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年级《这儿真好》说课稿

2024-05-21

小学语文一年级《这儿真好》说课稿(共9篇)

小学语文一年级《这儿真好》说课稿 篇1

新课程改革像一缕春风吹进了教改的草地.当我们翻开色彩缤纷`凝结着编者智慧和汗水的教材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儿童世界。每一篇课文都引领着孩子们去认知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了解这个美好的世界。

一、教材分析

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的课文《这儿真好》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讲述了一只小熊找朋友的故事,告诉我们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小熊在荒岛上很孤单,第二部分写小熊在云儿的指点下,开始在岛上种树,第三部分写小熊找到了朋友。关键在于通过读书,学生感悟到找朋友和种树之间的联系,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与课文相配的插图也形象地再现了课文。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从学生的发展考虑,根据课程阶段目标及教材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a)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儿。

c)教育学生从小要爱护环境。

三、教学重点

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本班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教材本身的特点,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在教学中营造一种我想读,我来读,我要读的氛围,在读的基础上有思有悟。

四、教前准备

教师:磁带、录音机、小黑板、各种动物图片、画纸

学生:准备好水彩笔、带上自己喜欢的玩具动物

五、教学理念

1.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创设师生平等对话的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上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一种氛围。

2.积极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3.充分开展探究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课堂上,给学生创新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教学设计的特点

1.读中品味,培养语感。

在设计教学策略时,我以读为本,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体味课文内容,感受小熊的孤零零,小熊的辛苦,小熊的高兴和小岛的荒凉与美丽。在读中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在读中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培养语感,了解这儿怎么好,受到情感的熏陶。

2.激发兴趣,提供语言环境与想象的空间

把学生看成发展的人,必须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一个平等、轻松、趣味的课堂,无疑会让学生轻松自在,兴趣大增。例如在教学中,多处出现动物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燃起他们看的欲望,说的欲望,读的欲望。当教师变成云的时候和学生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会睁大眼睛,兴趣盎然,会把小熊问云儿的话读得入情入境。在看到黑板上到处都是树,是花,是草时,学生的兴奋是不言而喻的,此时此境,他们会张开想象的翅膀,说出自己心中最美的小岛景色。

3.创设情境,展示自我。

本节课给了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一个舞台,创设适当的情景,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展示自我的愿望。例如,在出现小岛的美景时,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画笔,把自己心中的小岛画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学生从画岛,到说岛,最后读课文,感受与课文融为一体。在朗读中放飞想象,联系说话,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此外,这些环节也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培植了创新的幼芽!

4.拓展延伸,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在拓展活动中,结合本文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挖掘教材的空间,利用身边的教材资源,让学生自由表达。如说一说家周围或学校的环境怎么样?你满意吗?你打算怎样让周围的环境变得更好?又如布置实践作业,和家人一起去种树。这样的设计深化了课文,把想法变为行为,知识与技能、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在一起,营造一种开放的课堂。我想孩子们会有一串串童言稚语,一个个奇思妙想。课堂会真正成为一个让生命涌动的个性展台。

七、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

由课题这儿真好引入课文,读题后,让学生说出上节课的感知,说出这儿指的是小岛,教师由以前的小岛是什么样儿的引入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

1.读第一自然段,学生看图片直观地感受小岛的荒凉,感受小熊的孤单,让学生成为小熊,说说小熊想要做什么,加深体会,了解小熊的心理,朗读时自然入情入境。

2.教学第二小节时,我自己变成一朵云,学生很感兴趣,适当的指点,如果你是小熊会对云说什么,然后出示小熊问云儿的话,学生体会到小熊的心情,朗读也就融入其中了。

3.教学第三小节时,我以很快的速度拿下云儿的头饰让云变成一棵树贴到黑板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时,我让学生讨论小熊明白了什么?学生的兴趣很高。小熊是怎样做的呢?让学生通过读来感受小熊的辛苦,接着让学生用画笔画出自己心中的小岛,这样既给了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机会,也给了学生创新的机会,紧接着让学生说一说现在的小岛。读一读文中的句子,一步步加深对如今小岛的印象,进一步感受小岛的美。最后让学生齐读第三节,整体感受。

4.教学四、五自然段时,由我变成小熊为引子,引出会有哪些动物来呢?学生拿着玩具动物赶来和我(即和小熊对话),贴图片,读课文。这样的设计学生自主地说,自主地读,自主地解决问题,说出这儿究竟好在哪儿。

5.教学第六自然段时,学生充分感受小熊的高兴,齐读第六节。

6.全文读完后,我让学生听课文录音,再一次感受课文内容。

(三)总结

(四)拓展延伸

让学生说说我们学校或自己家周围的环境怎么样?你满意吗?你打算怎样让你周围的环境变得更美?这样设计,使知识与能力,课堂与课外有机结合,也体现了一种人文精神。

(五)作业

和家人一起去植树,过一个有意义的植树节。这个环节将学生的想法变成行为,也是给他们一次实践的机会。

小学语文一年级《这儿真好》说课稿 篇2

教材分析:

xiaoxue.xuekeedu.com

课文讲述了一只小熊找朋友的故事,告诉我们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这篇课文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写小熊住在荒岛上很孤单。第二段(第二至三自然段)写小熊向云儿请教后,开始在荒岛上种树。第三段(第四至六段),写小熊找到了朋友。学习这篇课文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悟到找朋友和种树之间的联系,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课文配有插图,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教学的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学情分析:

课文较长,因此在指导朗读方面要花较多的工夫,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可以小熊找朋友为线索指导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抓住“孤零零”这个词语,让学生想象小熊住在荒岛上的情形,体会“孤零零”的感受。第二、三自然段则是感悟小熊种树的辛苦,感受小岛上发生的变化。第四、五、六自然段无需多讲,可放手让学生自读,抓住“这儿真好”想象一下小岛现在的样子,说一说这儿好在哪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联系上文,把小熊一个人孤零零的情景和小动物们都夸这儿真好,纷纷住到了小岛上的情景相对比,来加深体会,感受小熊的惊喜心情。可以通过听学生的朗读,看学生的表情判断学生是否感悟。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2个偏旁部首。

3、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里。教育学生从小要懂得爱护环境。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生字词,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朗读。

2、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里。教育学生从小要懂得爱护环境。

一、激趣导入

出示小熊图,问:瞧,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只什么?认识吗?

