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备考会总结化学

2024-09-12

复习备考会总结化学(精选11篇)

复习备考会总结化学 篇1

3月17号我校九年级学科组长去郑州参加了有郑州市教体局和中科教育联合主办的2018中招复习备考会,会议总共分了五个会场,我在哈得乐23楼会场参加了化学学科的复习备考研讨会。

由郑州教体局教研室的王老师进行了2017中招试卷的分析并对2018年中招进行了预测。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试卷的评价的标准;

创设的情景更新更灵活,要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和价值,要帮助学生进行试卷分析问题能力的练习,对课后习题进行考察的力度加大,考试的出题更具有针对性,考试时间50分钟不变,页数不变,考试题型分值有所调整,选择题有12分增加到14分,简答题有12分降低到10分。

2、考试的试题设计:

教材的课后习题进行了适当的改编来进行中招考察,对说明检测进行改编考察,一定要重视第一本说明检测,对化学竞赛卷里的新题型进行分析变形;

3、试题分析

稳中求变,变中求新;并且要遵循一下几个原则:导向性,以人教版为主,分析好几个一级主题,对炼铁、化肥进行的考察力度加大,对于基础性考察中六大营养素一定考察,加大创新性的考察,一定平时注重对学生解题思路的练习。4、2018中招预测

对课本的注释、讨论、资料都可以进行命题,酸碱盐的考察分值有所增加,由离子构成的盐一定做重点,溶解度曲线图、酒精和甲烷的燃烧、氢氧化钠变质、气体的制备、炼铁一定考,另外对设计实验方案要多加练习。

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不断学习的重要性,通过不断的交流培训,了解最新的中招题型变化,考察的热点和重点导向,对于以后的中招复习帮助非常大,希望有机会能多参加这样的学习培训。

光明中学 邱林

复习备考会总结化学 篇2

1 注重夯实双基, 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高考试题的载体、情境的是不断变化的, 不变的仍然是以考查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与基本技能为主。所以, 要注重夯实双基, 帮助学生完整地把握中学化学的核心内容, 把握主干知识内在的逻辑体系, 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化学基础知识的复习, 要打通模块界限, 以知识内容为线索组织复习, 把相应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概念、化学方法融合起来, 将教材中散杂于各章节、各模块的相似知识点进行串联、整合, 归纳找出其中的规律, 使知识系统化, 做到融会贯通。

化学基本原理的复习, 要以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为依据, 注重帮助学生澄清模糊认识、混淆的概念;整理、归纳知识系统;引导学生能用化学基本原理分析或解决与生产、生活有关的简单化学问题。

同时, 新高考试题要求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在夯实“双基”的基础上, 要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 以能力带动双基。帮助学生在运用知识中进一步理解化学基本概念、熟练基本技能、体会科学方法, 逐步提高对知识特别是化学概念的理解深度, 提高信息吸收加工、图表数据分析、实验探究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2 注重习题选择与讲评, 强化规范训练

复习备考应按照《考试说明》要求, 立足基础核心内容, 注重习题选择与讲评, 强化规范训练, 逐步落实知识点的理解掌握。

2.1 注重习题选择。

首先, 在复习备考中要认真对经典高考试题和《考试说明》中的例题、样题进行拆分、归类组合和创新改编, 再结合难度调配形成题组, 适时穿插练习。选择的试题要具有真实情景, 能综合考查考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化学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认识和理解;问题设计还要有梯度;有针对性、启发性和发散性。

其次, 高考试题主要以能力立意为主。所以, 选择的习题应具有以下特点:不拘泥于传统的形式, 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从生产工艺流程、框图、实验数据表格、曲线图形中获取相关信息, 以化学视角看待、分析或解决生产、生活中简单的化学问题, 同时还要善于运用化学知识、数学方法、物理概念来解决综合性问题。

最后, 习题的选择要关注新课标中新增的知识点, 这些新增加的知识点属于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 在新课程高考中均有体现, 如核磁共振谱、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电离能、电负性、化学平衡常数、盖斯定律、沉淀溶解平衡、原电池中盐桥等。

2.2 注重习题讲评。

习题讲评要精讲精练, 力求体现过程与方法。教师要结合试题特点并在倾听学生思路分析和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 不要急于给学生提示或思路点拨, 强行把学生的思维过程纳入自己的思维框架中来。要让学生从思维暴露过程中学会思考、领悟思想方法, 并不断积累, 逐渐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从而帮助学生克服“一听就懂, 一丢就忘, 遇新不会”的情况。

2.3 强化规范训练。

在复习中要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审题, 规范训练。要看清关键字词, 避免因题意理解错误而使解答背道而驰, 坚决杜绝因题目较易而轻视, 因过于自信而疏忽, 因题目面熟而造成思维定势。另外, 教师在课堂上表述要准确, 板书要规范。对平时学生出现的不规范之处要及时进行纠正、收集、整理, 进行跟踪辅导甚至规范专题训练。

3 注重实验复习, 提高实验技能

高考实验题是学生提高化学成绩的瓶颈, 所以, 在备考中需强化对实验的复习。具体做法有以下两点:

3.1 认真研读《考试说明》, 把握目前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特点:

体现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方法价值;重视通法、通识的灵活运用;通过分析化学现象、实验现象和图表数据获得结论;常用的物质分离与提纯、离子检验方法;实验条件控制和实验安全处理常识;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依据题设信息, 利用物质的量定量地分析物质的组成和反应等。

3.2 认真研究复习方法, 注重教学有效性。

3.2.1 夯实实验基础知识。

即在复习其它知识的同时, 把实验基础知识渗透其中;同时把常见综合实验的几个重要环节分解出来, 各个击破。重点抓住十个基础实验训练:a.气体发生装置;b.气体净化装置;c.气体收集装置;d.尾气吸收装置;e.安全瓶防倒吸装置;f.调压储气装置;g.气体测量装置;h.气密性检查;i.过滤、洗涤、干燥、称量;j.蒸发、结晶、蒸馏、萃取分液。

