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特色报告

2024-08-24

法学专业特色报告(通用8篇)

法学专业特色报告 篇1

培养公正、能写、会说、肯干的

应用型高级法律人才

--------法学专业办学特色

2006.5.30

培养公正、能写、会说、肯干的

应用型高级法律人才

-------法学专业办学特色

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法学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忠实于宪法,掌握法律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法律职业技能,了解熟悉相关学科的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依托茂名、立足广东、辐射全国,面向基层,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能在国家立法、司法、行政、检察机关从事立法、司法工作;可以在各级各类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法律教学、研究工作;可以在法律服务机构、仲裁机构从事法律实务;可以在企业从事法律顾问或从事商业经营管理活动,实践能力强,以民商经济法方向为主的应用型高级法律人才。

为此我们的培养模式是“品行正、基础厚、技能熟、适应广”。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法学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掌握我国立法和司法的状况以及前沿理论,掌握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趋势;了解法学理论的发展历程和法学界新的理论观点的形成;掌握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的衔接及适用问题;具备较强的运用法律知识和社会知识分析、理解、处理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强的撰写理论文章、各种司法文书的书面写作能力;具备法律人严谨、理性的思维方式,善辩、应辩的口头表达能力;掌握法学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技能,获取与专业技能相适应的资质和证书。

在实践中我们按照“品行正、基础厚、技能熟、适应广”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构筑德、识、才三个模块,培养公正、能写、会说、肯干的应用型高级法律人才。

具体的三个模块途径是:

(一)由“系列教育讲座”、相关 “理论教学” “第二课堂”等活动构成的育人模块,培养崇尚法律,追求“品行正”“公正”法律人才

(二)由 “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构成的育人模块,培养适合粤西地区经济需要的民商经济为主的,“基础厚实”的法律人才

(三)由“技能课程”“模拟法庭”“法律援助”“实习”等构成的育人模块,培养语言表达、速记、应变、法学知识技能操作的“技能熟”的法律人才。

一、培养崇尚宪法、法律精神,追求法律“公正”理念的法律人品质

法律既肩负着解决世间纠纷、平息冲突的使命,又承担着满足人心向背、高挚正义之幡的重任。法学在最高层面上的含义,是公平正义之学。“法学”教育并非仅仅是让学生“学法”,法学教育首先要使法学学生具有善良的品性与健全的人格。比起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公平正义信念的树立和人文精神的孕育更为重要。

我国的教育方针,要求我们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法学专业学生培养既要符合教育方针,同时又有着不同于其他专业的更高要求。也就是“研究法律者,只有了法律知识,断不能算做法律人才;一定要于法律学问之外,再备有高尚的法律道德。” 本着这样一种法律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把培养法学专业学生的崇尚宪法、法律,追求公平正义理念,作为各种育人措施中的第一位,树立法科学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优秀品格。为此,我们充分发挥社会科学系承担全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资源优势,在法学学生思想品质的素质培养上,制定了一整套从新生入学直到毕业为止的思想品德教育方案,主要措施包括:

1、开设人生教育系列讲座

在新生入学不久,由负责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开设《道德人》的讲座;二年级,由社科系主任开设《由中学生到大学法科生的转变》的讲座;

三、四年级,由专业教师开设《从法科生到法律人的素质要求》、《法科生到社会人的适应》等讲座。所有这些讲座对于指导学生在大学不同阶段顺利实现人生的转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开设、改革相关的德育课程

我们在法学专业教学计划中开设相关的品德教育课程,主要是“法律工作者职业道德”等课程;在开设公共必修课“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时,要求教师要针对法学学生的特点着重讲述“法律人的思想品德修养”的内容,并且安排熟谙法律的教师来讲授该课。此外,对于各门专业课的教学,我们始终要求教师把培养学生公平正义理念摆在首位,并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中。

3、以培养法律人的思想品德为目标开展各种课外活动

从新生进校开始,我系就在入学教育中结合实例宣讲学校和系的各种规章制度,教育学生遵守法律,遵守纪律,真诚坦荡地面对各种人和事。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在同学之间互相创造一种公平的学习和考试氛围,寓纪律意识、诚信意识、法治教育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例如:开展 “用心灵呼唤诚信”的演讲比赛等;旨在“增强法律意识,为同学们服务”的法律案例研讨会;“在校大学生结婚是否利大于弊”的辩论赛;一年一度的“3.15消费权益宣传日”、“12.4法制宣传周”等活动。法学学生多次走上街头、深入街道乡村,调查研究,用所学的知识为广大群众答疑解难,深得单位和群众的好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系非常重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把它当做培育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环节。为此,我系对学生社会调查题目进行了认真的设计,制定具体的调查要求。在教师的认真指导下,学生通过具体的社会调查和实践,撰写了大量的既有实际意义、又有探索意义的调查文章,如法学04级学生罗燕撰写的《拷问地方农村基层法治》、冯炜春《让法制的曙光普照大地》、何伙日《走进农村了解基层保持先进》、冯超《对非法选举的浅思》等暑期主题实践活动实践报告,思想活跃,敢于质疑求真。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根据专业的要求、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由于注重思想品德教育,法学专业学生初步形成了忠实于社会主义、忠实党、崇尚宪法和法律,追求公平正义的理念。社科系04、05级学生127人,其中写入党申请书的有107人,占学生总数的84%,形成了人人追求上进,不断提高自己的德育修养的良好风气。

二、以培养“公正”法律人格为核心、侧重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通过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能写、会说、肯干”的实际能力。

“能写、会说、肯干”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必须建立在厚实的法学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的。

首先,构筑以民商经济法专业方向为重点,奠基“能写、会说、肯干”的基础

1、我们设置专业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体系时,严格遵守国家教育部对法学专业提出的规范和要求。法律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职业。除了其本身的神秘感和神圣性之外,还因为其学说、典籍、法规、案例等资料浩如烟海,令人望而却步,感到难以涉足。法学教育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有严格规范的培训过程,尤其是坚 4 实的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两年来,我们通过修改教学计划,增加14门课程的授课时数,使得课程设置完全符合国家教育部要求。

2、从我校立足广东的实际出发,我们把法学专业必修课程的侧重点放在民商经济法的教学上。广东是一个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的省份,我校地处的粤西有较大经济发展潜力,且人口众多,与经济发达的珠三角联系紧密,大量需要的是民商经济法类别的法律人才,所以我们将专业必修课定位在民商经济法的方向。我们按照国家教育部在2001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对法律专业提出的双语教学要求,把法学专业课程中,双语教学课程开课比例提高到30%。

3、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完整和衔接,特别是增设了与主干课程相对应的后续实践性教学的课程设置,例如:在第七学期开设了“刑法立法讲座及案例分析”、“民商经济法讲座及案例分析”、“行政法讲座及案例分析”课程,同时增加了有关司法考试的课程内容。这些课程的开设不仅对主干课程的学科发展变化进行归纳和总结,而且为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和参加司法考试做了很好的准备。因为临近毕业时,先前学习的民法、刑法课程经过几年后有关的立法和司法都发生了变化,如果不进行后续课程的补充,学生没有掌握到新的知识,用人单位就会对学生的能力不信任。而我们的课程设置就可以使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动态掌握,避免以上问题发生。

由于我们非常重视专业基础课程和必修、选修课程的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基础性教学质量,使04、05级两届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考试中,民法学和刑法学04级平均成绩分别是:71;60.9。宪法、法理学、法制史的平均成绩04级:66.98;75;66.35。05级宪法、法理学、法制史课程的平均成绩分别是82.47;78.53;74.4。两届平均优秀率(80分以上的)分别是70%、49%、20%。专业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

其次,依靠校内外实践教学环节,锻炼学生“能写、会说、肯干”的能力

法学是个实践性强、专业化程度高的专业,法学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极强的法律业务技能,特别是要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中,要训练学生的写字基本功、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文章写作能力、文字速记能力、电脑运用能力,逻辑思辩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等。为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做了以下努力。

1、开设相关的技能课程

我们为学生开设“硬笔书法”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有一笔好字,要求字写得又快又好,以适应未来从事法律工作进行询问笔录的速记要求;开设“演讲与辩论”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论辩技巧,以符合法律职业的基本要求;开设“法律文书学”、“学年论文”、“学术论文”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缜密的推理、深邃的思想,达到写一手好文章的要求,具备优秀的法律职业人的基本素质。

2、充分利用“模拟法庭”和“第二课堂”和课外实践进行实践能力的训练(1)通过“第二课堂”,开展演讲赛、技能比赛、辩论赛、侦查破案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技能。例如,2006年3月,法学学生进行了《请您断案》技能比赛。其中十位参赛者以优异的成绩在38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进入决赛。2006年6月3日举行了法科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系列竞赛活动。

