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

2024-09-12

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精选8篇)

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 篇1

一、我国的发展战略:

(1)“三步走”发展战略:

党的十三大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出发,结合邓小平1985年以来经过反复思考后得出的发展战略结论,将十二大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作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规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部署。

具体为:

第一步到本世纪(即20世纪)八十年代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这成为新时期党和政府及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总目标。

(2)科教兴国战略:

1、实施原因: ①国际竞争激烈,竞争的实质就是以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②现在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起决定作用,科技落后就要挨打;

③我国的科技教育与世界发达国家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2、内容是: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3、意义: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助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我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行使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职能的表现。国家实施这些职能,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目标。更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3)人才强国战略:

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是“人才兴国”。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依靠人才兴邦,走人才强国之路,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是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要义,概言之就是“人才兴国”。强国”,是指增强国力、振兴国家,即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4)可持续发展战略:

1、含义: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保护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协调一致,让子孙后代能够享受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资源环境。

2、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反之则应予以摈弃。

3、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到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的应负的责任,并有与之相应的道德水准

(5)西部大开发战略:

1、含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要开荒,依托亚欧大陆桥、长江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逐步形成我国西部有特色的西陇海兰新线、长江上游、南(宁)贵(阳)昆(明)等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带,带动其他地区发展,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西部大开发。

2、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赂,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党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决策。江泽民总书记强调,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直接关系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①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共同富裕、保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全的迫切要求。

②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必然要求。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客观需要。

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也是适应世界范围结构调整,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3、标志工程:西电东送、青藏铁路、西气东输等;

(6)中部崛起战略:

1、含义:为促进中部地区(山西、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和安徽六省)经济快速发展,中共中央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战略。中部六省对中部崛起战略非常拥护,并报有很高期望。2010年,国务院明确武汉市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

2、意义:①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增长方式转变,大力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②有利于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③有利于稳定、完善、强化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对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的支持;④有利于做好扶贫工作,促进社会主义共同繁荣!

二、我国的基本国策:

基本国策,就是立国、治国之策当中最基本的政策。我国的基本国策,就是中央制定的对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决定性影响的重大谋划和政策。1.计划生育

(1)确立:1982年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基本内容: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3)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国人口总数控制在14亿以内,人民生活更加宽裕,全国人口受教育年限达到发展中国家先进水平,初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到21世纪中叶,全国人口总量在达到峰值(接近16亿)后缓慢下降,人口素质和健康水平全面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人均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国家现代化。

(4)意义:实践证明,从我国国情出发,实行计划生育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对外开放

(1)确立:2007年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十七大报告》第五章: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

(2)基本内容: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坚持扩大内需方针的同时,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参与经济全球化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能力。

(3)特点及表现: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开放。同时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4)意义: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3.保护环境

(1)确立:199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保护和改善生产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基本内容: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3)重要规划:《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目标:到2010年,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得到控制,重点地区和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

(4)意义:保护和改善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实践证明,保护好环境就能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保护环境直接关系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4.节约资源

(1)确立:1997年全国人大通过、200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四条:“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

(2)基本内容:国家实行有利于节能和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限制发展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国家鼓励、支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

(3)重要举措:①节能目标纳入地方政府考核,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②耗能大户每年提交用能报告,重点用能单位应当每年向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报送上年度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③促进节能有激励政策,国家对生产、使用法律规定推广目录的需要支持的节能技术、节能产品,实行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

(4)意义:依据我国资源国情,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5.男女平等(1)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2005年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条:“实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2)基本内容: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采取必要措施,逐步完善保障妇女权益的各项制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国家保护妇女依法享有的特殊权益。禁止歧视、虐待、遗弃、残害妇女。

(3)意义:性别政策的贯彻落实,有效地保障了妇女权益,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及决策的程度提高了。妇女劳动就业和获得经济资源的平等权利得到保障。妇女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妇女的卫生保健状况得到改善。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权益得到保障。

6.保护耕地

(1)确立:1998年全国人大第二次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条:“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 篇2

战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受到企业内外所有要素的影响, 并且这些要素不能被假定为稳定不变。如何从繁杂的要素关系中抓住中心问题, 并围绕该问题思考战略, 在实业界一直没有形成共识。在规划战略时, 有的人以业务组合问题为中心;有的人以目标问题为中心;有的人以产业定位问题为中心;有的人以内部资源配置问题为中心;有的人以企业价值问题为中心;有的人以业务流程问题为中心等等。明确战略管理的中心问题是的一个重要课题。

1991年, 在我国某城市的中心地段成立了一家国有饭店, 是市区最大的饭店。该饭店楼高30层, 设有六七百间客房、上千个餐位, 还有购物中心、娱乐中心、桑拿中心、健身中心、篮球场、足浴、美容、花店、会议中心和30多个会展厅, 是市区最大的饭店。从开业至1997年, 以政府接待型饭店的模式经营, 员工过多, 有11位副总经理, 处于微利状态。1997-2009年, 连续13年出现亏损。

在这个案例中, 饭店陷入亏损是一个战略问题。具体的原因可能与内部因素有关, 如企业治理结构、高管素质、业务流程、产品、企业文化、企业制度、员工素质、创新等等, 也可能与外部因素有关, 如市场定位、顾客、银行、竞争对手、供应商等等。要改变饭店亏损状况, 必须先思考为什么这个企业连续13年亏损而不会倒闭。很明显, 其不会倒闭的原因是得到了某些力量的支撑, 其中, 最重要的力量是债权人。在连续十多年亏损的情况下仍然会获得贷款的原因, 是该公司具有信用担保。这种信用担保源于政府, 因为该企业的老板是某地方政府的财政部门。

一个企业的之所以能够存活, 是因为它满足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该饭店需要满足股东、银行、社会、员工等方面的利益。该公司的股东 (政府部门) 看重的不只是公司的利润有多少, 更重视公司对政绩的影响有多大, 在这种情况下, 银行、社会和员工的利益都可能通过非市场化的途径解决。该饭店陷入亏损的真正原因是它的产权关系。

如果该公司被民营资本控股, 在市场中自由竞争, 股东、债权人等将视利润为企业生存的理由, 在连续亏损的情况下, 股东会抛售股份、债权人会追债等, 进而会采取资产重组、调换管理层、改进管理制度、重新定位、改善产品等措施, 经理过多、员工过多、效率低下、互相扯皮等现象将减少, 以使企业获取利润。

在一个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占主导作用的环境中, 该饭店必须以获取利润为工作中心。但是, 还不能把利润作为战略管理的中心问题, 还必须思考利润是如何产生的。

企业要获取利润, 必须让顾客买单。要顾客买单, 企业就必须生产顾客想买且能买的商品。要生产这种产品, 必须理解顾客的需求。即使有了产品, 还必须与竞争对手展开竞争。在具有竞争优势的情况下, 顾客才能买企业的产品而不是对手的产品, 企业才有利润。

因此, 企业要在市场中生存, 必须思考企业的竞争优势。这涉及到3个问题:一是顾客需要什么;二是企业能做什么;三是企业能否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相对目前的竞争对手来说, 企业能够做出更好地满足顾客需要的产品, 企业就具有短期竞争优势;相对于未来的竞争对手来说, 企业能够做出更好的满足未来顾客需要的产品, 企业就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是获取利润的基础, 是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基础, 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竞争优势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中心问题。

竞争优势的来源

如上文所述, 企业获取竞争优势, 需要从理解顾客的需求开始。顾客的需求表现在顾客对产品寻找、评估、选择、交易、交收、安装、使用、维修、用后处置的整个环节中, 在每个环节中, 顾客最关注的问题是两个:需要付出多少成本, 能获得怎样的得益。因此, 要建立竞争优势, 必须努力降低顾客的成本和增加顾客的得益。

宜家于1953年在瑞典创立后, 就致力于降低成本和提高顾客的得益。创业开始, 开拓了邮购市场, 以低价格吸引顾客。随着邮购市场变得恶性竞争, 宜家采取在店铺内以不同家具组合实景摆设、全面公开产品资料、以平整包装为主、让顾客自行到仓库提货、顾客自行组装等措施, 不断探索售价的下降空间。为提高顾客的得益, 宜家公司通过自己设计家具款式、布局购物环境、印制精美的产品目录、在店内设有儿童游乐园及适宜的家庭餐厅等方式, 让顾客感受购物的快乐。

