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成长浅析龙应台的亲情散文

2024-09-10

爱与成长浅析龙应台的亲情散文(共2篇)

爱与成长浅析龙应台的亲情散文 篇1

【摘 要】龙应台是一个提倡民主自由的台湾作家,被誉为华人最有力的一支笔,针砭时弊,鞭辟入里。从《孩子,你慢慢来》到《亲爱的安德烈》以及后来的《目送》,这三部散文集代表着龙应台风格的转变,也是她与孩子成长过程的真实写照。本来主要就龙应台的三部亲情散文,来探讨龙应台后期的文学风格及其成因。

【关键词】龙应台;亲情三部曲;目送

一、《孩子,你慢慢来》――由犀利变为温情

在《孩子,你慢慢来》面世之前,龙应台出版了《野火集》,这本书是对社会的犀利言辞,然而《孩子,你慢慢来》却是散发着母爱的情怀。这两本书就像是龙应台两个阶段的临界点。

《孩子,你慢慢来》是在2005年出版的,其中包含着二十篇亲情散文。这些散文无一不透露出龙应台初为母亲的喜悦。这是龙应台对于自己孩子的一个期许,他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来的路上,能够勇敢坦然的面对。龙应台认为,不管孩子处在哪个时期,母亲永远只能在远处看着孩子成长,并适当的时候给予指导,而不能去代替孩子来完成他的人生。

但龙应台的思考永远没与社会脱节。在孩子出生后,她开始考虑孩子的教育问题。在书中,作者从母亲的角度出发,想到教育孩子成长的种种方式,审视了中西文化教育的差异,这些正是她创作《孩子,你慢慢来》的动机。正是因为孩子,让龙应台的文字风格由犀利转变成温情。

二、《亲爱的安德烈》――对教育更深入的思考

如果说《孩子,你慢慢来》是龙应台初为母亲的喜悦,那么《亲爱的安德烈》就是龙应台作为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情感需求。龙应台认为自己作为母亲错过了孩子的成长,因此迫切地想与孩子沟通,再次走进孩子的心灵,而并非冷漠地走出孩子的生活。

于是,她选择了书信的形式,以朋友的身份与儿子进行沟通。在《亲爱的安德烈》中,龙应台与儿子用三年的时间写了三十六封信,反映了母子之间三年心迹的真实写照,以及彼此信任的过程。在书信中,不仅体现了儿子安德烈的成长,还反映了龙应台自己的成长。作为已经有丰富成长经历的母亲龙应台,即使看到儿子在为成长烦恼,她也不能过多地加以控制,因为她认为即使自己再有经验,也不能剥夺孩子独立成长的机会。

从龙应台与儿子的书信中能看到她崇尚民主自由的痕迹,以及对儿子足够的自由和尊重。这很大部分是因为作者本人在西方国家的成长经历。因此,安德烈与龙应台的相处方式也与中国的教育模式迥然不同,但却保证了其两者在沟通时的敞开心扉。因为龙应台独特的童年生活,父母只能作为旁观者偶尔提点的角色出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因此,《亲爱的安德烈》反映了龙应台在与儿子的交流过程中对亲子关系的深入思考。

三、《目送》――人文的回归

做了母亲之后,龙应台的思考,从孩子回归到了自己的本身,由自己的孩子想到了自己的父辈母辈,甚至追溯到了生命的本真以及生活中的成长变化。

因为从来没有经历过亲人的离世,龙应台过去的作品并不如《目送》般具有亲情和人文的气息。而在龙应台的父亲去世后,她看到母亲的老去,和孩子的成长,龙应台的创作更深入了,她的创作中心渐渐转变为关注身边的人,从父亲、母亲、孩子、到朋友。她的文风在《目送》中变得质朴,或许是从父亲的死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反而对世界抱有一种看开了的态度,她开始沉静的去感知生活。

《目送》中七十三篇散文,均以亲情和友情为主题。从对父亲的“目送”,到对儿子安德烈的“目送”,从看到儿子的成长,到发现自己也正在慢慢地老去,她总结出“其实父母与子女之间不过是一场又一场的离别”。

《目送》总共也分为三个部分,亲情、友情和一些感悟,此时龙应台的创作口吻更加的温情。这并不体现其视野的缩小,反而是反映出她随着年纪的增长,更加地关注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她的关注点从最开始的世界回归到了自己的本身,回到了生命的本真,最终回归到了所有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这也是一种人文的回归。这个时期的龙应台被岁月磨去了尖锐的棱角,开始温暖的走进大众视线。

四、结语

龙应台的“亲情三部曲”的创作间隔均为二十年。龙应台在写作每一部作品时,都有着不一样的心境,都在完成一个角色的自我转变,从初为母亲,到与儿子的深入交流,到后来的感悟作为子女的自己,她对人生、亲情、友情、世界的感悟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如果说《孩子,你慢慢来》是一个临界点的开端,那么《亲爱的安德烈》就是龙应台转变的一个过渡,而《目送》则是最后的转变定型。三部亲情作品,贯穿了龙应台二十年的心境变化。