(2)通过民事、刑事、行政模拟法庭教学进行各种法律综合技能训练。

从今年4月中开始至5月30日结束的04级民事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活动,以其全员参与、涉案广泛、程序规范、训练严格等为突出特征,形成了我校法学专业在培养法律实用型人才方面不同于其他高校的一条独特路径。在模拟法庭的“证据的提供阶段”,我们看到了学生的文字速记和法律文书写作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在“开庭”阶段,我们看到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法律思辩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综合概括能力;在文件的归档总结阶段,我们看到了学生做事的严谨、认真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3)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法律援助等,培养学生相关综合素质和能力。

我们通过开展具有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主要体现在:

第一、锻炼了学生的组织协调管理能力:凡是我系组织的大型活动,如“12.4法制宣传日”、“辩论赛”、各种文艺晚会等都是学生们集思广益自己做方案,老师、系领导只做裁判员,学生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管理有序。

第二、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例如:法学04-1的陈纪昔,专长网页页面框架设计,熟悉网页代码设计及HTML、PHP网页程序语言,精通CCS样式表的制作;钟锦康,专长平面动画制作,熟悉FLASH、PHOTOSHOP的制作,能熟练运用Flash,6 制作精美的网页动画。何火日,有丰富的网络经验和操作系统知识,专长平面设计,对网页美工、配色等有一定的研究,能熟练运用FIREWORK、HPOTOSHOP,对摄影有较深的研究,并以此收集网页素材。他们在2005年开始对社会科学系网络平台进行维护与更新,主要包括社会科学系网站和社会科学系法学教研室网站的维护、更新及新闻发布。2006年5月,我们完成了社会科学系法学教研室法理学优秀课程(校级)网页、社会科学系党建工作网页的制作,同时在相关老师的指导下,对社会科学系网站和社会科学系法学教研室网站进行了改版工作。第三、训练了学生的法律专业技能。比如通过到律师事务所和法院、校内法律援助站,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何伙日等四名同学利用业余时间为律师事务所从事律师实务,并参与办案,暑期有20多名学生到法院见习,熟悉了法律的相关业务和技能。

三、以培养“公正”的法律人格为核心,通过奠基理论和实践训练,使学生“能写、会说、肯干”的才能初见成效。

由于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牢固,在一些科技创新活动充分地体现了出来。在2005年我们7个项目小组申报的7个项目中,有5个项目通过评审并中标。翟金华科技小组研究题目“《人性化立法与现实运行的差距》---从在校大学生婚姻调查分析谈起”的科研课题,不仅体现出他们锐意进取,关注社会,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而且也体现了他们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深厚功底。

在2004年的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中,我系的过级率达到了92.6%,优秀率位居全校之首;在我校首届大学生辩论赛中,成绩不俗,获得了优胜辩论队等四个奖项。在茂名学院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法学专业硬笔、计算机速记基本技能测试中,有7名同学参加,其中优秀有3名,其余4名为良好,学生的硬笔速记能力和计算机速记能力较强;在2006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我系的过级率,在全校各院系中排列第一。

法学专业特色报告 篇2

然而, 从高校志愿服务整体情况来看, 现阶段大学生志愿服务普遍存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管理缺位、缺乏持续性、学生积极性差等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开展专业特色志愿服务, 将志愿者活动与学生专业知识相结合, 正是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层次、保证服务质量、丰富服务内涵的有效手段。

一、开展专业特色志愿服务的意义

大学生专业特色志愿服务 (也有学者将类似模式称为“专业化志愿服务”, 如《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专业化研究》一文, 或“专业型志愿服务”, 如《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新载体:专业型志愿服务》一文, 笔者认为称之为“专业特色志愿服务”更为恰当) 是指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志愿者活动, 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 无偿服务于社会或公众。如法学专业学生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 外语专业学生担任义务翻译, 计算机专业学生免费电脑维修等等。专业特色志愿服务能够显著提高志愿服务层次和水平, 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环节, 是大学生专业社会实践的特殊形式, 尤其对于培养职业导向的高素质、专业性、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1、有助于深化理论学习

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 必须进入实践环节加以检验, 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特色志愿服务是一种典型的专业实践形式, 通过志愿服务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 用社会实践检验专业学习。在志愿服务中遇到的问题, 也可在专业课堂中进一步反思, 寻求解决方法, 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和爱好, 树立正确的专业认知, 丰富和完善知识结构。专业特色志愿服务实现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有效衔接, 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过程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2、有助于专业素质提升

高等教育大都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 每一专业均有相应的专业素质标准。如法学、行政管理等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 要求从业者除应具备良好的修养、健康的心智、执著的品格之外, 还应具备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法学专业学生更要具备忠实的法治信仰和坚持正义的职业操守。如果说四年的课程学习是专业素质养成的主要阵地, 那么第二课堂无疑是这些素质提升和拓展的关键。专业特色志愿服务作为第二课堂的一种重要形式, 为专业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3、有助于职业技能训练

大学生的职业技能是指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应具备的技术和能力。如法学专业学生欲从事律师职业, 应具备辩论能力、演讲能力、文书写作能力等;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欲从事管理工作, 应具备组织能力、协调能力、领导能力等。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是能否高质量就业的前提, 是顺利实现由学校到社会的角色转换的关键。专业特色志愿服务因其直接面向社会, 紧紧切合专业, 大学生参与其中能够初步了解职业能力的基本内容, 掌握现实的工作方法, 有效的训练职业技能, 为将来成功求职和迅速适应职场环境奠定良好的基础。

4、有助于社会责任感培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将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列入教育发展重要战略。社会实践是开展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重要载体, 其中专业特色志愿服务更是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大学生参加这样的志愿活动, 往往直接面对社会, 直接面向基层, 有助于促进学生角色的社会化, 增加对社会的认知和了解。志愿者工作的无偿性、利他性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提升吃苦耐劳、乐于助人的品质,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使人生观、价值观得到升华。

二、专业特色志愿服务典型模式分析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法学院团委历来重视特色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开展, 紧密结合学院的专业设置, 努力打造一支稳定勤实的志愿者队伍, 注重品牌志愿者工作的整体性和持久性, 注重将志愿服务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将基层锻炼与素质提升相结合, 围绕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综合能力提升寻找切入点,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建立专业特色志愿服务基地

志愿服务基地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有力保障, 只有建立相对稳定的志愿服务基地, 志愿者活动才能保持连贯、稳定, 进而发挥长效作用。各高校可利用现有的产学研合作基地资源, 打造有专业特色的志愿者活动项目, 也可根据专业需求, 有针对性的扩展志愿服务基地。例如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与杭州市拱墅区城管局合作成立实践基地, 定期组织行政管理专业大学生城管志愿者与城管工作人员一起参与城市管理实践活动, 开展城市管理工作宣传, 提供便民服务。另外, 与杭州市总工会法律志愿服务总队合作, 组建学生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 每周同法律志愿服务总队其他成员一起, 于杭州市内开展普法宣传和法律咨询, 维护、保障广大劳动工人的合法诉求与权益。

2、打造专业特色志愿服务项目

项目化管理是巩固并提高志愿者活动的专业特色, 实现志愿服务规范运行的必然要求。通过规范组织管理、人力支撑、制度保障等环节, 结合专业特点, 打造运转顺畅、特色鲜明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律师进社区”项目是杭州市大力推动的一项促进基层“民主、和谐、法治”建设的重要工作, 选拔优秀律师深入杭州市各社区开展法律咨询与援助。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从09年开始, 每年选拔130余名学生志愿者, 进入杭州市拱墅区40余个社区担任律师助理, 每周值班半日, 协助社区律师接待来访, 答复法律咨询, 处理社区法律事务, 开展法律宣传, 进行案卷资料归档等。目前累计参与445人, 社区志愿服务时数累计达到27000余小时, 该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扩大专业特色志愿服务影响

做好专业特色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的推广和宣传, 努力构建长效机制, 加大影响力。同时, 充分利用好品牌项目和实践基地, 发挥辐射作用, 多层次、多角度的推动人才培养。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充分利用志愿者活动项目和基地, 一方面推动班团、社团建设, 依托同学定点服务的社区, 可开展有意义的班级活动、团日活动和社团活动;另一方面也可以服务学生学术科研, 志愿者们在法律援助过程中, 对基层法治现状有了一定的认知, 可以就地开展调研考察, 为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科研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三、构建专业特色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1、完善考核体系

