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与成就员工

2024-08-18

企业文化与成就员工(共9篇)

企业文化与成就员工 篇1

——读《企业文化》有感

企业文化是企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提高员工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对内能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和约束力,形成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规范,能使企业产生积极的作用,使企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河北机场致力成为员工学习成长的学校,个人职业生涯最佳的和谐发展场所,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河北机场自成立以来,始终把员工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善待员工。因为企业怎样对待员工,员工就怎样对待客户,有责任关爱之心的员工才是河北机场强有力的竞争武器。当前河北机场已经基本实现了同工同酬,这是全国民航行业的一个创举。员工与机场和谐发展,机场才能长盛不衰。下面,我们需要探讨的就是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和员工究竟会有哪些作用?总体来说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和员工的作用表现在五个主要方面:凝结、引导、激励、约束和润滑。

对于“凝结”作用来说,优秀的企业文化讲求以人为本,尊重客户、更尊重自己的员工,从而在企业中塑造团结、信任的组织氛围,可以强化团队意识,使企业上下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核心价值观念出发有助于企业和员工形成共同的目标与理想,员工与企业结成命运共同体,员工把自己的岗位看成是实现共同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企业的新主人翁。

“引导”的作用是将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使员工对事物的评

判形成共识,形成共同的价值目标,决定企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标准,这些方式和标准既可以指导企业决策者进行正确的决策,还可以指导企业员工采用何种方法从事自己的工作。同时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决定着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良好的企业文化会促使企业从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去制定企业的发展目标,而目标一旦确立,企业员工就是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展开工作。

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使企业的价值和员工的自我价值高度统一,而马斯洛需求理论指出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的最高精神需求的一种满足,这种满足必将形成强大的“激励”。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中,企业与员工、上级与下级、员工与员工之间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特别是企业对员工的关心,员工会感到受人尊重,进而产生强大的自信心,对工作会表现得更加积极和热情,更乐于发挥创造性。另外,优秀的企业精神和良好的企业形象对企业职工有着极大的鼓舞作用,特别是企业所倡导的价值取向被外部社会认可的时候,员工会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他们会加倍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维护企业的荣誉和形象。

企业文化的“约束”作用主要体现在制度约束和道德伦理约束两个层面。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内容之一。企业制度是企业内部的法规,企业的每一位成员都必须遵守和执行,从而形成约束力。企业的道德和伦理是企业文化核心价值取向的下限,如果员工违背了企业道德和伦理的要求,就会受到内部舆论的遣责,心理上会感到内疚,同样会对员工的行为形成一种有效的约束。

确切地说企业文化是每一个企业中必不可少的润滑剂。在现实生活中,企业各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由于各种原因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甚至是摩擦,解决这些矛盾、避免这些摩擦就需要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来进行润滑,比如说:信任文化的建立,可以使级别不同、背景不同的员工便于拉近彼此的距离,减少交流障碍,塑造开放心态。“怀疑和不信任是真正成本之源”,德鲁克先生也曾尖锐的指出:“相互猜忌是组织中的瘟疫”。

以上谈到的就是企业文化之于企业和员工的五种作用,紧随其后的就是如何能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这些作用?

回顾很多企业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企业创建的初期虽然没有显性的企业文化表象,但实际上企业上下是高度一致的:面对巨大的商业机遇,企业和员工下意识里选择了近乎一致的价值取向,这时候的企业价值和员工自我价值紧密结合,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令人向往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成为企业走向成功,员工取得成就的必要保障。而当企业发展了,取得初步的成就了,创业时的员工也小有所成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发现,创业时的激情难以重现,企业和员工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甚至分离,企业文化陷入一种混沌状态。这个时候管理者苦恼,员工也苦恼:过去的激情哪里去了?其实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激情永远是短暂的,激情过后我们的企业需要的是理性——着力打造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体系。

企业文化建设说起来简单但真正能够做好确实不易,简单地说企业文化建设分为““知、信、行”三个阶段。

如何让员工更好的了解并学习企业文化?“知”这个阶段最为重要——对于企业来说就是要做好企业文化的导入工作,主要是进行企业文化的宣传贯彻,使得员工了解并认识企业文化,让员工有规可依、有章可守。如:企业文化手册的形成与发放,让员工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取向、企业的经营理念及员工岗位规范等;制定企业文化相关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或者将一些与企业文化建设相关的活动书面化、制度化;建立畅通有效的企业文化宣传渠道,进行大规模的企业文化培训和宣讲,并对宣传效果进行考核;举行企业文化知识竞赛,强制学习并牢记企业文化的内涵等等。但这个阶段,员工表面上遵从企业文化的要求,表现出与文化相一致的行为,但内心却并不一定完全接受,他们的行为反应只是一种权宜之策。

如何增强员工的认同感,这就需要进行“信”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应该在继续加强宣传贯彻的同时,要培养团队意识,加强沟通与协作,密切员工之间的联系,培养员工对集体的好感、对企业的好感,从而使员工认同企业文化。如:通过健全公司内部沟通机制,为各部门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为建设公司范围内的团队打好基础;坚持以人为本管理下属,及时激励和表扬,激发引导下属的热情;围绕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举行各种集体活动,如拓展训练、公司典礼、主题晚会、经验交流会等。这个阶段,员工接纳企业文化是自愿的,不是迫于外在的压力。他们表现出与企业文化相一致的行为,不是权宜之策,而是来自内心情感的变化。

