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社会核心价值

2024-05-14

争做社会核心价值(通用8篇)

争做社会核心价值 篇1

在上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后,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感触颇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需要,也是关系党和国家未来前途命运的重要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与贯彻的重要思想,并且我们更应该努力弘扬这一重要思想。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思想精华,是中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其内容涵盖了指导理论、奋斗目标、精神动力、行为规范各个方面,既有信仰指向,又有共同目标;既有精神精髓,又有基本道德规范。它不仅为全国人民提供了共同的思想基础和价值追求,而且明确了大学生的成才方向、成才目标、精神动力和行为准则,有力地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创新。

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之一,爱国主义精神在不同时代,不同人的身上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在革命战争年代,保家卫国是爱国;建国初期,反对内战争取祖国统一是爱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参加建设,为国家经济社会贡献力量是爱国;改革开放后,参政议政,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贡献力量也是爱国。爱国既有杰出人物的惊天伟业,也有平凡人物默默无闻的奉献。我们不仅要有爱国的情怀,更有要实际的行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凸显,为科学发展献策,和谐稳定出力,关注民生,参政议政就是我们当前爱国主义最好的表现形式之一。作一名平凡的爱国主义者就要平时立足岗位做奉献,继承并弘扬民建老一辈领导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形成的政治信念、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危难时期勇于承担一份社会责任,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把握好政治方向,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动摇。

作为当代大学生而言要做到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做起,以实际行动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应该做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涵精神实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其次要树立服务的理念,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种习惯,使其成为一种人生的态度,通过参加各类志愿服务工作等平台,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再次要勇于担当社会责任,英

雄集体的行为诠释着青年对社会的责任,我们肩上负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和义务。而对于目前的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也就是努力学习。大学阶段是一个人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黄金时期,学习勿庸置疑就是这个阶段的中心任务,这也是客观规律,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完成好学习这个中心任务是最基本的要求,这是为将来更好的建设祖国,实践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而储蓄能量的过程。

争做社会核心价值 篇2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之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本质上讲, 是整个社会精神文化的思想内涵, 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 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体现着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 指导着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 贯穿于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核,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灵魂。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特点分析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产业升级, 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导致包括青年学生在内的国人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的多样化, 使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各种思想大量涌现、多样并存、相互交错、相互激荡的复杂局面。这种变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和践行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1. 政治信仰迷茫:

部分大学生迷信“有权就有一切”, 在政治倾向上具有不健康的心态。

2. 民族观念、集体观念、公德修养淡薄。

有部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现实利益的限制, 少数人显示出媚外心态。社会公德行为与社会公德意识不容乐观, 知与行相分离, 道德追求不强烈, 道德修养不完善。

3. 强烈的自我意识, 缺乏团结协作精神。

当少数人面对其个人利益与他人、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 他们会强调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决定其价值取向与价值目标。

4. 盲目的学习观和职业观。

部分大学生以“混文凭”、“轻实践”盲目跟风, 不以事实情况设计合理的学习规划和职业规划。以个人需要为中心, 以实用有效为价值目标的自我设计方向和功利主义倾向。

5. 缺乏严肃认真的交际观、爱情观、消费观。

部分大学生人际交往注重经济利益, 趋向功利化和世俗化。当代大学生逐渐放弃了传统的神圣爱情观和责任婚姻观, 呈现“物质化”趋势和“游戏化”味道。追求消费时尚, 消费行为往往强调个性和象征性, 求新求美求变求异。超前消费、攀比消费和冲动消费严重, 注重身份, 讲究情调, 从而导致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蔓延。

二、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究。

1. 当代大学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要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原则, 是基础和前提。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 又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

2. 当代大学生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核心内容。

共同的理想信念是一定社会主体共同价值目标的集中体现。要从响应“三个倡导”做起, 为实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增砖添瓦, 做出自己的贡献;为营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氛围, 使社会更加和谐, 凝心聚力, 不断提供正能量。但更重要的, 还是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行为。比如说爱国, 作为一名大学生, 我们要知道如何爱国。爱国不是一大帮大学生在天涯论坛上叫嚣着要爱国, 却发现自己的英语四级还没有过;爱国更不是学校早上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 操场上一片叽叽喳喳的声音。我们可以从尊重国旗、尊重国歌做起, 体现我们的爱国之情;我们可以像周总理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表达我们的爱国之情。同时, 大学生还应该积极主动地了解社会动态、国际新闻, 了解社会的发展方向, 积极思考创新, 对社会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 提出自己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3. 当代大学生要坚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主旋律。

