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与矛盾论第一讲

2024-06-14

实践论与矛盾论第一讲(精选5篇)

实践论与矛盾论第一讲 篇1

一、如何认识新时期的最鲜明的特点

1.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1978年关于实践标准的讨论和同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30多年的历史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特色,赋予其鲜明的特色,坚持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命题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明确提出展开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样内在地、有机地、不可分割地紧紧联系在一起。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说,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的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30多年来,无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还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取得的重大进展,无论是全方位开放的现代化格局的奠定,还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推进,都离不开改革开放。30 多年来,中国实现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才完成的同样程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转型。经济保持年均近10%的持续增长,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三千多万。正是改革开放所激发的强大活力,使中国大踏步走上现代化道路,使古老的中国充满生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

改革离不开开放,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随着中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中国的对外交流越来越紧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发展经验,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话题围绕中国展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展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经验、中国道路更令人瞩目,不仅是中国学术界探讨的理论焦点,也是世界热议的一个话题。

2.当代中国的发展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我们已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世情与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要深刻认识和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有效化解各种矛盾。

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

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

从国内来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尖端科技领域实现重大跨越。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二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比如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物价上涨压力加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我们必须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

二、如何把握当前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30多年的改革,我国的综合国力极大提高,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我国生产力还不发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调结构、保增长、扩内需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相当艰巨,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深化改革与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同时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日益多样化,社会利益矛盾更加复杂。这些都说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

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必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发达的经济的支撑。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为小康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把发展放在首位。发展是硬道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和基础在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就只会有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然重新开展争夺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离开发展,建设小康社会就失去了物质基础和物质保障,就会成为空谈。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就是科学发展观所规定的发展,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它表明:发展不是单打一,而是集科技、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于一体的完整现象,是一个多维的综合的系统工程,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要努力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当今中国,既古老又现代,既落后又先进,既充满活力又充满矛盾,既充满希望又充满挑战。一方面,GDP总量超越日本居世界第二,另一方面,人均GDP则排在世界100位以后。一方面,现代化大都市尽显繁华,奥运、世博美伦美奂;另一方面,不少农村和边远山区还处于贫困状态。一方面,“中国制造”遍及全球;另一方面,由于缺少“中国创造”而

使中国产品长期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如此等等。

进一步具体分析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国内面临改革的深化,既是“发展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风险高发期”。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各国经济联系紧密,既是“深度依存期”,又是“摩擦频发期”。

第二,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但经济体制改革处于攻坚阶段,改革难度加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

第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取得新的进展,以法治国的理念深入人心,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意识和要求不断增强,因此,要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反腐倡廉,扩大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第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但多样化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并存,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第五,社会充满活力,但利益矛盾公开化、尖锐化,协调与平衡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增多,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难度加大。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相对滞后,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很大。

3.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重要战略机遇期”是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指的是21世纪头二十年。21世纪已经过去十年,还有十年时间。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在科学分析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的基础上,明确做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样一个十分重要的判断,对其重要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认识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问题,说到底是树立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信心问题。尽管我们面临许多矛盾与困难,改革和发展的制约因素很多,但是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复杂局面,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

其次,当前世界经济政治发生深刻变化,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随着中国的发展与和平崛起,从“中国崩溃论”到“中国威胁论”,从“中国责任论”到“中国强硬论”,此起彼伏。但是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国际交往日益增多,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虽然面临的外部压力有所加大,但是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

再次,总的来看,我国的发展有机遇,有挑战,机遇大于挑战。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如何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

1.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线。我们党通过长期探索,对发展内涵的认识不断拓展与深化,从两个文明建设到三个文明建设,再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这个总体布局中,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全面发展。要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积极稳妥地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依法治国,扩大社会主义民主。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使当代中华文化更加多姿多彩,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要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使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更多地体现在改善民生上。要高度重视低碳、绿色、生态、环保问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正处于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就要有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新的要求。

一是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从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入手,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二是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公平与正义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基础,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尤其在当前,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关注弱势群体,更加重视共同富裕。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要增强改革的普惠性,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三是更加重视利益协调。改革的实质是对人们经济政治利益关系的调整,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社会呈现出了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来源多样化、利益表达公开化、利益矛盾复杂化的局面。面对利益矛盾冲突的新格局,必须十分注意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形成能够全面表达社会利益、有效平衡社会利益、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建立照顾各方面群众的关切,兼顾各方面群众利益的机制和平台。

四是更加着力改善民生。执政党和政府的当务之急就是解决好交通、能源、住房、教育、医疗、环保、食品安全等人民群众十分关切的民生问题,就是要使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清新,城市更宜居,人民生活更舒适。民生问题是当前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着力点、结合点和交汇点,既体现党执政为民的宗旨,又是党执政能力的检验尺度。

总括以上四点,就是改革和发展要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公平正义为基础,以利益协调为关键,以改善民生为路径。从而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2.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中国改革明显的特征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的渐进式改革。表现为先农村后城市,先沿海后内地,先外围后核心,先试验后推广,先易后难。渐进式改革的好处是可以减少阻力,容易起步与成功,避免巨大动荡与风险,逐步积累经验。但是也产生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比如:助长机会主义行为,留下后遗症,剩下的都是“硬骨头”;腐败环境与权利寻租;损害社会公平,形成弱势群体;等等。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也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改革的系统性、艰巨性,决定了改革的复杂性、长期性,决定了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别是改革关系到利益关系、利益格局的调整,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切身利益。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由于利益不同和认识不同,出现一些争议甚至非议,是不可避免的。改革还会受到来自“左”的和右的方面的干扰,会面临许多挑战。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继续坚持改革、推进改革。要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深化经济领域改革;围绕民主法制建设,深化政治领域改革;围绕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深化文化领域改革;围绕改善民生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化社会领域改革。把改革不断推向前进。

