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加强和提高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材料

2024-07-18

全面加强和提高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材料(通用8篇)

全面加强和提高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材料 篇1

企业是国有企业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方面负有重大责任和重要使命。中国盐业总公司经过数年不懈努力,目前已成为亚洲最大盐营企业。当前,中盐的改革发展已进入一个攻坚破难的阶段,越是深化改革,越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中盐的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

一、抓认识,明确党建工作的新思路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要搞好党建工作,必须融入中心、进入管理,其核心就是要把服从、服务于企业发展作为中盐党建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检验标准。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充分发挥中盐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把维护出资人利益、企业利益和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统一起来,为推进中盐改革发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在总体目标上,始终坚持“融入中心抓党建,进入管理起作用”。当前,中盐的中心工作是坚持“好中求快、由大变强”的战略方向,建设世界一流盐营企业。公司党委紧紧围绕发展这一主题,使党建工作的运行机制成为企业运营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努力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主要任务上,围绕中盐党建工作的总体目标,着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致力于为中盐建功立业、得到职工群众拥护的领导班子;开展以争创先进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建设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人才队伍、党员队伍、职工队伍;建立一套适应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要求,保证中盐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体制机制。

二、抓重点,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确立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政治核心地位,构建确保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公司治理结构运行机制,是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鲜明特征和本质要求。公司党委积极探索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中盐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把握核心主旨。把党的理想信念通过企业价值理念建设转化为中盐的凝聚力;把党的方针政策通过企业战略规划及实施转化为中盐的发展力;把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通过企业党建工作创新转化为中盐的领导力;把党员的先进性通过企业先进典型及形象塑造转化为中盐的带动力;把党的纪律作风通过企业规章制度及行为规范转化为中盐的执行力。完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企业领导体制,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力、运转高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不断推动党委会与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在人员、职能、工作机制上的融合。完善党组织有效参与重大决策机制。如中盐株化公司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总经理向党委汇报工作制度。完善选人用人机制。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成立了由公司领导班子组成的竞聘领导小组,建立了一整套科学的竞聘组织机制,所有高级业务主管以上岗位全部实行公开竞聘。创新方式方法。中盐上海公司坚持“调查研究,掌握主动权,取得话语权;积极参与,行使建议权,实施监督权;履行本职,提供精神动力、组织保证、智力支持”的工作方式,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中盐新疆公司把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与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和企业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了党建工作和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三、抓关键,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把中盐打造成世界一流盐营企业,迫切需要加强中盐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加强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提高班子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公司党委不断加强党委中心组学习,建立了学习制度,并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要求,扩大到各党支部书记和总部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结合中盐自身发展实际,从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修养、共克时艰、确保增长六个方面着力提高班子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使班子能够根据市场变化作出正确决策,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和活力。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企业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在议事决策中,坚持“抓住大事定议题、调查论证做准备、提出原则拿预案、个别酝酿求共识、集体讨论做决断、分工负责抓落实”的“六步工作法”。注重健全党内生活制度,提高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质量,使民主生活会更具针对性,更加贴近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实际。

加强党性党风党纪建设,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认真抓好党规

党纪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全面推进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主要领导问责、分管领导督责、所有领导带头履责的党风廉政责任制度体系。围绕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难点,不断加大监察审计的力度,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

四、抓基础,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企业党的建设重心在基层,创新在基层,活力在基层。公司党委适应当前企业改革发展的新情况新任务,不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载体,推进基层党建制度化建设,开展中盐班组建设工程,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发展。

全面加强和提高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材料 篇2

为夯实支部基础管理, 公司下发了《关于开展党支部达标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的意见》, 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公司党群工作的职责。根据企业党建工作出现的新情况, 公司及时制定了《关于加强党员管理的若干暂行补充规定》《关于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的实施意见》等, 通过强化制度建设, 逐步建立起各单位党组织和每一位党员的制度体系和管理网络, 建立起党建工作运行机制, 使公司党建工作沿着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运行。在党建工作指导上, 在强调制度建设的同时, 公司党委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 努力实现刚性的制度管理和柔性的人本管理的有机融合, 提出了建设“四有”职工队伍的要求, 就是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 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在具体实践中, 整体推进“三支队伍”建设。今年以来, 重点抓住打造先进学习型员工队伍, 强化三级培训、重视员工个体发展, 全面提升人的素质。为了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把解决好职工增收和就业、看病、住房、帮困作为关心职工的重点工作, 抓细抓实。公司建立了以医疗保险为主、大病困难补助、爱心基金捐助和平时职工困难补助相结合的四道保障线, 尽量尽可能帮助因病致困的在岗职工和退休职工。实施了以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送温暖”为主要内容的“爱心工程”, 公司职工踊跃捐助重点帮困, 体现了组织的温暖。

二、在工作内容上, 坚持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相结合, 突出全面发展

党委根据全年生产经营在不同时期的特点, 紧紧扣住当期任务, 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建工作。不以抓经营管理代替党建工作, 不以经济发展的成就替代党建工作的成就, 不搞“一俊遮百丑”, 割裂两者的辨证关系, 做到抓生产与抓党建不搞“两张皮”, 强化了党建工作。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考评模式, 建立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的考评机制。在党建工作考核上, 改“单一性”为“综合性”, 2013年初, 公司党委制定下发了《精神文明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 把领导班子坚强、党员队伍过硬、思想政治工作有力、党群工作扎实四个方面共10项内容纳入到各单位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管理之中, 把精神文明建设责任制考核与年终中管领导班子和成员考核相结合, 把公司组织工作、宣传工作、工会工作、共青团工作等内容纳入考核体系, 形成考核激励机制。在对党组织班子成员实行年度考核中, 把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同时列项, 严格考评, 综合奖励。把党建工作目标、要求、措施与业务工作一起量化, 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成员的岗位职责之中, 与经济责任紧密挂钩, 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职务调整、年薪兑现的重要依据。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捆绑考核激励, 使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贴得更紧, 服务保障作用更明显, 党员创先争优的积极性更高涨, 增强党建工作效果。

