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交通运输系统工作要点

2024-07-30

2024年交通运输系统工作要点(精选6篇)

2024年交通运输系统工作要点 篇1

一、强化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节能降耗意识

一要以组织开展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宣传周等活动为抓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板报、专栏、标语、展览、图片等有效途径,创新宣传手段,加大宣传投入,为开展节能降耗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要积极组织行业管理人员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交通行业实施节约能源法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努力增强管理人员节能降耗工作的意识。三要有计划地开展相关培训教育和知识讲座,全面提升广大管理人员节能降耗的能力和素质。

二、完善节能降耗统计上报工作,进一步为节能降耗提供决策和考核依据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节能降耗统计工作,本着“重实际、重实效”的原则,制定并完善节能降耗统计制度,进一步细化统计方法,加强统计分析,及时准确反映节能降耗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同时,各单位、各部门要建立健全营运车辆和船舶的能源消耗统计标准,安排专人负责,将道路运输和水路运输的能源消耗指标纳入各部门日常统计工作范围之中,确保节能降耗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三、做好营运车辆的节能降耗工作,进一步加快老旧车辆的更新步伐

市运管局要按照《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车辆参数及配置核查工作规范》的要求,加强对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车辆参数及配置的核查工作。系统内各车辆营运单位要切实建立起营运车辆燃料消耗准入制度,严格落实《营运客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jt711—2008)、《营运货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jt719—2008),进一步完善《经营车辆油料管理办法》等相关规章制度,禁止高耗能客、货车辆进入道路运输市场,不定期地对营运年数较久的车辆进行检测,及时淘汰不达标的老旧车辆,科学调整运力结构,切实减少单位运输里程的燃料消耗量,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要借助国家节能产品推广补助政策,进一步推广节能环保型运输车辆,并努力提高公共交通运营效率。

四、加强渡运船舶的节能降耗工作,进一步降低船舶污染排放

市地方海事局要积极推进船型标准化工作,鼓励企业淘汰船体老化、机械设备落后和高耗能船型。马和汽渡公司要根据渡船的使用年限和损耗程度,有针对性地制定渡船油耗考核标准。水运企业和渡船经营人要切实做好对渡船柴油机的合理调试和维护保养,避免柴油机老化造成的柴油非正常消耗。同时,对船舶运行中产生的废油,应科学地进行回收处理再利用,有效地降低生产运营成本。

五、抓好工业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进一步减少工业能源浪费

公司要积极开发和采用低能耗和低污染的高科技产品,按照循环发展的经济理念,实现由初级产品向终端产品转变。进一步提高集约型生产技术的水平,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积极推广应用节能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加快淘汰高耗能生产技术和装备的速度,实现技术节能,避免产品二次加工造成的能源浪费。严格贯彻落实生产车间贵重原材料以旧换新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强对生产器具的使用管理和维修保养工作。

六、强化工程建设领域的节能降耗工作,进一步优化资源和能源的配置利用

市公路局要在公路、桥梁养护工程中采取专业化、机械化作业方式,对能源消耗进行科学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可以承受的措施,优化能源结构和配置,切实减少各个环节中能源消耗的损失和浪费,进一步节约沥青材料,循环利用日常维护产生的大量废旧沥青混合料和废弃的二灰碎石。同时,要对公路、桥梁施工的环境应进一步予以保护,严禁将建筑垃圾、施工污水随意排放至农田、河道等场地,废旧工程材料必须妥善处理。

七、加大机关的节能降耗工作力度,进一步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

一是贯彻执行公务用车经费预算制度,严格控制单位购买大排量公务用车。二是实行公务用车集中定点维修,严格控制车辆维修费用。三是落实采购相关节能环保设备的制度,对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的采购,应统一为高效节能环保产品,确保节能采购工作落到实处。四是严格控制日常会议开支,按照务实高效的原则精简会议数量,控制会议规模,规模会议本着节约的原则,事先做好预算工作。五是规范用电用纸等办公用品制度,管控好空调冷热温度。第二篇

2014年交通运输法制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省、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以建设法治政府部门、推进依法行政、构建和谐交通为目标,完善综合交通运输法规体系,深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大力推进“三基三化”(基层执法队伍职业化、基层执法站所标准化、基层管理制度规范化)建设,为我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今年交通运输法制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扎实开展依法行政工作

1.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等要求和全国交通法制工作会议确定的任务,按照省交通运输厅统一部署,结合我市交通运输工作实际,制定依法行政工作安排,分解目标、细化工作举措、加强督导考评,扎实稳步推进全市交通运输依法行政工作。

2.积极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按照市政府和省交通运输厅的要求,制定创建工作方案,开展创建活动,结合执法评议考核,总结推进依法行政的特色、亮点和工作经验,及时报告创建活动进展情况,扎实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发挥示范引导和典型带头作用。

二、严格规范交通运输立法工作

切实做好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和备案工作。严格实施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公布和备案程序,健全和完善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制度、备案审查制度和公民异议处理机制等,不断提高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有效性,努力从源头上预防行政争议的发生。

三、强力推进“三基三化”建设

1.推进基层执法队伍的职业化建设。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开展执法为民的执法理念教育,加强执法职业培训,推进执法队伍职业化建设。严把执法人员“入口关”,实施国民教育系列大专以上学历准入制度。严格执行“凡进必考”制度,大力提高法律和相关管理专业执法人员的录用比例。鼓励和支持在岗执法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学历教育,大力推进执法人员文化素质达标工程。根据执法实际工作需要,组织参加2014新增执法人员执法资格认证考试。严格执法人员考核和审验关,努力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逐步推进执法队伍的职业化建设进程。

2.推进基层执法站所的标准化建设。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关于规范交通运输基层执法站所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加强交通运输基层执法站所的标准化建设。按照省交通运输厅研究制定的各行业基层执法站所建设标准,进一步明确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站房建设、场地设施、执法装备等方面的具体标准,进一步加强基层执法站所的组织机构建设,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健全执法保障体系,提高基层执法站所的建设和管理水平,稳步推进基层执法站所的标准化建设进程。

3.推进基层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建设。今年以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方面为重点,对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案件管理、加强内部监管、完善社会监督、深化政务公开、健全勤务和训练等方面,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逐步推进执法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建设进程。

4.推进交通运输执法形象建设。严格执行交通运输部的统一标准和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形象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关于加快交通运输基层执法形象建设的通知》要求,组织好对交通运输执法形象建设工作的督导检查,尤其是基层执法站所的执法形象建设工作,在严格标准的基础上,注重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坚持节俭、分类实施,市交通运输局原则上于2014年7月31日前完成验收工作,并将验收结果上报省交通运输厅,同时做好迎接省交通运输厅抽查的各项准备工作。

四、全力推进执法行为规范化进程

1.加强执法监督检查。认真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对公路运输执法活动监督检查的通知》精神,结合执法评议考核,全面开展执法监督检查活动。以思想作风建设情况、执法队伍管理情况、执法工作开展情况为重点,分自查整改、重点督导和检查总结三个阶段,扎实开展对交通运输执法活动的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目标,制定整改措施,限期予以整改,并跟踪监督整改的进展及效果,努力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2.推动执法评议考核工作。根据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评议考核规定》和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考核评议实施办法的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开展2014执法评议考核工作,突出考核工作重点,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评议考核的标准和指标体系,提高执法评议考核的可操作性,提升执法考评效果,推进执法规范化,同时做好迎接省交通运输厅督查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3.继续开展执法案卷评查活动。市交通运输局将统一开展案卷评查、互查活动,同时做好迎接省交通运输厅案卷评查的各项准备工作。各单位在案卷评查中要全面查找问题,认真总结经验,提出整改建议并督查整改到位,进一步提高执法文书制作水平。

4.做好执法公开运行系统的试点工作。按照逐步建成省、市、县三级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运行和监督管理系统的整体目标,积极落实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公开运行系统的试点和推广工作。

5.进一步规范自由裁量权。严格执行交通运输行政处罚自由裁量量化试行标准,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促进执法水平的不断提升。