但这还远远没有结束,要是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真正的扎下根来,还需要在“行”的阶段下功夫——在这个阶段,企业应该巩固前期成果,使企业文化理念植入员工自觉践行的价值观,并且在长时期内,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文化进行必要的调整。比如:企业需要帮助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使员工的发展与公司相一致;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固化企业的核心价值取向;管理者带头表率;及时树立模范典型,深入破新并推广工作中的典型事例;举办企业文化相关活动时,尽量为员工提供参与的机会。这个阶段的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既不依赖外在的压力和规定,也不依赖自己与集体、与他人的关系,而是出于自己的信念。员工固化了公司的文化理念,其所表现出来的与企业文化相一致的行为会更稳定、更持久。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企业文化如何成就员工,员工与企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成就有两个方面两层的意思:

一、企业成就员工,使员工得到锻炼,更加富有经验;

二、员工成就企业,员工有一定的物质回报给企业。

由上可以看出两者是互相成就的,其实企业成就是发展壮大和生产,员工成就是学习、薪水和机会。

优秀的企业会给员工带来什么?企业会给员工提供更好的职业保障。企业是员工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企业的管理让员工成长。

优秀的员工又会给企业创造什么?客户忠实度取决于员工与顾客的良性互动所建立的情感纽带——每次服务都超过顾客的期望。员工油然而生的激情帮助企业与顾客建立长期而紧密的关系,继而确保

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员工的精神就是企业的精神,员工间的氛围决定企业的发展氛围。员工的凝聚力成就企业。

企业文化与成就员工 篇2

1 员工成就感的形成

企业管理者的思路决定企业的出路。于此同时, 企业的出路又决定于企业员工的付出。企业管理者的蓝图需要全体员工去描绘去实现。企业靠奉行低投入高产出的企业盈利原则, 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产、营销以及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需要后勤服务方面最基层的办事员去一件一件地落实, 为生产和营销提供各项技术管理支撑, 并形成信息反馈上一层管理者。这个庞大的最基层的员工队伍中的员工们工作勤恳卖力, 会使企业蒸蒸日上。企业获得效益赢得荣誉, 作为管理者有成就感。但作为最基层的一般员工也因自己为企业做出了相应的贡献更有一番成就感。这时候, 作为相应层次的管理者, 要赞美和夸奖员工。各级管理者要不失时机地对相应的下属员工进行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使员工觉得自己的付出并没有随着五加二和白加黑而付诸东流, 而是因受到上层管理者的夸奖和肯定, 形成了一种成就感。

2 维护员工成就感的措施

2.1 管理者要时刻关注属下员工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态度, 而不能认为只要属下完成了工作就了事。

如果属下员工的工作质量非常出色, 却不被上司注意, 长此以往这些员工就会觉得实在没有必要如此地卖力工作, 认为这项工作完成得一般还是出色与他们的关系并不是十分密切。反正完事就了事, 于是, 下属们的工作质量就会慢慢地下降。因此, 管理者必须通过绩效工作管理奖励到位。

2.2 消除一般员工认为的:

“这个工作做好了成绩是领导的, 做不好责任是自己的”这个误区。作为企业的一员, 不管是哪一级管理者或是哪一名最基层的员工, 凡是工作

2.3 激励员工多干事, 干好事。

作为每一位企业员工都是有上进心的。尤其是当前形式下的企业员工, 喜欢表现自我、超越自我。都希望在原来的基础上取得新的成就, 更上一层楼。那么, 作为上司层应随时掌握员工行动作为和思想动态, 适时为员工的行为偏差予以纠偏, 适时将员工行为亮点予以赞扬和肯定, 毫不含糊, 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 让员工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 只要多干事干好事, 就会多报酬多收获。

2.4 提高员工自信心。

员工自信心的提高, 会使自我把握能力加大。会使低岗级员工内心产生一种能动的力量, 促使个人向完善发展。通过对职工的业务培训提高工作技能, 为员工能做事能做好事打下成就基础。

2.5 用心关顾员工, 使员工尽职履行工作责任。

在工作中下属员工在犯了错误做了错事之后尽快地了解错事原因。假如管理层熟视无睹, 不加以斥责的, 就有可能使下属缺少警惕性, 很可能还会重蹈覆辙。但不能因此而怀恨在心。要对员工充满爱心, 深究造成失败的原因, 并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促使员工深刻地反省过错。这样下属员工才敢于做事, 敢于承担责任, 敢于纠错, 敢于成才。

3 员工成就感的期望值

造就职工成就感, 在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惩罚过错的同时, 不失时机地适度而有效地给予有贡献的员工奖励, 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和保持下属员工的工作能动性和积极性。运用这种方法, 可以是管理层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通过企业内部严格有效管理, 营造充满和谐气息的民主氛围。员工们都用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和主人翁责任感始终如一地树立自信, 发挥潜能, 做好各项工作, 使员工不断地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

摘要:本文就企业员工的成就感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了维护员工成就感的措施。

关键词:企业员工成就感,措施,期望值

参考文献

[1]张全栋.培养员工成就感的4个要点[J].现代企业教育, 2010 (23) .

[2]钟兰花, 徐莹芝.员工成就感是重要指标[N].绍兴日报, 2012-09-20 (002) .