三、在工作载体上, 坚持围绕主题与创建特色相结合, 突出工作特色

党委坚持“围绕生产经营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生产经营”的指导思想, 重点在如何抓上做文章。一是以支部达标为主线, 努力把基层党支部建设成为凝聚力量、促进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每个月书记例会, 都安排2个支部介绍支部某项特色工作, 积极引导党支部创新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 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 创造了一批鲜活的工作经验。二是以落实“谈心谈话制度”为切入点, 通过与中层干部分别沟通交流, 听反映, 提要求, 掌握和了解干部的思想动态。三是以“三高一流”为目标, 提升党员素质, 努力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公司党委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具体化为思想道德素质高、科学文化素质高、业务技术能力高、工作创一流业绩。针对服务行业特点, 创新党员活动载体, 推动党员岗位承诺制。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以不同形式挂牌上岗, 把党员身份亮出来, 把承诺事情做起来, 在本职岗位上创造优秀业绩。通过公开承诺、挂牌上岗、民主评议、群众监督、总结表彰, 把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 “平常时刻看得出, 关键时刻站得出, 危急时刻豁得出”。在生产、科研、经营等岗位上, 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关键时刻, 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此, 各支部开展了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挂牌上岗、党员工程等丰富多彩的党员示范活动, 用党员素质的不断提高带动全员素质的不断提升, 用党员技能的不断增强促进“三支队伍”建设的不断深化。四是不断创新党员教育的形式, 及时推广先进支部的做法和经验。针对党员教育的难点, 总结推广了开展党日活动成效明显的五种方式方法。即:讨论式、答题式、竞赛式、报告式和观看式, 特别是党员电化教育和建立党员QQ群、微信平台已成为支部普遍采取的一种教育形式。

四、在工作方式上, 坚持强化重点与整体推进相结合, 突出典型的培育与宣传

全面加强和提高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材料 篇3

为推进各所站党组织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工作,昌九管理处采用资金投入、技术保障、人才配备等方式,在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方面不断探索新路,取得了良好效果。近年来,昌九管理处局域网络迅速覆盖基层各单位,这对于增强信息传递、掌握实时数据、服务决策制定、强化垂直管控、加强战略推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具体做法

近年来,昌九管理处党委将党建信息化纳入到规范化党支部建设中,并在全线推进建设,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建立数字化电教室。从规范化党支部建设经费中下拨专项经费,为各支部配齐电教设备,目前全处12个支部全部配齐了电教设备。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党员电化教育,党员教育迈入数字化时代。以前各支部政治学习、书记授课等都是采取讲课人读、党员听的单一形式,现在通过电教设备,打造共享互动的“电教大课堂”,内容更丰富、生动,形式更加形象、直观,党员接受起来也更容易。

(2)构建网络办公大平台。通过QQ群,OA办公软件,我们构筑起了一个覆盖整个昌九高速党务工作的多级数字化网络平台,实现网络办公、网络会议、网络通讯、网络交流、网络调查和网络监督等功能。减轻了广大党务工作者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质量。

(3)创办党员教育新平台。我们借助微信平台开通了党员微刊,每月及时发布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做法、新亮点及国内外新闻事实热点等信息,受到了广大党员的普遍好评。而党员学习考试软件,又改变了以往学习与工作相脱离的情况,达到了“以考促学”的目的,激发和提高了党员学习热情。目前我们已经组织了6个支部的党员进行学习考试。从考试的情况看,大家都感觉到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深入的了解。

二、初步成效

通过近两年的时间,昌九管理处在党建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1)加强了党员和党组织之间的交流。昌九管理处共有党员202名,其中45岁以下的党员176名,占党员总人数的76%,大中专学历的100名,占党员总人数的50%。这些中青年党员对新生事物接受起来快,特别是近年来从大中专院校招录或者从部队转业进来的90、00后年轻党员,尤其喜欢用这种形式参与党内的各种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党员的组织归属感无形中得到增强。

(2)便捷了党员掌握党建信息动态。利用电教室、党员微刊、学习考试软件等载体,不仅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之间的经常性、亲密性互动,还有助于广大党员和党务工作着及时了解党建信息、交流党建经验、研讨党建理论;同时也推动了党务公开、党建信息管理、思想教育、服务功能一体化建设。对于规范权力运行、监督、规范党员领导干部行为和实现普通党员在党内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都具有重要作用。

(3)提高了基层党建工作效率。昌九管理处共有12个支部,按照以往的办事流程,转发一个通知要等支部干事接到后再转发给支部负责人,然后再通知到党员本人,不仅耗时耗力,且工作效率低。现在借助网络辦公大平台可以很快捷地将通知直接传达到每位党员,不仅提高了效率,还节约了成本,实现了资源共享最大化。

三、问题和建议

昌九管理处党建信息化建设工作刚刚启动不久,在其运行与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注意和改进:

(1)做好整体思考和长远规划。信息化党建工作是项系统工程,各项应用软件知识都是该项系统工程中用以搭建平台的载体,且软件更新换代比较快,需要随着技术发展不断升级改造,所以,我们应改变认为党建信息化工程知识简单上一两套信息化软件就完事的观念,要对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作整体思考和长远规划,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

(2)注意信息的公开性与保密性。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因此要从制度层面加强党建的信息安全管理,设置硬、软件“防火墙”,防止信息流失,确保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发挥积极作者用。

(3)确保维护资金的前期投入和后续保障。党建信息化在前期建设到后期购买设备、安装、维护等方面,都需要维护资金的再投入。另外,在专业人员技能培训和日常管理等方面也要有资金的保障。因此,做好资金安排与规划,是确保此项工作的正常开展的保证。

(4)处理传统党建工作方式与现代信息管理的衔接与冲突。一方面要考虑如何减轻党务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如何符合党建工作的要求,使传统的党建管理方式与现代化的信息管理进行良好的过渡与衔接。

作者简介:

周喆,工作单位:江西赣粤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昌九管理处党群部,党支部干事。

全面加强和提高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材料 篇4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把党建工作纳入“两个率先”的总体布局,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深入实施党建工作创新工程,用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旨在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的创新活力,形成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为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一、扎实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基层党的建设与基层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是紧密相连的。面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必须深入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工程,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基层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这是当前非常必要、非常紧迫的一项工作。

(一)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工程的必要性

党的建设既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实现党的中心任务的保障和支撑。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靠党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夺取事业新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推动党的建设与时俱进,同时为党的建设提供广阔的历史舞台,也给党的自身建设提出 了许多新课题、新任务、新要求。因此,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必须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根本保障。今后一段时间,是我镇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阶段,党建创新工程的开展直接关系到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为我镇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二)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工程的紧迫性

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这“四个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从总体上看,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与此同时,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这些问题,在我们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所以,深入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全面加强 和改进党的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

二、我镇党建工作的创新之举和显著成果

近年来,我镇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服务和促进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我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发挥主导作用,引领经济发展

我镇始终坚持党委统揽全局的基本原则,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经济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为全镇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努力打造与时俱进的领导班子。我们始终把加强党委班子自身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重大事项集体讨论等制度,每年组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赴先进地区学习考察,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思想理论水平、团结协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以及科学决策能力,充分发挥党委班子在经济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多年来,一直坚持实行党政领导挂钩联系制度,主动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做好服务,及时分忧解难,助推企业发展。