构建合理、完善的考核机制是保证志愿服务工作长效发展的关键。要从志愿者招募、志愿活动组织、志愿者工作评价的角度入手, 全方位考核志愿服务数量、质量与内容。完善的考核体系保障了志愿者有序准入与淘汰, 是志愿者队伍合理流动的前提, 也是制定奖惩措施、激发志愿者参与热情的基础。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在“律师进社区”项目工作的组织中, 结合自身特色, 制定《“律师进社区”项目执行管理办法》, 从学生志愿者招募、具体工作开展、考核与激励措施、经费与安全保障等全方面的进行规范。成立由学生组成的协调小组负责具体的考核与组织, 要求志愿者每次到社区服务, 都要填写《社区工作出勤记录和反馈表》, 遇到典型问题, 可以记录、整理成案例, 填写《典型案例记录表》, 并以这“两表”作为考核是否合格的依据。

2、与学分制结合

在传统观念中, 志愿服务工作属于第二课堂, 由学生工作部门或共青团组织主管, 与专业教育无关。这就导致专业教师对志愿者工作的参与力度不够, 使志愿活动缺乏指导。同时也不利于志愿活动提高吸引力, 拓宽参与面。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把志愿服务纳入人才培养的总体方案中, 引入学分制, 列入课程计划, 保证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有效衔接。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 将“公益活动”作为一门必修课程, 有2个学分, 由班团为单位组织志愿服务, 学工办进行审核。要求每名学生每学期需完成6小时以上志愿者工作。同时, 法学专业同学参与律师进社区项目满一个学期, 考核合格, 可获得“法律综合实践”课程学分。这些措施激发了学生参与志愿活动项目的热情, 保障了志愿者活动项目能够持续开展。

3、制定奖励措施

学校应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 给予在志愿服务项目中踊跃参与、取得成绩的同学表彰、奖励, 以此鼓励、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专业特色志愿服务中。奖励措施务必行之有效, 除了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之外, 还可与综合素质测评、奖学金评定、学分认证相结合, 以期发挥更大的激励作用。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每年从参与“律师进社区”项目的同学中评定一批先进个人, 并推荐优秀同学参评拱墅区“律师进社区”项目十佳个人。另外, 还给予参加项目考核合格的同学第二课堂学分值认定、志愿者时间认定和课程学分认定, 并适当给予参评“实践教育奖学金”的名额, 以上措施对激励学生参与起到了重要作用。

4、加强专业指导

专业特色志愿服务因其专业性强, 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理论功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正如法学专业学生在进行义务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的过程中, 常常碰到棘手问题, 难以解决。因此, 专业教师的指导尤为重要。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在志愿者工作开展中, 坚持学工 (团委) 项目组织——专业教师理论指导——实务导师实践指导“三管齐下”的模式。邀请专业教师担任活动指导老师, 从理论层面上给予学生专业指导;同时聘请社会上的实务专家, 如律师、调解员等, 担任实务导师, 给予学生实践指导。学生在志愿服务项目中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学习, 既能丰富理论知识, 又能增强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可谓一举多得。

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 志愿服务是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 要把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组织课堂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通过开展专业特色志愿服务, 加大宣传引导, 完善长效机制, 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 以期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把弘扬志愿精神、激发青年热情、发挥专业特长、培养职业能力有机结合, 为培养高素质、应用性、复合型的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薄爱敬.论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 (18) :110.

[2]张科, 彭巧胤.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专业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 2010 (02) :45.

[3]陈曦, 潘小俪, 刘晓东.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北京科技大学实践类课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建设和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 2009 (08) :11.

[4]刘丹, 张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新载体:专业型志愿服务[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2 (06) :93.

[5]党秀云.论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 2011 (03) :50.

突出法学专业特色的路径分析 篇3

【关键词】特色法学专业 发展 路径

一、特色法学专业之路的含义

(一)蓝色法学之路

我校要建设蓝色法学专业,走出一条具有“蓝色大学”特色的法学专业之路来。我校法学专业突出了大连海洋大学“蓝色”学科优势,将与蓝色海洋经济相关的国际海洋法、海洋渔业法、海洋环境保护法以及涉海诉讼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方向。本专业特色突出,突破了一般高校法学通识教育的模式,更专注于海洋管理、海洋环境等法律教育,开设了《国际海洋法》《渔业法规》《海商法》《海洋管理》等特色课程。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路

在学习特色理论的同时,突出涉海实践教学,与校外的涉海律师事务所、海事法院、海洋管理机关合作,聘请法官、律师、实务人士进课堂,实现“双师”制。学生到各地海事局等相关部门参与海洋管理实务工作,培养学生解决涉海法律实务的能力。大连海事法院法学实践教育基地、大连市人民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实践教育基地、大连海洋大学涉海诉讼模拟法庭实验中心等,都将为本专业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提供保障,使我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了办学特色。

(三)“法庭进校园”之路

强化法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成员来自政府、司法实务部门、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大胆尝试“法庭进校园”。“法庭进校园”就是把人民法院的真实审判活动搬移到学校进行。这种方式不仅方便了在校学生直接学习法庭审判,而且对于人民法院和主审法官也是一种督促和提高,有效地推进了学校与审判机关之间的合作双赢。

二、发展特色的法学专业之路的理论依据

(一)法治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

我国要建设法治国家,继续培养法律人才。法学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备较坚实和系统的法学基础理论素养,掌握较宽广的法律实务知识,具有宽口径、复合性、外向型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能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管理、科技、外语和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独立地从事法律实务工作和有关管理工作。

(二)实现海洋强国梦的大势所趋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实现海洋强国梦,依法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同时为辽宁沿海经济带保驾护航,服务区域经济,培养高素质的法律人才迫在眉睫。据调查,我省乃至全国急需掌握海洋法律专业技能、业务精湛,具有一定专业背景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以改善和提升与海洋相关行业、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部门的执法、用法、守法水平。

(三)与我校作为海洋大学办学特色相协调

在我校《“十二五”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我校要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具有重要行业影响力的高水平海洋大学。因此,我校要发展“蓝色海洋”法学专业。这既符合我校建设的总体目标,也适应了国家发展海洋战略的整体要求。可见,特色法学的研究对我校法学学科发展及对我校综合性大学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特色办学是跻身国内高校的关键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开设法律本科专业的院校已有640余所,在校生的总人数35万人,就辽宁省而言,具有法科专业的院校共计20所,在校生总量为1万余人。很多非法学专业的学生非常注重对法律课程的学习,有相当数量的各类专业学生在课余时间选修法律课程,以掌握法学知识作为求职及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的目标。在众多设置法学专业的学校中,要突出我校特色,吸引更多的生源,明确我校法学专业的定位及特色发展是重中之重。

三、走具有特色的法学之路的可行性分析

近年来,法学专业本科教学工作积累为特色法学之路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法学专业注重与实践部门的联系,邀请了大连海事法院、大连市行政服务中心等实务部门的领导、专家以及毕业生代表共同研讨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会人员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开讨论,特别是针对学生专业基本素质、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法律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培养方面达成共识。随后,法学专业借鉴其他法学专业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制订我校人才培养方案。

我校法学专业突出了大连海洋大学“蓝色”学科优势,将与蓝色海洋经济相关的国际海洋法、海洋渔业法、海洋环境保护法以及涉海诉讼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方向。本专业特色突出,突破了一般高校法学通识教育的模式,更专注于海洋管理、海洋环境等法律教育,开设了《国际海洋法》《渔业法规》《海商法》《海洋管理》等特色课程。同时,突出涉海实践教学,与相关实践基地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大连海事法院法学实践教育基地、大连市人民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实践教育基地、模拟法庭实验中心及15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等,都将为本专业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提供保障,使我校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了办学特色。我校法学专业加入了中国法学会案例法研究会、辽宁省法学会海商法研究会、大连律师协会婚姻法协会等,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学术活动,这些为本课题的完成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四、发展特色法学专业之路的几点思路

(一)宏观方向

1.整合师资力量

整合现有的师资力量,强化法学基础专题课,使学生在具备基本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强化法律专业技能,如解决问题的能力,法律的研究能力,事实调查能力,交流沟通、谈判、诉讼、非诉讼争端解决、接待、组织和处理法律事务的能力等;通过扮演角色来锻炼学生的职业判断力。

2.制定法学教学计划

结合涉海涉渔法律事务所需要的人才,制定法学教学计划,将涉海涉渔教育贯穿到培养计划中。按照宽口径、厚基础、能力强、素质高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在加强法律教育的同时,强化涉海涉渔特色课程。优化专业核心课程,与全国指导性培养方案相适应,增加涉海涉渔法律实践性课程。比如,海事案件活用校内模拟法庭,增加校外海洋管理体验等环节。

