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是一种智慧

2024-05-24

倾听是一种智慧(共11篇)

倾听是一种智慧 篇1

(一)倾听,是一种教育智慧,是实现“对话”的前提。

“教师与学生课堂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倾听与对话,而关键在教师的耐心倾听。”“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教师不会满足于仅仅听到了学生的言辞,他还善于倾听言辞背后的思绪和性情、欲望和需求,并加以热情地呵护和细心地引导。”(周一贯)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教师的倾听永远是学生迫切需要的。“听老师话”的传统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是无视孩子的天性和需要,是很不尊重孩子的。师生间的互动需要教师具备倾听的智慧。当学生的心声得到表达的渠道和机会,当学生感觉自我获得了尊重和鼓励,当学生感觉自己的判断得到重视和肯定,他们一定会释放出极大的潜能,使教育教学过程自觉走向成功的方向。

“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静悄悄的革命》佐藤学)教师对学生的倾听是实现“对话”的前提。学习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动态活动,是一种“对话”行为,这场对话显然需要参与双方的相互“倾听”。人们往往过于强调“让学生听”,而忽略了“听学生说”,当课堂变成了教师一人的演说场所,当学生变成了被灌输的鸭子,这样的教育教学一定是糟糕透顶的。一个有智慧的老师,一定懂得如何在教育过程中巧妙实现师生双方间的倾听与应答,一定懂得如何利用好从语言到心灵之间的对话。

以心换心,教师的倾听,是构建和谐温暖的师生关系、温暖孩子的心灵的重要前提。当教师像知心朋友一样,蹲下身来,诚意面对学生,才可能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门,才可能形成师生间的彼此接纳,使形成师生间自然真诚的良好关系。“倾听”是一种有温度的行为,我们的教育需要温度,我们的心灵需要温度。在有温度的基础上,尊重、信赖、理解、爱等等,才有达成的可能和意义。

(二)“倾听”能力的训练,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教师的不善于倾听,造就了一大批不会耐心听人说话的学生。在没有倾听的教育中,学生了自动学会了拒绝倾听。他们不仅仅不会和教师达成心灵的交流,也失去了和父母心灵的默契,更失去了将来在社会交往中获益的一项重要能力。

重读写,轻听说,学校教育表现出重视阅读、说话和写作,而忽视倾听能力培养的现状。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很多课堂上,教师过分重视“快速有效地表达”,而忽略了培养学生耐心“听”的能力。孩子们往往大胆发言,敢于使用各种辞令和表达方式,却不懂得在课堂上倾听教师的讲授和同学的发言。

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中这样写道:倾听远比发言重要。然而,大多数教师却仍然以学生的‚发言‛为中心来了解他们的看法,而并不认真仔细地对待‚倾听‛。于是,比起擅长发言的学生来,那些在学习上不多言语,然而善于倾听的学生尽管应该被评为优秀,但在这些学生的通知书上却常常被写上‚更加积极地发言吧‛。其实,对那些不多思考就草率发言的学生,倒是该写上‚更加注意仔细倾听吧‛。

在实际的学校教育中,教育者往往过于积极期待被教育者取得语言表达上的进步,而忽视了对被教育者进行“倾听”能力的训练。实际上,人们最先学会“听”,那些学习效率和成绩高的学生往往也表现出很强的“听”的能力,他们不仅仅是会“认真听讲”,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很好的“听”的技能,是听课专心而高效的学习者。可以说,耐心听他人说话,延伸落实到具体的学习生活中,就是对课堂进行有效倾听。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而言,尤其是对课堂学习而言,认真而高效的听课,往往比大胆发言更加重要和有益。可以说,耐心听他人说话,是不能忽视的一种能力,这种关于倾听的能力将会伴随每个人终生的学习和成长,让人们在汲取知识、信息,了解社会与他人,反观与提升自我的过程中始终处于最为开放的接收状态。对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而言,做好课堂上的有效听课,即是锻炼倾听能力的最佳时机,也是促成其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凝聚自信心和锻炼交流沟通智慧的最佳方式。

(三)“倾听”能力的提升,并非学校和教师的专属任务,还需家庭提供丰厚润泽的土壤。让孩子学会耐心倾听,并非学校和教师的专属任务,应该同时也是孩子生活的整个家庭的责任,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参与。若缺乏足够滋养孩子心灵的家庭土壤,而变成一句句空洞的口号要求,是断然无法达到养成好习惯的预想的。因此,学校教育者须得充分获取家庭的支持。每一位父母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都无时无刻不在通过其一言一行展示着他们关于家庭教育的观念、方法、方式。亲子沟通平等、顺畅、自由,彼此能耐心倾听,父母的孩子都能平静畅快地呼吸,就是一种最好的教育。

(四)“耐心听他人说话”的重大内涵 1.正确有效的“说”,是建立在耳朵“听”的功力上的。嘴巴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耳朵。