3.2.2 阅读教材实验。

由于高考化学实验题大多由教材实验拓展而来, 所以, 实验的复习时还要指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教材实验, 领会设计意图、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细节, 明确定性实验、定量实验、对比性实验等实验题的解题思维模式, 进而对实验进行评价和优化。

3.2.3 提升实验综合能力。

通过对典型高考试题及变型的综合实验题进行详细分析及强化训练, 提升实验综合能力。重点加强六类综合实验训练:a.选择判断型;b.条件控制型;c.设计探究型;d.评价改进型;e.数据分析型;f.开放说理型。另外, 应让学生走进实验室, 重做一些有代表性的实验, 如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等, 在加深实验体验的同时, 熟练掌握一些实验操作和规范用语, 从而解除学生对实验题的畏难心理。

4 注重课后反思, 提高解题效率

鉴于部分同学盲目地做题, 而没有反思, 导致解题效率不高,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课后反思。即解完一道试题后, 反思解题思路是否严谨?是否还有其他解法?若把某一条件换了, 此题又变成怎样的试题?通过几道题的求解, 能否引出一类题的解题规律。另外, 还要反思自己的解题失误是知识上的缺陷还是能力上的不足?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 还是方法不当、非知识性错误等, 然后做出针对性的加强和改进。从而不断消除复习中的疑点和盲点, 达到会做的保证对, 错过的不再错。进而形成解题思维模式, 达到做一题, 明一理, 迁移一片, 解决一类的目的, 从而真正跳出题海, 提高解题效率。

总之, 高考复习是一项系统工程, 要认真研究, 将新课程理念渗透到复习备考的过程中, 努力探索与实践适合学生发展的、行之有效的复习策略, 使高考复习有的放矢, 切实提高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1]俞水泉.从新课标实验区高考化学试题谈新课标下高考化学复习[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9.

化学复习备考策略 篇3

一、考生答题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一)审题不够仔细。化学用语,如元素名称和符号、化学式(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等是高考化学考查的重要内容,考生往往因没有看清题目要求而失分。2008年高考非选择题中涉及此类问题的分数达40分,其中因审题错误而失分的情况非常多。

(二)基础不够扎实。如第26题中,有的考生不会正确书写和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第27题中,有的不能正确写出Ca(OH)2与CO2反应后生成Ca(HCO3)2的化学方程式和CaC2电子式;第28题中,有的不能正确判断尾气的成分和尾气中CO的处理方法等。

(三)思维不够灵活。如第27题,题目中出现了CaC2与O2反应,这是学生没有学过的信息,很难对物质作出正确判断,而事实上,低价态的碳的化合物都具有一定的可燃性;第28题,MZ与碳混合产生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Z是氧,但由于不能判断M是什么而误写出其它答案。

(四)答题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化学符号的书写方面,如元素符号的大小写、上下标、不写或错写化学反应条件、答非所问或废话多等,如第28⑷题,只要求回答尾气的处理方法,不必判断尾气成分,有些学生画蛇添足,将尾气成分判断错误而失分。

(五)书写不够认真。有的考生字迹潦草,导致阅卷老师无法辨认,还有的化学专有名词出现错别字等。

(六)计算不准确。2008年高考非选择题有两处要求计算,学生得分率普遍偏低,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可能与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经常使用计算器而未实际动手计算,以致削弱了计算能力有关。

二、化学复习备考建议

针对学生考试中出现的以上问题,在高三的复习备考中,我们应着力强化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加强对答题规范性和准确性的训练,不断提高分析推理能力和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高考化学考什么

第一,理科综合化学部分108分,12道题,受题量限制,所考知识点较少,因此考查的知识必然是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

第二,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从中学实际来看,中学化学重点学习物质的性质及与之相关的化学基本原理。

第三,化学12道题中,有机化学一般是两道题,其它题目基本上可以归为无机化学内容。

因此,高三化学复习的重点应该是物质性质,特别是无机物性质。应将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加强对化学基本原理与物质性质的关系以及有关物质性质在实际中的应用的复习。

(二)化学重点知识

1.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⑴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及运用得失电子守恒原理进行计算;

⑵物质(酸、碱、盐和氧化物)在溶液中的反应规律及应用;

⑶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热与物质能量和稳定性的关系;

⑷物质的量、气体定律(气体状态方程)、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及有关计算;

⑸典型元素(如H、C、N、O、Na、S、Cl等)的原子、分子(如稀有气体、N2、H2O、NH3、CH4、CO2等)、晶体(如碱金属、卤素单质、金刚石、NaCl等)的结构特点;

⑹物质性质(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物质的熔沸点、氢化物、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变化规律,运用周期律知识预测未知物质的性质;

⑺平衡移动原理(包括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的应用;

⑻原电池和电解原理。

2.无机化学知识

⑴重要无机物(教材中以章节形式讲解的物质)的重要性质;

⑵重要无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加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⑶重要无机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实验原理(化学方程式),实验所用仪器,实验药品的用途和实验安全问题;

⑷重要无机物和离子的检验方法,包括实验药品,如何防止其它物质的干扰,实验现象的描述和结论;

⑸运用物质结构理论和平衡理论解释物质的相关性质。

3.有机化学知识

⑴重要有机物的性质,主要是烯烃、卤代烃、醇、醛、羧酸和酯的性质;

⑵重要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主要是醇、醛、羧酸和酯的转化关系,并能合成和推断有机物的结构;

⑶熟练书写有机物的化学式(分子式)、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掌握有机反应的条件并正确判断反应类型;

⑷有机物同分异构体书写的方法和技巧;