3.建立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建立起一套系统的法学实践教学体系,保证法学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与校外的涉海律师事务所、海事法院、海洋管理机关合作,聘请法官、律师、实务人士进课堂,实现“双师”制。学生到各地海事局等相关部门参与海洋管理实务工作,培养学生解决涉海法律实务的能力。

4.科学定位、特色发展、全面提升

推行适应海洋经济发展的法学教育,构建涉海涉渔特色法学课程体系,凝练出大连海洋大学法学专业教育的特色。

作为地方涉海高校,为了培养适应海洋经济发展需要的法学专业人才,我校法学专业教育的定位及特色体现在培养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涉海涉渔高级法律人才。刚刚起步的我校法律硕士教育正在探讨以法学基础教育为依托,结合我校建设“蓝色海洋大学”的目标,进行法律硕士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的探索,将法学知识与海洋渔业管理实务结合起来,法律硕士教育不仅要为立法、司法、执法、法律服务、法律监督等法律职业部门培养大批的高素质的诉讼型法律人才及大批治理国家、管理社会、发展经济的高层次、复合型治国人才,更重要的是作为具有法律硕士授予权的涉海高校,要着眼于为海洋经济发展服务培养涉海涉渔的法律专才。

(二)具体实施方案

1.结合海洋渔业法理论及实务,做好法学专业课程的设置

按法学一级学科为主设置课程,课程结构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外语、法理学专题、中国法制史专题、宪法专题、民法学专题刑法学专题、刑事诉讼法专题、民事诉讼法专题、行政法专题、经济法专题、国际法专题。选修课按我校专业特色,设置海洋法专题、渔业法专题、海事诉讼等专题。实践教学包括法律文书、模拟法庭训练、法律谈判。实务实习在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机构、公证处、海洋渔业管理等实务单位或政府法制部门、企事业单位法律工作部门进行。在职业能力上采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包括法律职业思维、职业语言、法律知识、法律方法、职业技术等方面的法律职业从业技能。学位论文应以法律实务研究为主要内容,但不限于学术论文的成果形式。论文内容应着眼实际问题、面向法律事务、结合法学理论展开。重在反映学生运用一定的理论与知识综合解决法律实务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

2.成立法学涉海实践教学中心,设立开展法律涉海实践教育的平台

(1)由法学涉海实践教学中心,负责涉海实践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开展,建立涉海实践教学体系化,形成大连海洋大学法学实践教学特色。

(2)强化法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成员来自政府、司法实务部门、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大胆尝试“法庭进校园”、模拟示范庭、法学专家工作站、交叉任职等多种方式,保障法学教育具有一定数量的技术人员和专家。“法庭进校园”就是把人民法院的真实审判活动搬移到学校进行。法学专家工作站和交叉任职是经学院与大连海事法院协商推出的双方合作的新方式,即法学专业优秀的师资受聘大连海事法院人民调解员,同时,海事法院的法官经学校聘任担任在校学生教学指导教师。这种方式不仅为学校的优秀师资提供了接触实务,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有力支持,也使得审判机关共享学校的法学教育资源,有效地推进了学校与审判机关之间的合作双赢。

五、特色法学之路的创新之处

(一)解决了法学教育中标准与个性的矛盾

传统法学人才的培养,是单一的人才培养方式,所培养的人才局限于狭隘的“法学专业”范围内,是标准化与同质化的。特色法学之路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采取实际措施凝练“蓝色大学”具有涉海涉渔的法学特色教育,特别强调和注重法学学生解决涉海涉渔法律事务的综合能力,解决了法学教育中标准与个性的矛盾。

(二)加强了理论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性

走特色法学之路,不仅强化了扎实的法学理论教育,还认真安排涉海涉渔法律职业教育内容,并与司法部门联合实施开放式办学,增强了法学专业教育的适应性,缩短了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之间的距离。

(三)体现了法学人才培养的互动性

法学专业 实习报告 篇4

在四十几天的实习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法学实务知识,亲身体验了法官的工作内容。对法学专业本身、法学实务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实习作为一扇通向社会的大门,让我对社会有了一定的认识与感知。更重要的是对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比较明确的方向,这也是实习的收获。

一、在实习中学到的知识

实习就是在实践中学习。我在武昌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实习,说实话,一开始我对立案庭的态度和大多数人一样——不满意,认为没什么好学的。我也一心想去民庭、刑庭,可是一段时间下来发现,事实不是想象中那样的,自己有点想当然。立案庭的法官都是法院资格老、业务精、能力强的法官,没有一定的工龄是不能分到立案庭工作的。原因在于立案庭的工作专业性强、法律涵盖广泛,对法官的法律修养、沟通能力、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同时,在立案窗口更有利于接触社会,基础更广泛的实务工作。在实习中我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填写法律文书

听起来这个工作没什么技术含量,只要会写字就可以胜任,其实不然,法律文书的填写有许多注意事项,下面民事案件流程表为例。表头是“案由”,案由的确定是考察一个法科学生能力工作,没有比较扎实的法律知识做基础,很难在短时间内作出准确的定位,对案件进行分类,以完成对其他事项的填写。案由的填写很有利于培养人的归纳总结能力与分析能力。在确定了案件的案由之后就要填写当事人的信息,将案件归入相应的类别之中,写明其来源。最后计算案件的受理费用,在确定了诉讼标的后,按相关的比例对受理费用进行计算,然后将案卷转档。还有其他法律文书要填写,不过基本没什么难度,比较多的是案件受理通知书和举证通知书。文书的填写工作就这么多,每天的部分时间就是在文书的填写中度过的。

(二)参与案件的处理

参与案件处理有两种情况,一是和法官一起讨论案件,提出自己的看法,查看当事人的立案条件。二是接听电话,独立解答当事人的法律问题。

在课堂上我几乎没听老师讲过关于立案的相关程序与材料证据准备,但是在法学实务中,立案的作用很大,它像一扇通向法律殿堂的大门,而证据材料就是进门的通行证。实习的时候才知道立案的时候要准备充分的证据材料,而不是只有在开庭时才需要提交证据。立案时的材料有以下几类:起诉状、证明原被告主体身份的证据、证明具有诉讼及代理资格的证据、证明双方当事人发生法律关系及其他证明诉讼请求的证据。这几项要素根据案件类型的不同,它的具体构成要求也不同。很多当事人或代理人又是因为很小的问题而无法立案。有时候是因为诉状的格式不正确或诉状的份数不够,最终因为一点疏忽无法立案。被告人及相关的证据取得也是比较棘手的问题,有当事人因为证据的问题与法官大吵,因为当事人不知道相关规定,他以为是法官有意为难他。其实,正如一位法官对当时说的:“我又不认识 1

你,跟你没冤没仇,我为什么难为你?”所以说程序正义是有其局限性的。

二、实习的见闻思考

法学实务工作不是教科书上的寥寥数语,而是一项很具有综合性的工作。可能今天我们以为关联性不大的知识在以后的工作中会产生很大的作用,甚至会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立案庭实习是最容易接触社会的,每天都会有很多的当事人来立案庭咨询、立案。当事人的人群分类很多,各行各业,各年龄段,各个性格类型,各个阶层的人都有——老态龙钟者有之,年少轻狂者有之;温和沉稳者有之,天性刚烈者有之;机关人员有之,无业游民有之;家富财大者有之,贫苦百姓有之。总之世间百态,人情冷暖可以感受到,法官对不同当事人的不同态度也能感受到。当然,对各种律师的业务水平也能有比较明显的感受差异。

(一)实务工作是在社会上做的之所以强调“社会”这个工作环境,是因为它是完全不同于课堂的,对于我这样一个对社会的接触不多的学生而言,社会的感觉是非常强烈的。以前一直以为法学实务工作是无聊的,实务工作者是严肃的、不苟言笑的,但是事实上,法官也只是一个人而已,他也是在人的基础之上的工作者。既然是人,那就会有个人情绪,况且法官的地位高,所以自然会时常有很激动的对当事人进行法律普及。工作在社会中进行,那么就少不了社会交际,而吸烟这一全球公认的危害便成了社交礼仪的开端,吸烟与否不在于自己,更重要的是打开与法官沟通的大门。

在实务工作中,有两种人办理立案比较顺利:一是熟人,二是交际能力强的人。我们的社会就是熟人社会,所以熟人办事自然就顺利得多,这自然不必多说。所谓交际能力强就是让法官放下他的高高在上的气势,能和他相谈甚欢。不过,不管是熟人还是交际强人,能让法官顺利受案的前提是他们的业务水平比较高,也就是说他们准备的立案材料比较充分,即使有瑕疵,也基本不妨碍立案审查。也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法官心情不错,不论男女老幼,如果来立案他都会耐心解答,立案就会比较顺利。这很正常,因为法官只是一个人,一个有脾气、有情绪的正常人。

