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概论作业

2024-06-25

企业文化概论作业(通用7篇)

企业文化概论作业 篇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期中论文

题目:xxxxxxxxxxx

指导教师:曹伟琴(写负责教师姓名)

学院专业:xxxxxxx 班级:xxxxxx 学号:xxxxxx 团队分工及姓名:

资料查询者:xxxx 封面设计者:xxxx 撰写论文者:xxxx „„„„

(团队可自由组合,建议以宿舍为单位,最多不超过5人,每小组为一个写作团队,共同完成一份论文,团队注意分工,根据承担任务不同,小组成员得分略有差异)

(此页打印、增加图片、色彩设计)

正文要求:

题目:自拟

(论文题目的要求范围:

1、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化;

2、如何弘扬中国文化。任选其中的相关内容撰写论文,题目自拟,)论文摘要:xxxxxxxxxxxx 关键词:xxxxxxx(不少于三个)正文:xxxxxxxxxxxxxx Xxxxxxxxx(不少于3000字数,手写)参考文献:xxxxxxxxxx

注意:

本课程论文占学生最终成绩的20%(平时成绩20%,期终考试60%),比例较大,希望同学们认真撰写论文,通过撰写论文锻炼大家的思考能力、查阅文献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

在20分的论文中,封面设计、论文格式占5分,内容质量占15分,希望同学们在构思论文内容的同时也注意论文格式的规范,以及精彩封面的设计,我们希望通过格式要求和封面设计,培养大家今后在学习和工作中的好习惯以及审美情趣 ,最后祝大家撰写出优秀的、令自己满意而不遗憾的论文!

上交论文的时间为:本学期第11周(5月11日).第11周由班长或者学习委员收齐后,在第11周星期三下午15:00——16:00之间交到B区主楼7楼“马克思主义学院图书资料室”,任课教师现场收取。超过规定时间 将酌情扣分或者取消成绩。

“概论课”教研室

2011年春季

班长或者学习委员要求:1.附未交学生学号及姓名

标准化作业助推企业文化建设 篇2

标准化作业管理理念

公司采用贯标的思路,运用“PDCA”的工作方法,在总结实践经验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作业方法加以优化,制定并贯彻作业标准。通过有效地组织、协调企业运营活动,实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建立最优生产经营秩序、获得最佳经济效果的目的。其内涵是一种从外在形象统一到员工行为和思想认知统一的企业文化。主要内容包括:制度建立、规程执行、环境整治、台账管理、员工素质养成、作业区创建等。

推行标准化作业主要举措

整章建制,加强体系建设。公司党委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推进工作的处理协调和统一部署,构建了由公司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全员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组建两级管理网络,编制年度推进计划。各级党组织逐级签订责任书,量化指标,落实责任。基层单位对照作业内容变更、作业环境改变、危险源识别等因素,结合员工提出的意见,每年对作业标准进行修订,加强制度建设。

聚焦一线,夯实基础管理。

规章制度系列化。公司自上而下细化管理制度,分序列制定了标准化作业管理制度以及针对各项作业的管理办法。按工种岗位不同,分类编制了岗位规程,做到所有作业有标准可依、有标准可查、按标准作业。

生产作业标准化。以杜绝员工违章为控制要点,将作业内容流程化,工序步骤程序化,分解作业环节,强化每道工序工艺的执行,做到员工在作业时遵章守纪、动作规范。运输岗位采取的车辆转弯停车确认,检修施工执行的“三方停电挂牌”制度,高危作业项目实行旁站监督管理等,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作业安全。

行为素质养成化。将成功经验和好的方法贯穿于日常管理之中。实行班前交底,班组间列队交接班,人员成队列进入工作岗位,职工宿舍军事化管理等,提振了员工精神状态,落实了安全生产事项,严肃了工作纪律,营造了紧张、有序、高效的工作氛围,促进了人员素质养成,展现了员工勤勉敬业的精神风貌。

环境治理常态化。公司推行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为主要内容的“5S”管理。一是设立环境卫生承包区,完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将工作职责明确到岗、落实到人。二是加大投入,改善环境,三年来陆续改造修缮现场“三室”近200间,新装修职工宿舍740余间。三是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对辖区内的厂房、绿化、排水等进行集中治理。几年来,公司持续巩固环境整治成果,相继创建星级环境示范点221个,评比文明宿舍170余间。

物品摆放定置化。公司实施定置管理,对作业场地、生产设备、车辆运行线路统一规划,要求工器具和个人物品规范摆放,备件备品集中管理,即所有物品定位。做到物必有区、有区必有牌,按区存放、按图定置,图物相符。

管理内容可视化。以视觉识别体系为基础,利用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信号来传递管理指令。在传统生产管理看板的基础上,公司推出“员工岗位牌”和“精神状态晴雨表”,工作禁令、制度上墙,作业标准实图化等,前移安全隐患的辨识和防范关口,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运行轨迹台账化。公司执行台账制度,在作业区建立了以安环、作业、质量、设备、成本、人事、综合为主要内容的“6+1”台账。由专人负责,及时录入各项管理信息,并对关键指标和数据统计分析,确保重要生产信息可追溯。