⑸有机物的制备和分离提纯方法。

(三)备考策略

1.对物质性质的复习可按下列方式进行:性质本身→性质应用(包括推断、实验、计算等)→性质解释

对物质性质的复习可按下列方式进行总结:从物质组成和分类角度;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

如对NaOH溶液复习的设计如下:

(1)性质本身

NaOH具有碱的通性,包括与指示剂反应、与酸性氧化物反应、与酸反应、与盐溶液反应。

(2)性质应用

一类是推断题。

如生成NaOH的重要反应有:Na与水、Na2O2与水、电解饱和食盐水。而与NaOH反应的重要反应物有:Cl2、Al、CO2、SO2等氧化物、HCl、H2SO4等酸、NH4+、Fe3+等金属阳离子;有机化学中,卤代烃、酯。

一类是实验题。

与指示剂反应可用于检验碱的存在;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溶液的酸碱性;与金属阳离子反应可用于检验阳离子或除去溶液中的某些阳离子;气体实验中,当盛NaOH溶液的试剂瓶位于装置中间时,作用是除去气体中的酸性杂质;位于装置最后时,作用是吸收多余的尾气,防止污染环境。

一类是计算题。

与CO2、AlCl3溶液反应的计算;与酸混合时,pH的计算和讨论;对物质性质的解释包括从组成和结构方面进行解释以及利用平衡原理进行解释。如对氧族元素氢化物熔沸点的高低,可以从晶体类型、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作用力的相对大小等方面来解释。再如对氯水久置后的变化,以平衡移动原理进行解释。

2.加强答题的规范性锻炼

化学试题中涉及化学用语的较多,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尤其要重视。

首先,对简答题的回答,一般可按照化学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改变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反应发生变化后对有关物质的影响来回答。

其次,对实验题中装置用途的回答,要能明确试剂的性质和位置。如浓H2SO4在装置中间,一般是用作干燥气体(也可以答吸收水)或为了除掉气体中的NH3;在装置最后面,一般是为了吸收多余的NH3,防止环境污染或防止空气中的水进入装置内影响实验结果。

最后是计算题,要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出有关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并列出计算式进行计算。

对于有多种可能答案的问题尽量选择教材中的知识进行回答。

3.熟记典型题目的典型解法

每一部分知识都有一些相应的经典习题,熟记这些习题的经典解法,对提高解题能力和速度是有好处的。

县中考复习备考会发言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又到了一年一度初三备战中考的时候,很荣幸和大家一起探讨2014年的中考复习备考工作。在此,就我校2014年中考复习备考策略及落实的一些做法与大家分享交流,抛砖引玉,相互借鉴学习。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加强对中考复习备考工作的领导。

面对2014年中考,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提前谋划。成立了以王帮荣校长为组长,校领导班子、初三年级各班主任为副组长,初三全体教师为成员的复习备考领导小组。中考复习备考小组负责制定中考复习备考计划,指导中考复习备考工作;协调复习进度,监控学科教学动态;收集、传达中考信息;督察模拟考试等相关工作。

二、充分发挥年级组和学科组的作用,扎实提高中考复习的成效。

每两周召开一次班级会,每周召开一次学科会,集中解决中考复习中的问题。要求各学科组成员加强集体配合,按照学科组长统一安排,积极参与集体课、中考模拟试卷等工作。要求各学科重视对教材中的核心内容、重点知识的研究,深入挖掘教材,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理解知识的来路去脉,落实考点要求。

要求各学科组认真研究中考说明和近三年的中考试题,建立中考复习备考教师教学手册。找准2014年中考说明变化点,认真分析研究近三年的中考试题,把握各考点的考查方式、能力要求、出现几率、命题趋向,然后针对各单元实际进行分类归纳,从中精选资源用于课堂教学,以确保教学针对性。

三、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打好复习备考攻艰战。

1、第一轮复习:基础补差阶段

计划时间安排为2014年3月23日至4月22日(共4周)。各学科要在2014年3月23日前完成新课教学任务。本阶段复习的任务是:以《新课程标准》及《中考说明》为依据,“梳理知识,构建框架,落实考点”。各学科《堂堂练》、《周周考》要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掌握,对基础知识查漏补缺。

2、第二轮复习:基础过关阶段

计划时间安排为2014年4月22日至5月22日(共4周)。各学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基础知识、常用方法、常见题型等进行专题辅导,并通过模拟考试进行基础过关,提升学生的能力。

3、第三轮复习:综合提高阶段

时间安排为2014年5月22日至6月18日(共4周)各学科要通过对考试说明及近几年的中考典型试题的分析讲解,结合全仿真模拟考试进行综合提高。同时对学生进行在答卷技巧、应试心理、应试策略等方面的辅导。

四、加强复习备考工作的过程管理,认真研究中考复习中的问题及对策。

1、要求每位教师分阶段调查了解学生情况、了解掌握学习本学科的障碍所在,以及对本学科教学的合理化建议,以促教师调整改进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要求每位学生制定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每个阶段的复习计划,以及每天的的学习计划,引导并检查学生做到学习任务天天清。各学科要求学生建立纠错本,对纠错情况要定期检查,注重总结归类,通过学生的错题找出学生的知识漏洞、技能缺陷,并强化弥补;注意引导、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的习惯。

3、上学期末,我校就为每位教师购置了3套复习资料,每位教师根据复习情况,分布实施资料的强化,采取先练后讲,当堂完成,再由学生纠错的方式进行堂堂练;再根据县教研室每月一次的模拟考试,依据检测情况,每月会组织一次成绩及教学分析,各班必须拿出这一阶段的教学情况分析,并为下一阶段提出改进建议。

4、加强获取中考信息的渠道,加强交流。与联片学校搞好交流,组织好联片模拟考试和成绩分析。

四、其他方面

1、物理、化学、生物学科教师与实验员从2014年4月下旬开始加强对中考实验操作考试的训练。

2、体育学科从本学期开始针对中考体育项目进行强化训练。

3、多层面、多渠道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确保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备考复习之中。

