为它传递的是一种全新的科学的教育理念,为此,我迫切渴望能够对新课程进行系统学习,实践创新,转变观念。暑假,我有幸参加了山东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培训班(第二期)学习,培训内容主要有师德教育、现代教育理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科研与课题研究、英语口语等模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育工作是一张无法突破的网,它需要反思!经过10天的培训学习,的确让我受益匪浅。 一、专家引领――教师成长道路上的必由之路 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先人的指引,作教师的尤为如此。如果我们仅仅是凭自己的一腔热情,埋头苦干,势必会走很多弯路。可以说,每一位教师的成长,都直接或间接地接受着专家的引领。在这10天的学习中,我有幸和多位专家面对面交流,开阔了思维,拓宽了视野。从韩延明院长的报告中,我明白了:一个大学生走上讲台,就像一块填满了水的海绵,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像挤水,如果不长注水,那海绵迟早会干的;我更明白了:谁能把教学搞得生动有趣,谁就是一个善于教学的人!而教师的热情,正像一粒种子,一棵小草,只要充满激情,就一定可以成为一名好老师。从杜秀明老师那里,我明白了幸福的所在――它在成功的体验中,在收获的喜悦里,在和谐的环境中,在满足的感觉里。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满足的感觉,它在一个人的`心里!我更明白了如何做一名幸福的老师,四个字――享受教育!正如窦桂梅老师所说:每一位教师在不断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道路上,必须学会调整自己,摆脱工于心计的市井之气,找到属于自己的有专业尊严感的幸福,这样注定教师就走向了大气象。 二、与名师对话――教师专业成长道路上的指明灯 名师是我们的镜子。我们会从这面镜子中看到一位名师的成长足迹,正如佛所说:“我之所以成为佛,是因为我挨过了千刀万剐!“我们要经常用“名师”这面镜子来照照自己,我们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在这面镜子的帮助下改正自己的不足,我们教师每天都好像蹲在一面镜子面前,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学生的监督。那么,我们又何惧多一面可以使我们更加优秀的“名师”这面镜子?我们要坚信:today you do things people won’t do;tomorrow you will do things people can’t do! 三、用心、努力――教师成长道路上的必备武器 “只要用心,只要努力,就会创造奇迹!”一直是我的一句励志名言。当我遇到挫折时,当我心情烦躁时,当我想放弃时,我就会用它来开导自己。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门槛,只要我们用心去努力,我们就会有收获!一直羡慕别人在公开课上轻轻点击鼠标所出现的神奇教学画面,我对自己说一定要学会这门手艺。于是我一直在努力,终于可以作出一份自己的像样的ppt课件,而且受到授课老师王蕾老师的表扬。虽然仅仅是一个ppt课件,但是它是我自己努力的结果,它预示着我的进步,我的成功!而且我坚信,经过不懈努力,不久的将来,我也可以做出我的第一份像样的flash课件!这就是用心+努力的力量! 总之,参加这次培训学习是幸福的,收获更是  1    2  暑假青年教师大学学习总结 相关文章: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观后有感心得体会―第二学期个人学习总结20大学生学习工作汇报记者采编播培训学习心得总结教师课改学习总结教师学习网络教研总结小学挂职学习心得体会校园网络学习心得体会查看更多>>学习总结

青年学习总结 篇7

一、学习和践行群众路线中高校师德应有之义

师德, 主要是指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在具体的教学实践环节中, 教师会形成相对稳定的观念和品质, 体现在行为上,会对教育对象产生一定影响。在学习和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 高校师德包括以下内容。

(一 ) 要热爱教育岗位、认真工作。这就要求广大青年教师能踏踏实实工作, 高校教师应该热爱自己的工作并勤于钻研。只有这样, 才能真心对待学生, 才能把教育工作做到位。

(二 ) 在待人接物上能树立典范、为人师表。教师除了学识渊博外, 还要充当典范, 有很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个人魅力及特色, 能严格要求自己, 并以身作则, 对学生产生良好影响。比如, 进行专业理论教育时, 除了讲道理和理论外, 还要联系自身实际, 用一些细节和小事教育学生遵守时间、有诚信意识等。平时的言行举止是每个学生监督和模仿的对象, 一定要处处留意细节。一个思想观念先进、为人正直、做事公道的教师定能够对学生产生正面引导。

