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心理辅导

2024-05-28

辅导员心理辅导(通用8篇)

辅导员心理辅导 篇1

随着00后大学生的到来,可以预见的是心智不成熟的大学生概率会越来越多,几大原因:

一、较多为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较好,成长过程所遭受挫折偏少;

二、现在各类信息多而杂,诱惑也是无处不在,更容易触发频繁的心理活动;

三、大学生处于18至23岁这一年龄阶段,这个阶段本身,个体的生理发展已接近完成,但其心理尚未成熟,情绪调节能力较弱,很容易造成心理冲突,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等等。

四、进入大学后,学生的放松,家长的放手。大学之前,只有一个目标,通过高考,走进心仪的象牙塔,所以老师会将重心放在孩子的学业,并不会那么关注心理健康问题,而家长偶尔会关注到,但觉得只要不妨碍孩子高考,关系就不大。

到了大学,松了口气,总算把孩子供上大学了,可以放手了,而学生也认为大学可以轻轻松松地度过。这种状态下,当处理有心理疾病的学生事件时,家长接到学校的反馈都表示很惊讶,我家小孩进入大学前很正常啊,怎么会有心理疾病呢?不可能啊,我不相信。

而以上都给辅导员开展心理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针对以上现状,结合工作以来处理心理问题的经验总结,整理了一些自己开展心理工作的心得体会。

第一步,心理知识的普及。

有关心理问题,大家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可能遇到,遭遇挫折内心不平静,发展遇到瓶颈困惑不已,身体上的疾病引发心理焦虑等等。而对于同样一件事,每个人的情绪反应也会不同,有些人内心波涛汹涌,有些人则较为云淡风轻,这和人的生活阅历有关,同时也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紧密相连。

比如《遇见未知的自己》中提到的,情绪是一种能量,会来也会走,而凡是你抗拒的,都会持续;又比如《少有人走的路》中第一篇第一句便是:人生苦难重重。

通过心理知识的普及,一方面能够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重获身心愉悦,大大减少了心理疾病的产生;另一方面也能让他利用所学知识,积极关注身边同学,做到有效反馈。

普及的形式也有很多,讲座,工作坊,户外拓展等等都是有效的方式。

第二步,心理状况的排查。

心理状况的排查是开展心理工作的重点,只有对学生心理状况了解甚至熟悉,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帮助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但问题来了,一个辅导员通常带几百号人,不可能一一谈话来了解情况,虽然有些可以通过一些外在表现,比如说多门成绩挂科,和宿舍成员有较为激烈的矛盾冲突等等观察到,但这种一般都后知后觉了。众所周知,大火在火苗期间是最容易扑灭的,后知后觉的情况肯定就要花费大量的心血了,排查的目的就是要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早解决。

该怎么排查?

两个方法,第一个通过专业的心理测评软件,一个学年一次,根据测评结果介入帮助。第二个培训一支具有一定心理知识储备的学生干部队伍,如心理委员或宿舍长等,通过他们观察班上同学的心理情况,定期给出反馈:正常,出现问题(但不需要介入),出现问题(需要帮忙介入),这都是较为直接有效的方法。

第三步,心理问题的甄别,与家长及时沟通,介入“治疗”。

如果心理知识普及和心理状况排查属于管理学范畴,那心理问题的甄别和介入“治疗”就考究相关的心理学专业能力了。通过心理测评软件得到的结果以及通过学生干部排查上来的情况,这时该如何处理?

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各大范围都有:心理健康,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以及神经症,心理异常。

心理异常较为明显,因为已经严重影响社会功能了,所以需要及时转介治疗。心理健康中产生的问题又称为个人发展问题,比如就业咨询,社团选择咨询等等,这种辅导员可以介入,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鼓励,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般都可以解决。

较为难区分的就是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及神经症,如何判定,请看下图,根据许又新的神经症定量评定法:

为什么要及时进行转介和治疗呢?

这对于部分心理问题同学来说或许是最重要的,因为当他产生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时,有时他会意识不到自己有问题,有些即使意识到了,感觉到很痛苦,但自己也不会处理,而出现这种情况,心理问题只会越趋严重,这时专业的判断和引导,及时转介和治疗就显得特别重要。

第四步:持续跟进,做好记录。

根据心理医生所给反馈,界定心理问题学生能否继续在学校就读,因为在学校还有学业,处理和舍友、同学人际关系等压力,如该生心理状况不适宜继续在校学习,需及时办理休学在家专心治疗,完成治疗再复学。

而留在学校继续求学的同学,这时就要定期谈话,关心学生病情,同时也尽可能为他创造更为“舒适”的环境。

该过程应详细记录跟进时间以及谈话的具体内容,以便在后续工作中,更加详细的掌握该生的状况,如有转介需要,也好详细介绍。

第五步:寻找督导,学会释放自身压力。

开展心理工作,对于从业者的要求:需要随时随地,无条件全盘接受咨询者的疑惑困扰,这其中或多或少会出现负能量以及部分的移情,一般来说,接受太多负能量难免让人心情低落。

辅导员心理辅导 篇2

一、加强谈心教育, 推进深度辅导

深度辅导就是在深入、动态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 依

任, 投资毫无目的, 浪费资金却毫无回报, 投资商也不愿投资, 导致后续资金缺乏, 创业难以为继。

3. 创业意识不强, 创业知识不足, 创新能力不够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习惯的制约, 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缺乏自主创业的精神, 创业意识不强。现行高校创业教育大都偏重于理论教育而忽视或者较少进行实践教学, 没有与现实的市场经济接轨, 导致创业理论和实践经验明显不足。大学专业分得过细限制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大学人文素质等通识教育的缺失限制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积极统筹各种资源, 努力推动高校毕业生创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 要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要创新教育方式, 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征程中, 要积极统筹、整合各种资源, 努力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以创业带动就业, 促进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1.建立健全创业服务体系

