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2024-05-11

《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共12篇)

《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2、5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知道偶数和奇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进一步感受数学的魅力。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游戏,找规律 今天我们学习什么内容? 特征是什么意思? 特点

举例来说,戴眼镜的同学,戴发卡的同学,找他们的共同特征。师2的倍数和5的倍数也有它们各自的特征,今天我们就来找一找,有信心找到吗?

(二)情境导入,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

1、提出问题,激发探究兴趣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学校要要组织圆圈舞和交谊舞表演,圆圈舞5人一组,交谊舞2人一组。分别选派多少人参加就正好没有剩余呢? 先看交谊舞。

如果你是导演你派多少人参加。学生说人数。师:你们找的这些数都是什么数? 生:2的倍数。

师:只要是2的倍数就可以了。老师想安排一场气势宏大的演出,376人,更多一些1548人,老师敢保证这些数肯定是2的倍数。因为老师掌握了一个小窍门,一眼就能看出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你们猜一下,窍门在哪里。预设:

生:2的倍数是双数。

师:你怎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双数。其实你是关注了一个地方,心里明白但不知道怎么表达。生:看最后一位数。师:你的感觉真好。生:看是不是2的倍数。

师:那还得计算,那个窍门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师:同学们猜的对不对呢?是老师告诉你们,还是自己去探究?

2、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

师:在百数表上,找出2的倍数并用圆圈圈出。学生圈出2的倍数。

师:观察一下这些数,想一想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再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把你们发现的规律写到百数表的下面。

3、学生汇报

先说2的倍数有哪些,再说找到的2的倍数的特征。学生的结论可能有: 个位上是双数

与十位没有关系,个位是0、2、4、6、8(学生只要说的有道理就应该肯定,引导学生研究个位有什么特征与十位有什么关系来总结特征)

小结:所有2的倍数的个位上都是什么数?(0、2、4、6、8)。因此,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只要看这个数什么部分的数就可以了?(个位上的数字)大屏幕演示。学习不仅要会研究,也要会提出问题。生:为什么只看个位就行。

4、验证结论 以136为例。

先看1个百中的一个十,十除以二等于五,正好除尽,一个十是2的倍数,那么两个十三个十呢?无论几个十都是2的倍数,1个百是10个是,肯定是2的倍数,两个百三个百呢?无论几个百都是2的倍数。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肯定是2的倍数,所以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就不用看了。只看个位上的数就行,6是2的倍数,所以136是2的倍数。若个位上的数不是2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不是2的倍数。回头看,刚才我们找的2的这些倍数都符合这个特点,老师找的2个数也是2的倍数,没有骗大家。

5、学习偶数、奇数。①老师介绍偶数、奇数的概念。

奇数的特征是什么?(个位上是1、3、5、7、9)老师举多个数,学生判断是偶数还是奇数。

②说明:0是偶数,但我们在这个单元中一般不考虑0。

③介绍学习方法:刚才同学们把2的倍数写出来研究的方法叫列举法,这是一种很好的数学研究方法。

在刚才的研究中,我们先猜想了2的倍数的特征,通过列举,列举出2的倍数有哪些,观察,观察这些数的特征,最后总结出特征,验证了猜想。

只要我们掌握了方法,很多问题就能自己解决。还想带着问题继续研究吗?

(三)自主探究5的倍数的特征 来看圆圈舞,圆圈舞的人数是什么数? 生:5的倍数。

2的倍数的特征我们已经探究出来了,5的倍数的特征一定难不住大家。学生独立探究5的倍数的特征。

在百数表上,找出5的倍数并用方框标出,独立思考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并写下来。

学生汇报,大屏幕展示。

(四)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将2的倍数和5的倍数同时呈现,学生发现有重合的部分,进而总结出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是个位是0.(五)学生根据特征说一说2的倍数,5的倍数,奇数有哪些。

(六)自主练习

1、按要求填一填。根据特征判断那些数是2的倍数还是5的倍数。

2、奇偶数练习。

3、根据要求填写一个4位数 345口

4、生活中的数学,单双号限行:我当小交警。

5、根据要求,用0、4、5组成不同的三位数

《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篇2

一、学生真的验证了吗

这节课我先教学5的倍数的特征, 通过观察100以内的5的倍数, 从而初步得出5的倍数的特征, 然后再拓展到大于100的其他数, 学生通过验证, 最后得出结论。但在验证这一环节, 第一个学生举了72845这个数, 当我追问他72845÷5等于几时, 他顿时哑口无言了。接着我又点了几名学生, 结果他们都没有通过计算去验证。由此可见,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 这时,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就有必要引导学生把这个漏洞及时补上,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树立正确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从而体会到数学的严谨性。

二、学生真的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吗

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 从而发现2、5的倍数的特征, 但由于2和5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无法一一验证, 所以当时有一个学生就提出了质疑:有没有可能存在这样一个数, 它个位上是0, 但却不是2的倍数, 也不是5的倍数。此问一出, 当即遭到了其他同学的反对, 但他们也只能用几个有限的例子来反驳, 这说明学生对于2、5的特征还没有完全理解。

课后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的第44页的“参考资料”中有如下介绍:假设有一个数anan-1…a1a0那么

因此可以把这个数看成是两个数的和, 第一个加数必定是2或5的倍数, 所以只需看个位上的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就可以了。这一证明过程可谓严谨科学, 但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孩子来说, 这个过程就显得太艰深了, 因此, 《教师教学用书》在第38页就写到, 只要求总结出2、5的倍数的特征就可以了, “不要求严格的数学证明”。

