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

2024-06-28

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精选8篇)

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 篇1

这些分析似乎都暗示着一个假设:如果企业并购在战略上是最佳的,那么并购就是成功的。而海外的舆论却有着不一样的声音。IBM的员工十分担心他们是否会被新的公司所认可并得到公正的待遇。美国《商业周刊》的评论文章写到:中国的许多企业仍然面临许多内部问题,企业的成功往往来源于某个具有领导才能的个人,而整个公司的管理仍然十分粗放。

企业并购,特别是跨国的企业并购是一个“战场,而不是一个铺满了玫瑰的温床”。选择合适的并购目标并签订了有利的并购协议只是一切的开始。并购后企业战略框架的制定、业务的整合、并购后整合的管理,和对企业内外部的沟通都影响了企业并购的成功与否。而企业文化的整合又是在并购后整合过程中最困难的任务,因为文化的整合涉及到对人的行为、行为规则乃至价值观的改变。

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正面临着这种来自企业文化差异的挑战。海外投资银行的分析家普遍认为,联想除了面临着实现双方在业务上整合的挑战外,还面临着应对东西方文化差异,以及中国企业与美国企业在文化上的差异的挑战。双方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建立一种文化融合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并购的成功。

来自员工、媒体、及投资者的担心并非是没有道理的。这些担心反映了企业在跨国并购中所面临的另外一个严峻的挑战:文化的冲突与整合。在对欧洲100位高管人员进行的他们所参与的700个并购案例的调研结果显示:企业并购最大的障碍是来自“文化和人”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的整合比技术或业务上的整合更难,因为文化的整合牵涉到消除员工的顾虑并建立一种新的观念,而这是一个相当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但从并购的成功要素来看,并购后整合应该是一种快速的整合,因为在整合的过程中员工生产率降低,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因此,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文化的整合也就成了并购后整合的关键成功要素。

那么对于中国正在进行海外扩张的企业而言,究竟什么是企业文化?跨国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的挑战及整合模式有几种?它与国内并购中的文化整合有什么差异?中国企业该如何进行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这些都是正在实施或即将实施跨国并购的中国企业所要思考的问题。

企业文化影响下的并购整合

对企业文化的定义多种多样,不同的定义侧重于不同的问题或侧重不同的分析层次。需要指出的是,企业的文化并非是一元化的概念。在许多情况下,同一个企业中会存在不同的子文化(subculture)。这些子文化有可能是根据业务、根据职能、根据职业,或根据区域进行区分的。总体而言,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员工所共同拥有的信念(belief)、决策的前提(assumptions)、及行为准则(rules of the game)。企业文化与企业许多规章的区别在于企业文化是一种暗示或潜在的(implicit)指引行动的原则,而规章制度是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是明示(explicit)的制度。尽管规章制度是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而对企业起决定性作用则是企业文化中“看不见”的部分。

对企业文化的理解需要对企业总体的文化、子文化、及其这些文化是如何互相作用以影响企业的决策及行为进行分析。经验证明,企业文化不仅对企业的管理方式及企业的行为产生影响,而且企业文化与其战略的匹配程度也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战略是否可以成功实施。

企业并购整合的目的是实现协同效益的最大化。而协同效应的实现往往会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及问题:如管理方式的差异,薪酬体系的差异,员工对组织变革的反对,及员工对并购另一方文化及行为的不适应等等。企业如果不能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成功地解决这些问题会导致效率的下降,人员的流失,乃至整个并购失败。

中国企业面临的跨文化整合难题

传统对并购中文化整合的分析往往侧重对企业文化层面文化差异的研究,及企业在整合过程中应对这样的差异。如前文所述,企业文化的差异是员工在共同信念、决策前提,及行为准则上的差异。它具体体现在:传统与创新、民主与集中、个人主义与团队协作等各个纬度。企业文化的冲突会给企业的并购带来多方负面的影响:首先,文化的冲突会使被并购方在与并购方合作时产生不信任感及对前途的不确定性。这会导致其对个人事务的关注程度大大提高,从而降低工作效率甚至到竞争企业中去工作。其次,文化的冲突也会直接导致员工对企业缺乏认同感和敬业精神。在与并购方进行合作时,在帮助并购方解决问题、信息提供,及共同工作方面员工的合作程度也会大大降低。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及跨国并购大幅度增长的前提下,对企业层面文化冲突的分析已经不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指导意义,许多企业层面文化冲突的分析在跨国界的情况下并不适用。因为在一个国家内的企业文化是受国家文化的影响的。

难题一: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明显的文化差异加大了整合难度与国内企业并购(DM&.A)不同的是,跨国企业的并购(IM&.A)在文化整合上面临更大的挑战:并购方在并购时,面临的不只是企业层面的文化差异及冲突,还包括国家文化的差异及冲突。一般来看,国家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与权力的距离,对不确定性的接受程度等方面。企业层面的文化差异往往都是国家文化在这三个纬度上差异的不同体现。

与美国文化相比,欧洲文化更强调集体主义和团队协作。而美国企业相对注重个人主义。这种国家文化的差异在企业文化中体现在对高管人员的薪酬体制上。因此,在美国企业与欧洲企业的并购案例中,薪酬往往都是整合的焦点及不和谐声音的根源。又如:在欧洲,特别是法国和德国,员工们不喜欢不确定性,他们需要知道并购对他们的企业和个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国家的劳动法对解雇员工的严格规定及对员工的保护是对确定性的需求的体现。因此,这对在欧洲经营的美国公司是一件十分头痛的事。

比如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的欧洲迪斯尼公司,他们吃惊地发现,在欧洲他们很难将员工数量与业务现状保持一致。美国“自由就业”的观念虽然可以在美国保证劳动力自由流动,但在欧洲并不适用。