我们每个人,作为社会一员而存在,并仰赖于我们所建立起来的各种社会关系而生存和发展。因此,对良好关系的构建与维护,成为我们一生都要倾力而为的事情。关系,从与自我的对话开始,从与他人的有效沟通中获得发展的契机。在听与说的交流行为中,两个耳朵和一张嘴巴决定了听说双向作用的互动方式;听与说均时刻在向我们自身和外界传递着关于个体、他人、社会、宇宙天地的认识和了解。但是,正确而有效的“说”,却是建立在耳朵的“听”的功力上的。或者说,嘴巴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耳朵。

聆听自己心内的声音,掌控自己的情绪心理,是我们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开端;耐心听取他人的声音,是我们了解他人,和另一颗心灵建构关系的方式;侧耳倾听自然万物,乃至整个银河宇宙的声音,则是我们与宇宙规律达成共通交流的渠道。耐心的“倾听”,让我们正确而完美的“说”有了实现的可能。面对现代社会的物质竞争压力,我们在每日的行色匆匆中失却了“耐心听他人说话”的品质和习惯,殊不知,“耐心倾听”,是万物生灵原始本真的行为习惯和灵性智慧。

而我们国人的“倾听”在几千年的文明进程中却逐渐变质,从自然赋予的听觉敏感,逐渐沦落为对教条、规范、权力的言听计从,进而演变至内里心灵的躁动自闭。倾听能力的丧失,始于对自我认识和自我接纳的放弃,并且又在轮番演变的人群对立、物质扩张、功利角逐中进一步完全沦丧。

古代的智者在倾听内在与外在的万物之情中,激发了伟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开启了华夏文明的第一步,令“天雨粟,鬼夜哭”。但是在随后的文明行进中,由于对自身本性中关于欲望、癫狂等的不加控制,人们逐渐关闭了耳朵倾听的功能,从而开启了单向度权力服从意义上的“听命”历程。人类社会满耳填塞进自我欲望、焦虑、恐惧、对立等负面的心灵信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天地的畅通对话渠道自此阻塞。现代社会的冷漠人群氛围、功利性的价值目标共识也自此滋生,并不因为人类历史车轮的快速前进而有些许更改,其无限扩张统治疆界的强劲势头为世界罩上了一层绝望的阴影。耐心倾听他人,从耐心听他人说话开始,耳朵先于嘴巴,重新回归先祖敏感之心的本真状态,才能激发我们自身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为自己和社会打开一个心灵沟通的缺口,这是改变自我关系、一生社会关系的开始,更是了解和接纳自我、超越个体价值,并达至幸福终点的可能渠道。

2.“耐心听他人说话”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对自己的了解与接纳。

尊重是一切对话的缘起。耐心听他人说话,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首先展示为一种积极温和的接纳姿态。在单向度接收信息的表面背后,耐心倾听为进一步的信息互递带来了可能。人只有在感到自己受到尊重的情境中才会敞开自己,并乐于接纳对方,而我们的倾听行为已经足以让他人获得被尊重、被重视的良好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与各种人接触,我们渴望自己被“听到”并被体谅和接纳,但是,几乎很少人会换位思考,站在我们对面的人也有着同样的被“听到”的渴望。只有谦逊而虚怀若谷的人,才会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忘我”,而去心平气和地倾听他人。对这些谦逊的人来说,耐心听他人说话,首先是一种尊重他人的表现,其次更是良好修养的自觉体认。因为,怀抱一颗谦逊又审慎的心与人交往的人,总是十分了解自身的优缺点,他们对自我有着明智而通透的自知自觉。

谦逊的人,由于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于是在交谈过程中习惯于“倾听”他人,并且,他们更加知道运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法则。在倾听他人说话的过程中,他们总是抱着对照学习的态度,通过他人的言语来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了解他人的生活智慧,从而不断完善自己。这就好像是看电影,几乎没有哪个观众试图在荧幕前和电影人物一起高谈阔论,我们都是静观剧中人的种种经历,在默默无语中将他人的经验和体认化为我们自己的生活智慧。

3.“耐心听他人说话”是人与人相处的价值起点:和谐的人际关系始于“倾听”,真正意义的对话建立在“倾听”的基础上。(1)和谐的人际关系始于“倾听”。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会遭遇各色人等,并与其中一部分人结交为友。我们与他人在互相接纳中彼此认同,并建立起一段又一段牢固的关系,从同学关系,到朋友关系,可以说,彼此接纳是每一段和谐关系存在的前提基础,然而,彼此接纳的发生则需要我们从耐心地“侧耳倾听”开始。

倾听是一种智慧 篇2

一天上午,千捷(化名)又溜达进了办公室,和我聊得很开心,一会儿,满面笑容地跑回班里。到了班级门口,见到了老师,非常开心地对老师说:“老师,我刚才到赵老师的办公室去了。”宝宝是想把刚才在办公室和我交流所获得的喜悦感与自己班级的老师分享呢!老师没有回应,催着说:“千捷,快去洗手,要吃饭了!”因为其他小朋友都已经洗完手了。