(二)司法不是人人平等的实习的时候会很明显的感觉到人是自利的,各种案件都有,有父子反目的,有夫妻成仇的,有合作破裂的,有好友相伤的,到头来都是为钱。从一方面说,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法治的进步,人民越来越多地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利益。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性的冷漠,至亲之人可以对簿公堂,亲情、友情都可以撕裂,真的是在利益面前亲人不如一个路人,这也是社会的悲哀。当事人自利,法官也一样,都是以自己为中心,因为业务量而攀比。实习中明显感觉法官之间的关系不是很融洽,除此之外,涉案标的大的案子容易立案,这其中的利益关系不是很清楚,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却造成了司法的不公。有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婆婆家离法院比较远,加上由于车祸她行动不是很方便,但是她来法院四次,一直未能立案,这其中有她个人的原因——没文化,不识字,交流困难。但法官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她没耐心,不能细心的讲解。知道我实习结束这位老婆婆来没能立案。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程

序正义的弊端。

(三)我国立法是不平等的我实习期间发生过一次集体大闹立案庭的事件。当事人共16个,他们委托律师向法院起诉公安局不作为,由于证据不足法官不予立案。当事人律师要求法官出具书面材料以便向武汉市中级人法院起诉,但是法官坚持不出具,并要他去中院起诉。可以说法院出具的不予立案通知书是作为向上级法院起诉的证据,但法官为避免担责任最终没有下发裁定。导致当事人在7个工作日后到立案庭大闹,要求依法立案。双方僵持不下,当事人口出恶语,但法官一语不发,就是不予立案。最后由庭长出面草草地解决了,不了几日后,当事人又将庭长打骂,找院长上访。

其实在这个案件中法官不予立案是有依据的,不出具裁定书也是有依据的。当事人气不过,感觉没有王法,法官枉法,没处说理,所以来法院闹。这其中的相关法律规定是不公平的,关于立案的相关规定要求必须有公安机关不作为的证据,即要求当事人向公安机关申请相关法律文书,但是公安机关不予下发,就像法院不予下发不予立案通知书一样,那么当事人自然没有办法进行下一个程序。于是乎,环环相扣,政府机关违法,但是当事人没证据,法院不受理,怎么办?上访!所以,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上访人群,维稳经费也居高不下。原因在于最底层的人民没有立法参与权,从立法根源上就不平等,司法上就更难平等。立法保护的是参与立法者的利益,法律不能很好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能有效约束政府机关的权力,成了维护剥削阶级利益的工具。由此可见,法治进程,任重道远。

三、职业规划

大二是一个很尴尬的学年,不大不小,不忙不闲,但是很烦恼——大三要司法考试,大四就要决定何去何从。我们每天各种幻想,幻想大三怎么过,大四怎么活,不过,奋斗的方向很模糊。实习之后这个方向渐渐清晰,渐渐知道了自己该怎么学,该朝哪个方向前进。

我问过我的一个法官老师律师和法官哪个更好?那位老师说,社会很现实,还是做律师好,收入高;做法官呢,虽然地位高,但是收入很低。所以他建议我可以先做几年法官,再转行做律师。原因有三:一是做法官的时候先熟悉一下法院里的规则,做律师的时候就很容易掌握要领;二是有做法官的背景,工作不愁,有很大的选择余地;三是有比较广泛的人脉,容易活动。

既然如此,好好上专业课就是必须的了。除了专业课,多学一点其他方面的知识也很有必要,我想多读一些著作,但不限于法学范畴,一方面拓展视野,一方面为以后的工作做一下基础,毕竟法学不是孤立的,要有其他学科的辅助才能更好地学习与工作。

四、结语

法学专业实习报告 篇5

1引言

邓小平同志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程实习就是把课堂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巩固和理解理论知识,增长实践经验。本次通过学院组织的为期两周的课程实习,加深了我对民事诉讼法的认识。

2实习单位情况

2.1法院 法院是司法(审判)机关,是负责审理案件,解决基本民事、行政、刑事案件纠纷的国家机构。

2.2具体情况

2.2.1单位名称

2.2.2单位简介

3实习目的和实习内容

3.1实习目的(1)让学生认识专业、巩固专业思想;

(2)使学生结合实践,深化和丰富专业知识;

(3)积累经验,为今后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4)寻找知识结构的缺陷与不足,以利于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弥补;

(5)获取反馈信息,以便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3.2实习内容

(1)参加审判案卷的整理。法院是我国审判机关,法院在开庭审理案件之前和审结案件之后,均有大量的诉讼文书、案卷材料,而整理案卷材料是法院工作人员的重要工作。所以,实习者首先应参加审判案卷的整理工作,掌握案卷整理的方法技巧。同时,注意掌握案卷中的法律文书的写作格式及反映的程序知识。

(2)担任书记员出庭记录。一般而言,实习者在人民法院的实习中,首先是以代理书记的身份出现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的。担任书记员,可以使实习者熟悉案情和法庭审理程序,同时也是对实习者语言概括能力、文字组织能力、记录速度、记录水平的一种锻炼。

(3)参加开庭审理。这主要是针对担任代理书记员以外的其他实习者而言的,在他们没有担任任何法庭职责的情况下,以旁听者的身份参加法庭审理活动,熟悉法庭运作程序。

(4)制作审判法律文书。制作法律文书是案件审理后的后续工作,是法院工作人员工作的一部分。实习者应熟悉审判法律文书的制作,掌握法律文书制作技巧。

4实习心得和体会

(1)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仅有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实务操作、办案经验和社会阅历,作为一名法官要有独立的法律人格和崇高的法律素养。

(2)实习期间参加案件的旁听,认真学习了正当而标准的司法程序,从抽象的理论回到现实的生活中,了解了庭审的各个环节,观摩了交换证据、举证质证、双方辩论、审判和调解的过程。

(3)法律是社会的调节器,而法官则是社会疾病的疗救者。所以作为一名法官,需要有一颗冷静的头脑和一颗正直的心,在心中必须时时有一个天平,公平与正义是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永远的精神目标和价值追求。

(4)通过与法院各位老师的沟通与交流与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大大增加了我的人际交往能力,增长了社会经验,开阔了眼界,令我受益匪浅。

(5)虽然法官担任审判工作,但书记员的作用也不可小觑。书记员的工作繁重而杂乱,既要做好开庭前的准备,又要在审判中进行法庭记录,还要在审判结束后完成归纳整理工作。所以这就要求书记员既要精力充沛,又要有条不紊。

(6)在民事案件中,法官更倾向于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节,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进行民事调节,可以简化司法程序,节约司法资源。

(7)同时在实习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系列现存的问题。首先,审判效率低,诉讼参与人迟到,导致审判时间拖延;其次,当事人在法庭上大声吵闹甚至口说脏话,不配合法庭工作,完全无视法庭的庄严性。

(8)虽然我国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员越来越多,但是公众的法律意识仍然普遍偏低,甚至有许多法盲,这是中国法制建设的重大阻碍,普法工作任务艰巨。5结束语

法学专业实习报告 篇6

一、法院旁听部分

这次我们组集体旁听了以下三个案件:

民事案件——著作权纠纷案,海淀法院审理。

该案是将四个案件合并审理的。原告的代理人是一名从事写作20多年的作家—凌丰女士,代理的四名当事人分别是朱先生、刘先生、张先生、朱先生(62岁,退休高级工程师),其中有三名当事人是凌丰女士的作品—《游北京逛西城》中插图的摄影者,还有一位是此书的排版者。两名被告分别是王女士、国防工业出版社。原告诉称,20xx年12月,《游北京逛西城》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此前原告为该书提供了照片八十余幅,手绘地图十幅,并为该书的封面及版式进行设计,在全书版式及图片修改和色彩运用方面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四名当事人对作品享有著作权。 20xx年2月,原告发现冠有国防出版社的副牌名称的新时代出版社出版的英文版《游北京逛西城》与中文版的《游北京逛西城》内容及版式基本相同,图片的使用也大同小异,使用了原告拍摄的照片、手绘地图,版式与中文版的《游北京逛西城》完全相同或及为相似。原告认为,被告侵害了原告的署名权、发表权、获得报酬的权利,故提起诉讼。双方争议的焦点首先主要是书中排版者的版权问题。原告认为被告侵犯其著作权。而被告诉称原告与中国文联出版社签有出版合同,版式设计的著作权应归于出版社,双方就此举证、质证,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当中。行政案件——主要争议在于行政许可的设定程序是否合法,西城法院审理。

