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024-06-26

如何加强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用10篇)

如何加强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篇1

玛纳斯县第四小学

2011年3月

如何加强小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是我们在新时代进行小学生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养分,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小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我们要深入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积极寻找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结合点,赋予它新的时代气息,使其成为新时期小学生思想道德规范的基础。

一、家庭要发挥源头作用,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纳于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是小学生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其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根深蒂固的。重视家庭德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然而过去作为孩子启蒙的传统文化教育,现在被许多家庭放置到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落,家长们更加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略道德的教育,更加重视物质财富而轻视高尚的道德情操,认为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行了。少儿时期正是人的价值观形成时期,其思想品德可塑性很强,对事物的真假优劣辨别能力不够,因此我们要将中华民族特有之诚信守约、勤劳俭朴、扶弱济贫、尊老爱幼这些传统美德融入日常情态之中,通过家长们的言传身教对小学生进行教育,加强小学生品德修养。教育引导小学生热爱传统文化,丰富历史知识,拓展人文思想,塑造优秀的行为品格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另外,家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会直接影响到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家长们也可以通过古典文学沙龙、传统服饰的美学研究、中华戏曲欣赏等来增强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兴趣,通过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家长学校、亲子互动等活动,进一步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和亲子关系的调适,从而增强家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

二、学校要发挥纽带作用,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学校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有着先导与示范作用。由于社会上功利主义的盛行,使学校的办学方向也要不断地加以调整以迎合社会的需求,重教轻德,重分数,忽视思想道德建设,在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人生观方面做得不够,没有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学生们普遍存在吃苦耐劳精神差,不善于团结与协作,精神困顿,缺乏必要的应对生活的精神素养和能力,缺少助人为乐的品质和行为,这无疑与传统价值观在现行教育中的缺位有

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学校要立足于“先做人、后成才”的德育观点,一方面努力推进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程、走进课堂,在校园内营造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风气。学校要组织编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不同阶段学生特点的中华传统美德教材,在小学生中讲故事,在中学生中讲规范,在大学生中讲理论,将民间游戏作为学生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让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一个相对合理的地位;要经常播放古曲、古乐,把古代先贤的语录贴在校园里,把传统教育寓于校园环境、校园文化之中;要整合团队和政教的力量,形成合力,将团队活动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相结合,与 “八荣八耻”教育相接合,开展中小学生传统美德教育。要发挥少先队独特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糅合进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并通过组织学生社团、兴趣小组等方式研究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入社区、引入家庭,因地制宜地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学校要加强与社区少先队工作委员会联系,把小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社区少先队工作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社区的综合依托优势,开展 “传统游戏节”、“采民俗风、学民间艺、弘民族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用优秀传统文化引导、熏陶、感染小学生。指导家庭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召开家长会、交流会等活动,促进家长素质的提高,用家长素质的提高去带动影响小学生。

三、社会要发挥平台作用,共同营造崇尚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希望工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和参与,共同为小学生搭建优秀传统文化平台。

一、要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教育局、教育科研所、教育学会、高等学校及等有关部门要组织力量,对传统文化进行认真研究和系统整理,编写教材与课外读物,对学校、家庭、社区传统文化教育进行宏观指导、组织与管理,组织、指导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组织传统文化教育经验交流;要不断完善传统文化保护的法律体系,切实做好有关法律条文的司法解释,依法保护传统文化;文化部门要认真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切实加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

二、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新闻媒体要把优秀传统文化宣传作为重要任务,开设专题、专栏,通过新闻报道、文艺晚会、言论评论、专家访谈、群众讨论和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多侧面、多角度地宣传介绍优秀传统文化;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和文化经营模式,把我们富有内在特色的传统文化以全新的形象展现在小学生面前,把优秀传统文化开发、创作、编辑、出版成为小学生喜爱的读物和视听产品,借助童谣、民谚、民间故事、民谣、卡通、版画等多种艺术形式激发小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各级团组织和少先队组织要利用各种传统节日开展各种别开生面的活动,如举办“中华传统经典名篇诵读比赛”、“艺术沙龙”等大型活动,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如何加强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篇2

关键词: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路径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 从加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 到现在大力提倡和发展职业教育, 我国高校教育的理念不断深化, 高校教育的内容也不断改变, 高校教育形式不断推陈出新, 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不断创出了历史高位。高校教育的目标也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变, 高校教育质量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与此同时, 我国与国际教育展开合作, 创新教育形式, 国际间的教育交流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断取得突破的同时, 我国的高校教育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缺憾, 面对纷繁变幻的国际、国内社会环境, 单就高校教育的内容而言, 高等教育对大学生的学科教育内容不断加大, 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严重缺乏, 这方面的工作亟待加强。特别是, 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制定和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实施, 对新形势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做了部署,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教育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法规支撑。高校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 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解说

中华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 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为核心, 还有道教、佛教等多种文化形态, 其内容包含于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 例如诸子百家、琴棋书画、传统文学、传统节日、中国诗词、中国建筑、中国戏剧、宗教哲学、民间工艺、民俗、衣冠服饰、古玩器物、饮食厨艺、神魔妖怪、中国戏剧、对联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 是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摒弃了传统文化中关于封建思想、等级观念、不符合历史发展要求等方面而保留的最重要部分。中华文化可谓博大精深, 是我国的重要人文精神资源。从传统中汲取文化的精髓养料, 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毋庸置疑, 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软实力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为中华儿女的生活提供精神沃土, 提供重要的思想来源。只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 才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当前, 物质文明不断提高, 精神文明也要共同抓起。因此, 加强高校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对于引导其塑造人生坚定的信仰, 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

