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规划引领作用

2024-06-02

强化规划引领作用(精选10篇)

强化规划引领作用 篇1

(一)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城市发展科学有序。一是依法审定城市规划,确保规划的权威性系统性。按照突出前瞻性、全域性、统筹性的要求,聘请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国内知名的设计单位,进行了总规、控规等一系列规划编制,形成了完备的规划体系,为城市健康有序地开发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已完成枝江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并经省政府批准实施;完成了城乡统筹规划、城西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仙女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并经市政府批准实施;东湖风景区景观规划和步步升文化村修建性详细规划已编制完成,即将报市政府审批;城市风貌、姚家港综合服务区等专项规划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正在进行增加规划编制经费申报和招投标工作。截止目前,我市城乡总体规划覆盖率达100%,近期重点建设地段详规覆盖率达90%。通过以上规划编制,逐步形成了总规——控规——修规三级规划体系。二是以启动城市重大公共服务项目为契机,加快推进城市新区开发建设。采取竞赛、竞标等方式,邀请了哈工大城市规划设计院和武汉华中科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全国知名设计单位参与规划设计,启动了五星级酒店项目、孵化园项目、“四馆一中心”项目、丹阳公园项目、体育中心项目、市委党校、职教中心、市妇幼保健院整体迁建项目、金盆山安置小区、四季港公园等二十余项重大公共项目设计工作。五星级酒店、孵化园、“四馆一中心”、丹阳公园、体育中心等项目将在突出规模与品质并重、功能适度超前的要求下,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相关城市重大公共服务项目的启动,极大的提高了城市设计的整体水平,完善了城市结构布局,增强了城市集聚功能,使城市发展水平有了质的提升。三是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完善城市功能。委托中南院高标准编制了迎宾大道、江汉大道立面整治及夜景亮化方案并全面实施,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完成对老城区市场、环卫设施、停车场(库)、绿地、断头路小道路等公共市政设施提升改造工作,完善提升老城区市政和公用设施服务水平,完善了城区基础配套设施,改善了居民居住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品位。四是全面畅通绿色通道,简化前置条件,缩减办事时限,推进项目实施。为三元玻璃项目、家家乐饲料项目等60余个招商项目提供现场踏勘、选址定点服务百余次;为宜昌山尔饮料有限公司、领秀之江居住小区等20余个项目建设提供审批办证、施工放线、验收、规划验收服务。上半年共召开规划办公会议16次,对312个公建项目、420户个人建房进行了研究讨论,提交市规划委员会、市政府例会审查项目200个,项目上会率100%。

强化规划引领作用 篇2

一、主要工作

(一) 坚持依法兴散, 加快推进散装水泥立法工作

走“依法兴散”之路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和依法行政的客观要求, 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散装水泥的根本保证。2002年9月, 省政府颁布的《四川省散装水泥管理办法》 (省政府第162号令) (以下简称《办法》) , 对我省散装水泥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 《办法》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发展散装水泥的要求, 一是缺乏禁止现场搅拌砂浆的相关规定, 与相关法规、文件规定以及行业发展不符;二是关于行政许可的设定、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和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相关规定与2004年7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15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16年2月施行的财政部《关于取消、停征和整合部分政府性基金项目等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有抵触。为依法推进散装水泥发展, 促进建筑业向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经济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 制定《四川省散装水泥应用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势在必行。

今年以来, 为保证《条例》 (代拟稿) 顺利通过省政府常务会议审查, 省散办会同省法制办赴成都、乐山、攀枝花等市以及云南省开展了《条例》立法调研, 并逐条进行了修改完善。5月29日省法制办完成了《条例》审稿, 6月23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审查通过了《条例》, 并以草案形式报省人大常委会审议。9月28日、11月29日省人大常委会分别完成了一审、二审程序。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和省人大的沟通、协调, 加快立法进程, 争取2017年3月顺利出台《条例》, 为促进全省散装水泥推广工作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二) 强化规划引领, 科学编制散装水泥“十三五”发展规划

规划是引领散装水泥科学发展的依据, 科学编制散装水泥“十三五”发展规划, 对于推进全省散装水泥科学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尤其是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国家倡导绿色发展理念的新形势下, 通过规划坚持集约发展, 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 对于引导散装水泥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纲领性作用。

为进一步提高“十三五”期间全省散装水泥发展的前瞻性、科学性, 省散办组织编制了《四川省散装水泥“十三五”发展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和《四川省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专项规划编制办法 (试行) 》。一是衔接四川建大规划设计研究院, 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 委托编制《规划》。二是《规划》初稿出来以后, 两次征求市 (州) 散办意见, 完善内容, 使其更接地气。三是组织省内权威专家进行《规划》评审, 针对评委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修改完善。四是为指导全省各地做好《规划》编制工作, 合理布局散装水泥产业, 编制印发了《四川省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专项规划编制办法 (试行) 》。宜宾、广元等城市根据当地实际, 组织编制了本地区散装水泥“十三五”发展规划, 为今后五年的推散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和产业布局支撑。

(三) 实施创新驱动, 开展预拌砂浆机械化施工试点

创新是推动散装水泥不断向前发展的源动力, 是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2015年, 省散办在绵阳、广元两个城市分别开展了干拌、湿拌砂浆机械化施工试点工作, 基本达到了《机械喷涂抹灰施工规程》 (JDJ-T105-2011) 要求, 取得初步成果。一是组织预拌砂浆企业与机喷设备供应商进行对接, 应用不同厂家的喷涂设备进行机械化施工, 遴选出运行稳定、性价比高的机喷设备。二是邀请行业专家进行现场指导, 帮助企业解决砂浆泵送过程堵管以及墙面后期出现开裂等问题。三是组织业内专业人士进行试点工作阶段性成果评审, 探讨下一步推进工作有待解决的问题。四是召开预拌砂浆机械化施工现场观摩会, 组织全省预拌砂浆企业进行学习培训, 扩大机喷工艺影响力, 促进预拌砂浆产业向“人机料”一体化方向发展。