而从中国企业的文化特征来看,一方面中国人对风险的接受程度高,另一方面又倾向于远离权力中心,这就导致了中国企业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企业最高领导。他们在组织职能并不完善的情况下,通过对下级的直接干预来管理企业,而下级更多的是服从领导的安排。显然,如果通过这种方式来管理其他发达国家的企业,是行不通的。因为,在这些国家的企业中,企业中层往往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此外,国家在跨国并购过程中,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通常把自己定位于民族文化的代表精英,他们不愿意在文化整合上做出任何有损于民族文化的决策。同样,如果中国企业在短期内就照搬发达国家的管理模式,由于人才能力和文化方面的原因,使得这种做法也无法真正获得成功。这就使实施海外并购后的企业必然处于一种多元文化并存的状态,加大了文化整合的难度(见图二)。

难题二:海外被并购企业对中国企业文化的认同度低显然,面对企业文化和国家文化的两层差异,并购双方对彼此文化的认同和接受程度就成了文化整合的关键因素。

根据被并购企业对保留自身文化的认同程度及并购企业文化吸引力的不同,文化整合的模式主要有4种。在“整合”的情况下,被并购方对自身文化和对方的文化都有很高的认同感,企业文化整合的结果是双方基本保持文化上的相对独立。当然这样的独立必须是并购企业所允许的。在组织及业务上,双方的整合是完全的。在“同化”的情况下,被并购企业放弃自身的文化,完全接受了并购企业的文化。这样的文化整合往往是被并购企业的文化相对不成熟或不利于企业发展。例如,许多墨西哥企业在被美国企业收购后,放弃其以往的文化,接受了美国的企业文化。在“迷茫”的情况下,被并购企业的员工对自身文化认同度低,但又不希望被融入到新的文化中。这时的员工处于一种孤立、困惑的状态。虽然被并购企业的文化会迅速解体,但新文化的建立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在“独立”的情况下,被并购方有着文化优越感,对并购方的文化认同度低。因此,双方在整合上是十分困难的,被并购方不愿意以任何形式与并购方进行整合(见图三)。

目前在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扩张的过程中,被并购企业所在国的员工、媒体、投资者甚至是工会仍然对中国企业持一种怀疑的态度和偏见。低价格的产品和低效率的企业往往还是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形象。在这样的印象下,被并购企业普通员工担心自己的就业,管理人员担心自己的职位,投资者担心自己的回报。由于他们普遍对中国企业文化的认同度低,同时由于这些被并购企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十分成熟的企业环境,他们往往会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度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企业将自身的文化强加给被并购企业,其结果往往是处于“独立”的各持己见状态。这样会使双方在业务及组织上的整合都受到阻碍,整合的难度将大幅度增加。

TCL在收购汤姆逊后就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尽管RCA还处于经营亏损的状态,但RCA依然拒绝接受TCL关于产品结构调整,引入中国设计的成本更具竞争力的产品的建议。由此可见,与发达国家企业间并购后的文化整合相比,中国企业面临的文化整合难度将会大很多。

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 篇2

一、东西文化各自的特质

1、东方文化特质。

第一, 东方文化呈现出多源性:古代埃及文化、古代两河流域文化、古代中印度文化, 形成三大文化圈, 成为中古东方的文化源头。第二, 东方文化呈现出专制性、封闭性、保守性的特点。古代东方文化为大河文化、内陆文化和农业文化, 文明成熟较早。马克思说过:“人类社会中有粗野的儿童, 有早熟的儿童, 古代民族中有许多居于这一类, 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东方民族属于早熟的儿童。早熟的原因。东方社会有较优越的自然条件, 东方民族大都居住在大河流域, 气候好, 河流灌溉农田, 农业和畜牧业得到发展, 同时, 东方民族勤劳勇敢, 从而使东方社会最早进入文明社会。东方社会从奴隶制度发展到封建宗教社会制度, 时间漫长。东方社会的国王大多是来自氏族贵族领袖, 宣扬“君权神授”, 他们是神的化身, 如埃及法老。封建宗法社会以家族为本位, 重家族, 重血缘, 压抑个性, 灭人欲, 形成东方社会的专制性 (主义) 。宗法社会的小农经济性质又造成了东方社会的封闭性、保守性。第三, 东方文化具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和宗教色彩。东方社会是犹太教、基督教、印度教、佛教、等主要宗教的发源地。东方文化渗透了宗教思想, 并形成不同的宗教思想价值体系。第四, 东方文化崇尚尚自然, 具有“天人合一”思想和追求“仁爱”“牺牲”的精神。

2、西方文化特质。

第一, 西方文化源头只有公认的一个:古希腊文明。马克思说, “古希腊人是人类健全的儿童。”古希腊文明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奠基。希腊文明富于自由活泼之精神、视宇宙全体为优美之调合, 注重现实世界具体之事物。第二, 西方文化呈现出重理性、开放性的特点。从古希腊文明开始, 西方文化中的个人本位主义和理性主义、英雄主义体现得尤为突出, 希腊人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个人功勋的建立, 追求个人本位、享乐、情欲。第三, 宗教色彩浓厚。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宗教源于人们最初对自然神秘力量和社会神秘力量的盲目崇拜和信仰。费尔巴哈说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 是人自我异化的结果。西方社会受宗教神权思想影响极为深刻, 上帝在他们心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使其原罪观念特别泛滥。第四, 西方人理性主义思想浓厚。西方人善用理智来思考问题, 理性主义在西方泛滥, 西方人思想观念里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法治、实利、利益的基础上, 东方人则比较感性, 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式建立在血缘、感情、道义的基础上。

二、东西文化的差异

东西文化的差异,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东西文化的源头和宗教信仰不同, 西方文化的源头是基督。中国文化的源头是孔子。东方人信仰佛儒道, 西方人信仰基督教。从宗教观来看, 东方宗教是解脱之宗教, 宣扬脱俗、解脱, 相信宿命, 主张清静、寂灭。西方宗教是救赎之宗教, 提倡人道主义和创化、救赎, 上帝这个救世主形象在他们心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西方宗教主张从生活中寻找生命, 教导人们发现新生命, 创造新生命的道理, 其教义也是劝人奋斗不息, 才获解救。比如《圣经》所体现出的救赎思想, 被作为西方现实世界永恒的经典和文化的象征, 成为整个欧洲文化的源头。“浮士德”的永不满足, 不断进取的精神, 也成为西方精神的象征。

