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民间文化与现代室内设计的融合论文

2024-06-30

岭南民间文化与现代室内设计的融合论文(精选11篇)

岭南民间文化与现代室内设计的融合论文 篇1

一、岭南民间文化的体系和特征分析

1、岭南民间文化的体系分析

岭南民间文化是由几个重要体系构成的,主要有客家民系、广府民系和福佬民系。其中客家民系主要是指居住在广东的客家人,他们中有的祖先为两晋时期中原地带的衣冠望族和朝廷命官,也有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部族群落,在经过几次大搬迁后,才到粤闽赣山区的三角地带落籍。客家民系长期过着以家族为核心的集体生活,宗族观念比较强。广府民系也是最早形成的居民共体。而福佬民系是操闽南或闽北方言的群体。

2、岭南民间文化的特征分析

岭南民间文化有着多样化的特征,形式活泼,充满浪漫情调。从文化特质方面就能看出,其具有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开放风气、努力超越传统导向的进取精神,有着实利重商的文化倾向。岭南文化有三个来源,其中岭南地区的固有本土文化是比较突出的,其次是南迁过来的`中原文化和外来的域外文化。这几种文化的互融形成了岭南文化开放融合的发展特色。

二、岭南民间文化和现代室内设计的融合方法

将岭南民间文化和现代室内设计进行有机融合,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岭南民间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不仅是对室内使用功能需求的有效满足,也是对用户心理层面需求的有效满足。岭南民间文化历史悠久,其对外来文化的接受程度较强,在自身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创造出新的文化特色。岭南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呈现出古老传统的民间文化氛围。将民间文化精神和现代社会元素相结合,使现代室内设计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如,现代室内设计过程中对门窗的设计,就可设计成岭南的格扇和花罩漏窗,通过精细雕刻,镶上套色玻璃做成纹样图案。在色彩光影的作用下,就能形成剔透的织锦形式。在岭南家居风格设计过程中,可运用青砖、麻石和木雕等对宅子进行装饰。在木雕的应用方面加上粉金,就能呈现出贵气的感觉。现代室内设计过程中也要注重对空间色彩的运用。色彩能对人的视觉和心理产生影响,对保障人的生理平衡与情绪稳定有着积极作用。不同的空间设计色彩的运用也不同,色彩的设计应结合其实际功能,根据墙面和家具等进行科学的搭配,这样就能为人的视觉健康提供有效保障。在空间色彩的应用过程中,可将岭南民间文化元素与之相结合,从而营造出不一样的设计风格。如,岭南民间文化中的粤剧和潮剧是比较重要的文化内容,运用其中的脸谱元素就能做成工艺品进行摆设,也可将其挂在墙上进行装饰。脸谱的色彩比较厚重,有着地方特色,将红色、黑色和蓝色、白色等色彩在图案设计中加以应用,能提升作品的观赏价值。岭南文化中各种画派的地方特色也比较突出,将不同的画作在室内设计中加以应用,就能增添设计的充实感。现代室内设计过程中环境艺术的融入也比较重要,山水和花草树木等也是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因素。在环境艺术设计方面,对情景的统一化比较重视,实际设计中可将岭南的民间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将自然景观和室内景观有机地结合,这样就能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可在客厅中砌成不规则形状的水池,在其中放入假山,这样就能营造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室内环境。现代室内设计中,可结合美术设计,将岭南的特色剪纸造型作为装饰物,在材料的应用上,可通过木质和铁质材料的应用,形成不同的意境。通过对空间色彩的多样化应用,使室内设计在风格上充满地域性特色。岭南民间文化与现代室内设计的融合,体现了民族性与现代时尚的有机结合。设计师要注重对岭南民间文化元素的科学运用,使设计作品体现出自身的思想和风格。

三、结语

岭南民间文化和现代室内设计的有机融合,要注重从多方面充分考虑。设计人员要形成自身的设计风格,通过对岭南民间设计元素的灵活运用,创造出独特的室内设计效果。从理论层面对室内设计中融入岭南民间文化进行研究,能为实际的室内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对我国现代室内设计的整体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吴东翰,齐伟民.东北地区苔藓类植被在住宅室内空间中的应用.艺术品鉴,(11).

[2]王瑞芳,郑绍江,叶喜.谈地域文化在城市展览馆室内设计的展现.山西建筑,2016(11).

岭南民间文化与现代室内设计的融合论文 篇2

岭南世家的岭南特色

网搜得知,岭南派建筑主要有以下八大特点(建筑评论家艾定增先生概括)1. 宁变勿仿,宁今勿古;2. 追求意境,力臻神似;3. 因借环境,融为一体;4. 群体布局,组合空间;5. 清新明快,千姿百态;6. 室内设计,丰富多彩;7. 景园文脉,推陈出新;8. 神似之路,殊途同归。不过岭南建筑最大的特色是底层架空,四面通风,户户有园林,处处有绿化,居住其中,像是到了古香古色的苏州园林。

岭南世家小区位于珠海市香洲柠溪商业生活中心区,占地约17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7 万多平方米,约容纳4500 户业主。

当地居民认为该小区不错,出租车司机也推荐我去看看,于是趁珠海开会期间,走马观花转了一圈。

走进小区,明显地感觉到小区就地势而建,高低错落,正应了“因借环境,融为一体”的建筑特色。顺路上行,组团与组团之间用绿化相隔,满眼的热带植物,春意盎然。每个组团都有一个岭南特色的单元门,青瓦白墙,拱形圆门用罗马柱装饰,相对称而立于左右,中间嵌入一幅古画雕塑,岭南文化蕴涵其间,正是景园文脉的推陈出新。小区内部有山体公园,有老人活动中心,有儿童游乐设施,游泳池等,环境优雅,清新明快,现代与传统融为一体,让人们生活更便捷。

从地面做文章

岭南建筑其实跟苏州园林式建筑有点类似。注重的是居中有园,园中有景,景随步移,水清林秀。但以前多是以低层为主,低层造景,与房同高,自然协调,建起来也容易一些。但到了现代,在人多地少的大背景下,高层建筑怎样跟岭南特色挂钩,设计者可谓独具匠心。岭南世家注重从地面做文章。走进小区大门,扑入眼帘的是高楼的底层,从人的视觉效果看,看高楼得仰头,而平行看过去的是灰砖立柱撑起的小青瓦挑檐,绿树掩映着的空旷底层里,或纳凉喝茶,或琴棋书画;凉风习习,鸟语花香;当人走进去后,根本感觉不到是在高楼大厦之下,即使抬眼望高,现代建筑仅用了一点点岭南风格的阳台栅栏做点缀,而地面的人行道,并不按常规的直行大道设计,而是弯弯曲曲,曲径通幽,全是以灰色仿古砖铺就。

如何从视觉上将高层降低,岭南世家的围墙文化立下汗马功劳。高楼架空层均有灰砖围墙遮挡,墙内墙外绿树成荫,藤蔓缠绕,穿过拱形墙门,经过楼台亭榭,来到架空大堂进到电梯才知道是高层,而从高层下来,走出电梯,犹如穿行在苏州园林中。

室内装饰不谋而合

岭南民间文化与现代室内设计的融合论文 篇3

[关键词] 岭南建筑文化 现代建筑功能 兼容

一、岭南建筑特色与运动员村设计理念

岭南地处南岭以南,与中原有一定的距离,文化自成体系。由于历史上几次民族的南迁和各朝代中央政权的官员南下,中原文化渐渐渗透到岭南地区,兼容并蓄成为岭南文化,清朝时期全国唯一的通商口岸,更使外国文化也进入并影响了岭南。用几句话归纳,岭南文化可称为:兼容开放,中西结合,理性求实。

广州处于岭南的文化中心,作为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随着现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建筑居住方式起到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城市里的人,从小楼房搬到了高层住宅,城市绿地越来越紧张,广州的老房子老街区渐渐消失,那些传统的岭南建筑文化似乎也随着房子的拆迁渐渐远处,我们文化的根已慢慢消失于时间之中。身为建筑师,笔者认同一个观点:没有根的文化,是失去认同感和生命力的文化。所以,如何能在现代建筑上也能让传统文化特色得以保留,如何让广州城市发展依旧保持岭南文化的生命力,是笔者所关心的。

在迎接广州亚运的建设中,笔者有幸担任了亚运城运动员村的建筑设计人员。这项工程因项目的特殊功能性,设计人员正可以创造性地贯彻将岭南文化和现代建筑结合这一理念,让在亚运会期间入住的各国运动员和赛后迁入的居民,都能体会到岭南文化精彩之处,让岭南文化能找到新的载体,继续它的生命力。

虽然运动员村项目仅是亚运众多工程中小小的一环,但是同样凝聚着设计人员的心血和创造,在亚运建设过程中,笔者对现代建筑和岭南传统文化的结合和体现,有了一些思考和感悟,希望能籍此与同行交流设计创作经验。

二、岭南建筑布局特色与运动员村规划

岭南自古丘陵多,河流多,城镇村落布局多结合地形、河流,顺山势或者河流走,呈现不规则形状,高低错落。除去风水的考量,还要考虑岭南的冬暖夏热,潮湿多虫等问题,在通风、采光、交通,安全等人们生存的物质需要,使得岭南建筑风貌并非象北方古都一样围合方正,而会开合回转,有扬有抑,山、林、水、建筑穿插其中。而主体建筑多以庭院为核心,建筑环院落布置,由院落组织成巷道,巷道有主次之分,小巷通建筑,大街通外道,脉络清晰。建筑选择南北朝向,有利于夏日南风入室调节气温。

