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信息化探索与实践

2024-07-19

集团信息化探索与实践(精选8篇)

集团信息化探索与实践 篇1

李 笑 林王为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信息管理中心

摘要:本文在参考国内外信息安全管理标准和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集团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实践经验,从总体规划、组织体系、规章制度、日常监督管理等方面探讨军工集团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关键词:军工集团信息安全管理

1.引言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主要有两个方面: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军工集团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有很高的要求,必须充分分析各类安全风险并采取技术措施解决,但同时由于信息安全管理中人是决定因素,因此仅靠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和产品并不能完全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只有建立有效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才能有效地降低安全风险,建立起长效机制。目前在集团公司内部,信息系统是由信息化管理部门负责规划、建设和维护的,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信息化管理部门承担了主要的信息安全工作,本文是在参考国内外信息安全管理标准和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日常工作实践经验,探讨军工集团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2.信息安全管理规划

信息安全工作首先应从总体规划开始,与信息化建设做到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我集团根据《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等有关部委的文件,从2000年起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要求集团各成员单位在编制信息系统建设方案时就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同步规划、设计涉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在方案设计时就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进行安全风险分析,并确定技术措施,明确必须采用取得国家主管部门认可资质的信息安全产品。建设方案经集团公司批准后,各单位在系统建设中必须同步建设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设计方案。在各单位信息系-1-

统正式运行前,都由上级单位信息化管理部门和保密部门共同到现场,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检查单位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和落实,技防、物防的各项措施是否到位,检查通过并由集团公司保密委员会批准后,系统才能正式运行。集团公司的信息化管理部门和保密部门每年均对各单位的信息系统进行远程或现场安全检查,并通报检查结果,要求发现问题的单位限期整改。信息系统的规划、建设、维护全过程都纳入集团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严格监督和管理。

3.组织体系

确定合适的安全组织机构能合理地协调各方面因素,实现安全组织的规范化、科学化,通过各级组织机构对集团成员单位的信息安全建设进行监督管理和检查指导,能统一规划全集团信息安全体系,保证安全策略有机整合,避免安全漏洞和重复投资。在部门之间,信息化管理部门在信息安全技术上主要负责,在安全管理上与本单位的保密部门、机要部门等相关部门协调合作,共同做好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我集团设立了由集团副总经理担任组长的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和由信息化管理部门、保密部门和办公厅(机要管理部门)组成的信息安全办公室,具体负责集团公司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各主要军品任务承担单位也相应成立了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在各级信息化技术部门均设置系统管理员、安全管理员、安全审计员,从管理结构设计上保证人员权限互相监督、互相制约。

4.规章制度

设立合适的信息安全主管机构,确定职责分工,反映了企业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决心。此后必须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等,这反映了企业的信息安全策略,同时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可以保证各类人员正确执行信息安全策略,落实安全保密要求,减少人为因素影响。

由于我集团的高安全性、高保密性要求,信息化管理部门、保密部门、机要部门都根据国家部门的相关规章制度制订了多个关于信息安全的内部管理办法,包括人员岗位职责、涉密信息系统管理办法、移动存储介质管理办法等。为了加强对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外部人员的监管,确保在各系统建设过程中,国家秘密不被非法窃取或无意泄露,集团公司还制订下发了《加强对外部技术支持人员保密管理的通知》,通知中规定了对外部人员的工作全过程监督,禁止外部工作人员单独在内网系统中进行各种操作,禁止外部工作人员接触涉密信息,监督人员填写工作记录,并由监督人员和

外部工作人员签字确认等要求。

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信息安全管理参考资料是由英国标准协会(BSI)制定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BS-7799。它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信息安全管理实施规则》主要提供了综合的、由信息安全惯例组成的实施规则,其目的是作为确定企业信息系统在大多数情况下,所需控制范围的参考基准。第二部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规范》详细说明了建立、实施和维护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提出了应该如何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步骤,注重过程管理模式,建议公司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进行整合,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BS-7799标准总的来说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的军工集团,其考虑到标准的普遍适用性,所以在细节上并不明确,同时在保密方面要求较少,但其对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我们计划参考BS-7799标准,根据国家各部门文件的精神、要求,结合本集团实际情况制订企业的信息安全战略,编写信息安全实施手册等文档。通过制定信息安全规章制度,编写各种层次的信息安全体系文件,构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框架。这是建立信息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主要包括如下几类文件:

(1)管理总则

总则是集团公司为满足安全需要而选择的控制目标和控制方式的说明性文件,在文件中主要明确公司的信息安全要求(包括风险评估、法律法规、业务三方面),选择控制目标与控制方式。管理总则是制定公司信息安全技术策略、管理策略,建立组织机构的依据。

(2)信息安全管理要求

管理要求主要是阐明集团公司的信息安全管理方针,描述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文件。在手册中包括信息安全方针的阐述、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范围、信息安全策略的描述、控制目标与控制方式的描述、关于手册修改与控制的规定等。企业员工可以通过信息安全管理手册明确公司在信息安全方面的要求。

(3)程序文件

信息安全管理程序主要有安全控制程序、管理与运作程序等,如数据备份、风险评估等工作任务,程序文件应描述信息安全管理各种工作任务的责任及相关活动,说明工作任务的目的、内容、负责人、时间、地点、要求等,是信息安全政策的支持性文件。程序文件中说明了企业不同工作岗位员工在信息安全方面的职责和工作。

(4)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是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描述如何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具体做法,包括规范、指南、操作流程等,是任务如何完成的具体指导。

(5)工作记录

工作记录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证据,信息安全记录内容与格式应该符合各程序的实际并反映结果,应有追溯性,并可以进行审计分析。

(6)应急响应预案

应对企业面临的安全风险充分分析,制订信息安全应急响应预案,对可能发生的病毒流行、黑

客攻击等各种潜在威胁制订响应策略。

5.日常信息安全管理

由于信息安全的脆弱性,除了在系统设计上增加安全功能,完善系统的安全保密措施外,还应高度重视和加强提倡安全管理,因为诸多的不安全因素恰恰反映在组织管理和人员录用等方面,而这又是信息安全所必须考虑的基本问题,我集团的日常信息安全管理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则。

(1)多人负责原则

集团公司信息管理中心设置网络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安全管理员和安全审计员,实行各岗位双岗制,负责集团总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每一项与信息安全有关的活动,都必须有两人或多人在场。这些人都是经过保密部门审查,忠诚可靠,能胜任此项工作,每项日常工作都设立工作日志。以下是几项与安全有关的活动:

 应用系统管理,包括数据备份、权限设置等; 信息系统硬件和软件的维护; 信息系统软件的设计、实现和修改; 重要程序和数据的删除和销毁等。

(2)任期有限原则

一般情况下,技术人员不长期担任与安全有关的职务,遵循任期有限原则。通过工作人员不定期地轮岗任职,实行休假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轮流培训等,便于监督和管理。同时根据人员调动和解聘的情况,对工作调动和离职人员要及时调整相应的授权。

(3)职责分离原则

要求工作人员不要打听或参与职责以外的任何与系统权限、安全管理有关的事情,除非主管领导批准。出于对安全的考虑,下面每组内的两项工作均分开进行:

 系统开发与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与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与审计; 介质使用与介质销毁等。

建立规章制度目的是减少企业组织对人为的依赖,并运用分工、合作的方法处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要实现管理制度的目的,使制度真正发挥作用,日常的管理、监督检查

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以表格等形式建立各种工作记录,使信息安全工作有据可查、工作规范化。工作记录主要包括以下六类:

(1)信息安全工作日志,内容主要包括各安全设备的运行情况,维护升级等;

(2)审计工作日志,内容主要包括对各类日志的审计分析,对安全员工作的审计;

(3)安全风险评估记录;

(4)信息安全运行分析报告;

(5)安全事件处理记录;

(6)设备授权、更改记录单,如防火墙策略更改记录。

6.结语

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规划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基础保证,信息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的建立是组织保障,规章制度是进行信息安全管理的指导原则,日常管理是保证制度执行的有效手段。人员是信息安全管理的核心,信息安全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归根到底组织机构的建立、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都是要靠人来完成的,提高全集团工作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是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工作。军工集团的信息安全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管理体系,必须不断根据文件要求和技术发展及时动态调整,并融入企业其他管理体系相融合,才能真正有效地建立企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BS-7799 第一部分 信息安全管理实施规则:1999》(ISO/IEC 17799-2000)