二是科学谋划强势发展的工作思路。我们通过深入分析全镇工业产业状况和特点,对工业产业格局的发展进行了科学定位。以“调高调优、做大做强”为基本取向,坚持走以电子产业为主,纺织服装、建筑物流、机械机电其他产业共同强势发 展的道路,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目前,已形成了产业层次明显的“一主多强”格局,撑起了全镇工业经济的脊梁。

三是强力推进活力党建、惠民党建,创特色之路。近年来,我镇深入研究,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组建和规范并重,双培和双强共举”的非公党建工作之路。目前,我镇共有非公企业304家,企业党员680名,已建立党支部292个,组建率达96%,基本做到了哪里有经济组织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和活动。同时,我们提出“把企业生产经营和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优秀管理人才,增强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增强非公企业的经济发展活力”的“双培双强”党建工作思路,进一步激发企业党员技术人才创新意识、进取意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着力培养一批具有较强示范辐射作用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典型。江苏综艺集团通过扎实推进党建工作,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素质党建、人本党建、文化党建和活力党建。各村居坚持以人为本,与民共享,以群众得实惠为第一追求,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着力打造“惠民党建”,兴办实事工程,构筑起完善的公共服务网络。镇党委及时总结示范点的好做法、好经验,充分发挥示范点的带动作用,促进了全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

(二)发挥引导作用,服务民生改善

近年来,我镇以“提效能、惠民生”为目标,通过学习教 育、优化结构、严格考核等举措,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建立学习型效率型镇村干部队伍。去年,我镇贯彻实施建立学习型效率型镇村干部队伍活动,通过深化学习内容,规范学习机制,全面提升了镇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增强了镇村干部的执政能力、驾驭能力和创新能力。今年,我镇将进一步激发全镇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形成以学促能、以学促优、以学促廉的良好氛围。通过不懈的坚持和努力,我镇将把集中学习制度化,自觉学习常态化,建立规范化运转的长效学习机制。

二是抓好青年干部教育培养。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进一步提升青年干部的综合素质。组织镇村青年干部结合岗位实际,以争先创优为主题撰写心得体会;组织大学生村官,结合农村工作实际,以学习张广秀、杨善洲等先进人物事迹为主旨开展大讨论;组织镇村干部围绕“责任比黄金更重要”进行演讲;组织大学生村干部跟班党政领导进行学习锻炼。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有效激发了广大镇村干部,尤其是农村青年干部对基层工作的深入思考,提升了服务意识和实干意识。

三是完善公共服务体系。2011年初以来,在全镇推行了群众事务党员干部代理制度,各村统一建立了代理网络,公开镇、村代理人员的联系电话、印制发放便民服务手册,对代理 情况进行及时记录,将代理情况如何作为镇村干部的考核依据之一。这项举措为解决老百姓办事难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镇村党员的积极响应和群众的良好支持。

(三)发挥指导作用,促进社会和谐

通过创新党建活动载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推动文明创建,凝聚万众民心,促进社会进步方面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是实施文化提升工程。为进一步提高全镇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弘扬文明新风,提升对外形象。去年,为进一步深化文化提升工程,我镇结合庆祝建党90周年,开展了“五学”主题活动,学习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五类典型,即一个文明群众群体、一个村(社区)、一名优秀村(社区)支书、一名优秀企业家和一名优秀机关干部。活动中,我镇将“五学”典型及公民提质工程典型材料汇编成名为《新地风范》的宣传册,同时,以演讲的形式,对“五学”典型进行了专场事迹报告会。此次活动在全镇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切实提升全镇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是弘扬密切联系群众之风。为切实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程,进一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长久以来,镇党委要求镇蹲点干部每周必须下村不少于两次,参与处理村务不少于两件,真正深入一线,到企业、到村组、到农户、到现场,深入倾听民声,了解民情,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融洽干群感情。

三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我镇通过规范制度、深化教育、全面监督,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在项目建设、工程建设等有关工作中,坚持做到主动介入、提前介入、全程介入。日常工作中,我镇充分发挥教育、制度、监督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中的作用,以“5〃10思廉日”,建党90周年等重大节日为契机,开展系列主题教育,督促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带动全镇形成风清气正、健康文明的良好氛围。

三、深入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工程的具体措施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尤其是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立足我镇实际,就是要深入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工程,把党的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 去年,我镇开展了建立学习型效率型镇村干部队伍主题活动,切实提升了镇村干部的综合素质。今年,我镇将以镇村干部教育培训为抓手,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与时俱进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干部、教育人民群众,切实提高思 想政治水平和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要突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科学理论武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必须始终坚持以思想理论建设为根本,加强理论学习,打牢思想基础、夯实理论功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作为重要内容,进一步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要突出领导示范带动。首先从领导班子抓起,充分发挥镇党委理论中心组的带头表率作用,坚持每月集中学习1次。领导干部应自觉争当学习模范,做到先学一步、学多一点、学深一些,做到带头读书,以真学、真信、真懂、真用的榜样表率和行动,切实带动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加强学习。

三要突出载体建设创新。不断创新和拓展学习的方法载体。一是做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结合上级要求和工作需要,以村(居)或部门为单位每月集中教育培训1次,全体镇村干部每季度集中培训1次,同时,注重强化自我教育,以个人学习为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二是分层与分类相结合。以工作职务和工作岗位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层次、分类别的教育培训。三是“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邀请行政院校及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人士到我镇进行专题授课,同时,积极组织镇村干部外出参观,不断拓宽视野,拓展思维。四是知识讲座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以专家或领导授课为基本的教育培训 方法,结合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锻炼镇村干部业务操作水平,培养协同合作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四是突出长效机制建设。把开展学习活动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建立长效机制。着眼长远,在完善制度、强化机制上下功夫,使学习由“软任务”向“硬约束”转变、由“抓活动”向“促常态”转变。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做到学习与工作有机统一,努力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

五是突出学风建设。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学习的成效要靠实践来检验,要致力于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做好实际工作的素质本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改进学风,学以致用、务求实效,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使学习成为提升党员干部综合素质、推动实际工作取得成效的强大动力源泉。

(二)发扬党内民主,确保各项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是党建系统工程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为了提高江苏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推动党内民主健康有序发展”。