亚运城位于广州市南部,番禺片区东部,该基地最突出的特点是由莲花山、大浮莲、小浮莲及珠江莲华山水道,水陆交汇所形成的多样的自然环境,运动员村南临蓝莲花湾,西临南派涌,正具有典型的岭南水乡风貌特色。因此,规划方案考虑上以莲花山地区特有的水溶性低丘陵地貌为蓝本,提取其岛状斑块形态为设计元素,运用到规划方案之中。所以当在高处俯视运动员村,会发现它的4个大组团就好像一朵四叶花瓣,围着中间公共活动区的花蕊,绽放在美丽的水边,这也恰恰对应了一些岭南古代村落喜好在规划平面外形上仿照生物的格局。

运动员村每个组团都采用簇团式院落布置,以不规则的拼接组合和错落的建筑布置,自然围绕出各自的庭院,这样的建筑布局,既承袭了传统岭南建筑布局,以南北朝向布置建筑,解决了自然通风要求,又兼顾了建筑和自然景观的融合,行成了园中有园,户户有景。让参加亚运会的异国运动员体会到岭南水乡“开合回转、围而不闭”的特色。

鉴于南方的日照强烈和多雨的气候特点,岭南传统建筑会以骑楼,敞廊等方式解决问题。在运动员村,我们也在建筑之间采用了连廊相接联系。并且全部首层都采用架空层,不但能让气流在建筑群中流动,还能让各区之间的绿化景色相互融合,互为借景。给无论是运动员还是日后的居民以更宜人的交流,活动,休息的场所。

三、岭南建筑造型与运动员村建筑设计

运动员村这种现代建筑,在建筑形式上已经和传统建筑大相径庭,我们不可能让建筑形式倒退,所以既要保留现代建筑在空间功能上的优越性,又要让传统的岭南建筑造型文化能体现,只能考虑在建筑立面造型上做文章了。

岭南建筑在色彩上多以灰色为主调,灰白色相间,减少热辐射和反射光,淡雅朴素。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而为了减弱太阳辐射,和解决强对流天气雨水猛烈,要求排水快问题,传统岭南建筑多采用坡顶形式,这种建筑形式也是大部分中国传统建筑的类型,但是岭南建筑的屋顶更为轻巧,而且多用直坡屋面。建筑山墙为了防火防风,常常升高出屋面,成为各种曲线形态的封火山墙,即镬耳山墙,传统民居,特别是潮州地区,分金、木、水、火、土五种山墙形态,金为圆,木为直,水为曲,火为锐,土为方。建筑房屋前,根据屋主的生辰八字,以五行之法推算,决定该屋应该采用哪种行式。讲究的建筑在山墙下方,还会做成排山滴水,加泥塑彩画。常见的是黑色为底的水草、草龙图纹,俗谓之“扫乌烟,画草尾”。

出入口方面,岭南建筑注重入门的气派和端庄,大门多居中布置,在门前多有凹门廊或屋檐,既防风雨日晒,又能产生虚实阴影对比,强调入口的位置。门梁上多有装饰,或为彩画,或为雕饰。

在装饰上,岭南建筑讲究通风,常采用堪窗、屏风,隔栅等方式,起通风、引风和空间观线组织作用。堪窗、屏风,隔栅的格心花色变化多,图案线条曲直相宜,以灵秀著称。是建筑中重要的装饰之一。

在奠定运动员村色彩基调的时候,我们不但参考了传统的岭南建筑色调,还对广州的城市色彩做了调研对照,希望能在传统和现状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这组建筑既然有现代活力,又不会和传统失去连接。亚运城位于广州未来的新城,附近基本都是低矮的民房和农田,绿地,水系,因此,最后确定了大面积以浅灰色和白色为主,原木色为副,局部点缀其他色彩。

灰色调不单是传统的岭南建筑色彩,与岭南自然环境协调,而且浅灰色也是比较耐脏旧的色彩,建筑新的时候不张扬,老的时候不显旧,比较适合广州现在的这种空气环境。白色掺杂在其中,可以带出年轻活泼运动的感觉,同时白色也是最好的画板,为其他色彩做一个烘托。原木色亲切安详,具有温暖典雅之气,让人想起岭南传统的木家具木窗花。这些对运动员来说,可以从中领略一些广州传统文化,满足了观者第一印象。而对日后入住的居民,则好像回到儿时石板街木趟栊的年代,寻根的感觉也有了。

岭南建筑的山墙是一个重要的特色,因此,我们在建筑上采用了部分的坡屋顶,令顶层住户有了更好的通风散热效果,并结合天面女儿墙,做出金、木、水、火、土等各种简约造型的山墙,高低错落,自有韵律。既传达了传统的建筑特色,又不是和建筑构件相结合,不是单纯为了造型而造型。

除了女儿墙的变化,在一些建筑细部上,更自由丰富的采用了些岭南元素。如在一些建筑楼梯间和屋顶机房位置,采用了山字纹通花的隔栅装饰;在阳台之间的隔墙上,采用了行云式样的隔断;在建筑入口,立了照壁屏风,强调了大门等等。

这些岭南传统元素通过巧妙的设计,优美地融合在现代建筑中,即不影响现代建筑的使用功能,又软化了现代建筑的线条,拉近了和传统的距离,留住了文化的根。让入住者感觉到亲切温暖和岭南特色。

四、结语

一般讲起岭南传统文化,都是以民国之前的为主。但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每个时代的经济、社会、文化都会给岭南文化注入新的力量,文化会不断的发展变化,建筑风格也不会一成不变,更何况,岭南文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兼容并济的强大能力。

在这样的大势之下,我们要留住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但不必为传统所累,被传统绑住手脚,应该充分的利用现代的建筑技术进步,去芜存菁,形成新的岭南建筑风格,让传统在新时代中得到传承。

参考文献:

1、葉春生《岭南民间文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7-5361-2524-0

2、邓其生岭南古建筑文化特色[J]建筑学报1993年12期

岭南民间文化与现代室内设计的融合论文 篇4

现代企业管理源自于西方,但是中国文化属于东方,这二者看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真的能融合一体吗?其实现在企业管理科学主要是如何运用“以人为本”,将人的潜能挖掘出来,让企业的员工发挥最大的效能为企业创造利润,而“以人为本”一词的完整提法最早出自《管子·霸言》:“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但此时仍停留在工具论的层面上,离近代的管理科学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但在21世纪的时候“以人为本”在升华,充分显示了东西方在人本理念上的融合。以人为本上升到国策的层面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升华,彰显了新时代背景下“人本”观念的深人人心。

其实在中国文化中,这个“以人为本”还应具有另一层面的含义。我认为就是“人缘”,世界华人利用华商之间形成的网络进行经营,即运用“人缘”文化,强调“以人为本”的观念。华商网络以亲缘、地缘、文缘、商缘、神缘为纽带,这“五缘”的本质具有东方特质的关系。通过“五缘”形成的华商网络是一种社会网络,它可以提供情感、服务、伙伴关系、经济等多方面的支持。世界华人的成功是因为华商网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以人为本”观念的体系。

我觉得一个企业的管理是否科学化,合理化,其实主要还是看他的管理理念是否符合对象国的文化,所以在中国开办的企业不管是中国人开设的还是外国人开设的必须要符合中国的文化,同时具体的管理措施还应该符合,该企业所处的地域文化,否则再强的企业都会面临瓶颈。

岭南民间文化与现代室内设计的融合论文 篇5

[内容摘要]儒家文化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对中国文化发展起来决定作用,又广泛传播于东亚地区,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儒家文化圈”。其中韩国是对儒家文化的保留最多的一个国家,这不仅促使了韩国经济的崛起,也被运用的韩国国民的社会生活当中。在现代的法治建设方面,韩国也没有放弃与儒家传统文化的相融合。本文梳理韩国对儒家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回顾儒家文化影响的韩国法治建设;分析近代韩国法治的困境并探讨这一过程中儒家文化的境遇;总结其利用儒家文化与现代法治相融合的经验启示,为儒家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互动提供有益的借鉴。[关键词]韩国;儒家文化;法治

中图分类号:D9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韩国对儒家文化的承继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明,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思想界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最具有代表性的学派有四家:儒家、道家、墨家、道家,其中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是形成最早,以孔子办学授徒为起点,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对人们影响持久又深远的儒家文化。不仅对我国现代文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也广泛传播于东南亚地区,对东南亚地区的文化有着深厚的影响。甚至促进了东南亚国家经济的腾飞。

朝鲜①是东方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韩国古代大致可以分为三国以前,三国时期,高丽王朝,李氏朝鲜。根据中国文献记载,中国古代北方居民不断向朝鲜迁移并先后建立政权即所谓的古朝鲜。其中有殷末周初,殷王箕子率遗民逃往朝鲜,在今平壤一带建立政权史称“箕子朝鲜”;有韩国学者认为,箕子从时代上来讲早于孔子,孔子是对当时社会的文化和思想的总结和创新,儒学的形成渊源可以追溯至孔子之前,因此箕子流亡到朝鲜半岛的说法意味着原始儒家思想已经传到朝鲜半岛②。公元3世纪,百济统一马韩,新罗统一辰韩,中国东北部兴起的高句丽迁都平壤,于是在朝鲜半岛形成了三国争霸

