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突泉课文原文

2024-06-01

趵突泉课文原文(精选7篇)

趵突泉课文原文 篇1

《趵突泉》

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现在单讲趵突泉。

在西门外的桥上,便看见一溪活水,清浅,鲜洁,由南向北流着。这就是由趵突泉流出来的。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

泉太好了。泉池是差不多见方的,三个泉口偏西,北边便是条小溪,流向西门去。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便觉得自然的伟大,使你再不敢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长的水藻上飘荡着,不由你不想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

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大、扁一点,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一个!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像一朵攒得很整齐的珠花,雪白;有的……这比那大泉还更有趣。

《趵突泉》作品原文

趵突泉的欣赏

老舍

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现在单讲趵突泉。

在西门外的桥上,便看见一溪活水,清浅,鲜洁,由南向北的流着。这就是由趵突泉流出来的。设若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了一半的美。但是泉的所在地并不是我们理想中的一个美景。这又是个中国人的征服自然的办法,那就是说,凡是自然的恩赐交到中国人手里就会把它弄得丑陋不堪。这块地方已经成了个市场。南门外是一片喊声,几阵臭气,从卖大碗面条与肉包干的棚子里出来,进了门有个小院,差不多是四方的。这里,“一毛钱四块!”和“两毛钱一双!”的喊声,与外面的 “吃来”联成一片。一座假山,奇丑;穿过山洞,接联不断的棚子与地摊,东洋布,东洋磁,东洋玩具,东洋……加劲的表示着中国人怎样热烈的“不”抵制劣货。这里很不易走过去,乡下人一群跟着一群的来,把路塞住。他们没有例外的全买一件东西还三次价,走开又回来摸索四五次。小脚妇女更了不得,你往左躲,她往左扭;你往右躲,她往右扭,反正不许你痛快的过去。

到了池边,北岸上一座神殿,南西东三面全是唱鼓书的茶棚,唱的多半是梨花大鼓,一声“哟”要拉长几分钟,猛听颇像产科医院的病室。除了茶棚还是日货摊子,说点别的吧!

泉太好了。泉池差不多见方,三个泉口偏西,北边便是条小溪流向西门去。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你立定呆呆的看三分钟,你便觉出自然的伟大,使你不敢再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是自然有这样的力量!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的水藻上飘荡着,使你不由的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

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的上来一串小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泡,大,扁一点,慢慢的,有姿态的,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了一个!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像一朵攒整齐的珠花,雪白。有的……这比那大泉还更有味。

新近为增加河水的水量,又下了六根铁管,做成六个泉眼,水流得也很旺,但是我还是爱那原来的三个。

看完了泉,再往北走,经过一些货摊,便出了北门。

前年冬天一把大火把泉池南边的棚子都烧了。有机会改造了!造成一个公园,各处安着喷水管!东边作个游泳池!有许多人这样的盼望。可是,席棚又搭好了,渐次改成了木板棚;乡下人只知道趵突泉,把摊子移到“商场”去(就离趵突泉几步)买卖就受损失了;于是“商场”四大皆空,还叫趵突泉作日货销售场;也许有道理。

拓展阅读:《趵突泉》阅读答案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趵突泉

老舍

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现在单讲趵突泉。

出了济南的西门,在桥上就看见一溪活水,清浅,鲜活,由南向北流着。

岸边的垂柳倒映在水面,上下都是绿的,幽静极了。这水就是从趵突泉流出来的。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它一半的妩媚。

沿着小溪往南走,就来到趵突泉公园。一个开阔的泉池,差不多是见方的,占了大半个公园。池里的水清极了,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泉池中央偏西,有三个大泉眼,水从泉眼里往上涌,冒出水面半米来高,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腾。三个水柱都有井口大,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要是冬天来玩就更好了,池面腾起一片又白又轻的热气,在深绿色的水藻上飘荡着,会把你引进一种神秘的境界。

池边还有数不清的小泉眼。有的不断地冒泡,均匀的小气泡连成一串,像一串珍珠随着水流飘曳。有的要隔一会儿才冒出十来个气泡,只见气泡轻快地往上蹿,好像你追我赶似的。有的半天冒出一个气泡,那些气泡比较大,大多扁扁的,一边往上升一边摇曳,碰着水面就碎了。在阳光照射下,大大小小的水泡五光十色,没有哪一种珠宝能比得上。

1.根据原文填空。

一()热气 一()活水 一()境界 一()珍珠

2.按原文填空。

(1)在桥上就看见一溪活水,________,________,由南向北流着。

(2)永远那么________,那么________,好像永远不知________。

(3)在阳光照射下,大大小小的水泡________________,没有哪一种珠宝能比得上。

3.下面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

[ ]

A.冒出水面半米来高,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腾。

B.气泡轻快地往上蹿,好像你追我赶似的。

C.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一半的妩媚。

4.这篇游记的写作顺序是

[ ]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景物顺序

参考答案:

1.片 溪 种 串

2.(1)清浅 鲜活(2)晶莹 活泼 疲倦(3)五光十色

3.B

趵突泉课文原文 篇2

《鸟的天堂》入选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与原文相比, 入选后的课文做了不少改动, 这些改动令我感慨良多。我觉得将原文与课文相对照进行解读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因此, 我选择了几个关键地方与大家一起思考。

课文第1自然段首先交代了时间是在傍晚, 然后直接过渡到“我们走过一段石子路, 很快就到了河边”, 没有保留原文第2、3自然段朋友提议去划船的情节。这样的省略似乎使文本更“干净”了, 但学生读了课文却不免生疑:既然是“很快就到了河边”, 想必是去河边有事要做, 否则不用“很快”就去。但联系下文, 并没有提到有什么事情要去做, 也不是专门去看那“鸟的天堂”, 因为作者的当地朋友应该知道, 这个时候去专门看“鸟的天堂”是不会有什么收获的。而在原文中, 由于作者交代了朋友相约晚饭后一起去划船的情节, 也就使这些疑惑不存在了———这只不过是朋友之间相约晚饭后划船散心的一次自由活动, 因为大家非常开心, 所以“很快就到了河边”。因此, 看到“鸟的天堂”完全是路过, 是一次无意中的观察, 没什么收获也是不遗憾的。由此比较我们可以看出, 删掉“朋友提议去划船的情节”, 看似问题不大, 实际上使课文的逻辑出现了问题。

在与原文对照的时候, 我发现原文中有一个字出现过多次, 但在教材中都被作了替换:

船缓缓地动了, 向河中心移去。

船平静地在水面移动。

一个朋友拨着桨, 船缓缓地移向河中心。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

这里的“移”和“划”都指船在水中行驶, 但这几个字在原文中都是“流”字。下面我们以第一句为例, 比较一下其中的区别。

船缓缓地动了, 向河中心移去。 (课文)

船缓缓地动了, 向河中心流去。 (原文)

在这里, “移去”表现的是空间位置的改变, 可用于船, 还可用于车、人与各种物, 适用范围是比较广的, 而“流去”则只可用于船;“移去”给人的感觉就是位置变了, 至于是怎么变的, 从什么位置变到了什么位置, 都是不清晰的, 而“流去”则非常清楚地指出是船在水中流动而去, 有一种明晰而强烈的动感与画面感。显然, 原文中使用的“流去”, 在语言的准确性与表现力上都比改动后的课文要强得多。

再看下面两个句子的比较: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 真是一株大树, 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 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 伸进泥土里。 (课文)

我有了机会看见它的真面目:是一棵大树, 有着数不清的桠枝, 枝上又生根, 有许多根一直垂到地上, 进了泥土里。 (原文)

这两句的主要区别在于中间的一个短句:“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和“有着数不清的桠枝”。不得不说, 教材的改动是没有必要的。首先, 这样的改动给教师的教学增加了不少难度。课文中出现了一个多音字“数”, 即“数 (sh俅) 目”和“不可计数 (sh俪) ”, 在教学实践中常见有不少教师在这个地方反复给学生做出解释, 帮助学生掌握这个多音字的用法。虽然帮助学生掌握多音字的用法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 但在此处穿插这个多音字的教学, 显然会影响学生根据语言文字去想象画面的效果。因此, 此处对多音字“数”的教学来说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时机。其次, 原文“有着数不清的桠枝”与后面的句子“枝上又生根”形成了一种语言节奏上的连贯性, 读来有一气呵成之感, 突出了桠枝和根的繁密与错综, 而课文中的句子就失去了这种语言节奏上的连贯, 从而使表达效果也打了折扣。

再看这两个句子的比较: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 从远处看, 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课文)

一部分的树枝垂到水面, 从远处看, 就像一棵大树斜躺在水上一样。 (原文)

这两句的主要区别在于“卧”与“斜躺”。那么, 究竟是“卧”好还是“斜躺”好?我们不妨回到文本所描述的画面和情境中。作者描述这棵大榕树“一部分的树枝垂到水面”, 可见这棵榕树之大。但尽管榕树很大, 也只是有“一部分的树枝垂到水面”, 大部分的树枝还是在岸上的。所以, 说这棵大榕树“斜躺”在水上更为形象、准确。课文改成“卧”在水上, 虽然也有“躺”的意思, 但显然未能准确表达出榕树枝大部分在岸上、小部分在水上的整体姿态。

再看这两个句子的比较:

那翠绿的颜色, 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课文)

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 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原文)

在这两个句子中, “照耀”与“闪耀”是主要区别。两个词都强调榕树叶子颜色的翠绿与明亮:因为叶子十分翠绿, 所以就显得特别明亮, 尽管已是傍晚, 缺乏阳光的照射, 但这些绿叶依然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因此作者不由得感叹“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里的“颤动”一词十分精妙, 传达的是一种蓬勃的生命活力。那么, “闪耀”与“照耀”哪个词更能表现出这种“生命在颤动”的感觉呢?显然, “闪耀”不仅涵盖了“照耀”的意思, 也更能传达一种生命的动感与活力。而且“闪耀”一词与后面的“颤动”呼应起来, 在读者眼前描绘了一幅极其明亮、翠绿、充满生机的榕树图, 也为下文展现“鸟的天堂”做好了铺垫。读到这里, 读者也不由得与作者一起发出慨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再看这两个句子的比较:

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 被我们的掌声一吓, 又飞进了叶丛, 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 那歌声真好听。 (课文)

一只画眉飞了出来, 给我们的拍掌声一惊, 又飞进树林, 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唱着, 它的歌声真好听。 (原文)

显然, 只有“唱着”, 才能对应后面的“歌声”, 而“叫着”只能对应“声音”。

最后, 我还想把教材删掉的原文中的两个自然段展现出来:

在河边田畔的小径里有几棵荔枝树。绿叶丛中垂着累累的红色果子。我们的船就往那里流去。一个朋友拿起桨把船拨进一条小沟。在小径旁边, 船停住了, 我们都跳上了岸。

两个朋友很快地爬到树上去, 从树上抛下几枝带叶的荔枝, 我同陈和叶三个人站在树下接。等到他们下地以后, 我们大家一面吃荔枝, 一面走回船上去。

趵突泉课文原文 篇3

【缘起】

晨读课上一个女生提出了一个问题——(《羚羊木雕》①一文)“万芳作为一个女孩子玩小刀,在操场边的树底下换裤子,根本就没有女孩子的样子,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老实说,这个问题笔者也解答不了。

笔者注意到,教科书的题注中写到:标题是编者加的,原题是“反悔”,有改动。顺着这个线索,笔者上网查阅这一课的资料,搜到了一篇很有价值的文章,在《语文学习》的博客里有张之路先生的《关于〈羚羊木雕〉》②一文,于是笔者顺藤摸瓜,搜到了《羚羊木雕》的原文——《反悔》。这才知道我们看到的《羚羊木雕》在编入教科书的时候经过了编者大量的删改,入选教材的文本与改编前的原文有比较大的出入。课文的改编总体来看是失败的,为什么“万芳”没有女孩子的样子,其实这个问题在作者的原文中根本就不存在,原文中的“万方”是个男生啊!作为万方的朋友——“我”,自然也就应该理解为男生了,而且作者本人就是男的。编者扭曲主人公的性别,确实不太妥当。这个女生的质疑让笔者突发奇想,何不将两个《羚羊木雕》的文本进行比较阅读?作者的原文也是一笔可供开发利用的重要的教学资源啊!

笔者从网上下载了《羚羊木雕》的“原文”《反悔》(从网上下载的“原文”,即我们用于比较的依据,它与作者的原始文本有无出入,还无从得知。不过,即便它和原载略有不同,也不防碍我们进行比较学习),准备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比较课文和原文的区别,讨论编者删改的效果,比较两个文本的优劣。引领学生从对教材的膜拜走向平等的对话,这对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心态很有意义。

【现场】

下面是具体的课堂讨论:

[屏显] 下面是张之路《羚羊木雕》的原文《反悔》。

学习任务:1.比较一下课文和原文,看看课文删改了哪些地方。

2.请你来评价一下删改的效果——找出你认为删改成功的地方和不成功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反悔》原文,略)

师:阅读,平等审视的意识很重要。作者、编者与我们是同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与发现,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与作者、编者平等对话。(大体了解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后,示意在晨读课上提出疑问的那个女生)为什么“万芳”没有女孩子的样子,读过原文你明白了吗?