感恩员工才能成就企业 篇3

不管怎么变,这个社会有几个标准是不能变的。你是不是一家好企业,这是不可能改变的,你是不是有一群真正算是人才的员工跟随你,这是不能变的。有了这些东西之后,企业的战略才能真正地得到执行。在我们企业内部这叫:一群人、一辈子、一件事。这是我们企业的核心文化,要不你就别进来,进来了就准备好跟这群人一辈子把这件事干好了。

做企业,认真是一个必须的态度。我很认真,特别玩命,不玩命不可能这样:大周末的,家和孩子都不管,一直在这儿跟大家琢磨。工作强度一点也不小,但我心态上是放松的,因为我认为做品牌就是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参与的人越多,游戏就可以越大;这个游戏大家玩得越投入,它就可以玩得越久。做品牌,用玩游戏的心态去参与,这就是我坚持多年的方式。

玩最重要的是什么呢?企业内部怎么玩?大家老说好像这个事讲着容易,干起来不容易。但是我觉得只要有好玩的心态将事情干起来就好,当然有三点游戏的智慧大家一定要掌握。

游戏的第一个智慧是投入,不是你投入,是跟着你玩的那群人投入。最可怕的企业家心态就是自己认为这个游戏特别有意思,他就想当然地认为别人也一定觉得好玩。我们老板往往都愿意制订游戏规则。比如今天开完会,有人肯定想,我一定要回去怎么做,然后我找一帮人怎么做,告诉你再这样肯定做不成。一个真正好玩的游戏,不是你认为有意思的游戏,而是人人参与设计的游戏。因为人性有这样一个本质,每一个人都会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而努力。只要在制定之初,大家都参与设计了的游戏,才有玩下去的可能,所以制定游戏规则时一定要打破传统的意识。

游戏的下一个重要要素是学习变换规则。一个游戏能玩久、玩好、玩大,规则的变换很重要。这里不是说某一项具体的规则,而是说这个游戏的玩法。别说时代变迁了,就是没有时代的变迁,一个企业一直要按照一种方式这么玩下去,员工天天干着基本上差不多的事,下边没有空间,旁边左右没有空间,也够恐怖的。一个陈旧老化的游戏规则,让参与者没有玩或者玩下去的动力,这也是留不住人最核心的原因,所以你一定要打破这块天花板,不断地变换玩法。

企业成就员工读后感 篇4

几年前在别的同事那里曾听说到过这样一段话:“作为员工,你应该明白:是公司成就了你,而不是你成就了公司。聪明人会在公司伟大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的价值会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增值。而且,如果你的的确确做得够好,那么在你推动公司发展的同时,你自身的事业也必将获得伟大成就。”

《企业成就员工》我是一口气读完的,我的心已经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让我明白了自己和公司的关系,也为自己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正确树立提供了帮助,使我受益匪浅,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职业人士。一个人从初接触一个行业到成长为职业人,期间需要一个漫长的学习和磨练的过程。正如一块没有加工过的木材,需要经过精雕细琢才能成为一块栋梁之材。此书较全面地为我们揭示了一个人怎样从一位普通职员成长为一名德才兼备的职业人士的过程,读后使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

中国有句古话:“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员工如毛发,公司如皮肤,两者相互依托,共荣共辱。

在充满各种挑战和机遇的时代,很多无视公司培育而又过于急功近利的职业人都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是公司成就了你,而不是你成就了公司,如果公司不为我们提供展示自身才能的广阔平台,如果没有公司长期以来为我们提供坚强的后盾,如果没有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为我们创造种种机会,那么我们很可能一无所获。人活着就要有目标,否则人生就会像失去坐标的航船一样迷失在人生的海洋里。任何一家致力于持续发展的企业都有其特定的发展远景。只有在个人发展目标与公司远景相统一的前提下,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最终实现个人事业与公司事业的共同发展。

公司给了员工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任何一个岗位,都肩负着一定的责任。什么是责任?责任并不仅仅停留在嘴巴上,无论多么完美的表达都不如在实践中做件有责任的事更有意义。真正有责任感的人能够经得起任何实践的考验。每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要认清责任,履行职责,不能充分履行职责的人也不可能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身为公司的一员,不管在哪个岗位,都担负着一定的责任。因此,在碰到困难时要勇于去面对,而不是逃避,只有这样,你才能在工作中锻炼自己,才能在工作中提升自己。而工作并非老板和上司压在我们肩上的重担,而是我们实现事业成功的必要途径。身为企业一员,每位员工都有责任促进公司的成长,在问题面前逃避责任往往意味着将自我提升的机会拱手放弃。把公司的未来发展看成是值得自己奋斗的事业,这是对公司真正的忠诚。独立思考既是一种能力的体现,也是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的体现。当员工和公司朝着同一个方向迈进时,公司的发展就会势如破竹,激流勇进,与此同时,为公司发展付出努力的每一位员工都会实现自身价值。

有一句我很喜欢的广告词:“人生就像一场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公司在我们的人生中就是一道风景,我们应该做的是保持一份好的心情,在实现公司与自身价值的同时体会美好的人生。公司对于我们来说,它为我们提供了起码的物质保障,是我们生存的依靠。当我们衣食无忧时,我们就会重视自身价值的体现。在自然界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决定了一个弱小的个体在社会的旋涡中必将被吞灭,唯有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寄托于一个集体,才能实现一个集体的理想,从而间接地实现个人理想。从这个方面来看,公司为我们实现梦想体现价值提供了平台。据统计,一个人一生有1/3的时间是在工作中度过的,我们在公司的时间不少于在家中的时间,换言之公司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在家中就会有温暖,就会有快乐,同样也会有悲伤与失落,用一句话归纳就是公司充实丰富了我们的人生,让我们时刻有家的感觉。我们对于公司而言,又如同巨大机械上的一个零件,要想机械正常运转,每个零件就要相互配合,共同作用。可能很多人认为自己位置卑微,在公司中的价值不大,然而美国历史上最惨烈的航天事故,就是因为一颗小小螺丝钉的松动,使这个耗资数十亿美元的工程毁于一旦,你能说一颗螺丝钉不重要吗?我们要做的就是发挥好自己的作用,成为公司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企业文化与员工素养 篇5