① 韩国与朝鲜在历史上同一个国家,本文所用韩国是指二战后的大韩民国。

[韩] 琴章泰:《韩国儒学思想史》,韩梅译,2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②的局面,即古朝鲜历史上的三国时期。中、韩大部分学者普遍认为儒家文化是在战国时期即朝鲜三国时期,随着汉字传入自然而然的传入的,这一时期韩国吸收儒家制度与规范,并与当时的社会制度实现了折衷。327年朝鲜半岛第一个国家高句丽在中央设立太学,向贵族子弟传授儒家经典,这是朝鲜第一次从国家的角度传播儒学,标志着儒家文化开始在韩国传播,所以三国时期及三国以前是儒家思想传入韩国的开端;公元7世纪新罗在唐朝政府的帮助下征服高句丽和百济首次完成朝鲜半岛统一,7世纪新罗在中央设立国学,招收贵族研究儒学经典,这说明儒家的制度、礼俗、规范已经在朝鲜社会确立,随后儒家思想成为了朝鲜政治改革的思想基础。8世纪末开始,许多贵族开始留学唐朝学习儒家文化,崔致远是这一时期朝鲜优秀的儒学思想家。但在公元9世纪,新罗因内部分裂走向衰落,到10世纪初时又形成后高句丽、后百济新罗的后三国局面,918年后高句丽大将自立为王,改国号高丽,并重新统一朝鲜半岛,即高丽王朝。高丽时期是儒、佛、道并存发展,高丽太祖的统治纲领《训要十条》尤其强调儒教的仁政,958年实施了科举制,这一系列事例都说明高丽时期是儒家文化在韩国的地位确立时期;高丽建国后继续扩张,却不断受到蒙古军队的进攻,直到1258年高丽降服于元朝,但在元末农民起义后高丽又拜托元朝的统治;在高丽王朝后期大将李成桂先后废黜冒王逼迫恭让王退位后,大将军李成桂利用儒学为思想武器进行了改朝换代的社会变革,自立国王改国号朝鲜,创建了朝鲜半岛上历史最长的国家——李氏朝鲜。李氏朝鲜从朝鲜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一直持续到衰落。自李氏王朝建国之日起,儒家思想变成为了国家的正统思想。因此全国兴起了儒学热潮,选派更多留学生到中国研习儒学经典,这一时期儒学思想家有李珥、李滉。可以说,朝鲜半岛的儒学思想在李氏朝鲜时期达到了顶峰;近代以来,随着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朝鲜也不了避免的沦为殖民地,二战后伴随日本无条件投降朝鲜获得独立。但由于历史原因,朝鲜半岛分裂为南北两部分。1948年北部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南部成立大韩民国。受西势东渐形势的影响,韩国文化受到西方的冲击,反邪卫正派排斥西方文明,坚守性理学阵地,东道西器论者要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主张弹性吸收西方文明,文明开化论者认为因打到儒教,吸收西方的先进技术及价值观和宗教,在西方势力不断妥协斗争中也确立了新的儒学理论。

二、儒家文化影响下的韩国法制建设

①“就儒家文化的程度而言,古代朝鲜是中国本土之外最为彻底的地区。”因此,自中国儒家文化传入朝鲜以来,不仅儒家的思想观念根植于朝鲜民众心中,儒家的法律文化也深刻的影响了朝鲜的法治建设和社会发展。

(一)韩国法的起源带有儒家文化色彩

“箕子八条”一直被看作是韩国法的起源,也是是朝鲜法制文明的最初形态。三国以前的古代朝鲜没有统一的国家形态,一些小的国家或部落联盟虽然有一定法律制度但都比较初级。早在“箕子朝鲜”时期,就以“箕子八条”为治,而箕子本为殷王,那么“箕子八条”本身就已经带有源儒家文化的色彩。在朝鲜的法制建设还有没有开始对中国具体仿效时,就已经打上儒家文化的烙印,这也是韩国法律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历史渊源。

(二)借鉴儒家文化的内在精神于法制建设

朝鲜长期学习借鉴中国的儒家文化,自然而然也将儒家文化的精神运用于法制建设之中。在古代朝鲜典籍《增补文献通考》中有记载:“高句丽大武神王十一年令曰:‘其十恶中,准律用刑者外,犯别罪合被重杖者并征赎。’”②“十恶”是魏晋南北朝时北齐所创,隋唐继续沿袭,是法律儒家化的产物,也是中国古代传统法律中的一项基本内容。高丽时期,取法于唐律时就确定了以儒家精神为原则的取向,“特别是接受了唐朝‘一准礼乎’的礼治精神,法律成为维护家庭伦常,等级制度的有力武器”③。李氏朝鲜时期,太祖命群臣编纂《经国大典》作为国家的基本典章,当时儒家的信奉者郑道传奉旨编撰了《朝鲜经国典》,他根据儒家的基本理念,仿照《周礼》六官分掌六典的体系,也撰写了朝鲜的六典④,在《朝鲜经国典》的基础上历经四朝完成了李氏朝鲜最重要的法典——《经国大典》。随后,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朝鲜又先后制定了《前续录》、① 彭林:《中国礼学在古代朝鲜的播迁》,1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转引自马小红等主编:《输出与反应: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域外影响》,71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②版社2012。

③ 马小红等主编:《输出与反应: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域外影响》,80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治典、赋典、礼典、政典、宪典、工典 ④《后续录》、《大典通编》、《大典会通》等法典。朝鲜的法制并不只是表面的模仿中国法律的体制,其法制建设的内在也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因此,即便是现代的韩国法治也难以脱离儒家文化影响。

(三)大量仿行中国的法律制度

朝鲜半岛与中国为邻,当时的中国较之朝鲜相当发达,中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各种方式陆续传入朝鲜,法律制度也是这样,在不同的时期,朝鲜都效仿了当时中国的法律制度。早在朝鲜的三国时期,百济、新罗、高句丽三国分别以不同的途径引入了中国的典章制度。百济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治体制,新罗全面以中国的制度模式构造其国家体制,高句丽原在中国境内,迁都平壤后政治制度没有变而是仿行秦汉的制度实行中央集权。“以百济浸染汉文化之深,则其法律必自汉、魏两代脱胎而出,为无可疑惑之事也。”①诚如杨鸿烈先生所言,百济的法律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这不仅在朝鲜的古籍中有所记载,在中国的古籍中也略有记述:在《后周书·异域传》中“百济及其刑罚,反叛退军及杀人者,斩;盗者,流,其赃两倍征之;妇人犯奸者没人夫家为婢。”这些法律规定都与魏晋的法律极为相像。新罗在朝鲜历史上第一次统一了朝鲜半岛,新罗具体的法律文本均无遗留,但新罗当时官员的名称与唐朝官员的名称一致的甚多;在制度上逐渐建立几乎同中国一样的模式,新罗中央政府的四部八府就是就是仿自唐朝的三省六部制。高丽时期的法律全面借鉴唐朝的法律制度,唐朝发达的法律制度是世界法律史上的一个高峰,韩国成文法的历史就可以追溯的高丽法典。李氏朝鲜时期,儒家思想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自开国之初就确定沿用《大明律》,以表示对明朝的尊崇和对中国文化典章的承继。

三、韩国近代法治之路

(一)韩国近代法治的困境和改革

韩国同中国一样,近代历史都是以被动的方式开始的。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随之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76年朝鲜在日本的炮舰政策下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江华条约》,开始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此时,所有朝鲜原有的法律的都被废止,在日本人的指导

① 杨鸿烈:《中国法律对东亚诸国之影响》,33页,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下完成了一批新的法律,1897年日本帝国主义改朝鲜为“大韩帝国”,建立傀儡政权;直至1910年日本取消“大韩帝国”之名,设立朝鲜府,韩国正式被日本正式吞并,相应的,朝鲜半岛的法律也由朝鲜府所制定。在包括中韩两国在内的整个东亚被迫开始近代历史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历来受朝鲜所效仿的中化文明在世界上已经不再占优势,以往被尊崇的儒家文化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空前挑战;西方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强势袭来,让人们不得不被动接受,为了尽快收回本国法制主权,朝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如何将儒家文化与现代法治结合的难题。

在殖民地时期(1876—1945)韩国的法律制度改革完全受日本的控制,全面受到日本法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朝鲜分为南北两部分,南朝鲜于1948年正式建国,国名“大韩民国”,韩国的法律制度广泛受到英国和德国的影响。“1945年到1962年是韩国法制的形成期,这一时期的法制发展对韩国的整个法制现代化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①”首先清算了殖民统治时期制定的大量法律,然后在此基础上编撰了新的法典。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编撰了一系列法典:宪法典、民法典、刑法典、民事诉讼典、刑事诉讼典、商法典,从而形成了以六法全书为主体的法律体系。②

(二)韩国近代法治中儒家文化的境遇

在韩国法律近代化的过程,也是全面借鉴西方法律文明的过程,韩国的以儒家文化为主传统文化受到了西方文明传入的挑战,儒家文化影响下的韩国传统的法律文化面临西方法治主义的考验。因此,在韩国近代法治中,儒家文化面对强势存在的西方文明,韩国选择了筛选留存。无论外国的法律文化是被动传入韩国还是韩国主动吸收,都没有让韩国与原有的传统文化决裂,因为一直受深儒家文化影响的韩国传统文化是大韩民族的精神支柱。二战后,韩国进行“清算旧法”“创立新法”的改革,由于儒家文化影响深远持久,因此在改革中韩国法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儒家传统文化因素,这可以称之为“儒家思想道德观下的立法”③。

韩国的民法领域保留了儒家的礼治和伦理传统,在日本吞并韩国之前,韩国的民法是完全仿行中国的体制,因此,尤其是婚姻家庭法更是深厚儒家文化的影响。首先,在摆脱日本殖民统治后,韩国开始起草民法典,起草委员会的成员大多年轻时都受过儒家教育,这对韩国民法典儒学色彩突出有一定的影响。其次,① 韩大元:《东亚法治的历史与理念》,144页,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何勤华等主编:《东南亚七国法律发达史》,182页,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参见杜文忠:《会通之路:儒家对韩国现代法律的影响》,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4)②③在家庭方面,韩国非常注重家族制度,这种制度源于儒家思想,是儒家建构社会秩序的基本制度。《韩国民法典》第778条规定:“家族血脉的继承者,如果与现有家庭决裂,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建立或恢复家庭,应当有义务成为户主,即一家之主。”户主制度源于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在韩国也同样历史悠久,集中体现了韩国传统的家族制度,虽然西方认为是遗留下来约束个人自由的旧制度,但在这已经融入到了韩国的法律和人们的观念意识当中,并起到了良好的维护家族和谐的作用。最后,在民法领域,儒家思想还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其他婚姻家庭制度,比如同姓同本禁婚制度、父姓制度等,但有些制度随着韩国现代化的发展,也在不断被修改,以更加适合社会的需求。