然而,龙应台的文字,一直都是简单朴实的,以最简单的文字来表达最温情的情感。即使是很普通、平常的事件,在她的笔下也能让读者共鸣。她一直以冷静的笔触来描述,其作为母亲、女儿、以及文学者对世界和亲情的深思。从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到如今对家庭和身边人的关注,不论她的文风如何变化,她笔下始终关注着“人文”。

参考文献:

[1]缪黄佳.“人生三书”:呼应与成长―龙应台亲情散文研究[D].南京大学,2011

[2]薛逸?B.龙应台散文的审美追求[D].湖北民族学院,2014

爱与成长浅析龙应台的亲情散文 篇2

关键词:朱自清 龙应台 亲情散文 比较

读《目送》很容易让人想起朱自清先生那篇脍炙人口的《背影》,因为两部作品的题材选择都是来自于真实的现实生活,同样描写亲情,同样呈现人性的感动,有所不同的是,《背影》讲述的是父子两代的情感,而《目送》牵系三代:看儿子们的青春,回忆自己的年少;看爹娘的老态,也审视自己即将迈入的老年。朱自清的《背影》表达出的是纯粹个人式的对亲情的感性把握,而龙应台的《目送》在对亲情感性叙写的基础上更多倾注了个体对于生命的一种理性的冷静审视与思索,这也使得《目送》的主题意蕴更加丰富厚重。

龙应台在《目送》中刻画的是她与儿子与父亲的浓浓亲情,为人父母的慈爱与女儿对父亲的牵挂惦念在文章里被体现得十分彻底,读来让人动容。文中作者目送儿子写了三个情景,分别是儿子小学、中学、大学三个阶段。每一次的母子别离,相同的是母亲那双痴情的眼睛,不同的是孩子渐行渐远:第一次是年幼的儿子不停地回头看母亲,“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第二次是没有回头,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母亲看到的,是儿子“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第三次是拒绝与母亲同行,换句话说,母亲连目送的机会也没有。“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

《目送》的开篇曾这样写道: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作者一开始似乎预示着这样的结局:孩子总有一天是会长大,会成熟的,那个时候,孩子将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已完全不再属于母亲了,总有那么一刻,他会因为自己的成长而越出母亲的“树篱”,走向属于自己的世界。也许这对无数的母亲们来说,的确是一个天翻地覆的打击,深深的付出,换来的结局居然是离自己越来越远的背影。是孩子已不再爱你么?当然不是!人生的规律是自然的,只是爱的深度不同,爱的方式也不同。失落、伤心、担忧在所难免,而你最应该做的,就是旷达地理解,旷达地接受。正如龙应台告诉我们:“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不必追,真的不必追了,面对他们的背影,淡淡的忧伤是自然的,只是,不必执着地不放手,相信他们的能力,接受他们的选择,祝福他们的人生这已足矣!

作者目送父亲同样写了三个情景,分别是父亲送他去大学、父亲住院期间以及父亲离世时。在这三个目送情景中,相同的是,一律是无语的背影,一律是父亲刻意表现出的轻松,怕给女儿带来麻烦。不同的是,父亲一次比一次衰老,一次比一次沉默,父女间仿佛是两个背向行走的路人,渐行渐远。注视着父亲那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的背影,作者有着的却是深深的理解与欣然接受的旷达情怀,爱是自然的,别离也是自然的,欣然地接受生命的轮回,让他走,不必执着地不放手。所以,作者再次发出同样的感慨:“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我目送儿子、目送父亲这两幅场景看似乎并无多大关联,却有着内在的契合,作者在这里讲述的其实是一个生命完整的过程。“我”目送儿子从幼稚园到小学再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直到儿子进入我教课的大学,这一过程,是一个生命的开始,成长与自立的过程,而作为女儿的“我”,目送日渐衰老的父亲背影,是以“我”的经历连接着儿子的生命轨迹,走向生命的衰老与终点。这样在看似散乱的行文中写出的却是人一生的生命与情感历程。生命的成长、独立、逃避、回顾、终点,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无法阻止,无法预知,无法改变,龙应台这篇散文因为具有了人类的终极关怀意识和心灵高度,而显得分外深刻感人。