开放也是改革,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变化、变革、变动,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人们价值观的多元、多样、多变,向我们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必须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必须充分认识世界大变革大发展大调整产生的重大影响,充分认识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严重影响,充分认识防止全球暖化、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对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从而更好地应对新形势,把握新变化,做出新判断,提出新思想,以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权。必须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3.坚持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收入分配体系,在当前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第一讲:创世神话与中华原始文化 篇2

(编者)

神话是指文学尚未发生的时代由后人所记述而成的关于史前文化的故事,它们曾经在史前人或原始人中长期流传,既不属于个人创造,也不是个人某种想象力的产物。它始发于人类进入理性的科学思考之前,其形成非常古老,其内容在今天可以判定为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在神话流传的时代,人们坚信它们是真实发生过的,神话无疑是人类最古老的文艺作品和传播形式。

许多神话都包含了原始族群中的原始英雄的成长,在原始英雄与天地斗争的故事里,展现着人类早期的美好愿望和善恶观念,反映人类童年对宇宙的遐想和试图对自然或身边事物进行解释的尝试。中国古代神话作为无时间性的真理的表现远远超出神话本身的价值,成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上古时代的神话按其内容和思想大致可以分为:(1)创世神话,(2)洪水神话,(3)英雄神话。所表现的神话人物形象主要有创世神、文化神和英雄神。创世神话中的创世神主要是盘古和女娲等;洪水神话中的文化神主要是后羿和大禹等;英雄神话中的英雄神主要有黄帝、炎帝和蚩尤等。

这些神话都有内在联系,反映了生活在古中原地区的华夏族群对宇宙的基本。思考,即“世界是从哪里来的?”我们的祖先认为太始之初,天地混沌像一个鸡蛋,没有天,没有地,也没有人,只有一个“盘古”神端坐其中。经过一万八千年,盘古开天辟地,阳浊为天,阴清为地,之后才形成了人类。“盘古”作为天地的创造神,他的名字就很有意思。“盘”是物质的空间盘绕形态,“古”是物质的时间远古流程,盘古,就是空间与时间的混沌。我国各民族中间都广泛流传着“盘古”的神话,贵州山区还有盘古瑶,他们深信自己是盘古的后代。

“盘古”也写作“盘瓠”,表示宇宙是如盘如瓠的圆浑形体。这似乎与现代科学对宇宙的认识相吻合。在史书记载里,“盘古”转化为远古部落的代号,汉代末年应劭所编《风俗通义》说,“高辛之犬盘瓠,讨灭犬戎,高辛以女妻之,封盘瓠氏”。高辛是中国远古时代与黄帝齐名的中原五大部落领袖之一,叫帝喾。帝喾的手下祝融是继燧人氏发明火以后传播火种的人,他的元妃姜螈是周王朝的祖先,他的次妃简狄是商王朝的祖先。这样,“盘古”不仅是天地的创造者,也是商、周两个王朝的祖先,即中国人的祖先。

盘古死后,引发了一系列新生命的诞生。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血液变成了江河海洋,筋脉变成山川地理,皮毛变成了花草树木,须发变成太空星辰,呼吸幻化成风,鼾声顿作雷霆,他的躯体变成五岳:头是东岳泰山,腹部是中岳嵩山,左臂是南岳衡山,右臂是北岳恒山,双足是西岳华山。盘古用自己的生命创造了一个美好的中华大地。而他身上的每个细胞就成了中华大地上生存繁殖的中国人!创世神话依靠世世代代的口口相传,获得生命和力量。盘古的创世神话一直到三国时代才形成文字,始见于徐整的《五运历年纪》: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玉,精髓为珠石,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

古时候把一切生物都视为“虫”,鱼是鳞虫、禽是羽虫、龟是甲虫、兽是毛虫、蜂蝶是昆虫、虎豹是豸虫等。人是倮虫,亦称为“灵长虫”。故而上文“身之诸虫”当指人体之各个小“虫”,不妨理解为“细胞”,或叫“小盘古”。关于人是虫的观念,一直深深地嵌在华夏民族的心坎中,至今我们把热衷于网络生涯的人还呢称为“网虫”!这不能不令人惊叹原始思想的久远力量。

不过中国人心目中的华夏祖先是另一个神——女娲。她是一位美丽的女神,身材像蛇一样苗条,意志像炼石一样刚强。她为华夏民族完成了两件不朽的功勋:一件是她用绳子作肢体,黄泥作皮肉,创造了人;另一件是冶炼五色石,补救了因共工和祝融在不周山决斗而撞破的苍天。所以她应该是华夏族真正的“上帝”,她既是人类的创世神,又是世界的救世主。《淮南子·览冥训》记载: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这个故事后来被曹雪芹发挥,写进《红楼梦》开篇,贾宝玉就是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五色石,从而演化出许多情色故事。女娲弥补大自然的缺陷和挽救由于邪恶势力造成的灾难,成为中华民族不朽的创造神。说人是用黄泥造成的,在不同民族的神话里都有类似的看法。虽然屈原曾发出过疑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楚辞·天问》)意思是女娲既然制造了人类的身体,那么她的身体是谁制造的呢?但是谁也没有把屈原的发问当一回事,人们宁可信其有而不愿信其无。泥土造人的观念抹掉了惰性非生命物质与灵性有生命事物的区别,也说明古人万物平等的原始宗教思想。

从文字符号的形式看,“娲”即古“娃”字,也是“蛙”的同源字。蛙在原始人认识中是最多产动物,蛙的形体很像女子性交俯伏时的优美体态;蛙的子女蝌蚪成群出没于河水,正是原始人对生育的期待和崇拜。所以女娲也是生育神。古代取名都要倒着读,英雄神“后(大王)羿(射箭)”是射箭大王。文化神“神农”即是农神,他又名后稷就是种田大王。“女娲”即蛙女,表示像青蛙一样多多生育的女子。