爱党爱国、立身做人, 勤学善思、立志成才, 历练本领、立业为民。要具体做到以下三点。其一“刻苦学习, 品学兼优”。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同时要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 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青年大学生只有品学兼优, 才能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其二“敏于创新, 勤于实践”。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大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因此, 大学生要努力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在打好知识根基的前提下,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同时, 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其三“全面发展, 保持个性”。教育事业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发展是每个大学生应有的价值追求。但全面发展不是不要个性, 更不是泯灭个性。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大学生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 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 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 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才。

4. 当代大学生要坚持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关键。

坚持学习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 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失衡现象, 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积极参加学校党、团和社团组织活动净化心灵、熏陶思想、提高觉悟。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 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 坚持什么、反对什么, 倡导什么、抵制什么, 都必须旗帜鲜明。我们大学生要接受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把社会主义道德实践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从我做起, 从小事做起,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陶冶良好情操。并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勇于指证他人的错误、不规范行为, 为创建良好的社会风气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 青年大学生只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有实在的立足点和可靠的抓手, 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既志存高远, 又脚踏实地,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 承担着祖国和历史的重任。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不仅在于使他们本身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更主要是让他们辐射全社会, 从根本上引领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瑞芳.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与价值关系重建[J].教育发展研究, 2002, (4) .

争做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先行者 篇3

一、突出党员主体性。当前,在机关党员干部核心价值观建设上思维方式应该转变,要逐渐形成这样一个重要理念,即,既要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党员干部以主人翁的姿态自觉、主动、热情参与教育实践活动,而不是“我讲你听”、“我说你做”式的被学习、被教育、被实践。比如基层党组织的“微型党课”就是一个好的范例。“微型党课”是让党员走上讲台来讲理论学习心得,因为党员要上讲台讲出来,讲之前就必须下功夫真学真懂真信,才能讲得听者明白、听者相信,还能形成党员比学赶超的竞争机制,实际上起到了以“讲”促学、以“讲”促信、以“讲”促用的作用。省级机关工委将在省级机关党员中广泛开展“党员大家讲”活动,就是在省级机关“机关讲坛”上,除了请专家学者作报告,还请各厅局推荐的党员走上讲台,每次请几位党员,谈学习心得、读书感悟、工作体会等,促进党员干部真正把学习引向深入。

二、强化底线思维。我们在思想教育中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注重高大上,忽视抓基础。在基本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建设上比较薄弱。就机关而言,一方面对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理想信念建设提出高标准的要求,并加强宣传引导。另一方面,也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和辩证思维,既求高标准,又要保底线,切实加强机关党员干部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建设。一些市场经济发展充分的国家在社会管理和社会道德建设中,坚持“底线治理”是一个基本的普遍的方式方法,值得借鉴。“底线治理”就是严守社会道德、法律和社会秩序的底线边界,集中资源和力量打击和惩处社会违规行为,从而建立起维护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社会诚信等严密的制度制约体系,同时给市场主体以充分的自由和活力。这种底线思维的方式方法,重点是抓制度完善、抓行为规范养成、抓监督惩戒。推进机关党员干部核心价值观建设也应当有两手抓,特别是要调整资源和力量,在守住、守好底线上下功夫,同时坚持正面引导、典型引路,真正把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融为一体。

三、注重实践培育。推进机关党员干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既要靠思想教育,又要靠实践培育。在近些年来江苏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活动中,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党员干部真正深入基层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看到很多农民还那么苦、看到基层还有那么多的困难,思想上很受震撼、很受教育,有的同志说是“一周影响一生”。这说明“三解三促”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形式。运用实践培育的方式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当前应当大力宣传和推广开展志愿服务。可以说开展志愿服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培育人和人之间健康的道德关系、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措施,还能够提供更多的社会公共服务。志愿服务在很多国家也都广泛应用。中央和省委对开展志愿服务都作了全面的部署,机关党员干部应当带头参加志愿服务。实际上党员干部参加志愿服务的过程,就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我教育、自我强化、自我认同的过程,也能让老百姓看到机关党员为民、朴实、善良、美丽的一面,有利于塑造官员良好形象。我们将在省级机关党员干部中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多用此类实践培育的办法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四、加强调查研究。从我们对机关党员干部思想动态调研中发现,机关党员干部中还有很多思想困惑,比如对党自身建设有忧患意识、对工作感到压力大、对青年干部培养培训认为不到位、对干部身心健康状况评价不高等。在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应当强化问题导向,深入研究党员干部真实的思想状况和价值观念,从而使工作更有针对性实效性。我们还将对机关党员干部思想状况作进一步调研,了解其新的变化,对加强新形势下机关党员干部队伍核心价值观建设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以此促进机关基层党组织切实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作者系江苏省级机关工委副书记)