虽然《教师教学用书》中说“不要求严格的数学证明”但是有少部分学生已经意识到这种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到的结果可能存在漏洞。既然《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证明过程太复杂了, 那么有没有一种更简洁明了, 易于被学生接受的证明方法呢?我在2012年第6期的《中小学数学》中找到了答案。这一期中李美盈老师介绍了用数位的意义来证明2、5的倍数的特征。

比如一个四位数abcd=1000a+100b+10c+d, 1000、100和10都是2或5的倍数, 所以只要看个位是的d是否是2或5的倍数。这种方法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之上, 易于被学生接受。

《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篇3

一、联系生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首先利用“去电影院看电影这一教学资源,创设了问题情境,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入场券分别从单号入口和双号入口进入电影院,从而观察双号的特点,由此得出2的倍数的特征。让学生利用百数表这一学具自主探究5的倍数的特征,把数学和生活有机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經历猜测验证的过程

数学学习过程中充满了观察、实验、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在教学2、5的倍数的特征时,让学生独立观察,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并和同桌之间交流,学生很容易发现“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而这只是猜测,结论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我们不能满足于学生能够得到结论就够了,而应该抱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个结论仅仅适用于1~100这个小范围。是不是在所有不等于0的自然数中都适用呢?还需要研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始认识到还要继续拓展范围,研究大于100的自然数中所有5的倍数是不是也是个位上的数字是5或0。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科学严谨的态度,知道了在进行一项数目巨大的研究过程中,可以从小范围入手,得到一定的猜想,然后逐渐扩大范围,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这样,当下节课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时,学生就会大胆猜想,并有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了。

三、精心选题,发挥习题的探索性和趣味性

习题的设计力争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体现趣味性、基础性、层次性、灵活性、生活性。本节课教师设计了5道练习题。在巩固练习部分,注重了学生能力的提高,找出2和5的共同的倍数的特征,既巩固了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又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师已经习惯于“你有什么收获?”而忽略了得出结论的过程,应该让学生在总结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得出这样的结论的,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善于应用自己总结的方法,从而发现更多的解题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弥补自己教学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高诗蕴.2和5的倍数特征教学片段设计与反思[J].新课程:小学,2013(09).

“2、5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篇4

2、5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维新二小 章枝莲

一、教材分析

2和5倍数的特征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八册第九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内容将为以后学习3的倍数特征奠定了基础。它也是学好找因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还有利于学习约分、通分知识。因此,掌握能2、5的倍数的特征,对于本单元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自主探索,掌握 2、5 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者5的倍数;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2和5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体验观察探究、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奥妙,体验发现知识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热爱数学的良好情绪。

三、重点、难点

1、教学的重点:掌握2、5 倍数的特征。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2、教学难点: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四、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彩笔、数字卡片

五、设计理念

1、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体系,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利用学生已有的找倍数的方法和对2、5倍数的特征的初步认识来概括出2、5的倍数的特征。

2、重点环节的处理水到渠成。把“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的教学放到了练习的环节,使得练习不在单纯的是练习,利用判断题出示一些常识性的知识,让学生在练习中也能不断的学习新知,避免将一节课很程式化地分成几大板块,呈现出练中学,学中练的的融合模式。

3、从整体上考虑,做到衔接得体自然。例如在学习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环节,可采用先找出2的倍数,再找5的倍数的方法,然后改变集合圈的位置,让学生来想有哪些数字是要变化的,怎么变化,在不揭示“公倍数”这一概念的学习要求下,让学生感知这一特点。

六、设计思路

教材一开始就安排学习2的倍数的特征,概括2的倍数的特征,难度非常大。因为2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而概括5的倍数的特征相对容易的多,因为5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上课时适当地调整顺序,先认识5的倍数的特征,再认识2的倍数的特征,最后认识奇数和偶数,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先让学生概括5的倍数的特征,学生通过观察,很自然地就能说出: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在此基础上,再学习2的倍数的特征,可以水到渠成;最后认识奇数和偶数。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老师有一种本领:你随便说出一个数,我就能马上判断出它是不是2或5的倍数。想不想试一下呢?学生说完后教师马上判断出它是不是2或5的倍数。学生用自己的方法验证教师的判断。

提问:你想知道为什么老师能判断得那么快吗?奥秘藏在2和5 的倍数的特征中,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2和5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由教师展示本领,引发学生很想知道老师是如何做到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探索5的倍数特征

(1)谈话:在自然数中,5的倍数有无数个,怎么像老师一样很快判断出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让我们一起来研究5的倍数到底有哪些特征。打开书74页,找到百数表。在这张百数表中,你能从小到大找出5的所有的倍数,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标出来吗?(教师示范在5、10上画“△”)学生独立画一画。

(2)提问:观察5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先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同时板书: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5或0。

(3)练一练:(很快地说出几个5的倍数,再听老师说的数是不是5的倍数 785、363、180、905、147、465。)(学生口答)(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自己找出5的倍数,初步感知5的倍数的特征。在学生总结出5的倍数的特征以后,紧接着练习有利于新知的巩固。)

2、探索2的倍数的特征

(1)谈话:2的倍数是不是也像5的倍数一样有一定的特征呢?在百数表上找出2的所有的倍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标出来。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讨论2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2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2、4、6、8或0。

(2)猜数游戏:一个学生说数,其他学生判断是2的倍数还是5 的倍数。

(设计意图:此处没有按照书上的设计让学生把2和5的倍数一起标出来,降低了学生找的难度,同时也降低了教学的难度。猜数游戏也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3.奇数、偶数的认识

