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怎样教育孩子

2024-08-31

美国人怎样教育孩子(精选9篇)

美国人怎样教育孩子 篇1

一、合格的美国公民有何标准什么样的人才算是美国的合格公民,在美国宪法和相关的法规中均有详细的诠释。“尊重、责任心、可靠、关心、公平与正义”等核心价值观是美国公民的基本素质。美国有关合格公民的具体标准可从中小学的“公民学课”的目标中获得启示,美国的“公民学课”的具体目标包括:

(1)熟悉“民主社会”的有关准则,如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任何人(包括总统)和任何组织(包括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都不得以任何理由违反宪法。

(2)学会自律。既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也做自己不愿做但社会要求自己做正当的事情。

(3)恪守信用。

(4)诚实。即在生活的一切方面,都要敢说真话,即使说真话损害了自己也在所不惜。

(5)实现最佳自我。即敢于抵制群体的不正当压力,不做自己不愿做的不当之事,即使孤立无援亦是如此。

(6)利己但不损人。运用适当的手段追求个体或群体目标的实现,同时要尊重他人的各种权力。

(7)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做错了事敢于说“对不起,我错了。”

(8)懂得获取胜利是重要的,但并不是至高无上的。

(9)在人际交往中对人谦恭有礼貌,包括有礼貌地听人讲话。

(10)尊重而不歧视他人,包括不歧视任何年龄、任何种族和任何宗教信仰的人,就像希望别人尊重自己一样。

(11)知道任何一个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她)的存在常常会影响到他人甚至社会,并懂得其中的道理。

(12)成熟、大度,能够在逆境中正确调控自我。

(13)不管做什么事,都能做到认真、负责。

(14)尊重他人的财产权,包括尊重学校财产权、企业财产权、政府财产权及每一位个人的财产权。

(15)遵守法律,除非法律与宗教信仰或与普遍公认的道德准则相矛盾。如果在后一种情况下不服从,也应采用非暴力的手段,还必须接受法律规定的各种处罚。

(16)尊重民主社会的各种自由,如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合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即使是自己厌恶的言论、不喜欢的团体或鄙视的个人言行也应尊重。

(17)养成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习惯,戒除各种有损于身体健康的嗜好。

(18)没有过早的性体验,培养与家庭生活准则完全一致的性态度。①张伟平:“美国中小学的公民学教育”,《外国教育研究》,1990第1期。

二、于细微处见分别培养孩子养成社会公认的美德和伦理规范在美国被当作是学校、家庭、教堂和社会不可推卸的共同职责。美国的私立学校历来把公民素质的培养,特别是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其中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通过专门的宗教课,以及相关的宗教仪式强行实施。而公立学校由于政教分离制度的影响,是不能在学校开设宗教课的,但通过开设“社会”、“公民学”、“生活教育”专门课程和通过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咨询与指导及必要的纪律管理等形式促进孩子的良好品德形成。家庭和社会也通过一些细小的行为影响着美国下一代。

1.两难问题的讨论老师按照柯尔柏格(1927-1887,哈佛大学教授,对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研究很深,首次提出道德判断发展的三个水平六阶段模型)设计的方法,组织了一次道德判断谈话。他首先对学生讲了一个“海因兹与药”的故事:

欧洲有一名妇女患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能救她。那就是本镇一位药剂师新近发明的镭。制造这种药要花很多钱,而药剂师索价还要高出成本十倍。他花了400美元,只够药费的一半,海因兹不得己,只好哀求药剂师,请求他便宜一点卖给他或允许他赊账。但药剂师说:“不行!我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这样,海因兹尝试了一切合法手段,但还是没弄到药,而他的妻子快要死了。于是他在晚上撬开了药店的门为妻子偷来了药。结果,这位药剂师告到了法院。

讲完故事后,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海因兹应该借药吗?为什么?”“药剂师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如果你是法官,你该如何断这个案子?”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展开讨论,每个都作判断,说出理由。通过讨论,每个学生都受到了鼓励,对各种观点进行了思考,从而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这是美国学校经常开展的一种“道德推理”课。在美国人看来价值观念是个人的相对的,是没有定型的,他们重视学生讨论价值的过程,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经过价值澄清、道德推理等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促进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

2.爱国与爱国旗教育在美国的许多学校,每间教室门口都挂着一面美国国旗,上第一节课前教师和所有同学无一例外地站立,神情严肃,面向国旗,手捂胸口,吟诵国歌歌词,然后齐唱国歌。

在美国,有关美国公民的基本行为规范的教育,一方面通过设置正式的课程如公民课、历史课等向学生进行灌输和专门训练,另一方面通过学校内的各种活动如班会、庆典仪式以及城市的公共建筑、纪念碑等潜移默化地向学生灌输“政治神话”和民族、国家象征,培养学生成为献身民主制度和民主理想的爱国公民,吟诵国歌歌词,齐唱国歌便是一好例证。

3.“走向法庭”,了解美国的民主社会

纽约地方法院即将审理一宗一名高中生篮球队员强暴女同学一案,杰克便带他的学生到地方法院去旁听该案件的审判过程,回来后他又组织学生根据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公民学知识以“如果我是法官,我该怎样判”为题对这一案件进行分析讨论,自己得出结论,判断该高中篮球队员是否有罪。

类似此例的“现场训练法”是美国学校对学生实施公民教育的一种有效的途径、方法,美国的一些研究人员研究发现,在课堂上向学生生硬灌输法律条文和民主政府的民主制度无助于学生民主自由态度的形成,因此他们更倾向于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实践中去观察社会现象,以批评的态度讨论和分析相关的政治问题,如“如果我要竞选美国下届总统我将提出哪些施政纲领”的讨论题会促使学生到社会上去调查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哪些问题,到图书馆查阅大量的有关现任总统的政治倾向及其他相关资料,然后提出自己“施政纲领”。也许这份“施政纲领”相当幼稚,漏洞百出,但他们在调查民情、查阅资料的同时主动学到了很多相关的知识。

4.“有礼貌地坚决地拒绝毒品”,一节“抵制吸毒”课①聂海清:“访问美国小学随感”,《外国教育研究》1993年第5期。

一名警察(为学校的兼职教师)走进一间五年级教室,简单问候之后,便对学生说:你拒绝别人要你做某事的时候,一要礼貌地给予答复,二要态度坚决。拒绝别人引诱你吸毒也是这样。接着,他举了一个例子:我买了一辆自行车,我很喜欢,有人向我借车,我不想借给他,那我就要找出理由,既不礼貌又态度坚决地拒绝他,使他不再好意思借。