作业区建设示范化。公司细化47项示范评比标准,坚持每季度组织作业区考评、验收,年底开展示范作业区评比。目前,作业区达标率100%,年度示范比例达10%以上。

齐抓共管,规范检查考核。建立完善检查考核联动机制,通过采取作业区自查、车间厂队巡查、分公司专项检查、公司抽查的方式,分层面对现场作业情况进行管控。采取综合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常规检查与动态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每季度对基层单位考核一次,并纳入年度综合绩效。将驻外项目部纳入标准化作业管理体系,与本部同步推进。结合贯标审核、高温季节慰问等活动,开展对外地项目部标准化作业推进工作检查,强化管理覆盖。

定期培训,提升“两长”素质。依托员工培训中心,通过岗位资格认证、业务讲座、交流研讨、管理轮训等形式分层面对“两长”进行培训。2011年公司成立了作业长研修会,定期举办经验交流、管理研讨等活动,先后组织作业长轮训470余人次。围绕现场标准化作业推进成果和基础管理创新,公司每年举办一期作业长管理成果发布会,每两年组织一届班组长工作论坛,加强各单位交流,提高基层管理水平。

对标找差,促进管理提升。公司坚持对标找差、持续提升的工作思路,以行业最优为标杆,深入开展与先进企业的文化对标、理念对标、制度对标、执行对标,查找管理短板。

通过实施标准化作业,公司各项工作任务均圆满完成,全员劳动生产率比2010年提高了近10%,2012年至今未发生质量事故,客户满意度从2011年的94%提高到2014年的97%。为个人成才和发展搭建了平台,先后有4名员工被评为“上海市农民工优秀个人”,有5人被评为“上海工人技术创新能手”,上海市职工科技创新标兵2人、上海市十大工人发明家提名奖1人,上海市“团队创建特色班组”7个,2015年上海市劳模3人、全国劳模1人。

提高标准化作业执行力的对策

完善制度标准,加强体系建设。一是健全组织体系。根据企业发展,两级党委及时调整充实标准化作业推进体系,制定年度工作方案,细化措施。二是完善各项制度。以安全受控、生产顺行、质量达标、降本增效、设备稳定、服务到位“六项管理”为标准,修订完善管理制度及考评细则。三是完善各类作业标准。根据各单位实际,梳理重点管控领域和作业项目,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操作方法和员工行为。

创新工作载体,促进管理提升。一是坚持台账管理。以作业区“6+1”台账为基础,在满足现场管理、保障生产平稳顺行的前提下,精简台账内容,突出台账的实用性,逐步探索“X+1”的台账管理模式。二是继续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发动党员带头提安全合理化建议,带头应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提高安全本质化水平。发挥工团作用,抓好班组建设,以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五小”活动、“安康杯”竞赛、“青安岗”活动等为抓手,切实维护员工安全健康,提高对各类事故的预防和管控能力。

加强监督检查,形成长效机制。一是编制检查计划,分层面开展检查。健全四级管理网络,实行作业区每天巡查、车间厂队每周自查、分子公司每月专检、公司每季度验收年度评比的工作机制。二是跟踪问题整改,落实闭环管理。把监督检查工作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以查促改、以查促建,不断完善监督检查制度。

注重素质培养,加强队伍建设。多渠道开展员工教育,强化标准化意识,使标准化成为全体员工的思维习惯和行动自觉。着力提升“两长”素质,引导基层管理者由“苦干型”向“智力型”“严管重罚”向“人性化管理”“个人经验”向“集体智慧”“只抓生产”向“生产、思想两手抓”的“四个转变”。

构建行为文化,推动企业发展。竞争在市场,竞争力在现场。企业的竞争力取决于内部的执行力。提高标准化作业执行力的关键在于通过企业文化塑造和影响企业员工的行为。这就需要从构建坚强有力的企业执行文化着手,营造严谨务实、精细高效的工作氛围。提倡“让业主满意,业主无小事,业主的事就是我们自己的事”的服务观念,树立“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的企业精神,着力培育“认真负责、严谨严细、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工作作风,并以此不断强化企业各项管理,使全员思想更坚定、作风更务实、执行更顺畅、落实更有力、合力更强劲,努力将公司打造成为扎根宝钢、客户首选的冶金生产运营服务商,成为受人尊敬的学习型、开放型、创新型企业,争做全球最强最优最大冶金建设运营服务“国家队”。