西城区赵登禹路的过先生家院内一棵70多年的榆树,因邻居要改建房屋,经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批准后,被邻居砍掉。过先生诉称,于先生在申报材料中,将他家院内的榆树说成是他家房后的无主树木,导致北京市园林局现场勘察后错误地予以批准。由于错误行政许可的存在,他作为树权人至今无法向伐树者索赔,因此起诉要求撤销砍伐许可证。过先生并且表示自己没有将榆树出售,而且市政府严格限制树木砍伐,园林部门没有经树木所有权人允许,就批准砍树是错误的。该案首先争议的焦点是原告是否具有诉讼主体资格。被告认为原告不适格,因为被告出示西城区法院的判决证明西房三间、北房东头一间、榆树一棵,东房两间归原告的主母等六人所有,原告是通过继承其中一人过玉珍而取得其现有的房屋。但1994年这六人将房屋、院落空地卖给房管局,并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榆树是院落的从属物,因此树也应属卖给房管局。原告反驳称被告所称的1994年榆树已随房屋卖出无依据,因为院落归国家所有,他无权去卖。此外被告又出示一份证据——20xx年9月6日西城区新街口街道办事处持有树况统计表,表明榆树的养护单位是新街口绿化办,绿地归属是新街口街道办事处。原告则认为该份文件只是表明树的情况,不能代表有所有权。在经过半个小时的争论后,合议庭休庭后做出决定:暂不能确定原告是否具有诉讼主体资格,继续开庭。在以后的法庭调查阶段中,原告与第三人就3739号园林绿化局的批准文件产生较大的争议。被告又指出原告超过法定诉讼时效,应裁定不予受理。最后合议庭决定,鉴于案件事实复杂,择日再审。

刑事案件—盗窃罪,西城法院受理。主要案件事实就是四被告采用“丢包捡包”的方式进行盗窃。

这次法院的旁听经历给自己的感触还是比较多的,这种感觉多来自于旁听的行政案件。因为,我们上学期也有同样的认知实习,也同样要求去法院旁听案例但是由于行政案件的特殊性,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比较少,再加上我们的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这学期才学,所以对这次的行政案件感受相对更多一些。因此,下面就主要针对该案谈以下感受。

首先是自己的所学在程序方面存在着比较大的漏洞,对于行政诉讼的程序掌握很不到位。这次旁听的过欣华起诉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伐树行政许可一案中,从一开始被告对原告身份的质疑开始,有好几个程序阶段都是自己没掌握到的,例如法庭中对于园林绿化局行政许可给予所要求出示的法律依据,此点在之前的案件中就没发现过,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也没注意到。

其次是具体法律的适用和我们所学到的有着很大的不同,很多案件的审理结论并不是仅仅依靠书本上的逻辑就可以顺理成章的获得的,这与实际生活中的习惯、经历有着密切联系。还是以此行政案件为例,原被告双方围绕屋后、院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因为这对最后的绿化局行政许可的对象细细相关,而树和原告的关系—即是不是归原告所有和原告是否应有诉讼的主体资格直接关系到案件的诉讼。

最后,是对社会法律意识加强的感叹和对自己以后出路的担忧。在旁听的三个案件中,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的原告都没有请代理律师,而且他们也都不涉及与法律相关的工作,但是法庭上他们据以理争,对于争议所涉及的法律法规认识非常透彻,然后对于案件中的各各环节与被告方的.律师激烈辩论,这是社会的进步,说明现在人们的法制意识在加强,普通人的法律观念都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不过对于我们这些成天学法的人无疑是一种压力,很现实的要求,要想就业,你就必须学的扎实,能用法律去解决一些混淆不清的矛盾,以现在学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

二、立法调研部分

立法调研,对于我们来说都是第一次,因为以前多多少少对其有一定了解,认为立法调研是那些专家学者所从事的活动,对于自己一个本科生来说,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所以当我们听到这次的认知实习内容中包括一向立法调研时,我们的脑子都蒙了,不知道该从那里开始。但是最后我们还是硬着头皮开始了。

我们小组在阅读了很多网上的有关调研的文章和经过讨论后,认为立法调研的目的就是对以立法规定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变动的意见,以及完善立法内容,即根据实际将法律中没有规定的内容制定法律加以调整,以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小组共同找了以下几个备选题目:

1、《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1款第2项的修改;

2、《价格法》的完善,即将类似于漫游费等不合理收费由法律做出方向性的规定;

3、有关食品安全的立法。

法学专业特色报告 篇7

1 确立“双向接轨”“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机制

学校始终坚持科学、严谨的治学原则, 深入研究人才培养模式, 确立了“双向接轨”“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机制。“双向接轨”即以培养目标为宗旨, 构建与临床护理能力和国家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大纲内容相一致的课程体系;“双证融通”即学生完成学业后, 能够顺利获得护理专业学历证书和国家执业护士资格证书。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不断深入, 用人单位对护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 我校护理专业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以岗位需求为指导, 以专业核心课程为重心, 构建与岗位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并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1.1 明确培养目标, 构建能力体系

我校护理专业培养目标是, 立足龙江, 辐射全国, 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扎实护理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 具备“双证”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围绕培养目标进行职业能力体系分析, 将护理职业能力划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依据职业能力体系突破学科界限, 构建护理专业课程体系, 将职业能力与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岗位需求、资格认证等紧密结合, 最终实现“双证融通”, 为学生就业开辟绿色通道。

1.2 深化课程改革, 实现三个转变

护理专业作为学校特色优势专业、国家级重点示范专业, 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视为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特”是护理专业创新追求的目标。

跨入21世纪, 面对护理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 我校开展了“双向接轨”的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改革, 压缩了部分文化基础课程学时, 加大了专业核心课程实训教学比例, 实现了核心课程的“三个转变”, 即由验证理论性实验课转变为临床应用性实训课, 由以往示范性操作教学模式转变为模拟仿真训练达标学习模式, 由以往学生完成操作的考核方式转变为护理专业综合能力达标的评价方式。

1.3 凝铸专业实力, 彰显特色风采

我校护理专业在2004、2005、2009年全省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中获得冠军。

2006、2007年哈尔滨电视台举办2届全省“超级护士”大赛, 在参赛的百余名选手中, 我校学生占报名选手的2/3。学校受哈尔滨电视台委托承担了大赛选手的专业培训工作, 我校护理专业省级学科带头人受聘承担了2届大赛的专业总评委。

2006、2010年我校凭借专业实力、地域影响力, 连续承办了黑龙江省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护理技能大奖赛、“南丁格尔”杯护理技能大赛, 彰显了我校护理专业的综合实力。

我校护理专业毕业生连续多年供不应求, 2008年我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6%, 居全省前列。2006年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局局长亲自率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多名院长, 视察我校护理专业教学管理与实训设施后, 与我校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 从此拉开了校企长期合作的序幕, 迎来双方互惠互利、合作双赢的美好前景。

2 探索新型教学模式

学校依托教学医院的资源优势, 引进了国际先进的双线发展教学理念———既要培养学生动脑能力, 更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开辟了课间实习新路径, 探索了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为目的, 以实践实训教学为主线, 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 以理论与实践无缝对接为特点, 以做人、求知和生存能力、做事3阶段培养为目标, 以多元化、全方位、开放性综合评价为标准的人才培养、考核与评价新模式, 实现了职业教育倡导的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实践证明, 该教学模式不仅能使教学与临床实现零距离接轨, 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而且为职业院校找到了适合学生成长的教学方法和教育途径。

2.1 凝练教育教学精华, 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专业特色是专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是提升教学水平和赢得社会认同的关键, 更是参与竞争的关键。因此, 把握专业特色内涵, 夯实专业发展基础, 凝练教育教学精华, 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是专业特色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护理专业通过理论、实训课集体备课等方式, 与临床专家共同探讨专业课程改革举措, 实现与临床护理工作零距离, 打造出实用型护理人才。具体做法如下。