一是健全党务公开制度,保障党员知情权。公开是民主的前提,党员了解党内事物,是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权利的逻辑起点。镇党委实施党代表监督制度,适时邀请部分村党总 支书记列席镇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参与重大事项的讨论和决策。江苏综艺集团实行公司决策党员早知道制度,公司的重大决策在董事会研究确定后,首先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通报,党员在职工知晓之前就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意见,既帮助决策层广泛吸取意见、集中智慧,又提高了党员的主体地位,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合力。这一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各基层党组织学习借鉴。

二是创新形式,增强党务公开吸引力。积极探索各种有益的公开形式,不断扩大党务公开覆盖面和实际效果,做到多载体公布,落实知情权;多形式互动,落实参与权;多渠道征询,落实监督权,促进党务公开落实到位,充分体现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增强党的凝聚力、亲和力和吸引力。

四是完善党内民主监督制度,保障党员监督权利。要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疏通党员民主监督渠道的制度机制,开辟更多有利于党员监督的“绿色通道”,为党员主体监督创造必要的条件。积极营造党内充分发表意见、进行民主讨论的宽松环境,拓宽党员意见表达渠道,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

五是坚持民主集中制、推动党内民主健康有序发展。全体党员必须时刻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而最重要的,是必须坚持全党服从中央,始终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把发挥地方积极性同维护中央权 威结合起来,把局部利益同全局利益统一起来,严守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保证中央政令畅通。

(三)改进工作作风,着力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的强大基础和力量源泉。党组织有无凝聚力,能否将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在自己周围,关键看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作风和形象。作风问题直接关系党风、政风,直接影响到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直接反映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一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一贯的政治主张和执政理念。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我们的权力来自于人民,领导干部不论位置多高、权力多大,都是人民的公仆,都应当尽心竭力地为人民群众办事,使权力真正造福人民、服务社会。要结合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丰富服务内容,优化服务载体,完善服务制度,提升服务层次,使人民群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权益更好地得到实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是积极培育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党员干部的优良作风最终要体现在真抓实干上。能不能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是衡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必须紧紧围绕省、市、区党代会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积极培育和弘扬真抓实干之风,立足本职岗 位,勇挑工作重担,创造一流业绩;必须紧紧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任务,充分发挥联系服务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切实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带头参与平安创建;必须紧紧围绕区“四大行动计划”,力争尽快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是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推动机关转变作风。事实证明,以制度建设促进作风转变,是切实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经验和有效途径。近期,我镇通过出台一系列文件,进一步完善了机关管理制度,有效推动了作风转变。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服务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失职追究等制度,切实强化目标责任和绩效考评制度,严治“庸、懒、散”现象,营造雷厉风行、只争朝夕的干事氛围,确保党员干部和公务员队伍在岗、在行、在状态,使发展上台阶、群众得实惠。

(四)强化人才队伍,全面提升党组织的执行力 干部队伍是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干事业、求发展的骨干力量,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重点选好配强领导班子,切实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

一要突出抓好基层党组织设置。规模大、组织严、覆盖广的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最重要的组织资源和执政资源。要突出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领域的党建工作,加快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努力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 在各个领域有效覆盖。尤其是抓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的同时,积极探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充分党组织和党员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二要坚持做到用人唯贤。以民主、公开、竞争、择优为原则,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机制,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领导班子是一个地方和部门的领导核心,对一个地区、部门和单位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整体工作成效起着主导作用。要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鲜明导向,凭实绩用干部,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着力打造“双带”型镇村干部队伍。当前,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已经全面启动,我们要根据换届选举实施方案,全面谋划,统筹推进各阶段的工作。精心筹备召开新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依法组织好大会选举,把政治坚定、廉洁奉公、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进镇领导班子,充实班子力量,提升班子整体素质和执政能力。

三要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竞争力的根本所在。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真正让人才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的第一优势。党管人才是巩固扩大党的执政基础、不断提高人才工作水平的客观需要,也是党组织的创造力之源。首先,要把人才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按照人才工作目标,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形成政府引导、用人单位主导、社会共同开发的多元机制。其次,要切实强化 企业的人才意识,大力引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紧缺急需的科技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再次,要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建立起多层次、开放式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五)深化廉政建设,把从严治党的任务落到实处 反腐倡廉建设,事关党的生死存亡,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我们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深刻认识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把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

一要进一步加大反腐倡廉教育力度。大力开展从政道德教育,坚持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结合,岗位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健全教育制度,改进教育方法,把反腐倡廉教育贯穿于干部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的全过程,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抓好《廉政准则》的学习培训,把反腐倡廉教育列为明年镇村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要注重利用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培养党员干部健康的生活方式,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二要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惩防体系。加快构建贯彻中央、省、市、区要求,体现时代特色、符合镇情实际的惩防体系基 本框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把反腐倡廉的要求落实到党员干部日常管理之中,严格按党章和民主集中制办事,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使法规制度真正成为党员干部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充分发挥案件查办的惩戒作用,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地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有效震慑腐败分子,促进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

全面加强和提高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材料 篇5

从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改革社区管理体制机制入手,积极构建社区服务管理的新模式、新格局,努力使街道社区成为解决民生问题的“第一线”,市民享受品质生活的“幸福港湾”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更好服务群众的重要举措。2010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广州经过30多年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迈上万亿元新台阶,达到10748.28亿元,增长13.2%,连续22年位居全国大城市第三。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2010年在广州居住的总人口已超过150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806.14万人,流动人口712万人。特别是随着城市社会转型和基层社会结构变化,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对社会服务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长。社区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单元。如何使“社会人”变成“社区人”,让他们回归社区、融入社区,不仅在社区里生活居住,还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服务,以社区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城市管理者面临的新挑战。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近年来广州坚持把社区服务管理创新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突破口,从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改革社区管理体制机制入手,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积极构建社区服务管理新模式、新格局,努力使街道社区成为解决民生问题的“第一线”,市民享受品质生活的“幸福港湾”,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坚持制度先行,构筑健全的社区服务管理政策体系

构建健全的新型社区服务管理政策体系,是加强和创新社区服务管理的关键。2008年5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明确要求广州等市在社会管理方面有选择地先行先试。为此,广州市委、市政府先后派出队伍分批到香港、新加坡学习考察社会管理服务特别是社区管理服务的经验做法,制定出台《关于学习借鉴香港先进经验推进社会管理改革先行先试的意见》,明确社会管理改革先行先试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及方法途径。先后制定实施《关于发展和规范我市社会组织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及5个配套文件,确保创新社会服务管理工作扎实有序推进。2011年以来,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准确把握社区服务管理的核心内涵,切实转变社区服务管理观念,在深入总结近年来社区服务管理实践经验,借鉴国外社区服务管理有益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城乡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制度创新力度,出台了广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街道、社区服务管理改革创新“1+3”政策体系,在机构设置、体制改革、财政支持、硬件设施、人才激励、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政策设计,构建起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一整套政策体系,为全面推进社区服务管理创新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同时,在加强镇、村社会服务管理改革创新上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出台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特大镇、村社会服务管理的意见》,进一步理顺外来人口较多的特大镇、村社会服务管理权责,建立完善特大镇、村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完善特大镇、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吸收外来务工人员平等参与镇、村社会服务管理,以制度创新夯实城乡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坚持改革创新,探索具有广州特色的社区服务管理体制机制