(1)谈话:我们在一年级曾经认识过双数和单数,还记得吗?谁能从小到大说出几个双数,再说出几个单数?(指名回答)你们看看这些双数和单数与2有什么关系?(双数都是2的倍数,单数都不是2的倍数)这些双数和单数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呢?学生自学数74页偶数和奇数的定义。汇报时板书(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2)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要看什么?(看它是否是2的倍数)(3)我们班的同学都知道自己的学号吗?那么我们做一个游戏。全体起立,学号是奇数的同学向左转,学号是偶数的同学向右转。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双数和单数引出偶数和奇数,使得本来难懂的定义不再难懂,学生容易接受。)

三、应用练习,巩固新知

1、完成书74页想想做做第1题。(课件出示)

2、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卡片,按要求在小组里摆一摆,说说理由。

3、想想做做第4题(1)学生读题明确要求。

谈话:运用我们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和前面学习找规律,怎样把符合要求的数都写出来,看谁能有条理地思考,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2)学生独立写数,汇报写的结果。

(3)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指名回答。

四、课堂小结(学生自我小结)(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我小结和反思的良好习惯,使课堂上知识的学习和情感的体验得到更深一个层次的提炼。)

五、课堂作业(家庭作业上第2课时的习题)板书设计:

2和5的倍数的特征

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5或0。

2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2、4、6、8或0

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

《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篇5

这堂课主要目标是引导孩子经历探索“2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总结及概括能力,初步体会“不完全推理”的一般方法。在课前独立研究前,我首先布置了这样的两个问题:思考“我们怎样去找2的倍数的特征” 、“我们采取什么方法去找2的倍数的特征?”然后再让学生按书上的要求在百数图中独立的找出100以内2和5的所有倍数。这样孩子很自然的想到“找几个2的倍数来看看”,孩子就能够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在百数图上找2的倍数,找到这些数之后,也会自发地去思考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特征,而不会像牵线的木偶任我们摆布。在预习作业中我还布置了另两个问题:自学书本,弄清偶数和奇数的含义;思考能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但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出现了让人啼笑皆非的事,课始,我问学生,你知道这节课我们将会研究什么问题吗?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在两个班中学生的回答如出一辙——“研究偶数和奇数”,有同学在位置上窃笑,我没有立即否定,接着问,那你知道什么叫偶数和奇数吗?(我的本意是在让学生作出正确回答后再顺势而导,偶数和奇数都是与哪个数有关,哪我们这节课只是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吗?让他自己发现回答的不全面)可没想到的是又来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回答:2 的倍数是偶数,5的倍数是奇数。既然学生的预习效果如此不理想,我决定临时改变教学策略,跳出“学程导航”的模式,重新用老方法让学生在课上再一次经历探索的过程。但是从课堂的练习看,问题还是比较严重。

于是我就有些困惑,究竟是我的教学安排出现了问题,还是在预习作业的布置中语言的交代上不够清楚呢?我们虽然主张“先学后教”,让学生课前自主探究,提倡整体预习。但我还是认为,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还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阶段,还是需要在一定的情景中在老师的引领下合作探究,而一味盲目地让孩子独立研究,而老师又不在旁边加以及时的指导和纠正,而在认知形成的初始阶段,一旦在认识上有偏差产生错误的结论,再想反它纠正过来往往是很困难的,因为第一印象很重要。现在强调课前预习我并不反对,毕竟学习目标的指向性更明确了,长期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肯定会得到提高,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上有些弱化,另外,缺少了在具体的情景下学习,总觉得知识的习得过于直接,学生容易遗忘。因此,数学预习应因学习内容而宜,因年级而宜。

《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篇6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76~77页“3的倍数的特征”。

教材简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过2和5的倍数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3的倍数特征与2和5的倍数特征有所不同,2和5的倍数特征主要观察个位上的数,3的倍数特征是观察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教材安排了在百数表中圈数和拨数珠等活动,引导学生探索3的倍数特征,但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仍是件非常棘手的事情。笔者尝试换个角度考虑问题,数的组成知识学生在二年级就学过了,它可以有效快捷地找到通往3的倍数特征的康庄大道,因此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数的组成的知识为新知服务。

教学目标:

1.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能熟练地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通过观察、类比、猜想、验证等活动,获得探索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

3.在探索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能熟练地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教学难点:

3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揭示新知

谈话:前面我们学过2和5的倍数的特征,老师想考考你们, 236是2的倍数吗?是5的倍数吗?你们是怎样想的?

师(根据学生回答,追问):为什么判断236是不是2或5的倍数只需看个位上的6?

引导概括:236是由2个百、3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即(2×100+3×10+6),因为(2×100+3×10)是2和5的倍数,所以判断236是不是2或5的倍数只要看个位上的6就行了。

(师小结揭示新课“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设计说明:以往学生在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时,之前学习2和5的倍数特征常起强烈的负面作用,学生的思维局限于观察个位上的数。从表面上看2、3、5的倍数特征是不同的,其实本质上都源于数的组成的知识,即将一个大数分成一个较大数和一个较小数,保证较大数是2、3、5的倍数,如果较小数是2、3、5的倍数则原来大数就是2、3、5的倍数,反之亦然。课始安排复习2和5的倍数特征的形成内因,可以有效地孕育出3的倍数的特征,使3的倍数特征的产生有了生长点。】

二、猜想验证,探索新知

1.初步猜想。

(1)猜想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根据2和5的倍数特征,学生很容易想到3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0、3、6、9。

(2)用236进行验证,先用特征判断,再用计算器计算结果。

交流明确: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不能仅看个位上的数,即使一个数的个位是0、3、6或9,这个数也不一定是3的倍数。

2.再次猜想。

(1)提问:为什么判断2和5的倍数只需看个位上的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启发:能用这个方法来研究3的倍数吗?(学生表示赞同)

谈话: 236=2×100+3×10+6,既然个位上的6是3的倍数,为什么236不是3的倍数呢?