二、几点体会

(一) 立法要严密论证, 统筹安排

散装水泥立法是一项系统工程, 必须采取科学方法, 使这一系统的诸要素整体优化、结构调整、统筹兼顾。一是促进行业整体健康发展。目前散装水泥行业主要结构性矛盾在于城市预拌混凝土产能过剩, 农村预拌混凝土供应不足。因此, 在《条例》中强调规划对于合理布局产能, 规范行业发展的作用十分必要。二是构建闭合监管链条。在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名存实亡的情况下, 单纯依靠工地现场执法来强制推广散装水泥, 难度较大, 收效甚微。在《条例》中明确建设、施工、设计、图审、监理等各个主体的责任, 设置对应处罚措施, 形成闭合监管链条才能整合各方力量协同推散。三是加大违法成本。目前, 施工企业宁愿受处罚也要违法现场搅拌的现象时有发生, 反映出现行法律法规约束力不足的现实, 我省《条例》 (人大二审稿) 中加大了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的处罚力度, 对于“违法现场搅拌混凝土、砂浆的,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城市管理执法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 责令停止施工。”

(二) 规划要科学合理, 做实做细

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专项规划作为行业发展的蓝图, 既要有前瞻性, 又要有可操作性。一是对《四川省散装水泥发展“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分析, 既要看到发展成绩, 也要看到问题和不足, 吃透散装水泥“十二五”发展状况是编制“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基础。二是《规划》的指导思想、编制理念要契合当前国家发展要求, 以实现去产能、调结构、促转型为目标, 坚持绿色发展的规划导向。三是保障《规划》能够顺利落地。《规划》的最终落地在于市 (州) 、县 (市、区) 两级, 只有将产能布局落实到具体点位上, 《规划》才能充分发挥引领发展的作用。所以, 我们组织编制了配套的《四川省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专项规划编制办法 (试行) 》, 指导全省各地做好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将《规划》做实做细。

(三) 机喷要充分试点, 稳妥推进

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研究 篇3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引领

十八大刚刚闭幕,国务院就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这说明中原经济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已进入全面实质性推进阶段。河南省在认真总结基层干部群众创造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深化,最终探索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的“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在这“三化”之中,新型城镇化又肩负着引领的功能,是“三化”协调成功的重要标志。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把工业化和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核心任务。

一、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城镇化的实质就是让一部分农民进城,并通过进城农民的就业和收入结构的改变,使他们能有尊严地参与和分享城市化的成果,分享城镇中的现代文明生活。传统城镇化将城镇化简单地等同于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片面的追求城镇化率的提高和城市规模的平面扩张,忽视了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等人文精神层面的转变。

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新”,主要有四层含义: 一是指相对于过去城乡分离、二元结构突出的传统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不是发展一个,牺牲一个,而是共同发展、相互促进。二是传统的城镇化注重的是单个的城市单元,而新型城镇化强调的是城镇体系,注重发挥不同层级的城市功能,使彼此间相互促进。三是强调建设紧凑型城市、复合型城市、低碳绿色城市以及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等新理念。四是相对于以往产城分离的城镇化,更强调产城互动、就业为本,强调以城市提供的就业岗位和承载能力来决定农民进城的规模和速度。[1]

二、强化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

新型城镇化引领是顺应发展规律和趋势的必然要求,是推进 “三化协调”的有力抓手,是发挥城镇化综合效应的必由之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已经成为拉动河南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推动经济转型和结构优化升级的前提条件,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途径,破解诸多发展难题的战略抉择。

1、新型城镇化具有引领“三化”协调发展作用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是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变革。《中原经济区规划》指出,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构建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发展格局,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首先是着力构建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五级城镇体系,这是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重要着力点。

2、新型城镇化引领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体人民的小康。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是有利于加快农民市民化步伐。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五个轮子一起转,将加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使大量农民转变为市民。二是有利于农业增效。随着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镇转移,单位土地面积承载养活的人口减少,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应增加,有力推进农业的规模化生产经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粮食生产能力。

3、新型城镇化引领是破解我省结构性矛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在需要。新型城镇化能够提供大量的资本、技术、人才、市场和生产活动,产生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和扩散效应,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第一,新型城镇化引领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火车头。发挥城镇环境优良、综合功能完善的优势,吸引一大批能够带动产业升级的龙头项目和骨干企业,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加快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融合,提升工业化水平。第二,新型城镇化引领是撬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杠杆。新型城镇化引领有利于农村人口多层级转移,推进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使农业生产方式实现根本性变革。新型城镇化引领事关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局[2]。因此,必须立足中原经济区的实际情况,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构建现代城镇体系,走一条体现中原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参考文献:

[1]田合生,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 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J].学习论坛2012-12

强化规划引领作用 篇4

专业类别:大规划管理

[摘要] 随着“三集五大”体系深入推进,公司管理日益规范,项目管控更加严格。针对电网规划、建设、运行、营销等核心业务协调不够,以及影响投资效益发挥和电网安全运行的突出问题,xx公司通过建立健全规划、建设和运行协同工作机制,打破专业壁垒,强化专业协同,加强过程监督和效果评估,充分发挥大规划引领作用,推进了公司和电网科学发展。在组织机构方面,专门成立电网规划、建设、运行协同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研究决策跨专业、跨部门的电网发展问题。在专业协同方面,健全了“定期会商、常态分析、协调管理、信息共享、业扩预警”五项机制,加强专业配合和工作衔接,形成对外合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工作描述

目前,初步构建“三集五大”体系,公司各专业部门总体职责明确、界面清晰,项目管理流程顺畅,基本形成完整的电网项目闭环管理机制。但各专业之间信息壁垒尚未完全破除、工作联动仍有一定欠缺,对规划、建设、运行等各阶段都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如图1所示:

图1 电网规划、建设和运行协同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全面建设阶段,进一步提升“大规划”体系引领作用,加强电网项目闭环管理的内部衔接,对发挥“三集五大”体系高效能意义重大。xx公司通过健全“定期会商、常态分析、协同管理、信息共享、业扩预警”五项机制,实现电网规划、建设、运行和营销等核心业务联动工作,协同配合,大幅提高电网规划的适应性、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二、主要做法

(一)健全组织机构,高位推动专业协同

从管理和技术两个层面组建了协同机制领导小组、工作小组,组织机构结构如图2所示。

公司领导领导小组副总师发展部负责人财务部负责人建设部负责人运检部负责人营销部负责人调控中心负责人工作小组发展部专业人员财务部专业人员建设部专业人员运检部专业人员营销部专业人员调控中心专业人员省电科院专业人员省经研院专业人员