政府要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积极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实施创新的战略、建立创新的制度、营造创新的环境, 建立完善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要整合全社会各种资源, 积极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政策、资金、环境上的高效服务。同时, 全社会要转变就业观念, 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和创业, 通过典型引导来达到“成就一个、带动一片”的效果。

2.构建完备的创业教育体系

高校创业教育事关大学生就业和创新型人才培养。高据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 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技能,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等方面的问题的过程。

所谓谈心教育, 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对个别大学生采用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 引导他们解决某种思想问题或认识问题的一种教育形式。谈心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统方法, 具有灵活性、及时性、针对性、保密性等特点, 目前仍是高校辅导员开展深度辅导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深度辅导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筑了重要平台。谈心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统方法, 之所以在沟通交流方式多样化的今天仍被高度重视, 就是因为它具有现代沟通技术所缺乏的功能和特性, 而这些特性和功能恰好是实现深度辅导所不可或缺的。

二、运用心理辅导技术, 提升深度辅导能力

要做好谈心教育, 就需要辅导员掌握相关的技术技巧。

校要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的要求, 从改革课程设置、争取资金来源、加强服务指导等三个方面来解决当前我国创业教育与创业培训不足、创业资金短缺、创业指导与服务缺乏等问题, 大力培养创业教育师资人才, 积极构建完备的创业教育体系。

3.树立创新理念, 努力成就创新人才

大学生要及早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转变就业观念, 树立创新创业理念, 为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要培养创新创业精神, 就要有执著的追求、坚强的意志、积极的情感、坚定的信心、勇于承担风险的精神和正确的财富观, 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的使命, 高校毕业生创业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 我们要在客观、准确分析当前高校毕业生创业形势的基础上, 及时调整相关政策, 整合各种资源,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创新教育体系, 积极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 努力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涛.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和服务体系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 2006, (1) .

[2]王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问题与路径选择[J].理论

导刊, 2011, (1) .

责编:路童但是, 一些辅导员把谈心看成一种常规化和公式化的教育手段, 认为谈心教育就是说教, 在实践中往往追求“短、平、快”, 不去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问题的根源, 不给学生敞开心扉、平等交流的机会, 只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 将自己的观点、思想强加于学生。这种谈心方法必将影响师生情感, 甚至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将心理辅导技术运用于深度辅导工作中, 就是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心理咨询的相关方法通过科学的、合理的手段运用到深度辅导工作中。通过了解学生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 达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健康成长的目的。在谈心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借鉴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巧,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谈心教育大体上可分为六个阶段:准备阶段、导入阶段、转接阶段、切题阶段、结束阶段、记录及建议阶段。本文将根据谈心教育的不同阶段, 主要讨论几种比较常见的心理辅导技术, 供辅导员们在工作实践中借鉴、运用。

1.准备阶段

辅导员与学生谈心是有目的的思想沟通活动。要实现谈心的目的, 提高谈心的效率, 就应事先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第一步, 营造谈心环境。一般选在安静、无人打扰的办公室或宿舍, 可以让学生面向门口, 与自己呈90度坐下。第二步, 预习谈心内容。辅导员可通过事先查阅学生的资料档案, 回忆、了解学生在校表现等方式, 更好地切入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上准备工作将让学生产生安全、尊敬、信赖和亲近的感觉, 学生就更愿意与辅导员进行更深入的自我表达, 促进谈心的发展。

2.导入阶段与转接阶段

先谈双方共同语言较多的话题, 产生情感交流, 由“无话可谈”变为“有话可讲”, 建立亲近感, 进而谈一些不直接涉及正题但又与正题有关的话, 使谈心顺利进行, 逐步实现话题的转移和接近。

倾听。倾听技术是心理咨询技术之一, 也是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交流的第一步, 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基本要求。学生找辅导员谈心, 需要的是倾听, 是对情感的宣泄, 等他说完, 也许问题就解决了。

共情。共情也叫同理心, 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共情有助于帮助咨询员与来访者建立一种信任的、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关系, 是心理咨询工作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在工作实践中, 建立一种双方相互尊重、平等和信任的关系, 是学生向辅导员敞开胸怀沟通和交流的前提。

积极关注。积极关注是一种重要的咨询特质, 可以促进良好咨访关系的建立。在谈心中, 积极关注是指辅导员对学生的一种积极态度, 它意味着辅导员把学生看做是一个具有价值和尊严的人, 在谈心的每一刻都乐于接受学生的各种各样的情感, 并努力发掘学生潜在的积极因素。

3.切题阶段与结束阶段

紧紧围绕谈话的主题, 层层铺开, 步步深入, 促使学生自觉反思, 逐渐明理, 评估可能引起的内心矛盾和冲突, 耐心倾听学生的陈述或表态, 恰如其分地提出希望和要求, 促使他们着手实施, 达到谈心的目的。

询问。恰当地运用询问技术能帮助缺乏自信或不情愿的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和交流, 也能对交流的问题有更充分的了解, 能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他们的行为和感受。询问技术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封闭式询问, 一般为“是不是……”“对不对……”等形式, 答案是简单且限定的, 对学生有一定的强加性或暗示性;另一类是开放式询问, 常以“能不能谈谈……”“愿不愿意……”等, 答案不作限定, 促使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在工作实践中, 封闭式询问有利于辅导员确定一些陈述, 而开放式询问则有利于辅导员了解更加详细的情况。因此, 采用适当的询问方式有利于辅导员了解学生的想法和事情的真相, 使谈心教育更具针对性。

