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传媒学院 文史、理工类招生计划

2024-07-03

浙江传媒学院 文史、理工类招生计划(精选5篇)

浙江传媒学院 文史、理工类招生计划 篇1

二、文史、理工类专业录取办法

我校文史类、理工类专业录取按国家有关文史类、理工类专业录取的规定办理。具体细则:

1、学校调档比例一般按1:1.1。进档考生以高考总分为主要依据,综合考查德智体状况和相关单科成绩进行录取。

2、按照考生报考学校志愿先后录取。即先录取院校第一志愿的考生,若第一志愿不满时,再录取院校第二志愿考生;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按各省考试院的相关规定执行。

3、学校录取专业时设一定的分数级差,实行专业志愿级差方式,第一、二、三、四专业志愿间级差为3分,第四、五、六专业志愿视为平行志愿,同时参考相关科目。

4、凡报考英语专业的考生,英语单科高考成绩一般要求115分(含)以上;凡报考对外汉语专业的考生,英语单科高考成绩一般要求100分(含)以上。

三、文史、理工类专业介绍

1、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主动适应现代广播电视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创新与创业精神、实践与竞争能力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具特色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广播电视史、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电视摄像、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新闻报道、电视新闻报道、新闻编辑与评论、现场报道、电视编辑与制作等。

2、新闻学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系统的新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适应现代传媒产业发展需要,素质、知识、能力协调发展,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能力突出,毕业后能在网络等新媒体、各级各类传统媒体、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采编、创意策划、媒介经营管理、文化传播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与评论、报刊版面编排、新闻摄影、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媒介经营与管理、网络传播等。

3、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宽广的文化和科学知识,系统掌握现代出版理论与技术,熟悉我国编辑出版、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在出版及相关文化传播行业从事选题策划、编辑加工、出版营销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编辑出版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国编辑出版史、新闻编辑与评论、写作、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外国文学作品选读、书刊编辑学、出版策划与编辑制作、校对实务、新闻采访与写作、图书发行基础、摄影摄像基础、报刊版面编排、网络编辑实务、数字出版理论与实践、版权与图书贸易、出版经营管理、海外出版产业通论等。

4、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和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以及较强的文化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现代传媒技能,能在教育科研部门、文化出版部门、新闻媒体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中文教学与研究、文学评论、文化传承、宣传策划、新闻传播、文秘等语言文字运用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马克思主义文论、写作、比较文学概论、民间文学、美学原理等。

5、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主要培养思想品德优良、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流有较全面了解,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培养能在国内外有关政府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等相关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写作、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综合英语、英语视听说、英语口语、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等。

6、广播电视工程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掌握广播电视技术专业知识,具备计算机应用、网络管理与维护的相关技能,能运用所学知识在广播电视行业、通信行业、传媒行业及各企事业单位,从事视音频信号的获取、存储、处理、传输、监控和技术管理等岗位的工作,在教育、科研机构从事广播电视技术教学与研发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通信电子线路、微机原理与应用、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电视原理、光纤通信、计算机网络、有线电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无线传输技术、移动多媒体广播、视频测量技术、数字音频技术、数字电视中心技术、数字媒体内容管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信息安全技术、网络管理与维护等。

7、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应用技术,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知识面广、思维活跃、工程能力强、基本素质好,能在广播电视行业和信息产业部门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应用、通信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数字电视技术、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网络规划与设计、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

8、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掌握光电子学与电子学基础理论与技术,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实践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从事光电系统设计与应用、智能网络系统设计与应用、广播电视系统调试与应用、相关设备制造和维护以及相应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除公共课外,主要课程有: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通信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光电信息物理(包括电磁场理论、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材料)、数字系统设计、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光电子技术、光电系统及应用、有线电视、智能网络系统等。