高校应积极推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改革, 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同时, 加强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 使高校成为培育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地, 形成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地, 使大学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我认为高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工作:

(一) 提高高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认识程度

为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 并于2014年3月份制定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必须提高高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认识程度, 充分认识与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二) 加强组织领导与保障

高校党委要把加强高校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与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密切配合, 建立健全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合力。

(三) 高校应重视和加强教师队伍的优秀传统文化建设

高校要打造一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队伍, 适应时代要求, 使用现代学生通俗易懂的语言, 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创新形式, 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 不断深化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增加传统文化教学和研究人才比重, 培养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从而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再认知;进一步对全体教师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 对国学知识进行专业培训;在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高校辅导员骨干培训中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增强高校教师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 树立教师良好的形象, 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崇敬的心态, 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 就像黄庭坚得道的故事“闻木樨香否”一样, 从而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四) 加强校内优秀传统文化宣传, 营造浓郁育人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一种无形的资产和精神财富, 是学校的灵魂之所在。校园文化是以学生文化活动为主体, 以良好的校风和校园精神为标志, 师生共建的充满时代气息和校园特点的人文氛围。加强校内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 是高校精神风貌的展示, 是体现着高校的价值观念、审美标准, 更能增加校园的历史感, 提升高校的品味。校园物质历史文化的宣传, 有形的建筑、雕塑、文字等;制度文化的宣传:校纪校规, 奖惩制度的宣传;精神文化的宣传:校史校训, 教风学风等。随着现代传媒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电子屏幕等新兴媒体被广泛引用, 校园文化宣传更应该注重线上与线下的互动, 制作适合多种新兴媒体传播的优秀传统文化佳作, 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内容和形式更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易于被学生接受与认可。

(五) 强化课堂优秀传统文化学习, 积极拓展校外实践

校园、课堂永远是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一课堂, 是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 这个主渠道只能加强, 不能削弱。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素养的提升, 都是在课堂。在课堂的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理论知识的传授, 也要注重知识的深化;学生既要做知识的接受者, 也要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积极拓展校外的实践活动, 增强教育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充分利用博物馆、红色革命地、纪念馆、图书馆、美术馆、歌剧院、历史遗迹等具有中华传统文化风貌的地方,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 建立高校学生定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遗址等公共文化机构的长效机制。利用校外实践形式, 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增加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与践行能力。

(六) 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讲座、论坛和学术交流

高校中应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讲座, 发挥文化的感召力, 让更多的学生学习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增强吸引力, 产生好感, 并产生热爱之情。以多种形式开展讲座、论坛和学术交流活动, 紧紧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开展活动, 促进学生正确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育, 增强高校学生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丰富的知识宝库, 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精神财富, 是五千年来中华民族对真、善、美的向往和总结。高校要充分担任起历史使命, 发挥教书育人、引领时代的作用,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润大学生的心田, 蓄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情怀, 引领大学生的主流思想, 增强高校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感。

参考文献

[1]罗英侠.关于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3) .

如何加强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篇3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是我国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需要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继承和发扬。作为当代大学生,应有一定的人格修养,对社会的关爱以及家国情怀。为此高校应该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这既是高校的职责所在,也是国家民族赋予的历史使命。本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解说出发,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高校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从而进一步探析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 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2-007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2.045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从加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到现在大力提倡和发展职业教育,我国高校教育的理念不断深化,高校教育的内容也不断改变,高校教育形式不断推陈出新,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不断创出了历史高位。高校教育的目标也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变,高校教育质量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与此同时,我国与国际教育展开合作,创新教育形式,国际间的教育交流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断取得突破的同时,我国的高校教育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缺憾,面对纷繁变幻的国际、国内社会环境,单就高校教育的内容而言,高等教育对大学生的学科教育内容不断加大,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严重缺乏,这方面的工作亟待加强。特别是,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制定和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实施,对新形势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做了部署,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教育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法规支撑。高校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解说

中华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为核心,还有道教、佛教等多种文化形态,其内容包含于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例如诸子百家、琴棋书画、传统文学、传统节日、中国诗词、中国建筑、中国戏剧、宗教哲学、民间工艺、民俗、衣冠服饰、古玩器物、饮食厨艺、神魔妖怪、中国戏剧、对联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是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摒弃了传统文化中关于封建思想、等级观念、不符合历史发展要求等方面而保留的最重要部分。中华文化可谓博大精深,是我国的重要人文精神资源。从传统中汲取文化的精髓养料,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毋庸置疑,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软实力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为中华儿女的生活提供精神沃土,提供重要的思想来源。只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才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当前,物质文明不断提高,精神文明也要共同抓起。因此,加强高校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其塑造人生坚定的信仰,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

高校应积极推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改革,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同时,加强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使高校成为培育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地,形成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地,使大学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我认为高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工作:

(一)提高高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认识程度

为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并于2014年3月份制定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明确指出要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提高高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认识程度,充分认识与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二)加强组织领导与保障

高校党委要把加强高校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与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密切配合,建立健全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合力。