警察又找了一名男学生扮“借车人”向他借车,于是俩人开始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借车人”说出很多借车的原因,“车主人”找出种种借口既有礼貌而又坚决地予以回绝,最后“借车人”还是没把车借到手。俩人的表演生动、逼真,引起了阵阵笑声和掌声。

然后警察把全班学生分四个小组,每组自己分配“引诱吸毒者”和“拒绝吸毒者”两个角色,人人参加表演,并安排五六分钟的时间让各组同学研究如何进行表演。最后,四个组的学生分别到前面表演,每组表演结束时,全班同学都用鼓掌和用脚有节奏地踏地板的动作和声音,来评价表演效果。

这节课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吸引了他们的兴趣,同时也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的。这节课所以效果好,是因为它的题材来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相关的教学内容又是以表演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的,所以很受学生欢迎。

总之,美国学校的公民教育或道德教育、品德教育等在内容和方法上都强调层次性与渗透性、循序渐进与潜移默化。

就内容而言,中小学教育主题是培养合格公民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主要传授美国的一般法律常识和道德规范,教育途径主要是开设“公民”等课程。在高校,公民教育仍是重要内容,但不设置专门的公民课程,而是把有关内容融于整个教育活动之中,并在层次上有所提高,目的是培养“好公民”。为此,高校的的公共基础课普遍开设有关专题,如“美国总统制”、“欧洲政治思想”、“美国政治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伟人肖像”等。另外,诸如“语言和人”、“艺术和社会”、“西方文化的三次危机-文明在受审”、“亚洲政治思想”、“男女平等理论与妇女运动”等课程。

1989年美国全国人文学科基金会又推出了“50学分核心课程”的改革方案,建议其中18学分用于讲授文化和文明,旨在增强学生的历史感,开阔其视野,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身与社会的关系及责任。由于大学生毕业将直接走向社会,从事专业工作,美国高校还十分重视职业道德教育,诸如“新医疗革命中的道德问题”、“冲突和变革与商业道德”、“技术社会中的道德问题”等专题,着重解决学生的职业价值以及与职业有关的品德问题,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克服功利主义的影响。在具体的教育方法上,同样也十分注重层次性。以中小学“公民学”课程为例,教学方法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1)考虑到中、小学生缺乏判断力,模棱两可的方法可能导致受教育者的思想混乱,为此广泛采用正面教育,如上述的“抵制吸毒”课一例;

(2)注重启发诱导,采用谈话法,联系实际,进行课堂讨论,避免正面教育变成强迫灌输,如上述“两难问题讨论”一例;

(3)为避免课堂讨论流于形成或概念游戏,还把现场教学作为一种补充方式,如上述“走向法庭”一例。高校则普遍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即使是课堂教学也具有美国特色,即融公民教育于整个教育过程中,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都带有强烈的德育倾向。例如:咨询指导是美国高校开展学生工作的传统做法,具体有新生指导、学习指导、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形式,它们大多能有效地针对学生的个别情况,解决学生自我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在学生的品德塑造方面颇具影响。

5.别出心裁的处罚1987年1月,19岁的美国青年泰龙·维尔本因伪造母亲签名冒领美金1600元而被起诉,他因此被判了2年徒刑。考虑到他悔改态度良好,当地律师事务所建议缓期执行,法官肯尼斯·罗尔有条件地采纳了这一建议,但又附加了这样一条处罚意见:维尔本必须把吉卜林的名诗《我的妈妈》当众背诵一遍。

审判室里挤满了人,但鸦雀无声。忧郁的维尔本站在啜泣不止的母亲面前背起诗来:假如我被悬于高峻的山崖,我知道谁的爱仍会伴我飞向天涯。噢,妈妈,我的妈妈!假如我被打入地狱,身首异处,我知道谁还会不断祈祷为我祝福,噢,妈妈,我的妈妈!……罗尔法官为什么要别出心裁地采取这种背诗处罚?请听他的解释:“让年轻人知道,他的行为是多么叫母亲伤心;同时也让母亲明白:儿子已经认识了自己的过错。

这样做,可取得别的处罚所不能产生的效果。”很难想象维尔本以后还会干出类似的蠢事,也很难想象这段经历会在他的意识中完全消失。

6.“很对不起,我拿了你们的糖果”当艾姆布鲁斯·罗宾逊发现10岁的儿子大卫·罗宾逊从一家小商店拿走一块巧克力时,便让孩子将巧克力送回去,并当着其他顾客的面向店员道歉:“很对不起,我拿了你们的糖果……我保证以后再也不拿了。”店员接受了道歉,准备再把这块巧克力送给大卫,但老罗宾逊绝不同意,“他不能接受,这不是他的。”说完便将大卫和他的哥哥带回家,打了哥俩的屁股。打大卫是他偷了东西,而打他哥哥是因为他没有阻止弟弟偷东西。

“诚实、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提供的优秀品行,美国也不例外,只不过各国采取的具体教育方法不同而已。艾姆布鲁斯·罗宾逊让做错了事的儿子在别人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是想让孩子对自己有害于社会的行为感到羞愧,从而塑造他的正确道德行为。从结果来看,这种方式很合理,也很有效。

上述事件发生20年后,大卫·罗宾逊成了NBA1995年最有价值的球员、古典钢琴家、电脑奇才和社会活动家。他在其父亲《如何培养最有用的人》一书的序言中写道:“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被当成贼站在柜台外时的心情。父亲让我看到了自己不愿成为的哪种人,他的做法给我留下了无法抹去的记忆。从那件事后,我再也不想偷了。”①[美]劳伦斯·波皮罗著,施美华译,《EQ之门如何培养高情商的孩子》,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第68页。

三、现实不容乐观最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由于没有意识到或漠视道德价值观念,而在不断地伤害自己、伤害他人。这是美国社会的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好像此前学校、家庭、社会在向青少年传授核心价值观念方面基本上没有效果。

有人认为,出现这一现象除了与美国学校教育本身存在一定弊端,如学校只重学术性课程、教师不利的榜样的影响以及教育方法不合适以外,家庭破裂、贫困、种族不平等,新闻媒介中暴力与性的泛滥等应负主要责任,这些现象对青少年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对于美国儿童来讲,应该成为其保护者和道德支柱的家庭本身就处在放任堕落之中,他们从来就没有一个应有的家庭,他们的周围是一个充满恐怖的场所,街道充斥暴力。”②转引自安钰峰:“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外国教育研究》,1995年第3期。