6.规范审批行为,提高服务效率。根据市政府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巩固行政审批清理结果,创新运行机制和方式方法,加强行政审批的管理,推进审批过程的公开透明。进一步加强行政中心交通运输窗口工作的规范化,建立健全窗口工作制度,加强与后台办理的单位和处室的沟通与协调,努力实现“一门受理、集中分办、限时办结、超时警告、统一送达、全程监督”的总体目标,努力提高行政审批的质量和效率。

五、积极推动行政执法模式改革

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执法。因地制宜,推广应用治超工作和路警联合指挥中心的做法和经验,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执法,加强系统内部门之间、本地区跨系统之间和跨地区之间的协作、沟通和配合,创新执法机制,综合利用各方的执法资源和执法手段,提高执法效率,降低执法成本。

六、依法妥善化解行政矛盾纠纷

1.做好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认真贯彻落实《行政复议法》和《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着力提高行政复议工作的社会公信力和透明度,努力做到案结事了。畅通行政复议渠道,依法积极受理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复议申请,避免行政复议不作为现象的发生。加强对基层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不断提高交通运输系统行政复议和应诉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2.妥善化解行政争议。将做好行政调解作为加强社会管理、转变行政管理方式的重要手段和基本职责,进一步强化调解职能。逐步完善行政调解的制度和机制,注重发挥行政调解在解决行政争议中的积极作用,努力把争议和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系统内,避免矛盾争议的扩大化。

七、注重开展法制宣传、业务培训等各项工作

配合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执法人员培训工作。结合“六五”普法工作任务,配合相关部门深入开展交通运输法制宣传活动,注重做好新颁布地方性交通运输法规的宣贯工作,不断创新法制宣传方式方法,积极开展法制宣传“六进”活动,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组织骨干人员参加部执法培训师资培训,组建我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培训师资队伍。按照部印发的执法人员培训考试大纲,结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和《关于印发省“十二五”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指导意见的通知》(皖交人教〔2011〕91号),组织开展执法人员培训工作,力争在2016底前完成所有执法人员的轮训工作。第三篇

2013年,交通运输系统应急管理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市政府和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核心,以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为主线,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强化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全面提高应急预案可操作性,强化应急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不断完善应急信息报送机制,努力促进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系统应急管理工作总体水平。

一、健全应急管理机构,完善应急工作机制

一要成立并及时调整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本单位的应急管理工作,及时指挥处理各类应急突发事件,并协调相关部门做好日常应急管理工作。二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建立物资调配、人员抽调、信息报送等方面的工作制度,确保处理突发事件反应灵敏、手段有效。三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部门间的应急协调机制,着力加强安全应急工作中的相互协作、配合和支持,切实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协同处置能力。

二、加强预案体系建设,提高应急处突能力

一要制定并修订各类应急预案,努力促进已制定的各类应急预案充分适应新情况、新要求,切实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二要注意加强行业管理部门应急预案与企业应急预案的衔接,确保在协调处理应急突发事件时能及时整合部门和企业的应急资源,增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凝聚力。三要加强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定期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演练活动,进一步检验应对突发事件的指挥协调能力、现场施救能力和配合衔接能力,达到应急队伍能够熟练操作应急预案的目的。

三、规范应急信息报送,严格落实责任追究

一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做好应急信息上报工作的重要性。二要严格落实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规范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时限,相关单位分管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在知晓突发事件后,应迅速赶往现场组织施救,同时在2小时内向局应急办(综合经济科)口头报告,随后补报书面报告。三要加强责任追究,对因迟报、瞒报、漏报、谎报及误报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和恶劣后果的,要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四、加强应急保障建设,提高应急装备水平

各单位要依法保障应急管理所需的投入,认真做好应急机构、人员和经费的“三落实”工作,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进一步补充更新应急物资储备,努力提高科学防范水平。同时,各单位要制定并及时更新本单位的应急物资管理台账,记录本单位应急物资基本情况,为应急工作的及时有效开展提供有效保障。

五、强化应急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一要结合全国“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广泛开展全社会范围内的应急管理宣传活动,营造有利于应急工作开展的良好氛围。二要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应急管理工作先进经验,学习了解本单位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掌握各类突发事件的避险和自救能力,使得应急工作重心有效下移。三要加强应急管理队伍业务素质教育,建立并完善应急管理人员培训档案,严格落实应急管理专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六、开展重大危险源普查,完善安全隐患信息库

一要进一步提高对重大危险源普查统计和监督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扎实做好重大危险源的登记、评估、监控和治理工作,尤其要强化对人口密集场所、危化品运输企业等重大危险源的监控。二要对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风险隐患和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要切实做好预警预测,限期治理整改。三要经常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全面掌握并准确判断事件发生态势,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稳定、有序。第四篇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力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认真抓好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宣传。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党的十八大对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推进全市交通运输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创新发展。

2.突出抓好宪法的宣传教育。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入学习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探索建立领导干部宪法知识测试制度,大力开展宪法和法律知识宣讲活动,着力提高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切实增强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在全系统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3.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要求,落实职责普法。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我市项目提速年,结合“职责普法目录”,深入学习宣传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我市在全省率先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营造良好交通运输法治环境。

二、突出领导干部、公务员学法用法工作,进一步带动全系统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的形成

加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学法用法工作力度。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公务员学法用法工作实施方案》。健全党委(党组)中心组集体学法和领导干部集中学法制度,落实学法情况考核考试制度。以《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读本》、《公务员学法用法读本》为主要内容,认真学习“干部在线学习中心”法律知识课程。倡导和推行“机关法律集中学习月”活动。落实公务员法律知识测试。

三、精心组织实施,扎实“深化‘法律六进’、推进依法治国”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

1.组织开展“深化‘法律六进’、推进依法治国”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建立健全主题活动的推进措施,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加强考核,确保主题活动顺利开展。结合各单位实际,设计有特色、有针对性的载体。加速培育“六进”活动示范点,通过项目化设计和整体化推进,逐步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形成工作品牌,以点带面,推进“法律六进”工作创新发展。

2.健全完善“法律六进”工作制度。结合实际,进一步规范“法律六进”内容、途径和方式,加强监督检查和考核,推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形成长效机制。注重加强经验的总结和交流,不断提高实际效果。

四、加大法治创建活动力度,务实推动法治宣传工作

深化部门行业依法治理工作。进一步深化“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和“诚信守法企业”等创建活动,不断提高交通运输事业法治化管理水平。

五、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全面开展法治文化建设活动

着力形成法治文化建设工作机制。按照《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意见》,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法治文化建设组织协调机制和工作推进举措,形成有效的法治文化建设工作机制。

六、组织开展中期督查,推动“六五”普法规划和决议全面落实

1.扎实开展自查和抽查。按照“六五”普法中期督查要求,于7月份,按照市司法局、依法治市办统一部署,全面开展自查工作,并做好迎接督查迎检工作。

2.认真做好中期督查工作总结。各有关单位于7月底前对本单位“六五”普法中期督查情况进行总结,并报市局运输法规科。市局将向市司法局、依法治市办推荐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七、突出阵地载体建设,抓好基础实施强化工作

1.加强阵地载体建设。积极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各类阵地载体固定化、物态化、实物化,做到“有声”、“有形”,形成一批亮点工程。各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利用本单位门户网站设立普法依法治理版块,顺应信息时代发展,运用好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传播载体,拓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路径。

2.继续抓好重大法制宣传活动。切实组织好“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江淮普法行”等系列宣传活动,运用各专项法律的宣传日、宣传周和宣传月等法制宣传节点开展集中宣传活动。

八、加强组织领导,努力推进全市交通运输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1.强化组织建设。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至少召开1次会议,专题研究法治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保证人员配备到位、经费实现动态增长、重点工作得到有效推进。

2.加大考核力度。认真做好市政府目标管理法治建设(法制宣传教育)绩效考核工作,完善考核细则,健全考评机制,加大工作指导力度,务实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实效。第五篇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大的部署和要求上来

1、认真组织学习宣传。加强学习培训,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深刻领导十八大精神。加强新闻宣传,继续办好专题专栏,在全社会营造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浓厚氛围。深入开展十场“学习十八大精神”集中宣讲活动,推动十八大精神进企事业、进机关、进工地、进重点场站。加强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努力增强学习宣传贯彻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