戴尔公司也是通过两个方面获得了竞争优势。1983年, 戴尔开始销售PC零件, 其后购入IBM代理商的剩余电脑, 进行组装后冠上自己的品牌, 直销出售, 售价为同规格电脑的4成。1990年到1993年, 利用中间商销售, 但效果不理想, 之后确立了直销方式。1996至1997年间, 互联网得到广泛应用, 行内的个人电脑销量下跌, 但戴尔公司的销售量不跌反升, 在1999年的全球销量排名第二, 2001年更登上第一位。戴尔的直销模式不但降低了成本而且提高了顾客得益。第一, 通过直销, 免去店铺和分销商成本, 按需组装, 降低库存量, 以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卖出产品, 降低了顾客的成本;第二, 网上订货, 直接接触客户, 按需组装, 提供恰当的产品和服务, 提高了顾客的得益。

优秀的企业不只是降低成本或提高顾客得益, 而是在这些方面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戴尔的直销模式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 因为竞争对手的优势是具有庞大的分销渠道, 如果推行直销模式会令原有分销商的利益减少, 而失去分销商的支持。苹果公司的文化和闭环的商业生态系统, 对市场形成了正回馈效应, 建立起强有力的壁垒, 使竞争对手难以超越。格兰仕微波炉是通过建立起规模壁垒, 大大降低了顾客成本, 获得了竞争优势。

从一般意义上讲, 一个企业很难同时在提高顾客得益和降低顾客成本这两个方面都比竞争对手做得好。降低成本和提高顾客得益, 需要的是两种不同的能力。降低成本往往需要企业进行大规模的生产, 把降低成本的理念贯穿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 而提高顾客得益需要企业具有创新能力, 不断地了解顾客的需要, 并推出相应的产品, 把创新理念贯穿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降低成本需要企业具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量化考核业绩, 进行流水性作业, 具有很强的生产能力。提高顾客得益, 需要企业有宽松的文化, 能够吸引高层次的专家, 定性考核业绩, 市场部门与研发部门密切配合, 具有较高的品牌忠诚度, 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因此, 企业在努力提高顾客得益的同时, 会把一些业务外包以降低成本, 同样, 企业在努力降低成本的同时, 也会把一些研发的业务外包出去。

宏观要素对竞争优势的影响是通过影响顾客和竞争对手发挥作用的。宏观要素的变化可以影响顾客的收入、价值观、消费观念以及竞争对手的行为, 使企业原来低的成本或者高的得益, 不再比竞争对手更能满足顾客。产业环境的变化, 如竞争对手的变化、替代产品的出现、产业的成熟程度、产业标准的改变等, 都可能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变化。企业内部要素的变化, 可能通过影响企业的市场洞察力、效率、敏捷性、产品质量、社会网络等等, 进而影响企业对顾客需求的认知和产品的创新, 使企业原有的竞争优势不复存在。企业之所以能比对手更好的满足顾客的需要, 归根到底不是由外部环境要素决定的, 而是由企业内部的因素决定的。

总之, 建立竞争优势的途径有两个:比对手更好地提高顾客的得益, 比竞争对手更好地降低顾客的成本。而要做到这些, 企业必须具有独特的资源和能力。

战略管理的基本框架

围绕竞争优势, 存在着3种不同的战略管理框架, 每种框架对竞争优势做出了不同的解释。

以安索夫为代表的经典理论学派给出了明确的战略分析步骤。第一步, 确定目标, 明确利益相关者的期望;第二步, 分析环境中的威胁和机会, 找出成功的关键因素;第三步, 明确组织的优势和劣势;第四步, 确定备选方案, 进行评估、选择;第五步, 战略执行。在第一个步骤中, 致力于研究利益相关者利益对竞争优势的影响, 分析股东、高层管理者、员工等的期望对企业能力形成与运用的影响, 关注银行、政府、社会等对企业行为的制约。在第二个步骤中, 重视环境的动态性及其复杂性对竞争优势的影响, 明确市场定位, 确定为谁服务、与谁竞争, 回避威胁, 抓住机遇。在第三个步骤中, 致力于研究企业能在哪个方面比对手做得更好, 可以形成怎样的企业特色竞争力。在第四个步骤中, 主要使用SWOT模型进行战略匹配, 核心思路就是怎样抓住为顾客服务的机会, 同时发挥出比对手更强的能力。

按照以波特为代表的定位学派理论的思想, 可推导出一种与上述不同的分析框架。第一步, 寻找一个朝阳产业。第二步, 确定企业在产业中的地位, 分析竞争情况及内部各种活动对竞争的作用。第三步分析上下游企业、潜在进入者、替代产品对企业的压力。第四步确定基本竞争战略及扩张战略。波特的理论体系开拓了竞争战略的研究领域, 波特出版了《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等经典著作, 被称为竞争战略之父。在第一个步骤中, 致力于寻找一个有竞争前途的空间, 即顾客需求还没得到满足、竞争对手还不强大的业务领域。在第二个步骤中, 主要研究如何与对手展开竞争, 并且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内部价值链的某个或几个活动。在第三个步骤中, 主要研究怎样保护竞争优势, 如何建立壁垒阻止竞争对手、如何应对替代产品和上下游企业的威胁。在第四个步骤中, 主要研究如何把价格竞争战略和差异化竞争战略运用到所在的竞争领域。

以普拉哈拉德代表的能力学派并没有直接给出战略分析框架, 但是在《竞争大未来》中对战略制定做出了论述, 归结起来, 有四个步骤:第一步, 要改变心智模式;第二步, 发展预见能力, 摆脱现有市场观念和产品观念的束缚;第三步, 辨别现有的核心专长, 制定获取核心专长的计划, 培养核心专长, 部署核心专长, 保持核心专长的领先地位;第四步, 构建战略发展框架。普拉哈拉德的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从企业内部寻找长期竞争优势的来源。在第一个步骤和第二个步骤中, 试图通过改变企业内部的能力以先于对手发现顾客需求的变动。在第三个步骤中, 主要研究如何超越竞争对手, 使自己为顾客提供的产品是最好的、对手无法模仿的。

综上所述, 企业战略管理的中心问题就是企业竞争优势, 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是满足顾客的需求, 为此必须与竞争对手展开竞争。基于不同理论的战略框架对竞争优势的解释有所不同, 综合应用各种理论有助于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最终来源于企业内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安索夫.新公司战略.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

[2] .安索夫.战略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3] .波特.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 1997.

[4] .波特.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 1997.

[5] .哈梅尔, 普拉哈拉德.竞争大未来.昆仑出版社, 1998.

我国国情、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 篇3

【知识归纳】

一、我国国情

1.人口国情: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均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

2.资源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我国面临严重的资源问题。

3.环境国情: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4.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体表现: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二、基本国策

1.面对人口国情,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2.面对严峻的资源形势和环境形势,我国实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

3.面对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我国把坚持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只有对外开放,才能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才能更好地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紧跟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潮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对外开放的基本途径是“引进来”和“走出去”。

三、发展战略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的国情,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跟踪训练】

1.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

A.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C.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D.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

2.下列属于我国基本国策的有()

①计划生育 ②对外开放 ③节约资源 ④保护环境 ⑤男女平等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

3.阅读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

(2)为解决漫画反映的问题,国家应实施什么战略?

(3)为解决漫画反映的问题,国家和我们青少年应怎么做?