争做社会核心价值 篇4

价值观是人们心中的深层信念,是判断是非的重要标准,是行动遵循的基本准则。一个国家是否拥有广泛认同的核心价值观,直接影响其凝聚力和战斗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战略任务,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举措。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晰而凝练,不仅展现了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新认识,而且让社会公众找到了核心价值观里的“主心骨”,为多元时代凝聚思想共识指明了方向。

一、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深刻领会“三个倡导”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做到认知认同、知行统一,不断增强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

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项要求。坚定理想信念、保持道德情操,做一名有责任感、有民族精神的中国人。坚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参加学雷锋志愿服务、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等主题活动,在实践中锻炼磨砺,形成坚韧品格,争做时代先锋和社会楷模。

三、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坚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意志和决心,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强化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正面引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思想共识。

四、营造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日常形势宣传、成就宣传、主题宣传和典型宣传中。用正面声音占领舆论阵地,用先进文化引领文明风尚,不断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氛围。

让我们携起手来,从一时一事、一言一行做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铸魂”工程,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能量。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在改革发展中当先锋、做表率,也要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带好头,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能否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员干部是关键。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不仅要在思想上重视,更要身体力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知行合一,要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坚持为民、务实、清廉,要用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召群众、带动群众,以自己的高尚人格净化风气、培育风尚,带动全社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凝聚起社会正能量。

争做社会核心价值 篇5

各学院团委: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在青少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不断引向深入,根据团中央统一部署和团省委工作要求,我校团委将在全校广大团员青年中持续深入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向上向善好青年”主题活动。

各学院团委:

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在青少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不断引向深入,根据团中央统一部署和团省委工作要求,我校团委将在全校广大团员青年中持续深入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向上向善好青年”主题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向上向善好青年

二、目的意义

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列重要论述和要求,充分发挥青年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发动各级团组织,面向全校青年师生,寻找、发现、推选一批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传播正能量的向上向善好青年,通过广泛开展主题团队日、分享团走基层、学习讨论、座谈交流、主题宣传等教育实践活动,以可亲、可信、可学的榜样力量,树立向上向善的鲜明价值导向,引领广大青少年奋发向上、崇德向善,推动全社会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局面。

三、活动时间

XX年1月至12月

四、活动方式及推选对象

活动采取层层推选“向上向善好青年”的方式开展。被推选对象年龄应在14至40周岁之间,政治立场坚定,个人事迹突出。主要分以下类别:

.爱岗敬业好青年: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热爱本职工作,艰苦奋斗,勤恳奉献,锐意进取,争创一流,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不平凡的业绩。

2.创新创业好青年:富有开拓精神,勇于创新创造,积极追求卓越,踊跃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科学发明、技术创新、节能创效、创意开发或带动就业创业、助力扶贫脱贫等方面取得优秀成果,为推动改革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3.诚实守信好青年:坚持诚信为本,言而有信,诚实不欺,在生产经营、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等方面信守承诺,在社会上有良好口碑和信誉。

4.崇义友善好青年:讲公平守正义,履行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乐于助人,扶贫济困,热心公益,遵守公序良俗、倡树文明新风。在他人遇到困难和危险时能够及时挺身而出,见义勇为,伸张正义。

5.孝老爱亲好青年:具有良好家庭美德,注重传承文明家风,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爱护子女,关爱亲人,家庭和睦,在家人或扶助对象有伤病、残疾等困难时,不离不弃,守护相助,患难与共。

五、活动安排

.典型推选阶段(XX年1月至3月)

各团组织于XX年1月统一启动,广泛发动各领域各行业青年参与,使活动最大限度覆盖和影响广大青年。按照“爱岗敬业好青年”“创新创业好青年”“诚实守信好青年”“崇义友善好青年”“孝老爱亲好青年”5个类别,通过团组织推荐与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推选出本单位的“向上向善好青年”候选人。

