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作业:改变孩子的学习方法

2024-05-19

个性化作业:改变孩子的学习方法(精选10篇)

个性化作业:改变孩子的学习方法 篇1

新华社记者 张颖徐家军

“为古诗配画”、“本月我当家”、“购房理财计划书”、“我为学校规划未来”,还有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知识卡片、剪纸和手工艺品……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的个性化家庭作业,不仅提高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而且改变了老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促进了教与学两方面的变化。

王帅是长春市铁北二路小学的学生,寒假里,他按照学校布置,选择了“本月我当家”的寒假作业。他每天都独自或同妈妈一起购买家里的日常用品并记录开销,一个月后,当他把家里支出情况按项目汇成统计图表时,发现自己一个月的小食品费用竟占了家庭全部支出的三分之一。他感到很吃惊,于是在作业中写到:“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我体会了爸爸、妈妈的辛苦,以后我一定少买小食品,多帮父母干些家务。”王帅的母亲说:“孩子通过这次个性化作业,好象一下子就长大了,也懂事了。”

长春市宽城区的小学打破了传统重复、枯燥的文本寒假作业,为学生布置了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个性化作业,希望以此来改变教师的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许多学生和王帅一样,不仅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个性化作业,而且显示出灵活的思维和发达的想像力。

铁北二路小学的`教师杨浩说,以前收作业很头疼,因为总有几个孩子完成不好,或是对付。而现在孩子们不但愿意写,而且争着抢着给老师看,有的孩子还一直坚持下来,变化真的很大。

长春市南京小学二年级学生尹柯尧拿着自己的手抄报作业展示给记者,里面有识文认字、名句欣赏、世界旅游、动物天地等内容。他说特别喜欢这种个性化作业,这种作业随时随地就可以整理,还可以和同学们互相欣赏。六年级的窦心彤也说:“以前的作业大都死记硬背,没有现在的个性培养和兴趣培养。”

宽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陈静认为,国家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业的改变,把孩子带到了一个实践的娱乐园,带到了一个体验的实验场。

父母如何改变孩子的学习态度 篇2

有些孩子之所以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关键是因为他们没有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每次家长逼着写作业时,总感觉是为了家长而学习。以致于学习拖拖拉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端正的学习态度,是学习成败的关键。经常听到家长或老师在学生捣乱或者没有好好学习之后,教育的时候总会有这样一句话:你学习是为谁学呢?家长要不了你的,老师也要不了你的,还不都是为你自己?!学习不是应付老师,不是为了家长,而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学习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就是学习的价值。

2.树立正确的态度的重要性

假如把幸福比作天堂,那么通往天堂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学习。改变你的未来,就必须先改变你的内存。天堂是用智慧建造的,而地狱是用愚昧铺成的。

今天,在通往天堂的路上挤满了很多孩子。其实,好多孩子并不是自己愿意去天堂,而是父母老师的“逼迫”太多;他们不是主动的为自己创造幸福,而是被大人推着,一步一步地走。

帮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很重要。没有正确的态度,就没有饱满的热情,十足的劲头,就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如果一个学生认为自己是为了父母而学,在父母管束稍微松懈的时候,他就会偷懒;如果一个学生认为学习是为了老师,他很可能只学那些他喜欢的老师的课程,只学那些要求严格的老师的课程。这样,对他们的学习百害而无一利,他们会找不到真正的动力,也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付孩子作业磨蹭的方法 篇3

1.上学第一次养成好习惯

大多数家长在孩子第一天上学时,很是兴奋,觉得孩子长大了,可以上学了。可当一天没见到孩子,孩子头天放学回到家时,家长就坐不住了,先是好吃的好玩的,再是拉着问长问短,作业早就忘记得一干二净了,哪还会想起呢?家长们应该在孩子第一天放学回家就养成让孩子先做作业的好习惯,好的习惯都是长时间坚持养成的,一旦养成后面也就不会出现孩子不专心做作业的.问题。

2.孩子做作业时不要打扰

有家长心很是心痛孩子,觉得孩子上一天学累了,好不容易回到家要让孩子吃点好的,孩子屁股才坐下,刚打开作业本都没动笔呢,一碗汤端过来了。孩子写了几个字,水果又送过来了,孩子就这样子一个很简单的家庭作业结果做了一两个小时还没有做完。如果家长是这样子培孩子做作业,孩子后来出现了不认真对待家庭作业的情况,这只能怨家长啦,不能埋怨孩子。

