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社会生活教案

2024-09-13

走进社会生活教案(共9篇)

走进社会生活教案 篇1

二、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涵义

2、理解文化多样性与倡导主旋律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辨识各种文化现象,正确进行文化选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健康文化生活的积极作用,腐朽文化的消极作用。

重点: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表现及原因 难点: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表现及原因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导入新课: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丰富了文化景观,扩大了文化视野,活跃了文化思想,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文化生活的热情。然而,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也寻求各种机会蔓延,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因此,需要我们在文化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90页内容,并体会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 这一内容说明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思想,同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也寻求各种机会蔓延,污染文化环境。

一、阳光下的阴影

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丰富了文化景观,扩大了文化视野,活跃了文化思想,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文化生活的热情。然而,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也寻求各种机会蔓延,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

置身于文化市场的海洋之中,如果不能把握正确的航向,是非观念模糊,良秀不分,就会陷入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泥沼而不能自拔,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恶果。我们越追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越需要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

二、提高眼力, 拒绝污染

1、什么是落后文化呢?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91页漫画内容,思考落后文化的种种表现。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

落后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如人们常见的看相、算命、测字、看风水等。落后文化是文化糟柏,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2、什么是腐朽文化呢?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91-92页内容,思考腐朽文化的种种表现与危害。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都属于腐朽文化。

这些文化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国仍然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3、我国仍然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原因

首先,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封建文化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其次,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既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

最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带来文化活力的同时,还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也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图、权钱交易、损人利己、欺诈勒索等现象。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思考:

“传统习俗”等于“落后文化”吗? 答案:

1、将传统习俗等同于落后文化的观点是片面的,犯了简单化和片面化的错误。

2、所谓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而落后文化则是指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和庸俗色彩的文化。

3、落后文化通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如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看相、算命、测字和看风水等。但落后文化并非仅以传统习俗的表现出来,而通过传统习俗表现出来的也并非都是落后文化。

4、我国的传统习俗中既有前人积累的精华,也有糟粕的内容,我们应当保留传统习俗中的精华部分,改造其中的落后部分,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三、奏响主旋律:文化激荡看主导

1、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各种思想文化总是相互冲击、交汇、融合,奔腾向前,永不停息。今天,我们面对的文化有传统的和现代的、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先进的和腐朽的、积极的和颓废的,等等。

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这就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保证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文化生活的主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随着时代不断前进,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特征更加明显,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

3、我国文化建设的内容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是我们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只要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百花园中不懈耕耘,人人都能享有充满阳光的文化生活。

1、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各种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客观上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2)地位: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3)加强我国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支持健康有益文化;

努力改造落后文化;

决抵制腐朽文化。

3、文化的主旋律和多样化的关系:(1)主旋律指什么?

多样化的文化对我们的生活有何影响?

主旋律: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就是让精神产品符合人民的利益,促进生活的进步。

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丰富了文化景观,拓展了文化视野,活跃了文化思想,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文化生活的热情。然而,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也寻求各种机会蔓延,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

(2)关系:多样性是弘扬主旋律的基础;

弘扬主旋律为文化的多样性提供正确的方向保障

(3)要正确处理主旋律和多样化的关系,就是要既大力弘扬主旋律,又要提倡多样化,达到二者高度统一,才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和繁荣发展。思考:

1、为什么要对文化生活进行选择?

2、面对社会上各种文化现象,我们应该如何选择?(1)大胆追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坚信文化市场的主流是好的;

(2)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

(3)凑响文化的主旋律,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解决抵制腐朽文化。

材料一:在今天,电视文化已经成为人们娱乐学习和精神享受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好多充斥不健康的电视作品被炮制出来。大量拜金主义,暴力色情等内容污染了屏幕,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反面影响。而且这些低俗之风往往会引起跟风炒做。

材料二:2008年3月3日,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各广播影视单位始终把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社会效益放首位,进一步繁荣创作、加强管理、净化银幕,为广大群众提供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营造更加和谐、更加“绿色”的电影环境。

(1)请指出材料一反映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应该如何解决材料一反映的问题?

(3)为什么我们要加强对广播影视的管理?

(3)A、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文化市场越活跃,文化产品越丰富,文化生活越繁荣,越不能放任自流,越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B、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C、加强对广播影视的管理,有利于弘扬主旋律,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

走进社会生活教案 篇2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 1第一课时Part A Read and Say。

这是开学的第一节课,而且A板块是语篇的教学,生词、句型都需要在完整的语境里导出来,那么学生在开学的第一节课中,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趣呢?

设计理念: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因此,本节课我利用了“开学我们刚好搬进了新的校区”这一实际情境进行有效的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了解我们的新校区,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 三会掌握单词:first, a term, each other, a building, table tennis room。

日常交际用语:I’m not sure./Let’s go and see./Let’s go andhave a look.

2.四会掌握单词:day, a reading room, all, sure。

句型:Are there any reading rooms in the building?/Is there a table tennis room?Yes, there is./Are there any computer rooms?Yes, there are.

3.熟练朗读并能初步表演对话内容。

教学重、难点:

1. 能听得懂、会说、会读和会拼写单词:day, all, a reading room, sure, a garden, a house, a flower。

2.能听得懂、会说、会读和会写句型:

Is there a/an...?Yes, there is./No, there isn’t.

Are there any...?Yes, there are./No, There aren’t.

How many...are there...?There’s/There are...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1. 事先板书好课题Unit 1“The First Day at School”。

2. 教学图片和卡片。

3. 磁带和录音机。

4.学生每人准备一张白纸(用于画学校平面图,便于对话练习用)。

教学过程:

Step 1课前热身进入状态

1.Greetings. (略)

2.T:Hi, boys and girls.Welcome back to school.

(环顾全班,发现班上来了新同学)继续说:There is a newstudent.

(走向新同学)对他说:Welcome to our school...

(在这里借用班级实际的状况进行语言的交际,顺便引出新知,自然流畅,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S:Hi, Lisa.

Step 2呈现新知,自然引出

T:This is our new school.Look, there are five buildings in the school.