企业文化,是运用文化的特点和规律,以提高人的素质为基本途径,以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为原则,以培养企业经营哲学、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等为核心内容,以争取企业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应当说,企业文化是企业中的一种“软管理”方式,它是一种“软约束”,这与企业中的规章制度、奖惩制度等“硬管理”、“硬约束”是不同的。企业的“软管理”方式是意识形态在企业中的具体表现,反映了企业员工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和逐渐形成的工作态度,又称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或企业文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从本质上说,它包括企业职工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思想意识和工作态度等。

第二、从形式上说,它包括企业的各种文化教育、技术培训、娱乐联谊活动等。 企业文化就是这两个方面内容有机联系而形成的企业精神风貌。企业文化所反映的这种管理方式,着重强调企业内部各成员的行为通过价值取向来进行优化控制。对此,美国劳伦斯等人把美国企业文化的基础归纳为目标、共识、贡献、一体、成效、实征、亲密、正直等八种基本的价值观。

总之,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宝贵精神财富。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变化,有更好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二、员工素养是企业文化形成和提升的基础

员工素养,即员工素质,包括员工的思想素质、业务技术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等。企业文化正是通过企业员工的素质体现出来的,企业文化形成和提升的过程也是员工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1、员工思想素质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基础。企业员工如果对企业文化认同,就会产生一种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风雨同舟的归属感。而一个企业的文化也就是依靠职工的这种精神不断形成和提升出来的。员工思想素养高低、个人人格如何,直接决定着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对企业来说,当企业的日子好过的时候,这种精神的价值一般不会被体现,但当企业面临困境的时候,企业的任何带有硬约束的“物质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都将显得无济于事,员工凭借自身素质和企业文化的熏陶,与企业同生存、共命运,最终将渡过难关。

2、员工业务技术素养是企业文化发展的前提。员工业务技术素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创新的能力如何。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企业创新发展的一种体现,一个企业要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产品、服务、宣传等方面必须走在同行的前头,人后亦步亦趋,就会被市场所淘汰,这就要求企业员工的知识结构、业务技术结构等必须与时俱进。这也是企业做强、做大的一个根本保证。

3、员工职业道德素养是企业文化广泛传播的保证。企业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企业向外界的一种宣言,企业形象如何,企业文化至关重要。而员工的职业道德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文化或者说企业形象的高低。职业道德除去有个人素养原因之外,重要的是源于传统而由历史形成的,虽没有强制的约束力,但却是大家愿意普遍遵守的内在约束力,这本身就是企业文化的作用。

4、员工素养与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同步进行。企业文化和员工素养同属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软管理”,两者之间是本末关系,文化是企业针对市场的一种经营理念,而员工素质是文化有生命力的保障。在企业的软管理中,二者必须兼顾不可偏废。企业文化并非空中楼阁,无论怎样好的企业文化,无论企业采用怎样高明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员工没有良好的素养,这种文化就难以推行,也不会为市场所接受。同样企业员工有良好的素养,但没有先进的企业文化引领,这些素养也难以发挥作用。

总之,员工素养是企业文化的基础,换言之,是企业文化的载体,企业文化能否深入人心,为市场所接受、所容纳,表面上看是企业文化的卓越,实际上是员工的素养在起着根本的作用。因此两者必须同步建设,那种只注意企业文化建设而忽视员工素质培养的做法是错误的。

三、大力加强员工素养培养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要使企业员工拥有良好的素养,以便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打好基础。要建立开放科学的组织管理平台,特别是在企业内部要建立起能者上庸者下的体制。要充分体现民主管理思想,形成鲜明的特色。要理顺物质利益关系,科学设计硬管理制度。只有这样,通过制度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才能使员工的积极性得到调动,使他们的思想素质、业务技术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等得到不断提高,保证企业文化的提升。

第二、以人为本。提高员工素养不能只停留在口头教育和书面的宣传上,要切实实行“人本管理”。在理顺员工与企业的关系上,给员工可以参与管理的权限,使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和依赖感,让员工真正地以主人翁的姿态为企业工作。

第三、搞好利益分配。要通过合理的岗位设置和分配制度,真正体现能者多得的原则。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竞争的氛围,只有在这种氛围下,员工才会自觉地学习钻研业务技术知识,以提高业务技术素养。

企业文化与员工的关系 篇6

21世纪的市场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人才,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优势,企业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吸引企业员工建立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念,生成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使企业具有更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民营企业相比其他类型的企业更需要利用企业文化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实现人才的价值。企业不仅仅是一个单纯赢利性的组织,还是一个人们实现自我价值,寻求精神家园的社会机构;员工不仅是企业发展资产或财富的“经济人”、“工具人”,而且还是具有多方面需求和发展能力的“文化人”。民营机经济是老百姓经营的经济,从企业主经营者到员工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企业住的私有权观念,员工的“打工”意识表现的相当强烈,个体意识突出,在利润利益导向之下,争权夺利散乱无序现象严重,企业员工具有很大的流动性,使得企业很难吸引并留住人才。因此,实施企业文化战略,构建独具个性的企业文化,从而形成有利人才脱颖而出和创造性发挥的文化氛围是解决当前民营企业人才问题的最有效方式。

“企业文化对员工来说是一种待遇。”优秀的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可以满足作为“文化人”的员工的多种需求,可以使企业的全员对企业的目标、准则产生一种“认同感”、“使命感”、“自豪感”,潜意识的对企业产生一种强烈的向心力,形成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观,从而能够为企业吸引并留住大批有用的人才,

