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担使命 尽责任展风采

2024-07-02

以青春担使命 尽责任展风采(通用3篇)

以青春担使命 尽责任展风采 篇1

尽责任展风采

尊敬的各位领导、青年朋友们:

大家好!

非常高兴能参加这次“弘扬汝州精神 点亮青春汝州”主题演讲比赛。我演讲的题目是“以青春担使命

尽责任展风采。

责任与担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事不避难,责任在心,担当在行,奋勇向前”。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责任,言行中都折射着一份担当。

在大客车冲向学生的一刹那,女教师张丽莉不顾自己的安危勇救学生,自己被卷入车内,导致双腿粉碎性骨折,高位截瘫。吴斌在高速公路上被一块数公斤重的铁块击中腹部,在肝脏破裂、多根肋骨折断的情况下,他仅仅用了1分16秒的时间,就完成了靠边停车、拉手刹、打开双闪灯、疏导24名乘客安全离开等一系列动作,而自己却因受重伤抢救无效离我们而去。他们以高度的责任心,彰显了人生的价值。

责任和担当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精神。

我身边的老师和同学们,在工作和学习中让我感触最多的就是责任。在三中,我满怀青春的梦想,背负着肩上的责任,正一步步走来。

林肯曾说:“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练自己”。三年来,我一直用行动诠释着责任。在七年级,学校团组织接受了我,我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青团员,并被同学们选为班长、团委书记。对于学生干部来说,优秀的学习成绩不仅是个人的财富,更有益于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班内良好的学风和班风。在学习上,我总是刻苦学习,勤于钻研,善于质疑,敢于提问,各科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每学期都被评为校“三好生”,还多次在中心校、学校组织的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中获奖。在学校里,我对所有的老师谦恭有礼。每每见面总是热情地向老师问好,引领着全校同学跟学效仿,让尊师敬师成为学校一种特有的文化,成为三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还积极参加公益事业,向中国扶贫基金会捐赠爱心包裹,被学校评为“爱心好少年”。在汝州市第一届“我为火种添把柴”捐款活动中,作为班里的团支书,我积极动员,把钱罐里的100多元零花钱全部捐了出去。在我的带动下,我班在全校捐款最多,被评为“我为火种添把柴”活动先进集体,又一次为班级争得了荣誉。

我由衷地感谢老师给我提供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这让我明白了优秀是一种习惯,教会我爱在于奉献、责任在于担当。每一次参与和经历都让我体会到青春激扬,不懈奋斗的快乐。

如果有人问我是什么推动着我不停地前进,我会告诉他:是责任!或许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我只能用自己的生命来回答,只能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因此,担当责任是我前进最根本的动力。努力工作,认真学习,是因为我心里装着他人,装着老师和同学赋予我的使命,我不相信手掌上的纹路,我只相信担当责任会让生活更加的闪亮,我会以负责为己任,用“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的热情,继续我的征途,我相信这是一种勇气,是一种决心。至少,我相信,担当责任,青春无悔。

以青春之姿担国家之使命观后感 篇2

继承劳动传统,发扬劳动精神,锻造劳而无怨的品格。“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劳动课是我们从小就学习的一门必修课,我们在劳动课中学会了身体力行,养成了劳动习惯,继承了祖先的劳动传统。劳动有多种形式,“昼出耘田夜绩麻”是劳动,“千淘万漉虽辛苦”是劳动,“敢将十指夸针巧”亦是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创造历史,在劳动中彰显个人价值。进入新时代,生产资料从农具到机械,从体力到头脑,不变的是劳动者的吃苦耐劳、兢兢业业。_强调,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作为一名“95后”,我深感我们有幸生逢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时代,更要注意不能让幸福感代替吃苦精神,要主动走出“温室”,投身劳动的“大田”,不怕苦不怕累,先做好合格的“劳动者”,才能做好人民的“勤务员”。

发挥先锋作用,发扬劳模精神,砥砺不懈奋斗的初心。劳动的范畴极其广泛,无论是扎根基层一线,还是埋首办公桌前,只要是党和国家需要的地方,就是值得为之奋斗的所在。在我们的身边就有一大批劳动模范,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科研工作中,涌现出黄文秀、孟庆功、巨晓林等一大批劳动模范和先进典型。他们的行业不同、职责有别,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中国共产党党员。“致广大而尽精微”,回首20世纪30、40年代,红色老区生产运动如火如荼,涌现出“边区工人一面旗帜”赵占魁、“兵工事业开拓者”吴运铎等先进人物;新中国成立后,“高炉卫士”孟泰、“铁人”王进喜等劳动模范广为传颂。广大青年干部要接过为人民服务大旗,发扬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社会形成“爱劳动、会劳动”的良好气氛。

以青春担使命 尽责任展风采 篇3

以青春之名锤炼与时俱进的“大我”之才。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年轻干部从学校踏入基层,易为追求成为所谓的“社会人”而轻易放松学习的姿态,为追求成为所谓的“人上人”而盲目追求所谓的政绩。殊不知,纷繁复杂的基层又何尝不是一所“道阻且长”的“新学校”?扎实过硬的本领,才是在基层中“畅行无阻”的“最强通行证”。基层虽小,只要用心,便是大有可为的舞台;基层虽远,只要用情,便是宾至如归的热土;基层虽苦,只要坚持,便是锻炼真金的熔炉。基层年轻干部要俯首弯腰,甘愿做一名基层的“小学新生”,敢于“恶补”,不耻下问,持之以恒,厚积薄发,在求知寻进、干事创业中锤炼与时俱进的“大我”之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深度挖掘基层人、事、物,积极向领导学、向同事学、向群众学、向会议学、向平台学、向书籍学、向文件学等等,汲取营养,集以致用。“学而不已,阖棺乃止”,学习没有终点,成长没有上限,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时刻保持学习姿态,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形势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以青春之名涵养立身为民的“大我”之情。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距离最近、接触最多、关系最密,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最为现实、最为复杂、最为具体的,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要弄明白“当官怎么做”,必须先搞清楚“当官为了谁”。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生写照,红军女战士“半条被子”的鱼水温情,黄文秀“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的青春赞歌……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打着“样儿”,用实际行动书写“人民至上”的信条,用理想信念播撒“公仆情怀”的种子。基层年轻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对待人民群众“视如己出”,以人民幸福为“己名”,视群众利益为“己利”,以立身为民的“大我”之情投入到群众工作当中,做到“身入心至”,既要身入低处,低下头、迈开腿、进家门、察民情、听民声、找办法、抓落实,通过入户、调研等方式开展村情调查;又要心至民处,及时主动贴近来访群众,了解过得怎样、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来弄清该抓什么、推进什么、落实什么。

以青春之名厚积笃行拓新的“大我”之势。

上一篇:烟草局工作计划下一篇:关于对投诉情况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