4、营造良好的备战中考的氛围。每个班级设有中考倒计时、励志口号、标语。另外,要求各班及时做好每次测试的评比和奖励,营造相互竞争的氛围。

总之,我们将以2014年中考复习备考为教学工作核心,科学管理,从严要求,力争2014年中考取得好成绩,力争为普高和职高输送更多更优质的生源。

复习备考会总结化学 篇5

民族中学刘玉娥

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加田中心学校全体教师感谢教研室给我提供了这么好的一个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一年一度的中考转眼又要到了,作为英语学科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中考质量。在两个月多一点的时间里,如何组织英语学科的复习备考呢?下面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我校在2014年中考总复习时的一些做法,恳请在座的领导和各位老师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

2014年,我校九年级英语教师根据前几年中考英语试题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三轮复习法”。首先全面复习,然后进行重点复习,最后进行综合性复习。做到着眼全面、突出重点、点面结合,使我们的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具备了较强的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和应考能力。

第一轮复习:注重基础,梳理教材(3月至4月中旬)。学生是对课文基础知识进行复习,是以课本为主,按单元归纳知识点,同时注重基础词汇、词组、常用句型、课本对话等知识,并通过配套练习,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同时,也采取一些必要措施来巩固和增强复习效果,可以单元或册为单位进行测试,并及时讲评。为了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可以制订一个记分册,详细记录学生每次测 验的 分,并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适当奖励;这个阶段的测试频率应为每周1次;由于此时是基础复习阶段,但是考虑到班级学生水平的差异,我采取了一根主线、两条副线并行的策略,即主线归纳基础知识,副线部分专项的原则,因为九年级这个阶段每班每天平均一个多课时,如果一味地讲基础知识,会使学生感觉枯燥无味,所以在这一阶段就同学们感到有难度的写作和听力进行循序渐进地训练,即每天用5到10分钟听力练习训练时,注重训 练 预测 听力材料内容的能力、捕捉重点细节的能力、抓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的能力,每星期一到两篇书面表达,训练良好的写作方法。在训练写作时,要注意先分析题材、体裁、领会要求、不漏掉要点,用自己最有把握的语句表达出来,避免使用复杂的句式,最后要检查是否有时态、标点、拼写等方面的错误,采取小组内互批和教师面批的形式,稳定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第二轮复习:专项复习,突破重难点(4月中旬至5月中旬)。

在学生总揽教材,对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的基础上,我们指导学生进行专项复习。按照语法分类,对三年来所学的东西进行整理,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考试要点。备课组成员分头收集资料,整理专项训练题。先由教师归纳、总结,再通过做训练题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最后教师点拨、强调。我们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做到讲—练—评相结合。针对中考题型,我们分别进行了听力、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词汇运用、句型变换、口语交际、补全对话和书面表达的专项训练。我们还对学生进行答题技巧的指导,使学生在答题时做到灵活运用,触类旁通。

第三轮复习:综合训练,形成能力(5月中旬至6月中旬)。本轮复习以做综合训练题为主,做到考—讲—练结合,主要目的是适应中考要求,提高应试能力。试题来源以市,县资料为主,然后自己整理两套模拟试题进行仿真训练。

通过考试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然后教师就学生带有共性的问题重点讲解,并再次训练,而个性问题则进行个别辅导。上述三轮的复习,由浅入深,既有点的知识,又有面的综合,使知识系统化,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俗话说:“十个手指有长短。”对九年级毕业班来说,学生知识水平更是参差不齐。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我们还采取了“培优补差”的措施。在复习阶段,我们做到严把尖子生关,鼓励后进生,兼顾中等生。在课堂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不同的问题,让他们 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激发学习热情。在检测过程中,充分发挥考试的激励功能。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后进生也觉得自己有潜力可挖。对知识点的落实实行过关制度,尖子生实行逐个面对面过关,抽查中等生,对后进生则强调基础,降低要求。通过培优补 差,使得优等生更优,中等生和后进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通过这三轮复习,我们学校英语学科在2014年中考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许有人会说,你们这样复习老师太累。的确,我们复习得太辛苦,太疲惫,但当我们看到那些考上了理想学校的学生的笑脸时,我们又觉得很欣慰。但是,如何组织更轻松、更高效的中考复习呢?我们愿意与全县同行一道来探讨这个课题。我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 和帮助下,有全县英语同行的不吝赐教,这个课题必将很快取得成果。

另外我有几点困惑

1、怎样在复习阶段保持学生高昂的学习热情?

2、如何提高绩优生的比例?

3、如何解决时代感的热点焦点话题与初中学生生活阅历有限之间的矛盾?

以上几点困惑希望得到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指点。

高三化学复习备考方向 篇6

1.熟悉课程标准和化学考试说明。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依据。为此,我们要在复习过程中不断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思想、考察内容、试题类型、深度、难度和比例以及考察能力层次要求。

2.研究新教材。教材是课程标准的体现,即使教材的版本不同,但都是以课程标准来编纂的。复习的关键首先要过好教材关。任何复习资料都不能代替教材。因此,在总复习中必须重视教材的阅读,在阅读中了解哪些知识属于记忆性内容,哪些属于理解性内容,哪些属于综合运用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决不能脱离教材只顾埋头做题。

3.研究高考化学试题。重点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例如,广东、上海、江苏卷。在08届的高三化学复习备考过程中,我市高三化学中心备课组对高考广东化学卷予以高度重视和较深层次的研究,从中找出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察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从广东高考化学卷难度较大,07年广东高考化学卷相对容易。因此,我们预测高考广东化学卷难度将会比07年有所提高。事实上怎样呢?高考广东化学卷的难度确实比07年提高了。