(借用学生对新环境的好奇之心进行新知的教授,有利于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S:Yes.There are some toilets in our school.

T:Great.You’re great.How many toilets are there in the school?

(在教学的同时帮助学生熟悉新的环境,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S:There are six (.../I’m not sure.)

1.Reading room.

2.Are there any...?Yes, there are./No, there aren’t.Is there a...?Yes, there is./No, there isn’t.

3.Building, table tennis room, I’m not sure./Let’s go and see.

教师出示课文图片,师生问答引出三会单词和操练There be的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T:Look!This is a new building

Is there a reading room in it?Yes, it is.How many reading rooms?I’m not sure.Let’s go and see./Let’s have a look.There are two.

4.A table tennis room.

(在老师和新同学的对话过程中,实际上就是给学生创设了一种情景———开学第一天,互相了解新学校的设施结构。在情景中,学生学到了新知识。真实自然的语境有利于教学的有效实施,当然也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Step 4巩固新知,情景交际

1.学生合上书本听录音,整体感知对话内容。

2.学生打开书本,听录音跟读模仿。

3. 分小组活动,在小组内表演对话。

4. 请三至四名学生到台前表演对话。

5.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白纸,让学生在老师的简单介绍下,简易画出学校平面图,然后请部分学生拿着自己画好的学校平面图,2人一组进行对话练习,三组之后,要求全班学生分组讨论,以介绍校园为主题进行对话练习。

(这个环节可以充分发挥部分学生的美术特长,达到学科兼顾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果。)

Step 5课外延伸,拓展能力

1.Copy the new words.

2.Read the text and try to recite.

3.用今天所学的句型介绍校园内的设施并试着写下来。

(学习语言是为了交际,在这个环节里可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将语言和我们时间生活结合起来,语言运用才会显得自然。用口头和笔头把语言有机结合起来,可以防止学生遗忘,也达到了分层次教学的特点,也使语言由课本延伸至了课外。)

教学反思:

通常英语课上给学生创设的情景都是模拟的,不是很真实,常常都很勉强,缺乏语言的情境,不但教师在教授的时候感觉别扭,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感觉很不自然。

1.新授之前的热身部分

教师通过师生间的自由会话,将学生带入一个熟悉的语境里进行新知的学习,使学生自然地进入英语学习环境,开始用英语直接思维。

2.呈现新知的重点部分

本节课的重点是There be句型及一些生词,本课的设计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词义和句意,从而使学生在熟悉的环境里进行语言的学习,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我们一直努力追求达到的目标。

3.新授之后的巩固部分

这个环节的设计可以充分发挥部分学生的美术特长,达到学科兼顾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果。

4. 延伸课外的作业部分

学习语言是为了交际,在这个环节里可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将语言和我们的生活结合起来,语言运用才会显得自然。用口头和笔头把语言有机结合起来,可以防止学生遗忘,达到了分层次教学的特点,也使语言由课本延伸至了课外。

让数学走进生活 生活走进课堂 篇3

一、实现数学走进生活的教学策略

数学概念是抽象的,数学教学应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同时,从学生切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通过具体的事物把原本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活化,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环境和机会,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1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使数学与生活相互融合。

教师在使用新教材时应充分把握教材,在了解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选取并挖掘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将数学问题生活化,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的联系,使数学和生活融为一体,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技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2创设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情景。

例如,在教学“比较轻重”一课时,变教材中小熊和小猴玩跷跷板的场景为我们班学生的课间游戏“背靠背”时,个个表现得非常兴奋,当看到同班又瘦又小的小晶怎么用力也翘不起又胖又壮的冷宏宇时,同学们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同时部分同学站起来说对小晶说:“你翘不动冷宏宇的,他比你重多了。”借助这一场景,同学们不仅明白了轻与重,而且还可以用眼观察识别轻重。这样把生活中的事例引入课堂,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利于培养学生有一双“数学的眼睛”。

二、生活走进课堂,提炼数学智慧

教师努力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事实,从而让学生善于发现数学问题,提炼生活中蕴含的数学智慧,同时也益于构建数学意义。

1综合实践运用,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应为学生搭建实践的平台,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方能感悟学数学的价值。新课程标准中增设了“实践与综合运用”这一学习内容和形式,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用数学思维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例如2009年的“五一”假期,我给学生布置了“数学遍天下快乐在玩中”的实践活动作业,要求学生将旅游途中遇见的数学问题及解决办法绘制成手抄报,作品交上来之后,我惊喜于学生们的创造力,作品多角度的记录了旅游时途中所用时间,计算住宿,交通,饮食花费,绘制旅游景点路线等學过的问题,通过这一实践活动可以看出,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有所提高。

2在实际应用中,养成数学思考的习惯。

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时时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的用数学的眼睛去观察去思考的习惯。如生活中日常的生活问题,像分配车辆租船、游乐场买票、计算储蓄利息、日常购物问题等均发生在身边,都离不开数学的思考。可以指导学生经常写数学日记,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记录下来,说说自己的数学思考。如:在进行《周长》教学后,我出了这样一道思考题:集体野餐时两块同样大小的长方形餐布可以怎样拼搭呢,拼搭后的图形又是什么样的呢?周长变成了多少?由于实际问题条件的开放性,这里要结合生活实际,考虑到野餐时拼餐布应尽量让餐布不重合以便能坐更多人的情况后,答案也并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的。这样,学生在从实际应用中,培养数学思考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数学虽要生活化,“生活”也应合理“走进”课堂

数学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在数学提倡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同时,生活化应合理的展现于数学课堂,把数学变得生活化,但绝不是忽视数学味,不是一味盲目追求生活化,过分的生活化和伪生活化,将会使数学失去数学味,迷失在生活中。

在认识平移现象时,课本中的为我们出示了游乐场过山车的一段轨道图片,学生看到图片时非常兴奋,因为他们都有切身的经历,教师此时提问“那么过山车的运动是平移还是旋转呢?”学生会异口同声回答“平移!”一个善于思考的小男孩提出疑问“过山车不是拐弯就是转圈的,怎么是平移运动呢?此时学生们陷入了疑惑,确实它和平移的定义是矛盾不相符的。那么怎么对这个生活化的例子进行必要的处理,就是教师所要预想的,处理得当会为数学课堂很好的服务,处理不当似是而非的生活数学势必会造成学生思维的弱化。