——团组织推荐:按照优中选优原则,各级团组织逐级推荐“向上向善好青年”人选,推荐名额为:原则上各学院不超过2人(已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荣誉和获评往届全省向上向善好青年的不再推荐)。

请各学院团委于1月10日(周二)17点前,报送《“全省向上向善好青年”推荐人选汇总表》(附件1)、《“全省向上向善好青年”人选推荐表》(附件2)及相关材料。材料纸质版上交到行政楼附楼301办公室,电子版发送到ccnutw@qq.com。注:附件1需加盖学院团委公章,附件2中的“所在地或单位团组织审核意见”各学院不需填写,推荐人选确定后由校团委填写并盖章。

校团委将从各学院团委推荐人选中,通过初审确定“湖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推荐人选。团省委将从各地推荐人选中,通过初审、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等方式,确定“全省向上向善好青年”和湖北推荐“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人选。

——个人自荐:凡符合条件的青年可以个人名义通过活动官方网页,自行申报或推荐他人作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人选,按照要求填写、上传申报材料。各级团委负责对本地、本系统自荐人员进行审核把关,团中央将组织专业人员筛选其中的事迹突出者作为自荐候选人。个人自荐“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候选人,将通过活动官方网页(http://xsxs.cyol.com)进行申报,申报起止时间为XX年1月5日至2月10日。自荐人员需通过官方网页注册填报个人信息和事迹材料,并上传以下材料:一是打印网页自动生成的《个人自荐表》,经本地、本单位党组织或团组织审核并盖章后的扫描件或电子照片;二是所获得的主要荣誉证书扫描件或电子照片;三是个人事迹的媒体报道截图或链接;四是反映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照片。

团中央将通过组织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等方式,最终产生100名事迹突出、感染力强、根植基层的“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

2.分享交流阶段(XX年4月至9月)

团省委将从“全省向上向善好青年”中选取优秀代表,组织开展“全省向上向善好青年”分享团走基层活动,深入企业、学校、乡村、社区等基层单位,讲述青春故事,分享青春感悟,传播青春正能量。我校团委将参照团省委的做法,邀请我校“全省向上向善好青年”、“湖北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等青年典型组建分享团,开展走基层活动。各基层团组织要积极邀请青年典型开展故事分享活动,推动活动向基层延伸,影响带动更多青年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学习实践阶段(XX年9月至12月)

在团员青年中普遍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向上向善好青年”学习讨论活动,引导青年聚焦爱岗敬业、创新创业、诚实守信、崇义友善、孝老爱亲,明确成长努力方向。各行业各领域基层团组织要结合实际和青年特点,广泛开展参观寻访、岗位建功、技能竞赛、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充分运用共青团微博微信、“青年之声”等新媒体平台,通过微话题讨论、微直播互动、微寄语分享等方式,大力传播各行各业青年典型的奋斗故事,广泛分享青年参与学习实践的感受,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团中央将适时面向基层征集遴选、宣传推广优秀活动案例。

六、工作要求

.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向上向善好青年”主题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引导广大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工作,各级团组织要高度重视,加强对活动的领导和组织协调。

2.精心组织,发动基层。要通过层层动员,充分调动基层和团员青年积极性,使广大团员青年关注活动、参与活动,使推选、宣传、学习、实践的过程成为教育引导团员青年的过程。要注重与各类青年典型评选表彰活动的统筹衔接,把“向上向善好青年”推选宣传与寻访大学生自强之星、寻找最美青工等结合起来,使青年典型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和示范性。

3.大力宣传,扩大影响。要广泛运用各类媒体,对“向上向善好青年”事迹和各地活动开展情况持续宣传报道,各级团组织要积极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开展宣传。

共青团xx师范大学委员会

争做社会核心价值 篇6

-----学习道德模范,争做美德少年

学校:灌云县安福小学 负责人:陈金本 *** 时间:2015年4月9日

指导思想:社会核心价值观,起着统率社会价值理念、社会价值尺度的核心和灵魂的作用。学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渠道,尤其是小学教育阶段是培养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阶段,是树立“三个倡导” 重要理念的启蒙时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德育的根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把广大学生培养成能够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引导学生学习美德、弘扬美德、践行美德,从自我做起,用行动关爱社会、关爱 他人,做一个有道德的美德少年。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

学习道德模范,争做美德少年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

1.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

2.通过活动使学生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初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懂得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用实际行动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低年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懂得基本的文明礼仪,知道关爱同学、关心集体、尊敬师长。