2、全面抓好贯彻落实。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紧密联系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工作和实际,联系广大干部职工思想实际,切实把十八大精神落实到交通运输发展各方面。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两大目标,围绕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这一中心,深入开展调研,认真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确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积极谋划下一步发展思路和工作举措,真正把十八大精神和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落到实处。

二、扎实开展“项目提速年”活动,努力促进交通运输事业发展

1、全力以赴推动国省干线建设规则的确立。要深入研究省里的有关规定,最大限度地用活用好政策,通过积极的汇报和自身工作的推进,加大与县区和有关部门、单位的沟通力度,促成市里确立国省干线建设的规则,进一步明确各自责任和任务分工,强化时间节点的控制,为公路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

2、全力以赴加快在建重点项目的施工进度。下定决心、迎难而上、多方协调、强化管理,以“长丰速度”为标杆,奋力加快已开工项目的建设推进速度。205国道南段升级改造工程确保年内建成通车,畅通我市南北交通干道。积极开展205国道北段建设,千方百计加快施工,确保一期工程年底前全面建成通车。积极协调沟通,促成苏340省道尽早开工建设。快速推进综合客运枢纽站建设,与宁安城际铁路同时建成并投入使用。积极寻求地方政府支持帮助,化解矛盾、克服困难,大力推进裕溪河大桥施工进度。确保314省道升级改造全面完工。加快推进省道226改造。加快港口码头扩建改造,完成货物吞吐量7000万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万标箱。利用港口岸线资源,用足用好用活黄金水道。

3、全力以赴加快拟建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积极做好313省道升级改造的前期工作,完成项目招投标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完成对省道206和县段项目的前期工作,配合地方开展实质开工工作。积极做实北部通道各项前期工作,为早日启动做好准备。协调推动苏341省道开工建设。积极开展围乌路、澄湖路、和县含山北部通道项目谋划工作。加快推进马滁高速建设,确保马巢高速建成通车。

4、全力以赴推动工作提效。认真梳理影响项目推进和工作效能的突出问题,制定下发《关于项目提速、工作提效实施办法》。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全面实行会办点评制,及时受理办理效能投诉,不断提高机关办事效率,确保“项目提速年”活动取得实效。完成全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资确保22亿元,增幅83.3%;考核目标24亿元,增幅71.4%;奋斗目标26亿元,增幅62.5%。其中重点项目投资25亿元,开工1个。

5、全力以赴加大重点项目的服务保障力度。做好马巢高速项目的支持工作,确保2013年全线竣工通车。全力帮助省高速集团做好马滁高速项目建设工作,力保项目进展顺利。全力配合长江公路大桥及其连接线建设,协助做好宁安城际铁路和芜申运河项目地方协调工作,为建设方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凝聚交通人共同奋斗的强大力量

1、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集中力量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读本》和《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并以此引领全市思想理论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党总支)中心组和各类学习型党组织的带动作用,不断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在学习理解上深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落实到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各项工作之中。

2、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以积极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积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有重点的对外宣传,进一步提升交通人的美好形象。

3、进一步提升精神文明创建水平。积极宣传弘扬、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速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广泛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建立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深入开展“微笑之星”评选,选树先进典型引领交通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治理,持之以恒地开展“微笑服务、温馨交通”活动。巩固提升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成果。

四、着力加强社会建设管理,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1、加快实施农村交通运输惠民工程。启动农村公路升级工作,改建50公里通村路,完成50公里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完成20座危桥改造任务。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引向深入,积极落实好县区的主体责任,推动农村公路养护步入新阶段。围绕城乡一体化要求,积极稳妥地筹划城乡客运向更深层次推进,有效开展网化运营工作,筹建一批客运候车厅和招呼站。继续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延伸拓展公交线路,加快发展绿色公交。

2、全力以赴加强行业安全生产监管。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化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各类主题活动。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保持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全面加强源头管理,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时段的安全监管,切实提高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围绕渡口建设、人员上岗、安全检查、措施落实的要求,不断加强水上安全监管。进一步强化危险品运输车辆的管理,确保运输安全。继续加大对道路运输的监管力度,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监管体系。加大安全隐患整改力度,深入开展公路、水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保障公路、水路安全畅通。

3、促进邮政业健康发展。着重以强化规划引导作用,优化法规政策环境,提升行政执法水平三个方面开展工作,推进邮政普遍服务体系建设和加强快递监管体系建设,为建成与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邮政业打下坚实基础。

4、认真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妥善化解社会矛盾,做好积累终结工作。积极开展重大事项社会风险评估工作,按要求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密切关注党员干部思想动态,准备掌握舆情信息,提高舆情预测分析能力,着重建立信息收案研判,信息报送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机制,确保交通运输系统整体保持平稳态势,为行业发展提供稳定和谐环境。

5、坚决打击公路水路违法超限超载行为。紧紧依靠全市货运车辆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依靠多部门联动机制,在全市域范围内开展超载非法运输打击工作。充分运用固定、联合、流动等多种治理形式,坚持开展公路治超工作。用活用好用实省政府有关源头治超的处置新规震慑非法超载超限行为企业及行为人,从源头上遏制非法超限超载的冲动。发挥港口、海事联合执法优势,加大水上非法超载超限巡查力度,加强对码头作业现场的监管,对船舶超载运输和码头超载装卸予以严厉查处。

6、竭力提升管理水平规范运输市场秩序。坚持并不断完善客货运、出租车、驾培和维修行业信誉考核工作。积极开展港口服务工作,严格执行岸线资源管理规定,大力打击违规占用岸线行为。加大内河水运管理,新建或续建一批重要水上检查基础设施,加强渡口、渡船的安全检查,严肃打击违规行为。开展运输市场客货运、维修业、驾培业的信誉考核工作,考核率达100%,道路运输证审验率达到95%。

五、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着力抓好理论武装工作,加强和改进各单位党委(党总支)中心组理论学习,继续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学习日”、“学习月”和“四个一”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大力加强党性修养,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光辉历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定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大力提升道德修养,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2、密切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结合交通运输实际,研究制定贯彻落实意见。按照中央和市委的统一部署,扎实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3、建设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牢固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大力提升干部能力素质,创新干部培训方式,深入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实施一批专题培训项目,充分运用好中心组学习、干部在线学习等载体,提高党员干部专业工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4、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积极探索在出租车行业、重点工程项目办、汽车维修行业等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深化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培育一批基层党建品牌,提高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水平。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强化能力培训,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书记服务大局意识和履职能力。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扎实开展党员承诺活动,健全党员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5、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制定市交运局落实市委2013-2017年惩防体系工作规划实施意见,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抓好以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的反腐倡廉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积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加快完善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体系,推进公共权力规范运行预警机制规范深入开展,进一步发挥教育、提醒、保护和挽救功能。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第六篇

一、健全应急管理机构,完善应急工作机制

各单位要成立并及时调整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本单位的应急管理工作,及时指挥处理各类应急突发事件。领导小组要设立办公室,负责协调相关部门做好日常应急管理工作。各单位要建立和完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建立物资调配、人员抽调、信息报送等方面的工作制度,确保处理突发事件反应灵敏、手段有效。同时,各单位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部门间的应急协调机制,着力加强安全应急工作中的相互协作、配合和支持,切实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协同处置能力。

二、加强预案体系建设,提高应急处突能力

一是制定并修订各类应急预案。各单位要根据新情况、新要求,加强对已制定的各类应急预案的修订完善工作,努力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各单位在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的同时,要注意加强行业管理部门应急预案与企业应急预案的衔接,确保在协调处理应急突发事件时能及时整合部门和企业的应急资源,增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凝聚力。二是加强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各单位要认真落实预案演练工作,定期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演练活动,进一步检验应对突发事件的指挥协调能力、现场施救能力和配合衔接能力,达到应急队伍能够熟练操作应急预案的目的。各单位应及时总结、积累应急演练的成功经验,针对演习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增强专业应急队伍的救援能力,做到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方案、措施和人员能够迅速启动,把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三、规范应急信息报送,严格落实责任追究

各单位和部门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做好应急信息上报工作的重要性。要严格落实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责任制,规范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时限,相关单位分管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在知晓突发事件后,应迅速赶往现场组织施救,同时在2小时内向局应急办(综合经济科)口头报告,随后补报书面报告。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应在规定时间内尽早报告情况,对因迟报、瞒报、漏报、谎报及??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四、加强应急保障建设,提高应急装备水平