美国儿童保护基金组织在1996年12月发表的报告中指出,美国现有近100万儿童无人照管甚至饱受凌辱和虐待,约有50万儿童没有亲生父母照顾,而是被人领美,近1/7的儿童缺乏健康保险。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一项报告说,1995年美国青少年因毒品犯罪而被捕的人数猛增到14.7万,比1990年增加了一倍。一名美国电影工作者讲过,吸引美国青少年的电影必须具备暴力、反叛和性三个因素,就连以儿童为对象的迪坭卖座率最高的电影“狮子王”也不例外。电影“狮子王”中狮子王被杀一幕赤裸裸地将死亡呈现在儿童面前,其暴力程度令成人也感到不安。

且不说美国的电影等传播媒介和校园外的社会现实充满了暴力、性,就连学校也无处不见类似问题的存在。

1.校园暴力1993年,16岁的高中生维特与两名同学带着利刀和铁管走进教室,准备报复一个同学,但此时这个同学不在,维特将满肚子气发泄到刚刚进门的另一个同学罗伯特的身上。一阵激烈的争吵之后,俩人开始打起来,最后维特拿出利刀刺向罗伯特的要害部位,罗伯特就这样结束年轻的生命。类似这样的校园暴力案件在美国还不算太少,如“因未给学生及格分而险些遭学生枪杀”、“三

名学生围攻在枪口下的老师”、“校长辅导学生而引来杀身之祸”等经常见诸报端。下面的这些统计数据也许能说明校园暴力的严重性。

●全国教育联合会估计,全美国约有10万学生经常带枪上课,13%的校园枪杀案件发生在小学和幼儿园;●美国司法部1994年12月对加州、新泽西州、伊利诺州和路易斯安那州调查发现,20%的学生说自己有枪,12%的学生经常带枪上课。

●16.2%的高中生自称在最近1年内与人打过架,7.2%的高中生说自己在校内受到过武器恐吓。

●1998年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全美国每天有30名学生受枪伤,10人死于枪下,每天有211名儿童因与毒品罪有关而被捕。

2.性在美国校园一名15岁的女学生与18岁的男朋友认识仅两个星期便发生了性关系。在得知她的男朋友同时与其他女孩上床后,这位女学生仍然与他约会如旧。她的解释是:性好像麦当劳快餐一样,她不在乎男朋友是否与其他女孩上床。

美国学生对性的态度从这一事例可见一斑。1994年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美国95%的青少年在17岁前已有过性行为。美国的青少年还普遍有性的苦恼,他们怕没有性经验会受到朋友的取笑,有了性经验后又担心染上爱滋病或怀孕。

如何对待青少年的性行为,在美国大致存在两种派别。以宗教人士为主的保守派主张青少年禁欲,反对没有婚姻或婚姻以外的性行为。他们对净化社会、防止色情泛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美国通过了法律,严格管制儿童色情刊物和色情音像产品,严惩与未成年人发生性行为。由于美国私立学校多有宗教背景,所以自然以保守派占优。

而开放派则认为,性行为是青少年的一种正常的生活和心理现象,青少年发生性行为是无法阻止的,不如诱导他们注意安全的性行为。他们建议,学校应开设性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对的健康态度。但是,目前许多学校(主要是指公立学校)开设的性教育课程内容与家长心目中的性教育往往不一致,家长开始对学校的性教育产生了不满和不信任。开放派在公立学校有一定的市场。

美国人怎样教育孩子 篇2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学校和教师的作用本来就不仅在于传播知识, 在网络改变知识传播方式的今天就更值得重新思考和审视。盖洛普公司这份针对美国公共教育的年度民调显示, 大多数美国人希望美国的中小学能成为培养孩子们“软技能”的平台。

民调显示, 分别有80%和78%的受访者认为中小学应培养孩子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在所有“软 技能”中排名最靠前。此外,64%和61%的受访者认为中小学应教会孩子们如何设立“有意义的目标”以及知道如何激励孩子们。58%和57%的受访者认为学校应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以及合作精神。还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中小学的职责包括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和性格养成。

盖洛普公司分析师说,这份民调结果与此前对雇主、教育者以及年轻人的民调结果相符, 人们都意识到培养学生信息分析能力、有效沟通能力、在更多元和全球化环境下与不同人合作的能力很有必要。

美国人怎样带孩子 篇3

赴美那天,恰逢外孙江南三周岁生日。几年来,我和老伴给外孙当带薪保姆、保男的体验,使俺倍加关注育儿的事情。所以,在美期间,俺有意把目光投向美国的孩子,想看看美国人带孩子到底与咱们有啥不同。

原以为美国人家庭条件优越,孩子们一定娇生惯养,上了战场的美国兵都是不堪一击的“纸老虎”。通过观察,却在俺眼前留下这样几幅画面:

在从美国坦帕港开往开曼群岛的豪华游轮上,俺惊讶地看到,年轻的美国妈妈抱着自己两个多月的孩子,悠闲地参加旅游;还有一些1岁左右的孩子坐在婴儿车里,被父母推着在甲板上四处游玩。

在佛罗里达大学,弟弟租住房子后院的公共游泳池里,一位年轻的妈妈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刚学会走路不久的男孩儿扔进泳池。男孩儿挣扎着抬起头来,两只小手和双脚奋力地扑通着,终于游到了岸边,赢得爸爸妈妈一阵喝彩。接着,又被狠心的妈妈一把推入池中。孩子又重复着刚才的动作。经过多次“野蛮”的训练,小男孩很快学会了游泳,还嬉笑着把妈妈也推入水中,随即自己也跳了下去。俺这才放下手中的摄像机,发出由衷的赞叹!

在许多机场、码头、车站,常看到一些三四岁的男孩儿女孩儿,背着背包,拉着小行李箱,跟在爸妈身后,像模像样地踏上旅程。有的不小心跌倒在地,当爸妈的从不去拉他们,看着孩子爬起后又继续前行。

在纽约肯尼迪机场候机大厅,俺看到一位留着大胡子的50岁左右的犹太人,带着他的五个孩子(最大的10岁左右,其中的一个小不点儿坐在婴儿车里)迎接妈妈的到来。只见他一人在一旁悠闲地玩着手机,四个大孩子轮流去照看和亲吻小不点儿。当妈妈终于从人群中出现时,孩子们一拥而上,争相亲吻着妈妈,最后才轮到大胡子爸爸的热吻。之后,他们相拥着,嬉笑着,推着婴儿车走出了大厅……

乍暖还寒时节,在毗邻纽约的大西洋海滩上,迎着呼啸的海风带来的阵阵凉意,俺看到,一位母亲坐在海边,若无其事地看着自己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带着妹妹,一次次冲向大洋,又一次次被一米多高的巨浪追赶着奔向沙滩。这种连我们这些大人都害怕被大浪吞没的事情,做妈妈的竟可以那样安然若素,真是不可思议!

美国的爸爸妈妈为什么对孩子那么狠心呢?