面质。面质又称质疑, 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 促进来访者深入了解自己的感受、信念、行为及处境, 从而建立合理的信念。在工作实践中, 辅导员可以将面质应用于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观念并使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的教育上。使用面质技术要在了解学生思想状态、建立互信关系、了解事实经过的基础上, 否则就会引起学生的对立情绪, 不利于教育工作的开展。一般情况下, 辅导员可用尝试性面质, 用一些不太肯定的言语给学生留下余地。

沉默。沉默技术是指咨询过程中, 因为某些因素, 当事人无法继续所谈的内容而沉默。咨询员因为知道某些重要的信息正在当事人的内心运转, 而允许当事人沉默, 让谈话短暂停顿, 并且在当事人沉默之后询问当事人沉默时发生的事。沉默技术属于非言语行为, 是心理咨询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现象, 它看似简单, 却对治疗过程和效果有微妙的影响。沉默分为积极性沉默和消极性沉默。积极性沉默主要是学生正在思考如何回答, 若能妥善利用, 可以使咨询顺利进行;消极性沉默往往是不合作、不友善的一种表现, 如果处理不当, 会破坏谈话的顺利进行。因此, 当学生在谈话时出现沉默, 辅导员应仔细观察学生非语言行为的变化, 以了解沉默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在沉默期, 辅导员不要随意提问, 以免将话题引到无关的主题上。在谈心教育中, 辅导员也要学会使用沉默技术, 或减缓谈话速度, 或迫使学生继续说话, 以促进学生对问题进行更深的领悟。

4. 谈心记录及建议

完成一次谈心后, 要抽十几分钟时间写好谈心记录。记录时只需要对本次谈心过程中涉及的重要信息进行梳理并记录。记录要能反映学生的基本状况, 进行适当评估, 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建议。若发现学生的问题在辅导员能力范围之外, 应主动陪同学生及时求助相关的专业人士。

综上所述, 辅导员要根据谈心教育不同阶段的特点, 运用不同的心理辅导技术提高谈心教育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 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问题与困扰,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战略主题部分明确提出, 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对提升辅导员工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心理辅导技术,深度辅导,谈心教育

参考文献

[1]王民忠.辅导员要努力提高开展深度辅导的能力[J].北京教育 (德育版) , 2010, (2) .

[2]万长军.“谈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9, (1) .

高校辅导员工作与高校心理辅导 篇3

摘要: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成为高校乃至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高校辅导员工作与高校心理咨询的关系进行探讨。论述了目前高校德育工作的现况及学校心理咨询的任务。进而分析辅导员的心理辅导与高校心理咨询员心理咨询的主要区别和共同点,高校辅导员工作和高校心理咨询的关系,并就如何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更好地做好心理辅导工作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辅导员;心理辅导;高校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1—0094—02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校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特殊的组织和群体,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场所,是国家科学教育文化的中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支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同时,建设和谐校园也是高校自身保持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校的改革发展,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心理健康问题已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当突出的新问题。

一、目前高校德育工作及心理辅导的任务

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各种竞争愈来愈激烈,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也越来越高。当前学校的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广泛适应能力的专门人才。

高校德育工作最主要的方面是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规范教育工作。德育,强调的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通过这些理论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从而培养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教育学生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成为一个有高度文明,高度道德修养的人。也就是说,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是着重于人的社会化教育、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如何培养一批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广泛适应能力的专门人才,成为各国教育改革和现代学校关注的中心课题。同时,又由于社会变革的加速,职业分工越来越精细,技术更新和转换越来越快,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必然会自觉不自觉地卷入到各种竞争当中去,这就必然会给人们带来种种心理障碍,造成各种心理疾病,而这种状态当然会反映到学生群体上,也必然会反映到学校工作中。

学校心理辅导就其辅导的内容来说,包括学习辅导、生活辅导、人生修养辅导、性格修养辅导、择业辅导等等。这些方面,主要是来自于学生心理困扰和实际的心理需要,也是他们内心最直接的呼唤。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辅导人员运用心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及技巧,帮助学生减轻他们由于内心的矛盾冲突所带来的情绪和行为的困扰。帮助他们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学习面对、分析、排除困扰的能力,使他们在困惑中学会前进,促进自我完善。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的心理辅导与高校心理咨询员心理辅导的主要区别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是高校的一支特殊的政工队伍。他们是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指导老师,是学生与专业教师之间的协调者,是高校各级领导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得力助手。在日常的工作中,辅导员必然会或多或少地扮演着心理咨询员的角色,做着心理辅导的工作。

而心理辅导中心是高校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所设立的专门机构,是高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议事日程的体现。

首先,应该说学校心理辅导中心的心理咨询员与来访者的关系是建立在来访者主动求助的基础上,是来访者出自于内心的一种愿望,希望通过与咨询员的谈话来达到一定的目的,而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平日与学生的思想交流、沟通,并不是建立在这种主动求助的基础上。辅导员和学生的这种关系中处于主动地位的往往是辅导员,因为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了学生某一方面的思想问题后,觉得有必要去找学生谈谈时,采取主动的方式找学生,通过谈话,解决学生思想行为某些的实际问题。