3.发现孩子磨蹭立刻提出

孩子毕竟还小,他们是会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就要及时提醒孩子,或是搬张椅子坐在孩子的旁边,陪孩子一起做作业。很多时候大人都没有自制力,更何况是孩子,如果有人监督那又不一样了,家长只需陪伴一段时间,等孩子自己养成了好习惯,习惯成自然也就不会有磨蹭的情况出现了。问题就是家长明明发现了孩子在磨蹭,或是开小差,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就不好办了。

4.给孩子一个好的作业环境

个性化作业:改变孩子的学习方法 篇4

2、让孩子习惯于写完就查。孩子刚上学做作业,妈妈就陪伴在他身边,帮他读读题(孩子小,有些字他不认识)。注意在他写作业的过程中,妈妈即使发现了错误,也不要立即加以纠正。最重要的是,当他一写完就及时监督他检查。一开始,他没有检查的方法,那没关系,就算是一道题一道题地看一遍,也得查,在检查时就可以纠正孩子的错误了。

3、要教给孩子检查作业的方法。第一遍:先简单查,查有没有没做的空题。第二遍:一道题一道题地细查,可以用铅笔、尺子挡住答案部分,心算一遍,看看与先前写的是否一致;也可以把答案放入题目中,看算式是否成立……在这一遍检查中,可以适当多检查几次。第三遍:简单查,查书写是否整洁。

4、逐渐放手,让孩子学会自己查作业。孩子是有差异的,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都不同,由于学前各方面能力的大小不同,每个妈妈放手的时间也就有所区别。比如:自控能力强的孩子,他们能够很快接受信息,并且调控自己的行为,而有些能力较差的孩子,则需要妈妈和老师给予更多时间、更多精力的关注。

妈妈的放手也要注意孩子的反复,您可以从天天“陪读”过渡到天天“监控”(让孩子自己写作业,您干自己的事,但是别影响他,而且还要时时关注一下),再由天天“监控”过渡到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妈妈不检查,再过渡到一周一“监控”,慢慢地您就可以完全放手了(当然,不定期的了解还是很重要的,这是您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个周期一般的孩子大约需要一年至两年。

孩子检查不出错误怎么办

有父母说:“让孩子自己检查作业,但是他就是写错了查不出来,一个标点符号没写,他半个小时都没看出来,最后我还是不得不泄气地告诉他。”

孩子真的没有办法发现自己的错误吗?

孩子检查不出错误,一般有三种原因:

一、没有压力,不需要自己去查,父母、老师自然会告诉他错在哪里;

二、没有方法,孩子根本不知道从何入手去检查;

三、思维定势,孩子顺着自己之前的思路走,尤其是一些看似极简单的题目,孩子很容易因为思维定势,忽略题目要求中的小变化,进而看不出错误。

第一种原因,父母要检讨,对孩子的学习您是否学会了慢慢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步放手?越早独立学习的孩子,自学能力越强,后劲儿越足。

第二种原因,最考验父母的智慧。父母明明看到极其明显的错,孩子就是看不到,这很考验父母的耐心。这时,父母可进行适当提点,怎么提点?

就上面没写标点的例子,可以先给孩子讲讲怎样检查一个句子。检查一个句子是否正确,需要考虑语句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有没有错别字、标点符号是否正确等。把检查方法告诉孩子,让他对照着、有针对性地去检查。养成习惯后,孩子再检查句子时,就会从这些要素去考虑。

如果孩子总检查不出错别字,那可能是他的字词基础不过关,可让他先暂停检查,把他写的错别字和其他形近字、同音字放到一起,让他进行区别,并分别组词,以此来巩固字词。把这个基础夯实以后,回头再去检查,那孩子就知道错在哪里了。

数学也一样,计算出错那是计算基础没过关,那么每天做些口算练习就能有效改善。遇到不会的题,父母可以给他分析解题思路,做出来以后,再做一道类似的题目巩固巩固就可有效避免再犯同类错误。

个性化作业:改变孩子的学习方法 篇5

语文作业有两种,一种是口头作业,一种是书面作业。口头作业一般是朗读课文,孩子往往不重视。因此家长每天需要检查孩子读课文,有时检查孩子背诵课文,从中发现孩子学习上的问题,提高孩子的朗读、背诵能力。家长检查书面作业前,应先问孩子当天留什么作业了,或是检查记录作业的本,再对照孩子的作业,看看有没有丢落的现象。如发现有丢落的,不要直接告诉孩子少写了哪道题,而应让孩子自己对照检查,找出问题后再补上。对于出现的错别字,也不要直接给孩子指出来,而让孩子自己对照教科书检查。如果孩子还是查不出来,家长可缩小范围,再让孩子去查找,从而培养他们检查作业的能力。