二、依纲扣本,摆正关系

针对我校学生化学学习的水平,复习过程处理好下面三种关系。

1. 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在化学总复习中以课程标准和化学考试大纲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从我校学生化学学习水平情况上看,普遍是基础不好,教材中知识点遗忘多,记忆比较杂散,因此,在复习中,要将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

2. 重视基础和培养能力的关系。针对我校学生存在的问题,更要重视基础。复习时分块复习(具体见表)。对化学概念、理论的复习,要弄清实质和应用范围,对重点知识如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可反复记忆不断深化,对元素化合物等规律性较强的知识,则在化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总结、归纳,使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网络化、结构化、规律化。同时注意规范化学用语的使用,如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电离方程式以及化学式、结构式、电子式等,强化“规范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

3. 练习量和复习效率的关系。针对学生各科学习的任务重,平衡各科学习,化学科练习量要适量、合理,以保证质量为前提,避免简单的机械重复和陷入“题海”。要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练习,从而达到强化记忆、熟练掌握知识、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来提高复习效率。

三、扎实到位,高效复习

高三化学复习备考必须坚持三到位。即基础知识到位,逻辑思维到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位。通过复习使自己将原来分课时分单元学习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通过复习使自己原有知识链中薄弱环节得到加强,错误理解的概念得到纠正。总之通过复习使自己掌握中学化学技能和基本知识,提高观察、思维、想象、记忆、表达、自学等诸多能力。

复习备考会总结化学 篇7

一、要关注新课程考试大纲变化

新旧课程考试大纲制定和高考命题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 考试大纲的变化既有课程改革的影响, 更多的是新条件下考试命题人员对课程的重新理解和认识, 因此新课程考试大纲变化对旧课程高考命题的影响是显然的。

1. 关注能力要求变化。

新考纲将原考纲中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进行重新整合, 提出了新的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1) 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2) 分析问题和解决 (解答) 化学问题的能力;

(3) 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2. 关注内容要求变化。

新课程考试大纲内容变化主要是由于课程内容变化而引起的, 但是其增加的“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对旧课程高考备考和命题有直接影响。

(1) 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2) 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3) 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4) 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理解摩尔 (mol) 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 可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5) 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 。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二、近年来理综化学命题特点

两年来, 高考理综和化学试题命题思想保证试题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新颖性。试题的主要特点有五点。

1. 突出学科内综合。以学科内综合试题来扩大知识的覆盖面, 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和发散。

2. 突出学科能力的考查。化学学科有四种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

3. 突出化学用语的识别和表达。

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化学式、电子式、结构简式、电离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等。

4. 突出联系实际。

5. 突出自主学习和探究。

三、复习教学策略的建议

化学复习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要提高复习效率, 就要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 不仅要想方设法跟上老师的复习思路, 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 把握高考导向, 善待课本, 巩固双基。

考纲是权威、准确的信息源, 宏观上指引复习的方向。因此, 必须以考纲为基本框架, 以课本为基础, 以老师的讲解和点拨为重点, 对课本知识进行再认识, 力争形成对知识理解上的升华。结合课本梳理考纲中的知识点, 把握复习的重点和方向, 注重夯实基础, 切忌在学习上构筑空中楼阁。

2.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关注热点, 全面提高。

在全面系统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 应该做到重点突出。猜题、押题是不可行的, 但分析、琢磨、强化、变通重点却是完全必要的。我们除了要留心考纲中变化的内容外, 更要关注不变的内容, 因为不变的内容才是精髓, 在考试中处于核心、主干地位, 应该将其列为复习的重点, 强调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是保证考试公平的基本措施和手段。同时, 学有余力的时候, 应适当关注科研、生产、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热点, 并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分析, 这对提高活学活用知识的能力将大有裨益。

3. 重视化学实验复习, 加强对实验过程的理解。

实验题是理综考试的重头戏, 而实验题也经常被我们认为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化学实验题, 可以发现几乎所有试题均来自课本上的教师演示实验及课后学生实验。认真复习课本实验, 弄清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实验基础知识, 并能做到举一反三, 是我们做好实验复习的保证。因此, 在老师指导下, 将十几个典型实验弄清原理, 反复拆开重组, 相信你定会大有所获。

总之, 高三化学复习要讲究方法。针对化学各类知识的特点, 将所学知识进行浓缩、精炼、迁移、升华, 利用联系、比较、归纳、推理等多种方法进行复习, 以良好的心态正视高考。而高考复习又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发挥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全校、全社会的力量从各个方面、各个细节全方位来应对高考。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旧课程高考复习备考已经进入第六个年头, 高中教育改革的顺序应该是教学改革促进课程改革, 同时促进考试改革。但高考化学总复习是一项综合工程, 从教学方面说, 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重在模拟强化训练。强化训练的主要设计者是教师, 如何使设计更趋合理, 关键在组题, 提供适应高考的题型和题量, 同时查漏补缺,

新课标下的化学备考复习策略 篇8

【关键词】主干知识 实验复习 提升能力

一、依“纲”扣“本”

“纲”是指《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本”是指课本或教材。《考试大纲》在内容、题型、分值等方面强调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考查。现在的高考非常重视基础。特别是考纲已明确地传达出“考试目标”“考试范围”“命题指导思想”“题型比例”“题目难易比例”及“样题”等重要信息,从中了解命题趋势和要求,明确复习要点,可以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效率,切不可舍本逐末,重教辅轻教材。要充分认识到考纲是依据、课本是根本、资料是补充。因此复习中要对课本再进行一次梳理,一定要对教材中的概念、定律、原理、性质、实验等内容仔细阅读,对大纲和教材共同要求的部分加以重视,真正做到回归教材,以教材为据,克服复习的随意性。要做到重视课本而不完全依赖课本,实现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轉变。同时要克服思维定势,杜绝盲目做题,在学习中要先“死”后“活”。《考试大纲》是命题的依据,要对《考试大纲》中各种层次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挖掘出知识规律和信息,探究知识的扩展。“依纲扣本”就是要驾驭教材、活用教材。