2、企业文化是一种方针

企业文化不是工厂的模具,造就企业的一个又一个一模一样的员工,让企业员工一切行为循规蹈矩,整齐划一,凡事谨慎,互相参照。建设企业文化,实施文化战略最根本的就是要培育员工一种思想、一种精神;培育企业一种适应性氛围,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去接受企业,赞同企业,维护企业。这种文化氛围明确表达或暗示了企业反对什么和禁止什么,支持什么和鼓励什么,宣扬什么和传播什么。它重在发挥集体个性和智慧,是发散员工的思维,而不是限制员工的思维。它要规范员工的集体行为,但不是规范行为细节。它对员工行为的规范不是为了规范而规范,而是通过超文化积累形成集体无意识。其实质就是注重企业的集体无意识理念,通过长期的过程,使员工获得集体无意识的遗传基因,达到企业管理的自觉自动的效果。

3、企业文化是一种学习氛围

企业文化与成就员工 篇7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对客观事物的现实反映, 意识的存在会对事物发展进程起到巨大的促进或阻碍作用。所谓安全意识就是人多种意识当中的一种, 是人所特有的对安全生产实现的心理反应, 是人的大脑对安全的认识和理解而产生的各种思维, 是公司领导到每一位员工对企业信息安全方面的认识和理解, 它和安全认识紧密联系, 其核心是安全知识, 没有安全知识就谈不上安全意识。人的安全意识的实现既要通过思维来获得, 也要通过感知来获得。安全意识对生产活动、进行安全操作有调节作用;反过来, 生产活动也影响着人的安全意识的形成。

要解决公司存在的问题, 仅仅靠技术手段和制度约束是不够的, 必须发起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上的变革, 才能奠定公司长远发展的文化基础。公司的价值观要能够深入人心, 使广大员工产生共鸣;注重个体成长, 营造轻松、关爱、严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让员工从内心认可公司是自己的依靠。

实践证明, 企业文化既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内容, 又是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就一头抓住了发展先进社会生产力这个基础, 另一头抓住了发展社会先进文化这个枢纽, 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有利于促进全社会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 从根本上说, 有利于服务社会、服务职工。一个企业如果没有灵魂, 就不会有活力, 更不会有竞争力和战斗力。

为了提高安全意识, 我们就要从安全知识着手。这些知识可以表现为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体系程序、安全图例图画和技能教育等。我们在日常生产活动中利用这些知识来指导和约束生产行为, 并对生产活动中的偏差和事故案例产生感知, 从而反过来增加了员工们的纠偏知识和预防知识。我们在工作中只有有了安全意识, 才能决定我们的工作行为, 长期严格地利用正确的安全知识来指导行为, 并形成习惯,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安全行为习惯。因为我们知道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的素质、素质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用我们良好安全意识来掌控我们的命运。安全意识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其中安全知识或安全信息贯穿着安全管理的始终。以下我们系统地分析一下如何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一是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 从思想层面上提升员工信息安全意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而是在直接碰到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也是这样, 它应该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增值开发, 否则企业文化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 也就没有生命力。增值开发就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借鉴, 弃其糟粕, 取其精华。在增值开发的过程中, 要使员工产生强烈的主人翁意识, 促进其从思想上主动维护好企业的信息安全。

二是发展灵活多样的形式, 从工作层面上提升员工信息安全意识。与国外企业相比, 我国企业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相对薄弱, 对企业员工的信息安全培训形式相对单一, 更为严重的是部分管理者甚至认为这种培训一次就够了。仅仅是将枯燥的条条框框翻来覆去的宣传, 采取单一而又枯燥的填鸭式的课堂培训, 员工不但不会去理睬, 还会觉得非常反感。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应该发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方式。例如:信息安全意识Flash短片, 信息安全手册, 鼠标垫, 海报, 电子报等形式, 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提高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只有提高了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水平, 才能真正地提升整个企业的信息安全水平。

三是构建全面立体的体系, 从体制层面上提升员工信息安全意识。“无规矩不成方圆”。目前, 中国企业中绝大多数缺少全面化、立体化、全过程的员工信息安全意识的体系建设, 对员工信息安全意识方面的培训具有随意性, 为此, 亟需建立这方面的体系。提升企业员工信息安全意识这项工作不是一朝一夕, 三分钟热度就能完成的, 要有体系的规范, 有制度的约束。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 构建符合自身需求的员工信息安全意识的体系建设, 从体制层面对提升员工信息安全意识提出客观要求。

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力保证。企业文化建塑的根本目的, 就是用文化力激活生产力, 增强凝聚力、执行力和创造力, 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人类因梦想而伟大, 企业因文化而繁荣。”一个成功的企业, 必须致力于企业文化的建塑, 必须千方百计地提升企业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 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才能实现全面、快速、可持续的发展。

摘要:面对当今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发展,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个新的课题——企业信息安全, 而这个课题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员工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 本文从如何把企业员工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这个角度指出保护企业信息安全的一条道路。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信息安全

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与成就员工 篇8

摘 要:在政府倡导创业的大洪流中如何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关键在于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行为管理之间的有机结合。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向心力”、“凝聚力”,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有效的整合企业中的人力资源。企业发展需要企业多部门谢婷合作,企业文化在其中作用更是重要。员工行为作为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清楚地反映着企业文化的熏陶效果。文章着重探讨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行为的交互性影响,深入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旨在为企业提高员工工作及积极性、规范员工行为、提高工作效率提供借鉴。

关键词:企业文化;员工行为;相互关系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0-0037-03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企业之间的竞争以不单纯是人才、物质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正在从有形的物质向无形的文化转变。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注重“攻人先攻心”的企业战略,企业文化建设随之成为企业发展战略不可缺少的关键。文化是一种软实力,这一点在企业发展中更显突出,企业文化与人才、设备等硬实力相得益彰。因此,关于企业文化与员工行为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各界学者的关注。本文意在通过对企业员工行为的分类解析,梳理现代企业中文化建设与员工行为的关系,希望能以研究助力企业调账企业发展战略,更新思想,切实看到企业文化建设对员工积极性的积极影响,切实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1 优秀企业文化的内涵