9、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现代企业管理知识,掌握信息系统软件开发技术,具备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工程实施能力,能在广电运营部门,传媒管理部门、文化传媒机构、金融机构、科研院所和软件企业等类型的单位从事信息系统开发、评价和维护工作,适应现代信息科学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原理、信息管理学、高级程序设计语言、面向对象编程、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网页编程基础、JSp动态网站开发、J2EE软件架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测试技术、计算机网络、网络操作系统、信息安全技术、ERp原理、海量信息管理、网络流媒体等。

10、网络工程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具备现代网络工程和网络系统运营、开发、编程、应用、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素质和技能,具有较宽的系统专业知识,较强的计算机、外语能力和相关工程技术能力,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网络系统规划、设计、实施、运营、维护和评价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优化与管理、信息安全概论、网络安全技术、Ip路由与交换技术、TCp/Ip协议分析及应用、Windows通信编程、综合布线技术等。

11、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计算机技术、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游戏设计与开发等方面知识,能在网络游戏开发、手机游戏开发,影视娱乐、影视动画制作,新闻传媒、电子商务、网络媒体设计、交互式数字媒体开发等领域,从事数字媒体、网络游戏与手机游戏的制作与开发等方面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基础实、素质高、能力强、重个性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美术基础、传统动画、数字图像处理、游戏概论、游戏场景设计、游戏角色设计、游戏开发物理学、JAVA游戏编程基础、J2ME手机游戏开发技术、游戏数据结构、多媒体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网页设计与制作、计算机图形学、windows网络程序设计、游戏引擎原理、游戏实战开发等。

12、公共关系学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与广播电视传媒发展需要的,素质、知识、能力协调发展的,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基础实、素质高、能力强、重个性的,具有公共管理、企业管理、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系统的知识与综合的能力,能在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或传媒机构从事公共关系理论研究、公共关系实务操作、营销与宣传、对外联络与接待、活动策划与组织、部门协调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公共关系学、广告学概论、公共经济学、公关交际英语、公关心理学、公关写作、企业文化、普通话语音与发声、即兴口语表达、公关语言艺术、公关活动策划、谈判技巧、公关礼仪、组织行为学、公共关系实务、市场营销学、危机管理、调查与评估等。

13、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主动适应文化市场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人格健全、身心健康;了解文化产品的特性及市场规律;熟悉文化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具有创新与创业精神、实践和竞争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能在文化产业领域从事市场策划、组织协调、项目管理、资本运营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文化产业经济学、公共关系学、社会学、金融学、中外文化概论、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投资学(双语)、市场营销学、统计学原理、管理心理学、技术管理学、电子商务、商务谈判、媒介经营管理概论、文化产业学、文化管理学、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政策学、国际文化贸易(双语)、文化产业法律法规、媒介评估与分析、艺术管理、ERp原理与实践等。

14、广告学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适应现代化、专业化广告发展的要求,对现代社会消费态势有着敏锐洞察力,又懂得品牌管理、国际市场营销、广告策划创意和媒介组合运作的复合型、创新型广告专业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广告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传播伦理与法规、市场营销学、新媒体广告、媒介评估与分析、广告文案写作、广告策划与创意、中外广告史、品牌管理、公共关系学、媒介经营管理概论、广告设计软件基础、广告公司经营管理、广告摄影与摄像等。

15、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适应我国会展产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基础,具有基本的艺术和文化素养,有较强的创意、策划、组织、管理和协作能力、掌握会展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现代管理知识,能对会展活动进行设计、策划和管理,能在各类会展场馆、组织会展活动的企事业单位,会展搭建设计企业、各大博物馆、美术馆会展服务行业等相关领域从事会展产业经营管理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系统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的高级专业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会展营销、消费者行为学、社会统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经济法、财务管理、会展旅游、会展创意与策划、展示设计、会展政策与法规、会展经济与管理概论、商务谈判、文化产业概论、会展项目概预算、大型活动组织和策划、会展管理与服务、商务会议组织等。

16、英语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化基础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与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适应社会经济及现代传媒事业发展需要,能在传媒、外事、教育、文化及其它相关领域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英语人才。