生1:原文中的“万方”原来是个男生!怪不得“万芳”在课文里的表现让人感到有些别扭。

(说明:后面的记述中凡涉及课文时用“万芳”或“她”,涉及原文或同时涉及课文和原文时用“万方”或“他”。)

生2:这样一改,课文中的“我”自然也就成了女生了。编者为什么非要改变主人公的性别呢?

生3:女孩子性格比较柔顺,感情比较细腻,比男孩子更容易受到心理伤害。

师:编者可能也是这样考虑的吧。从注解中我们知道,原文的题目是“反悔”,为什么编进教材时要改成“羚羊木雕”呢?

生1:“反悔”太直白了。“羚羊木雕”就比较含蓄,也很耐人寻味,给了读者构思和想象的空间,我个人比较喜欢这个题目。

生2:“反悔”感情倾向明确,它只是站在“我”的立场上,突出了“我”个人的内心感受。以物为题那就不同了。

生3:以“羚羊木雕”为题,一方面显示了此物的重要性,表现了两代人不同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羚羊木雕”也是“我”和朋友感情发展的见证,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生4:“羚羊木雕”这个题目不偏不倚,便于客观全面地反映每个人物的内心感受。

师:“羚羊木雕”是中性词,不褒也不贬,更客观更理性,可以使读者站在每个人物自己的角度上看问题,这个题目还好在它拓展了想象的空间和文本的张力。大家也注意到了,原作被编者掐头接尾,说说你的看法。

生1:课文删去了原文前面的五个自然段,这样处理对文章没有太大的影响,也使得文章更为简洁。

生2:我偏爱原文的开头。原文开头前两段的场景描写衬托了“我”内心的沉痛,后三段则体现了家庭温馨幸福的一面,和下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课文直接以妈妈突然查问羚羊的下落开头,就体现不出原文开头所表现的那种意境。

生3:“‘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这一句先声夺人。课文直接从妈妈的追问开头,气氛一下子就紧张起来,能紧紧地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生4:这个开头的人物对话火药味很浓,一上来就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预示了一场家庭纠葛的悲剧就要上演。

师:老师也觉得这一改动尚属成功。这样开头很有戏剧性,劈头就从妈妈的追问写起,笔势突兀,更有悬念效果。

生1:课文对结尾部分也作了较大改动。原文的结尾着力刻画了“我”虽然得到了朋友的谅解但被逼反悔后内心极为痛苦的心理。“我突然觉得羚羊变得那么重”,衬托了“我”心情的沉重。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在原文中表现得更加突出。

生2:原文以哭结尾还是很有味道的,这是“我”对自己的行为所进行的道德内省和自我谴责,也是对父母迫使“我”“反悔”的抗议。

生3:“可是,这能全怪我吗?”编者最后凭空加上去的这句话有些直露了。这句话还让人感到好像不负责任,把“我”对万方失信而感到的愧疚自责指向了对家长的批评指责,这样一来就使主题变得比较浅薄了。

师:原文的结尾大有讲究,对结尾的改动违背了作者的初衷,简化了原文的主题思想,损害了原文结尾的思想性和感染力。再向细处看看,比如,两个文本的细节、语言等方面。

生1:原文“收在哪儿了”我们一般不这样问,课文改为“放在哪儿了”更好一些。

生2:课文在“送给万芳了”后面又补充了一句“她是我最好的朋友”,这句话强调了“我”希望得到妈妈理解的心理。

生3:问“送给谁了”,妈妈的动作也不一样,原文是“妈妈用手摇着我的肩膀”,“摇”似乎有些不理智,也过于粗暴了。课文改为了“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搭”就显得比较温柔亲切自然,给人的感觉是自我情绪被压抑着,虽然生气又不缺乏理智,有一种温和商量的情态。

生4:“我”的裤子被划破了,当时万方就在场,“偷偷地抹眼泪”表明“我”非常伤心而又不想让别人知道的心理,原文“使劲地哭”就像寻求万方的帮助似的,没有什么味道。

生5:原文“你能不能把羚羊……换回去”,课文“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换”和“还”不是一个概念,“换”意思很含蓄也很明确,“还”是什么意思?“我”与万方的礼物是互换的。

生6:原文“你怎么能要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言下之意就是:即使别人给,你也不能要。课文却改成了“你怎么能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拿”和“要”不一样,“拿”是主动拿别人的东西,而“要”是被动地接受。

生7:原文“那天”送羚羊,“那一天”换裤子,时间概念比较模糊。课文“昨天”送羚羊,“今天”要羚羊,时间安排得比较集中。刚送给人家的东西马上就去要回来,这怎么开口啊?让人更难为情,也更能显出“我”失信的尴尬。

师:我们再想一想,改编后对于人物形象有没有影响?

生1:“你明天问问老师……把这样珍贵的东西送人,他也会反对的……呢?”原文中爸爸的这句话实在没有多大的说服力,家里的事还要抬出老师来当挡箭牌,有些孩子气。“我”也不会去问老师,这一点爸爸心里应该很清楚。

生2:原文“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她小声说:‘算了吧,下次记住就行啦,孩子们也要讲个信用……送给别人的东西怎么好再要回来呢!”奶奶的话是回护“我”,也含蓄地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的行径。而课文却改成了“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奶奶的话被简化了许多,还有,这个“突然”也太突然了。

师:人物的台词被缩减了,人物的性格就萎缩了,人物形象也就立不起来了。

生1:原文中“妈妈忍不住喊起来:‘您总是惯着他,您知道那是多么贵重的东西呀!”妈妈对奶奶“喊”,的确不好;课文“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语气就平和一些。

生2:原文中妈妈只顾自己的感受,显得霸道无理,对自己的婆婆说话很刻薄,似乎是个不孝顺的儿媳;课文中就温柔一些,通情达理一些,比如拿糖果这个细节就比较委婉,也多少顾及了孩子的感受。

师:想得真周到!