走进社会生活教案 篇4

一、设计初衷

孩子是在游戏中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快乐成长的。孩子们最喜欢玩区角游戏,在那里他们可以模仿成人的行为,学做“小大人”。我们班的“理发店”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地方,每次看着孩子们像模像样的做“理发师”,真切地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童真童趣。为了让孩子们了解现实生活中的理发店,继续保持对“理发店”的兴趣。于是,我们带领小朋友一同走进了名仕理发店。

二、活动目标:

1、观察理发店的布局和设施,了解部分理发工具的名称及用途。

2、能大胆、主动地与人交流,懂得基本礼仪。

三、客座教师:

汪小平(理发店工作人员以下简称“汪”)。

四、活动对象:

中班。

五、活动准备:

1、事先和理发店联系,做到沟通。

2、师幼共同确定想了解的内容和重点提出的问题。

3、介绍活动地点和参观的礼仪、要求。

六、活动过程

(一)名仕理发店汪小平自我介绍

汪:小朋友们好,我是这里的工作人员一小平姐姐。今天由姐姐带领你们参观我们的理发店,我们的店名叫“名仕理发店”。

(二)了解理发店的作用及标志。

1、了解理发店的作用。

汪:小朋友,你们知道理发店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吗?

幼:理发、洗头、烫发、染发……

汪:是啊,理发店的作用可多了,头发长了可以来理发,脏了可以来洗头,洗完头还可以享受按摩服务来缓解一天的疲劳。如果你觉得直发不好看了,可以来烫卷发,还可以染色。理发师会根据脸型来设计适合个人形象的发型,甚至还可以把短发变长呢。所以说,现在的理发店不但能让人变漂亮、变精神,也是大人们放松、休闲的好地方。

2、认识理发店的标志。

幼:姐姐,为什么理发店的门口都有转动的灯?

汪:这是理发店的标志,叫霓虹灯,把它挂在理发店的门口便于顾客辨认。

3、了解理发店的主要工作人员。

幼:姐姐你们店里都有哪些工作人员?

汪:有店长、洗头的洗发工、理发的发型设计师,还有收银员,等篝洗发工会穿统一的服装,工作人员会佩戴工作牌,这样别人一眼就能认出来了。

(三)参观理发店

1、参观要求。

(1)保持安静,不影响工作人员和客人。

(2)注意安全,不能随意触摸烫发器材。

2、认识理发店的主要布局。

幼:姐姐,你们店为什么分楼上楼下两层,还有里间外间呢?

汪: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这是为了方便不同需要的顾客,也是为了我们的服务工作做得更周到、更有秩序,所以我们将工作区分成“接待区”、“洗发区”、“理发区”、“烫发区”“染发区”等,每一个区都有自己的作用。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这些区域的工作情况吧。

(1)了解“接待区”的作用。

①汪:看,这里就是我们的大厅了,你们在这里看到了什么?

幼:哇,这里的大厅好漂亮啊,有茶几还有沙发,还有书。

②幼:为什么要把理发店布置的像家里的客厅一样?

汪:这很重要。因为有时来店里的客人会很多,需要排队等候。在等待的过程中,能舒服地坐着看看书、聊聊天,这样既不会感觉无聊,还会有一种温馨的家庭感觉。

(2)了解“洗发区”的作用。

①汪:谁知道这些躺椅是做什么用的?

幼:是洗头性。

②幼:为什么要躺着洗头呢?

汪:以前理发店洗头都是弯腰低头洗的,这样洗头人又累又不方便。现在,很多设计师越来越聪明了,设计了这些既舒服又漂亮的专用洗头椅,让你们的爸爸妈妈在辛苦忙碌的工作之余能休息一下。洗头也是理发、烫发工作的第一步。

③幼:姐姐,我们能尝试一下吗?

汪:当然可以:汪小平给小朋友介绍洗头的步骤(幼儿体验):

A、为了防止衣服被打湿,要先把毛巾围好,如果是大人,我们还会给他穿上专用的衣服:

B、客人躺下,头靠在洗头盆中,开始洗。

C、冲水的喷头是可以拉伸的,这样方便冲洗不同部位的头发。

D、洗完头用毛巾把头发包好,扶客人起身。

汪:现在考考你们,洗完头下一步是什么?

幼:我知道,是理发或者吹发;不对,应该是按摩,我和妈妈去理发店时看过的……汪:是的,按摩可以让他们放松身体,还可以促进血液的流通,缓解疲劳,不过按摩也是有讲究!

A、先把毛巾放在衣服上(这样是为了防止衣服被弄脏)枣。

B、按摩的主要部位是头部、肩膀、手臂、背腰(边给郑老师按摩边讲解)。

C、按摩时还要注意力度,不同的客人要求不同,所以要征求一下顾客的意见。

幼:为什么我们去理发时没有按摩呢?

汪:因为小朋友的身体还在发育期,身体各部位还不成熟,不能随便给你们按摩。

汪:放松好了,该去吹剪或烫染

(3)了解“理发区”的作用和各种工具的名称及用途。

汪:这里就是我们剪发、理发的地方了。下面我给你们介绍一些理发用的工具:

①围布的作用:为了不让剪下的头发掉在身上、衣服上,所以之前我们要先围上专用的围裙。

②吹风机的作用:可以把头发吹直,吹干,吹卷。

③梳子的作用:这些梳子和你们平时用的一样吗?

幼:不一样。为什么要这么多的梳子呢,而且有的平有的圆,有的大有的小?

汪:对啊,理发店的.梳子有好多种,它们各有不同的用扁扁的梳子剪头发时用或用来浏顺头发,而且有的是梳直发有的梳卷发;圆圆的梳子配合吹风机可以把头发吹直或吹卷,大的圆卷吹出来的是大卷,小的圆卷吹出来的是小卷。

④剪刀的作用:这些剪刀只能剪头发,不能剪其他的东西。

幼:姐姐,这些剪刀大家一起用吗?