[2]《BS-7799 第二部分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规范:1999》

[3]《ISO/IEC 21827-2001 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模型2.0b》

[4]《GB/T18336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ISO/IEC15408)

[5]《信息安全管理 全球最佳实务与实施指南》 孙强、陈伟、王东红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

The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in Military Industrial Conglomerates

Abstract:

After consulting the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criteria and regulation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summarizing the practice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in the Conglomerate, the thesis intends to probe in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in military industrial Conglomerates in terms of general planning, organization system, regulations and routine supervision.Key Words: military industrial Conglomerate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第一作者简介:

姓名:李笑林年龄:55岁职务:副主任

工作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信息管理中心

联系电话:68370474电子邮件:li_xiaolin@casic.com.cn

集团信息化探索与实践 篇2

西山集团是我国最大的炼焦煤生产基地, 是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拥有全国最大的燃用中煤电厂, 作为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 西山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 发展较快,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提高了财务工作效率, 推动了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有力地促进了会计工作职能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

一、西山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历程

西山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 起步探索期

早在1987年, 局财务处就进行了会计电算化的摸索工作, 自主开发了会计报表汇总软件系统。1992年, 原煤炭部实施了统一煤炭企业通用账务管理软件, 西山结合自身管理特点, 对通用软件进行二次开发, 并在西山财务系统展开实验性工作, 取得良好效果。

经过3年多的摸索试验, 在报表系统和财务系统单机版成熟稳定运行的基础上, 1995年, 西山集团对煤炭财务管理软件进行了网络版改造, 并针对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对软件进行了补充完善, 于1996年初在全局范围内推广。经过近十年的发展, 西山集团在财务电算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财务管理电算化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二) 完善成熟期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 为进一步提高会计电算化管理水平, 2003年, 西山集团选定重庆林木森公司开发的“企业之魂”财务系统作为集团会计电算化软件平台。2004年3月, 西山集团下属40余个子、分公司通过了山西省财政厅会计电算化达标验收。目前, 西山集团所属57个子、分公司全部通过验收, 建立了完整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同时, 供应系统、机电系统、公积金系统也全面使用了林木森电算化软件, 通过会计电算化的快速发展, 西山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逐渐走向成熟。

(三) 转型跨越期

为了进一步推进西山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 在广泛进行调研的基础上, 西山集团拟与重庆林木森科技工业有限公司合作, 以创建一个统一、规范、易操作的支撑集团公司集中式管控的财务集中式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为目标, 开发建立财务集中式管理信息系统。

二、西山集团信息化建设发展方向

随着西山集团的不断发展壮大, 原有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已无法满足管理的需求, 为此, 西山集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做出了新的尝试。

首先, 建立了集团统一的信息平台。西山集团2007年就建立了自己的网站, 2010年西山集团内部管理信息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集团文件实现了网上发布, 内部之间以及与外部的信息往来, 全部通过信息网来实现, 初步建立了集团统一的信息平台, 内部管控得到加强, 实现了信息及时传递与资源共享。

其次, 完善相关业务信息系统。2011年6月, 西山集团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正式上线运行, 主要包括计划管理、合同管理、采购管理、仓储管理、应收应付管理、供应商管理、价格管理、报表管理七大功能模块, 建立了集团物资供应系统信息平台, 实现了物资流转的全过程跟踪、控制。销售系统信息化系统逐步建立和完善, 煤炭的调运、结算基本实现网络管理;生产系统已经实现了全过程监控, 西山集团业务系统信息化已初步建立。财务电算化系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随着山西焦煤集团财务公司的建立, 资金网上结算交易系统逐步建立和完善运行, 保证了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最后, 建立财务集中式管理信息系统。为了进一步推进西山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 在广泛进行调研的基础上, 西山集团与重庆林木森科技工业有限公司合作, 以创建一个统一、规范、易操作的支撑集团公司集中式管控的财务集中式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为目标, 共同申请立项, 开发建立财务集中式管理信息系统。

(一) 西山集团集中式财务管控方案应用目标

(1) 为企业提供一个完整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使集团内的各个公司以及公司的各个部门都在统一的管理平台上实现管理和控制, 实现“集团一本账”; (2) 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 (3) 实现全面计划预算管理, 合理编制预算; (4) 加强公司总部的监控职能, 公司总部对下属各级单位管理与实时监控得到加强, 便于管理层科学决策; (5) 功能强大的分析、查询体系, 可以进行横向的多角度查询及纵向的跨年度的查询, 同时支持溯源查询, 可以根据经济业务发生后反映到账面的结果追溯到最原始单据, 对各级公司做最直接、最有效的控制; (6) 满足集团公司的资金集中管理需要; (7) 满足集团内部各核算单位多种成本核算方法并存的需要, 使成本的核算真实准确, 简化成本核算工作量; (8) 满足集团公司固定资产折旧资金、维简及井巷费以及其他专项资金的集中管理, 分级核算的需求。

(二) 西山集团财务集中式管控主要研究内容

西山集团财务集中式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全面预算管理系统、集团集中式管控系统、资金控制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报表合并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投资管理系统、往来账款、供应商管理系统、工程、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内部银行管理系统、税收管理系统、财务从业人员管理系统、财务与其他模块数据交换管理体统等。数据使用西山集团现有网络资源和VPN虚拟专用网络模式进行运行管理。

(三) 西山集团财务集中式管控优点

集中式财务管理系统的应用, 将以其便捷性、准确性和科学性大大推进我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它的优点主要表现为:

(1) 为集团提供一个通用的财务信息处理平台; (2) 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 (3) 形成一个涵盖集团各系统的内容丰富、结构合理、高效安全的财务管理系统。 (4) 保证了数据的唯一性和准确性, 方便了查询和使用。

西山集团集中式财务管理总体解决方案不仅仅是一个支持业务的系统, 更重要的是, 它是实现集团企业价值的系统。它可以使得企业达到以下目的并获得价值回报:

(1) 实时透视各分子公司、各分子公司的经营过程与结果; (2) 业务与财务数据直接可见, 没有人为因素干扰; (3) 预算与财务、业务无缝集成, 实现预算控制; (4) 统一调度内部资金, 提供内部资金支持, 西山煤电集团审批重大资金支出; (5) 集团化资产运作, 支持内部调剂、调拨, 优化资源配置; (6) 快速完成合并财务报告; (7) 绩效分析、发现改善业务的机会。

三、加强信息化系统建设途径

为了推动信息化建设, 多年来西山集团在进行软件升级、硬件更新的基础上, 做了大量的努力, 有效地推动了集团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一)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财务管理信息化要求财务人员, 必须掌握必要的计算机及网络知识、不断更新发展的财务管理知识;另一方面要有较强的沟通、学习能力, 将集团生产业务与财务管理紧密结合。西山集团对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 大致分三个层次:首先, 每年组织计算机、会计理论培训, 鼓励会计人员的学习热情;其次, 对集团各单位选拔的优秀骨干分子进行专门的培训, 提高其维护信息化系统、掌握计算机先进技术的能力, 建立复合型人才培训基地;最后, 通过选拔培养一批高级技术人才, 不断开发信息化系统, 将集团生产业务与财务管理紧密结合, 推动财务管理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技能型”转变。

(二) 强化风险控制体系

为了加强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 集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会计电算化档案备份及保管的规定》, 建立了严格的信息化数据备份制度, 重点关注资金风险监控, 通过资金监控管理系统, 对各类信息进行实时的监控管理, 提高整个公司资金运营和管理水平。同时, 建立数据备份记录表, 及时记录数据备份情况。

下一步将建立科学严格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动态会计平台、审批流平台、预警平台, 在制度上保证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三) 加强财务与各业务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西山集团已经建立内部信息化网络管理平台, 同时, 生产、销售、供应等系统的信息化已初步建成。下一步, 西山集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将是推动集团财务与各业务部门一体化工作, 应用统一的计算机财务管理软件, 实现财务系统与销售、供应、生产等系统的数据共享, 管理统一;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信息流、物流、生产等系统的数据共享, 管理统一。建立产、购、销、存一体化的内部财务信息系统, 实现财务管理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跨越。

兖矿集团职工素质提升探索与实践 篇3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职工素质提升;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 C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181-01

职工素质的高低,事关企业的兴衰成败,决定着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兖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紧紧围绕提升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素质和健康身心素质,着力于加强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技术工人三支队伍建设,实施了“职工素质提升工程”,促进了企业科学发展。

