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电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与方法

2024-06-01

高职院校电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与方法(精选12篇)

高职院校电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与方法 篇1

高职院校电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与方法

阐述了高职电类专业实践教学的作用、特点和方法,指出实践教学是高职学院电类专业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环节.

作 者:马威 李杜 MA Wei LI Du 作者单位: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31刊 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英文刊名: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 ECONOMY年,卷(期):19(12)分类号:G718.5关键词:高职教育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电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与方法 篇2

电工电子技术是高职院校非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电工电子技术知识及技能。该课程理论知识点繁多,涉及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电磁学;实践环节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高,且学时安排一般都较少。教授这门课程需要教师不断研究改革总结创新。

1 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通过研究近三年课程教学过程,目前非电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主要存在以下现象:(1)学习动力不足,兴趣不高。(2)学习的过程中就抱着应付了事的态度,作业完成质量低。(3)课程学习内容跳跃性大,缺乏衔接。(4)实践课程学习一知半解,动手不够。

分析其主要原因有:(1)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和电类相关性小,认为所学知识对就业岗位贡献度小[1];(2)课程理论知识点抽象、难度大,教师教学条件单一;(3)教师在教材的选择上多用本科或电类专业的教材来给高职院校的非电类专业的学生上课,知识结构系统性不够;(4)实践和理论教学分离,环节与实际应用脱节,针对性不强,学时不足。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将从三个方面给出改革思路。

2 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教学效果

2.1 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与持续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巧妙设计富有启发性悬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例如,在学习基本功能电路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大木板将原件固定在木板上构造基本功能电路,并用信号指示灯表达电路输入、输出变化,同时通过幻灯片或实物展示电路在实际产品中的典型应用,使学生通过辨认现象来对应功能,并将电路功能的图解与分析穿插到教学活动中,如扩音器对应放大电路等,这样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学习过程赋予互动,在接下来放大电路的学习中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都将很高,这样就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

再如,为了使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持续产生兴趣,需要教师对教学章节反复运用类似的方法,将所有的典型电路分析与讲解尽可能用实物展示出来,让学生看得见而且摸得着,让学生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达到统一,使枯燥的课本文字鲜活的表达出来,同时在电路选取和实例结合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结合授课专业,尽可能选取专业领域内的实例电路,这样在教学的同时可以让学生直观了解专业知识和专业实际应用相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2 教学内容设计与创新

为更好适应生源特点,教学内容需要进行适应性设计和创新。首先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该结合各专业特点选择合适的教材,取舍教学内容且兼顾考虑难度和广度。例如,针对机械类专业的学生,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线路部分就要重点讲解,对点动控制线路、自锁正转控制线路以及正反转控制线路都应逐一透彻分析,而触发器及时序逻辑电路部分就可以作为选修内容。同时可以为机械类学生在最后单独设置一章与专业结合紧密的电路设计项目教学内容,将知识点围绕专业系统设计。此外,在课程创新上要打破传统教学条件限制,可以引入仿真软件,例如MATLAB软件的GUI[3]设计和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充分利用软件技术让抽象的知识以图文并茂的动态方式展现出来,这样更直观更容易理解。这样的教学实践可以不断摸索适应新时期教学需要,同时编写完成实用性、针对性强的教材。

2.3 实训实践环节技能培养

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但很多学校对实践教学都不太重视。目前,大多数实践环节都是按照教学计划安排的一些验证性实验[4],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用说创新了。故实验课都流于形式,学生在实验课上只想着做完实验观察到结果就好,没能理解为什么这样做,也没思考过可否换个方式做等问题。学生达不到提高技能以及培养创新能力的要求。为此,实验课上应该增设开放性实验,在实践过程中注重培养和考查学生技能,老师只需给出实验目的和实验指标,具体的实验器材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也可以引入技能竞技的方式,让学生分组分工合作,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又能大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上改革措施从学习兴趣、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总结,具体应用需教师在上课时灵活把握。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让非电类专业学生学了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真正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冯鸽.关于非电类专业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的思考和体会[J].科技信息,2013(23):184.

[2]张宏.浅谈电工电子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J].科技信息,2008(10):241.

[3]李显宏.MATLAB7.X界面设计与编译技巧[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高职院校电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与方法 篇3

关键词:高职学生;汽车专业;学习特点;调查研究、;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0-0157-02

在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到高职院校接受职业教育,其教学质量问题日趋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学生是高职教育过程中教学服务的对象与重点培养的人才。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必须关注学习的主体。只有从学生“学”的角度入手,分析研究他们的学习特点,再从教师“教”的角度出发,通过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以适应学生的特点,提高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从而,达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通过调查获得高职汽车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方面的数据和资料,并进行有效的统计和分析,以发现总体规律,了解个体差异,才有可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改进教学,探讨适宜的课程教学方法。

一、调查的背景与方法

为了推动职业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梳理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特点,研究职业院校教学模式和方法,深化职业院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大力培养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0-2011年科研规划课题《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特点与教学模式及方法研究》(课题编号:100142)按照职业教育的类型划分研究子课题,第一批将以汽车专业为研究对象。2011年6月,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承担了子课题“高职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特点与教学模式及方法研究”的研究工作。基于此背景下,课题组精心准备,细致安排,以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全体三年制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有针对性设计调查问卷,下发问卷150份,回收143份,有效回收率为95.3%。在保证调查问卷真实性、客观性的基础上做一下调查结果分析。

二、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高职汽车专业学生学习内部因素的调查分析[1],探索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的因素,诸如围绕学习动机、学习规划、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等方面,紧扣研究目的设计调查问卷的问题,研究过程中注重将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结合。

(一)汽车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

高职教育相比本科教育而言,虽然各有千秋,但当前人们还是更多的想进入本科院校学习,高职高专往往是分数不够的无奈选择,这也就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对学生学习的目的的调查,尽管有57.3%的学生选择来高职学习是目的是学习一技之长为将来谋生打基础,但还有14.6%的学生是因为高考失利无奈读高职,而14.0%的同学是想进一步升本科而读高职。这也印证了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差别。

对于学习的目的性,有60.1%的同学是为了自己的未来,而20.3%的同学是为了父母的期待。对于是否知道自己的擅长和感兴趣的工作,有39.2%的同学确定自己的兴趣与擅长,有近41.3%的同学对就业状况只是了解一、二,这说明大部分同学的学习大方向是确定的,但是具体的奋斗目标还是不明确,对未来自己的就业情况了解不多。

(二)汽车专业学生的学习规划

在学生学习规划问题方面,只有28.7 %的同学每学期开始前就制定了明确的学习计划并按照计划执行,14.7%的同学是依据学校制定的课表来学习。在安排课余时间方面,在一下三个方面:努力学习准备考本科、参加各种课外组织活动以及休闲娱乐,选择的比率各占26.6%、27.3%和25.9%,可以看出学生们的课余时间利用各不相同。