朱自清篇幅较短的《背影》则以其父亲为主人翁,写父亲到火车站送别的情景。父亲要给儿子买橘子,必须拖着肥胖的身躯攀高爬低,这一切朱自清看在眼里。当时的他是年少气盛的,以自己的聪明与独立对衬着父亲的“迂”,可以看出他对处处体贴他的父亲所表现的啰嗦带有不屑的态度。父亲为儿子打点行李,嘱托茶房好好照顾作者,又嘱咐他一路上要警醒保重,出于浓浓爱意的关心在儿子眼里起来显得是一份多余的唠叨,甚至迂腐。但是,父亲一个买橘子的举动却足以打动他,让他明白年老的父亲的万般嘱咐都是亲情的表现,因此看着父亲的背影,年轻不懂事的朱自清顿时觉悟,就算是父亲的背影已经混入人群,他仍泪盈满眶。在朱自清的《背影》中,作者是经历了一个“愧疚”的心理过程才真正领会父亲为他所做的一切。与龙应台有所不同的是,作为儿子,朱自清对父亲的感情有一个转变的节点,最初是忽略父亲对自己的关爱,因为年少所以不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在他自以为是的心中,父亲的嘱托和顾虑似乎都是多余的,交代茶房照顾他以及向脚夫行小费时的讲价一概是无谓的,他就比父亲聪明。然而,他又怎么明白,一个父亲能为孩子做的在他眼里永远是不足够的,这一些琐碎的打点又岂能视为无谓呢?正当父亲“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仅为了穿越轨道给他购买橘子,朱自清心里所有的年少傲气应该已经烟消雾散。父亲终于离开后,他更是悲从衷来,远望来来往往的人潮吞噬了父亲肥胖的背影,流下泪来。当然《背影》并没有局限于写一家之别、一己之情,文章中这种真挚伤感的怀亲情绪是以生活动荡、家道中落、颠沛流离的社会生活背景作铺垫的,因而也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感人力量。

从写作风格看,《目送》一文温柔婉转,真诚自然,读来如微风吹过麦田。其实从纯真喜悦的《孩子你慢慢来》,到坦率得近乎“痛楚”的《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的写作境界逐渐转往人生的深沉,曾经咄咄逼人刀光剑影的“龙大侠”变得温情而内敛。写作《目送》,龙应台已步入中年,拥有年轻时所向往、所追求的一切,名利、地位、资本,但是平静下来才发现父亲已经远去,母亲也在慢慢地老去,儿子们挣脱自己的保护要远行,在别人眼中拥有一切的“我”却无力将他们一一挽留,环顾四周,惟有任凭他们渐行渐远,默默“目送”。龙应台意识到了时光的流逝,她也开始独自去咀嚼和消化人生不可逃脱的生老病死。在《目送》字里行间,作者把自己对生命生活的体验杂糅在叙述性的语言中,使平常的语言闪现灵性的光辉,具有内在的张力。如写长大后的儿子与我的关系:“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这些叙述,表面上写的是儿子渐渐长大后与“我”的疏离,其实也暗含了一个生命的成长、自立过程。龙应台对自己生活的反省,也反照出了我们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贵的事物。

龙应台对其散文语言有这样的主张:“散文不应戴任何面具,主题,语言和个人心灵美感是散文非常主要的三要素。最好的散文是洗净所有的语言污染,找回语文本来的灵性,把真正的生活体验融进去。”朱自清的散文语言风格在这一点上与之是契合的。朱自清的散文,追求一个“真”字,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求得逼真的艺术效果。“真”是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核心。讲真话,写真情,描绘实景,是他散文艺术的最高成就。《背影》中没有华美的辞藻,生僻的词语,有的都是质朴自然提炼得非常简洁的家常话,真实可感,生活气息非常浓厚。例如父亲说的话,一共只有五句,看上去都是极为平常的话语,却表现出一往深情。如在离别时,父亲说“到那边来信”,只有短短的五个字,却表现了无限的关切和慈爱,这最后的叮咛嘱咐,蕴涵着父亲牵肠挂肚的万种深情,显出作者语言提炼上的功夫。这种平实质朴的语言,不加任何夸张和修饰,就由表及里、栩栩传神地塑造了父亲的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之情,使人享受到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纯净、素洁的美。全篇文字清丽质朴,语言含蓄精练,短句多,对话少,干净利索,读起来自然顺口,平易近人,宛如作者向着我们讲述,娓娓动听,有极强的表现力。

文学的一大功能便是借助文字来表露人间真挚的感情。朱自清与龙应台以类似的题材行文,有感而发,将各自对生活的感悟和认识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不造作,不浮夸,自然,真诚,字里行间流溢着与生命素面相对的坦率与理解,他们的作品带给了读者富于智性的启示,必将光芒永在!

参考文献:

[1]荆墨,龙应台.温情的“目送”[J].社会观察,2009,(11).

[2]苏枫,龙应台.在孤独与笃定中前行[J].祝你幸福(午后),2010,(04).

[3]唐冰炎,李莅.文化传统与民族记忆建构——论龙应台的文化观[J].名作欣赏,2012,(06).

[4]吴周文,张王飞,林道立.朱自清散文艺术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5]欧秀蓉.生命如背影——读朱自清散文《背影》[J].名作欣赏,2005,(16).

[6]中国现代文学馆编.中国现代文学百家·朱自清[M].华厦出版社,1997.

上一篇:卫生室基本药物自查报告下一篇:销售团队经理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