其次,学校心理辅导中心在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没有利害关系。它是一种不能被利用的特殊的关系,并且咨询员和来访者除了建立这种特殊的咨、访关系外,不可能发展这之外的利害关系。另外,它与普通的人际关系相比较,更加地深入化、个别化。学校的每一位咨询员在进行咨询时所采用的方式,技巧都是不同的,即便是同一咨询员在不同的时间、背景下,处理同一问题的方法,也有所差异。再者,每一位咨询员,特别是一名优秀的咨询员他所看到的问题,所解决的问题并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往往能挖掘出来访者潜意识的东西来。而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在进行思想辅导时,首先,他与谈话者并不是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他是站在老师的角度去做工作。第二,他与谈话者有着利害关系,谈话者的平时表现,将成为日常鉴定评优,甚至毕业分配的条件。第三,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的目的往往是为了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通常不可能去挖掘更深一层次的东西。基于这几点,来访者往往不会将内心存在的问题和盘托出,他有着许多的顾虑,害怕自己的一些心理障碍会成为自己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

再次,心理辅导中的这种咨、访关系本身就具有一个治疗的功能。如果这种咨、访关系建立好了,来访者就会在咨询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和问题的所在,并得到逐步的化解。而辅导员在做思想辅导工作中,如果不能象咨、访关系那样,与谈话者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和谐的关系,工作则往往不能取得很明显的效果,甚至会走向另一种极端,那就是谈话者对辅导员产生一种害怕感甚至想回避。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心理辅导与高校心理咨询员心理辅导工作的共同点

第一,辅导对象都是在校的大学生,且这些学生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思想修养、有较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群健康的人群。

第二,最终目标都是帮助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辅导员是通过各种有效的校园活动、氛围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将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心理辅导是通过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让学生能清楚地认识自己,最终实现自己改变自己。通过这一途径达到帮助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成为一名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合格人才。心理咨询员就象一面镜子,并且是一面非常客观的镜子,来访者通过这一面镜子发现自己的长处、不足、存在的问题,甚至思想深处一些潜意识的东西,重新地、客观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从而可以自己改变自己,适应社会,咨询员在其中起着一种协助的作用,他们是协助学生去认识,协助学生自我完善自我成长。

四、高校政治辅导员如何做好高校心理辅导工作

学校教育如何将心理教育机制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关键在辅导员,因为高校政治辅导员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织者,高校政治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应当作为高校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要环节,即从心理健康的“辅导”、“咨询”和“治疗”三个环节来看,高校政治辅导员主要负责辅导这个环节,适当地参与咨询与治疗环节。那么,高校政治辅导员工作如何实现把学生教育成为健全心理机制的合格人才呢?

首先,要把政治辅导员培养成为“兼职”心理辅导员。把政治辅导员培养成心理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政治辅导的同时,进行心理辅导,其效果将是最好的,因为辅导员既是严师又是知心朋友,有着其他老师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和号召力。辅导员与学生应该成为相互理解、信任、体贴、帮助的兄长式的知心人。这就要求辅导员首先要努力学习掌握心理学知识,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法,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家能手。

辅导员应深入学生,贴近实际,了解学生的思想、心理活动,知晓学生的心声,并根据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群体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困扰,不同阶段会有带普遍性的关键问题。如大学生的适应性问题、考试焦虑问题、恋爱问题、毕业与择业问题等各种问题,都处在不同的年级阶段,心理辅导应抓住各个时期的关键来开展工作。

其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去。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这个体制可由党委领导,由各院系党、团总支及心理教研室组成联合机构,通过这个机构做工作,就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融合,使思想政治工作入情入理,入耳入心,起到最佳效果。

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应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坦然面对并正确处理在学习、成长、择业、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的各方面问题。

辅导员心理辅导 篇4

摘要:高校辅导员不仅要帮助大学生处理日常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其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也有重要的辅助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的优势之所在,并且就高校辅导员如何胜任大学生心理辅导展开讨论,旨在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健全其人格。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心理辅导;优势及策略

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其人格以及各种价值观念也正处于最终的定型时期,该阶段的学生容易受到身边生活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障碍。随着我国受教育人数的不断增多以及社会对高素质人才要求的不断升高,普通高校的精英教育也逐渐转变为大众教育,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不再具备较强的优势,由此普通高校学生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

一、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的优势

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其身心发展以及自身的素质教育受到社会的重视,高校作为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义不容辞。辅导员就如同基础教育中的班主任,其负责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大小事务。为了提高辅导员的专业素质能力,其在自身的发展中会接受到各方面的专业培训,心理学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具备一定的心理教育知识与技能,因此,由辅导员来负责大学生日常的心理辅导是比较有优势的,这也是其他专业任课教师所欠缺的素质能力。辅导员的工作职能就决定了其要经常与学生打交道,与其他任课教师相比,其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比较长,负责学生的所有档案,因此,其对学生的了解也比较全面透彻,可以及时的发现并且处理学生在专业学习以及校园生活中所遇到的心理问题,从专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加??对学生的引导。除此之外,由于辅导员日常与学生的联系沟通比较密切,再加上当前高校的辅导员年龄不大,与大学生之间不容易存在代沟,学生也比较喜欢与辅导员打交道,因此,辅导员对其的心理辅导,不管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方面,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辅导员负责自己学院的所有学生活动,包括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因此,辅导员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渗透在文艺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辅导,不仅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与此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提高对自我的认知能力,也可以帮助其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心理抗挫折能力,进一步的促进了其全面健康发展。