(作者单位: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企业文化概论作业 篇3

4一、单选题(共 8 道试题,共 24 分。)V

1.在领导班子中,要求相互结合所产生的合力和整体功能,应大大超过各领导成员能量简单相加的总和。这一组建原则是()。

A.选择首要领导原则

B.精干、高效原则

C.合作和谐原则

D.优化组合原则

满分:3分

2.制定经营方式战略的首要工作是()。

A.资产评估

B.产权界定

C.设置股权

D.处理各方利益

满分:3分

3.企业非事务性工作对组织结构类型的要求是()。

A.刚性很强

B.柔性

C.刚柔结合D.偏向柔性

满分:3分

4.在战略决策中,高层领导者中意见不一致时,不能强求决策,需要“冷加工”,保持冷静,反复思考,会后再作调研,多方交换意见。这一特点反映了()。

A.战略思维的理性化

B.决策结果的风险性

C.决策时间的间歇性

D.战略决策的创新性

满分:3分

5.实现集团化经营战略的成败,关键在于集团化内的企业存在()。

A.共同利益

B.共同的产品

C.共同的工艺和技术

D.共同的销售渠道

满分:3分

6.王铁人的“宁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这体现的是()。

A.企业价值观

B.企业经营哲学

C.企业精神

D.道德规范

满分:3分

7.企业家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崇高的责任感、志向高远、忠诚廉洁、正直可信、坚持原则。这种素质特征高于()。

A.品德高尚

B.思维敏捷

C.性格优异

D.富有韬略

满分:3分

8.对企业文化发展和建立起关键作用的是()。

A.企业家

B.政工人员

C.技术人员

D.工人

满分:3分

二、多选题(共 9 道试题,共 36 分。)V

1.企业财务战略决策的主要任务是()。A.正确地选择投资方向

B.正确地选择投资途径 C.对各项决策进行综合平衡

D.进行财务监督,提高经济效益

E.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

满分:4分

2.企业战略规划的构成部分主要包括()。

A.战略实施机构 B.规划的空间体系

C.规划的时间体系 D.战略控制体系

E.规划重心

满分:4分

3.企业文化的特点是()A.稳形性

B.科学性

C.时代性

D.系统性

E.具体性

满分:4分

4.按资产投资形式的不同有以下战略可供选择 A.有形资产投资战略

B.无形资产投资战略

C.货币资本投资战略

D.股票经营战略 E.债券经营战略

满分:4分

5.企业财务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工作内容:

A.财务决策

B.资金管理

C.利润管理

D.财务计划。

满分:4分

6.企业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主要包括对()的管理。A.专利权

B.商标权

C.著作权

D.土地使用权

E.商誉

满分:4分

7.美国战略学家安索夫以环境风险性为关键尺度,把环境划分为五类,并提出了与环境相适应的几种战略管理模式()。A.保守稳定型

B.效率反应型

C.营销先导型

D.战略探索型

E.开拓创造型

满分:4分

8.制造企业经营战略方案,应以关键目标为中心,进行大胆设想,提出各种创意。可供选择的设想方法主要有()。

A.头脑风暴法

B.盈亏分析法

C.滚动计划法

D.备用计划法

E.德尔菲法

满分:4分 9.按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形式不同有下面战略可供选择

A.委托经营战略

B.承包经营战略

C.租赁经营战略

D.托管经营战略

满分:4分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V 1.根据企业文化的内涵,可供企业选择的企业文化战略有:(1)企业产品形象战略。(2)企业形象战略。(3)企业职工形象战略。(4)企业家形象战略。(5)共同信念战略。(6)企业凝聚力战略。(7)文明生产战略。(8)职工榜样战略。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2.企业实施筹资战略决策,所筹集的资金越多,对战略的实施越有利。

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3.考核和评价企业家从事战略活动的绩效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企业生产和经营的产品满足市

场需要的程度;使企业资产保值和增值情况;上缴税金为国提供积累的情况

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4.企业文化在经营管理诸要素中是软要素,因而对经营管理中的硬要素只起辅助作用。

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5.企业文化只存在好的、较好的企业,而对比较差的企业则根本不存在。

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6.战略控制的基本要素由三部分组成,即确定评价标准;衡量工作绩效;及时纠正偏差

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7.合理处理利益分配关系,兼顾好各方利益,即出资者的利润、国家的利益(税金)、经营者和劳动者的收益、企业的留利

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8.企业战略所规定的SBA结构,对企业组织必须具备的环境适应性和企业组织的统一性产生直接影响。

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9.为了避免经营风险,企业在一般情况下,应尽量回避采用负债经营战略。

A.错误

B.正确

满分:4分

10.兼并经营战略中的企业兼并是市场行为而不是政府行为。

A.错误

B.正确

企业文化概论读后感 篇4

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通俗讲,就是每一位员工都明白怎样做是对企业有利的,而且都自觉自愿的这样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习惯;再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习惯成了自然,成了人们头脑里一种牢固的观念,而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又会约束大家的行为,逐渐以规章制度﹑道德公允的形式成为众人的“行为规范”。由此可见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企业要真正步入市场,走出一条发展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使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普及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

前不久,我在某报上读到这样一则消息:“海尔”人在接待参观者的整个过程中,主人总是坚持面朝着参观者边倒行边介绍情况,许多参观者对这种“倒行工作法”费解,时常有人问:“你们这样做是不是有点难受?”但听到的回答却总是一样的,“面对你们是一种尊重”。大家知道,海尔集团是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海尔”之所以能快速成长为企业巨人,关键因素就是因为它锤炼形成了富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并且使之在职工心中深深地扎了根,不断开出芬芳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焕发出不断的生机和活力。“海尔”现象及其培育的企业文化已成为许多专家、企业关注和研究的焦点,成为人们前进的路标和旗帜。

