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平移习题

2024-09-12

图形的平移习题(精选8篇)

图形的平移习题 篇1

A.抽屉的拉开

B.汽车刮雨器的运动

C.坐在秋千上人的运动

D.投影片的文字经投影变换到屏幕

2.如图所示是“福娃欢欢”的五幅图案,②,③,④,⑤哪一个图案可以通过平移图案①得到( )

A.②B.③C.④D.⑤

3.以下现象中属于平移的是( )

①温度计中,液柱的上升或下降;②打气筒打气时,活塞的运动;③钟摆的摆动;④传送带上瓶装饮料的移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4.有以下现象:①温度计中液柱的上升或下降;②打气筒打气时,活塞的运动;③钟摆的摆动;④传送带上瓶装饮料的移动,其中,属于平移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5.下面生活中的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看成平移的是( )

A.摆动的钟摆B.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图形的平移习题 篇2

【教材分析】

三年级时学生第一次学习了“图形的平移”, 是将一个图形平移到同一水平线或竖直线, 用一次平移就能解决, 而本课所学的图形的平移是将一个图形平移到不在同一水平线和竖直线上, 这时用一次平移 (斜着平移) 虽然可以, 但看不清楚, 难以操作, 故需要经过水平和竖直两次平移。在课堂教学中, 应让学生经历这样的知识生长过程, 使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两次平移的必要性。本课教学着重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对平移的认识和经验, 尝试在方格纸上把一个简单图形平移到指定位置, 启发学生将图形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分别平移一次。

基于以上认识, 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结合实际教学情境, 经历由“一次平移”走向“两次平移”的知识自然生长过程。

2.使学生通过实物操作以及同伴之间的合作交流, 逐步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沿水平或竖直方向连续平移两次。

3.让学生在认识平移的过程中, 产生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

【案例实录】

一、谈话导课

师:2011年日本发生了9级大地震,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条有关那次日本地震方面的报道, 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播放视频:关于日本地震造成其东北海岸线向东平移3.6米的报道)

出示日本地图。 (用箭头标注了东北板块向东平移了3.6米)

师:平移是生活中物体运动的一种方式, 通过平移可以使地球板块发生位移。这么有用的知识, 同学们想不想进一步学习?今天我们就进一步深入学习图形的平移 (板书) 。

思考:通过联系现实生活中有关平移的现象, 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为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对新知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师:其实我们三年级时就已经学习过图形的平移, 我们知道了图形的平移就是图形上所有的点沿着平行的方向等距离移动。平移有两个要素:一是方向, 二是距离 (板书) 。课件出示例题:

师:课前, 老师给你们发了亭子图片和格子纸 (展台出示) , 请你们先动手移一移, 然后将自己移动的方法和旁边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动手操作、交流。)

师:有谁愿意把你的方法给我们演示、介绍一下?

(生1自行带了把直尺, 将直尺边对着移动前与移动后两个亭子图下方正方形左下角的点, 然后将亭子图沿着直尺边平移。)

师:同学们能看懂他的方法吗?他是怎么平移的?

生:将直尺边对齐两个点, 然后沿着直尺边平移。

师:他平移的方向是怎样的?

生:斜着平移的。 (板书)

师:还有不同的平移方法吗?

(生2先将亭子图横着平移, 然后竖着平移。)

师:你刚才将亭子图先是向右水平平移, 然后向下竖直平移的。 (板书:水平→竖直) 那么, 你每次平移的

距离是怎么确定的呢?

生2:我先将亭子图向右平移6格 (边移动亭子图边数) , 然后向下平移4格。

师:每次平移的距离是怎样确定的? (数格子数)

生2:我还有一种平移方法, 我可以将亭子图先向下平移, 然后再向右平移。

师:也就是先向下竖直平移, 再向右水平平移。 (板书:竖直→水平) 那每次平移的距离又是怎样确定的?

生2:向下平移了6格, 向右平移了4格。 (一边平移一边数格子数。)

师:他仍然是通过数格子知道的。同学们还记得第一位同学是怎样平移的吗?谁能再演示一下他的平移方法?