(三 ) 在专业和理论学习上 , 要兼收并蓄、海纳百川 , 不断完善知识储备、刻苦钻研。教师更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努力学习理论和专业知识, 并能通过实践, 进一步深化理论, 在进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 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 各位教师能把指导思想贯穿始终, 做到实事求是, 并用心探求教育教学规律, 做到以学生为主。

(四 ) 要有发自内心关心学生的情感。一个好的教育者要真心热爱和关心学生, 多发掘他们的优点。在实际教学工作中, 我们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对学生有偏见, 而是相信学生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和继续进步的空间, 从不同角度多理解他们,这样才能从心底里相信他们并爱护他们, 严格中不失仁义, 让一股股暖流汇入学生心底。

(五 ) 判断问题时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 , 做到公正和实事求是。在看待问题和做评判时, 要能全面辩证发展地看待问题。在高校, 各种大小型的学生活动很多、竞争激烈, 更需要教育者在进行选拔和奖惩时做到相对公平和公正, 多给机会, 多鼓励每一个人发挥特长, 开发潜能, 这是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中很重要的一环。

(六 ) 在教学管理和方法上因材施教、勇于创新 ;在未来发展上不断进取、服务社会。高校教师要能根据大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教学, 还要根据专业进行分析和开展教学改革, 努力进行正向引导, 努力服务社会。

二、高校青年教师师德修养现状

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问题是关系高校整体教学风气和教学质量的重大问题。在实际调查中, 大部分青年教师整体师德状况良好, 工作热情高, 能主动积极对待学生, 大部分人能保持学习动力, 能用正确的思想观点指导学生。群众路线要求我们有服务意识, 要能结合实际解决问题, 更能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做好本职工作。

由于青年教师缺乏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 习惯以自己为中心, 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师生缺乏互动和沟通, 缺乏民主平等氛围。讲课中存在生搬课本的情况, 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 一旦学生无法掌握, 那么不是从自身入手查找问题, 而是责怪学生素质不高, 并对一些过于活跃甚至是起哄的学生抱有偏见, 不能做到积极引导、缺乏耐心, 不会运用合适的方法处理危机, 导致师生关系紧张, 背离了教书育人的根本。有的教师追求安逸和简单, 敬业精神不高, 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 上课只为完成课时任务, 不研究新的情况和方法, 应付了事, 不能保证教学效果, 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这与群众路线中的一些要求不符, 享乐主义过浓, 只满足现状、享受安逸的生活, 缺乏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有的青年教师学术功利化思想严重, 对个人利益看得很重, 仅关注自己的科研和职称评定情况, 不注重教学, 忘记了身为一线教师的职责。个别青年教师不能立足本职, 全身心投入教学和学生管理, 反而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和自己工作不相关的其他兼职领域。个别青年教师缺乏刻苦钻研的学术探讨精神, 没有保护他人知识产权的意识, 只是一味索取、只吃现成、不懂得付出等。这些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

三、高校青年教师加强师德建设的时代要求和举措

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对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整体教学水平能产生重大影响。做好师德建设, 要用党的群众路线的观点, 对照自身言行努力提高自身修养, 多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深入钻研教育理论, 全心全意为学生和学校服务, 最终为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是学校提高教师整体队伍素质的内在要求。高校教师师德良好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良性发展。青年教师人数众多、思想活跃, 作为高校教师的有机组成部分, 只有以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恰当的教学方法等精心组织好教学和做好学生管理, 才能引导大学生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是教师岗位特点和职业客观需求。教师的职业特点是面对的对象相对复杂, 大学生正处在成人的重要阶段, 身心发展迅速、社会适应能力亟待增强, 教师的言行有重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教师要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教学, 教学过程极具复杂性, 更要具备培养随机应变、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才能应对复杂的状况 , 只有真正 从关爱学 生、热爱教 育入手 , 才能做好 教学和管理工作。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是新的形势下时代变革的客观要求。当代, 人们的信仰、观念等出现新的变化, 对于青年教师来说也有了更多压力和困惑, 一方面是经济发展带来的房价、物价上涨, 青年教师要面对成家立业的压力变大, 工作方面, 工作量考核指标变多、管理制度不完善、青年教师待遇得不到保障等方面, 造成了教师观念上的失衡。另一方面, 大学生多是“90后”, 思想观念更自我 , 面对复杂个体处理问题的难度也在加大。长久以来, 广大高校青年教师多能爱岗、敬业和奉献, 但是在越来越复杂和开放的环境下, 高等教育和师德建设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

