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音乐简史与名作赏析课程教学综述

2024-06-24

中外音乐简史与名作赏析课程教学综述(通用3篇)

中外音乐简史与名作赏析课程教学综述 篇1

《中外经典名曲赏析》是一门针对成人脱产本科学生的层次特点,进行新的课程整合之后的一门专业理论课程。由于该层次学生的特点是:一部分由本分院培养的音乐教育专科学生升本构成,一部分是来自全疆的需要再深造的音乐专科人才构成,因此,将《中国音乐史》与《西方音乐史》两门课程进行整合,教学中以中外经典音乐作品的赏析为主,相关时期的音乐文化知识讲授为辅。针对学生未来就业需要,通过该门课程的开设,教授学生如何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工作。注重方法掌握,结合学生实际需要。下面就对该门课程教学特点、内容及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做详细论述。

一、教材分析

该门课程开设学期是在第一学期,开课总学时为36课时,每周两课时,除去最后两周的复习及考试的4课时,中外音乐史理论知识与经典名曲的赏析内容要压缩在16周完成。针对有限的课时数,及庞杂的课程内容,在教材方面,选用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田明俊主编的《中外音乐简史与名作赏析》,该本教材是适合于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选修音乐方向的学生、参加职后继续教育(音乐方向)的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的工作者,以及高职、高专音乐专业的学生。因此,就教材的难度和广度方面适合目前培养的学生层次特点。该本教材内容包括中外音乐简史与名作赏析两大部分。贯穿以中外史学教授为主线,以中外经典作品赏析为主体,做到古今中外名曲兼容并包的特点。在编写体例上采用“欣赏导引”、“信息点击”、“拓展与探讨”三大板块

学科知识的传授与基础教育中教学方法的启迪相结合。在中外经典名曲赏析这门课程的实际教学中,既要关注音乐史学学科知识理论体系的教授,又要关注基础教育中的中外音乐文化的教学内容和学院对于分院音乐理论课程改革发展的实际。注意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贯穿渗透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积极投身于基础教育的音乐课程改革实践奠定基础。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与促进创造性思维发展相结合。在对中外各历史时期、各民族、各地域音乐的鉴赏、演奏、演唱和即兴创作等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究音乐艺术规律和文化内涵的兴趣,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充分利用本地音乐资源,邀请当地音乐史学专家来校举办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未来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动力。

当代教育的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因此,教学宗旨应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起到主导作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赋予学生较大的学习自由度,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符合现实需要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构建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课堂中,根据不同程度学生的实际需要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内容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将繁杂、艰深的音乐史学知识与轻松简单的音乐作品鉴赏灵活紧密地结合,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结构,将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人物及事件,通过一个个小故事串联起来,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理论知识讲授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到灵活掌握powerpoint制作技巧,利用鲜活的幻灯片制作技巧,将文字、动态图片及动画设计技巧巧妙结合,使理论知识讲授更加生动,之后选择播放一些较为经典的作品视频片段,边观看边分析,将鉴赏与理论知识讲授紧密结合,将课时时间安排紧凑,这样就能使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提供的视听资料也可以作为学生未来的教学资料进行储备,进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真正解决学生知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中外音乐简史与名作赏析课程教学综述 篇2

在本文中, 笔者想以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的标题交响曲《浮士德》的欣赏与歌德同名诗剧著作的联系为例, 来对该课程的横向拓展教学内容做一番探讨。根据《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的的横向拓展教学理念, 将授课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两位艺术家作品及风格介绍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 (1749-1832) 是18世纪中叶到1 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和思想家。歌德于1 7 4 9年出生于莱茵河畔法兰克福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 德国爆发了要求肯定个人价值的资产阶级思潮—狂飙突进运动, 歌德是运动的主将。

