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舒婷诗的创作风格

2024-07-04

论舒婷诗的创作风格(精选8篇)

论舒婷诗的创作风格 篇1

学科论文

论王昌龄七绝诗的艺术风格

年 级: 2010级 学 号: 102001040019 姓 名: 胡振鹏 专 业: 汉语言文学四班

二零一二年六月

论王昌龄七绝诗的艺术风格

【摘要】王昌龄,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字:少伯,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 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

【关键词】诗歌风格

送别诗

含蓄 以小见大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所作之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尤其是将七绝推向高峰,故人称“七绝圣手”。其诗歌体裁很大一部分是易于入乐的七言绝句。内容基本上选用乐府旧题来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他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想象力。其诗歌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和谐,意境深远,耐人寻味。他的许多描写边塞生活的七绝被推为边塞名作,《出塞》一诗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由于王昌龄的诗歌最专于七绝,并且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人称其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唐代著名的诗人,在七绝方面都有过人之处,特别是送别诗的感情都带一个“真“字,王昌龄是仁而真,“得罪由己招,本性易然诺”,殷蟠也说他“奈何晚节不矜细行,谤议沸腾,再历遐荒,使知者叹惜。’可谓“一片冰心”。王昌龄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被后

世称为七绝圣手。如《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又如《从军行》等,也都为脍炙人口的名作。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细腻生动,清新优美。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同样为千古名作。沈德潜《唐诗别裁》说:“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

一、融情于景。

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就是情景妙合,意深情切,以少总多,内涵丰富的艺术珍品。它从个别中体现一般,意境深远,节奏明快,格调自然,细腻动人。如这组诗的第一首: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杳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此诗写在青海戍边的战士,抛妻弃子,远离家乡,不堪忍受饥渴冻馁之苦而引出的愁绪。在当时,征戍者那种厌战思乡的情绪,是普遍存在的。于是一幅完整的画面便兀现在读者眼前:在那荒漠边塞、烽火城西,燃火报警的百尺楼上,一个离乡戍边的战士,在值勤燎望。他站在高高的戍楼上,远望着夕阳西下的黄昏蓦景,从青海湖面吹来阵阵策瑟寒风,感到秋意袭人,孤独寂寥,心绪悲凉。在这孤独寂寥的环境中,远处偏偏又传来阵阵呜呜咽咽如泣如诉的《关山月》曲调的羌笛声。这缕缕笛声,幽怨哀婉,更加激起人的离情别绪。所以他很自然地想起了“万里”之外的“闺房”的爱妻,同时想到自己在荒漠的边塞思念着她,而“万里”之外“闺房”中的爱妻怎不想念我呢?可是彼此相去千万里,徒劳相思而不能相见,也只好无可奈何罢了。此诗前三句是景语,为的是创悲凉凄抢的环境气氛,给抒发边愁闺怨作铺垫,后一句是情语,通过“无那金闺万里愁”这一点睛之笔,把征人与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而造成他们远隔“万里”,彼此不能团聚的原因,正是统治阶级的穷兵默武。因此,此诗所流露的不仅是征人思妇彼此怀念的感情,也流林出作者对统治者连年征战的怨演。全诗写得情真意深,委婉曲折,意境浑然,耐人寻味。

又如《从军行七首》组诗之二,仍是写边愁,但却另涉笔墨: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弹不尽,高高秋月下长城。此首紧承上首,虽述边愁,却别开生面,一改黄昏向晚,独坐戍楼,湖风扑面,通思报弓望之景,而是军中作乐,琵琶弹奏,舞姿翩翩,通霄尽欢的场景。诗人把自己对开边默武的谴责之情,通过写征戍者因军中宴乐而引起的复杂感情曲折地表现了出来。短短的四句诗,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情韵无穷的艺术境界:在一个深秋的夜晚,秋风习习,军中有人奏起了新的乐曲,跳起了新的舞蹈,但戍边者所感觉到的却“总是关山旧别情”。怎么也改变不了《关山月》歌词包含的离情别绪。尽管调子再新,舞姿再变花样,也驱不散戍边者内心的无限惆怅,反倒更添一番新愁。末句以景结情,在无可奈何中,抬头遥望,月照长城,莽莽苍苍,绵亘起伏,景象壮阔而悲凉。

二、含蓄婉转

在昌龄的笔下,即便是对昏庸的统治者或无能边将的鞭笞,亦多表现出含而不露、隐曲婉蓄的审美特点,“运用借端托喻,从反面侧面暗示微挑的手法,起到词约义丰小中见大的效用。”③如被后人誉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的《出塞》可为著例: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边关烽火,长年难息;从军万里,征人未还。对此,人们不禁要问: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何在?“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这两句以曲折含蓄之笔,回答了问题的根结所在——实乃缺少象飞将军李广那样的英明边将。“但使”、“不叫”这一假设句“用常得奇”,十分精当。它没有正面直接对那些无能之辈力加斥责,而是借对古代威震匈奴、令敌闻风丧胆的飞将军李广的向往、赞慕来表达

对唐王朝边将的否定鞭笞。用语旁敲侧击,含蓄婉转,但言近而意遥,所谓“语不着色相,情意独至”,似“漫然成诗”,却“自有含蓄托讽”,大有“辞前意”。而同是表现对昏庸边将批判否定内容的,在高适的笔下则写为“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前者偏师取胜、借端托喻,后者则笔锋犀利,直接明快,其异显然。