在推进社区服务管理创新工作中,我们深刻体会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推进社区管理服务创新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也是推进社区管理服务创新的关键环节。社区服务管理资源分散、条块分割、权责脱节,重管理、轻服务甚至以管理代服务的问题十分突出,必须大胆改革,先行先试,坚决破除阻碍社区服务管理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此,结合简政强区(县级市)事权改革,在全市14个街道开展整合街道机构和聘用人员改革试点工作基础上,按照管理、服务、执法三位一体的要求,全面推进街道社区“一队三中心” 建设(街道综合执法队和政务服务中心、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落实街道对社区管理服务人员的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调配权,从根本上解决多头管理、多头指挥、资源分散、效能低下等问题,提高社区服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在全市20个街道开展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市、区(县级市)两级财政共投入8000万元,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或委托项目管理的方式由社会组织承接社区综合服务,建立以社会工作者为主导的跨专业团队,提供以家庭服务、长者服务、青少年服务为核心的各类专业、优质的社会服务。目前,已经开业的16个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受到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其中萝岗区联和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提供12大项110多个服务项目,运行仅半年,接受服务的群众已超过2.5万人次。结合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在14个整合机构和人员改革试点的街道同步推进社区居委会改革,按照“三个70%”的目标,推行社区“直选”,完善居委会考核机制,建立新型社区管理服务体制。坚持政府主导,构建全面覆盖、功能完善的社区服务管理体系

公益性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本质属性。构建覆盖社区全体成员、服务功能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坚持城乡一体化统筹推进。近年来,广州市每年本级财政投入民生和各项公共事业资金占一般预算支出的70%以上,切实解决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保、住房等热点难点问题,市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2010年广州首次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行列”,在2011年全国30个大城市生活质量指数评比中排名第一。

深入推进街道“五个一”工程建设(一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一个文化活动中心、一个体育休闲公园、一个卫生服务中心、一个视频监控系统),实施社区环境整治小工程计划,不断改善提升街道、社区环境水平和服务条件。目前,全市已建成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216个、文化活动中心204个、体育休闲公园828个、卫生服务中心178个、视频监控系统334个。同时,加快形成以一站(政务服务中心)、一台(社区服务管理信息平台)、一库(社区服务管理对象信息库)、一网(四级信息网络)、一页(市民服务信息网页)、一卡(市民社保卡)为核心的全面覆盖、动态跟踪、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区服务管理综合服务体系,让市民群众办事就在家门口,“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便利的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加大农村镇村公共服务投入倾斜力度,市本级重点扶持新增153个试点村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两规”(新村建设规划和旧村改造规划)、“三清”(清卫生死角、清沟渠池塘、清乱搭乱建)、“四有”(有排污处理系统、有环卫设施、有村民公园、有绿化林带)、“五通”(通路、通电、通电话、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建设成效凸显,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特别是今年以来,把加快北部山区发展作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宜居城乡“首善之区”的重大举措,出台《关于加强我市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实施“一区带一镇”、“名企帮名镇”、“百企助百村”对口帮扶战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到2012年,市、区(县级市)两级财政扶持山区镇专项资金将提高到每镇每年1500万元,大力推进农村路灯建设“光亮工程”和农村泥砖房改造“安居工程”,全面提高北部山区贫困镇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水平,促进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

坚持多元共建,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服务社区的主力军作用

以街道社区为突破口推进社会服务管理改革,必须厘清政府、群众和社会组织三者的定位和职能,政府是主导,群众是主体,社会组织是主力。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主力,在社会组织培育与管理、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加强社会工作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下功夫,推动政府、群众和社会组织的分工协作、良性互动,把社区服务管理创新落到实处。拓展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服务项目和范围逐年增多,2008年设置服务项目11个,2009年为33个,2010年设置项目34个,服务范围涉及家庭服务、长者服务、青少年服务、残障康复、社区矫正、戒毒康复服务、劳动就业、社区自治等领域。增加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投入,2011年市、区(县级市)财政用于政府购买服务的投入高达7635万元,相当于前3年投入总和的一倍多。创新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由民政部门直接登记管理。2008年以前,全市仅有7个社工机构,现在发展到47个,有14个社会组织正入驻孵化基地,通过职业资格考试的社工有2103人。截至2011年6月底,全市登记注册各类社会组织4202家,其中社团类1439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763个。

坚持社区自治,引导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城市共建共享幸福广州

社区民主自治是社区服务管理创新的方向,不仅要广泛宣传培养社区成员的自治意识,建立健全社区民主自治制度,更要注重各阶层、各群体的融合发展,吸引社区成员广泛参与到社区民主自治的活动中,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广州是流动人口大市,城乡流动人口大量增加,与户籍人口比例接近1:1。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在镇、村高密度集聚,如增城市的新塘镇、花都区的狮岭镇聚集了上万家甚至数万家企业、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外来务工人员,远远超过当地户籍人员。随着新生代农民工诉求的变化和维权意识的增强,各种劳资矛盾和社会冲突日益凸显。引导外来务工人员有序融入城市发展,与本地人和谐相处,共享城市发展成果,既是社区服务管理创新的重点,也是难点。

深入推进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社区服务管理模式,把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发展全局。作为一项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政治任务,全方位强化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服务管理,积极推动其融入广州、扎根社区。切实加强流动人员管理,制定实施《关于加强流动人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外国人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按照在穗居住外国人和流动人口100%登记管理的要求,健全市、区(县级市)、街(镇)、居(村)四级工作网络,健全流动人员信息登记采集制度和出租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工作,在流动人员超过2000人的社区、厂企设立流动人员管理服务站。进一步强化对流动人员的服务,制定实施“积分制入户”政策,使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可以申请入户广州。积极解决流动人员子女入学问题,建立来穗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医疗帮扶服务,将外来务工人员以及在广州市就读的外地户籍大中专学生纳入救助范围。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率先暂停收取流动人口个人治安联防费,选拔优秀农民工进入广州公务员系统和事业单位,广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法律援助等活动,努力帮助600多万外来务工人员更好融入城市发展,共建共享幸福广州。