韩国的刑法领域也同样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韩国刑法典》第151(2)条规定:“如果与罪犯生活在一起的罪犯的亲属、户主或家庭成员,为了罪犯的利益而与之提供庇护,则不受刑事处罚。”《韩国刑法典》第155条同样有这种情况下与犯罪嫌疑人生活在一起的罪犯的亲属为其隐瞒证据伪造或改变证据的行为进行豁免的规定。这都体现了儒家文化里浓浓的“亲亲相隐”的色彩。

孝道是儒家文化的内涵之一,韩国民众也非常注重孝道,这在韩国的法律中也有所体现,《韩国社会法》第3条规定:“国家和民族都应尽量保持尊敬及孝顺老人的优良传统。”由此,韩国对儒家文化优秀传统不但保留在道德层面,也上升的法律层面,这中对儒家文化双重吸收的形式也保证了所指定的法律更加符合社会实际。

除了在法律制定方面,韩国非常重视儒教的道德教育作用,并以其深化儒家文化对韩国法治的影响。1995年,韩国儒家学者召开大会,通过了“儒教宪章”建立了全国性的儒教组织。根据宪章规定,韩国承认儒教是宗教,并设立发展儒教事业的专门机构和培养相关的人才,以继续传播和弘扬以孔子为和核心的儒家思想。

四、韩国利用儒家文化进行法治建设的启示

韩国在法律近代化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受到了西方法律文化的冲击,但仍然保留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并将传统文化与本国的法治建设相结合起来,这对我国的法治建设过程如何利用好有优秀的传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应是良法美意

良法美意是古代朝鲜儒家理学的法律理念之一,这种理念的核心思想是良好的法律应该建立在良好的社会风俗之上。好的社会风俗是法律产生的基础。①当时的法观念认为,法要符合古代周礼的要求,要顺应民意,取得民众的信任。只有以民意为基础的法才能与天地四时的自然秩序相一致,成为“良法美意”②,因此良法的基础就是“民信”、“民意”。这与中国古代的“良法之治”如出一辙,在我国所谓良法不仅要行使其本身法律的效能,更为重要的是要让众人愿意接受和服从。这在高丽时期就已经有所体现:高丽王朝的法律虽然取法于唐律,但并不是原封不动的照搬,是根据自身的情况的有所删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今天,良法之治是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理念。因此,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应是“良法美意”。

(二)立足本土优秀文化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相结合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尤其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我国的法治建设在近代也遭受了西方文明的冲击,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只顾着发法律移植而忽略从本土文化中寻找资源,那么在法治建设的今天,如何对待本国传统文化,韩国有着丰富的经验供我们学习。韩国在近代法制建设中,从来没有彻底放弃过传统文化。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韩国完成一系列新法的编撰后,仍然非常重视儒家文化在国家各方面特别是法律方面的作用,使韩国成为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结合得最好的国家。那么中国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更应当重视本土文化与现代法治的结合,不断从儒家文化中撷取精华,抛弃糟粕,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与儒家文化结合的更好。

(三)重视传统文化中道德与礼对法律的补充性功能

无论是古代朝鲜还是古代中国,起初所谓的法就是治理百姓的工具,因此,只能依靠儒家文化中道德和礼来约束和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在法治现代化的今天,法律对人们的日常行为的约束仍然有诸多的不完善,韩国就很重视传统文化中道德与礼的补充性功能,从而以道德规范社会的规范体系,以礼来调整社会秩序。道德规范所体现的儒家文化的精神,在法与道德结合中,礼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礼是儒家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在我国,道德和礼也被人们所熟悉,一方面,我们要不断法治,另一方面,也应该注重道德的作用,加强道德建设。同时法与

① 马小红等主编:《输出与反应: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域外影响》,66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韩大元:《东亚法治的历史与理念》,132页,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②礼的结合也会让法治在尊重长久以来形成的社会秩序基础上更加合乎人情,以保证法治的合理性和实效性。

(四)东亚法治建设经验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宝贵资源

江南文化与岭南文化的比较 篇6

王杰

摘要:岭南文化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的有机组成。岭南先民遗址的出土材料证明,岭南文化为原生性文化。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岭南文化以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自身独有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特点。江南水乡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文化。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传承着一切居住、生活方式。两千多年前,这里已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民居聚落。汉代开始,这里开始居住官吏,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战乱局面使大批人向南迁徙,这一趋势使南方的经济和文化迅速发展,经济重心从此南移。

关键字:江南文化、岭南文化、园林、民居、特色

一、岭南文化

从总体上来说,岭南文化大体分为广东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块,主要以属于广东文化的广府文化、潮州文化和客家文化为主,这是岭南文化的主体。明清的时候,岭南三系文化相互融会贯通,岭南文化真正有自己独立的风格、精神,并区别于南方文化。岭南文化形成后在政治、哲学、学术、艺术、经济、工艺、和生活各方面全面发展,至晚清达到了高峰时期。到了近代,岭南得风气之先,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说到岭南文化就不得不提及岭南的建筑。岭南特色的建筑及其装饰是我国建筑之林中一枝奇葩,以其简练、朴素、通透、雅淡的风貌展现在南方大地上。它主要分为广府建筑,潮汕地区建筑以及客家建筑。

岭南建筑的特点,通常表现有:在功能上具有隔热、遮阳、通风的特点;建筑物顶部常做成多层斜坡顶;外立面颜色以深灰色、浅色为主来减轻太阳辐射;以及方形柱的运用。岭南建筑的布局、装饰的格调十分自由和自然。由于当地的气候温和,人们活动空间会向外面扩张,因而,露台、敞廊、敞厅等开放性空间的设置十分必要,人们从封闭的室内环境中走向了自然,形成岭南建筑装饰空间的自由、流畅、开敞的特点。如北京路的骑楼,就是岭南建筑的代表典范。岭南园林是主要指狭义的广府园林,属于潮州园林另一支。岭南园林作为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三大流派之一,在中国造园史上有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现代园林的创新和发上,更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岭南,多山峰,近南海,环境风物别具特色。岭南人追求自然艺术化的园居生活,这逐渐产生了岭南园林求蓄,精巧秀丽的独特风格。在建筑形式上,岭

着非展又临化、实兼南园林有比较鲜明的特色:首先是体型轻盈、通透、朴实,体量较小。其次是精美、华丽,大量运用木雕、砖雕、陶瓷、灰塑等民间工艺、门窗格扇、花罩漏窗等都精雕细刻的大

量应用,再镶上套色玻璃做成纹样图案,在色彩光影的作用下,犹如玲珑剔透织绵。第三是布局形式和局部构件受到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比如说中式传统建筑中采用罗马式的拱形门窗和巴洛克柱头的建筑方法,用条石块来建造水池,使水池显得规整,厅堂外设铸铁花架等,都反映出岭南文化中西兼容的特点。岭南园林主要植根于民间,不像北方皇家园林的常规祖制,也没有江南文人园林的严谨章法,园景布置根据生活的需要来适当处置,随机应变,各种设施求实重效,顺从人意。岭南古代的园林匠师,综合了多元文化类别,把北方的、江南的、外国的园林艺术,变更其形灵活吸收,挥洒自如,使园景布局显得较为随意,不拘一格。在自然而上升为文化的方面,如建筑的高活动面和高柱础与水涝和湿气的关系、缓屋面和台风的关系、宽檐廊与多雨的关系、高墙冷巷与高温的关系、龙形、鱼形、水草、龟、蛇、芭蕉主题与装饰的关系、塑鼓石与海蕉的关系、崖瀑潭局与自然山水的关系等等,可资利用则模仿自然之物之景,有弊有害则千方百计通过设计回避或化害为利。

二、江南文化

唐代,这里已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官宅,在宋代绘画《千里江山图》、《平江图》中,对江南民居的建筑布局已有具体生动的描绘。南宋建都杭州,江南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

随着有了空前的发展。到了明清,江南已成为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达官显贵、地主富商、文人雅士纷纷选择此地建宅,山庄别墅,亭台楼阁,处处皆是,各具特色。由于人口众多,土地珍贵,江南的建筑极节省空间,而在层高上下功夫,其建筑艺术也因此显得精巧有余,气派不足,但这并不影响建筑的美观,反而会显得别有一番风味。

与所有的建筑一样,江南的气候同样影响江南的建筑。这使得当地建筑有以下的特点:

一、居室墙壁高,开间大;前后门贯通,便于空气流通;为便于防潮,建二层楼房多,底层是砖结构,上层是木结构。

二、南方地形复杂,所以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适合于南方的气候条件,房屋组合比较灵活,适于起伏不平的地形。

三、在南方,房屋的山墙多是形似马头的墙,在古代人口密集的南方一些城市,这种高出屋顶的山墙,能够起到放火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一种很好的装饰效果。

四、南方一年四季花红柳绿,环境颜色丰富多彩,民居建筑外墙多用白色,利于反射阳光,南方建筑粉墙黛瓦,房子的颜色素雅一些,特别是夏季给人以清爽宜人的感觉。

五、南方水资源较为丰富,小河从门前屋后轻轻流过,取水非常方便,直接用来饮用、洗涤。

江南水乡的民居以苏州、杭州最具代表物产富足的江南,住宅规模和布局也很有特住宅外围的墙壁高大、粗犷,因为南方的房子是较高的二层楼房。另外,南方的民居经常房连,中间的风火墙隔断,是为了防火的考虑,的面积不大,再加上高高的楼房,使一宅中采