三、以小见大

从盛唐的七绝来看,李白创作的主要艺术特征是在泼墨描绘自然山水的雄奇壮丽中,寄寓豪放不羁的激情,”高适、岑参等诗人则以大笔勾勒边塞的奇风异俗见长,与众不同的是,王昌龄的七绝侧重于选取生活细节,细致深入地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具有以小见大、言简意深的特色。如诗人的《从军行)之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诗的后两句,先对久已磨损的恺甲作细节刻划,典型地表现出战场生活的艰苦长久,然后以人物表白的坚定信念作结。一方面是久戍思归的苦痛,另一方面是保卫边防的必要,这是军旅生活存在的客观事实。诗人没有回避矛盾,而是将两者高度概括,统一于士卒的内心活动,把无人体恤的怨苦之情和戍守边关的责任心一同真切地反映出来。笔触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作品也就更深刻地揭示了边塞生活的内涵。人的艺术佳作,并不在于文辞的华美,而在于描写的真实和深刻,在于体现作者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和高度认识。王昌龄的七绝不仅写景真切,抒情深挚,而且情景妙合,耐人寻味,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论舒婷诗的创作风格 篇2

戏剧小品虽然是某一片断、某一瞬间的人物内心冲突、情绪和心态的自然展现, 但对于作为独立艺术样式的戏剧小品来说, 这“某一片断”或“某一瞬间”都是相对独立的。所以, 戏剧小品仍需要通过构置戏剧情节, 来展示所表现的社会生活。仍是要以塑造人物生动的艺术形象为主要目的。并要求在短暂和瞬间的情节演进中, 抓住人物最具典型、最富于代表性的的细节, 来凸现人物性格中最本质的特征。并且通过人物性格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来编织和组织戏剧小品的戏剧情节。反过来, 又是以情节的不断发展, 来展示生动的戏剧人物形象。

如戏剧小品《张三其人》, 就是通过雷雨前的人物瞬间的心理变化, 来展示张三欲做好事, 想帮助收起别人洗的衣物, 但又怕被别人误解的内心困惑。揭示出人际间需要以诚相待、相互理解的重要性。再如戏剧小品《产房门前》, 就是通过一个农民丈夫和一个区干部丈夫二人, 在对待自己妻子生男生女这一问题上的不同态度, 把二者在自己妻子产前与产后这一短暂时间内的不同心态变化, 以及内心的矛盾冲突, 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并通过产前产后二人不同心态和表情变化的强烈反差, 使人物形象较为丰满和生动地凸现出来。可以说, 两位丈夫形象的鲜活性和生动性, 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在他们各自的妻子从产前到产后这一短暂戏剧时空的突变过程中完成的。这里主要就是通过瞬间戏剧情节的变化, 来促进人物形象的塑造。反之, 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又会促进戏剧情节的不断向前发展。再例如喜剧小品《秧歌情》中, 老村长由再也不吹唢呐、扭秧歌, 到又重新拿起了唢呐, 扭起秧歌, 也有一个相对较为完整的戏剧情节发展过程。这主要是通过老村长一连串的短暂、细微心理变化的自然展现, 揭示了老村长这一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 向我们展示了老村长性格发展变化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了老村长这一人物形象的简洁塑造。这一变化过程虽然简短, 但不能说不是一个相对较为完整的情节发展过程。戏剧小品《招聘》, 就是通过三个不同应聘者在陪酒前后的过程, 分别向我们展示了三个应聘者的不同性格特征。并以此揭示和批判了某些单位和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 采取某些不正常手段的不良社会现象。

这个戏剧小品以招聘———应聘———受命———复命, 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情节发展过程。只不过由于受戏剧小品舞台时空的限制, 使这一戏剧情节发展的过程更为简练罢了。情节简练, 并非没有情节。它主要通过情节发展过程中的时空转换、幕后处理等手段, 留给观众更多的发挥和想像余地, 使观众和演员共同完成这一情节的创造。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曾说过:“情节不是故事, 一连串的情节, 有了脉络, 才是故事。”这话说得十分的精练,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一个完整的故事是由很多的、一连串的不同情节, 通过一条或几条线索, 把它们有机地连接起来构成的。由此, 我们是不是可以说, 作为独立艺术样式的戏剧小品, 不一定有完整的故事, 但却要有相对完整的情节呢?回答的结论无疑是肯定的。因为戏剧小品, 所截取的生活“片断”和“瞬间”, 尽管都较为短小, 但大多数都是相对独立的。很多作品都有人物性格的发展轨迹, 虽然这轨迹是短暂和细微的, 但却相对较为完整。因而可以说, 作为独立艺术样式的戏剧小品, 是有相对完整的戏剧情节的。从上面我们对《产房门前》、《秧歌情》、《招聘》等戏剧小品的分析来看, 戏剧小品不仅可以揭示出人物瞬间的心态变化, 还可以通过对生活的集中、概括和提炼, 生动鲜明地表现出人物性格中最具本质意义的基本特征。

浅论苏轼政治诗的创作动因 篇3

据清人王文诰辑注,今人孔凡礼点校之《苏轼诗集》存诗约2700余首,其间政治诗所占比例不过十分之一,然而在多年前吴鹭山、夏承焘、萧湄位先生合著的《苏轼诗选注》前言部分指出:苏诗“题材丰 富,内容广阔,几乎现实生活中的一切,无不进入诗作。而表达诗人对于政治和社会现实的态度和观点的政治诗,所占比重虽不大,却是苏诗的重要部分”①。无独有偶,在王水照先生的《苏轼评传》中,王先生也提出:“这些政治诗毕竟表达了诗人的政治态度和对于社会重大问题所持的观点,仍是苏诗的一个重要内容”②。可见前辈学者都对于苏轼的政治诗有着极为重视的态度,政治诗也的确是苏轼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苏轼创作政治诗的动机何在呢?