(三)高校应重视和加强教师队伍的优秀传统文化建设

高校要打造一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队伍,适应时代要求,使用现代学生通俗易懂的语言,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创新形式,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不断深化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加传统文化教学和研究人才比重,培养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从而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再认知;进一步对全体教师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对国学知识进行专业培训;在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高校辅导员骨干培训中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增强高校教师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树立教师良好的形象,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崇敬的心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就像黄庭坚得道的故事“闻木樨香否”一样,从而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四)加强校内优秀传统文化宣传,营造浓郁育人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一种无形的资产和精神财富,是学校的灵魂之所在。校园文化是以学生文化活动为主体,以良好的校风和校园精神为标志,师生共建的充满时代气息和校园特点的人文氛围。加强校内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是高校精神风貌的展示,是体现着高校的价值观念、审美标准,更能增加校园的历史感,提升高校的品味。校园物质历史文化的宣传,有形的建筑、雕塑、文字等;制度文化的宣传:校纪校规,奖惩制度的宣传;精神文化的宣传:校史校训,教风学风等。随着现代传媒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屏幕等新兴媒体被广泛引用,校园文化宣传更应该注重线上与线下的互动,制作适合多种新兴媒体传播的优秀传统文化佳作,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内容和形式更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易于被学生接受与认可。

(五)强化课堂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积极拓展校外实践

校园、课堂永远是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一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这个主渠道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素养的提升,都是在课堂。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知识的深化;学生既要做知识的接受者,也要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积极拓展校外的实践活动,增强教育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充分利用博物馆、红色革命地、纪念馆、图书馆、美术馆、歌剧院、历史遗迹等具有中华传统文化风貌的地方,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建立高校学生定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遗址等公共文化机构的长效机制。利用校外实践形式,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加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与践行能力。

(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讲座、论坛和学术交流

高校中应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讲座,发挥文化的感召力,让更多的学生学习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吸引力,产生好感,并产生热爱之情。以多种形式开展讲座、论坛和学术交流活动,紧紧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开展活动,促进学生正确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育,增强高校学生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丰富的知识宝库,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来中华民族对真、善、美的向往和总结。高校要充分担任起历史使命,发挥教书育人、引领时代的作用,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润大学生的心田,蓄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情怀,引领大学生的主流思想,增强高校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感。

参考文献:

[1] 罗英侠.关于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2] 于伟峰, 张秀军.论加强当代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意义[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篇4

一、重要意义。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内容

1.核心思想理念。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2.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3.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是中国人民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滋养了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至今仍然具有深刻影响。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三、实施过程

1、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结合学校实际加以落实。

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感 篇5

——爱国情怀

爱国是一个人对自己祖国的一种诚挚的热爱和深厚的情感,是一个人最原始的感情之一。但作为一个涉世不深的我,一直认为爱国是高不可攀也是比较渺茫的事。最近,我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书,对爱国之情有了深刻的感悟。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临患不忘国 忠也”,它选自《左传•昭公元年》。意思是在患难的时候不忘记国家,才是忠诚的品质。这就将爱国品质淋漓尽致的展现。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波诡云谲的时代浪潮中扬帆前进,经历历史沧桑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有这么一种坚如磐石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信念作为民族思想支柱,正是它成为祖国发展腾飞的不竭动力。在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爱国英豪,有虎门硝烟的爱国将领林则徐;有舍身炸碉堡的解放军战士董存瑞;有征服体育界一举夺得六枚金牌被誉为“体操王子”的李宁;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为拥有这样的先辈而感到光荣、自豪和骄傲。但我们不能安于现状,而是要不断的发扬优良传统,与时俱进,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未来,铸造出与祖国共有的一片辉煌。

虽然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和平的社会。但是爱国的情感仍然可以在平时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体现,也可以通过每件事当中体现。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要从从现在开始树立一个爱国的思想,努力学习,掌握本领。自信自强,无私无畏。只有这样,长大了才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都说国家、国家没有国何来家,没有爱国又何来爱家,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不是要我们去做什么舍生取义、为国捐躯的爱国烈士。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成为世界大国做出一点点的贡献吧!我们有权利,更有这个义务去做这件事,相信祖国的明天会更好,也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加油吧!

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感

最近一段时间,我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本书,感悟颇深,今天,我就来谈谈我对第一单元爱国情怀的感悟。

我亲爱的祖国,岁月如书,67年风雨兼程,67年的光辉岁月,你的一切都让我感动……

书中临患不忘国 忠也,这句话令我深有感慨,临终前不忘国家,方是忠义。而主人公,更是将这一点淋漓尽致的展现。

细细的去品读,书中有岁月的体验,有喜怒哀乐的感受,有奋发向上的顽强精神,有对未来的渴望,有对信念的坚守,这些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啊!是我们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啊!