性,色。大多房相庭院光通风口--天井显得分外高深。江南潮湿的气候使通风格外重要,因此江南的住宅常于建筑与垣墙之间留不超过1米的间隙,用来拔风采光,效果十分显著。江南民居,大的住宅

一般从大门起经过轿厅、客厅、正房到内室或后房,两侧有花厅、书房、卧室及至小花园、戏台等。一般大的住宅可有两到三条平行的轴线。但不论建筑规模大小,江南民居都体现出一个特点,就是雕刻装饰极为繁多,却极少彩画,墙用白瓦青灰,木料则为棕黑色,或棕红色等。与北方的绚丽色彩相比十分淡雅。江南的工匠心灵手巧,利用多变的地形,使流水从建筑群里流过。水路,街巷呈不规则的网状履于民居之中,与之相映成趣,形成了江南民居别于北方民居的独特风味。由于土地珍贵,屋宅内外的空间都得到了很大的利用,因为绝大部分民居出门见水,所以几乎每家门外都有一个小小的埠头。主妇每日洗衣、洗菜、淘米等都在这里,来往的小船也可在这里停泊。和水路相比,街巷显得十分狭小,有的仅容1人1牛并走。高高的垣墙夹着曲折的街巷,造成了曲径通幽的意境。

说到江南,不得不谈谈江南园林。就以拙政园为例,拙政园初建时规模较大,园内景物很多,除正宅外,还包括现在的东花园(归田园)和西花园等景物30余处。拙政园园内面积现有60余亩,以水面为主,建筑群多临水而建,全园景物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部的入园处是解放后,在归田园(东花园)废址上重新扩建而成的,主要有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放眼亭、秫香馆等。中中央为水池,山石、树木、亭榭等景物;其中的堂位于园部的正中,南北有门,东西皆窗,是一造别致的四面厅,耸立于低平的青石台基上。前假山,后堂平台临水而建,台北湖中以土山分割座小岛,岛上建有亭阁,并恰与厅堂成对景;山

部正远香座建堂有成两上林木葱郁,有雪香云蔚亭,高踞一园之上。还有岸边远香堂东面的枇杷园,岛上的侍霜亭,北墙边的绿绮亭等,都各有独道之处。长廊北面的见山楼立于荷花池中,为两层低矮的水阁,三面环水,一侧为假山,在静水衬托下产生一种山水楼亭、和协幽静的艺术效果。最值得说的是远香堂西南面的小沧浪水院,是架在湖水上面的三间水阁,南边窗外是幽静的水庭,可静观穿阁而过的绿水和南壁墙前的竹石;北边可掠过荷花池四面亭,远望弄影荷池的见山楼,景色优美。北馆临水池,适宜夏居,南馆靠花院,适宜冬住;在大厅四角各有一小间耳房,形成了一个大厅带四只小耳的格局,为我国古建筑中奇特的一例。拙政园中还有听雨轩、枇杷园、留听阁等各式景物,都为园林增添不少的艺术华彩。园内水池面积很大,有聚有分,山径水廊,起伏曲折,富有自然气息。这种利用自然,运用分割空间,对比借景的手法,因地造景,景随步移,成为具有江南园林特色和古代园林风格的典范。三、二者间的比较

同样是建筑用地稀缺的情况,岭南产生了竹筒屋和明字屋,是在纵向上发展的;区别于岭南的纵向发展,江南民居是在高度上发展的,建筑也因此显得精巧有余,气派不足。但相比于竹筒屋和明字屋通风透光差、交通流线长,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在岭南地区,建筑体制比较大的宗祠和同姓的村子很常见,这源于岭南宗法文化的兴盛,而在江南地区祠堂已经是非常少见的了,村子也是杂姓居多,是宗法礼制衰败的表现,相比之下,岭南文化发展的更加的蓬勃兴盛。还有的就是岭南文化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并收为己用,不断发展;江南文化则是与外来文化并存,并不与之交融,所以更加的纯正。此外,岭南的园林吸收了江南园林的精工细作,同时也借鉴西方园林的对称与规整,显出独到的特色;江南园林结合道家思想,追求天人合一、自由,所以园林布局追求天然,不加刻意装饰。

总而言之不同地域都会有地域间的文化差异,说不清谁好谁坏,但岭南建筑的拥挤之态给我留下的印象并不很好,而融合了道家思想江南小镇小桥流水的画面,则是我的最爱。

参考文献:

《文人园林建筑》 周谊著

《中国古典园林史》 周维著

《江南园林志》 童寯著

《江南理景艺术》 潘古西著

初寻听觉与设计文化的现代性融合 篇7

以报纸、书籍、平面广告为代表的设计文化内容上给人们更多的带来的是视觉的感受, 在听觉的融合上能够提升设计文化艺术价值。日本书籍设计大师杉浦康平提出“五感”之说, 强调了感官对设计的重要影响。以书籍和听觉设计的融合研究为例, 书籍呈现的是一个生命体的状态, 纸张翻阅时候发出的声音, 文字的生动性相融合将文章的内容丰富起来, 带动人们的多重感官, 通过情感的传达的传达赋予读者更多的想想空间。有声书籍能够通过按键发生帮助幼儿实现学习, 阅读的目的, 实现阅读的亲和力!书籍设计所选择的材料和制作工艺显示出重要的作用, 对于不同材料发出的声音特征进行分析, 所选择最为舒适的材料, 创作最佳的听觉体验。平面的书籍, 报纸和广告除了向观者提供视觉的享受, 还能够达到情感的传达, 通过聆听实现与设计作品的对话, 实现立体的全面的设计产品的创新, 听觉设计在以书籍为代表的平面设计中可以通过感性的材料将声音注入到阅读的过程汇总, 通过声音更好的传达信息功能, 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 提升现象的空间, 培养阅读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体验, 提升听觉和设计结合的功能性。

以电视广告、音乐视频为代表的设计文化对于听觉设计的运用体现的较为明显, 设计将人的理念与意志通过对事物的改造表现出来, 通过造物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改造和影响, 现在设计加入了诸多的新技术, 使得现代设计更加丰富多彩。传统设计文化偏重与视觉设计加入图片等, 而现代听觉设计使得动画图片因添加听觉因素而显得十分生动, 听觉设计的发展在设计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在现代广告宣传发展历史上, 从最初的报刊载体, 到现在的电视广告, 通过音乐音效的改善使广告印象更加深刻, 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 例如诺基亚手机的开机铃声, 深入人心, 这就是听觉在设计文化中典型案例, 同样的苹果手机铃声也是其标志之一。除了手机铃声的听觉设计效果外, 一些广告商选用定性音乐作为其商品的代言也是不乏典例, 例如绿箭口香糖广告音乐Rhythm Of The Rain成为经典传唱。听觉不但有增加广告趣味性效果, 更能增强人的注意力。例如, 冷酸灵牙膏的广告画面非常简单, 就是一只快没有水却只剩下很多冰块的杯子, 一个人用力吸吸管, 用吸管吸空气的刺啦次啦声来表示水的吸完, 用吃冰块的嘎嘣噶蹦声来表示牙齿的坚固性此广告就是运用了音响的效果。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使观众产生好奇心想知道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么厉害, 最后商品画面的出现和广告词脱颖而出, 让观众记忆犹新。设计文化不仅包括设计的技巧, 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延续和传播, 因此设计文化强调经典和传承。

以现代网络信息文化的设计发展为例, 现代社会科技发张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张, 网络平台的开放性, 快速性, 时效性成为了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生活因素, 网络平台通过文字, 图片传递信息的同时更是通过增加了音效的视频, 动画等传播信息, 同样是一段新闻视频的点击量将远远超过文字的阅读量,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造成了人们欣赏和获取知识的能力越来越趋向感官听觉的设计。而现实中也不伐有很多的广告、媒体、音乐、电视等平台借助知觉与设计的完美融合取得不期而遇的视觉效果。

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 如果我们失去了对知觉设计的关注, 那我们便失去了对设计文化提供更深度和更广度的理解。人类的生存方式进入一个超前的生存状态, 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人有点失控的感觉。因此, 人们更渴望能够通过繁荣的文化重新认识, 理解人类社会的秩序、道德和伦理。对工业化和现代主义的信仰已不能完全证明只有技术才能造就一个更好的社会, 其实知觉、设计文化的彼此延续与现代性共融才是社会最有价值的东西。而设计在为人造物的同时, 实际上就其实也是在创造一种新的具有感知的文化。

摘要:随着现代人的文化需求的不断提升, 人们对与设计的要求更加多元化, 设计理念不断的更新, 现代性的设计创作正在朝着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向发展着, 以人文性与感官性知觉设计文化和人们真实体验的现代性融合, 提升现代设计的情感性, 丰富设计的现实价值和创新思维。本文从设计文化的概述出发, 以听觉设计为创新点, 具体的阐述了听觉与设计文化的现代性融合, 旨在推动现代设计文化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产生更多优秀的设计作品。

岭南民间文化与现代室内设计的融合论文 篇8

土家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历史悠久的民族,具有深刻的民族内涵以及文化底蕴,以其服饰为例,本文简单地介绍了土家族服饰的渊源发展,阐述了土家族服饰文化与现代女士服装设计的融合,这对于其他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研究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又可以使我们在当代服饰创造与设计的经验中得到灵感与启示。

