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设计师岗位需求

2024-06-26

UI设计师岗位需求(精选7篇)

UI设计师岗位需求 篇1

1、根据产品需求,对产品的整体美术风格、交互设计、界面结构、操作流程等做出设计;

2、能积极与开发沟通,推进界面及交互设计的最终实现。

岗位要求:

1、美术、设计或相关的专业,1年以上的产品设计经验与设计成功案例,对UI及移动端产品设计趋势有较好的把握和理解;

2、扎实的设计美学理论基础,对产品用户体验设计富有设计激情、创造力与责任感;

3、优秀的沟通能力,有责任心和团队协作能力(面试请携带作品)。

UI设计师岗位需求 篇2

1.1 UI设计UI (User Interface) 即用户界面。UI设计主要包括软件人机交互、操作逻辑、界面美观等的整体设计, 其设计目的在于突出软件的个性和品位, 以满足更多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此外, 好的UI设计还必须使软件操作变得高效便捷、自由舒适。

1.2 UI设计岗位职责以一个常规性的互联网产品项目为例, 其流程主要包括确定市场需求文档、制定产品设计需求文档、用户分析报告、产品架构设计、产品原型设计、界面UI设计、界面输出及分析使用者报告, 做出优化完善调整。

UI设计人员应该在项目前期就参与进来, 了解用户需求, 从产品原型设计开始, 真正参与到项目的实质性内容中。总结起来, UI设计岗位的职责如下:

1分析不同软件用户群的需求特点, 进行大胆新颖的创意设计。UI设计人员一定要参与到用户需求分析的调研中, 正确了解用户需求, 并根据需求构思出产品的原型, 使用页面模块或者其他元素进行简单排版。此外, 设计者还可以适时加入一些交互性元素, 增强其设计的具体性和形象性。同时UI设计人员还有构思有吸引力的创意, 用新颖的创意来吸引用户。因为绝大多数用户是不了解后台的编码设计, 前端的界面设计是最直观的表现方式。

2负责软件界面的美术设计、制作工作。大多数UI设计人员都是美术专业出身, 其图像界面设计能力较强。但须注意的是, 在进行UI设计时, 设计人员必须坚持以实际项目为设计依据, 否则其作品难以得到用户的广泛认可和信服。同时, 软件的界面、色调、图标、皮肤以及风格等也是设计者关注的重点。

3对页面进行优化, 使用户操作更趋于人性化。UI设计人员主要负责界面交互以及流程设计工作, 并根据可用性分析的最终结果确定交互方式、操作及跳转流程、软件功能布局、信息处理方式等。

4维护现有的应用产品。并非所有的UI设计人员都是从事新项目的开发, 维护现有的应用产品也是UI设计人员的工作职责之一。某些软件在保或升级都需要UI设计人员对界面进行维护或后开发。

1.3 我国 UI 设计岗位的现状分析

目前, 我国的UI设计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各方都有待完善和改进。而UI设计师由于整体上缺乏一个稳定的学习与交流的资源环境, 其设计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同时, 在用户需求把握上, 很多设计者由于不了解软件市场发展特点和产品功能导向, 其设计出来的软件产品不符合用户的实际要求, 导致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在UI设计的理解上, 国内很多商家和设计者存在一些误区, 他们将UI设计简单地理解为美术设计、界面美术设计、界面美工等, 对用户交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同时, 还有一些设计人员认为UI设计工作只是一种描边划线, 过分重视软件技术开发, 而忽视了软件的实用性分析。

此外, 还有一些商家将技术看作整个软件产品设计和开发的核心, 而仅仅将UI视作一种辅助, 没有发挥UI设计在软件开发和生产中的作用。当前, UI设计正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 其价值尚未得真正的体现。仅以手机行业为例, 手机产品刚进入销售市场时, 其功能虽然较为单一, 但价格昂贵。当时, 手机产品的主导为技术, 使用者主要将其关注焦点放在手机的使用寿命、待机时间、信号强度上, 鲜少关注产品的颜色、造型、界面设计等。而随着当前手机行业的逐步发展完善, 用户在选择手机产品时, 不仅关注其技术要素, 而且还非常重视其外观设计, 以便购买一款个性美观、易学易用、人性化的产品。