我想起了一句话: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我的祖国爱的深沉。我想说:我一定会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篇6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涵储着中华人文精神的基因是中国人永恒的精神家园,是创造性人才所必备的精神底蕴,是优质教育的宝贵资源。我们三园小学是九六年新建的一所新型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千余名学生,60多位教师。近年来,我校在办学过程中注重抢占教育的制高点,以教育现代化为龙头,全方位地实施素质教育,在各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校分别被评为“省文明单位”、“省档案管理先进学校”、“省读书先进集体”、“市办学评估优秀学校”、“市课改实验先进学校”等。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日益提高,学生的获奖成绩也很显赫。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将是最完美的教育。由此,我校决定将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导读与创建特色学校结合起来,从2005年十月启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经典导读工程”。进一步铸造学生的民族精神,打牢学生的文化根基,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文品质,开发课程资源,提高教育质量。从而达到:

1、通过诵读经典,加深儿童对祖国五千年文化的认识、了解和吸收,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2、教育儿童养成传统美德、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3、提升语文能力,打好语言文字功底,激发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活动原则

1、兴趣先导,寓教于乐。

2、各学科之间互相配合。

3、课堂指导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4、家庭与学校相结合。

三、活动内容

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导读活动,主要选择《论语》、《孟子》、《老子》、《诗经》、《庄子》等重要的先秦典以及《史记》和历代诗、词、文、赋,尤其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72首等,包含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古代文学作品,采用拼音注释读本,组织儿童诵读。

四、活动方法

采取多种方法,提高导读效果。传统文化内容较深,教师在指导诵读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

1、要坚持以引导、激励为主,营造一个人人都在诵读的环境,在学校内形成浓郁的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激发儿童的诵读兴趣和热情。

2、要坚持与家长沟通,提高家长的认识,取得家长的支持,使学生家庭有良好的诵读氛围。

3、要坚持在指导时不要刻意讲解,只要求学生多读熟读,不要死记硬背,只求朗朗上口。

4、要坚持常抓不、逐步深入。每天坚持课余时间诵读15—20分钟,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儿童背诵的速度,可以采用渐进的方式。原则上第一个月每天熟读或背诵半而约50—60个字,第二个月每天熟读或背诵一页约120个字,第三个月每天熟读或背诵一页约120个字,第四个月每天熟读或背诵一页半。

5、要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对于兴趣高、进步快的学生,可以组成兴趣小组进行辅导。采取经典书写比赛;“读读背背”小能手的选拔;“经典诵读小能手”午间小广播活动;经典诵读手抄报展览;经典诵读操表演;赛诗会;经典诵读擂台赛;经典诵读心得交流;经典诵读成果展等等。

五、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05年9月至2006年2月,成立课题组,设计总体实施方案,确定实验班。这一阶段主要工作是集中课题组成员研究《经典诵读》教学的基本任务。

2、实验阶段:2006年3月—2007年6月。这一阶段主要工作是在8个实验班开展“经典诵读”的课堂教学。

3、推广阶段:2007年9月——2008年6月,展示实验成果,扩大实验班级,实验班教师撰写阶段性总结。

4、普及阶段:2008年9月——2009年6月,实验初步结题,撰写总结报告。常抓不懈,逐步深入,达到全校学生人人诵读经典。

六、预期成果。

1、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2、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文化品位。

3、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阅读能力。

七、组织领导

为确保导读活动的有序进行,特成立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导读活动领导小组。

顾问:xxx

领导组组长:xxx副组长:xxx

如何加强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篇7

一、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支撑民族发展壮大的根基,是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精神基因。印度诗人泰戈尔曾经预言文化的根脉“正像活的种子一样,天上降下滋润的雨水,它就会抽芽、成长,伸展它造福的树枝,开花、结果”。所谓一方山水,养一方人。青少年从他们诞生的第一天起,幼小的心灵上已经播下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成为伴随他们成长的内在动因,预防和抵制不良文化侵蚀的抗体。这种精神基因打上传统文化烙印,成为中华民族永不褪色的名片和标识。

青少年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成长时期,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在父母的家教、家风的潜移默化影响下,经过学校系统教育和校园文化的熏陶,就如同播下的种子一样,在青少年学生心中生根、抽芽、开花、结果,并伴随着他们的成长,使之成长为一个拥有中国心、敢于担当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然而,青少年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在人生发展的道路上,时时会遇到成长的烦恼。当他们感到心理烦躁、思想苦闷时,往往找不到可以信赖的沟通对象,只能依赖微信、QQ群在同伴中交流、宣泄,有时就会与家长、学校、社会产生隔膜,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其实,改革开放以来,“90后”、“00后”青少年学生的知识构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学校教师必须重新认识变化了的教育对象和变化了的成长环境,更新教育理念,贴近学生实际,倾听他们的成长需求,尽心尽力地呵护其成长,耐心细致地回答他们的疑惑,激活其心中的精神基因,引导他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成长的力量,找回民族精神的根基,确立中华文化的自信。

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影响人,人改变环境。在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校内外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影响远比教师施加的教育影响力要大。从校内成长环境看,追溯近代学校强调知识论和工具论结合的教育理念以来,对学校培养知识型、技能型人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教育实践表明,教育功利化导致高考指挥棒影响下的不良教育生态,而这恰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道器合一”的教育理念相违背。孔子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主张,就是要求培养青少年学生注重做人、讲究礼仪、养成良好的道德,其核心是怎样做人的问题。东西方这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应相互包容、取长补短,而不能“取形遗神”。目前,从小学到中学,即使在语文课程中,古诗词和文言文的学习内容占了相当的比例,但还不如我国台湾地区课本中的比例高。更为纠结的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背诵唐诗宋词、经典古文,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并非在学懂弄清基础上记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故而一旦考试结束,学生就忘得一干二净,难以引导青少年学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人文的正能量。