想知道小熊的故事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第15课讲的就是这个小熊的故事(贴小熊图)。让我们打开书,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课文比较长,生字也比较多,遇到不熟悉的字划出来,多读几遍,看你读几遍能

把这个故事读下来。——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2、检查生字:小熊还带来了一些生字朋友,你们认识吗?

出示:小象小猴荒岛

天空梦见孤零零

一座一年一起玩

xiaoxue.xuekeedu.com

谁来读读第一行的词语?(真棒,一下子就把这几个词语读对了,我们一起跟她读)

谁来读读第二行?——第三行谁来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小朋友真厉害,一下子就把这些词语读下来了)

老师这还有两个更难的,谁来读好它?

继续出示: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真棒,我们跟着他读一读)

还有这两个,会读吗?出示:高兴极了不停地说(我们一起读一读)

三、精读课文,指导感情朗读

1、词语会读了,课文小朋友也会读了吗?我请一个小朋友起来读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小朋友仔细听。

2、读了这一段,你知道小熊住在哪里吗?(简笔画:荒岛)

想象:荒岛会是什么样的啊?(没有树,没有花,光秃秃的)

是呀,小熊一个人住在这个荒岛上,没有树,没有花,多寂寞、多孤单呀!书上哪个词讲小熊很寂寞很孤单的?我看哪个小朋友最会读书!——示“孤零零”(齐读词语)

问:小熊孤零零的,真孤单啊,它想做什么呢?(找朋友)

是呀,小熊孤零零的,真想找朋友啊!——谁再来读读这一段?读出小熊特想找朋友的语气?

是呀,小熊孤零零的,多可怜啊!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小熊这么想找朋友,这时候,它看到什么了?(贴“云”)——谁来读读第二自然段。

小熊多么着急地想找个朋友啊,谁来着急地读一读?

引读:我们现在都是小熊了,看到天空飘来一朵云,连忙问:“——”(指导读出着急找朋友的心情)

4、学习第3自然段

(1)多着急找朋友的小熊啊!那云儿是怎么说的呢?快点往下读读——生自由读——谁来说说云儿怎么说的?(还有谁也找到这个地方了?

(2)师演示:把白云变成一棵树

问:云儿飘来飘去不说话,变成了什么?

那云儿这是什么意思啊?谁来告诉大家?

——它是让小熊种树啊,小熊明白了吗?它是怎么做的?

(3)示:“小熊明白了,它在岛上种呀种,种了许多小树苗。”

xiaoxue.xuekeedu.com

——小熊种的树多吗?想一想,这句话应该怎样读?

(4)那么种了这么多小树,小岛怎么样了?再接着往下读一读,示:“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5)那怎样才是“漫山遍野,绿叶成阴”呢?

(指黑板)小朋友看这,小熊种的小树苗在小岛上一年一年长大了(师边述边在上面画几棵小树)那这是不是绿叶成阴,漫山遍野了呢?——怎样才是呢?——你认为小熊还会把树种在哪呢?谁上来种一种?(指名学生上黑板种树)

小岛上种满了树,再想象一下,小岛上还会有什么?(花,草)——指导学生把花草画上(下面的小朋友看看,这是不是你想象的“漫山遍野,绿叶成阴”呢?)

看图理解:小岛变美了,这儿是树,那儿是树,它们你连着我,我连着你,这就是——“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6)看着这幅图,把这段话再读读,会读得更美——指名读,师给配上音乐——齐读

5、学习第4、5自然段

过渡:小岛在小熊的辛勤劳动下,到处都长满了小树,漫山遍野,绿叶成阴,变得多美呀!那他找到朋友了吗?——快速读读第4、5自然段。

(1)小岛上都来了哪些朋友啊?

A、小鸟——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在说什么呢?——指名读小鸟的话

我们都变成小鸟了,伸出你的翅膀,一起说说:——(引读小鸟的话)。许多小鸟飞来了,都在这住下了(一起动作演示)

B、还有谁也来了?它们怎么来的?小象说什么?

小猴也来了,小猴说什么?——小鹿呢?

“这儿真好”,好在哪里啊?

(2)分角色朗读——学生分小组分别做小鸟、小猴、小象、小鹿,师读旁白。

小岛上不只来这几位朋友,一定还会来好多朋友呢!小朋友想想,还会有哪些小动物来?它们会说些什么?

6、学习第6自然段

小鸟、小象、小猴、小鹿都在这儿住下了,现在最高兴的是谁啊?——谁来高兴地读读最后一段?

我们现在都是小熊了,一起来读读。

四、回归整体

喜欢这个故事吗?回家能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吗?要讲好这个故事,首先得把课文读好,读熟,让我们拿起书,再把这篇课文来读读,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学生配乐朗读。

五、复习生字词

故事中的生字宝宝还舍不得大家呢!谁来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写本课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一、复习检查

1、按课文内容填空

xiaoxue.xuekeedu.com

示没有拼音的生字词,学生认读——奖——课后拿着卡片考考其他小朋友。

这儿原来是一个()的荒岛,后来小熊在这里种了(),几年后,这儿()(),()、()、()到这儿安家落户了。

2、说说“这儿”好在哪里?

有树木:一年、两年,小树长大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有动物:许多小鸟飞来了,小鹿啊,小象啊,小猴啊都划着船来了。

这儿绿化搞的好,空气新鲜,绿叶成阴,生活在这里一定很愉快。

二、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座玩空呀年象极

1、自主学习,说说用什么方法来记字形(留下足够时间,让学生思考,互相交流)

2、结合学生发言,教者小结:

部件法:玩:“王”和“元”,合成“玩”。

座:“广”字头,里面“坐”。

空:“穴”字头,下面“工”。(教新偏旁“穴”)

猜谜法:象:撇刀下面一扁口,一撇穿“口”往外走,弯钩里面两小撇,一撇一捺在外头。(教新偏旁:撇刀头)

关键法:年:上面像个“人”,下面记笔顺:横竖又横竖,“年”字就写成。

3、指导写字:

座:半包围结构。注意:上面部分的横要略短,“坐”要略向左靠,否则会出现松散现象。

玩:左右结构。注意:左边“王”的最后一笔改为提,“元”的撇画写得稍长,要延伸至“王”的一提之下。

空:上下结构。上面是“穴”字头,要盖住下面的“工”字。

年:独体字。第一二笔写得偏小,三横之间保持等距。

极: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高右低。

象:上中下结构。上面两个部分只占二分之一。中间部分先写一个扁扁的口。另外要处理好三撇。

4、按笔顺描红。

xiaoxue.xuekeedu.com

三、作业

小学语文一年级《这儿真好》说课稿 篇3

教材分析:

《这儿真好》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童话故事。全文描写了居住在荒岛上的一只孤单的小熊,在“一朵云”的启示下植树造林,最终迎来许多朋友的故事。个人认为本文语言浅显易懂,却又富含改善和保护环境的深刻寓意。是培养学生朗读,发散思维,练习说话的好教材。

我现任班级的学生喜爱朗读,尤其喜爱读童话故事,相信良好的情境创设能激发我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要把交朋友和植树造林联系起来,对一年级学生而言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个生字并正确、美观地书写,识记绿线里的生字,认识“穴”等新部首,用替换同义词等多种方法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里。激发学生爱护生态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重点与难点:

1.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诵读感悟,理解“这儿真好”,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投影、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文的插图;词语卡片、生字卡片、田字格。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5月2日 总第73课时)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个生字并正确、美观地书写,识记绿线里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里。重点与难点:

1.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诵读感悟,理解“这儿真好”。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⒈谈话交流:小朋友,你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吗? ⒉情境激趣:(动画演示:荒岛上的小熊找朋友。)你愿意到小熊家去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中的图画和教师有启发性的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进了学生与课本的距离。)

二、自读感悟,品味体验

⒈自读第2、3自然段,思考:小熊是怎么找朋友的,他说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⒉讨论交流。

(随机演示动画:云飘来、云变树、小熊种树、绿岛图)

通过自读、指名读、挑战读、互读、评价读、小组赛读、齐读的方式朗读感悟: ⑴“云呀云,我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读出小熊着急、难过的心情。)⑵小熊明白了,他在岛上种呀种,种了许多小树苗。(读出种的树多,及小熊种树的辛苦。)

⑶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看图引导理解: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的词义。读出种树时间长,到处是绿树的景象。)

⒊引读第2、3自然段。

⒋过渡:如今荒岛变成了绿岛,现在你们愿意到小熊家去了吗? ⒌自读第4、5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⒍讨论并动画演示:(一只鸟飞来了,许多鸟飞来了,远处的小鹿、小象、小猴也都划着船来了。)再换位体验:

⑴如果你就是他们,来到这座绿岛上,你喜欢这儿吗?你会说些什么? ⑵随机指导感情朗读:①“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 ②“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

(朗读方式:各自练读——选择自己的好朋友读——上台表演读——评价——赛读)⒎练习说话:(谁)来到这儿,说:“!”(先小组讨论,再大组交流)⒏引读第6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自读,听别人读,开火车读,动作理解等多样形式与生字见面,让学生尽快感知生字的读音和意思)

三、自主探究,重点指导

⒈认读“象”、“空”。

⒉(媒体演示“象”)帮助学生掌握“象”字的结构、笔顺、重点笔画。⒊学生描红,仿影,临写。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生字的字形,这样会记得更牢,而且增强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培养自学能力。会读会写会用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按笔顺正确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5月3日 总第74课时)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个生字并正确、美观地书写,识记绿线里的生字,认识“穴”等新部首,用替换同义词等多种方法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里。激发学生爱护生态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重点与难点:

1.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诵读感悟,理解“这儿真好”,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一、复习巩固

1.小朋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趣的童话故事——《这儿真好》!(板书课题,齐读)2.词语朋友排着整齐的队伍等着和我们交朋友呢!赶快和他们认识一下!出示词语:一座 天空 连忙 说话 小猴 指名认读,并齐读。

一年 小象 荒岛 梦见 不停

孤零零

漫山遍野 绿叶成阴(设计意图:以直接、简洁的语言切入课文第二课时的学习,用“与词语朋友交朋友”这样一个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既复习了字词知识,又使学生一下子跳入了一个富有童趣的教学氛围之中。)

二、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联系生活——伤心着小熊的伤心

聊天:小朋友们,你们都有好朋友吗?(有)跟好朋友在一起玩,心情怎样?(自由说)(评:几句闲话,一下子拉近师生的距离,也为以后真切地体会小熊的感受打下基础)引入:可是,有一只小熊却没有朋友,这是怎么回事呢?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想一想(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多媒体演示一座小小的荒岛)你看这是什么地方呀?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岛?(板书:荒岛)

2.读明白了吗?(指名说:因为小熊住在荒岛上。)

这荒岛是个什么样的呢?(出示荒岛图)看看图,会用“荒岛上没有___,也没有___。”说一句话吗?

(评:挖掘教学资源,匠心设计,引导学生说话,自然,实在。)

(出示文字:一座小小的荒岛上住着一只小熊。)对,这是一个没有花草、没有树木的荒岛,谁来读这句话?

3.小岛上没有树木,没有花草,(贴小熊图)只有这想着心事的小熊。

生活在荒岛上的小熊是什么样?看看他的表情,学学他的动作,用一个词儿说说,“这是一只___的小熊。”(学生自由补充说)

书上用了一个词,也写出了小熊的感受,找一找。(孤零零)

小熊一个人生活在荒岛上,他感到——孤零零的。(学生接述:孤零零的)什么叫“孤零零”?(板书:孤零零)

孤零零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你有没有感到孤零零的时候呢?能不能说一说? 现在,你就把自己当成这只小熊,孤零零的,心里会怎么想?