一、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的背景

兖矿集团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确立了一手抓煤炭资源开发,一手抓人力资源开发的工作思路,有计划、有步骤的全面实施了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职工素质及人才工作明显提高。但是,在人力资源方面仍然存在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一是人才总量不足,职工队伍整体素质还不高;二是职工技能素质有所提高,但综合素质亟待改善;三是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少,复合型人才匮乏。以上问题归根结底是职工的素质问题。而职工素质又涉及到价值取向、文化素养、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健康身心、行为习惯等多个方面,必须系统思考,多管齐下,全面启动职工素质提升工程。

二、职工素质提升主要做法

(一)建立体系,构建素质提升长效机制

1.健全了组织领导机制。兖矿集团把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纳入党政重要工作日程,组建了专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成立了董事长、党委书记任组长,全体班子成员在内,组织、人事、工会、安全监察、宣传、团委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职工素质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并对有关职责进行了明确分工。

2.完善了工作运行机制。兖矿集团坚持引进人才与培养人才相结合、鼓励自学成才与组织技能比武、岗位练兵相结合。每年定向引进大中专毕业生;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空缺岗位全部实行以竞聘方式确定人选;推行职业资格认证和技能评定,命名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首席技师。坚持把班组建设作为素质提升和展示的重要平台,积极评树班组典型,表彰优秀班组长;扎实的工作为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注入了内在活力。

3.建立了攀升激励机制。兖矿集团建立适合于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多轨制职业生涯规划制度。将职工的晋升通道分为经营管理序列、专业技术序列和操作技能序列三大类别,引导职工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通道。

(二)扎实推进,拓展素质提升方法途径

兖矿集团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拓展载体,开辟有效途径,促进素质提升工程向纵深发展。

1.拓展提升载体。一是积极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二是以知识考试、技能测定、群众评议、绩效考评的四合一评价为基本依据,采用阶段性、不间断、浪推浪前进的推动办法,动态评定星级员工,引导和激励每一个员工由低到高向素质金字塔的顶峰攀升。三是推行自我岗位描述。将课堂与现场结合起来,激活了职工学习的动力,提高了职工的综合素质。

2.拓宽培训渠道。一是请进来传艺。兖矿集团先后邀请南开大学等著名大学教授、学习型组织培训师以及引进设备厂家的专业技术人员,到企业授课辅导,帮助大家开阔视野,增长才干。二是送出去培训。与各类高等院校开展“人才共建”,选派有培养潜力的优秀青年职工和经营管理、技术人员到高校学习深造。

3.创新方式方法。本着实际、实效、实用的原则,兖矿集团鼓励各基层单位创新素质提升的方式方法,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东滩煤矿扎实推行手指口述,确保安全生产。

(三)注重结合,推动素质提升深入开展

1.注重内培与外引相结合。兖矿集团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职工素质,目前,拥有本科以上学历人员13300人,其中博士、硕士近700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2人;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7900人,高技能人才10480人,被评为2012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2.注重安全培训与业务技能培训相结合。把安全教育与业务技能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安全素质提升效果与全员安全奖惩挂钩考核,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水平。

3.注重知识测试与实战技能考核相结合。兖矿集团在全公司推行了月度、季度业务技能知识考试,并与月度工作收入进行挂钩。同时,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职工技能大比武和不同层次的各种技术培训,鼓励职工尽快掌握新工艺、新技术,进一步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

三、取得的主要效果

1.职工队伍的素质意识和能力观念进一步强化。广大干部职工更加认识到,自身素质和能力是立身之基、干事之本。工作优劣看技能、收入高低靠贡献、个人发展凭素质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在学习和实践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积极性不断增强。

2.职工队伍的实践应用能力进一步增强。2012年,煤炭生产经营总量、营业收入、资财总额创历史新高。煤炭生产经营总量1.13亿吨,同比增加2221万吨,增长24.46%,营业收入1000亿元,同比增加159.96亿元,增长19.04%。年末资产总额1800亿元,总资产增长率28.83%。全年上缴税金92. 05亿元,同比增长10.24%,社会贡献总额268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2.67亿元。特别“双亿”经营目标的突破,推动兖矿规模当量迈上新台阶。先后有4项国家“863”计划课题通过科技部验收,6项课题分别列入国家“863”,“973”计划。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44项,专利授权95项,技术转让收入8911万元,体现了科技应用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新增强。

3.职工队伍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素质提升工程的实施,强化了职工对企业共同价值观的认同,兖矿集团先后有劳模2000多人,其中,全国劳模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8人。兖矿集团列2012年中国企业500强第129位,较2011年上升10位;按净利润排名,列中国企业效益200佳第116位;按海外资产排名,在中国100大跨国公司中排名第24位;

四、今后素质提升思路与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观。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的观念,始终把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两个调整”、“两个优化升级”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起抓。坚持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培养、选拔、评价、使用人才的主要标准。摒弃唯资历、唯学历的思想,努力在实践中造就人才、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

(二)大力倡导全员学习。把全员学习作为素质提升的主要途径和长效措施,大力弘扬“主动学习、持续更新”的学习理念,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多层次、多渠道搞好学习培训。鼓励职工参加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改善知识结构,加快新知识、新技能的更新速度。

集团信息化探索与实践 篇4

运用安全心理学开展安全培训的探索与实践

李静

(铁煤集团大明煤矿,辽宁省调兵山市,112700)

摘要为了促进员工掌握劳动工具、改进操作方法、提高劳动技能、健全劳动组织、防止事故发生,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识别、预测和控制事故心理的能力,大明矿2007年开始创新培训形式,运用安全心理学开展安全培训,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安全培训安全心理学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煤矿安全培训需要以安全心理学为指导

现代安全管理理论认为,影响工业安全的要素,即包括人(Man),也包括机器(Machine),同时还包括管理(Management)和信息传递媒介(Media),简称4M。而要保证安全,预防事故,其基本途径应该即包括工程技术(Emgineering)、教育(Education),也包括安全法规的制定和实施(Enforcement)以及环境的改善(Environment),简称4E。现代安全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多方面综合考察问题并采取措施,才能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但是,在上述所有的要素和途径中,最重要的还是人的因素。因为人是一切活动的主体,也是世间一切人造物(包括物质、制度)的始作俑者。只有把人的工作做好了,才能从根本上为生产的安全提供可靠的保证。研究表明,煤矿生产事故中80%以上都是由人为因素所引起的,而行为又是由人的心理来支配的。因此,认识人、研究人、掌握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和行为规律对于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了。而安全心理学是以防止生产事故和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为目的,研究工业事故的发生和预防中人的心理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可见,学习和应用安全心理学对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安全技术培训中心是煤碳企业安全生产、安全管理的重要机构,在保证安全、预防事故的基本途径中,安全教育培训起着基础和前提的作用。安全教育培训的基本任务就是进行安全技能培训、安全制度学习和安全意识培养。随着煤矿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生产组织和生产操作过程的不断合理化,安全心理学可以提供感觉、知觉、注意、思维、意志、动机、情感和形成技能等方面的规律性知识,促进员工掌握劳动工具、改进操作方法、提高劳动技能、健全劳动组织、防止事故发生,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特别是在识别、预测和控制事故心理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为进一步改进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形式,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从而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结合大明矿实际,大明矿于2007年在煤矿安全培训工作中引入引入了《安全心理学》。

2运用安全心理学开展安全培训的具体做法

2.1开展安全心理学知识培训系列培训

煤矿的管理干部、安监人员、班组长和培训中心教师是煤矿安全生产、安全管理的关键人员,为此,我们把管理干部、安监人员、班组长和培训中心的教师作为安全心理学知识教育的重点对象,分三个层次进行《安全心理学》知识培训。

(1)组织全矿副科级以上人员和安监人员学习《安全心理学》基础知识

聘请辽工大教授为全矿的科室副科级以上人员做“安全心理学基础知识讲座”,讲授的主要内容有:①安全管理心理学基础知识;②事故心理研究,如意外事故中人的因素的分析,例如疲劳、情绪波动、注意力分散、判断错误、人事关系等对事故发生的影响。工伤事故肇事者的特性研究,如智力、年龄、性别、工作经验、情绪状态、个性、身体条件等与事故发生率的关系的研究;③提高安全管理效果,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的心理学对策,如从业人员的选拔、开展安全教育和安全宣传,以及培养安全观念和安全意识等。

