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教育出版社粤教版

2024-09-13

广东教育出版社粤教版(通用8篇)

广东教育出版社粤教版 篇1

(一):今年广东高考作文自广东独立命题以来首次采用了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却不是此前呼声一直很高的所谓新材料作文。严格的说,只能算是话题作文。材料中给出来两个有倾向性的观点:常识虽易知而难行,常识须推陈而出新。这会大大降低审题难度,但却容易限制考生思维,影响区分度。从命题立意上看,本题眼界开阔;当今时代,社会中的许多人或常常忽视甚至无视常识对生活、人生的作用;或囿于生活常识,不敢创新。因而,此题关注、直击时代及社会误区,考查学生的`思维深度及广度,是一个好题。

(二):【评析】

广东今年高考作文命题较为平易,作文命题的性质像一个缺省话题的话题作文。也就是说,命题者只提供了一个话题范围,学生只要在话题范围内作文便是符合题意。和去年“不要轻易说‘不’”这一作文题相较,广东今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审题难度显然有所降低。只要抓住“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看法”这个关键信息,就能够写出符合题意的文章来。

“常识”即普通知识。“知识”是人类的认识成果,来自社会实践。“普通知识”是“知识”的初级形态,亦即“经验知识”。按其内容可分为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哲学知识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知识的总体在社会实践的世代延续中不断积累和发展。作文审题要抓住“常识”普通性一面,写出对“普通知识”看法即可。

作文的导语部分,提供了两个学生可写的角度: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出新。一般考生只要选择其中一个角度来写,就能符合作文的命意要求。基础好的学生也可另外选择新的角度作文,甚至反向立意,只要自圆其说即可。

广东教育出版社粤教版 篇2

一、粤教版新教材中实验编写的特点

1.突出师生间的互动性, 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强调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构建。教材作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依据, 在内容设计方面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强调师生间的互动性, 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

2.注重学生的探究活动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 也是教与学的理念。新教材编写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将探究的理念贯穿在教材的始终。如教材中的“观察与思考”主要用于课堂演示实验, 通过引导学生对演示实验的观察, 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思维素材;“实验与探究”主要用于学生的随堂动手实验,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 掌握知识和方法, 达到“做中学”;“讨论与交流”主要用于课堂上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 培养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及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实践与拓展”用于学生课外动手实践、实验设计和制作等。这些栏目的设计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与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

3.体现探究的层次性

粤教版教材的编写对学生探究活动的要求是多层次的, 有的探究活动通过实验探究来完成, 如“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 “探究单摆的周期”等等。有的探究活动则是通过理论探究来实现, 如“平抛运动的理论分析”、“洛伦兹力大小的理论推导”等等;有的探究活动是一个完整的探究, 如“牛顿第二定律的探究”, “电磁感应定律的探究”;有的探究活动则是不完整的探究, 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 “探究安培力”等等。在探究内容难度比较大或探究内容比较重要时, 往往采用由浅及深、逐步深入, 由定性到定量, 再到精确的探究, 使探究具有清晰的层次感。如“牛顿第二定律的探究”等等。

4.要求统一探究思路与多种实验方案相结合

教材对实验部分内容的编写方法是“统一的探究思路和多种实验方案相结合”。对实验的思路、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等内容进行统一表述, 但同时介绍几种不同的实验装置和方法, 为不同师生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案。这样有利于使学生重视实验的科学思想和对实验的理解, 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地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

5.探究活动强调了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传统教材的实验往往为学生提供了实验方案、实验步骤, 学生只要按照实验方案和步骤操作就会得到相应的结论。新教材则只为实验提供了一些思路, 实验方案自己想, 实验器材自己选, 实验数据自己处理, 实验结论大家议, 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创造条件。

6.将最新技术引入实验探究

教材中的实验大多可以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器材或日常器具来完成, 但教材也使用了目前最高档次的数据采集器辅助实验。如“探究气体实验定律”时用到压强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由计算机处理。“牛顿第二定律的探究”时通过位置传感器, 由计算机软件算出各点的加速度大小, 并作出速度-时间图象等, 体现了现代新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二、新教材实验部分编写的层次及其作用

新教材编写的物理实验内容部分可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以理科倾向的学生所学习的“必修1”、“必修2”以及“选修3”系列教材中的实验内容进行统计, 得到下表。

1.以实验名称为课文“节标题”的实验

这些实验往往是课程标准所明确要求的实验项目, 整节课文围绕该实验进行, 是学生必须完成的。从上表的统计来看, 一共有10节, 占所有实验比重的5%。如必修1的“探究物体运动与受力的关系”, 必修2的“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选修3-1的“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等等, 这些实验探究内容一般比较重要或探究内容难度比较大, 同时这些

实验又往往是完整的探究活动, 因此, 充分利用好这些实验让学生进行探究, 可以使学生习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探究的习惯与兴趣, 达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

2.“观察与思考”栏目的实验

这些实验主要用于课堂演示, 通常由教师完成或由教师与学生配合完成。主要功能是通过引导学生对演示实验的观察, 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假设、推理, 常作为问题的引入, 为教学过程创造物理情景, 探索物理规律的主要手段。从上表的统计来看, 一共有62个, 占所有实验比重的30%。如必修1“探究自由落体运动”中要求学生观察羽毛和金属片在玻璃管中下落情况来分析影响羽毛和金属片下落快慢的原因。必修2中“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观察用小锤打击金属片后小球水平飞行的情况, 思考合运动与分运动等等。因此, 教师如何挖掘教材的这些实验, 做好课堂演示, 这不仅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同时也是为教学创造物理情景, 让学生自主构建物理知识的主要手段。

3.“实验与探究”栏目的实验

这些实验是课堂的随堂实验或学生的分组实验。从上表的统计来看, 一共有45个, 占所有实验的21%。“实验与探究”主要用于具有明确目的性的学生随堂动手实验, 动手与动脑并重, 达到“做中学”的目的。实验探究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探究活动, 它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与学的理念, 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体性——探究性学习。现在教材中的物理实验由过去在教材中独立设置, 转变为有机的嵌入在新教科书中, 从而将实验与理论融为一体, 实验的过程即为学习的过程。因此, 教师如何利用好教材中的“实验与探究”栏目, 如何组织好课堂,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探究, 常常成为衡量一堂课是否成功的关健。