参考答案:

1.A 2.A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篇4

一、我国现阶段环境保护政策的政策背景

环境问题不是一个单一的社会问题,它是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的必然产物。西方国家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社会,他们已在偿还工业化起步阶段以来对环境欠下的债务。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经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我们决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应该提前把环境保护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这既是历史的教训,也是我们面临的必然选择,在环境危机日益深化的情况下一种被动选择。因为环境问题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1、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污染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它也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必然产物。虽然经过多年的治理,我国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但是,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相当严重。据统计,2004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2254.9万吨,比2000年增长了15%。在全国七大水系中,根据413个水质监测断面记录,只有41.6%的断面满足国家地表水三类标准,比2000年下降16.1%,长江、珠江的水质较好,海河、黄河、淮河、辽河、松花江的水质较差,各大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004年城市空气质量41.4%达到二级标准,比2000年的63.5%下降22.1%,*酸雨污染问题严重。城市噪声扰民较为普遍,7.3%的城市处于严重或中度污染水平。重大污染事故时有发生,我国进入了一个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

2、生态恶化趋势加剧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与之发生联系的自然因素的总和,人类的活动必然对这些因素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土地退化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并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全国森林面积17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8.21%,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列世界第134位,占国土面积32.19%的西北五省(自治区)森林覆盖率仅为5.86%,乱砍滥伐现象仍屡禁不止。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达1.35亿公顷,约占草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并且每年还在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水生态系统失衡,2004年,全国有79个城市缺水,有2340万人口,1300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生物多样性锐减,野生动植物丰富区面积不断减少,乱捕滥猎和乱挖滥采现象屡禁不止。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

3、入世给我国环境保护带了新挑战

我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通常所谓的入世。入世后,我们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还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发达国家会要求我们执行与之同样的高环境标准。[1]因此,WTO的一些绿色条款,有可能对我国商品出口造成影响,限制了国内那些不符合环境标准商品的出口贸易。这就要求国内企业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大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持续改善环境行为,以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是,高环境标准又会导致产品成本增加,降低产品竞争力,阻碍其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因此,如何协调高质量环境保护标准与产品成本之间的关系,成为入世后我国环境保护政策面临的新挑战。

4、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举措

二、我国当前环境保护政策的主要内容与分析

建国后相当一个时期里,我们没有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但是环境问题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忽视环境保护,人类社会必将为自身的发展而付出代价。随着环境问题的凸现,国务院于1973年成立了环保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在全国开始“三废”治理和环保教育,这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始。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具体包括三大政策八项制度,[2]即“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这三项政策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收费”,“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排污申请登记与许可证”,“限期治理”,“集中控制”等八项制度。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

环境保护政策是把环境污染控制在一定范围,通过各种方式达到有效率的污染水平。[3]因此,预先采取措施,避免或者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最有效率的办法。中国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防止环境污染的产生和蔓延。其主要措施是:把环境保护纳入国家和地方的中长期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开发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

2、谁污染,谁治理政策

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看,环境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又是一种共有资源,为了避免“共有地悲剧”,必须由环境破坏者承担治理成本。这也是国际上通用的污染者付费原则的体现,即由污染者承担其污染的责任和费用。其主要措施有:对超过排放标准向大气、水体等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征收超标排污费,专门用于防治污染;对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实行限期治理;结合企业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

3、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外部性无法通过私人市场进行协调而得以解决。[4]解决外部性问题需要依靠政府的作用。污染是一种典型的外部行为,因此,政府必须介入环境保护中来,担当管制者和监督者的角色,与企业一起进行环境治理。强化环境管理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强化政府和企业的环境治理责任,控制和减少因管理不善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其主要措施有: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与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机构及国家和地方监测网络;实行地方各级政府环境目标责任制;对重要城市实行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三、政策科学视角下的 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分析

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不是一项具体的政策,而是形成的一个完善的政策体系。下面笔者将从政策科学的角度对现阶段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做出具体分析。

1、在政策目标取向上,重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政策目标是政策所希望取得的结果或完成的任务。政策的目标取向决定了在制定政策方案过程中的价值抉择。环境保护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具体要求,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不仅考虑环境保护目标的需要,同时也注重环境对经济系统可能造成的负担。一般来说,我国环境政策的总体战略是“环境与经济协调型”的,而不是“环境优先型”的。这一特征与我国环境政策的政策背景相一致,我国正处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人们生活水平不高的国情下,追求“环境优先”的政策取向是不现实的。

2、在政策主体上,政府是政策的制定主体和执行主体。政策主体是指那些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的个人或组织。由于各国的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状况、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各国的政策制定主体也有所差异。我国在以政府为本位的现实状况下,政府是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主体。我国政府担当着环境治理的重任,一些社会团体和企业虽然也参与环境保护事业,但由于环境保护政策已把权力基本上都授予政府,他们所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缺乏多元参与的治理体系,是我国环境保护政策执行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因为政府理性是有限的,政府在制定和执行环境保护政策方面都有局限性,会面临决策失误和执行不力的困境。正是这些局限性为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环境保护事业提供了空间。

3、在政策作用点上,注重同时从根源上预防和从后果上治理。我国“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政策表明环境保护政策既要处理已经出现的后果,更要采取措施预防新的环境问题。预防新的污染源出现,可以把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而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则是一种补救式措施。所以,在具体的环境保护工作中要坚持把预防与治理二者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环境保护政策的作用,追求理想的政策效果。

4、在政策的实施机制上,管制性手段和诱导性手段相结合。管制性手段是政府直接利用政策干预环境保护,而诱导性手段是政府借助市场机制诱使企业因符合自身利益而保护环境。目前,管制性手段仍在我国占主导地位,价格、税收等一些起到诱导性作用的经济手段使用得较少。而管制性手段因政府部门和官员的自利行为会呈现“软化”现象,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所以,从长远来看,运用经济手段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是一种必然趋势。

四、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实施中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我国的各项环境保护政策在实际工作中得以落实,取得了巨大成绩。目前,我国环境污染已基本得到控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也得到一定遏制。这与各项政策的作用是分不开的,这些政策成为国家环境保护部门进行监督管理的有效工具。以2004年为例,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全年共实施环境行政处罚案件数80079件,确定交纳排污费单位73.3万个,共征收排污费94.2亿元,当年办理环境设立项目323264个,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99.3%,“三同时”制度实际执行项目78907个,合格项目76038个,执行合格率95.7%,当年完成限期治理项目数22649项,关停并转企业13338个。*进入2005年以来,又先后有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河南冶金研究所焦作东方金铝公司电解铝技术改造项目等一批项目因不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法被叫停,并责令限期整改。近期,因松花江污染事故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引咎辞职,掀起了新的“环保风暴”。

由上可以看出,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的执行力度是较大的。其中,这与党和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各界环保意识的提高密切相关。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现行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如何认识这些问题,并对政策做出相应调整,是环境保护政策作用得以发挥的关键。

首先,有些政策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已经不能解决现实问题。任何公共政策都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生成和发生作用的。如果政策的环境变化,政策也要随之改变。我国正在经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而这个转变就是我国公共政策的客观政策环境,所有的公共政策都要与这一转变相适应,环境保护也是如此。我国从开始实行环境保护以来,制定了大量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它们为我国的环境保护提供了客观法理依据,在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社会经济的运行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原有的环境保护政策已经不能适应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如“三同时”制度原本是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的重要措施。但这些管制性措施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硬的预算约束机制使企业投资于治理污染设施缺乏利益上的激励,加上政府企业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企业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着眼于短期效益最大化,而尽可能减少环境方面的投资,从而使“三同时”制度逐步失去应有的效力。

其次,有些政策未能充分体现价值规律的要求,在执行过程中偏离了原有的目的。如排污收费标准应根据污染物的治理费用和社会损失费用确定,至少不能低于污染治理成本。但目前的排污收费标准偏低,仅为治理设施运转成本的50%左右,某些项目甚至不到污染治理成本的10%,致使许多企业宁愿交纳排污费而不愿进行治理。

最后,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角色定位不合理,弱化了其他治理主体的责任。在我国目前的环境保护工作中,政府仍承担着主要治理者的角色。据统计,70%以上的环境保护投资是政府或公共投入,而一些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近60%的污染物消减和控制投资是由私人部门直接支付的。单一的投资主体造成我国环境治理经费严重不足,环境保护政策资源不足,影响了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

可持续发展战略”已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认同。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从社会观角度,可持续发展主张公平分配,包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资源的公平分配,当代人和后代人资源的公平分配;从经济观角度,可持续发展主张在保护地球上自然系统的基础上经济持续增长;从自然观角度,可持续发展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综合体。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挑战,它谋求建立新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这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进程要从现在运行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一个新的模式,它涉及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并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彻底摆脱贫穷、人口、资源和环境困难的唯一选择。在1992年世界环发大会以后,国务院组织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和行动方案,并已经开始了具体的行动,这表现出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决心。

