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趣味实验教学策略探究

2024-05-24

小学科学趣味实验教学策略探究(通用10篇)

小学科学趣味实验教学策略探究 篇1

摘 要:小学科学作为一门兼具科学性与知识性的学科,在当前的形势之下,需要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实验教学作为小学科学探究活动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科学素养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就目前来看,在当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升,而趣味实验教学的出现及应用,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方向,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着手,探究趣味实验教学策略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广,对于当前的小学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小学科学作为一门兼具科学性与知识性的学科,在当前的形势下,需要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探究实验一直都是小学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创新能力以及科学素质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缺乏对科学探究实验的重视,导致实验教学的质量得不到提高,而趣味实验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乏必要的重视

就目前来看,虽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各地区学校逐渐制订了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教学计划,然而,在实际的教育工作过程当中,仍旧存在部分教师或者领导对小学科学教学不重视的现象,尤其是在实验教学方面,部分小学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往往是由其他科的教师进行兼任,没有设立专门的科学教师,即使有部分学校设置了专门的科学教师,由于自身专业素质较差,也使小学科学的实验教学得不到有效的进行,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得不到提升。

2.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部分学校在进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掌控着课堂教学的方向,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忽视了新课改要求坚持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使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同时,由于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趣味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1.营造幽默趣味的教学氛围

由于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基础阶段,对于感兴趣的事物好奇心往往十分强烈,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利用丰富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趣味实验的顺利进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同时,利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增加教师受学生欢迎的程度,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并且在实验教学中加入趣味性的元素,能够使学生增加对探究实验的热情,通过教师的引导,促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融入实验的探究过程中,增强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2.融入生活化的元素

由于科学知识往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在进行趣味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融入生活化的元素,把实验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更好地应用科学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果实与种子的过程中,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水果以及种子准备好,然后让学生进行辨认,把种子与果实对应好,一旦学生回答错误教师可以把果实解剖开,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避免以后出现类似的错误,并且利用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真切地认识到科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增强生活的观察意识,促进学以致用目标的实现。

3.与多媒体教学设备相结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多媒体教学设备逐渐在教学教学体系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因此,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使用趣味教学之时,还需要与多媒体等教学设备相结合。这就要求小学科学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把静态教学转变成为动态教学,把无声教学转变成为有声教学,将所要进行的实验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带给学生以直观的体会,增强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同时,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实验教学的过程当中,促进学生小学科学知识的提升,并对实验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使实验教学的质量得到提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趣味实验教学方法的应用,通过借助丰富幽默的语言以及生活化知识的融入,与多媒体教学设备相结合,促进了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提升,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提高了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小学科学趣味实验教学策略探究 篇2

一、课前勤做下水实验, 努力提高科学趣味性

就科学课而言, 教师在课前先下水做探究实验是一种特有的备课形式, 通过教师亲自去实践, 去设计, 思考如何提高科学探究活动中的趣味性, 通过试水探究, 把握教学第一手资料, 洞察实验操作相应步骤要点和难度, 从而设计出最合适的教学步骤, 为整个课堂教学调配出特有的趣味。

1. 实验问题设计要具有悬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驱力。我们知道, 往往兴趣越浓厚的学生, 其学习的主动性性就越高涨, 因而其掌握知识的能力也就越强。所以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 这是作为科学实验探究最有效性的方法。学科教学的一切活动必须以此为出发点。我们要让科学实验探究充满趣味性, 势必要在实验中提出问题的时机和步骤能够充满悬念, 让学生充满好奇和探究欲望, 从而使他们对实验欲罢不能。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前要对各种实验的现象了然于心, 所以先下水实验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 在教学《磁力大小会变化吗》这一课时, 我们的教学目的在于测量磁铁的磁力并根据数据得出结论。教师在让学生测量4个环形磁铁吸在一起的磁力时, 已经可以看出变化规律了, 因此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 当多个磁铁吸合在一起时磁力就会增大。此时, 老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两块相互排斥的环形磁铁捆绑在一起时磁力大小会有怎样的变化?”学生会容易回答出:“磁力会相对减小。”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后发现实验结果与猜测相一致。然后老师让学生用条形磁铁代替环形磁铁去再次实验。先让学生根据结论猜想实验现象, 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的猜测对吗?”通过实验, 数据显示的结论刚好与环形磁铁的实验结论相反。所以学生就容易得出结论:并非所有的磁铁都能满足这两个结论, 因而我们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将两块磁铁相互吸在一起, 磁力大小会发生一定程度上的改变; 同样把两块相互排斥的磁铁捆绑在一起时, 磁力大小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上述实验现象显然要求我们的教师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 实验结果教师必须是清楚的, 这就要求教师事先下水进行实验过的; 第二, 对于实验过程中的追问时机和步骤教师是事先精心设计过的。从已知到未知, 从正确———错误———再改正, 做到步步深入, 中间悬念迭起, 为整个课堂探究调配出学生从未感受过的新鲜感和趣味性。

2. 实验变化现象要更加明显

现在我们大部分学校已经配备了标准的实验室和仪器室, 很多实验器材不需要老师苦苦寻找, 器材一拿, 自己的一套下水器材一试用, 拿着分组器材就可以去上课了。但是那些没有经过我们试验的材料, 可能因为某些已经损坏或失准, 还可能因为实验现象不明显, 将导致探究时出现一些问题而让我们变得措手不及, 让课堂无法按预设步骤正常进行下去。

例如, 在教学三下年级第四单元第6课《指南针》这一课, 教师对指南针的正确使用早已经于胸有成竹, 对整节课教学环节的把握也已然到位。当教师拿着一盒指南针走进教室时, 这个盒子里面的指南针可能就是整节课问题的所在。当学生在练习使用指南针时, 尽管操作是正确的, 不过在汇报时发现“哪边是北方?”这个简单的问题学生用手指出的方向各不相同。究其原因原来是我们存放指南针的方法不够正确, 虽然存放时避免了与周围一些铁器和磁铁的接触, 但是大量指南针同时存放在一起, 磁场长期相互干扰, 指南针磁针的磁场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虽然教师在课前动手使用了指南针, 但是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还是由于实验器材出现问题的缘故使得整个课堂不能顺利进行, 这时就要求我们下水探究实验范围要更广, 做到能将每一组实验器材都实验操作一遍, 确保它们能够正常使用。如果实验现象不够明显, 就需要我们开动脑筋改造或事先更换器材, 使现象变得更加明显。这样就能使课堂实验探究的趣味性不至于发生变质现象。

3. 实验探究步骤要相对完善

教材中一些实验看似操作简单、现象明显, 但实际进行探究实验时有的步骤却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实验时间要求过长, 实验器材相对缺失, 实验现象不够稳定, 实验与表格不相对应等。这就要求教师根据下水实验中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探究方案, 通过对探究实验深度研究, 完成教具改进, 表格制作, 实验变化等来完善探究设计, 让课堂教学有目的性地调配出趣味性。