带着这个问题,俺和佛罗里达大学一位对育儿颇有研究的华人老师做了探讨(他正在写一本关于中美育儿观的书,初定书名为《与孩子一起成长》)。他是中科院的博士后,已加入美国国籍;妻子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二人育有两个儿子,一个在中国出生,一个在美国出生。对中美两国父母养育孩子的区别,有许多切身的体验。通过交流,他告诉俺,据他的观察,中国人和美国人在养育孩子上,有以下几点不同:

一、养育目的不同。咱中国由于社会养老机制还不健全,多数家庭都有一个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的问题,因此,老一辈不敢轻易“得罪”下一代,还要倾其财力和精力,千方百计为孩子创造一个比较好的前程,以便老了有个照应、后代能够延续。

美国人则不必考虑这个问题。他们的养老金,由他们向政府交的税来决定,交的越多,享受的养老金越多,从工作起,就在为养老做准备;父母的钱完全由自己支配,不必留给孩子;有比较健全的养老机制,养老院遍及社区。因此,他们养育孩子完全是为社会做贡献。为了让孩子长大后能够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并成为强者,几乎每个人都不溺爱宝宝,从小就培养他们独立生存的能力和关心别人、尊重别人的爱心。

二、养育观念不同。美国人把孩子看做一个独立的人,从小灌输的便是“独立、自由、平等”的观念。认为再富不能富孩子,父母的财产与孩子无关,孩子的财富应由他们自己创造。一些美国的富豪如比尔·盖茨,他生前即立下遗嘱,把自己580亿美元财产,全数捐给名下慈善基金,一分一毫也不会留给子女。这就逼迫孩子必须自己去奋斗,谁也休想躺在父母身边享清福。

而咱中国人的观念则是,父母千方百计为儿女着想,从小便为上好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而绞尽脑汁;大学毕业后,又要托关系、走后门,为孩子找一个好工作;工作了,又为孩子的车子、房子和对象烦心劳神;结婚生子后,又要自愿当带薪保姆,为第三代操劳;临死前,还要想着为儿孙留下一笔遗产。于是,啃老族、坑爹族便应运而生了。

三、养育方法不同。美国人带孩子是放养、散养。我在美国除看到以上画面外,在佛罗里达州的坦帕大学校园里,我还遇到一对年轻的父母,他们在给一周岁的女儿拍纪念照时,竟放任小宝贝把面前的生日蛋糕抓得满脸都是,然后高兴地按下快门;那位佛罗里达大学的华人老师也告诉我,他那位在中国出生的儿子,从小有一点头疼发烧,就会到医院里打针吊水,而在美国出生的这个小儿子,发烧不超过38摄氏度,医生是绝不会给你任何治疗的。他们通常是建议家长进行物理疗法。据说,这样有利于增强孩子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我还发现,美国的孩子不怕冷,从小都是赤着脚长大的,我那位在美国上初三的亲戚的女孩儿,回到家里竟赤着脚在冰凉的地板上走,使我感到十分惊讶。

咱中国人的孩子则是抱养、圈养大的。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视孩子为小皇帝、小公主,只要孩子听话,学习好,能考上名牌大学,家里一切事都可以不做。有的父母宁可自己辞职,也要陪孩子读小学、中学、大学。更有甚者,有的孩子读研、读博、工作了,父母照样陪伴。我这次见到的一位中国访美学者即是如此。父母放心不下,不顾自己乘飞机头晕的毛病,远涉重洋帮女儿带孩子,照顾女儿和外孙的起居,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而那位40多岁的访美学者、国内某名牌大学的硕士生女导师,至今还不会照顾自己。此可谓当今我国畸形教育下的典范了。说实话,当时,俺也是当做一个奇闻去听的,但却是一个真真切切的事实,不是眼见,实难相信。

nlc202309081413

四、养育结果不同。美国的孩子可按自己的意愿成长、发展,18岁即走出家门,独立、自由地生活。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确定上什么大学,选什么专业,找什么工作,娶什么媳妇等等。

咱们的中国特色则是,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子承父业、光宗耀祖的思想指导下,父辈往往把自己未竟的事业、未实现的人生理想,重重地压在孩子身上。中国孩子从生下来起,即肩负重担,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为家庭、家族而活着,一生辛苦、劳累。咱们从身边那些背着沉重书包的孩子身上可见一斑。

弄清了美国的父母在教育孩子上那么狠心的原因,俺又想,在美国,是否可以随意打骂孩子呢?因为在咱们中国,对待孩子历来就有“打是亲 ,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和“棍棒下面出孝子”的说法,当爹妈的把孩子看做自己的私有财产,可以随意处置,更别说打骂了。网上常看到父母虐待孩子的报道,一个极端的例子是,一位母亲因女儿洗澡后未穿好衣服,就抄起一支拖把,将其活活打死。

这恐怖的一幕使俺联想到,上小学的时候,一次路过一位同班同学的家门,刚要喊他一起上学,忽然听到一声一声撕心裂肺的“啊啊”的叫喊声。大门是反锁的,院墙很高,俺从门缝里看到,这位同学正被父亲吊在院子的树上,用皮腰带一下一下地狠狠抽打。我知道,同学的父亲当过兵,皮腰带是从部队上带回来的,一般人没有这种 “装备”。可能同学又犯了什么错,才遭此毒打。可惜自己没有办法去救他,随着皮带一下下抽打,俺只感到心里一阵阵钻心地疼,至今想起来还叫人后怕。

这次到了美国,我才知道,即使孩子犯了错,美国人是绝对不敢打孩子的,因为——打孩子的后果很严重!在圣地亚哥,为我们开旅游大巴的司机徐师傅,给我讲了一个他的华人邻居的故事。

哦,还是先介绍一下这位徐师傅吧。他看上去40多岁,是沈阳人,6年前带着妻子儿女移民美国,拿到了绿卡。看着他魁梧健壮又十分爽快的样子,俺下意识地问了一句:“你当过兵吗?” “当过。”他回答。我说:“我也当过兵,咱们应该是战友啊。”一句话打开了他的话匣子。他介绍说, 1984年他到辽阳当兵,给师首长当警卫。1987年,他谢绝了首长安排他上军校的好意,自愿复员安排在铁路工作。2005年下岗自己干。2007年全家移民美国。

正是在这次交谈中,我问起了美国人教育孩子的事。于是,他告诉我,在美国和在中国最大的一个区别是,美国人不许打孩子。

“打了又能怎么样呢?”俺不解地问。

“ 报警!由孩子自己打电话报警,或者发现孩子被打的邻居报警。我的一位华人邻居就遇到过这种事情。他也是刚移民美国,孩子不听话,伸手就是一个巴掌。没想到,孩子马上拿起电话报警。不久,一位荷枪实弹的警察就来到了家里,问明情况后,考虑到当爸爸的属于初犯,即采取隔离的办法加以惩戒,要求他从此后与孩子保持一定距离,不准接触孩子。”

“警察怎么监督执行呢?”俺又问。

“有办法。警察会毫不客气地给这位爸爸戴上脚环,如有违犯,脚环的无线电装置会自动报警,警察再次赶来,可能就会剥夺这位爸爸的监护权,把孩子交给别人抚养了。当然,如果改了,就可以取下脚环。恢复自由。”

啊——俺长出了一口气,心想,这美国佬治人的办法还真不少!不过,这孩子是怎么知道要报警的呢?