生3:在给“我”拿木雕的时候,课文中万芳似乎有有意赌气的样子,原文中万方是很不情愿的,为后文万方的仗义作了铺垫,更加重了“我”的负罪感,使我的自责更深。还有,“托”和“拿”,“小玻璃框”的有和无,哪个更能表现万方对这份友谊的在乎,这很清楚啊。

生4:课文中万芳妈妈说:“好好拿着,别难过,看我呆会儿揍她!”而原文是“好好拿着,我呆会儿说他!”“说”和“揍”不同,“说”是教育,而“揍”是粗暴的做法。

生5:也许是编者看到原文中有“万方的妈妈顺手给了万方屁股一巴掌”这么一句,就保留了这个“揍”字。打人的情节删去为好,“说”不该改为“揍”。

生6:原文万方妈妈发现万方穿的裤子被弄破了,罚万方站了“半”个钟头,可是课文却改成了“一”个钟头。

生7:课文中万芳有这样一句话:“我妈是婆婆嘴,她要是知道,早晚也会让你妈知道。”而原文并没有这句话。

生8:原文中还有一句话,被编者删除了:“没事儿,凡是爸爸妈妈送给我的东西,不管我给谁他们都没说的……”万方的这句话从侧面告诉我们万方的父母是尊重孩子的,和“我”的父母并不是一路人。

生9:编者这样改造对万方妈妈的形象改变很大,让人觉得万方的妈妈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和“我”的父母如出一辙,贬损了万方妈妈的形象。

师:在原文中,万方的妈妈和“我”的父母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形象,作者的立场是站在同情孩子一方的,用万方妈妈的形象反衬了“我”的父母,批评了他们的不良行径。而课文却丑化了万芳妈妈的形象。再读读这两个文本,看看还有你不大满意的地方吗?比如,文章的情节。

生1:课文中万芳妈“看见我手里的小刀,又看看我们的样子,立刻明白了:‘万芳,你是不是拿了人家什么东西?”一看就“立刻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这也太让人难以置信了吧。而原文中是万方妈妈问了万方才知道的,这样才合情合理。

生2:原文“飞快地跑出门去”,课文非得改成“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这一改动意思上有毛病,这说明还没跑出家门时就已经在“冒着雨”了。

生3:而且这一改前后矛盾,“我”出门的时候还下着雨,等要回木雕,就“月亮出来了”,这不大可能吧?再说,一走就有雨,雨也来得太巧了吧?以雨写情,俗笔一套。

师:这可真是个天大的漏洞!读得真细心!连老师也没有发现这个破绽呢。

生:万方“不见了”,当时肯定是生“我”的气了,可是,过了一会儿,万方又追上了“我”,并表示“咱俩还是好朋友”。这中间万方肯定有过一番思想斗争,只是万方的变化也太突然了。

师:大家应该知道:真正的友谊是用真心真情凝结而成的,不是用珍贵的东西来维持的,重要的是要用心去沟通。

生1:用父母的反面形象来反衬孩子之间的深厚友谊,把父母的形象写得太过了,有点矫情和造作,让人读得别扭。

生2:万方这个人物形象太完美了,他“仗义”,宽容,处处替人着想,我总觉得他与现实生活中的孩子有距离。

生3:也不能说现实生活中就没有万方这样的孩子。

生4:我觉得这个故事很幼稚,为编故事而编故事,没有多大的意义。

师:比如说——

生4:当父母逼“我”去要回木雕时,“我”为什么不向父母吐露跟万方之间的深厚友谊,把换裤子的事告诉爸爸妈妈?这样,也许会打动父母的心;“我”向万方要木雕时,为什么不把事情的全部经过原原本本地告诉万方,让他理解“我”不得已的苦衷?

生5:还有,既然“我”的父母把羚羊看得这么重,按理说爸爸把羚羊送给“我”时,也应该讲讲它的来历,告诉“我”木雕是怎样的贵重,叮嘱“我”好好保管什么的,这样“我”也就不会轻易送人了。

生6:小说嘛,怎么能当真?倘若“我”事先和父母商量商量,征求父母的意见,这个故事还怎么编下去?这篇文章也就不存在了。

生7:情节可以虚构,但也不能借虚构任意编造啊?我觉得这个情节多少有点做作的痕迹,显得生硬,不够顺畅。

师:看来作者情节设置并非天衣无缝。我们不妨这样看:或许作者是出于善心而故意为之,为不让“我”过于伤心,也不让读者过于失望;或许作者是为了“我”灵魂的解脱,而用朋友的“仗义”进行自我安慰和自我原谅。但是,情节可以虚构,却不可以虚假。其实,老师也有过类似的疑惑。事情的合理性存在于事件自身的逻辑中,生活有生活的逻辑,人物性格有人物性格的逻辑。不符合生活发展的必然逻辑,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文学中也不应该有。总体来说,从改动的效果看,这些改动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另外,大家还提出了一些不太严谨的地方,建议你来替作者修改完善一下。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一个作业:回忆一下你的课堂发言,把它整理成书面材料,科代表收起来交给老师。

【反思】

比较阅读,让笔者找到了教材中值得教给学生的东西和适合传递这些东西的方式。

采取比较阅读的方法,笔者并没有抛弃改编后的“课文”这个教学的文本而一味地追求原作的真汁真味。而是注意到了文本的双向比较,文章的互补性,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理解原作与课文各自的特点,而不是一边倒(原文什么都比课文好,或课文什么都比原文好)的阅读,一边倒的阅读不是真正的“比较”阅读,是“偏读”,容易限制学生的阅读思维,让学生走死胡同,失去比较阅读的意义。

与原文比较阅读,这种教学尝试笔者是把这两个文本都当作“用件”来处理的,也就是“用”教材。在讨论中,一方面老师要有所作为,有所引导,不能忽略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也要防止牵引过度,不能横在教材和学生之间,阻挡学生的学习。从学生是否对学习材料进行了主体性的解读这个角度来看,这堂比较阅读课基本上还算是比较成功的,老师没怎么宣讲自己的理解,只是提供了几个比较点作框架,做了一些串连和引导工作。老师将原文呈现给学生,提供第二文本,又明确了两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这两个任务是有梯度的,第一个任务是用眼睛“阅读”,第二个任务是用思想“阅读”,让学生找出两文的不同之处,有的放矢找准思考点,由文字探究作者的思路,考察作品的思想。从一开始小心翼翼地以赞扬为主,到逐渐敢于提出一些批评性的意见,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思路逐渐被打开,学生的发言也不乏独到、不乏精彩、不乏启人之思的地方。学生的收获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至于学生的看法是否统一,并不重要,在比较中切实进行了语文能力的培养,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表达水平很有帮助。