新形势下针对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应当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完善制度建设、构建整体育人环境等方面, 把师德建设落到实处, 认真践行群众路线, 为营造优良校园氛围打下良好基础。

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工作的核心要坚持以人为本, 建立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队伍。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即坚持以学生为本和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坚持以学生为本就是在教学工作中坚持以学生为主, 从学生的需求和理解力出发做好教学和管理工作。青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要有服务意识, 以群众路线为指引, 切实尊重、关爱和理解学生, 要用自己的良好言行启迪、影响他们, 为培养合格人才不懈努力。同时也要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从学校层面切实关心高校青年教师的成长, 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思想教育、引导, 使其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 同时重视教师的内心状况, 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 为其减轻压力, 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提高青年教师待遇等。还要加强青年教师的学术管理、评价、考核制度建设, 注重学风建设。高校在师德评价考核方面要有长效机制, 作出综合评价, 在学术建设和科研方面做好积极的引导和规划。

做好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要建立信任、良好的师生关系, 不断创新教学和管理方法及途径, 营造良好的大学氛围高校教育面对的特殊群体特点要求我们从学生差异入手, 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同时要理解并相信学生, 注重师生互动、交流和合作, 在方法上可以利用新型网络媒介和载体等, 加强课堂和课下交流。在青年教师师德提升上,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另外, 要将创新理念落到实处, 彻底摒弃安逸的思想, 青年教师要勇于钻研和进行教学改革, 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大学课堂教学改革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自学习惯和沟通能力等方面。教师要从长远角度出发, 讲解新成果和多元的理论, 开拓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角度, 为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做好引导,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不断提高教学和学生管理水平, 增强课内外教学的实践性。

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所有教师的长期努力。在学习和践行群众路线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对青年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意识的培养, 全面提高道德修养, 而且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和配合, 给予青年教师一个喘息的空间, 给予一定的尊重和权益保障。青年教师要不断学习各种先进理论, 努力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 提高各方面能力, 同时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和品德修养, 提升人格魅力, 强化教学效果。

摘要: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形势和环境中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面临些许问题, 努力做好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 结合当前实际, 通过调查和访谈找准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策略, 学习和践行群众路线, 不仅是创设优良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 而且是保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关键词:群众路线,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参考文献

青年学习总结 篇8

如果辩证理性地分析,上述对80后90年后青年的描述、界定和形容未免失之表象和片面,既没有抓住当代青年的基本特点,更未能抓住新一代青年的本质与主流。尽管当代青年是在我国独特的独生子女政策和改革开放以及市场化、城市化、全球化、网络化和社会转轨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因而与前几代人相比,具有新的时代特征与新的年代表现;但他们的本质特点和主流,仍然如毛泽东所概括的那样是“四最两缺少”——“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不少青年人缺少政治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因此,无论时代如何改变,也无论人们对当代青年如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只有全面准确地理解毛泽东对青年的这一基本的科学的判断,才能把握住他们的本质和主流,充分发挥好青年一代的力量与作用。

《第五项修炼》曾经精辟地指出,一个企业或组织“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企业团组织是企业先进青年职工的群众组织,在维护青年职工权益,主动积极地开展适合当代青年特点的各项活动,团结教育和组织发动青年为企业改革发展服务等方面,承担着特殊的责任与使命。而在当今时代条件下,把企业团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对于尊重并适合青年一代的特点,破解企业80后90后青年职工管理难题,调动广大青年职工为企业发展贡献聪明才智,促进企业与青年一代共同健康成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企业团组织理应成为团体学习型组织

毫无疑问,学习对于青年和共青团组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指出:“青年团的任务就是要这样来安排自己的实际活动,使青年在学习、组织、团结和斗争的过程中把自己和自己所领导的一切人都培养成共产主义者。”列宁还在《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中说:“为了革新我国的国家机关,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然后检查,使学习真正深入到我们的血肉里面去,真正地、完全地成为生活的组成部分,而不是使学问成为僵死的条文或时髦的词藻(老实说,这种现象在我国是特别常见的)。”列宁的论断在今天不仅丝毫没有过时,而且对于企业之改革发展、经营管理也是适用的。因为当今世界,如何充分发挥个人和团体的学习力正是全球企业管理的新趋势。