软件产品也是如此。受计算机硬件限制, 传统的软件设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简单地等同于软件开发。而软件的图形化界面设计和合理实用的交互方式没有得到设计人员的充分重视, 软件设计长期处于滞后发展状态。这一时期的软件实际上是软件程序, 而不是软件产品, 其功能较为单一, 外观设计投入不足。

在专业设计上, 目前国内各大院校尚未开设专门的UI设计专业。因此, 要想培养出更多的优秀UI设计师, 我国政府部门必须积极发挥其政策引导和社会服务职能, 为UI设计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与交流环境, 不断提升其专业水平和设计能力。目前, 国内虽然已经出现了一批软件交流设计网站, 专门负责工业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以及美术设计等, 但专门的UI设计网站较少, 其仅仅被放在平面设计网站的某一设计板块中。而要想培养出更多优秀的UI设计师, 我国就必须建立其专业化的资源交流与学习平台, 以满足UI设计师的实际需求。

2 UI 设计岗位技能需求与实践项目选取

2.1 UI设计岗位技能需求根据其设计岗位技能需求的不同, 我们可以将软件设计分为UI设计和编码设计两部分。其中, 人们对编码设计较为熟悉, 但对UI设计则了解较少, 甚至一些专门从事网站设计和对媒体设计的工作者也无法完全理解UI的具体内涵。从字面上来看, UI (User interface) 即用户与界面, 但实际上UI不仅包括用户和界面, 还包含了用户与界面的交互关系。因此, 从其岗位设计的三大要素出发, 我们可以将UI设计分为UI设计工具, UI设计人与界面交互以及用户心理。

1研究界面———图形设计师Graphic UI designer。目前, 国内多数UI设计者为图形设计师, 又称美工, 主要负责软件产品的外形设计和美化设计工作。通过图形设计, 软件产品的外观更加美观大方, 符合用户的审美需求。

2研究人与界面的关系———交互设计师interactiondesigner。在图形界面尚未出现时, UI设计师主要指交互设计师。交互设计师的主要工作内容为软件的操作流程设计、树状结构分析、操作规范等。一个软件产品在进行编码之前, 设计者必须进行必要的交互设计, 以便确立其交互模型和规范, 妥善处理人与界面之间的关系, 使其设计更为合理规范。

3用户需求———用户测试 / 研究工程师User expe-rience engineer。为保证其产品质量, 设计者必须在产品进入市场前进行质量测试, 以了解其性能和不足, 软件编码更是如此。在进行用户测试时, 设计者应该就其交互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图形设计的美观性进行分析, 并提出改进方案。常见的UI用户测试一般需要选取焦点小组, 并通过目标用户问卷的方式来验证其设计的合理性。该职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测试人员通过用户测试有效地降低了UI设计的风险, 大大提升了其设计质量。

2.2 UI 设计岗位实践项目选取

1界面设计类实践项目。虽然UI设计不仅仅是界面设计, 但是界面设计却是目前国内UI设计岗位的主要职责之一, 因此对于有志于从事界面设计岗位的设计人员应注重Photoshop、Illustrator、Flash等图形软件的实际应用。

2交互设计类实践项目。除了界面设计以外, UI设计人员更多的是与用户及开发人员打交道, 设计出满足用户使用和便 于开发人 员开发的 界面。因 此html、Dreamweaver等网页制作工具在交互界面设计时显得尤为重要。同时CSS, javascript, Ajax也是设计用户需求框架的必须工具之一, 因此也应该注重选取此类工具的综合应用项目。