把对文本的价值取向交给学生,尊重学生的认知,拓宽了学生阅读思考的空间。其实,这里的比较阅读不仅仅只是对原作的理解问题了,而且是由阅读涉及到写作的问题:文章的简洁,开篇的引人入胜,情节的铺垫,悬念的运用,结尾的发人深省,等等。如果老师能把这些写作的技巧问题先顺手牵羊后顺水推舟再画龙点睛地提一提则更佳,将阅读与写作巧妙结合,可以拓展课堂的容量,学习的宽度。当然,写作不宜多讲,本课主要是解读文本,通过阅读去领略作品真实的思想。

注释:

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版。

②《语文学习》,2007年第10期。

[作者通联:李明哲,山东鱼台县教育局教研室;张兴合,山东鱼台县王鲁实验中学]

宁鸿彬老师的卡片辅助教学法

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是教师为组织学生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以及确保学生掌握教育内容而进行的一系列有目的的行动。

宁鸿彬认为:语文教学应根据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特点和规律,运用和完善教学方法。他认真研究心理学中有关智力组成的五种基本心理因素,汲取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成果,如:多种感官协同活动有效提高感知效果、呈活动状态的感知对象较静止状态更易感知、感知活动的“定向”作用可提高感知效果等,发现了卡片的相关特点及语文教学中卡片的功用。他在第一期的语文教学实验中通过比较研究,论证了“卡片辅助教学”的有效性:利用卡片复习、练习,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运用卡片复习和练习,调动了“再认”和“复做”两种记忆形式;用卡片复习和练习是在意义识记基础上的知识巩固;用卡片复习和练习是一种分散复习的方法。他不断探索、完善,首创了“卡片辅助教学法”。即根据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特点,变口头表达形式为文字图片形式的一种辅助性的直观教学方法。具有复习巩固知识、训练技能的功能。

《藏戏》语文课文原文 篇4

藏戏

马城明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还是从西藏高僧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起吧。

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什么桥梁,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jiāng)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shì)。于是,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传奇。唐东杰布在山南琼(qióng)结,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位姑娘,组成了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用歌舞说唱的形式,表演宗教故事,历史传说,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雪山旷野,有人献出钱财,有人布施铁块,有人送来粮食,更有大批的农民、工匠跟着他们从一个架桥工地,走到另一个架桥工地……藏戏的种子随之洒遍了雪域高原。所到之处,人们为姑娘们俊俏的容貌、婀娜的舞姿、优美清新的唱腔赞叹不已,观众们惊叹道:莫不是阿吉拉姆下凡跳舞了吧!以后人们就将藏戏演出称为“阿吉拉姆”。

就这样,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

善者的面具是白色的,白色代表纯洁;

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

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

**的面具是黄色的,黄色代表吉祥;

巫(w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象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

妖魔的面具青面獠(liáo)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村民老人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嘴唇处挖一个窟窿.以示朴实敦厚。

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之一。

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bó)为其伴奏。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观众团团围坐,所有的剧情靠“雄谢巴”的解说和艺人们的说唱来描述。艺人们唱着,说着,跳着,在面具下演绎着各种故事。

在几百年的发展中,藏戏形成了自己固定的程式:开场陈说藏戏历史以招徕(lái)观众,正戏表演故事的主要部分,结尾则具有庆贺演出成功之意。

藏戏艺人的唱腔、动作丰富多彩,不一而足。不同的人物用不同的唱腔来演唱,不同的情绪有不同的舞蹈动作来表达,不同的流派、不同的戏班更是有各种风格的表演形式。观众在吃喝玩耍中看戏,一出戏演它个三五天毫不稀奇,大家随心所欲,优哉(zāi)游哉,毫无倦意。

藏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

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中国的民族戏曲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有据可考的就有275个剧种。藏戏,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在祖国百花艺苑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剧种。藏戏艺术有600多年的历史,比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课文按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分—总的关系结构文章。先用三个排比句概括介绍藏戏主要特点:“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接下来详细写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许下宏愿,发誓架桥”“组成了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紧接着介绍藏戏的重要特征──“面具”的特点及作用。然后简略地说明其他特色:舞台简朴;剧情靠解说、说唱来描述;开场、正戏、结尾固定的程式;唱腔、动作丰富多彩;演出时间长等。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随着作者脉络清楚、有点有面、有详有略的描述,绚丽多彩的藏戏以及它那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

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它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内容、表达顺序、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北京的春节》有较大的不同。从内容看,《北京的春节》介绍的是节日风俗,而本文侧重介绍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从表达顺序看,《北京的春节》以时间为序,而本文以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从表达的方法看,《北京的春节》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方法,而本文主要采用比喻、反问、象征、夸张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看,《北京的春节》的语言自然、平实、准确、精练,京味浓郁,耐人寻味,而本文的语言丰富多样、生动传神,颇具文学色彩。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领学生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生动形象地表达;二是通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藏族的文化。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课文开篇的表达方法新颖独特,用反问句的形式先声夺人,强调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等方面的突出特点。同时,也为本文将着力描述面具的颜色、形状及作用埋下伏笔。

②还是从西藏高僧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起吧。

这句话在全文谋篇布局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前面总括藏戏三大特点,用“还是”转折,介绍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及藏戏的形成。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创始人、开山鼻祖,没有唐东杰布就没有藏戏。高僧:德高望重的僧人(和尚)。传奇故事: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越寻常的故事。

③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什么桥梁,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

作者用精练准确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描写,再现了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间接歌颂了唐东杰布的高尚品质,说明他许下宏愿、发誓架桥的思想根源,也说明民间艺术源于生活,根据时代的需要而产生。

④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

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为什么得以保留?这个句子作了精当的回答。句子的前后部分是因果关系:“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是原因,“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是结果。象征的手法: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或思想感情。比如,藏戏中用白色面具代表纯洁,戴白色面具的是善者、好人。夸张的手法:为了启发观众的想象力,用夸大的事物来表现。比如,藏戏中用半黑半白的面具形容两面三刀的性格,用青面獠牙的面具形容妖魔。

⑤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唐东杰布组成藏戏班子的目的是“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所以对演出舞台、道具等没有过多的要求,只要有观众,能起到宣传效果就行。

⑥藏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

最初的藏戏没有剧本,全靠师父言传身教,全靠在戏班排练和演出过程中逐步加工提高,使具有600多年历史的藏戏得以保留和发展,成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2)对词语的理解。

剧种:戏剧艺术的种类。

咆哮: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可形容人的暴怒喊叫。

吞噬:噬,咬。吞食。

雄浑:本课指歌声雄壮浑厚。

**:本课指喇嘛教中用转世制度继位的上层喇嘛。

巫女: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女人。

压抑:对感情、力量等加以限制,使不能充分流露和发挥。

敦厚:忠厚。

演绎:一种推理方法,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本课可作表演、表现来理解。

招徕:招揽。本课指藏戏开场用陈述藏戏历史的方式招揽观众。

优哉:优,美好,舒服;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开山鼻祖:开山,佛教用语,指最先在某座名山创立寺院。鼻祖,比喻创始人。原指某一事业的创始人。本课指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创始人。