歌德一生横跨两个世纪, 正当欧洲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年代。封建制度的日趋崩溃, 资产阶级革命力量的不断高涨, 促使他不断接受先进思潮的影响, 从而加深自己对于社会的认识, 创作出当代最优秀的文艺作品。他在诗歌、戏剧、散文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1 7 7 3年他发表了剧本《葛茨·冯·伯里欣根》, 次年又发表了轰动欧洲的笔记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 从此成为欧洲公认的大作家。从1 7 7 3年开始到1 8 3 2年, 歌德用了六十年时间创作《浮士德》的第一部和第二部。此外还写了许多评论文章和抒情诗。

李斯特 (1 8 1 1年-1 8 8 6) , 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活动家, 是1 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中期时的代表作曲家。

李斯特最重要的作品有交响诗1 3首。较著名的是《前奏曲》、《塔索》、《玛捷帕》、《普罗米修斯》、《山间所闻》和《哈姆雷特》等。标题交响曲两首, 分别是《浮士德》和《但丁》。

钢琴体裁方面的作品有《B小调钢琴奏鸣曲》、《匈牙利狂想曲》、《1 2首超级练习曲》和《三卷旅行岁月》。

2、对这两首同名艺术作品的讲解

诗剧《浮士德》, 德国歌德原著。是歌德惨淡经营6 0年的毕生代表作。这部不朽的诗剧, 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 以文艺复兴以来的欧洲社会为背景, 描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不满现实, 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过程。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自强不息、追求真理的精神, 也反映了德意志民族优秀的传统。该诗剧体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

《浮士德》的第一部完成于1 8 0 8年拿破仑入侵的时候, 第二部则完成于1 8 3 1年8月3 1日, 当时歌德已8 3岁高龄。《浮士德》是一部长达一万二千一百一十一行的诗剧, 第一部二十五场, 不分幕。第二部分五幕, 二十七场。

这部文学巨著的主要内容为:浮士德为了寻求新生活, 和魔鬼梅菲斯特签约, 把自己的灵魂抵押给魔鬼, 但魔鬼要满足浮士德的一切要求。如果有一天浮士德认为自己的心灵得到了满足, 那么他的灵魂就将归魔鬼所有。于是梅菲斯特施展魔法, 让浮士德有了一番奇特的经历。他尝过了与玛格丽特爱情的美好与辛酸;在开明君主的国家治理中显过身手;在沙场上立过战功;又想在一片沙滩上建立起美好的人间乐园……就在他沉醉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中时, 他情不自禁地说, 自己将得到满足。于是, 魔鬼梅菲斯特按照事先的约定即将收去他灵魂。但在这时, 天使赶来, 挽救了浮士德的灵魂, 使它升入了天国。

李斯特的交响曲《浮士德》作于1 8 5 3年至1 8 5 4年, 包括3个乐章与结尾合唱, 于1 8 5 7年首演。在这以后李斯特对它不断地修订, 直到1 8 8 0年才最后定稿。

李斯特交响曲《浮士德》并不是严格的按照传统交响乐四乐章结构进行创作, 它只有三个乐章, 并以诗剧中的主要人物作为每一乐章的标题。第一乐章“浮士德”共有四个浪漫地表现浮士德性格特征的主题。第二乐章“玛格丽特”以双簧管与中提琴的独奏, 表现了美丽善良、天真烂漫的少女玛格丽特的形象。第三乐章梅菲斯特, 常常又被称为“讽刺乐章”, 从这里我们似乎可以听到魔鬼梅菲斯特歇斯底里的狂笑和吼叫。在第一、二乐章中出现过的各个人物主题除了“玛格丽特”主题外都在这里变得荒诞无稽, 充满了戏谑的效果。

《浮士德交响曲》深刻地反映出李斯特世界观中的矛盾心理, 也深刻地反映了当时欧洲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浪漫主义思想意识中的矛盾。他们对现实不满, 怀着满腔热情, 要为实现更理想的生活而奋斗。但是他们看不到现实中存在的根本矛盾, 因而也找不到明确的解决矛盾的道路。在李斯特的心目中, 这种矛盾是地狱与天堂之间的斗争, 是罪恶与圣洁之间的冲突。