洗手很重要,培养了卫生习惯。可老师如果换一种方式,就会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而这种方式却是非常简单,很容易做到的。那就是花几秒钟的时间,认真地倾听孩子,并积极地回应一下孩子,让孩子感觉到老师在分享他的喜悦,之后再请孩子去洗手。这样的方式,不仅仅是卫生习惯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在倾听、回应中培养了孩子健康积极的情绪、与人交往的愿望以及分享的行为、习惯,帮助孩子发展了社会行为。这是社会教育中非常好的素材,但在课堂教学中是很难获得的。

新课程提倡师生的关系是平等合作、伙伴关系。那么,作为教师,我们该怎样做?我想,应该首先学会倾听,倾听孩子们内心的感受。

倾听是一种爱 篇3

关键词:倾听 情感交流 个性发展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3.138

一、倾听有利于情感交流

教育学认为:“教学活动既是以传授知识和吸收人类间接经验为主的实践活动,也是特定的情绪中的人际交往活动。”因此,每一节课都是师生双方情感交流体验的过程。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情感基础。在工作中,我以真诚、平等的心态与学生相处,我的真心换得了学生对我的诚意。在学生心中,我不仅是教师,更是一位可以信赖的大朋友,他们愿意把心里话对我讲,学习和生活上有了困难愿意向我寻求帮助。课堂上,我们的情感融于对知识的探索中,课堂气氛既严肃又轻松,大家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甚至是下课了,他们也经常围着我问这问那,从学生的神情和言谈中流露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喜爱与渴求。在实践中我也体会到,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转化成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可激发学生产生自信、自强、奋进向上的决心。你能耐心听别人倾诉,就等于告诉对方你的态度,无形之中会提高对方的自尊心、自信心,加深彼此的情感交流。

二、倾听有利于走进学生心里

耐心的倾听是一种真诚的师爱,是一种无言的关怀,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倾听,给了我们观察、发现学生内心真正想法的绝好时机,我们可以从中分析、诊断,找到释疑解惑的方法。

记得前几天上课时,我看到李靖宇同学从桌子上拿起了一个纸飞机,我正在讲新课,所以非常恼火,就立刻点名批评了他,我看到他不屑一顾的眼神就知道他心里很不服气,下课后我把他叫到了办公室,想了解一下他不服气的原因。他来到办公室,我没有再批评他,而是让他说出自己的想法。他还没有张嘴说话,委屈的眼泪就先掉了下来,他说:“老师,那个飞机不是我叠的,是别人把飞机飞到了我的桌子上,我只是好奇地拿起来看了一眼,你就批评我……”我这才明白,原来我冤枉了他,我对他说:“虽然不是你叠的飞机,但是上课你一定要认真听讲,不要被其他的事吸引,影响到你的学习”。因为我耐心地听完他的解释,并且表达了对他能继续进步的期望,他的眼神充满了诚恳。所以说教育需要耐心的倾听,只有倾听才能知道事情的真实原因,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

在倾听时,有时候学生由于激愤而缺乏理智的时候,表达的不是很清楚,就容易造成教师的急躁,不能专注地倾听学生倾诉。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耐心,坚持把学生的话听完。倾听是一种艰巨的工作,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并且对学生充满爱心,才能做到。同时倾听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境,能激发起学生积极地进行学习和意志力的培养等活动,有助于学习任务的圆满完成。

三、倾听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现在的学生压力都比较大,都背负着家长的期望,受到社会环境、家庭因素、人际关系的影响,他们的心理负担有时会比较大,心理也会很郁闷。有效地消除制约学生发展的相关因素,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因此,耐心的倾听会起到很好的抚慰作用,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记得去年,我带的毕业班里有个男学生,有一段时间我发现他不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也直线下降,并且总是爱打人。有一次他打人后,我把他叫到了办公室,我没有批评他,而是耐心的询问他:“为什么要打同学?你的学习成绩为什么下降这么快呢?你们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吗?”他刚开始还不想说,在我的再三追问下他才说:“老师你保证不要告诉任何人。”我说:“好的。”他开始了向我倾诉,原来他父母要离婚了,爸爸离开了家,他感觉自己温暖的家马上就要解体了,所以学不下去。感觉很压抑,总想打人或者被人打,来发泄心里的愤怒。我认真地倾听他的叙述,没有打断他,好让他把憋在心里的话都说出来。我感觉他太压抑了,父母离婚自己没有一点办法,感觉还很丢人,又不敢告诉同学和教师。压抑感憋在心里很难受,所以总想找个打架的理由,发泄一下。他今天给我说出了憋在心中很久的话,一定会感到很轻松的。我认真地倾听完他的讲述,减轻了他的心理负担,我又从多方面开导了他,帮他找到发泄的方法,很好地排除了他的心里障碍,而我们俩从此也成了知心朋友。我此后也经常去关心他,问一问他父母的状况,了解一下他的想法,帮他度过了那段无助的时光,现在他虽然毕业了,但是我们依然是好朋友,每逢教师节他都来家里看我。