图2 电网规划、建设和运行协同机制组织机构示意图

1.领导小组。由1名公司领导担任组长,1名副总师担任副组长,发展部、建设部、物资部、运检部、营销部、调度控制中心和财务部的负责人担任组员。负责召开季度协同工作会议,审议专题研究成果、协调解决规划、计划、建设、运行和营销等核心业务的协同问题和重要事项。

2.工作小组。由各专业部门和技术支撑机构人员组成。负责日常专业工作的协同和联络,共同开展专题研究。通过相互交流、相互校验、相互配合,加强日常工作中的专业协同。

(二)加强专业衔接、强化工作联动

1.建立定期会商机制,优化工作节奏。每季度召开专业协同工作会议,一季度重点通报当年投资计划安排情况。针对电网运行方式研究,在里程碑节点计划和项目资金调度落实规划措施;二季度重点通报并审议电力市场预测情况,研讨电网2~3年安全稳定分析成果;三季度重点审定明、后年电网加固补强措施,确保及时纳入电网滚动规

划;四季度重点总结迎峰度夏运行情况,审议电网滚动规划成果,提出下前期工作计划、投资计划建议等。通过合理把握工作节奏,避免出现规划外临时项目。

2.建立常态分析机制,加强专业衔接。建立健全电网规划滚动研究机制,每年年初启动5年期电网规划滚动研究,10~11月份形成研究成果,指导近2~3年电网建设。注重加强规划与各专业衔接,突出规划引领。一是会同营销、调度等部门共同开展电力市场预测分析,预测成果作为规划、运行方式等研究共同依据。二是开展迎峰度夏(冬)电网规划适应性分析,及时解决生产运行问题,对电网运行方式、2~3年安全稳定分析专题校核,深化过渡期和敏感性分析,消除规划研究“盲点”。

3.建立协同管理机制,推进规划落地。一是根据规划倒排节点,制定基建里程碑计划和前期工作计划。500千伏项目提前5年,220千伏项目提前4年,110千伏项目提前3年制定,确保工期合理。二是设计人员全程参与规划编制,对2~3年内规划项目站址和走廊初步查勘,落实敏感点、困难点,通过优化方案或重点攻坚,提前落实建设条件。三是加强基建、运行、营销等专项项目储备管理,并实现规划与计划、计划与预算的有效衔接,达到项目资金一体化管理。尤其对配网建设加强全过程管控,发展部牵头开展专项督导,重点检查规划计划落实。

4.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高工作效率。集中发挥公司各专业各类信息资源优势,建立统一数据池,实现数据“全面、准确、实时、统一”。推进基于GIS的一体化辅助决策系统,通过与公共数据池接口,收集项目建设进度、断面和变电站、线路负荷情况、区域供电能力和负荷、业扩报装等信息。

5.建立业扩预警机制,对外形成合力。对供电辖区内电网建设项目受阻、变电站及线路已重过载的区域内,提前开展区域供电能力分析,拟定禁批区和限批区对该区域限制业扩报装、限制用户增容、限制房地产施工用电接入,上报地方政府备案。把供电能力情况和禁限批方案制成宣传手册,在供电服务中心和各单位营业厅发布、公示,作为“95598”对外解释依据。通过内部加强发展、建设、营销、调控部门的工作联动,有效传递电网建设压力,形成推进电网发展工作合力。

三、特色亮点

通过建立健全五项协同机制,加强规划、建设、运行和营销等核心业务工作协同。一方面各专业部门对电网规划“共同参与、共同谋

划、共同决策”,使得规划研究更全面,基础更扎实,成效更明显。另一方面,形成推进规划落地合力。生产运行中问题都在规划中提前反应,超前解决,促进规划、计划与生产紧密衔接,资金预算和建设计划的合理安排。

(一)集中优势资源,规划成效提升明显

成立电网规划、建设和运行协同工作小组,集中公司电网规划、电网运行、生产技术、企业经营等专家资源。主网规划专题研究小组由公司发展部牵头,调控中心、省经研院规划评审中心和省电科院电网技术中心专家参加,常态化研讨电网专题;配电网规划专题研究小组,由发展部牵头、运检、营销、农电,省经研院和电科院,地市公司等专家参加,动态开展配网排查摸底、梳理薄弱环节,统一配网建设改造标准原则。规划成效大幅提升,有效解决生产运行的问题,2013年xx最大负荷七次创出新高,未出现电网供电卡脖子等问题。

(二)强化协同管理,规划落地有力推进

公司领导高位推动规划、建设和运行协同管理,破除专业壁垒,形成推动规划落地的合力。生产运行和规划密切配合,使得规划指导性更强,成为前期工作计划、投资计划以及里程碑节点计划的有效依据。充分体现规划前瞻性、纲领性。通过各专业联动攻关,及时向外界传递电网可靠供电压力,反映电网建设发展需求,促进电网规划有效落地,电网建设得到合力推进。

四、实践效果

强化规划引领作用 篇5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全新概念,2013年、2014年连续两个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要实现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统筹做好城乡协调发展、同步发展,切实提高广大农村地区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两年来,各省都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落实城乡统筹、提升城乡品质的重要部署,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工作来抓,并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精品规划、精品建设”的原则,出台了各类美丽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及实施意见,对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缺乏科学规划指导;规划成果形式较单一,在挖掘村庄自然、历史人文和产业元素方面不到位,没有突出鲜明特色的村庄文化,出现千村一面的现象;还有的村庄多次规划,各有侧重,实施起来无所适从等情况。为进一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打造幸福美好家园。针对规划引领美丽乡村建设的推动作用提几点建议:

一、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

美丽乡村的建设,缺不了规划的定位和引领。如果缺乏

规划或者规划不科学,致使部分村庄建设得古不象古,新不象新,缺乏乡村特色,盲目建房、修路、建学校,大量重复建设、重复投资,无论对农民还是对政府都是极大的浪费。坚持规划先行,根据地方资源禀赋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立足实际、循序渐进的优化村庄布局。一要依次制定产业规划、村庄规划、土地规划、生态规划、公共服务规划,做到五规合一。二要注重与县(市)总体规划和镇乡村有关规划相衔接,提高规划的协调性、可实施性。三要认真编制给水、雨水、污水、电力、环卫、乡村旅游、学校布点、医疗卫生、环境整治、产业布局各专项规划,真正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风格、统一管理,逐步形成建设有序、风格统一、环境整洁、特色鲜明的村庄建设新风貌。