4.“实践与拓展”栏目的实验

广东教育出版社粤教版 篇3

创新教育资源是指用于教育领域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后备劳动者和专门人力的一类教育资源。(沈在连,2003.3)高中语文教材中拥有丰富的创新教育资源,这些资源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我们可以利用好这些资源,发挥语文教材的资源优势,为培养创造型人才服务。具体的使用策略如下:

一、以创新教育资源系统为依据,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语文教材中的创新教育资源非常丰富。经笔者统计,在数量上,几乎每一课都有可用的创新教学资源,数量极为可观。从种类来看,每个类别都有多个可用的创新教学资源,各子类的资源齐全。面对数量众多、种类齐全的创新教育资源,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对每一个资源都要利用起来,在课堂上花时间对学生进行显性的创新教育。否则,我们就有可能经常重复着同一个类别的创新素质教育,这样的效率是不高的。因此,挑选典型性的资源、全面地、系统地安排好与创新教育资源对应的培养创新素质的教学目标,就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了。那么,挑选资源、安排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呢?是“创新教育资源”的类别系统。

根据创造学的研究理论,创新教育资源可分为创新意识和信念教育资源、创新个性教育资源、创新思维教育资源、创新方法教育资源等四大类。各大类又包含一些更小的子类。具体如下:

创新意识包括创新敏感、创新意向、创新观念、创新欲望。创新信念包括乐观地看待世界;相信世界具有无限可能性;相信所做的是最有价值的;相信自己有能力创新。创新个性包括自信心、竞争意识、危机感、求知欲、反潮流、反权威、好奇心、冒险精神、专注、反功利、超现实、执著。创新思维包括发散思维、决策思维、求异思维、批判思维、侧向思维、因果思维、系统化思维(又叫立体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直觉思维。

以上是创新教育资源的分类系统,也是创新教育的教学目标系统。在创新教学目标设置上,每一种创新资源的子类,对应一种创新素质的培养;每个子类别的创新资源,至少选一至两个最有典型性、最有教育感染力的资源。这样,创新教育既有系统性,也能避免同类别的创新素质在语文课堂上重复性地进行教育培养。同时,还要关注其它学科所拥有的资源。若其它学科有同类别的创新素质的培养活动,建议避免与其它学科重复培养与教育,或者至少不把该方面的资源当作重点资源。若能如此,创新教育不仅在语文学科内具有全面系统性,而且还能与其它学科融会贯通,优势互补,减少很多重复性的教育工作,提高创新教育的效率。

表1:

创新教育目标安排样表

资源类别课文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列举

创新意识《选修5·短篇小说欣赏》第4课《狂人日记》动机:医治民族的国民性。民族复兴的使命。

创新信念《必修5》第14课《报任安书》信念素质:坚持自己的价值观,相信自己做的是最有价值的。

创新个性《必修5》第4课《喜看稻菽千重浪》个性素质: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

创新思维《必修1》第2课《我很重要》发散思维素质: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创新方法《必修5》第5课《访李政道博士》方法素质:①创新是要胆子大,要有坚实的根基。②艺术是创造力与情感的结合,是人类创新的动力。

二、阶段性地显性集中教学与长期潜移默化渗透教育相结合

系统教学是所有知识体系构建时最有效的一种方法之一。集中在一个时间段,系统性地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创新教育是必需的,它比分散的随意性教学效果要好很多。显性的、有意识的系统性的教学活动,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创新教育方面的意识,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创新知识体系。因此,对于创新教育,最好也还是在不影响语文本身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像所有的基础学科课程一样,应该有一个集中的、阶段性的、系统性的教学。

但是,在完成一轮系统性地显性集中教学之后的更多的时间里,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和创新教学资源系统的分散,这时对学生的创新教育,集中的阶段性系统性的教育一般是可不使用了。显性的、有意识的创新教学活动,可逐渐减少;潜移默化影响的教育可逐渐增多。在某些重要的创新教育目标点上,尽管在前一轮系统性地显性集中教学中曾经出现过,再重复加强一两次;次要的,在前一轮系统性地显性集中教学中教育次数比较少的,可在课堂上适当地点到为止;多数的创新教育资源,在完成一轮系统性地显性集中教学之后,可以不用提及相关的问题,还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实现比较合适。因为在完成一轮系统性地显性集中教学之后,学生就有了一个系统的创新意识和相关的创新知识了。只要学生掌握了文章的内容,文章又有感染力,相关的创新教育资源方面的内容就能自然而然地、不知不觉地长期地影响着学生。

阶段性地显性集中教育与长期潜移默化渗透教育相结合,能使创新教育的目标更有效地实现。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方式,效果都会大打折扣的。二者相比较,尽管阶段性地显性集中教育会更高效,但潜移默化教育的时间会更长,同样地影响深远。因此,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阶段,阶段性的系统性集中创新教育之后,更多的应该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渗透教育。

三、发挥语文的人文优势,培育学生的创新动力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基础课程,教材的主体构成与其它学科大不相同。多数学科的构成是一个体系知识,而语文的构成却是一篇篇的作品(课文)。它或以形象表现对现实生活的情感体验和认识;或以生活的表象事实抽象出思想。课文的内容直接作用于人的精神和心灵,具有强大的教育感染力。对智慧的开发、人格信念的培养、美好个性的熏陶、自由独立精神的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很好地利用语文学科的人文优势,发挥出语文的创新资源的教育优势,从精神和心灵方面进行创新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在动机兴趣、情感个性、信念意志等方面。这三方面的资源与其它学科相比,语文教材中不仅数量多,而且影响大,具有很大的优势。endprint

(一)利用动机兴趣类的创新教育资源,唤起学生创新的欲望

创造力发生的源头是从动机兴趣开始的,创造性高的学生一般都有高成就的动机、强烈的好奇心、浓厚的求知兴趣。因此,在进行创新教育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要关注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的培养。动机兴趣是激活创新力的强有力的武器。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动机兴趣类的创新教育资源可用。动机类的,如:《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的作者怀揣着“一个美丽羞涩的梦”考上北大;《报任安书》的作者为“成一家之言”而隐忍苟活地写出《史记》;《狂人日记》的作者因有志于改造民族的国民性,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这些动机类的创新教育资源,能让学生认识到动机对创新的作用,唤起立志的决心。兴趣类的,如:《华罗庚》传主对数学有特殊的兴趣,促成了华罗庚数学方面的巨大成就;《说数》中“奇妙的数字”和《奇妙的超低温世界》的“奇妙的超低温”,唤起学生对数字和超导的好奇心。这些兴趣类资源,能极大地唤起学生创新的欲望。