思考:两种基本的平移方法引出之后, 我就想让学生感受第一位同学提出的斜着平移的方法的缺陷, 进而让学生能自然地接受把一个图形平移到不在同一水平线和竖直线上时用两次平移的方法更易操作。

生3带着一把直尺上来演示 (我当时真希望他不带直尺上来) , 整个过程几乎和第一位同学一样, 只是平移亭子图时有些不稳。

师:同学们对这样斜着平移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4:有时会高一些, 有时会低一些。

师:你的意思是平移的时候会不稳定, 是吗?

生4:是的。

师:还有其他意见吗?

(学生沉默)

师:这两位同学都是借助直尺来平移的, 这是为什么呢?

生5:用直尺可以连接那两个点。 (移动前与移动后两个亭子图下方正方形左下角的点)

师:如果不借助直尺, 会怎样?

(学生又沉默)

师:不借助直尺, 移动亭子图不仅可能不稳定, 而且还不一定能移动到指定位置。 (变化移动的角度进行演示) 这也就意味着斜着平移, 除了要考虑方向, 还要考虑什么?

(学生在底下嘀咕, 有的说要考虑点, 还有的说要考虑稳定……老师最后引导说还要考虑角度。)

思考:通过分析斜着平移的方法, 让学生感受一次平移解决这类问题不合适, 产生冲突, 进而产生需要先向下平移再向右平移或者先向右平移再向下平移。

师:前面提到的那两种基本的平移方法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是平移了10格。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第一次平移了6格, 第二次平移了4格, 加起来是10格。

师:你的意思是两种平移的总格子数相加正好都是10?

生:是的。

师:这两种平移的方法都是通过了几次平移?

生:两次。

师:你们能从这两种平移方法中任选一种将平移的过程在方格纸上画出来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操作)

师:请你说说是怎样平移6格的?

生6:我找到这个点 (亭子图中三角形上方的点) , 然后将它向右平移6格 (手指指着格子纸数6格) , 画出图形, 然后再将这个点向下平移4格, 画出图形。

师:他是选择亭子图中的一个点, 然后先将其平移6格, 根据点的位置画出图形, 再将这个点平移4格, 最后画出图形。

……

【案例反思】

一、因为需要, 所以教

本节课的重点是将图形按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到指定位置。备课时, 我一直在思考学生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利用一次平移将一个图形移到指定位置 (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 , 现在让学生利用两次平移来将一个图形移到指定位置, 这是为什么?学生会不会产生疑惑?这儿是不是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这种两次平移的方法?我想, 学习的需要是因为本节课是将一个图形平移到不在同一水平或竖直方向的位置, 这点有别于之前三年级所学的内容。但是学生对此的认识, 绝不能通过教师的简单告知, 而需要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感悟。基于这样的认识, 我在教学预设中就努力让学生感受到将斜着平移方法的不足, 继而产生冲突, 产生对两次平移的需求。

二、发挥板书思维导图的价值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期末复习题 篇3

1. 考虑以下现象:①直升机的螺旋桨的运动;② 打气筒打气时活塞的运动;③ 钟摆的摆动;④ 传送带上,瓶装饮料的移动.其中属于平移的是().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2. 下列各商标图案中是利用平移来设计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3. 如图1,△ABC是由△A′B′C′绕O点旋转180°得到的.则下列结论中不成立的是().

A. 点A与点A′是对应点B. BO=B′O

C.∠ACB=∠C′A′B′D. AB∥A′B′

图形可以看做是将原图经过得到的.

10. 在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变换中,其相同的性质是.

11. 图4是同学们玩过的万花筒中的一个图案.图中所有小三角形均是全等的等边三角形,其中的菱形AEFG可以看成是把菱形ABCD经过得到的.

12. 如图5,若线段AB是由线段CD平移得到的,则线段AB与CD的关系是且.

13. 如图6,△ABE、△ACD都是等边三角形,∠BAC=70°.图中△ACE可以看做由△ADB绕A点顺时针旋转得到的,∠BOC=.

14. 小明把自己的左手手印和右手手印按在同一张白纸上,左手手印(填“能”或“不能”)通过平移与右手手印完全重合.

15. 如图7,Rt△ABC中,P是斜边BC上一点,以点P为中心,把这个三角形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DFE,两三角形的交点为P、Q、R、S.图中与△CPS全等的三角形有.

16. 如图8,BC是等腰Rt△ABC的斜边,将△ABP绕点A逆时针旋转后,能与△ACD重合,则△APD是.