一、政教传统影响下的诗歌创作

中国古代文人向来喜好议事论政,子产发论政之言,《论语》有《为政》之篇;《小雅》唱生民之苦,《离骚》有忧国之痛。士子儒生,以经时济世,为官做宰为人生目标,关注家、国、天下之大事,以一己之心,悯百姓之生计,察君上之得失。存乎于心,发言则为文、为诗。以文论政,则谨严方正;以诗言事,则讽喻悲悯。兼之,诗以言志,故观其政治诗如观其人、其才、其德也。

可见中国的古典诗歌深受传统政教文化的影响。陆晓光在《中国政教文学之起源——先秦诗说论考》曾概括道:“文学的这一功能被规定得如此明确,被强调得如此重要,乃至被推崇得如此崇高,这在世界文学史上却绝无仅有……古代中国文学从它诞生开始,便具有鲜明的政教性格,并且正是这种性格,奠定了以后文学传统的基础”③。在诗歌中反映社会现实、朝政大事、国家的兴衰治乱、民生百态,早已经成为古代文人的自觉选择。所以我们看古代文人诗集,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与政治相关的内容。而在这种传统影响下的中国古典诗歌,从一开始在为“家国天下”而歌唱,为“社稷百姓”而忧虑。千百年来,纵使朝代更迭,世事变迁,这种忧国忧民的声音不但没有停止,反而愈加响亮。屈原《离骚》,鸣贬谪之悲声;相和歌词,言民生之疾苦,而这其中犹以白乐天、杜少陵成就最高。苏轼在诗歌创作中曾转益多师,对于杜甫和白居易的诗歌都有过学习的经历,在学习他们的诗歌创作技法的时候,政治诗绝对是极为重要的内容。

二、宽松的政治环境

苏轼青年时期尝作一首《和子由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溪堂读书》,诗曰:

桥山日月迫,府县烦差抽。王事谁敢愬,民劳吏宜羞。中间催早噢,欲学唤雨鸽。千夫挽一木,十步九八休。渭水涸无泥,苗堰旋插修。对之食不饱,余事更遍求。

诗中那些扛着木头的农民,在重荷之下,十步便需要休息八九次,为的是给仁宗皇帝修陵墓。而官吏则不顾农事与百姓的死活,很早就将农民催促起来,仿佛唤雨的鸽子一般。这样的劳役,让田地荒芜,百姓难以吃饱,这样的状况让苏轼深受触动,于是写下这样的诗句。在其他朝代,议论当朝皇帝是重罪,而苏轼却直言不讳,这也是宽松的政治环境带来的语言自由化。

在宋代有着极为宽松的文化政策,太祖皇帝完善科举制度,增加进士的录取名额,培养文官,还定下“不杀士大夫与上书言事者”的祖训,以鼓励士人来参与政治活动。在这种宽松的文化管理条件下,使得在当时社会呈现出空前“民主”的政治环境。

而一生仕宦的苏轼,生处在那个“开口揽时事,议论争煌煌”(欧阳修《镇阳读书》)的时代,在当时议论时政成为了一种社会风潮。苏轼的同门曾巩尝提及宋人好发议论曰:“论古今治乱得失贤不肖, 必考诸道, 不少贬以合世”④。程颐则称当时士人:“以天下自任, 论议褒贬, 无所规避⑤。在这样的社会风潮的推动下,在诗歌中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也就不再鲜见了。

三、庆历精神影响下的谏官心态

苏轼初登朝堂的仁宗年间,还发生了一场以范仲淹为首的“庆历变法”,苏轼的老师欧阳修也参与其中。这场变法虽然并没有像王安石变法一样给苏轼的仕途带来决定性的影响,但是在庆历新政中所倡导的士人精神,却给苏轼后来的政治生涯打上了不可磨灭的谏官印象。

宋朝以前,御史台和谏官,职权还没有相对独立,而宋仁宗却将它独立起来,监督的对象转向以宰辅百官,并直接向皇帝负责,职权也相应扩大了。还特许台谏官可以“风闻言事”,奖励他们“异论相搅”,使台谏可与中书争衡。苏轼的老师欧阳修,便在谏净中崛起,虽然历遭困折,但不改其谏官本色。苏轼对于这种制度大加称赏:“风采所系,不问尊卑,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故仁宗之世,议者讥宰相但奉行台谏风旨而已”⑥。这种不畏强权,为国为民的政治精神,深深的感召着苏轼,苏诗中大量政治题材诗歌的出现,也就顺理成章。苏轼尝自称自己身上有“制科人”之习气:

轼少年时,读书作文,专为应举而已。既及进士第,贪得不已,又举制策。其实何所有?而其科号为直言极谏,故每纷然诵说古今,考论是非,以应其名耳。人苦不自知,既以此得,因以为实能之,故饶饶至今,坐此得罪几死……妄论利害,搀说得失,此正制科人习气。 ⑦