二、关于高校辅导员如何胜任大学生心理辅导的几点思考

1.加强心理学学习、提高自身专业能力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高校辅导员虽然是一个不错的工作岗位,但其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地加强各方面的学习,以此来提高自身的工作效能。面对大学生心理教育这一需求,辅导员要在工作之余加强对心理学方面的学习,学习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心理教育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提高自身心理教育的有效性,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搭建网络交流平台、拉近师生之间距离

辅导员要想切实有效的提高自身的心理教育质量,其就要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交流。但在当前的高校教学中,学生不像小学生那样能够和班主任天天见面,辅导员有时一天甚至是几天的时间都见不到学生,而且辅导员的教育对象人数比较多,其无法一一与其进行沟通交流。为此,辅导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大学生的接受能力比较强,其对现代的网络技术以及各种软件的使用可谓是手到擒来,辅导员可以通过组建QQ群或者是微信群,以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双方的互动交流。在这些主流媒体软件中,辅导员可以快速并且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以及生活动态,对有问题的学生可以进行及时并且有效的专业指导,以此来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此外,辅导员在QQ群与微信群中与学生进行沟通或者是交流,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辅导员的亲近之处,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增强了双方的情感交流,学生也会主动打开心扉,向辅导员倾诉,提高了辅导员心理辅导的效率。

3.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提高心理辅导有效性及针对性

心理问题不像生理问题一样,直接能够表现出来,但其作用不可小觑,但是其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辅导员可以让各班班长收集自己班内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数据表,对其进行分类归档,及时地掌握当前学生的心理变化。还可以分发心理调查问卷,或者是选择一些比较科学的心理测试方法,比如说“房树人”等,由此来观察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及掌握学生的基本性格特征,然后以此为切入点,选择正确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找到问题的根源,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其展开心理辅导,改善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其驱散乌云,重见阳光。

4.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工作、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在校园的“监护人”,其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进而促进其的健康成长。辅导员必须要正确认识心理健康辅导的重要性,但其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因此,辅导员可以积极联合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学校社团等,积极组织并且举办有关心理健康的讲座或者是主题活动,比如说“心理健康讲座”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心理健康知识学习中,为学生健康阳光心理的养成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其在这种环境下健全人格,最终帮助其健康成长。

三、总结

总而言之,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及责任。结合当前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以及大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辅导员应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当大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给予大学生及时并且有效的心理辅导,由此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清.高校辅导员如何胜任大学生心理辅导[J].亚太教育,2016(07):195.[2]周政.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就心理辅导能力而言[J].才智,2016(21):188.[3]田育娟.高校辅导员如何胜任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J].新校园(上旬),2015(09):143.[4]班小红,袁海宇,孙英琨.高校辅导员如何提升大学生心理辅导效能[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08):131-132.作者简介:

心理辅导员 篇5

对问题学生进行咨询与指导,改变他们的行为、情绪、认知;⑧对学生的生活指导(例如抽烟、交通安全、性教育、娱乐、异性关系、信息的接收等),关心学生的身心成长、发展状况。基本素质

1、温暖的、理解的、友好的教育态度(反面的则是冷淡的、自我中心的、权威的态度)。

2、有责任感的、高效率的、规则正确的教育态度(反面则是逃避责任的、低效率的、无计划的态度)。

3、刺激的、富有创造性的教育态度(反面则是迟钝的、单调枯燥的态度)。

4、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坚持自学,学而不厌的态度;

5、不机械地看待人,对人具有较强的爱心和关怀;

6、对自我人格或性格的特征能加以洞察,有幽默感;

7、丰富的感受性;

8、谦虚、宽容;

9、温暖、友好的人际关系;

10、勤勉,工作习惯有规律,11、勇于承担责任;

12、办事灵活机敏,富有协调性;

13、性格安定;

14、能够识别不同的伦理道德,文化价值观;

15、文化根底深厚,富有教养;

16、对心理学,特别具心理咨询具有研究兴趣。

基本技能

1、较优秀的智力和判断能力;

2、既有独创性又有融会贯通的能力;

3、或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4、具有自制力;

5、承受压力的能力较强;

6、多方面的思考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

1、理解的、友好的教师行为;

2、规则的、有效率的教师行为;

3、生气勃勃、富有创造性的教师行为;

4、以学生为本的发展的教育观;

5、稳定的、良好的情绪适应能力;

6、尊重学生;

7、良好的师生关系;

8、发挥集体凝聚力。

值得学生信赖的八种特质 认真倾听学生诉说;

2、对学生能表示高度注意和关心;

3、不轻率地命令学生;

4、能自我评价,又不将自我的价值观强加给学生;

5、能用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

6、师生之间能融洽地交谈,又能保守学生秘密;

7、言行—致,而又充满自信;

心理辅导员论文 篇6

———肥西县王集学校:江春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日益全面和深入,对身体健康之外的心理健康也越趋重视。“心理健康”的术语和内容也通过各种途径为人们所逐步认识和了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已被纳入到正式的学校教育中去,以其为孩子的健康,顺利成长奠定良好基础。本人通过自己对成为一名心理健康辅导员的心理分析,结合心理辅导的学习过程,将自己的动机和需求展露出来,从而努力做好心理健康辅导员的信心。

关键词:心理健康辅导员

个人成长分析

青少年处在迈向成人的过渡时期,正值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不仅要面临奠基人生的重要任务,也面临着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的急剧变化。特别是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思想意识多元化,信息渠道的丰富,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家庭结构和人际关系的变化等,对青少年的心理成长产生着各种各样的影响。因此在学校这块阵地上,青少年心理健康需要高度重视。所以心理健康辅导员既要有精湛的专业技能,也要有较高的人格心理品质。为了今后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在此对个人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自我成长分析(一)人格类型