(评:通过看看、学学、演演、说说,再调动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实际,在不经意间,感受了小熊的孤零零,为感情朗读奠定基础。)

多可怜的小熊啊!(面对小熊的画图)我能理解你,让我读读第一小节,和你做个朋友。(师范读)

你能理解小熊吗?你愿意做小熊的朋友吗?谁愿意读?(生读)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通过看图、讨论,全班小朋友都愿意跟小熊做朋友了,现在,我们一起读一读,让小熊感受到我们大家对他的关心。(齐读)

(评:即使是引导读书,也充满了人情味:坦露着一颗童心,流淌着爱的深情。)4.(出示文字:小熊感到孤零零的,每天睡觉都梦见和许多朋友在一起玩。)指导朗读,读出孤零零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呈现一幅没有花草、没有树木的“荒岛图”,帮助学生体验小熊孤单的感受,并与后面呈现的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的“绿岛图”形成对比,从感官上体验小岛的巨大变化。)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朗读感受——急切着小熊的急切(版画演示白云“飘来了。”)

没有朋友,小熊心里多着急,多难过呢!这时,他看到天空飘来一朵云连忙问——(出示文字:小熊看到天空飘来一朵云,连忙问:“云呀云,我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相机评议)如:

很好,你读出了小熊的感受。你能体会到小熊的心情了。

老师发现你的眉头皱起来了,都把自己当成小熊了。大家也学学,一起来读读。(齐读)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这时小熊看到天空飘来一朵云!(多媒体演示:天空飘来一朵云)

2.指导朗读,抓住“连忙”一词,读出小熊着急的心情。

[教师评价语:老师觉得你这个“连忙”读得特别好,没有朋友,小熊多着急呀!] 3.云儿不说话,飘来飘去变成了一棵树。(多媒体演示:云变树)小朋友,你猜猜云儿想告诉小熊什么呢?

4.读书想象——小岛变了模样云儿不说话,飘来飘去变成一棵树(版画演示“云变树”)聪明的小朋友知道云儿想告诉小熊什么呢?(让小熊种树。)

可是,种树和找朋友有什么关系呢?你知道吗?

小熊明白了吗?他是怎样做的呢?(出示文字:小熊明白了,他在岛上种呀种,种了许多小树苗。)自己读读这句话说说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5.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听得认真的小朋友,在你的头脑中肯定会出现画面的(生闭眼睛,师范读)

好,睁开眼睛,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是呀,整个荒岛都要小熊一个人来种,他种呀种,不停地种,种了许多小树苗。小熊多——辛苦呀!(学生接述)

指导朗读,抓住“种呀种”“许多”读出小熊种树的辛苦。你觉得小熊种得怎样,就用怎样的语气读。(学生朗读)

(引导)为了能把岛上全部种上树,他早上种,中午种,晚上还要接着种,这就叫——种呀种。为了能把岛上全部种上树,他今天种,明天还要接着种,这就叫——种呀种。小熊种呀种,你从这个词中读出了什么?(辛劳、但又是快乐的)

[教师评价语:听了你的朗读,老师好象看见小熊正在挥汗如雨地种树呢!](评:本环节中,充分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给孩子们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感悟,再加上老师对学生的“种呀种”的适时引导,孩子们走进小熊的心里,读得动情,在读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学习的乐趣。)

6.就这样,小熊种呀种,一年,两年过去了,这时的小岛是啥样呢?找出课文中的语句读一读。想看看吗?(出示两年后的小岛图)就这样,一年、两年……荒岛变了,变了……(多媒体演示:漫山遍野,绿树成阴的绿岛图)小朋友你看,荒岛变成什么样了?

7. 小岛上到处都是树,这些树长得很茂盛,树叶挨挨挤挤地靠在一起,书上用了两个美美的词,谁能把它找出来,美美地读一读。(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这漫山遍野,绿叶成阴是什么样?看看图,想一想,谁来说说。

(指图上的绿树)看,这些绿树长得——(很多| 到处都是的)对,这就叫——漫山遍野。再看,每一棵树的叶子都长得——(绿绿的| 连在一起| 靠在一起)对,这就叫——绿叶成阴。

这“漫山遍野,绿叶成阴”可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形成的,而是经过漫长的一年,两年形成的,所以读起来要慢一些。

生读“一年,两年,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咱们来比比,谁读出的小岛最美。(生竞赛读)(出示文字:漫山遍野,绿树成阴)指导朗读,读出树多、树绿。

[教师评价语:听出来了,这些树真多呀!真绿呀!] 8.(出示文字:一年,两年,小树长大了,漫山遍野,绿树成阴。)谁来读好这句话? [教师评价语: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见一棵棵小树苗逐渐长成了参天大树!](设计意图:通过设计“云飘来”“云变树”“绿岛图”等多个生动画面,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体验,同时抓住小熊辛勤种树的词句,以读促悟,以悟促读,体会到小岛上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的美丽景象。)

(三)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小熊的辛劳并没有白费,如今,荒岛变成了绿岛,(板书:绿岛)成了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吸引来了谁?自己读读这一部分课文!(出示文字:第四、五自然段)

2.(多媒体出示课文背景图)都有谁来到了小岛上? 3.表演体会——“这儿真好”!小熊真棒!

这么美的环境吸引来了一只小鸟(贴鸟图)小鸟唧唧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出示:啊,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学生练读

你愿意做小鸟吗?学学小鸟的动作,一边飞,一边说。

(生张开双臂,作小鸟飞翔状,一边飞,一边高兴地说:“啊,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

小鸟,小鸟,我来问问你,你觉得这儿好在哪里? 还有许多小动物来了,都是谁?看看图,读读第五自然段。(生自由地读)

根据回答相应贴图:小鹿、小象、小猴、小鸟们

这些小动物来到了岛上会说些什么呢?会觉得这儿好在哪里呢?下面,你喜欢哪种动物,就做哪种动物,请愿意做小猴的站在一起,互相讨论一下;愿意做小象的站在一起互相讨论一下;愿意做小鹿的站在一起讨论这儿好在哪里;

(学生分角色站好,讨论交流)

小动物们来到小岛上,他们都说——啊,这儿真好!(学生接述:啊,这儿真好!)(出示文字:啊,这儿真好!)“这儿”是指哪儿?“真好”好在哪儿呢?同位小朋友讨论后说一说!

4.是呀,树木使小岛变绿了,变美了,空气变清新了,怪不得小动物们都说——啊,这儿真好!(学生接述:啊,这儿真好!)

5.小鸟们,你们想在这个绿岛上干什么呢?

6.(出示文字:啊,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谁来做小鸟赞美赞美小岛!指导朗读,读出对小岛的喜爱之情。

呀,你多么地喜爱这个绿岛呀!] 7.小鹿、小象和小猴,你们又会在绿岛上怎样生活呢?