论舒婷诗的创作风格 篇4

论文题名:浅谈舒婷诗歌创作的思想意蕴与美学特色

学生姓名:王起琴

学 号:20091630130041 指导教师:马来者 专 业:汉语言文学 年 级:09年春季本科班 学 校:海西广播电视大学

青海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目 录

一、内容摘要„„„„„„„„„„„„„„„„„„„„„„„„„

二、关键词„„„„„„„„„„„„„„„„„„„„„„„„„

三、舒婷简介„„„„„„„„„„„„„„„„„„„„„„„„„

四、舒婷诗歌的思想意蕴„„„„„„„„„„„„„„„„„„„

(一)探索性„„„„„„„„„„„„„„„„„„„„„„„

(二)深刻性„„„„„„„„„„„„„„„„„„„„„„„„„

(三)社会性„„„„„„„„„„„„„„„„„„„„„„„„„

(四)进步性„„„„„„„„„„„„„„„„„„„„„„„„„

五、舒婷诗歌创作的美学特点„„„„„„„„„„„„„„„„„„

(一)自然美„„„„„„„„„„„„„„„„„„„„„„„„„

(二)抽象美„„„„„„„„„„„„„„„„„„„„„„„„„

(三)高尚美„„„„„„„„„„„„„„„„„„„„„„„„„

(四)意境美„„„„„„„„„„„„„„„„„„„„„„„„„

青海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内容摘要】:舒婷的诗对传统诗歌艺术规范的变革和反叛,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新鲜的审美经验。意象化、象征化和立体化,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舒婷的诗高扬主体意识,以意象化方式追求主观真实而摒弃客观再现,意象的瞬间撞击和组合、语言的变形与隐喻构成整体象征,使诗的内涵具有多义性。捕捉直觉与印象,用情感逻辑取代物理逻辑,以时空转换和蒙太奇造成诗歌情绪结构的跳跃性和立体感,使诗歌情绪内涵获得了弹性张力空间。

【关键词】:诗歌艺术,诗歌创作,主题意识,思想意蕴,美学特色,情感体验,朦胧诗,现代诗歌艺术

苏轼诗的特点和风格是什么 篇5

一、坚持现实主义的主题

苏轼是一位关心民众,有志于经世济民的人,他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着针砭和嘲讽的态度,在诗词创作中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他入仕后勤于政务,又多次遭贬谪,有机会接触下层社会,常常把耳闻目睹的民间疾苦写进诗中。如《送黄师是赴两浙宪》写水灾后江浙人民的艰难,《夜泊牛口》写沿江居民的生活苦痛,《吴中田妇叹》则反映了当时赋税深重,谷贱伤农的境况。这些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轼对民众疾苦的关心。

二、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学者们一般认为唐朝以前的诗歌内容较窄,格局较小,明代李东阳说:“赖杜诗一出,乃稍为开扩,庶几可尽天下之情事。韩一衍之,苏再衍之,于是情与事无不可尽”就创作风格而言,王安石、黄庭坚、陈师道等人的诗作或许比苏诗更要突出、鲜明,但若论创作成就,苏轼则是出类拔萃的。在内容的丰富、题材的广泛、形式的多样、情蕴的深厚等方面,苏诗都是独树一帜的。他晚年写了一百多首和陶诗,颇具特色。

关于王维山水诗的创作心理透视 篇6

时间:2010/6/28 20:35:00 来源:论文天下论文网

论文摘要:王维是山水诗大家。他的山水诗和婉清雅、意新理惬,超凡脱俗。本文试从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的社会心理定势、诗人的人生遣际和生存境遇、独特的美感经验和审美哲学三方面探讨王维个性化的创作心理的形成及其对王维山水诗风格的影响。

宋朝方回说王维山水诗有“一唱三叹.不可穷之妙”。法国文艺理论家泰纳说:“如果一部文学作品内容丰富。并且人们知道如何去解释它.那么我们在这部作品中找到的.会是一种人的心理”。山水涛最讲究意境的营造。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特有的重要范畴,是一种主观情意和客观物境互相融合的艺术境界。客观物境下,有什么样的主观情意是由个性化的创作心理决定的。王维山水诗的风格,空闲静寂中见清新淡雅.“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胡应麟<诗薮》).这种审美感受的产生就是包含了诗人主观审美意识的独特的创作心理的作用。前人对于王维山水诗的研究.多见于诗篇的艺术魅力、诗画意境方面.本文想试从王维个性化的创作心理的形成及其对王维山水诗风格的影响方面进行一些探讨,以求对王维的山水诗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一、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的社会心理定势

人是社会的产物,诗人也是。他总要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道德意识、社会时尚都会在诗人的内心打下深深的烙印,影响着诗人的性格及其作品。盛唐时期的社会心理定势也深深作用于王维的心灵之上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王维的山水诗风格。

<庄子·善性>中讲:“当时命而大行乎天下,不当命而大穷乎天下.此存身之道也”。这种达通穷退的做法是中国文人士大夫习惯的生活方式,自然也是王维的一种心理积淀。儒家的一贯主张是积极“入世”。但<论语·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侍座》却很明白地表示出孔子最赞同的是“浴乎沂,风乎舞霓,咏而归”的生活方式,这就又使中国文人的哲学观念、生命方式中又浸润了一种“功成身退”的思想。退就是隐逸.这种隐逸当然不是完全遗世,而是在求一种闲静清幽的环境和淡泊寡欲的心态。可见.对于生命,不论过程如何,在结果上.中国文人有大体一致的趋同:相忘于江湖。这种心理状态.再与个人的的生活状况相结合.就形成了文人亦官亦隐的流俗。所以虽然盛唐的最强音是建功立业,但王维的一生还是有了三度隐居。嵩山、终南山、辋川.却始终没有解印挂冠。即使在他晚年“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也是在退朝之后。这种生活方式的心理背景极大地影响了王维的山水诗的创作。王维的诗,虚实相间,空灵恬适,于空山古木、水尽云生的表层的美外,还有一种对生命方式的认知、探求和选择的心理括动。如<自石滩>:“清淡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沙明月下”。色彩明丽.清爽如画.又富有生活气息,读者可以触摸到诗人对自然、纯真的美的追求。又如《竹里馆》:“独坐幽笪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却另有一番空明澄净、清幽绝俗的美.让人顿生一尘不染、万缘皆灭之心。