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由于大学教育一再扩招,80后90后的受教育水平比前几代人高出许多,他们的学习能力也很强。让新生代青年职工尽快成才已成企业共识。在80后90后渐成企业一线主角的用工条件下,广大企业一般采用了名师带徒、职业培训、技能比赛、岗位练兵、知识竞赛等形式提高其技能水平,采用理论学习、时势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等形式提高其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赢在中国对80后的30个忠告》之一也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有事没事,去书店看看书,关于管理,金融,营销,人际交往,未来趋势等这些,你能获得很多。这个社会竞争太激烈了,你不学习,就会被淘汰。2008年底,中国有一百多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竞争这么激烈,所以,一定要认识一点,大学毕业了,不是学习结束了,而是学习刚刚开始。”这类学习无疑对青年职工的职业发展和职业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和很有必要的,必须继续坚持下去。但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仅有这些个人学习又是非常不够的,离学习型组织所要求的团体学习还相差甚远。按彼得?圣吉所说,学习型组织的真谛是活出生命的意义。其学习的深层含义是心灵的根本转变或运作。然而目前对学习的用法已经失去了它的这一核心意义。在日常用语上,学习已经变成吸收知识或者获得信息,然而这和真正的学习还有好大一段距离。真正的学习,涉及人之为人此一意义的核心。透过学习我们重新创造自我。透过学习,我们能够克服组织的智障,做到从未能做到的事情,重新认知这个世界及我们与它的关系,以及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构建学习型团组织,就是要在学习的这一核心意义上下功夫。

据“倾听‘后80’青年工人心声调研”报告和一些学者的研究,在高度商业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青年,虽然不少人有耽于物质满足和享受、心理素质脆弱、对生活压力的承受力较差的弱点,但他们身上也具有善于接受新知识新观念、敢于发表特别是通过网络袒露自己的真实心迹,以及对社会问题的见解;更加注重自我价值实现、更加强烈的自尊需求、普遍渴望自立、追求自主和向往自为;更加开放、包容、理性、自信;更加强调个体追求平等等现代人的特质。青年职工对工作和公司有很多想法,却往往因处于一种“被管理”的地位,更多的是“听从和服从”,很少有机会参与管理和表达自己,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往往最容易被忽略,很多青年工人认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工厂中根本得不到重视。这为学习型团组织的构建创造了现实的条件、需要和可能。企业团组织如能恰当地运用学习型组织之团体学习的“深度汇谈”“探询和反思”等“改善心智模式”的方法或途径进行修炼,主动地去聆听青年职工的心声,因势地去引导青年职工发扬其特点,与他们一起深入探讨其切身关切、关注的各种问题,如如何兼顾工作与家庭、如何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如何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如何在忙碌之中还能拥有充分的学习空间、如何解除各种压力等许多困扰青年职工已久而又无可奈何的困境。通过团体学习一方面在各种个人观点之中找出共同部分的共识;另一方面从中寻找一个比任何个人观点为大的景象的共识;由此为一个群体汇集更多的意义与想法,并找出一条正确前进的新路。从而将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的“不少青年人缺少政治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因此,需要在群众中间进行生动的、切实的政治教育,并且应当经常把发生的困难向他们作真实的说明,和他们一起研究如何解决困难的办法的思想当代化、操作化和实践化。”

与传统的追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的个人埋头苦读学习不同,学习型组织要求的团体学习才是最佳的学习单位。“科学根源于交谈。在不同的人的合作之下,可能孕育出极为重要的科学成果。”当一群人进行深度汇谈时,他们是以开放的心胸,面对彼此之间一股更大的智慧之流。深度汇谈:观察自己的思维。一场讨论像一场球赛,透过参赛者所提供的许多看法,对共同感兴趣的主题加以分析和解剖。深度汇谈的目的是要超越任何个人的见解,而非赢得对话;如果深度汇谈进行得当,人人都是赢家,个人可以获得独自无法达到的见解。在深度汇谈时,大家以多样的观点探讨复杂的难题,每个人摊出心中的假设,并自由交换他们的想法,在一种无拘无束的探索中,人人将深藏的经验与想法完全浮现出来,而超过他们各自的想法。这种团体学习所形成的集思广益和群策群力,不但克服了个人“独学无友、孤陋寡闻”的局限性,而且在团体成员之间会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彼此之间深深信任合作的关系,进行一种有学习效果的、兼顾质疑与表达的交谈能力——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团体学习的深度汇谈为团体成员提供了一个既有安全感又可以让心灵自由发展的环境,进而激发个人与组织深入事实真相求索客观真理的持久愿望。在真正的团体学习中,司空见惯的一言堂和“办公室政治”将无法立足;团组织曾经具有的行政化、官僚主义和等级制倾向,也将在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团体学习过程中完成脱胎换骨的改造或洗心革面的自我更新。

