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除的简便计算说课稿

2024-08-02

连除的简便计算说课稿(精选2篇)

连除的简便计算说课稿 篇1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写成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乘积。

2、学生能根据题目的特征,合理选择方法,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理解并运用连除的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理解运用连除的简便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比一比,谁算得又快又对: 125×47×8 13×99+13 366-75-25 278-(178+45)(学生板演,学生纠正)

二、新课教学

师: 同学们,正确使用简便方法可以使计算变得简单,不仅加快了计算的速度、提高计算的准确率,而且在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这节课咱们继续简便计算!

“一共有25个小组,每个小组种了5棵树苗。”

师: 同学们,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多少棵树苗? 师:怎样列式?(25×5=125)

购买树苗花了1250元,师:现在再给一个条件,老师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每棵树苗多少钱?”,你们会列式吗?

师:请大家声音响亮的把题目读一遍。

师:会做吗?现在,请大家在练习本上列式。并和同桌的同学说说你的理由。师:(请两位学生板演不同的列式,并说明自己的理由。)1250÷25÷5 1250÷(25×5)1250÷5÷25 =50÷5 =1250÷125 =250÷25 =10(元)=10(元)=10(元)请板演的学生讲解自己做法的理由

生1:我是先算出每个小组买树苗花多少钱1250÷25,也就是5棵树苗多少钱,再算出每棵树苗多少钱50÷5,每棵树苗是10元。

生2:我先算出一共买多少棵树苗,再算每棵树苗的价钱。

师:这两种方法听起来都很有道理,但是,同学们猜想一下它们的计算结果会怎样呢?

生:相同。

师:真的吗?现在我们动手算一算,来验证一下吧!

师:结果都等于10元,说明这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好,答:„„ 师:同学们,请你们回想一下,在计算这两道算式的时候,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用第二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师:大家都是这样觉得吗?好,现在咱们再来做一道题目试试看。请一、二组的同学用第一种方法计算,三、四组的同学用第二种方法计算

(1900÷25÷4)

师:两种算法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同学喜欢哪种算法呢?为什么? 师:不错,这道题目用第二种方法确实比较简便!明确1900÷25÷4=1900÷(25×4)简单

师:那同学们还能举例出与这两个算式形式相同的式子吗? 学生举例,教师板书,进一步说明连除的简便计算

师:下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43页,谁能把聪聪的这句话补充完整呢? 学生补充,师纠正后板书a÷b÷c=a÷(b×c)反过来依然成立

三、巩固练习1、2000÷125÷8 1280÷16÷8(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师巡视并加以指导)

四、拓展延伸

(1)540÷(54×2)(2)600÷24

师:计算时,我们要根据数字的特征,来选择简便的方法计算。

五、全课小结

四年级下册《简便计算》说课稿 篇2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下册的《简便计算》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将重点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这三个方面对本节课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在学生理解与掌握加减法的运算定律的基础上,学习四则运算中的简便算法。本节课讨论学习连减的简便计算,主要通过不同解法的比较,使学生感知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在教学中,我力求把简便计算的讨论与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2、让学生在探究、发现、归纳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是:理解算法多样化,并运用其进行一些简便计算。教学难点是: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二、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为此,我在教学中

采用了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获得知识。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为此,我十分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自主探究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等。让他们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尝试解决“还有几页没有看?”这个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新课标赋予的教学任务,我把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

(一)、我先来说说第一个环节: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凑数游戏,我先说一个数,你们后说一个数,你们说的数与我说的数的和或差是整百数。(出示幻灯片二)(设计意图:用游戏引入寻找凑成百数的规律,目标性与趣味性强,让学生在计算中发现凑整的现象,帮助学生在计算连减时迅速发现哪两个数先加或先减能凑成整百数,从而很快地选择出计算顺序,稍加训练后就能直接口算得数,为学生学习新课作好铺垫)(二)、下面我来说说第二个环节:情景导入

同学们,李叔叔准备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去旅行,现在他有一个大问题需要大家来帮助他解决,接着出示课件展示例1(出示幻灯片

三)

(设计意图:由学生喜欢的旅游情境入手,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也使学生指导要想有一个愉快的旅行,充足的事先准备是必要的。)(三)、第三个环节是:自主探索,探究新知

1、请同学说说从图中获得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决问题。接着请个别同学介绍自己的算法并板演,然后再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出示幻灯片四、五、六)

(设计意图:用学生介绍、老师板书的方式清晰展示各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的同时,为学生认识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准备了充分的条件,也让学生明白解题策略要具有灵活性)

2、接着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认可了几种计算方法之后,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及理由,学生畅谈对计算方法的认识评价,展示个性化学习的成果,强化学生对“简便计算”的应用意识。

3、小结:通过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看出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可以交换减数的位置顺序来计算,也可以先从被减数里减去两个减数的和。(出示幻灯片七)

4、让学生思考把234改成266后,哪种计算方法更简便。使学生意识到,在计算不同的连减时,可根据算式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出示幻灯片八)

(四)、接着我会趁热打铁,进行第四环节:实际运用,深化知识

出示(幻灯片九、十)教材上“做一做”第1、2小题,请同学回答并说明理由,需要时进行评讲。

让学生不仅感受到游戏的趣味性及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又巩固了刚刚学过的内容,突出在做简便计算时,要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适合的简便方法。

(五)、最后的环节是:全课总结

让同学们说说,以后如果遇到连减的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提醒同学们平时多留心,多观察,能学以致用,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总之,我力求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注重发挥学生的主题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力求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四、说板书设计:

连减的简便计算

例1、234-66-34 算法一:234-66-34

算法二:234-66-34

算法三:234-66-34

=168-34

= 234-34-66

= 234-(66+34)

=134

=200-66

=234-100

=134

上一篇: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期末考试卷下一篇:双柏县建设局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