5.中高年级:初步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明确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让学生爱国、爱家、尊师长、孝父母、明礼仪、晓善恶、懂荣辱。

三、什么是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价值观

简单的说,人生价值观就是一个人对事,对人,对生活的看法。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评价人生活动所具有的价值属性时所持有的根本观点和看法。人生价值观就是“自己对人生的意义的看法”,主要表现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句,24个字)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4

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途径

1.在校园文化中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学习道德模范,争做美德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建设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

案例:《弟子规》写的是生活规范,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学会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并向他学习。只要我们心中有梦想,有榜样,不断朝着自己的梦想去努力,去追求,一定能够早日实现。《弟子规》生活规范(简略)(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余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 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

当父母教导我们时,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我们时,要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能让他们伤心。

2.利用典型人物的事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习道德模范,争做美德少年。

案例:“感动中国2014年度十佳人物 ”

(1)不问代价寻访保护文化遗产的“文化独行侠”唐湘鹏(2)惊涛骇浪中救起200多条生命的“看海老人”吴金峰;

(3)乐管“闲”事退而不休的“和事佬”刘卫平群体;

(4)用爱呵护22个维汉脑瘫孩子成长的新疆库尔勒“爱心妈妈”早热古丽;(5)心系公益传播青春正能量的90后大学生志愿者特木钦;(6)扎根深山护林22年的“森林卫士”海南凤凰山护林队;(7)无私付出真情相助的“城市暖心人”河北爱心救援队;(8)距离埃博拉病毒“最近”的中国援非医疗队医生曹广;(9)为智障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的“助残”爸爸胡斌;

(10)服务基层扶贫济困的“最美乡村教师支教团体”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3.在课堂教学中践行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习道德模范,争做美德少年。

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具体地融入到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有计划地从不同方面贯穿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营造有利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使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在《品德与社会》课中践行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你绝对没有见过的“青年突击队”•在今天,仍然有这样一群青年,发出“能吃苦能流汗,绝不让青春留遗憾”的呐喊。以下图片为塔里木物探处团员青年攻克神木-阿瓦特山地三维的精彩瞬间。他们在用青春,诠释#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

(2)在语文课中践行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教育。

(3)通过综合课践行中国国情教育、国际形势和民族忧患意识教育,使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奉献的光荣使命感和责任感;

(4)通过基础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5)通过开设书法、绘画等课程加强对学生的美育,鼓励学生研究和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五、在集体组织活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习道德模范,争做美德少年”。

灌云县开山岛夫妻哨

1.学习“灌云县开山岛夫妻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利用在国旗下讲话,围绕“忠、孝、诚”为主线,增强学生行为举止文明的自觉性和意志力,携手创建和谐校园。

2.利用班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日常行为规范》、了解“八礼四仪”、“三热爱”等方面的知识。努力成为品德高尚、富有理想、文明有礼、快乐健康、全面发展的人。

3.开展“争当美德少年”活动,在争做美德少年的过程中,开展“说优点、讲不足、手拉手、同进步”主题活动,互相讲一讲自己和别人的优点。指出自己的不足之处,树立改进的方向和学习的好榜样。

六、利用各种节日和活动,践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精髓是爱国主义教育,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学校德育主要内容。习总书记说:“任何一个思想观念,要在全社会树立起来并长期发挥作用,就要从少年儿童抓起。”

我们结合“经典诵读”、开展 “好书伴我行”、“书香润泽校园”等活动,教育青少年明志、明理、求知。利用“端午节”、“中秋节”、“劳动节”“国庆节”等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培养孩子热爱祖国、关心亲人、劳动最光荣的思想。开展“中国梦,我的梦”主题班队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更加具体、生动,更加有效地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改革开放,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不断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学生汲取精神营养,健康快乐地成长,突出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是每一位教育者的责任。我们一定要发挥好学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纽带作用,使核心价值观如涓涓细流缓缓注入学生心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少年儿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公民道德规范的自觉实践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不仅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外部教育和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同样需要学生主动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中国梦的实现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意义,举措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过程中, 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同样,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 也需要有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来维系。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所谓核心价值体系, 就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 在长期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起主导作用的价值观念体系。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 这是一定的社会秩序得以维持、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的基本精神依托。

各个国家对自己的价值体系, 及其所支撑的价值体系的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我们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是区别于其他国家和其他社会制度下的价值体系的。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鲜明性。