8.(出示文字:啊,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谁来做小鹿、小象和小猴赞美赞美小岛!指导朗读,读出对小岛的赞美之情。

[教师评价语:呀,你一定会在这个岛上生活得非常幸福!] 9.想一想,还有哪些小动物会来岛上做客,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评:表演是孩子的天性。在课堂上创设了这样一个机会让他们走出座位,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积极地参与练习,“这儿好在哪里?”的评述,既是对小熊的肯定,又使学生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这时,小岛的主人——小熊看到这么多的小动物愿意跟他做朋友,高兴极了,不停地说——(引说):“欢迎你们!欢迎你们!”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 1.这一下,小岛可热闹了,小动物们在美好的环境中生活可高兴了!可最高兴的是谁?你看他笑得多开心呀,他为什么这么高兴?(板书:高兴极了)

2.让我们也替他高兴高兴!(出示文字:小熊高兴极了,不停地说:“欢迎你们!欢迎你们!”)指导朗读,读出高兴、兴奋的语气。

3.小结: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跟在小熊的后面经历了找朋友的过程,在小熊的努力下,一座荒岛变成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的绿岛,吸引来了许多朋友,可见一个好的环境对大家多么——重要。

(设计意图:突破教学难点,通过让学生充分表述自己的独特体验,感悟到找朋友和种树之间的联系,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让学生转变角色,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展开想象进行说话,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课堂延伸

1.学生在小组中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生带上头饰表演课本剧。

(设计意图: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提供舞台,旨在引导学生内化文中语言,并创造性地表演出这些语言的内涵。)

四、生字教学

1.出示要写的字:座、连、空、象

指名认读,思考: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四个字!2.集体交流,1分钟快速记忆。

3.为了把这四个字写漂亮,你有想提醒大家的吗?(个别学生交流,教师板演,强调书写注意点,其他学生跟着书空。)

4.指导学生摆好正确的写字姿势,进行描红、书写生字。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巩固深化,使理论应用到学习生活中来,让学生感受到道理就蕴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将枯燥无味的记忆字形变为感受、欣赏和乐融融的家庭,学生兴趣倍增,培养主动识字、赏字的兴趣。孩子们通过与课文的对话,历经感悟、积累、迁移等心理过程正在形成朗读能力。并让孩子们学会认真书写每一个汉字,为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作准备。)板书设计:

16.这儿真好 荒岛 绿岛

孤零零

教学后记: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篇4

我说课的内容是长春版小学语文国际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二板块中的表达——“我来写”。它撷取了生活中常见的四种情境,是一次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想象力,富有创造性,且又蕴含环保教育现实意义的表达。此次表达既有助于培养孩子们遵守社会公德,又在表达中潜移默化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与以往不同的是它在“说”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写”的新要求。这是一年级学生第一次真正面对较高层次的表达要求,同时也为以后的写作做了铺垫。

《课标》在第一学段中指出:“写话要使学生有兴趣,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既是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话。这是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更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的开始。为此,根据本次表达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我把说和写整合为一个整体,使说与写的目的性更强,确定如下

教学目标:

1、懂图意,能说出自己看到的和自己想到的,鼓励以自己的方式表达。

2、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倾听,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

3、在听说写等语文实践中,初步培养观察、思考、想象、合作、交流等多元智能,体验表达的乐趣,分享所思所得。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能说出自己看到的和自己想到的,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是教学重点,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是教学重点。

二、标新立异,说教法

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教师合理运用快乐教学法,以图画、多媒体演示,创设语言交际的情境,诱发学生语言的兴趣,调动学生说话的积极性,启迪学生是思维,挖掘学生口语交际的潜能。因为一年级学生思维活跃、自信心、表达欲特强,但持久性较差。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花样新、多,让他们自主学习,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为落实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2)引导观察,激情想象,(3)联系生活,情境交际。因为语文教师是学生口语交际过程中的引导者、点拨者、鼓励者和协调者。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主动参与,说学法

《我来写》是一次看图写话,是看图作文的基础。某种意义来说“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我将引导学生在“看一看”中富有个性的观察;在“想一想”中联系生活、善于思考问题;在“听一听”中学会聆听,学习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巧;在“说一说”中独立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在“写一写”中实践培养学生的勇气和“有意识的”表达。教给学生看图说话的学习方法:看、思、说、写、改。建议学生采用这种学习方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认务。

四、和谐互动,说流程。

(一)营造情境,激发兴趣,

一堂成功的表达课必须导入为前提,让孩子们置身其中,乐而动情,进而情动而辞发。作为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即对图片、故事、动物、游戏感兴趣,从而激发他们说的欲望。课堂伊始,我用优美的语言配以生动的画面:“春天来了,冰雪融化,万物复苏,小草小花过得怎样了?想和老师一起去看看吗啊啊?”这样亲切自然而又充满人情怀的设计会带领学生带着冲动和激情主动进入课堂。接着,播放画面,学生在视觉与听觉中感受美丽的春天,欣赏鲜艳的花朵,就向见到了久违的老朋友一样满足。画面停下,问同学们“你感觉怎么样?”学生一定会回答“美”。“美在哪儿”这时教师要专心听学生讲话,从他们的语调、语音及神态中,捕捉闪光点,深入的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感受,点燃学生的激情。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中,积极的表达,抒发真实的情感,建立审美意识。“同学们,你们还想再看看美丽的鲜花吗?”画面滚动有人在折花,一枝、两枝。“现在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学生很容易进入积极的保护角色,主动发言,指责这种不道德行为,树立环保意识的同时,也约束自己的行动。

(二)指导看图,交流表达,归纳学习方法。

这一环节,是教学重点。我是这样设计的:出示第一幅画面,设计如下问题。

1、仔细观察画面,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想好了同桌间说一说。

2、小组内活动,如果每个人都摘花,你想象一下,春天会是什么样呢?想象作为表达的必要手段与方法,一定会广开思路,发散思维。

3、作为一名小学生,你想做点什么?你能做些什么?强调“你能你想”,引导学生个性表达,师生充分交流之中渗透环保教育。

之后,我设计一个活动:现在,花王国的大门向我们这群充满爱心的小天使们敞开了。诚挚的邀请大家到花仙家里做客,让我们为花花草草们送上最真挚的祝福吧!让所有的人都爱花护草,让人类永远拥有春天!请你再仔细想想,写下最特别的自己的话。这里强调设计自己的话,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教师作为一个交流者积极参与其中。这个活动,是对前面说话的画龙点睛,也为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个性展台。教师要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给与恰当的评价,对有创意的表达予以鼓励。因为《课标》指出:口语交际应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而且强调“写作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在第一幅图教学后,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方法。设计这一环节,我基于“以人为本,助人自悟”这一创新理念的考虑,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在课堂中始终保持旺盛的主人翁精神状态,浓厚的表达兴趣,获得知识的同时形成能力。