从外部成长环境来看,学生面临开放的文化环境和网络环境。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各种不同性质文化的交流、交融与交锋,必定会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青少年学生产生极其复杂的影响。这些影响既有反映时代主旋律的健康、先进文化的积极影响,也有冲破道德底线的淫秽、粗俗文化的消极影响,特别是学生通过各类社会网站、即时通讯工具、移动智能终端等渠道获取的文字、图片、视频信息,使学生真假难辨、美丑不分,这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危害极大,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而社会上大量拥入的网络游戏、进口大片、时尚文化、快餐文化等文化产品,又极大地改变了青少年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难免会使其沉溺于浅阅读,对经典兴趣索然,将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抛之云外。而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让青少年形成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在当今世界,一个民族无论怎样与世界接轨,我们的青少年都不应该忘记自己独特的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所以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极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各科教师都要敢于担当,激活埋在学生心中的精神基因,排除外部环境对青少年学生成长的负面影响,引导学生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

二、保持核心价值观固有的根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今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的那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就是丢弃根本,也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中华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内在的历史的必然联系。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正如《纲要》指出的,“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要弄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延续;要弄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创新。两者共同的核心价值是积极倡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因而,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努力做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相结合,与弘扬时代精神、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正确处理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梳理,《纲要》明确指出,“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怀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这一要求从爱国、处世、修身三个层次概括凝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与接受规律,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有的根本;对完善学生的思想品德、理想人格、政治素养有所帮助,有助于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自信、自尊、自强、讲文明、有爱心、守诚信、敢创新、高素养、大写的中国人。

一是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教育。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阐释中,个人、家庭和国家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弘扬的是身、家、国、天下一体的整体意识。无论是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格言,还是道家践行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人格养成,抑或墨家主张的“天下尚同”的政治理想,无不体现了整体为上的价值取向。因而,《汉书·贾谊传》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人生价值选择。这种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牺牲个人利益维护和服从整体利益的人生信条,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民族精英和仁人志士,他们居安思危、崇德重义,恪守民族之节,敢为正义献身。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到王安石“当世人不知我,后世人当谢我”的牺牲精神,以及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报国之志,无不体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都是值得青少年学生传承和弘扬的爱国主义精神。

历史发展证明,家国情怀,发端于家庭,形成于学校,践行于社会。所以,学校开展的青少年学生爱国情怀教育可以从热爱家庭、热爱父母、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社会、热爱祖国做起,夯实家国情怀培植的根基,奠定爱国主义情怀的基础。

家国情怀的培育要与当前中小学开展的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相结合,要在实现个人梦和中国梦的结合中,提升青少年学生的人生境界,使他们从小就培养以国家兴旺发达为己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理想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二是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仁者爱人、博施济众始终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贡提出的“吾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等名言,最能体现“仁者爱人”的道德价值理念。董仲舒提出的“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也是把“仁”字放在第一位。而墨子的“兼爱”、庄子的“爱人利物之谓仁”,都充分体现“仁者爱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在青少年学生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仁爱思想,就是要引导他们从孝敬父母的爱心做起,这是“仁”的原点,然后在与同伴和师生交往中推己及人、泛爱大众,对待同伴和同学的不同意见要有厚德载物的宽厚仁爱精神,对人对事都要胸襟宽广、容载万物,发扬中华民族博大包容的民族气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施济众,就是要有大爱之心、感恩之意,乐意帮助他人,关爱社会。因而,在青少年学生中要积极提倡随手公益,节约用水用电用粮,力所能及参加社会慈善、环保公益活动,培育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意识和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这对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文明素养、高尚品格具有积极意义。

三是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青少年学生的修身,旨在培养积极进取的健全人格。首要的是正心笃志。孔子提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要求人们志存高远,不为眼前小事所烦恼,要淡泊明志,迎难而上,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崇德弘毅强调修身自强,奋发努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个人梦想。修身要求自省自讼。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提倡经常地自我剖析、反躬自省,要多一点自励,少一点自负,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正确客观地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这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修身在于践行,远大理想不等于现实,要把志向转化为现实,必须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因而,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引导学生遵守校纪校规,培养良好的学风和行为习惯,奋发向上,自立自强,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路径,实现人生的价值目标和远大志向。

三、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基础教育经过课程改革,已经在中小学相关学科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为加强青少年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实施平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仍然缺少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教育改革的一项任务,而且在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社会舆情的积极引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整体合力形成等方面都要全面规划,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纲要》的顶层设计为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描绘了美好前景,为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转变教育理念,提高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当前,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讲话,联系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际,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安排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化积淀、基本国情,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热爱党,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于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影响学生,因此,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教师只有自身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才能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第二,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小学低年级以培植情感为主,可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启蒙教育,从认识汉字,学会普通话、地方方言,诵读古诗,知晓仁人志士的故事,了解家乡生活习俗、传统节日、礼仪文化,感受爱国情怀,培养亲近自然、珍惜生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热爱生活的情感。小学高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可以从学习书法、诵读经典着手,感受民族文化艺术的魅力,熟悉仁人志士坚持正义的故事,逐步提高辨别能力,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和亲近感。初中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注重认知与行为的结合,珍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从各种文化体验的感悟中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归属感。高中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认识国家前途命运和个人价值实现的关系,建立文化自信,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国家尊严和国家的核心利益。分学段有序推进要做到纵向衔接、横向贯通,针对不同层次青少年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重点地选择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追求学用一致的育人效果。