三、解答题

17. (10分)观察图9中的两幅图案,分析这两个图案是由什么样的“基本图案”变化而成的.

18. (10分)如图10所示,在一个正方形网格中有△ABC.每个小正方形都是单位正方形.

(1)画出△ABC向下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的图形△ABC.

(2)画出△ABC绕C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的图形△ABC.

19.(14分)如图11,△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BC上一点,△ABD经过旋转后到达△ACE的位置.

(1)旋转中心是哪一点?

(2)旋转角度是多少?

(3)如果M是AB的中点,那么经过上述旋转后,点M转到了什么位置?

(4)若连接DE,则△ADE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

20.(14分)已知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AEFG有一个公共点A,点G、E分别在AD、AB上.

(1)如图12, 连接DF、BF.若将正方形AEFG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判断“在旋转的过程中线段DF与BF的长始终相等”是否正确.若正确,请说明理由;若不正确,请举出反例.

(2)若将正方形AEFG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连接DG.在旋转的过程中,能否找到一条线段的长与线段DG的长始终相等?请以图13为例说明理由.

图形的平移教学反思 篇4

平移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运动,是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根据教材的编排,我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学生紧密联系生活经验,感受生活世界与数学世界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生会用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

2.学生通过操作体验经历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学生用比较的方法找平移的特点。

同时教学中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并突破这节课的重、难点,对教学作如下设计: 1.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突显学生的主体性。

在探究平移的性质时,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看一看、数一数)发现平移的性质,接着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例1。通过这样的设计,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他们的发展需求,让全体学生“动”起来,做到人人参与,较好地体现了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理念。

2.贯彻美育,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

上课开始,借助课件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美丽的平移图案,在学生欣赏到美的同时,发现有关图形平移的数学知识。接着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现象,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的平移美。在学生充分感知了平移图形、掌握了平移的性质之后,设计“利用平移变换设计美丽的图案”的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及所掌握的知识,动手设计图案,在创造美的过程中体验平移图形的美,享受学习的快乐。

3.本节课的设计注重让学生判断举例,让学生在思考中感悟,同时整堂课的设计注重在练习中拓展,练习的设计由浅入深,突出变化,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

《图形的平移》教学反思 篇5

因为是开学的第一节新课,之前评讲寒假作业,学生有订正作业的任务,所以没有布置前置作业。在教学中,以小船图为例,引导学生观察:它是怎样运动的;实线、虚线的分别表示的是什么;箭头表示平移的方向……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很快找到确定平移距离的方法。在四(4)班上课的时候找了一位学困生在投影上数平移的距离,她通过一组对应点确定了平移的距离,我以为其他同学都掌握了,后来的作业发现还有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方法,在四(6)班上课的时候通过多种方式:学生找出不同的对应点,师任意确定一点,学生找出其对应点。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掌握得效果比4班要好得多。

这节课的第二个内容是根据题目的要求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完成第2页的练一练,能总结出画平移后图形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对画图的要求进行规范。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得出: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学生体会到了这一点,在平移不规则物体时,就能根据图形的特点进行画图。

在教学中,课件和光盘的使用,使抽象的空间观念变得直观而形象,图形的平移特点和画法显得一目了然。

《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在合作探究活动中,通过移一移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知道图形平移的的两个要素,并能初步总结出图形平移的方法。

2、在自主操作活动中,通过画一画进一步明确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连续平移。

3、在生活拓展的环节,通过赏析知道生活中的很多图案都是通过图形的平移而得到的,同时也了解到平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的平移后过程。围绕目标一:

1、通过交流自学单认识图形平移的两个要素:平移距离和平移方向。并总结出找对应点点和找对应线来明确平移距离的方法。

2、通过简单的图形一次平移让学生知道图形平移的方法。

3、通过图形的连续平移让学生对图形平移的方法有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为下面画出图形平移过层做铺垫。

围绕目标二:

1、通过画简单的形的平移过程,总结出画图形平移过程的方法。

2、运用画图形平移过程的方法,来画组合图形平移的过程,这里我没有给学生规定方向和距离,让学生自己确定,体现了方法多样化。

3、通过我是小小设计师的环节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方法。围绕目标三:

1、先找一张生活中通过图形平移得到的图案,再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图案是如何得到的,加深对图形平移的认识。