浙江传媒学院 文史、理工类招生计划 篇2

关键词:网络素养,现状,教育对策

近期,大学生魏则西网络求医贻误最佳治疗时机,最后不治身亡事件成为网络热点,由此引发人们对于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的思考。本文拟就浙江传媒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范本,对传媒类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进行研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本问卷共设计46道题目,发放250份,回收238份。

一、浙江传媒学院在校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

1、大学生网络接触及网络利用方面。

根据问卷调查显示浙江传媒学院在校大学生网龄普遍较长,66.6%的被调查学生网龄在六年以上,85.7%的被调查学生每天平均上网时间在三个小时以上。随着学生使用网络的增多,对网络的依赖也越来越明显,47.5%的被调查学生对网络较为依赖,14.7%的被调查学生对网络严重依赖,两者超过被调查学生总数的一半。

网络利用能力是大学生网络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对网络服务的利用体现了大学生网络利用能力。调查显示,浙江传媒学院在校大学生最常用的网络服务是看电影、看电视、听歌、玩游戏以及QQ、微信、微博等,反映出网络利用主要用于休闲娱乐。

2、网络媒介认知方面。

根据调查,浙江传媒学院学生网络认知能力状况并不乐观。有49.6%的被调查者表示懂得百度等搜索引擎的搜索技巧,14.3%的被调查学生表示不知道百度等搜索引擎的搜索技巧。有24.4%的被调查者知道网络媒介的技术特征。

3、网络道德修养方面。

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和开放性使得网络世界中产生越来越多的道德和法律问题,根据调查显示,浙江传媒学院学生对网络道德和法律认同度较高,79%的被调查者认为网络上的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网上言论需要遵守道德和法律。76.4%的被调查者表示会主动抵制网络上传播的黄色、暴恐等不良信息。

4、网络安全意识方面。

根据调查,有74.3%的大学生会主动给电脑安装杀毒软件,有38.7%的大学生认为现在手机上网不安全,有24.8%的学生会接入陌生的wifi热点,有31.1%的学生宁愿使用自己的移动流量。在私人信息保护方面,有42.0%的大学生会经常在社交工具上发布照片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内容。

5、网络信息的辨识与批判方面。

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受众面超过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成为大学生日常信息来源的主要渠道。对于网络搜索到的信息,有56.7%的被调查者会仔细阅读,做出自己的判断,41.2%的被调查者会关注作者及来源的权威性。

6、网络表现能力。

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倾向于诉诸网络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网络是一种交互式传播渠道,传播者影响受众,受众的回应也影响传播者。在问及看到社交平台信息的反应时,有75.6%的大学生看到感兴趣的东西才会评论、分享、转发。在选择与他人分享信息的渠道上,有35.3%的大学生选择面对面与他人分享,有64.7%的大学生选择在网络等社交平台分享。

7、网络内容的参与和制造,网络内容的参与和制造是大学生网络素养的重要内容。

有53.4%的大学生表示会在网络上传播正能量,在净化网络环境,弘扬清风正气上,有87.8%的大学生选择从自己做起,不在网上发表不当言论,有81。5%的大学生表示应该遵守互联网法律法规和互联网道德。

二、教育对策

1、建立网络素养教育师资队伍,完善课程体系。

目前,浙江传媒学院只有新闻传播专业开设网络素养教育相关课程,其他专业鲜有相关课程开设。高校网络素养课程能够帮助大学生科学的认识网络与自身发展的关系,传媒类院校应该着眼于互联网发展的时代背景,调整自身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改革课程设计,完善课程体系,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日常教学环节,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师+课堂”的教学模式让传媒类大学生加深对网络的科学认识,提高对网络信息接收、分析、辨别、利用能力,了解互联网信息传播规律和特点,积极利用互联网,使互联网成为促进学习和自身发展的有利工具。