各单位要依法保障应急管理所需的投入,认真做好应急机构、人员和经费的“三落实”工作,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进一步补充更新应急物资储备,努力提高科学防范水平。各单位要制定并及时更新本单位的应急物资管理台账,记录本单位应急物资基本情况,为应急工作的及时有效开展提供有效保障。

五、强化应急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各单位和部门要广泛开展全社会范围内的应急管理宣传活动,营造有利于应急工作开展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应急管理工作先进经验,学习了解本单位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掌握各类突发事件的避险和自救能力,使得应急工作重心有效下移。

六、开展重大危险源普查,完善安全隐患信息库

2024年交通运输系统工作要点 篇2

建立健全交通运输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和标准体系,加强行业节能环保监管和监测能力建设,推进长江干线航道环境监测网建设。

推进实施《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15—2020年)》,率先建成长三角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

积极打造绿色低碳交通城市,开展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重点城市的公交都市创建活动。

严格船舶防污设备配备,推动充电桩、港口岸电、岸上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设施建设,加快船用燃料标准研究,开展原油成品油码头油气回收试点工作。

加强科技研究及成果应用,鼓励引导长江航道建设生态环保示范工程,促进航道建设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节约、集约利用港口岸线资源,完成长江干线港口岸线资源普查,配合完成《长江岸线开发利用和保护总体规划》,推进非法码头治理。

继续加强长江干线航道建设

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长江航道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宜昌昌门溪一期、燕子窝水道、江心洲水道、鲤鱼山水道航道整治工程,长江口南坝田挡沙堤加高工程等项目建设。

开工建设九龙坡至朝天门河段、东北水道、黑沙洲水道二期、安庆河段二期、两坝间莲沱段、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碍航礁石炸除二期等航道整治工程。

完成武汉至安庆段6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预可行性研究,加快推进重庆至宜宾段部分重点碍航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配合国务院三峡办加快推进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前期工作。

推进长江干线航道发展规划修编。

加快推进支流航道建设

继续实施岷江、赣江、湘江、都柳江等航电枢纽建设,金沙江中游航运开发二期、湘江二级航道二期、汉江碾盘山至兴隆段、沅水浦市至常德段、大芦线二期、通扬线、苏申内港线江苏段、钱塘江上游、长湖申线上海段、杭平申线等航道整治工程,淮河高良涧船闸扩容、湘江株洲二线、大源渡二线等船闸建设工程。

开工建设京杭运河浙江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苏申外港线江苏段等重点项目。

推进引江济淮通航工程、岷江东风岩、老木孔航电枢纽等项目前期工作。

推进港口建设与转型升级

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武汉长江中游、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和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继续实施重庆港果园二期、万州港新田一期、武汉港阳逻三期、上海港洋山四期等规模化港区项目。

着力完善主要港口和重要港口集疏运体系,推进宁波穿山港区、南京港龙潭港区、马鞍山港郑浦港区、徐州港顺堤河港区等一批疏港铁路、公路项目建设。

总结江苏南京以下区域港口一体化改革试点经验,推进港口资源整合。

全面推进船型标准化

落实《关于加快推进长江船型标准化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系统评估“十二五”政策执行情况,研究制定“十三五”全国内河船型标准化政策。

优化运力结构,淘汰、改造安全和环保性能差的船舶以及老旧运输船舶,鼓励发展符合国家引导方向的先进、高效、节能、环保示范船型。

强化运力调控和安全管理,严格实施省际客船、液货危险品船运输市场准入管理。

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建设

公路方面,继续实施建始至恩施、雅安至康定、香格里拉至丽江、遵义至贵阳、南昌至九江高速公路扩容工程等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建德至金华、广德至宁国、绵阳至九寨沟、广昌至吉安、宜昌白洋长江大桥等高速公路及长沙至益阳、沪陕高速公路周庄至陇西立交段、京台高速方兴大道至马堰段高速公路改扩建等项目,引导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公路建设。继续实施普通国道升级改造,加快普通国道未通畅路段建设,继续推动农村公路建设,重点加快长江中上游地区及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

铁路方面,建成沪昆、郑徐等高速铁路,开工建设合肥至九江、赣州至深圳、连云港至徐州、张家界经吉首至怀化、贵阳至南宁、盐城至海安等铁路。

航空方面,继续实施上海浦东机场、宁波机场扩建等项目,开工建设成都新机场、贵阳龙洞堡机场三期等项目。

促进多式联运和综合运输服务发展

完善多式联运相关政策及设施设备技术标准,研究制定集装箱运输电子数据交换报文系列标准的部分标准、多式联运配载单元标识等。

推进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鼓励沿江港口开辟内贸航线和近洋航线,加快江海直达、集装箱多式联运等发展。

推进区域内综合客货枢纽建设,重点推进重庆潼南综合换乘枢纽站、合肥东城客运中心等综合客运枢纽和四川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西部铁路物流园等综合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建设。

加快建设上海、南京、镇江、杭州、宁波、湘潭、武汉、泸州等8个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

强化航运安全监管

继续提升安全监管和应急救助能力,进一步严格长江危险化学品运输和客运安全管理,督促企业依法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完善内河水上交通安全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修订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和内河客船、危险品运输船舶安全技术标准,修编内河港口危险品罐区(储罐)库(堆)场、码头相关标准。

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打非治违”、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安全治理等专项整治行动,深化联合执法,积极推动长江干线水上综合执法试点工作,确保长江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积极推进长江航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进一步理顺长江干线航运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和事权关系。强化长航局作为部派出机构归口管理长江航运事务的功能定位。

进一步理顺长江干线海事、航道管理体制,推进长江航道局管理体制改革。

进一步研究理顺四川、云南省境内长江干线水上管理体制,实现长江航运政事企分开、责权利统一、一体化管理、一条龙服务,推进长江航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打造黄金水道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完善推动长江经济带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工作机制

充分发挥推动长江经济带交通运输发展部省联席会议制度,完善部省、省省及各成员单位间的工作机制,强化统筹协调。

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联络、协调职能,集中研究并协调推进相关工作,加强对联席会议部署工作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

联席会议办公室要总结各地推进长江经济带交通运输发展的有效做法,切实发挥地方在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中的主体作用,支持有关地方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开展先行先试。

交通系统党建工作要点 篇3

关键词:交通系统 党建工作 要点

2012年,交通系统党建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具体开展党建工作时,需做好如下工作。

1 着力优化队伍结构提升执行能力,进一步深化领导班子建设

①深入推进领导班子建设。党委成员带头履行党员责任,强化管理和服务,加强综合协调、注重统筹规划。创新思路,实施分类指导,强化督查、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②重点培育专业人才。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加强青年人的专业培训和教育工作,依托交通重点工程,培养造就一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锻炼队伍;建立与管理任务相匹配的执法队伍。

③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党员干部要低调务实、少说多干,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在人员选拔上,强化考核评价工作,着力整饬领导班子。要组织全方位、多层面的考核,对聘用期满的局管干部,建立能上能下的干部聘用机制。

④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以上率下,坚持知行合一,坚持从严从实,坚持上下联动,着力在“深、准、严、实”上下功夫,深入实施党组织能力提升、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建设、党员先锋岗等四大工程,科学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

2 着力提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深化科学理论武装

①教育形式要再创新。完善局党委和各单位中心组学习制度。

②内容载体要再拓展。开展以“争创学习型党组织、争当知识型党员”为主题的素质提升工程。

③党性意识要再增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廉政教育,继续推进党性、党风、党纪主题教育,提升勤政廉政意识。

④调查研究要再深入。围绕文化建设、行业管理和交通建设等工作的难点、热点重点、深入开展调研。探索研究如何推动党建创新,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将交通党建工作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3 着力提高交通系统党建工作水平,进一步深化基层基础创建

①全面推进责任制落实。加大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投入力度,确保专款专用、用好用到位。要规范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制订好规定动作和参考动作。要培养和发展有活力、高学历、高层次的年轻党员,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