观察交流:因为(2×100+3×10)不是3的倍数。

引导猜想:可能有一个新的组成可以很快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先请学生独自探索再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交流探索过程:根据236=2×100+3×10+6,得到236=2×(99+1)+3×(9+1)+6=(2×99+3×9)+(2+3+6)。因为(2×99+3×9)是3的倍数,所以要判断236是不是3的倍数,只要看(2+3+6)是不是3的倍数就可以了。

提问:2、3、6是236的什么?

谈话:你有什么想说的?

猜想:要判断3的倍数可能只需把各个数位上的数加起来除以3。

【设计说明:波利亚曾说:“在数学的领域中,猜想是合理的,值得尊重的,是负责任的态度。”在猜想过程中,新旧知识相互碰撞会产生智慧的火花。猜想、探索得到3的倍数的特征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笔者尝试从源头出发,用数的组成知识作为通往新知大门的敲门砖。有之前复习236的组成作为铺垫,后面猜想、探索得出新的组成“236=(2×99+3×9)+(2+3+6)”就不是无源之水。】

3.举例验证。

引导:要想知道猜想对不对,可以怎么办?(先请学生小组内相互举例验证)

学生交流:如用3172进行验证,3172=3×(999+1)+1×(99+1)+7×(9+1)+2=(3×999+1×99+7×9)+(3+1+7+2)。 (3×999+1×99+7×9)是3的倍数,由于(3+1+7+2)不是3的倍数,所以3172就不是3的倍数,和用计算器计算的结果是一致的。

4.提炼特征。

提问:你觉得3的倍数有怎样的特征?

提炼总结: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5.完善新知。

谈话: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如果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不是3 的倍数,结果又会怎样呢?

猜想:可能不是3 的倍数。

师生举例交流,共同小结:如果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的和不是3 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不是3的倍数。

【设计说明:这是苏教版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也是教材的一个亮点,它可以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逻辑命题有四种,即原命题、否命题、逆命题和逆否命题,原命题正确则逆否命题正确,但不能保证否命题、逆命题正确。此环节举例说明原命题的否命题正确,则四种命题全部正确,从逻辑上保证3的倍数特征的正确性。】

三、分层练习,内化新知

1.基本练习:下面哪些数是3的倍数?

29 45 51 67 84 96

提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的依据是什么?

(请学生口答,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巩固练习:不计算,你能很快说出哪几题的结果有余数吗?

48÷3 57÷3 342÷3 567÷3 8022÷3

读题辨析:有没有余数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如果被除数是3的倍数,算式就没有余数;如果被除数不是3的倍数,算式就有余数。

3.提高练习:在下面每个数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

①7□ ② 20□ ③ □12 ④ 3□5

提问:为了使答案不遗漏,□里的数从几开始想起?第③小题□里的数从几开始想起,为什么?(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提问:观察每题所填的答案,你有什么发现?

交流:每题□里的数字都相差3。

【设计说明:练习的设计层次清楚,形式活泼,进一步巩固了本节课的重点,使学生能熟练地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在做每道题前的提醒,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长此以往,学生在做数学题时自然会提高注意力,从而减少错误的出现。】

四、回顾新知,拓展延伸

1.回顾新知: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拓展延伸:你能用今天学习的方法,探索9的倍数的特征吗?

……

总说明:

教师教学应尽可能地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价值、汲取数学的养分,从而培养他们的智慧,赋予他们前行的力量。这节课有两个特点:一是让学生经历探索3的倍数特征产生的精彩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领悟知识的精髓本质;二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责编 杜 华)

《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篇7

1、掌握 2 、 5 倍数的.特征

2、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3、能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

二、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观察

(一)2 的倍数的特征。

(二)5 的倍数的特征。

三、学生看书,自学

四、效果检测

(一)谁能说一说是2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板书:个位上是 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介绍:奇数和偶数的定义

说明:在本题所列的有限个数里,奇数、偶数都是有限的,但是自然数是无限的,奇数、偶数也是无限的,所以集合圈里要写上省略号。

(二)说一说5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

五、巩固反馈:

1 、在1~100的自然数中,2的倍数有( )个,5的倍数数有( )个。

2 、比75小,比50大的奇数有( )。

3 、个位是( )的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

4 、用 0 , 7 , 4 , 5 , 9 五个数字组成 2的倍数;5的倍数;同时是 2 和 5 的倍数的数。

六、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篇8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1

2、3、5倍数的特征我设计的是一节课,但上完这节课上完后,给我最大的感受,学生对2、5的倍数的特征不难理解,对偶数和奇数的概念也容易掌握,但我由于对教材的把握不够,时间用到2、5倍数上的较多。以至于对3的倍数特征探究不到位。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课伊始,我设计了抢“30”的游戏,目的是让学生从中找到3的倍数,但我发现这个游戏没让学生部明白要求没有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意义不到。数学学习过程中应该是观察、发现、验证、结论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首先让学生独圈出写出100以内2、5的倍数,独立观察,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很容易发现他们的特征,而这只是猜测,结论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但我对这部分的处理太过于复杂零碎。以至于用的时间过多。比如说2、5倍数与其他数位的关系,着就不是本节课的重点。