(二)利用信念意志类的创新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超越、抗挫的意志

学生的乐观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和刚毅的人格因素对创新活动也很重要。要完成一个创新活动,通常需要有坚定信念作支撑,依靠坚强的意志力,才能克服创新活动中所碰到的各种困难,达成创新的目标。大量杰出人物的创造发明都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挫折教育,培养学生抗挫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我们教师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抗挫教育。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信念意志类的创新教育资源。信念类的,如:《我很重要》中对自我存在进行肯定;《我的回顾》中不追求名利、超现实的价值观;《瓦尔登湖》中回归自然的价值观。它们将是影响着学生一生的价值观,影响着学生的创新的欲望。意志类的如:《我与地坛》作者“为了写作活着”,身残志坚;《我的母亲》中母亲坚强的意志,不畏困难。《孔孟两章》中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他们是抗挫、超越的榜样,能极大地唤起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

(三)利用个性类的创新资源,激活学生个性发展

创新能力只有在个性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发展。创新是个性的核心和精华之所在,发展个性是形成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创新能力的发展又是个性发展的必然结果;离开个性这个发展的土壤,创新能力的发展不可能实现。因此,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需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就要肯定和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人格,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发现并鼓励每个学生大胆发展自己独特的积极的个性。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个性类的创新教育资源。如:《华罗庚》中反权威的求异思维,有危机感的个性,让华罗庚在数学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冰心:巴金这个人》中巴金讲“真话”,追求“真话”的个性,成就了巴金的文学成就;《蜀道难》中李白豪放不羁,不媚不俗,追求个性独立和自由个性,成就了一代诗仙……这些有利于创新的个性,都会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发挥语文的思维优势,培育创新素养

尽管语文在某些抽象思维以及思维的严密性方面是不如数学、物理等科学学科,但在与创新能力相关的某些思维方面,尤其是在形象思维、批判思维、发散思维等方面,与其它学科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在语文教材中,这三方面的创新教育资源不仅数量多,而且典型性强、启发性大,有很强的示范性和教育感染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也应很好地发挥语文的形象思维、批判思维、发散思维的作用。具体实施:

(一)利用形象思维的创新教育资源,培养创新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钱学森说:“形象思维是我们当前研究思维科学的一项最重要的任务。”杨振宁也认为,从事文艺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从事科技工作同样需要丰富的想象力。而想象力、形象思维恰恰是语文课程的优势。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

语文教材中形象思维的创新教育资源相对于其它课程是最丰富的。语文系列教材中,60%是文学作品。文学又是最能唤起人的联想和想象,进而诱发创造性思维的。这点尤其是体现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上。鉴赏时需要解读文字信息,发挥联想与想象,在脑海中描绘意象、画面,并且补充空白,进而评价作者的是非曲折,鉴别作者的高下优劣。因此,文学作品的教学,其本身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利用批判思维的创新教育资源,激发创新的求异性

批判思维是指对所看到的现象和事物的性质、价值、精确性和真实性等作出个人的判断,并有独立的、综合的、有建设意义的见解。怀疑、否定、探究、创新、超越是它的特征。其中,怀疑是出发点,探究是支点,创新、超越是目的。批判思维可以帮助人克服墨守成规,促进人们去发现、去创新。是激发创新意识的催化剂。一句话,没有批判性思维,就不可能有创新。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适用于批判思维的培养的创新教育资源。如:《我很重要》主张“我很重要,批判“我不重要”。《善良》批判普遍流行的关于善良的观点。《阿Q正传》批判国民愚昧,批判封建专制统治;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过秦论》批判秦王朝的暴政,“仁义不施,终致灭亡”……这些,能激活学生对现实的反思,开拓新的思路方向,从而培养学生的与创新活动相关联的批判思维。

(三)利用发散思维的创新教育资源,激发个性的独特性

发散思维也称辐射思维、多向思维、立体思维。其思维形式是以某一问题为核心,把思维向四周大胆地,无拘无束地放射开去。发散思维为人类拓展了无限的思维空间,发散思维是创新的源泉。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适用于发散思维培养的创新教育资源。如:《我很重要》从人的诞生、对于父母、伴侣、同道、孩子、事业等多个角度来谈“我很重要”;《中国现代诗歌四首·欢乐》从颜色、声音、气息、触觉、嗅觉等不同角度,描写快乐;《米洛斯的维纳斯》一反常规思维,认为维纳斯唯其断臂才更显美丽,采用的就是求异思维。《柳毅传》课文后面的“练习一:是报恩还是爱情故事?你也可以有另外的见解。”这些,都能训练学生的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形成独有的个性。endprint

五、开展好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实践应用的创新能力

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体验实践活动,能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积极地探索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当今世界,“只有有能力把自己的知识和智力投入到创新实践活动的人,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多地利用实践活动类的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可用于创新实践活动的教育资源。如:粤教版的《必修》1-5的每册第一单元和各单元后面的“表达交流活动”,就是典型的创新实践的教学资源。此外,还有与文学创作、表演相关的一些实践活动,也是很好的语文创新实践活动的教育资源。我们可以利用好上述资源,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开展下列活动:

(一)读写活动

读写活动通常是以课文为引导,设计一些主题,让学生参与读写的创新实践活动。粤教版的《必修》1-5的每册第一单元和各单元后面的“表达交流活动”,就是很好的读写活动教学资源。让学生通过阅读、考察、调查、访问、探究、反思、写作等一系列的活动,最后完成专题写作,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如:必修五第一单元可设计为以“走进经济”为专题的读写活动课。在活动中可以让学生查阅有关经济方面的资料,调查身边的人,了解中国的经济改革,了解经济活动运作的一些过程和细节,然后写成专题性的文章。可写作的专题如:金钱大课堂--钱的演变过程;青少年消费面面观;钱与金融危机;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又如,必修五第二单元可设计为“新闻报道”活动课。可在班上开个“新闻视窗”,让学生投身到社会中去采访,并把采访材料写成人物专访、通讯报道等稿件,在“新闻视窗”上展示等等。