女娲在神话里是创世神形象,关于她的故事流传得特别多。据说她与另一个创世神伏羲氏(又名包牺、庖牺、宓羲)是兄妹关系,为了抚育人类,他俩结合为夫妻。在出土文物中,他俩幻化为蛇身人面的交合图,在出土文物中被抽象成双鱼图或八卦阴阳图等,成为生殖崇拜的偶像。传说伏羲氏还教人用火烹饪,教人挖掘陷阱以捕捉动物,教人编织渔网在水滨捕鱼,还制作“八卦”,建立一套史无前例的符号系统。八卦文字后来被星象家用来占卜,成为至今仍然谜团重重的神秘文化。据说在元明时期八卦传到国外,被德国的数学家莱布尼兹吸收,启发了现代数学上两进制的创建,也因此开发了当代计算机语言。谁能想到中国远古的原始八卦竟然是当代计算机技术的鼻祖!

当人类不必担心天塌地崩,射掉了多余的九个太阳,治理了泛滥的洪水,开始在中华大地繁衍生殖。接着在为生存进行新的搏斗和创造中,又涌现了一大批发明家,他们在世世代代的口头文学中成为古老传说中的文化神,例如教人盖房子的有巢氏和教人钻燧取火的燧人氏等。早期人类白昼采集果实,晚上牺居到树上以避免野兽的侵袭,并开始学会取火,懂得

了熟食,但是不知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于是出现了第三位文化英雄神——神农氏。神农遍尝百草,甚至一天要中七十多次毒,最后分辨出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哪些可以作为药物治病,他还撰写了一本世界上最古老的药物学书《神农本草经》。这本书至今仍然是中国医学上最崇高最权威的经典。尤其了不起的,神农氏传授农业技术和制造农具,使中国领先于世界进入农耕社会。据古籍记载: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氏。(《白虎通》卷一)

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嬴蛖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境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淮南子·修务训》)

华夏社会到神农时代进入了早期文明,神农是第一个把华夏族从游牧生活解放出来引到农耕的人。神农又名后稷。“后”即部落首领,相当于大王,同“帝”义。“后稷”出身在南方(靠近长江流域),按五行原理,南方属火、红色,所以后人又尊他为炎帝,或叫赤帝。虽然他最后被黄河流域边上的北方部落黄帝打败了,他的人民也被黄帝吞并,但是他的伟大形象永远活在华夏民族的心中,并始终与黄帝齐名,与黄帝一起成为中华民族公认的共同祖先。因此我们常说自己是“炎黄子孙”。

华夏民族古老的神话人物和神话故事中,感受到天体“混沌而可分”的哲学观点,也感受到祖先为了开辟人类的生存条件而甘于奉献的精神,盘古为创世而悲壮死去,神农为人类生存而遍尝百草,这是多么伟大的自我牺牲精神啊。在中国的原始神话里,“神”与“英雄”是统一的,“神”也会死,换句话说,“英雄”死了就是“神”。总之,无论“英雄”还是“神”都会死,都会失去身体躯壳,所以中国自古对神没有实体崇拜,没有像埃及的金字塔、木乃伊,没有像古希腊宏大的神殿,没有天主、圣母或耶稣的神像。

第一讲 装饰材料的含义与分类 篇3

教学目的:

讲解中国历代用材与装饰风格、装饰的含义、以及装饰材料的分类,让学生了解过去与现在材料的变化,材料是随科技的发展而发展。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讲解装饰材料的含义与分类是本讲的重点,装饰材料的分类是本讲的难点。

教学方法:

讲解法、图示法、例证法等结合个人工作实践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中国历代用材与装饰风格

新石器时代时期:古朴、拙实,以陶器为主。商

周:神圣、庄重、威严,以青铜工艺为代表。春秋战国:精巧、刚劲、浪漫,以漆器工艺为代表。秦

汉:凝重、生动,以画像砖、画像石为代表。

朝:飞动、飘逸、传神,以墓室壁画、人物造像为代表。隋

唐:饱满、富丽,以建筑、唐三彩、服饰、壁画为代表。宋

朝:典雅、清新,以瓷器为代表。

朝:气派、辉煌,以琉璃用于宫殿、寺庙建筑最为特色。

朝:流畅、舒适、大方,以家具为代表,其选材十分讲究,多用紫檀、花梨、红木等硬木。清

朝:繁缛、精巧,体现在建筑装饰、服饰、实用器的装饰等方面。

我国古代各个时期形成的风格,除政治、经济、文化、信仰的影响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原始材料的认识和对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如“景泰蓝”和民间的许多用竹、藤、草、柳、棕编织成的各种实用器具的装饰,以及丰富多彩的民间玩具、面具、脸谱、窗花等在不同的民族、地区,因材料的限制而采用的独特工艺形成独具特色的风格样式,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课本彩图1)

二、装饰的含义

装饰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核心和精髓,它是中国数千年劳动人民艺术实践的产物。

1、装饰与造型

装饰造型可分为具象和抽象两大类。

具象是以人们习以为常的自然界,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日月山川、人物风景等,通过写生、提炼、加工变化而成的。这类造型的特点是自然真实、生动,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与联想。

抽象的造型是运用点、线、面、形、方、圆、曲、直等几何形体为造型元素,运用数理知识,按照形式美的法则而成的。其特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达到纯粹的自由,给人简明、大方、严谨、富有哲理和韵律美。(课本彩图2)

2、造型与构成

⑴构成的含义?――以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成具有美的形象和色彩的形体,这种造型行为叫作构成。⑵根据构成形式不同分类:

构成的形式

↓空间构成

↓时间构成 ↓

↓平面构成 立体构成静的构成 动的构成

⑶造型元素的含义?――构成形体的基本知觉元素,包括形态、肌理、色彩三部分。其中形态是造型要素的基础。形态可分为概念(或叫作纯粹形态或抽象形态)和现实形态。现实形态又分为自然形态和人为形态两种。(课本彩图3)

三、材料的分类

装饰的载体是材料,通过各种工艺手段来实现。

⑴从化学性质上可分为无机材料(如铜、铝、花岗石、玻璃等)和有机材料(如塑料、有机高分子涂料等)。无机材料又可分为金属和非金属材料两大类。

⑵在工艺制作的难易上和材料的可塑性强弱方面,可分为硬质材料(如金属、石材等)和软质材料(如泥土、纤维等)两大类。

⑶建筑装饰材料的分类一般以室内、室外装修部位来划分,即外墙材料、内墙材料、地面材料、顶面材料。

1、材料的美感属性与选择

①材料有它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室外环境的装饰和结构材料直接受到风吹、日晒、雨淋、霜雪、冰雹等自然因素的袭击,也受到人为因素和其它因素的破坏,如大气的污染、酸雨及微生物的作用等,所以材料的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坚固性、耐久性强的材料,以及表面的特殊材料的处理。以保证质量从而降低维修费用。

②材料的化学和物理性能,决定了材料创造实体的造型和造型的工艺流程。材料的可视性形成了材料的抽象的视觉要素;材料的可触感的性能则形成了材料抽象的触觉要素。

③材料的抽象视觉要素指材料的色彩、形状、肌理、透明、莹润等;材料的触觉要素是指材料的硬、软、干湿、粗糙、细腻、冷暖感等。另外,材料内部充满了张力。

④现代环境的装饰设计中,特别强调材料质感和光影效果的处理,充分显示高度发达的科学和技术水平,同时也不忽视原始粗犷的地方材料的应用,从而形成工业技术与手工艺术并存的不同审美趣味。目前,很多佳作就是采用在追求现代的使用功能基础上,运用先进的材料和工艺,表现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

⑤装饰材料的美感是从多方位体现出来的,材料美感的认识、发掘、应用以及处理的合理与优劣,直接关系装饰实体的艺术水准和价值。如:

木材:纹理别致、自然纯朴、轻松舒适感; 石材:(大理石、花岗石等)光泽、美观、稳重、雄伟、庄严感; 钢铁:深沉、坚硬、挺拔刚劲、冷凉感; 铝材:白亮、轻快、明丽感; 金银:光亮、辉煌、华丽感;

塑料:细腻、致密、光滑、优雅感; 有机玻璃:明洁透亮、富丽感; 呢绒:柔软、温暖、亲近感。

2、材料肌理美感

①肌理美是材料美的重要部分。

材料的肌理是指材料本身的纹理、凹凸、图案等。材料有属自然形态肌理的,如柚木板、花樟板、红花梨芭及天然大理石的纹理等;有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加工而成仿自然纹理的,如玛瑙纹理、仿木质纹理、石质纹理等;有用平面设计原理构成的纹理材料,如宝丽板、防火板、波音板等;有运用现代工业技术成型的各种材料上凹凸肌理的材料,如面砖、玻砖等。

②凡在各种基体材或饰面材上,采用印、染、轧、压、喷、镀等技术手段进行表面工艺处理形成的纹理或材料在运用加工、拼接过程中形成的凹凸变化和接缝等,被称为“二次肌理”。

③肌理的组合形式:

A、同一材料肌理的组合。通过对缝、碰角、压线,肌理的横直纹理设置、纹理走向、肌理的微差、凹凸变化来实现肌理的组合协调。

B、相似肌理材料的组合。如同属木质纹理的梨木、柚木,因生长的地域、年轮周期等不同形成纹理差异。C、对比肌理组合。材料的美感很大程度上是靠对比手法来实现的。多种材料运用平面与立体、大与小、粗与细、横与直、藏与露等技巧,产生相互烘托、互补的作用。

3、料色彩美感

①色彩是人的视觉器官对可见光的感觉,这种感觉要受到客观的光的运动的影响,还要受到人的生理及心理变化的影响。

②材料是色彩的载体,色彩不能游离材料而存在。材料色彩分为两类:一类是材料本身具有色彩美感或材料自然色彩特征,不需要在施工中进行色彩加工,如石料、木质材料、金属材料、防火板、纤维面料等及其制品。第二类材料是可根据装饰效果的需要,艺术作品本身的需要,在制作中进行色彩处理,以调节材料本身,强调和烘托材料本身的美感作用,达到装饰与色彩的和谐。

③不同色彩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觉。如红色、橙色、黄色使人联想到太阳和炉火的温度。绿色、蓝色和紫色使人联想到大海、蓝天和森林。暖色调使人感到兴奋、热烈;冷色调使人感到宁静、幽雅、清凉。

④材料色彩的对比主要靠明度上的对比、色相上的差异、冷暖色调上的对比。⑤室内色彩计划可分为以下四个重点:

A、主墙面:除了这道墙是比较重的色彩来表现(即中高彩度,中低彩度)。一般来说,主墙面是装挂画用的,在卧室的话,是床头的那一道墙。

B、一般墙面:除了主墙面外,其余三道墙,是所谓的一般墙面,一般说来是比较浅(高明度、中彩度)的颜色,把主墙面烘托出来。

C、天花板:最好是采用较地板浅的颜色。D、门(包括窗框、门框、踢脚板):这些部分,最好能用同一颜色,以统一整个房间的色调。

4、材料质地美感

①材料的质地是美感体现的一个方面。不同材料的质感往往会形成不同的尺度感和冷暖感。

②不同的材质给人有不同的视觉、触觉、习惯心理的感受。石料坚固凝重;木质、竹质材料亲切温暖;金属质感高贵、冷漠、牢固;纺织纤维制品柔软、舒适。

③相似材料的配置,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相仿质地材料的组合与配置。

④对比材质的配置,是多种截然不同的材质搭配使用。如综合材料装饰壁画中无光材质与亮光材质之对比,坚硬的材质与柔软的材质,粗犷的材质与细腻材质等配置对比,相互显示其材质的表现力,展示其美的属性。