小组合作,发挥团体的作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觉得我们班小组小组合作还有很多部足的地方,比如说学生的之一能力倾听能等等还需进一步训练。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2

教学过程中,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注重让学生了解科学的数学研究的过程。一堂课的知识目标是很容易达成,但是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或科学的研究方法,就提出了较高要求。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现在“百数表”中找规律,再再比100大的数中举例验证。通过“猜想——验证——结论”三个流程进行研究,最后得到正确的数学结果。经过于老师的倾心评课,以下几点问题需要思考实践:

1、对学生已经发现的的问题不需再重复,这样就可以节省出教学时间。

2、偶数的定义需要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对奇数的定义理解一定要讲解透彻,为以后分辨质数打下基础。

3、0,2,5排能够被5整除的数要说说排序方法,以免丢漏数。

4、第一题的问题要求再明确一些,学生答题可能会更快。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3

这堂课主要目标是引导孩子经历探索“2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总结及概括能力,初步体会“不完全推理”的一般方法。在课前独立研究前,我首先布置了这样的两个问题:思考“我们怎样去找2的倍数的特征” 、“我们采取什么方法去找2的倍数的特征?”然后再让学生按书上的要求在百数图中独立的找出100以内2和5的所有倍数。这样孩子很自然的想到“找几个2的倍数来看看”,孩子就能够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在百数图上找2的倍数,找到这些数之后,也会自发地去思考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特征,而不会像牵线的木偶任我们摆布。在预习作业中我还布置了另两个问题:自学书本,弄清偶数和奇数的含义;思考能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但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出现了让人啼笑皆非的事,课始,我问学生,你知道这节课我们将会研究什么问题吗?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在两个班中学生的回答如出一辙――“研究偶数和奇数”,有同学在位置上窃笑,我没有立即否定,接着问,那你知道什么叫偶数和奇数吗?(我的本意是在让学生作出正确回答后再顺势而导,偶数和奇数都是与哪个数有关,哪我们这节课只是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吗?让他自己发现回答的不全面)可没想到的是又来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回答:2 的倍数是偶数,5的倍数是奇数。既然学生的预习效果如此不理想,我决定临时改变教学策略,跳出“学程导航”的模式,重新用老方法让学生在课上再一次经历探索的过程。但是从课堂的练习看,问题还是比较严重。

于是我就有些困惑,究竟是我的教学安排出现了问题,还是在预习作业的布置中语言的交代上不够清楚呢?我们虽然主张“先学后教”,让学生课前自主探究,提倡整体预习。但我还是认为,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还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阶段,还是需要在一定的情景中在老师的引领下合作探究,而一味盲目地让孩子独立研究,而老师又不在旁边加以及时的指导和纠正,而在认知形成的初始阶段,一旦在认识上有偏差产生错误的结论,再想反它纠正过来往往是很困难的,因为第一印象很重要。现在强调课前预习我并不反对,毕竟学习目标的指向性更明确了,长期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肯定会得到提高,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上有些弱化,另外,缺少了在具体的情景下学习,总觉得知识的习得过于直接,学生容易遗忘。因此,数学预习应因学习内容而宜,因年级而宜。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4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7—1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

2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知道偶数和奇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力目标: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和

合情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奇妙。 教学重点 掌握2和5倍的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2和5的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进行综合判断。

教学准备

教师为学生每人准备一张顺序数字卡片。

学生每人准备一张十行十列的百数表。 二、教学设计

(一)情景创设,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数学游戏吗?我们今天玩一个数学游戏。同学们可以随便说出一个数,老师马上就能判断出这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如果同学们有疑问,还可以用计算器进行验证。 (学生分别报数:32、485、674、260??)

师:32是2的倍数,但不是5的倍数。485是5的.倍数但不是2的倍数。674是2的倍数但不是5的倍数。260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你们用计算器验证的结果和老师判断的一样吗?

生1:一样。

生2:老师你是怎样迅速判断出来的呢?

师: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生:(齐答)想。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2,5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2,5的倍数的特征)。

(二)问题探究,解决问题

(媒体出示课本第4页的百数表,学生拿出学具中的百数表。)

1、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能在百数表中找出5的倍数吗?利用自己喜欢的表示方式在5的倍数上做上记号(可以用—、√、○、△等符号)。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规律

(学生开始找5的倍数并做记录。)

师:谁能说一说你找出了哪些5的倍数?

生:5、10、15、20、25、30、35、40??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你发现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生1:这些数都相隔5。

生2:这些数个位上有的是0,有的是5。

师:(引导学生归纳5的倍数的特征)你们说的都不错,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师:(引导学生验证举例)刚才我们观察的是100以内的数,也就是说观察的是一位数或两位数。那么是不是任何一个自然数,只要是5的倍数,个位上一定是0或5呢?请同学们任意写一个个位上是0或5的多位数,大家判断一下。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组1:我们列举的数有:500、4500、605、125这四个数,通过计算,发现都是5的倍数。

组2:我们验证了5个数,得出结论:只要个位上是0或5的数一定是5的倍数。

??

师:大家是用什么方法发现5的倍数特征的?

生答

小结学习方法:列数字——归纳特征——验证特征

下面同学们就用这种方法去寻找2的倍数特征。

3、自主探索2的倍数的特征

(学生动手做。)

师:谁来说一说2的倍数有哪些?