(2)组织全矿班组长学习事故心理的识别、预测和控制知识

据统计,90%的事故都发生在班组,班组长三违占煤矿井下三违率中的75%,而工人的三违行为90%以上是由于跟班领导及班组长违章指挥造成的。作为煤矿生产现场安全管理重要责任人的班组长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能力如何直接影响到班组的安全生产水平。为提高班组长的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生产管理能力,提高班组安全生产效能,因此大明煤矿聘请辽宁工大教授,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对全矿400余名班组长进行了生动的“事故心理的识别、预测和控制”讲座和拓展训练活动。

(3)对大明煤矿矿培训中心部分专职教师进行了安全心理学知识培训

为提高矿安全培训中心专职教师安全心理学教学能力和水平,大明煤矿矿专门选派5名教师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习安全心理学理论和拓展训练技术。经过学习,教师们的知识结构得到了完善,教育教学技能得到了提高,对矿工的安全培训效果显著增强。

2.2在四级培训中增设了《安全心理学》课程

经过安全心理学培训的教师在矿安全培训过程中,开设了《安全心理学》课程,针对不同对象和问题系统地讲授安全心理学知识,参加培训的职工对照自己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入耳入脑,分析理解自己的违章心理及防范意识,这一课程深受职工欢迎,也使职工在实际工作中增强了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安保的能力。

2.3采用了科学灵活的教育方式

(1)根据体验式参与式教学原理,采用了“红色轰炸”法开展安全制度、安全技能培训

培训中心专职教师通过学习,应用安全心理学理论,到各采掘单位组织停产培训学习,采用了“红色轰炸”活动,职工亲自参与讲课,职工喜闻乐见,入耳入心,保证了培训效果。

(2)根据体验式教学原理,开展了各项管理制度的现场演练

针对成人学习的特点,在安全培训中,更多地采用了体验式教育方法。如,利用班前会和安全教育日,应用安全心理学在一线生产单位开展了现场演练训各项管理制度活动,由培训中心、生产科

及安监处、综合办等管理和培训部门共同组织参与,全程跟踪各单位的管理制度演练,现场提问解答,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运用情感式教学原理,开展了“三违”人员强化教育

三违现象人人痛恨,但是,对待具有三违行为的人员还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培训中心以现代情感式教学理论为指导,对三违人员按系统专门开设了为期一天的培训班,主要针对三违人员的各种违章心理,利用心理学理论,联系三违人员的各种三违行为,对号入座,让三违人员边听课边自己分析自己的三违行为背后隐藏的心理因素,从而达到教育本人和他人的目的,以确保今后不再有三违行为发生,职工非常欢迎这种培训形式,真正的受到了教育,有的甚至说,“这一天过的很舒心”,说“本来挨罚心理很不好受,通过这次学习对很多事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纷纷表示今后不再违章。

(4)运用心理沟通原理,开展了三违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的“焦点访谈”

组织三违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的“焦点访谈”,让三违人员和安监人员直面违章处罚,对合理的做的合理的解释,对不合理的做出调解和承诺,使三违人员与安监人员达成共识,互相有了一次沟通理解的机会,也为三违人员的心理做了调整,安全管理教育提高了一个层次。

(5)运用自我教育和社会环境心理原理,开展了安全意识辩论赛

为深刻启发广大职工对安全生产重大意义的认识,解决那些在安全生产中人们轻易不敢碰触的问题,如个别领导安全意识不强,在井下不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的问题等,我们运用自我教育和社会环境心理原理,开展了安全意识辩论赛,统一确定辩论题目,之后从班组内部首先开始辩论,获胜的班组再进入下一轮辩论比赛,历时2个月,就“技术水平与安全意识在安全生产中哪个更重要”问题展开辩论,使参赛选手和广大听众经受了一次深刻的安全意识自我教育,在全矿形成了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2.4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心里拓展训练活动

安全心里拓展训练就是针对训练对象在安全心理和安全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心理学原理,设置特殊的心理活动,使职工在活动中联系安全生产实际,受到教育,从而矫正问题行为。该教育方式具有时间短、效率高、职工乐于参与的特点。大明煤矿聘请辽宁工大四名国家高级心理行为训练师,分四个层次针对不同类别的群体开展了安全心理拓展训练活动。这四个层次的拓展训练情况如下:

(1)决策层“安全管理意识与安全管理能力”拓展训练

我们对矿领导班子全体成员进行了题为“大明矿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管理意识与安全管理能力拓展训练”,主要拓展活动内容有两项,一是“诚信博弈”,通过活动让领导认识到“员工的诚信意识、遵章守纪意识和行为除与员工本人素质有关外,更重要的在于企业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有效”。第二个活动是“海上求生”,通过这个活动让领导明白,选择安全管理人员的原则是:既要考虑安全管理技能,同时也要考虑其影响力。应避免将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技能差,但是影响力却很大的员工置于安全管理岗位。

(2)区队长、书记“珍惜生命,关爱职工”拓展训练

区队长是生产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书记是本单位安全教育第一责任者,为提高这些人的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教育他们重视安全,珍惜职工及自己的生命,关心和爱护职工,把职工的生命利益放在第一位。针对基层生产单位的正职进行了题为“珍惜生命关爱职工”的拓展训练。这次训练共进行了五项活动:第一项活动是“魔棒”,目的是让参加活动队员认识到团队协调一致的重要性。第二项活动是“独木桥”,让队员切实体验到合作与竞争,使他们能够调整思维,学会双赢。第三项活动是“生命之旅”,通过活动探讨并澄清个人的人生价值观,即通过交流,认清生活中最有价值的东西。通过活动,在了解价值观的基础上,明确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第四项活动是“众志成城”,通过活动让队员体会到,只有团体合作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时也让队员体会到个人在团体中的重要性,打破人际交往的距离。第五项活动是“深情呐喊”,通过活动达到心理减压与正向自我暗示的目的。

(3)班组长“安全责任意识与安全管理能力”拓展训练

班组长是井下一线生产班组的指挥者,他们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责任意识直接关系到本班组成员的生命安全。为此,对全矿各单位的班组长进行了“大明矿班组长安全责任意识与安全管理能力拓展训练”,目的是强化团队精神,增强安全责任意识,提升安全管理能力,这次拓展训练共进行了六项活动,一是“破译密码”,通过活动组建团队,学会沟通理论和技术。二是“团队秀”,活动目标是强化团队精神,练习运用沟通技术,学习掌握3+1原理,学习掌握团队角色技术。三是“蛟龙出海”,四是“魔棒”,目的是练习运用3+1原理和沟通、角色技术来组织活动,从而提升安全管理能力。五是“挑战99秒”,全面运用所学原理和技术开发安全管理潜能。

(4)采煤一线班组“团队精神与安全意识”拓展训练

为了强化职工安全意识,对基层生产单位----刨煤队三个小班的全体成员(包括带班队长),进行了题为大明矿职工“团队精神与安全意识”的拓展训练,此次训练共有六项活动,内容分别是:一是“找零钱”,旨在活跃气氛。二是“团队秀”,旨在强化团队精神,树立鲜明的班组形象。三是“十人十一条腿”赛跑,旨在培养组员团结合作的精神,形成服从领导、听从指挥的班组氛围,增强团队凝聚力。四是“盲行”,通过对助人与受助的体验,增强组员间的信任与接纳,形成工作中乐于提醒别人注意安全和接受别人提醒的氛围,强化安全防范靠大家的意识。五是“买木桶”,使班组成员认识到班组安全与每个人的安全意识和能力都有关,安全水平取决于班组中安全意识和能力最差的那个人,从而提高全体班组成员的安全意识和班组的安全效能。六是“安全寄语”,每个组员都要为其他组员写一句安全祝福的话,从而达到强化安全意识,相互鼓励,塑造友爱互助的班组氛围的目的。

3运用安全心理学开展安全培训的效果与展望

通过运用安全心理学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取得了显著成效,大明煤矿安全文化进一步丰富,安全

氛围进一步浓厚;领导干部安全管理能力和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明显增强;职工素质、团队精神和自我保安意识明显增强;同期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率显著下降,为确保安全生产无重大伤亡事故目标的实现作出了贡献。