土家族服饰的概述

土家族作为少数民族中一个具有浓厚底蕴的民族,其深厚的服饰也是历经了千百年来的沉淀才得以形成下来。土家族服饰的发展主要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宋代之前的土家族服饰,这个时期的土家族服装已初步具备了本民族的基本服装形态,早期的先民们开始用布来装饰自己,他们腰围原始手工织机织的麻布条,身挂有五彩斑斓织锦装饰的原始衣裙,可以说是其真正服饰的开始;第二阶段是元明至清初时期的土家族服饰,这个时期的土家族服装已经开始丰富完善,并逐步形成了本民族的服装风格特征,这一时期的土家族人穿斑斓色彩的服装,衣裙尽绣花边,男女服饰在外形上极为相似;第三阶段是清雍正后至民国时期的土家族服饰,这个时期的土家族服装的特色在本民族的基础上吸收了满汉民族的服饰文化,男女款式的外观形式有了明显的区别;第四阶段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土家族服饰,这个时期前一阶段土家族服装基本稳定下来,已经没有明显的变化,后一阶段,由于在社会剧烈的变革下,服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土家族服饰文化与现代女士服装设计的融合

1.土家族服饰图案与现代现代女士服装设计的结合

土家族妇女常常会在服饰上的衣袖与裤脚上采用“挑花”的手法绣上一些图案,这些图案形成线条或方块,组合成各种各样的花鸟鱼虫的图案。深刻展现出了土家族妇女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在这些构图中,土家族妇女运用色彩变换,体现出律动感觉。这给设计服装也带来了启发,可以将土家族服饰图案与现代女士服装设计结合应用中,其中可以归纳两点:(1)局部使用图案,将图案应用在服装的一些部位,用图案点缀驱散单调感,即体现出重点又主次分明,呈现出奔放、粗狂、细腻、工整的鲜明民族特色。(2)重复使用图案,将土家族服饰中的特色图案元素与服装整体相结合,突出服装的协调感;

2. 土家族服饰色彩与现代现代女士服装设计的结合

在土家族人的心中,最受人青睐的颜色就是红色。他们普遍认为红色代表着热烈、鲜活、醒目和吉祥,因此喜欢红色的人特别多。久而久之,有色必有红,有喜必有红的风俗习惯体现在了土家族的服饰和生活上。这些精巧的服饰色彩特征,可说是土家人的智慧,是民族服饰的珍品。在设计中,可以将土家族服饰与现代设计结合中,恰恰可以采用其浓郁的色彩,将其与现现代女士服装设计中款式相结合,体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

3.土家族服饰款式与现代时尚的结合

土家族服饰的结构款式以俭朴实用为原则,服装多为宽松便利,上衣衣和裤子都比较短,而且袖口和裤管肥大,其结构简单。可以将土家族这种服饰特点与现代服装设计结合起来,在款式结构中应用省道裁剪将其大气磅礴的特征体现出来。

土家族服饰传承与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迁,汉族文化逐渐渗透于少数民族中,对土家族服饰文化造成一定的冲击,导致原本的民族文化漸渐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被洗涤。土家族服饰文化在西方衣着已经成为全球服装规范的情况下,无法在短期内与现代风行相兼容,这就需要对土家族服饰传统进行再理解,对其进行思维加工,并在它的基础上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利用设计艺术进行创新,结合现代服装时尚,将其演绎并且制造服装商品进行推广。

首先,要尊重土家族服饰文化价值核心。要清楚地了解到虽然土家族服饰文化和现代时尚的都有着各自的不同的地方,但它们的价值核心观却是可以融会贯通的。其次,要在传统的土家族服饰文化上创新。传统的土家族服饰文化是历史的长期积淀,只有深入学习土家族服饰传统文化,我们才能深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创造性地为土家族服饰文化精髓充实新的时代内容,注入新的活力,使这些传统服饰文化真正能融入到世界文化之中。最后,要大力发展土家族服饰文化产业。我们要不遗余力地大力发展土家族服饰文化产业。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可以从发展土家族服饰文化产业入手,在产生经济效应的同时又能加强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这样自然而然的就弘扬了土家族服饰文化。

结论

充满民族文化气息的土家服饰,要保护它继续传承下去,只有让他发扬,让他流传,才能保护它不受破坏,更好的传承下去,而只有对症下药,才能事半功倍,将土家族服饰文化更好的发展与传承下去,追本溯源,我们将土家服饰文化推向市场必须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及观众的需求与时俱进,在传统的工艺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创新,古为今用,结合社会发展的潜在需要,开发设计出更多更好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用品,将其更好地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开发出更多的产品,这样才能将其更好地传承下去,最终将民族文化弘扬千秋万代。

岭南文化填空与单选 篇9

1、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征的是(广府)民系,它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是由(古越人)和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

2、历史上中原人入越较大规模的有

(四)次。

3、最能体现广府民系市井风情的是广州的(茶楼)和除夕花市。

4、广东盗宝传说最著名的是(《海珠石的传说》),这一传说与唐人传奇《崔炜》的故事有关。

6、广东民间的“牛王诞”、“出水龙”是与四月八的(“浴佛”)节同一天进行。

7、民间对刘三妹称谓的变化为我们提供了她传歌的路线,她的行迹又给我们划出了一个风俗圈,即(岭南民俗峒溪文化圈)。

8、客家名菜“东江酿豆腐”传说源于(北方的饺子)。

9、建于地面的半地穴式窝棚建筑和高于水(地)面的(干栏式建筑)是岭南先民走出洞穴之后的主要居住形式。

10、竹筒屋又称(直头屋)、竹竿厝。他的平面特点是正立面单开间,面宽较窄,进深视地形长短而定。

11、飘色是流行于(番禺沙湾)和(吴川梅篆)一带的一种民间游艺。一般是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北帝诞时表演。

12、一般说“佛山秋色”,是指(秋色工艺品);“秋色赛会”俗称(“出秋色”),是佛山民间工艺及其展览的一种特殊形式,开始是为庆丰酬神,后发展为一项综合性的民间群众游艺。

13、历来被人们视为岭南婚姻风俗的两大奇事是指(“自梳”)和(“串隆闺”)。

14、专门为显贵培育妾氏的行业叫(捻妹花)。

15、北帝,原为古代神话中的(北方)之神,后岭南人把它称作水神。

16、天妃,又称天后,福建、台湾一带称为(妈祖),奉为海神,国外则称之为“中国的女海神”。

18、十九世纪中叶,在广州的(“十三行”)街诞生了第一间现代化的茶楼,号称为(三元楼)。

19、保存六祖遗迹最多的一是他的家乡(新兴集成镇),二是他削发受戒的广州光孝寺,三是他开坛说法的韶关(曹溪南华寺)。

20、广州的(骑楼)建筑是商业城市的产物,是中外文化交融的结果。

21、五羊神话中的“五仙”、“五羊”都是(谷精)的化身。

22、唐天宝元年(742年),置(潮州)郡,这是潮州文化繁荣的重要起点。

23、黎族主要居住在海南岛(五指)山区,他们的节日是(“三月三”)。

24、“臂粗,臀大,脚板宽,腰板硬”是(水上)人的特点。

25、粤菜包括广州菜、潮州菜、东江(客家)菜、海南菜等四大菜,而以(广州菜)为代表。

26、每年的(三月初三)是北帝诞,在佛山又称为(真武会)。

27、(雷州)是我国著名的雷区。

28、最能反映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变异的是(客家)民系的风俗。

29、壮族较有特色的节日是(四月八)的“牛王诞”。

30、惠能离家学佛的故事,充满了佛法的(“色”“空”)观念。

31、潮汕灯谜的体裁种类繁多,其中最富有文学艺术价值的是(诗谜)。

32、潮州功夫茶的“八步法”是指治器、(纳茶)、候茶、冲点、刮沫、淋罐、烫杯、(筛茶)。

33、建于地面的半地穴式窝棚建筑和高于水(地)面的(干栏式建筑)是岭南先民走出洞穴之后的主要居住形式。

34、潮汕民居平面类型很多,最基本形式为(下山虎)和(四点金),其他民居大多以四点金为基本单元加以组合发展而成。

35、广州的生菜会是以(芳村)的坑口为最。

36、岭南三大民系是指(广府民系)、(客家民系)和(福佬民系)。

37、广州第一家现代化茶楼是在十三行街诞生的,号为(三元楼)。

38、在广东,原火神(祝融)被称为水神,供奉于广州东郊南海神庙。

39、喝功夫茶是(福佬)民系的风情。

40、原广东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黎族,主要居住在现海南省(五指山区),即古百越族的一个支系—(骆越)族人聚居之所。

41、我国南宗教派的创始者,佛教禅宗的第六代继法人是(六祖惠能)。

42、(南海神诞)是流行于广州地区的信仰风俗,又称波罗诞、南海波罗诞。

43、现在居住在广东的客家人,大多是(两晋)时期中原地带的“衣冠望族和朝廷命官”。

二、选择题

1、年初一“行大运”是(B)。

A、广州人的习俗B、阳江人的习俗C、客家人的习俗D、中山人的习俗

2、三月三是(A)人的节日。

A、黎族B、壮族C、瑶族D、苗族

3、五位仙人中居中的是指(D),也是最重要的祖宗神。

A、第一位神仙B、第二位神仙C、第三位神仙D、第五位神仙

4、在广东,真正把刘三妹当作歌仙崇拜的地方是(D).A、兴梅B、新兴C、连县D、阳春

5、围龙屋是(B)。

A、广州民居B、客家民居C、潮汕民居D、佛山民居

6、“赛大标”是(A)的一种春色活动。

A、潮汕地区B、广州地区C、客家地区D、佛山地区

7、广东著名的水色有两个地方,它们是(D)

A.新丰、龙门B.吴川梅篆镇、中山小榄镇

C.佛山市、番禺市桥镇D.番禺市桥镇、中山小揽镇

8、在自梳风俗中,一些女子既不想嫁又不想自梳,便找一个早夭的男子嫁,给死鬼守寡,这种风俗是(C)。

A、不落家B、大妙姐C、代守清D、买门口

9、龙母是一个(D)。

A、自然神B、天神C、冥神D、宗族神

10、下列哪个神是属于天神类的?(A)