例如, 在教学《金属的热涨冷缩》这一课时, 在做金属的热胀冷缩实验时, 教材中介绍的实验方法是让学生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 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 (1) 这一观察实验活动让学生自主开展探究相对容易些; (2) 加热后钢条长度和粗细是否发生变化, 实验过程是借助2根大头针来代替钢条, 通过观察大头针的倾斜程度, 从中把钢条的细微变化“放大化”, 让学生能直接看到加热的大头针的“膨胀”, 来感知钢条的膨胀。这可以使学生对热胀冷缩现象的认识变得更直观、更形象、更具体、更深入。教师在没有经过事先自己课前的探究实验, 想当然的认为实验是简单并且成功率很高的预设下, 可真正让学生开展实验活动后就可能会遇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由于钢条导热慢, 学生实验时间就相对比较长; (2) 钢条“膨胀”现象非常微小, 经过大头针的“放大”实验现象还是不太明显, 不能发现大头针有很明显的倾斜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大大地打击学生对实验的热诚度, 很快学生就会显得焦急, 变得不耐烦, 从而导致整个实验的失败。不但无法得出满意的实验结果, 还会打击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为避免出现这样的状况, 教师就需要在课前亲自动手做好探究实验, 发现类似上述问题后, 将实验的材料进行适当的调整, 实验方案设计重新修改变得相对完善些。比如为了使实验现象变得更加明显些, 可设计这样一个实验:将大头针连接在一个简易电路上, 然后通过蜡烛加热大头针, 使其膨胀伸长接通电路并点亮小灯泡; 冷却后大头针收缩, 电路断开小灯泡再次熄灭。这个实验现象相对明显, 而且操作更加简单, 学生容易理解。

二、上课甘做实验助手, 尽量突出科学趣味性

新课程明确指出, 课堂是学生的, 应该让学生成为整个课堂的主人。科学课堂探究实验要遵循学生是主体的原则。教师要想尽办法让学生来唱主角, 而教师自身则应转为辅助角色, 引导学生自主地设计科学实验方案, 并积极尽情参与探究过程, 让学生在科学课堂中, 感叹科学的奇妙, 收获科学的奥秘。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心甘情愿做学生的助手, 并尽量突出科学课的趣味性。

1. 适时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

科学课堂探究活动中, 教师演示效果不如让学生亲身经历来的好。如果确有难度就可改为师生共同操作完成, 让一部分学生参与其中, 会让实验设计、操作提示更为自主, 学生更有兴趣。

例如, 在教学《磁铁的两极》这一课, 让学生自行设计验证条形磁铁哪个部位的磁力比较大时, 教师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明白: 将回形针串起来的时候要先做一个挂钩, 然后将回形针一个一个放在挂钩中, 但不能挂成一排;事先在磁铁的五个点上特意做了凹槽设置, 确保挂钩位置一致, 防止挂钩左右偏移等。尽管教师事先这样精心地指导, 但实验操作中学生依然会犯错误。笔者尝试在课堂上让学生介绍完方法后, 请同学上讲台和老师一起演示实验操作过程。老师将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 然后让学生自主解决, 比如:遇到挂钩挂法错误时, 学生自主解决了; 遇到挂钩往边上跑的现象, 让学生自己想办法, 有些用手指挡着, 有些放在桌上挡着, 各个小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各种简单问题都能顺利得以解决。实验结束后, 学生在交流中指出挂钩移动是因为周围磁铁在干扰这一点的测量, 为了让实验更精确应该在测量时将磁铁其他部分全部遮住, 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可见, 适时让学生自主探究, 能极大程度上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 让学生头脑中的“精灵”细胞得以开发。

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即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解决了“拦路虎”, 并且学生还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整个科学探究活动中, 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收获, 亦会使整堂科学课充满浓浓的探究味。

2. 小组探究教师扶弱助强有讲究

在小组探究活动中, 各小组之间的操作能力有强弱, 这时教师可以参与到操作能力较弱的小组中和他们一起进行探究, 手把手提高该组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当然, 教师也可以参与到操作能力较强的小组中, 适时点拨启发, 可以进一步探索到新的发现, 并可起到一定的示范和带头作用; 而教师假如参与到操作一般的小组中, 则可以了解到他们的操作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 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各组的学习探究情况。因而, 教师适时扶弱助强, 并让各组进行探究大比拼, 能极大地提高科学的趣味性。

例如, 在教学《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这一课时, 老师发现有一个小组很快完成了课堂实验, 利用剩余时间在尝试挂其他不同的重物, 发现开始转动的一瞬间轻推摆锤, 重物相对较轻时齿轮便能转动起来, 太重却不能灵活转动。这时, 老师及时参与进去, 与学生一起探究, 最后得出: 这是由于齿轮之间摩擦力太大了的缘故造成的。交流时, 这组学生就通过这个情况延伸到生活中我们要经常给机械零件加润滑油, 才能减少摩擦力, 防止齿轮磨损。这些看似简单的探究活动, 实际操作中还是会碰到许多的问题, 只有当教师参与其中, 才会让实验器材用得更好, 用得更精, 才会从中发现一些更有深度的科学知识。这样的师生小组合作, 能让学生在实验时探索到许多课外知识,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增强他们对科学的探究兴趣。

三、课后拓展探究实验, 不断延伸科学趣味性

“带着问题进教室, 带着更多的问题出教室。”这是科学探究的最终目的。课外实验拓展是让趣味性延续到课外的重要载体, 但小学生课外热情总是只有三分钟热度, 要让这种探究热情不断持续高涨, 就需要教师亲自进行拓展引领, 将课外的成果用各种不同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科学探究。

1. 下水展示, 让创意引领实验探究

教师将各种“让我们课外继续去研究、去探索”的话语热情澎湃地抛给学生时, 学生也在期待和教师一同进行各种创意的尝试。这时候教师有选择性地帮助学生去尝试, 将那些课堂中被忽略的瞬间在课外闪光, 让创意思维尽情展现。

例如, 三下年级科学第一单元中学生对于《种植凤仙花》一课, 在了解到网络上的凤仙花种植瓶后, 发现作为农村学校完全可以用透明的一次性杯子来代替, 这样既省事又方便。笔者根据学生自己的创意, 在课后和几位同学一起用课余时间将大家的想法付诸于实际行动, 将自制凤仙花种植瓶现场展示, 学生兴趣相当高涨。课后, 许多学生用自制种植瓶播种了大批春季花种, 对植物的生长规律和发展变化有了更浓厚的兴趣和更深的研究。笔者随后又亲自带领孩子去学校食堂后面的种植园取土壤, 培育多种植物品种, 学生们在老师的引领下, 活动劲头高, 学习效果好。

2. 适时交流, 让成果直观实验探究

科学探究, 特别是课外探究活动, 有些并不能让每一个同学亲身经历, 亲眼所见。这些探究如果用视频、照片、科技小论文等方式记录下来, 在教室、科学角用展示出来, 让学生充满探究的成就感, 使他们对此乐此不疲。

例如, 有一位学生将难以理解的热对流实验经过自己大胆创新拍成视频:一个装满水的大烧瓶中放入一条小金鱼, 瓶子上端用带细玻璃管的木塞塞住, 放入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烧杯底部和颈部水的温度。将烧瓶稍微倾斜成30度角, 用酒精灯在烧杯颈部加热。几分钟后, 通过视频清楚地看到测量烧杯下端水温的温度计液柱没有明显变化, 小鱼在烧杯底部游来游去, 生活惬意。而测量颈部水温的温度计液柱不断升高, 甚至有部分水溢出细玻璃管。这个视频给了其他学生极大的刺激, 许多学生对此惊奇不已, 对自己参与课外探究活动表现出很高的欲望, 课外跃跃欲试, 兴趣很浓。

科学实验探究要求教师课前有精心的准备, 课堂中成为学生的幕后英雄, 课后又需要积极引领宣传, 把实验探究步步抓实, 把科学课堂归还给学生, 把探究天地进一步拓宽。实验探究在学生心田中种下的是科学趣味, 收获的必将是学生超强的动手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全日制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2]小学学科教学建议·科学.