有的家长因工作繁忙,不能做到每天抽时间检查孩子的作业,也至少应做到一星期检查一次作业。检查孩子一周内是否都按时完成作业;检查孩子的作业是否工整;还要检查孩子是否及时改正了作业中的错误。在检查作业时,对成绩要及时表扬,对问题不仅要批评,更重要的是及时纠正。如发现孩子不改作业中的错误时,不仅要批评孩子这样做不对,而且要求孩子立刻改正,及时订正,并提出今后的要求。

对于孩子作业中不懂的难点、难题,切忌直接告诉孩子正确答案,而要帮助孩子分析、解决问题,使孩子能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学好语文功课

作者邮箱: ljyzq666@163.com

孩子的改变教育随笔 篇6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会时刻的反思:我会问我自己今天教会了孩子们什么本领,还存在哪些不足,明天还需要做哪些准备,让孩子们能够学得开心,玩的自在。

“如何让孩子接受你,喜欢你”,是我一直以来都在努力研究的课题。虽然没什么可自豪的成果,但是我觉得对自己日后的工作还是很有帮助的。

我们这个班是我从小班一直带过来的,所以我们之间相互了解。当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根本不需要我做过多的解释,孩子们都可以领会我的意图。我觉得这样的相处真的很不容易,我们之间的默契是在不知不觉中,慢慢的培养起来的。

回想刚入园的时候,孩子们的眼睛里充满了稚嫩、好奇,还有几分担心。现在再看看他们,脸上总是洋溢着快乐的笑容。那个时候,老师如果想做什么事情孩子们都不会主动配合,现在呢,你一个眼神就有好多热心的孩子过来帮忙。这不正是让我们欣慰的地方吗?

孩子们的变化我都看在眼里,孩子们对我们老师的`信任和依赖也越来越强。甚至有家长抱怨:“我家的孩子啊,现在只听老师的话。”其实,孩子能够听老师的话,老师自然感觉欣慰,但是这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默契。我们老师用心来关爱孩子的成长,把每一个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宝贝来关心爱护。孩子们用他们潜移默化的变化来告知我们他们对我们的信任与依赖,是给我们最好的奖励!

有效沟通 改变孩子的一生 篇7

从沟通开始,打破亲子间障碍;

从沟通开始,换回一个好孩子;

从沟通开始,做受欢迎的父母。

用最有效的亲子沟通方法,教你做最好的父母。【内容简介】: 当前亲子教育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沟通问题。有效沟通,将拉近父母与孩子的心灵距离。《有效沟通,改变孩子的一生》结合叶玉宏老师多年的培训经验和大量的真实案例,解析亲子沟通中存在的误区,并提供有效的亲子沟通方法,以期帮助父母们改善亲子关系,从而真正做到通过有效沟通来改变孩子的一生!【作者简介】: 叶玉宏,香港永安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中国赢在未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扬州市永安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总裁、亲子军项目创始人、少帅班讲师团团长、江苏省东信企业信用评估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全国培训行业发展高峰论坛秘书长、国际训练协会职业培训师。2009全国“十佳讲师”之一,荣获2010“全国十大钻石金牌培训讲师”荣誉称号、CAC职业(岗位)实训精品课程系列教材编委。主要从事市场营销、企业营销战略、企业信用管理、团队建设管理等相关领域咨询服务及培训工作,曾服务于中国电信、中国邮政、中国人寿等知名企业。主讲的课程有“打造未来领袖——少帅班”、“打造和谐快乐家庭——亲子教育”、“团队制胜训练营”、“营销制胜训练营”、“攻心制胜销售特训营”、“感悟人生特训营”、“超级领导力特训营”、“企业新时期营销战略”、“营销人员性格分析训练”等。【目录】: 引子 我的孩子为什么这样不听话? 第一章 父母之爱,才是人间真爱 学会沟通,每个孩子都变成了好孩子 面对血淋淋的现实,父母们不得不扪心自问 有了好分数,就不用与孩子沟通了吗? 学会了沟通,也就学会了真爱 第二章 从沟通开始,解锁孩子的心灵 没有融洽的亲情,就没有成功的沟通 离开真实,所有的沟通没有任何价值 亲子沟通的核心原则——爱

良好的沟通,才能打开孩子的心灵之门 第三章 亲子沟通,从此不再这样难 父母是这样关上沟通之门的 孩子与父母不愿意沟通的症结 改善亲子沟通,从改变父母自身开始 沟通,也是需要训练的