一、我国水环境的现状当前,我国水环境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其中之一就是水污染。尽管近二、三十年来,我国在水污染防治出台了一系列水质标准和法律法规,但水污染的发展趋势仍未得到有效控制。2002年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数字表明,地表水流经城市的河段有机污染较重,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排放的污水和很多工业废水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有的工业废水还含有有毒有害的人工合成有机物,如合成农药和染料等,使我国大多数城市河流都存在严重的有机污染,导致城市水源水质下降和处理成本增加,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不仅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也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后果非常严重。

二、水污染防治的手段1.法律和行政手段由于经济和法制的滞后,我国的水污染防治工作一直以健全法制和加强环境道德教育为主,经济处罚为辅。1996年,全国人大对《水污染防治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水污染防治法》集中体现了我国水污染防治由分散治理为主转向集中控制与分散治理相结合,由末端治理为主转向全过程控制、清洁生产,由单一的浓度控制转向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相结合,由区域管理为主转向区域管理与流域管理相结合的指导思想的转变。国务院也规定全国所有工业污染源都要做到达标排放,对新建企业实行三同时制度,这为进一步加强水污染的防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今后工作的重点应是加强监督管理和强化执法,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最终实现水体变清,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转变观念,实现污水处理市场化受传统思维定式的影响,人们觉得用水掏钱是理所当然,但对排污也要掏钱则觉得难以接受。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城市排水设施及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管理都是以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为主,这不利于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也是造成我国水体普遍受到污染的最主要原因。一般完善的排水工程,每立方米污染投资大概在1500-2000元,经常性费用一般在0.1-0.3元/立方米污水。2002年,我国城市污水排放总量大约为400亿立方米,预计到2010年,全国城市污水排放总量将增加到640亿立方米。从保护城市水源水质并逐渐步完善水环境的角度考虑,到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至少要达到50%(目前不足15%)。要达到上述处理程度,年投资至少需要800亿元人民币,污水处理的成本太高。而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转变观念,走市场化的路子,即谁污染谁治理,在收取水费的同时收取水污染治理费,污水处理厂实行企业化运营,国家只负责相关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工作。

3.技术手段为了消除污染对环境的危害,从根本上说有两个途径:一是推广应用清洁生产和清洁产品,将污染消除在生产过程中,消除它们对水环境的污染,从而把水污染防治的重点由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控制;二是采用适当的技术,消除污染物或将其转化为无毒无害的、稳定的物质。由于受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我们还不可能要求所有的领域都应用清洁生产工艺和清洁产品,所以,采取合适手段,将污染物去除或将其转化为无毒无害的物质是消除环境污染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建立完善的污水收集与输送系统污水处理理应包括污水收集和输送,只建污水处理厂而没有相应的管理网收集系统,不是完整的污水处理系统。有的地方厂建好了,却由于管渠建设不善,只能半负荷运行,一方面造成浪费,另一方面,由于未经处理的污水任意排放,造成了受纳水体的严重污染。所以建立完善的污水收集与输送系统是污水处理系统的关键。

②确定合理的规模对污水处理厂究竟建多大规模要有长远考虑和统筹安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现在和将来的污水处理量,以此指导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规模。

③选择适当的处理工艺不同的地方,由于水量、水质不同,排放标准也不一定一样,应因地制宜地选择处理工艺。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大多采用一级处理及一级加强处理工艺,其基建费用一般在500-700元/立方米,经常性费用在0.1-0.2元/立方米范围内,比较适合于污水排放量不大或环境容量较大,经济不是很发达的地区;相反,二级处理及二级加强处理工艺比较理想,这类污水处理工艺通常以活性污泥法居多。氧化沟因其处理效果好、性能稳定,便于管理,在二级处理中被广为采用。

水体一旦受到污染,其危害是严重的和长期的,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水污染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水环境,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简单爱爱爱爱 2009-05-03 22:38:25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环境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提上了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对于我们国家,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解决全国突出的环境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政府面临的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一、我国现阶段环境保护政策的政策背景

环境问题不是一个单一的社会问题,它是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的必然产物。西方国家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社会,他们已在偿还工业化起步阶段以来对环境欠下的债务。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经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我们决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应该提前把环境保护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这既是历史的教训,也是我们面临的必然选择,在环境危机日益深化的情况下一种被动选择。因为环境问题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1、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污染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它也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必然产物。虽然经过多年的治理,我国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但是,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相当严重。据统计,2004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2254.9万吨,比2000年增长了15%。在全国七大水系中,根据413个水质监测断面记录,只有41.6%的断面满足国家地表水三类标准,比2000年下降16.1%,长江、珠江的水质较好,海河、黄河、淮河、辽河、松花江的水质较差,各大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004年城市空气质量41.4%达到二级标准,比2000年的63.5%下降22.1%,*酸雨污染问题严重。城市噪声扰民较为普遍,7.3%的城市处于严重或中度污染水平。重大污染事故时有发生,我国进入了一个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

2、生态恶化趋势加剧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与之发生联系的自然因素的总和,人类的活动必然对这些因素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土地退化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并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全国森林面积17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8.21%,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列世界第134位,占国土面积32.19%的西北五省(自治区)森林覆盖率仅为5.86%,乱砍滥伐现象仍屡禁不止。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达1.35亿公顷,约占草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并且每年还在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水生态系统失衡,2004年,全国有79个城市缺水,有2340万人口,1300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生物多样性锐减,野生动植物丰富区面积不断减少,乱捕滥猎和乱挖滥采现象屡禁不止。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

3、入世给我国环境保护带了新挑战

我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通常所谓的入世。入世后,我们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还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发达国家会要求我们执行与之同样的高环境标准。[1]因此,WTO的一些绿色条款,有可能对我国商品出口造成影响,限制了国内那些不符合环境标准商品的出口贸易。这就要求国内企业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大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持续改善环境行为,以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是,高环境标准又会导致产品成本增加,降低产品竞争力,阻碍其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因此,如何协调高质量环境保护标准与产品成本之间的关系,成为入世后我国环境保护政策面临的新挑战。

4、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举措

二、我国当前环境保护政策的主要内容与分析

建国后相当一个时期里,我们没有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但是环境问题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忽视环境保护,人类社会必将为自身的发展而付出代价。随着环境问题的凸现,国务院于1973年成立了环保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在全国开始“三废”治理和环保教育,这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始。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具体包括三大政策八项制度,[2]即“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这三项政策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收费”,“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排污申请登记与许可证”,“限期治理”,“集中控制”等八项制度。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

环境保护政策是把环境污染控制在一定范围,通过各种方式达到有效率的污染水平。[3]因此,预先采取措施,避免或者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最有效率的办法。中国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防止环境污染的产生和蔓延。其主要措施是:把环境保护纳入国家和地方的中长期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开发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

2、谁污染,谁治理政策

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看,环境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又是一种共有资源,为了避免“共有地悲剧”,必须由环境破坏者承担治理成本。这也是国际上通用的污染者付费原则的体现,即由污染者承担其污染的责任和费用。其主要措施有:对超过排放标准向大气、水体等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征收超标排污费,专门用于防治污染;对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实行限期治理;结合企业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

3、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外部性无法通过私人市场进行协调而得以解决。[4]解决外部性问题需要依靠政府的作用。污染是一种典型的外部行为,因此,政府必须介入环境保护中来,担当管制者和监督者的角色,与企业一起进行环境治理。强化环境管理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强化政府和企业的环境治理责任,控制和减少因管理不善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其主要措施有: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与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机构及国家和地方监测网络;实行地方各级政府环境目标责任制;对重要城市实行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三、政策科学视角下的 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分析

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不是一项具体的政策,而是形成的一个完善的政策体系。下面笔者将从政策科学的角度对现阶段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做出具体分析。

1、在政策目标取向上,重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政策目标是政策所希望取得的结果或完成的任务。政策的目标取向决定了在制定政策方案过程中的价值抉择。环境保护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具体要求,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不仅考虑环境保护目标的需要,同时也注重环境对经济系统可能造成的负担。一般来说,我国环境政策的总体战略是“环境与经济协调型”的,而不是“环境优先型”的。这一特征与我国环境政策的政策背景相一致,我国正处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人们生活水平不高的国情下,追求“环境优先”的政策取向是不现实的。