集团信息化探索与实践 篇5

略阳县黑河坝小学 郭敏 唐秀梅 邮编:724306 内容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联系更加紧密。教师一根粉笔走天下的传统模式也受到了先进教育手段的冲击。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走进了学校课堂。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的指引下,在教学内容、手段、方法、模式甚至教学思想、观念等方面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正是现代信息社会对我们语文教学的要求。信息时代也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挑战。适应时代的发展,利用好信息化手段为教学服务,打造高效课堂,是我们教育,教学,学习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

语文

教学

多媒体

教育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是把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让内容丰富的语文课堂作为信息技术的载体,又把信息技术作为语文课堂的一种崭新的支撑,充分发挥多媒体及网络交互性强、资源丰富的优势,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教学。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成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这是对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挑战,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重要机遇。

信息环境下的课程教学不仅是信息技术教育深入发展的需要,而且也确实能提高课程教学的显著效果。我们研究的市电教馆《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语文“教与学”研究与实践》课题立项近一年来,通过对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逐步探索,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探索研究,推动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更新,构筑了新型的教学系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结合教学实际谈一下在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初浅认识。

一、教师要有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教育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通俗地说就是要把信息技术融合到课程之中,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工具性能,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处理信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语文教学改革,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学生。主要作为工具手段存在的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主,但并不是全部,而是与其它信息技术多种媒体共同发挥作用,但灵魂仍是教学设计本身,计算机起辅助作用,以展示传统教学无法实现或很难实现的教学任务。整合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寻找二者的最佳结合点。整合的目的在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传统教学无法解决的教学难点,要求展示事物变化过程,刺激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引发学生主动、积极、创新的思维,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

二、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感知、想象能力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ncher)作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现代教育技术,将被感知、被想象、被推理的事物及其发展变化的形式和过程,用仿真化、模拟化、形象化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表现出来。这种教学可以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发现、体验、利用生动的资源,透过现象探索本质,从而形象地建立起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本质属性图像,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教学时,教师将收集到的有关文字、图片、影视资料,放在特定的网络文件夹中,让学生调用,弥补学生因时间和生活阅历的因素造成的理解课文内容而出现的“断层”现象,增强了学生的感知能力。由于学生生活的范围狭小,又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所以阅读、写作时会感到一些困难。我们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文声像并茂的阅读、写作辅助材料。这些材料,解决了学生在阅读与作文中的“困惑”的问题。通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与学过程,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了强化。学生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通过查看网络资料,相互交流,相互促进,提高了阅读、作文水平。学生通过查阅图书和浏览下载网络资料,结合自己平常对附近工厂的所闻所见,很快就写出了有理有据的作文。它既锻炼了学生的查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阅读写作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猜想、想象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思维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可实现实时交互的功能,实时干预、引导、学生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信息技术的运用,改变了在阅读教学中逐段讲解,以“训练点”为中心忽视语言学习的教学方法。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还有些什么不理解,或没有看清楚,可以很方便地通过单击课件的交互按钮,重新进行阅读,查看,这样有利于学生独立地思考,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掌握默会知识。所谓默会知识,是相对明确知识而言,是指不能言传,不能系统表述的那部份知识。根据专家的研究,人类的默会知识远远多于明确知识,而且有着不同于明确知识的显著的特征:(1)默会知识是镶嵌于实践活动之中的,是情境性的和个体化的;(2)默会知识是不能以正规形式加以传递的;(3)默会知识是不能被加以批判反思的。默会知识与明确知识共同影响、决定着人们的思维。学生通过网络课件获得个别化指导,就能较快较好地把握了课文重点,理解了难点,从而在默会知识方面得到了强化,独立思考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培养。这可以从原来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身上体现出来,这些学生特别喜欢网络,一进入网络环境就充满生气,遇到困难,也一点不害怕,真是“多做多得”,从而在学习上有了较大的提高。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中的四大要素。用这种教学思想指导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通过网络把学生的见解与全班学生交流;即评即改,互相启发,激励了学生初步的辩证思维及创新思维的发展。

四、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自由探究能力

信息技术的网络教学,为学生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学习空间,因此让学生通过网络空间的自主实践和探究,既是文本新课学习内容的运用和巩固,又是文本学习内容的补充和扩展。所以实践操作,自由探究,是网络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实践中,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结合新学内容,让学生登录教师的专题网页,进行趣味作业,动手、动脑,很有兴趣地轻轻松松地完成作业,巩固知识,提高能力。还留给时间让学生围绕课上学习的内容,自由地在网上搜集其它相关资料,拓展课堂所学知识。实践证明,利用网络资源,扩充信息量,拓宽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的领域,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为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创造了优异的条件。

五、教师要善于精心设计多媒体教学,才能事半功倍,打造高效课堂

事实上,任何先进的技术引入到教学当中来,都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就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解决教学当中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解决的困难,并将信息化环境作为学习、教学、管理、沟通等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手段。而最核心、最关键的工作是信息化如何在学科教学上发挥作用,也就是所谓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工作。

教学多媒体要通过教学才能发挥作用,而在进入课堂教学环节之前,必须经过周全的备课过程,这其实就是在进行一种最常见的教学设计。

所谓教学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主要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具体说来,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由此可以看出,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握,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另外,通过教学设计,教师还可以有效地掌握学生学习的初始状态和学习后的状态,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方法,采取必要的教学措施,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奠定良好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制作教学课件是一个教师的基本能力之一,因为良好的课件会影响到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很多教师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制作出的课件过于亮丽花哨,使用的材料也不精简,这会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思路和学生的学习思路。优秀的课件应该是画面简洁、色彩搭配合理、重点突出、内容精简的,给学生展示出的都是经过筛选,最最精华的内容。另外,课件的制作还可以根据课程内容搭配音乐和视频。而多媒体技术本身具有的多样性、交互性、集成性等特点,把多媒体信息集成为一体,多种教学形式交替,多层次、多维度地展现教学内容,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目的,显示出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在语文教学中,其质量与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有很大的关联性,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图像、和动态画面为一体,在语文教学中发挥了有效的教学功能,为改变传统语文教学的局面,推动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发展,同时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促进课程体系及课堂结构的改革,从而促进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发生巨大的变化使教师对教学设计考虑得更细致、周全,达到最大的可用值。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既能更好地发挥教学设计的指导功能,又能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使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总之,总之,教育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信息环境下的课程教学方法将成为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今后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而作为21世纪的教师,应正确并恰到好处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现代信息环境下的新型的语文教与学得到一个完美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郑文富《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整合过程中教师的六个转变》,中国教育技术网,2008.2.19

3.张建伟、陈琦《建构主义与教学改革》,《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 年第 3 期 4.张建伟、陈琦《简论建构性学习和教学》,《教育研究》,1999 年第 5 期

5.骆坤勇《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及思考》,中国秘书网,2006.10.12

6.禹飚《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整合——实践和体会》,中国秘书网,2006.10.12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何克抗

2、《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与思考》郭伟

3、《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彭绍东

4、《关于新的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张人杰译

集团信息化探索与实践 篇6

为了学习借鉴人口计生信息化工作的先进经验,加快矿区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步伐,几年来,在科区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通过相互学习,相互提醒,相互交流科区计生工作经验、管理模式、操作流程的运用。在具体工作中实地操作了信息平台数据,对科区计划生育登记和流动人口管理进行了网络管理,并与兄弟单位进行了详细的交流。通过几年来使用和多次交流,普遍感到,信息化管理使计生员开阔了眼界,方便了工作,提高了准确率和工作效力。同时分析我矿信息化发展工作与实际的差距,还存在一些不足,通过学习借鉴有关单位先进经验,全面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进一步提高我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在此谈点体会。

一、综采区人口计生信息化工作主要特点介绍

宿州市直属单位为淮北市矿业集团管辖。矿区人员居住分散,以工人村为主,在镇里街道、附近乡村租房职工及家属为重点,全员纳为信息反馈人群,未婚青年应出具未婚证明。全部纳入计生信息网络管理。就综采一区而言,现有在册职工194人;其中,妇检38人信息反馈115人,男立户4人,夫妻在本矿其他单位15人,未婚青年13人,超龄8人,无配偶1人。支部书记与计生网员抓全面工作,队长保班组的政策。并且成立了科区计划生育协会,支部帮扶困难户结对子服务。计生工作已全面实施网络化管理,构建了矿与科区间人口计生信息资源共享,祁南矿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工作的思路和措施管理服务互动的工作运行新机制,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供有力保障。

1、矿计生办设立了计生信息网络中心,科区设立网络终端,全矿建立了统一的计生共享数据库。纵向实现了科区、社区(居村、单位)