第四章 做孩子的朋友,而不要做孩子的“家长” 蹲下身子,与孩子平等对话 尊重孩子的自尊和权利 以身作则,对孩子言而有信 化亲子关系为朋友关系

第五章 多听少说,聆听孩子的心声 耐住性子,做孩子最好的听众 角色转换,站在孩子的立场看问题 顺势而为,尊重孩子的理想和兴趣 学会透视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六章 创造自由宽松环境,实现良好沟通 把决定权还给孩子 让孩子安排自己的日程

天高任鸟飞,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 做一个引导者,而不做一个控制者

第七章 赏识教育,拉近父母与孩子的心灵距离 时时表扬你的孩子 批评,用赞美的方式 激励,让孩子做得越来越好 用赏识的目光,放大孩子的闪光点 第八章 设立目标,激发孩子的梦想 放飞孩子的美丽梦想 设定目标,梦想看得见

目标可视化,更能激励孩子前行 榜样的力量无穷,给孩子找到一个偶像 第九章 给孩子信心,让孩子感觉我最棒 赋予自信,孩子一生打不垮 用胜利激发孩子的自信

别让挫折和失败,挫败了孩子的自信 每天告诉孩子,你是最优秀的 第十章 敢于放手,实现孩子早当家 最好的保护是孩子的自我保护 该孩子做的事,让他自己解决 在尝试中培养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 答案,让孩子自己去寻找

第十一章 超出教育误区,引导孩子主动学习关心孩子的考试分数,不如关心孩子的学习方法 孩子只有乐于学,才会勤于学 肯定孩子的进步,不要苛求 学问,是提出来的

第十二章 关爱孩子,抓住孩子的成长关键期 小学阶段,引领孩子走入陌生的世界 初中阶段,洞悉孩子的内心世界 高中阶段,培养孩子掌控未来的能力 后记 有效沟通,创造孩子的美好未来

【文摘】: 我的培训班接待过一个七岁的小学员,他叫周正,从小就被家里当成小皇帝一样供着。周正的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六个成年人都围着这一个孩子转,不管孩子有任何要求都会无条件地满足,而且把周正的生活起居都一手包揽了。

早晨,周正还没起床,父母就已经把牙膏挤好摆在了他的床头,等他起床后,奶奶会把给他搭配好的衣服一件一件为周正穿上,连穿袜子这样的小事都是由奶奶代劳。

周正长到7岁几乎从没自己做过一件事,在亲人的保护下,周正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玩偶”,这让他丧失了独立自主的能力。

周正在上幼儿园时,就很少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而是自己待在座位上干坐着,只有老师带着他一起做游戏,他才会按照老师的口令去做,而当老师让他自己参与小朋友的游戏时,他就会茫然地看着老师,不知道该怎么做。老师将周正的问题反映给了他的父母,他的父母却不以为意,认为孩子小自己不会做决定很正常。

如今,周正已经上了小学,他身上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比如:不会和同学相处,上学时不知道该带什么书本,放学时不知道该怎么收拾书包,连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也记不明白。这次,老师又找到了周正的父母,周正父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经过咨询找到了我的培训班,把孩子送来我这里培训。

我在了解了周正的情况后,决定培养周正的独立自主能力,能靠他自己完成的事情绝不假手他人,能自己决定的事情绝不询问别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周正已经是个独立自主的孩子了,他有了独立动手的能力和属于自己的思维判断,回到学校后,还交到了几个要好的小朋友。

如何改变孩子挑食的习惯? 篇8

挑食不仅会使孩子营养失衡,留下健康隐患,还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却出现了很多营养不良的孩子,这些都是挑食惹的祸。如何让孩子改变挑食的习惯呢?一是找出孩子挑食的原因,二是实施可行的解决方法。

常见原因有5种

1。孩子饭前零食吃得太多,会影响食欲。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过分关爱,家里零食过多,会导致孩子以零食为主食,对正餐不感兴趣。