说到这里也许就会有人问:企业文化真的有那么神奇吗?。那么,企业文化有多神奇呢?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指出,你可以毁掉海尔,但你毁不掉海尔文化。正象一位会再哲人所言,今天你听到可口可乐被火烧尽的消息,明天就造一个新的可口可乐,因为有可口可乐的文化在。可见,企业文化对企业以及企业员工的影响是深远的,它的魅力是无穷的。

企业文化对形成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企业竞争,实质是企业的竞争。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挑战和新机遇,企业应不失时机地搞好企业文化建设,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行动规划和实施步骤,虚心学习优秀企业文化的经验,努力开扣创新。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正确的精神文化一旦被群众所认同,就会成为物质生产的巨大推动力量。企业文化已经作为新世纪的新理论,在企业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培养“四有”员工,达到增强企业活力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企业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承担者,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

阵地。两个文明一起抓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现阶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部门仍然侧重于学文件、讲形势,渗透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去的少,对企业的经济工作缺乏实质性的指导意义。同样,经济工作也大多是强调盈利,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长期目标并以此规划职工思想政治建设考虑的少。企业文化则可以较好地调节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技术工作,把个人的荣辱得失、道德规范和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融合在企业文化的精神风貌之中,使远大理想有现实基础和扎根点。人们结合经济工作去发展企业文化,在发展企业文化中培养职工热爱本职工作、树立良好职业道德的高尚情操,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员工,从而增加企业活力,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2、有助于增强企业内聚力,达到“上下同意”

《孙子·谋攻篇》中说:“上下同欲者胜”。引入到企业中来,我们可以把“上”理解为企业,把“下”理解为职工,“欲”可以理解为目标、利益。也就是说,只有使企业的目标和利益与职工个人的目标和利益有机的统一起来,才能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用于现代企业管理,那就是企业文化的范畴。企业文化像一种理性的粘合剂,以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将个人的理想拴在同一目标上,齐心协力,减少职工之间、组织之间的磨擦和内耗,增强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和作为企业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通过企业文化,建立一种积极的机制,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和整体信念,对企业产生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凝聚力,从而焕发出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这种主人翁责任感具体体现在个人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上,积极搞好本职工作,以自己出色的业绩来维护军队和军企的信誉,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作出贡献。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文化又能通过创造良好的组织氛围确保职工的积极劳动会受到尊重。“自我价值”能得到实现。这样,又进一步加强了职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达到“上下同意”。

3、有利于协调和控制,达到自我调节

企业管理的重要职能是协调和控制。管理者要对企业人财物及其运行过程进行有效的协调和控制,必须依靠严密的管理制度。但制度管理存在着两个不可克服的缺点:一是再严密的制度也不可能包罗万象,总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疏漏;二是制度管理还有强制性,它只能让人服从而不能赢得人心,这是现代管理所忌讳的。企业文化是管理制度的升华,它把名目繁多的制度压缩凝聚成几条富有哲理性的感召力的企业精神和行为准则。管理者按此精神和准则去启发诱导职工适时修正自己的言行,达到与企业目标和价值准则的一致。同时,企业成员如果违反了行为准则,即使他人不知道或不加以指责,本人也会感到内疚、心理失调而进行自我调节。企业文化通过强化企业内部上下左右的沟通,加深了彼此的信任,群众的呼声会体现在领导的决策中,上面的意图也会容易被下面所理解接受。这样,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协调和控制就由强制性的制度管理为主升华为自觉性的自我调节为主了。

综上所述,优秀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对全体职工的言行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和辐射作用,形成导向力、凝聚力、约束力。在这种环境氛围中,职工们彼此和睦相处,积极向上,自觉地克服不良现象,为维护和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实效而竭尽全力作出贡献。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可以把企业文化视为是现代企业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动力、成功的核心。

1、强化领导自身建设

企业领导中,有的忙于面面俱到地处理企业内的各种问题,包括注意在企业高层中形成一致的意见;(下转第24页)(上接第21页)有的善于向职工提出长远的、系统的企业目标,提倡新的价值准则,为创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作贡献。不论哪种类型的企业领导必须有良好的自身形象。首先,要做“全才”,以树立威望。《孙子兵法·计篇》中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机制才能嬴得敬重,守信才能赏罚严明,仁爱才能团结同志,勇敢才能激励士气,威严才能统一军令。其次,要有“将德”。孙武提出,“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诸葛亮说要“见利

不贪,见美不淫”;戚继光说要“功名利欲,与心为敌”,等等。都是“将德”的规范。企业领导只有德才兼备,甘苦与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方能在职工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实现为企业经营目标努力奋斗的企业精神。

2、强化领导观念和方式的转变

领导者必须树立自己是公仆,职工群众是主人的观念,想方设法真正确保职工主人翁地位得到体现。与此同时,必须转变事必躬亲的领导方式,发动群众参与管理,群策群力,共同对企业的兴衰负责,形成团队精神。这样,企业领导层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3、强化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