(三)分散思维、联系生活、拓展创新。

建议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在小组里,选择其他几幅图进行表达。教师变换身份,采访学生,了解表达的情况,并及时给与导向与鼓励,为学生的自主表达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联系生活,因势利导,抓住有利契机,引导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约束自己的言行。其中,第二幅图是关于节约用水的话题,对于7、8岁的孩子,描述看到的内容并不难,理解作者的用意,体会这种意境,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单凭教师的讲解,硬向学生灌输环保教育的方法,效果一定不佳。我准备了一段录像,让学生看到水资源的匮乏,这样再来写话,就很容易把重点落实,也分散了教学的难点。

(四)资源扩充,延伸课外。

结合班级学生在走廊说话现象严重这一情况,我请同学们为班级走廊设计提示语,既强化教学效果,也对课堂做了必要的补充,更是一次极好的道德教育活动。一堂饶有兴趣的语文课,不但能极大地吸引学生在课堂的注意力,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还要象磁石吸铁,把学生的爱好拉向语文方面。

五、设计理念: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篇5

大家好!

我今天的说课课题是《树和喜鹊》,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这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树和喜鹊》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下册三单元组第2课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给我们描绘了小鸟和小树由孤单到快乐,一同玩耍,一同游戏,共同享受快乐的生活的过程。课文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又像是一幅的连环画,画面清新质朴,留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生活理解“孤单”、“快乐”。学完本文,希望同学们学会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的教学目标明确指出:目标的制定是从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创造力,重视过程与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等方面考虑的。因此,结合本篇文本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从一下三个维度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维度:

1、写田字格里的4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认识新笔画“横折弯钩”

2、正确认读11个生字。

3、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学生在互帮互学中熟记生字。

2、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质疑问难,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表达的情感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增加学生阅读量,开阔学生视野,积累词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2、培养学生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学内容,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

会写四个生字,正确认读11个生字

三、说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教学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着和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度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本课我将采用初读感悟——再读理解——拓展延伸等读悟结合方法,让学生通过思考、朗读、讨论、想象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的中心,最后让学生联系自身的实际谈体会来深化对文章中心的理解,这样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体。

四、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师知道——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我设计了一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5分钟)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文本兴趣,对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首先通过多媒体呈现树和喜鹊的图片、播放配乐朗读的方式营造气氛,将学生带入情景中,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二)讲授新课(25-30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将根据前面设计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联系学生的实际、教学设备情况的综合考虑,我选择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这样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1、解决生字词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用“我来当小老师”的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

2、初读感悟

以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切入点,训练学生对文本整体感知以及组织概括能力,这样学生就会对文本有初步的把握,从而起到导航的作用。

3、再度理解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因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多种阅读方式,反复对重点自然段落的阅读以及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辅之以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文本的思想,形成自己的认识。

4、拓展延伸

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学生学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要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实践之中则显得更加的重要。我将以课堂为平台,训练为主线,充分挖掘文本中的训练点,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因此我设计了一下训练点:

(1)“孤独”是什么意思?树和喜鹊为什么会感到孤独?

(2)为什么树和喜鹊会感受到快乐?

(3)练习生活实际,你有没有以上的经历。

(三)作业安排,复习强化(3-5分钟)

根据新课程目标,和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负担的情况之下,对作业做了如下的设计:

(1)复习和巩固生字,用上一个你喜欢的词语造句

小学语文一年级《这儿真好》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失物招领》一文是第三单元注重环保教育中的一篇文章,本文共有八个自然段,配有两幅插图。课文记叙了一年级一班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去植物园参观,用餐后乱扔垃圾,被张爷爷提出批评,最后改正错误的事情。告诉孩子们要增强环保意识,保护环境,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二、说教学目标:

1. 复习巩固“准、备”等14个生字,学写“级、队”2个会写字。

2.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1. 理解“失物”的两种不同含义。

2. 认识生字加以运用,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读出感情。

3. 体会唐老师和张爷爷露出会心微笑的原因。

四、说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内容如果发生了兴趣,就会产生出愉快的情绪和强烈的求知欲。教学一开始,教师说:同学们,我早晨进校时,在学校的宣传栏里看到了这样一段话(出示课件),这就叫失物招领(同时点击课件)。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2课《失物招领》,板书课题。那么课文中的“失物”指的是什么呢?快让我们一起走进文章吧!

(二)复习字词,巩固旧知

为了学好课文,我们先来复习上节课学习过的字词。

1. 字音的重点

翘舌音:

(1)(课件出示翘舌音组成的词语:失物 专心 一双手 准备)注意读准翘舌音。

(2)请学生读:失物 专心

(3)教师伸出一只手,再伸出另一只手,问:这叫什么?(一双手)还可以说一双什么?(学生回答,教师订正)

(4)准备:这课书中我们学过的哪个字和准备的“备”比较像?——各。 (课件:各)谁来说说它们哪里比较像?(它们都是上下结构的字,部首都是折文。“备”折文下是“田”,“各”折文下是“口”)。

2. 字形的重点

“围”:(课件:同学们围着园林张爷爷,张爷爷在中间,同学们在外面。)大家看(点击课件“围”字变大)围字的样子和大家围着张爷爷的样子多像啊!学生再读。

3. 字义的重点:

(1)“观”:(课件:观)一起读字。书中“观”字组的什么词?参观(课件:参观)

学生扩词,(观看 观众 围观 观赏)教师总结:“观”就是看的意思。是啊,一年一班的同学们到植物园去参观,看那些奇花异草,从中增长了知识,

(2)“请”: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几个“请”字的好朋友(请 晴 睛 清 情 )请同学领读。你能把这些好朋友各自送回家吗?(出示课件,选字填空)

采用形式不同的方法识记,可以有效的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识记。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 词语读好了,我们还要写好两个生字“级和队”。(出示课件)

共同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1)“级”左右不分家的笔画——压线笔画“撇”。

(2)“队”双耳旁的“耳朵”高而小,给人的撇留出空来。

2. 引导学生重点观察。

3. 指导书写。

4. 学生评价。

5. 学生再写一个。

(四)指导朗读,感悟内容

1. 初读课文,感悟内容,了解大致意思。边听边思考: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2. 精读课文。

(1)一年一班的同学们去植物园参观,我们也和他们一起去看一看吧。(课件:植物园的远景图片)仔细看一看,这里都有什么?(出示第2自然段)再读植物园的大和花草树木的多。

师:孩子们被美景吸引了,读第2句话,学生朗读,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范读。“专心”是什么意思?想象什么是“可专心了”?孩子们会是什么样子的?(发挥学生想象,引导学生说出:孩子们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紧紧盯着张爷爷,全神贯注地听着……)

过渡语:一上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课件)中午,同学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开始吃午餐,他们快乐极了。(给孩子们成语:三五成群,并齐读)一会儿功夫就吃完饭了。午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2)自由读4——7自然段,边读边想发生了什么事?