(二)创作表演:课本剧、小品

必修5第三单元是“戏剧单元”,有个“粉墨登场乐一回”的“表达交流活动”。它是剧本创作、课本剧改编、表演等活动课的优秀资源。我们可以利用好这些资源。如:学完课文《雷雨》、《哈姆莱特》、《长亭送别》后,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写小品剧本,或把《长亭送别》改为现代话剧,或重新改编《雷雨》大结局等。有条件的还可以安排剧本表演活动。让学生在剧本创作、改编、表演活动中体味人生,熟悉戏剧语言艺术。这些活动,都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写作方面的创新能力。

此外,每年的元旦,很多学校都会有“元旦文艺汇演”活动。小品的创作、表演也是很好的创新实践活动资源,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创作、表演。

(三)文学创作活动

中学生的文学创作活动资源,就目前来说,比较好的活动形式是成立文学社,办期刋杂志,校外投稿,网上读写等。其中主要还是以文学社为依托,开展各种文学创作的活动。如:结合文学鉴赏活动写读后感,结合观赏优秀影视剧写影评,结合社会现象写短评等。还可开展编辑社刊、组织学生参加征文活动、向期刊杂志投稿、网上发表作品等各种活动。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写作创新能力的很好的活动。

总之,我们只要努力发掘出语文创新教育的资源,充分发挥语文在创新教育方面的优势,相信大纲所设定的创新教育目标能够高效地完成。

本论文为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项目(自筹经费)“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创新教育资源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10tjk230。

参考文献:

[1]余柏民.创新教育对传统教育的继承与革新试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08):14.

[2]潘 涌.试谈入世后的中国创新教育[J].学术研究,2002,(08):22.

[3]周德金.创新教育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07):27.

[4]沈在连.高一语文新教材中的创新教育资源研究[EB/OL].教育在线,2003.2.27: http://bbs.eduol.cn/thread-16275-1-1.html.

广东教育出版社粤教版 篇4

首先,享有权利属于获得,履行义务属于付出,只有付出才能获得,因而必须履行应尽的义务。

其次,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第三,履行义务是爱国的具体表现。

思考:要是我们只需享受权利,不需履行义务,世界会怎样?

(引导学生用逆向思维)公民如果都不想履行服兵役的义务,那么大家的人身安全权利谁来保障?如果父母都不肯履行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子女们能享受教育的权利吗? 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每个公民既享有合法权利,又负有法定义务。不能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也不能只承担义务而不享有权利。(划线)

分析P15马克思的名言。

小结:

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还表现在两者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公民只有充分享受权利,才会有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如„„。公民只有自觉履行义务,国家才能提供更好的条件来保障公民的权利。假如公民都不依法纳税,国家失去了财政收入无法运转,也就无从保护公民的权利。

小结:

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讨论:有人说“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所以,我想上学就上学,不想上学就不上学。”(学生分析)

思考P13“探究园”问题2:哪些既是权利又是义务?(劳动和受教育)

这说明了什么?(有些权利本身也是义务,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小结:

3、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 所以,公民享受权利,同时要履行义务。

●“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的认识正确吗?为什么?

不正确。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要求公民既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又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对于某些权利,公民可以放弃;对于法定义务,公民则必须履行。这既是道德的要求,更是法律的要求。● 【浙江日报】2013年02月18日

一叠叠百元大钞“从天而降”,你会心动吗?海盐三名普通居民做出了选择:拾金不昧,将9万元交还失主,并谢绝了酬谢。

“就像坐了一回过山车。”50岁的王建明如此形容。王建明是一名木匠,去年在建筑工地上辛苦一年,今天拿到了9万元工钱。吃过中饭,王建明将钱码整齐后,放入一个纸袋,往摩托车车头上一挂,就出门去县城银行存钱。王建明家住于城镇吕塚村,去县城不过几十分钟车程。不料,当摩托车骑行到武原街道大曲集镇上时,纸袋底部裂开,钱开始掉落。而此时,天正下着雨,王建明戴着头盔,身穿雨披,浑然不知。

第一个发现王建明掉钱的是吴爱英。她女婿在集镇上开了一家农家乐饭店,店里微波炉坏了,她正拿着微波炉去维修。“掉钱啦,掉钱啦!”吴爱英大喊。“可是我嗓子都喊疼了,他却没有停车。”吴爱英说,当时有点懵了,不知道该不该将钱捡起来。

“钱被雨水淋湿了可不好。”吴爱英便放下微波炉,开始弯身捡钱。“当时一心想把钱捡起来,还给人家。”吴爱英说。附近居民朱小英见状后,也赶过来帮吴爱英一起捡钱。

此时,20岁的云南小伙胡世明正巧路过。他正急赶着去手机店买充电器,眼看一叠钱从摩托车上掉落。“我捡了一万元左右。”胡世明捡完钱后,站在附近一家小店门口避雨。“我准备在原地等失主回来。”胡世明说,失主一定很着急。

“这肯定是辛苦钱,不容易啊。”胡世明说,他在当地一家服装厂打工,去年收入3万多元,“来海盐3年多了,这里的人对我很友好。”胡世明说,将这些钱占为己有的念头根本没动过。

捡到的钱怎么处理?吴爱英拨打了110报警,武原派出所民警迅速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后将9万元钱带回派出所。此时,王建明刚赶到银行,突然发现纸袋已破,钱已不翼而飞。当他拿起电话报警时,被告知立即去派出所认领。

“谢谢这些好心人,不然我这一年白忙了。”王建明领回失款后,对3位好心人逐一登门酬谢,却被一一婉拒。

这件事体现了我国的什么美德?(拾金不昧)这是不是法定义务呢?(是)

注:一般捡到钱不交还失主,是一种不当得利行为,是一种民事纠纷。但在特定情况下,如捡钱的人有特定的工作职责,比如单位的保安,清洁工,仓库保管员等等,数 2

额一定以上要承担涉嫌侵占罪的刑事责任。法定义务: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

道德义务: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1、联系:有些道德义务被国家认可为法律规范,即成为法定义务。

2、区别:法定义务是必须履行的;道德义务是应该履行的。

●练习:中学生小珊从小爱好写作,她用两年时间写的反映中学生学习生活的中篇小说正式出版。小珊收到出版社寄来的样书和稿酬支付单。在稿酬支付单“金额”一栏写着5250元,在“备注”一栏写着应缴个人所得税588元(由出版社代缴),完税后实得稿酬4662元。奶奶看了支付单后有些不解:“你是个学生,好不容易得点儿稿酬,为什么还要纳税?”小珊也糊涂了:“我要不要纳税呢?”