(三)汽车专业学生的学习态度

通过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调查,发现多数学生的学习态度是认真的,38.5%的同学认为学习是一种精神需要,可以提高自身素质,但还有32.2%的同学认为学习只为了通过考试。近65%的同学认为学好本专业知识,多考证可为以后多一些就业选择做准备。大多数同学能独立支配时间,有一定的学习自主权。

在对待汽车专业课的学习上,只有31.5%的同学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在80%以上,而39.9%的同学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在50%左右。基本不听的为8%。那么,高职课堂学生注意力放在哪里呢?28.7%的同学注意力会放在教师身上,39.9%在课程内容上,18.9%在周围同学身上,而还有12.6%的同学会把注意力放在手机上。

(四)汽车专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高职汽车类专业学生在校学习阶段有较为明显的学习特征[2],例如,时间短、课程多;逻辑思维要求较高;需要大量的动手实践训练。在现有招生制度下,高职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存在先天不足,相对其他专业学生而言,汽车专业学生必须面临着大量的具有一定难度的课堂学习,和长时间的设备操作训练。那么,什么因素最能激励学生学习汽车专业课?有28.7%的同学出于兴趣;有37.1%的同学是因为与生活密切相关,今后用得着;有16.8%的同学是为了考试;17.5%的同学是为了今后就业。学生们普遍认为,学习专业课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今后的职业发展,能够在未来生活中学以致用。

针对现有的高职汽车专业课学习过程中,有47.5%的同学认为师生互动,活跃的课堂气氛是学生们所喜欢的;有23.8%的同学喜欢课内动手实践性强,能够锻炼动手能力的课堂。有42.3%的同学认为,课堂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课堂上是主要活动者,学生主要是听,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完成任务,25.9%的同学则偏重自学后再请教老师的课堂学习方法。尽管学生的学习方式以传统学习形式为主,但还是有41.3%的同学乐于参加积极活跃、动手操作的课堂。

在调查汽车专业课教学方法改革实施情况的一些问题中,通过统计,37.8%的教师选择过项目教学,30.1%的教师选择过小组学习的模式,18.9%的教师选择过角色扮演,12.6%的教师选择过情景模拟。通过教师所做的这些改革,与传统的教学形式相比,有37.8%的同学认为这种课堂改革的好处是生动、利于记忆;具体、利于理解。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高职学生接受新事物、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不断地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求助方式不是传统的书本,也很少去图书馆查资料,而是借助于网络,近39.2%的同学会选择通过手机网络迅速查找解决问题的方法,29.4%的同学会直接问老师和同学。而在汽车专业课学习中遇到问题时,30%的同学会首选直接求助老师和同学,因为这样得到的答案更直接、更明了。

在问及“你认为老师需要提高的方面”时,有30.7%的同学认为是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方式和方法,有29.3%的同学认为是专业知识,26.7%的同学认为是个人素质与个人魅力,只有13.3%的同学认为是教学方法与经验。可见,学生更注重教师与他们的相处方式,有一定专业背景和自身魅力的教师会更受学生们的欢迎。

三、调查结论

本次调查利用问卷统计分析的方法,从学习动机、学习规划、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方法和技巧几个方面对我院高职汽车类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做了研究,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近半数学生学习的目标是为了今后自己的职业发展,学习一技之长,但具体的职业目标和就业方向还不明确,学习规划性差,没有很好的将自己的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相联系。

第二,多数学生对学习的态度还是积极的,半数学生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近50%,师生互动、活跃的课堂气氛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为主导,带动学生学习实用的专业技能知识,学生们已经认可现有的这些课堂教学模式,并愿意参与到更多的以动手实践操作为主的课堂中去。

第三,学生在遇到学习困难时,求助的对象由传统的图书馆、书本等途径转移到了网络、教师以及同学,说明学生寻求解决问题更趋于快捷、直观的方式。

只有从学生“学”的角度入手,分析研究高职汽车类学生学习特点,才能从教师“教”的角度出发,通过调整课堂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特点,探索更好的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

四、教学方法探讨

只有适宜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因此,教学方法的调整势在必行。针对调查研究得出的几点结论,就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就高职汽车类专业学生而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灌输汽车相关行业及企业对员工的职业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强化学生的职业观念。

第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生动、具体的教学模式在汽车专业课中可以很好的得以实施[3],例如,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适用在汽车维修作业中涉及故障部件拆装检测的教学任务中;项目教学模式可以适用在汽车维修作业中完整系统故障归类一个具体项目的教学任务中,案例教学模式适用于汽车综合故障的检测教学任务中。这些都需要教师不断地去摸索和总结,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活动的设计形式要趋于多样化,让学生更愿意用眼去看,用手去做[4],学习方式倾向于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把被动的灌输变成学生主动的学习,在完成任务后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赞扬。教师一方面正确把握专业教学难度,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通过设计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乐于实践,降低学习难度,适时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教学效果。

第四,教师要非常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增加个人的人格魅力,不要忽视高职学生的心理状况。加强对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提高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关注。从多方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探讨的积极性和注意力,这样学生的注意力才会逐渐转移到学习中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

五、结束语

通过对我院高职汽车专业学生学习特点的调查研究,使我们更加深了对学生的了解,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分析研究了学生学习的现状。针对学生的这些学习特点,作为高职汽车专业课教师而言,仅从课堂教学方式和方法等方面采取改进和完善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需要广大职教教师从教育观念、课程体制、课程模式等多方面不断完善和改革,同时促进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才能达到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余芳,刘利.关于高职学生学习特点的调查与思考[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2]申奇志,胡佳英,温宇.高职机械类学生学习行为调查问卷的设计[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

[3]孙连伟,倪旭宏.三种教学模式在高职汽车专业课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10(4)

高职院校电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与方法 篇4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第一社区自成立以来,根据其得与失我们在此对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实践和完善做了深入思考,探索威胁学生安全的主要来源,从而找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政策。

结合本院实际我们先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实质特点。从大学生目前的安全意识上我们看出,大学生安全意识个体缺乏,对安全意识缺乏重视程度。大学生年龄结构现状导致其在身体上已成人,但在心理上并未成人,在对不安全因素的辨别和判断上显得幼稚和不成熟。往往面临危险境地,个体还未察觉。相对单纯心理和缺乏社会经验使其面对复杂社会显得匮乏安全意识。生活经历告诉一个人在面对一种危险时应采取何种策略更有利于保护自己。大学生刚离开父母的怀抱,从家庭走进大学这个“小社会”,原先父母会把危险因素化解,只要危险未降临到自己身上,其安全意识就不会重视。同时,当代高职学生的猎奇冒险心理,注重自我及突出的个性也导致了个体对安全意识的缺乏在我们第一社区关于安全意识调查中,我们做了详细地调查,反映出来的结果是答案参差不齐,多选项选择中更是体现了这个年代大学生个人安全意识的严重缺乏。