2、在政策主体上,政府是政策的制定主体和执行主体。政策主体是指那些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的个人或组织。由于各国的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状况、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各国的政策制定主体也有所差异。我国在以政府为本位的现实状况下,政府是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主体。我国政府担当着环境治理的重任,一些社会团体和企业虽然也参与环境保护事业,但由于环境保护政策已把权力基本上都授予政府,他们所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缺乏多元参与的治理体系,是我国环境保护政策执行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因为政府理性是有限的,政府在制定和执行环境保护政策方面都有局限性,会面临决策失误和执行不力的困境。正是这些局限性为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环境保护事业提供了空间。

3、在政策作用点上,注重同时从根源上预防和从后果上治理。我国“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政策表明环境保护政策既要处理已经出现的后果,更要采取措施预防新的环境问题。预防新的污染源出现,可以把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而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则是一种补救式措施。所以,在具体的环境保护工作中要坚持把预防与治理二者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环境保护政策的作用,追求理想的政策效果。

4、在政策的实施机制上,管制性手段和诱导性手段相结合。管制性手段是政府直接利用政策干预环境保护,而诱导性手段是政府借助市场机制诱使企业因符合自身利益而保护环境。目前,管制性手段仍在我国占主导地位,价格、税收等一些起到诱导性作用的经济手段使用得较少。而管制性手段因政府部门和官员的自利行为会呈现“软化”现象,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所以,从长远来看,运用经济手段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是一种必然趋势。

四、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实施中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我国的各项环境保护政策在实际工作中得以落实,取得了巨大成绩。目前,我国环境污染已基本得到控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也得到一定遏制。这与各项政策的作用是分不开的,这些政策成为国家环境保护部门进行监督管理的有效工具。以2004年为例,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全年共实施环境行政处罚案件数80079件,确定交纳排污费单位73.3万个,共征收排污费94.2亿元,当年办理环境设立项目323264个,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99.3%,“三同时”制度实际执行项目78907个,合格项目76038个,执行合格率95.7%,当年完成限期治理项目数22649项,关停并转企业13338个。*进入2005年以来,又先后有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河南冶金研究所焦作东方金铝公司电解铝技术改造项目等一批项目因不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法被叫停,并责令限期整改。近期,因松花江污染事故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引咎辞职,掀起了新的“环保风暴”。

由上可以看出,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的执行力度是较大的。其中,这与党和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各界环保意识的提高密切相关。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现行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如何认识这些问题,并对政策做出相应调整,是环境保护政策作用得以发挥的关键。

首先,有些政策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已经不能解决现实问题。任何公共政策都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生成和发生作用的。如果政策的环境变化,政策也要随之改变。我国正在经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而这个转变就是我国公共政策的客观政策环境,所有的公共政策都要与这一转变相适应,环境保护也是如此。我国从开始实行环境保护以来,制定了大量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它们为我国的环境保护提供了客观法理依据,在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社会经济的运行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原有的环境保护政策已经不能适应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如“三同时”制度原本是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的重要措施。但这些管制性措施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硬的预算约束机制使企业投资于治理污染设施缺乏利益上的激励,加上政府企业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企业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着眼于短期效益最大化,而尽可能减少环境方面的投资,从而使“三同时”制度逐步失去应有的效力。

其次,有些政策未能充分体现价值规律的要求,在执行过程中偏离了原有的目的。如排污收费标准应根据污染物的治理费用和社会损失费用确定,至少不能低于污染治理成本。但目前的排污收费标准偏低,仅为治理设施运转成本的50%左右,某些项目甚至不到污染治理成本的10%,致使许多企业宁愿交纳排污费而不愿进行治理。

最后,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角色定位不合理,弱化了其他治理主体的责任。在我国目前的环境保护工作中,政府仍承担着主要治理者的角色。据统计,70%以上的环境保护投资是政府或公共投入,而一些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近60%的污染物消减和控制投资是由私人部门直接支付的。单一的投资主体造成我国环境治理经费严重不足,环境保护政策资源不足,影响了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

可持续发展战略”已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认同。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从社会观角度,可持续发展主张公平分配,包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资源的公平分配,当代人和后代人资源的公平分配;从经济观角度,可持续发展主张在保护地球上自然系统的基础上经济持续增长;从自然观角度,可持续发展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综合体。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挑战,它谋求建立新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这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进程要从现在运行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一个新的模式,它涉及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并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彻底摆脱贫穷、人口、资源和环境困难的唯一选择。在1992年世界环发大会以后,国务院组织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和行动方案,并已经开始了具体的行动,这表现出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决心。

一、我国水环境的现状当前,我国水环境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其中之一就是水污染。尽管近二、三十年来,我国在水污染防治出台了一系列水质标准和法律法规,但水污染的发展趋势仍未得到有效控制。2002年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数字表明,地表水流经城市的河段有机污染较重,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排放的污水和很多工业废水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有的工业废水还含有有毒有害的人工合成有机物,如合成农药和染料等,使我国大多数城市河流都存在严重的有机污染,导致城市水源水质下降和处理成本增加,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不仅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也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后果非常严重。

二、水污染防治的手段1.法律和行政手段由于经济和法制的滞后,我国的水污染防治工作一直以健全法制和加强环境道德教育为主,经济处罚为辅。1996年,全国人大对《水污染防治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水污染防治法》集中体现了我国水污染防治由分散治理为主转向集中控制与分散治理相结合,由末端治理为主转向全过程控制、清洁生产,由单一的浓度控制转向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相结合,由区域管理为主转向区域管理与流域管理相结合的指导思想的转变。国务院也规定全国所有工业污染源都要做到达标排放,对新建企业实行三同时制度,这为进一步加强水污染的防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今后工作的重点应是加强监督管理和强化执法,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最终实现水体变清,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转变观念,实现污水处理市场化受传统思维定式的影响,人们觉得用水掏钱是理所当然,但对排污也要掏钱则觉得难以接受。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城市排水设施及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管理都是以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为主,这不利于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也是造成我国水体普遍受到污染的最主要原因。一般完善的排水工程,每立方米污染投资大概在1500-2000元,经常性费用一般在0.1-0.3元/立方米污水。2002年,我国城市污水排放总量大约为400亿立方米,预计到2010年,全国城市污水排放总量将增加到640亿立方米。从保护城市水源水质并逐渐步完善水环境的角度考虑,到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至少要达到50%(目前不足15%)。要达到上述处理程度,年投资至少需要800亿元人民币,污水处理的成本太高。而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转变观念,走市场化的路子,即谁污染谁治理,在收取水费的同时收取水污染治理费,污水处理厂实行企业化运营,国家只负责相关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工作。

3.技术手段为了消除污染对环境的危害,从根本上说有两个途径:一是推广应用清洁生产和清洁产品,将污染消除在生产过程中,消除它们对水环境的污染,从而把水污染防治的重点由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控制;二是采用适当的技术,消除污染物或将其转化为无毒无害的、稳定的物质。由于受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我们还不可能要求所有的领域都应用清洁生产工艺和清洁产品,所以,采取合适手段,将污染物去除或将其转化为无毒无害的物质是消除环境污染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建立完善的污水收集与输送系统污水处理理应包括污水收集和输送,只建污水处理厂而没有相应的管理网收集系统,不是完整的污水处理系统。有的地方厂建好了,却由于管渠建设不善,只能半负荷运行,一方面造成浪费,另一方面,由于未经处理的污水任意排放,造成了受纳水体的严重污染。所以建立完善的污水收集与输送系统是污水处理系统的关键。

②确定合理的规模对污水处理厂究竟建多大规模要有长远考虑和统筹安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现在和将来的污水处理量,以此指导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规模。

③选择适当的处理工艺不同的地方,由于水量、水质不同,排放标准也不一定一样,应因地制宜地选择处理工艺。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大多采用一级处理及一级加强处理工艺,其基建费用一般在500-700元/立方米,经常性费用在0.1-0.2元/立方米范围内,比较适合于污水排放量不大或环境容量较大,经济不是很发达的地区;相反,二级处理及二级加强处理工艺比较理想,这类污水处理工艺通常以活性污泥法居多。氧化沟因其处理效果好、性能稳定,便于管理,在二级处理中被广为采用。