(出示第4自然段)同学朗读,唐老师此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你们现在就是唐老师,每个人都来读一读这句话。(读出严肃的语气,并板书)指名读,反复读,老师可以范读后,学生再读,男生起来当唐老师读。

(出示第5自然段)此时,同学们的反应如何?师生合作读。教师读黑色字,学生读红色字。

唐老师又是怎么说的?教师读“不!有不少同学丢东西了。”现在是什么表情? (板书:生气)(课件:先出示唐老师,并观察唐老师的表情)结合课文第6自然段,可以直接以唐老师的口吻说一说内容。反复朗读,读出生气的语气。

此时同学们又是什么样子的?(出示课件,第2幅图的.学生部分)此时,同学们才意识到随地扔垃圾是不对的。咱看看图,同学们有什么表现?(低头,摸头后悔,脸红,找谁扔的……)(课件:同学们有的,有的,还有的 。)同学们是怎样做的?指名读第7自然段。这里的“失物”指的是垃圾,因此加上了双引号。(课件:第7自然段“ ”变红,闪一闪)课题中的“失物”是指丢失的物品,这两处的“失物”意思不一样。

唐老师和张爷爷看到了同学们的这些表现会想些什么?(同学们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他们以后再不会乱扔垃圾了,所以露出了会心的微笑。)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小学语文一年级《这儿真好》说课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雨铃铛》是北师大版第十单元的一篇主题课文。本单元以“雨”为中心,旨在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在了解一些自然知识的同时,激发探索大自然的欲望;在品味文章音韵美的同时,培养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本篇课文语言简练、生动、富有童真,是本单元的引导性课文,也是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学生语言,训练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重要阵地这一。

二、教学理念:

真正的新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的,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是践行新课标的基本平台。在本课时中,强调落实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开放、轻松的课堂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三、教学目标:

为了体现新课标提出的“以人为本”、“为了人的全面、和谐和可持续的发展”等理念,更好地将课程的知识与能力、方法与策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得到高效率落实,更好利用教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确定以下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11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

2、方法与策略:在小组中协作、探究、发展个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激发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四、教法与学法:

在新型的课堂中,教师担当多种角色,而在学生的眼里首先应该是一位有向心力的益友。这两者的关系决定着整个教学。教法与学法是不可分的,在本课时里,确定的方法是:师生同乐、自主学习。

五、教学过程:

依据以上教材特点、学生特点以及课程标准中“学生是主体”这一主旨,为了更好地获得课堂的合理开放与和谐,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1、激发情绪,铺垫课堂:用学生课前的无意识演唱进入学习

“雨”在生活中是常见的,为了让学生再现生活的体验,在学生用“雨”组词、说话、背相关的儿歌,之后用漂亮的铃铛图作为对学生前段表现的肯定,并同时引出猜字这一识字方法。在学生情绪高涨的时候,适时地提出“沙沙”、“丁零当啷”的读法,让学生在此时对本课中难点――拟声词的朗读有一个初步的感知。

2、运用方法,自主合作:一年级的识字教学是个重点,识字量大,不只是在课堂上就能解决得了的。在重视人的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是最为重要的。所以在承上的设疑之后,先让学生在初次接触课文的时候,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面对自己发现的问题再交流方法,并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进行充分而自主的练习,这一环节是要让学生感受的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主动学习的热情。

学生在获得较多的练习成果后,就会有很强的表现欲。在这时师生一起活动,展示自主学习的成果。通过课件的生动展示、个别学生的认读、开火车、抢读中组词、说话等多种形式的练习,落实本课时的识字这一重点。

3、任务朗读,揣摩品味:为了让学生的识字得到及时的运用,让他们感受到识字之于读文的重要。在检测完字的学习情况之后,给学生自由读的时间,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之后有个人活动的.空间,体验到学习的轻松。

紧接着用齐读收心,用自评发现自已的优点,以获得继续学习的信心。教师的范读则是为了让学生内心的向师性为他们的朗读导航,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就是为了让师生的互动得到最大限度的开放,同时也是在无意识中培养学生的评价意识和榜样意识。在此基础上再次给学生充分的展示自我的机会,完成此过程中的口语交际。

在齐读后,给学生任务,以驱动他们的思维:雨落在哪儿,像什么,发出了什么声音。在这些问题是显而易见的,是要为学生的口语表达练习提供一个线索,也是为了让学生再次体验到阅读的愉悦。

用小组赛读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并再次用任务对其思维进行驱动:春雨招呼了谁,招呼它干什么。这一任务的提出旨在强调学生在生活中表达的完整性。

4、放飞想像,回归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尤其应以激发想像力和创造力为重点。因此在对文本的延伸中,我充分赏识个性,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如果你是春雨,你还想招呼谁,招呼他来做什么。并将这种想像做深层的挖掘,用课件展示的生动的生活场景作牵引:在生活中,你还见过雨落在哪里,像什么,发出了什么声音。意在让学生在无拘无束地想像与交流中展现个性与童真,在发挥创造力的同时,体味到诗歌的美、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美。

5、无尽延伸,回味无穷:用精炼而充满童话色彩的小结语言――雨有个哥哥叫去雷,有个弟弟叫雾,雪花是它的姐姐,彩虹是它的妹妹,云、冰雹……都是它的好朋友,它们在大自然中等着我们去观察呢。让学生的想像无限延伸。最后用歌曲《小雨沙沙》和小雨说再见,是为了在高潮中结束本课时,让学生在课余仍有回味的内容,同时也为他们对生活、对自然的观察与探索打下思想的基础。