王维的绝大部分生命是在盛唐时期渡过的,安定的社会环境、统治阶级的默许使佛学大兴.王维的母亲也是一个忠诚的佛信徒.这就使王维深受佛学尤其是佛学中的南北禅宗的影响。王维在<请施庄为寺表>中自言,“褐衣疏食.持戒安掸,乐往山林.志求宁静”.足见诗人浸研佛学之深。王维还有“诗佛”的称号.可以算是佛学影响其山水诗创作的明证。王世祯在<渔洋诗话>中评价王维的山水诗是“字字入禅”.确实.王维的大量山水诗中都呈现出伟样的风貌。如<过香积寺)“薄暮空潭曲.安排制毒龙”。“毒龙”之典,出自<涅经>.指内心妄念。这是直接以禅语入诗;<归辋川作):“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这里的牧童、钓者、远山、自云.都是自由自在地生活着;各得其所。这种美与佛家进入样定时轻闲安悦、怡然自得的心理状态相仿.这使诗里充满了禅悦;《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近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大自然的一切并非枯寂乏味的。而是宁静中富有生机。且人与自然完全合为一件,这是佛家“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境界,这使诗中又有了掸的理趣。

二、本人的人生遣际和生存境遇

人们所以能清楚地在作品中看到作者的生活,是因为作者的生活对作品内涵有着一种显著的影响。王维以山水诗表现其对生命的认识和自我价值的理解,是从山水到人生的影现。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生存境遇、对沧桑人世的认识感悟对他诗的创作心理的形成及山水诗的风格显现出强烈的作用力。

王维21岁进士及第,也有“强学干名利”(《赠从弟司库员外求>)的抱负.也曾有“得意遂志”的时节。公元737年,王维去凉州劳军,滞留了两年多,天高地阔的草原、浩瀚苍凉的大漠,迥异于长安的塞上风光不仅开阔了他的视野,而且使他的心胸为之宽广。他笔下描摹山水的诗句也一变而为激昂豪放雄浑的格调.表现出热烈、积极、奋发的人生态度。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奇丽壮观的自然景色如在目前。又如“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陇西行》,紧张的气氛中是镇定、自信的情绪。开元28(公元740年)年,王维又去襄阳主持考试,长江的惊涛拍岸。一泻千里的奔腾之态使他的山水诗也显现出磅礴的气势。“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汉江临眺》)极写水的波澜壮阔,浩荡无涯。可谓诗家俊语。“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日暮时分,烟水苍茫,江潮幕天席地的汹涌情状仿佛如见。很明显,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生经历便不会有这种只有阔大山河才能激发出的逸兴豪情。自然,王待也少了一个丰富的层面。

仕宦的得意是暂时的,王维的心里更多体验自0是失意的落寞。诗人仕途坎坷,做官不久即被贬.有r隐居的萌芽。三十多岁后,因张九龄举荐,诗人始获一个稍展才华的机会.回到长安,不久,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又取代了张九龄为相,王维自然不肯与这样的人同流合污,少年的热血也渐渐冷却。“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寄荆州张丞相)).诗人再生退隐田园之意。只是并没马上付诸行动。直到天宝3年,他才选定_r处世之道:结魏阙于山林,著冠带而掸诵。这种选择包含多种因素。《后汉书·逸民传序》中有一段谈隐居之圈的话,“或隐居以求其志,或瞄避以全其道,或静己以镇其躁,或去危以图其安,或垢俗以动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情”,多少也道出了王维的部分心理。王维传世的山水诗.大都写于他在终南山、辋川隐居期间,可做他心路历程的证明和反映。“欲知禅坐久。行路长春芳(<过禅师兰若》),反映了诗人耽于禅境中从而获得生命智慧之道的愉悦。“古人非傲吏交.自阙经世务,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漆园》~诗在解释自己亦官亦踌的行迹时悄然抒发了自己的无奈黯然之情。

天宝l5年,王维在安史之乱中被迫受伪职,虽蒙赦免。但至此,他心中便常被犯罪意识萦绕,“岂不自愧于心。……内省,无地自容”。这种内愧的心理使他不得不“悠然策藜杖,归向桃花源”(),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归蒿山作))之类的诗句,在王维的山水诗中触目可见。

三、独特的美感经验和审美哲学

王维的山水诗中,诗情、画意、禅境合而为一。构成独特的风格。法国布封说过:“风格就是整个的人”。可见,有着独特风格的诗作。其作者必然有着独特的灵魂。独特的美感经验和审美哲学可为独特灵魂的一类具体显现。