2、出示大楼可以平移吗?的资料让学感受平移方法在生活中的运用,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教学过程:

一、交流自学单,初步认识图形的一次平移

1、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学单,要求:把你们小组内的不同做法标注出来。

哪个小组上来交流一下你们自学单。(交流时注意:我们小组圈出的是。组长交流,组员作补充)

预设:先找出平移和移动的不同

用哪个词形容更合适?为什么?平移表示向一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板书:平移)

预设:找出有方向和无方向的不同

你认为哪个描述比较准确?为什么?如果想帮小蚂蚁把美味带回家没有方向是不行的,所以平移方向是不能缺少的。(板书:平移方向)

预设:无平移格数或平移距离不同。

这个格数该不该有呢?为什么?这个就是平移的距离。(板书:平移距离)感谢这个小组完美的合作,掌声送给他们。

那如何准确找出平移的格数,这两种方法到底哪种是对的?为什么?(我认为)有没有能准确找出平移格数的方法? 能不能在图形上找到一个参照?

总结:我们可以找出图形中的一条线,然后数出平移后对应线的格数,就是图形平移的格数。(找线)

如何帮助小蚂蚁来确定糖果的平移格数呢?

首先可以找到图形的一个点,然后再数图形平移后对应点的格数,就是图形平移的格数。

3、图形在()的过程中,()变了,()和()没变。

学生交流。(板书:位置变了,大小和形状没变)

图形的平移神奇而美丽,今天让我们来继续研究图形的平移。(板书课题:图形的)

二、探索新知

1、温馨提示:记得把对应的点或线用彩笔描出来!

蜡烛向()平移了()格。

小鱼向()平移了()格。

哪位同学说说你的做法?你是如何确定平移格数的? 找多为同学上大屏幕指一指。强调对应点一定是图形的同一个点。那在平移图形是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师总结:在平移图形时首先要明确平移方向,然后抓住一个点来看,数出这个点到对应点的格数,就可以确定图形平移了几格:还可以抓住一条线来数,看这条线到对应线之间的格数。

2、刚才是图形的一次平移,下面我们来增加难度,敢接受挑战吗?

鹅先向()平移了()格,再向()平移了()格。谁来交流你的答案?有没有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同桌交流一下小鹅还可以怎样平移到现在的位置? 哪位同学上来交流一下。

3、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看来同学们图形的平移有了很好的掌握,老师这遇到了一个难题,你能解决吗? 如何准确无误的把平移的过程画到方格纸上? 小组先交流一下你的做法。试着画一画。

在交流过程中从找一个点,到找两个点,到找三个点,到找所有点,发现只有找出所有点进行平移才不容易出错。

总结:要想准确无误得把图形平移,就要把图形的每一个点都找出来,再按要求先平移点,再把点用线连城图形。

为了能看清平移的情况,用虚线表示平移的过程,用实线表示平移的最终图形。下面同学们可以把你的图形进行修改。

三、巩固练习,深化提升。

1、你能将小房子从左上角平移到右下角吗?试着画一画。

2、生活中图形的平移

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图案都是由图形的平移而得到的?

大家认识这些标志吗?你能指一指他们是由哪些基本图案怎样平移得到的?

大家认识它吗?同桌相互说一说它是如何由平移得到呢? 现在同学们对图形的平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3、拓展

大楼能移动吗?平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神奇与美丽。

3、我是小小设计师。

同学们能运用我们这节课所学的图形平移的知识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吗?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

四、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学习历程吧。

我们通过猜想尝试在说一说的活动中,明确图形的平移需要先确定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在画一画的活动中经历了先找点再平移再连线的过程,并知道画图形连续平移的过程时第一次平移要用虚线,第二次平移用实线画图形。

在不规则图形问题中巧用平移 篇7

我们有时会碰到有关不规则图形的问题,这时通过平移构造规则图形,就可使问题简单化.

例1如图1,在长为50 m,宽为30 m的长方形地块上,有纵横交错的几条小路,宽均为1 m,其他部分均种植青菜,求种植青菜的面积.

首先很容易想到,直接求是行不通的.分割的方法就算可以,也很麻烦,还可能导致算错. 所以我们这时候就不能局限于原图形了,试试平移吧. 可以看到大长方形被小路分成了四块图形,只要把这四块图形拼到一起,就可以拼成一个矩形,至于怎么拼也不用多说了,很简单. 再结合小路宽度为1 m,计算出拼合矩形的长和宽,最后求出面积.