小学科学趣味实验教学策略探究 篇3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广,对于当前的小学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小学科学作为一门兼具科学性与知识性的学科,在当前的形势下,需要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探究实验一直都是小学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创新能力以及科学素质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缺乏对科学探究实验的重视,导致实验教学的质量得不到提高,而趣味实验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乏必要的重视

就目前来看,虽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各地区学校逐渐制订了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教学计划,然而,在实际的教育工作过程当中,仍旧存在部分教师或者领导对小学科学教学不重视的现象,尤其是在实验教学方面,部分小学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往往是由其他科的教师进行兼任,没有设立专门的科学教师,即使有部分学校设置了专门的科学教师,由于自身专业素质较差,也使小学科学的实验教学得不到有效的进行,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得不到提升。

2.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部分学校在进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掌控着课堂教学的方向,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忽视了新课改要求坚持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使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同时,由于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趣味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1.营造幽默趣味的教学氛围

由于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基础阶段,对于感兴趣的事物好奇心往往十分强烈,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利用丰富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趣味实验的顺利进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同时,利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增加教师受学生欢迎的程度,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并且在实验教学中加入趣味性的元素,能够使学生增加对探究实验的热情,通过教师的引导,促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融入实验的探究过程中,增强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2.融入生活化的元素

由于科学知识往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在进行趣味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融入生活化的元素,把实验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更好地应用科学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果实与种子的过程中,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水果以及种子准备好,然后让学生进行辨认,把种子与果实对应好,一旦学生回答错误教师可以把果实解剖开,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避免以后出现类似的错误,并且利用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真切地认识到科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增强生活的观察意识,促进学以致用目标的实现。

3.与多媒体教学设备相结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多媒体教学设备逐渐在教学教学体系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因此,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使用趣味教学之时,还需要与多媒体等教学设备相结合。这就要求小学科学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把静态教学转变成为动态教学,把无声教学转变成为有声教学,将所要进行的实验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带给学生以直观的体会,增强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同时,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实验教学的过程当中,促进学生小学科学知识的提升,并对实验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使实验教学的质量得到提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趣味实验教学方法的应用,通过借助丰富幽默的语言以及生活化知识的融入,与多媒体教学设备相结合,促进了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提升,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提高了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宿宁宁.论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趣味性[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2012(15):226.

[2]胡晓兰.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趣味性[J].新课程:小学,2015(2):66.

[3]陈智蓉,陈小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3(11):157.

小学科学趣味实验教学策略探究 篇4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是小学科学课的显著特点,是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实验教学以动手为主,那么,是不是只要准备足够的器材,安排好实验步骤,就可以顺利地进行实验活动;只要实验顺利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呢?不是的!教学是一门艺术,实验教学也不例外,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需要教师的机敏把握和智慧处理策略。而对实验细节的把握,是提升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关注一个细节,就能生成一个精彩的环节;忽视一个细节,就可能毁灭一次精彩的实验。所以,在小学科学实验中,更应关注细节。在教学中,我们要从细节入手,注意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注重师生的有效交流与互动,用心观察,善于发现、挖掘,把握时机,加强课堂调控,加强实验的引领、指导和提升。

一、实验前谋选材料,从简求实

课上要用种种材料,是科学课的一大特点,材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期望。教师也许会感到把材料直接交到孩子手中,可能造成无法容忍的混乱。事实上,把精心选配的材料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探究,是让他们走上科学道路的一个好办法,关键是要选配好材料,注意发挥材料的最大效益。一套好的材料,会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会促成一节好课。

⒈ 利用材料间的相互关系,灵活加以组合和运用

实验教学能否成功、效果能否达到,不仅仅取决于实验材料是否充足,还取决于实验材料选择是否科学,搭配是否精当。实验材料选择科学、搭配精当,学生操作起来得心应手,观察方便,现象明显,实验效果就好。

把各种材料放在一起,它们之间便有了一些相互关系,不同的组合往往会使学生产生一些特定的言行。一盆水,一个软木塞、一个小铁块,这样一组材料学生会有什么结论?学生会说铁块沉下去,软木塞浮上来,材料结构的简单,使他们很难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如果是另一组材料:一盆水、同样形状大小的木块、铁、塑料、胶木,学生又会有什么结论?因为材料间的丰富对比性,将揭示一个规律:同样大小的东西,重的下沉,轻的浮着。那么,是不是材料的结构越复杂越好呢?不是的!

一般情况下,教师依据教材的提示,会设计出适合预设问题探究需要的有结构的材料,只要能够完成任务就可以了。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如果我们在准备实验器材时打破常规思维,常常可以使材料更简洁有效,看起来简单,但是用起来却更有意义。

⒉ 把握好材料的呈现方式和时机,分层、适时、有序地呈现

一种材料就预示着一个现象,可以设置一个情境,进行一项探究。不管是有关,还是无关,每一种材料的出现都有很明显的目的性。因此,把握好材料的呈现方式和时机,也就是调控了课堂的节奏,掌握了课堂的结构。

小学生的探究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使用的材料会随着探究活动的推进或探究内容的转变而变化。材料何时呈现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如果过早发送探究材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还没有听清楚活动要求,甚至还没有明白要研究的内容,就开始动手了,容易使探究范围过于扩大。而有层次地发送材料,就能调控探究的范围和深度,提高探究的有效性。例如教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学生猜测物体是沉还是浮可能与物体的大小和轻重有关后,教师抛出了第一组材料:木块、石头、泡沫塑料、回形针、牙签、橡皮泥、胡萝卜、蜡烛,学生通过实验比较发现与自己猜测不相符的结果 —— 沉浮与物体的大小、轻重可能没有关系,这就与经验产生冲突。那么是不是这样?教师又提供了一组特殊材料:大小相同的铁块、铝块、塑料块、木块、黏土块,实验获得了新的进展 —— 轻的易浮重的易沉。第三次提供了重量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铝块、橡皮泥、萝卜块、木块、泡沫塑料块,结果发现在轻重相同的情况下,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这样分三次呈现,顺应了学生的思维方法,以材料来指引探究,有序而有效。

二、实验时明察秋毫,见机行事

动态地了解学生,才能上好科学课。要细心观察他们在做什么,分析他们在想什么,预测他们会朝哪个方向进展。掌握信息越多,教师就越能清醒地进行指引。因此,在学生活动着的时候,教师应是最忙的,不是去讲述,不是对学习活动指手画脚,而是在观察着学生行为上的变化和独创性,在用心发现学生的特殊表现,在注意着各个小组有意义的探究行为。

⒈ 从实验现象的差异中去找寻规律

在探究中,几十个差别各异的学生得出各种各样的现象,而其中会有大量大同小异,能体现普遍性的现象,而基于这些现象的汇报交流,将是课堂进展的主要方向。在《点亮我的小灯泡》的探究中,我们观察到,对于电池,有的小组用一节电池,有的把两节头尾相叠成串联,有的把两节的正负分别用电线并联;对于电线,有的用一根,有的把两根头尾相绞成一长根,有的两根并列合成一粗根;关于电珠,有把电珠放在正极的,也有放在负极尝试的。各小组在数量和接法上有不同,但每一种使电珠发亮的电路都由电池、电线、电珠三部分组成。这些信息,就构成了一条脉络,从中去除枝枝蔓蔓的信息,将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小电珠亮时,都有电池、电线、电珠三部分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顺着从这个方向来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是有的放矢。

⒉ 从实验现象的普遍中去发现特殊

在《点亮我的小灯泡》的活动中,教师注意到有一学生直接用电线连接正负极,时间不长,发现电池发热了;有一学生看到小电珠尾部碰上电池的正极时亮了一下,引起了他极大的意外,另一根电线没有竟然也会亮!再次尝试,真的会亮。这些出乎意料的现象一定是学生心中的“疙瘩”,怎么回事?多好的探究机遇呀!教师如果抓住了,定会吸引学生去讨论,引出一些不曾想到的接亮小电珠的新方法。原来,科学探究不仅仅是解决已有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的过程。