另外,当代大学生安全意识个体应对能力差。我国未就学生面对危险应采取何种应急措施进行系统教育,家长和整个社会的危险应对能力差,加之应急演练更是少之又少,导致学生个体应对危险能力差。同时,由于大学生自身生理、心理特点及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导致应对危险的能力差。但是学生面对危险因素采取何种应对措施和具备何种

应对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应对措施得当,可将损失降到最低,或可以转危为安;应对措施不当,则会使问题恶化,甚至酿成大祸。调查中发现很多大学生不注重细节,比如睡觉前宿舍四个人都忘记将门反锁,平日里相对懒散,互为依赖,这种事情时有发生。此外在11年上半学期,我社区被查出一些宿舍私拉电线,大功率电器不减反多,让人担忧。

另外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影响学生安全。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正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根据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约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大学生是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群体,自我成才欲望非常强烈;低,其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缺乏社会经验,适应能力较差。心理问题成为大学生安全意识中不可忽视的问题。而我社区成立不久,在社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上未有所措施。

安全工作当以预防为主,由此可见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及时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将会为大学生安全工作取得关键性突破。

我院提倡并积极实践社区化管理,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学校全力配合,这是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巨大突破。从学生意愿上来看,社区化管理深得“民心”,第一社区调查结果显示****** 在管理上,学生自我管理能更加及时,有效,是学校管理所不及之处。社区中学生是最了解自己所在的社区,可以随时像各层层长反馈问题,层长也会做到及时反馈,由社区或学校及时处理,发现不层发现的事实。另外,宿舍是学生的第二大课堂,除上课之外几乎所有的时

间都是在宿舍度过,因而社区成了文化活动和安全教育的理想场所,丰富社区文化,以社区为单位作为学校学生党团工作基地。此外社区学生自我服务,及时发现学生的普遍需要发展社区服务体系,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过去的一年,我们第一社区进行了社区文化艺术节,社区禁止使用违规电器签字展,社区植树等多个活动,学生自己组织,取得良好的效果。

接下来则要总结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特点并充分利用社区化管理与学校管理结合模式的优势,创造出实际可行的安全教育工作方法,更好的服务于学生,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防护措施,切实做到预防为主。

分工明确,制度完善。社区管理委员会不单包括学生代表,还包括后勤部门,宿舍楼长,层长。所以要分工明确,制度完全。第一社区管理委员会成立以来,在职位上自主任到宿舍层长,社区下分立5个部门,制度上制定了《宿舍安全管理规定》、《宿舍“5S”规范》、《宿舍文明卫生要求》等。这样的社区管理委员会才能真正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1、学生宣传工作好开展:社区化一大优点就是学生自我管理,这就给安全宣传工作提供了便捷。或是通过活动,或是海报形式,或是座谈会,各种不同的方式由学生在老师的领导下自己开展,其作用比老师直接宣传要有效的多。所以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开展一系列有序的宣传活动和会议。

2、学生和校方配合检查宿舍安全,两者即分开又有联系。一方面

由学生自己组织进行安全检查和安全调查,并及时反馈,另一方面,学校和学生代表组织定期检查,不仅让老师更清楚了解宿舍现状,同时也对存在问题与社区管理委员会及时交流。第一社区建立以来,不仅定期进行社区检查,同时进行分项检查,如社区消防、防火情况,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情况检查,全面周到。并在社区检查队伍中加入双学会成员,让党建工作慢慢融合入社区当中。

备注:

高职院校电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与方法 篇5

综上所述,经过笔者总结近年来带队参赛的经验和教训,给出基于智能车大赛推动民办院校电类专业教学改革和科技创新的方案。

3.1 推进电类专业教学改革,促进教学与实践的紧密融合 在电类专业教学方面:专业基础课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专业课教学中注重与实践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的了解;在电类专业实践方面:适当减少基础理论验证型实验,增加计算机仿真、综合设计型实验,合理配置实验课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自主创新、独立思考的机会,在各种综合课程设计中,增加学生设计实验指标和计算的机会,以该项赛事为依托,提高电类专业同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

3.2 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个性化培养 利用智能车等大学生竞赛,提高民办院校科技创新活动水平和学生的参与度。可利用科技创新申报一些校级、省级甚至国家级项目,通过自行研制适合开设设计性、创新性的综合实验,作为实践活动的设备。让学生掌握了科研的基本技能,为后续实践、竞赛活动奠定基础。通过这些,可以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得到增强。并结合实践项目跨学科和专业的特点,使学生获得了一专多能的培养的机会,即实现实践与创新能力的个性化培养。

3.3 通过智能车等大学生竞赛,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 依托智能车竞赛以及其他大学生竞赛,面向电类等相关专业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三个层次构建:第一层,面向学院学生开设选修课和讲座,介绍当前科技前沿,培养科技兴趣;第二层,依托学校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选拔学生(已电类专业为主)参加创新训练以及各种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第三层,主要通过智能小车的研发、制作和参加各级各类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4 组织培训,鼓励学生参加竞赛 在今后可通过整体系统的培训,让学生深入了解竞赛的背景,鼓励尽可能多的学生去参加竞赛,通过半年的智能车制作、调试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实践能力,并获得参加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的机会,最终在竞赛中检验自己的实践成果,寻找差距。

4 结语

高职院校电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与方法 篇6

关键词:高职;电类专业;实验教学;基础课程

高职电类专业历来是高职类院校的热门专业,更是高职学生热衷且必须掌握的核心技术。更进电类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是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这一技术的最佳方式。

一、更进基础实验教学方案

1.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

唯物辩证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也会反过来指导物质。电类专业的理论知识都是经过长期的科学整理和实践论证过的,是正确的“意识”的外在表现形式。高职学生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打好理论基础才能更好地学好这一门课程。

1.1清楚掌握既有专业理论

对于电类专业的高职学生来说,清楚掌握既有专业理论知识是他们获得专业技能的前提。高职学生所能获得的既有专业理论知识主要从两方面获得,首先,电类专业教材是学生最好的学习材料,每一个电类专业学生都应该重视教材,熟悉和把握教材中传递的理论知识。其次,电类专业的学生须要重视教师传授的专业理论。教师是学生最直接面对的知识传授者,也是学生最容易获得理论知识的途径。