四、倾听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学生向教师倾诉,是学生寻找自我,认识自我,展示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也是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尝试、运用、实践的过程。教师在与学生接触中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这样既可接受来自学生的信息,又能把他们的需要和对教师的期待了解清楚。

倾听是一种爱。教师或父母,没有人不想关爱自己的学生。可事实上,许多教师或父母与学生近在咫尺却难以沟通,甚至常常发生冲突。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学会倾听。很多时候,倾听比说教更有魅力。

学会倾听是一种修养作文 篇4

今天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阳光明媚,春意盎然,一缕缕阳光斜射进来,让人们感觉到一丝丝暖意。

公司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不时听见人们的咳嗽声,不知是烟呛的,还是对会议讲话人的不满。

开了一上午的会议,我感觉特别累,不仅是坐着累,听着也累。可能是人们已经习惯了开会,开多长都无所谓。一把手讲完了,副手讲,副手讲完了,环节干部讲,你一言,我一语。台上讲的人是口若悬河,下面听会的人喝茶抽烟,唠闲嗑,打哈欠,会议在“听我讲”的喧闹声中结束了。到头来,就是那么几个问题,与会的人有的是一头雾水,不知所然。

著名心理学家JohnP。Dickinson说:好的倾听者,用耳听内容,更用心“听”情感。没错,正确的倾听态度是达到最佳倾听效果的前提。在管理领域,作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首先应该是一位出色的倾听者,善于倾听,才有人乐于向你倾诉,试想,一位不善于倾听的领导,下属刚一开口,就被一句话给顶了回来,或是听也听了,就是不起作用,甚至给以批评和指责。没有引导鼓励的话语,没有好的思路的指引,没有听见好建议,久而久之,有哪个会没事找事呢?有话也都闷在肚里。反正说了,领导也不听,不了解下属,怎能领导部下呢,又怎能做好工作。可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对领导如何重要。

不论讲话者,还是听者,都要学会倾听。学会倾听是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促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有效途径。作为讲话者,通过倾听人们的意见和建议,使讲话者的话更有说服力;听者,通过与讲话者沟通把自己的看法表达出来,使讲话者得到更多的启示,丰富自己的思想内涵和处世修养。学会倾听,寻求好的建议,进行科学的`决策,不仅需要一定的“水平”,还需要充分了解事情的全过程,再高超的医术,也不能“望一眼”而对症下药。要充分了解事情的经过,自然从开始就要认真倾听,如果未仔细倾听,那最后会显得很没有水平的。其实,要学会倾听,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那句话:倾听下属心声,提供好的建议,是一个领导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和应尽到的责任。

人们都希望自己说话有人听,自己的观点有人赞同,自己的意志有人执行,使“听我说”的懿旨无人问津吗。作为讲话者往往在各种场合中,常常以自己讲的问题有多重要,有多大分量,总是以我为核心,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讲事情,谈问题,提要求,殊不知,容易造成人们的逆反心理,形成抵触情绪,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

善于倾听,为下属“解惑”,把握下属心态。要关心下属,有用有同理心,要站在下属的角度想问题,不能以自我为中心,不妄加评论,无视别人的心情。领导就是影响别人行为的行为,善于倾听的行为,真心真意想了解别人的困惑,并想帮助其解决。会使下属更轻松、更出色的完成工作,会使你的下属对你尊重敬佩和信任,会使你带领的团队更具有向心力,会使你和你所带领的团队共同从优秀走向卓越!

在生活中,也需要学会倾听。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倾诉是表达自己,倾听是了解别人,达到心灵共鸣。在人与人的沟通中,除了倾诉,我们还应该学会倾听。当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倾听。倾听快乐的理由,分享快乐的心情。当一个人悲伤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倾听。倾听痛苦的缘由,失意原因,理解倾诉者内心的苦处,表示出怜悯同情之心,淡化悲伤,化解痛苦。当一个人处于工作矛盾、家庭矛盾和邻里矛盾时,倾听矛盾的症结,帮助分析,为其分忧解难……

倾听具有广泛性,快乐的时候、痛苦的时候、幸福的时候,都需要倾听。学会倾听,能修身养性,陶冶性情;学会倾听,能博采众长,能使人开拓思维,萌发灵感;学会倾听,能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缓解矛盾,创造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倾听,是一种爱心,是关怀,是体贴,必将赢得亲情、爱情和友情。

学会倾听就是学会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一种气度。我们不能无休止的吵闹,无休止的争执;不能永远的自以为是“听我讲”,要坚持经常的“听大家说”。不仅是对讲话者自己尊严的维护,也是对听者的尊重。