1.1 统一的价值导向

1.1.1 朗上口的企业口号

“Nothing is Impossible”是耐克的宣传口号,他在让人们记住了耐克这个品牌同时,也是企业员工行为的警示。他不单单是一句口号,而是代表着企业的文化精髓。“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这样的企业文化激励着企业员工不段进步,创造更多、更好的价值。再比如麦当劳,“更多选择,更多欢笑”,到“常常欢笑,尝尝麦当劳”,再到如今唱满全球的“我就喜欢”,短短几年,麦当劳的广告音乐不断在人们心目中打榜流行。根据企业的文化理念,浓缩成一句有代表性的口号,让每个员工一进入企业就对企业的文化刻骨铭心,时时刻刻提醒着他们。也成为企业的广告,让人们因为一句口号而记住一个企业。

1.1.2 良好的价值观

企业口号不能代表企业文化,他只是企业文化对外宣传的一种表现形式。企业价值观才是一个企业的生命力所在。正确而积极的企业价值观具有强大的导向作用和凝聚作用。他引导企业每个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企业文化的价值观一旦确立,就形成了一套自发规范系统,这一系统以企业价值观为唯一衡量标准。

企业员工的任何有悖于企业价值观的行为,都会受到这一系统的约束和纠正,将员工行为自发的引领到同企业行为相一致的轨道上来。良好的价值观在员工间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凝聚力量,是员工产生归属感,自觉将个人目标融于企业整体目标之中,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思科副总裁林正刚先生表示,企业的价值观应得到每个员工的认同和学习,这样的价值观才是有效的价值观,才能发挥它的引导作用和凝聚作用。思科讲求“从正面看问题”,且“不断学习,自我提高”,认为挑战是机会,失败是机遇,以员工间的竞争来评价其价值。这样的价值导向给企业带来了活力。我们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要借鉴那些成功企业的经验,追求卓越。

1.2 领导行为

企业领导者以建立他人对自身的追随关系在领导过程的每一不同阶段依据当时的情景做出判断而做出的具体作为被称为领导行为,是一种群体中的个人行为。领导行为并不总是有效的。他要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有效的领导行为才会导致领导这一现象的产生,这一现象即是领导行为作用于企业员工的结果。这种结果的好坏取决于领导的艺术。

领导行为根据组织和体贴分类,分为高组织高体贴、高组织低体贴、低组织高体贴、低组织低体贴四种类型。根据这四种领导行为,我们可以将领导艺术分为命令型领导、魅力型领导、授权型领导、教练型领导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领导模式,在领导行为上表现出不同的侧重点。

命令型领导对于被领导者给予明确的指导并近距离监督,组织能力较强、但对员工的行为表现缺乏观察力,体贴度不够;教练型领导鼓励被领导者自主决策,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情,关注员工行为上的不完美,给予适当的指导却不做明确的指示;授权型领导将工作要点分配下去,由员工自主决策并执行,不主动关注员工行为动向,而是等待员工汇报工作;魅力型领导对于被领导者进行监督、指导、倾听、鼓励和允许试错,并鼓励对方参与决策。他参与组织员工行为,同时注意观察员工在执行工作中的行为表现,给予适当的纠正和鼓励。不同类型的领导艺术代表着不同的文化主张。魅力型领导风格的人更容易受到员工的喜爱和尊敬,也就更利于掌控和指导员工行为。

1.3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从政治的角度来看,作为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倡导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物质资源是有限的,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却是无限的,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去创造无限的价值,对人才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在知识已取代劳力和机械成为生产的资本,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应以人性需求为中心,将文化管理回归到人性为主的本源,倡导尊重员工个人的尊严与自我实现的管理风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才是企业文化建设得以实施和取得认同的关键。

1.4 适宜的工作氛围

工作氛围是指在企业或单位中能够被其成员感知并认同的慢慢形成的独特软环境,一般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即包括办公设备、休闲场所、室内结构、室内装修、环境绿化、仪容仪表等有形的、可以用眼睛看到的东西。

俗语有云,赏心悦目的办公环境和先进的办公设备更容易使人心情愉悦;精神环境即包括员工关系、领导关系等无形的、可以被感知的东西。融洽的人际关系能够对员工的心理产生巨大的能量,提高其工作积极性。相反,若企业没有融洽的企业文化呢则可能使员工丧失归属感,缺乏工作积极性。积极而又轻松的工作氛围才是我们文化建设追求的目标。

1.5 健全的员工行为规范准则

企业文化之所以能起到约束员工行为的作用,单靠软环境的支撑是不够的,健全的员工行为规范准则必不可少。就像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和道德准则的约束一样,企业内部也要有一套健全的“法律”。它是约束员工行为的标准,让员工的行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员工行为规范准则一般会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语言等作为明确的规定。员工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休息中,都应按照员工行为规范准则的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有良好的工作氛围,有魅力型的领导,有良好的价值导向,人们会自然而然的要求自己遵守规章制度。

2 员工行为分类解析

2.1 工作行为

作为员工行为重点的工作行为是企业依据每一岗位的具体特点对相应岗位任职人员提出的工作要求与任职条件。更是有效测量员工与岗位职责适配度的重要依据。工作行为一般分为在岗行为与流动性为。

前者是指某一岗位员工在完成公司交与的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行为,一般囊括了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工作表现、档案管理、公共财物的保管实录流程等。流动行为则一般指员工的招聘、晋升、辞退离职等动态行为。