1.2时刻关注全新专业知识

世界富豪比尔·盖茨在他的著作《未来之路》中曾提到“21世纪是信息世纪”。而在信息爆棚的大时代环境下,高职学生必须时刻关注国内、国际上电类专业的相关讯息。高职学生只有及时了解最新科技,才能确保自身掌握的电类专业知识技能的领先优势。电类专业是一门与科技紧密相连的专业,每年随着全球科技发展,会产生大量的电类专业相关信息。高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等多种传媒渠道获得这类信息,然后再自行整理。

2.奠定牢固的实践基础

高职类院校与普通高校相比教学专业的实践性需求更强,尤其是电类专业,基本上都要求学生出校门后能马上动手操作,因此,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是更进电类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的必然手段。

2.1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从高职类院校的基本特性来看,其教学的根本目标就是为了让学生学有所得。增强实验教学的实用性正是为了让学生学到更多更好的东西,而教学内容实用性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首先实验教学能让学生切实的学到电类专业知识,掌握实验技术;其次,实验教学与社会实践相关,能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以便于学生将来快速适应社会需求,将实验教学中学到的东西应用到社会实践之中。

2.2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职电类专业从本身性质来说应该属于基本技能课程,教授这类课程最好的方式就是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充分结合。教师在常规的教学中穿插实验课程,一周之中不仅要安排固定的实验课程,还要根据教学进度穿插实验课程,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并完成基础实验课程。

2.2.1引入仿真实验

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因此,电类专业的实验教育必须做到与社会发展同步,与现实接轨,引入仿真实验,让学生在最真实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实验。学生可在实验过程中获得与社会实践相当的经验和教训。比如在进行数字、电子技术的实验教学时,就可以将打造仿真实验的EDA技术引入教学之中。教师利用EDA工作软件里的EWB(Eleetronic Wok Bench),虚拟一个可以对电子电路进行模拟仿真的工作台。然后运用实验配备的完善的各种器件模型库和常用分析仪器,进行电子电路的设计,对电子电路进行详细地分析。一般情况下,电类专业中的电工学、电子学、电力自动化等课程都须要在基础实验课程中引入效果逼真的仿真实验。

2.2.2提高综合实验比例

实验是须要不断练习和补充更进的课程,增强综合实验比例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正确掌握这电类基础实验课程的步骤、结果和精髓。从目前调查的一些情况来看,某些高职学校一周只有两节的实验课程,这对实践性要求极强的电类专业来说极为不妥。提高综合实验比例首先要提高高职学校一周内实验课程的次数,延长实验实践,此外,学校还要注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亲自动手实验,尽量做到“熟能生巧”,促进学生掌握实验精髓和专业应用的技能。

2.2.3课堂实验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高职电类专业实验教学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将来能够快速适应社会,因此,所有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堂实验都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师将课堂实验当做学生社会实践的前哨站,教师在实验教学后组织学生参加真实的社会实践,或者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运用科学实验去验证相关的社会常识。

二、更进基础实验教学模式

1.提高教师的主导作用

基础实验教学方式可以创新,教学手段可以花样百出,但在这一门要求学生动手能力的课程中,教师的示范主导作用必须坚持。从高职电类专业的情况来看,教师自身必须熟练掌握所有实验的步骤、目的、实验器材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实验教学基础常识;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能将电类专业基础知识清楚、详细地教授给学生,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更进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效果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内容要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整,比如让教学内容更加具有实用性,更适应社会需求。其次,基础实验教学的教学方式也围绕着教学主体学生进行变化,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学内容,将教学过程变得更具趣味性,教学时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三、更进基础实验教学环境

1.提高更新、更全的实验教学设备

电类专业的内容广泛,实验教学所需的器材、设备等不胜繁举,并且随着时代变化和科技发展,电类专业的实验教学设备也须要更新和改进。学校方面若能及时提供改进、更新后的实验教学设备,必能为学生实验提供方便。例如,高职学校及时配备仿真实验所需的教学设备,能让学生更早领略现代仿真实验的逼真效果。如此,既能提高实验教学效果,还能让电类专业的学生在掌握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内容的同时,及时接触到最新的行业信息,了解最新技能确保他们将来能在社会竞争中有“一战之力”。

2.提供更多相关专业课程实验咨询

高职院校更进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环境除了要提供耐用、有用的硬件(实验教学设备),还须要提供相应配套的“软件”。由学校出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相关专业课程实验咨询正是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最佳“软件”。学校是学生获得第一手专业基础资料的地方,电类专业相关的实验教学理论知识,实验教学经验总结以及未来实验教学的计划和发展等都可从学校获得。此外,学校的参与还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专业讯息。有了这一配套“软件”电类专业学生可从学校内部获取全球的最新专业讯息,且讯息的获取速度和精确度也将大幅提高。当然,学生也不能全然依靠学校,高职学生还必须掌握独立、主动的讯息获取能力。

由此可见,电类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从教学方案、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上进行更进,进一步完善了高职电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体系。高职电类专业学生也能因此牢固地掌握基础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高职学生对电类专业高级技术的应用能力也将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刘艳云.论高职教育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J]. 科教文汇,2001(11).

[2]罗树军,刘丽霞.高职院校中电子信息类《电路基础》课程改革办法研究[J]. 中国校园导刊,2011(5)24.

[3]牛拥奎,张晶.高职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 2008(02).

高职院校电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与方法 篇7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通过认真贯彻《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指导思想,结合中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实际,针对英语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缺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 教学改革 情感教育

(一)高校英语教学

高校英语进行包括大专院校英语教学和本科英语教学及研究生英语教学。大学的英语教育随着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也在不断向前推进。对大学英语教学如何改革也在不断进行探索,有利于不断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和质量。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定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因此,对高校英语教学的改革也势在必行,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水平远远达不到2004年教育部规定的要求,尤其是综合能力的运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还停留在应试阶段,主要的课程设置都是针对考试和水平等级如四六级的,很少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英语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案和措施。因此学习效率问题也突现出来,针对考试的实用性缺乏积极的动力。“提高课堂效率”是多年来高校英语教学的目标,而这一目标正体现了英语教学中的“效率至上”的原则。英语教学常常被划分为几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涵盖了具体的知识点,例如单词,语法,听力训练等。老师则是负责把这些知识点灌输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成为了原材料一样的加工品,失去了学习英语的主动性,而教师的教授过程则是通过灌输和训练成为了加工原料的机器,无法去开启学生们的积极性。教师关心的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大纲上的任务,而学生则认为只要达到教学大纲上的要求,则学好了英语。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这种语言的能力,只是为学习而学习。其次高校英语教学工作全部是按照教学大纲进行的,而教师必须尊重教学大纲来完成课堂教学。这样教师忽略了学生个性的特点,也没有办法达到因材施教的目地。教学大纲中还严格规定了使用的英语教材。许多出版商也根据这些教材出版了相关了联系,光碟,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许多教材的使用都是多年不变的。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像一个个产品,只会说书上老套的句型。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年复一年采取的是同样的教学方式以及课堂活动,学生在这样纪律感强的课堂中,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这样枯燥的生活使英语教师和学生们都丧失了创造性。