据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发布的一项对90后群体价值观和消费行为的研究报告,在90后的价值体系中,利他精神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强调个体、寻求自我认同的价值观。他们推崇的是平等互惠;他们眼中的竞争不是你死我活的生存战,而是一种在当前社会下如何互相协调,彼此借鉴互补,将自己的优势和利益最大化,从而达成共赢的局面。这为团组织在青年职工中开展深度汇谈的团体学习修炼提供了价值观依据。

企业团组织理应成为民主参与型组织

按中国青年出版社主编的《青年工作手册》所述:“团干部的民主作风,是实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团内民主的保证。一要使团员敢于讲真话,尊重并保障团员的民主权利,团干部要主动为团员创造讲话的条件,支持团员在团的会议和团的报刊上充分发表意见。自觉实行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主义’和‘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原则。不仅要听顺耳的话、正确的话,也要听逆耳的话、错误的话,要让人家把话讲完。二要倡导意见的争辩。团干部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有事同团员一起商量讨论,不要一听不同意见就冒火。团员和青年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发表意见,批评缺点,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团员和青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负责精神。三要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团干部要有坦荡的胸怀,不要怕人家揭短,不要怕别人的批评。对待别人的批评应当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切不要老虎屁股摸不得,自己的一切都是正确的,别人说什么都不对。”

虽然这种将对党的领导干部的民主作风要求移植到对团干部的民主作风要求的作法是正确的,但实际效果却往往大相径庭。究其原因,是由于根深蒂固的封建主义传统的影响,现实中无论是党组织或者团组织,都具有浓厚的等级制色彩,而在等级制授权的组织中,大行其道的权威管理模式,阻碍了平等参与和民主管理的通路,使学习型组织难以构建。因此,上述团干部(也包括党政干部)民主作风的普遍养成与践行,或许只有在建设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中才可能持续做到。

如果不讳疾忌医,《第五项修炼》对“管理团体的迷思”的描述,与目前我国许多的企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具有相当高的吻合度:“管理团体通常指由不同部门的一群有智慧、经验和专业能力的人所组成的团体。企业中的管理团体常常把时间花在争权夺利,或避免使自己失去颜面的事发生,同时佯装每个人都在为团体的共同目标而努力,维持一个组织团结和谐的外貌。为了符合这样的团体形象,他们设法压制不同意见;保守的人甚至避免谈及这些歧见,而共同的决定更是七折八扣下的产物——反映每一个人勉强能接受的或是某一个人强加于群体的决定。如有不一致,通常是以责备、两极化的意见呈现出来,而无法让每个人摊出隐藏的假设与经验背后的差异,使整个团体能够学习。目前管理团体学习效果不彰的原因,是因为大部分的管理者害怕,在团体中互相质疑求真所带来的威胁。学校训练使我们害怕自己不知道答案;大多数公司只奖励擅于提出主张的人,而不奖励深入质疑复杂问题的人(在你的组织里,有谁因对公司目前的政策提出尖锐的质疑而获奖励?)。纵使我们觉得没有把握,为了保护自己,也不会露出无知的样子。结果,任何对潜在威胁的探究都被堵死了。最后形成‘熟练的无能’——团体中充满了许多擅于避免真正学习的人。”长期以来,我们许多企业或组织重大决策失误多和决策科学性低正是因为决策的民主参与度低所致。

1945年,黄炎培先生曾在延安对毛泽东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回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遗憾的是,我们虽然早在67年前就找到了民主的新路,但却一直走得磕磕碰碰,并不顺利。构建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团组织,构建学习型企业,是从内容的深入到形式的普及上学习民主践行民主,纠正“熟练的无能”,唤醒“管理团体的迷思”最为有效的尝试。