两面三刀:比喻阴险狡猾,当面一套,背地一套。

谈礼貌课文原文 篇5

谈礼貌课文原文:

中国曾有“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训,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说岳全传》上有这么一段:牛皋向一位老者问路,他在马上吼道:“呔,老头儿!爷问你,小校场往哪去?”老人不但没有给他指路,反而生气地骂他是个“冒失鬼”。过了一会儿,岳飞也来到这里,他先离镫下马,然后上前施礼:“请问老丈,方才可曾见一个骑黑马的?他往哪条路上去了?”老人见岳飞很有礼貌,便耐心地给他指路,这正如俗话所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有一天,一个女青年下公共汽车,她的长裙拖在车厢的踏板上,被一个跟在后面的小学生踩了一下,女青年回过头来看了看,小朋友连忙抬起脚说:“对不起,把您的裙子踩脏了。”女青年微笑着说:“没关系。”于是一场可能发生的纠纷避免了。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

朱师傅为周总理理发二十多年。有一次刮脸时,周总理咳嗽了一声,脸上被划了一道小口子,朱师傅深感不安。周总理安慰他说:“这不能怪您,怪我咳嗽没有向您打招呼,还幸亏您刀子躲得快哩!”朱师傅听了总理的话深受感动。可见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人在社会上生活总要和别人交往。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让学生从小养成能礼待人,使用礼貌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让学生懂得从小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主要板书计划:

不失色 态度彬彬有礼 关

礼 古训 君子 不失口 说话使用礼貌语言 系

马上吼道“呔,爷问你”讨人嫌 更

貌 ① 和

下马施礼 “请问” 人心暖 谐

待 连忙抬脚 “对不起”

② 生

人 优良传统 微笑着说“没关系” 活

文雅和气 宽容 更

③ 安慰 “不能怪你” 美

沟通心灵 反映情操和修养 好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

1、组词

2、补完词语

3、造句

课外: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

一、揭示课题

1、板书:30、谈礼貌

2、学习“貌”,指名组词

3、指名说说常用的礼貌用语有哪些?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提醒学生注意:“嫌、盾、训、逊”是前鼻音;

“嗽”是平舌音

“校”课文中读“jiao”

2、说说下列词语意思

古训 矛盾 咳嗽 粗暴 纠纷

安慰 情操 修养 文雅

3、指名分段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2、学生交流

3、齐读课文

五、指导写字

1、指导

2、学生用钢笔描红生字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语言材料,懂得礼貌待人的好处。

一、检查复习

1、指名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1)由读第1自然段,想想你读懂了些什么?

(2)学生交流,师板书:君子不失色不失口

(3)重点理解:“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彬彬有礼,粗暴,出言不逊”

(4)师小结:从对古训的解释中可以知道:要做到待人彬彬有礼,就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和言语。(板书:态度、言语、彬彬有礼)

(5)这一自然段先引用古训,目的是要引出一个什么话题,找找课文中哪句话回答了这个问题。(板书:使用礼貌语言,优良传统)

(6)想想这一自然段该用什么语气读?(庄重的语气)

(7)齐读第1自然段

2、学习第2―4自然段

师:同学们,从学习第1自然段中知道礼貌待人包括了态度有礼貌和说话有礼貌两个方面,现在看第2―4自然段写的三个例子中,哪些语句是写人的态度,哪些语句是写人的语言的。

(1)学生自读,围绕要求同桌讨论。

(2)交流

A、生交流第一个例子:(牛皋问路岳飞问路)

根据生交流,师板书:马上施礼“呔,爷问你”

下马施礼“请问”

B、师:作者用哪句话来概括了这两种情况的?请大声齐读:出示句子:“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板书:人心暖讨人嫌)

C、小结并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牛皋表现,用否定语气;岳飞表现,用赞美的语气)

D、齐读第2自然段

继续交流(第2个例子)

A、师根据学生交流,后板书:连忙抬起脚“对不起”

微笑着说“没关系”

B、齐读最后一句板书:避免纠纷 架起桥梁

C、指导朗读:(读出平和、高兴的语气)

D、齐读第3自然段

交流第3个例子。

A、学生交流,师板书:文雅和气宽容 安慰,不能怪你

沟通心灵反映情操和修养

B、指导朗读

C、齐读第4自然段

(3)练习(出示填空题)

牛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岳飞先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朋友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女青年___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总理__________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见要写礼貌待人,就要把具体的态度和语言结合起来写,这样才能写得生动感人。

(5)小结:课文2―4自然段分别举了古人和今人,普通人和伟人的三个事例来说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重要,这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3、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想想每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2)理解“交往”

(3)齐读第2句话(理解“恰当地”、“和谐”)

(4)这一自然段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5)指导朗读

(6)齐读第5自然段

(7)小结,板书:关系更和谐,生活更美好

三、作业

1、课后练习

吹泡泡课文原文 篇6

小时候,我玩儿过很多游戏,其中最爱玩儿的是吹肥皂泡。

阴雨时节,不能到山上海边去玩儿,母亲就教我们在廊(láng)子上吹肥皂泡。她说阴雨时节,天气潮湿,肥皂泡不容易(yì)破裂(liè)。

我们把用剩的`肥皂头儿,放在一只小木碗(wǎn)里,加点儿水,和[huò]弄和弄,使它溶(róng)化。然后用一根细竹管,蘸(zhàn)上那黏稠(niánchóu)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来,吹成一个又轻又圆的泡儿。再轻轻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竹管上落下来,慢悠悠地在空中飘游。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shān],它们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

这肥皂泡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清澈(chè)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若(ruò)是扇得好,一个大球,还会裂成两三个玲珑(línglóng)的小球,四散(sàn)纷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cuì)弱的球儿,会扯(chě)得又长又圆,颤巍巍(chànwēiwēi)的,光影零乱。这时,大家都悬(xuán)着心,仰着头,屏(bǐng)住呼吸——不久,这五彩的薄球,就无声地散[sǎn]裂了,又变成肥皂水落了下来,水珠洒到我们眼睛里。大家都赶忙低下头揉(róu)眼睛,揉出了眼泪。

氓高中课文原文 篇7

《氓》原文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尔一作:尓)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译文