失,探讨推动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和做法,以及对教师的新要求等。

(二)英语教学改革

英语教育中出现的上述问题,是长时期形成的,因此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以往模式中,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照本宣科式的教学使学生丧失了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被动填鸭式的教育,可谓弊莫大焉。因此,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质量和学生英语水平提高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把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综合培养作为高校英语教学目的,必然要求相应的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因此优化教学方法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同时,英语教育和学习不光是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应当培养学习兴趣和能力和文化意识等以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这正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意和价值所在。

在教学改革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主动积极的精神,首先应明确学习目标,不能为考试过级而学习,那样只是枯燥乏味的,也丧失了学习的乐趣和动力。应该树立明确的目标意识,这也是英语教学中缺失的,特别是高职理科学技能的,认为语言没什么用而不肯花时间去学,自然也没有什么兴趣可言。因此树立的目标要能够培养自己的兴趣和快乐精神,比如多听英语歌曲和看美国电影等等。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体现学生的主动精神,教师引导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体会真正的语言乐趣。怎样注重学生自主性的发挥是教师需要掌握的很关键的技巧。语言的学习是一种强调实践的学习。英语的学习是在不断联系和反复巩固中提升的。要开放地接受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表现与状况。积极鼓励和开放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英语教师也应当理性地把课堂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发挥其学习语言的优势和想法。不要仅仅局限于已制定好的计划,而是要运用自己的智慧随时适当地调整教学方案或者课件。其次是尊重学生的个性,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英语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因材施教,而不是采用死板的教条的统一的教学方式授课。最后放弃功利的英语学习目地,这也是很难突破的。在现行延续多年的高职及本科院校英语教学目的和许多学生学习英语的目地是能够通过等级考试。大多数英语学习者满足于应付考试过级而忽略了学习英语背后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与历史知识。英语教育者与机构因放弃功利的学习语言的目地,而把语言的学习目地转化到实用性上。这就需要学校与教师以合理的方式把

对分数和等级的重视逐步转移。应让学生更多地把学习的中心转移到文化底蕴的学习而非单纯地背诵语法点与句型。

(三)情感教育

由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沉积的模式化和统一但缺乏生气的规范化,因此在改革中特别要强调重视学生的情感意愿和个性要求,促使他们真正掌握知识和实现自我价值,而非简单地为文凭或及格达标这样数字化的要求而被动枯燥的学习英语。在英语教学改革中,情感教育就提上了日程。由于语言和我们之间的亲密联系,情感本身也是语言的一部分。

上世纪5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北美兴起,对外语教育和外语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本主义学者从人格的“自我理论”出发,提出了自己的语言学习观,即语言学习应视作一个完整的人(whole person)的学习,学习者既有认知思维能力,也有对认知和思维起促进或阻碍作用的情感要求,并不是毫无情感特征的“语言习得装置”(Caracterless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尊重学习者,将学习者视为学习的主体,是人本主义的宗旨。根据这一宗旨,高校在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学习者的心理特点、个人需要、情感状态应该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学生应该学会像马斯洛所说的 “倾听自我的呼声”,通过语言学习生产成就感和对自我的认同。那么什么是情感教学?情感教学指的是以人为核心,充分尊重人的本性(natural disposition)、平等(equality)、自由(freedom)、关怀及精神追求的尊重。英语教学离不开情感教学,由于学生个体本身性格、身心状况方面等的差异与区别,教师要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概念(self-conception)的实现,尊重学生的尊严、价值取向、需要、愿望、体验、追求理想的人格、人的自身完美、个性解放,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创新意识及能力,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就需要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营造和谐生动的课堂氛围,允许学生有不同看法和提出不同意见,并对他们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和反馈。在发挥他们学习的最大自主性的同时,给予积极的情绪支持和鼓励,在师生平等的原则上进行民主交流,展开积极的互动。最重要的是教师发挥引导作用,能够容忍出错,并不断给予激励和支持,在真诚理解的基础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良性互动的课堂秩序。参考文献:

1、冯忠良 《结构一定向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李英、黄艳明《新课程教学设计》,[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外研社,大学英语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高职院校电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与方法 篇8

论文摘要:经济发展需要由科学技术提供保证,科学技术由研究到工业领域的转化需要借助数学这一工具的辅助。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实现辅助科学技术向各领域的渗透,数学实验的推广为此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文对数学实验进行基本分析,并介绍了其在高职院校各专业教学改革中的一些实践与推广。

论文关键词:高职;数学实验;实践;推广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数字化经济时代”、“学习型经济时代”。近年来随着金融危机的发生,欧美等西方经济强国步入了衰退期,而新兴经济体的高速发展,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做出了自身的贡献。但是同时社会也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求他们掌握专业技能,还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创造性。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作为科学技术基础学科的数学努力突破传统向各个知识领域渗透,逐渐成为经济竞争中不可缺少的高新技术及手段。因此,推广数学实验课程也就成为高职院校数学创新和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新趋势。

二、数学实验的发展前景

(一)数学实验的特点

计算机教室作为实验场所。教师讲授仅作为实验引导。改变以往“黑板、粉笔——纸、笔”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作为实验的主体。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通过传授Mathematica、Matlab、Lngo、Excel等软件,让学生自行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

(二)数学实验的发展状况

目前数学实验是各大中专院校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项试点课程,尤其在高职院校,现在更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它最早开设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的一些美国大学中,当时被称为“数学实验室”。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的一些高校相继开设了“数学实验”课程,并迅速发展。目前本科类院校基本都已开设数学实验课程或开设有与数学实验相结合的相关课程。高职院校一直注重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近几年来随着高职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入,提出了基础类课程的教授必须“精、简、专”,而传统的数学课程在保持大方向不变的情况下,要转变过去旧的思维模式,借鉴计算机、英语等课程改革方式,为专业教学服务的同时,逐渐融入学科课程当中,成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不可或缺的帮手,数学实验就成为了最好的途径。