汪:不是的,基本上每位发型师都有自己专用的剪刀。

⑤电热棒的作用:加热后可以把头发变卷。

幼:姐姐,我看到那边有个电热棒和你手上的不一样。

幼:我家里也有一个,和你手上的也不一样。

汪:电热棒有大有小,如果客人想把头发卷得多一点,就用小的电热棒;如果客人想把头发弄得自然点,不要太卷,我们就用大的电热棒。不过用电热棒弄卷的头发,洗完后就会变直。

幼:那我妈妈的头发洗了以后还是卷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汪:那是因为你妈妈的头发已经烫过了,所以洗了以后还是卷的。下面姐姐就带你们去参观一下我们烫发的地方。

⑥观察设计师工作。

(4)参观“烫发区”

汪:我们店烫发、染发的地方在二楼,大家一起上去看看吧。下面姐姐给你们介绍烫发用的工具及其作用:

①发芯的作用:烫发时首先要把头发卷在发芯上面,看看这两个发芯一样吗?

幼:有的大有的小汪:这些发芯和电热棒一样,也有大小之分,可以烫出不同卷度的发型(汪小平给小朋友示范如何使用发芯)。

汪:发芯是用塑料做的,但是有些发芯是空心的,有些发芯里面有小铁惫。

②药水的作用:用发芯卷好头发后接下来就是放上药水了,使头发增加弹性,再把头发加热就可以使头发变卷了。放药水时要适量,不能放得太多萝卜。

③加热器的作用:看看这些加热器有什么不同?

幼:这个加热器像帽子,这个加热器像一把弯刀,这个加热器像贝壳。为什么这里的加热器都不一样啊?

汪:我们这里有芑种加热器,都有不同的功能。像帽子一样的是给空心发芯卷发加热用的。

幼:那为什么这个加热器上面有那么多的电线呢?

汪:这种加热器是给有铁条的发芯卷发加热用的,把电线直接插在发芯上就可以加热了。

④冲发座椅的作用:

汪:这和楼下洗头的躺椅有什么不丁样啊?

幼:这是坐着洗的。

汪: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这是专门给烫发或染发的人冲洗用的

(5)参观“储藏室”。

①幼:姐姐,为什么这里有那么多的假发呢?

汪:这里是我们的储藏室,这些假发是为有些客人想把短发E变长准备的,把这个假发接上去,她们的头发就可以变长了

②幼:这些瓶瓶罐罐里的是什么?汪:这些是染发、烫发的药水,是备用物品,所以先放在储藏室,外面用完时,我们就可以及时补充。

(6)了解“收银台”的作用。

①汪:我们为客人服务好了,客人们接下来要做什么?

幼:我知道,要付钱了。

汪:在哪里付呢?

②幼:那里,我认识“收银台”三个字。

汪:对,我们这里有专用的收银台,由收银员负责接待。

(四)了解理发店的服务特色。

汪:刚才姐姐带领你们参观了整个理发店,介绍了各区域的工作性质。其实要让顾客满意,除了有好的理发、烫发的技术外,我们的服务态度也是很重要的,除了刚才向你们介绍的按摩,提供舒适的沙发、书之外,我们还重视对顾客的迎接工作和招待工作,谁发现我们是怎样迎接的?

幼:我看到门口有人为客人开门。还会说“欢迎来到名仕理发店”。

汪: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这是对顾客的尊重,另外我们还会为顾客提供茶水等服务,让顾客感受到我们温馨的服务。欢迎你的爸爸妈妈也来我们名仕理发店感受一下

(五)小结延伸。

1、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参观了名仕理发店,认识了许多理发、烫发的工具,还了解了烫发的整个过程。这里和我们教室里的“理发店”相比,你更喜欢哪个店。

幼:喜欢名仕理发店。

2、师:我们的“理发店”里还应增加些什么呢?幼儿讨论后要求回去共同改造“理发店”。

3、最后与理发店的工作人员道谢并告别。

七、活动成效

走进社会生活教案 篇5

活动目标让幼儿了解消防队员的工作,培养对消防队员的敬意。

2.了解简单的火灾防范知识,学习简单的自我保护技能。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联系消防队,与中队长商量幼儿活动内容

活动过程

(一)出发前老师说明前往的目的地,并提出注意事项。

(二)中队长主持活动。

1、参观消防队(1)沈:小朋友,我们的房间和你们家里的房间有什么不t-样?幼:房间很整齐,被子叠得像凳子,真干净、真漂亮。(2)沈:是的,消防员叔叔的房间要整洁、简单,一些生活物品要自己保管好,衣服要放在床边,有事时可以马上穿好,而且速度要快。

2、介绍消防员叔叔的衣服和帽子。沈:你们看,这两套衣服有什么不一样?幼:颜色不一样。

(1)介绍衣服种类:我们消防员的衣服分为两种::救火的衣服为黑色,救人的衣服为红色。

(2)介绍消防车类型(边看边介绍):一种车是放消防队救火的器材及用具的,一种车是让被救出来的伤员休息的。

(3)介绍消防工具:在电视里你们看过消防队员救火吗?幼:看过。沈:救火时,他们用到些什么工具?幼:梯子 皮管、灭火器……

(4)介绍常用消防毛具。

①防火罩:是消防员叔叔在救人时,用来保护自己的。

②望远镜: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还有没有受伤的人。

③三脚架:人掉到井里,可以用三角架把他拉上来。

④担架:用来把受伤的人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⑤撬锁工具:紧急时撬锁用的。

⑥防火衣:为了保护消防员叔叔不被烧到

⑦水枪:灭火用的。

3、分析归纳引起火灾的原因。沈:在我们的生活中为什么会发生火灾呢?幼:因为有的小朋友还小,不懂事,喜欢玩火,一不小心就着火了;有的大人吸烟后烟头不灭,随地乱扔也会着火;闪电打雷也可能会引起火灾;家里烧开水时,忘了关煤气灶,也会引火灾;放烟花爆竹时不注意安全,也会引起火灾……沈:是的,引起火灾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人们用火不当,有的是用电不当,有的是雷击等自然现象。为了避免火灾,我们要做到不玩火、不玩电,防止火灾。