2东方主静, 西方主动。西洋民族以战争、个人、法治、实利为本位, 东方民族以安息、感情、家族、虚文为本位。中国人好古, 循环往复, 西方人力今, 强调进化。

西洋民族好战是其天性, 宗教之战, 政治之战, 商业之战构成欧洲文明史。西洋民族要求维护个人自由权利和幸福, 思想言论的自由, 个性的发展, 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东洋民族自游牧社会进而为宗法社会, 自酋长政治进而为封建政治。宗法社会以家族为本位而无个人权利, 宗法社会讲求忠孝之道德。

3东方文化重视整体, 而西方更重视个体。东方文化重经验、现实、功利的世界;西方神性与人性并重, 追求超经验、超现实的真理和个人荣誉。东方文化的特色是重人际关系, 重现实生活, 不重形而上的问题。西方人则重视自己的权利、个人价值的实现, 重形而上的理性生活。

4东西方自由观、发展观、中西民力、民智、民德不同。东方文化崇尚含蓄, 而西方推崇直接开放。东方泛道德化, 以德束人, 而西方则法规化, 重视个人权利而不是看重道德。东方人的伦理观以牺牲自我为本, 西方则以满足自己为人生之本。因此东方的道德是以灭个性而维持, 西方的道德是个性的解放。

5思维方式和处世态度不同, 东方唯情, 西方唯智, 东方人讲求经验、感性, 西方人重视推理、逻辑。东方人重感情、重道义, 比较感性, 像我们常说的意气用事及仁爱、宽容、忠孝、中庸的思想。而西方人讲究理性, 用理智思考问题, 追求理性主义和自我主义, 重视个体价值的实现、理性胜于感性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6东方讲求艺术夸张, 如敦煌莫高窟;而西方讲求科学, 客观, 提倡艺术真实, 如蒙娜丽莎。梁漱溟认为西方是艺术科学化, 东方是科学艺术化。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东方学术概述》

[2]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

[3]王夫之的话见《读通鉴论》卷一

[4]李大钊《东西文明之根本异点》

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 篇3

《投资者报》:从几个关键数据看,深发展一季度并没受紧缩货币政策的太多影响。为什么?

理查德:我们确实没受到货币政策很大的影响,我们的房地产开发贷款非常少,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也在下降,存贷比都符合监管要求。

《投资者报》:接下来贷款业务会否放缓?

理查德:有的人会认为,做银行就是做贷款,其实,做银行更核心的是吸收存款,因为没存款就不能支持放贷。过去几年,因为金融危机,市场的流动性比较松,所以货币政策也比较宽松,但之前的宽松周期已经过去,现在是不同的周期。

过去4到5年时间里,深发展是一家主要做贷款的银行,像贸易融资、信用卡业务做的都较好,恰恰这些都是贷款业务,深发展内部也以贷款业务为倾斜,这就导致了银行的结算以及活期存款占比较低。

接下来正好是一个机会,可以将我们的负债业务做得像资产业务一样好。

《投资者报》:这是不是意味着,深发展在未来的战略上会与以往有些不同?

理查德:我经常和同事说,做银行很简单的。比如说做贷款业务,直接在报纸上打个广告说,“要贷款吗,找我们!”这样会有很多人来。但存款广告打出来,不一定有人来。所以做银行业务,吸收存款很重要,我们正在做这方面工作,相信我们在市场上有很多潜力、机会将结算业务提升到与资产业务一样好。

今年我们的存款业务增长特别强劲。通过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便捷性,会做得更好。

还有一点需要提到的是利率市场化。其实目前已有这方面的热议,对于银行来说,现在就要做好准备。如果去做,首先要加强自己的资产负债管理,还有风险定价,同时,还要有科学化的盈利分析。深刻的理解你的效率、低效、利润到底在哪里。

一旦利率市场化那天到来,市场的竞争格局就会发生重大变化。未雨绸缪就是我们现在的工作之一。

中西银行业对比差异巨大

《投资者报》:你在花旗等外资银行工作了很长年份,中西方银行业的差异有多大?

理查德:中国的银行大部分做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大部分业务聚集在国内,而大的西方银行已将业务做到全球,且投资银行业务占比很大。

第二点,中国银行业的监管比西方监管相比,更加审慎。比如存贷比的控制是个很好的例子,当然,很多人可能会抱怨存贷比还要控制,但从整个行业发展来看,是个很好的管控。

其实,传统银行业务的核心就是从客户那拉来存款再放出贷款,中国还有存贷比限制,就说明中国还有做传统银行业务的精髓。西方则更关注资本市场,所以资本来源太多是来自于资本市场,所以危机来时,暴露了很多风险。

第三点,中国的经济情况比西方要好一些。当然,现在大家担心通胀问题,但整个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稍微有点通胀是正常的。

通过以上三点中西方银行业的比较,我觉得中国的银行业健康程度要比西方好。

《投资者报》:5月3日,中国银监会发布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将根据《第三版巴塞尔协议》确定的银行资本和流动性监管新标准,增强银行业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其核心在于全面提升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贷款损失准备等监管标准,要求境内银行在过渡期结束后达标,你对巴塞尔协议有很深的研究,怎么看这四大监管新规?

理查德:我特别尊重中国的银行监管当局,可能大家认为我在说恭维话,其实不是。

在全球范围之内,经过金融危机后,各国都在热议,如何监管才是正确的。我刚才也讲到了,不同的国家、市场,考虑的是不一样的。其实西方的国家,大银行有90%的资产来自非本土业务,这样你如何监管到它呢?