第三,改进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要融入中小学各科教学,教育主管部门要启动课程标准修订、充实相关教材内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学科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要运用学生喜爱、生动活泼的多种形式开展教育,特别是要开发和利用社会网络资源,制作适合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文化精品,构建校内外结合、互为补充、相互合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格局,力求形成教育合力,产生整体育人的效果。

如何加强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篇8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5-0262-03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1]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是未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承担者和主导力量,肩负着振兴中华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重任。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中央在《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特别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努力挖掘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爱国主义资源,依托优秀传统思想文化来丰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增强新时期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在全球化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西方文化思潮的传播和渗透,使得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民族文化认同的危机,大学生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感受到严重弱化,主要表现在:

(一)多元文化和西方价值观冲击了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弱化了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随着世界文化的较量与融合,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政治、经济、科技的强大优势,利用因特网、电脑软件、影视节目、书籍等工具,大肆宣扬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生活方式和西方文化的优越性,使蕴涵着西方政治观、价值观、文化观和西方精神的意识形态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接受,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判断。西方文化在全球化浪潮的助推下迅速席卷高校,不少大学生崇洋媚外现象严重。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却热衷于听欧美流行音乐、看好莱坞电影,热衷于追日剧韩剧,钟情于消费外国制造的进口产品。他们对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等中华传统节日兴致不高,却狂热追捧圣诞节、万圣节、愚人节、情人节等新鲜时尚的各种“洋节”……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责任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大学生的国家主体意识和爱国热情受到了弱化,这给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二)全球化和信息化弱化了大学生的爱国情感,消解了大学生的民族国家政治认同

随着全球化经济发展潮流的推进,世界各国经济上的联系日益紧密,人们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认同意识正在遭受被消解的危机。一些“精英”学者们大肆宣扬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主权观念,如“现在世界已经成为地球村,各国都是这个村庄的一个家庭,一个成员”等,动摇了人们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尽忠民族国家的观念。人们在不同的国家旅游、留学、工作、定居,“祖国”的观念正在被削弱,有些大学生甚至认为爱国主义已经过时了,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不需要倡导爱国主义。与此相一致的,是以国家、集体利益为本位的价值观念的动摇,为国奉献的意识的淡化。全球化消解了凝聚民族的纽带——民族文化,消弭了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以国家、集体利益为本位的社会整体主义价值观,也动摇了一些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深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一些西方国家利用全球信息传播的网络化,不断丑化和否定中国现行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诱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的怀疑和疏离。大学生的国家抵御观念、民族国家政治认同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削弱和冲击。

(三)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不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缺乏连续性和针对性

长期以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方式还是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然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采取集体授课、满堂灌的方式,教材沉闷乏味,教育空泛化、形式化和应试化,其中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较少,教学实践环节薄弱,难以引起学生共鸣。虽然作为必修课,但是多数学生硬着头皮去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是为了完成学分,老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学生则或看自己的书,或玩手机,考试死记校背、只求过关,学习积极性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感到枯燥无味。“两课”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抽象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其次,目前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时间上还存在一个‘短的问题。由于缺少长远安排和周密计划,倾向追求一种短期行为,这样一来就容易形成临时性和突击性等弱点。”[2]尽管高校有时也有利用一些重大纪念日或中华文化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但总的来说,爱国主义教育没有作为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来抓,教育缺乏长期性、系统性和针对性,缺少制度化和规范化,教育内容空泛,教育方法单一,教育实效性不强,大学生不能真正将爱国主义思想入脑、入心。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也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而傲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思想武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高校文化教育内容之一,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让广大青年学子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中充分理解爱国主义理想、民族气节、道德观念等,对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与价值取向乃至一生的作为都会有巨大的积极影响。”[3]

(一)传统文化蕴涵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是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意识的生动教材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情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可贵的精华,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屈原“上下求索、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情操,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胸怀祖国的责任意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岳飞“精忠报国”的高风亮节;文天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烈情怀;苏武“渴饮雪,饥吞毡,坚贞不屈”的爱国气节……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史上涌现出无数爱国仁人志士,留下了许多动人的爱国故事。这种回荡在中华民族儿女血液中的爱国豪情,是传统文化里永远焕发着光辉的部分。此外,还有“苟利同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报国之心,死而后已”、“位卑未敢忘忧国”等至爱国理名言流传千年,为世人代代传颂。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这些宝贵爱国主义资源的感召力量,发挥这些民族爱国英雄的楷模作用,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传统节日富含炽热的爱国情怀,是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缩影和标志性文化现象,保留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凝结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心理特征、民族性格、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文化底蕴等民族深层文化内涵,是民族文化‘活的灵魂。”[4]传统节日富含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际,于五月初五在汨罗江抱石自沉,用生命书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歌。人们在端午节这一天赛龙舟、吃粽子,表达对这位民族英雄的感怀,弘扬他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清明节又称寒食节,相传是为了纪念赤诚无私的爱国忠臣介子推而设立的。清明节,人们大多回乡扫墓祭祖、哀悼先辈,许多远在海外的游子也千里迢迢回国寻根祭扫,表达对祖先的哀思和怀念,深深体现了中华儿女爱乡、爱国的浓烈情怀。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佳节——春节,十几亿海内外中华儿女无不欢欣鼓舞、热烈庆祝,这一传统节日成为了凝聚中华民族最好的精神粘合剂,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得到了最深刻地强化。至于中秋节、元宵节,这两个合家团圆的传统节日里,人们赏月、吃汤圆,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对祖国的祝愿,也蕴含着家庭团聚、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内涵。可以说,中华传统节日在增进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中华传统文化强调民族至上、国家为本,是激发大学生爱国责任感的宝贵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崇尚国家利益、群体利益的文化。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历经艰辛磨难,饱经沧桑不倒而始终巍然屹立于世界舞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深深融入到民族意识之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传统道德始终强调民族至上、国家为本的爱国主义精神,强调个人对国家、对社会的义务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价值取向方面,信奉群体至上;在公私关系上,强调克己奉公,主张个人应忠于国家,以国家的整体利益为重,个人应自觉报效祖国。因此,在处理个人和国家之间的利益时,倡导“苟利国家,不求富贵”、“苟利社稷,则不顾其身”、“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传统文化中的这种关注国家和民族利益、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培养大学生忠于祖国和人民的爱国责任感,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关系,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积极投身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为伟大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三、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路径