4、讨论火场逃生自救常识:万一发生火灾该怎么办呢?幼:赶快逃跑;用水扑灭火;打电话给消防员叔叔•:…,沈:现在叔叔给你们简单讲讲几种逃生的方法。

(1)一旦身受火灾威胁,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匍匐爬行,最好用打湿的毛巾、口罩蒙鼻。

(2)如果楼层已着火燃烧,但楼梯尚未烧断,火势并不十分猛烈时,可披上用水浸湿的衣被,从楼上快速冲盔

(3)如各种逃生的路线被切断,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有条件时可向门窗上浇水,以延缓火势蔓延。

(4)如无条件采取上述自救办法,而时间又十分紧迫,烟火威胁严重,被迫跳楼时,可先向地面抛下一些棉被等物,以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往下滑,以缩小跳楼高度,并保证双脚首先落地。

5、幼儿模拟体验火场逃生:幼儿在听到“着火了”警告后,在消防叔叔的带领下每人拿好一条毛巾在水里浸湿后捂在鼻子上,快速匍匐逃离。(根据幼儿的表现,消防叔叔提出发现的问题和改正的方法)

6、了解火警电话“119”。沈:如果你们发现火灾会怎么做?幼:打电话给消防队。沈:那这里的电话号码你们知道吗?幼:1 19

(三)小结。师:沈叔叔发现小康爱绿幼儿园的小朋友很聪明,今天学习了很多有关消防的知识,你们回家后把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能懂得更多的消防知识,好吗,教学反思

生命不保,谈何教育,安全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将孩子们带到消防队实地参观,模拟演习,孩子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我们相信,当孩子长大成人,他们一定不会忘记小时候这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走进社会生活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更好地与父母、老师、社会和社会上的其他人交往,从而顺利适应社会生活。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形成交往与沟通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

知识目标: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关系的复杂性,掌握融入社会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难点: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合作及融入社会的能力。【导学过程】

一、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一)自主预习

1、人在生产、生活和交往中逐渐形成了错综复杂的。

2、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 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认识。我们会更加关注,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注,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3、个人是社会的。如果把个人看成,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那么,由各种关系拼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 ”

4、人的身份是通过 确定的。在不同的 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二)合作探究

知识模块一 感受社会生活 探究一:教材P2~3运用你的经验

1、结合以上情境和你的经验,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2、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

答案提示:此活动两问,可以让学生据实回答,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答案不统一。探究二:教材P2探究与分享 说说暑假里让你印象深刻的事,并谈谈对这件事的感受

答案提示:此活动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暑假生活,进一步感知社会。知识模块二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探究三:自主学习,问题探究

1、我们的生活有哪些方面与社会有关系?说说我们每天在生活中所使用的物品有和社会各行业有什么样的联系?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选样的?

答案提示: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在生产、生活和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于生存的社会。

探究四:教材P5探究与分享

1、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

2、向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介绍自己,如未曾谋面的亲戚、爸爸的同事、同学的父母,学校的样工,你分别应该怎样介绍?

答案提示:问题1: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问题2让学生理解面对不同的社会关系,我们有不同的身份。

探究五:教材P6拓展空间

1、这些人通过哪些方式与你产生联系?

2、他们的存在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结合你绘制的社会关系网络图和生活经验,说说你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答案提示:学生交流自己的观点,进一步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二、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1.分组分别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后,必须有一定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知识点小结: 我与社会

1.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2.置身社会之中,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3.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存在的社会。4.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三、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一)单项选择题:

1、我们了解社会的途径有()①到休闲农庄体验农村生活 ②到老年公寓帮助老年人 ③看电视新闻读报纸 ④坐在沙发上遐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在学校开展的助残活动中,请多同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性格内向的变得开朗了,冷漠的变热情了。这说明()

①人在社会中能够不断的成长 ②我们应该多了解社会 ③我们的情绪变化太大了

④随着社会生活空间的不断延展,我们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小星和同学利用暑期开展了“社区文明行”的社会实践活动,他们深入社区,观察小区中的不文明现象,针对一些问题向居委会提出可行性建议,并向居民进行“社区文明行”的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进行文明行为宣讲,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告等。活动结束,他们感到收获满满。小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收获有()

①延展了社会生活空间 ②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变得丰富了,认识更深刻了 ③看到了社会的阴暗面,认识了社会的本质 ④培养了社会责任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这说明()A、社会上的每个人是互不相干的个体 B、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C、个人与社会毫无关系

D、社会是一张网,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条线

5、下列几种关系中不属于社会关系的是()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人情关系 6、2017年7月9号,杭州无人超市亮相,阿里巴巴无人超市在杭州开张,自助餐、自主加油、自主成人用品店等这些名词早起让人们熟知,近日,阿里巴巴无人超市“淘咖啡”亮相杭州,没有收银员,无需排长队、东西买完就能走。这说明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应该是()。

A.与其它人毫无关系了 B.越来越封闭 C.越来越紧密 D.越来越分离

(二)材料分析题

1、“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为句名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2、小海是爸爸妈妈的好儿子,是爷爷奶奶的乖孙子,是小梅的邻居,是立志中学的学生,是七一班的学习委员,是小刚的同桌加好友„„

①从小海的材料中表现出了哪几种社会关系?