5、材料工艺与技术

⑴、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到来,整个世界面临新的挑战。科学的技术发展使生产力大副提高,而且全面地、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维方式。信息量剧增,先进快捷的传播方式,使地球日益“变小”。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以及多学科的研究层出不穷,而各门学科、艺术派别、画种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它们之间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⑵、由于经济上的原因和知识范围跨学科的局限性,装饰与材料、工艺与技术(或科技)的结合只能达到一定的程度,但可科学技术的进步,无疑大大促进了艺术创作向比较完美的方向发展。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从宏观上看有两个方面:一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甚至引用军事、航天领域的材料、技术等成果,开发新型的现代装饰材料,运用于材料加工、复合、表面处理等领域,或者用在对强度、刚度以及声、光、热方面有特殊要求的装饰性,使开发的新型材料更具有时代精神;另一方面是从生态平衡、回归自然的观点出发,在新的技术工艺条件下,采用天然石材、木材以及藤竹、棉麻、丝毛等原材料进行装饰。

6、材料的设计

设计的含义是计划、图样、策划。方案需要设计,使用的材料也需要设计。那么,材料应用需要可行性论证: A、材料的功能美感。

B、材料的可塑性(或加工成型性)因素,即机械加工成型技术的或手工技艺的难易,材料的加工成型性是衡量造型材料优劣的重要标志之一。

C、材料的价格因素。

D、材料的产地、厂家、商家等比较因素,包括运输,包装。

E、材料的替代的可行性的配套材料,构件、工艺、技术能力的分析和比较。

F、材料的“可复合性”因素。是指通过人工方法改变材料性质,使材料扬长避短,以扩大使用范围的条件。G、后期制作表面处理、调节的因素,即材料的表面工艺性。

H、综合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地理因素即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I、材料应具有无毒、低公害、阻燃或不燃的处理,易装卸、易回收和材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这样才有利于规模化和降低成本,使之具有竞争力。

四、课后作业

1、复习这次课的内容,预习后面的内容。

实践论与矛盾论第一讲 篇4

1.依法治国的根据是什么?

依法治国的根据是宪法和法律,而不能是其他的任何事物。就法律制度的意义而言,依法治国首先就是要依照宪法来治理国家。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依法治国中必须首先强调对于宪法的尊重和服从。依法治国必须首先体现为依宪治国。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首要和关键环节。其次,依法治国还必须遵守和服从其他法律制度。法制是一个整体,如果其中的某一个方面或者某一个制度甚至某一个规范被违反,都将涉及整个法制的效力,都会损害整个法制和法治的权威。所以,我们说依法治国必须遵守宪法,必须在严格遵守宪法的前提下,强调对于其他所有法律的遵守。依法治国的根据是以宪法为统帅的整个法律制度的总体,而不是其中某一部分或者某一方面。

2.依法治国的内容是什么?

依法治国的内容是管理国家和社会。依法治国首先体现为人民群众的依法治权。公共事务则是一个统称,在现代社会中,首要的公共事务就是国家事务,其次是经济文化事业,最后是社会事务。就国家事务来说,大到国家的宏观政治决策、小到国家的社会日常管理,这些都离不开人民的主人作用的发挥。没有人民民主就没有国家事务的民主化管理。依法治国,在根本上就是要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这些都是从国家的大政方针与宏观决策的意义上讲的。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经济文化事业,它们同样是重要的公共事务,对于这些事务,人民同样具有当家作主的权力和权利。在社会事务方面,人民也同样具有主人的权力和权利。人民可以通过自己的参政议政以及监督政治,来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力和权利。我国宪法就规定了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建议、申诉、控告的权利,等等,这些权利的拥有和行使就是人民对于公共事务的管理权的实现。

3.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有哪些?

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

(1)人民民主。人民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广大人民充分享有民主权利,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法制完备。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和前提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树立宪法法律权威。依法治国的核心就是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坚持宪法法律至上。

(4)权力制约。权力制约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

4.树立宪法法律权威指的是什么?

树立宪法法律权威,是指宪法和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得到普遍的遵守和广泛的认同;宪法和法律在调控社会生活方面发挥基础和主导的作用,一切国家权力和其他社会规范只能在宪法和法律的支配下发挥作用。

5.人民民主的本质是什么?

实践论与矛盾论第一讲 篇5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理解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

2、是学生明白高师开设这门课程的意义。

3、使学生了解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演变过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

2.如何让学生真实地表露自己的内心,为这门课程的课堂学习奠定基础。3.认识这门课程的学习意义,了解这门课的学习方法。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手段与方法:

讲授法、CAI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开场白

大家好,首先自我介绍,我的名字:彭志耘。在此,我衷心祝愿大家新的学期“学有所得,活有所乐”!我的联系方式:pzy6466@163.com。欢迎大家通过我的邮箱和我沟通,随时接受大家对这门课程教学的意见和建议。我的追求:因为我活着,所以大家活得更好。其实,教师就是在为学生服务的过程中成就自己的。要服务,就得了解同学,现做问卷调查。

(二)问卷调查(课件展示)

注意:不写姓名,只求回答真实,你的回答不会对你产生任何不良后果;不抄题目只写序号。谢谢你的真诚合作!

1、你现在对自己选择中文系后悔吗?(不后悔,有点后悔,后悔,非常后悔)为什么?

2、你毕业后准备干什么?

3、你知道当前学校招聘教师的程序和要求吗?