徐师傅接着告诉俺,美国小学生开学第一课,老师就会告诉他们,按照美国宪法,人人生来平等。如果爸爸妈妈打骂或虐待了你,你要马上打“911”报警,警察就会来解救你们。

原来如此!俺想,与美国人相比,一是咱们中国的父母缺乏对孩子独立人格的尊重,视随意打骂为理所当然;二是咱们中国的孩子也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对父母的打骂行为往往采取忍受的态度;三是咱们中国的老师在对孩子权利的保护上,还缺乏强烈的意识和有效的方法;四是更重要的,咱们虽有一部《未成年人保护法》,但执行和实施上,都还缺乏强力的手段和措施。这才有了媒体不时曝光的丑闻,极个别老师、校长竟然可以多次、长期猥亵、强奸小学女生,看了真是令人发指!

怎样才能使中国孩子免受家长和老师的打骂?怎样才能有效地保护好孩子?怎样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俺以为,美国人和咱中国人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生活的环境各异,他们教育孩子的做法也未必全有道理。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反思咱们中国人教育孩子的缺陷,我们也许能够从美国人那里得到一点有益的启示。

美国父母怎样教孩子做家务 篇4

每周一次贴出要干的家务劳动内容。将某一特定任务指定某一孩子去干,要知道,大多数孩子难于去完成需要一个多星期才能完成的工作。确定完成任务的期限。

轮流干某些活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去做最没有兴趣或最容易干的工作。

检查孩子的完成情况。

使孩子和家人因自己的劳动而产生一种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列出父母应做的事情,不能让孩子感到父母只在吩咐他们做家务。作为家长,应该使孩子知道自己也要做比他多得多的工作。

向做家务的孩子到谢。

称赞是适于孩子的一种鼓励方式。家长还要经常告诉孩子,对他们的帮助多么感激。这种真诚的感激会令孩子更积极的成为做家务的好帮手。大部分美国孩子常做家务劳动有以下几种:

一、帮助父母安装或修理一些旧东西。在整个过程中,所学到的技能与阅读、数学、逻辑、信息和任务的组织能力有关。

二、帮助父母换掉水龙头中用就的垫子、更换保险丝、安装挡风窗户、修补破损的楼梯。在做这些工作时,父母往往把自己的一些生活技巧教给孩子,还可以与之在劳动中讲一些所运用到的物理学基本原理。

美国人怎样教育孩子 篇5

美国从1776建国开始,到现在仅二百多年的历史,就发展成了世界超级大国。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和科技等方面世界第一,美国诺贝尔奖得主的人数也是居世界前茅。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根据美国的文化根基和现代科技创新的发展而发展,来进一步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那么,美国人的创新精神与美国文化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

从美国建立开始,美国人的文化一步一步逐步走向成熟。殖民地时期,美国人反对英国的侵略,建立起了自己的美利坚合众国。还有美国的内战——南北战争,称得上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这次资产阶级革命,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美国人因为自己的领土纠纷,还要来一次革命性的内战,解决了美国历史上历史发展的障碍。那么,我们的祖国呢?解决台湾问题,也许也会有一次历史性的战争。建国没有多少年的美国,因为自己的领土问题来一次战争,那么我们两千多年的历史,因为自己领土的纠纷,也何况不是如此呢?如果我们解决了台湾问题,美国等一些的发达国家也就不用来拿台湾等问题来牵制我国了。通过这件领土的事件,就说明了美国人具有卓越的眼光和智慧。

美国人的创新精神是根据美国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创新精神又是美国文化的一部分。美国科技实力,从第一次工业革命渐渐的开始,美国的科学家吸取了英国的蒸汽技术。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大大的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泡,使世界进入了电气时代,美国的科技实力一步一步开始上升。美国的科技创新飞跃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聚集了大量的科学家。是因为,在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除珍珠港偷袭事件,美国是唯一没有在其本土直接交战的国家,在这两战期间,美国聚集了大量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是其中的一员,他的相对论,就是促进了美国原子弹的爆炸成功,这就大大的增强了美国的科技实力及军事力量。

美国具有冒险、开拓、富有创心的精神:美国人主要是从欧洲移民来的。当年(17世纪)他们来到这块新大陆的时候,美国作为国家还不存在,生活也很艰辛。这时候敢去的人都是比较有闯劲的,具有冒险精神的,这与80年代初敢去深圳的人一样,都是有一股冒险精神的人。开始,他们只占据了东部的一小部分地区,以后他们又逐步向西扩张,直到海边,这个过程也是需要冒险的。有了这些经历,美国人民的创新精神就逐渐形成了。以后他们都很重视这种冒险精神,直到现在。这种精神,是美国人民的一种行为方式了。

不冒险就不会有大的成功,胆小鬼永远不会有大作为。从首批英国移民踏上北美大陆,到美利坚合众国成立这一个半世纪里,北美险恶的自然条件,培育了美国人顽强拼博,艰苦奋斗性格。北美丰富的资源等待着开发利用,培育了美国人开拓进取、敢于冒险的精神。从文化学的角度考察,北美在一定程度上曾经是一片文化真空,闯入这真空的,不是有组织的文化单位,而是一批对于传统制度已失去好感的亡命者。他们的头脑为叛逆精神所主宰,身上绝少传统思想的保守性,再说即便有,也没有发挥的土壤,因为险峻的环境迫使他们只能确立与传统不同的生活方式,这种冒险精神成了美国人民的传统。他们把冒险探求新大陆看作寻求生活的机遇。这种冒险精神一直渗透到美国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硝烟弥漫的商战中,美国人勇敢地开拓创新,从各个方面处处体现了这种民族冒险精神。