这个鲜明性就是在核心价值体系前面加“社会主义”4个字, 这是带有定性的四个字, 说明我们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 不是其他社会制度所倡导的那种体系。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导向性。

社会意识形态本身就具有多样性, 或者称之为多元。今天在我们国家, 由于改革开放搞了30多年, 实际上国家的意识形态也已经是多样化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也是今后继续发展的一个趋势。所以在意识形态多样化的背景下, 在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推动的背景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不可能替代所有的意识形态, 但是, 可以起引领、导向的作用。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包容性。

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括, 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论述当中, 可以看出它的内涵包括4个层次、5个方面。最高层次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最低层次是基础层次, 就是社会主义荣辱观。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层次性、广泛性来看, 它也包含着这么一个特点, 就是包容性很强。

当今中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 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 它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动力, 体现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要求, 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利益和共同愿望。

二、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党带领人民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建立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制度和体制。与这些根本性的制度和体制相适应, 必然有一个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在当前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针对性。

1.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向世人展现了我们党思想上、精神上的旗帜。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 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核心内容作出清晰的界定越来越迫切。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一面旗帜, 鲜明地亮出这面旗帜, 就是要昭示人们, 不论社会思想观念如何多样多变, 不论人们价值取向发生怎样变化, 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不能动摇的。

2.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需要。

共同的思想基础, 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 党就会瓦解、社会就会动荡、国家就会分裂。对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过程中形成的共同思想基础作出科学的概括和清晰的界定, 明确其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使之容易为全党全社会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 在今天社会思想观念和人们价值取向日益多样的情况下, 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就明确揭示了我们共同思想基础的基本内涵和要求, 将会推动全党全社会更加自觉地维护我们的共同思想基础。

3.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

当前, 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越来越呈现出层次性。那么, 用什么来引领人们在思想道德上不断提升和进步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 集中回答了这个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既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先进性要求, 又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广泛性要求;既坚持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又兼顾了不同层次群众的思想状况;既体现了一致的愿望和追求, 又涵盖了不同的群体和阶层, 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 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 是联结各民族、各阶层的精神纽带。

4.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当今世界, 各国经济既相互融合又相互竞争, 不同文化既相互借鉴又相互激荡。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 既挑战着国家主权的内涵, 又冲击着人们的国家观念、民族认同感。国家之间的竞争, 既表现为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的竞争, 又越来越反映在软实力之间的较量。在软实力中, 最关键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 它直接反映着民族的凝聚力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天下之至柔, 驰骋天下之至坚。"在这种情况下,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有利于进一步凝聚民心、鼓舞斗志, 提高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竞争力,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

5.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是文化建设的根本。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在文化建设中, 增加资金投入,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各种文化工程、项目的建设是完全必要的, 舍此, 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就不能充分地表现和发挥作用。但是这种建设还只是文化载体的建设, 还必须注入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灵魂。软实力理论的创始人、美国的约瑟夫·奈说过, 不能把软实力与软实力资源或软实力载体相混淆, 不能把美国在文化方面的软实力仅仅理解为可口可乐、好莱坞电影和牛仔裤, 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主要体现在对其他国家和人民具有吸引力的文化和政治价值观中。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过, 不用担心中国成为超级大国, 因为“今天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 而不是电视节目和思想观念”。这些话也提醒我们, 提高文化软实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不能仅仅满足于改进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和政绩, 而必须要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 要把文化的载体建设和灵魂建设有机地统一起来。

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举措

1. 加大研究和宣传力度, 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古人说:论先后, 知为先。正确的价值体系只有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 才能为人们所自觉遵守和奉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首先要加大研究和宣传力度, 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使其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充分运用大众媒体的独特优势, 采取多种形式, 大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和基本内容, 宣传广大干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 以更好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进一步丰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内涵, 提高创建水平, 使人们时刻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染和熏陶, 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 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念, 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2.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领导干部是关键。

领导就是领路引导, 干部应该先行一步。领导干部的行为及其体现出来的理论素养、理想信念、精神面貌、思想境界、道德情操,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每个领导干部都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镜子,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老百姓去做的, 自己首先做到;要求老百姓不做的, 自己坚决不做, 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和人格力量为群众作出榜样。

3. 坚持从青少年抓起。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要坚持从青少年抓起。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 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 都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和渗透其中, 使之成为贯穿教育全过程的核心内容。根据青少年的认知水平、行为能力和心理特点, 科学规划教育内容, 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使青少年从小就养成基本的德育素质。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引导广大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影响和带动学生。

4. 重视引领好各种社会思潮。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要重视引领好各种社会思潮。社会思潮是一定时期内对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思想倾向, 在某种意义上是社会气候的"晴雨表"。必须及时了解思想理论领域的各种倾向性问题, 认真分析各类社会思潮的本质特征、主要内容、表现形式、现实影响、形成根源,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引导其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进。只有努力构建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用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 才能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保持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 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11.