3文档类实践项目。文档类实践项目包括需求分析文档、测试文档。

任何软件产品的开发都会做详细的用户需求分析, 为了保证质量都需要进行产品测试。UI设计作为软件开发的一部分也不例外。

产品综合测试包括UI设计。该测试与编码没有联系, 主要测试目的为确定交互设计的合理性和图形设计的美观性。在进行测试时, 测试人员应该根据实际测试需要合理选择测试方案, 并设计用户调查问卷, 分析测试结果。在该职位出现之前, 设计师只能凭借其工作经验或领导人员的审美喜好来评判产品的设计质量, 其评判结果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容易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设计风险。因此, 对于文档类实践项目也是UI设计岗位需要加强的能力之一。

软件产品领域不象物质产品那样存在工艺、材料上的限制, 软件产品核心问题就是人。提高软件UI设计师个人能力、减小人员上的差距是中国UI发展首要关键的问题。

现阶段, 我国要想培养出更多优秀的UI设计人才, 就必须积极创造良好的UI设计学习与交流环境,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以有效推动国内UI设计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顾炎辉.论手机UI设计发展趋势[J].科技信息, 2009 (33) .

[2]屈鹏, 周家会.基于浅谈UI设计在移动应用交互中的模式研究[J].现代妇女 (下旬) , 2014 (04) .

UI设计师岗位需求 篇3

引言

数字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手机无疑已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生活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中国工信部统计数据,截止2013年3月底,中国共有11.46亿移动通讯服务用户。”[1]这其中,青少年手机用户更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青少年正处于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青少年使用手机存在着利弊关系,对手机的合理使用必须引起家长和社会的关注。那么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使用手机?如何发挥手机的积极性因素?如何设计出符合青少年这一特定年龄阶段所需求的手机UI界面那?笔者认为,应从青少年的心理需求着手去研究设计。

青少年心理需求分析

青少年指满13周岁但不满20周岁的(从生理、心智的发展角度上讲)人,也就是少年与青年相重合的阶段,处于儿童时期之后,成人之前。[2]下文将从这一特定年龄阶段来分析青少年的心理需求。

所谓心理需求,是反映主体自身按其思想意愿情绪正常需要而产生的需求。[3]处于青春期阶段的青少年在心理需求上的变化是多样且显著的,经过梳理和总结,笔者将从情感需求、自由需求、知识需求以及娱乐需求四个方面来阐述青少年的心理特征。

1.情感需求

青少年的情感需求包含多个方面,如亲情、友情和爱情。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青少年渴望得到父母的呵护、关心和鼓励,朋友的理解、帮助与支持,与此同时,该阶段的青少年正处于对爱情的懵懂时期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2.自由需求

该阶段的青少年在思想和言行方面都表现出很强的独立性,处于成长的叛逆期。由于受到家庭及学校的压力往往使得青少年竭力去摆脱来自各方面的束缚,在虚拟世界中找寻自身渴望的“自由”,去寻求所谓的无拘无束的生活。

3.知识需求

该阶段,青少年求知欲强,乐于接受各种新事物、新思潮、新技术,有着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对于新事物、新知识抱有极大的好奇心、浓厚的兴趣以及强烈的探索欲。遇到问题时,往往会问为什么?常常会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去解决问题,探求知识。

4.娱乐需求

“娱乐至上”成为青少年的一种娱乐态度,对于青少年而言通过不同的娱乐方式来减轻学习压力也未尝不是一个可行的办法。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娱乐?关键是如何对青少年的娱乐方式加以正确的引导,在娱乐中增长知识,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手机UI界面视觉语言分析

当下,手机品牌繁多,手机UI界面设计与表现形式更是层出不穷。较为流行的风格主要包括以“摩托罗拉”、“诺基亚”为代表的欧洲简约风格和以“三星”为代表的时尚绚丽风格以及Iphone所掀起的Tuch狂潮。

围绕青少年的心理特征,通过对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分析,笔者做了如下设计,现将该设计通过界面风格确立、界面图标设计和界面层级设计三个方面进行简要的阐述。