例2如图2,求图形的周长.

这个不规则图形倒是挺“规则”的,是一个类似于领奖台的图形. 首先图形大部分都由折线构成,但一条折线的数据都没有,就算它们都是相等的也没用. 这样不由得就要联想到:如果这些折线能连成一条线段就好了. 使折线拼成线段?于是就又联想到平移的知识了,只要我们把横线段和竖线段分别移到最上面和左右两边(如图2的箭头),那就又变成一个矩形了,周长也就可以算了. 这样利用10和16这两个数据马上可以算出周长为52.

例3如图3是山西省某古宅大院窗棂图案:图形构成10×21的长方形,空格与实木的宽度均为1,求这种窗户的透光率.(即空格面积与全部面积之比)

这显然又不能直接求空白面积,而且从图形上看比上两题更为复杂. 可能有人会想到把它分成一个一个长方形来求,我只能用一个字来说:烦!大量的算式还可能导致计算错误,那么就要看看该怎么平移来改变原图了. 首先看清楚这个图形,眼睛千万不要被它绕晕了. 仔细看清楚这个问题的图中的两个空白部分,你肯定会发现其实这两个“回”字形图形是由其中一个旋转180°得来的,通俗地说,就是一个倒过来变成另一个. 那问题就好办了,把左边的空白部分向右平移,需要注意的是,还要再向下平移1格才能覆盖住右边的实心部分. 这样就可以拼合成一个矩形,我们再回到题目要求,求面积就要知道这个矩形的长和宽. 不难想到用“空格与实木的宽度均为1”来求,数一数这个矩形的长和宽分别由几条空白或实心构成,最后求出面积,面积为90. 全部面积为10×21=210,所以透光率为90∶210=3∶7.

5.1图形的对称、平移和旋转 篇8

复习重点:平移、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旋转等图形变换的概念、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图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变换仍然是考查的重点,但要注意图形变换与其他知识的整合运用,核心是建立起深刻的“变换意识”,善于从变换视角看图形间的关系,

复习难点:

(1)折叠问题实际上是轴对称问题,折叠前后的图形,关于折痕成轴对称。两图形全等,折叠图形中常会出现相似三角形,求解过程中常用勾股定理、方程思想等知识,

(2)利用轴对称求解几何最值问题是几何学习的一个难点,也是中考的热点,解此类问题时要注意结合轴对称的性质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有关线段大小关系的定理或公理,如“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

易混易错点:

(1)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轴对称和中心对称是指两个图形间的位置关系,而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是描述一个图形的形状性质,

联系: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定义中都有一条直线,都能沿着这条直线折叠后重合,如果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部分(即看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就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反过来,如果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若把中心对称图形的两部分看成两个图形,则它们成中心对称;若把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则它为中心对称图形,

(2)平移、旋转与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①变换方式不同,平移是平动,旋转是转动,轴对称是折叠,

②确定条件不同,平移变换由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来确定,旋转变换由旋转中心、方向和角度来确定,轴对称变换主要由对称轴来确定,

联系:平移、旋转与轴对称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3)对称与全等:图形的对称是全等变换,全等的图形不一定是对称的,但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是全等的。

重要考点题型方法点拨

解析:轴对称图形要沿某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互相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后与原来的图形重合,答案选D,

点拨:在求解过程中,易因混淆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致错,掌握概念和性质,弄清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是避免出错的关键。

点拨:本题是以正方形和等腰三角形为载体,通过折叠变换求线段长度的问题,求解的关键是按等腰三角形的腰进行分类,在求解过程中要注意利用轴对称变换的性质,围绕关键点,平行、垂直已知线段或特殊四边形的边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三角函数或相似求解线段长度,此问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等腰三角形的分类不全,或不能根据已知条件排除不合理的情况,或不会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或相似解决问题,

点拨:在进行图形变换作图时要抓住图形变换的要点求解,如平移有两要素(平移方向与距离),旋转有三要素(旋转中心、方向和角度),对于轴对称变换要注意它的对称轴,对于中心对称变换要注意它的对称中心,

上一篇:学习孙子兵法的个人心得体会900字下一篇:关于煤矿安全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