而且,更为突出的是,这些银行在其他国家的业务已经超出了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

我们在金融危机时看到欧美银行爆出的问题,主要就在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与资本市场相关联的业务。而在中国,大部分业务是本国业务,绝大多数都是处于监管之下。

过去一段时间中国的银监会正好能看到西方出现的问题,从中学习经验教训。其实,从别人身上吸取到的失败教训,会比成功经验更宝贵。

所以我想,银监会正是基于这些,提出要更充足的资本金、控制杠杆的利用、确保流动性。另外,我倒觉得银监会提出的新的拨备要求,理念和刚才那三点不一样。当前处于信贷周期的最低点,接下来几年会向不同方向发展,当下对拨备提高要求,是看到將来信贷周期会走快,会产生一些坏账,所以提前做些要求。

当然,各方面会寻求一些平衡吧。一是要确保银行收益是继续不错的,资本收益率不错才能吸收更多的资本金,让将来的规模更大。但同时,也要考虑到整个行业不同领域的不同要求。

东西方文化差异 篇4

1.东西方价值观存在的差异

首先我们要从与自然的关系入手,那便是我们所说的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既然说到这里,我们要明确,我们东方主张的是天人合一,而西方主张的是天人相分,这两者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

中国的“世界观”又称“宇宙观”,宇宙万物乃天地自然“大用流行”演化而来,宇宙(天)与人(物)合二为一。“群经之首”的《易经》认为,“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即所谓“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中国的“人生观”也指“心”性,《礼记·礼运篇》云,“人者,天地之心”,盘古开天地,女娲抟土造人,人与天地之间,存在着血脉亲缘的伦理涵摄关系!宇宙富含着天命、天理、天良、天网、天帝,“心”包括有心性、良心、心眼、心知、心意、心神,“天理”与“心性”,相互鱼贯,融通为一!中国人讲“良心发现”,并非果真“发现”什么外在客观的“天理”,而是指“天理”原本存在于“良心”之中,“天理”与“良知”相互启示,彼此“发明”。中国式的“天地良心”,所昭示的“宇宙与人生和谐如一”,从另一维度,表现了“世界观与人生观的统一性”。因是之故,立于宇宙天地之间的人,可以以其自主的积极性,一方面赋予自然进化的世界以“道德意义”,另一方面又可以以自己的生命,参与自然演进,纵浪大化。

西方世界观认为,宇宙万物乃上帝凭借“自由意志”,花了六天时间创造出来的,“造物主”与“被造物””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这个神圣而绝对的真理,只能由“先知”按照上帝启示,被“先验发现”出来,而不是“经验发明”出来。西方人生观认为,所谓的人生意义,不过完成上帝赋予人的神圣使命。上帝(或“物自体”)属于神圣、不可知的绝对“他在性”,万物则属于世俗、可感知的相对“此在性”,“他在”与“此在”之间,呈现“神人对立”的主客二分关系,神依照“神迹”来主导人或物,人或物必须依附于神——这种以上帝为本位的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婴儿出生,必须到教堂接受洗礼;成人结婚,必须进教堂见证爱情;法院开庭,必须向神圣做出保证;总统就职,必须手按《圣经》宣誓;甚至钞票之上,都印上“我们信赖上帝”(In God We Trust)的显著标志……这种“宇宙与人生乃被造,并遵循着制造者的规则运行”的思维范式,折射出西方“世界观与人生观的统一性”。当然,近代“文艺复兴”所提示的“人文主义”,现代哲学所强调的“存在主义”,其实质,不过是人在“天人对立”的紧张关系之中,开始向神夺回人的主体性地位。

其次,东西方文化中人对变化的态度是不同的。在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人的生活则被“万物不变”,或“万变不离其宗”,“祖宗之法不可变”的精神所笼罩。尽管近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他是在稳定中求进步,求发展。美国文化的真谛在“变化”二字,核心思想是“无物不变”,而且变化永无停顿。在美国人的心目中,变化体现出不断打破常规、不断创新的精神。

第三,在动与静,做人与做事上也有区别。在谈论民族性格的问题时,李大钊先生曾指出,东方属于静的文明,这是有道理的。儒家关心人的主体,偏重柔,主张“明心见性”,求内省及人格完善,以达到德的境界。在道家与佛家的影响下,中国人又讲究“虚静”,“修身养性”,“谦虚自律”,自我压抑。可以讲几千年以来中国人强调如何做人,而不尚做事。做好人成了人生最高理想,而且道德本身就是最高的报酬。西方从古代希腊的海洋文化起,就企图征服自然,战胜自然,争取个性解放;在个人奋斗中克服常规,求变,求动是他们精神的动力,并在做事中发展这一动力,因此“做事”,“有所成就”就自然变成了他们的重要的文化取向或价值观念。

第四是人的天性观。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中国人传统的人性论是性善为本,这种人性论渊源于孔子思想,他指出,“性相近,习相远。”孟子发展了孔子性本善说,注重发扬人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及“是非之心”等与生俱来的善性。“人之初性本善”是中国文化中基本的人性论。影响西方的基督教的人性论是“人之初性本恶”,人们认为自己在上帝面前是有罪的,这就是被西方学者广泛称之为的原罪说。以原罪为起点的西方文化,为改变原罪,人们不断忏悔,设法改变罪的本性,努力超越现世,奋起变化,这就造成西方人求“动”,求“变”的心态。

第五是关于人机关系,是群体,集体主义取向还是个人取向。在群体取向影响下,中国人提倡凡事以家庭,社会和国家利益为重,个人利益在必要时可以忽略,可以牺牲。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极端崇拜个人主义。在西方,个人主义这一重要概念充分体现在以十七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为代表的哲学传统之中。根据洛克的观点,“生物的个体是自然的基本单位”。

第六是时间取向。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儒道两家思想相反相成,二者都主张回归自然,回归过去。儒家思想一直占统治地位,我们可以讲中国是一个传统导向的社会,这说明传统的思想规则、方法等延续至今,为大家认同,变成集体的无意识,而且规定人们的行为。这意味着,在时间上,中国是一个以过去取向为主的社会,或者重视过去的社会。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一切着眼于未来,因此未来取向是他们的重要的价值观念,对他们来讲回归过去如同走向“原罪”,因此后退是没有出路的。