二、美丽乡村规划要分类编制

地域广、人口多是我国的显著特点,涉及行政村近70万个,各类村庄地域位臵、地理条件等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建设水平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我们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中要凸显个性设计,因地制宜,结合各村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村民实际需要等,对村庄进行梳理归类,在美丽乡村的特色上下工夫,不搞千篇一律,实施差异化指导,坚持个性化塑造、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营造田园风光与乡土风情,努力打造美丽乡村的品牌和特色,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新常态。在做规划时要有针对性的分类编制规划。对县驻地、产业集聚区驻地、镇驻地的村庄结合城中村、棚户区改造等,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编

制城市社区规划,城镇周边的村庄应当逐步融入城镇社区。对乡镇中的中心村要突出注重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公益事业,采取扩建、改造等方式吸引周边村庄向该地集聚。对基层村要重点突出村庄整治和生产生活设施配套,编制整治规划,不宜迁村并点,大拆大建。对特色村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和产业发展状况,认真分析其形成原因、存在价值、保护模式,科学合理确定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的保护发展内容、优势产业、发展形态,编制具有特色的村庄规划。

三、美丽乡村规划要突出重点

美丽乡村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做到既符合农民实际生产生活,又要突出特色、完善设施突出重点。一要注重挖掘文化特色。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在规划编制中要注重挖掘乡村文化,注意乡土味道,不断赋予乡村更多的文化内涵,将各种文化因素渗透到村庄布局、道路、广场、绿地、建筑和公共设施之中,让乡村的各个构件饱含文化元素,体现乡村特点,保留乡村风貌,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二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要真正实现看得见青山绿水、留得住乡愁,必须切实解决好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问题。从有利生产、节约资源、低碳高效、减少污染等方面综合考虑产业发展用地布局,避免有污染的三类工业进驻美丽乡村;完善污水管网布局、妥善处理医疗垃圾、防止污染源扩散;倡导使用绿色低碳节能建筑。

三要注重产业发展布局。在编制美丽乡村规划时,要充分分析现状产业特点,认真论证,找准切入点,科学布局产业,将种植业、养殖业等纳入产业规划,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四要注重完善设施配套。在规划中必须坚持基础设施优先、公共服务设施优先,合理安排村庄的道路交通、绿化、给排水、垃圾处理、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幼儿园、小学、文化健身场地、商品流通等公共设施用地布局,方便村民生产生活。

四、规划要充分尊重村民意愿

目前,大部分村庄规划编制基本上是自上而下的行为,过于强调领导的发展意志,忽视了村民的发展诉求。在村庄的规划编制过程中,从规划提出、经费申请落实、规划设计到规划的审批各环节经常由县级的规划部门或乡镇政府主导,村民很少参与其中,从而造成政府和规划师不自觉的主导了村庄未来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在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农民是受益者,更应该是直接参与者。在强化政府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责任的同时,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使美丽乡村建设获得不竭动力。在规划的编制过程中,产业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配套,环境的整治,都要以方便农民的生产生活为原则,充分听取广大村民的意见,调动村民对美好家园建设的热情。尤其在近期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中要解决农民最关心、最急切、最有可能实现的问题,使农民在短期内看到规划的成果,提升对规划的认识,为今后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奠定良好的基础。规划的

编制成果也要通俗易懂。参与规划编制的技术人员要“接地气”,真正扑下身子,扎根到群众中去,解民情知民意,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少用生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要做群众看得懂、听得懂,乐于接受的规划。

五、加强规划的宣传力度

强化规划引领作用 篇6

近年来,**镇党委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市委“建设**新区、冲刺全省十强”的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强力推进“农业建基地、工业建园区、旅游建亮点、城镇强基础”三建一强发展模式,推进全镇经济社会全面科学发展。

一、突出领导班子建设。以提升决策水平、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强化制度管理为抓手,科学决策统全局,从严治党带队伍。全面落实党委班子成员联系村(社区)制度,每个班子成员联系服务2—3个村(社区),全面负责联系指导村(社区)的各项工作。镇党委坚持每月召开一次中心组理论学习,坚持每半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同时各班子成员积极参加所在党组织的组织生活会。一是实施能力提升机制。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制度,采取各种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组织领导干部学习;

开展谈心剖析活动,使班子成员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重大战略思想上,把心思和精力用在谋划发展、推动工作、改善民生上。二是坚持工作运行机制。落实领导班子议事规则、重大问题集体决策、督查落实等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工作运行机制。三是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完善工作责任制,实行工作目标量化管理,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采取分工负责制、现场办公制、协调推进制和问责制,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心。四是强化监督管理。要求领导班子成员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做到“四带头”(带头改进作风、带头深入一线、带头扎实苦干、带头勤俭节约),以班子作风建设的实效带动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激发党员干部做好农村工作和干事创业的热情。

二、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新建商贸街等3个社区党总支、**省民福标件厂等4个“两新组织”党支部、驻**(**区、**区)2个流动党支部以及青年人才党支部。转化升级软弱涣散党组织3个。发展党员16名。发放离职干部补助18.1万元,拨付运行经费155万元,投入35万元进一步规范建设快乐村等村级活动阵地。全面完成了5个社区党组织、25个村党支部活动阵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认真开展“三分类三升级”活动,促进软弱涣散党组织顺利转化升级。坚持完善党建工作月例会制度,督促指导基层党组织严格落实党内组织生活各项制度,党内基层民主不断加强,组织工作满意度不断提高。