3、李斯特《浮士德》对歌德《浮士德》内容的取舍与创新

李斯特读完歌德的诗剧《浮士德》后, 一直以极大的兴趣在酝酿着。随着李斯特的生活经历愈加丰富、思想更为深刻, 对《浮士德》的领悟也更加透彻。1 8 5 7年, 李斯特写下了《浮士德交响乐》, 但似乎至此, 作曲家意犹未尽, 并且在随后的日子里写下了与《浮士德》题材有关的各种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在这部标题交响曲中, 李斯特主要选取原诗剧第一部的故事情节来进行音乐创作的。是因为第一部的剧情比第二部简洁, 而且有让作曲家们感兴趣和容易把握处理的浮士德与少女玛格丽特的爱情题材。而第二部哲理性、社会政治意义比第一部强烈得多, 音乐恰恰不擅长表现过于抽象的事物。

在这部交响曲中, 李斯特并不打算用音乐来叙述歌德原诗剧的情节, 而是非常概括地表达原诗剧总的意境和诗中的主导形象。全曲只写了三乐章特写, 每一乐章的标题均以剧中人物名字命名。准确地说是描绘“浮士德”诗剧中三个主要人物的三幅“肖像画”, 实际上也是连缀在同一套曲中的三首交响诗。作曲家在塑造浮士德的音乐形象时, 不仅仅只依据歌德的《浮士德》, 同时也详尽地研究了有关浮士德的民间传说以及其它版本的文学作品, 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见解。如果说歌德的《浮士德》最终的结论是渴望劳动, 肯定生活的话, 那么李斯特所塑造的《浮士德》却是深深陷入一个无法解决的哲学思考之中, 充满了对生活无尽怀疑的幻想者, 最后由于皈依宗教, 在神的庇护下才找到解脱。

4、对本课内容进行横向拓展教学策略的思考

本课的内容, 讲的是《西音史》课程中音乐与文学诗剧的横向拓展教学。

首先须引导学生对音乐和文学这两种不同的艺术体裁以及对它们各自的特点的一个认识。文学的表现载体是文字的表述, 它是具象的、清晰的、有着明确含义的一种艺术体裁。而音乐的表现载体是音响, 它通常给人的印象是抽象的、朦胧的。在作品赏析的教学环节中, 面对音乐特有的模糊、朦胧或浑沌的抽象感知, 常常需要融入相对清晰、明朗和能指的文学文字的引导, 以获得一种艺术上的通感。如在欣赏《浮士德交响曲》第二乐章玛格丽特的主题时, 首先向学生介绍歌德诗句中浮士德与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凄美爱情故事。以致于让学生在聆听这个宁静温柔的主题时脑海中浮现浮士德和葛莱卿的浪漫的身影。甚至让学生想象歌德诗剧中所描绘的那个美丽的花园场景。因此, 音乐在体验、想象的过程如有文学因素的参与, 这时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文学故事中的情景, 随着音乐的继续而展开丰富的联想。同时音乐给学生带来了文学作品所达不到的想象的空间与感情的激荡, 而文学又为音乐的想象提供了依据, 二者相辅相成。

其次引导学生音乐在表现文学作品时, 对人物与结构取舍的一个认识。在《浮士德交响曲》中, 作曲家并没有用音乐复述诗剧完整的故事情节, 因为那样的工作是吃力不讨好的, 是违背音乐抽象表现方式规律的。在这里, 李斯特用音乐刻画了三乐章的人物性格画。既然是性格画, 那么在学生欣赏的过程中, 第一要掌握的要素是对音乐所描述的人物性格特点要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和体验。如玛格丽特主题的温柔无助、魔鬼梅菲斯特主题的凶恶、阴险和荒诞不羁等。在这个性格体验的基础上, 让学生适当融入情节的主观想象和细微的情感感受。