A、北帝B、太上老君C、城煌D、社神

11、瑶族的盘古王诞要举行隆重的(B)活动。

A.耍花灯B.耍歌堂C.迎新娘D.满月酒

12、五羊神话中五羊的排位与(C)有关。

A.岭南风俗B.中原人C.赵佗D.南方图腾

13、五位仙人中居中的是指(D),也是最重要的祖宗神。

A.第一位神仙B.第二位神仙C.第三位神仙D.第五位神仙

14、涉外传说故事中,以(A)型最多。

A.“洋人盗宝”B.“洋人找宝”C.“洋人骗宝”D.“洋人抢宝”

15、在广东,真正把刘三妹当作歌仙祟拜的地方是(D)。

A.兴梅B.新兴C.连县D.阳春

16“赛大标”是(A)的一种春色活动。

A.潮汕地区B.广州地区C.客家地区D.佛山地区

17、飘色是以(C)飘色最有名。

A.吴川B.紫妮C.沙湾D.小榄

18、广东著名的水色有两个地方,它们是(D)

A.新丰、龙门B.吴川梅篆镇、中山小榄镇

C.佛山市、番禺市桥镇D.番禺市桥镇、中山小榄镇

19、波伏神是属于(B)。

A.天神B.水神C.冥神D.自然神

20、汉语粤方言是一种以(A)为主,融会了中原古汉语成分的方言。

A.古越族语B.古黎族语C.古壮族语D.古畲族语

21、古代外国文化通过(D)传人岭南地区,促进了岭南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融。

A.朝廷官员流放B.中原人口迁移C.塞北丝绸之路D.海上丝绸之路

22、移居羊城的先民是带羊而来,因为(B).A.羊小便于携带B.羊的繁殖力强,适应力强C.羊有灵性D.羊是先民的图腾

23、根据宋人王象之的《舆地纪胜》记载,歌仙刘三妹是(C)。

A.兴梅人B.广西腾县人C.阳春县人D.新兴县人

24、粤菜的代表是(A)

A.广州菜B.客家菜C.潮汕菜D.A B C都是

25、广州以及珠江三角洲城镇现存量最大的传统民居是(B)。

A.西关大屋B.竹筒屋C.骑楼D.围龙屋

26、生菜会的会期是(C)。

A.正月十三至十六B.正月十八至二十四 C.正月二十四至二十七D.正月二十六至二十八

27、(B)的风俗,最能反映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变异。

A、广府民系B、客家民系C、福佬民系D、广府民系和客家民系

28、龙母作为水神的神性,一是通过她本身的法力,二是通过(A)来实现的。

A、五龙子B、养父C、与赖布衣斗法D、海龙王

29、风味独特的潮汕小食有多种多样,例如(D)。

A.饺子B.小笼包C.煎油饼D.煎蚝烙

30、壮族四月八的节日给(D)披红挂彩,反映了以农耕为主的社会习俗。

A.小伙子B.大姑娘C.猪D.牛

31、畲族同胞自认是(A)的后代。

A.盘瓠B.盘石C.赵佗D.刘三妹

32、实际上,龙母是百越族团中生活在(A)流域的某一支系的氏族领袖。

A、西江B、北江C、东江

33、广州人过年,有三种花是必备的,它们是(C)

A.金桔、梅花、桃花B.金桔、梅花、水仙C.金桔、桃花、水仙

34、广东谜风最盛的地区是(B)。

A.广州B.潮汕C.梅州

35、广州人饮茶,对方给你斟茶时,表示感谢的动作是(A)。

A.两指轻扣桌面B.合掌C.抱拳点头

36、岭南建筑的特点,应以(A)民系为代表。

A.广府B.客家C.福佬

37、广府民系是由古越人和(C)融合而成的。

A.北方移民B.西方移民C.中原移民D.高原移民

7、潮汕人猜谜,一般是(A)。

岭南民间文化与现代室内设计的融合论文 篇10

组合是平面设计最为重要的特性之一,需要通过不同的元素来进行组合,得出新的做出。但这些组合往往很有限,虽然平面设计的作品不仅仅是当做艺术作品来欣赏的,但是如果市场上的各类平面设计图案都是运用这些元素来组合设计的,难免会令人产生视觉审美疲劳。相反,在平面设计过程中,一直被平面设计者所忽略的一个取材来源——本土文化意蕴,也非常的丰富,完全能满足设计者的取材要求。同时,本文文化意蕴主要是包括我国一些优秀的历史文化元素,与现代平面设计结合起来,更加体现出其独特性。

融合本土文化意蕴的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探寻的重要意义

平面设计本来就是一个需要不断探寻的过程,寻找灵感,挖掘出有新意的元素,创作出独特的作品,而中国现代平面设计融合本土文化意蕴,更是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设计出有创新性的作品

现代社会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行各业,不管哪种竞争,其核心都是创新力的竞争,平面设计也是如此。要想设计出令人满意,让市场接受的产品,只有不断地进行创新性设计。一味地沿用以往的设计套路,或者是“翻新”、模仿他人的作品,都不会长久的,都会被市场所淘汰。在平面设计中融入本土文化意蕴,这是从当下相似度极高的平面设计作品中脱颖而出的“秘密武器”,并且本土文化意蕴非常的深厚,值得广大平面设计者探寻,设计出有创新性的作品。

2.有利于传承与弘扬优秀的本土文化意蕴

融合本土文化意蕴的中国现代平面设计,不仅仅是有利于平面设计作品的创作,也有利于优秀的本土文化意蕴的传承与弘扬。我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历史文化发展的长河中,有大量的文化象征意蕴元素可以作为平面设计的元素来源,比如“圆月”、“大雁”等,特别是古诗词当中的意象,都可以作为平面设计的灵感来源。把传统优秀文化融合到现代平面设计中,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并且是一种很好地形式。

3.有利于体现平面设计的民族特点

现在全球化越来越深入,不仅是在经济领域,政治文化领域也是一样的,要想平面设计在国际社会竞争脱颖而出中,就需要有民族性的作品,而设计出有民族性作品就是要融入本土文化意蕴,这样才有利于体现民族特点。

融合本土文化意蕴的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方法探寻

1.在平面设计的设计构成要素中融入本土文化意蕴

平面设计作品是要传达一些信息的,是由一些特定的要素构成的,因此在设计这些构成要素过程中就要善于融合本土文化意蕴。平面设计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三个:即创意、构图、色彩。这三个要素贯穿于整个平面设计的始终,在融入本土意蕴的过程中,不能可以,要自然而然地,使得其与自己的构想相融合,所以,这三个条件也是可以从本文文化中的观众传播特点、背景等来考虑。对于构图与色彩的选择,也都可以从本土文化意蕴中寻找。例如,不管是报刊广告、邮寄广告、还是我们比较经常看到的广告招贴等,这些要素都是可以在本土文化意蕴中寻找图案、形态等通过安排、配置、组合得到,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古风性作品,正是可以利用其构图与色彩的表现,融入到平面设计中去。

2.要养成从本土文化意蕴中寻找灵感的意识习惯

现在的平面设计大多是通过电脑软件来设计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在本土文化意蕴中寻找灵感,因为这需要有比较丰富的传统文化积累,而他们一般是从网上直接寻找材料,这就增加了工作的时间,降低了效率。在新形势下,平面设计者要重新审视自己,要养成从本土文化意蕴中寻找灵感的意识习惯。而这种习惯的养成,并不是刻意的,因为艺术设计也不需要太多的刻意的东西,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灵感意识再现,只有有了足够的本土文化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在潜移默化中体现出来。例如,要养成从本土文化意蕴中寻找平面设计灵感的意识习惯,就要从多阅读本土文化意蕴浓厚的书籍等做起,具体到多看古诗词等等;或者多去看看一些文化意蕴浓厚的文物、景点等,都是有助于你传统文化底蕴的积累,有助于增加平面设计作品的厚重感与独特性。

结语

我国本土文化意蕴非常深厚,在平面设计中融入本土文化底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利于设计出有创新性的作品等,要重视这方面的探寻,可以通过在平面设计的设计构造过程中就融入本土文化意蕴,更为重要的是,要养成从本土文化意蕴中寻找灵感的意识习惯,这样才会设计出有创新性作品。

岭南民间文化与现代室内设计的融合论文 篇11

在岭南建筑中最为明显的地方特色的表现,即在于通过将建筑与园林结合起来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岭南建筑本身会受地方天气与人文风俗的影响,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的时候,选择整体内容显得较为外向且活泼的平面来作为设计基础。

同时,结合于岭南特有的园林来完成对建筑风格的奠定,使得整个建筑显得既能够满足生活实际的需求,也能凸显出独有的江南艺术特征。岭南园林比皇家园林更加地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较为明显的世俗化特征,加强了实用性,也让居住环境更为融合多方面的要素需求。

1 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的意义

在现代建筑环境中,需要对环境本身加强重视,使得二者能够得以融合,这是《现代建筑语言》中布鲁诺-赛维的看法,他认为城市应当将建筑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以此来让建筑内容与自然环境融合、成为和谐的整体。在对这一关系模式进行分析时候,他指出在人类的长期居住环境中,居住环境早期是人们用以避难的场所,可是这样的场所本身会给带来直观的自然感受,其可能是来自于所处的自然环境特征,也可能是来自于身体与大地之间的直接接触,但是现在这样的感受随着科技的发展而被削弱,甚至消亡。如同洞穴所能带给人的感受是自然环境中,将错综复杂的线条内容进行组合使得人们能够随着这样的变化存在来对岩石的变化、水流灵动以及光线的转变产生直观感受。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建筑者对这类要素的追求是为了让现代建筑得以成为“有机的产物”。