联网,横向实现了计生、和兄弟厂矿联网,建成了区域网,实现了数据信息共享、在线管理与服务。全矿形成了完整的人口计生信息网络。

2、利用人口信息联系平台,查询、下载矿、科区数据库信息,建立流入人员档案,对管理情况特殊的,通过信息平台不仅在内部可以直接调动人员,而且可向兄弟厂矿提交计生信息,并可对外地计生部门提交信息,还可协助公安机关查询嫌疑犯照片和个人资料,具有远程录入、变更、查询、汇总、打印等功能。由以前的人工为主改为网络为主,并实现了第一地点、第一时间,同步采集。有信息变更也可一次性操作成功。

3、新婚信息由区计生网员通过信息平台录入男女双方基础信息,矿计划生育办公室就可查询,并纳入科区管理。出生信息由接生医院出具出生医学证明,根据生育妇女的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登录网络,变更新生儿出生时间、性别等信息。孕情、节育信息主要通过矿计生办开展生殖保健服务的同时进行采集。派出所在办理新生儿入户时,查验计生证件,核实新生儿父母基础信息和婴儿出生信息,核实出生情况。及时了解育龄夫妇基础信息和婚姻、孕情、生育、人口流动等个人信息,实现了信息互馈,资源共享。矿、科区可随时上网查询。矿计生办开通了信息平台,职工查询输入“1”密码“1”即可登录,查询个人资料。

4、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信息网络化给日常人口计生管理工作带来方便。一是办理管理交接,对需要变更计生管理关系直接更改,接收单位根据提供的管理交接证明,核实后变更管理交接。二是浏览、查询和下载各类基本信息。科区基层计生人员可随时上网,按单位、住址或其他分类,浏览、查询、打印本矿及科区所有已婚育龄人员基础信息。科区可利用网络数据库基本信息打印管理服务档案,完全代替了手工书写。三是汇总各类基本数据。矿、科区可利用共享数据库,分类、分项汇总本矿、科区的各种计划生育基本数据。既满足了报表需

求,又可以对育龄对象进行分类管理和服务。

二、加快我矿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工作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矿区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工作的思路和措施,结合科区现实情况,特提出以下思考和建议:

1、科学制定操作性强的信息化工作平台。建议计生网员应予以配置专用电脑,便于工作。信息化建设必须遵循“先基础,后应用”的客观规律,保证数据真实性、完整性、规范化管理。改变计生工作中存在的忽视基础性工作,缺乏统筹规划,结果只得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到处打补丁,造成了很多资料不到位,在信息化建设上的投入无法得到预期的回报。人员调动双方单位应及时更改,并将个人档案交接清楚。尤其网员之间相互学习借鉴兄弟科区的经验,引他山之石、攻己山之玉,去异求同,经常进行系统分析,抓住症结,从而确定我矿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工作的发展方向,最终实现信息化带动的战略目标。

2、建立信息化管理业务强,思想好,作风硬、会管理,打造一支具有高素质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团队。再好的信息化工作还是要依靠人来完成,人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工作的完成,人的能力决定着工作的效率。因此,是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团队,是决定信息化工作是否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

3、架构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目前我矿基本上是单机运行,存在着信息共享程度低,信息采集渠道单一和传递、反馈不及时等问题,形成了信息“孤岛”现象,使信息资源在在规范管理、引导服务和辅助决策等方面还没有充分发挥效能。在解决城市与农村没有达到资源共享。另外,与计生工作相关的信息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了信息“闲置”。所以加快网络建设步阀,尽早实现资源共享,是我们的即定目标.微机化管理,建议人口计生部门服务对象不再仅仅局限于已婚育龄妇女,而是将全体社会人口全部纳入视野,前瞻性

地管理人口计生工作.综上所述,几年来科区计生工作实践与探索,尝到了网络信息化的好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各级计生管理人员共同在实践与探索中不断改进,提高计划生育网络管理信息化,适应时代的发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树立科学的人口信息化发展观,紧密结合矿区实际,从解决问题入手,从基础建设抓起,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以应用为导向,以开发为带动,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再上新台阶。

综采区

集团信息化探索与实践 篇7

卓达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 以下简称卓达集团) 创建于1993 年7 月, 现净资产逾千亿元, 企业员工达1.5 万余人, 已发展为以创新做引领、以高技术做支撑、以国际视野战略观为指引, 独具“一、二、三产联动发展、新生产力造城”特色运营模式的国际特大型企业, 是住房城乡建设部确立的“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 (图1) 、国家发改委确立的“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卓达集团独创“二产先行、三产联动、新生产力造城”运营模式, 积极推进各地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和新型城镇化产业新城开发建设。集团业务涵盖新型建材、绿色建筑、养老健康产业、现代农业、物业管理、文化产业、创意产业、低碳智慧城市建设、港口建设及运营等实业, 拥有新型建材、绿色建筑、竹钢、木钢、养老等方面数千项专利与技术, 项目遍及全国20 几个省市, 并且走出了国门, 分别在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国进行大开发。

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不断前行

2016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 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 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何为结构性改革?简单说, 就是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经济发展有两把标尺, 一个是结构, 一个是总量。前者代表的是经济质量和效率, 后者反映的是经济数量和规模。

结构有多重要?以建筑业为例, 伴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每年新增建筑总量十分巨大。但从结构上来说, 我国建筑业一直是高资源消耗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生产和建造过程相对粗放, 资源浪费非常严重, 每年消耗12 亿吨水泥、6 亿吨石灰石、开采天然砂石约55 亿吨、消耗水约840 亿立方米。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建筑, 尤其是住宅建筑, 在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配套制度等方面都没有实现有效供给, 目前的现状是:

产业结构基本上是钢筋混凝土建筑一统天下;生产方式基本上是现场手工湿作业, 看天吃饭;标准、规范仍然是以现场施工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为主。

比如, 钢结构建筑就是国际公认的低排放建造体系, 既可发力绿色建筑领域, 又能大量化解钢铁产能。但是, “十二五”期间, 我国钢结构用钢量占钢产量的比例徘徊在5%~6%, 在量大面广的住宅建筑和中小跨度桥梁中, 钢结构所占比例不到1%, 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0% ~ 30% 的水平。面临着从工程化应用到市场化推广的种种桎梏。

中国经济的现实要求我们, 必须抓紧时机进行结构性改革, 打破落后的、产能过剩的产业结构, 实现转型升级。

卓达集团作为住房城乡建设部确立的“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和国家发改委确立的“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近年来紧抓城镇化发展战略机遇, 在绿色装配式建筑住宅产业化方面异军突起, 向全国推广应用先进的绿色新型建材和绿色装配式建筑, 走在了住宅产业化革新的前列。

目前, 绿色装配式建筑及钢结构建筑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 并在中央政策层面出现了史无前例的三个“第一次”:

第一次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层面提出要发展绿色建材和钢结构建筑。

2015 年11 月4 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提出要大力促进与群众需求密切相关的日用消费品等升级发展。结合棚改和抗震安居工程等, 开展钢结构建筑试点。扩大绿色建材等使用;

第一次在中共中央层面提出要发展绿色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建筑。

2016 年2 月6 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 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 缩短建造工期, 提升工程质量。制定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完善部品部件标准, 实现建筑部品部件工厂化生产。鼓励建筑企业装配式施工, 现场装配。建设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力争用10 年左右时间, 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在具备条件的地方, 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

第一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发展绿色装配式建筑。

2016 年3 月5 日, 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进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我国沉积了十余年的建筑工业化进程获得了史无前例的推进速度与发展空间, 卓达集团绿色装配式建筑迎来了快速大发展的黄金期。

三、县域经济大开发战略

2016 年2 月2 日,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正式发布。《意见》中明确, 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全面提升城市功能, 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 辐射带动新农村建设,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健全新型城镇化工作推进机制。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抓手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引擎, 新型城镇化开创了世界最大的市场。有关数据显示, 中国城镇化加之传统城建, 市场规模达到20 万亿元以上。

为加快新型城镇化, 中央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每年以各种方式向地方配置数万亿元资金。各地政府积极响应中央号召, 把城镇化作为当地发展的必由之路和不二选择, 并且纷纷对接中央资金, 加快当地发展。