二、建立知识网络,突出主干知识

高考临近,强化基础是重中之重,高考考查基础及基础的升华,提升基础才是得分的关键。在冲刺阶段,应按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以专题的形式整合知识网络,便于做题时提取。即做到①知识点的完善化:教材把某些知识分散到不同的章节中(如氧化还原反应),或者先给出一个浅显易懂但不全面的知识(如燃烧概念),以后再去完善,这就决定了某一章节的知识是不全面的。在复习中,要把这些分散的、不全面的知识变成集中的、全面的知识。②知识点的深化:复习要做到从更深的层次认识和理解基础知识。例如:从现象到本质、从个别到一般、从理论到实践、从定性到定量。③知识的集成化:将教材的知识集成化。特别在做物质推断题时,要用到集成化知识。

三、重视实验教学,提高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化学实验题,可以发现试题都有课上的教师演示实验及课后的学生实验的影子。认真复习课本实验,弄清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并能做到举一反三,是做好实验复习的保证。从化学知识的组成看,化学六大块知识都不能离开实验。因此,在化学高考复习时,不能将化学实验单独割裂开来,应注重平时的渗透,使化学实验融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化学计算和有机化学的复习之中。高考十分重视对实验能力的考查,但在学习化学时对实验的基本操作不够重视,动手实验的机会太少,在实验操作中不细心观察,因而在高考中暴露出实验能力不足。在复习中可以按高考对实验能力的要求及近年来高考命题的特点,将实验复习有针对性地编排成若干个专题。如将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和药品的存放、基本实验操作、重要物质的实验室制法等设置成几个常规专题;将一些特殊的操作和仪器的使用,如制气装置、除杂、尾气处理、量气装置等设计成有针对性的特殊专题;不同的实验题型,如实验操作型、实验原理型、信息迁移型、设计性实验、开放型实验等等设计成针对题型的特殊专题。每个实验专题的内容应做到少而精,突出方法。在实验复习中要根据实验原理来设计实验步骤和装置,掌握一些装置和仪器药品的替代方法,力求使设计的实验仪器简单、操作便捷、节省试剂、现象明显、安全防污等,从而培养实验设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可以引入枚举讨论法,训练发散思维,探究实验的多种可能性,然后开展互评,更深入掌握化学实验设计思路。另外,高考试题具有“回归基础,在教材中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的特点,为总复习指明了方向和方法。在最后阶段的实验复习中,应尽量创造机会多实践,必须重做中学阶段重要的、有代表性的若干课本实验,并且在解答实验题时,把答题过程当做动手做实验来对待。

四、纠错反思,提高复习效益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发现,重点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即疑点和盲点;要走出“越基础的东西越易出错”的怪圈,在冲刺阶段,要注意纠错反思。除了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常见纠错的几种方法:①摘抄法:将错误内容分类摘抄,在附近加以注释,这种方法比较费时间,但是印象会很深;②剪贴法:将错误题目从试卷上剪裁下来,按照时间、科目、类别分别贴在不同的错题本上,并在附近加上注释,在临考试前复习时比较方便、高效;③在资料及试卷上纠错:有序整理资料及试卷,按时间段、或按科目分门别类,加以注释,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④将纠错还原到课本:将纠错点还原到课本上,在课本相应知识点处,用不同符号标记错点,同时在其附近标出该点错题的位置、出处、错误缘由及简易分析等内容。应用好这些方法,可以大大地提高复习的成效。

总之,在高考备考复习中,要注重自学能力、推理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依“纲”扣“本”,抓好学科主干知识,重视实验复习,纠错反思、规范答题。做好了这些,一定会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高考备考化学复习方法指导 篇9

要考好化学,要注意平时应考能力的培养。在综合分析过程中,要狠抓“双基”,交联成网,把各种知识建立成“块”。所有的化学内容可大体归结成以下六块。按“块”复习训练,适当选些题做做,特别对当时做错或不会做的题,认真分析一下,查漏补缺,会有很好的效果。

1.基本概念“块”。这一块包括物质组成和分类线,性质变化线,化学用语线,分散系统线,化学量线等五条知识线(或小系统)。

2.基础理论“块”。这块包括结构理论(原子结构,分子即化学键理论,晶体结构理论)和元素周期律,同期表线,电解质溶液(含氧化-还原理论)线,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理论线。理论块是化学的灵魂。

3.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块”。这一块是化学的基石,可划分为金属线和非金属线,统一在周期系中。

4.有机物“块”。这一块的核心是烃及其衍生物线,重点是结构和化学性质,而结构又是官能团和与官能团直接相关的化学键。

5.计算“块”。这一块纵贯化学各部分,要掌握基本类型、解题规律和解题技巧。

复习备考会总结化学 篇10

建水三中 李燕 何学英

2013年理综试卷化学部分题目难度依然保持以往的风格,试卷结构没有太大变化,包括7道选择题、3道必做大题和选做题部分。题目切入点也比较常规,计算量与去年相当,符合考纲要求,但是由于在选择题和大题中均有所涉及,题目中出现一些不常见概念,容易使考生产生畏难情绪和紧张心理。

一、新课标化学试卷命题特点与分析

选择题

第7题:基础化学知识及常见化学工艺部分的内容。其中,侯氏制碱法是常规内容,在复习中多次提及;氯气检验输送氨气管道是2007年广东化学第5题的变形。碘元素、黑火药属于化学与生活相结合的内容。

第8题:考查有机化学中常见官能团性质。仅涉及必修化学部分中的烯烃和醇类物质性质。属于简单题,对选做选修五的学生没有任何难度,在新东方的冲刺班中多次强调选择选修三的学生一定要注意。