王维的心里有佛家寂灭一切的观念,但也有庄子“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焉”(《知北游>)的山水观念。求禅.使诗人不执著于“有”,对于荣华名利淡泊许多。惮宗讲究“即心即佛,见性成佛”.又使诗入不执著于“空”,不讲求剃度、缁衣、吃斋等空门的外在形式上。老庄的“天人合一”也影响着诗人,吸引着诗人将自己的生命投入到生生不息的宇宙生命中去。分享其中的永恒和宁静。王维的思想兼合佛道,这又决定了他的审美意识、审美倾向,这就使得诗人主动地选择了自然山水作为一种亲近和交往的对象,而山水诗也就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崇向山水林泉的审美哲学使王诗呈现出“静”的主要格调。“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青溪)).“明朋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瞑》),“谷静惟松响.山深鸟无声”((游感化寺》)等等诗句,营造了不同情调的幽静氛围。人作为个体,在与自然的交往中比其在与社会他人的交往中更为远离是非功利得失和矛盾冲突。自然有慰籍心理的作用。它的空秀宁静能够把个体的负重、疲惫从世俗纠纷喧嚣中释放出来.使之慢慢归于平和安静。王维是山水的获益者.他的诗也因之表露出一种宁静恬淡、安祥平和的意蕴。“经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临湖亭>)。全诗色调明快.读者可以想见波平风软、碧天无际、闲云悠悠的湖光山色并体味主人轻舟迎客、平湖把盏。吟诗交谈的悠闲情趣。言为心声,这首涛也是诗人平静、淡泊心态的一种证明。

谷鲁斯在<人类的游戏》中说:“我们会把自己内心同情产生的那种心情移置到对象上去。”常常带有一种孤寂心境的王维,其诗中的景物也多见孤寂的一面。“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诗人采用摄影的长镜头,从花扔发红萼写到鲜花盛开再写到花缤纷谢落。开也寂寞.落也寂寞。以花的开落之动反衬出山涧的幽静,而花的自歌自舞自开怀又不免让人生出“年年岁岁花相似”之类的感叹。诗中流淌着宁静寂寞的美,也有对孤独、对生命流逝的无奈。

诗人在与自然的相亲中内省、静悟.并通过个体对自然的感受去领悟宇宙和人生的无限与永恒。循着这样的心理.我们就可以了解诗人的这些诗句,“新家盂城口.古木余衰柳。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孟城坳))。“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华子冈))。前~首诗中有一种新旧兴废永恒循环的时间意识.后一首诗中有一种意境辽阔杳无边际的空间意识。这些诗里有超越的绝对的时空连续,正是这种超越使诗人生旷达、闲静、淡泊之心。“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以一个有限空间来吸收无限时间的延续,时空聚敛浓缩,构成人与物默然契合悠然神会的意境,透出高蹈出尘的光辉。

曹日昌(普通心理学>认为:“一切心理现象按其产生的方式来说都是反射”。王维山水诗作为他C·理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必定反射出他的心理。从其浑然天成的意境来看,主要表现了诗人在空寂清幽的环境下求平稳闲静和超脱的心理。“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云霞成伴侣,虚白待衣巾”(《戏赠张五弟))。诗人跟中的景色。经过他耽禅的心态,化成时而寂灭时而超然的诗境。这种诗境也是他心灵“无念”,“自性清净”的写照诗人的个性气质、艺术修养有别,形成的审美哲学、美感经验也会大相径庭.表现的诗境就有高低。

王维是南宗画派之祖。又精通音律,书法造诣也颇深,艺术的相通使王维对美的理解、鉴赏高于世俗,也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他以画家的眼光选择意象人诗.又以音乐家的听力捕捉音韵在诗里予以表现,这使他的山水涛。读之如观画听曲,“松禽风声里,花对池中影”,“细枝风乱响,疏影月光寒”,形成“诗中有画”和“百转流莺、宫商迭奏”(赵殿成《史鉴类编))的风格。

一边居官尘世,一边念念不忘参禅.王维的性格是软弱沉静的。选择在热闹红尘和寂寞空门的中间——山水林泉作常居之所实际是他在人境中追求孤独寂寞心理的一种外映.山水诗是这种心理的文化证明。诗人是个喜欢独处的人,他的涛中常常提到闭门,“虽与人境接,闭门成隐居”(《济州过赵叟家宴》),“闲门寂己闭,落日照秋草”(《赠祖三咏》),“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淇上即事田园》)。以一门一户将自己和喧闹纷逐的人世相隔。这种淡泊闲静避世的心态使王维的山水诗既凄清静谧又阴净空灵。如“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答张五弟》),“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辋川闲居赠裴迪>)等诗句。

“作家的观察力具有自己的特点”((文学创作心理学》)。所以.王维会把自己的个性气质、独特的美感经验和审美哲学自觉或不自觉地融汇在他笔下的山水意象上.构造出清幽又空灵的意境,在此意境中.又含着别致的顿悟,蕴藉着理性的思索。

论舒婷诗的创作风格 篇7

“艺术歌曲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体裁之一, 它用多样化的歌曲创作来表现对于生活与爱情的感受”[1]。当17、18世纪古典艺术歌曲出现时, 这种艺术形式就因其简约又丰富的艺术风格赢得了人们的钟爱。

一、艺术歌曲

“早期的艺术歌曲原意为短诗, 指一种反复使用同一音乐旋律演唱多段不同歌词的诗歌形式, 根据不同题裁分为世俗类与宗教类两种。”[1]严格地说, 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创作始于十八世纪德国的歌剧改革者格鲁克, 那称为chte, 为声乐与钢琴而作, 音乐成为诗歌更完美体现的辅助手段。

十九世纪德奥逐渐兴起的“艺术歌曲”, 是一种足以与歌剧或教堂圣咏平分秋色的声乐体裁。歌词多采用浪漫主义风格的一些著名诗歌, 演唱风格内敛含蓄, 通常与钢琴伴奏浑然一体, 其调性也不单一, 比如舒伯特的《夜与梦》等。