最后, 还要让学生认识到两部不同体裁的作品中所共同凝结着的社会意义的殊途同归——“浮士德精神”。在作品赏析的过程中, 要不断提醒学生去感受和领略这种精神。这是一种永不满足, 不断进取的精神。他概括了西欧资产阶级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上半叶, 这三百年来的精神探索的曲折过程。它是一种内在的自主驱动力, 通过从“小我”到“大我”的不断进取, 超越自己的能力和极限, 去完成英雄领导人民通过艰辛的奋斗, 缔造人类美好家园的伟大历史使命。这种浮士德精神集中体现在诗剧第二部结尾和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奋斗主题以及全曲的尾声当中。让学生从艺术的美育中树立崇高的社会责任感。

以上是从横向拓展教学理念角度对《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的一次阐述。在本次的讲述中, 除了从音乐本身对作曲家的生平、作品和创作风格进行了阐述外, 还对与该交响曲息息相关的文学诗句领域作了深入细致的横向拓展。艺术是相通的, 一种艺术形式可以影响或催生另一种艺术形式, 也可以影响或催生另一种艺术形式的某种风格。有时不同的艺术形式之间也可以互相阐述对方的意旨, 相互补充影响。

因此, 作为一名高校西方音乐史的专任教师, 在讲述此门课程的过程中, 除了讲述音乐历史文化外, 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从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视角来审视西方音乐文化的发展。横向拓展理念的教学, 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全面素质, 增进他们的知识修养, 形成立体知识构架都将是大有裨益的。

(此论文系湖南省教育厅2011年高校教学教改研究目编号:[2011]315-394)

参考文献

[1]曲谱.西方音乐史教学中主观因素渗入之现象初探[J].艺术研究.2006 (01)

中外音乐简史与名作赏析课程教学综述 篇3

关键词:《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中国古代音乐简史》,比较

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工作, 数十年来, 进展都比较迟缓, 但近十几年有了长足的发展, 不论是广度和深度, 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刘再生编著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 (以下简称《简述》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1989) 与廖辅叔编著的《中国古代音乐简史》 (以下简称《简史》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1964) 就是介绍中国古代音乐史方面知识的两本很好的书籍。不管是专业音乐工作者, 还是普通的音乐爱好者都能从这两本著作中学到很多音乐史方面的知识。这两本书最大的一个共同点是:通俗易懂。不过二者在文章结构、内容的切入点、写作的方法以及行文方式等方面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笔者结合自己对这两本著作的理解, 对二者进行了一个比较, 现将其分别陈述如下。

一、文章结构之比较

《简述》将全书分为三个部分, 即上古音乐 (先秦时期) , 这一部分从“众说纷纭的音乐起源”直至“乐者, 天地之和也——儒家的音乐美学专著《乐记》”, 该部分内容既有乐舞音乐, 也有乐器的起源;既有古代音乐教育的介绍也有关于“礼崩乐坏”之来源, 也有儒家美学思想之阐述;中古音乐则包括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近古音乐包括宋、元、明、清。

《简史》则是按照社会制度的不同, 分为原始社会音乐、奴隶社会的音乐、封建社会的音乐三个大部分。

由于二者的结构布局不同, 从而产生一些时期的分类不同, 在对相同问题的分析上也存在一些不同。《简述》是对同一时期的不同观点进行专门的收集, 这样就做到了使读者在获得通常所说的古代音乐史常识之外, 同时也接触到各种新的学术研究成果, 以及各种不同的见解。例如:对我国音律形成的时期, 过去只凭文献资料加以推断, 其实是并不清楚。十多年前, 根据对于出土音乐文物的调查和考证, 先后出现了两种新的见解, 即吕骥先生所认为的“我国五声音阶在母系氏族社会后期已经形成”的观点;黄翔彭先生则认为“完整的七声音阶最迟在晚商时期已经形成”, 从而推断“我国音乐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有一个长期并存的传统”的观点, 这些都能从《简述》中清楚地找到答案。而《简史》一书则是更多的尊重历史, 例如该书的第二编奴隶制社会的音乐, 开始是总论夏、商、周、春秋的音乐, 第二章再分别阐述上述的四个部分, 基本按照, 概况、音乐的初步专业化及当时统治阶级的音乐, 民间创作、音乐教育、各民族音乐文化及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 乐器和乐律, 音乐思想。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二者存在的不同。

