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四单元教案

2024-07-08

七上四单元教案(精选2篇)

七上四单元教案 篇1

(四)内容:政权分离与民族融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答案填在下面表格相应位置内)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确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在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2.公元208年左右,三分天下的军事集团主要是

A.刘、袁、曹集团

B.曹、刘、孙集团 C.刘、孙、袁集团

D.孙、袁、曹集团 3.曹操大军南下,在赤壁与孙刘联军交战,其目的是

A.统一北方

B.统一黄河流域 C.统一全国

D.统治江东 4.魏蜀吴三国灭亡的先后顺序是

A.魏、蜀、吴

B.吴、蜀、魏

C.蜀、吴、魏

D.蜀、魏、吴 5.西晋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

A.司马炎、司马睿

B.司马炎、司马昭 C.司马昭、司马睿

D.司马睿、司马懿

6.东汉末年,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其中被称为“五胡”的五个少数民族是

A.匈奴、鲜卑、羯、氐、羌

B.匈奴、蒙古、鲜卑、羯、氐

C.鲜卑、蒙古、羯、氐、羌

D.匈奴、真、羯、氐、羌 7.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开始于

A.三国时期

B.西晋末年 C.东晋南朝

D.南北朝 8.北朝的五个政权,最先建立的是

A.西魏

B.东魏

C.北魏

D.北齐 9.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

A.改革鲜卑族人的习俗

B.为了统一江南地区

C.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D.抑制豪强地主,发展农桑

10.下面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A.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B.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C.完成了南北统一

D.加速了北方封建化的进程

11.“湖人汉服,汉人护食”这一现象说明

A.汉人的衣服食物都被胡人夺走了

B.北方少数民族有穿汉服吃汉食的喜好

C.在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下,民族融合加深了

D.汉人和胡人互换衣服和食物 12.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和太阳系中有一颗小行星都是以我国古代一位大数学家的名字命名的,这位大数学家是南朝的

A.商高

B.张衡

C.祖冲之

D.郭守敬

13.它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介绍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这部书是

A.《水经注》

B.《农政全书》

C.《齐民要术》

D.《脉经》

14.“空谷传响,哀婉久绝。„„‘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呜三声泪沾裳’”。这是下列哪部著作对三峡两岸猿声的描写。

A.《缀术》

B.《水经注》

C.《齐民要术》

D.《脉经》 15.“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对下列哪一艺术品的赞颂? A.王献之的书法

B.顾恺之的人物画

C.云冈石窟的碧画

D.王羲之的书法

16.云冈石窟是我国雕刻艺术的宝库之一,地点在

A.四川东山

B.山西大同

C.河南洛阳

D.甘肃敦煌 17.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的出现同下列哪种现象有直接关系 A.社会稳定

B.社会动荡

C.佛教盛行

D.绘画艺术的发展

18.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众多反对佛教的人中,最著名的是南朝思想家 A.王充

B.范缜

C.顾恺之

D.华佗

19.右图是我国发行的一枚邮票,他是我国北朝著名的农学家,他的成就是 A.《水经注》

B.《齐民要术》

C.《伤寒杂病论》

D.《九章算术》

20.某电视剧组在布置一个三国初年曹植书房的场景,其中道具搞错的是 A.书桌上有毛笔和纸张

B.书桌上放一盘葡萄

C.书桌上放有《史记》

D.墙上挂有临摹的《洛神赋图》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龟虽寿》 请回答:

(1)曹操指挥的著名战役有哪些?结果如何?

(2)诗中的“壮心”在这里指什么?该诗表达了曹操的什么境界?

22.识图填图题:

(1)在图中方框内填写三国国名和都城。

(2)按图中编号填写三国的建国时间和建国君主。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变法、改革是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强大动力。我国古代曾经发生过多次变法、改革,这些变法、改革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战国时期和北魏时期,我国分别发生了哪两次著名变法或改革?

(2)上述两次变法、改革中,你印象最深的内容是什么?(每一次变法或改革写出其中两点即可)

(3)这两次变法、改革各有何作用或意义?

24.阅读材料:

材料一

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获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反映的分别是哪一时期的经济现象?

(2)《宋书》里描写的江南与司马迁描写的江南有什么不同 ?

(3)试分析导致这一经济现象的原因。

25.阅读材料:

据2004年4月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报道,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好地方,由于近20年来大量放牧山羊,草原大面积沙化,大批牧民迁往宁夏从事农耕,这也是近年来北京地区沙尘暴天气频繁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请回答:(1)材料中所引诗句的“好地方”指现在的什么地方?

(2)所引诗句产生于历史上哪一朝代?该时期北方著名的政治改革是什么?有何影响?

(3)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该问题从反面印证了战国时期哪位思想家观点的正确性?