4、三年来,(大多数、参半、少数、很少)课堂自己的思维处于积极思考状态。

5、你认为通过某一门大学课程的学习,主要应该获得什么?

6、你认为教师怎样授课,你才能有所收获呢?(希望写多一点)

7、你认为中小学语文课的开设目的应该是什么?

8、你认为这种目的对于中学时候的你来说基本实现了吗?

(三)学生思考:

1、语文教学论这门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它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中处在什么样的地位?

2、你觉得怎样学习这门课效果会更好?

3、你知道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演变过程吗?

二、新课传授

(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

1、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

语文课程现象,是指语文课程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形态和联系,是语文课程外在的、活动易变的方面。语文课程现象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物质性的。如语文教学计划、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材料、语文补充资料、视听语文教学材料、电子语文教学材料等。二是活动性的。如语文课程与语文教学规划,语文课程与教学实施,语文课程与语文教学评价,语文课程与语文教学研制活动等。三是关系性的。如语文内容选择与教育目的的关系,内容组织与文化结构以及学生发展的关系,语文课程研制与语文课程产品之间的关系等。

语文教学现象,是指语文教学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和联系,是语文教学外在的、活动易变的方面。语文教学现象表现为三个层面:一是环境性的。如教室及其结构,教学设备及其结构,校园各部分及其结构等。二是活动性的。如语文课堂教学及其结构,实践活动及其结构,校内外教学见习和实习及其结构,个别教学及其结构等。三是关系性的。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教材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与文化结构的关系,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之间的关系等。

我国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和发展过程。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目的取向,具有性质的规定性和范围的局限性,比较单纯。“怎样教学”的问题占据主要地位,并以此而包含“教学什么”和“为什么教学”等问题。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各种现象与教学现象相互渗透,密不可分,并以教学现象表现出来。即古代是以教学论研究为主的。近代以后,社会和文化飞速发展,信息量剧增,教育目标由单一走向多元,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范围扩大到整个社会生活。这一切推动了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人们从研究“怎样教学”的问题,进一步深入地研究“教学什么”和“为什么教学”等问题。研究的问题涉及到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关系,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现代性和创新性,语文教育新理念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纷繁复杂起来。

2、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

当我们认识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后,要深入到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在联系和内在结构中去,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在规律,并以之对人们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行为产生规范作用和指导作用。

语文课程规律,是指语文课程及其构成要素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包括语文课程形式与内容的相互联系,语文形式和内容的演变与社会文化发展的本质联系,语文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趋势,语文课程研制过程中主体与客体、文化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社会与学校、规划与实施、实施与评价、评价与规划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及这些联系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渐进性和飞跃式变化趋势等。

语文教学规律,是指语文教学及其构成要素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包括教学与社会发展、学生发展之间的本质关系,教学活动构成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教师、学生、语文内容、环境、方法、组织形式、语文教学目的与结果之间的本质联系,语文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之间的本质联系等。

3、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

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来源于语文教育实践,但理论一旦形成之后,就要反过来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任何实践活动,没有理论的时期都是蒙昧时期;而理论一旦脱离实际,就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据和价值。

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开展语文课程与教学活动的教育实践,可以区分为管理、研制和应用三种类型。(1)语文课程与教学管理实践。是指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行政对语文课程和教学过程的计划、实施和监督的组织行为,包括语文课程研制、教学应用、评估总结等。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对语文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行政组织领导,二是对语文课程和教学材料的行政管理,三是对语文课程与教学评价的组织实施。(2)语文课程研制实践。是指教育行政官员、课程与教学专家和语文教师,有组织地编制语文课程和教学材料,组织语文课程和教学实施,开展语文课程和教学评价活动等。集中表现为编制、使用和修订语文课程和教学材料。(3)语文教学应用实践。就是教师和学生根据语文课程和教学计划,使用语文课程和教学材料开展语文教育 教学活动的过程。这三种实践之间是密切相关和紧密联系的。

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契机,组织教育管理者、语文课程和教学论专家和语文教师联合开展研究和实践,是实现语文课程和教学理论与语文教育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机制。通过这一机制,使教育管理者和语文教师学习掌握语文课程和教学理论,把理论直接应用于自己的实践之中,同时将自己的实践经验升华为教育教学理论,使自己成为语文课程和教学论专家。通过这一机制,也可以使语文课程和教学论专家与教育管理者和语文教师沟通,及时传播语文课程和教学理论并把理论运用于实践之中。随着语文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发展,师生将逐步成为语文课程的研制者、应用者和评价者,实现管理、研制和应用的一体化。

(二)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什么课程?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的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在各门公共课、专业课教学基础上,为培养学生语文教学的职业能力而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他为未来语文教师提供语文教学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培养他们从事语文教学的基本能力和教学研究的初步能力,使他们具有从事语文教学的兴趣、信念和不断改革教学的意识。

这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学科。学好这门课,关键在于理论联系实际。首先,应当运用该课程理论去分析实际的教学活动。

其次,本门课程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课程,它利用诸多学科的成果,来解决语文教学的问题,推动着语文教学的进步。因此学习这门课应当充分利用它广泛而深厚的学科科学基础,学会准确而灵活的利用多方的资源来学好这门课。

理论与实际结合,整合多种知识,是学好本学科的两大法宝。切记:死记死背现成条文,是没有用处的。

对于同学们来说,思想上要重视,行动上自觉。在此提几点具体要求:

(1)要经常联系你的体验或者实践去思考教师传授的基本道理,要寻找机会去验证(或质疑)这些道理(家教,代课,听课)。

(2)努力使自己的思维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大胆质疑,真诚交流。(3)认真按时完成布置的作业。作业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30%。