三、实验后引导交流,挖掘提升

实验操作之后的集体研讨中,学生常常各抒己见。也许是实验结果的差异,也许是认识角度的不同,交流中往往会有出入,甚至产生矛盾。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巧妙地予以挖掘提升,让矛盾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⒈ 抓住思维亮点,层层深入

小学生的思维往往趋于表面,深入思考的主动性不够。心理学表明,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大致处于复合思维和前语言思维的层次上,会出现语言思维障碍,出现交流研讨内容与实际操作迷路的状态。并且,心理学还指出:在科学学习中,不正确的、幼稚的语言和思维只能在感觉器官、思维和情感同时并用的基础上,通过与师生、生生互动发展来完成。如果教师任凭学生回答哪里算哪里,在研讨时单往结论看,会使汇报研讨处于肤浅的状态,缺乏思维的深入,极大地扼杀学

生的思维积极性,造成学生揣摩答案,不能进行理性的思考分析。相反,如果教师能把握学生的特点,充分相信孩子们的潜在能力,多一些追问的细节,抓住学生的一个个思维点,创设师生、生生互动的状态,就能使研讨层层深入,从表面深入到本质,从具体上升到抽象。

例如教学《被压缩的空气》一课,学生回答:手推活塞,活塞被推了进去,空气变少了。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立即反问:空气真得变少了,逃到外面去了吗?学生马上意识到自己的表达出了问题。教师又趁机追问:那空气为什么由30毫升变成了10毫升,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促使学生的思维向“节骨眼”上思考。在学生一番探讨后都认为空气没有少而是被压缩了,教师又问:空气到底能压缩到多少呢?能不能压缩到“0”毫升?经过教师适时的点拨,引起学生间的互动,迸射了思维,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引向“正道”,学生对压缩空气的理解层层递进,将所观察到的现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假如,教师一开始就置学生的思维点于不顾,以学生的回答为终点而不加以引导,学生的认识就会始终停留在原有的水平而不能提高,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就只能囫囵吞枣。

⒉ 借助意外现象,指引探索

在顺利地交流之后,学生们往往都“松了一口气”,这时是提出新问题,引起研讨新问题的好时机。例如教学《各种各样的叶》一课,在把叶子分类的研讨环节中,各个小组分别谈了刚才的研究,有的以形状的共同点来分,有的以叶上的细毛毛共同点来分,有的按颜色共同点来分。之后,教师拿出采集的同一颗树上的叶,但大小、老嫩、颜色有所区别,问学生是否算同一种树叶?新的讨论就此展开,最后基本认为应该分在一组,虽然大小和颜色不同,但它们长在同一枝条上,形状、叶脉、边缘的锯齿都类似。交流活动中常常会显现出一些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或一般人不太注意的话题,是置之不理还是妥善引导?教师的教学意识起了决定作用。

一次,教师为了简便,使用了纸盒的牛奶饮料插上吸管,做热胀冷缩的实验。交流时一位学生提出,牛奶盒放入热水后,会先下降一截后再缓慢上升。是这样吗?教师取来新奶盒亲自做过后,肯定了这一不被人注意的细节,并把这一现象提供给全班讨论。结果发现这一意外现象正是牛奶盒首先受热膨胀造成的!结论拓展了知识,讨论丰富了这一实验的教学意义,效果不言而喻。

⒊ 捕捉有效信息,拓展延伸

学生研究后延伸的内容同课堂学习应属同一个内容范畴,它们有着必然的逻辑联系,它应该是课堂研究内容的扩展、深化。教师要敏锐地捕捉这些转眼即逝的“信息”。例如教学《被压缩的空气》一课,在最后小结时,突然有个男生说“老师我想在课后弄个利用压缩空气的玩具”。这时我马上用赞许的目光对全班学生说:“非常好!今天我们利用所学的压缩空气的知识,回去设计或制作一个小发明。”学生课后探究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了。

小学科学趣味实验教学策略探究 篇5

研究》工作计划

有效教学,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的教育价值需求。有效性,即 “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科学课的有效性则要实现预期的科学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研究的依据与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

1、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科学,在课堂学习中能与实际相结合。

2、教师能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并通过探究式课堂,指导学生学习会自主学习,做自己学习的主人,并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3、构建以探究式教学为重点的科学课堂教学理念,使探究式教学成为校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1、社会的发展需求

由于社会的发展,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是越来越高,这势必要求我们必须开展新形势下的教学研究,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2、探究式教育是贯穿学生教育的一根轴线,小学科学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而科学教育要以探究为主。

3、新课改要求探究式教育的支撑,我国的新课改明确提出,要让他们经历一个个探究活动。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科学主义代表人物加涅认为,有效教学的最佳途径,是根据所期望的目标来安排教学工作,因为教学是为了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教学的。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全面的发展,尤其是注重学生“大智慧”基本学习能力、创造力的发展,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品质的发展;关注教师的发展,倡导与学生一起成长。

2、著名教育家杜威指出:“科学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3、《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4、《走进新课程》提出:学校实施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由过去单一的接受性学习变为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注重能力的培养它的终极目标是培养能力卓越的人才,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和评价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

(四)研究的意义

探究既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也是科学学习的最终目标。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科学课程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但我们不难发现,在实际的教学中,以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却很难令人满意,很多情况下的活动都只是走马观花,探究成为了一个美丽的花瓶,并没有体现其作用。

科学课上,我们看到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亲自体验,亲身经历着一个又一个的探究过程,科学课呈现出了与以往明显不同的特点,学生动手机会多了。但学生的科学探究到底情况如何?以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有效性怎么样?事实上,我们许多科学课都存在着教学低效的现象。

造成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低效的原因很多。

1、学生将学习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语数外三个学科上,他们要面对这几科的考试压力。

2、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为了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缺乏合作。

3、教科书成了学生科学探究的唯一信息源,比较空泛,缺乏情感,单调枯燥。

尽管多方面因素造成老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痛苦,但主要问题还是出在科学教师身上,教师是科学课堂探究的引导者,组织者。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点在于如何形成有效的科学教学策略体系,如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

本课题以“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为目标,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为学生创设科学探究的情景,进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强调师生互助,主义师生交流,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此次研究形成的策略能够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好的学习态度,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同时也能促进教师的发展。促进学习过程的优化,提高教学质量。

二、研究目标

1、提高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在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能依据已知信息提出猜想,让学生能深入探究进行体验,让学生能带着问题去探究去思考,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会观察,学会倾听与表达,最终实现有效探究。

2、培养科学素养。学生通过经历科学探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产生积极情感,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学习中形成科学态度、培养科学精神。

3、初步形成小学科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有效性的策略。通过课题研究,初步形成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材处理、目标设定、过程建构、材料准备、组织教学、方法指导等方面促进学生有效探究的策略。

三、研究内容

(一)课题的界定:

1、探究性学习是从科学领域或现实社会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的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以及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利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获利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2、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是指:1.教师立足于学生实际而展开的探究式教学手段的科学化、规范化、最优化的研究;2.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探究过程,所获利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原则

1、认知、体验与实践相结合原则。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融知、情、意、行为一体,使学生拥有健康人生。

2、学校、家庭与社会相结合原则,通过与家庭、社会的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方式,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影响小学科学课堂探究式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探究式教学的影响因素有很多,通过分析总结,我认为可以分为教师因素、学生因素、探究内容、探究环境四方面内容。

(2)提高小学科学课堂运用探究式教学的策略和基本途径;