2。家长在喂养孩子时,某种食物喂得过多,会吃伤孩子的胃。

3。消极的心理暗示。有时家长品评菜的观点会影响孩子,他会有意识地少吃那些家长认为不好吃的菜。

4。缺锌、缺铁、缺钙、贫血、胃病等病症,易引起消化功能降低,从而影响食欲。

5。饮食无规律。每逢暑假、寒假,孩子的生活无规律,饭量会减少。开学的头一个星期,孩子的三餐很难正常。

解决方法有9招

一日三餐要有规律,定时定量。合理安排和指导孩子吃零食的时间、数量,尽量减少或逐渐取消孩子的零食。

变换花样给孩子做可口的饭菜。每天的食物尽量多样化,谷类、肉类、豆类和蔬菜应合理搭配,营养全面、丰富。注意烹调方法,尽量把食物做得色、香、味、形俱全。比如孩子不喜欢吃胡萝卜,就用胡萝卜炒花生,做得味美香甜,孩子一下子就会爱上这道菜。孩子不爱吃肉,就做肉馅包饺子。

带孩子一起做饭菜。让孩子帮忙择菜、洗菜,看着电磁炉上煮的粥。孩子兴致盎然地做着,闻着饭菜的香味,消化液分泌加速,怎能不多吃!

避免一面进餐,一面看电视、看书或玩玩具。这样会影响孩子的胃液分泌,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要确保孩子有固定的吃饭时间和地点。在就餐时,所有人都应坐在餐桌前,将电视和音响关闭,安静吃饭。

积极的心理暗示。大人吃得津津有味,孩子自然愿意品尝,并以肯定的口气相信孩子能吃完他那份食物。

创造愉快的就餐氛围。心情好,胃口也好。不要在餐桌上谈孩子的学习成绩,那样会直接影响孩子的`食欲。吃饭是最好的享受,这一点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

消除恐惧。有的孩子对于吃某种食物有恐惧心理,如有的孩子怕吃鱼,是因为怕被鱼骨刺伤。家长应想方设法去除鱼骨之后,再让孩子吃,或让孩子吃少刺的鱼。

孩子不吃就不强迫他吃,同时也立下规定,不再给其他零食代替。这一点可能许多当妈妈的都很难做到,最终因为心太软而给孩子零食吃,这样的溺爱是要不得的。饿孩子一顿固然“心狠”了点,却会逐步培养孩子的良好饮食习惯。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读后感 篇9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读后感1

应学校的安排,寒假期间我从“当当网”选购了一本书—《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初为人母又是老师的我拿到以致阅读这本书时,感受最深的是张老师站在一个父亲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观点,真诚朴实,贴近生活。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张老师主张把耳熟能详的两个成语:“理直气和”与“义正辞婉”。原本对教育孩子还有些朦朦胧胧的感觉,待到读过张文质先生的《父母改变孩子改变》,眼前竟然敞亮起来。

张老师的思想深深触动了我,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为人父母,在学校教育中我们为人师者。“理直气和”、“义正辞婉”是我们在教育中应该努力做到的。生活中孩子让我们生气的无非是学业功课、行为习惯等问题,有时我们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会采取急风暴雨的教育方式。相反,我们不妨换一种温和耐心的方式,这样更能体现父母的智慧。教育是相通的,由此我想到不论是教育自己的孩子还是教导自己的学生,如果我们多一些“理直气和”,多一些“义正辞婉”,那么我们不就保护了孩子和学生的心灵,收获着教育的快乐了吗?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和父母相处,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孩子学会了为人处事,养成了行为习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悄然的,是深远的。我想,这也是张文质先生提出父母改变,孩子改变的原因之一。

可以说,作为父母,理解孩子一定是放在第一位的工作。理解了才有同情,才有慈悲,才有勇气,也才有以无限热情接纳孩子的信念。张先生说,在他看来,今天中国教育最大的麻烦,第一个麻烦就是父母不能跟孩子生活在一起,第二个麻烦就是很多父母下班后不能及时回到自己的家中。实际上养育孩子比所谓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情感,每个父母在孩子身上最重要的投入就是陪伴。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的成长是缓慢的过程。教育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作为家长要坚持把鼓励、赞扬、肯定、分享、帮助变成重要的家庭文化,在充满爱意和希望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一定会更坚强、更自信、更有美好的人生。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读后感2

我拜读了《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这本书。书中讲到父母可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工作、如何解决问题,这充分说明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要想做孩子好的老师,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首先要从自己做起。我的女儿2岁多一点,正处在蹒跚学步、牙牙学语的阶段,我的脾气不好,经常因为琐事和老公争吵,这时女儿在一边咬着牙,攥着拳,吓得浑身发抖,几次下来,我发现女儿性格变了,有时候经常挥舞着小拳头,对着大人说:“打,打,我打”,还有每当看到电视上出现有人争吵的画面时,她就吓得赶紧跑开,躲起来,不敢看。最近,我发现女儿的性格变了,变得暴躁,易怒,动不动就发脾气,使性子。每当我看到女儿这样,作为母亲的我深感自责,内心无比愧疚。我作为一名教师,成天忙于工作,顾不上照顾孩子,加上我的性格暴躁易怒(这是教师的职业病),在娘家的时候就喜欢说一不二,父母都让着我,所以造就我骄横跋扈、为所欲为的性格,通过看这本书,还有假期陪女儿学习《弟子规》,使我的内心收到了很大触动,我为我以前的所作所为感到深深的自责!