三、数学实验的教学实践

(一)我院数学实验课程开设情况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于-下学期开始在全院06级各个专业开设了总课时为64课时的《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的选修课。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数学实验课程的比重逐年增加,现已形成独立的《数学实验》课程(32课时)。教师授课均采用多媒体教学,课堂演示使用大屏幕投影和人机对话模式相结合,学生一人一机。为适应高职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在最初的教学过程中主要讲授的是数学软件Mathematica5.0的使用。随着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增强,逐渐在教学当中增加Excel案例讲解及Lngo、Matlab软件简介。使学生的接触面更加的丰富,专业辅助工具可选范围增多。 (二)数学实验融入专业教学中的实践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教学评价仍脱不开“试卷定成绩”的模式,同时也把成绩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这就造成了教师“重理论,轻实训”的情况,学生也会养成平时上课不认真,考前临时抱佛脚,考后忘得快的不良习惯,这都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及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高职教育的特点就是突出专业应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将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因此,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强调“做中学,学中做”是专业教学改革中必须实现的目标。数学实验课程的引入,有效的满足了专业教学这一改革的需要。譬如,对于我院开设有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在机械设计、装配、系统仿真等领域知识都有要求。但专业课程中的理论和结论多是经由数学推导得出,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过于抽象,也无法理解。通过Mathematica、Matlab等软件的数字计算、图形编辑及动态仿真模拟等功能,将各种系统工作原理,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使一系列专业问题均计算、图形建模可视化,必然可使学生的理解更透彻,获得的数据参数更为准确、直观,同时可发挥学生自身创造性的模拟实验,理解比例、积分和微分环节对系统的影响,学习各种编程技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数学实验在专业教学中的推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学科对数学的需求日益明显。但是高职学生多数学功底不强。这样的现状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实验课程的开发与教授,对各学科专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帮助。理工类专业,譬如土建类专业,强调的是工程制图、施工设计等方面能力的培养,通过Mathematica、Matlab等软件的图形绘制、仿真模拟等功能,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设计当中的比例、及设计不合理所造成缺失,对掌握核心课程及能力的培养是有好处的;电子信息专业,数字信号处理是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有大量的数学理论和推导以及大量的信号变换与分析图谱,如果教师仅靠板书画图或一般的多媒体教学模式,费时费力,准确度也无法保障,Matlab软件提供了大量的模型用于表示多种信号和线性时变系统,而Mathematica、Matlab等软件的数字计算又解决了论理推导等难题。管理类专业,譬如物流专业,需要对现代物流中心作业过程中的入库、补货、加工、出库、盘点等有一个合理的安排分工,通过数学实验中的Mathematica等软件建模,可实现作业过程的最优化设计;会计专业,需要学习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及财务分析等学科,有了Excel软件的辅助分析案例,既提高了学生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还能熟悉企业实际运作的流程,完成企业沙盘模拟和商务模拟实训等等。因此数学实验软件的使用广泛的应用在各专业教学和实训当中,真正起到辅助的作用。

职业院校电类专业课教材的思考 篇9

关键词:职业教育; 办学特色; 校本教材

中图分类号:G7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0-150-001

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等行业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应具备必要的基础专业知识,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并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教育强调的是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和职业岗位的针对性、适应性。在我们教学过程中,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载体;是把教育思想、观念、宗旨等转变为具体教育现实的中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工具;是教学改革成果的结晶,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于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深化课程内容体系改革,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办出职业院校的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每学期结束前,教务处给我们每位专业课老师都发了一份《教材征订表》,就下学期各门课程的教材征求任课老师的意见,这充分体现了我校领导对教材改革的重视。那么,怎样的教材才符合职业院校教学的特点呢?对此问题,也许每位老师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这学期我担任《电子电工技术应用》《弱电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教学工作,结合本人多年在外企的工作经验,我认为现行的大部分电类专业课教材的内容都要进行不同程度的删改,因为这些教材中的许多内容与实际应用相差甚远,这显然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相符。例如《电子电工技术应用》教材的第二章讲述的是交流电的内容,在定理的推导过程中,太多涉及到微积分和复数的计算,对于我校“五年一贯制”大专一年级的学生很难接受;《弱电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教材的内容非常系统全面,涉及到的相关国家、行业的标准较多,而涉及到的实用案例几乎没有。枯燥的文字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不免使专业课成为了“语文课”,更不用说如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

对于电类专业课教材的内容,起初我以为系统的理论分析和严密的数学推导总能使学生茅塞顿开。然而,在这两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事与愿违。任何一种教育都有它自身的体系,都有确定的培养目标。我们职业院校是培养既有较宽知识面,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高职人才,它不同于中学阶段的基础教育,也不同于大学阶段的学历教育,技术工人的劳动相对搞科学研究或产品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讲是一种简单的操作。譬如,一个维修电工修理一台定子绕组烧坏的电动机,他只要根据这台电动机绕组的原始数据绕制新的绕组;根据原来的联接方式进行连接就行了,至于绕组的匝数、线径是如何确定的,为什么选用这种型号的漆包线和绝缘材料等,他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了解得那么清楚。但从事电机设计的工程师,对一台电机的每一个细节都必须了如指掌,对每一个参数的确定都必须有足够的理论依据。一个制造业的技术工人在实际生产中的作用就是根据工程技术人员的设计方案制造出合格的产品,他所需要掌握的就是有关这个产品的基本知识和加工这个产品的操作技能。因此,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应用性决定了其办学特色的应用性,决定了其教学内容必须是从事某职业岗位所必备且实用的基础专业理论知识和行业规范。理论知识不苛求其自身的系统性、完整性,而是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岗位实用为准。

我们许多老师都感叹:现在的学生不想学习,越来越难教。我想学生们学习兴趣普遍下降与教材不无关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自编一些实用的校本教材,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我校这几年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与之对应的校本教材的数量还是偏少。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简称SBCD)的思想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主张学校的教师、学生、社区代表、企业技术人员等参与课程的决策,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实现课程决定的民主化。新加坡理工学院、工艺教育学院所用的教材, 特别是专业教材, 绝大部分是本校教师自己开发编写的。他们认为开发校本教材主要有以下优点: 一是内容广泛, 实用性强。二是可以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由于校本教材可以采用活页的形式方便地加入或删除,因此可以方便地把一些新的实用技术补充进去, 真正做到了教给学生有用的, 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用得到的知识。我校也涌现出了一批学生喜爱的校本教材,比如《中小企业网站建设与管理》《安防工程CAD制图》等。这些优秀的校本教材不仅解决了学生学有所用的问题,也是学院品牌战略的一部分。

职业教育发展要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直接影响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众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教育理论“不谋而合”。职业院校要真正办出自己的特色,就不得不在教材开发上下功夫。校本教材开发实际上就是在构建职业院校自身的特色。因此,进行职业院校校本教材的探索与实践,无论对于理论构建,还是实践操作,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永军.校本教学研究设计[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5-18

[2]靳玉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50,61-63,87-93

[3]汪博兴.高职教材建设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05):20-23

高职院校电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与方法 篇10

浅析高职高专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研究与改革

“高等数学”课程在高职高专院校课程体系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是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不仅要使学生具有必要的数学基础理论知识,更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用现代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由于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别很大,学生对高等数学的认识和态度不一,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所以对高职高专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迫在眉睫.