比如,将空间内容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距离拉近,选择水平线来作为运用要素,避免深加工,使得其可以在落水环境中将自然特征表现处理,这样的设计方式较为常见在别墅设计中。现代建筑的发展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使得国际风格,即在全球范围内注重于对科学技术的追求,使得制作与装配本身成为了建筑设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体来说,这样的建筑设计更加习惯于地框架结构进行运用,以此来取代传统的砌体结构,进而来让建筑物可以在特定的环境中将气候、风俗文化以及经济要素考虑到位,导致这样的先入为主的设计方式成为了形式主义的产物,而忽视了对现实意义与空间融合性的追求。在笔者看来,岭南庭园与现代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表现,即为建筑空间与环境之间的融合,这是二者对有机性的表达,也是二者的共同特征之一。

2 对空间关系的构建

在岭南庭园中针对于现代建筑空间对时间、空间要素的影响,会让时空艺术存在于平面环境之中,其不同于一般意义中对绘画艺术与雕塑艺术的表现形式与追求内容,它更为追求独立性与单一性,导致这样的空间结构是多个内容组合构成的,而不是单一的个体形成。人身处其中会感受到时间的变化,感受到四维空间的变化与构成,以此来让人能够在内部环境中走走停停,若有所思,若有所获。如同整个过程是一个将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一样,这是建筑物对历时性与共时性统一化的处理。

其中,就岭南庭园来说,与现代建筑设计活动之间所存在的空间强调即是对这样的模式进行突出,所以,在对多空间内容进行选择与搭配的时候,应当让整体网络可以突出强调空间意义所在,使得建筑空间可以与传统的古典空间结构相变化,加入布鲁诺所提出的建筑语言六原则,确保时间与空间可以在现代建筑设计活动中相连续。

让现代建筑设计活动可以将对称性与协调性进行转变,让二者可以打破传统设计中对单个内容的透视处理,加入时空变化的影响力,增强建筑空间的变化性与透视力,使得人在其中可以感受到整体空间的独特印象。

在现代建筑设计活动中往往会加强对空间灵魂的追求,即将时间与空间相结合,使得二者可以对现代技术进行表现,让空间的流动与组合成为空间设计的方式之一,进而形成稳定的空间网络,确保是时空交融的设计理念得以落实。

3 建筑内容与庭园环境的结合方式

在岭南园林中,会让其周围的建筑物带有明显的空间园林特征,以此来让二者能够在现代城市环境中带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与实际适应力。

(1)建筑物需要围绕着岭南园林来完成设计与建设,进而形成露天的庭园结构。这样的庭园结构可以被分为两种形式。即一者是单体建筑模式,如白云宾馆等。其中又可根据庭园在建筑中的营造位置分为前庭、后庭、内庭、侧庭几种。其特点是庭园相对建筑而言是内向的和隐蔽的。庭园的布置处理原则在于做好“相地”、“立基”,要求“相地合宜,构园得体”和“凡园圃之基、定厅堂为主”(《园冶》)。具体的做法关键在于叠山理水而营造与建筑功能相适应的园林意境。其二是群体建筑式庭园,即由多栋建筑围合而成的室外庭园广场,伴随着城市化建设的速度逐步加快,庭园结构本身也就会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就单体建筑结构来说,庭园结构本身所带有的特点是社会公众进行结构设计活动的不错选择,甚至能够成为城市空间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2)将山水园林作为高层建筑的设计组成部分,如:白天鹅宾馆以中庭式为结构典型代表,使其可以形成良好的营造方式,借助于对露天平台处理来让庭园结构可以成为前者的顶部设计内容,选择透明的天窗来增强设计建筑的艺术感与层次感。同时,这也能为室内设计活动提供新的调节方式与光度转变模式,加强对建筑体的积极影响。

另外,一般园林酒家的平面布局受用地环境的约束,多为以中庭集中较大的绿化空间,向四邻辐射,以通廊围绕内庭。在通廊中将景观内容作为填充部分,使得组织路线可以提高观赏性。再者,在对通廊的绿化效果进行增强的时候,应当让中庭的绿化成效得以赢得更大的面积支持率,保持间距与空间结构之间的独立性。而且还可以利用集中式的绿化空间来组织通风对流和采光,以改善整座建筑的自然环境。

(3)把庭园引入屋顶层(称为屋顶花园或天台花园)这种庭园的特点是将庭园植物引至空中的屋顶乃至墙面,这种形式在岭南乃至全国都极为普遍。其会在庭园的底部进行设计,让建筑物的地板可以成为植物的生长环境。同时,这样的绿化工作可以让技术影响发挥出来,增强规则化成效,确保建筑物的结构特征能够成为建筑设计的亮点。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屋顶的绿化工作有利于填充建筑物的立面效果,比如,广州的流花宾馆的屋顶花园在设计与构建表现力,主动地将庭园进行了有效延伸,一方面降低了体量;另一方面,也能对环境改善提供有利臂助,因此可以成为了岭南庭园设计活动的构筑良好启示。

(4)将庭园的支柱部分架空,其优点是使建筑物的上部和架空的底层形成空气对流,这是南方建筑中解决通风的有效措施之一:架空的底层通常可进行绿化布置,或者选择轻便的桌椅来让庭园格局可以显得更加丰富,即运用假山、花园、水池等来为居住者提供舒适的使用环境。比如,在广州的矿泉别墅,其支柱部分通过设计,使得其成为了客人的休息空间,既能够用于日常休闲,也能被用作小组会议之用,倍觉凉爽。汕头大学五层教学主楼的底楼全部架空作为支柱层,当学生课余在该处休息时,清风吹来,昏昏沉沉的大脑顿觉清醒,同时,身心也感到舒适,给下一节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广州文化公园中的园中院,它在广州繁华的闹市中有一片观赏庭园景色的休息场地,在岭南地区是很有实用和艺术感染力。

4 庭园的绿化工作开展

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庭院较庭园来说有着更为广泛的绿化范围,所以可以通过对其进行绿化布置,即载重树木、花草以及草坪等来实现对建筑内容的完善,使得庭院景观可以从内到外增强延展性,既提高了人们的活动范围,也为整体居住环境的质量提高提供良好的建设策略,可以形成“井-庭-院-园”这样的设计结构,这是在限定范围内的整合与完善。

其中,天井是建筑围合成的狭小空间,其内不宜种高树,可在天井内植草皮或倚某一角落植灌木,也可植小乔木,这些绿化都可作为室内的对景。若天井较深,日照较少或无日照,可在天井内摆几盆鲜花作为景观。“庭”比天井要大,是由前庭、中庭、后庭和侧庭构成的,常把中庭作为重点进行绿化。在庭内可视空间的大小种植数层树木,透过前树看到后树及后面的建筑,产生了丰富的景观。庭院绿化的形式一般根据庭院的形状来定,或采取规则式布置或自由式布置。

若建筑主轴线明确,庭院沿此轴线对称布局,则绿化也宜规整对称布置,以便反映建筑的秩序性。建筑或庭院有明显的几何形状组合时,绿化也可用相似的几何形状组合以便求得统一。总之,庭院绿化可以营造出一种非常生态化的室外空间。当然,在这个过程也需要将居住者日常需要的进行满足,比如,在对植被草坪的类型进行选择的时候,应当选择耐倒伏的草坪类型;也可以在树下设置乘凉用的桌椅;在庭院的外围种植乔木来发挥出围合作用,让视线内环境更显美观。庭院植树要注意的问题,一是不要把树木种得靠房屋太近,以免树根破坏房屋基础;二是不宜把大乔木、大灌木刚好种在窗口前,以免影响视、采光和通风。建筑群体组合中庭园的绿化不仅可以起到分隔空间、夏日纳凉,也可以减少噪声、减弱视线干扰等作用,而且也给建筑群增添了大自然的美感。庭园的绿化布置应综合考虑庭园的规模、性质和在建筑群中所处的地位等因素采取相应的手法。

采用的树种、树形、花种、草坪等各异,配以山石、院墙、绿化、水景及建筑小品,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休闲空间,提高身心愉悦性。在这样的绿化环境中,要让旅馆、餐厅以及博物馆等场所加强对绿化的运用。让绿化形式可以是平面与立体相结合的,使得绿化层次既是树木的绿化也是建筑小品的表现。具体来说,可以选择对大自然景观的改造来让建筑结构更加空间感与整个自然环境协调统一。

5 结语

总的来说,传统的岭南庭园在进行设计与建筑的时候,需要加强对现代科技的运用,增强自我的现代化特征,以此来保障整体环境的有机性。同时,也要根据整体空间界面的设计活动让,空间环境可以从整体到局部,由大到小,较为全面地概括空间内在结构层面各个方面的内容)具体而言:传统岭南庭园与现代建筑空间结构的有机性表现在空间与环境的关系,强调建筑空间与环境相互融合空间的组织关系与空间单元之间相互连结、相互渗透,呈网络化空间的表达方式。以空间表达,空间为图为主,表现空间的意义空间的界面处理、空间界面复合多义,围合空间并参与意义的表达)。

从深层次需求来说,建筑设计师在对建筑空间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强调人与自然之间所存在联系,让居住于城市中的人们可以借助于建筑设计来满足自我的精神追求,达到建筑心理学的设定目标,引导空间结构的有机性能够发挥出理论价值,也能被市场所认可。

参考文献

[1]刘坦,柴所成.相互呼应,浑然一体—岭南建筑与庭园空间相结合的特色分析[J].土木建筑学术文库,2 0 1 0,1 4(2):103-104.

[2]谢浩,朱雪梅.相互呼应浑然一体——岭南建筑与庭园空间相结合的特色分析[J].门窗,2007,(12):49-52.

[3]彭长歆.地域主义与现实主义:夏昌世的现代建筑构想[J].南方建筑,2010,(2):36-41.

上一篇:银行内部员工考试下一篇:重点实验室中长期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