首先,我们要给孩子良好的生活环境。在以后的生活中,尤其是在孩子面前一定不要争吵,要给孩子一个和谐、友爱、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要孩子远离争吵,远离抱怨,决不能在孩子的幼小心灵中留下阴影。其次,要教育孩子要恪守孝道。“百善孝为先”是古人的家训。在家里每次丈夫洗了苹果、割开橙子,总是叫女儿拿一块先送给她奶奶,再让女儿送给我,最后才让女儿吃,还有每天晚上丈夫都给婆婆捶捶背,揉揉肩,天长日久,每天晚上丈夫给婆婆捶背的时候,儿女就爬上沙发用她的小手给丈夫和我捶背,那时候心里是满满的温暖和幸福。再有就是从小就要给孩子立规矩,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一个家庭合理科学的家规,对约束孩子的行为,使这向好的方面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父母要时刻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要教育孩子堂堂正正地做人,在做人的基础上成才。要培养孩子具有一颗爱心,与人为善;要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心态;让孩子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鼓励孩子的社会交往,让孩子在交往中明辨是非,提高道德评价能力。

在具体教学工作中我和我的学生一起做操、一起晨读、一起上课、一起吃饭、一起课辅、一起自习……教育我们的学生和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样,在学校我们就是他们的代理家长,用我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教育和引导我的学生,我用我的真心去交流,用行动去感化,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孩子是我们的希望,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去教育孩子,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孩子,我们做父母的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做父母的行动就是孩子最好的镜子。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读后感3

由于时间紧,所以读完《一盏一盏的灯》以后,接着又趁热打铁把张文质老师的《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这本书一气读完了。

读了张文质老师的文章,感受最深的是张老师站在一个父亲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观点,真诚朴实,贴近生活。他告诉我们在教育中更重要的不是宣泄而是克制。当孩子让我们很生气时,一定要忍一忍,先不着急发火,因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首先冒出来的“第一念头”往往是有问题的。为了避免犯错误,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忍一忍,多想一想,克制一下。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张老师主张把耳熟能详的两个成语:“理直气壮”、“义正词严”,更多的时间的都应该改为“理直气和”与“义正辞婉”,即管教从严,讲的是原则从严,心思从严;态度则要尽可能的.诚恳、温和、耐心。张老师的思想深深触动了我,回首教育弯弯的路程,有时候真的觉得很惭愧。为人父母者在家庭教育里,为人师者在学校教育中,在教育方式上“理直气和”、“义正辞婉”显得多么重要啊!

两个成语,一字之差,教育的效果也许大不一样。生活中孩子让我们生气的无非是学业功课、行为习惯等问题,有时孩子真的错了,尽管我们“理直”、“义正”,却不一定要采取急风暴雨的教育方式,换一种温和耐心的方式也许更能促进孩子反思和纠正错误,消除反感,更能体现父母的智慧。因为和煦的春风往往比热烈的阳光更让人感到舒适。所以父母教育孩子尤其要克服“一吐为快”的冲动,一生气什么话都出口了,一生气什么顾忌都没有了,看上去很“有效”,但后果往往很麻烦。父母太粗暴,孩子一定性情同样狂躁,这不是我们的愿望,更何况口服心不服也无助于错误的纠正和问题的解决,既伤害了孩子也伤害了自己。教育是相通的,由此我想到不论是教育自己的孩子还是教导自己的学生,如果我们多一些“理直气和”,多一些“义正辞婉”,那么我们不就保护了孩子和学生的心灵,收获着教育的快乐吗?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就是花红柳绿、莺歌燕舞的教育的春天吗?