(4)考勤6次以上,迟到1次从期末总成绩中扣1分,缺席1次扣3分。

(5)上交个人基本资料:用一张A4大小的纸写上你的:学号、姓名、籍贯、性格、爱好、最欣赏的话、最欣赏的人;提供一张1寸照片;三天之内把材料一并交给学习委员;学习委员按要求统一粘贴好,于下周上课时交给我。

(6)建立讨论小组。我的课堂要充分让每个同学成为课堂上思维的主人。每4-5人一个组,每组设立组长1个,书记员(记)1个。每个组的资料放在一张纸上。

(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发展演变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随着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没有独立的语文课程与教学,也就没有独立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但许多教育论著中包含着关于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精湛论述,如《论语》、《礼记》、《学记》、《读书作文谱》等。20世纪初语文单独设科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孕育于教育学时期(1902-1918)1902年,钦定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设立师范馆(北京师范大学前身),开设的《教育学》中有“各科教授法”一章,其中也有“国文教授法”。这说明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最初是孕育于教育学之中的,侧重于研究语文教学的具体方法与技术。

2、国文教授法时期(1918-1924)

语文(当时称“国文”)教学研究之始,多称“教授法”。如1918年由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研究会出版的夏宇众著《中学国文科教授之商榷》等。其历史意义在于,这种研究逐步使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从教育学中脱胎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称“教授法”是因为当时研究的重点是教师的“教”,而很少涉及学生的“学”。

3、国文教学法和国语教学法时期(1924-1939)1919年,时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的陶行知倡导把“各科教授法”改变为“各科教学法”,以便把研究的对象由单独研究教师的“教”,拓展为同时研究学生的“学”。他当时草拟的方案曾遭校方拒绝,但逐步被有识之士所接受。黎锦熙于1924年出版了《新著国语教学法》。1934年国民政府颁布的《中学及师范学校教育检定暂行规定》中,规定师范学校设“国文教学法”。1938年《师范学院规程》中也规定开设“国文教学法”或“国语教学法”,成为高等师范院校的一门重要学科。陆续出版的专著教材有:王森然《中学国文教学概要》,袁哲《国语读法教学原论》,阮真《中学国文教学法》,蒋伯潜《中学国文教学法》等。

4、语文教材教法时期(1939-1978)

193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的《师范学院分系必修及选修科目表施行要点》中,规定各系都要开设“分科教材及教法研究”课,于是语文教材研究和语文教法研究并列为师范院校中文系科的教学和研究的重要内容。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中小学的“国语”和“国文”统一称为“语文”,师范院校就相应地开设了“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和“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课。1963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师范学院教学计划(草案)》中,继续采用“中学语文教材教法”的课程名称。直至1984年国家教委颁发、1990年修订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大纲》中,仍然采用“中学语文教材教法”的名称。这个名称同“语文教学法”、“语文教学论”等名称长期并存,显示出对语文教材研究的重视。其历史意义在于:首先,突出了语文教材研究,而语文教材研究是语文课程理论的重要内容,这就使语文教育研究由侧重于教学研究而逐步重视了课程研究,并进一步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发展;其次,重视语文教材研究,能够抵制和排斥“非语文杂质”的入侵和存在,使语文学科自身得到充实和发展。这个时期的语文教育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新的开拓。重要著作有:《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吕叔湘论语文教学》,辛安亭《论语文教学及其他》,•张志公《传统语文教学初探》,《张志公论语文教学改革》等。

5、语文教学法和语文教学论时期(1978-1989)

1978年国家教育部委托12院校编写统一的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科语文教学法教材。根据编写组的建议,定名为《中学语文教学法》,并于1981年召开的“全国师范院校专科专业会议”上得到了肯定。这个时期所研究的“法”,其内涵已不再限于基本上属于操作技能的“教学方法”,而是指原理、原则、法则等,是在研究具体教材教法的基础上上升到教学理论的高度。所以进入80年代,就有《语文教学原理》、《语文教学论》等著作问世,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新的拓展,教学原理、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都是研究的主要内容。其基本特点,是在完善操作性研究的基础上增强了理论性研究。这种发展趋势大大提高了这门学科的科学性,使语文学科教育的教学和研究出现了空前活跃和迅猛发展的大好局面。主要表现有:(1)广大教师参与,各级语文教学研究会遍布全国各地,实践者也同时成为研究者;(2)语文教学研究社会化,刊物林立,方方面面的人都来参加语文教学的研究;(3)师范院校的“语文教学法”和“语文教学论”课程逐步得到重视,•研究力量增强,课程分量加重,行政设置逐步完善(教研室、研究室、研究所等),教育质量逐步得到提高;(4)改革意识增强,•改革实验增多,可以说各种研究、各种刊物和各种著作都带有某种革新的特色;(5)国内外教育思想交流频繁,碰撞激烈,产生了许多新的思想、新的理论和新的观点。这个时期出版的专著,数量之多是空前的。大致分类有:优秀教师的经验总结,教学改革实验研究,传统语文教育研究,国外语文教育思想研究,师范院校教材等。其中,各级师范院校教材最多,据有关方面统计,1978—1991年出版的语文教学法、语文教学论、语文教学原理等不同名称的教材达60部之多。

关于教学法和教学论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学法与教学实践的关系,前苏联教育改革家赞科夫说:“教学论的原则来源于教学法,而教学法是在实际的教学与教育工作中产生的。”[10]关于二者作用的不同,他说:“教学论的原则和原理是一种抽象的水平,并不是由此水平就可直接转向教师的日常工作,而只有教学法才会把教学论的内容传递给教师和儿童。”他认为教学法有以下4个特征:(1)多面性,即教学法的多功能性。教学法不仅有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功能,而且有促进 学生发展的功能,教学法应成为把学生多方面的心理活动引导到学习中来的有效手段。(2)过程性。因为学生所学的每一个课题都是与其前后的课题紧密联系的,所以“真正认知每个部分,随着对相应的整体部分(直至整个课程以及后面各年级的课程)的理解,而在不断进行之中”。(3)冲突性。应当充分利用教材中新旧知识相互冲突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得到不断的发展。(4)变式性,即运用的灵活性。就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传统来说,从来就没有把教学论和教学法分割开来,而只是各个研究者及其著作有不同的侧重点。就这门学科在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学特点和在职教师的实际运用来说,应该是二者的完美结合。