倾听也是一种成功的秘诀 篇5

十几年来,因为执行顾问工作和参加公益活动的机缘,我有幸能够不断与不同背景的人群接触,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累积多年的经验,发现一个事实:这个世界发展到今天,已经变得意见和评论发表得太多,而能够被接纳和倾听的机会太少。

当我在公开场合上课或演讲,进行意见交换及讨论时,无论身处职场或学校,听众的反应始终很两极化——少部分人抢着说话;大部分人沉默不语。抢着说话的人,一旦真的拿到麦克风,又常常语无伦次,不是没有重点就是充满抱怨。显而易见的是:他在表达之前未经思考。而抱怨只是想引人注目。不论抢着说话或沉默不语,两者形成的原因却非常近似——他从来没有被好好倾听,也不曾倾听自己。

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与进修,尤其在沟通法则方面的研究,让我发现一个很重要却被忽略很久的事实:倾听,是一种失传己久的成功秘诀;倾听,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最大关键;倾听,是学习互相尊重的开始,也是建立彼此信任的基础。你愿意付出多少诚意,就决定对方可以回馈多少真心。

倾听是一种低身姿 班级管理反思 篇6

江苏省如皋市东陈镇丁北小学钱彩泉

“倾听”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教育话题,还有人借此树出“倾听教育”的牌子,并就此列举出“倾听教育”的若干优点,讲了若干道理,作为教育者,这些优点道理还是比较懂得的,有不少人自觉还是做得不错的。只是,并不是每个人每一时间都在尝试这种“十分有益”的“倾听教育”,有时,自觉不自觉的感受到倾听的困难。每当看到别人大声呵斥孩子的时候,心中总有一种隐痛。

教育工作是从了解学生开始的。了解学生的需求,了解学生的心理诉求,教育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收到奇效。要了解学生,则必须学会与学生交流,学会蹲下身子,像一个母亲对待学语学步的孩子那样,放下架子,放下师道尊严,平等的柔和的与孩子们对话,耐心的听孩子讲述他们的点点滴滴。

日本女作家黑柳彻子在《窗边的小豆豆》中,讲述了一个教育者认真倾听的故事。这个故事实际上是作家自身的经历。当时的女作家,也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小豆豆,天真烂漫,顽皮淘气,一度是个让老师非常头疼的孩子。因为她的淘气,一年级就被迫退学。妈妈不得以把她转到了巴学园。巴学园不是名校,也没有一流的教师,甚至连像样的教室也没有,但就是在这所总共只有五十多个孩子的小学校里,这个顽童竟然遇上了让她改变了一生的小林先生,不但在此度过了一段非常快乐而美好的时光,而且奠定了她辉煌一生的基础。

校长小林宗作先生对这个顽童做了什么呢?小林先生什么也没有做。小豆豆到巴学园的第一天,小林先生就做了这个顽童的听众,小豆豆一生中遇到的第一个听众。当时小林先生坐在小豆豆对面,请小豆豆随便说说话,说什么都行。小豆豆一口气说了四个多小时,小林先生一直饶有兴味地听着,没有表现出任何不耐烦的神色,而且还不时地插话:“是这样吗?”“后来呢?”小豆豆越说越起劲,直到再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小林先生才拍拍小豆豆的头,说:“从现在起,你就是巴学园的学生了。”小豆豆感到平生第一次遇见了真正喜欢自己的人,无论是从前还是在这以后,再也没有一个大人这么认真地听小豆豆说话。小豆豆心情好极了,觉得“能和这个人永远在一起就好了”。就这样,一个不爱老师不爱学校的顽童终于开始改变看法。

一个曾被学校开除的“问题孩子”,一间用废弃的电车改造成的教室,一个让孩子终身难忘的校长,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奇异而动人的教育的世界。

读了这个故事,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第一次与学生见面,就能让学生一下子就喜欢上了的老师,肯定不是普通的老师。小林先生究竟做了什么呢?实际上,他什么都没做,他只是做到了“倾听”,面对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孩子,面对孩子不着边际的说话,他做到了聚精会神地倾听,饶有兴味地倾听,并且倾听的时间长达四个小时!检索自己的教育经历,检索身边的教育故事,我没能发现我们有谁能够耐心请听一个看不上眼的“差生”的几分钟的陈述,别说几个小时!这也就是小林先生让一个顽童成长为优秀作家的魅力所在。

小林先生的教育的高明之处,就是他选择了“倾听”,成功的走进了顽童的心灵。倾听的魅力在于:

其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人都有渴望被别人了解的愿望。小豆豆虽然只是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孩子,但她心里同样有向别人倾诉的渴望,尽管她说话的方式,说话的顺序,都有点乱七八糟,但这种自由的倾诉却使她的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小林先生坐下来了,耐心的与小豆豆面对面的听其说话,放下了大人的校长的身段。而在这个过程中,小林先生不动声色,几乎没费什么劲儿,就把小豆豆的智力、家庭、性格、爱好等基本情况了解得差不多了,这是多么巧妙,多么富有智慧的了解手段!回观我们的教育行为,我们也曾有过足够的耐心,给了孩子这种心灵的满足吗?这就是我们没有成为教育家的一个原因吧。

其二,倾听可以赢得信任,只有信任才能赢得信任。小林先生专注的倾听使小豆豆感到了自己的重要,感到了自己正在被信任,被喜爱,被关注,这种感觉作为成年人谁也拒绝不了,所谓“靠上你的肩头哭上一个晚上”,何况是一个渴望被鼓励和肯定的天真烂漫的孩子呢?因此,小林先生一下子赢得了小豆豆的信任就不足为奇了。检视我们的教育,即使我们有时注意了一个不喜欢的孩子的陈述,我们无条件的相信过他吗?教育的成效如果离开了信任,那么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将失去起码的前提。可是,很多时候,面对那一双双明净而纯真的眼睛,我们真的做到了以信任回报了信任吗?

其三,倾听是一种爱的教育。小林先生在小豆豆面前长达四小时的专心致志的倾听,本身就是一种最朴素、最真诚的爱的教育。这种爱没有任何说教,却是比任何说教都更富有力量。想象着小林先生“后来呢”、“是这样吗”等简短的回应,我仿佛看到了他那充满了慈爱和智慧的眼神,这种眼神所给予孩子的温暖和信心将是怎样的影响呢?我们不难看到的是,也就是从这一天起,作为“问题孩子”而被迫退学的小豆豆爱上了学校,爱上了老师,迈出了她人生道路上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在我们身边,我们的很多教师,真的很爱孩子,为孩子做了很多,付出了很多,但却没能赢得信任和热爱,这是多么可惜可悲的事情!他们或许真的没能弄明白他们为什么没有赢得信任和爱戴。爱其实并不需要多么复杂的程序,有时仅仅就是给予孩子一次表达的自由,给予他们一次被人倾听的机会。

教育就必须学会倾听,学会与学生倾心交流。只有学会与学生交流,听听他们的见解,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才能在教育和引导学生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育者和学生构成了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的两个基本因素,这两个因素都是人,而情感是人的本质特征之一。用心去爱学生,这种“爱”,是情感中最积极的一种态度,是人性本善的体现。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就是要用自己的心去感染学生,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逐渐变化和对求知欲望的不断增强,有的放矢的打开学生的心房,让爱心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相传递,使每一名学生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去争取更大的进步。主动与学生交流,细心呵护学生的心灵,正是许多优秀教育工作者取得成功的奥秘。

[倾听是一种低身姿 班级管理反思]

弯曲是一种智慧 篇7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 如今,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绿化搞得怎么样了呢?2006年, 几位专家专程赶往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对此地的植被情况进行了视察。在这次视察中, 专家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如今, 只有塔松成了当地郁郁葱葱的绿化树木的主力军, 而当年引进的大叶黄杨、槐树等树木却已经很难寻到踪迹。

是什么造成了这一现象呢?专家们几经努力, 终于揭开了这个谜底:原来, 在严寒的冬季,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鹅毛大雪一下就是几天甚至月余。在大雪纷飞之时, 大叶黄杨、槐树等树种承受不起“大雪压顶”之苦, 树枝甚至树身被无情摧毁, 久而久之, 它们便在此地遭到了灭顶之灾。而塔松, 是一种枝条比较柔韧的树木, 当大雪压顶不堪重负时, 总会“弯”下身子, 将身上的积雪“抖”落, 所以, 懂得“低头弯腰”的塔松就存活了下来。

学会倾听是一种品质 篇8

提前一天,几个学习小组组长探讨了一下,给大家布置的作业是一篇课外阅读,组长还利用自习时间给大家布置预习。我很高兴,课改已经让学生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尝到了自主学习的甜头。

记得刚毕业时,我跟学生走得近,谈得来,所以很多学生愿意学语文,有时早读时间都给了语文,有英语教师说我给学生灌了迷汤药。可就是学生再怎么喜欢学,也是多看看生字,多背背生词、课文什么的,没有哪个学生知道去提高一下阅读,积累一点语文素材。

现在的课堂上,经常有小流派出现,这种流派并不固定,会随着学生对特定课文理解的不同而临时组织,随时解散。有时同一小组的学生也会因意见不同站到别人一边。我知道他们的个性,有观点一定表达,也会争论得面红耳赤,但被人说服一定服输。

随着教育教学观念的改变,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平等的地位,能够平等地阅读对话。教师能够做的就是要耐着性子听学生说,听学生表达,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初步感受,从学生的角度去体会他们对文本的理解。