[2]陈新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12.

争做社会核心价值 篇8

摘 要: 价值生成与利益密切相关。利益是价值生成的根本动力,也是价值体系价值生成的本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必然深刻彰显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是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生成的根本动因与价值旨趣。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2435(2009)05050105

Cause of Value Emergenc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ZHOU Jiarong (Yun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 Kunming 650223, China)

Key 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 value emergence; interests; cause.

Abstract: The value emergence and the interests are closely related. The interest is not only basic power of value emergence, but the aim of value emergence of value system.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is the essential reflection of socialist ideology, and it surely manifests peoples fundamental interests. In the fact, peoples fundamental interests are precisely the basic cause and value aim of its emergence.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深刻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个科学论断不仅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地位,也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实际上,任何价值观念的价值由文本状态向现实转化,都是基于一定的利益需要。利益是社会价值体系价值生成的动力,也是社会价值体系价值生成的目标。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一定的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1]36,它引导、塑造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根本性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定、要求和目标取向。”[2]11从价值本质上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根本性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必将深刻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价值特点上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然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群众利益需要的广泛性与真实性;从价值生成的动因上来看,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需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生成的内在动因。

一、利益是价值生成的动力

从深层根源上来看,人类任何活动都是围绕着一定的需要和利益,并在一定的利益驱动下展开的。价值活动也不例外。马克思认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因而,这也是‘价值的种概念……。”[3]406理解“价值”概念中的“外界物”,首先是物质资料,也就是与经济基础相关的并通过人与自然关系所反映的价值目标;然后是精神资料,它是与上层建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以物质资料为支撑的、通过人与人之间关系反映出来的价值旨趣。价值体系的价值指的就是人们与他们所需要的价值观念(精神资料)之间的一种关系。无论是外界的物质资料,还是精神资料,价值活动都是以追求利益为出发点并以享受利益为目标的。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以利益追求为动力的价值实现与创造的历史。这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4]82人们所争取的这些利益不仅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也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中。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利益表现的主要是物质生活生产资料,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利益不仅表现物质生活生产资料,也表现出精神生活生产资料。

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来看利益,利益的本质是一种物质关系。在早期的关于利益的资料文献中,利益主要指的是与物质资料相关的内容。色诺芬在《经济论》中指出:“财富是一个人能够从中得到利益的东西”[5]3。在色诺芬看来,利益主要指的是物质财富。中国古代《后汉书•循吏列传》“勤令养蚕织履,民得利益焉”中的“利益”指的也是物质资料。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非常关注利益的“物质性”,“马克思从黑格尔的法哲学出发,得出这样一种见解,要获得理解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钥匙,不应当到被黑格尔描绘成‘大厦之顶的国家中去寻找,而应当到黑格尔所那样蔑视的‘市民社会中去寻找。”[6]409马克思把“市民社会”作为“理解人类历史的钥匙,就是基于物质利益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不仅把物质利益投诸于“市民社会”,更把物质利益的重要性放在人类社会生产发展整个过程中。恩格斯又指出:“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的。”[7]537在此意义上,把物质利益的活动作为我们人类历史的第一活动是完全正确的,而非所谓的“利益至上”。从价值生成的发生顺序上来看,人类任何活动都是在特定的需要内驱下进行的,这种内在需要的动力源不是价值活动主体本身的自我想象或臆造,而是价值主体对获取利益的内在诉求。换言之,如果没有利益对需要的满足,就不可能产生外界物对价值主体需要的满足。所以,在价值关系中,特别是在物质性的外界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价值关系中,利益是价值生成的关键环节和动力。

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看利益,利益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有的学者认为:“所谓利益,就是主体在实现其需要的活动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所体现出来的价值。”[8]77也有人认为,利益就是“人类自我的满足”[9]7。这些观点都是把利益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对待的。笔者认为,利益是社会关系的一种特定表现,是形成社会关系的内在动力,它在范畴上隶属于社会关系。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 故事下一篇: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