企业的主体是职工,企业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如何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人管理的核心就是要塑造整体文化的价值观。因为人是文化的基本载体,只有提高人的素质,即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觉悟、文化水平、心理素质、伦理道德、价值观念、整体观念、集体意识、人际关系及兴趣爱好等才能产生和传播优秀的企业文化。因此,提高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是关系到能否建成优秀企业文化的一项根本性工作。

4、强化企业利益共同体的建立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竞争观念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特征。企业的竞争不是企业领导个人的事,而是与每个职工息息相关的。他包括投资者、经营管理者和劳动者 三方合一的共同利益。因此,协调好三方关系, 建立利害与共、分配得当的企业利益共同体,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利益共同体的建立,会使职工心甘情愿的与企业同舟共济,尽心尽力为企业发展而奋斗。使国家、企业、职工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是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保证。

5、强化企业自身特色

建设企业文化,不能“千人一面”。社会环境、地理环境、市场环境等各个方面对企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各个企业的内部环境也各不相同。因此,各个企业在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时,应根据本企业所处的特点、生产经营的特点以及企业的服务对象,塑造自己的企业文化。像“让世界自由联通”、“让我们做得更好”、“服务到永远”等。要在实践中培育而不要凭臆想创造;要有选择的汲取别的国家、别的企业的优秀文化精华经过改造为我所用,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6、强化企业文化与企业目标内涵上的结合企业目标是一个企业的方向和未来,是企业职工通过努力才能实现的期望值,是激励职工的精神力量。企业文化是针对企业战略发展目标提出来的,贯穿于实现企业目标管理的全过程;企业文化包含着诸多因素中的主意因素,如强调人的作用,提高职工素质等,与企业目标的主要特征是一致的。从内涵上看,企业目标与企业文化有许多相通之处,如突出职工的主体地位,形成内在的动力,既能促进企业目标实现,又能加速企业文化建设。因此,应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企业文化给企业目标的实现注入灵魂。

企业文化概论作业 篇5

结课论文

试谈现代企业文化建设

摘要: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已得到企业界的普遍认同,但更多的企业由于没有形成科学的企业文化建设指导思想和观念,没有采取适用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法,使当前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缺乏对企业文化的经营意识,忽视了创造性和个性化,对企业家和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认识不清,与思想政治工作混为一谈。为了提高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品位,就要立足于中国文化的大背景,结合企业管理的实践和我国现代化进程,实施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精神,通过创新提高企业文化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重视创新,在企业文化的创新中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企业制度创新、企业发展有机结合,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关键词:企业文化;中国特色;创新;以人为本;建设;

前言: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培育形成的全体员工共同享有的一系列规范和价值观,它是一种管理文化、经济文化和微观组织文化。企业文化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以后,其重要作用已得到企业界的普遍认同,目前我国一些企业正从企业文化的初建阶段转向提升阶段,但更多的企业由于没有形成科学的企业文化建设指导思想和观念,没有采取适用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法,其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与初衷相差甚远,还有的走入了误区。总体上讲,企业文化不但要求创造一种充满热情、互相信任、和谐融洽、催人奋进的环境气氛,而且还要通过平等互助、情感交融的方式,树立起新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企业精神,激励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因此,把企业的硬管理与文化管理、企业制度创新相结合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这是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一、当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企业文化的经营意识。

有的企业认为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不必刻意营造,因此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对待企业文化建设。这类企业多忙于低层次的价格战、促销战,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考虑甚少。企业文化是企业广大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其中有自然形成部分,但主要是经过企业家有意识地总结、概括、扬弃、提升而确立的企业精神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需要企业家或经营管理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断地用心呵护,萃取精华,剔除糟粕,与企业展的战略及企业形象和品牌的建设密切结合起来营造。所以,企业文化建设一般要经过自然发展、逐步完善、定型和深化的过程,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需要企业家或企业经营管理者刻意经营与培育的。企业文化建设,实质上也是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经营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种对企业文化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实质是一种文化弱视现象,是缺乏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的表现。有人说,21世纪的竞争从本质上就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必将直接导致企业持续发展能力的下降。

2.忽视了创造性和个性化

企业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该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不是标准统一的模式,更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综观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其企业精神常用团结、求实、开拓、进取、拼搏、创新、奉献等词语加以排列组合,但大家都用这些词语表达了,就失去了企业的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变成了企业文化的标准件组合,这就使某个企业的企业精神变成了众多企业共有的“企业精神”;还有些企业对国外大公司的企业文化推崇备至或按照兄弟单位的企业精神照葫芦画瓢。因此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照抄照

搬、互相模仿、千篇一律、毫无个性的严重现象,使企业文化建设几乎走入了死胡同。

3.对企业家和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认识不清。

有的企业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家的事,或者是管理层的事,与广大职工关系不大。诚然,企业家或企业经营管理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企业家的理念、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决定着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及所处的层次,自上而下,潜移默化地指导着全体员工的行为,企业家或企业经营管理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不可否认。但是,企业精神应该是全体员工的基本素质和共同品格,如果没有广大员工的理解和认同,如果企业文化没有渗透到每一位员工的思想中去,并化为员工自觉自愿的行动。企业文化是不会真正建立起来的,因为企业文化最终要通过企业员工的行为、活动来表达、执行的。所以,企业文化的建设中不能忽视员工的作用,要引导每一个员工重视企业文化,注重提高全体员工的个体素质,关注企业的整体形象和声誉。