作为教书育人的人更应该做到“理直气和”与“义正辞婉”,只有这样,才能够与学生打成一片,才能够深得到学生们的拥护,为今后的“桃李满天下”打下坚实的基础。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读后感4

这几天一直在读张文质老师的《父母改变,孩子改变》一书,有醍醐灌顶之感,正如张老师所说:“世界上没有任何工作比做父母更易犯错,更具风险;也没有任何工作比做父母更令人欣慰,感到自豪。孩子是我们的甜蜜,我们的忧伤。”合上这本书,我决定做以下改变:

一、尽可能多“陪伴”孩子

书中说“陪伴是送个孩子最好的礼物”。这句最普通的话,却道出了当前家庭教育出现诸多问题的本质。由于是心理教师的缘故,我有更多机会接触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极其家长。每次咨询过后,我都会深深感慨,是无知的父母在孩子的生命早期忽视了对孩子的关注造成的啊。结果,当父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后,便到处求医,急于求成,往往使得问题愈演愈烈,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陪伴”需用心,才能与孩子同呼吸,共成长,才能深切地感知孩子的点滴变化,才能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才能进行最有效的对话以及积极的影响。张老师说,要千方百计尽可能多地与孩子进行交流。深感在这一方面,我做的还不够,每每工作压力比较大时,回到家,除了陪他写作业之外,更多时间会用于完成白天没完成的工作或看书、写文章,与孩子贴心的语言交流太少。难怪,儿子在看完《美丽的契约》时,忍不住跟我说:“妈妈,我希望你像宋丹丹演的花美丽一样幽默!”小小的他,为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二、尽可能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

找我咨询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在同伴交往方面出了问题,导致心情抑郁,不能静心学习。这与他们从小缺乏与同伴广泛交往的经验有很大关系。张文质老师说:再也没有比把孩子单独关在家里对其进行教育更糟糕的事情了。我很赞同!随着年龄的增长,来自同伴的影响、教育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同伴之间的互相教育可以让孩子以最快的速度了解他所在群体的潜规则,从而尽快适应这个集体,进而获得被接纳感与安全感。没有实战经验,没有与同伴之间交往的喜怒哀乐,那多么详尽、完备的技巧训练也无法帮助孩子学会与各个类型的同伴愉悦交往的秘诀。

三、做好培养“丑小鸭”的长期准备

母亲过于好强,对于孩子来说,不是好事!不妨把孩子想得普通一些,做好跑一场超长距离的马拉松的准备。这样,父母的心态就会平和得多。在这一点上,我深感自责。我把最大声的斥责献给了孩子,甚至有时还会气急败坏地对他动用武力。

实际上,孩子就是孩子,犯错误是正常的,多次重复犯相似的错误也是很正常的,为什么自己就不能更有耐心一点,动脑筋想出更有效的办法,灵活帮助孩子改进呢?张老师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育儿经验毫不保留地写在了书中,让读着这些文字的我内心平静了很多。我们都是平凡的“丑小鸭”,但都有机会找到让自己幸福、快乐的方法,那么,我们对孩子的要求的目标为什么不可以是普通而又快乐的人呢?

四、鼓励孩子找到自己“迷恋”的领域

人一旦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那将是快乐无比的事情。从小,喜欢画画的我,一直遗憾于自己没能获得父母的支持,也没能坚持下来。看到儿子同样喜欢画画之后,我很高兴,于是,迫不及待地给他报了画画辅导班。原来他一天可以画上十几张画,快乐无比,可如今,一周却只画一张,好像在完成任务一样,技巧提高了,但兴趣锐减了。

我知道,是我的要求过于苛刻的缘故。张老师说鼓励孩子找到“迷恋”的领域无比重要,可以让孩子最终过上有目的的生活。于是,我不再提有形的要求,而是默默在培养于坚持自己的爱好,让他看到我沉浸在自己的兴趣中的快乐。

为人父母,最重要的就是敬畏生命,珍视生命,以谨慎和热情的方式对待生命。教育孩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向社会递交考卷的过程。不用心的人怎能拿到高分呢?唯有父母改变,才能陪伴自己踏上一条芬芳的共同成长之路。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读后感5

假期学校推荐读书之二是张文质老师写的《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关于这本书,我早先就读过,也听过他本人做的专长报告。张老师主要是讲述自己和改变让孩子也改变的成长故事。

作为家长,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最初张老师也和我们一样的严厉,暴躁,当发现这样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反而把父子关系拉的越来越远,孩子的脾性变得越来越差,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言行和作为,当他在某些事情上沉静下来,换一个方式处理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不预想的还好。