其中,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把德国艺术歌曲发展到了顶点, 他的艺术歌曲既高雅又通俗, 感情真挚, 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幸福和爱情的渴望, 完美的解决了音乐与语言的关系问题, 完成了音乐与抒情诗有机结合的使命。

二、舒伯特的生平及主要作品

1、舒伯特的生平、创作背景

“弗兰兹·舒伯特 (Franz Schubert, 1797—1828) 于1797年1月31日出生在维也纳一个市民的家里, 舒伯特从小生活在充满音乐气氛的家庭环境里, 自幼显露早熟的音乐才华, 父亲是他的小提琴启蒙老师, 还学习钢琴。”[2]l1岁时, 舒伯特以出色的童声担任了里赫田塔尔教堂合唱团歌手, 并进入寄宿学校。在学校里, 他在管弦乐队中担任首席小提琴手, 并指挥演奏了不少作品, 这使他接触了大量莫扎特、海顿、贝多芬等著名音乐家的交响曲、序曲和室内乐等作品。

从学校毕业后, 经历了一个重要的创作时期——1814年至1817年。这一时期里, 舒伯特受到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他创造了歌唱剧、歌剧、交响乐、序曲、钢琴小品等作品。除此之外, 最重要的是创作了300多首歌曲, 其中《魔王》、《野玫瑰》、《鳟鱼》、《死神与少女》等, 都显示出他在艺术歌曲创作方面的高潮个性的艺术特点。

1818年——1828年, 是舒伯特的创作趋于完善和成熟的时期。在他的作品中反映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内心活动, 并通过一些流浪者、失恋者, 以自我感受的方式, 深刻地反映了他在黑暗社会中的感受和痛苦。其中以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 (20首) 和《冬之旅》 (24首) 最为典型。

2、主要作品及艺术歌曲的结构和风格

在舒伯特不足32年的生命中, 他为后人留下了数量惊人的作品, 除部分失传或未付印外, 已出版的作品集共49卷, 100多部合唱作品、14部歌剧、9部交响乐以及其他大量声乐、器乐作品。

从音乐结构上, 舒伯特的600余首艺术歌曲, 大概可以分为4种类型。

(1) 简单分节歌形式:即诗词的每一段或每一节都重复同样的旋律。这种形式比较普遍, 它基于一个总的基调, 各段词都可以适用。如舒伯特的《野玫瑰》、《圣母颂》等。

(2) 全创作歌曲:即全曲从头到尾没有重复旋律的地方, 也可以说是所谓的通篇歌曲, 音乐要随着每一段情节的线索和诗词语言的变化而变化, 使表现力更加丰富。舒伯特的歌曲大多数是属于这一类的, 其中歌曲《魔王》可以说是通篇歌曲最好的实例。

(3) 变化分节歌曲:根据诗词内容不同, 在简单分节歌曲的结构形式上, 从旋律、和声、调式、伴奏等基础上加以适当的变化。声乐套曲《冬之旅》中的《菩提树》, 则是这类歌曲最典型的实例。

(4) 三段体形式:即首、尾段落的旋律相同 (或大同小异) , 中段作对比性的变化, 如《她的肖像》和《海滨》等。演唱时必须唱出全曲的起、承、转、合的关系, 方能给人以情感发展的逻辑性和匀称、谐和的整体感。

三、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及创作特点

(一) 音乐风格

舒伯特歌曲的风格各异, 初期的创作处于发展阶段, 还没有形成独立的风格。中期的创作才日趋成熟, 直到晚期, 舒伯特的创作都是在希望与失望, 光明与黑暗, 现实与理想之间进行的。因此, 中晚期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表现性、冲突性和深刻的哲理性。

再之, 舒伯特是处在历史发展的过渡阶段上, “他的创作深受贝多芬的启发和影响, 因而他继承了古典主义的精髓, 实现了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 他的作品也体现出古典和浪漫的二重性。”[3]

(二) 创作特点

1、完美的词 (诗歌) 曲结合

舒伯特十分重视文学诗歌对音乐的影响和在音乐进行中细致准确的运用独特的音乐语言表现技法。在艺术歌曲创作中, 歌词大多来自歌德、海涅、席勒等大作家之手。他对诗歌的理解非常细腻、深邃, 并运用调性布局、和声色彩和钢琴伴奏, 多层次的、准确而细致的揭示了歌词内容和人物的心理状态, 将诗与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例如他17岁时写的《纺车旁的玛格丽特》, 其歌词选自德国浪漫派诗人歌德笔下的《浮士德》。作曲家用音乐的语言描述了玛格丽特在纺车旁思念浮士德的心情, 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少女的内心情感世界。

2、简单个性的旋律特点

舒伯特歌曲中的旋律最有个性, 这也是他的作品中最突出的地方, 其中舒伯特艺术歌曲旋法上有以下特点:

(1) 简洁明快、流畅, 前面已经提到主题鲜明、易记上口。其中, 《摇篮曲》的主题就是以相隔小三度的Mi—Sol和加经过音的小三度Re—Mi—Fa组合而成的。

(2) 善于应用反复、模进加倒映的旋法, 如《流浪者之歌》

(3) 善于使用色彩性的变化音, 如《圣母颂》、《慕春》。

(4) 出人意料地使用休止符, 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如《玛格利特纺织歇》中最动情的地方。