粤教版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物质混合与分离的一些基本操作,并从中体会有的物质变化可逆,有的物质不可逆。

2、学习几种混合与分离的操作方法。

3、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物质混合后是否发生了变化。

教学准备:玻璃杯、盐、水、沙....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主题人物在厨房里不小心将盐撒到水里了。要想重新获得盐,应该怎么办?引出课题:《混合与分离》。

二、新授

活动一:物质的混合。(明确是两两混合)

1、让学生认真观察混合前各物质的特点,并写出混合后可能出现的现象。

2、学生按照书中的提示进行混合。

3、在烧杯中进行实验,用玻璃棒反混合的物质搅拌均匀。

4、仔细观察,将混合前后的物质做对比。

5、阅读资料P14。

6、拓展:分离盐和水。安照书本P14-15页的四个步骤进行实验。 活动二:分离混合物。

经过讨论得出:水和沙的混合物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水和油的混合物可以通过静置的方法分离;沙和绿豆的混合物可以用筛子筛去较细的沙子(如果绿豆较少,也可采用直接镊取绿豆的方法);至少醋和小苏打的混合物,由于有新物质产生不能用分离。

粤教版精品教案 教案 篇6

——失路文人与红颜知己的生离死别

吴汉伟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宋词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的作品《雨霖铃》,使学生对宋词有进一步的了解。在诵读、赏析的同时,把握诗作的景与情,运用联想和想像,探究它的意境,并体会婉约词的风格特色。

一、导入:3分钟[10:45——10:48]

上个学期末,我们高一重新分了班,于是我们很多同学离开了原来朝夕相处了一学期的老师,同学。别情依依,很多同学都会有深圳的感受。我是我上学期最后一次班会的时候送给我原来班的同学的。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抒写离别之情的名作,来自北宋柳永的《雨霖铃》。

我们可以从中体悟到“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至理。

二、简介作者:2分钟 [10:48——10:50]

在群星璀璨的北宋词坛上,柳永是耀眼的明星之一,当时就有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可见其当年受欢迎程度,而在不胜枚举的柳词中,《雨霖铃》是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当时人就有“晓风残月柳三变”的俗语。

后人把宋词分为两个流,豪放派和婉约派,并说豪放派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而婉约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可见柳永是婉约词的代表词人。

三、渲染气氛,激发情感:5分钟 [10:50——10:55]

我一直在考虑,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评判我们是否真正地把握了一篇文学作品。我觉得大家可以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在读文学作品的时候,我的心是不是和作者的心以同一个频率在跳动,我是否被感动了。

如果你感动了,你又不妨用声音把它表达出来。

实际上,在很多时候我们不防用我们的声音来表达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情思,那个时候,你将会惊喜地发现,你获得了一种愉悦和享受

学生自由读。

[雨霖铃朗读FLASH]

四、理解内容3分钟[10:55——11:58] 下面的时间自己再回头默读一下这首词,看看单纯从字面上自己是否能读懂这首宋词,遇到自己不明白意思的请你提出来。

五、鉴赏20分钟[10:58——11:18]

1、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能在词里面打一个词来概括吗?在全词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参考:a、“伤别离”

b、“伤离别”总括上阙“相看泪眼”、“无语凝噎”的情;“冷落清秋节”与上阙“寒蝉凄切”、“骤雨初歇”相呼应,本句既承上又启下。

2、根据内容,全词显然就是由两个主要画面构成的,一个是离别时的场面,一个是想象别后思念的情景。请分别给这两幅画面命名。参考: 上片:长亭送别

伤别离〈

下片: 羁旅长愁

3、宋词十分讲究意象和意境。我想问一下,有谁知道意象是什么吗?这一首宋词用了那些意象?你能找出来吗?

参考:寒蝉 长亭 骤雨 帐饮 兰舟 泪眼 烟波 雾霭 楚天

杨柳 晓风 残月

4、请从这么的意象中找出一两个你印象最深的来分析。

寒蝉:“蝉”是“寒”的,特指是秋后的蝉,秋有萧索感爱,而蝉在凄凉急促地鸣叫,傍晚时分让人有落寞之感,更兼雨后带凉意。

长亭:古人送别的地方,十里长亭对短亭,送君千里,终有一别。一个“对”让我们联想到他的动作可能是“呆”对(着长亭。这样,这里的景已不是单纯的景物。

骤雨:一阵骤雨过后,景色特别鲜明刺眼,周围都是凄切的蝉声,又正是暮色苍茫时分,对着这送别的长亭,这是多么动人愁思的境界呵!而且雨停了,是远行的人该走的时候了。

烟波:浩渺无际的江面上的粼粼水波与词人心头长时间难以排解的惆怅相似;傍晚云雾浓重的特点与词人心情的沉重压抑相似。

楚天:楚地天空的空阔辽远与愁绪的无边无际相似。词人用比喻的修辞方法选取三种有代表性的景物充分地表现了离别的愁绪:如千里烟波般的绵长;如沉沉暮霭般的浓重;如楚地天空一样无边无际。相同写法的还如名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见贺铸《青玉案》)词人都对景物的描写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杨柳: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以来,杨柳和离别似乎已经具有了必然的联系。[灞桥柳FLASH]

晓风:乃秋天拂晓之风,比傍晚之风更凉,“酒醒”偏遇凉风吹,真叫人凉上加凉心更凉,“晓风”无情地吹皱了离人凄冷的心湖。

残月:离人都希望去时有日,归时有期,月圆之时想必也是团圆之时。断不料“酒醒”之后,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弯“破镜”般的“残月”,使“重圆”的希望化为泡影。

5、“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历来为人传诵,甚至有人拿它来代表柳词。讨论:这两句词中的典型景物在我国民族文化传统中有何特殊意义?词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本句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分明是这样一幅画面:倚着船舷的离人抚摸着岸边飘拂的垂柳,遥看挂在天边的一弯残月,习习凉风阵阵袭来,想起与恋人“无语凝噎”的离别情景,怎能不令人肝肠寸断!真是天凉人更凉,借酒销愁的初衷不但没能实现,反而使自己陷入更加痛苦的境地。因此,本句很难确定是重在写景还是重在抒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境界,被传颂为千古绝唱,实至名归,当之无愧!手法:意象并列,情景交融

这一种手法我们以前也见过,比如“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用的正是这一种手法。

6、这一首首词抒情细腻动人,你认为作者通过什么来抒情的呢? 你能在词中找出作者写景的落点写情的落点吗?