②坚持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学习信息平台,利用电脑、手机、微信、QQ等信息传播渠道汇编电子信息资料,传播党建内容,利用计算机网络管理党务,积极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

③不断强化规范化建设。明晰权责界限,完善领导体系,充分体现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的领导作用。大力倡导“弘扬民主之风、探索发展之路、履行服务之责”。提升工作层次,积极探索创新,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党建工作新路子,依照“突出重点、抓好亮点、逐步推进”的工作思路。

4 着力发挥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加强群团社团建设

①开展春风行动。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奉献精神,通过“一行动三结对”活动、无偿献血、志愿者活动等有效载体,着力打造和谐交通,进一步增强交通系统干部、团员、党员、青年的奉献意识。

②健全群团组织。鼓励党建带工建、带妇建、带团建,完善各部门职责内容,共同促进系统文明建设,促进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扩大新社会党组织的覆盖面,要大力扶持货运、客运、驾培、维修等协会。避免出现盲点和空白点,要按隶属关系组织领导好“非公”党建工作。

③积极开展岗位建功。积极开展创业创新竞赛活动,以“岗位建功、岗位立业、岗位成才”为核心,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交通职工队伍,在职工中形成“爱岗位、学知识、练技能、比贡献”的良好氛围。

④完善健全美德档案。统筹整合系统各单位、各部门各类爱心奉献、志愿行动、善事义举,引导、激励和调动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崇尚道德、践行文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创建系统美德档案体系,采集记录干部职工在社会公德等方面的良好表现,分门别类建立档案。

5 着力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深入推进创先争优

①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照“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工作要求,稳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推行党组织书记例会制度,通过例会来研究工作、交流经验、布置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和考核评价,创建基层党建特色项目。

②作风效能建设要落到实处。始终要以创新机制、转变作风为载体作好效能建设,将督查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并把抓落实放到首要位置,一律取消没有按期完成的年度评先评优资格。实实在在地营造一个良好发展氛围,效能建设要敢抓敢管,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③要深化提升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强基础提升功能、树典型引领示范、搭平台丰富载体,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组织建设”的总体要求,使创先争优活动在“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维护稳定”中见实效。

④要持续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在结合各单位、各行业实际和特点,广泛开展“人民满意”、“规范化达标”等创建活动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各项文明创建活动。

6 着力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进一步推进惩防体系建设

①不断加强廉政教育。

②按照党风廉政建设的基本要求构建一套适合交通行业的惩防体系,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廉政建设水平。

③不断健全约束机制。

④不断深入专项治理。

7 着力培育提炼新时期的交通精神,进一步创新交通文化建设

①交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要得到正确的认识。加强交通文化创新,有利于满足交通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形成和发展先进的交通文化体系;是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保证,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业风尚;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树立和强化以人为本理念;是推动建设创新型交通的精神源泉,有助于发扬交通精神;是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交通的文化支撑,对团队建设大有裨益;有助于形成核心价值观念,对统筹全局有积极意义,从而促进交通行业稳健有序、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②强化交通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文化建设是交通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一项艰巨的战略任务。各单位要把加强交通文化建设纳入议事日程。结合本单位基础条件不断强化内部组织建设,明确各岗位的权责和分工,全局统筹规划,制订目标和具体计划。同时落实监督责任,强化执行力建设,狠抓落实。

③坚持落实交通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要加强交通文化建设,首先交通活动项目要更加多元,既紧贴交通中心工作,又不局限于具体工作,根据局党委不同阶段工作重点和年度党建创新计划,交通文化建设要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永葆党组织的先进性。

④充分体现交通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化新镇江的进程中,交通必须勇挑重担、争当先行军。在交通文化理念中精炼现代交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坚持创新交通文化内容、文化传播途径,着力肃清行业内的腐败、不作为的官宦行径,打造正气、稳健的行业之魂;寓行业价值观和行业理念于外在形象之中;下基层广泛开展“文明交通”知识讲座。通过理论讲解、视频演示和典型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对各单位职工进行安全知识强化培训。交通系统干部职工,要为加快实现铁路枢纽梦、地铁梦、快速路网梦,进而率先实现交通现代化奋发作为,再创辉煌。

8 结语

只有做好上述各项工作,才能很好的完成交通系统的党建工作,提高凝聚力,使我们整个交通部门积极拥护党的领导,为党、为人民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交通系统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田志强.如何加强新时期党务工作制度化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07).

[2]孟倩倩.利用党建信息化加强教育管理的研究与探索[J].价值工程,2012(08).

2024年交通运输系统工作要点 篇4

2007年全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市委五届六次全会和市五届三次人代会的精神,按照“建设平安盘锦理念、建设法制盘锦理念、建设和谐盘锦理念”的要求,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紧紧围绕“十一五”交通工作重点,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主线,进一步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夯实基础工作,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全力推进“平安交通”建设,确保全局“争创”活动和平安建设在更高的起点上取得新的突破,为我市交通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007年交通系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重点要抓住以下四项要点:

一、强化综合治理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局属各部门要把维护稳定工作,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把维护稳定提高到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牢固确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理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着力解决当前影响本系统稳定的突出问题,扎实做好维护稳定的各项工作。

一是要严格实行维护稳定工作领导责任制。各单位主要领导要切实担当起维护稳定的第一责任,把维护稳定工作摆到重要位置,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落实责任,建立健全奖惩机制,不断完善考核办法和评分细则,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和“一票否决”制,真正把维护稳定的责任落到实处,确保本单位内部的安全与稳定。

二是要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结合本单位实际,对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和突出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摸底

排查。排查的重点是交通企业改制过程中出现的职工安置问题、公路征迁经济补偿问题、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运输市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等等。通过排查,及时发现和掌握可能引发不稳定的事件和隐患。本着“边排查,边解决”的原则,对发现的重大隐患和突出问题认真进行梳理,在求真务实、狠抓落实上下功夫,见之于早、抓之于实、求之于解,把隐患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内部。

三是要建立健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长效工作机制。要从组织领导保证、管理职责分工、应急反应预案、科技信息手段、安全投入保障、责任追究规则、考核激励制度,教育培训等方面,完善综治工作长效机制。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认真研究本单位、本部门影响稳定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苗头,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及早消除各种不安定隐患,确保交通系统不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事件。

二、认真抓好行业综治,深入推进平安建设

2007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交通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市综治委关于加强行业综治工作的要求,把综治工作融于交通行业管理之中,加大行业综治工作力度,夯实维护社会安定的根基,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推动平安建设的深入开展。

一是开展整顿和规范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水上交通安全等专项整治,加强对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二是指导、督促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健全和完善治安保卫工作机制,进一步做好施工现场、仓库等重点部位的防火、防盗、防爆、防破坏、防灾害事故工作。

三是继续开展“扫黑除恶”、“禁毒、禁赌”、“扫黄、打非”、反邪教等工作。

三、抓好内部防范,确保一方平安

第一,局属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明确本级、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责、任务,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

第二,要重点抓好防火、防盗工作,突出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综合运用政治、经济、行政等手段,加强管理。同时,在防范上要舍得投入,把“人防、物防、技防”有机地结合起来,杜绝漏洞。

第三,要加大检查、督促整改的力度。要从发生的问题、案件、事故中认真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制订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

第四,要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开展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和执法水平。

四、切实加强领导,强化综治职能

2024年交通运输系统工作要点 篇5

2012年工作要点

一、2011年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总结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与2010年相比,201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应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应降低17%。交通运输行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战略部署,坚持理论创新与行业实践相结合,坚持示范试点与推广应用相结合,坚持政府引导与企业自主相结合,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突出重点,明确责任,扎实推进,为实现国家和行业“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落实工作部署。2011年,李盛霖部长主持召开了2次部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传达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部署,安排行业节能减排重点工作,研究讨论相关重大问题。部印发了《2010年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要点》,提出了在2011年重点推进的工作内容及相关要求。组织传达学习了国务院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印发了《关于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落实<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实施意见》,将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部署与行业实际相结合,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确保取得实际成效。印发了《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和《“十二五”水运节能减排总体推进实施方案》,对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发挥了基础性指导作用。全国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部节能减排工作安排,结合各地实际,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发挥引导功能,推进低碳发展,初步形成领导重视、互相配合、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开展低碳试点。继续推进部重大课题“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研究”,组织完成了项目验收,总结并提升了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理论经验。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部印发了《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指导意见》和《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工作方案》,选择确定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武汉、无锡10个城市开展试点。组织召开了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城市试点启动会和推进会,组织评审并批复了试点城市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了试点城市实地调研,协调推进,具体指导,不断深化试点工作,标志着试点工作由试点启动阶段进入组织实施阶段。