面对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问题和挑战,高校应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感召力量,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使其接受和认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蕴涵的高尚爱国主义思想和正确的人生理念,引导大学生将远大的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继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一)将传统文化中的爱国资源融入思政课堂,加深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

高校要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在现有五门课程教学章节中深挖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强化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民族精神的教育,让大学了解祖国的辉煌历史,理解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加深大学生对爱国主义内涵的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善于挖掘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资源,把有关的爱国历史事件、民族英雄事迹贯穿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用事实、用典型说话,通过课堂讨论、观看教学资料片、论文征集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地引导,增强大学生的身份意识,培养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同时,还可以创新方式方法,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进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爱国主义资源,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熏陶

传统节日是高校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有效载体。高校要充分挖掘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爱国主义精神内涵,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让大学生从中感悟民族文化,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如在端午节开展“庆端午包粽子,忆屈原思报国”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追溯端午节的来历,组织学生讲解屈原的爱国故事、诵读屈原的爱国诗篇、学习屈原的高尚人格和爱国情怀。在清明节,引导青年学生走进烈士陵园,开展凭吊、祭扫、敬献花圈等活动,缅怀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和革命先烈英勇奋斗的崇高精神,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聆听爱国英雄的动人故事,开展入党宣誓和重温入党誓词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中秋节、春节,以“团结、团圆”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歌颂祖国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增进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国家认同,树立民族自信。

(三)扎实开展传统文化校园文化活动,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责任感

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高校可将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元素融入校园人文景观,利用校园文化长廊、教学楼走廊、校道、教室、宣传栏等悬挂张贴传统文化中的爱国名人、名言警句、诗词语录,使校园的每一面墙都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在“润物细无声”中使学生受到心灵的感染和情操的熏陶。其次,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旋律,以专题讲座、理论学习、主题教育、文化艺术、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开展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让大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既切实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又增强对爱国主义的感性认识。要充分发挥好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网、青少年爱国主义网、网上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爱国主题网的作用,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和手机新媒体,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缅怀先辈 微博祭英烈”等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教育活动,线上线下相结合,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再次,以5.4青年节、7.1建党日、8.1建军节、9.30烈士纪念日、10.1国庆节等重要纪念日;“七七事变”、“一二·九”、“九一·八”等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屈原、杨骚、杜甫、郭沫若等爱国名人诞辰等为契机,组织经典诗词诵读、演讲报告、话剧演出等系列主题活动,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帮助大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四)积极用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感染力

“对缺乏实际生活体验的‘90后大学生而言,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方式是身临其境式的实践体验方式。”[5]目前全国各地共有350余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这其中的很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图片陈列、实物展示、模型雕塑、绘画景观等形式具体生动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宝贵资源。高校要结合实际,将所在区域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作为培养大学生高尚的爱国情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课堂,结合大学生入学、入党、党团干部培训、社会实践、党团日活动等,积极组织大学生走进当地的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历史名人故居、文化遗址等反映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真切地感受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激发爱国热情。也可充分利用地方的红色资源,结合大学生的兴趣,开展唱响红歌、社会实践调查等活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促使大学生把爱国之情转化为爱国之行。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64.

〔2〕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7(5):49.

〔3〕喻明达,田厚安,汪保俊.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爱国主义[J].思想教育研究,1996(5):24.

〔4〕李菡,李静.弘扬传统节日文化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5):56-59.

〔5〕缪倩.依托红色资源加强“90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37-38.