构建企业学习型团组织,扩大青年职工民主参与的渠道和范围,提高青年职工民主参与的质量和深度,将会极大地促进团组织协同企业其他组织,在对80后90后青年职工管理上“超越混沌、走出杂乱”,帮助企业摆脱“用工之困、管理之难”困境。学习型组织在一定的意义上也是参与性组织。据美国阿肯萨斯大学教授莫丽?瑞珀特所作的实验证明,参与性组织的特点是战略远景清晰,在制定战略决策时员工参与度高,战略决策被员工高度认同,对战略决策的认同性是工作满意度的最重要因素,而对战略决策的参与性是组织参与度的最重要因素。在这项研究的基础上,瑞珀特教授得出的结论是:企业只有为员工提供明晰的战略远景,加强员工对战略的认同,增强员工参与设计不同阶段的战略流程的意识,企业才能从中受益。它告诉我们,只有当员工参与了公司的决策和管理后,才能对企业产生认同感和很高的满意度,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自己的工作热情,企业也才能真正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目标。

按照参与式管理理论,沟通参与是重要参与渠道之一,它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最宝贵真诚、信任和尊重。具体的沟通参与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式的沟通参与。关心员工善于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与积极性。企业决策广泛征求员工的意见,参与的员工越多,获得支持的员工越多。二是“透明度”沟通参与。透明度第一方面指公司规章制度、决策的透明度,即让员工知晓;第二方面指员工的奖惩,升降的透明度;第三方面指员工考核、工资吸入的透明度;第四方面指经营管理者“开放式”办公。三是集思广益式的沟通参与。“一言堂”排斥参与,只有争议、争辩、探询、反思讨论、深度汇谈,才能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才能集思广益,才是真正的沟通参与。四是合理化建议的沟通参与。五是家庭座谈式沟通参与。沟通参与从心灵上挖掘员工的内驱力,为其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它缩短了员工与管理者间的距离,使员工充分发挥能动性、创造性,使企业发展获得强大的原动力。

调查表明,目前企业真正听取青年工人的意见或是在管理中为他们创造的表达个人观点的空间是非常有限的,许多企业并不鼓励青年工人直接参与工厂日常管理。很多青年职工认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工厂中根本得不到重视。有些青年职工也较少认识到参与是一项重要权利,并去主动了解和学会一些参与的方式和方法,提高自己参与和表达的能力。企业如果希望更好地适应新生代青年工人的特点,进一步融洽企业和青年工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青年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二者的共赢和可持续发展,解决企业“用工之困、管理之难”的问题,需要及早改变管理理念,从原来“用严格的制度管起来”的权威管理模式,转变为视青年员工为“有活力、有创造力的”团队管理模式;营造出平等、尊重的工作环境,为青年职工表达心声营造友好氛围;尽可能增加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途径和方式,逐步培育一种能调动青年职工参与积极性的良好氛围;建立员工参与的多元途径,给青年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和自我实现的舞台。

企业团组织理应成为自觉创新型组织

作为企业先进青年职工的群众组织,企业团组织理应成为最具创新意识与创新活力的组织。因为尽管80后90后身上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不足,但“他们接受新事物能力很强,喜欢追求新鲜刺激的东西,喜欢学习新知识,思维活跃、创造力强,具有非常强的创业创新意识。”却是不争的事实。“父母那一代被计划经济体制所制约,创造性的想法尚未实现就被扼杀。我们这一代比上一代敢想了,也敢干了。这个社会最让我喜欢的就是——飞速发展、一切皆有可能。”“90后是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一代。”这是部分90后青年的自我评价。“感觉孩子特别有创新精神,很喜欢挑战。”这是一些父母对自己的90后子女的切身感知。