课外阅读的题目是《善良的种子》。文章内容很简单,并不富裕的父亲在去城里买种子往回走的时候,在车上被人偷了一百元钱,那是父亲的血汗钱。就在父亲暗暗心痛的时候,传来一个女人呼天喊地的哭声,原来女人的种子不见了。父亲想都没想就打开自己装种子的口袋,一捧一捧地往那个素昧平生的人的空袋子里装种子,与父亲同来的乡邻,看到父亲的所作所为,也都纷纷打开袋子,往那个人的空袋子里捧种子。下车的时候,人很挤。他感觉被人紧紧地贴了一下身子。父亲再一次翻口袋的时候,发现那张百元票子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

我知道这节课,将是一番恶战。我需要的就是做一个好听众,一个专家型听众。但我一定会很轻松。

课堂上,我再给学生十分钟读文本,粗度,略读,细读,研读,总之,什么方法都行。又让学生合上书,找一位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读课文,其余学生认真倾听,在心里与自己进行对话,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感悟。

接下来,按照我们的小组合作交流模式展开。我先出示了问题组:

1.作者写父亲是有名的“抠王”,其目的是什么?

2.父亲被偷的那张百元票子为什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

3.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简要说明父亲此时此刻是什么样的心情和态度。

①车上人很多,父亲看着满车厢的人,感觉每一个都像是偷钱的人。

②望着从车上下来的一个个人,父亲看谁都不再像是小偷。

4.标题“善良的种子”有何深刻含义?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5.分析下面句子中词语“皱皱巴巴”的表达效果。

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6.“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请根据选文情节,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

各学习小组对这些问题处理较好,小组进行讨论,组内交流较好,在展示的过程中,有学生虽然心里明白,但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所以着实让人着急。在课改中,他们也学会了耐住性子,倾听后再对话,在对话中成长、积淀。

我把课堂交给了四个组长,由他们进行“课堂串烧”,在分析第三小题父亲的心情和态度的时候,他们的助教作用发挥得极佳。

这节课,学生的发言很精彩,表达很到位,但教师的的责任不能忘,教师要有自己的立足点。平等的阅读对话,不是说学生说什么就什么,教师需要承担整个问题教学活动的组织、引导和促进,共同建立起师生交流精神上的密切联系。

最后一个环节,总是课堂的高潮。我们这一环节是质疑解惑。即学生或小组在预习时提出的问题在课堂上依然没有解决,就一定在这一环节进行处理。

这节课争论的最激烈的问题是:父亲为什么不告诉别人自己的钱被偷了,这样不是更能向大家表明父亲的善良吗?

对于这一问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表示认同,甚至有组长也认同。不认同的学生中有些是这样想的:如果对表现父亲的品质不利,作者一定会写的。这时,很多学生盯着我。我知道他们想从我的脸上得到答案。我微微一笑,两手一翻,耸了耸肩,表示抱歉。他们知道这时的我会作“家翁”,装糊涂。

我只给了他们一句话:注意情境,身临其境。

学生陷入了沉思,只有短短几十秒,有几名学生同时发出“噢、噢”的声音,吓班里学生一大跳。

“如果在文章开头,父亲把丢钱的事告诉了大家,是能引起大家对父亲的尊敬,但是因为大家过于关注父亲,即使父亲的善举感动了那个小偷,他想把钱还回来,也不会有任何机会的。”穆锦鸣刚说完就有人鼓掌。

“我来补充!”隋家辉站起来,“父亲自己丢了钱,心里很难过,还去帮助别人,不是更突出了父亲高尚的品质吗!”有人叫好!

“我再补充!”崔浩天站起来,教室里安静极了。“刚才说过,父亲送给素不相识的女人的种子是善良的种子,但更重要的是在每个人的心里,尤其在那个小偷的心里也种下了一颗善良的种子,使种子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使每一个人都心存善念。”教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我进行了总结,但我发现总结的话已不重要,学生已经懂得如何运用阅读对话来走进文本,进行学习。我想,种种对话不仅仅局限于教师与学生之间,更重要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让他们在阅读中进入作者的心灵,与作者对话,在与同学的质疑与探究中进行心灵的契合,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阅读,不仅要让学生走进文本,更要能走进去,出得来。用第三者的感官去理解人物心理的灵动,对学生进行熏陶,使他们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发散思维、想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使思维活动,语言灵动,表达生动。

那天下课时,学生说“教师再见”的声音都格外悦耳。

我说,我用心用情地说:语文,是一门灵动的学科,是阅读对话,张扬学生个性的天空。上山得山之精气,入水则得水之灵气。阅读就是对话,一种用灵动的形式来诠释语文的空灵之风!