(5) 大量使用器乐化的装饰音, 如双倚音、三倚音、颤音、波音、回音, 有些还是变化音, 如《圣母颂》。

3、丰富多样的调性变化

舒伯特艺术歌曲在调式的布陈和转换上表现出多彩的个性, 无论是《菩提树》、《魔王》中的同主音大小调转调, 还是《菩提树》中的一级关系调转调等等都很有特色。如《冬之旅》的调性布局共由24首附标题歌曲组成, 其中8首歌曲的主调为大调, 其余l6首主调全部为小调。

4、新颖生动的钢琴伴奏

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 钢琴伴奏已不再是以前歌曲中那种简单的辅助与衬托, 而是永远与人声享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让声乐和钢琴伴奏共同体现诗歌内容, 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相互衬托。

如在上文提到的《魔王》中, 沉重的持续不断的三连音八度体现了马蹄声, 抒发了父亲紧抱孩子在风雪之夜的焦虑心情。谱例:

此外, 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不仅从气氛上创造了超越诗词的力量, 也刻画了诗词所要表达的更多的情感。以《鳝鱼》为例, 荡漾的钢琴部分似乎在你眼前铺开一幅生动的画卷。

四、主要历史贡献:

舒伯特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上确实有着杰出的贡献, 他第一次把歌曲创作提升到可与交响乐相提并论的历史地位, 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杰出成就。

纵观全局, 舒伯特之前的德奥艺术歌曲并没有在创作技巧方面有很大的创新, 但是舒伯特赋予了德奥艺术歌曲特有的浪漫主义, 使得诗歌与音乐有了前所未有的完美结合。他的作品强调歌词的重要性、特别是词意与钢琴伴奏及乐曲之间的平衡, 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舒伯特艺术歌曲”。舒伯特在创作上的创新对德奥艺术歌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所代表的德奥浪漫主义的歌曲从此在世界音乐中独树一帜、经久不衰。

摘要:舒伯特是古典乐派的继承者和浪漫乐派的奠基人之一, 他善于深刻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并刻意求精地创作出音乐与诗、歌声与伴奏高度和谐的德国艺术歌曲, 被称颂为“歌曲之王”。本文对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和表现方法及其创作特点进行了较全面的梳理和探讨。

关键词:舒伯特,艺术歌曲,音乐风格,创作特点

参考文献

[1]、郭进: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和艺术表现[J], 艺术探索, 2008, (06) :18—19

[2]、何佳培:浅议舒伯特歌曲的艺术特色[J], 南京师范大学, 2002, (03) :1—2

[3]、胡澍、谷穗:透过声乐套曲《冬之旅》浅谈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演唱[J], 科教文汇, 2007, (01) :182

[4]、刘妹: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与艺术表现[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02) :105—106

[5]、吴兆媛:浪漫主义时期的诗歌与激情——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及伴奏特[J]艺术教育, 学术论坛, 2005, (06) :98—99

谢灵运创作山水诗的心境和诗境 篇8

刘宋代晋自立后,谢灵运在政治上得不到朝廷的重用,便萌发了隐居的念头,在他第一次被贬往永嘉做太守时的途中所作诗里体现。如《邻里相送至方山》:

”役出皇邑,相期憩瓯越。解缆及流潮,怀旧不能发。析析就衰林,皎皎明秋月。含情易为盈,遇物难可歇。积谢生虑,寡欲罕所阙。资此永幽栖,岂伊年岁别。各勉日新志,音尘慰寂蔑。“这首诗写于谢灵运被贬之后,离开京城建康前往永嘉郡当太守时,对乡邻的依依不舍之情,也是诗人不愿离开京城的写照,同样也是其心灵世界中对仕途失意不甘心的外在表现。”析析就衰林“写出了离别之时秋天草木凋零,黄叶满地,萧条衰败的景象,因为”积谢生虑,寡欲罕所阙“,所以产生了”资此永幽栖,岂伊年岁别“的隐居念头。诗中表现出秋天衰败的景色正映衬了诗人离开抒写人生理想之地悲愁伤感的心境。

作者的心灵世界往往是隐含在其生活世界的背后的,作者的行为表现是其心灵世界的外化表现。谢灵运的山水诗,是深受他生活的时代环境和其自身的生活经历影响的。他把自己的复杂的心境通过山水诗境表现出来,把感情视觉形象化,通过语言营造逼真的诗境来展现自己的心灵境界。对我国山水诗乃至对盛唐诗歌的繁荣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3谢灵运山水诗中情与理的贯通

古往今来,很多学者在研究谢灵运山水诗时,都注意到了他的山水诗常会有”玄言的尾巴“,也就是说在诗中揉入玄理,这是与谢灵运所处的时代分不开的。著名的文学家契诃夫说过:”文学家是自己时代的儿子,因此应跟其他一些社会人士一样受社会生活外部条件的制约。“谢灵运的创作主要是在宋代,但是他却是出生在玄学清谈盛行的东晋,生长在士族大家庭中。士族的生活、思想风尚就是谈玄,而他作为一代风流名士受家庭和社会风气的影响,自然也受到了深刻的影响,精通玄理。但他在山水诗中的蕴含的哲理,和东晋的玄言诗中的玄理是有很大的区别的。玄言诗中山水作为体玄悟道的工具,谈玄才是目的;而谢灵运山水诗中的”理“是和他所描述的山水一样,是发泄心中矛盾痛苦寞落心情的手段,也是一种想要获得慰藉的追求,情与理是相贯通的。诗人在山水诗中用诗境表达出的心境和”理"同样都联系着诗人的感情,是情与理的贯通。虽然在表现手法上还不那么成熟,但为后世的山水诗人创作情景交融、情理契合的山水诗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上一篇:西经随堂练习一下一篇:高二历史周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