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 篇5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生命进程中的重要阶段,年龄涵盖12~18岁,涵盖绝大部分青春期阶段,同时也是人生中最主要的受教育阶段。这是人体发育成长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不仅身体增长快,而且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出现明显的男性或女性特征。同时,心理上也发生变化,从童年向成年过渡,这既是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又是道德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对处在人生成长关键时期的中学生进行以青春期教育为重点的健康教育,这对于他们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自身的变化,提高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回顾本人20多年的教学生涯,对学生的健康教育从以前只注重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到现在既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的同时还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是一个质的变化,同时更得益于本人参加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国培活动,从中学习了不少理论知识,这对于本人在后阶段的工作中有很大的帮助。下面就本人在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方面的一些做法向专家做个汇报,以便更好在专家的指导下做好今后的工作:

一、认识到位,职责明确。

本人在学校属于校级管理人员,除自己的教育教学外,还负责学校的学生健康教育,参加国培后,本人从以下几方面来管理我校学生健康教育。学期初,学校根据教师的任课情况,对原有的健康教育教师进行了调整,安排三位教师担任我校学生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本人在学校对这三名教师进行了专门的业务培训与要求,使他们明确健康教育的课程性质、教学要求及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全体任课教师均认识到了在学生中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了教好此门课的信心,特别是在我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的大前提下,各科任教师都能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二、学校重视,课时安排到位。

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 篇6

一、积极分子培养阶段

1、对于申请入党的同志,应在收到其申请的一个月内,支部负责人找其谈一次话,给予鼓励。

2、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要实行“两票制”。党支部每年对递交入党申请书的人员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党委派人参加,并在会议记录上签字。经党员大会推荐率和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评议满意率均在50%以上的,经过支部考察,支委会(不设支委的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后,方可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后要向全体党员村民公示。确定为积极分子后,支部向基层党委申报并领取《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写实簿》。基层党委要根据发出的考察表建立积极分子名册,并及时抄报县委组织部。

3、党支部应定期分析研究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状况,对入党积极分子实行优胜劣汰,动态管理。要通过每年的民主评议活动,对不符合条件的及时淘汰,符合条件的及时补充。支部要根据积极分子成熟情况向党委汇报次年的发展计划。各党委汇总后上报县委组织部。

4、党支部指定一至两名正式党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联系人应定期找积极分子谈话,落实帮教责任制,做好经常性的教育培养工作,做到包教育、包培养、保成熟,负责填写好考察记录,及时向党支部汇报培养情况。

5、各级党组织要利用党校等阵地,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和基本知识的系统教育。党支部要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听党课,参加党内有关活动,给他们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党委要负责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和有关业务知识的培训。

6、建立和坚持发展对象公示制。入党积极分子经过党支部一年左右的考察培养,对各方面条件基本成熟,拟召开支都党员大会接受为预备党员的发展对象要进行公示。公示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对象的基本情况、政治思想表现、工作实绩、培养考察情况及其他需要公开的内容,公示时间一般为7天。要在公开栏、学习园地等公共场所,以书面形式向群众公示,接受监督。群众对发展对象如有异议或意见,可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党支部或所在上级党委提出,书面意见要签署真实姓名。党委和支部对举报的问题,要进行认真调查核实、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向群众反馈。

7、确定为发展对象后,支部要负责做好政审工作。政审的主要内容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本人的政治历史和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直系亲属和与本人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政审的基本方法是:同本人谈话、查阅有关档案材料、找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以及必要的函调和外调。在听取本人介绍和查阅有关材料后,情况清楚的可不再函调或外调。政审要形成综合性材料。

8、支部在做好发展对象政审工作的同时,要及时召开党内外群众座谈会,让群众进行评议.并做好评议记录。还要通知发展对象,写好自传和近期思想工作汇报。团员入党的,让团组织完备其“推优”手续;从事财务工作人员入党的,审计部门还要做好审计工作。

9、基层党组织要对发展对象进行集中培训,培训的时间一般为5至7天(或不少于40个学时),培训内容主要是特色理论和党章。培训结束后,由县委组织部统一进行考试。各党委在培训前,应及时将培训时间内容、人数和参训人员花名册上报县委组织部,培训的最后一天,由县委组织部派人携带考试试卷进行考试并组织阅卷。凡不经短期集中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不能入党。培训合格证由县委组织部统一制发,有效期半年。

10、在培养成熟、材料齐全之后,党支部应将发展对象的考察材料及政审材料交基层党委,并提出发展为预备党员的申请报告。

材料应包括:(1)入党申请书;(2)“两票制”推荐评议材料;

(3)自传及近期思想工作总结;(4)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写实簿;(5)政审报告及材料;(6)群众评议记录;(7)计生证明;

(8)短期集中培训材料;(9)推优材料(10)审计报告;(11)公示情况;(12)其他有关材料。

二、预备党员接收阶段

1、基层党委收到支部要求发展预备党员的报告后,要认真审查考察材料,把好预审关。基层党委应征求有关领导和部门的意见,必要时可到所在支部进一步了解考察。预审可由党务副书记、组织委员等党务干部依据考察情况会商,提出意见,预审通过后,填写《入党志愿书领取登记表》。

2、基层党委携带发展党员工作的有关材料和《入党志愿书领取登记表》,到县委组织部汇报发展党员情况,经审核合格后,发给《入党志愿书》,并及时办理完毕其发展手续。

3、申请人填写《入党志愿书》。党支部应向其解释《入党志愿书》中的各项内容。发展入党要有两名正式党员作介绍人。入党介绍人一般由培养联系人担任,也可由发展对象自己约请,或由党支部指定。《入党志愿书》填好后交支部审阅。

4、支委会要对发展对象填写的《入党志愿书》和有关情况进行严格审查,经集体讨论认为合格后,再提交支部大会讨论。支部大会采取举手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赞成票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半数,才能接收为预备党员。如果一次会议同时讨论两名以上的申请人入党,要逐个讨论表决。

5、根据支部大会决议,如同意接受申请人入党,支部将决议填入《入党志愿书》,支部和支部书记盖章签字后,报党委审批。(设总支的单位,要经总支审查签署意见后再报党委审批。)

6、党委审批前,要由县委组织员与新党员谈话。党委会审批预备党员时,必须经集体讨论决定,党委对支部上报的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必须在三个月内审批。时间超过三个月的,应返回支部复议,重新填写《入党志愿书》。如在一次党委会上同时审批几个人入党,要逐个审批。表决时,同意的人数超过应到会委员的半数方为通过。

三、预备党员考察阶段

1、党委会通过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后,党委组织部门应及时将“接收预备党员通知单”交给所在党支部,同时,发给《预备党员考察表》。

2、入党介绍人(或联系人)具体负责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按季填写好考察记录。

3、党组织应及时将预备党员编入党支部和党小组,要通过参加党组织生活和实际工作锻炼,使他们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4、党委对预备党员应继续开展短期培训,进行党员标准再教育。

5、预备党员,必须进行入党宣誓。宣誓仪式,一般由基层党委(党总支)组织进行。可结合“七一”纪念活动和预备党员培训班时进行。

6、预备期满,由本人提出书面转正申请,党小组提出意见。党支部及时召开支部大会讨论其能否转为正式党员。讨论前,支部要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并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天。具备党员条件的,按期转正,不完全具备条件,需进一步教育和考察的,可延长一次预备期,延长时间不少于半年,最长不超过一年;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支部大会讨论、表决后报党委审批。

7、党委对党支部上报的预备党员转正的决议,应在三个月内讨论审批。审批结果应及时通知党支部。党支部书记要与本人谈话,并将审批结果在党员大会上宣布。

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 篇7

一教师教育的“大学化”