生:2、4、6、8、10、12、14、16、18、20??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师:观察上面的数,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1:我发现个位上是2的数是2的倍数。

生2:我发现个位上是4、6、8的数是2的倍数。

生3:我发现个位上是0的数是2的倍数。

(板书: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师:(引导验证结论)请小组内的同学任意写几个个位上是0、2、4、6、8的数验证一下。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2的倍数的特征。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偶数也叫双数。 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奇数也叫单数。 师:谁来举例说一下生活中的偶数和奇数。

生1:我今年12岁,12是偶数。

生2:我17日出生的,17是奇数。

生3:我们班有50人,50是偶数。

生4:数学课本107页,107是奇数。

生5:珠穆朗玛峰8848米,8848是偶数。

师:那么0是偶数吗?说出你的理由。

生:0不是奇数,0是偶数。

师:你能说明一下你的理由吗?

生:因为个位上是0的数是2的倍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所以0是偶数,也是最小的偶数。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棒,0是偶数。

4、深入探究

(教师出示下面的两组数。112、25、248、60、72、90.) 师:仔细观察上面的两组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1:60、90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师:什么样的数既是5的倍数,也是2的倍数?

生: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三)应用拓展

1、观察、交流、合作。(学生的号码从1——50)

(1)请号码是2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

(2)请号码是5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

(3)请号码既是5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

(4)请号码是偶数的同学站起来。

(5)请号码是奇数的同学站起来。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发现了什么?说出你的号码,与同学们交流。。

生1:我24号,是偶数,也是2的倍数,站起来2次。

生2:我11号,是奇数,站起来1次。

生3:我20号,是偶数,也是2的倍数,同时既是5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所以我站起来3次。

师:请站起来3次的同学说出你的号码。

10、20、30、40.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数的特点,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1:它们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个位上都是0。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5

今天教学了2、5倍数的特征一课,课前我们印制了百数图发给学生并布置了预习作业,让学生在百数图上分别画出2的倍数和5的倍数,分别观察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因为这课的知识点的发现相对还是较简单的,课始让学生小组交流自己找到的数对不对,交流自己观察到的特征。

全班交流时我发现大家说得都很好,找到了100以内2的倍数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师提问:是不是只要是2的倍数、5的倍数是否都有这样的特征呢?学生找了100以外的数进行了验证,一致得出只要是2的倍数、5的倍数都有这样的特征。接着我让男生出数让女生判断男生出的数是否是2的倍数或5的倍数并说明理由,这样的游戏也能让孩子们高兴一把,在这样的活动中也能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奇数、偶数的概念教学还是比较容易的,因为在学生印象中已有了单数、双数的概念,我们这一课只要把学生已有的这一概念扩充到2的倍数都是偶数(双数),不是2的倍数都是奇数(单数)就可以了,有些学生还总结出个位是1、3、5、7、或9的数是奇数。

但在补充习题上,让学生写出5个奇数,学生中出现只写5的倍数如:5、10、15、20、25,或根据5的倍数来写奇数如:5、15、25、35、45、55.第一种是明显错的,没有审清题意,混淆了5的额倍数与奇数的概念,第二种写法虽说是对的,但看着总有些别扭,喊学生问了问,有些是懂得,有些还是如前面一样混淆了概念。正如有些学生学了2的倍数、5的倍数的特征后,还是不会运用这些特征去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的倍数或5的倍数一样。学以致用才能体现出教与学的成功。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6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认识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活泼的、主动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空间。

教学后感觉自己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

一是成功的课堂引入。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

本节课我是这样引入的:老师我有个秘诀——不用计算就能很快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你们相信吗?不信就请你们任意说出一个数来考考老师。学生听后兴趣盎然,个个踊跃。考验老师结束后,就接着问你们想不想掌握这个秘诀呀?由此引出课题,这样不但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顺其自然地把探索的问题抛给了学生,激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

二是紧密地联系学生的生活。

本节课我充分利用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日、电话号码等,使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即是数学。在学生认识奇数和偶数后,我安排了“请生日是奇数的同学起立”、“请生日是偶数的同学起立”的练习,以及判断自己的生日“是不是2或5的倍数”的练习,这些练习内容使枯燥的数字练习变得生动了。这即巩固了学生对奇数和偶数意义的理解。又让学生对规律的运用更加灵活了,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形式。真正也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即数学”。

不足之处是:在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探索规律时,我认为猜想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创新思维,但猜想必须具有一定的基础,需要因势利导。在开展探索规律时,我先组织让学生猜想秘诀是什么?由于学生缺乏猜想的依据,因此,他们的思维不够活跃,甚至有的学生在“乱猜”。这说明学生缺乏猜想的方向和思维的空间,也是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7

在这节课中我想掌握5的倍数的特征不是本节课的唯一目标,所以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应从数学研究方法着手,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注重让学生了解科学的数学研究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猜想——验证——结论”三个流程进行研究,最后得到正确的数学结论,并进行应用。

验证的方法有很多种,举例法、不完全归纳法,推理法等等。根据孩子的特点,我认为最适合小学生的方法便是让他们学会举例的方法。这节课中,当学生发现百数表中,5的倍数特征后,我引导学生在所有的自然数中是不是5的倍数都有这个特征?怎样去验证呢?在这里我预设的是学生可能会说出可以找一些个位上是5或0的数用除法来验证。但学生并没有出来,他们说的是用乘法来验证。于是我接着学生的想法,在这里引出了推理的方法,(但是在备课预设时我并没有想要引出推理)所以讲解的并不到位,这是我需要反思的。于是我又引导可以用举例的方法用除法来验证,寻找有没有不符合这一特征的例子,全班举了很多例子,进行了验证。最后得出结论。

这节课中,当学生研究出5的倍数的特征后,我引导学生来回忆。我们是怎样来研究5的倍数的特征的?让学生体验经历“先确定研究范围——选择研究方法——发现——验证——结论”这一研究过程。然后在让学生独立去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再次体验2的倍数的特征研究过程,我想学生就有了更完整的体验。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8

这节课新授知识较为简单,很适合让学生预习。所以课前我印制了百数表让学生圈出5的倍数和2的倍数,并设计了两个问题:

1、观察5的倍数,想想这些数有什么特征?