我的性格是反应速度慢,情绪兴奋性高但很平稳;举止平和,行为稍外向;头脑清醒,做事有条不紊,踏踏实实,但容易循规蹈矩;注意力容易集中,稳定性强;不善言谈,交际适度。我自认为拥有的五个最好品质是:真诚、诚实、理解、善良、负责。我的朋友对我的评价是:真诚,善良,富于幻想,积极向上,是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同事的评价:性格随和易相处,为人热情善良,但人际交往过于单纯,爱憎特别分明;成就动机不够强烈,工作认真负责,要求上进,事业心强,思维敏捷,喜欢新事物,学习能力强。富有幽默感。人无完人,当然我也有我的缺点,大家这样评判我:太过拘谨,有时不太自信,不通世故。如果用三个形容词来描述自己就是:真诚、谦虚、善良。这些个性特征的形成与我的心理成长史是密不可分的。(二心理发展史

在1980年的秋天,我出生在安徽肥西的一个农村家庭,爸妈是勤劳的农民。我的降生给父母带来无比的喜悦。我是我父母这一辈惟一的孩子,强烈的家庭责任感使他们把全部的爱倾注到儿子身上,使我在幼年期安全和爱的需要得到满足。由此形成了我对人的基本信任感、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生活的满足感。虽然在后续的发展中我也遭遇了种种挫折,但还是拥有积极的人格特点。

从小学到中学,由于学习成绩在班级中处于中等水平,所以一直都不是家长、老师和同学们注意的中心,我有些自卑,但也正因如此,长大之后我比别人更平和、知足、善解人意。一直到了初中快毕业,晚熟的我开始步入青春期,才渐渐发现父母之间是多么的不和谐。他们之间经常因家庭琐事产生矛盾和摩擦,紧张的家庭氛围使我经常处于应激状态,人也变得敏感、焦虑、谨小慎微,防御机制过强。值得庆幸的是到了中学我遇到了一个热情、很有爱心、责任心强的班主任,在他的不断鼓舞和引导下我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种活动。我的学习成绩不断上升,也在文艺、体育方面达到较快的发展。同时用自己所能帮助身边同学,性格开朗,更加自信了。

1999年7月师范毕业后,我回到了我的母校任教。教学生活是在新奇、快乐、充实中度过的,我频繁地参加各种类型的教学教研活动,自我不断发展。寒暑假回到家里还会为闹了矛盾的父母积极调解。父母觉得儿子长大了,我也在帮助父母和谐相处的过程中感触良多。正是那个时候,我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成人了,感觉到有一种力量充实着我的身心。由于较好地遗传了母亲的优点:吃苦耐劳、踏实认真、有热情、有思想,在学校德、能、勤、绩的评比中总分第一,得到了校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2003年8月获得了汉语言专科学历,于是我一鼓作气又在2005年12月取得了汉语言本科学历。期间我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同时也让我的心理飞速成长。我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打成一片,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班风正学风浓,在各级考试竞赛中我班成绩都名列前茅。事业的发展,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认识与感悟。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的成熟在对人生和婚姻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感悟之后,于2002年的冬认识了现在的爱人,我们坦诚交流,共同学习,亲密感日益增加。成人之后的我更能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不断打磨自己的过程中,看待他人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和态度!与他人相处中,总是告诫自己人无完人、和平相处。首先,看别人优点,哪怕只有一点点,就足以值得我学习和相处,如有志同道合、心有灵犀者,那就是不约而同的知己!如果个性不相投,但真诚善良,也可成为真正的朋友!如果奸诈、虚伪,总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且会在工作当中遇到,就去成为很好的团队中合作伙伴、工作伙伴,为共同目标而努力!

回首走过的人生路,每一次的付出都是一次饱满的充实。现在的我更注重追求自我的实现,经过多年的历练,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渐渐稳定了下来,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做一个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人。只有拥有了更大的能力才可以更好的助人,因此我为自己确立了奋斗目标:学好心理健康专业知识,逐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心理健康辅导员。

我深知要在这个领域取得一定的造诣,需要克服种种困难。我觉得自己需要加强的五个方面是:

1、完善人格,永远积极、乐观。

2、加强应对各种挫折的勇气。

3、提升包容、豁达、宽广的胸怀。

4、不断学习,充实提高,精益求精。

5、学会感恩,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二、职业行为分析.(一)我要成为一名心理健康辅导员原因。

中新网北京5月22日消息:近日,在兰州市某中学发生了一件震惊社会的事件:该校初二年级的一位女学生,因在生物考试中作弊,被监考老师发现后,回家跳楼自杀身亡。

2005年4月30日,高考在即,北京延庆县一中高三学生郭某因害怕考不上大学被父亲责骂,在学校扎死一名同学后自杀;6月13日,中考前一天,广州某中学初三女生阿珊,忽然觉得“活着没意思”,在家里喝下致命的药物;6月27日,合肥市一名高三女生因高考成绩不理想,哭泣着跳入汹涌的河流„„