(三)积极引导,确保公平,用好专项资金。在财政部的支持下,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2.5亿元用于支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部组织开展了专项资金项目申请和审核工作,成立了交通运输节能减排项目管理中心,与财政部联合印发了《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申请指南(2011)》,组织相关科研单位研究制定了专项资金申请项目节能减排量核算方法,编制了《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项目评审程序》,初步建立起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制度体系。从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专家库中遴选项目评审专家,经过项目专家评审会、部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办公室审议、在部政府网站公示、对部分申请项目进行现场核查和暗访、部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审议等程序,对122个申报项目给予了补助。经核算,2011补助项目,除无法准确计算节能减排量的交通运输管理与服务能力建设类项目外,形成的节能量为31.5万吨标准煤,替代燃料量为22.4万吨标准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3.8万吨。

(四)政府引领,企业参与,深化千企行动。继续深入组织开展“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召开了专项行动总结会,对专项行动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和再部署,表彰了专项行动优秀组织单位、先进企业和先进个人。2011年,“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得到继续深化:“车”:积极推进甩挂运输;发布了交通运输行业标准《汽车驾驶节能操作规范》;举办了机动车安全节能驾驶竞赛;试点推进绿色汽车维修技术;推广车辆智能化运营管理系统。“船”:组织实施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工作,经沿江省级交通运输部门审核批准列入拆解计划的船舶已达3742艘,拆改完工船舶3105艘,核准使用中央补贴资金3.85亿元;推广内河船舶免停靠报港信息服务系统、推进船用岸电技术的应用;在江苏、安徽开展天然气船示范项目;组织开展了建立绿色航运发展长效机制试点工作;进行试点企业及船舶的能效考核和认证。“路”:加快推进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修订发布了《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要求》,指导各地加快ETC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协调京津冀和长三角区域ETC联网运营,截至2011年底,全国已经开通ETC的省份达20个,建成ETC专用车道3200条,ETC用户突破200万;开展高速公路运营节能技术应用与示范工程,推进路面材料再生利用技术的应用。“港”:继续推广应用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技术和港口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油改电”;推广港口机械节能运行控制技术;开展了成品油码头油气回收利用技术研究。

(五)周密部署,狠抓落实,推进重点工作。贯彻落实国务院确定的交通运输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务实推进,取得了实际成效。继续严格实行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准入制度,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自2011年3月1日起废止了《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过渡期车型表》,所有申办营运资格的新购车辆(含进口车辆)必须符合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要求,不符合标准的车型不得投入营运。截至2011年11月,部已累计审查、公布了17批《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表》,共发布达标车型22492个,其中客车车型占15.4%。新进入运输市场的达标车型共计251.8万辆,节约燃油142.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60.2万吨。继续严格实行客运运力调控政策,对于年平均实载率低于70%的县际以上客运班线,一律不得新增运力,并从严控制新增座位数。对一类客运班线、与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平行的客运班线,原则上不再审批新增运力。对与现有班线重复里程在70%以上的二类以上客运班线,严格控制新增班线和运力。加强客运包车运力的调控,努力做到运力供需平衡。启动了甩挂运输首批试点工作,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关于确定甩挂运输首批试点项目(单位)的通知》,确定了26个项目为甩挂运输首批试点项目,发布了第一批甩挂运输推荐车型(10个半挂牵引车车型和6个半挂车车型)。编制了《甩挂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确立了“十二五”期甩挂运输试点工作的范围、总体规模及实施安排。

(六)组织评选,总结推广,发挥示范作用。经组织项目申报、专家评审、项目公示、部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等程序,确定并公布了20个交通运输行业第四批节能减排示范项目。目前,已累计公布四批共80个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示范项目,对总结节能减排经验、推广节能减排技术、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节能产品(技术)生产或经销单位自愿申请、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推荐、节能产品(技术)检测承担机构检验、专家评审论证、公示等环节,确定并公布了30项“十二五”期第一批全国重点推广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产品(技术),为交通运输企业选择节能产品(技术)提供了指导,对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发挥了推进作用。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继续做好隧道半导体照明产品应用示范工程的指导和监督,组织开展了示范工程实地调研,组织相关机构开展示范工程应用效果检测,稳步推进半导体照明产品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

(七)科研攻关,完善标准,强化科技支撑。组织开展了“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统计监测及低碳政策研究”,启动实施了“黄金水道通过能力提升技术研究”、“公路甩挂运输关键技术与示范”等部重大科技专项;继续推进“公路运输节能减排标准体系及系列标准研究”、“营运船舶燃料消耗量限值与CO2排放指数研究”、“公路工程温室气体排放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内河宽浅船舶节能减排实用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进一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开展了“高速公路运营节能技术综合应用研究及示范”、“轻型电动轮胎式龙门起重机推广应用”、“中远之星客滚船太阳能光伏系统示范应用”等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深入实施山西忻阜高速公路等科技示范工程,推广了一批潜力大、应用广的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组织开展了科技成果推广目录发布工作,“内河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等节能减排类科技成果被列入2011年科技成果推广目录。在标准制定方面:批准发布了《汽车驾驶节能操作规范》等5项行业标准;完成了“营运船舶燃料消耗量限值及验证方法”等2项行业标准的审查和“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监测评价方法”等3项国家标准的报批;下达了“道路运输行业节能评价方法”等4项标准计划项目;开展了“港口流动机械节能系列标准研究”、“公路隧道照明节能技术标准化研究”等6项标准的立项研究。

(八)深入研究,积极应对,参与气候谈判。

部6次组团参加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和国际海事组织(IMO)框架下的谈判,出席UNFCCC德班会议和IMO第62届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会议。组织开展专题研究,向IMO提交了4份政策和技术提案;会同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工信部报请国务院批准了坎昆会议后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谈判对策,有效维护了我国整体利益和行业发展利益。部组织中远、中海、河北远洋等12家远洋公司开展了船舶能效水平调研,初步掌握了我国远洋船舶的能耗总量、单位能耗及能效管理水平等基础数据,并与国际具有代表性的船舶能效水平进行了比对。

(九)重视宣传,开展培训,营造良好氛围。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2011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安排意见的通知》,部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交通运输行业2011年节能宣传周活动的通知》和《关于开展2011年部机关及部属各单位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活动安排的通知》,组织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积极参加节能宣传周活动,大力宣传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成效,并要求各级机关带头开展节能减排。部机关组织了图片展、低碳体验日、公益讲座、环保纪录片等宣传活动。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紧密围绕节能宣传周主题,因地制宜,开展节能宣传和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在多双边领域加大行业节能减排对外宣传力度,利用多双边会议和各种交流活动,为学习交流国外先进经验、推动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走出去”和技术出口创造条件。举办了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培训班,还在全国交通局长培训班、部支持西部地区干部培训项目、名师讲师团项目中安排了节能减排相关课程。举办了“2011中国节能与低碳发展论坛”交通节能分论坛。宣传“安全驾驶、绿色驾驶、人文驾驶”理念,举办了第二届机动车驾驶员节能技能竞赛活动,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经验,提高了机动车驾驶员的节能意识和水平。

(十)公共机构,率先垂范,做好机关节能。通过成立部机关公共机构节能减排领导小组,明确了职责分工,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印发了《交通运输部机关节能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部属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节电工作的通知》等,进一步完善了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工作制度。定期召开部机关节油、节电、节水工作专题会议,采取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2011年部机关用油量与去年持平,用水量同比去年下降1.28%,部机关办公楼扣除因通信中心、海事、救捞、公安机房等用电设备增加带来的新增用电量后,用电量同比下降5.49%,顺利完成了国管局确定的2011节能目标;部机关被国管局和北京市水务局评为“北京市节水型单位”。优先购买经国家认证的节能型设备和产品,逐步淘汰高耗能办公设备。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2011年部直属和所属派驻地方单位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通知》,分解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加强对部属各单位公共机构节能的监督、指导和能耗统计工作。