7、作者在写景是不是按一定的顺序来写的呢? 上片:融情入景 虚实相生 下片:以情带景 情景交融

8、别离后词人是什么心情?怎样理解他的这种心情?这是什么写法?

参考:以乐景写哀――

离开了心爱的人,自然没有心情去欣赏。这“良辰好景”不是等于虚设吗?其实,不只是虚设,每遇“良辰好景”反而会引起对情人的思念,勾起无限的伤情。两情分离,欢情难再,知音难觅,凄凉倍至。因此,“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六、品最美的句子5分钟 [10:18——11:23]

读完全词之后,相信大家一定感受良多。词中也一定有一两句你觉得相当精彩的句子,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下面就请大家说说自己觉得该词中写得最美的句子,并且一起来讨论为什么这句话会给人这样的感觉。

参考:我最喜欢的一句是“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千里烟波”让人联想到烟波缥缈的江面,想到江面上的一叶孤舟;黄昏已过,暮色沉沉,诗人正像在黑暗中前行,前途不定;空有望不到边际的辽阔楚天,却不知道下一步该走向哪里。诗人的这种忧伤、无望、彷徨的复杂心情,跃然纸上。

参考: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首先,我认为这句话生动地刻画了离别时两人恋恋不舍的情态,很是传神。另外,作者在这里“无语凝噎”的描写极能打动人。试想,在这样一个离别的时刻,“无语”明显要比互道珍重的效果好得多。白居易有“此时无声胜有声”,苏轼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和这一句堪称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我觉得全词的第一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很有味道。一个“寒”字点出了送别的季节,凄切的蝉鸣使人想到离人的哽咽;长亭长久以来被视作离别的象征,作者一开篇就勾起了读者阵阵离愁;骤雨初歇交代了送别时的天气,烘托出深秋的寒意,也为后一句的“兰舟催发”作铺垫。全句之中,“凄切”一词是关键,也是整首词的重点所在,为全词奠定了悲凉的基调。

参考:我以为,“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句十分精彩。我们知道,举杯的目的在于浇愁,而结果往往却只能是使人愁更愁。无论今宵酒醒何处,离愁总是有的。睁开眼睛,只是佳人不在身旁,倒也罢了。但诗人睁开眼,却偏偏目睹勾人离愁之物———深秋的晨风寒气逼人,给人透骨的寒意,使得整个环境更显凄楚;而这晓风中飘动的柳枝,让人想起朋友间相互赠别时的折柳相送;空中的一轮残月,更是叫人想到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的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陷入一种人世聚散离合的深深感叹之中。此刻,诗人的离愁之感可谓是达到了顶点。两情恩爱的凄凉回味,创造出《雨霖铃》这首词“凄美清丽”的境界和美感。一叶孤舟,夹岸杨柳,天边残月,这样的一幅画面,布置萧疏错落,显现出烟水凄迷的阴柔之美,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作者婉约的风格特色。清初的著名诗人王士祯有诗云:“江乡春事最堪怜,寒食清明欲禁烟。残月晓风仙掌路,何人为吊柳屯田?”由于柳永的墓地在真州城西的仙人掌,所以诗中有“仙掌路”三字;而“残月晓风”则说明《雨霖铃》、“杨柳岸晓风残月”和词人的名字,这三者已经难以分拆了。[雨霖铃FLASH]

八、诗情画意5分钟 [10:23——11:28]

一曲《雨霖铃》千百年来,令多少人柔肠百结,每一个不同人生际遇的人,不同的年龄读她,有自己不同的感悟。

读《雨霖铃》你读到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参考:一个秋天的傍晚,骤雨刚刚停歇,空气格外清新,寒蝉在柳树梢长鸣不已。京城门外,长亭边,一个临时搭建的篷帐里,筵席上有两个斟满酒的酒杯和两盘几乎没动过筷子的下酒菜。两双手紧握,喉咙哽咽着说不出一句话来,脸颊上挂满了滚烫的泪水。此时,水面上,一只小船里一位老艄公正对着这对情人使劲地喊着:“上船喽——,上船喽——”。天色越来越暗,茫茫水域里,濛濛雾气一片。

我们一起来看看MV里面的画面,和你的是否一样?

[雨霖铃MV]

七、生命中的离别2分钟 [10:28——11:30]

李叔同写过一首《送别》传唱了整整一个世纪,也许今天坐在下面听课很多老师就是唱着这首歌长大的。我不知首他们唱这首歌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今天我们一起听这一首歌的时候,又会有怎样的心情? [李叔同/送别FLASH]

我们的人生一直在经历着离别,小时候离别父母的怀抱,离别哥哥姐姐的牵手,离别祖父祖母的慈爱,大一点离别家,离别小学的同学,离别初中同学,将来还离别自己童年,离别童年的快乐,离别自己的一些梦想„„有一些离别是暂时的,有一些离开是永远。

广东教育出版社粤教版 篇7

科学方法教育的开展需要以知识为教学线索与基础,教学需要以教科书作为蓝本,因此,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挖掘与利用好教科书中的科学方法素材。在中学物理教学一线,不少教师往往只停留在认识到科学方法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对于怎样从教科书中寻找相应的科学方法并加以合理利用却无从下手。笔者尝试以《电场强度》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一节为例予以探讨。

一、科学方法在《电场强度》中的挖掘与利用

高中物理中涉及科学方法主要有:理想化方法、控制变量法、隔离法、等效变换法、对称法、模拟法、转化法、类比法、作图法等。上述各种科学方法的定义参见相关的文献,此处不再赘述。挖掘物理教科书中的科学方法,主要是通过细致阅读教科书,依据各类科学方法的定义将内隐的科学方法进行显化性地识别与判断。下面以《电场强度》一节为例,探讨科学方法的挖掘与利用。

1. 转化法在《电场强度》中的挖掘与利用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较为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转换法。《电场强度》一节中利用试探电荷来描述电场的性质,实际上就隐含了“转化法”的思想。电场的性质是抽象的,用来描述电场性质的物理量—电场强度也是无法直接测量的。利用转化法,通过放置试探电荷,其电场力及其电荷量都是可测量的,用这两个可测的物理量的比值来表征电场的强弱,这里正是转化法灵活应用的体现。