2、加强对传媒类大学生的引导,尊重大学生在网络素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大学生作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主体,思想和价值观日渐成熟,在网络素养教育中必须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仅要更新教学观念,转变自身角色,平等相待,更要加强引导。针对大学生在使用网络中普遍存在的无计划性和迷茫情绪,要引导他们树立学习目标,合理安排好上网和学习时间,明确学习和休闲的界限,逐渐减少上网时间,避免长期沉溺在网络世界中产生消极迷茫情绪。教师要以丰富的网络素养知识和实践引导、感染学生,引导他们积极利用网络服务学习和自我发展,实现“他律”向“自律”的转变。

3、加强传媒类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

中共中央于2001年发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计算机互联网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要加大网上正面宣传和管理工作的力度,鼓励发布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防止反动、迷信、淫秽、庸俗等不良内容通过网络传播。要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阶段,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特别容易在网络世界遨游中迷失自我,网络世界的无序性和开放性,网络上充斥的色情暴力恐怖信息,也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容易受到冲击。要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就必须帮助大学生树立网络道德的自觉意识,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情操。要帮助大学生树立网络道德观念,传授网络道德知识,增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培养大学生积极、高尚、健康的道德情操。

4、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世界范围内的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浙江传媒学院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势在必行。要提高大学生对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不轻易在网上泄露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电话等个人信息,对涉及国家安全的信息更要严格保密。教会大学生利用基本信息安全防护系统和防护软件如操作系统的安全设置,防火墙的使用等手段来保护国家信息安全、个人信息安全。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浙江传媒学院要从学校的文化特质、文化内涵、文化品位、文化传播方面谋划和思考校园文化建设。要从校园文化建设着手,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净化网络空气,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校园媒体要积极发挥舆论导向功能,占领网络舆论高地,弘扬主旋律,积极传播正能量,使网络舆论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同时,利用校园文化阵地向大学生普及网络文化知识,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大学生认识到虚拟世界和现实的差异,从虚拟世界回到现实中。

参考文献

[1]耿红卫.网络与青少年德育研究[M].新华出版社,2013,08:53.

[2]张晓.高校公共安全教育与管理研究[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12:222.

浙江传媒学院 文史、理工类招生计划 篇3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类专业《文史要览》考研复习笔记(一)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历史

1.元谋人:最早的直立人;北京人:华北地区最早的直立人;山顶洞人:我国最早发现的墓地。

2.仰韶文化:母系氏族繁荣的代表,黄河中游;

河姆渡文化:迄今发现最早的漆器,位于长江下游;

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陶器,代表中国社会已经进入父系氏族,后来发展成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从事原始农业为主,还有畜牧业;

马家窑文化:彩陶发达;

北方农耕文化(名词解释/3个阶段);

南方农耕文化(3个阶段)。

3.传说时期:五六千年前直到夏商周4.三皇五帝(掌握几种不同的说法)

5.三代:夏商周(西周的四个阶段,东周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

6.春秋五霸(重要):两种说法

7.战国七雄:(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8.统一的封建王朝(非常重要)

9.分裂的封建王朝(非常重要)十六国分为前后两期/南朝都是建都南京(建康)/北朝的统治者都来自于鲜卑族/辽金西夏所对应的民族

浙江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篇4

浙江传媒学院是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是目前全国培养广播影视及其他传媒专门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素有“北有中传,南有浙传”的美誉,先后荣获浙江省“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建校30多年来学校为中央和地方传媒行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目前有在校学生万余人,拥有杭州和桐乡两个校区,总占地1286亩,总建筑面积近61万平方米,设有13个二级学院和3个教学部,建有7个省级以上研究机构,拥有4个省重点学科及2个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正高职称87人,副高职称204人,省151工程人才31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9人,省教学名师2人,省教学团队4个,省科研创新团队1个,荣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多项。