2008年合肥市长丰县某中学学生带刀砍杀班主任„„这些都是现代中学生身体健康而心理不健康而酿制的惨案。再看看下面一组数字。

自2004年以来针对在校中学生做了一项心理健康调查。这项调查涉及全国13个省的约1.5万名学生,其中女生数量略高于男生,平均年龄为16.3岁。调查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内,有20.4%的学生(男生为17.0%、女生为23.7%)曾经考虑过自杀;6.5%的学生(男生5.7%、女生7.4%)为自杀做过计划。目睹以上事件和数字,在我心理产生很大震动。感觉一个人如果身体不健康,可以通过治疗恢复健康,如果一个人心理不正常、不健康,得不到治疗和帮助,就可能难以走完一生。在当今社会大转型、大变革时期,发现中学生存在心理冲突的现象十分普遍,如情感问题、早恋问题、抑郁问题、学生考前焦虑问题、择业问题、自杀等极端行为问题等等,感觉他们希望得到心理帮助来减轻和消除痛苦,更重要的是我对心理学的热爱,认为知识用于实际才有意义,才有力量,将心理学的知识运用于社会,为人服务,将自己的喜爱和职业结合起来,是我多年的梦想,也是我要成为心理健康辅导员的理由。

(二)心理辅导员需要具备的条件

第一:要有爱心,要爱每一位学生,因为只有爱心才会博得对方的信任,有了信任,对方才能接受你的心理辅导,也就是说,对待每一个心理有特殊问题的人,都要发自内心的帮助他。

第二:需要有专业的心理辅导知识,要知道心理辅导的程序,专业而扎实的知识是一个心理辅导员必备的条件。

第三:要有辅导的方法,好的方法不仅能对需要辅导的心理对象有莫大的帮助,而且是辅导成功与否的关键,如果不能对症下药,那可能就会出现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的局面.甚至还有加重对方心理问题的可能。

第四:还需要有合作意识,解决对方的心理问题,要发挥各个方面的作用,利用能够帮助对方解决心理问题的一切人,一切手段。

(三)我的职业奋斗目标

我是一名人民教师, 学生是我所面对的对象,而目前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很常见,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保健,预防心理疾病,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是我需要努力的方向,是我的奋斗目标。当然,我不只是想了解一些心理知识,而是要学习一套完整的心理理论,掌握一套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科学的解决我需要辅导对象的心理问题.现在我的心理咨询技术还停留在初级水平,我要朝着更高一级心理咨询师发展,做一个高水平的心理辅导。

总之,展望未来,希望无限。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没有什么比热爱更具有动力了,也没有什么比热爱更能带来快乐的了。我愿更多的人能感受到我的快乐,与我一样心怀感恩,快乐生活。

参考文献:

1、《心理健康辅导 基础理论》-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5-4ISBN 978-7-5062-6673-4

2、《心理健康辅导 个体辅导》-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5-4ISBN 978-7-5062-6673-4

辅导员心理辅导 篇7

关键词:高校政治辅导员,心理辅导,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特殊的组织和群体, 高校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场所, 是国家科学教育文化的中心,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支撑,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重大的建设性作用。同时, 建设和谐校园也是高校自身保持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校的改革发展,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心理健康问题已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 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当突出的新问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的辅导员, 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 如何使辅导员日常工作和心理辅导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增强心理辅导的有效性, 这是当前高校政治辅导员在教育工作中应深入研究、探讨的一个问题。

一、正确认识高校政治辅导员与心理辅导中心的关系

心理辅导中心是高校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所设立的专门机构, 是高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议事日程的体现。一方面, 心理辅导中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做好心理咨询工作, 提高大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 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协调发展;另一方面, 组织队伍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更有效地在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政治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对于高校政治辅导员来说, 对大学生实施科学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是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高校政治辅导员往往把心理健康教育融人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通过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活动, 加强与大学生思想、感情上的交流与沟通, 努力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从这一角度来说, 高校政治辅导员和心理辅导中心在工作内容上均承担着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责任。

二者之间也存在差异, 高校政治辅导员所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往往融会贯穿于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事务的管理和服务活动之中, 利用和学生的距离比较近, 沟通比较方便的优势, 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 可以通过谈心等方式主动与学生进行情感和心灵上的沟通交流。而对于心理辅导中心来说, 由于受众面较广, 导致与学生之间的直接沟通比较困难, 较难掌握个别学生的心理动态, 往往只能是通过被动咨询的方式与学生间展开交流。但心理咨询中心也具有目己的优势, 主要体现在专业性上。因为在高校政治辅导员中, 毕竟较少数人是心理辅导方面的专业人士, 大多数人在对大学生提供心理方面的咨询辅导服务时会遇到一系列的难题。而对于心理辅导中心而言, 拥有专业的师资及一定水平的硬件设施, 能够更加专业、更切实际、更好地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方面的问题, 比如通过团体咨询、班级辅导、心理行为训练等方式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二、高校政治辅导员如何做好高校心理辅导工作

学校教育如何将心理教育机制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 笔者认为关键在辅导员, 因为高校政治辅导员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织者, 高校政治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辅导工作, 应当作为高校心理辅导工作的环节, 即从心理健康的“辅导——咨询——治疗”三环节来看, 高校政治辅导员主要负责辅导这个环节, 适当地参与咨询与治疗环节。那么, 高校政治辅导员工作如何实现把学生教育成为健全心理机制的合格人才呢?在此笔者提出几点拙见。

1.把政治辅导员培养成为心理辅导员

把政治辅导员培养成心理辅导员, 对学生进行政治辅导的同时, 进行心理辅导, 其效果将是最好的, 因为辅导员既是严师又是知心朋友, 有着其他老师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和号召力。辅导员与学生应该成为相互理解、信任、体贴、帮助的兄长式的知心人。这要求辅导员首先要努力学习掌握心理学知识, 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法, 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家能手。学校还可送辅导员进修或培训等。