在此起彼伏的新型城镇化浪潮中, 谁是引领者, 哪些产业发挥着核心作用?各地政府正在用实际行动给出答案。

2015 年11 月2 日, 江苏省泰兴市政府与卓达集团确定, 将在泰兴全域进行整体大开发, 以卓达集团新型材料及绿色模块化房屋等产业为支撑, 打开当地新型城镇化大格局。随后, 江苏洪泽县政府、贵州遵义县政府、山东平度市政府、安徽肥西县政府、浙江建德市政府等十几个政府考察团陆续来到卓达集团考察。各地党委政府在考察卓达集团之后, 高度评价卓达集团新材以绿色化、工业化、装配化形成的优势。他们认为, 卓达建筑是百分之百自主知识产权, 是真正的民族工业。不仅如此, 卓达新材凭借强大的安置就业能力, 更是被各地政府视为加速当地农业人口向产业转移、加速当地新型城镇化的推动器。

按照卓达集团进行县域大开发设定的发展路径, 卓达集团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体系起着助推器的作用。由卓达建筑带来的就业, 实现一产农业人口向二产的转移, 二产的快速发展又带来三产的繁荣, 从而带来全新的城市发展和建设需求。

随着一产农业人口在卓达集团建筑产业吸引下大规模转化为产业工人, 将加速其与土地的分离, 有力促进土地大规模集中和复耕, 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机械化, 通过品牌农业、信誉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精深加工农业等, 大幅提升农业生产率和效益。

卓达集团所推进的每个新城市的建设, 都将采用先进的规划理念, 让新城市更健康、更环保、更舒适。面对现有城市的养老难、就医难、就学难、交通出行难等通病, 卓达集团将高标准合理规划, 引入现代农业、高端养老、大健康及现代高端服务业, 有效补充原有城市没有空间实现的功能, 同时疏解城市中的过剩产业人口, 大幅提升三产比重, 从而让城市结构更合理, 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当前, 中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卓达集团县域大开发, 通过投资与消费同步, 为解决国家经济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

以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为引领, 以卓达集团建筑科技和产业体系为支撑, 卓达集团正在探寻出一条全新的道路, 谱写新型城镇化前所未有的辉煌篇章。 (图2) 。

卓达集团在县域经济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坚持从“供给侧”改革入手, 着力构建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体制机制, 惠及更多城乡群众, 为促进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注入强劲动力 (图3) 。

卓达集团在县域经济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坚持从“供给侧”改革入手, 着力打造养老健康产业, 增加适应居民需求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 ( 图5~ 图7) 。

四、节能环保的卓达集团新型建材

卓达新型建材是以工业固体废弃资源 (煤矸石、粉煤灰、石粉、尾矿) 、农业废弃资源 (锯末、秸秆、木屑) 和建筑垃圾等作为骨料粉碎后, 与卓达集团自主研发的新型无机胶凝料充分搅拌混合, 并在常温下固化成型的一种低碳环保新型绿色建材产品。具有轻质、高强、无毒、无味、无辐射等特性, 养生内饰板还具有恒久释放负氧离子的特殊功能。

卓达新型建筑材料产品概况如下:

( 一) 新型建筑材料产品主要有5 大系列, 分别是外墙板、建筑用内饰板、构造板、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和复合保温夹芯墙板。其中:

外墙板 (图8) 是具有仿石材、仿木材效果及真石漆、涂料等饰面产品, 可用于砖混结构、剪力墙结构、钢结构建筑外墙装饰;

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可用于建筑物外墙外保温系统;

内饰板 (图9) 可用于各种建筑的内隔墙或内墙装饰, 具有瓷砖、石材相似室内装饰效果 (如轨道交通项目内饰, 办公楼隔墙、住宅隔墙等) ;

构造板可用于各种建筑的内隔墙或内墙构造板, 或墙体结构基板;

复合保温夹芯墙板可用于装配式建筑外围护墙体、建筑内隔墙。

( 二) 主要性能指标。卓达集团新材五大系列产品的90 项主要性能指标均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 其中最能体现卓达优势的指标有10 项:

(1) 抗折强度指标检测结果:卓达集团新材最低20MPa——GRC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 板为10MPa-12MPa;

(2) 耐火极限检测结果:卓达集团新材大于3 小时——标准要求不小于1 小时;

(3) 吊挂力指标检测结果:卓达集团新材100 公斤——水泥墙体需借助膨胀螺栓;

(4) 抗风压等级检测结果:卓达集团新材9 级——最高级;

(5) 气密性等级检测结果:卓达集团新材4 级——最高级;

(6) 保温性能检测结果:卓达集团新材8级——最高级;

(7) 空气隔声性能检测结果:卓达集团新材5 级——最高级;

(8) 水密性能检测结果:卓达集团新材4级——最高为5 级;

(9) 平面内变形检测结果:卓达集团新材4 级——最高为5 级;

(10) 养生内饰板可恒久释放负氧离子 (空气维生素) 。

( 三) 优势分析。卓达集团新材作为绿色建材, 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对大宗工农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 固废利用量平均可达到产品重量的30% ~ 60%。目前, 我们已实验试制和检测了20 多种固废资源可以在板材中作为骨料填充物使用, 在具体项目实践过程中, 新材可根据项目所在地固废资源状态, 选择吸收固废资源种类和使用填充比例, 根据合作项目洽谈实际, 各地固废资源基本属于零成本使用, 这也极大地降低了新材生产成本。目前, 卓达集团新材威海厂和潍坊厂已取得了“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项目”专项扶持基金, 卓达集团新材推广使用越多, 消耗固体废弃物的量越大, 对环境保护越有益。

五、卓达绿色装配式建筑实践

(一) 快速建成的卓达3D住宅。

2015 年11 月4 日~ 6 日, 卓达集团参加了《2015 上海国际建筑工业化展览会》, 并为全球客户带去了一栋450 平方米的三层3D模块化建筑, 共有26 个模块, 平均10 分钟起吊一个模块, 260 分钟 (4 小时20 分钟) 组装完毕 (图10~ 图11) 。

卓达集团这栋445 平方米的三层3D模块化建筑从原材料制造、到房屋模块制造、房屋模块运输、现场吊装、用户使用、乃至70 年后可能的报废, 全寿命周期都是绿色的。对环境不会造成任何破坏, 是真正的可持续性、可循环使用的绿色建筑。

卓达集团这栋3D模块化建筑几乎100%在卓达集团威海的住宅工厂车间内制造好, 包括室内外装修, 水、电、灯具、厨房、卫生间等 (图12、图13) 。

卓达这栋445 平方米的三层3D模块化建筑基本配置有客厅、门厅、门廊、主卧室, 多间次卧室、卫生间、冲浪浴缸、沐浴间、棋牌室、家庭影院、咖啡间、飘窗、阳台等诸多建筑要素。

(二) 徽派建筑

2014 年, 卓达集团黄山项目地采用卓达新材建造了一栋徽派建筑 (图13~ 图16) , 项目简要介绍如下:

建筑地点:安徽黄山卓达集团新材项目地;

建造时间:2014 年12 月1 号~2015 年2月1 号 (施工时间60 天, 中间约有20 天雨雪天气, 实际施工时间不足40 天) ;

建筑风格:徽派建筑;

建筑结构:重钢格构梁柱, 冷轧轻钢楼面和屋顶, SIP外墙、轻钢女儿墙和马头墙;

主要建筑材料:卓达集团新材

建筑面积:3000 平方米建筑层数:2 层 (带上人屋顶)

从建筑外观效果来看, 与当地采用传统建筑方法、建筑材料建造的徽派建筑没有差别, 甚至无法区分。

但是采用卓达集团新材建造的徽派建筑不但施工速度快, 而且性价比高, 能够满足徽派建筑的各种建筑造型要求, 其抗震、抗风性能远远大于传统徽派建筑。

一面3m×4.8m的卓达集团SIP墙体从起吊到安装好仅仅需要7 分钟 (图17~ 图19, 传统砌砖大概需要1 到2 天, 而且只是毛面, 需要抹平、贴砖等后续工序) , 随着施工机械的完善和工人熟练程度的提高, 这个记录将很快就被打破。