1、精选内容,激发探究。

(1)、精心设计探究活动的材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充足的探究材料是探究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2)、选择贴近生活实际的内容。小学科学教育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以敏锐机警的视角,去挖掘生活中的科学资源。

2、动手操作,体验探究。

(1)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专业素养和基本能力的研究;

(2)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的研究;(3)如何有效地开展探究式活动的研究;(4)探究式教学的评价方法及原则的研究;

小学科学课堂中,必定涉及到对学生的评价问题。我们主要采用定性的评价方法,通过竞赛、组织活动、同学间互评、自评、个人成果展示等进行评价,目的是促进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上科学课,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注意个性化人格的塑造。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准备阶段以文献研究法和调查法相结合。实施阶段主要以行动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为主。总结阶段以经验总结法为主。研究和教改实践相结合,点上突破与面上推广相结合,层进式推进。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2014年2-2014年3月

制定课题方案,多方论证、申报立项,掌握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收集学习研究有关资料。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年4月—2014年12月 这个阶段所做的工作是:

1、文献检索,理论研究,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

2、根据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

3、研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实践和探索。

4、及时收集研究信息,不断完善操作过程。

5、定期利用教研组会,总结交流经验。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4年1月)(1)完善总结小学科学探究有效性的教学策略实践研究,形成成果并推广。

(2)汇集研究资料。

(3)整理好各方面材料请领导与专家审议结题。

《小学四年级科学探究有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吝店镇中心小学

小学科学趣味实验教学策略探究 篇6

摘 要:小学科学课教学旨在让学生通过亲历科学探究活动,发展科学思维,提升科学素养。本文结合科学课的教学实践,具体详尽地从确立思维目标,设置问题情境,提升发展思维的灵活性、严密性、抽象性和批判性等角度介绍了几个策略,对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中如何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作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科学课 探究活动 科学思维 教学策略

科学课程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而学生亲历科学探究活动,仅仅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科学素养的载体。科学探究的能力,其核心是科学思维方式的形成,包括逻辑思维、辩证思维、批判型思维以及发散性思维等品质,它是学生知识素养、实践能力的综合体现,反映了智慧发展的水平。科学探究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这种理性的思维方式,从而形成科学研究的技能和方法。可以说,缺少科学思维的活动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探究,“科学思维是科学探究的核心和灵魂”,科学教育的过程要真正体现科学探究的本质,就必须把焦点置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拟就如何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谈几点策略。

一、找准切入点,确立思维目标

谈到探究教学,很多教师很自然地想到“动手做”、“做中学”,而这样的结果是,教师把精力过多地考虑到活动的设计和安排上,并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科学思维问题。而事实上,科学探究的本质应是思维的训练和发展,因此我们在探究活动的安排上,不要贪多求全,不要安排过多的活动,而要“追求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思维的价值”。一堂只有40分钟的课里,我们面对众多的目标,就要懂得选择和放弃,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最有价值的活动深入地把它做好、做足,设计活动时预设思维的切入点,围绕思维点的解决层层展开。

如在教学《摆》一课中我们只设计了一个活动:做一个15秒摆10次的摆。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学生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是自主探究的过程,也是思维由浅入深的过程。能否做成功一个15次/10秒的摆,绝不是老师的终极目标,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自己做摆过程的关注,关注做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关注做摆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方法,关注自己在做摆过程中的思维过程。这里面蕴涵了多个思维点:①发现问题:摆快(慢)了,怎么回事?②作出假设:可能是线的长短(或者是锤的重量等)影响了摆的快慢,或许短一点(重一点等)会更好。在课堂上,学生采取的方法不同,途径不同,效果也不同,但他们都真正进行了一次科学探究活动,当把摆做成功的时候也就对摆的本质有了了解。有些小组可能到下课也没有成功,但在这样的过程中由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脑环节多了,因此科学思维就得到了较好的训练。

二、设置问题情境,引发积极思维

问题是思维的发源地,没有问题就不会引起思考。在探究活动中有多少价值的提问、引导,就会引起学生多少的有效思考。可以说,“问题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教学活动自始至终均应围绕着问题展开。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从而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向所研究的问题上来。通过问题情境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习惯,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例如,在浮力教学中,教师可提出问题:“为什么水的浮力有时可以浮起一艘万吨巨轮,而有时却托不起一枚铁针?”简单一句话,却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进一步提出问题:“究竟怎样的物体可以浮在水面上?”使学生提出可能影响沉浮的一些因素,引发学生激烈讨论。可见,学生有了问题需要就有了思维活动。关注生本,提出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问题,是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前提。

再如,学习摩擦力时,在课的开始设置一个“抓泥鳅”的活动,学生在水里怎么也抓不起泥鳅,但在黄沙箱里却很容易抓起来,接着一个“为什么”的问题就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不论成绩好坏,都能积极思维,参与讨论,表达自己见解。这样,通过情境设置疑问,从而引发了学生的思考,继而训练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时也会产生内在的快乐。

三、提供结构性材料,锻炼思维的灵活性

“材料引起活动,活动发展思维”,课堂中为学生提供恰当的自主探究材料,对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水平、促进思维的发展有着明显效果。因此我们应当利用实验材料特别是结构材料——这只无形的手引导学生走上认知、探究、发展之路。有结构材料应是揭示学生探究的思路和探究的方法,能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能让学生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去了解事物。

例如《磁铁的性质》一课,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和学生共同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磁铁、小盆、磁铁性质实验盒、铝制的吊篮、小的曲别针等有结构的材料,而且各自的材料不尽相同,这样为学生亲历探究活动提供了充分的物质保障。学生根据有结构的材料动脑设计实验,反复动手实验,动手画出实验中的现象,在获取大量事实的基础上,对各种现象进行筛选,直至概括出磁铁的性质。

这里“材料”看上去数量上多了、杂了,却改变了学生跟着教师走的机械思维状态,使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在众多有结构的材料中灵活选用,按照各自小组的探究方案开展研究。这个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比较、分析、概括等科学思维能力,他们的思维活动就会不断拓展。

四、动手之前先动脑,提升思维的严密性

动手之前先动脑,围绕着要探究的问题,重视并引导学生制定探究活动的方案,是开展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动脑是为了动手的顺利进行,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由于受知识经验和能力的限制,学生考虑问题往往缺乏周密性,围绕某个问题制定活动计划时,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是粗糙的、片面的、不完善的,缺乏科学性,实验前的动脑能让学生的思维从模糊走向清晰。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完善方法来发展学生的思维,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在探究前准备的不光是待会儿要用到的各种材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动手前经过一番自己的思考:“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要哪些材料?”“实验时该注意些什么”……这样,就能让学生动手和动脑紧密结合起来,变传统的实验技能模仿为学生主动地设计实验,从关注技能的形成到关注思维品质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养成,在动手动脑中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动手之后更动脑,发展思维的抽象性

探究活动开始后,课堂气氛异常热烈,这时教师要让学生做好探究记录,这不仅是重要的科学方法,更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把观察到的现象转换成文字或图形记录,这就要有思维的过程,特别是要把现象和结论联系起来,他们还要经过分析、归纳等抽象思维的过程。如在做热传导的实验时,教师要求学生把现象记录下来,同学们一边观察一边画了金属条和金属圆片热传导时的速度和方向。虽然是简简单单的箭头,但是很形象地表示出了固体热传导从高温向低温传递、以热源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的规律,也能帮助学生建立思维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