(1) 理论课集体备课。理论课集体备课, 采用一人主讲说课的方式。主讲教师详细阐述整个课程设计, 再由参与教师共同讨论, 提出各自想法和建议, 最终形成规范性的理论课授课模式。通过此种备课方式, 培养了教师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尤其对青年教师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2) 实训课集体备课。先由一位教师进行全程操作, 再由参加备课的教师共同讨论, 分析细节操作、与临床应用的衔接、教学情境的设计等, 最终统一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教师根据统一的操作要求反复练习后进行授课, 使实训课教学更趋规范和科学。这种教学研讨方式不仅解决了教师操作不统一的问题, 而且在研讨中还创造性地总结出护理操作的最佳方法。另外我们聘请了一线护理专家参加每学期实训课集体备课, 教师认真听取专家意见, 及时修改教学内容, 促进了教学和临床的有机结合, 为培养实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3) 跨学科集体备课。为进一步突出职业教育特点, 淡化学科界限, 强化职教观念, 护理专业在全校率先开展了“任务引领型”的跨学科集体备课。如以“血压的测量”为项目任务, 邀请普通学科物理和化学教师, 基础学科解剖和生理教师, 临床学科内科护理教师共同与护理专业教师备课, 探讨在该项目任务中各自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这种交叉开放式的备课方式, 打破了学科界限, 培养目标清晰, 教学任务明确, 课程重点突出, 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促使其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2.2 创新教师培养模式, 打造优秀教学团队

专业特色的建设不仅需要先进的办学理念和良好的文化氛围, 更需要创建精良的教师队伍。

随着社会对护理人员需求不断增多, 我校护理专业招生人数逐年递增, 随之吸收大量青年教师。对于习惯于学科型教育的青年教师, 操作技能明显不强, 为此, 我们有针对性地制订了教师培养计划。 (1) 第一周期培养。青年教师入校后在实训中心锻炼2年。 (2) 第二周期培养。该阶段为每位青年教师配备2名指导教师, 一位指导实训课教学, 另一位指导理论课教学, 依据计划流程进行课堂听课、试讲演练、实训课试讲、理论课试讲、指导教师评价、学科质量评价、学校综合评价、专业跟踪听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通过全程培养, 我校打造出一支理念新、能力强、技术硬的青年教师队伍, 成为专业特色建设的骨干, 为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后续力量。

3 建立实习就业基地, 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学校以丰富的护理人才培养经验为优势, 秉承培养高素质人才理念, 多年来与地方三级甲等医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就业协作关系, 形成了密集的实习、就业网络。

在与省内优质实习基地合作过程中, 我校制定了严格的实习管理细则。 (1) 聘请2名带教经验丰富的教师, 专职负责学生实习管理, 与班主任联合深入实习医院, 检查实习情况, 解决疑难问题。 (2) 安排实习生每月返校1次, 进行实习阶段性总结。

学校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一系列科学的管理措施降低了护生差错、事故发生率, 赢得了实习基地的好评, 并与学生签署就业协议, 开辟了就业渠道。

多年来, 我校为国家培养、输送了数以万计的合格护理人才, 他们现已成为临床护理一线的岗位能手, 成为医院的栋梁之才。

4 搭建产学结合平台, 构建创新型专业体系

我校护理专业在产学结合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并取得可喜成果。

2006年以来, 护理专业先后与北京、天津、上海、营口等医疗教学仪器公司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 签署了共同开发科研项目的意向协议, 利用合作单位的技术优势进行护理实训课题的开发与研究, 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合作不仅使企业扩大了知名度, 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而且使学校在合作中提升了创新能力, 促进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5 质量立校, 育人为本, 服务龙江, 回馈社会

我校护理专业通过一系列改革, 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受到全省乃至全国同行赞誉和认同, 2005年护理专业利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50万元和学校配套资金150万元, 建立了现代化护理模拟教学实训基地, 成为学校办学实力与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我校现代化护理教育中心将于2011年建成, 又必将成为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发展的里程碑。

法学专业特色报告 篇8

【关键词】地方高校;特色法学;网状实践教学体系。

Approach a characteristic netted texture of law practicality teaching system in locality university

【Abstract】The Law speciality has been set up generally all over ourcountry. But the law practicality teaching can not adapt to the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Locality university has not gain the upper hand in geographical position and political resuorces. So the letter approach a characteristic netted texture of law practicality teaching system, and brings out some new ideas for locality university.

【Key words】 Locality University, characteristic law, netted texture of practicality teaching system.

【中图分类号】G25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039-03

所谓特色法学既体现在高校及其主导专业的特色上,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懂专业技术,也要懂法律规制;又体现在适应该专业产业化过程中的国内外人才市场对该类人才的需求上。而本文提出的网状实践教学体系一方面强调法学实践教学,因为实践教学作为法学教育系统工程的组成部分和重要途径,既能够检查和巩固理论学习成果,又能够帮助法科学生训练自身专业思维、培养法律职业道德修养,还能加强法律专业应用能力;另一方面,网状实践教学体系还注重高校与地方社会需求的协调,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和地方特色,实现高校专业建设与地方社会发展的和谐“共赢”。

1 地方高校构建特色法学网状实践教学体系现状

1978年以来,我国法学教育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得到空前发展,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教育的三级体系。设有法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近630所,每年有数十万的法科毕业生走向社会。与此同时,法学教育普遍受到市场的压力。一方面,法学本科的法律基础教育和创新能力不足,学生的综合素质还不完全适应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法科学生在求职时,选择太多,定位不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面对上述问题,作为承担区域高等教育大众化任务的重要力量的地方高校的法学专业,要寻求更好的发展出路,必须从自身的实际出发,量体裁衣,树立独特的法学理念,开创特色法学,依托这类高校的优势学科,发挥法学的独特魅力,探索出一条既能培养出高素质法律素养又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法律人才的实践教学之路。

1.1 构建特色法学网状实践教学体系是重视和尊重通识教育占主流思想的需要

1998年教育部高教司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规定法学专业四年期间的通识教育的内容包括:公共政治理论课、外语、计算机、公共体育、专业必修课等。以湖南某地方高校2009年在其网上供教师讨论的法学专业培养计划中,总学分160,通识教育课80学分,占总学分的50%;专业基础课50学分,约占30%;实践教学环节24学分,占15%。相比原来版本的培养计划(法学专业学生毕业总学分为140学分,必修课,含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91学分,占65%;选修课39学分,占28%;实习2学分,占1.4%等[1]),我们可以明显发现,目前我国法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由原来的课时少、形式单一,转而为适应通识教育占主流思想的教育逐步发展起来,学分和课时逐步增加,形式也出现了多样化,体现了地方高校对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的重视和尊重。

1.2 构建特色法学网状实践教学体系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整合资源的需要

就高校内部而言,从事法学专业教学的老师中有实务经验的较少,即便是从事实践教学的法学教师主要精力也用在搞科研、跑项目上,真正把法律实务的经验用于实践教学的教师微乎其徽。地方高校对法学实践教学投入也很少,因为是小院系,学生人数少,师资弱,影响力有限,学校在人力、物力、财力和基地建设上思想上不够重视投入非常有限,使提供给法学专业学生搞实践教学的场地、教室、案例案源极其有限,有些地方高校连—个像样的模拟法庭也未建立起来,实习基地则不是过少就是范围过窄。另外,高校与地方资源的整合程度也非常有限,一方面是由于资金的缺乏,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长期以来习惯于在“象牙塔”里单纯进行理论灌输的结果。

1.3 构建特色法学网状实践教学体系是加强实践教学管理与监督的需要

尽管有许多高校都有必要的实践教学管理与考评方案或细则,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流于形式。例如在法学专业实习上,笔者所在的高校法学专业接近70%的学生以自择单位的方式选择实习,这就大大增加了实习管理和监督的难度。同时,严峻的就业形势对法学专业实习形成极大的冲击,法学专业的实践课程大多集中在第四学年,而第四学年恰恰是学生就业、考研以及各类考试时间最集中的时候,学生在这种两难的选择上,只好抱着应付交差的态度来对待。鉴于这种矛盾和状况,法学院校只好在管理上和监督上流于形式,疏于严格要求。

2 网状实践教学体系横向构成的若干环节

2.1 完善特色法学实习基地:

法学专业实习基地是培养法学专业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是学生了解社会、接触司法实践的桥梁,也是实现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保证。地方高校搞好法学实习基地的特色建设既是地方学校教学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是学校与社会互动的需要。要建设好特色法学专业实习基地,首先要选择适当的能够作为实习基地建设的实习单位.由于学生来源复杂和地域广泛,能够作为学生实习单位的司法实践部门是很多的。在确定选择哪一家实习单位作为实习基地时,首先要充分考虑地方高校的地域特点,挖掘本土资源,打破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院墙”界限,积极促使“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互动。其次,实习基地应具备满足和符合法学专业学生实习的条件,如必须是从事法律适用或应用的司法机关、法律服务机构;能一次性接纳10名以上的实习学生;能为实习学生配备业务能力强、法律执业经验丰富的实习指导教师等等。实习基地建设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实践和创新的机会,把是否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作为评价教学效果和质量的重要标准。同时重视校外特色法学实习基地的内涵扩张,以点带面,建设示范性特色法学实习基地以起到引导作用,推动实习基地建设不断向前发展,实现高校与地方资源的共建、共享、共赢。