三、强化镇村干部教育管理,落实联系服务群众。建设“创新型、实干型、团结型、民本型、廉洁型”五型队伍为目标,坚持机关月例会学习+个人自学相结合,“走出去,引进来”加强干部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等教育培养,加强对机关副局级后备、村级后备干部及村青年骨干农民学习培养。进一步完善上下班打卡、值班值守、公务接待、公务用车等机关管理制度,督促纪委履行监管责任,促进干部履职能力水平进一步增强,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开展“三新三提”大讨论3次,党委班子成员带头讲党课作辅导35次,邀请市委党校、镇司法所等单位的领导专家举办专题讲座12场次,开展学习讨论480余场。以服务群众转作风、依靠群众促发展为主题,深入开展党建载体活动,创新机关干部联系村(社区)“双向选择”,进一步明确值班接访,加强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统筹开展“走基层”活动和脱贫攻坚,解决群众诉求859条,化解信访案件131件,实施易地扶贫搬迁52户、108人,贫困户d级危房改造6户,认真按照脱贫攻坚“六个一”作战机制,强力推进401户贫困户,882人脱贫攻坚工作。

四、抓住扩权强镇契机,推动党建创新发展。进一步优化镇机关机构设置,探索三个三分之一工作机制,即三分之一干部“走出去”,主动加强对上联络,强化信息沟通,积极争取政策、项目、资金支持;

三分之一干部“留单位”,处理机关日常事务,保证机关正常运转,抓好工作督促落实;

三分之一干部“沉下去”,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了解掌握基层动态,帮助群众解决难题。推行“3+n”机关、村(社区)、编外人员目标考核管理办法。同时以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创新培育“远程教育示范站点、党员管理信息系统、党员手机信息平台、微信公众信息平台、机关工作交流qq群”五大载体,扎实推动党建工作数字化发展。

五、抓好企业党建,促进工业发展。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在工业、关键在项目”,以企业党建为依托,以园区建设为重点,以项目带动为抓手,通过扩大党建覆盖面、下派党建指导员,用好用活扩权强镇项目入驻审批政策优势,提升党建服务企业发展能力水平,全面推进企业组织、文化、生产、管理建设。现有工业党总支1个,企业党支部18个,有党员120余人。目前已建成集机电、食品、居家产业为主导的生产加工产业园4平方公里,已入驻企业191户,其中投产企业122户,规模企业35户,亿元产值企业12户。2016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88亿元,增加值55.6亿元,实现利税103亿元。我镇2016年成功创建**省质量强镇示范城镇,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和**省工业特色镇。

六、强化农村党组织核心作用,促进一三产业良性互动。以发展现代绿色都市农业为导向,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实行“专业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种养大户+技术顾问”、“家庭农场+技术顾问”等发展模式,成立农业党总支1个,桃子、蔬菜、渔业、生猪等产业党支部6个,社员1300余人,党员300余人。充分发挥党支部核心引导、专合社服务指导作用,从种、产、销三个方面一条龙服务广大社员,不断提升生产管理、经营水平,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基地化、规模化发展。2016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4585元。依托现代农业,坚持特色立足,通过建强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做响乡村旅游品牌,建成以“**”景区和樱桃沟景区为主的乡村旅游观光带,“**”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菠萝村荣获首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连续举办十一届樱桃节和六届桃花节,年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000万元左右。围绕乡村旅游发展,大力实施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菠萝村综合体建设,努力打造生态环境优美,果园景色秀丽,具有**特色,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餐饮服务、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城郊型旅游新村,有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各位领导、同志们,下一步我镇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把握新机遇、适应新常态,乘势而上,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务实奋进,全面实现“打造空港卫星城,创建**城市副中心”目标而奋斗。

强化引领,构建语文生态课堂 篇7

1. 目标引领, 给课堂以生长的力量

对于语文教学而言,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困难。教学目标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 通过自身的“学”, 应该达到的学习程度或标准。教学目标决定了一堂课的方向, 课堂中“教”与“学”的一切行为都是为实现这一目标服务。所以,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目标为引领, 还课堂以生长的力量。

(1) 带着目标走进课堂。教学前, 教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设计好教学环节, 把目标逐一安排在各个环节中。在教授苏教版《夕阳真美》一课时, 我把教学目标分为两大类: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所谓基础性目标, 是指凡是课文都需要达到的目标, 比如识字、写字、朗读、背诵、理解课文内容等;而本课的发展性目标是引导学生体会“衬托”这一表达方式。确立这样的发展性目标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根据学生实际, 为三年级的学习打下基础, 选择浅显的、适合低年级学生特点的表达方法, 深入浅出地促使学生的粗浅感知转换成学生围绕知识或技能的具体行动目标, 这样的目标引领能有效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

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目标及学生年段发展目标, 深入研读教材, 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教学资源,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成与习得, 才能取得课堂教学的真正高效, 才能真正促使学生的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 真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2) 带着目标观察课堂。有了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 是我们课堂教学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在比对教学目标观察课堂的同时, 我们应重点关注知识点的落实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留意学生的兴奋点是否已被点燃, 观察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是否被激活, 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带着目标观察课堂, 能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改进学生的学习, 真正实现有效的教学和有效的学习。

2. 习惯引领, 给学生以自学的基础

学生的学习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最终的学习效果。引领式的语文生态课堂, 除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外, 还应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1) 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事实证明, 要想学好语文, 仅靠学习课本内容是远远不够的, 学生一旦养成了阅读的习惯, 便会主动阅读课外读物。随着课外阅读量的不断增长, 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便能随之大幅度提升。

一年级学生的识字量不够, 我便向家长建议, 给孩子买图文并茂的图画书。起初, 学生只看图不认字, 后来, 他们慢慢愿意接受生字, 尝试利用拼音拼读。当学生渐渐爱上这种阅读方式后, 我又加大阅读难度, 增加书本内容的“含金量”, 并号召家长与孩子进行“亲子共读”, 以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不少家长向我反馈, 陪伴孩子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 不仅加强了亲子互动, 增进了感情, 而且还让孩子更加热爱读书。一旦孩子愿意接受阅读这一乐事, 他们便能在书的海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获得思想的启迪, 享受阅读的乐趣。

(2) 养成读思结合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 我们要鼓励学生多读书、勤动笔。阅读时, 既可以在书上做眉批、圈画重点, 也可以用书写读后感的形式及时记录阅读心得。同时, 教师要教会学生制作文摘卡片, 及时地把精彩语句、片段摘记下来, 并且将这些文摘卡片放在卡片包内随身携带, 利用空余时间随时阅读。在每月的班级“阅读之星”的评选中, 让学生上台演讲, 分享各自的读书心得。