交流和讨论是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科学解释的主要过程,学生思维的活动往往是在交流和讨论中最为激烈。所以应注重学生的交流汇报,通过小组交流、大组汇报等不同形式,引导学生表述时说出前因后果,对探究结果做出解释,并且引导他们学会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比较、抽象、概括。如在教学《滑轮》一课时,引导学生认识了定滑轮后,再引导学生讨论运用定滑轮的好处。在学生为运用定滑轮是否省力而争执不休时,教师及时地启发学生用弹簧秤进行实验,并引导他们分析不省力的原因。在认识了动滑轮后,再依次引导他们分析动滑轮是否省力、能省多少力,并用实验验证。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分析两种滑轮的优缺点,最后讨论做个怎样的装置工作起来既方便又省力。这样一次又一次地激起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地分析、验证、综合,最后得出正确结论,从而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

六、在交流中质疑,增强思维的批判性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通过语言可以促进思维发展”。因此学生讨论、交流、回答问题时往往是他们思维活动最活跃之时,也是培养他们思维能力最好之时。但在现实教学中我们的老师总还习惯于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取某一个科学结论,学生一旦得出了某一个科学结论,也就宣告本次探究活动结束。有时为了让学生尽快获得结论,老师会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思维往老师所想的一面引导,至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些其他问题,则常常采取回避的态度。而这样往往会忽视结论背后学生的思维,因此笔者认为不要看见“结论”见好就收,而应突出思维过程。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大胆的质疑辩论,并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大声争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为了科学真理,生生间可以争得“面红耳赤”,使学生在平等、民主、自由的气氛中放松地进行深层次的交流沟通。通过对科学问题的研讨,能够使学生辩证地看问题,批判性地接受知识、应用原理,从而增强识别力,提高判断的准确性。由此可见,加强研讨和辩论是培养学生思维批判性的好方法。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声音的产生》一课,在研讨“声音究竟是怎么产生的”这一问题时,有学生提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教师没有见好就收,而是组织学生讨论,马上有学生反对:“我认为声音是两个东西碰出来的。”有的学生插嘴说:“反正物体和物体要相互挨在一块才行。”一个学生提出了独特的反对意见:“敲击一下音叉,它却会响很长时间的。”有的学生说:“风声怎么没看见振动呢?”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空气振动看不见,你可以看一下树叶呀,它在风中振动呢。”研讨逐渐发展成争论,全班形成了两派:一些学生认为是因为振动,一些学生认为是吹、敲、碰等发声方法。最后,经过辩论,认为是发声方法的那一派认识到各种发声方法无非是使物体振动,振动才是根本原因。这些看似平凡的反思、质疑必将促进学生思维中批判性的增强。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以上策略只是笔者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围绕科学素养这个目标,带着“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理念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相信我们的科学课能更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孩子终身的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范源以结构化材料提升科学探究的有效性[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1期.

[2]冯敏浅谈科学探究影响有效教学的几个因素[J].中小学教学研究,,9期.

[3]李丙利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率[J].新课程·教师,20,6期.

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 篇7

一、通过“玩”进行科学探究

根据儿童好奇、好动、好说的心里特点, 经过教师精心设计, 玩的过程就成为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探究科学的好机会。例如, 在教学《平面镜》一课时, 以往教学这一课时总是全面地以教材为“载体”、为“依据”, 主观地认为照镜子很简单, 是学生所熟悉的, 教学活动总是以“本”为本的向学生灌输课本上的几个知识点, 使学生活动时间少, 无法主动获取新知识。而再上这一课时, 针对儿童爱玩的特点, 我改变了以前的教学顺序:首先从镜子游戏着手, 游戏之前, 我先给学生讲了“爱迪生救母”的故事。为了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 激发学生玩的欲望, 我故意设置了一个悬念:情况危急之下, 爱迪生是用什么办法协助医生为母亲动手术的呢?请同学们玩玩镜子, 看看能否找到答案?玩镜子可以小组玩或几个小组一起玩。玩的时间、地点不限, 看谁在“玩”中发现最多, 收获最多。

由于给了学生时间和空间, 还没等到下节科学课, 他们就陆续来汇报自己的发现。在路上、操场、办公室, 都有他们前来汇报的身影。望着一张张兴奋、激动的小脸, 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我选择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 坐在学生中间, 聆听着他们“玩”的收获, 分享着他们成功的愉悦。不仅学会了教材上的内容, 还拓宽了课本上没有的内容, 比如制作了“万花筒”———把三块条形镜子靠在一起做成柱形, 并把碎纸屑放在中间, 再用玻璃片封住上下口, 轻轻转动, 就会看到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花瓣”;有的利用镜子和水做了分色光的实验, 并当众演示给同学看。当学生看到镜子把阳光分成七色光时, 他们都热烈地欢呼起来, 还有的学生对我说:“老师, 为了能让办公室里充满阳光, 我想用一面能转动的大镜子, 把太阳光反射到办公室里。这样, 老师在寒冷的冬天里改作业就不会太冷了!”有的说:“在漆黑的夜晚, 只要给我一点灯光和足够大的镜子, 就能把世界照亮。”———呵, 真有伟人的气魄!有的却问“:哈哈镜也是镜子, 为什么照出的人像是各种各样的呢?”“眼睛不也像一面镜子吗?为什么我在他们的眼睛里看到自己的像很小很小呢?”……

学生的种种收获让我惊诧不已, 他们那种主动探索知识的韧劲, 那些大胆奇特的想象更让我惊异。根据实际, 大胆打破教材的束缚, 教师的小小改动却给了学生一番新的天地!收获的不只是学生的梦, 我也受益匪浅。

二、从“失败”出发, 进行科学探究

实验不可能每次都成功, 从“失败”中找出原因加以改进才是关键, 从失败中发现问题, 寻求解决的办法, 提高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怕实验失败, 教师做好圈套让学生根据要求按部就班地学。这种方法束缚了学生的手脚, 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不利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违背了让学生自行获取的原则。为了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 我先让学生动手做实验, 从“失败”中找原因。例如, 在教学《指南针》一课时, 判断学生自制的磁针能不能指南北时, 我让学生运用过去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寻找原因。经过努力学生发现, 有的在摩擦钢针时是来回摩擦了, 有的是因为磁针太靠近铁架台, 与铁架台产生吸引作用, 造成指向失灵。有的学生通过观察研究发现, 他在实验时, 自制磁针不远处, 放了块大的强磁铁干扰了磁针的指向。

不要害怕实验的失败, 应把“失败”看作是学生获取和认识科学过程的重要方面, 引导学生在处理这些“失败”的过程中, 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顽强意志, 从小训练学生崎岖小路上不断攀登的精神。

三、课外延伸, 继续科学探究

引导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主动把课内研究迁移到自己的课外生活去, 进一步锻炼学生独立探究问题和自行应用知识的能力, 培养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 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联系生活进行应用, 要以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为前提,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内容, 为学生的课外发展指引方向。例如, 在教学《简单电路》一课时, 我自制了一个台灯, 在课内学习的启示下, 学生课后也自制了台灯、袖珍手电筒等。学完《空气占据空间》一课后, 学生用注射器做“玩具小气枪”……这样课内学习课外应用, 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起来, 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是科学, 生活即科学。

四、有序探究才能避免实验的盲目性

为了避免学生自主探究的随意性, 还必须做好探究过程的诱导设计, 使探究过程在可控的范围内活而不乱地朝着预定的实验目的迈进。三年级有一节课, 是比较液体的相同和不同, 教师在讲台上准备了各种实验材料, 有牛奶、蜂蜜、食用油、水、蜡光纸、玻璃片、木板等。实验之前, 教师提出一个问题:牛奶、蜂蜜、食用油、水有什么不同之处?有的说颜色不同, 有的说透明度不同, 有的说味道不同, 有的说稀稠度不同, 有的说喝下去的感觉不同, 有的说用途不同。接着, 就让学生选择需要的器材做实验, 学生一下子蜂拥到讲台上挤做一团, 很是热闹。活动中有的学生在喝牛奶蜂蜜, 有的组把几种液体混在一起……听课的教师问旁边一同学, 你们在研究什么呀?学生摇摇头。原本教师准备大量的工具和材料,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各种液体更多的不同, 感受到探究的乐趣。由于实验之前没有明确实验目的、方法, 致使学生盲目地玩了一节课, 因此, 课堂要开放, 更要有序。