坚持系统推进,形成推动社区服务管理创新强大合力

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智力,必须坚持从宏观层面上整体推进,整合全市资源共同支撑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强化干部提拔任用激励作用,制定实施《关于加强街(镇)党委书记职级配备的意见》,创新对街道社区管理服务考核激励机制,突出街道社区居民群众测评的考核权重,对于长期在基层工作、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街道党政一把手,可以在选拔任用、交流轮岗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形成让基层干部安心、热心、尽心扎根基层、服务居民的激励机制和干事氛围。

深化简政强区(县级市)事权改革,出台实施《关于推进简政强区(县级市)事权改革的决定》,坚持重心下移、事权下放、夯实基层,重点在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城市管理方面推动事权下放,充分调动基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力加强“智慧社区”建设,整合政府职能部门力量,构建协同合作机制,完善市、区(县级市)、街道(镇)、社区(村)四级政务管理服务网络,确保部门之间、部门与社区之间、各网络服务平台之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连接畅顺。建立健全街道党工委、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公职人员、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社区居民沟通联络机制,将公共决策社会公示制度、公众听证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引入社区,扩大基层群众参与程度。广泛发动居住生活在社区的党员、团员、公职人员、企业家等社会各界人士联系社区和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形成“爱我广州、服务社区、共建家园”的良好社会氛围。

全面加强和提高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材料 篇6

效管理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区政府党组围绕加强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开展深入调研,提出对策和建议,全面提高我区城市长效管理水平,积极为实现河东区发展起来、繁荣起来、漂亮起来做贡献。

一、加快环卫体制改革,推行政府、社会、市场三者互动的运行机制环卫事业是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处于城市管理特殊而重要的位置,既是城市管理和政府投入的重点,也是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难点。针对我区环卫体制政事企合一、管理和作业职能不分、经费来源渠道单一的运行模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行政事(企)分开、管干养分离,是提高环卫作业水平的外在驱动力,是转变政府管理职能的必然趋势。按照逐步平稳推进的原则,可分三步走:一是将政事分开,干管分离。将现有的道路清扫、垃圾运输、公厕清除保洁三大作业队伍从事业单位的职能中剥离出来,成立专业的作业公司,现有作业人员的工资福利暂不变、待遇暂不减,变革的实质是将事业单位改为企业单位,职工的行政事业编制身份没有了,完全变为国有企业工人,实现管理职能与作业职能的分离。二是由行政职能部门按现行运行维护费标准进行测算,制定环卫作业服务项目价格体系,完善作业服务单位的市场监督机制。将现国有的设备、设施、房产纳入运行成本,收取管理费用,转入给公司实行承包制。根据工作任务和工作标准核定工作经费,实行总额包干,超支不补,下放管理权限、强化工作责任,将服务水平由短期突击向长效管理转变。刺激承包单位向管理要效益,向市场要效益。在此基础上,行政管理部门将纳入运行成本上交的管理费用,待市、区环卫体制改革和机制健全后,用于在职职工养老保险的补充等,使职工变换身份退休后工资不受身份影响。三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有计划地逐步放开作业市场。可拿出部分道路或区域进行社会招投标,引导三个作业公司参与市场竞争招投标。并各自作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企业化运作的经济实体,接受区、街、居三级考评,考评结果直接与经费挂钩,促使这些服务性经济实体强化内部考核和管理,走上市场化运行的轨道,不断提高作业水平,使政府出

资买服务真正落到实处。为了稳步推进,可先行进行试点,以招投标形式,推进环卫市场化养管作业的实施。①全面启动区环卫局成立的启程劳务服务有限公司和腾达劳务服务有限公司的养管作业市场化工作。可将全区的垃圾清运工作交由两个公司按照市场化方式实施养管作业。②可将原由环卫局负责作业的部分主干道路(以十一经路、卫国道、东南半环快速路、津滨大道为试点,核算作业成本)以政府招投标的方式,交由有资质的保洁公司进行市场化作业管理。③可选一个街为试点,将街域内部分三四级道路(含绿地)、居民区甬路(含绿地)的作业交给有资质的保洁公司进行市场化作业管理。

二、调整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的设置

城市管理的重点在街道社区,管理的难点也在街道社区,管理的水平更体现在街道社区。实践证明,管理权力与管理对象越近,管理就越到位,管理幅度越小就越有效,也就是常说的扁平化管理。针对近年来我区在城市管理体制上亟待解决的“管得了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了”及出现问题推诿扯皮影响及时有效处置的问题,建议将区综合执法局现行执法机构进行调整。

一是按照一个执法主体、二级执法、三级管理、科学分工、责任明确、齐抓共管、高效运作的工作格局,由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牵头将五个地区大队按照各街道办事处行政管辖范围,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核定执法人员数量,足额配置,重新调整组建以街域为单位的12个地区综合执法大队,派驻各街道。以综合执法局的名义,实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依据承担的职责,依法行使对各街域内市容、环卫、园林、规划、工商、交通、市政部门全部或部分处罚权,依法对道路两侧及公共地上私搭乱盖、占道经营等违法现象进行查处,消除各类违法行为。

二是鉴于天津站地区综合管理办公室已正式批准成立,并包含站区综合执法工作。建议将现有3个直属队(其中1个为站区直属队)调整为2个,由区综合执法局管理,按照原机构设置所定职责和范围,实施城市管理执法工作。

三是加强执法保障,维护法定权益。建议赋予区综合执法局内设民警办具有独立办案权,并接受公安河东分局、区综合执法局的双重领导。在重大执法事件中,形成积极配合、保障有力、协同作战的强大阵势,切实解决执法过程中的司法保障问题,维护执法队伍的法定权益,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三、进一步落实属地管理,确保管理工作责任到位

属地管理,是实现城市高效能科学化管理的根本措施。街道办事处作为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依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或受本区人民政府委托,对本辖区内的城市管理、社区服务、经济发展、社会治安、两个文明建设等方面工作行使组织领导、综合协调、监督检查的职能。建议街道办事处要履行以下主要职能。一是要切实发挥街道办事处在地区城市管理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监督检查和管理服务的职能。调整和健全街道城市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完善区域城市管理经费划拨及使用与监管机制。按照“责权统一”、“费随事转”的原则,下放到街道管理的工作项目的费用应划拨到街道,由街道统筹管理和使用,并接受区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