1.界面风格确立

目前,手机界面设计与表现大多数是为体现操作界面的功能而进行的设计,页面形式过于功能化、大众化、程序化,页面表现较为单一,少有针对特定用户而设计的手机页面。该方案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从青少年的心理需求着手,通过场景化的情节表现将各层级菜单加以贯穿;在图形元素的运用上通过卡通表现手法的塑造实现界面设计的趣味性;在色彩的运用与表现上则采用了渐变的手法,以实现图形色彩的细腻化,营造出深邃、幽静、美轮美奂的场景化氛围。

2.界面图标设计

在界面图标设计中,笔者避免了以往手机界面图标设计中过于生硬的边缘轮廓,而是采用了青少年所喜爱的卡通造型的表现方式,给用户带来更为清新、随意的感受。如图1所示,主菜单图标设计结合了对二级菜单图形元素的隐喻性表达,主体形象以线描的形式加以勾勒,配以半透明的圆形底纹给用户以强烈的通透感、层次感和空间感,从而吸引和打动青少年用户。

图1 主菜单图标设计

3.界面层级设计

基于青少年的心理需求,结合青少年的喜好、审美和使用习惯,通过场景化的故事情节表现来诠释各层级菜单,将功能图标巧妙地与场景化菜单融合,通过点击场景化菜单中的道具元素(即功能图标)来实现界面菜单的层级切换,该表现方式一方面使青少年用户在操作过程中感受到更强的亲和力;另一方面则增加了手机的操作乐趣,更符合青少年的心理需求。依此设计思路笔者完成了手机待机页面、主菜单、二级菜单及三级菜单设计。

如图2,界面中一伸开双臂拥抱大自然的青少年站在原野上,在星空的映射下显得格外空旷而幽静,使页面充满了遐想的空间,折射出青少年对情感的抒发,对自由的向往。再如图3,将功能按钮图标巧妙地设计成北斗七星的造型,与璀璨的夜空交相呼应,反映出青少年对于梦想的追求。又如图4、图5,画面星空闪烁,一青少年脚踏飞毯,手持望远镜在眺望远方,翱翔在浩瀚的星空中,反映出青少年对于知识的渴望等心理特征。同时,通过点击场景中的望远镜和背包道具元素则可分别进入“输入网址”和“常用网址”三级菜單中。

图2 待机界面设计图3 主菜单设计

图4 浏览器二级菜单设计图5 浏览器三级菜单设计

总结

综上所诉,满足青少年心理需求是青少年手机UI界面设计的前提和基础,作为设计师只有将这些需求特征运用到手机UI界面的视觉语言中,才能设计出符合青少年审美需求的、被青少年所接受和认可的手机UI界面,最终达到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

UI设计师的岗位职责 篇4

1. 负责网站或微信公众号的美术创意、UI界面设计;

2. 熟悉用户习惯,注重用户体验并且具有交互和平衡能力;

3. 配合产品经理进行界面优化,提高美观性和用户体验,把控产品最终界面实现效果。

任职要求:

1. 设计/美术专业,优秀的审美观,2年以上的UI设计经验,会网页制作/切图;

2. 热爱互联网、熟知移动互联网产品;

3. 精通Photoshop、Illustrator等常用设计软件;

4. 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能按时、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

5. 能主动学习,能承受一定的工作压力;

UI设计师岗位的职责表述 篇5

1、负责手机APP产品的软件界面、图标等设计,设定软件的整体视觉风格;

2、负责为公司新产品与新功能提供创意及设计方案;

3、在产品与设计上有自己思考与见解,并能协同产品经理一同完善需求;

4、参与各产品团队设计讨论,和开发团队共同创建用户界面,跟踪产品效果,提出设计改善方案;

任职条件:

1、扎实的美术功底,丰富的设计经验及优秀的创意能力,移动端产品产品设计2年以上经验;