第七我要谈谈自己的看法。首先与我而言,即使是了解和接触了西方文化,我依然喜欢咱们的中国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大气磅礴却又内敛含蓄。价值观方面上中国人大部分所拥有的价值观都是为人民服务,为他人着想的,很少为自己的得失而斤斤计较。隐私和空间来说,西方人更注重隐私与空间,这不代表中国人不在意,中国人讲究包容与开放,我们喜欢将好的东西与大家分享。但是也是有底线的分享,并不是毫无保留的。

2.论述东西方在社会结构的差异

谈论这点就让人想到了层级文化与民主,平等文化。美国等国家的文化都偏向于更加扁平化或更加民主的结构,在这种文化中,无论工作说明书怎么写,工人们都可以为自己和同事考虑不同的责任水平。

东方社会则强调家族及阶级层次。中国人通常认为向上级或是长辈提出不一致建议是不对的,甚至会影响双方感情。3.论述高语情境与低语情境文化的特点及自我的感受

根据“情景”和“内容”的不同组合,可将文化分为高情景文化(high-context culture)和低情景文化(low-contextculture)。高情景文化的特征是:在沟通过程中,只有很少的信息是经过编码后被清晰传递出来的,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重视“情景”而非“内容”,注重建立社会信任,高度评价关系和友谊,关系的维持比较长久。沟通是含蓄的,人们对含蓄的信息非常敏感,个体从早期就学会了准确解释这些含蓄的信息。“高情境文化”在东方文化中表现得较为明显,在西方工业化早期家族式企业中也较为普遍,从通俗意义上可理解为重感情的人际关系;而低情境文化是与高情境文化相地对比而存在的,在现代企业及社会管理中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强调了制度和理性的人际关系。两种沟通与传递信息的方式都有着一定的优点:高情境文化可以更好地传承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仁义泛爱的人文精神;有利地社会的和谐和管理的融洽;而低情境文化可以更好地以制度和刚性的表达来实现秩序与管理的规范性;但另一方面,两种沟通与传递信息的方式都存在着一定缺陷:高情境文化往往过多地注重了人情,以人治 代替法制,在操作上往往缺乏效率;而低情境文化则过多地强调了理性,在执行中又陷于机械与刻板。

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 篇5

一、新课导入:

提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探讨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在探讨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之前,我们先来探讨一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1.神话故事的差异:东方神话中,人物形象大多是人身体,动物头像;如:猪八戒、孙悟空、牛魔王等。西方神话人物形象则与此相反,为人的头像,动物身体;如:狮身人面怪、美人鱼怪等。说明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考虑的视角不同,西方重视人的思想智慧和动物强健的身体。中国文化则从嬉戏观赏等角度创造神话中怪物形象。

2.打招呼的差异: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 “上哪呢?”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而英国人见面会说:“今天天气不错啊!”。

3.告别语的差异:在和病人告别时,中国人常说“多喝点开水”、“多穿点衣服”、“早点休息”之类的话,表示对病人的关怀。但西方人绝不会说“多喝水”之类的话,因为这样说会被认为有指手画脚之嫌。比如他们会说“多保重”或“希望你早日康复”等等。

4.宴请餐饮的差异: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中国人为了显示热情,喜欢给别人夹菜。但是老外却不喜欢要别人给自己夹菜。老外乐于让人自主选择喜欢的食物。中国人去别人家串门的时候都喜欢随处逛,到处看。虽说让客人感到宾至如归是好的待客之道,但老外还是忌讳你在做客的时候在他家里东逛西逛,甚至偷窥他的隐私。同样的,涉及到薪资、年龄等隐私问题我们也不要张口就问。咱们中国人喜欢用筷子,老外就觉得中国人奇怪,拿两根树枝就能吃饭了,而且是能切、能剁、能叉、能碾、能搅、什么都能做。他不 1

理解,他觉得中国人真聪明,手特别灵活。所以老外到中国吃饭一般最怕的就是用筷子,每次吃完饭手都抽筋,因为手实在是太累了。

二、传授新知: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各自的独创性和不同的历史渊源,不能厚此薄彼。体育文化也有东方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两大类别。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特质,使东西方体育文化也必然存在的差异:

1.中西方体育文化精神内涵的差异,(伦理精神——超越精神)。东方社会对等级地位、精神道德的侧重,也对体育运动的审美目标产生了很大影响,导致了东方体育文化把体育运动被赋予的伦理道德视为重点,而忽视身体的外在美。如练武并不是为了伤人,相反而是为了防身、强身健体;强调“点到为止”、“适可而止”。

2.中西方体育文化理念选择的差异,(重文轻武——健全人格)。从整体上说,受中国古代儒家文化为主导。西方人生观是“求价值、谋进取、趋极端”。

3.中西方体育文化价值趋向的差异,(追求“澄心如镜”、“静悟天机”的至高境界——强调通过剧烈的大负荷肌肉训练,来塑造完美的人体形象)。中国体育文化是一种内外兼修、身心并育的养生体育文化,促进了那种采用控制呼吸等方法以获得超自然体验的特殊活动形式(印度的瑜咖、中国的气功等)的顺利发生、发展;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压抑竞技性运动的正常开展。而西方体育文化则是以竞技运动为主要形式,充分强调个性发展,强调更快、更高、更强的竞技体育文化。在古代奥运会举行的数千年间,古希腊人一直保留着赤身裸体参加竞技比赛的习俗,以展示外形的健美和肌肉的发达,就是如实写照。为进一步探讨体育对人体各部分的作用情况,在西方发达的数学、物理、化学、医学、生物学、解剖学、人体组织结构学的基础上,人们企图以“分析”“实验”的认知方式去揭示体育的奥秘,沿着“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的途径不断深入观察和分析,并以此衡量体育的功能,规范其手段、内容和方法,使体育活动向着严格的“针对性”“专门性”的方向发展。

4.中西方体育文化表现形式的差异,(没有形成中国特色民族理论体系——竞争,追求更高更快更强,形成理论体系)。西方体育文化,是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西欧文化。它是在工业生产、市场竞争的社会条件下,以城市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以竞技运动项目的竞赛为特征的一种体育文化。

三、课堂小结:

东西方影视文化差异欣赏 篇6

从《国王的演讲》浅探东西方文化异同

及“达西大叔”的表演魅力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年级:15级 学号:08151203 姓名:戴哲 任课老师:赵颖彩

在BBC档案中,确实存有影片结尾处乔治六世演讲的真实录音。此外处于兴趣,我还找到了片中国王治理中期,参加园艺博览会开幕时的演讲录音。虽然从人物传记上,真实 的乔治六世与“达西大叔”半点不像,但是他讲话时的感觉,在影片中反应的十分逼真,没有半点夸张。可以说如果没有这部影片,不会有很多人想要去了解为什么乔六讲话那么迟顿,在他吐出的每个字背后又会有多少艰辛的努力。

撇开奥斯卡评委会里那帮老学究的口味不管,作为一个影迷,对于《国王的演讲》所获得的四个奖项中,我最无异议就是最佳男主角,这是当之无愧的,在本届奥斯卡所有的提名电影中哪一个男人的表演能货真价实地超越科林.费斯?我为大卫.芬奇的再度失意而遗憾,为《社交网络》的高开低走而偷笑,同时也为《国王的演讲》的“全面胜利”而保留意见,更重要的是为科林.费斯的“加冕登基”而洋洋得意,因为在我看来《国王的演讲》中含金量最高的就是科林.费斯的个人表演奖,也是他的表演让我从这部电影中获得了最大的感动。也让我知道从达西到乔六,其间快有20年,科林.费斯是永远的男神。

对于影片本身,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舞台上,口吃者经常是以大众笑料的形象出现的,人们经常拿他们的语言障碍来开玩笑,甚至是讥讽,没有什么人能理解口吃患者的痛苦,明明有表达的能力却常常招来讥笑,他们的痛苦只有天知道。《国王的演讲》开头乔六那不停颤抖的嘴唇和紧绷的面部肌肉都传神地表达了那种想要表白却无法痛快说出的痛苦,也许不仅仅是痛苦,还有愤怒,这种愤怒源于对自身缺陷的痛恨和无奈。这种情真意切的表演瞬间打动了我,情感的天平立刻倒向了这部平实而又生动的传记片。

中国人喜欢玩象棋,然而象棋里头我觉得最“奥秘”的游戏规则,就是“卒”。卒子一过河,或静或动都再没有回头的路。人生中一个决定牵动另一个决定,一个偶然注定另一个偶然,因此偶然从来不是偶然,一条路势必走向下一条路,回不了头。当乔六还在为哥哥当国王而暗自庆幸时,他不会想到自己却会走上这条内心充满厌恶与恐惧,却又不得不踏上的,不能回头的路。充满坚毅与勇气。我发现,人生中所有的决定,其实都是不回头的“卒”。

一段不熟悉的历史和一群不熟悉的人物,一个平淡无奇的故事和一种遥远的文化体系,无论怎么看《国王的演讲》都极有可能成为一部“大闷片”,但是科林.费斯的个人能力把本片变得生动鲜活起来,这都有赖于他把一位有缺陷的主角刻画得栩栩如生。很多励志电影中的主角都是有缺陷的,如《阿甘正传》、《雨人》,但正是这种有缺陷的角色能够迅速引起观者的注意,同情、感动、振奋等情绪随之而来,这也是这类电影的共同特征。可以说一个有缺陷但又不屈服的角色就是这类电影的全部,前提是要有一个优秀的演员来完成这个角色,科林.费斯无疑令人信服地做到了。

科林.费斯就让乔治六世这个并不出名的英国国王生动而有趣地站立到了世界面前,并且,他的精神和性格,他的爱情和家庭,如平民百姓一样,充满了生活感,于是即使不属于同一文化环境之中,影片所蕴含的生活气息依然扑面而来。这正是《国王的演讲》有别于其他宫廷历史片的重点所在,它讲述的是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但在情感上却是充满现实感和人性化的。一部饱含情感的作品,赢得了奥斯卡“耆宿”们的好感也在情理之中,而让很多人感到委屈的《社交网络》恰恰暴露的是人性和社会的反面,在“名门正派”的“国王”面前,纵然“极客”的武功再精妙绝伦,也很容易被视为“旁门左道”,这就是江湖,这个规矩其实从来都没有改变过,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

东西方跨文化交流中的礼仪差异 篇7

关键词:东方,西方,跨文化,文化交流,礼仪,差异

1 礼仪的概述

礼仪在当前学术界的理解是一定行为和规范体系的综合, 是人类社会的行为价值体系, 是构成社会道德和个人精神准则的基础。对礼仪这一概念, 东西方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 对礼仪的定义也存在众多的不同。

1.1 东方文化对礼仪的定义

东方文化将礼仪看作是“礼”和“仪”两部分, “礼”主要是指态度、行为, 如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礼貌行为和礼节性动作;“仪”主要是指形式、状态, 如社会交往中的仪式, 文化交往中的仪态, 由此可以得出, 传统中国认为礼仪是被人们公认的礼貌仪式和交往程序。中国是东方文化的代表, 早在西周就有《周礼》和《仪礼》的专著, 可见东方文化对礼仪的重视, 经过后世由孔孟等思想家和教育家加以传承, 礼仪成为东方文化的特殊符号, 在日益密切的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 西方文化对礼仪的定义

以英语为例, 对礼仪没有专有的名词, 礼仪分别为courtesy, etiquette, protocol, rite等词汇所共同展现, “courtesy”的意思是有礼貌的行为, 有礼貌的言辞, 这是从行为上表述礼仪;“etiquette”的直接意思为规矩, 后来转化为行动符合礼仪的约束和规范, 这是从规范上表述礼仪;“protocol”原意是指相处的准则, 后来转化为对上级的尊敬, 对次序和纪律的遵守, 以及行为完全符合规程和秩序;“rite”的意思是仪式、典礼。通过对上述词语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 在西方没有对礼仪的专有名词, 但是西方对礼仪规则、礼仪行为和礼仪形式有着更为系统的划分, 进行东西方沟通中应该注意这一特征, 这样才能在东西方跨文化交流中注意到礼仪差异, 进而做到对东西方礼仪的准确应用, 在取得文化和礼仪认同的基础上, 加深、加速东西方的交往。