3. 心理引领, 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勇气

在生活和学习中, 很多学生常常会遇到挫折和失败。为引导学生勇敢面对挫折, 一年级时, 我为他们诵读了《海伦·凯勒》这篇文章。通过图片等形式, 让学生在品读中感受海伦在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情况下学习是需要忍耐多少艰辛与痛苦。

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白,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一不顺心就埋怨环境、埋怨他人, 是毫无用处的。与其埋怨, 不如静下心来接受现实所给予的一切, 用自己的努力来提高自身的境遇。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才能使其认知活动伴随着丰富的情感、愉快的情绪, 变得感知敏锐、想象丰富、思维活跃, 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在教学中, 我们不仅要预设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该干什么, 而且要关注习惯的养成, 为学生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更要着眼于心理素质教育, 使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健康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如此三线并进, 强化引领, 才能构建语文生态课堂, 才能真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摘要:构建生态课堂, 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优化教学活动, 引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文通过对目标引领、习惯引领、心理引领三种方法的介绍, 阐释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发展能力, 提升语文素养。

坚持文化引领 强化内涵发展 篇8

我们重视物质文化建设,努力打造品位高雅的学校文化。学校校园环境整体设计围绕“科技脑、人文心、中国情、世界观”四点基本素质要求,体现步步是景观,处处蕴文化,使硬环境获得延展的同时,软环境得到提升,形成“一塑”“两墙”“三园”“四学”“五苑”的环境文化格局。

“一塑”:以“腾飞”命名的校园雕塑矗立在校门口,预示着作为航天人的后代不断继承航天精神,不断腾飞的发展态势。

“两墙”:一面是书香文化墙,引领学生走进历史,走进中华文明,走进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另一面墙是科技之光主题文化墙,墙上一幅幅中外著名科学家画像及介绍,外加灵动的水幕展现着的科学的神奇,激发着孩子们无限的想象。

“三园”:“创新吧”,透明的玻璃屏风上自由高飞的小鸟,体现了崇尚自由而又强调合作的团队精神;印有二十四节气的地面彩塑,揭示着春夏秋冬的四季轮回;“多艺坊”,脚踏地面金属切割的折纸造型来到陶艺室,仿佛看到青花从诗风中走来又在墨香中归去,瓷韵从陶土中孕育又在传承中辉煌;“写意廊”的整体造型是打开的书卷,浓郁的文化气息,激发师生美的追求、美的创造。

“四学”:教学主楼围绕“四个学会”体现学校育人理念。一层“学会做人”,体现发展根基;二层“学会学习”,突出成长之路;三层“学会创新”,彰显价值追求;四层“学会生活”,凸显人性之美。

“五苑”:一层的“礼堂”,干净舒适,清雅大气,为师生学习、集会提供了便捷;二层的“书乡”,庄重典雅,古色古香,营造出安静祥和的阅读环境;三层的“天宫”——小小天文馆,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宇宙的神秘,激发探索的热情;四层的“乐府”,带领学生步入音乐殿堂,获得美的享受;五层的“E苑”为集成电路的造型,体现了信息中心“网络沟通你我”的主题。

开放的书屋,精美的壁画,醒目的提示语,庄严的荣誉室,多彩的艺术长廊,充满童趣的资源教室,随处可见的全景绿植……创新的设计、精心的布置,有效地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最终转化为发展的内驱力,这是图二校园文化产生的神圣魅力与诗意。

同时,我们也重视精神文化建设,努力打造师生向往的精神家园。我们引导教师对“尊重、责任、发展、幸福”学校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植“学校的发展是我的利益所在,我的发展是学校的希望所在”的团队意识,锤炼“我的学生我关爱,我的课堂我负责,我的学科我胜任”的专业精神,践行“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的责任追求,实现“育全面发展学生,办人民满意学校”的办学目标。

建设书香校园,提升师生文化品位。我们倡导干部走进书本,修品行,用德感人;骨干走进书本,增才气,用能服人;教师走进书本,增强责任,用心育人;团队研读,构建以生为本的育人文化;师生共读,营造以书为友的班级文化;亲子阅读,培植以学育人的家教文化。

优化办公文化,营造和谐工作氛围。通过开展“我建我家、我爱我家”工会建家活动,感受“微笑的学校,礼仪的我;绿色的学校,满意的你;和谐的学校,可爱的家”的温馨。学校办公区随处可见“追求师者的品格、学者的风格、长者的人格”的提示,以此倡导做有格的教师。

依托文化活动,践行核心价值观。在教师中深入开展“做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认可教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师德素养提升。通过评教、评学活动,培养、树立优秀师德典型并在教师节大力宣传和表彰“十佳教师”,引导教师做好自己、学习他人,为学校发展尽心力、献智慧。通过“继承航天精神、做全面发展好少年”等活动,寓教于体验,寓教于快乐,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总之,没有优秀的学校文化,便不会有卓越的学校。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学校不断发展、走向辉煌!

强化规划引领作用 篇9

血还在流诉,说歹徒的凶残;血还在流诉,说他的英勇,但他倒下了。6月16日清晨7点,四川凉山州布拖县阴雨霏霏,布拖县殡仪馆庄严肃穆,距离追悼会开始还有大约两个小时,已经有很多、很多的群众自发赶来,等待为这位在追缉毒贩时中弹牺牲的英雄贾巴伍各哀悼,送他最后一程。

6月14日上午,贾巴伍各在执行任务追缉毒贩的时候,子弹从他的左侧锁骨射入,贯穿了胸部。贾巴伍各倒了下去,身边的战友连忙扶住他,“不要管我,快追。”躺在战友怀里,他气息微弱地说,并把手中的手枪,交到战友手里。

最终,毒贩落网,而这位年仅34岁的彝族汉子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大凉山上。

贾巴伍各牺牲了,他用鲜血和生命宣誓着人民警察铲除毒患的决心!他用坚强的执行力,向我们阐述了他作为警察的“复命”意识。

对,在入警的第一天,他曾是对着国徽宣过誓的,誓言里说:“恪尽职守,不怕牺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愿献身于崇高的人民公安事业,为实现自己的誓言而努力奋斗!”——他做到了。

“复命”是对组织的责任,对群众的承诺,是在第一时间反馈贯彻和执行结果。任何工作,任何岗位,“复命”意识都不可或缺,“复命意识”是一种拒绝借口的态度、重视结果的责任、蔑视困难的心智、爱岗敬业的情结,更是一种镌刻我们对党忠诚、公道正派、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精神和风气。

你看见头上的蓝天白云,看不见他在熬更守夜;你看见家乡的青山绿水,看不见他抽屉里的药品连连。我市环保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刘应举,生前最后一周,上班4天半,工作时长超过了60小时,他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去年冬天,资阳没有出现过一天重度雾霾天气,全省的环保会议上,资阳也是全省唯一被表扬的州市,资阳的做法也在全省推广。

刘应举作为新时期共产党人的先进代表,始终树立起“复命”意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执行能力,恪尽职守,立足本职,在敢于担当中历练提高、在真抓实干中建功立业,把每一项细微而又重要的小事抓好抓紧抓出成效,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业绩。他燃尽生命,忠诚无言!