在过去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 我国主要实行的是中师、师专和师院 (师大) 三级师范教育体系。即小学教师和初中教师分别由中等师范学校和师范专科学校来培养, 而师范学院 (大学) 则主要承担培养高中教师的任务。应该讲, 这种分层次培养不同学段中小学教师的师范教育体系为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这种分层次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师范教育体系也有其局限性, 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教师教育和培养的层次偏低, 如小学教师培养的层次和水平只相当于中等教育水平等。当前, 随着我国教师队伍由数量需求型向素质提升型的根本转变, 特别是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背景下, 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层次亟待提升, 教师教育的大学化成为了其中的一个必然要求和趋势。教师教育的大学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一是提升教师教育的层次。主要措施是逐渐撤销中师的建制和使师专升格, 变过去的三级师范教育体系为现在的二级甚至是一级教师教育体系, 从而实现中小学教师全部由高等学校来培养的目标。这可谓是教师教育大学化最显著的一个外在标志;二是着力提高师范生的教育理论素养和学术水平。如果说由高等学校来培养中小学教师只是教师教育大学化的重要外在表征的话, 那么, 提高师范生的教育理论素养和学术水平, 服从和服务于培养科研型中小学教师的需要则是教师教育大学化的重要要求;三是强化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和能力的训练。教师教育大学化还要求加强师范生教师技能的培训, 充分体现中小学教师职业的实践性特征等。总之, 教师教育的大学化就是要求“认识到教师教育是大学的使命, 强调大学尤其是高水平大学对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职责。”[1]并从教育理论与教育技能两个不同维度出发, 提高中小学教师培养的专业化水平。

二教师教育的“开放化”

在过去, 我国主要实行的是一元、封闭和定向的师范教育体制, 即中小学教师基本上都是由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和教育学院来培养, 该模式实际上是对前苏联师范教育体制的简单移植和借鉴。不可否认, 这种封闭定向的师范教育体制也有其可取之处, 它在培育师范生的教师角色意识和营造浓厚的师范文化环境氛围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但与此同时, 由于长期以来办学环境比较封闭、目标定位相对单一, 导致与综合性大学相比较, 我国师范院校普遍存在着学科专业水平不高、科研实力不强、教育资源贫乏、教师学术水平偏低和整体办学实力较弱等问题, 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在教师教育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 其中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建立开放型的教师教育体制。1999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提出“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 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2001年, 在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也提出“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 其他高校共同参与、培养培训相衔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 等等。在这些教育政策法规的指导下, 一些综合性大学和单科性大学纷纷成立教育学院或教师教育学院, 举办教师教育类专业, 具体参与了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和培训等工作。目前, 我国单纯由师范院校来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格局已被打破, 构建起了师范院校与综合性大学相互结合, 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开放性教师教育新体制。

三教师教育的“专业化”

从世界范围来看, 整个社会对教师职业性质与特点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在最初阶段, 人们往往把教师职业尤其是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定为社会的一种普通职业, 认为所有识字和有文化的人都能充当教师, 或者说, 只要不是文盲就能当教师;后来, 逐渐认识到教师职业与社会普通职业是有区别的, 认定教师职业是社会的一种半专门 (或准专门) 的职业, 并由此推断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与医院里的护士和社会工作者两类人相当;再往后, 随着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奠基性和先导性作用的日益显现, 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不少国家得到了落实, 教师职业的专业化问题也开始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 现在人们越来越认同教师职业是社会的一种专门职业, 教师是社会的专业人员。在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就明确把教师职业界定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这也就从法律层面上确立了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性质。“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意味着教师将是一种需要经过专门教育或培训, 掌握专门知识和技能, 按照一定专业标准从事工作, 从而获得相应报酬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专门职业。”[2]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性质决定了教师教育也必须走专业化的道路。道理很简单, 专业化的教师只能通过专业化的方式来培养。当然,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一是要充分发挥科学教育理念的支撑作用。教师教育的理念对教师教育的整个过程起着指导和引领作用, 科学的教师教育理念是实现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前提与基础;二是要实现教师教育过程的专业化, 即在教师教育的每一环节和过程中都要体现专业化的本质要求;三是要构建专业化的教师教育队伍, 这是实现教师教育专业化的一个重要保障性条件。当前, 提高专业化水平已然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和追求的目标。

四教师教育的“一体化”

我国传统师范教育是分阶段并由不同类型的学校来实施的。一般来讲, 教师教育的过程主要包括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两个阶段。在过去, 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前教育主要是由各级师范院校来承担, 而教师职后培训的主体则是各级教师进修学校和教育学院等。这种分阶段和分类型培养教师的主要优点在于有助于明确师范院校和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学院的培养目标定位, 并促进其各自专业化的发展。但这种教师培养方式的弊端也是明显的。一方面, 教师的职前教育主要是由各级师范院校来承担, 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我国各级师范院校一直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办学, 它们对中小学的实际和中小学教师的需求并不完全了解,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职前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从教师的职后培训来看, 尽管各级教师进修学校和教育学院与中小学的联系比较紧密, 它们也比较了解中小学的现状与教师的实际需求, 但在各级教师进修学校和教育学院中又不同程度存在着学校层次不高, 培训质量较低等问题, 这也难以满足中小学教师接受高质量、高水平在职培训的需求。因此, 从理论上讲, 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就应该充分发挥师范院校和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学院各自的优势, 在把这两者加以整合的基础上构建一种新的教师教育体系。而这里的实施要点就是要打破教师教育在培养体系上的壁垒, 把教师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加以贯通, 并构建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具体要求有两个方面:一是建设高水平的师范大学。即传统师范院校要学习借鉴教师进修学校和教育学院在教师培训中的有益经验, 建设高水平的师范大学, 以此作为教师教育的主要基地, 并承担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的整个过程;二是要对原有的教师进修学校和教育学院进行改制、转轨、合并和重建等。在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时代背景下, 构建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的重要性开始凸显出来。当前, 我国教师培养的名称由教师教育替代了过去的师范教育, 其初衷和目的就在于此。如教育部原师范教育司司长管培俊曾指出, “教师培养系统和培训系统分离形成体制性障碍, 优势不能互补, 优质资源不能共享, 显然不利于教师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教师教育, 要提高办学层次, 必须改变培养、培训分离的状态, 实现一体化, 并逐步纳入高等教育体系”[3]。也有人指出“谋求教师教育的一体化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一个重大趋势”[4]等。

五教师教育的“标准化”

我国传统师范教育主要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比较含混和不清晰。如只是笼统地提出师范生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 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教育教学技能等, 而缺乏对这几个方面的细则性和实施标准的具体规定;二是师范院校的培养方案缺乏统一性。突出表现在各校制定的教育专业培养方案都有较大差异, 在课程设置、课时规定、考核要求, 以及教育实习和见习等方面的规定都不尽相同。可以说, 培养方案制定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也影响了教师教育的质量。正是在这一背景下, 教师教育标准的制定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 并成为当前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建立教师教育标准的重要性及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教师教育标准是基于对教师教育属于高等教育范畴的认识。因为“专业机构的认证是现代大学的一个管理特征, 而专业认证是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 专业认证需要制定专业标准。为了能够使专业认证具有合理性, 就需要制定专业标准, 教师教育机构认证标准、教师教育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教育的质量保障评估标准等构成一个专业标准体系”[5];二是建立教师教育标准也是世界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共同特点。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 不少国家就把建立教师教育标准作为规范教师教育过程和提升教师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基础性和保障性工作来抓;三是建立教师教育标准也是构建开放型教师教育市场的客观需要。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教师教育体系, 不仅师范院校肩负着培养教师的传统职责, 而且综合性大学也可参与教师教育。教师教育体系和结构的多元化在客观上也要求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教师教育标准, 以保证各类院校培养教师的质量规格;四是教师教育标准还是选拔任用教师的基本依据, 而这是与建立开放型的教师教育体制相适应的;五是建立教师教育标准的最终目的还在于规范教师教育过程, 提升教师教育的层次和水平等。当然, 教师教育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具有动态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在具体教育实践中, 因为价值取向和关注重心等的不同, 教师教育标准就具有不同的内容与要求。如有人就指出“对教师专业发展采取不同的价值取向, 就会有不同的教师教育专业标准。当今教师教育领域主要有四种不同的价值取向, 即学术取向、实践取向、批判或社会取向和综合取向, 它们各自产生了不同的教师教育标准。除学术取向外, 其他三种取向都比较重视教师的专业实践, 认为这是教师教育不同于其他专业的本质特点”[6]。