②这段材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四、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这节课我学会了: 这节课我未解决的疑惑:

《丰富的社会生活》当堂演练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C

4、B

5、D

6、C

让数学走进生活融入生活 篇7

一、生活化导入

每节课开始的导入就好比戏的序幕, 如果设计和安排的合理, 就能引发学生的兴趣, 开启思维的闸门.同时,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 一上课我就跟同学们进行拍手游戏, 要求同学们口算出得数, 算出几个就拍几下:如果有2块月饼, 平均分给2名同学, 每人可得几个?学生很轻松地拍了一下, 动作很整齐, 声音很响亮.那如果有1块月饼, 平均分给了2名同学, 每人可得几个?这时, 同学们伸出手想拍却突然把手停在半空, 拍不下去, 有的同学嚷道:“拍半个手掌, 那怎么拍呢?”我及时问道:“1块月饼可用‘1’表示, 而半块呢?”学生急于知道,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 在教学“整数减法中连续退位”时, 我先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有一个小朋友要买一支8角钱的铅笔, 他身边没有带零钱, 怎么办?”学生说:“给一元钱去找.”教师又说:“他也没有一元钱呢?”学生说:“给十元钱去找.”老师抓住这个契机, 让学生讨论十元钱怎么找.这样从生活经验引出新算法, 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连续退位的算理.

二、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利用儿童身体亲自经历, 用心灵亲自感悟所获得的东西, 是儿童的直接经验.

如教学“乘法应用题”时, 我创设了一个买卖的情境, 让同组的学生互相扮演, 一名学生扮演买笔的顾客, 另一名学生扮演售货员, 其他同学算出买笔要用的钱数, 同组同学轮流扮演不同的角色, 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更容易地接受数学知识.再如教学“行程问题”之前先组织学生进行有趣的表演, 我让两名学生站在教室的黑板前, 准备相对而行, 请另一名学生喊口令.学生一说“出发”, 两名学生很快撞在一起, 我立刻在黑板上画出他们行走的示意图, 并告诉学生这叫做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 碰到一起就叫相遇.我再让两名学生背对背地站好, 一声令下, 他们便向相反的方向走去, 一直走到黑板尽头, 我又在黑板上画出他们行走的示意图, 告诉大家这就叫做相背而行, 到黑板尽头停下的地方叫做终点.还让学生一个在前慢行, 一个在后快走, 做一次追逐表演……教室里一片欢笑, 学生仿佛感到这不是在上课, 是老师在领他们玩, 但他们哪里知道, 这样一玩竟不知不觉地理解了行程问题的概念和数量关系.

教学活动中, 我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 并让学生从多方面的生活中“找”数学, “想”数学, 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融入生活找数学

小学生学习数学应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的一种认识过程, 这种经验就来源于自己的生活.在教学中, 我将学生的经验还原, 让学生在生活中重新体验, 然后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稍加引导, 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学到新知.

如“时、分、秒”的教学是个难点, 因为时间单位比较抽象, 它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对此, 教师可以设计诸多与生活密切相关, 又是学生喜欢的活动, 有数脉搏、跳绳、拍皮球、听音乐等活动.在活动中, 学生亲身感受到、体验到1分钟、1秒钟的长短, 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接着再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填一填时间单位.

用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贴近他们现实生活的内容进行教学, 才能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知识是密不可分的, 使数学课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从而激发强烈的学习和探求数学的兴趣.

四、回归生活用数学

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 又用于生活”的道理, 因此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走出教室, 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 在生活实践中感知, 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问题.“学生学了本领, 就想用”, 这也是孩子的天性.例如教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应用环节, 教师可创设让学生去品尝美食的情境.吃美食, 也要考虑带的钱够不够?数学的应用, 自然而来.

这样的教学安排, 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 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 自然满足了学生求知的心理愿望, 产生强烈的教与学的共鸣, 同时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解决问题, 并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 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 把课堂知识拓展演化于生活实践中, 加深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走进生活,走进心灵 篇8

一、 利用教材,落实口语交际专题训练

苏教版小语教材每个单元练习中都安排了口语交际专题训练,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这些内容都是编者精心设计的,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这些专题训练,要从农村学校的实际出发,根据农村学生的个性特点,用心安排,巧妙设计,将每一堂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落到实处。

二、 走进生活,开展口语交际随机训练

口语交际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学生的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大课堂,教师要把口语交际教学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在生活中随机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1. 就地取材,寻找源泉。农村虽然不像城市那样繁华热闹,但山川田野,家乡特产,风土人情等,皆为农村学生提供了不竭的源泉,特别是近几年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天地广阔,五彩缤纷,生活丰富多彩。这些都是学生亲眼目睹并可以作为交流素材的。总之,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口语训练天地。

2. 开展活动,搭建平台。农村小学生平时课余生活相对单调,学校或教师就要尽可能多地组织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如乒乓球比赛、“国庆”活动、欢度元旦、广播操比赛、学雷锋活动、“庆六一”文艺汇演等。往往在活动之后,学生还沉浸在活动的快乐之中,余兴未尽。教师可趁机组织学生把活动过程中自己最感兴趣的,活动中表现最突出、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或者是最能给自己带来收获的情节等和大家交流、分享。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 偶发事件,即兴训练。校园里、课堂上,经常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学生往往又对这些突如其来的事情充满好奇。教师可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并要求学生对每一个话题的表述都尽量做到条理清晰、方式恰当,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知不觉之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三、 走近学生,开发口语交际评价功能

口语交际不仅是语言与语言的交流,更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口语交际课是学生与学生,特别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在交换思想、交流意见时进行的心与心的对话。农村小学的学生相对城市学生来说缺乏自信,缺乏表现欲。这就要求教师在口语交际中走进学生的心灵,克服他们的心理障碍,引领他们无拘无束的、尽情地进行口语交流,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1. 关注了解学生,让他们有话可说。口语交际教学要使学生说话,就得让他们有话说才行。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设计口语交际教学时,应多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符合他们思想的话题,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打开学生的话匣子。

2. 理解欣赏学生,让他们有话敢说。由于多方面原因,农村学生大多数胆子小、害羞,怕说错话、怕老师批评、怕同学笑话,往往有话却不愿意说,不勇于表达。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能够营造一个轻松的、积极的、和谐的口语交际环境。在课堂上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通过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目光,一次肯定的点头,一句由衷的赞扬,传达你对他们的欣赏。呵护好学生口语交际时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保护好学生口语交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他们一定也会像城里的学生那样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3. 激励引导学生,让他们有话会说。在学生有话说并且敢说话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培养他们会说善说。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认为学生经过口语交际训练之后,交际能力达到何种程度最终还需一定的评价反馈。评价的目的不是要给学生排个高低上下,而是为了让学生得到富有建设性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口语交际水平有一个真实的认识,并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以利于下一阶段的提升。农村小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评价反馈这一环节,激励引导学生有话会说,说得准确、说得得体、说得精彩。长此以往,相信农村的学生也能做到妙语连珠、能言善辩。