第四单元学情教情分析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句成语出现在()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

3、西晋与以前哪个王朝有相似之处()

A、西汉

B、东汉

C、三国

D、秦朝

4、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在光极堂赐群臣发汉衣,对30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爵黜官”。这段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些内容()

①采用汉姓

②改穿汉服

③学说汉语

④提倡与汉族联姻

⑤发展经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⑤

5、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世界各国加强了联系,而早在东晋、南朝时,我国南北方经济就出现了互相交流的局面,这时南方人可以吃到的北方粮食品种是()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白菜

6、迁都是一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中的重大事件。其中因接受先进文化而迁都的是()A、周平王迁都

B、盘庚迁都

C、北魏孝文帝迁都

D、明成祖迁都

7、与下列人物比较,范缜属于下列哪一类人物()

A、王羲之、顾恺之

B、荀子、王充

C、祖冲之、郦道元

D、司马炎、孝文帝

8、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点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佛教空前盛行

B、封建国家大分裂

C、民族出现大融合D、国家稳定,经济迅速发展

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统治者实行仁政

10、三国时期,加强大陆与台湾地区联系的是()A、魏

B、蜀

C、吴

D、西晋

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现象有直接的关系()

A、绘画艺术的发展

B、佛教的盛行

C、社会动荡不安

D、社会相对稳定

12、有关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表述最恰当的是()A、先进民族征服落后民族

B、友好相处,不断融合 C、民族之间战争连绵

D、少数民族臣服于汉族政权

13、为我国农业生产提出因地制宜思想的著作是()A、《水经注》

B、《开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齐民要术》 14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宣扬佛教的根本原因是()

A、麻醉人民

B、发展石窟艺术

C、扩大寺院势力

D、维护封建统治

15、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重要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16、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

A、诸葛亮

B、刘备

C、班固

D、孙权

17、西晋能够形成统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B、江南的初步开发

C、豪强地主势力的衰弱

D、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8、初后人尊称书圣的是()

A、张旭

B、王羲之

C、颜真卿

D、柳公权

19、这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介绍河道水系的专著,它详细记录了钱国1000多条大小河流的走向,而且把水道流经地区的山麓、城镇、物产、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和历史传闻等,作了具体生动的记述。这本书是()A、《水经注》

B、《徐霞客游记》

C、《东方见闻录》

D、《资治通鉴》 20、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中国第一个王朝建立起,先后有多少个朝代在洛阳建都。自古以来,这里墨客骚人云集,因此有“诗都”之称,牡丹香气四溢,又有“花都”的美誉。以下政权中,曾经以洛阳为都城的是()

①东汉

②曹魏

③北魏

④西晋

A、①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二、列举题

21、根据所给的历史信息,写出有关名称:

(1)、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被后人尊称为“医圣”的是:___。

(2)、他是北朝的农学家,他的著作反映了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成果。他是:___。(3)、他是南朝著名的科学家,在周圆率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是:___。(4)、他是北朝时期杰出的地理学家,写了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他是:___。

三、材料分析题

22、阅读下列材料: 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经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如果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中的皇帝是谁?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除上述内容外,他还有哪些革命措施?

23、请认真观察右图《东晋南迁移民分布图》,回答问题:(1)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是什么?(2)南迁移民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3)大批北方移民南迁,给南方经济带来了什么影响?

东晋南迁移民分布图

24、探究题

学习《三国鼎立》一课后,历史兴趣小组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一派同学认为“三国鼎立导致了其后三百多年大分裂局面的出现,毫无积极意义,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另一派认为“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末年众多割势力混战的局面,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有积极意义,是历史发展的进步”。他们说的对吗? 你是如何理解这种历史现象的?

第四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D

4、A5、A6、C

7、B

8、D

9、C

10、C

11、B

12、B

13、D

14、D

15、D

16、C

17、A18、B

19、A20、C

二、21、⑴张仲景

⑵贾思勰

⑶祖冲之

⑷郦道元

三、22、①北魏孝文帝

目的:接受汉民族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统治

②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七上第一单元作文教案 篇2

一、训练目标:

通过训练旨在使学生明白景物描写的作用,掌握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

二、训练重点:

学会进行景物描写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服务于文章的主题。

三、训练过程:

1.激趣导入:呈现一幅山水风光图,要求生描述画面内容,明确描写手段自然揭题。2.感受景物描写的作用

引出几句课文中的景物描写,让大家讨论他们的作用

(一)景物描写的定义

所谓景物,指自然风光和社会风情两种。前者着重表现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的场景。后者偏重反映社会风气,风俗风情。景物描写包括自然景象,植物动物,古迹胜景,城乡风光天象气象,时序时节等。

(二)景物描写的作用

1、渲染气氛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2、烘托人物心情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背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3、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教师补充)

4、暗示社会环境,表现文章主题。(教师补充《小橘灯》《故乡》)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三、如何进行景物描写呢?