4.与思想政治工作混为一谈。

由于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在目的上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内容上都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因而有些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为了与国际接轨所取的一个新名词,其实质都是一样的,所以企业文化可以替代思想政治工作,把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简单片面地等同起来。其实,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通过说服教育和疏通引导解决员工思想上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主要工作是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侧重于人的思想和精神;而企业文化是直接指导和规范企业生产经营和员工工作行为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它涉及企业的风格、体制、政策及企业形象等方面的管理实务。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两者虽然有着相似的目的,但它们是属于不同范畴而叉不可互相替代必须结合的两项工作。如果把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机械地用于企业文化建设,这样不仅有失偏颇,而且事倍功半,收不到预期效果。

二、新时期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1、将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确立置于企业文化建设的首位。

企业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就是价值理念和企业精神的建设,它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形成企业文化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的基础。优秀的企业精神理念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提炼并积极吸收外部先进因素的结果,是对企业的经营哲学和企业行为理念的总结和理论概括。企业精神和价值理念的建立过程就是企业精神文化的建立过程。首先,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应该是在企业整个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具有鲜明性、自主性、独立性的精神和价值理念,带有本企业鲜明的特色,具有不易模仿性、不可复制性的特点。第二,企业精神的建立要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精华,同时,对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也要择优吸取,尤其要学习吸收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美国学者通过对美、日企业比较研究后发现日本企业优于美国企业是由于其独特的企业文化,这一文化是日本企业将其民族精神和西方管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所以,20世纪70年代,全球经济衰退而日本经济却异军突起(这与日本的企业文化不无关系),它提示我们建立既具国际化又具本土化的企业精神的重要性。第三,要用统一的企业精神和价值理念统一全体职工的集体价值取向,将企业的发展愿景和员工个人的人生追求统一起来,使职工忠诚于企业。第四,企业要有较高的精神追求,新时期的企业精神中要自觉地加进对环境、对社会的责任,把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提高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合谐社会的高度。

2、立足于企业的制度创新进行企业文化创新。

建设崭新的企业文化必须充分体现市场经济要求。伴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新时代的到来,我国企业将面临全新的挑战。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冲破传统的管理模式的束缚,抛弃陈旧过时的企业管理价值观,建立适应我国市场经济要求的崭新的企业管理模式,立足于企业的制度创新进行企业文化创新,确立现代企业经营价值观,以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所以,塑造企业文化必须与我国正在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必须与我国经济建设的大目标以及企业发展的目标相适应。因此,重新塑造的企业文化必须体现七大意识和五大精神。七大意识是:现代意识、市场意识、人才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公平意识和经济文化一体化意识;五大精神是: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面向顾客的竞争精神、以人为本的团队精神和敢于承担责任的冒险精神。从而,使塑造的企业文化能够把握时代的脉搏,引导企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实施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精神。

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是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哲学,要坚持把人作为企业管理和一切活动的中心。美国企业管理的专家学者,经过大量调查研究表明对员工的尊重、信任,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创新精神。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管理要求将培育进步的企业文化和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作为企业管理的主导环节。第一,充分重视人的因素,将人作为现代管理的中心,其管理的核心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第二,尊重人的人格,重视员工的个性,实现人格化、人性化管理。真正做到理解人、尊重人、启发人、关心人,为员工营造温暖、舒心、优美的工作环境,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第三,创造条件,通过发展、满足、改变人的需求,激发每个人的发展愿望和动力,帮助每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和全面发展。

4、站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

中国目前面临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而且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因此,中国企业文化的创新“必须面对这一趋势以及这一趋势所带来的挑战”,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在企业文化的功能创新上,要由管理手段层面向企业文化力的培育方面转化,为增强企业的社会竞争力服务。在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上,由过去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方面转化,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经营管理创新、社会服务创新和市场创新。在企业文化内涵的创新方面,由单一的内涵向多元化的内涵转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文化建设既要建立一种为企业全体职工认同的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伦理观和经营管理理念。同时又要有包容性,包容多元文化,使多元文化相互融合,共同为企业发展服务。在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上,把内在的文化建设,如企业价值观、企业伦理观和企业精神等与企业的外在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把企业文化拓展到企业的产品设计、社会服务、市场营销、技术开发和环境建设的多个方面,提高企业的文化附加值,把企业内在的文化素质与外在的企业形象树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面向未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随着信息革命、知识经济时代进程的加快,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环境的变化,传统的组织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这种环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习型组织理论应运而生,成为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管理理论之一。企业面向未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就需要建设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文化,即企业中的每个员工都要进行培训学习,而且要变个人学习为企业团队学习,使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之所以推崇企业团队学习,注重学习力的提高,本质是针对当今世界变化极快,知识更新加速,仅有不流动的有限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竞争与发展的需要,只有企业和员工具备了学习力,能够不断地获取、运用和传播新知识,才是企业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环境的根本之道。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理念、作为一种精神,必须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和反映时代和环境的发展变化,才能富有活力,才能焕发企业不断发展的无限生机。