憨厚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换丝,找个机会谈婚事。送郎送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不是我愿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望郎休要发脾气,秋天到了来迎娶。

爬上那垛破土墙,遥向复关凝神望。复关远在云雾中,不见情郎泪千行。情郎即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你去卜卦求神仙,没有凶兆心欢畅。赶着你的车子来,为我搬运好嫁妆。

桑树叶子未落时,缀满枝头绿萋萋。嘘嘘那些斑鸠儿,别把桑葚吃嘴里。哎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依依。男人若是恋上你,要丢便丢太容易。女人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难挣离。

桑树叶子落下了,枯黄憔悴任飘摇。自从嫁到你家来,三年穷苦受煎熬。淇水茫茫送我归,水溅车帷湿又潮。我做妻子没差错,是你男人太奸刁。反覆无常没准则,变心缺德耍花招。

婚后多年守妇道,繁重家务不辞劳。起早睡晚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谁知家业已成后,渐渐对我施凶暴。兄弟不知我处境,个个见我哈哈笑。静下心来细细想,独自伤神泪暗抛。

当年发誓偕白头,如今未老心先忧。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回想少时多欢乐,谈笑之间露温柔。海誓山盟犹在耳,哪料反目竞成仇。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终结便罢休!

注释

(1)氓:《说文》“氓,民也。”本义为外来的百姓,这里指自彼来此之民,男子之代称。蚩(chī)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一说憨厚、老实的样子。

(2)贸:交易。抱布贸丝是以物易物。

(3)“匪来”二句:是说那人并非真来买丝,是找我商量事情来了。所商量的事情就是结婚。匪:通“非”,读为“fěi”。即:走近,靠近。谋:商量。古音咪(mī)。

(4)淇:卫国河名。今河南淇河。

(5)顿丘:地名。今河南清丰。丘:古读如“欺”。

(6)愆(qiān):过失,过错,这里指延误。这句是说并非我要拖延约定的婚期而不肯嫁,是因为你没有找好媒人。

(7)将(qiāng):愿,请。无:通“毋”,不要。

(8)乘:登上。垝(guǐ)垣(yuán):倒塌的墙壁。垝,倒塌。垣,墙壁。

(9)复关:①复,返。关:在往来要道所设的关卡。女望男到期来会。他来时一定要经过关门。一说“复”是关名。②复关:卫国地名,指“氓”所居之地。

(10)涕:眼泪;涟涟:涕泪下流貌。她初时不见彼氓回到关门来,以为他负约不来了,因而伤心泪下。

(11)载(zaì):动词词头,无义。

(12)尔卜尔筮(shì):烧灼龟甲的裂纹以判吉凶,叫做“卜”。用蓍(shī)草占卦叫做“筮”。体:指龟兆和卦兆,即卜筮的结果。

(13)咎(jiù):不吉利,灾祸。无咎言:就是无凶卦。

(14)贿:财物,指嫁妆,妆奁(lián)。以上四句是说你从卜筮看一看吉凶吧,只要卜筮的结果好,你就打发车子来迎娶,并将嫁妆搬去。

(15)沃若:犹“沃然”,像水浸润过一样有光泽。以上二句以桑的茂盛时期比自己恋爱满足,生活美好的时期。

(16)于嗟鸠兮:于:通“吁”(xū)本义为表示惊怪、不然、感慨等,此处与嗟皆表感慨。鸠:斑鸠。传说斑鸠吃桑葚过多会醉。

(17)耽(dān):迷恋,沉溺,贪乐太甚。

(18)说:通“脱”,解脱。

(19)陨(yǔn):坠落,掉下。这里用黄叶落下比喻女子年老色衰。黄:变黄。其黄而陨:犹《裳裳者华》篇的“芸其黄矣”,芸也是黄色。

(20)徂(cú):往;徂尔:嫁到你家。

(21)食贫:过贫穷的生活。

(22)汤(shāng)汤:水势浩大的样子。

(23)渐(jiān):浸湿。帷(wéi)裳(cháng):车旁的布幔。以上两句是说被弃逐后渡淇水而归。

(24)爽:差错。

(25)贰:“貣(tè)”的误字。“貣”就是“忒”,和“爽”同义。这里指爱情不专一。以上两句是说女方没有过失而男方行为不对。

(26)罔:无,没有;极:标准,准则。

(27)二三其德:在品德上三心二意,言行为前后不一致。

(28)靡室劳矣:言所有的家庭劳作一身担负无余。室劳:家务劳动。靡:无。

(29)“夙兴”二句:就是说起早睡迟,朝朝如此,不能计算了。夙:早。兴:起来。

(30)言既遂矣:“言”字为语助词,无义。既遂:就是《谷风》篇“既生既育”的意思,言愿望既然已经实现。

(31)咥(xì):笑的样子。以上两句是说兄弟还不晓得我的遭遇,见面时都讥笑我啊。

(32)静言思之:静下心来好好地想一想,言:音节助词,无实义。

(33)躬自悼矣:自身独自伤心。躬,自身;悼,伤心。

(34)“及尔”二句:当初曾相约和你一同过到老,偕老之说徒然使我怨恨罢了。

(35)隰(xí):低湿的地方;当作“湿”,水名,就是漯河,黄河的支流,流经卫国境内。泮(pàn):通“畔”水边,边岸。以上二句承上文,以水流必有畔岸,喻凡事都有边际,而自己愁思无尽。言外之意,如果和这样的男人偕老,那就苦海无边了。

(36)总角:古代男女未成年时把头发扎成丫髻,称总角。这里指代少年时代。宴:快乐。

(37)晏晏(yàn):欢乐,和悦的样子。

(38)旦旦:诚恳的样子。

(39)反:即“返”字。不思其反:不曾想过会违背誓言。

(40)反是不思:违反这些。是,指示代词,指代誓言。是重复上句的意思,变换句法为的是和下句叶韵。

(41)已:了结,终止。焉哉(古读如兹zī):语气词连用,加强语气,表示感叹。末句等于说撇开算了罢!