2、有独到见解,符合国际化标准,熟悉iOS、Android等流行移动设备操作系统,有相关平台上的设计经验;

UI设计师岗位的主要职责描述 篇6

1、负责公司项目的整体设计工作,主要包括小程序及Web网页视觉及交互设计:根据产品定位,研究目标用户的审美倾向与需求,构思UI创意,制定风格选型,建立完善的设计规范,输出完整的UI设计文件;

2、与产品、运营、开发及各需求方积极沟通,宣导UI设计理念和思路,负责设计规范(界面与交互)的制定与实施跟踪,推进设计方案落地,实现设计目标;

3、对现有产品的视觉表现进行评估,提出视觉优化改进方案,提升用户体验满意度,维护、优化现有产品;

4、为日常的运营活动及功能维护提供支持,如广告、推广、banner等;

5、具有专业的视觉设计表现力和创意能力,能阐述具有说服力的设计理论,有全面的设计知识 ;

任职要求:

1.美术、视觉传达、设计、软件相关专业背景,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有丰富的互联网产品UI设计经验,有扎实的美术功底,审美创意能力,可独立完成设计环节;

2.思维开阔,积极涉猎UI/UE/美术前沿趋势,独立完成过Web端界面视觉设计;

3.熟知网页设计规范和移动端设计规范,设计并绘制网站banner以及整体网页设计布局;

4.熟练使用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Draw、AE等设计软件以及H5、小程序等设计规范;

5.有责任心,注重细节,精益求精,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6.有产品思维,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UI设计师岗位需求 篇7

关键词:岗位需求,模块课程,医学,计算机课程

2004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构建了大学非计算机专业“1+X”的计算机课程设置方案,其中的“1”表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X”则是指Visual Foxpro、Access、Visual Basic、C等程序设计语言。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在取得不少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不少棘手的问题。

1 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因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导致学生计算机基础差距大,尤其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教学形式设计单一,不能很好满足全体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抹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未能很好地与专业紧密结合,为专业服务。

当前绝大多数院校仍沿用传统的计算机课程和教学模式,由于缺少岗位需求调查分析,造成教学内容与社会脱节,与专业结合不紧密等问题突出,导致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岗位需求不匹配、职业能力低下的现状日益突出。

3)课时压缩使教学内容无法深入

近年来,课时压缩普遍存在,如我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由原来的64课时压缩为32课时。面对计算机系统组成、操作系统、Office软件(Word、Excel、Power Point)、多媒体、网络等诸多内容的教学任务,一般只教学各内容的表层浅显而简单的内容,即便是影响学生就业能力的office软件也不存在做深入介绍的课时条件。经常有专业老师向我们抱怨,毕业生连毕业论文排版都排得乱七八糟,究其原因是,目录、样式、引用等诸多高级排版操作确实没有学习过。

4)程序课程的开设不符合学生实际

开设编程类课程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达到编写高级程序的能力。但是随着生源的不断下降,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数学底子薄,逻辑思维能力不强,难以接受编程类抽象的课程。所以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低:上课玩手机,睡觉,逃课等现象时有发生,浪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

事实上,以上的共性问题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都有受过困扰,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我校计算机教学团队自2014年下学期以来,在校内开展了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经问卷调查发现,有超过96%的学生认为我们SPOC环境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方面获得了一定的突破。虽然自2014年起取消了成建制的湖南省计算机等级考试,给了各高校更灵活的课程设置空间,但是,有限的课时一直是我们课程发展的瓶颈,我们经常一起讨论的问题是:为了适应社会和学生自身的发展,第二学期的“X”该由程序课改为什么?什么课程最合适?开设什么样的后续选修课程?