如何加强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篇9

——端午节主题教育方案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通过“走近端午节,感受节气文化”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将中华民族的气节教育和节气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崇尚自然、强身健体,培养“团结合作,锐意进取、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队员们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让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角,二、活动内容:

(一)开展“端午节,你好”学科拓展、主题教育、感官体验等活动。

1、学科拓展。

将端午节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中,把传统节日蕴含的丰富内涵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纳入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体系,推动民族文化,使优秀传统进课堂、进教材。

形式:品德与社会、语文、历史等课程的拓展活动。

(1)品德与社会课程拓展:《端午节与粽子》

(2)语文拓展:《屈原的故事》

(3)历史探究:端午节的由来

2、主题教育。

形式:运用三课三阵地对学生进行气节教育。三课指午会课、班会课、班队课,三阵地指黑板报、班级橱窗、教室人文环境布置。

(1)讲述古代名人气节故事比赛。

(2)各中队出一期有关端午节的黑板报,并进行评比。

(3)围绕端午节,以此为主题布置教室和班级橱窗。

(4)以中队为单位,每个中队上一堂以端午节为主题的主题教育课。

3、感官体验。

形式:通过影视、网络等创新教育形式和手段,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传统节日的教育方式,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彰显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1)利用影视观看各种赛龙舟的影片录像。

(2)利用网络查找端午节的由来、别称和习俗。

(3)寻找有关端午节的诗歌,并进行吟诵大赛。

4、综合活动。

形式:小品、征文、文艺汇演等活动。

(1)组织学生搜集端午节的有关知识,出一期黑板报。

(2)写一篇以“端午节”为话题的作文。

(3)有关端午节的小品比赛。

(二)开展“独特的端午节,我能行”系列活动。

民族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不能仅仅停留在节日来历、传统风俗等“静态”的课堂传授,而是要根据“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适时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让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形式:“粽子系列”和“龙舟系列”活动。

1、让孩子在“学奶奶包粽子、画粽子、品尝粽子”的过程中体验“端午”这一传统节日的特色,体验民俗文化独特的魅力,同时通过传统节日教育活动提高队员们的表现能力、动手能力、交往能力等。

(1)“我学奶奶包粽子”。

(2)我们一起来品尝粽子。

(3)我们来画粽子。

2、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当今,赛龙舟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因此,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有关龙舟的传统。

(1)组织学生观看各国赛龙舟的录像

(2)我来说龙舟。

(3)我能画龙舟

(三)开展“端午节主题探究”活动。

该活动主要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能力的方法探究。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我们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与习俗都是传统文化的凝结。为弘扬传统文化,引导学生人人动手、个个参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

如何加强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篇10

玉州区名山初中 2016年5月25日

一、指导思想

根据玉区教【2016】45号文件通知,为贯彻落实十八大和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中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党的光荣革命传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奋斗。

二、组织领导及活动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学校充分认识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实践教育活动的意义,把此项工作列入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成立学校领导小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形成“学校主抓、学生参与、家长支持”的浓厚氛围。

2、注重实践教育,确保工作实效。学校将组织全体师生积极参与此项实践教育活动,选好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注重活动过程的资料收集,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确保“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实践教育活动的好经验、好作法得到推广,为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实施原则

1、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体现“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的特点,适应中学生接受能力,积极倡导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方式,采用通俗鲜活的语言、生动的典型事例,体现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坚持“实践活动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要落实到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并与思想品德、语文、历史、音乐、美术课等教学,经典诗文诵读,文明礼仪常规教育以及校本实践课程相结合,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坚持“多元化”的原则。“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融合多种元素,可与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德育实践教育、课题研究相结合;与重要节庆日、纪念日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

四、活动内容

1、小小百家讲坛

学校将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通过经典诵读、主题演讲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学习《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孟子》、《中学生古诗文诵读》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使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正确的道德标准。以上内容,结合我校实际分年级要求选诵。

2、墨香书法展示

通过扎实开展书法教育,激发和培育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学校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学生成立“书法兴趣小组”、“书画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学书法、练书法,采取字画展、书法展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感受书法的魅力,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

3、寻访红色足迹

让学生通过阅读革命传统故事、观看红色电影、歌唱红色歌曲、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等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讲红色故事”、“红色感悟征文”等丰富多彩的寻访红色足迹活动,引导他们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体验革命情怀,弘扬革命精神,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五、活动的实施途径

“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要渗透到学校德育教育之中,同时利用课内外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美德培育活动。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发挥整体合力,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效。

1、家庭

家庭是培养孩子品德的重要场所,父母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深层的理解,在家中践行《弟子规》,孝顺父母,生活自理,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待人热情,做合格的家庭小主人。

2、学校

学校是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的主要阵地。学校要将系列教育活动渗透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各科教学要在教学活动中经常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特别是思想品德、语文、历史、音乐、美术等学科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红色”为主题,设计具有引导、号召、激励性的活动内容,营造浓厚的“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的氛围,从而使全体学生更好地理解并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六、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16年5月—2016年6月)

学校将利用集会、led屏、宣传栏等形式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宣讲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活动内容、方法等,以此为载体,构建学校“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活动氛围。

第二阶段:实践实施阶段(2016年6月—2016年11月)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方案,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德育主题活动,传播传统文化,践行传统文化:

1、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和“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相结合,长期广泛地开展相关活动,构建文明和谐校园。

2、组织开展以“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主题,以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传统美德主题演讲、红色歌曲大合唱、晚自习课前五分钟美文佳句共赏、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爱国主义歌曲校园行等为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

3、结合“七·一”、“八·一”、“十·一”组织学生观看红色电影,开展寻访革命老前辈等系列革命教育活动。

4、结合“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传统节日,继续开展“我们传统的节日”主题活动。

5、成立“书法、书画兴趣小组”,开展传统书法大家练活动。

6、建立“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广播站。第三阶段:阶段性总结表彰(2016年11月)

学校结合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的情况和取得的效果进行阶段总结,表彰奖励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

第四阶段:全面推行“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2016年———)

上一篇:书虫的自述五年级作文1000字下一篇:青年职工座谈会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