让地理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 篇9

——初一地理教学浅谈

作者单位:江东镇初级中学

作者姓名:李政权

论文内容摘要:

各学科的教学都离不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将身边的事引入课堂,提醒大家从平时的生活中去寻找与地理有关的知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离不开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适当引用古诗句,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还能增添课堂气氛而又略带些文学色彩;巧用实验来解释课堂问题,瞎猜测的现象就会减少甚至消失,既让学生学得有趣又可让学生初步树立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正确世界观和学习观;自制简单教具,化抽象为直观,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结合时事热点,要家事国事事事关心,将地理知识教活学活等讲授地理课 的方法,都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让地理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

——初一地理教学浅谈

歌曲《一剪梅》中唱道,“爱我所爱,无怨无悔”,如果我们教

师能将其中意思体现在课堂上,让学生和教师都能做到“无怨无

悔”,那该是一种多么美妙的境界啊!

要让学生爱上地理课,关键要看我们如何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何让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中感受地理知识的价值,如何让地理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地理。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

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使用的是新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许多的教师对此有些不适应,其实这是时代进步、教育变化、观念流

动的具体体现。

一、谈身边的事、兴趣引入课堂

本学期七年级所使用的是广东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地理》教材,教材在编著上有着明显地域性特点,而且在“绪论”部分给出了三个

内容,即“地理学习什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地理”和“怎样学

好地理”。

在学习“地理学习什么”这一小节时,新学期的第一堂课我没有

按书上的内容进行直接解说,而是首先提问:“今天大家上学带雨衣

了吗?”“没有!”“那为什么没有带呢?请同学们在教材上找出的在何种情况下该带雨衣的内容。”学生在书上的小男孩撑雨伞避雨的插图中立即就找到了答案,学习兴趣初步被激发起来。

紧接着在讲解“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地理”时,我先让学生按照

衣、食、住、行的顺序看书上的内容,并提出要求让学生去自我发现

问题,学生的注意力又很快就集中起来。“衣”的内容很快就得到了

解决;“食”的问题稍难,但通过“北方人与南方人的主食不同”的对比,教师并对此现象稍作点拨,并且把“江西人不怕辣、四川人辣

不怕、湖南人是怕不辣”的鲜活内容引进课堂,并且“将辣就辣”,告诉同学们在给他们上地理课的老师“我”就是怕不辣的湖南人,同

时还将当初来潮州时由于饮食习惯不同,半月瘦七斤的事实也搬上了

讲台,听得有的同学的竖起了耳朵,答案找到了,课堂气氛活跃了,连新学期的老师自我介绍也就此完成了。还有一项“调查水果产地”的课堂活动内容,“荔枝”和“香蕉”不用教师提醒,教室外的荔枝

树和香蕉林就是答案。而对于“苹果”和“水蜜桃”的产地问题,我提醒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去寻找,结果他们在家里水果的包装箱上找

到了答案。至于“住”,当明确了教材中不同民居的分布特点之后,我重点选择了近在咫尺的“客家围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种民居

分布在福建、江西和我们广东潮汕地区的饶平县境内。我提问学生:

“客家围屋为什么会名扬海外而成为我们潮州旅游的重点开发项目

呢?” 故意设下了一个悬念,同学们见问的是身边的地理事物,兴

趣自然地又被激发起来,可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最后我明确,这事与美国有关。美国是当时世界的超级大国,在太空中拍摄到中国

这一种民居时,误认为是中国的核试验基地,曾一度引起惊慌,因为

这种民居的外形酷似核试验基地建筑物,而且还派情报人员进行侦

察,“客家围屋”也由此而出了名。“行”的内容是地理知识的应用

价值,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同样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答案。“怎样学习

地理”的问题我则要求同学们从教师的教态中去领悟。此类课堂兴趣的激发不一而足,这样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离不开地理,地理知识

就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

二、古诗句的适当引用

上地理课是我的兼职,我的专业是语文,但能将语文知识用在地

理课上来,那又是另一种教学收获,同样也会收到另类课堂教学效果,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习热情。我在《认识地球》这一章的学习开始时就采用了引用古代诗歌激发兴趣的办法。

古人认识地球形状经历了“天圆地方说”、“浑天说”的阶段,最后由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才真正地证实了地球是一巨大的球

体,教材上配有“阿波罗”号拍摄的地球的照片则用现代科学方法更

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以前所学过的古代诗句来

证明地球的表面是球面而不是平面的呢?”大家纷纷议论起来,见同

学们一时想不出来,我就将《登鹳鹊楼》的头两句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一念,很快在座的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读道:“欲穷千里

目,更上一层楼。”“对!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并顺势立即在黑板

上画了两个表示地球的大圆,分别添上两个大小一样的小孩样子的图

象,一个站在地平面上,一个站在高出地面许多的高塔顶上,再分别

指出他们视野所涉及的范围,简单明了。“同学们还能找到类似的诗

句吗?”没有让学生思考,我又脱口说出:“孤帆远影碧空尽。”“惟

——见——长——江——天——际——流。”大家说兴趣激发的效果

如何呢?其实这句诗的联想是来自课本的“活动”实验,实验说将带

帆小纸船把它分别沿球体和正方体的背面自下而上移动,所得到的结

果是:在球体上,总是先看到小纸船的船帆,再看到船身。我通过逆

向思维,联想到了此句,同时将刚才的实验反过来做一次,解释给大

家看,从另一首诗中再一次证明地球的表面是球面而不是平面的特

点,使学生觉得反复而又不累赘,这又与后面用毛泽东“坐地日行八

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诗句来证明地球的周长相得益彰。此时我发现班内还有的同学拿出手中的小地球仪来并做了一个小纸船,自己