总之,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一定要立足于中国文化的背景,结合企业管理的实践和现代化进程,同时也要借鉴国外关于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站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才能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优秀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概论作业 篇6

关键词 影视资料 中国文化概论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而在不少高校的新闻传播学专业中,都把这门课程列为专业必修课或指定选修课。事实证明,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对于丰富新闻传播类学生的文化知识、提高人文素养、扩大知识面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影视资料在中国文化概论教学中成为课堂内容不可或缺的部分,因为课程内容本身的丰富性,为采用可视可听的影视资料提供了可能;而影视资料的采用,又为增强课程的直观感、生动感,增添文化气息,起到了有效作用。在课程的各部分教学中,影视资料运用都能产生积极效果。

1 “规定动作”注重规范性

综观国内主要的中国文化概论教材,其主要构成部分都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中国文化的发生条件,包括中国文化赖以生发的历史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二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脉络,主要包括从远古直到近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三是中国文化的主要成就,包括在文史哲、艺术、科技等各个领域的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在这三个方面的教学中,影视资料都可以直观、生动地帮助教材和教案,来展现教学内容。如在介绍中国文化赖以生发的历史地理环境时,纪录片《中国佛教名山》、《再说长江》、《新丝绸之路》、《美丽中国》都成为教学的辅助材料,这些纪录片生动展现了中国名山大川的真实风貌,将中国的山水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让学生对于这些景致产生非常深刻的印象,一些曾经到过这些地方游览的学生更是结合纪录片,和自己的游览经历,讲述这些景观给自己带来的“文化冲击”。而在讲授中国古代的戏剧时,青春版《牡丹亭》、电影《梅兰芳》片断,或者让学生原汁原味地体会到戏剧艺术的精粹,或者让学生感受到戏剧艺术表演大师的不凡魅力。真实的艺术感受配合条理化的课堂教学,常常使学生产生共鸣。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与教材相观照,可以找到很多的影视资源与之配合。正是中国文化概论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可以在教学中发掘大量的影视资源。这些资源能够较好地诠释教材的内容,同时又能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这种资源与教材的匹配度,在其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是较难做到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选取这类资源作为教学补充时,应当紧扣教材内容,讲究所选取资源与教材的高度匹配。注重规范性,是选取这类资源的前提条件,只有与教材高度匹配,才能合理展现教学内容。应当始终注意影视资料所起的辅助作用,而不是冲淡系统的常规教学。

2 实践教学注重针对性

很多开设中国文化概论的学校,都赋予了这门课程一定的实践教学内容,而这样的教学内容大多能受到学生欢迎。一般来讲,中国文化概论的实践教学,通常是把学生带到学校附近,一般是同一个城市中的历史文化遗迹、博物馆等地点,在这些地方开展实地讲课,使课程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同时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以北京联合大学的精品课中国文化概论为例,实地讲课的课堂,就延伸到颐和园、美术馆、博物馆等地,并将这样的教学称为“多感官教学”。而笔者教学所在的岳阳地区,岳阳楼、君山、岳阳博物馆等历史文化景点,也成为实践教学的依托。

影视资料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开展教学的地点,本身就有大量介绍与该地历史文化知识有关的影像资料,通常,对于较大规模的访问群体,这些场所都愿意播出这些资料。另一方面,是在现有的影视作品中,本身就有大量与这些历史文化遗迹有关的内容。如纪录片《颐和园》、《故宫》、《千古名楼——岳阳楼》等,而在开展实践教学之前或过程中,向学生播放这些内容,可以增强对历史遗迹的文化诠释,使学生在“实景”之中更能感受到景观所代表的文化纵深。

实践教学材料的选取有很强的针对性。就这门课程开展实践教学的高校而言,通常的做法就是“就地取材”。即到一个方便到达、而且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和代表意义的地点。实质上,很多城市都具有这样的地点,而这样的地点也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感,并真切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影响。影视资料在实践教学中的地位要弱于实际场景所起到的教学作用,但影视资料在展现历史文化纵深感方面却不可或缺,它是使“可触摸”的文化,变得“可追溯”、“可思考”的重要促成因素之一。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影视资料的运用,是在针对性基础之上的深度拓展。

3 “自选动作”注重开放性

除了教师讲授之外,少量的学生作业和学生参与成为课堂的有益补充。让学生选取中国文化当中一个感兴趣的小单元,来进行适时的讲授,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而在学生讲授过程中,最能吸引注意力的,往往也是其精心选取的影视资料。

在某班学生以“鼓”为题材,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中“鼓”所扮演的角色时,分别向其他学生展示了安塞腰鼓、凤阳花鼓、京韵大鼓的表演片断,这些片断都来自网络视频,或者是电视片。而在展示与“鼓”有关的舞蹈环节,采用了电影《十面埋伏》中,盲舞女闻声击鼓的片断。之后,主讲学生还展示了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的高潮——刘海哥下山打柴遇到胡秀英的片断。而“鼓”都在这些影视片断当中,或者扮演突出的视觉形象,或者成为伴奏的主要背景声音。