美国人特别强调创新精神,他们认为机会到处都有,主要在于主动发现和利用。除法律外,美国人认为一切传统和先例都是创新的障碍,他们乐于向传统和先例挑战。由于美国不象中国、印度、英国等有着悠久而灿烂的文明,所以美国人在接受新思想、新技术时很少先去考察这些东西是否符合某位专家、权威的理论,然后再引经据典加以注释和考证,以决定是否采用。美国人认为,他们的国家虽没有灿烂的过去,但由于具有创新精神,因而他们拥有光明的未来。所以美国人勇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勇于向已有的一切挑战,“我与专家、权威、传统平等”,这是美国人的性格。

我看过罗伯特·清崎写的《穷爸爸与富爸爸》这本小说,以及他在清华大学推销这本书的视频。他给我的感触很深:如果你要想致富,就必须学会需要有冒险的精神,没有自己去尝试,自己的体验,那么你和平常人一样都是无所作为。如果你没有失败好几次,没有倒闭过好几个公司,就不会在社会上立足。

据调查,在美国,是否有创造力是评价一个员工的重要标准。一般大公司每周都给员工4至6小时用来创新。而在普通人家,车库成了实验室,里面有各种机器设备,可用来搞发明创造。近日,欧洲商业管理学院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美国是全球最有创新能力的国家。

因此,通过美国的文化和创新精神,从中我们可以学到美国那种无畏无惧,敢于冒险的精神,只有冒险才能有所收获,有所创新,我们才能得到我们学不到的东西。

姓名:孙自仲

班级:2010级艺术设计系视传1班

该怎样教育孩子 篇6

提到孩子的教育,每个为人父母的都会有许多话语,有的埋怨孩子太任性,有的会说孩子依赖性特别强,有的会说孩子不爱学习,贪玩,等等„„大多数家长都会皱着眉头,发出这样的慨叹:“现在的孩子不好管呀!”其实教育孩子真是一门学问,今天我就这一话题,和大家一起探讨父母应如何教育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手中的宝,心头的肉,从孩子一出生,父母就精心呵护,盼望孩子能茁壮成长,所以父母时时刻刻关注着孩子,也自然成为孩子的启蒙老师,为孩子勾画着美好的蓝图,每天看着孩子的每一个进步,父母心中都会充满无比的喜悦和自豪,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到孩子,孟母三迁的故事,曾子杀猪的故事,大家已耳熟能详。做父母的应如何检点自己的行为,在孩子面前保持完美形象,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家长,因为心中充满对孩子的爱,适时做出一些牺牲是很值得的。同时爱孩子要有度,不要溺爱,在家庭生活中,把孩子当作家庭中平等的一员,这是一种尊重,不要因为孩子小,就不承担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要从小培养。

时间如白驹过隙,孩子就像春天的小树苗一样,转眼进入青春期,有时父母会发现,一向听话的孩子,第一次在父母面前说“不”,这时父母应知道,这就是青春期的信号。(青春期的叛逆)此时,父母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是有的,适当引导,孩子仍然会接受父母的正确建议。用爱和宽容去感召孩子迷惘的心,对孩子的教育,要用智慧,而不是简单粗暴,以暴制暴。

不知不觉间,孩子进入了初三的学习,竞争的残酷,每一位家长都会有压力,这毕竟是孩子人生中关键的一步,家长除了做好孩子的后勤保障工作之外,还要在精神给予支持,现在的学习竞争既是智力的较量,更是毅力的角逐。“天才在于勤奋”。面对一道道习题,一次次失败,孩子要挑战,要承受,熬夜,加班是经常的,这条路很辛苦,父母不可能完全代替孩子走,陪孩子一起经历磨练,在磨练中不断给孩子鼓励:失败之后的坚持不懈是一种美丽,向成功迈进的执着是令人感动的,战胜难题的欣喜会促使你向更高的阶梯挺进,让学习兴趣包围孩子的脚步,乐此不疲。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难题能适当的加以指导,这也是做父母的一种幸福。父母为了自己的孩子,一种本能会用自己的生命去呵护,孩子读书最艰苦的一年,各位家长又有什么理由可拒绝的呢?有时候,忙于应酬,忙于生计,这都是借口。是不负责任的一种推脱。既然把孩子带到这个世上,就应该为他的成人负责。力尽到了,也是无悔的。这个世界上最成功的人,莫过于自己的子孙能功成名就,学有所成,即使你个人如何辉煌,自己的子孙却一事无成,那也是你人生的失败。

光阴荏苒,又一个寒假即将来临,与孩子零接触的时间多了,掌控好孩子的学习,是家长的责任。放假了,孩子总会找些理由;如40多天的假期,先痛痛快快的玩几天,无节制的看电视,玩电脑等等„„孩子往日的紧张学习状态也许会在明日复明日中懈怠,家长要努力帮助孩子打消这一念头,否则可能会使你孩子的学习功归于溃的,学习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张弛有度,抓住假期中的黄金时间,帮孩子做好复习计划,按部就班进行知识的梳理、巩固、消化。努力做到融会贯通,善于引导孩子把知识拓宽,拓深,让孩子既养足了精神,又增长了知识,充实而愉快的寒假会使你的孩子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的挑战中去,而立不败之地的。

美国人怎样教育孩子 篇7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题目颇大,许多父母感觉无从着手。其实,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首先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美国人就特别推崇孩子的独立思考。

在美国,我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之一,是黑人笑星比尔·考斯彼主持的《孩子说的出人意料的东西》。这个节目在让你捧腹的同时,也让你深思。

有一次,比尔问一个七八岁的女孩:“你长大以后想当什么?”女孩很自信地答道:“总统!”全场观众哗然。比尔做了一个滑稽的吃惊状,然后问:“那你说说看,为什么美国至今没有女总统?”女孩想都不用想就回答:“因为男人不投她的票。”全场一片笑声。比尔:“你肯定是因为男人不投她的票吗?”女孩不屑地:“当然肯定!”比尔意味深长地笑笑,对全场观众说:“请投她票的男人举手!”伴随着笑声,有不少男人举手。比尔得意地说:“你看,有不少男人投你的票呀!”女孩不为所动,淡淡地说:“还不到三分之一!”比尔做出不相信又不高兴的样子,对观众说道:“请在场的所有男人把手举起来!”言下之意,不举手的就不是男人,哪个男人“敢”不举手?在哄堂大笑中,男人们的手一片林立。比尔故作严肃地说:“请投她的票的男人仍然举手,不投的放下手。”比尔这一招厉害:在众目睽睽之下,要大男人们把已经举起的手,再放下来,确实不太容易。这样一来,虽然仍有人放手下来,但“投”她的票的男人多了许多。比尔得意洋洋地说道:“怎么样?总统女士,这回可是有三分之二的男人投你的票啦。”沸腾的场面突然静了下来,人们要看这个女孩还能说什么。女孩露出了一丝与童稚不太相称的轻蔑的笑意:“他们不诚实,他们心里并不愿投我的票!”许多人目瞪口呆。然后是一片掌声,一片惊叹……