2、观察2的倍数,又有什么特征呢?一上课就小组交流这两个问题,同学们兴致高涨,足以看出预习效果是很好的。

通过这样的教学,节省了很多时间,课堂作业可以当堂完成。从作业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做得还不错。一小部分同学运用知识的能力欠佳,比如:写出5个奇数是这样写的:5、15、25、35、45.虽然这样写不能算错,但是这些学生可能对5的倍数与奇数的概念有些混淆。在0、1、5、8,四张卡片中选出两张数字卡片,按要求组成两位数。

1、组成的数是偶数的有。

2、组成的数是5的倍数的有()。

3、组成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有()。

这道题部分同学答案不全,想想还是正常的,其实这道题对于中等以下的学生来说确实有难度的。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9

本节课在学生已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我围绕“2、5倍数的特征”这一教学内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结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创设“老师和一名学生进行比赛,准确而迅速地判断一个数是2或5的倍数,其中有什么奥妙”的问题情境。从而引起学生的探求欲望,创设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让学生写电话号码,列举生活中的数等,使学生真正领略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不失为一堂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课,但作为教师,总怕学生在这节课里不能很好的接受知识,所以在个别应放手的地方却还在牵着学生走,除此之外总结性的语言也显得有些啰嗦。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10

本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因数、倍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来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并体会运用特征解题的优越性,明白优化知识的便捷性。

1、联系生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努力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首先利用六一儿童节学生表演三种集体舞这一教学资源,创设了问题情境,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又让学生利用百数表这一学具自主探究2、5倍数的特征,把数学和生活有机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经历猜测验证的过程。

数学学习过程中充满了观察、实验、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由于5的倍数的特征比较容易发现,我便把它调到2的倍数的特征前面来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独立写出100以内5的倍数,独立观察,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很容易发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而这只是猜测,结论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我们不能满足于学生能够得到结论就够了,而应该抱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个结论仅仅适用于1100这个小范围。是不是在所有不等于0的自然数中都适用呢?还需要研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始认识到还要继续拓展范围,研究大于100的自然数中所有5的倍数是不是也是个位上的数字是5或0。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科学严谨的态度,知道了在进行一项数目巨大的研究过程中,可以从小范围入手,得到一定的猜想,然后逐渐扩范围大,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这样,当下节课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时,学生就会大胆猜想,并有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了。

3、精心选题,发挥习题的探索性和趣味性。

《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篇9

1.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

2.知道2、5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分析、归纳的能力,愿意与同学交流自己发现的结果,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探索发现2、5的倍数的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4.标签

2和5倍数的特征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玩个猜数游戏,好吗?你们任意说出一个自然数,不管是几位数,我都能很快的判断出它是否是2或5的倍数。不信可以试试看。学生报数,老师答,同时请大家验证。

师:同学们的眼神里闪现出惊讶的目光。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不计算就能马上判断出来吗?学了今天的知识,你们就知道老师猜数的奥秘了。板书课题:2和5的倍数的特征。【新课讲授】 1.探索5的倍数特征(1)引入百数表。

(2)出示课件:百数表,在这些数中找出5的倍数,写出来。(3)你们找的数和老师找的相同吗?(课件出示百数表)(4)观察5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说给同桌听听。

(5)归纳:谁来概括一下5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板书: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6)验证:除了这些数以外,其它5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请举例验证。请你写一个多位数,并且是5的倍数。

(7)过渡:学习了5的倍数的特征有什么好处?师随机在黑板上写一个数,让学生猜猜它是不是5的倍数。

(8)练一练:下面哪些数是5的倍数?

240,345,431,490,545,543,709,725,815,922,986,990。

过渡:那172是几的倍数呢?请同学验证。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想不想研究?下面我们一起研究2的特征。2.探索2的倍数特征

(1)猜一猜:根据研究5的倍数特征的经验,你猜一猜2的倍数可能会有什么特征呢?

(2)课件出示:百数表找出2的倍数。(小组合作找出所有2的倍数)(3)汇报后,观察2的倍数的特征,看看你刚才的猜测是不是正确。(4)归纳:2的倍数有怎样的特征?

板书: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5)验证:除了这些数以外,其它2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请举例验证。(6)填一填: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1,3,4,11,14,20,23,24,28,31,401,826,740,1000,6431。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3.奇数、偶数的再认识

自然数按是不是2的倍数来分可分为奇数和偶数两大类,2的倍数都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就是奇数。

4.那么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1)在5的倍数中找出2的倍数;(2)在2的倍数中找到5的倍数。

比较: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都是看什么? 结论: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11页练习三第1~2题。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1.现在,你们知道老师猜数的奥秘了吗?现在老师说数,请同学们判断出它是不是5或2的倍数。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课后习题

1、把下列数归类。

11 6 28 15 30 33 70 78 125 50 110 2的倍数:()

5的倍数:()

即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有:(),这些数的特征是:();再写出这样的三个数:()

2、填一填。

(1)29---39之间所有的偶数有()。

(2)自然数1----100内,偶数有()个,奇数有()个。

(3)100后面的5个连续偶数是(),(),(),(),()。

(4)自然数375

,当

里填()时,它就是5的倍数。(5)2

5这个三位数是3的倍数,里可以填()。

3、按要求在下列数找数。9 15 18 26 30 45 72 90 100

同时是2和3倍数的数(),同时是3和5倍数的数()。

4、按要求在()填入合适的数字。

(1)2的倍数:5(),9(),2()(2)5的倍数:8(),7(),6()(3)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4(),()0(4)3的倍数:3(),()4,()5

板书2、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篇10

1、观察5的倍数,想想这些数有什么特征?