学生参与是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自选动作”。在完成这一“自选动作”时,影视资料的选取,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这样的开放性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话题的开放性决定选材的开放性。因为学生参与的主旨是希望其能自己动手,成为中国文化某领域中知识较为丰富的“小专家”,所以对于话题没有较多设定。二是文化的包容性决定选材的开放性,正是中国文化的浩如烟海,使得选定的主题多种多样,每届每班的学生都不相同。三是影视的表现力决定选材的开放性。影视作品较文字、图片更有生动的表现力,而在一个希望较好的表现自我的场域,对于影视作品的重视就自然会更加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学生的选题,其灵感都最早来自于影视作品。如有学生观看《叶问》后,决定讲述中华武术的发展,之后又在其他影视片断中找寻到叶问咏春拳的真实表演。有学生在观看BTV生活频道的MV《南锣鼓巷》后,把北京胡同文化作为讲授题材。而之后,这些作品又都成为讲授的组成部分。对影视作品的接触在帮助学生确立关注点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对于影视资料的运用是中国文化概论教学过程中可以积极开展的工作。对于这一工作的探索,能够使课堂更生动,学生记忆更深刻,教学更有效。

参考文献

[1] 李洪亮.对《中国文化概论》教学的几点思考[J].现代语文,2011(4).

[2] 俞娟.刍议《中国文化概论》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J].黑河学刊,2011(5).

[3] 黄明智.浅析影视艺术特点及其教育价值[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4] 北京联合大学《中国文化概论》精品课程网站[EB/OL].http://course.jingpinke.com.

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作业 篇7

摘要:21世纪,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一个企业想要立足世界,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只有凝聚了优秀的企业精神的企业,才有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取得成功的可能。而这一点,海尔集团做到了,所以它能从一家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拥有7万多名员工、2010年营业额1357亿元的全球化集团公司。那么,海尔集团是如何做到的呢?这就要从它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谈起。

关键词:海尔 企业 文化 精神

企业文化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用几个词来概括: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和道德规范。由此可以看出,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尔的企业精神是什么呢?那就是创新。创新让海尔集团保持了一种适应每一个年代的朝气。创新之道就是“海尔之道”,其内涵是:打造产生一流人才的机制和平台,由此持续不断地为客户创造价值,进而形成人单合一的双赢文化。正是秉承这种创新之道,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的创新分为三各方面;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体制创新。

技术创新:海尔累计申请专利1万多项,居中国家电企业榜首,并率先实现国际标准的零突破。海尔累计已经参与了61项国际标准的起草,其中27项标准已经发布实施。海尔通过标准输出,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出口。

服务创新:海尔在国内市场有强大的市场营销网络优势,并与互联网进行充分的融合,以“零距离下的虚实网融合”创出第一时间满足用户第一需求的竞争力。“虚网”指互联网,通过网络社区形成用户黏度;“实网”指营销网、物流网、服务网,第一时间送达用户满意。

体制创新:改变传统企业以产品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实施以用户为中心的即需即供大规模定制,实现了“零库存”和“零应收”。在流动资金零贷款的基础上,海尔CCC(现金周转天数)达到负的10天。正是有了这些创新,才让海尔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海尔的成功,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优秀企业的典范,这种优秀是指它优秀的企业文化。海尔的企业文化的发展是分阶段的,它以十年为一个阶段。第一个十年:从1984到1995,海尔十年创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立志要干出中国最好的冰箱的海尔创业者们,发出了“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心声。作为国内最后一家引进冰箱项目的工厂,要想后来居上,必须速度制胜,“迅速反应、马上行动”成为当时全体海尔人一致的工作作风。在这种企业精神和工作作风的推动下,海尔十年创业首战告捷,创出中国家电第一名牌。

第二个十年:1995年,在国内市场取得长足发展的海尔,开始聚焦国际市场。以当年海尔工业园落成为标志,海尔二次创业创国际名牌战略宣告启动。作为中华民族企业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尝试者,创中国人自己的国际名牌,成为海尔人此后最执着的追求。具有民族意义的企业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成为海尔人挑战国际名牌的精神底蕴。第三个十年:遍布全球的5万海内外海尔员工,海尔创世界顶级品牌的目标,都需要一种全球视野的共享价值。海尔新的企业精神--“创造资源 美誉全球”应运而生。“创造资源”本质上是创新。与国际顶级企业相比,目前的海尔还不具备资源优势,但在创新的旗帜下,海尔可以而且能够创造资源,能够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美誉全球”就是海尔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的更高目标。海尔在全球各地满足用户需求的综合美誉,就是海尔世界名牌的根本内涵。在这一更高的目标下,“人单合一 速决速胜”,就成为海尔工作作风的最新表述。“人单合一”是手段,“速决速胜”是目的。每一个SBU都要与市场准确地结合,然后以速度取胜。

正是这种阶段性的文化发展方向,让海尔企业文化越来越适应时代的变化。

上一篇:高空坠落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总结下一篇:如何管理好一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