这就是典型的美式独立思考。

没有独立思考的孩子,就没有独立性。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就要提供一些机会给孩子自己去思考、去感觉什么对,什么错,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这也令人想起狐狸妈妈的生存教育。一部电影纪录片,讲的是野生狐狸的生活。其中有一幕让我至今难以忘怀。一群小狐狸长大后,狐狸妈妈开始“逼”它们离开家。曾经很护子的狐狸妈妈忽然像发了疯似的,就是不让小狐狸们进家,又咬又追,非要把小狐狸们一个个都从家里赶走。看着小狐狸们夹着尾巴落荒而逃,我被深深地刺痛了。多么残酷的生存竞争,多么冷酷的心理断奶!但是,这又是多么理智的生存教育啊!父母的庇护越多,孩子的独立性越差,生存能力就越弱。狐狸妈妈早就想通了这一层。人类的理智有时尚不及狐狸。

有关“钱”的教育

与孩子得高分,父母发奖金的做法不同,美国的家庭是孩子做家务,父母付报酬。他们从小就把一些家务分给孩子,并与孩子一起讨价还价,定好价钱,给多少钱干多少活。当然,家务干不好,也要扣钱。比如,阿莱西欧博士的小儿子科迪,前年元月刚满六岁,他承担了把家里的垃圾收集后放到垃圾桶里的工作。每周的“工钱”是1美元。他家大大小小十几个房间,十几个废纸篓,要一个一个地清理一遍,工作量不小,这1美元也赚得不容易。

有一次,我故意神秘兮兮地问他:“你一共有多少钱?”

他很自豪又神秘地悄声告诉我:“43美元!”连藏在哪儿也告诉了我。

我问阿莱西欧博士:“为什么不让他存到银行里?”她说:“我们也为科迪开了户头,主要是一些大钱,为他将来读书储备的。这些小钱就由他收藏,如存到银行里,孩子没有数字概念,不知怎么回事。自己拿着,一元一元地往上加,看得见,摸得着,时不时摸出来数一数,干起活来干劲大……”

阿莱西欧博士有四个孩子,每个孩子出生时,她都拿出1000元,为他们分别立了户头,然后,在孩子还不懂事时,帮着他们保管各种各样“属于他们自己”的钱,即孩子从亲戚朋友处所得的礼金,孩子的工作所得,奖励所得,以及每月父母给孩子的固定投资等等。当钱存到够买一股或两股股票时,他们就为孩子购买股票。他们的四个孩子从刚出生的那天起,就在证券股票公司拥有了一个自己独立的户头,为自己购买教育基金股票,这类股票享有免税优惠。日积月累,当孩子年满18岁时,就可支付昂贵的学费。

如今,阿莱西欧博士的两个大孩子,一个13岁,一个11岁。他们对自己的银行户头、证券户头都了解得很清楚。有兴趣时,会对证券公司每月寄来的股票报告从头到尾研究一遍。当然,说起股票的涨落也很有兴趣。

阿莱西欧博士的大儿子暑假当足球裁判,赚了“一大笔”钱。一半被父母“强迫”存到银行,其余由他自己全权处理。第一次当上了“小财主”,他得意忘形,胡乱买了不少东西。后来,他带自己的朋友来玩时,不小心损坏了家里的沙发,这必须用自己的钱修复。在付出了一大笔修理费后,他开始懂得应该多存点钱,钱要用在“刀刃”上——如果今后又犯了什么事,没有经济支持怎么过关?

理财教育是生存教育的一部分。美国学校也重视“钱”的教育,认为这是把孩子从“象牙塔”上“请”回到社会现实中来。我儿子的学校里就举办过几次相关的模拟社会活动。

一次活动是学校让几个班的孩子组成一个“工贸”性质的公司。孩子们各有自己的角色,有当工人的,有当设计人员的,有当管理人员的。公司内部用假钱流通,把个人的工作角色同报酬联系起来。儿子是个设计师,属于动脑一族,才干了没几天,他就发现公司“分配不均”、“贫富悬殊”:动手的,不如动脑的;动脑的,不如动嘴的(领导)。

还有一次,是举办真正的“拍卖会”,学生以自己的成绩换算成拍卖的资金,拍卖物都是孩子联系各个赞助公司得来的。儿子同一个同学“斗智斗勇”,最后得到了他最想要的电子游戏卡。

美国学校开展的这些活动很注意让孩子们学习社会上的“生存竞争”的技巧,以让孩子看到社会竞争的残酷的一面。这样,有关“钱”的教育也就随之进入到另一个层次,即把“赚钱”的行为演绎得更贴近生活了。

玩具和“性教育”

“性”本来不是洪水猛兽,没有“性教育”,“性”才成为洪水猛兽。

在“性”教育上,美国的学校常常有些惊人的举动,令我这个教育研究者叹为观止。

玲玲是我朋友的独生女,在美国上中学。有一天,玲玲从学校抱回一个头发金黄,眼睛碧蓝,货真价实的“洋娃娃”。而且,假娃娃拥有真娃娃的整套装备:从睡篮到小衣服、小鞋子、尿布、奶瓶,一应俱全。一开始,朋友觉得很奇怪:玲玲都上初一了,怎么学校还让学生玩娃娃?没过几个小时,我的朋友就发现,这个娃娃可真不是个“好玩”的玩意儿。它的体内装有电脑程序,每过几个小时,娃娃就会放声大哭,原因有两个,一是饿了,二是要换尿布了。要娃娃“停止哭闹”,必须马上行动,先是查原因:如果是饿,就要把奶瓶放进嘴里;如果是尿布“脏”了,就得换上“干净”的尿布。如果当“妈妈”的想偷点懒,娃娃就会哭个不停。即使是半夜,娃娃也还是按照预定的设置三番五次地“哭闹”。

做父亲的自认为对电脑很在行,为了让玲玲能睡个好觉,想改变一下娃娃的程序。谁知,拿着娃娃上上下下地研究了半天,仍不得要领。娃娃到时还是照闹无误,搅得全家“猫”犬不宁(美国人不养鸡)。做母亲的只得建议把娃娃放到车库或地下室去,即使“闹”也听不到。但玲玲说:“那是虐待儿童。娃娃哭闹了多少次,多少次得到了妥善处理,多少次被虐待,娃娃体内的电脑都有记录。如果被虐待多了,娃娃还会休克甚至死亡!”