作品鉴赏

《卫风·氓》是一首上古民间歌谣,以一个女子之口,率真地述说了其情变经历和深切体验,是一帧情爱画卷的鲜活写照,也为后人留下了当时风俗民情的宝贵资料。诗中男女双方的矛盾冲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进步势力与反动势力的斗争。这一斗争所显示出来的思想,不管在当时还是在以后,都有鼓舞人们反抗恶势力、追求自由的进步意义。

这是一首夹杂抒情的叙事诗,将一个情爱故事表现得真切自然。诗中女子情深意笃,爱得坦荡,爱得热烈。即便婚后之怨,也是用心专深的折射。真真好一个善解人意、勤劳聪慧、果敢率真、通情明义的鲜明形象。在婚前,她怀着对氓炽热的深情,勇敢地冲破了礼法的束缚,毅然和氓同居,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按理说,婚后的生活应该是和睦美好的。但事与愿违,她却被氓当牛马般使用,甚至被打被弃。原因就是当时妇女在社会上和家庭中都没有地位,而只是的丈夫的附庸。这种政治、经济的不平等决定了男女在婚姻关系上的不平等,使氓得以随心所欲地玩弄、虐待妇女而不受制裁,有抛弃妻子解除婚约的权利。“始乱终弃”四字,正可概括氓对女子的罪恶行为。因此她虽曾勇敢地冲破过封建的桎梏,但她的命运,终于同那些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压束下逆来顺受的妇女命运,很不幸地异途同归了。“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也,不可说也!”诗人满腔愤懑地控诉了这社会的不平,使这诗的思想意义更加深化。诗中女主人公的惨痛经历,可说是阶级社会中千千万万受压迫受损害的妇女命运的缩影,故能博得后世读者的共鸣。

诗中虽以抒情为主,所叙的故事也还不够完整细致,但它已将女主人公的遭遇、命运,比较真实地反映出来,抒情叙事融为一体,时而夹以慨叹式的议论。就这些方面说,这首诗已初步具备中国式的叙事诗的某些特征。

《卫风·氓》这首诗的结构,是和它的故事情节与作者叙述时激昂波动的情绪相适应的。全诗六章,每章十句,但并不像《诗经》其他各篇采用复沓的形式,而是依照人物命运发展的顺序,自然地加以抒写。它以赋为主,兼用比兴。赋以叙事,兴以抒情,比在于加强叙事和抒情的色彩。

开头一、二章,《诗集传》云:“赋也。”具体描写男子向女主人公求婚以至结婚的过程。那是在一次集市上,一个男子以买丝为名,向女主人公吐露爱情,一会儿嬉皮笑脸,一会儿又发脾气,可谓软硬兼施。可是这位单纯的女子看不透他的本质,说是必须有人来说媒,最后将婚期订在秋天。从此以后,女子朝思暮想,“乘彼垝垣,以望复关”,望不到男子所住的复关,便泪流不止;既见复关,就像见到所恋之人,不禁眉开眼笑。她还打卦占卜,预测婚事的吉凶。及至男方派车前来迎娶,她就带着全部的财物,嫁了过去。这两章叙事真切,历历可见,而诗人作为一个纯情少女的自我形象,也刻画得栩栩如生。方玉润评这一段云:“不见则忧,既见则喜,夫情之所不容已者,女殆痴于情者耳。”(《诗经原始》)一个“痴”字,点出了此女钟情之深。

朱熹《诗集传》谓第三章“比而兴也”,第四章“兴也”,也就是说这两章以抒情为主,诗中皆以桑树起兴,从诗人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同时揭示了男子对她从热爱到厌弃的经过。“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则以“戒鸠无食桑葚以兴下句戒女无与士耽也”(《诗集传》)。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男人沉溺于爱情犹可解脱。女子一旦堕入爱河,则无法挣离。这是多么沉痛的语言!从桑叶青青到桑叶黄落,不仅显示了女子年龄的由盛到衰,而且暗示了时光的推移。“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一般以为女子嫁过去三年,但另有一种解释:“三岁,多年。按‘三’是虚数,言其多,不是实指三年。”(程俊英《诗经译注》)实际上是说女子嫁过去好几年,夫妻关系渐渐不和,终至破裂。女子不得已又坐着车子,渡过淇水,回到娘家。她反覆考虑,自己并无一点差错,而是那个男子“二三其德”。在这里女子以反省的口气回顾了婚后的生活,找寻被遗弃的原因,结果得到了一条教训:在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里,只有痴心女子负心汉。

诗之五章用赋的手法叙述被弃前后的处境,前六句承上章“自我徂尔,三岁食贫”,补叙多年为妇的苦楚,她起早睡晚,辛勤劳作,一旦日子好过一些,丈夫便变得暴戾残酷。这个“暴”字可使人想像到丈夫的狰狞面目,以及女主人公被虐待的情景。后四句写她回到娘家以后受到兄弟们的冷笑。《诗集传》释此段云:“盖淫奔从人,不为兄弟所齿,故其见弃而归,亦不为兄弟所恤,理固有必然者,亦何所归咎哉,但自痛悼而已。”说女主人公“淫奔”,固不足取;但其他的话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她当时所受到的精神压力和由此而产生的内心矛盾。

第六章赋兼比兴,在抒情中叙事,当初他们相恋时,有说有笑;男子则“信誓旦旦”,表示白头偕老。可是他还未老时就产生怨恨,而且无法挽回。这里用了两个比喻:浩浩汤汤的淇水,总有堤岸;广阔连绵的沼泽,也有边际。言外之意是:“我的痛苦为什么竟没有到头的时候?”《诗集传》指出“此则兴也”,其实它是比中有兴。诗人运用这两个比喻,强烈地抒发了一腔怨愤,诉说了弃妇无边无际的痛苦。为了摆脱这些痛苦,她下决心与那男子割断感情上的联系:“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从此后不再希望他回心转意,算了,算了。然而她果真能做到吗?方玉润认为:“虽然口纵言已,心岂能忘?”(《诗经原始》)从这女子一贯钟情的性格来看,她对男子不可能在感情上一刀两断,这就是今天常说的悲剧性格。

这首诗所写的婚姻悲剧,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情与礼的矛盾与夫权对妇女的压迫。古礼认为女子嫁人,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果“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孟子·滕文公》下)。这位女子开始时是在集市上与一平民一见钟情、私订终身的,后来又乘垝垣相望,显然与礼有悖,终遭丈夫的休弃,兄弟的讥讽。她对爱情的热烈追求与旧礼教产生直接的冲突,因而导致了婚姻悲剧的发生。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这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如上所述,这首诗所写的故事虽不够细腻完整,但已讲清了基本事实,展示了主人公的命运,有人认为它已具有戏剧因素,不为无见。戏剧的主要因素是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主要人物的性格,这一点此诗业已具备。尤为可贵的是在展示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同时,诗人以浓墨重彩,描写了深挚而复杂的感情,或喜或悲,或爱或恨,从而塑造出这是一个有血有肉、有鲜明个性的悲剧人物形象。

上一篇:《人和》教案《孟子》选读(高二选修教案设计)下一篇:个性签名关于暗恋的

热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