2 掌握东西方礼仪差异的重要价值

2.1 礼仪是加深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必要途径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我国经济和社会呈现面向世界的态势, 各国人民对中国抱有极大的兴趣和希望, 同时中国也面临走向世界, 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发展任务。当前文化、经济等各项工作中与西方发达国家交往逐渐密切, 如果沿用传统东方文化的礼仪形式无疑会给交流造成障碍, 而采用西方文化礼仪模式难免又存在陌生, 这时就可以看到掌握东西方礼仪差异的重要价值, 有了清晰的东西方礼仪差异认知, 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就能够掌握对方的意愿、思想, 进而可以通过有效地沟通来实践文化深层次地交流, 在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同时, 获得跨文化交流丰厚的利益与价值。

2.2 礼仪是提高西方文化学习的重要手段

西方的文化发展迅猛, 同时西方文化属于世界文化的主流, 中国想要追赶世界就必须学习西方文化先进的东西, 在更好地借鉴西方文化的同时, 加速自身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礼仪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通过对西方礼仪的差异性学习可以提高西方文化学习的兴趣, 使传统、宽泛的知识变得生动、现实而具体, 有助于学习者形成直观的认知, 在巧妙利用瞬时记忆和联想记忆等策略和方法的基础上, 提高西方文化学习的质量, 在进一步应用和实践的基础上, 加速我国文化自我发展和提升。

2.3 礼仪是做好涉外工作的基本保障

涉外工作是东西方跨文化交流中重要的工作, 是服务对外交往, 扩大国际影响的重要工作, 掌握东西方礼仪差异可以实现对东西方两种礼仪更为深刻的理解, 可以在熟悉西方文化和西方习惯的基础上, 尊重西方友人的基础上, 避免不必要的尴尬和失礼, 回避唐突和局促的局面, 在赢得涉外工作佳绩的同时, 体现出中国礼仪之邦的大国风范。

3 东西方礼仪差异产生的原因

从人类学的角度看, 人是社会性的存在, 因此, 人需要与他人和社会进行有效交往, 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在文化中留有重视交往的成分。但是由于社会条件、自然环境、历史发展等方面的限制和影响, 在东西方出现了差别明显的礼仪文化和礼仪形式。例如:中国人对朋友经常嘘寒问暖, 家庭、婚姻、子女都是社交过程中常见的话题, 而西方人对婚姻、年龄、收入等问题非常敏感, 他们认为:这是我的个人隐私, That is none of your business!。在东方文化里, 男士往往备受尊重, 这主要受封建礼制男尊女卑观念的影响。在现代社会, 东方文化也主张男女平等, 但在许多时候, 男士的地位仍然较女士有优越性, 女士仍有受歧视的现象。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 尊重妇女是其传统风俗, 女士优先是西方国家交际中的原则之一。无论在何种公共场合, 男士都要照顾女士, 比如, 握手时, 女士先伸手, 然后男士才能随之;赴宴时, 男士要先让女士坐下, 女士先点菜, 进门时, 女士先行;上下车, 女士在前排等候。东方文化等级观念强烈。在中国, 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 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另外, 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 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 老人帮助照看小孩, 儿孙们长大后帮助赡养老人, 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 密切了亲情关系。在西方国家, 除了英国等少数国家有着世袭贵族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外, 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倡导平等观念。中国人向来讲究含蓄深沉, “温柔敦厚”, “发乎情, 止乎礼仪”, “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提倡以克制的心态发泄欢乐情绪。中国人还强调“有福同享”“、独乐不如众乐”, 注重多人之间分享欢乐、传播欢乐。西方的欢乐文化, 十分注重个人性格的张扬与个人情感的表达。譬如西方的情人节, 纯粹是两个情侣之间的节日, 与其他任何人无关。这个节日, 除了相爱的两个人, 除了爱情, 不需要任何其他的人, 也不需要任何其他的东西来填充或升华。在情理法的中国, 人情味浓厚, 什么事都可以想想办法, 托托人情, 走走关系。这是一种自然保险系统, 人们容易在艰苦的环境下渡过难关。因此在中国, 人事关系极为重要, 生活之中充满天伦之乐。但也容易产生不公正;在法理情的西方国家, 人情淡似纸, 相互之间可说是“鸡犬之声相闻, 老死不相往来”。有什么矛盾, 先讲理, 后上法庭, 简单明了。西方人虽淡薄人情, 却十分讲公正、平等, 即使是一介草民, 只要是真正合理合法, 就是同国家领导人打官司, 他也照样可以打赢。

4 结语

礼仪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 是各区域在不同时间和不同阶段经过漫长积累和反复强化中形成的特殊行为与方式, 研究礼仪要从礼仪形成的内部出发, 对文化、历史加以深刻体会, 这样才能加速对礼仪的把握, 进而做到对礼仪的合理应用。东西方礼仪是世界礼仪的重要部分, 不但存在着表面和形式上的差异, 更在内涵和实质上存在较大的不同,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 中国与世界的交流、贸易、沟通正在扩大, 应该在了解东西方礼仪差异的前提下, 做好礼仪的学习和研究, 达到对沟通和交往更为有效的支撑, 在扩展国际视野和文化修为的同时, 取得国际与东西方交往的主动。

参考文献

[1]张双江.中西礼仪文化在日常交际方面的差异及启示[J].科技信息, 2008, (31) :106-107.

[2]任雪萍.中西方不同文化环境下礼仪的差异[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 2003, (03) :79.

[3]孙迎辉.新“西学东渐”——畅想未来的中欧文化交流[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02) :81-82.

[4]高巍.从恢复“三节”入手, 发挥民俗文化在北京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02, (01) :95.

[5]乌日娜.保护和开发游牧文化遗产从基础做起[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1, (11) :56-57.

[6]贾未舟.龙与God, 文化误读的典例及比较分析——兼议文化交流中核心概念的翻译问题[J].四川兵工学报, 2008, (06) :61-62.