二、2012年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要点

2012年是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战略部署和完成“十二五”期节能减排工作任务的关键一年。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要克服困难,不断拓展,务实推进,着力打造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百千”工程(十个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城市试点,一百个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示范项目,一千家“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参与企业),确保取得实效。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国家和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精神,巩固提高对节能减排工作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思想认识,下更大决心,花更大气力,贯彻落实国家和行业各项节能减排政策措施,依据《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结合各地实际,立足于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组织开展节能减排项目实施、示范推广、监督检查、宣传培训等工作,切实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持续深入,为实现国家和行业“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奠定基础。

(一)贯彻落实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部署。

贯彻落实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具体要求,组织落实部发布的《关于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落实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实施意见》及部门分工方案,抓紧抓好重点工作任务的实施,加强组织领导和业务指导,强化目标责任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国家和行业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部署落到实处。继续深入组织开展交通运输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工作,适时发布《交通运输行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

(二)深入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扩大试点城市范围。在“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研究”课题的基础上,完成“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统计监测及低碳政策研究”,进一步深化研究内容,丰富研究成果,充实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理论经验。继续组织做好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城市试点,加快研究并出台促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加大对试点城市的支持力度,宣传推广试点城市先进成熟经验。扩大试点范围,公布第二批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城市,提高试点工作的代表性。指导第二批试点城市编制试点实施方案并组织审查,督促试点城市落实试点项目,确保试点工作取得预期成效。试点城市所在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支持、指导和监督,将试点工作与全省交通运输低碳发展紧密结合,带动其他城市加快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步伐。试点城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落实部批复的试点实施方案,跟踪项目实施过程,及时解决困难,总结经验,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加强与地方政府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定期向所在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部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办公室报送试点信息。

(三)继续深入开展“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组织做好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

切实发挥“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参与企业对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的示范作用,加强对专项行动参与企业的支持与引导,逐步建立有利于发挥专项行动示范作用的长效工作机制。2012年专项行动的重点是:“车”——严格实行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准入制度;组织实施甩挂运输试点工作;在道路运输和港区推广使用天然气车辆;推广节能驾驶技术。“船”——研究提出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总体思路和实施方案;发布营运船舶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在内河运输试点应用天然气船舶;推广内河船舶免停靠报港信息服务系统;推进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技术的应用。“路”——进一步推进ETC联网工程;开展高速公路运营节能技术应用与示范工程;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做好隧道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工程;推进路面材料循环利用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港”——推进为靠港船舶提供岸电技术的应用;推广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油改电”技术的应用;推广带式输送机系统及其他港口机械节能运行控制技术。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加强行业指导,强化行业监督,督促行动方案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四)完善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激励机制。组织开展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激励机制研究,探索建立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制度,组织实施专项资金绩效调查工作,充分发挥专项资金“以奖代补”政策对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引导作用。根据《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申请指南(2012)》,指导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申报2012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确保项目审核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进一步完善专项资金申请项目节能减排量核算办法,做到标准统一,核算科学,保证项目申请与审核工作顺利进行。组织开展专项资金申请项目第三方审核试点,研究建立第三方审核程序,组织实施对2012部分申请项目节能减排量的第三方审核。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节能减排项目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项目管理规章制度,推进专项资金申请项目网上申报系统的建设和运行。

(五)创新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项目管理模式。组织开展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项目区域性管理和主题性管理试点工作,为逐步形成具体项目管理与区域性管理、主题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积累经验。选定武汉、南昌、厦门和无锡市为专项资金项目区域性管理试点城市,指导试点城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编制区域性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实施方案;选定港口RTG“油改电”技术应用进行主题性管理试点,集中时间、加大力度,在1~2年内基本完成港口RTG“油改电”技术应用项目的实施;选定天津港、青岛港、连云港港和蛇口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开展“低碳港口建设”主题性管理试点,指导试点港口编制节能减排综合性实施方案。探索建立“立项评审、资金使用、过程跟踪、项目验收”的项目管理模式,切实推进试点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持续深入。

(六)加强并完善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推进能源利用在线监测工作。

组织开展交通运输能源利用统计监测研究,突出顶层设计,健全指标体系,依靠科技创新,扩充监测手段。继续完善交通运输能耗统计监测报表制度,巩固并适度扩大监测范围,不断提高监测数据质量。继续组织做好港口、远洋船舶、营运客车等能源利用状况监测工作。针对目前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统计监测体系薄弱环节,组织开展普通营运货车、内河船舶能源利用状况远程监测试点工作,深入开展前期政策研究,做好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结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在线监测系统建设的要求,开发、建设在线监测信息管理平台,加快推进相关监测设备的研发和应用。力争通过一年的试点,在2013年正式启动普通营运货车、内河船舶能源利用状况远程监测,逐步科学准确地掌握全行业各领域的能源利用状况,不断提高能源利用监测水平。进一步研究完善交通运输节能减排考核体系方案。发布《中国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与低碳发展报告》。

(七)组织开展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示范活动。在总结前四批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示范项目推选过程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推选过程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突出示范项目的示范性和引领性。2012年6月前完成交通运输行业第五批节能减排示范项目的推选工作,提高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积极性,扩大示范项目对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影响力。形成覆盖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全领域、反映全行业节能减排先进水平、体现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引领方向的百个示范项目,并组织开展集中宣传和经验交流活动。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对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示范项目的支持力度,研究并建立支持示范项目开展的长效机制。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继续组织做好隧道半导体照明产品应用示范工程,加强监督指导、过程跟踪和效果评价,确保示范工程按计划完成。

(八)继续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重点工作。一是继续实施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研究修订行业标准《营运客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和《营运货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并积极推进标准升级。开展达标车型统计推优,遴选一批低能耗、高品质车型。进一步加强燃料消耗量检测机构管理规范化建设,对检测试验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二是继续执行对客车实载率低于70%的线路不投放新运力,发布道路客运实载率调查与测算技术规范,严格执行客运实载率两个“70%”的规定,提高客车实载率和能源利用效率。三是继续推行公路甩挂运输,深入组织实施甩挂运输试点工程,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和标准规范,评选并发布甩挂运输推荐车型,制定出台公路甩挂运输试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四是因地制宜推进天然气汽车在道路运输、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及港口中的应用,建立健全相关标准规范,促进天然气汽车技术升级和天然气供应及配套设施建设,继续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资金引导。五是深入开展绿色汽车维修工程,组织编制绿色汽车维修指导意见和绿色维修作业指导书,开展绿色汽车维修技术交流和绿色汽车维修企业评选。六是在出租汽车行业开展电话预约服务模式(“电招”)试点。七是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对天然气船舶试点工作的支持力度,研究制定天然气船舶及相关加气设施的技术标准。八是制定并发布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技术相关标准,研究制定促进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技术推广应用的相关政策。

(九)组织实施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

依据《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和《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组织实施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促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标准化工作。大力推进“黄金水道通过能力提升技术”、“公路甩挂运输关键技术与示范”等部重大科技专项的组织实施,组织开展“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激励机制研究”、“公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制度体系研究”和“交通运输业推广使用新能源和清洁燃料汽车的问题与对策”等软科学研究。开展节能减排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启动“温拌沥青技术在寒区公路建设中的推广应用”、“低碳环保技术在农村公路建设中的推广应用”等科技成果推广项目,深入推进京珠复线长沙至湘潭高速公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科技示范工程、江西庐山西海高速公路安全绿色交通科技示范工程、云南昆龙高速公路运营节能科技示范工程等的组织实施,组织实施城市智能交通和长三角航道网及京杭运河水系智能航运服务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组织开展2012交通运输建设科技成果推广目录发布工作,为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搭建有效平台。继续推进节能减排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组织开展“营运车辆油耗检测设备技术要求研究”和“天然气汽车替代燃料量评价方法研究”等标准的项目研究。