近年来,学校分别与英国考文垂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海内外高校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学校被列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单位,获得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实现了我校办学的从本科教育向本硕教育的转变。学校坚持学生为本,教师为要,以学校为主,开放合作办学,遴选骨干教师担任校内导师,聘请新闻传媒一线专家担任业界导师,实行双导师制;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培养措施,切实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

根据国家统一招生安排,20我校招收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具有现代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刻了解中国国情,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新闻传播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报考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2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

(四)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五)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六)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二、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一)网上报名:报考2013年硕士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1.网上报名日期: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预报名时间为年9月28日至9月29日(每天9:00-22:00)。

2.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本人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上述报名日期内,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

3.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注意事项:

(1)考生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生源缺额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成绩再填报调剂志愿。

(2)同等学力的报考人员,应按我校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4.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统考。否则,将取消推免生资格,列为统考生。

5.现役军人报考地方或军队招生单位,以及地方考生报考军队招生单位,应事先认真阅读了解解放军及招生单位有关报考要求,遵守保密规定,按照规定填报报考信息。不明之处应事先与招生单位联系。

(二)所有考生均须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照相。

1.报考点现场确认时间

2012年11月10日至11月14日。逾期不再补办。

2. 现场确认程序

(1)考生到报考点指定的地方进行现场确认。

(2)考生提交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

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已经取得的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

所有考生均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3)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考生办理报考手续缴纳报考费后,不再退还)。

(4)考生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三、考生报考资格审查

招生单位对考生网上填报的报名信息进行全面审查,并重点核查考生填报的学历(学籍)信息,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准予考试。

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有疑问的,招生单位可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后,再准予考试。

招生单位在审查考生资格时,发现伪造证件情况时,可扣留伪造证件。

四、初试

(一)2012年12月25日-2013年1月7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

(二)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

(三)初试日期和时间

2013年1月5日至1月6日(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月7日进行)。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1月7日,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

(四)初试科目

1月5日上午 101―思想政治理论(100分)

1月5日下午 204―英语(100分,不招收其它语种的考生)

1月6日上午 334―业务课一(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150分)

1月6日下午 440―业务课二(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150分)

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五)考生须到报考点指定的考场考试。考生入场时须接受考试安全检查。考生在每科考试开考15分钟后不得入场。初试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每科考试结束前30分钟,具体出场时间由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规定,交卷出场后不得再进场续考,也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或交谈。

五、复试与体检

我校于2013年3月在网上公布考生初试成绩,根据教育部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及要求确定复试考生名单,考生在学校网站上查询是否进入复试名单。根据学校复试具体安排,凭《复试通知》、《准考证》、有效期内的身份证、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原件来校参加复试。复试内容包括:外语笔试、专业综合课笔试、外语口语和听力测试、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

(一)应届考生复试时应提交下列材料:

1.大学课程学习成绩单原件;

2.学生证原件(入学年份为,要求每学期均注册);

浙江传媒学院 文史、理工类招生计划 篇5

6月23日上午9时,我省高考成绩正式公布。省教育考试院表示,考生可以通过江西教育网查询自己的高考成绩。

今年,全省高考600分以上考生有6498人,其中,文史类1117人,理工类5381人。原始分文史类最高分662分,理工类最高分693分。570分至599分的.考生有11237人,其中,文史类3711人,理工类7526人。全省总招生计划数为21.13万名,本科(含三本)计划为10.61万名,占50.2%;专科计划为10.52万名,占49.8%。在本科招生计划中,一本2.7万名,二本5.48万名,三本2.43万名。省教育考试院表示,为了让考生有更多的升学机会,将向外省二本以上高校发函,争取他们对江西的倾斜政策,向我省多投放一本及二本扩招计划。

值得考生注意的是,6月23日至24日,考生可以申请查分。为指导考生合理填报志愿,我省将于6月26日在南昌国际展览中心、6月28日在赣州市体育中心举办填报高考志愿现场咨询会。届时,省内外高校招生老师将与考生和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稿源: 江西日报

上一篇:主题月活动总结报告下一篇:医患沟通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