作 者:周超 作者单位: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牡丹江,157000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2009“”(5)分类号:G642关键词:高职高专 高等数学 教育目的 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电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与方法 篇11

一人性化教学需从源头开始

行动是思想的外衣。人性化教学方法的实践首先要从源头开始,即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心态的转变。

让学生毕业后能就业只是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却不是最终目的。人性化教学理念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而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是培养学生所有其它职业技能的基础。“神奇教练”博拉·米卢蒂诺维奇在率领中国国家队取得2002年世界杯出线权,圆了中国人“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足球梦同时,也用他倡导的“快乐足球”理念感动了13亿中国人!

不同领域的核心思想是相通的。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发自内心热爱“教师”这个伟大而平凡的职业。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焕发激情,把教书育人当做是种快乐享受,有了快乐才能在自己的领域有所建树。有次听著名演讲大师彭清一先生《激情与梦想》主题演讲,印象深刻的是老先生说的这句话:没有激情、热情一个人很难成功。激情、热情是什么?就是一个人对工作高度责任感的体现。

有一本极具价值的人生指南名著曾经在美国最畅销书排行榜上整整呆了十年时间,它的书名叫《态度决定一切!》(作者罗曼·文森特·皮尔)。这本书用265条充满睿智、富于创意的格言能让读者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朋友、家人、工作和自己,并以感恩之心去面对生活的每一天。而书名后来也成为表达积极思维力量的一句口头禅传遍了全世界。教师对教学工作所持的心态是积极主动,还是消极应付,决定了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为此,每接手一个新班级,在新学期的第一堂课上笔者都会真诚地告诉学生要Engjoy classroom———享受课堂,即在课堂上学到知识的同时获得内心快乐,要求他们每次互动回答或提出问题时,都做到Smile(微笑)和Confidence(自信)。师生心态的改变,是各类人性化教学方法得以实施的基础。

二人性化教学方法

1激发兴趣法

“人性学”自然属性三定律对人在生理层面的自然属性定义为:人类总是要求拥有快乐而不是痛苦。要让学生爱上学习,那就让学习像游戏一样有趣吧!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释放出他们的创造力才是关键。对此,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就曾说: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

为了采用多种方法唤醒播主专业学生的求知欲望,笔者总是在前期备课时用心思考,从生活中寻找各种机会。在教“活动与节目策划”这门新课时,先抛出笔者熟悉的一位媒体优秀策划人的成功案例。尤其在介绍这位策划人目前的市场价值时,吊足了学生们的胃口,在学生的兴趣被极大调动起来的时候,再进入到正题讲解当中;在教“新闻采编”这门课程的“新闻六要素”时,笔者会在当天清早录制本地广播电台最新鲜的早间新闻节目在课堂上首先集体收听。然后,让学生从这档新闻节目里挑选出自己感兴趣或熟悉的新闻事件来进行个案讲解,分析这条新闻的六要素在哪里?最后,抛出本节课计划传授的课本内容,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与时俱进”的师生沟通方式也是激发兴趣的有效手段。“人性化”另一层含义是指让技术和人的关系协调,即让技术的发展围绕人的需求来展开。时代在进步,师生沟通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比如,笔者会把一些学生们喜欢的现代交流沟通方式融入到课堂之外以延伸人性化教学服务。以微博为例,2009年8月当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微博这种全新的社交网络平台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这其中也包括00后的高职学生们。笔者在新浪和腾讯同步开通了微博,把对学生成长有利的微博加入关注,课堂上建议学生们课后去浏览这些微群,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为他们打开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实践证明:这样做的好处很多———首先,学生觉得师生交流沟通方式采取这种“时髦的”现代方式很新鲜从而激发了广泛兴趣。其次,对于那些性格较内向的学生,利用微博的“私信”功能也能帮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惑的时候能够和老师实时互动,从而极大地融洽了师生关系。这也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

2欣赏鼓励法

“人性学”自然属性三定律对人在心理层面的自然属性定义为:人类总是要求得到尊重而不是贬抑。心理学专家威廉·杰姆士也认为: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由此可知,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次小小的进步进行及时而有效地鼓励是多么重要,它将让学生不断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价值从而开始尊重自己!欣赏鼓励法体现在课堂教学上每个充满人性关怀的细节。比如每上一门新课,由于学生对教学内容不熟悉,因而在课堂上最初互动时都有些扭捏不敢起身回答,在笔者的多次引导下,终于有名学生鼓起勇气第一个站起来回答问题,这时候笔者就会开心地在他回答问题之前带领全班同学集体鼓掌给予鼓励。再比如,课堂上笔者会偶尔问学生一些需要思考,或课堂上没有教过但又和本次教学有关的问题。当终于有学生犹豫起立回答问题时,不管回答的结果好坏,笔者会及时地掏出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双手送到他的手里,引来其他学生的一片惊呼羡慕。长此以往,课堂上自由热烈的讨论氛围日益浓厚起来……因为笔者深深懂得:一个人的自信和勇敢对将来的发展是多么重要!唐朝学者韩愈在名篇《师说》中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学生。而三者中传给学生“道”放在首位。

这些只是“欣赏鼓励法”实践的一个方面。作为一名教师,爱学生首先要从真正走进学生作为“人”的内心世界开始。人性的精神需求是平等、民主和自由。所有的学生内心都渴望得到老师发自内心的关爱和尊重,而这一切又源于老师心中是否把自己放低到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就像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新闻播报风格已经被广大观众厌弃一样,学生喜欢的是语气亲切,态度和蔼,朋友似的老师。endprint

帮助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增强勇气,这是欣赏鼓励教育的目的。欣赏鼓励法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只要深谙此道,就可以创造奇迹。

3情景模拟法

情景模拟法,是指在课堂上介绍某个知识点时,先假设一个与之相关的特定场景,让学生扮演这个场景中的某些特定人物,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感受事情发展全过程,最终掌握这个知识点要领。

有次在给播主专业学生上“新闻采编”这门课程时,有同学提出对于新闻文体里的“报告文学”不理解。于是,笔者假设课堂就是一个“新闻部”,学生们是一个个“记者”,大家就一个新闻线索进行“策划会”。假设这个新闻线索来自湘西古丈县的一个偏僻落后的苗乡,一位平凡而伟大的乡村代课老师每月只有300元的代课费却要给全村20个孩子上所有的课,而且一坚持就是十年……这个“采访报道任务”被一个主动要求前往的“蔡记者”争取到。蔡记者到了新闻现场后为了全面了解这位乡村代课老师的故事,采访了主人翁身边一个个鲜活的人与事,亲人、朋友、学生、家长……在掌握了大量丰富的素材后,写下长达3000字的文章,这个文章就叫“报告文学”。于是又因势利导的告诉给学生们: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以文学手段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对这个难题迎刃而解。