二是要进一步强化街道城管委的作用。城管委对派驻的地区综合执法大队、环卫驻街员等实施统一领导。地区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由街道办事处任命为街城管委副主任兼城管科常委副科长。地区综合执法大队日常执法和工作效能监督管理由街道办事处负责,对其年终考核评优意见占本单位的60%。工作绩效奖励纳入街道城市管理考核,由区考核办按考核分值进行划拨。街道办事处对地区综合执法正副队长、环卫驻街监察员和各部门派驻的联络员赋有任免调换的建议权。各街以地区城市管理工作实际出发,调剂充实城管科干部力量,增配相关工作人员,以保证各项城管工作的有效落实。

四、强化区城市管理考核办的职能,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

全面加强和提高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材料 篇7

一、要围绕“创新?突破?提升”的工作思路, 打造协同发展、高效运转的战斗堡垒

一是要推动机制建设逐步走向健全。

要根据新组织架构的授权管理界面以及各职能党支部自身的工作职能, 完善各项党建工作制度, 做到制度健全、运转正常;认真落实各职能支部党建工作责任制, 适时抽查党建工作落实情况, 并将考核结果与党建绩效考评挂钩;同时要以“开放、联动、互鉴、服务、共建”为整体思路,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 发动职能支部与业务相连的基层党组织建立密切的联动关系, 并通过不定期开展“结对帮扶”、“职能党支部进中心”等开放式活动, 促进互学互鉴、共同提升。

二是要结合创先争优实现党建与中心工作的双向促进。

要通过丰富的实践、系统的总结, 确保有效做法的制度化和管用经验的长效化, 摒弃党建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浮在空中”、“漂在水上”, 甚至与业务工作“各弹各的曲儿”、“各定各的调儿”的两张皮现象, 积极探索“将骨干培养成党员, 将党员培养成骨干”的“双培”工作, 切实使党建工作真正融入中心业务、融入队伍、融入制度。同时, 机关要以“关键在示范, 作用在岗位, 核心在质量”为指导将党员责任区引向深入, 进一步加大党员对普通员工的帮扶力度, 以提高综合能力为导向, 以履行岗位职责为基础, 以绩效考核为依据, 着眼于提高全体党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另外, 要充分发挥党建对工建、团建的引领功能, 努力构建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共赢局面, 通过创新活动载体, 激发普通员工和青年团员的归属感和创造力;为员工的成才成长搭建各种平台, 营造上下一条心、全心全意谋发展的工作局面。

三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 奋力突破工作瓶颈。

在党建氛围营造方面, 要不断创新, 不拘泥于固有的套路和条条框框, 并充分发挥各职能党支部的聪明才智, 积极开展主题鲜明、特色突出、成效明显的党建主题活动, 使机关党建工作呈现“一个支部一个主题, 一个支部一个特色”的生动局面。同时, 在结合工作落地实施过程中, 机关要立足新形势, 切实把握工作重点, 加强问题意识和群众观念, 通过多思考、多调查、多研究, 及时发现并着力解决发展过程中遭遇的瓶颈和难题, 努力探索更有利于促进总部发展利益的新途径、新举措, 不断发挥自身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要围绕“从一线中来, 到一线中去”的工作方法, 构建专业务实、精诚服务的党员队伍

一是要凝聚力量, 以优秀的作风影响一线。

在急、难、险、重等工作中, 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 从依靠权力, 转变为依靠影响力, 构建全面引领、整体作战的良好局面;在改革与发展中以“服务提升、协同高效”为导向, 着力打造阳光、务实、高效、严谨的职能文化, 为一线作表率, 传递正能量;要倡导实干作风, 围绕既定的组织变革目标, 将相关决策方向和管理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 带动和影响基层更好地开展工作, 形成“全局一盘棋、重任大家挑、人人有指标”的工作责任格局。

二要共谋发展, 以科学的决策指导一线。

机关作为企业高效运转的中心, 要做到“两个关注”, 既要关注过程, 又要关注结果。在制定决策的过程中广泛听取基层意见和建议, 使相关决策更加符合基层发展的实际, 更容易为基层所接受, 更有利于在基层落地生根。

三要发挥优势, 以专业的水平服务一线。

机关党员要主动掌握对口部门相关业务并强化对其他业务的深入了解, 从要求配合, 转变为满足需求;要进一步突出强化管理职能, 通过座谈会、调研等形式, 广泛收集基层员工意见、建议和诉求, 将为基层排忧解难作为自身的职责切实履行;要善于总结基层经验, 并将有效做法常态化。

三、要围绕“文化引领, 战略驱动”的管理理念, 发挥文化教育人、感召人、凝聚人的独特优势

一是要打造学习型团队。

要把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作为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 践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狠抓落实。要通过创新学习载体, 构建完善的学习体系以及科学的学习机制, 不断扩宽喜闻乐见的学习培训内容, 营造“领导干部带头学, 中层干部积极学, 机关党员主动学”的浓厚学习氛围, 不断提高自身思想建设水平。

二是要打造高效型团队。

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理解运营事业既定的方针政策, 广泛发动机关党员以“理想在岗位, 岗位创佳绩”的精神创先争优, 为实现企业愿景扎实高效工作;要大力加强文化建设, 广泛挖掘、培养、树立一批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工作模范, 通过唱响主旋律, 使核心价值观、管理服务、安全理念等深入人心, 全面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和“比、学、赶、帮、超”的进取氛围和高效的职能文化。

三是要打造务实型团队。

要清醒地认识到广大党员是企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 是事业持续发展的根基, 通过建立健全考核和激励机制, 打造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全面增强各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四、要围绕“正作风、控风险、促勤廉”的纪检思路, 着力建立健全惩防体系, 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氛围

一是抓落实, 提高惩防体系建设的实效性。

全面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严格落实“一岗双责”, 要“明规则, 而不要潜规则”, 把党风廉政建设与职能各项业务工作紧密结合, 统一部署、统一落实、统一检查、统一考核, 坚持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 逐步形成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体系。

二是正作风, 打造干净干事的良好环境。

要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 严把领导干部关, 重点落实好重大节假日前廉洁提醒、廉政谈话及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制度。通过中心组学习、政工例会、纪委会议等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学习反腐倡廉建设的最新文件指示及精神, 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大局观、价值观, 做勤政廉政的表率。

三是控风险, 筑牢权力监督制约防线。

要抓好重点领域、重要岗位、重要事项和关键环节的廉洁风险防控, 分级分类实施廉洁风险防控措施;重点对涉及人、财、合同管理的部门和岗位职权进行清理、规范, 摸清职权底数, 明确岗位职权行使的权限、程序和时限等;指导相关部门分析高风险业务及关键岗位廉洁风险, 制定业务操作标准与员工行为规范;指导关键岗位员工识别风险、防范风险。