二、内容的切入点

《简述》一书内容的切入点主要是以一个一个的点进行阐述, 正如笔者前面的叙述, 《简述》是对同一时期的不同观点进行专门的收集, 因此, 涉及的面较多, 但又是以点作为陈述的出发点, 故而使得文章所涉及的观点较多, 不是以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如近古音乐这一部分, 作者既讲“万家竟奏新声——曲子词的崛起”, 也讲琴曲《潇湘水云》。

《简史》一书则是以一个总的面作为出发点, 然后逐次展开, 每一编的形式基本相同, 只是内容上面的不同而已。

从这一方面讲笔者觉得《简述》一书更具有文学性, 使读者感到轻松, 而《简史》一书则更具条理性、规范性, 《简述》在最后部分还附有一些重要曲谱, 从而使得内容更显得丰富。正如作者在后记中自我分析一样“……也许我是从头学起的缘故, 编写讲义时便向往把中国古代音乐史从深奥枯燥的体系中解放出来, 使之成为一部将系统性、学术性和趣味性熔于一炉的综述;也由于教师职业更需要不断更新知识, 使学生接受新的知识信息, 了解不同的学术观点, 开拓思维能力, 这又要求最大限度地采纳新的研究成果。……如果说, 这本书对于冀求了解祖国古代灿烂音乐文化的人有所裨益, 或者对于中国音乐史的初学者起到入门向导的作用, 笔者不胜欣慰。”[1]469

《简史》在内容的阐述上也有独到之处。作者在书中关于复古与考古的叙述同样是引人入胜。“明、清两朝就社会经济而论, 虽然有过一定程度的上升, 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 却还应该说是出于停滞状态的, 表现为思想方面的特点就是复古, 音乐方面也没有例外, 突出的例子是市井乐谱的拟制。复古主义的诗经乐谱的推行是从宋朝乾道年间的赵严肃开始的, 他们之间的差别只是一点:赵严肃是古代相传的, …在复古主义思想的指导之下, 清查学者的考古工作, 是做得有声有色的。本来考古工作开始于由明入情的一些道民。他们这样做是有意义的……”。[2]134

三、写作方法之比较

《简述》一书采用的是知识性和趣味性想结合方法, 内容上力求深化。虽然这本书原本是一个简述, 就我们看来, 只要内容能够要言不繁, 读来趣味盎然, 也就可以算得上完成任务了, 但是著者并不满足于此, 而是在要求之下, 不断充实新的材料, 尤其对不同的观点, 做到异说并存, 从而给了读者一个自由的空间, 可以自己开动脑筋, 自己得出结论。

《简史》虽然是作为试用教材, 但编者也力图结合我国每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对当时的音乐现象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 对各个时代的音乐作家和作品力求做出比较符合历史条件的论断。

通过上述的简单比较, 我们不难看出, 两本书的作者写得是各有千秋, 笔者进行比较的目的不在于评判孰优孰劣, 而是在于更好的认识, 古代音乐史的学习不是靠一本两本书的学习就可以得到满足, 只有认识到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 我们需要了解的知识是需要不断的更新, 只有这样, 我们才不至于被时代抛弃。

参考文献

[1]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M], 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1989

上一篇:面试应注意的十大问题下一篇:经济管理学院三支部支部活动宣传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