2.2 形象行为

形象作为员工的外在表现显得尤为重要。包括员工仪容仪表行为举止等在内的外在形象直接体现了企业形象。部分企业会统一着装安排员工穿着工作服以统一企业文化,这一选择通常适合律师等较为正是严肃的职业。大部分公司会放松对员工统一着装的要求。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提倡创新与包容的从事第三产业相关的公司更注重员工着装的自由与多样化。

此外,如女性妆容与男性员工的整洁度也是一项重要的形象行为,整洁的外表干净的妆容会在内心给予员工宇哥积极的暗示,得体的谈吐与举止也是对企业整体素质的反映。

2.3 语言行为

此处的语言行为主要侧重于员工在工作礼仪与商务沟通技巧。就整个国家层面而言,提倡普通话,提倡吐字清晰、语气真诚、语速适宜、语义明确等。

尤其在商务沟通中讲究说话的艺术,与人沟通时表情达意准确,不卑不亢,用词简练易懂,正确对待同级之间、上下级之间,以及个人与公司之间的关系,懂得在各种场合的恰当用语。正确的语言表达配合恰当的沟通技巧将会对工作效率事半功倍。

2.4 社交行为

社交行为一般是指企业员工在与企业之外的其他企事业单位或个人进行工作上的沟通与接洽时应当留心的行为。社交行为作为公司对外所表现出的行为通常充当着公司的门面。更是体现着企业对外的企业文化。员工作为企业的一份子,在对外接洽时一言一行时刻代表着企业文化,因此更应注重自我言行。如接待客户及其他来访者主动热心,访问他处时提前预约,做事守时,无论何处进门先敲门。待人接物双手递交或双手递出。并且现代社会信息的重要性愈加体现,商业机密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企业员工应遵守相应的保密义务。

3 企业文化与员工行为的关系分析

3.1 适宜的企业文化有助于规范员工行为

3.1.1 规范员工行为

积极的企业文化可以良好的引导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如上所述,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会对员工的工作行为、言谈举止、社交礼仪等作出相应界定,给出适当的规范。并辅以恰当的培训,当员工一旦将这些规范内化就会在日常工作中自觉遵守。当企业已经将诸如办公设备等办公环境中的物质基础全部满足,企业工作制度完善后就应当注重企业的上层建筑——企业文化的构建。给员工以行为指引,更好地完成企业经营目标。

3.1.2 提高工作效率

适宜的企业文化将会切实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标准,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企业文化不仅对员工行为有规范指导作用,更明确的宣传了企业的价值观和荣辱观,使员工将个人的价值融入到企业价值之中,将企业目标作为个人目标去奋斗。工作态度、工作心情都有了很大提高。因此企业文化在规范员工行为的同时,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

3.2 规范的员工行为有助于宣传企业形象

企业员工的行为一方面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影响,另一方面员工行为又会不断推进企业文化的相应改变。员工行为与企业文化之间的互动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员工是企业的员工,依托于企业而存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五部体现着企业的精神文化与价值观。而同时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又不断规范引导员工行为,甚嚣尘上的“狼性”企业的主张就会极大影响该企业员工的精神风貌。

3.3 适宜的企业文化有助于保留员工、降低离职率

企业文化自诞生之日起就天然的具有一种凝聚力与向心力。固然一个企业的文化形成是依托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但是企业文化真正落到实地是必须要每一行为准则与要求都被员工接受,内化为其内心准则,并通过其日常工作的言行举止中体现出来。因此适宜的企业文化将极大地增加员工的归属感,让员工自觉为企业而努力,降低企业员工的离职率,降低企业用人成本。

4 结 语

总之,恰当运用企业文化与员工行为的良性互动作用将有效通过企业文化进行员工行为管理是企业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要求,也是管理层所追求的最高管理境界。反过来员工的行为作为企业文化的载体,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它是一种移动的宣传标,走到哪里就将企业的文化带到哪里。且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行为的互动在某一时间段可能是静态,在另一时间段也可能是是静态的。企业文化要求贯穿于员工行为管理之中。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可以更有效的管理人员,使员工的潜能最大化,取得在企业竞争中的人才优势。

参考文献:

[1] 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2] 孙健敏.人力资源管理(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 董克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 李爱华.论企业文化与员工行为塑造[J].企业文化,2013,(6).

[5] 祁欢欢.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D].蚌埠:安徽财经大学,2013.

[6] 郭宽友.浅谈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J].市场研究,2008,(4).

[7] 赵萍.企业文化建设与现代领导观之我见[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1-

02-15.

论员工素质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篇9

论员工素质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牡丹江第二发电厂高传生

企业文化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和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一种新潮流,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的重视,是企业精神的支柱、管理的灵魂,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影响企业文化建设的因素很多,其中领导素质和职工素质的高低是很重要的因素。因为领导是各项工作的决策者,而职工是决策的执行者,两者任一环节出现问题,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步伐都会造成阻碍。

那么领导应具备怎样的素质?职工应具备怎样的素质?二者又有什么联系呢?