6、语文教育学时期(1989-1997)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科学发展的趋势之一是重视学科教育研究。前苏联自70年代以后,各高等师范院校相继开设了各科学科教育学。美国1986年制订的关于师范教育改革规划的文件《明天的教师》中说:“第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建立专门学科的教育学。”我国教育界也响亮提出:我们不但要有自己的普通教育学,还要有自己的学科教育学。并于1989年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学科教育学研讨会,1990年在大连召开了第二次研讨会,1991年在厦门召开了第三次研讨会。以后几乎年年召开,规模和内容也不断发展和深入。《语文教育学》著作也陆续出版。这门学科的建立,是与语文教学领域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争论联系在一起的,是强调语文教育要具有人文性、要把培养人作为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的教育思想的及时反映。与“语文教学法”和“语文教学论”时期相比较,研究的对象由侧重知识和能力的“教学”,转变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研究的内容由侧重具体理论和方法的“法”和“论”,转变为具有系统理论和完整结构的“学”。这种转变对语文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具有深刻的革新意义,是学科教育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也是普通教育学的丰富和繁衍。

教学法—教学论—教育学,三者的研究对象(语文教育现象)、研究内容(揭示语文教育的规律)和研究任务(指导语文教育实践),是基本相同的,但又是不断拓展的。“教学法”的基本特点是实践性和操作性,侧重于研究教学的实践技能,有人称之为应用技术。“教学论”的基本特点是理论性和指导性,侧重于研究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追求的是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教育学”的基本特点是教育性和方向性,是运用学科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从特定的侧面用特定的方法,来完成促进学生个性完美发展的育人任务。

7、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时期(1997--)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建设,是与教育学的发展、特别是与一般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相适应的。20世纪50年代由前苏联传入的教育学中,教学论包含课程论——大教学论。20世纪80年代以后从西方传入的教育学中,课程论包含教学论——大课程论。而在国内外的教育学中,还存在着其他一些模式。20世纪末,我国许多教育家们主张课程论与教学论经过整合,达到统一。课程论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教学什么”和“为什么教学”,教学论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教学是什么”和“怎么教学”,二者是目的与手段、目标与过程的关系,是不可分离的。任何目的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方法才能实现,任何目标都必须通过一定的过程才能达到;任何方法都达不到的目的和任何过程都达不到的目标,肯定是虚假的。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课程实践与教学实践,课程规划者与教师学生,都必须是紧密结合的,协调统一的。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在确定教育类博士学位点和硕士学位点时,把各学科的课程论、教学论(或称学科教育学),都纳入到“课程与教学论”中,各学科的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数学、英语等)都作为其中的一个研究方向。这种定名肯定了课程与教学统一的理论,“课程与教学论”就是课程与教学整合论。这种定名也为各学科的课程、教学、教育研究类学科的定名提供了依据,各学科的教育、教学研究类课程都可以据此定名,例如“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从“语文教育学”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本质的回归。“语文教育学”学科名称产生的逻辑是:教育学——学科教育学——语文教育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名称产生的逻辑是: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两个不同的逻辑顺序显示:“语文教育学”强调的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培养个性完美发展的人,“语文课程与教 学论”强调的是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语文学科的课程与教学。终极目标是通过实践过程达到的,语文教学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它的实践过程。从强调终极目标到强调实践过程,是自身本质的回归。

回顾本世纪以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轨迹,其基本趋势就是:既要研究教又要研究学,既要研究具体操作问题又要研究基本理论问题,既要研究教学又要研究课程,既要研究现实又要研究历史和预测未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语文教育的全部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要直接反映和指导语文教学实践,并不断接受语文教学实践的检验。它要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哲学为指导,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语文教学实践进行调查研究,并对调查材料进行科学分析,从而揭示语文教学实践的客观规律,使之上升为科学的理论,用以指导教学实践。它要不断吸收教学实践中新的经验,新的理论和新的实验材料,不断发现新的规律,不断改造和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应用技能。它不但要解决理论知识问题,而且要解决实践技能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是这门学科发展的基本途径,一旦脱离了实际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存在和发展的价值。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的目标有:(1)能够总结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成果;(2)能够满足高等师范院校开设《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教学和研究的需要;(3)能够指导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改革和实验研究。为达到这些目标,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内容和结构体系要做到“四个基本”:(1)基本事实—包括历史的和现实的,提供确实可靠的实际材料。(2)基本概念—是从基本事实中抽象出来的基本观点,揭示有关事物的本质。(3)基本原理—由一系列基本概念组建而成的理论体系,概括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4)基本原则—依据基本原理所制订的行为准则,原则规定语文教育实践的实施方式和操作方法。目前,这门学科还处于草创时期。虽已有几部著作出版,但有许多问题,都还在研究和讨论之中。

三、课堂小结

这次课的内容要点:

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三大基本任务:(1)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2)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3)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

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七个演变阶段:(1)孕育于教育学时期;(2)国文教授法时期;(3)国文教学法和国语教学法时期;(4)语文教材教法时期;(5)语文教学法和语文教学论时期;(6)语文教育学时期;(7)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时期

四、作业布置

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经历了哪七个发展阶段?

3、按时把个人基本情况材料上交给学习委员;建立好讨论小组。

主要参考资料

上一篇:英语教学师范生自荐书下一篇:植物分科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