我国早已实施教师资格证制度, 近年来教育部更是先后颁布了《关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决定 (试行) 》、《幼儿园教师专业质量标准 (试行) 》、《小学教师专业质量标准 (试行) 》、《初中教师专业质量标准 (试行) 》和《高中教师专业质量标准 (试行) 》等, 对建立符合我国教育实际的教师教育标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当然, 我国建立教师教育标准的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 今后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当前应尽快修订和制定《教育法》、《教师法》、《教师专业质量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教育质量评估标准》、《教师资格条例》和《教师教育经费投入保障制度》等,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完整和完善的教师教育标准体系。

六教师教育的“实践化”

教师教育实践化是针对我国传统师范教育过于注重师范生学科专业知识的传授, 忽视他们教育教学技能训练等弊端提出来的。由于重学科专业知识传授轻教育技能培训贯穿了学生接受师范教育的整个过程, 这导致师范生欠缺对教师工作的感性认识和比较扎实的教育教学技能。他们进入中小学后仍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师工作, 有一个较长的工作适应期。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发出这样的感慨:“学了教育学和心理学后还是不知道怎样当一名教师, 这些课程真没用!”尽管这种状况与目前我国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等课程的学科体系不成熟、科学性不高和实践应用性不强等有关, 但更主要的还在于我们传统师范教育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和忽视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训练等问题。如有人就指出“教师教育中的‘三字一话’, 艺术类技能训练、教学设计与教法研讨等明显被忽视, 教育实习更是缺乏组织和指导, 往往只是让学生回家乡自行解决了事。”[7]这样, 强调教师教育的实践化趋势就不难理解了。在教师教育实践化方面, 当前形成了如下认识:一是教师教育实践化与对教师职业性质与特点认识的深化有关。随着对教师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 人们愈益认识到教师职业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社会职业, 教师的知识更主要属于一种实践性知识, 因而强调教师教育中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二是教师教育实践化强调了教师教育过程中的实践训练, 并把师范生教育教学专业技能的培训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上;三是教师教育实践化强化了教育实习和教育见习在教师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教育实习和见习使师范生熟悉教师工作, 培育他们对教师职业积极的情感体验, 并着力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 这原本是我国师范教育的一大特色和优势。但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师范院校的改制与合并, 针对师范生的教育见习在不少学校已经名存实亡, 而教育实习也往往采用分散实习的方式。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评估和指导, 教育实习的应然功能也被大大削弱了。如此, 大力加强教师教育中的教育实习和见习就势在必行。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了“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的规定;四是教师教育实践化还要求加强师范院校与中小学的联系。一方面, 通过高校与中小学的联盟, 建立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实践基地, 为师范生提供教育实习、见习和观摩学习的场所;另一方面, 充分发挥中小学教师在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训练中的指导和示范作用。

七教师教育的“国际化”

在“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背景下, 世界各国的教育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与国际接轨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教育主张。同样地, 与国际接轨也适合于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于是教师教育的国际化就应运而生了。教师教育的国际化有如下含义与要求:一是要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师教育理念。当前国外对教师职业的属性形成了一些新认识, 如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是研究者、教师是行动者和教师是反思者等, 这些对教师职业属性的新认识有力促进了教师教育理念的变革。学习和借鉴这些新理念有助于促进我国教师教育理念的革新, 进而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二是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师教育模式。如国外建立开放型的教师培养模式, 强化教师教育中的实践取向和研究取向, 以及提高教师教育的层次等具体做法就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总之, 教师教育的国际化就是要求按照国际教师教育的通行做法, 吸收各国教师教育中的先进经验, 并结合我国教师教育的特点与实际, 构建我们自身具有国际水准的教师教育新体系。

当前, 教师教育已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以上我们从七个方面概括了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趋势, 认清这些趋势有助于把握教师教育的本质, 并达到提升教师教育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3]管培俊.关于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十个观点[J].教师教育研究, 2004 (4) .

[2]李群, 朱松涛.我国高校教师教育专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江苏高教, 2012 (2) .

[4]张贵新, 饶从满.关于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认识与思考课程[J].教材·教法, 2002 (4) .

[5]朱旭东.专业化视野中大学化教师教育的十大观点[J].教师教育研究, 2005 (1) .

[6]徐来群.教师教育标准及其价值取向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 2011 (10) .

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基本现状 篇8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现状

2015年6月贵州省毕节市4兄妹集体自杀悲剧的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留守儿童问题高度关注。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尤其是年轻劳动力涌向城市,这虽然大大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但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大量外出人员的不断增加,使得农村产生了一个新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截至2014年的数据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已经达到6102.55万人,也就意味着5个孩子中就有1个留守儿童。随着留守儿童的不断增加,各种问题也随着出现,例如:留守儿童潜在辍学率较高、亲情的淡化和缺失、留守儿童缺少应有关注,处境孤独等,这不仅仅严重影响了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更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未来发展。因此,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生存与发展方面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我国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生存与发展现状分析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环境较差

农村留守儿童多数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良好的生存环境对儿童的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却面临着严重的生存环境威胁。具体而言:一是农村留守儿童物资生活得不到保障。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亲都外出务工,使得家中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留守儿童不仅要承受部分生活压力,还得忍受物资方面的缺乏;二是生命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由于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加上老人年龄较大,无法对儿童进行有效监护,从而就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意外事故频发,严重危及到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安全;三是留守儿童精神生活匮乏。由于社会风气影响,加上缺乏父母亲的有效监管,使得部分留守儿童精神世界空虚,在农村留守儿童中,打架斗殴、沉迷网络以及吸烟早恋等问题司空见惯。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环境堪忧

具体而言:一是撤点并校给很多儿童带来了上学难、上学贵。随着部分儿童随父母进入城市,以及农村入学适龄儿童的减少,使得我国很多农村地区都出现了大规模的撤点并校现象。这虽然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但却使得很多农村儿童面临着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无形中打击了儿童的上学积极性;二是寄宿儿童的身心健康状况堪忧。由于撤点并校使得部分留守儿童上学距离较远,从而使得很多儿童选择寄宿,但是部分寄宿制学校缺乏完善的生活设施,同时加上儿童得不到有效的心理辅导,使得很多寄宿儿童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三是留守儿童辍学率居高不下。由于教师资源的不断流失,以及社会读书无用论的盛行,加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得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辍学率不断上升,很多留守儿童初中没毕业,甚至小学没毕业就出去打工了。

二、相关对策与措施分析

(一)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要想解决农村留守问题,关键还是要看政府。现阶段,为了可以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政府必须要做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提高各级政府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认识,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领导,并切实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解决留守儿童生存与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并保证这些措施可以落实到实处;二是加强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财政支持,尤其是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方面的财政支持,例如:完善寄宿制学校的生活设施、提高农村学校老师工资待遇等,保证每一个农村留守儿童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教育,这样也有助于其未来发展;三是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积极主动的解决留守儿童生存与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四是要大力发展本地区经济,吸引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可以回家工作,这就可以大大减少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使留守儿童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二)强化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管理

留守儿童都是由于老人监护,由于老人年龄较大,年老体衰,从而难以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监护。这就需要加强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工作了,以形成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有效监护。具体而言:一是提高对农村留守儿童管理工作的认识,使每一个学校领导和老师都从思想上认识到留守儿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而积极主动的开展留守儿童管理工作;二是每一学期都需要做好留守儿童统计工作,并建立相关档案,从而有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与教育工作;三是充分发挥老师的作用。由于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老师就成为其除了爷爷奶奶以外最亲近的人了,这就可以充分发挥老师的作用,使其可以发挥“代理家长”的职责,给予孩子更多关爱,弥补农村留守儿童在亲情上的缺失,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四是学校可以与外出务工的孩子家长建立联系热线,定期与留守儿童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及时向留守儿童父母反映其在家或在学校的动向与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学校与孩子父母可以一同想办法加以解决,从而使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在萌芽阶段就将其有效解决,从而为每一个农村留守儿童构建多层次、多方位的保护体系,使每一个农村留守儿童都可以得到切实有效的呵护。

参考文献:

[1]邬志辉,李静美.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65-74.

[2]付光槐.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生存困境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薛坪镇果坪中心小学为例[J].基础教育,2012,04:101-105+45.

上一篇:与象共舞的课文分析与研究下一篇:防洪堤部分监理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