笔者建议,教学时可以先抛出问题:电场看不见、摸不着,如何来研究电场?而后引入转化法的观念:物理学上有一种方法称为转化法,用一些较为直观的或者易于测量的物理量,来间接地测量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物理量,此处我们就引入一个试探电荷。接着进一步抛出问题:大家想想,对于试探电荷,什么物理量是我们可以直接测量的?从而引导学生尝试进行猜想与研究。在完成探究得出电场强度的概念和公式后,再次拓展与升华这种转化法的方法:此处我们用到的转化法,在不少地方都会用到,比如速度的测量就转化为测量位移和时间,再比如要证明抽象的大气压强的存在,就转化为可视化的马德堡半球实验等,都是将不易测量的物理量或抽象的现象,转化为易于测量的物理量或直观的现象。由此帮助学生从不同的例子中领悟方法的普适性价值。

2. 控制变量法在《电场强度》中的挖掘与利用

控制变量法是初中和高中物理中最为常见的,也最为学生所熟悉的一种方法,即在研究多个物理量关系时,只改变其中一个而控制其他物理量不变,从而简化为研究多个单一物理量对某一个物理量影响的问题。在《电场强度》一节中,探究电场力与试探电荷电量关系的实验便是利用了控制变量法。在导体A的电场中,先控制位置不变,用不同的电荷量,比较受到的电场力大小。再控制电荷量不变,将同一试探电荷放在电场中的不同位置,比较所受到的电场力,从而总结归纳出相应的规律。

关于控制变量法的应用,由于初中考试中凡涉及实验方法的试题,基本上都填答控制变量法,学生已经十分熟悉,一提到研究方法学生基本上异口同声回答控制变量法,至于其他方法则不太了解,甚至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只有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才是真正的科学研究。基于上述现状,笔者建议,在高中阶段涉及控制变量法使用的实验中,除了点拨该方法外,也需要提醒学生:物理科学方法是多样化的,控制变量法只是其中一种,其他方法比如理想化方法、转化法等同样重要,由此转变学生错误的方法论认识。

3. 比值定义法在《电场强度》中的挖掘与利用

比值定义法就是用两个基本的物理量的“比”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比值法定义的基本特点是被定义的物理量往往是反映物质的最本质属性的,它不随定义所用的物理量的大小取舍而改变,比如物质密度、电阻、场强、磁通密度、电势差等。

《电场强度》一节在电场强度的定义旁边,专门注释了“比值定义法”五个字,并在本节末尾资料活页中,具体阐释了比值定义法,还列举了初中学过的密度、电阻,进而类比该节提到的新物理量电场强度。在适当的位置将科学方法进行阐释是新课改各套教科书的创新之处,也体现了新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导向作用。教学中我们不必要求学生去记忆比值定义法的定义,也不能脱离具体的知识内容纯粹讲科学方法,而应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理解科学方法的价值,体味思想方法指导的魅力。

4. 理想化方法在《电场强度》中的挖掘与利用

理想化方法就是借助于逻辑思维和想象力,有意识地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条件,排除次要因素和无关因素的干扰,在大脑中形成理想化的研究客体或相互联系。理想化方法一般有三种形式:对物理条件的理想化、建立理想模型和进行理想实验。

《电场强度》教科书中应用了理想化方法的内容,是计算点电荷的电场强度时隐含了点电荷本身是一种理想模型,当带电体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带电体本身的尺寸,以至于带电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对带电体间的作用力影响可忽略不计时,带电体就可以看成点电荷。粤教版教科书在《电场强度》一节的讨论与交流环节中,专门提出问题:公式E=F/q与公式E=kQ/r2都可以用来计算电场强度,它们有什么区别呢?实际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帮助学生回忆点电荷理想化模型,再次体会理想化方法的应用。此处同样可以进行拓展,帮助学生回忆各种已经学过的理想模型,如质点、光滑平面、细绳、点光源、平面镜等。

5. 模拟法在《电场强度》中的挖掘与利用

模拟法是以相似性原理为基础,研究物质或事物物理属性变化规律的实验方法。在探求物质的运动规律和自然奥妙时,常常会遇到一些特殊的、难以对研究对象进行直接测量的情况,这时可人为地制造一个类似于被研究的对象或者运动过程的模型来进行实验。例如,被研究的对象非常庞大或非常微小 (巨大的原子能反应堆、同步辐射加速器、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物质的微观结构、原子和分子的运动) 、非常危险 (地震、火山爆发、发射原子弹或氢弹) ,或者研究对象变化非常缓慢 (天体的演变、地球的进化) 时,模拟法可以在这些研究中得到应用。

具体到《电场强度》一节,粤教版教科书在阐释电场线时指出,电场线的形状可以通过实验来模拟,把奎宁的针状结晶或头发屑悬浮在蓖麻油中,加上电场,微屑就会按照场强的方向排列,显示出电场线的分布情况。这种用其他可视化的物体来替代模拟与显化较难观察的现象与过程,正体现了“模拟法”使用的巧妙。教学中在展示了相应的模拟实验现象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看见的蓖麻油中的这些线,是不是就是真实的电场线?大家能否说说这里用了怎样的研究方法?既提醒学生模拟现象不可替代真实现象,又促使学生思考现象背后所应用的研究方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6. 数学模型方法在《电场强度》中的挖掘与利用

数学模型方法是一种通过建立和研究物理对象的数学模型来揭示对象的本质特征和变化规律的方法,既包括公式模型,如万有引力定律,也包括用几何方法描述规律。《电场强度》一节中,电场的叠加,正是利用了矢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这种几何方法来研究电场合成的规律。

数学模型方法作为一种形式化的认识手段和方法,在物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可以说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与体现。在《电场强度》关于电场叠加的教学中,在讲解完具体操作方法后,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利用数学几何图形快捷解决物理问题的优势,也可以提及中国古代由于缺乏数学符号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科技发展滞后的教训,并指出前沿理论物理研究中大量地应用了数学工具进行计算,提醒学生要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

二、结束语

本文以《电场强度》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一节内容为例,探讨了教科书中涉及科学方法的挖掘与利用。可以看到,单纯是一节内容,便包括了转化法、控制变量法、比值定义法、理想化方法、模拟法和数学模型方法等六种常见的科学方法,方法的点拨与适当的显化,能够引导学生在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与深化思维,从具体的知识层面上升到方法论层面,促进学生思维的新飞跃。科学方法教育是一项值得不断深入思考与探索的工程,有待我们所有教育者的共同努力,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宪魁.物理科学方法教育[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0.