2.2 促进特色法学课题研究:

借助学生参与特色法学项目研究,从理论与实践层面,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实践证明,这确实是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但目前适用范围非常有限,只有极少数本科生有机会参与研究。所以扩大学生的受益面和参与程度应成为关注的问题。笔者建议地方高校推广校院两级共同立项,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使更多学生有机会参加特色法学研究,让更多学生受益;进一步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让更多的教师关心、支持特色法学课题研究。其次,鼓励学生自主立项。大学生研究活动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创新意识,并为此尽可能给每个学生提供充分的训练机会。同时为配合特色法学研究而搭建坚实的实践教学平台。地方高校应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和实验设施的投入,基础实验、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应纳入本科人才培养计划,成为其重要成分和环节。低年级重点放在观摩学习、专业见习和社会实践上,使学生的基础素质和基本技能得到充分的训练。高年级把重点移到专业实习、法律援助和课题研究上,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锻炼,科研能力得到提高[3]。

2.3 以司法考试培训凸显特色法学:

理论法学教育在培养学生和法律职业者的法律思维、坚定其法律信仰以及教会他们合理判断等方面意义重大,必须高度重视高校的高等法学教育,并保持法学教育的独立性;但法学教育是通识教育,所以培养合格的法律专门人才仅靠高校的法学教学是很难圆满完成。优秀法律人才的培养还必须依靠充分、完善和全方位的职业培训来补充高等院校法学教育的不足,从而实现法律人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操作的顺利、合理过渡。“职业化、专业性”的司法考试制度在考生面前竖起了一个标竿,对学生的应变能力、思维的机敏性方面的加强了训练。所以高校法学实践教学应在帮助学生了解现行法律规范、传授法律知识和特定思维方式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同时,增加职业课程部分和司法考试中的内容,增加一些实践领域的知识和环节,以便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司法考试的过关率。这样,既有利于法学教育的自身发展,也适应了司法考试对实践能力的需求[4]。同时司法考试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过程中,通过追随司法考试改革的发展方向,寻求有效的司法考试培训机制,能够把高校的人才资源与地方的人才需求较好地结合起来,使通过司法考试的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尽快进入地方需要的工作岗位,这也是网状实践教学体系中横向联系不可或缺的一环。

3 网状实践教学体系纵向构成的若干环节

3.1 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模式的推进:

在建立地方特色的法学网状实践教学体系中,借助模拟法庭路径,促使校外的诉讼机制在校内的体验与实践。

①邀请司法实践部门的富有经验的法官现场指导,制定开庭计划指导书,现场指导,现场评价,以纠正模拟实践环节中的不足之处。将模拟法庭实践教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列入人才培养计划,使其具有自己的特色,摆脱作为其它课程附庸的角色与地位。课程建设申要有独立的教学大纲,明确本门课程的性质、内容、特点、教学对象等项目,制定相应学期的教学进度计划,使课程有步骤地按计划进行,避免流于形式。要建立对教师的评价制度和学生的课程考核体系.对教师在模拟法庭教学活动中的评价要从课程准备、教学效果、现实意义三个方面进行,在课程准备中教师是否认真负责,是否严格按照教学环节进行,教学效果是否达到,是否与理论教学相适应,开庭审理的过程是否流畅,本次活动所选案例是否具有现实意良等因素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课程成绩考核要从严把握。要根据学生在本次活动中酌具体体现,参照该学生对材料的准备、角色的塑造、对案件的理解、同学的评价以及在本活动中的具体工作和所起到的作用给出一定的成绩和学分。

②模拟法庭的设置应当具有真实的场景,需要营造一个法律的氛围,创造一个法律的环境,体现特定的法律文化。这就要求课堂布置应达到真实的司法审判庭的布置要求和标准。要配备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所需要的器材和物品,如模拟法庭所需要的相关服装、徽章、设施均要求专业,而不能模仿。除要具有法庭应有的审判设备外,还应具有一些先进的设备与仪器,如电脑,投影仪,录放机等[5]。

③建立固定的、合格的教师队伍。实践教学对教师能力的要求更高。指导模拟法庭教学的教师需要有综合的素质,既要有较深的理论功底,又要有实践经验;既要对法律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与掌握,又要学有专长;既要掌握理论的前沿知识,又要了解实际办理案件的情况。教师队伍的建设要重视实践能力的水平,要给教师充足的时间保证,让教师有机会接触社会司法实践。这就要求对教师队伍进行系统的培养与训练。

3.2 案例教学方法的进一步完善:

目前各高校的法学专业案例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市场上相关法学案例教材参差不齐,要么是事例汇编,要么是经验论证。或局限于知识点案例,缺乏综合案例;或案例陈旧,没有新意:或有意编造,无真实性可言;或相关国外案例很多,国内案例很少,且都着重于叙述说明,忽略提供背景材料,这无疑是教师授课辅导的巨大障碍。另外,举例教学与案例教学区分不清。很多教师对案例教学的理解仅停留在对课本知识的解释和说明层次,这样的案例往往过于直白和简单,而学生很轻易的就能得出结论,更不会积极思考,久而久之学生就没了参与课堂讨论的热情。所以,首先要提高法学教师的理论知识与执教水平,不仅要站在相关学科的立法前沿,掌握最新的立法动态.最回重要的充分利用“双师”(教师兼职律师)型教师优势,结合在当地办案的资源与信息,帮助学生接触真实案例甚至真实的当事人,使学生掌握专业学科知识的同时,了解法律规范在社会生活当中的实际运用及效果,了解人情世故,增加社会经验,为将来真正走入社会后尽快融入社会奠定基础。此外,法学教师不能安于当“老古董”,要熟悉多媒体学的各种技术,包括制作电子课件,在网上接收、批改、回复作业、论。浏览、下载教学所需的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平台,甚至于可以利用双向视频系统、博客等最新的技术与学生进行互动式的交流、答疑、解惑。

3.3 毕业论文的网络化改革:

由于学生毕业一次性就业率的高低成为评价高等教育水平和办学能力的主要标准之一,高校在四年时间内,既要完成高等法学教育的内容,还要帮助学生在毕业时尽可能地就业。学生从第七学期起就已经开始忙于寻找用人单位,联系就业,安排撰写毕业论文的第八学期时的学生们很难专心于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所有学生遵循在校内撰写论文、定期接受指导教师面授机宜的统一管理模式已不现实。所以急需建立一个毕业论文远程指导网络平台,这样既能保证集中实践性教学的进展有序和高质量,又兼顾学生的合理就业需求。比如,毕业论文开始时,毕业论文管理员在网上发布相关管理文件、工作总体进度和安排、更新动态信息,指导教师在网上上报论文参考选题,学生也可结合自己的兴趣、实习经验自选题目进行上报。经毕业论文指导小组讨论审查题目的价值和可行性并通过后由管理员汇总发布。学生按意愿顺序选择题目,由计算机完成题目、学生和指导教师的一一对应关系。学生、教师可以通过网上查看毕业论文分配表。在开题环节,由学生根据指导教师给出的指导任务书撰写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并网上提交,经导师组评审通过并反馈意见后继续下一阶段的工作。在过程管理环节中,导师和学生在网上进行充分及时的交流和个性化指导,并应按顺序提交各阶段相应的工作文档。导师需针对每一个学生所选的题目提交设计任务书、设计进度具体安排、论文参考书目和资料以及论文多次修改意见等。经过以上的步骤,学生完成正式的毕业论文定稿并提交。由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分别作出论文评价意见。经过现场答辩后,由毕业论文指导小组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再由管理员发布。督导组可上网查看论文指导全过程记录[6]。计算机软件程序特有的严密逻辑促进了实践教学管理流程的细致完善;信息的及时交互和反馈增加了监管的时效性;个性化的指导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教学资源共享则有助于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较之已有的联系沟通和监管方法,网络化管理平台以其强大灵活的功能满足了教学管理创新的迫切需要和现实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江军辉,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2] 肖磊,钭晓东,生态文明背景下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网状模式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第4期

[3] 蔡玲丽,改革培养机制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第12期

[4] 雷群安张小平,司法考试条件下我国法学教育的应对与协调,《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第7期

[5] 罗时贵等,高校模拟法庭建设与法学实践教学的配置要求,《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第18期

上一篇:实习手册如何填写下一篇:机关培训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