辅导员应深入学生, 深入实际, 了解学生的思想、心理活动, 知晓学生的心声。并根据不同层次, 不同需要的群体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困扰, 不同阶段会有带普遍性的关键问题。如大学生的适应性问题、考试焦虑问题、恋爱问题、毕业与择业问题等各种问题, 都处在不同的年级阶段, 心理辅导应抓住各个时期的关键来开展工作。

2.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去

形成“心理、思想教育中心”, 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这个体制可由党委领导, 由各院系党、团总支及心理教研室组成校级机构, 系级机构可由党、团总支干部、心理学教师组成。通过这个机构做工作, 就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融合, 使思想政治工作入情入理, 入耳入心, 起到最佳效果。

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 应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结合起来, 进行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 改善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 增强学生的心理调试能力, 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能够坦然面对并正确处理在学习、成长、择业、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的问题。

3.参与到学校心理咨询和问题学生的心理治疗工作

高校政治辅导员对一个班级负责, 做好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特色, 这种体制在做好学校咨询工作方面也具有很大的优势。一般情况下, 高校政治辅导员在学生入学后会建立一个动态的学生信息档案, 在必要情况下, 这套信息档案可以成为心理咨询中心老师对学生进行咨询的必要补充。高校政治辅导员与学生长期生活在一起, 对问题学生的情况更是了如指掌, 高校政治辅导员可以为心理咨询中心老师提供更鲜活的一手材料, 协助其做好咨询工作。

更为重要的是, 高校政治辅导员应当作为心理健康辅导“辅导——咨询——治疗”环节转换的重要建议者。高校政治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 一旦发现“辅导”已经无法解决问题, 应当及时建议学生和学生家长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咨询, 而不能一直将问题扛在自己肩上, 这样有利于避免延迟治疗时间。高校政治辅导员也应当跟踪了解心理咨询的结果, 提醒学生和家长在必要的情况下到医院进行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辅导员心理辅导 篇8

关键词: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构成及培养

前言: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因素也随之不断增多,也在一定程度上为高职辅导员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增加了一定难度。针对不断增加和延伸的工作内容,高职院校要想不断提升辅导员的心理辅导能力,就必须加强培养力度。

一、高职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构成分析

首先,沟通能力。主要是指辅导中与学生进行高效交流,以及设计、评价沟通目标与过程的能力;其次,观察与甄别能力。观察主要是指交流沟通中能够准确、及时发现和判断学生心理问题及其性质的能力。甄别主要是指辅导中,辅导员区分学生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并以此来判断其问题是否需要进行心理辅导的能力;再者,解决能力。主要是指辅导中针对不同心理问题而实施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使其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的能力。最后,构建辅导关系的能力。主要是指辅导员在具体辅导过程中构建和谐、信任、真诚等人际关系的能力,这也是确保辅导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为了确保高职生能够得到全面、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各高职院校应充分重视起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二、培养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措施探究

(一)全面激发辅导员的主观能动性。首先,应树立人本教育理念。在开展各项教育工作中,辅导员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拓展工作方法与路径,善于从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及未来职业发展需求出发,结合学生的认知与个性特点,制定出更适合的指导、心理辅导策略,进而在全面挖掘学生潜能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应关注每位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别是一些存在心里问题的学生,应通过与家长、任课教师和室友等方面的沟通,对其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并总结出问题的成因,进而实施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其次,在实践工作探索中,辅导员应加强学习与经验积累。不仅要掌握丰富的心理辅导知识,对于普通、发展与个性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也要进行深入了解。

(二)加大高职院校的监督保障力度。高职辅导员开展的心理辅导工作具有很强的滞后性、内隐性,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看到效果,对此,高职院校就应该制定相应的考评机制,在客观的反映辅导员工作成效的同时,也为其提供正确的工作方向。考评制度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可以将学生、同行评价,以及辅导员的自主评价纳入最终的工作绩效考核。同时,院校还应该针对辅导员的实际工作需求,建立科学长效的培训机制。对于刚入职的辅导员,应加强岗前培训工作,并着重加强事务管理、思政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培训指导。此外,在入职后,高职院校还应针对辅导员的心理辅导意识,沟通、表达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培训方式可以是定期或不定期。可以定期组织在职辅导员去参加一些心理专业学术会议、培训活动。也可以不定期的邀请一些优秀的心理医生或咨询师到院校来开展相关讲座与案例指导等,进而使辅导员的心理辅导能力切实得到提升。

(三)强化教育部门的引导作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得到更长远的发展的,就必须要加强高职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在建设中应将高职辅导员逐步分解成思政教育、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辅导,以及未来职业规划和指导等专职队伍。对于具备心理专业背景,且有长期从事心理辅导工作意愿的辅导员,院校可对其进行着重培养,以此来提升心理辅导队伍的专业化程度。另外,还要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来提升其心理辅导能力。社会上很多心理卫生、咨询机构都是由政府主管的,拥有着比较正规的心理问题、障碍的解决方法与手段的,且经验较为丰富。对此,相关教育部门应加强协调,为高职辅导员提供更多实践锻炼平台,以及更正规、系统的培养,进而从整体上提高高职心理辅导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也使辅导员能够更好的胜任高职院校的各项心理辅导工作。

结语:总之,各高职院校应正确认识到加强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培养,对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高辅导员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在具体实施中,应对其心理辅导能力的构成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并针对不同层次与角度,采用不断的方法来进行培养,制定出科学完善的培养机制。同时,辅导员自身也应该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进而从整体上提高高职辅导员的心理辅导能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512国际护士节文案句子下一篇:中国出版与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