四是强宣教, 营造崇尚廉洁的良好风气。

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宗旨教育和廉洁法规教育;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廉洁教育课堂、监狱警示教育、案例剖析及预防职务犯罪巡讲等廉洁文化活动, 开展廉洁微征文征集评比等员工喜闻乐见的活动, 充分调动员工参与廉洁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保证教育覆盖面;结合每年的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 加大岗位廉洁教育力度, 同时加强警示教育、示范教育和法制教育, 筑牢员工思想道德防线, 使廉洁文化理念深入人心, 在机关形成崇尚廉洁的良好风气。

摘要:机关党员、干部是企业方针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 是企业各项工作的管理者, 是党联系和服务基层和员工的桥梁和窗口, 因此, 职能机关在开展党建工作中要“高定位”, 在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方面“先行先试”, 为企业的持续高效运转提供坚强保障。

全面加强和提高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材料 篇8

材料

纪委提高办案工作科学化水平汇报材料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查办案件工作,要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极探索有效查处案件的新思路新途径新办法,不断提高办案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进一步突出查办案件的重点和主攻方向,加大惩治腐败工作的力度

在突出查办案件的重点和主攻方向方面。一是在违纪违法主体上,要加大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纪违法,特别是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一把手”的贪污贿赂行为力度。严查当前重点人群腐败案件,必将有助于防范腐败的滋

生和蔓延;严查有影响的党政“一把手”案件,才能起到查办案件应有的威慑作用。同时,要切实加大查处行贿行为的力度,有力遏制贿赂犯罪的蔓延。这个思路,充分体现了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发挥案件惩戒功能和治本功能”的战略安排。加大对行贿行为的查处力度,必将缩小行贿和受贿方之间的意愿差,消除行贿方的行贿动力,进而减少贿赂犯罪。二是在违纪违法手段上,要加大查办利用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干部人事权、司法权等公权力谋取私利的贪污贿赂行为力度,这四类权力是最为核心的公权力,其滥用的几率也最大,因此,加大力度对这类案件的查处,甚为必要。三是在危害结果上,要加大查办群体性事件和重大责任事故背后隐藏的腐败案件,揭开腐败黑幕,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四是在发案领域上,要查处发生在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开发、财政性资金转移拨付、政府采购、国有资

产管理、金融、司法等重点领域的案件,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在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方面。一要营造良好的惩治腐败工作环境。要改变一些地方和部门不科学的考核机制,鼓励本单位内部查处案件、惩治腐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责任追究机制,对故意掩盖问题、有案不查以及说情、阻挠的,予以严肃追究。二要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反腐败合力。要强化与司法机关、行政执法部门的协调力度。建立健全案件线索互送、重大案情互通、复杂案件互助、处理结果互告等制度,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协同办案机制。加强纪委和检察机关办案协调机制,在纪委掌握了确凿的违纪违法事实后,可提请检察院提前介入,减少重复取证、职能交叉而造成人力物力浪费。建立与审计机关的案件线索资源共享、人员专业优势互补的协作机制,审计机关对重大工程项目、重要领导干部审计中发现的违纪违法情

况要及时向纪检监察机关通报。三要用足用活办案措施。严格按照中办发〔〕28号、鄂办发〔〕4号文件的规定掌握“两规”标准和保持处罚力度,不提过高的违纪金额标准,对腐败行为实行“零容忍”的原则。对一些数额相对小、情节相对轻的腐败行为,灵活使用组织处理与纪律处分等措施,以消除“小腐败不是腐败”的错误心态;对腐败行为较重的,绝不姑息放纵,使其增加实施腐败行为的成本;对家属涉案很深、拒不配合的且有必要使用“两规”措施的,要及时使用,有利于缩短办案周期、降低办案成本和提高成案率。

二、坚持依纪依法办案,树立查办精品案件的理念

各级纪委要注重查办党员领导干部中职位相对高、涉案金额相对大、群众反映相对强烈的,能够取得良好的政治、法纪和社会效果并能够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案件。按照精确、精细、精准的要求,以更高的站位、更高的标准、更有力的

措施做好查办案件工作。

在办案理念和思路上,坚持办案的力度、质量、效率与效果相统一,实体与程序、惩治与预防、治标与治本并重,充分体现理性的执纪执法思维、平和的执纪执法态度、人本的执纪执法行为、规范的执纪执法程序相结合;在方式和方法上,注重运用质量管理体系对信访、初核、“两规”、谈话突破、调查取证、安全保障、移送、审理、宣传、总结等各个环节实行流程管理、过程控制,规范工作预案、文书制作、案件讨论、笔录制作、书证调取、工作协调等各项标准,以提高纪检监察机关办案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要探索实行审理引导案件调查机制,形成办案合力,保证案件精品化。所谓审理引导案件调查,就是在案件查办过程中,对重大、疑难、复杂或确有必要的案件,审理部门根据案件检查部门要求,遵循证据规则标准,引导案件检查部门发现、收集、固定、保全、完善证据等

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或建议。为顺利推进“引导机制”运行,要明确审理介入时间和方式、建立统一的组织机构、必要的交流沟通机制、案件讨论总结制度、审调人员观摩庭审制度、审调人员交流学习制度、审理人员就案件证据中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给办案人员作辅导报告制度等,以此来提高依纪依法办精品案件的能力与水平。

三、立足反腐败的“三性”特点,打造能打硬仗的专业化办案队伍

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三性”特点,是深刻分析当前反腐倡廉形势基础上而作出的理性判断。破解“三性”难题、推动办案工作科学化,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办案队伍。

专业化是人类社会职能分工的发展趋势,也符合案件检查工作的发展规律。案件检查专业化发展有两个阶段:其一是从业余到专业;其二是从通才到专才。一要抓好办案人员的专业化。随着法制

化进程的推进,对调查工作的要求和标准也提高了,只有专业化人员才能够更好地胜任办案工作;同时,违纪违法活动的复杂化、多样化、智能化、隐秘化增加了调查工作的难度,只有专业化人员才能更好地保证办案质量。二要抓好案件检查方法的专业化。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提高人证调查能力,包括提高谈话突破调查取证的能力;提高审查判断证人证言、被审查对象供述和辩解等证据的能力。

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一是建立资格准入制度。对办案人员实行资格准入,逢进必考,提高准入门槛。二是完善学习培训制度。加大专业培训投入,每年利用两周左右的时间,对所有办案人员进行强化培训。三是建立点评制度。逐步探索领导点评、干部自评与群众他评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每年对办案人员就其在办案中的作用考评一次。要着力培养一批骨干人才。一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练兵、技能训练和专

上一篇:自有资金承诺函格式下一篇:韩剧《坏家伙》经典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