数不尽的名字、道不完的事迹,这些榜样的事迹都给予了“复命”意识和“划句号”能力很好的解释和阐述,提醒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一日为官,终生为民的意识。榜样已去,精神永存!时代的使命需要我们担当作为,群众的期盼呼吁我们担当作为。前辈们的先进事迹,铸就起党的一座座不朽丰碑,永远引领和激励着我们朝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砥砺前行!

强化规划引领作用 篇10

同志们:

根据公司安排,党支部书记要带头讲党课,这既是规定动作、政治任务,也是加强党的领导、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之举。也许有人会问:抓企业高质量发展与党建工作有什么必然联系吗?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很多同志可能还不明白企业抓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可以这么讲,党建工作是企业改革发展的基石。尤其对国有企业来说,党建工作必不可少。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

大家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企业没有“根”和“魂”,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那就是好比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根本就谈不上长远发展,谈不上为社会作贡献。我们公司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的国有企业,必须加强党对企业的领导,必须把党组织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抓生产经营、抓改革发展,确保我们公司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要跟进到哪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如何坚持党对公司的领导,加强党建引领,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命题。为解答好这个命题,解答好部分同志心中的疑问,今天借这个机会,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党建对公司发展的助推作用。因此,今天我讲的党课的题目是:《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下面,我从两个方面和大家交流,希望能与大家共勉。

一、公司为什么要抓党建?

党建工作是国有企业的政治资源,始终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承载了重要的任务。建立完善的公司党建工作制度,可以确保党的政治方针、政策、路线得到落实,可以推进公司改革和创新发展,可以活化党同公司员工、群众的血肉联系,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公司经济效益,促进公司积极承担履行社会责任与义务。

(一)加强党建引领,可以扫思想之尘。房子应该经常打扫,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应该经常洗,不洗就会灰尘满面。这个基本的道理大家都懂。我们的党组织、党员干部也一样,时间久了,少数同志不免在思想上出现误区、蒙上的灰尘,滋生错误认识、产生错误言论、出现错误行为,说一些不该说的话做一些不该做的事,个有别同志甚至会自以为是、盲目自大,发表些不当的言论。加强党建引领,经常性开展思想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及时清扫思想“灰尘”,校正思想偏差,增强抵御各种“疾病”的免疫力,可以让党员干部避免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

(二)加强党建引领,可以除作风之弊。作风建设,在任何时候都重要。我们的党自创立以来,都历来十分重视作风建设。作风建设,事关党的建设的成败。作风好,则事业成;作风坏,则事业废。在国有企业内部,抓作风建设也尤其重要。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度增长阶段转向亮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更需要风清气正,国有企业作风建设不仅体现着企业整体形象和风气,更关系到企业可持续高质显发展的大局,在我们公司内部,尤其是职能部门、管理层境界不高、眼光不远、格局不大,过于追求个人利益得失,热衷于比职务,比待遇比工作舒适度写问题仍然存在。抓公司党建,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可以让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从知行合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角度,审视自己、要求自己、检查自己,带头转变工作作风,带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带头把一些倾向性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推动公司作风大转变。

(三)加强党建引领,可以筑发展之基。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同样,要办好国有企业的事情,也关键在党。当前,有些国有企业不重视党建,不

同程度存在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问题,这些问题最后导致的都是国有企业发展受阻,不是企业领导管理层出现问题,就是企业基层党组织出现问题,有些企业甚至面临倒闭的边缘。所以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我们党的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我们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只有坚定不移加强党对公司的领导,我们才能不断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才能推动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才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公司的坚强战斗堡垒,从而使公司做大做强做优。

三、怎祥抓好新形势 下公司党建工作

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其一举动都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不仅影响着经济发展速度,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党建引领企业发展。把党建融入公司发展、让党建推动企业发展、同时也让企业发展来检验党建水平,是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的根本要求。要推动 xx 质量发展,我们必须要加强和创新公司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增强公司活力和竞争力。

(一)政治建设是首要。做大做强国有企业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只有推动政治生态根本好转,才能引领和保障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各种风险挑战迫切需要通过建设良好政治生态来推动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

现代化。公司 xx 书记到 xx 调研时强调,要求 xx 等内容。这是对我们全体党员干部提出的政治要求,必须时刻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方向、看清大势、胸怀全局,把做好各项工作放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大局中去思考,定位、谋划,始终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始终听党号令、为党分忧,I 建设良好的政治生态,为公司发展提供政治保证。

(二)组织建设是基础。2019 年 12 月 30 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对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作出全面规范,为新时代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条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要求企业各级党组织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出发,把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作为营党治党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采取有力措施,强化责任落实、国有企业党委要发挥领导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依照规定讨论和决定企业重大事项。国有企业党支部要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工作,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要厘清职责权限、机构设置运行机制、基础保障等重要事项,明确党组织研究讨论是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我们要加强公司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通过组织设置党员教育、资源配置、志愿服务、特色活动等工作,推进党建工作“五个一体化”,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双向服务、共商共建的党建工作

新格局,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國绕贯彻落实上级公司战略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菜单式”教育培训创新培训方法,增强培训效果,帮助公司党员干部全面提高本领。要注重在基层线和艰苦环境中锻炼培养干部,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外地项目、偏远地区等岗位挂职任职,加大公司内部干部交流轮岗力度,让干部在实践中砥砺品质、增长才干。