他的改变带来的是孩子的改变。这值得我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和学生时很好的借鉴。比如,孩子不小心犯错了,我应该不要急于劈头盖脸的大声斥责,而是冷静处理,问明缘由,和孩子一起分析这事的对错和教训。我想起孩子小时候的一件事,现在想来真是不应该那样处理的,假如我不是粗暴的打骂,而是换一种处理方式,那么也不至于到现在给孩子留下了心理阴影。事情是这样的:孩子喜欢上了打卡的小玩具,他的同伴都有,他也想要,但不敢和父母开口要,就在他同伴的怂恿下偷了10元钱去买了两套,还藏起来。那几天他是心里惴惴不安的,毕竟是犯错了吗,待最后还是被我们发现了,我知道后,很是生气,觉得他怎么能做这样的事情,偷钱是我一向反对的,也一已给说过了,想要什么就可以给父母说,父母会考虑买的。千万不同偷钱。为什么当时能点头,现在却做了这样的事情呢?我没有考虑孩子其实从拿钱的那一刻就后悔了,就知道错了,就已经有了负罪感了。

这几天他也是不好过的,我们知道儿子是个好孩子。只是一时糊涂犯了这样一个错。拿起皮鞋就狠狠地打了屁股,他虽然很疼,也流泪了,但没有哭。想想自己当时的那可怕的样子,真不应该。到现在孩子还常提起此事,我知道这已经给孩子留下了心理阴影了。

教育学生也又是会处理不当,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比如有的孩子性格上较腼腆,让其回答问题,答不上来时,我总是觉得应该给他机会再思考,其实没有想到他已经感到很窘迫了,正确的处理时应该让其坐下,给个台阶下。结果还是一再启发,结果是随着时间的延长,他内心增加的是气恼和怨恨,觉得是老师给他过不去,因此就很生老师的气,也就不喜欢老师了。

要想让孩子改变,首先要我们做父母的和做老师的要改变。方法变,效果变。多动脑子,效果更好。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读后感6

在学校推荐的三本寒假读物中,我最先读了《弟子规》,因为这是最熟悉的,也是家中最容易找到的,读后感容易写。而后两本书我没见读过,只能根据书名选择适合现状的书,前段时间老校每位老师都发了一本《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我借看了冯老师的很不错,因为我脾气急,解决孩子问题有时方法不正确,看完这本书之后对我有很大帮助。所以这次我又选择了《父母改变,孩子改变》,想让自己接受更多的教育,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好的帮助自己进行家庭教育。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这本书我是在网上看的,看到适合自己的实例我就开始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不足。我平时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有时工作多了,烦了,身体累了,儿子有事情时就会对孩子大声的。我也总是犯老毛病拿别的孩子和自己孩子做比较的毛病,而儿子在外人面前不善言辞,不主动和人打招呼,胆子有些小,这些是我最担忧的。这种担忧我知道是我平时对儿子太严肃、有时过分的严格,让儿子对我有些害怕,也就导致孩子对外人并不热情,遇事胆怯没自信。看完这本书我终于知道做父母的真的没必要过分的焦虑和担忧,自然陪在孩子身边耐心的指导和观看孩子一步一步的变化静心的和孩子交流让孩子度过成长的阶梯。书中写到:我们用心于他的点点滴滴,陪伴他每天的生活,其实就是作为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你和孩子的关系越亲密、越自然,你对他的影响就会越为广泛,你能够改变、改善、帮助他的地方也就越多。这一点对我目前对儿子的教育问题中要改变自己的。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读后感 篇10

张老师的思想深深触动了我,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为人父母,在学校教育中我们为人师者。“理直气和”、“义正辞婉”是我们在教育中应该努力做到的。生活中孩子让我们生气的无非是学业功课、行为习惯等问题,有时我们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会采取急风暴雨的教育方式。相反,我们不妨换一种温和耐心的方式,这样更能体现父母的智慧。教育是相通的,由此我想到不论是教育自己的孩子还是教导自己的学生,如果我们多一些“理直气和”,多一些“义正辞婉”,那么我们不就保护了孩子和学生的心灵,收获着教育的快乐了吗?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和父母相处,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孩子学会了为人处事,养成了行为习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悄然的,是深远的。我想,这也是张文质先生提出父母改变,孩子改变的原因之一。

可以说,作为父母,理解孩子一定是放在第一位的工作。理解了才有同情,才有慈悲,才有勇气,也才有以无限热情接纳孩子的信念。张先生说,在他看来,今天中国教育最大的麻烦,第一个麻烦就是父母不能跟孩子生活在一起,第二个麻烦就是很多父母下班后不能及时回到自己的家中。实际上养育孩子比所谓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情感,每个父母在孩子身上最重要的投入就是陪伴。

上一篇:小岗村调研报告下一篇:西方哲学复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