2、观察2的倍数,又有什么特征呢?一上课就小组交流这两个问题,同学们兴致高涨,足以看出预习效果是很好的。

通过这样的教学,节省了很多时间,课堂作业可以当堂完成。从作业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做得还不错。一小部分同学运用知识的能力欠佳,比如:写出5个奇数是这样写的:5、15、25、35、45.虽然这样写不能算错,但是这些学生可能对5的倍数与奇数的概念有些混淆。在0、1、5、8,四张卡片中选出两张数字卡片,按要求组成两位数。

1、组成的数是偶数的有()。

2、组成的数是5的倍数的有()。

3、组成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有()。

2、5的倍数特征 篇11

2、5的倍数特征》 学习目标:

1.经历猜想、验证、总结得出结论的探究学习过程,得出“

2、5的倍数的特征”。

2.运用 “

2、5的倍数的特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学习猜想、验证、总结得出结论的探究性学习的初步方法,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重点、难点:

探究得出“

2、5的倍数的特征”,运用“

2、5的倍数的特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实物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 学习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找一个数的倍数,大家都学得很好,这节课我们接着找2、5的倍数的特征。一起进入活动一。

二、导学

活动一:寻找猜想

活动任务:在上表中圈出5的倍数的2的倍数”,猜想2的倍数和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活动流程:

1.明确任务:利用投影呈现活动一,并请一个小组读一读。2.自主学习:自己先在表中圈出2和5的倍数,自己先观察这些数的特征,猜想2和5的倍数的特征,然后根据自己的猜想猜一猜其他的数哪些是2和5 的倍数。

3.小组讨论:组内交流自己的观察和猜想,统一意见 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并组织其他小组分享。

5.梳理提升:教师引导梳理“(个位上是0或5 的数都是5的倍数,)。活动要求:

1.采用依次交流。

活动二:验证猜想

活动任务:探究”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活动流程:

1.明确任务:利用投影呈现活动二,并请一个小组读一读。2.自主学习:通过刚才的猜想,找出由此特征的数来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是2和5的倍数,3.小组讨论:组内交流讨论各自验证的方法和结果,并总结。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代表在班上展示本组的验证方法和结果,并组织分享。

5.梳理提升:教师引导梳理(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偶数,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活动要求:

1.组内依次轮流交流。

三、导练

活动三:运用新知

活动任务:练习“如何运用这节课学习的新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

1. 下面这些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哪些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1)24、35、45、120、60、523、15、100、55、88、2、下列数中,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 33、25、255、620、988、1000、50、70、54

3、最小的偶数是()4.最小的奇数是()

5.一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的末尾一定是()

活动流程:

1.明确任务:利用投影出示练习。2.自主学习:独立解答。

3.小组讨论:组内交流、订正、讨论。

4.展示分享:小组代表在班上交流、展示本组练习的情况。5.梳理提升:针对作业反馈情况,教师组织、引导矫正问题、强化知识技能及方法。活动要求:

1.组内交流时要说出解题的依据和思路。2.组内交流时要记录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讨论。

四、导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5的倍数的特征》评课 篇12

2、5的倍数的特征》评课

2和5倍数的特征,都在个位数,学生极易理解和掌握,奇数、偶数的概念,学生掌握也并不困难,所以本节课的学习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经历观察、归纳、类比、猜想、交流、验证、反思等数学活动,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当学生出现疑难问题或意见不一时,通过小组或集体讨论解决,教师发挥引导的作用,消除学生的疑惑。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练习中获得不同的发展,体验成功的喜悦。恰当的教学设计,使课堂生动活泼,成效显著。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优点:

一、真正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中

同学们在欣赏团体操表演中发现信息提出并解决问题,设计表演人数,自我更正数学语言的表达,为自己的成功鼓掌,数学城堡的练习„„都紧紧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始终保持着昂扬的学习兴趣和斗志。教师也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就是本节课最大的成功。

二、注重细节,讲究珠圆玉润

每个细节都能从整体上加以考虑,做到衔接得体自然。例如:奇偶数组成整个自然数,在百数表中以及在辨别奇偶数以后都有提问并进行强化。又如:在学习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环节,采用先找出2的倍数,再找5的倍数的方法,然后动态展示集合圈的交

集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在不揭示“公倍数”这一概念的学习要求下,让学感知“公倍数”这一特点,为下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环节处理得当、环环相扣

注重细节,但并不处处皆是面面俱到。各个环节处理既有详,又有略,环节之间还能够水到渠成,环环相扣,体现出知识之间的生成。每个环节不会显得突兀,给人一种浑然一起的感觉;每个环节之间又有相应的重点内容,显得比较紧凑,缺一不可。

四、教师语言富有激情和感染力

优点值得高兴,不足更应禁忌,本节课有以下不足之处:

一、学生回答完问题,教师没有及时让回答问题的学生坐下。

二、时间分配还有点欠妥,开始进入课题时间稍微长点,消耗学习时间。

上一篇: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现状和改进下一篇: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