2 问卷与反思

在我们曾经开展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有超过47%的医学专业毕业生认为,在校所学计算机知识技能不足够应付工作需要,必须经过后期自学、单位培训等方式才能适应工作岗位。[1]他们认为,尤其需要加强Office软件中的Word编辑排版、幻灯片的制作、Excel知识模块的教学,比例分别占70.06%、57.96%、50.95%。[1]显然,随着计算机在医学领域应用的广泛和深入,必然要求不仅能利用办公软件够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利用其进行数据的收集、分析、挖掘和利用。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由此可见,Office办公软件的教学有待加强。取消程序课程的教学,新增《Office高级应用》课程已经是形势所逼。

3 基于岗位需求的医学高职院校计算机模块课程设计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合理设置计算机课程体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政府的指导和模块课程设置理论给我们指引了方向。

3.1 政府的指导思想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文件明确提出,高职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应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同时,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指导思想,以及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把“提高卫生队伍信息技术水平,推进各类医药卫生院校普遍开设卫生信息化相关课程”列为八个重点建设任务之一。

3.2 模块课程设置理论

模块课程是指教学内容以模块为组织形式、围绕学生能力或技能的形成、不从学科体系出发,而从职业对从业者素质实际要求出发组织教学内容的课程模式[3]。模块课程设置灵活,课程内容能快速适应岗位技能需求的变化,能较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教学的需要,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2]。

3.3 具体实施计划

在上述内容的指导下,我们的整体设计思路是,从需求调查出发,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开发。

首先,进行中医专业方向的工作任务中所需计算机应用技能调查研究,以此掌握中医专业方向的工作任务中所需要的主要计算机应用技能。其次,设计通用模块课程和专业拓展模块课程,开发出与岗位对接的两门通用模块课程《医学计算机应用》和《医学Office高级应用》,两门专业拓展模块课程《电子病历》和《临床信息系统应用》。最后进行各模块课程项目的设计和教学素材的开发,并付诸实践,通用模块课程和专业拓展模块课程分别以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同时,通过教学效果分析和和毕业岗位适应能力跟踪调查,不断调整和完善该课程体系。

3.4 具体实施路径

1)需求调查:调查分析中医专业方向的工作任务中所需要的主要计算机应用技能。形成主要的计算机应用技能表。

2)课程开发:根据计算机应用技能表建立与之对应的计算机课程知识体系,以目前国内高职医学院校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为框架形成通用模块课程,包括《医学计算机应用》、《Office高级应用》两门模块课程;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与岗位技能水平息息相关的专业拓展模块课程:《电子病历》、《临床信息系统应用》两门模块课程。同时,实现通用模块课程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对接,并建立专业拓展模块课程与全国医疗卫生信息技术资格认证的衔接。

3)课程设计:通过建立各模块课程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和构建各模块课程的学习和教学质量考评体系。将通用模块课程内容设计成岗位所需的计算机应用技能、知识和素质的真实情境项目。

4)教学实施:基于能力进阶规律构建课程开设路线。在一年级开设通用模块课程,二年级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专业拓展模块课程。

5)跟踪调查:课程方案实施后,调查临床专业毕业生对工作中所需计算机应用技能的适应能力情况,比照实验组与参照组的数据,总结方案实施效果,并实时调整模块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具体实施路径如图1所示。

以上课程设置模式,打破了医学高职院校传统的以学科知识逻辑为主线的课程模式和课程设置单一的局面。课程设置直接与岗位技能挂钩。课程内容与过级考试和职业资格认证衔接。同时,创新了教学载体,以医药岗位计算机应用为主线,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以真实工作情境的项目为载体,构建各模块课程。基于岗位需求的模块课程开发方法,为护理、医学影像等其他医学专业的计算机模块课程开发研究提供开发模型,将大大提高课程设置的灵活性与内容的针对性,对促进专业建设、增强教学实效、提高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推动卫生信息化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艳松,彭剑,谢铭瑶.医药岗位计算机技能需求与学生计算机基础现状调查对比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3(22):90-92.

[2]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上一篇:四年级 奋发向上,崇德向善征文下一篇:湖南历年高考英语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