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与策划《参观内蒙古博物院有感》

2024-07-12

艺术展览与策划《参观内蒙古博物院有感》(共2篇)

艺术展览与策划《参观内蒙古博物院有感》 篇1

《参观内蒙古博物院有感》

系别:文化艺术管理系

班级:2010级2班

姓名:冀虹达

学号:01055060

一学期的艺术展览与策划课程即将结束,紧张的学习生活也接近尾声。回想这半年来艺术展览与策划课程的学习,我感慨良多。尤其是通过参观内蒙古展览馆、内蒙古美术馆以及内蒙古博物院,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并且对于会展策划以及艺术展览业有了初步的认识。

内蒙古博物院位于呼和浩特市东二环与新华东街交汇处西北侧,与内蒙古乌兰恰特建筑毗邻,主体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造型独特,设备先进,由陈列展厅区、文物库房区、观众服务区、业务科研区及多功能厅等各部分组成。博物院集合了强烈的现代元素、地域表征与民族特色,是浓缩了中国北方亿万年来生态变迁史与草原文明发展史的一部“百科全书”,也是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标志。

内蒙古博物院立足自治区丰厚的古生物化石、现生生物、历史文物、民族文物等资源优势,以“草原文化”为主题思想贯穿全部基本陈列和专题陈列,形成“草原文化系列展览”,分布于博物院三个层面展厅,计为14个陈列,并在注重观众流线的前提下构建层区风格统一和逐层步步升高的感观态势。其中,二层“远古世界”、“高原壮阔”、“地下宝藏”、“飞天神舟”四个基本陈列介绍草原文化的生成之地,景物交融,栩栩如生;三层“草原雄风”、“草原天骄”、“草原风情”、“草原烽火”四个基本陈列以板块串珠形式展示草原文化从古代——近代——现代的纵向发展线条,简明生动,通俗易懂;四层“草原日出”、“风云骑士”、“草原服饰”、“苍穹旋律”、“草原华章”、“古道遗珍”六个专题陈列以亮点聚焦方式呈现草原文化六大精彩之处,清新庄重,雅俗共赏。陈列多方位、多角度,纵横交错,点面结合,从宏观到微观系统描述了内蒙古的完整形象,个性鲜明,引人入胜。

内蒙古博物院同时集中表现了自治区六十年来文博事业的发展成果。其内部设施实现智能信息化,安防预警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文物管理网络系统装备先进;文物库房、文物养护中心、古今生物标本修复室、陈列展览制作室、技术资料信息中心、学术研究室、青少年活动中心、行政办公室、大型多媒体会议室等功能优化齐全,尤其注重在观众区提供各种人性化服务和文博产业化服务,将内蒙古博物院打造成为社会大众教育、鉴赏、休闲、娱乐的高品位公共场所。

记得第一次参观内蒙古博物院是在2012年5月23日,那天早上,我们吃完饭就去等公交车。经过了漫长的公交历程,终于到达了内蒙古博物院。在去往展厅之前,我就被博物院前的广场所震撼,硕大的广场,绿油油的草地,无不吸引着我的眼球。接着我们就一起进入了博物院的内部,内蒙古博物院的展厅大楼造型别致,极具民族特色,我顿时被那眼前的恢弘的建筑惊呆了。大气磅礴、无与伦比。与我想象的博物院完全不同。在蓝天的映射下,更加显得气势磅礴。集合后就开始了参观博物院之行。

进入博物院之中,首先看到的是恐龙馆。距今二亿二千五百万年到六千五百万年前的中生代,内蒙古曾是恐龙等爬行类动物生息的乐园,并成为当今世界驰名的恐龙化石产区。有体型巨大的查干诺尔龙、形态各异的鹦鹉嘴龙、似鸟龙、鸭嘴龙、原角龙等化石骨架;远古时代的恐龙凸现在眼前,巨大的身躯,强壮的骨骼,被支架固定住。仿佛那活生生的恐龙又活了过来。还有那仿真的恐龙,加上声音的配合,能让每一个参观者切身感受到恐龙时期的环境。原始植物的化石,引人入胜的巨型猛犸象、埋藏奇特的两具披毛犀,仿佛把我们带往那遥远而神奇的远古时代,遨游在内蒙古史前生命的王国中。相信大部分人肯定和我想的一样,原因很简单,这里的动物又多品种又丰富!如果不来这里我永远都不会相信内蒙古还又这么多从没见过的动物!竟让看到了传说中的“鸳鸯”。虽然只能是看标本,但是我也已经非常的满足了!