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 需要教师采取恰当的措施为学生搭桥铺路, 实现环节之间的逻辑过渡, 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做到以下几方面。

1.在巡视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有技巧地指导学生怎样观察、怎样思考、怎样分析、怎样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而不是教给他们观察什么、思考什么, 牵着他们的鼻子走。

2.既要“放得开”, 又要“收得拢”, 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3.要善于捕捉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并爱护它、激励它、扶持它。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并通过实验探究教学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的一门学科, 努力营造一个生机盎然、师生气氛和谐、充满探究精神的绿色课堂是科学教师永恒的课题, 是我们不懈追求的核心目标。

摘要:以新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 以实验教学为中心, 论述了在具体教学中科学探究的方法。

小学语文趣味性教学策略探究 篇8

一、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到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中,并对新知识进行主动思考和探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探究能力,促进他们语文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枯燥的教学方式,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趣味性的教学环节,让学生主动去探究,通过深入思考来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在主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他们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对他人不同的意见提出看法。在互动交流中,学生的思维受到启发,他们能从新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知识,从而对知识获得更深的理解。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教师要积极的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拉近师生的关系,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高效的学习。

二、结合游戏开展教学,实现趣味性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教师在教学中不再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而是从激发他们的兴趣入手,让他们进行积极的探究和思考,在语文课堂上开展游戏教学,既能起到活跃课堂氛围的作用,还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游戏环节,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他们能对问题做出较快的反映,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因此,结合游戏进行教学能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在积极的思考过程中有效掌握语文知识。例如,在教学古诗《望天门山》时,为了加强学生背诵古诗的速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运用接龙的方式进行古诗背诵。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他们很快轻松地记住古诗。为了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教师可以随机指定一名学生,背诵古诗的第一句,然后说出其中的含义。接着有这名同学指定下一名同学进行背诵和解释。通过游戏进行学习,在学习中开展游戏,使课堂教学的节奏大大加快,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课堂教学目标高效完成。在选择游戏时,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来对游戏进行改编和创新,使每次运用游戏进行教学时,都能让学生有新鲜感,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对语文课充满了期待。

三、加强师生互动,启发学生的语文思维

在构建趣味性的语文课堂时,教师要从传统教学中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融入到学生之间,和他们共同对知识进行讨论,对学生的思路进行启发,使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积极的师生互动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构成了和谐的关系,更利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语文知识的深入探究和学习。通过积极的师生互动,教师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他们的兴趣,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能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课堂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通过师生的交流,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掌握他们学习的薄弱环节并进行强化练习,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

四、创设教学情境,加深学生的体会

小学生在思考课文内容时,经常采用的是直观思维方式。对于语文教材中较难的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究课文内容。随着他们思维的不断深入,能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和表达的意图,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在创设情境时,教师既要注重情境和课文内容的相关性,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情境中能充满兴趣地进行探究。在教学中,把情境教学作为学生探究语文课文的桥梁,能让他们在情境的引导下积极地进入到课文描写的情节中,进入到文本中进行解读,使他们的语文思维能力更强,从而获得更多的感悟。

五、精设巧练,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完成教学内容后,要精心设计题目,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设计练习题目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巧设练习,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为提高学生的口头能力,我在班内开展了“两分钟演讲”活动,每节课都安排一名学生进行演讲。这给了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学生兴趣浓厚,争着登台表演。一次机会,一次亮相,一次总结,一次次的提高。这项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除此之外,还开展了“成语接龙”“朗读快车”“我当小编辑”“抓错别字俘虏”“我当小老师”等各种各样的活动,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小学科学趣味实验教学策略探究 篇9

新安县石井镇中心小学 陈世泽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理念,强调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新课程不断推进的今天,在这些理念的引领下,我们欣喜地看到科学课上,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亲身经历着一个又一个的探究过程,在活动中体验了学习科学的乐趣。然而,学生的探究效果到底如何呢?在看似热闹的探究背后却存在着探究低效的现象,这种“探究”的低效性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那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呢?

一. 让问题成为科学探究的起点

探究源于问题,发现和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始阶段,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探究就是从问题开始,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而解决问题则是探究的目的,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活动,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敢提问、愿提问、会提问。如在教学《比较水的多少》一课中,老师设计了一个“比眼力”的游戏,第一关,下面的线段哪根长;第二关,下面的线段都是水平的吗?到第三关,大屏幕却没有了题目上,在学生迷茫之际,教师说道:“其实第三关的题目就在你们的桌面上,你知道是什么问题吗?”学生看着桌面放有水的一个大瓶和一个小瓶,自己就把问题提出来了,“哪瓶水多”;在《摆的研究》一课中,先引导学生自己组装一个摆,并记录下自己的摆在10秒钟内摆动的次数,然后将各小组的摆动次数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比较,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为什么摆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动的次数不同?摆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从而很自然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导要探究的问题上来了。

二.选择有结构的材料是有效探究活动的支撑点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是探究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是科学探究活动的支撑点。正如张洪鸣老师所言“怎么才能活动呢?空口说白话,黑板上种田,不是胡扯嘛,要有点东西才行。这东西就是材料,材料是死的,怎样使死的材料活起来呢?这就必须加上教师的智慧,根据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精心选择,精心设计,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典型的教学材料,这样的包含科学概念的材料组合,便称为‘有结构的材料’”。因此,在进行探究活动前,教师要为学生的实验探究提供典型的、丰富的、有结构的材料,通过有结构的材料,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研究空气热胀冷缩的性质,用学生熟悉的乒乓球,并把它按瘪,而且其中一个还破的,这就使材料变得有结构了。如教学《电磁铁》一课,教师开始为每组提供的铁钉大小不同,在每组学生制作好电磁铁后,全班比赛用电磁铁去吸回形针,发现各自所吸数量不一样,激发学生矛盾。再如在《比较水的多少》一课中,教师就为学生提供了形状、大小不同的瓶子以及一些形状、大小一样的器材,让学生在探究过程发现测量水量的方法。有了有结构的材料,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这样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

三.动手之前先动脑是有效探究活动的关键点

纵观我们的科学课堂,我们不难发现小学生是乐于动手的,面对眼前的各种实验器材,往往盲目地急于操作,然而却不善于动脑,实验中只顾“热闹”,看不到“门道”。皮亚杰曾指出:“儿童在做的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远不如他们在思考做法时学到的多。”“探究式”教学不仅仅是动手,有些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深刻理解“探究”的意义,认为只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就是探究,却脱离于学生的动脑,实验前的动脑是让学生的思维从模糊走向清晰的重要一环。在动手操作前的准备不光是待会儿要用到的各种材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动手前经过一番自己的思考。如理清在实验时一共要用到的材料;我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哪个步骤是比较关键的。甚至能够想到怎样确保动手实验顺利达成的有效措施。如在教学《抵抗弯曲》时,教学生对“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分别作出了不同的假设。有的认为横梁越宽,抵抗弯曲能力强;有的认为横梁越厚,抵抗弯曲能力越强„„对于学生的所思所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究竟谁的猜想对呢,这时学生不得不思考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观点。学生在设计实验研究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哪些条件需要改变,哪些条件必须保持不变?在动手实验前,学生感到了这些思考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渗透了科学、严谨的思维方法和操作方法,从而保证了后续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功”,在科学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关注动手前的动脑,让学生“想好了再做”,是让学生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关键。