有些学者研究认为:“由于80后正处于中国社会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转型期,在他们身上的确存在过于自我、奢侈等缺点,但他们的昂然自信、富有创新的精神,也是有别于60年代、70年代生人的鲜明特点。作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长大的一代人,一些旧的体制、价值观念正在他们身上瓦解,新的价值观念在他们身上重新塑造、建构、形成。他们更敢于挑战权威和传统理念,思想束缚少,有着更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对新鲜事物更加开放,是一个极富创新的群体。他们深植于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在获取信息和分析信息能力上层显出超强态势;他们极具模仿能力,乐于前卫和新鲜事物,行为和举止喜欢推陈出新,其中学历高的人拥有完备的知识体系,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这一代人对网络、传媒等信息传播方式有敏锐的体验力和高度的吸纳性,他们喜欢特立独行、标新立异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对社会造成了强烈冲击;他们观念前卫、敢想敢做、富有激情。这种勇于打破陈规、挑战自我、群体不拘一格的鲜明特色,为社会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应该说,团组织曾经并且仍然在广大企业中开展的“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代青年的上述特点。但由于企业权威管理体制所造成的民主管理的普遍缺乏,求真务实的通路被体制或权力堵塞,许多企业和单位里的一言堂依然如故,说真话的恐惧依然如故,实事求是难依然如故,成员智商120而团体智商62的问题依然如故。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甚至抹杀了青年的特点。正如彼得?圣吉的研究所提示的那样,对于实行权威驱动管理体制的企业来说,“领导者许多远大的战略从来没有被付诸实施;恰恰相反,人们还在固守旧习。处在一线的人头脑里产生不出新的想法,因为他们非常惧怕冒尖。创造新产品和新方法的能量没有被释放出来,去满足客户的需求,因为人们都在忙着进行相互竞争,以便取悦他们的老板。”勿庸讳言,这其实也正是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创新产品缺乏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这种条件下,企业团组织要想引导广大青年职工创新创效活动的持久深入,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推动创新型企业的建立,就要学会用《第五项修炼》所提倡的学习驱动的方式:“如果变革由学习来驱动,为了获得成功,需要给小型的活动提供不断的机会,这些小型活动由个人规划、提出,然后再去实行。开始是小规模的,随着参与人数和活动范围慢慢扩大,参与者就会阐明他们希望实现的目标,并进行新项目和新创议的试验,在实验中汲取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开诚布公地与他人探讨实验的结果。通过参与和实践,就会建立起一种责任感。许多有着共同价值观念和追求的新人也会被吸引进来。这种类型的变革过程是能够自我再生的。如果一个高层领导人中途退出,变革活动或许会受到一点影响,但仍将继续进行下去,因为变革的活力不取决于某个单独的个人。学习导向的战略旨在创造一种不断加速自我成长和发展的变革,是以系统的“良性强化循环”的方式运作的。”摒弃《第五项修炼》所批评的权威驱动的方式:“领导指挥的变革比较好组织,短期经营效果较好,并且可以给许多组织中的成员直接带来一种舒服的感觉。如果一切顺利,业绩、利润和员工激情都会大幅增加,‘形势越来越好’。但由于这种成功常常依赖个别领导不断向组织体系注入热情、思路和首创精神,一旦该领导人调离或失去兴趣和精力,创新变革活动被迫中上”的“人亡政息”局面。

按照学习型组织理论,创新型团组织的有效建立,需要“通过整合以下三个基本条件来创建学习环境:一是新的指导观念。当吸引人的新观念被开诚布公地讨论和表述出来时,便可帮助人们以新的方式进行思考和行动。二是基础结构的创新。为了在新的方向上开展活动,需要新实践、新政策和新资源。如新型的管理结构、跨边界交流所必需的新型媒介、评估成果的新型评价体系以及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新模式等。三是新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无论你选择什么时候样的理论、方法和工具,它们必须是切实可行的;必须能够切中要害;而且必须具备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取得巨大进展的潜力。”这样,组织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创新产品的出现,便来源于组织“学习能力的发展:组织中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来看待问题,并且每个人的主张都可以公开出来供大家探讨,这对解决那些比较难缠和不确定性问题时更加有效。他们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各种困难的问题和对抗性的问题,而不必求助于上司或顾问。”

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对青年团的领导给各级党委的指示》指出:“所谓团的独立活动,就是青年团在吸引青年参加党的各项中心工作和国家的建设事业中,要不断地加强团的组织建设和善于根据青年的特点,采用适合青年生动活泼的方法去进行工作;要适当照顾青年的各项特殊要求与关心青年的切身问题;要注意环绕中心工作去开展青年的各种特殊工作。”构建企业学习型团组织、民主参与型团组织和自觉创新型团组织,不仅有利于学习型企业、创新型企业和的构建,以及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与创新型社会的构建,而且有助于对青年的学习和受教育、劳动和就业、生活和健康、休息和文化娱乐、恋爱和婚姻等方面特殊利益的维护,同时更是为“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发挥“党的助手”“桥梁和纽带”和“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作用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这是企业团组织遵循当代青年职工的特点与成长规律,围绕新时期企业党组织和企业中心工作,对自身功能和作用再认识、再定位中实现的自我变革、自我创新、自我超越与自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新时代接班人的素质将提到全面培养、人的能力将得到全面增强,从而逐步实现对青年一代人的现代化提升。

上一篇:心碎了的说说句子下一篇:林业局干部组织生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