1、根据文章的需要,确定适宜的景物描写,详略要适当。

2、选好观察点,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与描写 a、定点观察

威尼斯是“海中之城”,在意大利半岛的东北角上,是一群小岛,外面一道沙堤隔开亚得利亚海,在圣马克方场的钟楼上看,用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着。远处是水天相接,一片茫茫。中国人到此,仿佛在江南的水乡;夏初从欧洲北部来的,在这儿还可看见清清楚楚的春天的背影。海水那么绿,那么醇,会带你到梦乡去。(朱自清《威尼斯》)b、定景换点

月夜之下,站在果盒桥边,远望合掌峰,此刻竟成了一对恩爱的夫妻:外侧那“男的”绾着发髻,英俊潇洒;内侧那“女的”头插鲜花,婀娜多情……走近,来到灵峰招待所屋檐下,仰头看,只见一只展翅飞的苍鹰,凶悍无比,故叫:雄鹰展翅峰。再走几步,竟令我们羞而却步一夫妻峰竟又成了一位少妇丰满高耸的双乳了,故称“双乳峰”。

3、抓住特征,准确用词,写出精神

以有情之眼看景物,景物从而变得富有灵性,充满精神。

如:好一片轻盈的娇鸣,我从睡梦中惊醒,这是一个美丽而恬静的春晨。宇宙为轻雾所笼罩,一阵阵的轻寒,微微地袭上了我的衣襟,太空晴、天一碧,只有一两片的云霞飞舞,东方天边的霞影,时刻在幻变中,如霜枫,如榴火,如玛瑙,如琥珀……倏忽间,一个像美人脸儿般的朝阳出现了,她羞答答地露出云层,放射出万道光芒,照遍了大千世界,警醒了花草虫鸟沉沉的梦,照暖了这冷冷的心,照苏这世界上的一切一切。

这段景物描写,从听觉入手,继而通过肤觉、视觉和感受等角度,表现出“一个美丽而恬静”的春天早晨的特点。

4、注意顺序

a、按空间方位顺序,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等。

b、按时间顺序,如写《日出》,可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写。c、按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

生结合朱自清的《春》的写景顺序理解

(三)实践训练

请以“家乡的秋天”为题目,写一篇作文,800字以上。参考例文

写作指导

1.关键是要善于发现,你观察、感受到的点点滴滴都可能成为写作的素材,不妨先都记下来,再做取舍。

2.注意“九月份”这个特定的时节,写出由夏入秋的各种变化。要写得具体明确,比如你的感受是“秋高气爽”,就要用特定的景物把这个感觉描绘出来。

范文引路

家乡的秋天

家乡的春天,山花烂漫,遍野芳香;家乡的夏天,绿树成荫,碧波万里;家乡的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而我最喜爱的是家乡的秋天,它那累累的果实,漫山的野菊,怡人的山水,在我脑海中都刻下深深的印记。

家乡秋天的原野是丰收的原野。你看,一排排玉米双手捧上千粒珍珠;一棵棵高粱昂首摘下万点星辰,遍地的黄豆就像一颗颗金豆子……农民在地里忙着收割,那种丰收的喜悦,从心里流到脸上。秋天的果园是丰收的果园。那一棵棵的苹果树,果实累累,它们脸贴脸,挨着,碰着,猛一看,还以为是开灯会呢!农民在果园里忙碌着,那些个大的、又红又圆的苹果都抢着伸过来,好象在说:“摘我,摘我……”。放在地上的苹果筐,不一会儿,就满满的了。

家乡秋天的山坡是五颜六色汇成的天空,微风吹过,满坡的野菊随风摆动,就像无数的星星一闪一闪的。那红色的犹如啼血的杜鹃引人注目;那蓝色的就像蓝色宝石光彩耀人;那黄色的恰似点点星月辉煌灿烂;那紫色的宛如紫色的水晶清新淡雅……

家乡秋天的山林是梦幻的海,是欢乐的洋。走在林间,秋风吹过,落叶纷飞。犹如漫天大雪悄然而至;又像只只彩蝶悠然飞舞。置身其间,心情的惬意,感觉的朦胧,是梦境,是幻觉,还是现实,让你浮想翩翩。地上厚厚的一层落叶,踩上去软绵绵的。这时,这里是我们留恋的场所。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追逐打闹,不必担心大人们的唠叨。跌倒了,没关系,地上的落叶犹如一层厚厚的垫子,保护我们不被摔伤。我们尽情的享受着季节的赐予,欢笑声不时的充溢着整个山谷。

上一篇:客户答谢会邀请函集合下一篇:心得体会学习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