四.给予必要的指导是有效探究的保障点

第斯多惠说:“不好的教师传授真理,好的教师叫学生发现真理。”这也就是说,教师要有“点金之术”。探究学习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并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努力地成为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合作的伙伴。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阶段,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强调教师适时的、必要的、有效的指导,从而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

小学科学趣味实验教学策略探究 篇10

——《蜗牛的运动》教学片断案例设计

设计理念:

1、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的开放性教学思想。

2、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探究为核心,使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课程。我将课定位在让学生掌握如何去观察探究蜗牛的运动,并将探究过程摆在第一位,让学生去体验学习的乐趣,增长能力、获取知识。

3、科学探究活动的开放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经历,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在观察内容的发现和开掘,观察方法的思考和改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等方面进行学习,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在开放中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目标定位:

1、让学生经历动态观察蜗牛的运动及爬行的痕迹。

2、会用各种工具来对蜗牛的运动进行观察,并有自己的发现进行科学的描述。

3、通过对蜗牛赛跑的观察游戏,激发探索蜗牛运动秘密的兴趣。

4、引导学生了解蜗牛的运动方式。教学重点:

对动态观察细节和痕迹观察,在观察中不断有新的发现。教学难点:

蜗牛比赛的设计和规划的合理性和公平性。教学准备: 蜗牛、放大镜、玻璃片、昆虫观察盒、麻线、白线、黑线、树枝、记录纸、直尺、同心圆的透明胶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

1、每个小组把课前准备的材料摆放在桌上。

2、在家观察蜗牛是否有疑问请提出来。

3、播放《蜗牛与黄鹂鸟》的歌曲。

4、听了这道歌,你又知道了哪些知识。生:蜗牛真有趣,一步一步的向前走。生:蜗牛爬得真慢等。

师:适机板书“爬”,说明爬是蜗牛运动的一种方式。

(本环节通过提问,允许学生对问题自主进行探究,以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师:关于蜗牛的爬,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很兴奋,纷纷举手发言。)生:

1、用什么爬?

2、怎么爬? „„

师:对于这些问题,你们打算怎么办? 学生都高举手中的放大镜。生:(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蜗牛。师:(竖起大拇指。)要观察蜗牛身体的每个部分,应将蜗牛放在什么物体上? 生:透明胶片上。

师:蜗牛用身体的哪一部分爬行?并做好记录。

(小组观察,讨论交流。)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

(小组汇报)生:蜗牛是用它的身体在爬的。生:蜗牛是用它的腹部爬行的。

师:(小结)蜗牛没有像人、兔、蚊子那样的脚,蜗牛的腹部就是蜗牛的脚,这种特殊的脚叫腹足。

观察蜗牛的爬行,你发现什么?

蜗牛的身体是怎样前进的(即是怎样爬的)?(小组观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生:通过透明胶片可以看到蜗牛腹足的波浪状的运动。师:哪位同学用动作能模仿蜗牛是怎么爬的?

(学生跃跃欲试。)生:

1、仲琛同学模仿得像狗走路,大家笑了。

2、鹏程同学不管作多大的努力,还是失败。

师:人的腹部是无法做波浪伸缩动作的,所以大家都失败了。

在蜗牛爬行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

1、发现蜗牛留下了东西,这是什么东西? 生:

2、把蜗牛爬过的路画下来。

生:

3、这些东西是粘液。是蜗牛爬过后留下的痕迹。师:请猜一猜。蜗牛分泌粘液对它的爬行有什么用? 生:

1、也许用来使爬行的路变得滑一些。(润滑作用)

2、可以把身体粘住不往下掉吧?(保护作用)师:蜗牛能在各种物体上爬吗?

(小组实验,并作好实验记录)生:能。

师:蜗牛能在哪些物体上爬呢?

生:树叶、毛线、玻璃片、桌上、明胶片上„„ 师:蜗牛在不同物体上的爬行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蜗牛在不同物体上的爬行是怎样的? 生:

1、用腹部紧紧抱住毛线爬行。生:

2、用腹部紧贴玻璃片爬行。生:

3、用腹部紧贴着树枝爬行。„„

(本环节通过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蜗牛的动态、细节和痕迹的过程,有所发现,认真地思考、交流讨论,并做好记录,让他们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学会合理和综合运用各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突出个人风采。而教师应以宽容和理解的态度来对待,让他们敢猜、敢说,能猜、能说,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三、深入探究(蜗牛赛跑)蜗牛爬得慢,但都用自己的速度爬,于是可以让蜗牛的爬行进行比赛。师:怎样给蜗牛设计跑道,使他们进行公平的比赛?

(课堂气氛激烈)生:

1、在两根铅笔上爬。生:

2、在两根尺子上爬。生:

3、在毛线上爬。

生:

4、用毛线来测量粘液痕迹来比出胜负。生:

5、画一条起跑线和一条终点线比赛。生:

6、用测量蜗牛爬过的距离的方法。

„„

师:蜗牛能朝一个方向爬行吗?

生:

1、用食物去引诱蜗牛朝一个方向爬行。生:

2、用小木棒去碰它的触角。

„„

师:谁能让蜗牛进行一次公平合理的比赛呢?

生:按书上的,把蜗牛放在同心圆的透明胶片上。看哪一只最先爬出最外面的圆。

师:比赛好的蜗牛也累了,放到盒子里让它休息。

(本环节通过让学生设计合理的方案,学生的兴趣很浓。每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都来展示自己,那这将是一个星光灿烂的舞台。同时培养他们从小关爱小动物的思想情操。)

四、课外探究

师:关于蜗牛的爬行,我们还能观察研究些什么?

我们还能搞些什么活动? 比如:蜗牛有多大的力气? „„

(本环节通过课堂学习,促使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在探究中自行获取新知识,这样的结尾,不但使学生乐于探索为什么或怎样做,而且更乐于将探索的结论反馈给教师。这也是动物单元教学指向的十分重要的目标,让学生模仿像观察蜗牛那样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板书设计:

蜗牛的运动

反思评价:

三年级的科学不同于以往的常识,它是学生认识周围世界的活动。所以说,我们的科学教学也是一次次活动。并从“活动”着手去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小学生对动物有着天生的研究兴趣,让他们通过观察蜗牛的运动,扩展思维,改善交往和语言能力,亲自设计实验方案,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纲要》指出:“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任何形式的教学都是低效的!”因此,必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引导学生对蜗牛的仔细观察,提出“你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等等问题,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个个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使他们的探究兴趣达到了高潮。这种导入,可 以让学生产生一个念头:我能行,我能解决科学问题!

通过提出“用什么爬?”“怎么爬?”等问题,让学生“亲历”了一次次活动,想到了研究蜗牛爬行速度,然后想到进行蜗牛比赛这个活动。与此同时,也使他们对蜗牛的运动、爬行认识都有了新的发展。然而活动不仅带给他们探究的欲望,也使他们学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是我们科学教学的目标所在,对他们今后的人生是很有价值,并且意义深远的。

一节课的结束并不代表一个知识的终结。应给学生留有探究的空间。所以这时我就提出“关于蜗牛的爬行,我们还能观察研究些什么?”“还能搞些什么活动?”等等拓展性的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满足了他们探究的欲望。然后通过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达成了科学的教学宗旨。

另外,本课的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思考,体会到有顺序的动态观察,细节 观察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上一篇:实习生实习管理补充规定下一篇:老师的手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