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 篇8

一.中国目前班级管理体制主要是班主任负责制,1.班主任负责制的优点

(1)班级有了责任人,学生有了主心骨。(2)德育有了组织者,教学有了协调人。

(3)常规管理得到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得到监督。

(4)培养了许多教育专家,提炼出很多管理理论。2.班主任负责制的缺点

传统的班主任负责制虽然在过去的百年历史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也还在继续发挥着作用,但是这种在计划经济背景下产生的班级教育管理模式已经与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越发不相协调。班主任一个人主导着班级的教育,一个人掌握着班级教育的话语权,这与现代教育的民主化,决策的科学化也是相悖的。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强调人才的综合素质与个性特长,学校不能把学生培养成工厂车间里的标准件。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成长的综合因素有细致的了解和科学的分析,并根据不同的情况设计培养方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归纳起来,班主任负责制在目前基础教育阶段凸现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育关系不尽合理,教育资源不能得到合理整合,教育力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2)教育概念被曲解,教育被人为割裂,德育工作游离于其他工作之外;

(3)素质教育浮于表层,班级管理缺乏民主观念,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得不到保证;

(4)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难以体现,教育效果大打折扣;(5)因材施教停留在理论上,学生个性化发展无法得到真正落实;

(6)班级文化建设个人主观色彩较浓,不能形成长远的高层次规划。3.矛盾与问题

班主任负责制是上世纪三十年代苏联教育家创立的班级教育管理体制,它是和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管理模式。新中国成立后,照搬了苏联的教育制度,班主任制度也曾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被市场经济所取代,与之相适应的班主任个人负责制所带来的局限性也越发明显,甚至已经成为制约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如何突破这一发展瓶颈,建立一种新的体制,达到解放和提升教育力,成了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一个新问题。4.改进思想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课堂教学的观念和方式在逐步改变。教师必须改变旧有观念,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变知识传授为知能、情感并举,变一言堂为自主互动、合作探究,变培养听话型学生为培养敢质疑、有个性的创新型学生。但是与此密切相关的另一个领域即班级管理体制仍然没有改变。班级管理体制依然是以班主任个人为中心,其他教师与学生少有发言权,依然是凭班主任个人智慧,缺少集思广益、沟通互动的平台。因此实行新课标的同时也要依次为契机探索更合适的班级管理体制。

5.新的实验体制---班级教育小组集体负责制

针对班主任负责制的弊端,钱铁锋在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实行了班级教育小组集体负责制改革,以取代班主任负责制。认为,这项改革使所有教师都在一定的班级承担一定的管理及教育责任,真正使“全员育人”的理念成为现实。

班级教育小组的组成人员有班主任、任课老师、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其中核心成员是班主任和2-3位任课教师,班主任任组长。班级教育小组成员与其他任课教师一起集中办公,采取日碰头、周例会、月诊断的议事方式。在行动方式上,决策后由核心成员分工、分包执行,一般成员执行分配的任务,每位老师牵手七八名学生.有教师认为,这种模式让任课老师组成了密切合作的和谐的团队,并实现了3个转变:心态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理念由教学者向教育者转变,角色由执行者向参与决策者转变。

小组负责制的实践功效

班级小组负责制改革的积极功效,认为,班改从五个方面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1)班改激起了教师的工作热情。

(2)班改提高了教师班级管理意识与能力。

(3)班改提高了教师全面育人能力。

(4)班改提高了教师沟通能力。

(5)班改给班主任(现在是班级教育小组组长)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机会。

二、西方(美国)班级管理体制----走班制

“走班制”是指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力和兴趣愿望选择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不同层次的班级,其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不同,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也不同。另外,走班制学习组织方式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在学生的各种学习生活中,特别是在自主管理、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德育课程中。

1.走班制的特点 首先,“走班”的学科和教室固定,即根据专业学科和教学内容的层次不同固定教室和教师,部分学科教师挂牌上课,学生流动听课。其次,实行大小班上课的多种教学形式,即讲座式的短线课程实行大班制,研究型的课程实行小班制。通过不同班级、年级学生的组合教学,增强学生的互助合作。第三,以兴趣为主导的走班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上课内容,不固定教师与教室。主要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阔学生的思维。2.走班制的优点

从实施效果看,走班制有利有弊:

走班制的积极功效在于:走班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给了学生以充分的学习自主选择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赢得了学生普遍欢迎。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性,起到很大作用。“走班制”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组织方式,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1.学生主体地位彰显。2.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学生的自信心得以提升。4.扩大了学生的交往范围,加大了同学间的相互影响,3.走班制的弊端

走班制的不利功效在于:走班制的初步实施,存在诸多弊端,因为教师换了,有些学生会乘此逃课,还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走班制”当前的突出问题有:(1)分班之前的宣传发动不到位,因此,必需在分层走班之前做好思想工作并适当“铺垫”,让他们确实感觉到分层后,自己犹鱼得水,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和发展。(2)“走班”学生的成绩评价如果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阴影,仅仅是为了“甄别”和“选拔”,那将会极大地损害学生的发展,严重地违背教育规律。在管理和评价学生时,可以将学分制引入进来,打破学年与年级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提供空间。(3)走班制在给学生带来了选课的自由、充分的主动权的同时,也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而不稳定,可能出现选课的盲目性,造成自身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学校有必要在校园网上建立专门的课程管理网络和数据库,新学期前在学校网站上发布下学期的课程设置、课程建议和选课指导,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此外,担任辅导员的教师要多注意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困难和需要,关注对学生的指导。

三“在中国探索借鉴”走班制

为适应高中课改要求,我国部分高中开始推行的走班制教课模式。将班级分为行政班和教学班。日常管理仍在一个固定行政班。学生自由选择上课内容和学习的教室,学生走班后上课的教室为教学班。不同班级的学生,根据自己所选科目的不同到不同的教室上课,需要时自习也会在教学班上。

有些学校将走班制与课改融合,采取“走课制”组织形式,在国家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的8个学习领域、14个学科,设计87个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

上一篇:大学教师的责任与使命演讲稿范文下一篇:2011年张锐锋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