在教“广播音响报道”这门课程的“现场报道的采制要求”这一知识要点时,笔者先预设一个主题,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一名“记者”接到上级这个任务奔赴新闻现场进行现场报道。每当一个学生在台上做完现场报道后,就让台下学生共同当评委进行现场点评,最后笔者再画龙点睛抛出这个知识点的各项要领。

事实证明:强塞给学生的知识很快就会忘记,而通过自己观察、思考、参与得来的知识却会保留一辈子。

4故事悬念法

在曲艺里,评书艺术的说书人在高潮部分总是结尾,并总说这句话“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以此为听众关注收听下一集埋下包袱设置悬念,这种做法可谓吊足了听众的收听胃口。受到这种艺术表演形式的启示,每次上课笔者都尽可能的把握好节奏,在下课铃声响起时于最精彩处戛然而止“同学们,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节分解。”带着生活情趣的诙谐语言让学生们开心地笑了,笔者也跟着一起乐了。

用说故事的方法来传授知识,可以寓教于乐,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可以想象。如果这些故事来源于真实的生活,那么它对学生的吸引力就会更胜一筹。在做专业教师前,笔者曾做过近二十年的广播媒体工作。在播音主持、新闻采编、活动策划执行、广告营销等方面都亲身经历实践过,从而积累了大量鲜活的素材。课堂上,在上与此相关的专业课时,时不时地拎出一个个源于生活和工作实践中经历过的真人真事娓娓道来,回应到的是学生们一双双渴望的眼神。

总之,“我们的价值,在于对他人的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这是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拉沃恩·奥巴马在一次国会演讲中说到的一句话,这句话所代表的内涵正是教师这个职业所代表的内涵。教师的教学工作是为教育服务,为学生服务,只有把人性化教学理念植入心中,才能把学生真正做为主体,并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引导学生发展,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愿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地做到“以人文本”,让我们的学生每天都能在快乐中不断成长,越飞越高!

参考文献

[1]燕良轼.高等教育心理学[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184-196.

[2]克里希那穆提.教育就是解放心灵[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2).

高职院校电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与方法 篇12

传统的学生课余文化活动虽然非常丰富,但与专业相关的课余活动较少,也一直没有系统化,不能满足培养合格药学人才的需求。为了更好地培养药学人才,增强岗位适应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对药学专业学生的课余活动进行系统设计与实践。希望通过系统化地组织学生进行专业课余活动,让学生在参加活动的同时,快乐学习,健康生活,全面培养学生素养,打造高素质的药学人才。

1.以专业学习为导向,设计实施活动内容

我系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2+1”——即两年在校培养,1年顶岗实习校企联合培养。此设计基于学生在校的时间段,分为适于大一学年的专业课外活动和适于大二学年的专业课外活动,还有一部分是同时适于大一和大二的固定专业课外活动。

1.1大一学年

第一部分适于还没有开始学习专业课的大一学生,目的是让他们顺利完成从高中到大学、从大一到大二的过渡。

本阶段的设计,方式有两大种类,目的在于不仅强身健体,还与学生学习的很多课程相关联,如健康教育、体育、人体解剖生理学、药学基础、中药调剂技术、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等,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1.1元瑜伽。元瑜伽是以医学养生理论指导瑜伽练习的训练体系。为了督促学生练习并激发学习积极性,可以表演艺术节的方式进行,参赛的既可以是团体,又可以是个人。此项目可以强身健体,也可以修身养性,同时可逐步克服急躁等不良情绪,对于学生的德育方面也具有积极意义。

1.1.2中国传统体育保健项目比赛。有太极拳、太极剑、易筋经、八段锦、五禽戏等。从24式简化太极拳和32式简化太极剑开始,逐步深入,强身健体的同时,传播中国传统养身保健理念,同时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培养学生对中医药的兴趣,为大二学年的中药调剂技术和中药炮制技术做铺垫。

1.2大二学年

第二部分适于已经开始学习专业课的大二学生,目的是让他们热爱专业,巩固专业知识,更好地实现从学校到职场的过度。主要包括以下四种方式。

1.2.1专业知识竞赛。每次每班选派一支代表队参赛。参赛内容包括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应用技能、中药鉴定技术、中药调剂技术、药物分析技术等所学专业知识,从各门课程题库和技能抽考题库中选取,最后获胜的三支队伍,系部颁发证书并给予奖励,本活动既能很好地复习所学专业知识,更为随时迎接技能抽考做好充分准备。

1.2.2专业技能大赛。根据国赛、省赛比赛规程,参照国赛标准、行业标准和技能抽考标准,结合我系教研室按岗位群划分的方法,分成药物分析工、药物制剂工、中药调剂员、医药商品购销员四组竞赛。举办这样比赛不仅可以督促学生和老师更好地学习,而且可以为参加国家级、省级职业技能大赛遴选和储备选手。迄今为止,药学系师生精心组织,悉心备战,一直保持国赛、省赛出战必胜的优胜记录。每次都载誉而归,多次获得国赛一等奖及优秀指导老师奖等大奖。

1.2.4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比赛以学生用PPT展示的方式进行,使学生学会正确规划职业生涯,快速适应职场环境。

1.3固定项目

还有一部分是固定项目,这些项目对于两个年级都适用,每年都举行,学生在不同年级可能有不同的认识或高度。为管理工作提供方向和帮助,是药学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项目,教育作用极其明显。

1.3.1假期专业实践交流会。为了更好地使专业融入学生的假期生活,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每年寒暑假给学生布置限制较少、灵活变通而又切合实际的假期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假期开展。每学期的开学之初可以在每班交流,班级推选出3个具有代表性的,参加系部交流会,树榜样,提高学生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1.3.2创业规划大赛。创业大赛像一次专业性的头脑风暴,既可为每年参加省赛选拔人才,又可增加学生交流并开阔学生视野。《百草香休闲山庄》是我系经过层层选拔筛选出的最具竞争力的项目,一举获得了“湖南黄炎培创业规划大赛一等奖”;由药学生策划的《古藏香度假村》获“湖南省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梦中康”中药保健枕头》创业策划获“第十一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三等奖”。

2.多渠道反馈、动态调整

上一篇:诚信是人人必备的优良品格下一篇:小学生演讲稿:感谢您,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