光就这一点, 就说明采用卓达集团新材制造的SIP墙板不但一次就解决了建筑美学、建筑结构和建筑保温三大建筑难题, 而且施工快捷、尺寸准确、稳定。

由于该建筑体量大, 可以多工位同时施工, 只要施工组织管理到位, 建造速度还可以进一步提高。

同样, 5m×5m的楼面模块, 也仅仅需要几分钟就安装就位 (图20) 。

采用轻钢结构可以轻松实现马头墙的建筑造型 (图21) 。

集团信息化探索与实践 篇8

在红塔集团工会办公桌上,放著三张同样的画有三颗心、三棵绿色葱笼的小树、写有“三颗感谢、感恩的心”的贺卡。这是红塔集团一位身患绝症,入院两个月即离世的职工家属送来的心意卡。这位职工家属没有固定工作,其中一个孩子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还有年老的父母尚需赡养。得知情况后,集团工会领导及时主动入院慰问,并送去了救助金,缓解了职工家庭的困难,使这位职工在有生之年感受到了集团党政和工会的深切关爱,并带着这份温暖离开了人世。

这在工会帮扶和“送温暖”工作中也许仅是极为普通的一例,却深深触动人心。2012年,正值全国“送温暖”活动开展20周年、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10周年,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送温暖”工程作了重要批示,要求:不断健全送温暖机制,推动工会帮扶工作实现常态化、长效化。

回眸20年,红塔集团工会顺应国民经济和烟草行业改革发展大潮,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和工人阶级互助共济的光荣传统,不断满足并解决职工群众现实需要和切身利益问题,完善帮扶体系机制,拓展帮扶内容形式,为红塔集团这个拥有一万四千余名职工的大型烟草国有企业的和谐稳定与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内生动力,提升了企业的“软实力”。

爱与责任

伴随帮扶工作一路前行

一直以来,烟草行业和企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积极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作贡献。当前,构建和谐成为中国烟草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烟草企业也同样面临着构建企业内部和谐与外部和谐的双重责任。随着行业、企业的改革发展,烟草企业的职工其生活工作条件、收入待遇得到不断改善和提高,切实体现了企业与职工共建共享、共同发展的精神。但是仍有不少职工因患恶性肿瘤、肾衰等重特大疾病或车祸等突如其来的灾难或器官移植等情况,陷入困境或返贫,尤其是不少离退休老职工,由于年龄、疾病、家庭等多种原因,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生活困难。

职工稳,企业稳,社会稳。对困难职工的帮扶与送温暖工作,在暖人心的同时,更起到了稳人心、聚人心的重要作用,企业帮扶体系作为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企业发展营建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红塔集团领导时刻将职工冷暖放在心头,对困难职工倾注了极大的关心。这些职工特别是那些困难老职工,为企业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在遇到困难时更需关心帮助他们。这既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所在,也是维护职工权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0年来,伴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和企业改革发展,红塔集团职工帮扶和“送温暖”工作不断前行,从生活救助、工伤助残不断向医疗救助、心理健康援助、人文关怀、子女入学、就业等综合性帮扶拓展。

一直以来,红塔集团工会坚持对自建厂以来的共150余名困难职工及困难职工遗属进行生活救助,为他们解决一定的生活困难。

1999年起,在坚持职工生病住院慰问、生育慰问、困难职工及遗属慰问的基础上,坚持在春节前夕开展对70岁以上高龄职工和困难职工及遗属的送温暖工作,使他们在传统佳节倍感温暖。

2006年以来,积极参加云南省职工医疗互助活动,为生病住院的职工减轻医疗负担。

2007年起,开展“姐妹牵手爱心”活动,捐助优秀贫困女大学生和帮助、慰问身患重病女职工,成为女职工奉献爱心的特色品牌。

2009年以来,建立困难职工信息化管理档案,提高了帮扶的及时性与动态性,目前共建有285份困难职工档案。

2010年起,针对职工所关注的子女入学、就业等热点焦点问题,开展职工子女升学入学奖励,鼓励职工子女读书成才,尽力为职工解除后顾之忧。

2011年,启动实施《红塔集团职工爱心帮困救助金实施办法》,对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随着集团改革重组,一体化整合要求,救助范围从集团本部玉溪扩大到集团省内各厂,并按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规范统一帮扶救助办法和标准,使帮扶和“送温暖”工作这一工会工作品牌成为促进相互融合,共享改革成果的重要载体。

完善帮扶体系机制

促进帮扶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近年来,中央明确提出“保民生,稳增长,促发展”的要求,烟草行业也将促进“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健康发展”作为行业当前重要任务。在“十二五”发展的重要转型阶段,在企业全面、协调、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更需完善帮扶体系,健全帮扶机制,促进企业和谐稳定。红塔集团工会组织围绕“党政所需,职工所盼,工会所能”,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总体要求,依托四级工会组织架构体系,从满足职工群众合理诉求,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角度出发,从建章立制入手,不断完善机制,切实体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使职工最大限度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是依托集团四级工会组织架构,完善帮扶体系,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分层帮扶,全面覆盖”。在建立健全完善集团四级帮扶体系的基础上,坚持开展入户调查,健全困难职工电子信息档案,以便于及时掌握职工困难情况,及时进行帮扶,切实发挥工会组织“第一知情人”“第一帮扶人”的作用。

二是启动实施红塔集团爱心帮困救助金,极大地促进了帮扶工作的常态化和长效化。近些年来,爱心帮困工作主要靠工会经费支出与职工个人捐款,数量有限、受益面相对较小,且标准不统一,可比性不强,不利于集团帮扶工作的统一管理。近年,随着物价提高,一些困难职工生活水平受到影响。在集团党政的极大支持下,集团设立了“红塔集团爱心帮困救助金”,救助金主要由集团福利费拨付、工会经费开支和职工个人募捐三部分组成,设专用账户进行管理。2011年《红塔集团爱心帮困救助金实施办法》正式启动实施,建立了规范、公开、透明、公正的运作流程。

三是建章立制,促进帮扶体系的制度化、规范化。近几年来,随着企业一体化整合的推进,企业改革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对集团和各卷烟厂工会帮扶形式、标准、范围进行梳理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红塔集团职工爱心帮困救助金实施办法》《红塔集团职工子女入学奖励办法》《红塔集团职工亲属丧葬补助费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制度,以制度化形式统一了困难职工补助费、员工亲属丧葬补助费、女职工孕产哺乳期待遇等12项费用标准,有效促进了帮扶工作一体化,极大地促进了企业间的融合与共同发展。

“六个拓展”,播洒爱与温暖

近几年来,本着以职工为本,切实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服务企业改革发展大局的原则,集团常态化、长效化爱心帮困救助机制逐步健全,帮扶工作实现了六个拓展:

一是帮扶资金渠道来源上实现拓展。资金来源以集团福利费支持一部分、工会自筹一部分、职工自行捐助一部分组成,企业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和实际救助情况每年定额拨付。2011年,仅首次募集职工个人捐款就达120多万元。

二是帮扶层次实现拓展。以集团工会四级组织架构为基础,建立四级帮扶层级,根据帮扶对象、困难程度、救助金额、帮扶方式由集团工会组织分层次给予帮扶。

三是帮扶时间上实行了拓展。从原来主要集中在“春节送温暖”的传统性慰问活动,拓展为主要通过集团和各厂两级爱心帮困救助金管理委员会统一研究审核,在公示后进行救助慰问的形式,在慰问时间上,充分结合“春节”“中秋”开展慰问,并根据职工特殊情况及时或不定期进行帮困慰问。

四是困难职工档案管理方式进一步拓展。实现特困职工档案信息化管理,目前集团共整理建立困难职工电子档案200多份。

五是帮扶对象进一步拓展。企业形象和企业美誉度进一步得到提升。帮扶对象不仅包括集团在岗困难职工,还包括离退休困难职工及其亲属、遗属,同时根据情况,适当扩大到困难劳务工中。2011年,共救助370人次困难职工,发放救助金额150多万元,其中,对符合条件的15名困难职工遗属和6名劳务工进行了爱心帮困,发放救助金10万余元。

六是帮扶工作职责进一步拓展。结合企业发展,职工关注的热点与焦点,切实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自2010年實施《职工子女升学入学奖励办法》,两年来,共对300多名考入二本以上的职工子女进行奖励,极大地鼓励了职工子女学习成才;积极协调地方教育部门,为职工子女入学创造良好条件,尽力为职工解除后顾之忧。在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下,帮助职工子女转变择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更好地为职工子女就业提供资源信息。医疗方面,开展职工互助医疗、补充医疗保险、健康体检、健康咨询讲座等工作,尽力为职工服务。

上一篇:第一册 5、2地球上的水2课时下一篇:学习案件防控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