第9题:考查短周期元素性质和盐类的水解。根据原子序数确定阴阳离子,并判断相应的酸碱的强弱即可。

第10题:主要考查电化学内容,其中涉及原电池的电极变化,是一直强调的电化学三变化之一。CD选项源自盐类的水解和沉淀转化原理。知识考查范围较广,对学生有一定要求。第11题:典型的沉淀溶解平衡内容。运用Ksp的公式进行计算。只要注意到AgCl、AgBr和Ag2CrO4的Ksp表达式不同即可。在西安新东方高考(微博)化学选择专项班出现过类似题目,考查的几种物质完全相同。

第12题:有机化学的典型考察方式-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在往年一元取代基础上进行变化,相当于考察酸和醇两部分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当然也包含排列组合的思想。是我们一直在强调的同分异构体的变式题。与2012年新课标卷12题的出题路线一致,也指明了化学学科的路线:更多的与其它学科结合。C5H10O2的酯类物质的同分异构体书写在五一营的课程中出现过。

第13题: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涉及的萃取、分液、蒸馏、重结晶都是基本实验操作。必做大题部分

26题:与去年的实验部分保持一致,继续沿用有机物的制备原理,结合基本实验操作中 1的仪器名称、仪器的使用、基本实验操作和常规的转化率计算,属于常见题型。此题只要注重平时基本知识的积累和掌握,难度不大可以得到满分。

27题:以工艺流程为背景考查化学反应原理中的电化学知识,显示出化学学科降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考核的比例、提升化学原理考核的新趋势。此题包括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综合性较强,能力要求较高。在新东方的春节营课程中多次强调锂电池的相关内容。

28题:以二甲醚的制备为背景材料考查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知识,与往年相比难度相当。考查内容与去年相似。如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盖斯定律相关计算、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的书写。与往年不同的是出现了学生比较陌生的能量密度计算。此题在西安新东方化学二轮复习曾出现过相似的题目。如二轮复习专题六的第10题中直接二甲醚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选做题部分

36题:化学与技术比较简单,其中基本操作、工艺流程、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考点。

37题:我们学校不学

38题:有机化学推断考查内容比较常规,题目中所给突破口非常明确,考查内容也是常规的物质名称、结构简式、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和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属于比较容易拿全分的题目。

从整套试卷讲,本套试卷是一套难度中等偏上,但区分度强,灵活度较大的试卷。从这套试卷我们可以看出,在2014年高考中化学的命题趋势:将会继续加大实际背景问题,探索创新型问题,着重考查化学反应原理,也将会继续保持有机化学的考查。所以在2014年备考中要注重学生的知识体系建立,注重双基,注重学生。

二、2014高考复习备考计划

(一)、脚踏实地,狠抓“双基” 提升能力

目前学生的状况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不牢,有必要安排时间让学生将几本化学教材通读,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学生在复习时应以教材为主体,使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平时容易忽视的一些地方更应着重理解,同时加强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所涉及方程式及其实验现象的反复记忆,以便高考时能快速、准确的提取基础知识

进行应用。复习要针对理综高考化学科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选择以无机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为代表和反映有机烃与烃的衍生物官能团衍变关系的推断题,训练学生用正向、逆向、统摄思维进行推理,提高推理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时要做到:

1.适当降低教学起点

对于我们学校来说,学生的基础是很差的,进入高三后,学生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变化,为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内化为良好的自主学习之风,所以我们在教学时适当降低教学的切入点,不赶课,适当“牺牲”一些进度,循序渐进的分层达到高考的要求。因此第一轮复习我们是依教材分章节进行,一轮复习中做到不留死角,做到对基本概念的讲解要“准确”,对基础理论知识要“理解”,对有机化学及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要强调“识记和联想”,帮助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全面系统的分类梳理,使学生形成完整而严密的知识网络。在进行深化基础,全面整合的同时,对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又要有所侧重,方法可以多种多样,譬如必要的重复强调、板书演练、讲授时的音量、明显的放慢语速等,甚至可以明确地告诉学生这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以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要求学生必须重视课本内容的复习,要求他们来时不仅要带上教材,更应该认真归纳巩固教材内容,遇到不懂的东西应及时阅读教材内容,同时要求学生认真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特别是近五年来的高考题。

2.对主干知识的讲解要细,要全面,更应重点明确

例如,在《金属化合物》一章的复习中,应突出Na、A、lFe的化学性质,Na2O2的结构和

性质,NaOH、Na2CO3、NaHCO3、NaCl(氯碱工业)等内容;有机物在复习时应注意抓结构、抓

代表物、抓规律、抓特征、抓同系物,在过好有机物的空间结构关、有机化学中“五式”(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关的基础上,突出“四位一体”,即抓“纲”——抓官能团,找“线”——掌握烃和烃的衍生物之间相互转化的知识链,记“点”——掌握烃及烃的衍生物的重要代表物,带“面”——即在熟练掌握各主要代表物官能团和主要反应的基础上,能结合同系物的原理加以应用,类推到含有多种官能团的化合物的性质推断上,力求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3.讲解要有一定的深度,但不宜太深太难。

对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化学平衡及电解质溶液等理论部分的复习,要选好练习题,大胆删去偏、繁、难的内容。高考化学的命题思路是守纲不守本,即知识守纲、守本、不超出课本范围,而能力不守本,可以大大超越课本。因此,教师不要随意拓宽知识范围。

(二)、适当降低训练难度

坚持分层训练,坚持单元过关。分层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哪些才是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的不同角度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过关的目的是让学生达到一定的只是认知水平,通过一些补偿考试、回诊、督促记忆等方式,理解知识的本质,提高应用的能力。每次月考都要进行补偿考试,及格率要求大20%以上。