接下来我们又感受到了内蒙古悠久的历史文化。内蒙古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北方少数民族活动的大舞台,不同时代的历史文物造型独特,具有鲜明的草原文化特色。匈奴、东胡、鲜卑、突厥、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文物构成了历史文物藏品的特色。鄂尔多斯市出土的匈奴王鹰形金冠饰、虎牛咬斗纹金带饰等,是匈奴文化的瑰宝;赤峰市出土的曲刃青铜短剑是东胡民族遗物;乌兰察布市发现的金龙佩饰、马头鹿角形金冠饰、牛头鹿角形金冠饰、金步摇冠饰是鲜卑贵族使用过的装饰品;赤峰市出土的双鱼龙纹银盘、鱼龙纹银壶、波斯银壶等是与唐代“草原丝绸之路”有密切关系的一批重要文物;造型各异的鸡冠壶和赤峰市辽驸马墓出土的鎏金、玛瑙、银质马饰具,是辽代文物的精品。内蒙古博物院的历史文物对弘扬祖国民族文化,宣传内蒙古悠久历史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民族文物中蒙古族的藏品位居全国各博物院之首,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少数民族的藏品,从各方面反映出这些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特色,让人耳目一新。还有藏品中精致的各式马鞍具,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蒙古族头饰、服饰。自己有幸能看到这些,实在是太幸运了!鄂伦春族的各种渔猎工具、鄂温克族的驯鹿、达斡尔族的民间艺术,他们创造的风格古朴、艺术精湛的桦树皮、狍皮文化。更让我印象深刻!还有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多种文物,更使我们充分了解了古老草原文化的特色和魅力。

馆中的景象让我目不暇接,但看到“高原壮阔”、“地下宝藏”、“飞天神舟”基本陈列介绍草原文化的生成之地,景物交融,栩栩如生展示了草原文化从古代——近代——现代的纵向发展线条,简明生动,通俗易懂。跟着班里的队伍前行,时间悄悄的溜走,很快参观就要结束了,但我们舍不得离开。内蒙古美丽的草原风情闻名全国,果真名不虚传!

参观完博物院,我对内蒙古的了解更多了。到现在我仍忘不了当时看到深刻的场面。在内蒙古,这里不仅有奔跑的骏马,一望无际的草原,洁白的哈达,蒙古式摔跤比赛,声音婉转悠长的马头琴,甘甜弥香的马奶酒,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流传,丰富的远古化石供科学研究,精美的艺术品流传至今。

参观安全展览有感 篇2

安全是一个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常讲常新,永不过时的话题。有了安全,生活才永远是春天,安全就在我们身边。2014年7月4日建安公司组织我项目部人员到土桥地铁安全培训基地进行参观、学习。

参观后我们感受颇多,时刻提醒作为一个地铁人的责任重大,安全意识不容忽视。北京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大命脉,客流大、人员密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地铁,安全是第一位的。安全是地铁的生命线,安全是地铁的基础。建安公司为地铁运营公司的建筑设备设施维修商、地铁大联动机上的一环,主要任务是保证地铁土建设备设施的安全可靠和功能完善,并负责站车环境的整治,保持良好的站容站貌,确保地铁安全运营和为乘客提供优质的服务。针对于地铁建安公司,我们对于各类事故的发生同样要防微杜渐。在地铁职工中广泛传播“隐患就是事故”的安全管理文化,进一步强化具有北京地铁特色的“人、机、环、管”和“治、控、救”矩阵式安全控制体系,进一步提高安全控制标准,进一步强化安全管控能力,努力提高安全可靠性,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平安地铁。要做到这个要求,就要求我们建安员工首先从各类事故的原因分析、苗头抓起,并且在平时职工的“三检四修”中和保洁日常管理、教育方面加以控制、引导、监督。

因此作为地铁建安职工的安全生产工作是必要的前提,安全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在我们身边。从建安公司成立至今,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壮大。在这期间,同样也经历了不少起惨痛的事故,一起起血淋淋的事故、教训至今仍是历历在目,让人望而生畏、毛骨悚然。有了这些血的教训让我们更加要重视安全生产工作。“重视安全”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境界。建安公司、全社会之所

以花那么大的力气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安全宣传,是通过这些安全警示教育,安全知识的普及,增强全体工友的安全意识和素养,唤起每一位热爱生活、有仁爱之心的社会公民,担负起为家庭幸福、社会稳定、国家兴衰的这份神圣责任,使人人重视安全、时时事事做到安全,不因自己的过错给社会、家庭和他人带来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和无法弥合的心灵创伤。作为一种态度,“重视安全”在工作、生活中就会用心投入实实在在地做事,追求卓越;作为一种责任,“重视安全”就会带着一种正确的思维与判断,遵规守制避免重蹈覆辙;作为一种境界,“重视安全”就能在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时也留意对他人生命财产的关心。安全是家庭幸福、社会稳定的前提。搞好安全工作是法律的要求,也是每名工友应尽的职责。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严守劳动纪律,加强安全监督,做到“三不伤害”是每一名工友对企业应承担的责任。让我们重温并记住这条至理名言:有了安全,生活永远是春天,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向关爱生命那样珍视安全。

安全是我们地铁建安公司前进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关系我们生命健康和安危的大事。没有安全的保护,我们就像处于一堆长矛之前,只要自己一时的疏忽,长矛就会扎进自己的胸膛,飞溅出自己的鲜血,结束这缤纷的生命之旅。安全应该从“心”开始,在开始某项生产作业时,先用心考虑各种安全隐患和危险点,事先做好预防措施,作业中时时处处牢记安全,克服麻痹大意、三心二意、马马虎虎的思想,加强对安全的重视,才能实现亲人朋友对我们“高高兴兴上班,安安全全回家”的渴望,才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

今后的生产中,我们所有的职工都能以本次参观活动的深切感受为契机,更加关注安全,更加关爱生命,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关心我们,爱护我们的亲朋好

上一篇:高效课堂下的班级管理下一篇:三下乡暑期实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