那天晚上,玲玲被那个“娃娃”闹得筋疲力尽,狼狈不堪。

第二天,她上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赶快把“娃娃”还给老师,大有“金盆洗手”,从此“退出江湖”的架势。玲玲大有体会地说:“自己有个婴儿一点都不好玩,才当一天妈妈都累死人了,如果天天这样折腾,还怎么读书……”

这就是美国中学给初中一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很像我们所说的家政教育,那内容就是:怎样照顾婴儿。

我们怎样教育孩子 篇8

《我们怎样教育孩子》读后感

王丽

《我们怎样教育孩子》是好久好久以前学校发的一本书,当时顺手放在了办公桌里,一直没有再翻出来。这学期无意间翻出来,就顺便看了看,结果就被里面那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和拨出问题看实质的质朴的语言吸引了。

《我们怎样教育孩子》是张广利校长结合他在学校管理和教育工作中,对家庭教育的研究和思考的文字呈现。其“社会即学校,家庭即学校,父母即教师”的观点,是我伴随着教育工作年限的增长,感触越来越深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原本就是一个整体,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环,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基础,学校和家庭应形成合力,共同承担起培育孩子的责任,为孩子的一生发展负责。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言谈举止、处世态度、生活方式及对每一件事、每一个问题的看法都会对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在孩子的心中打下烙印。“在孩子幼小的心田里该播种些什么”使我更加清晰的知道:让孩子学会尊重、学会理解、学会合作、学会共处、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比学习书本的知识更重要。在孩子幼小的心田里,该播种些什么,教育孩子从小该崇尚什么,反对什么,珍惜什么,爱护什么……是值得我们做父母和老师应该注意和深思的问题。

“一心渴望伟大,追求伟大,伟大却了无踪影;甘于平淡,认真做好每一个细节,伟大却不期而至。”这是汪中求先生说过的一句话。我想,从这句话中,我们能够体会到: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我们不要期望自己的孩子未来多么伟大,关键是要关注孩子成长的当下,让孩子在平凡的生活和学习中成长,从小事做起,从脚踏实地地做事中体验成功,从平凡的经历中发现伟大,成就孩子真实而丰硕的人生。

一篇一篇细细品读下,再与自己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所做的一切相对比,发现自己对孩子的某些教育行为是不恰当的。或许,我们早就知道,或许,我们才发现,但这需要我们改变。“要想改变孩子,首先应该改变自己”。这是一句非常简单好记的话,但做起来却相当困难。就像教我们家的小姑娘识字,发现就是简单的“东南西北”这四个字,她在学习时却东张西望,一遍一遍记不住,在那里胡猜。大怒,训斥一顿之后,孩子一边哭,一边吓得往大人怀里钻,还得一边继续胡猜。或许,冷静之后想一想,让孩子休息一下,等她能精力集中时再来认,效果一定比边哭边学习的效果要好。但当时盛怒之下,知道是错的,却还在和孩子,也和自己较着那个劲。

怎样教育孩子文章 篇9

一、生了孩子,你就不能“退货”

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学问,它比任何工作都难。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怀有对孩子一生的责任。无论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你都没办法反悔或者“退货”。孩子的命运掌握在家长手上。无论父母事业上多么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把天才培养成庸才,是对家庭和人类文明最大的犯罪。由于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我们大概连改错的机会也没有,连补偿的机会也没有,所以我们只有把这个唯一的孩子教育成功了,这几乎就是家庭最重要的成功,也是你一生最重要的成功。

农民种庄稼,光靠爱,不行,只有懂种庄稼之道才有好收成;教育孩子,仅有爱,不够,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未来。

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二、别错过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发展的关键期:是指人类的某种行为、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

如果在发展关键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他学习起来既快又好,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关键期,学习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甚至将永远无法弥补。

1、你了解多少孩子发展的关键期?比如:

★学习咀嚼关键期(6个月)。

★秩序规范关键期(2.5—6岁)。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性格、行为、习惯往往到长大也不会改变。“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语言发展关键期(3—6岁)。★想像力发展关键期(2—8岁)。★文化敏感期(6—10岁):这个时期的许多孩子,非常

好奇,爱动脑筋,问题特别多。应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黄金阅读期(8—14岁):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科学阅读指导和大量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

★独立关键期(12—15岁):这一段抓不好,孩子将永远长不大。

2、重新认识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

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孩子都需要,只是每一阶段分工不同、主次不同。

母性之爱:德行礼仪、品格气质。母亲在孩子的婴幼、少儿阶段影响巨大。父性之爱:方向性引领和理性作为。伟大的父亲,一定是

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

规律:孩子成长需要的母性之爱呈递减趋势,父性之爱呈递增趋势。

婴幼儿阶段:母性之爱80%,父性之爱20%

小学低年级:母性之爱70%,父性之爱30% 小学中年级:母性之爱60%,父性之爱40% 小学高年级:母性之爱50%,父性之爱50% 初中阶段:母性之爱40%,父性之爱60%

中小学衔接阶段是孩子成长的浪漫阶段的结束和精确阶段的开始;是由母爱为主向父爱为主的过渡期。这一时期,母性之爱应该适当减少,父性之爱应该适当增加。

三、给家长的“8条建议"

1、(说给父亲)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

孩子读初中之后,更需要父亲的关怀。作为父亲,必须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教育责任,一定要记住: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与父母一起吃饭的孩子更优秀。据研究机构调查:与父母一起进晚餐的初中生,能获得较好的营养,较高的学业成绩,很少出现抽烟、喝酒、吸毒、打架、提早性行为等。

不要在孩子吃饭和睡觉时进行教育;不要把和孩子交谈,都变成对孩子的教育。

2、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孩子的问题大多是父母教育不当造成的。孩子“生病”,父母一定要“吃药”。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学校。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范本”。身教重于言教。做父母的,要与孩子一起成长。

3、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把孩子当人,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孩子进入初中之后,极易将自己封闭起来,做父母的,一定要理解孩子,找到与孩子沟通的语言密码,但要注意惜“言”如金。

成熟的父母,应该学习儿童教育学、心理学,多看一些家教书刊,了解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和规律,经常与孩子沟通,明白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

4、一定要管孩子,关键是怎么管。

教育的最基本的目的是培养“正常的人”;“一只手”、“一只眼”和“一根筋”教育均不可取;换一种思路教育孩子;努力丰富自己的教育方法。

5、做一个懂爱会爱的家长。

不少父母爱得糊涂,爱得错位,有时又爱得过分;不要培养“超级婴儿”;爱是一门艺术;爱需要表达也需要行动;有时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爱要适度,不要让你的爱泛滥成灾;溺爱的结果是伤害。

6、不能当众教育孩子。

7、不要完全把孩子交给长辈或保姆。

8、在孩子面前多夸老师。

上一篇:大学生应以道德与诚信为本下一篇: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