(十)继续做好气候变化谈判和对外交流合作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特别是市场机制措施方案的专题研究,为我对外谈判和对内决策提供技术支持。继续积极参与UNFCCC和IMO框架下的谈判,参加多哈会议和第63届、第64届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会议,主动开展外交工作,发挥建设性作用,维护国家气候变化谈判的整体利益,为我行业的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深入开展船舶能效履约研究,建立健全船舶节能减排监督管理制度,研究完善船舶排放统计监测体系,为实施国际公约做好准备。继续利用多双边渠道,扩大对外宣传,推动行业“走出去”,学习借鉴国外先进节能减排理念、技术和管理方法,促进行业科学发展。

(十一)积极开展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宣传培训。多渠道、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政策措施、先进经验和社会贡献,坚定全行业做好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的决心和信心,加强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先进产品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推广与交流,为做好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按照节能宣传周主题要求,组织做好2012年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宣传周活动,大力推广交通运输节能低碳发展理念,促进公众节能低碳出行生活习惯和方式的养成,形成低碳出行、节能光荣的社会新风尚。组织开展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培训,结合节能减排工作重点,采取专家讲座、集体讨论、实地参观等多种形式,提供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深入开展机动车驾驶员素质教育工程,加大节能驾驶操作规范的宣传力度和营运车辆驾驶员继续教育中的绿色驾驶培训力度,逐步普及机动车绿色驾驶技术。开展出租车节能驾驶交流与竞赛。

(十二)继续做好公共机构节能工作。

2024年交通运输系统工作要点 篇6

来源:交通运输部网站 2010-03-2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部属各单位,有关交通运输企业:

现将《2010年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章)

二〇一〇年三月九日

2010年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要点

2010年是“十一五”期的最后一年,要实现我国“十一五”期节能减排两个约束性指标,仍需各行业的共同努力。同时,我国政府已经宣布,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交通运输行业是能源消耗的重点行业,也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工作任重而道远。要充分认识到节能减排是加快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必然要求,是落实当前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各项措施的必然要求。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在行业管理和各项工作中体现节能减排的理念和要求,把节能减排当作一项“硬任务”,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要加强领导,统筹协调,集中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采取有效措施,齐心协力,共同推进,确保完成今年节能减排各项重点工作,为实现我国“十一五”期两个约束性指标及我国履行相关国际责任作出积极的贡献。

2010年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要点:

一、做好2010年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总体部署和“十二五”工作规划

根据部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研究部署2010年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重点任务。认真总结“十一五”期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对节能减排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根据国家和我部关于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研究制定《交通运输行业“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组织专门力量深入研究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内涵、要求和相关政策措施,提出我国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基本思路、模式及相关指标体系,提出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指导意见和交通运输行业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把低碳发展的理念落实到交通运输生产、生活、出行方式的各个环节。

二、组织开展“车、船、路、港”千家交通运输企业节能减排专项行动

广泛动员交通运输企业积极参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行业建设,发挥政府部门的推动和指导作用,充分调动企业作为节能减排主体的积极性,组织开展“„车、船、路、港‟千家交通运输企业节能减排专项行动”。通过多种技术、管理措施,达到节能减排目标。在前三批60个部节能减排示范项目和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推出的示范项目的基础上,选择其中涉及面广、成效显著的项目进行重点宣传,加大推广应用力度,以“车、船、路、港”为主要载体,着力在交通运输装备使用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中做到节约能源、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选择推荐下,组织约一千家交通运输企业共同参与,于今年4月举行“„车、船、路、港‟千家交通企业节能减排专项行动”启动仪式。于今年12月对专项行动进行总结表彰。积极争取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对重点节能减排项目给予政策、资金支持。

三、推进节能减排监测考核体系建设

根据《国务院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要求,积极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做好交通运输能源消耗统计工作及相关指标的发布工作。在山东省交通运输行业开展节能减排监测考核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研究建立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监测考核体系,在逐步完善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耗统计指标的基础上,争取在全国推广实施。强化政府和企业责任,建立健全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目标责任制,促进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取得实效。

四、实施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和准入制度

《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规定,自2010年3月1日起,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配发《道路运输证》时,要将车辆燃料消耗量作为必要指标,对照《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表》进行核查,不符合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的车辆,不得进入道路运输市场。部发布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机构名单并建立相关信息平台,以便对符合JT711、JT719的道路运输车型进行甄别,稳步实施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核查制度。

在国家已有的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中积极争取加大对重型载货车、大型营运客车及各型公交客车补贴力度,推动高耗油营运车辆提前退出运输市场。

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积极推动《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出台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平均出行分担率,减少私人轿车出行,是实现城市交通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此我部要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做好《城市公共交通条例》的制定工作,促进城市公共交通的优先建设和发展。组织研究城市公交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进一步推动运输装备水平的提高,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鼓励使用新能源、节能环保公交车辆,研究新能源汽车推广过程中安全使用和维修问题,积极引导出行者多采用公共交通和节能环保的方式出行。

六、积极推进甩挂运输,优化运输组织,促进运力结构调整

认真贯彻落实我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甩挂运输发展的通知》,组织开展渤海湾、长三角等地甩挂运输试点工作,鼓励发展技术先进、经济安全、节能环保的运输装备和运输方式,加快淘汰技术落后、污染严重、效能低下的运输装备。加快建设交通运输信息系统,促进智能交通和运输网络化发展,提高运输效率和效能。

七、推广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ETC)

总结京津冀和长三角区域不停车收费系统应用示范工程,部署全国推广工作,扩大不停车收费规模,争取对具备条件的省份(包括示范工程省份扩大规模)由部立项推广工程,按照建设规模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资金。同时,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支持,将联网不停车收费纳入节能减排、拉动经济和鼓励消费的国家政策,对使用不停车收费系统用户采取通行费优惠,在ETC规模已经形成的京津冀和长三角区域推行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安装ETC装置,同时,对私家车购买ETC装置进行费用补助,迅速扩大用户群,促进实现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八、加快发展绿色航运

继续加强内河水运建设,加快发展水路运输,提高水路运输量占综合运输体系的比重,促进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发挥水运的节能减排作用。联合财政部印发《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补贴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实施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开展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工作。结合落实国务院印发的《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促进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报废更新的经济鼓励政策,落实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提前淘汰补贴资金。

研究实施营运船舶节能减排措施,从标准和制度上加速绿色航运建设。研究制订营运船舶燃料消耗量限值和CO2排放指数标准、营运船舶能效评价标准和规范、绿色船舶规范和法规,开展高耗能营运船舶提前退出的相关研究工作。协助航运企业建立能效管理体系,推进航运企业能效评估工作。研究船舶靠泊使用岸电等节能减排措施的实施方案。建立新造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和船舶能效运营指数(EEOI)数据库。

总结和推广“两型”港口建设的经验和技术,召开港口建设经验交流会,推进绿色港口建设。

九、做好国际航运船舶温室气体减排谈判工作

关注哥本哈根会议后的动态,跟踪国际海事组织对国际航运船舶温室气体减排的动态及措施,继续深入研究国际航运船舶温室气体减排的技术、运营和市场机制措施,为谈判提供基础支持;加大谈判力量的投入,切实做好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国际海事组织框架下的国际航海减排谈判。为我国航运业的发展争取更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十、大力实施节能减排科技研发及成果推广应用

以减少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为目标,组织实施一批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理念的交通运输科技项目研究,大力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加快在公路节能减排与材料循环利用技术、城市公共汽车节能技术、水运环保与节能减排应用技术等重点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在环保新材料等方面开展专项课题研究。继续做好港口节能减排联合技术攻关工作。推动射频识别技术(RFID)在公路水路领域的应用,为运输企业、港口和行业管理部门提供准确数据,加速集装箱、货物等运输周转率,提升港口工作效率,提高公路水路运输效率,降低空载率和运输工具能耗,实现节能减排。

十一、完善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与审查制度

在目前对港口新(改、扩)建项目进行节能评估的基础上,完成《港口工程节能评估报告编制导则》、《港口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编制导则》编制工作,加强对节能评估机构的监督管理,加大对评估项目节能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力度。研究并逐步开展对公路建设项目、道路运输站场建设项目的节能评估和审查,使交通建设项目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节能标准规范的要求。

十二、做好节能宣传等相关工作

上一篇:2022年土桥镇老年体协工作总结下一篇:论文的检索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