(三)、及时反思, 查漏补缺。复习时考生需要注意:一是注重反思,对以前自己做过的题应重新拿过来看一看,“题不错二”。反思的内容主要是命题考的知识点,答题方法和思路,错的原因等。二是注重细节,在审题方面很多学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丢分很可惜,所以考生在复习时就要注意答题规范化,如离子方程式,化学式等的书写规范。考生在研究大纲时,要注意“了解”、“理解”、“熟记”这样的要求。这对考生掌握高考方向很有帮助。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高考命题具有必然性与随机性,要注意命题组的潜意识里有一个3——5年的命题周期。由此若对近几年的高考题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和研究,必能得到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将会大大增强指导复习的针对性,大幅度提高应考复习的效率。

(四)、用好“两纲”及“说明”,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化学高考复习有据可依。《教学大纲》、教材,特别是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已经明确地向考生传出了“考试目标”、“考试范围”、“命题指导思想”、“题型比例”、“难易比例”和“组卷原则”等重要信息,我们的复习要做到有的放矢,有据可依。引导学生高考总复习要重视课本。但又不应依赖于课本。在总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研究《教学大纲》和考纲,对照近五年的高考试题和课本上的重点知识,找出知识点和考点,把课本知识进行适当的深化和提高。认真研究“两纲”及“说明”,教师应抓重点、抓规律,抓知识的归纳小结,抓知识点和考点的联系,不让学生死记硬背。合理分散教材的难点,强化知识的重点,对知识点的处理应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复习备考会总结化学 篇11

关键词:高考化学 复习方法 备考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b)-0203-01

1 分析问题,探索方向

对于刚迈入高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目的和任务及如何进行化学复习,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同样对老师来说,高考的新政策也促使他们急需解决这一问题。所以,老师必须认真研究教学标准,结合学生实际基础水平和学校现有条件,探索复习方向,为学生顺利完成复习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1)分析和研究历年的高考试题。对往年的化学高考试题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化学出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即遵循文中有变的原则,而且具有一定的联系性和稳定性。因此综合先前的课改教学标准来对近年的化学高考试题进行分析研究就可以总结出这些试题的共性,包括卷面构成、题型、考试重点、能力要求等,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重视对新教材及新课标的研究。经过分析可以发现,新教材和新课标都进行了很大的调整,如:新教材中加入了更多的实验内容,探究性的内容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于学生动手和独立思考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新教材在实施的过程中除了要求教师对基础知识进行传授,更重要的是能够传授学生一些科学的方法并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思想。可以肯定的是,新教材和新课标的变化一定会在新的高考试题中得以体现。因此对新教材和新课改进行研究可以帮助学生确定正确的复习方向,使得复习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3)熟悉考试说明。化学复习要严格按照考纲要求来进行,对于考纲一定要深入研究,从而明确高考的命题思想、能力要求、考查方式、题型、知识构成及比例等。此外,为了能适时调修复习计划,还应注重形成性评价方式,始终贯穿复习过程。

2 强化“双基”,突出主干知识的教学

主干知识:这一部分是学科知识的重点内容。包含核心概念、基本技能、主要规律和原理四个部分,是学科的骨干支柱。

核心知识:考试大纲中要求理解(掌握)的知识。《考试大纲》通过归纳、总结、类比、联想,不仅增强了学生知识的条理性和系统性,还从思维的灵活性和综合能力方面培养了学生。

3 基础与综合同步,切实抓好三轮复习

首轮复习的任务就是打好并落实基础。此时学生对前两年的知识遗忘量较大,所以第一轮复习所耗费的时间也是最多的,差不多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

第一轮: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结构。

内容目标:依据教材内容,系统的复习。在这一过程中,既要让学生了解教材教学标准体系,总结知识重点,又要让学生手脑并用,进行系统地练习。

实施方法:还原到教材内容上,凸显内容的“全、联、活”,并采用以下四个环节加以实施,即“查、讲、练、考”。

第二轮:综合训练,提高综合能力。

内容目标:这一环节主要是对知识的一个系统化,并对知识进行梳理,使其结构化和网络化,也就是将零散的内容点连接成线,从而形成网的过程。培养并使得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各方面能力有所提升。

实施方法:归纳划分,专项讲解、强化练习。对于这一板块的重点,体现在掌握并运用分析、解答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上。

第三轮:综合性练习,提高高考适应性。

4 抓落实,向规范化训练要质量

(1)要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首先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2)加强规范训练。提出“糊里糊涂做十题,不如明明白白做一题”等标语口号,时刻警示告诫学生。

(3)创设条件,让学生暴露思维缺陷,对症下药,讲清错因,并进行针对性练习。

(4)对学生实施审题指导。有些学生在审题时会出现看错、写错、看漏等现象,最常见的是:题目所给的直接材料审不全;隐含的信息提取不出来等。造成会的题目得分不全,甚至不得分,造成这一现象70%以上都是审题所致。建议采取四字审题训练法,即“读、划、联、挖”,坚持训练一段时间后,将会有显著成效的。

(5)及时反思,查漏补缺。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都要求学生及时反思,及时纠正,深入分析出错的题目,归纳总结原因根本所在,并将其整理到改错本上,周期性的进行翻阅、复习,努力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达到“会做的保证对、错过的不再错”。

5 加强实验设计教学

化学实验设计能力要一种综合性和创造性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运用已知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实验设计也是学生最感头疼、最难得分的领域。在复习备考时,可先易后难,先熟练后创新。可以考虑让学生先对一些能够熟练掌握的实验进行创新设计,然后再进行陌生化学实验的设计,进行化学实验设计训练一定要遵循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进行实验讲评时,老师应将实验设计思路作为重点讲评对象,对学生的大胆假设给予肯定和鼓励,发挥其自主创造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启发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寻求多种可行的方案。化学实验教学是不可以脱离课本内容的,必须以课本中的实验为准。

参考文献

[1]宋卫华.浅谈高考化学实验的复习[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2(9).

[2]王鸿宇.高考备考中如何做好化学实验复习[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3(4).

上一篇:《满满的正能量—让我心态更积极的做事》读后感下一篇:赞颂信访工作者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