六、关于板书:

只板书课题和本课中出现的两个拟声词。在追求简捷的同时,追求在书写示范上的实效,用规范而富有美感的书写为学生作出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的书写。

板书:

雨铃铛

沙沙……

小学语文一年级《这儿真好》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失物招领》是人教版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围绕“爱护环境”为主题,教育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明白蓝天白云、碧水清风、红花绿荫等这一切都不是必然的;都需要大家去爱护……

二、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联系生活实际采取演演---读读---议议的方式进行读中感悟的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

三、说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第4至8自然段)

1、理解失物的两种不同含义(失物和“失物”)。

2、通过重点词句使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所蕴含的道理,使学生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体会唐老师和张爷爷露出会心微笑的原因。

四、说教法、学法

1、教法:我预设用读读---演演---议议的方法进行教学。

2、学法:预设用合作探究的学法进行学习。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

2、复习回顾

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二(1)班的同学去植物园秋游。植物园很大很大,植物很多,那里的环境很美!。中午,同学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开始吃午餐,他们快乐极了!

那么,午餐后发生了什么事呢?

二、讲读课文

自由读文,边读边想发生了什么事?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1、学习第四段(1)、指名答

(2)、出示第四段内容:指名读“严肃”一词------齐读。

(3)、思考:你认为“严肃”是什么样的表情?指名答,师概括。(4)、指2名读本段:体会读出唐老师“严肃”的话语。

(5)、齐读本段。

听了唐老师严肃的话语同学们有什么反应呢?请在文中找出表现同学们反应的句子作上记号。

2、学习第五段

a 扣词学文:

出示句子

(1)、指名读词语“睁得大大的、摸索、一齐喊”。(2)、师生配合演读。

(3)、生自由演读体会同学们此时的心情。(听到唐老师严肃的话语后同学们为什么眼睛“睁得大大的”、他们在口袋里摸索什么?联系实际谈谈口袋里装的都是些什么?)

(4)、指名答,师归纳:原来此时同学们很紧张、好奇、疑惑,所以才会(眼睛睁得大大的、摸索、一齐喊)。(5)、齐读本段。

唐老师所指的同学们丢的“失物”到底是什么呢?

b 理解“失物”一词和学习省略号的用法:

出示句子

(1)、指名答:唐老师所指同学们丢的“失物”到底是什么?

(2)、师归纳后板书:失物------垃圾

(3)、问:塑料袋里装的仅仅只有这些垃圾吗?指名答

(4)、可以将你们刚才列举的被同学们遗弃的垃圾都写下来吗?为什么?

(4)、指名答,师小结:(很麻烦、啰嗦)所以作者在此处用了一个省略号。

看到塑料袋里被遗弃的垃圾,同学们有什么反应?请将文中描写同学们反应的地方作上记号。

3、合作学习第六、七段

(1)、合作探究:那几个同学为什么脸红?此时,他们心里在想什么?(2)、指名答,师归纳:原来脸红的原因是同学们知道自己错了、感到羞愧,所以勇敢地认错并改错。板书:知错能改

看到同学们知错能改,你猜测张爷爷和唐老师会对同学们说些什么呢?

4、合作学习第八段

出示句子(1)、合作探究

(2)、指名答,师归纳:看到孩子们知错能改,转变成爱护环境的好学生张爷爷和唐老师的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板书:爱护环境

三、回顾全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思考:学文后里们明白了什么?

(2)、师总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现在起、从小事做起,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过渡:

四、课堂作业

1、齐读题目

2、教师指导学生答题

3、学生完成作业(师巡视,提醒学生保持三姿)

小学语文一年级《这儿真好》说课稿 篇9

一、说教材

《树和喜鹊》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三单元第6课,这篇课文给我们描绘了小鸟和小树由孤单到快乐,一同玩耍,一同游戏,共同享受快乐的生活的过程。课文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又像是一幅的连环画,画面清新质朴,留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生活理解“孤单”、“快乐”。学完本文,希望同学们学会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的教学目标明确指出:目标的制定是从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创造力,重视过程与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等方面考虑的。因此,结合本篇文本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从一下三个维度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维度:

1.写田字格里的6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认识新笔画“横折弯钩”

2.正确认读12个生字。

3.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学生在互帮互学中熟记生字。2.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质疑问难,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表达的情感。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增加学生阅读量,开阔学生视野,积累词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2.培养学生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学内容,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

会写六个生字,正确认读12个生字

三、说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教学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着和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度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本课我将采用初读感悟——再读理解——拓展延伸等读悟结合方法,让学生通过思考、朗读、讨论、想象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的中心,最后让学生联系自身的实际谈体会来深化对文章中心的理解,这样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体。

四、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师知道——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我设计了一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5分钟)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文本兴趣,对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首先通过多媒体呈现树和喜鹊的图片、播放配乐朗读的方式营造气氛,将学生带入情景中,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二)讲授新课(25—30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将根据前面设计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联系学生的实际、教学设备情况的综合考虑,我选择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这样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1.解决生字词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用“我来当小老师”的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

2.初读感悟

以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切入点,训练学生对文本整体感知以及组织概括能力,这样学生就会对文本有初步的把握,从而起到导航的作用。

3..再度理解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

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多种阅读方式,反复对重点自然段落的阅读以及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辅之以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文本的思想,形成自己的认识。

4.拓展延伸

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学生学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要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实践之中则显得更加的重要。我将以课堂为平台,训练为主线,充分挖掘文本中的训练点,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因此我设计了一下训练点:

(1)“孤独”是什么意思?树和喜鹊为什么会感到孤独?(2)为什么树和喜鹊会感受到快乐?(3)练习生活实际,你有没有以上的经历。

(三)作业安排,复习强化(3—5分钟)

根据新课程目标,和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负担的情况之下,对作业做了如下的设计:

(1)复习和巩固生字,用上一个你喜欢的词语造句

(2)搜集“有朋友才会有快乐,有友爱才会有幸福”这些内容相关的散文、诗歌等,谈谈自己的感受。

五、说板书 好的板书是一份微型的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洁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体现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

上一篇:承诺不工程款下一篇:对强化公务员勤政廉政建设的思考—行政管理专科-王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