先谈谈领导素质。

领导即管理者,其职位有高有底,负的责任有大有小,但他们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大同小异。

一、事业心强、精通业务。

这是高素质管理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较强的事业心是优质高效工作的原动力,而精湛的业务水平则是优质高效工作的润滑油,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事业心强、敢打敢干但业务水平差的管理者,可能会干出成绩,但也往往会把工作越干越糟,干还不如不干,因为业务水平差意味着决策失误率会增高,一个错误的决策就犹如“南辕北辙”——越是能干,离预期目标就越远,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就越大。较强的事业心,只有以精湛的业务水平为催化剂,才能事业有成;而精通业务,却事业心差的管理者,就好象一张货币因从不参于流通而失去它存在的价值。精湛的业务水平,只有在较强的事业心的推动下,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如果既无事业心,又不精通业务,则很难想象他能干出什么成绩。如果一个企业这样的管理者占多数,或者这样的管理者身居要职,都会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我厂的发电事业之所以日益走向辉煌,就是因为多年以来,在我厂的各 1

层管理者中,大多数都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较精湛的业务水平,从而为我厂企业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打了下坚实的基础。

二、尊重人才、处事公正。

“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蛋的”,这句曾一度广泛流传的话,表现出当时人们对我国的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不完备、不科学的不满,致使相当一部分真正有才能的人逐渐丧失了工作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认识到了尊重人才、爱惜人才、公平合理利用人才及按劳分配的重要性,不断调整、完善了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逐步打破了“大锅饭”,极大地调动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可见尊重人才、爱惜人才是多么的重要。对人才的尊重有多种方式:口头表扬、荣誉激励、物质奖励、适时提拔、处事公正等等。

处事不公正是不尊重人才的一个表现。处事不公主要表现在分配不公和用人不公两个方面,其结果是使职工对领导失去信心、工作积极性下降,负面影响显而易见,一个企业如果失去了职工的支持与配合,企业文化的建设就无从谈起。

我厂职工工作热情高涨,具有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施展才干的舞台,企业文化建设硕果累累,这和我厂各级领导尊重人才、处事公正的工作作风是分不开的。

三、善于学习、勇于创新

二00三年是创建学习型企业年,我们每一名干部职工都应积极投入到学习文化知识、业务知识、法律知识等一切有利于提高我们自身素质的知识的学习中去。作为管理者,更应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业务知识,这样工作起来才能把握住方向,才能游刃有余优质高效地工作。一个不爱学习的管理者若要求职工去学习,必然不会具有说服力;一个不善于学习的管理者,将不能适应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终将被淘汰。

一个思想守旧、老抱着不科学的工作方法不放、或只会仿效别人的工作方法的领导,不可能创出与众不同的新业绩。创新思想的形成是事业心加上善于学习的结果。

只有善于学习,才能大胆创新。学习别人的先进工作经验和方法并不等于照抄照搬,而应根据自己的工作特点取其精华,再把从不同渠道取得的不同精华放在一起打烂、搅碎,再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最后形成一套自己的新的工作方法,这就是学习、创新的过程。

企业文化的建设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做法”有利于本企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增长,我们就应大胆去做。而寻找这种“做法”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所以,一个企业的管理者们是否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对这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将产生重要影响。

四、廉洁自律、克己奉公。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作为领导若贪污腐化,损公肥私,没有为党的事业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那势必会对职工的工作情绪产生负面影响。我厂企业文化建设有今天的辉煌,是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克己奉公、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必然结果。

“企业文化重视研究人、爱护人、信任人、培育人、开发人的聪明才智,他将企业确立的价值观、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工作作风等灌输给职工,使之内化成为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并在企业内部造成浓郁的企业文化的氛围,以此来熏陶、启迪、引发和促使职工自觉地为企业的目标而工作,从而提高职工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激发起他们的热情和创造潜能”。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企业的各级领导应做到“欲正人、先正己”,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在工作作风、业务水平、道德修养等等各个方面都要起到表率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职工的拥戴,才能“一呼百应”;只有这样,企业文化的建设才能顺利而卓有成效。可见,领导素质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是多么重要。

其实,领导应具备的素质很多,以上只是职工心目中领导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下面再谈谈职工素质。

如果牡二电是船,企业文化是帆,领导干部是舵手,那我们的职工就是那鼓推动航船前进的劲风。

人才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能动、最宝贵的因素。企业中职工的整体素质高了,人才多了,企业也就有活力了。

职工的素质高低决定于职工本身受教育的程度,但也更受企业精神及企业对其再教育的影响。

学历高并不代表素质就一定也高,如果不具备爱岗敬业、刻苦钻研、无私奉献的精神,那他的文凭只能是一张毫无价值的白纸。所以判断一个职工的素质高低应首先看他是不是具备爱岗敬业、刻苦钻研、无私奉献的精神。学历高同时又具备这样的精神的职工,在企业精神的感召下会发出超常的光和热,如果再接受再教育就会如虎添翼;学历低又具备这样的精神的职工,在企业精神的感召下及企业对他的再教育下,会逐步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成为生产骨干,有的走上领导岗位,众所周知的陈厚禄同志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体现了我厂对技术培训及后续教育的重视。

“一个巴掌拍不响”,若职工素质不高,领导素质再高、企业文化的建设也不会搞好。所以全力提高职工各方面素质十分重要。

高素质职工应具备以下条件:

1、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这是干好工作的基础。

2、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是干好工作的必要条件,一个不爱刚、不敬业的职工、有再高的技术水平也等于零。

3、有一定的文化素质。这是今后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基础。

4、有一定的道德素质。这是职工遵章守纪、团结友爱的基础。

以上是高素质职工必备的条件。由于种种原因,一个企业中不可能每个职工都具有这样较高的素质,但只要达到一定的比例,我们就可以说这个企业的职工是高素质的。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职工的积极、有效配合,只有企业的职工是高素质的,这个企业的才能在较短时间取得较大成绩。可见,职工的素质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那么领导素质与职工素质又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领导素质越高,就越容易受到职工的爱戴与拥护,职工的工作热情就越高,这个集体凝聚力就越大,其结果是领导业绩显著,职工也从中获得了精神、物质双丰收。无论领导还是职工都会从已取得的成绩中看到未来的光明,从而信心倍增,在互相信赖与团结协作中干出了更大的成绩。反之,其结果不言而喻。可见,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上一篇:转作风强担当下一篇:儿童福利院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