广东教育出版社粤教版 篇8

一、准确把握练习的学科特征

与其他所有学科一样,思想品德学科具有科学性、知识性、理论性、系统性等共性特征;同时,自然也具有自身的学科特性。只有准确把握思想品德学科的共性与个性特征,才能正确分析、处理、利用教材中的练习,实现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目标。

1.把握练习的导向性特征。建国以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学思想品德学科统称为政治、思想政治,主要教授青少年修养、社会发展简史、法律常识、国情状况等知识。实行课改后,学科名称更改为思想品德,课程以学生成长为主线,对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等多方面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从学科称谓和内容的变迁中可以看出,思想品德学科无疑具有价值导向的特征。思想品德学科的这一特征,要求教师在处理练习时,能够挖掘习题所涵盖的反映时代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精髓,引导学生以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规范为思想行为标准,以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人类根本利益为价值取向,形成正确、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把握练习的习惯养成特征。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逐步成熟期,不同的学生个体接触、认识、理解世界、社会、集体、家庭的角度、深度、广度都有所不同,对同一载体的练习也会有不同层次、不同方向、不同质量的理解和解答,影响行为习惯的养成,可能会形成表象上不同的德性特征。对此,在处理相关练习时,教师应该依据不同的练习内容,立足学生实际因材施教。既要有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的共同目标,又要兼顾个别特殊学生,逐步培养其良好的答题习惯,实现不同程度的练习解答目标。

3.把握练习的践行性特征。思想品德学科不同于自然学科,在多数情况下,只要解答习题的思路方向正确、宏观原则运用得当、措词得当即可;并且,由于思想品德教材中的练习更强调德性的实践性,重在培养学生践行德性的自觉,教师应该多从生活实践的角度考查学生整体和个体对教材练习的广义上的分析、处理,而不应该仅仅满足于绝大多数学生个体表面上圆满的理论解答。

二、准确把握练习设计的目的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编者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不同类型的练习。对不同练习目的的把握对于教师正确理解课标、恰当处理练习、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有效达成三维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练习编写目的依层次顺序安排如下:

1.巩固知识。对于思想品德教材中的知识性目标,其练习应重点从两个方面进行把握:巩固记忆,强化理解。记忆知识点是练习设计的浅层次目的,教材中直接表现这一目的的练习数量不多。教材中需要记忆的内容多集中在“心理(国情)导航”中,并通过黑体字、小链接等形式做出提示和强化,练习设计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让学生简单机械地记忆知识点。例如,九年级P24思考题1:“阅读上述图片及其文字说明,感悟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哪些内容,说说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哪些内容。”这一练习要求学生熟记相关制度内容,却又不以机械重复的习题形式出现,较好地考查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情况。

教材中的大部分练习重在强化理解。记忆只是学习的初级形式,如果不能深入理解,囫囵吞枣,知识点就会很快遗忘。为此,教材中大量编排了强化理解的练习。例如,九年级P24的思考题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如何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这一练习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也能很好地强化学生对这一知识点在社会生活现象中的理解。

2.情感引导。这是思想品德练习设计的第二个层次,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对相关现象的理解,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情感,做个心理健康、道德高尚、感情丰富的社会个体。对这部分练习的处理不能简单地以学生回答的对错、是否符合预期学习效果、是否符合主流价值意向、是否掌握一定知识点为评价尺度;相反,教师应更关注答案背后所隐藏的心理与情感问题,引导学生树立健康情感,养成健康品格。例如,七年级上册P4思考题:“李辉为什么会觉得孤单、失落?与同桌交流,一起帮李辉出主意,以便他尽快走出困境。”这是初一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通过对这个练习的正确处理,教师的情感引导不仅能帮助、抚慰少数存在类似心理的学生,也能有效教育不少原来持嘲笑、看不起等态度的学生。

3.形成意识。学会思考、形成意识,这是思想品德练习设计的又一个目的。通过练习,教师应进一步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主动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增强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自觉树立积极进取的思想与行为意识,自觉实施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有益的正当行为,做个合格的社会公民。例如:七年级上册P41“主题调查”栏目中“男女生相处之道”设计了许多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这些练习的解答,有效养成男女生之间正确的交往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考和交往意识,为其将来走上社会的正常社会交往行为做出有益的指导。

4.指导行动。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指导学生践行德性,养成自觉符合社会公德、社会规范的行为习惯,在自觉的状态下对整个社会有益。“知之好不如用之好”,思想品德的最高境界和唯一宗旨是倡导行为。教材中这类练习的份量最大,德育效果也最明显。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小调查、收集资料、写调查报告、当导游、开讨论会、举行模拟法庭等多种形式的练习,指导学生在实践中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培养其自觉践行德性的良好习惯。

三、恰当处理练习中的几对矛盾

1.注意练习处理的共性与个性矛盾。教材中练习材料的选择、设问的角度、预期目的、语言的选用等充分关注学生的身心发育规律及教师教学规律等共性特征,但无法关注到教学实践过程中每一个学生和教师个体。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依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特点适当变通。例如:九年级P58思考题2:“以切身体会或结合上述有关材料,说说网络文化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有什么影响。”这一练习适用于大多数城市教师和学生,但对极少数特殊城市和许多落后地区的农村学生来说,却成为不可能完成的难题。教师在处理这类练习时,要在把握课标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实际变通使用,或挖掘本土资源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练习。

2.化解老师教与学生学的矛盾。思想品德学科的实践性特征要求学习个体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积极实践的同时,兼顾学生“掌握知识”“考出好成绩”等近期需要,缩小教与学之间的缝隙,力求高度契合,共同达到思想品德的最终目标。例如,在处理七年级上册P82“套餐自选”栏目“学习方法自助餐”和“快乐自评”栏目“我的学习方法改进了吗?”等练习时,教师既可以从学习方法掌握的角度突出掌握学习方法的必要,更可以从长远的、广义的学习目的、学习动机等角度作延伸指导,处理好教学与考试、教学与生活、成绩与德性等矛盾。

上一篇:2024年1月公共计算机教研室工作总结下一篇:学生代表在阳光爱心助学活动上的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