试着做实验呢。这样既增添课堂气氛又略带些文学色彩。

三、实验说话,别瞎猜测

在《地球仪》和《地球的运动》的教学中,我过去曾遇到学生瞎

猜测的情况,基于此,我在课前要求每人自备小地球仪一个,教师则

准备一个大的教学用地球仪,以便用来解答课堂问题。

新地理课程标准统摄下的地理教材,图文并茂,彩色插图形象直

观,上课时要求学生对照手中的地球仪进行观察,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上课时将手中的地球仪与书中的插

图一对照,老师略作提示,地球仪上的各种地理事物的名称,比如南、北极的位置、经纬线的特点、方向的辨别、自转的方向以及在南极上

空看地球自转为顺时针方向、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逆时针方向的问题等等,就会迎刃而解,教师的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瞎猜

测的现象就会减少甚至消失。这样既让学生学得有趣又可让学生初步

树立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正确世界观和学习观,这也

是教师教学的职责所在。

四、简制教具、即兴发挥

农村中学,教学设备相对而言比较简陋,没有专用的多媒体教室。

在学习“地图的运用”一节时,地图的三要素即方向、比例尺、图例

和注记都是基础。如何将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知识轻松地传授给学生

不难,但得之不难失之必易,就得想法转变它,让知识得之不难失之

也不易。我就尝试自制方向标进课堂。其实办法十分简单:将两条一

样的长方形硬纸条钉成一个“十”字架,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定向法,在四端分别用钢笔标明“东”“西”“南”“北”字样

(如图1所示)。插图中所举的辨向方法先由学生自己去观察,教师授新课后明确并归纳地图上的三种辨向方法即经纬线定向法、指

向标定向法和一般定向法后,出示自做的“方向标”教具,建议学生

也都亲手做一个,以备以后在遇到类似方向问题时使用。

门(图1方向标)(图2 教室平面图)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概念是抽象的文字表达,较难理解,我让学生自己动手的办法来诠释概念,化抽象为直观,收到良好的效果。我课前准备好教学用的皮卷尺带,课堂先要求大家准备纸笔和直尺,用以描绘本班教室平面图,明确概念的含义后,请两位同学来丈量教室的长、宽并报出数据。首先量得长为10.20米,再量得宽为7.25米。随即提问:“大家如何在纸上将本班的教室平面描绘出来呢?长度单位怎么确定?”“用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米。”“对!这就叫做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且长度单位为厘米。”并板书该图所需要的比例尺公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1= 实地距离100

比例尺概念含义问题解决后,紧接着要求大家详细地标出讲台、教室门的位置,制出座位表找出自己所在的位置。

比例尺在地图三要素中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比例尺的大小比较,如何判断比例尺大小,比值是关键。比例尺是分子为1的一个特殊分数式,我结合读图给学生明确:比值大比例尺就大。再根据比例尺公式分别要求写出求图上距离的公式和求实地距离的公式(即: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比例尺;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接着再用同样大小的纸画一张本校的校园平面图,问:“现在应该选择多大的比例尺较为合适?用画本班平面图的比例尺如何?”“不行!”最后大家商讨决定选择1:5 000的比例尺为标准较为合适。完成校园平面图后要明确标示出本班所在的教学楼位置,然后提问:“现在能否找出我们的座位?”“不能!”水到渠成请同学们记住书上的结论并朗读:“图幅一样,比例尺大小不同,显示的地理事物详细程度就不同。比例尺大,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较小,显示的地理事物较详细;比例尺小,所表示的实际范围大,显示的地理事物较粗略。”学生当然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

此时,我看见早晨的阳光正好从教室的前门射进来,便顺势“就地取材”,来了一个即兴发挥,利用在序图中 “有太阳时利用影子辨别方向”的提示,要求大家在本班教室平面图上添加表示阳光的箭头符号(如图2所示),教师亦绘出一幅同样的平面图在黑板上。提问:“我们的教室与学校的大门是平行设计的,请问我们学校的大门朝什么方向?”此时,我拿出自做的方向标(如图1所示),将带“东”字的一端对准太阳光源一对比,让同学们来判断,结果很快就得出学校是朝东南方向的答案。这样巧妙地将方向和比例尺的知识综合运用,课堂效果理想。

五、引时事进课堂、激发学习热情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的,书要读,而且要多读,但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家事国事事事关心,将知识教活学活。

这学期在学习《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时,学习了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多个板块拼合而成的。得出的结果是板块之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中,而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边缘比较活跃,通常表现为张裂拉伸、俯冲碰撞、断裂错动等,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知识难度不大,学生也容易懂,但要使学到的知识得到进一步升华,则无从谈起,因为没有鲜活的东西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如果将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时事热点引进课堂来,所起的效果则明显不同。比如我在给学生讲完这一节内容时,及时将2005年11月刚在巴基斯坦发生的地震新闻内容引进课堂,引导学生查找该地的位置。提问:“巴基斯坦为什么会发生地震?谁能用刚学过的板块构造的知识来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反应积极并立即开始查找,此时及时指导学生将教材中的“六大板块的划分及运动示意图”和配套《地理地图册》中的序图“世界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对照。被提问的学生很快就作出了回答:“因为巴基斯坦处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而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学生运用同样的方法解释了地中海在将来会消失的结论。其实这就是知识的时代性、流动性的一个具体体现。此时再一次用我的一句口头禅 “学地理不会图,越学越糊涂”送给学生,强调地图在学习《地理》中的重要性。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中基本理念的要求,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就是要学生能亲身体验地理知识的运用,懂得知识的价值所在。这些只是我个人在地理教学中的一点浅薄见解,只想能起到抛砖引玉作用,目的在于希望大家真正做到“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参考文献:

《地理》(七年级上册),2005年6月第二版

《地理地图册》(七年级上册);

《地理课程标准》。

《中国自助游·旅游者大全》吉林音像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

上一篇:浅析企业存货内部控制下一篇:学校食堂承包合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