(三)纪律建设 是保障。只有固守法纪底线,才能激发奋进的“正能量”。要加强对公司党员干部特别是初入职、心性未定的公司青年对于党风廉政建设的认知,充分发挥纪律的正面引导和惩戒警示两方面的作用,把党纪法规的学习教育纳入党员干部学习会的重点内容,确保党纪党规入脑入心,要教育公司全体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万史责任感,始终维护好党的纯洁性,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施政文化建设,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工把强化党内监督作为党的建设重要基础性工程,坚决同一切腐败行为作斗争,把廉洁自律牢记心中。公司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维护纪律和规矩的严肃性、权威性,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自觉接受企业员工和群众监督。要经常查找岗位廉政风险点,慎独慎初慎微慎欲,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在-点--

滴中完善自己,正心明道,洁身自好,涵养清廉本色。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实践告诉我们,党建工作就是企业的“红色引擎”,党旗红事业兴,党建优事业优,党性强作风正。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加强公司党的建设,以党建为引领,坚定不移发挥好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高质量党建护航公司高质量发展。

在听取巡察组巡察情况汇报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X 专题会和 X 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共同听取了县委第 X 轮巡察各组情况报告,各位领导对 X 个组的汇报进行了点评。总体来看,本轮巡察体现了中央和省市关于巡视巡察工作的最新要求,靶向精准、组织有序,X 个巡察组在工作中能够履职尽责,敢于直视问题,始终紧扣不同单位的职能职责,扭住责任不放,发现了一批有价值的问题和线索,对被巡察单位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政治体检”,巡察利剑作用得到有力发挥,较上一轮巡察,在质量上又有了新的提高。就做好巡察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强化政治引领,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察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的重大部署,并将建立巡察制度写入新《党章》;十九届四中全会部署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各项举措,提出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这为新时代推进县级巡察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我们务必要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委的精神要求上来,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把政治巡察引向深入。

一要突出“主题”,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化政治巡察。要紧紧抓住党的政治建设这一根本,自觉对表中央和省市县委有关要求,坚持在党的全面领导上聚神、在加强党的建设上聚力、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上聚焦,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推动各级党组织坚守党的政治立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升政治能力和政治水平。

二要紧扣“主线”,把发现问题、形成震慑贯穿始终。要在“精准”上下功夫,把焦点对准党组织的政治责任,对准党员领导干部应当肩负的政治职责,对准普通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瞄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查,把问题带回来。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密结合中央和省市县委重大部署,紧盯审批监管、脱贫攻坚、环境治理、民生改善、“三资”管理、干部作风等领域,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落实。

三要 把握“主旨”,坚守保障 X X 发展大局的使命担当。2020 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 X 高质量发展的冲刺之年,在极为繁重的发展任务面前,我们又遭遇了防治新型冠状病毒“阻击战”。因此,2020 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必须拿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拼搏精神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谱写新时

代 X 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政治建设是统领,纪律作风是保障。要围绕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全局中心工作开展巡察监督,着力从政治上发现问题、分析差距,推动管党治党真管真严、敢管敢严、常管常严,为 X高质量跨越发展培树正气、保驾护航。

二、强化成果运用,扎实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

要把巡察成果运用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解决突出问题,发挥震慑遏制治本作用。

一要原汁原味反馈问题。由县委巡察办协调盯办各巡察组根据专题会议提出的意见,对巡察报告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最终正式巡察情况报告,制定反馈方案,起草反馈意见,按程序和要求进行反馈。要坚持照单验收促整改,把巡察发现的问题原汁原味反馈给被巡察党组织,尤其是反馈给被巡察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的意见,要原汁原味、到人到事,使其全面掌握本单位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举措。

二要总结归纳普遍性问题。对巡察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进行通报,压实巡察整改主体责任,监督推动各级党组织对照查摆、未巡先改,深入剖析原因,扎牢制度笼子,规范权力运行,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三要强化整改日常监督。县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要把督促巡察整改作为强化日常监督的重要抓手,建立相应工

作机制,明确相关科室、具体负责人落实监督检查工作,加强经常性督促检查。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巡察整改职责、敷衍塞责的,要严肃追责问责,推动巡察整改落地见效。

四要及时查办问题线索。县委巡察办指导协调好各巡察组问题线索的整理和移交工作。县纪委监委要认真对待移交的问题线索,加快处置和办理,最大程度体现震慑作用。

五要标本兼治扩大战果。针对巡察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推进督查巡察和纪委监督一体贯通,强化各部门间协调联动,真正将问题改到位、规矩立起来、工作搞上去。

三、加强自身建设,全力推动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巡察工作量大,专业性、政策性强,发挥巡察利剑作用,需要强化巡察机构建设,努力打造讲政治、懂规矩、守纪律、拒腐蚀的工作机关,着力锻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巡察铁军,全县上下共同努力,保证巡察效果。

一要不断强化专业巡察干部这支“主力军”。要抓好巡察机构建设,合理调配各组人员力量,保证巡察工作连续性。要加大巡察业务培训力度,引导巡察干部当好政治标杆、成为行家里手。要建好管好巡察人才库,适时调整补充优化,对不适合从事巡察工作的及时调整。要建立完善巡察干部激励机制,对坚持原则、敢于碰硬、工作优秀的巡察干部要关爱保护、大胆使用,对违反巡察纪律要求的要坚决查处。

二要不断凝聚协作单位这一“生力军”。县委巡察办要

发挥好牵头抓总和综合协调作用,与相关成员单位一道,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协调做好人员抽调、信息提供、专业支持、成果运用等工作。县纪委监委和相关单位要抓实巡察移交问题线索的查核处置工作,坚持共性问题集中整治、个性问题约谈反馈、典型问题立案查处,“立竿见影”、强力震慑。

三要不断推进巡察规范化建设。要对标对表省委巡视和市委巡察,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优化工作流程,按照有效有用有操作性要求,整章建制,补齐短板,严格做到每个环节、每道程序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实现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同时,统筹推进下一轮巡察工作,坚持提早准备、强力启动,根据县委总体工作安排,适时启动第 X 轮巡察工作,力争取得新的成效。

上一篇:学会欣赏别人说课稿下一篇: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等级考试报考级别类别参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