倾听是一种智慧 篇9

向别人诉说,是人的一种天性;听别人诉说,则是一种难得的修养。

乔.吉拉德说:“有两种力量非常伟大,一是倾听,二是微笑。”当你和别人交流时,如果我们总是说,就学不到什么东西,人们也只有全心倾听时才能实现高效的交流。因而,在和他人沟通的时候,让别人说,给人以表达的机会,去倾听他们的意见、悲伤和情感,才能完全理解别人要表达的意思,实现心灵的互动。

约翰.洛克菲勒就特别注意倾听。他所实行的政策都是经过倾听员工的意见,进行开诚布公的论证才下的结论。所以,只有懂得倾听的人,才有可能把握住别人错过的机会,在感情、事业等各个方面取得成功。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说:上天赐人以两只耳朵两只眼睛,但只有一个嘴巴,无非是让人多听、多看、少说罢了。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善于倾听,才是成熟的人的最基本的素质。

伯纳斯是安东尼.罗宾见到的最受欢迎的人士之一,他总能受到邀请。经常有个请他参加聚会,共进午餐,打高尔球或网球。

一天晚上,罗宾碰巧到一个朋友家参加一次大型社交活动。他发现伯纳斯和一个漂亮女孩坐在一个角落里。出于好奇,罗宾远远注视了一段时间。罗宾发现那位年轻女士一直在说,而伯纳斯好像一句谦辞也没说。他只是有时笑一笑,点一点头,仅此而已。几小时后,他们起身,谢过男女主人,走了。

第二天,罗宾见到伯纳斯时禁不住问道:“昨天晚上我在斯旺森家看见你和最迷人的女孩在一起。她好像完全被你吸引住了。你怎么抓住她的注意力的?”

“很简单。”伯纳斯说,斯旺森太太把乔安介绍给我,我只对她说:“我的皮肤晒得真漂亮,在冬季也这么漂亮,是怎么做的?你去哪了呢?阿卡普科尔还是夏威夷?”

“夏威夷。”她说:“夏威夷永远都风景如画。”

“你能把一切都告诉我吗?”我说。

“当然”她回答。我们就找了个安静的.角落,接下去的两个小时好一直在谈夏威夷。

“今天早上乔安打电话给我,说她很喜欢我陪她。她说很想再见到我,因为我是最有意思的谈伴。但说实话,我整个晚上没说几句话。”

看出伯纳斯受欢迎的秘诀了吗?很简单伯纳斯只是让乔安谈自己。他对每一个人都这样――对他人说“请告诉我这一切”,这足以让一般人激动好几个小时。人们喜欢伯纳斯就因为他能用心倾听。

向别人诉说,是人的一种天性;听别人诉说,则是一种难得的修养。对于这个人性的特点,伯纳斯看得非常清楚。正因为如此,他可以在人际交往方面做得游刃有余。

当你抱怨朋友太少的时候,你是否考虑过他人的需要和感受呢?只有多体贴他人,用心交流,我们才能得到更多的朋友。要知道,人能说会道固然重要,但善于倾听更为重要,因为倾听是心灵沟通的桥梁。美国总统林肯曾与一位老年人谈了数小时之久,几乎所有话都是邻居一个人说的,林肯所做的只是诚恳地倾听。这大概就是林肯被爱戴的原因吧。

感恩是一种智慧 篇10

2010-12-15 收藏本文

自从潘多拉的盒子被打开的那一刻,疾病痛苦卑劣和烦恼便开始如影随形。很多时候,生于俗世的我们学会怨天尤人,一个声音时常在我们心底呐喊:上帝,你到底赐给了我们什么?

七十年代,新加坡总统李光耀任职期间,曾收到过旅游局的一份报告,大意是说,我们新加坡不像埃及有金字塔,不像中国有长城,不像日本有富士山,除了一年四季的阳光,我们什么名胜古迹都没有。言外之意,是说新加坡发展旅游业举步维艰。李光耀看过报告之后,写下这么一行批示:你想让上帝赐给我们多少东西,阳光,阳光就够了。而后来,新加坡正是靠那些上帝赐予的阳光,植树种草,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花园城市。连续三年,其旅游收入位列亚洲第三位。其实,上帝赐予我们每个地区甚至每个国家的东西实在不是太多,但你若以感恩的心去看待,无疑却能找到良方妙计,从而创造出源源不断的财富。感恩使我们用上帝赐给的有限去创造无限,用腐朽去化为神奇。而假如像那份报告中所说的那样一味抱怨,丝毫不起任何作用。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感恩,个人的生活更是如此。也许你会认为你的亲人朋友同事真是微不足道,他们只是形同虚设的装饰,能给与你的只是可有可无的帮助。但事实证明你是错的:我有一个朋友,他常抱怨自己生活在最底层,家境普通,工作一般,没什么人事关系。就连自己的母亲,他更认为帮不上自己什么忙。但突然有一天,母亲生病住进了医院。他开始承担起母亲原来所做的一切,接送孩子,做饭刷碗,打扫卫生,整天忙得焦头烂额。这时他才醒悟,母亲承担了那么多他认为不值一提的事情,而这每一件事情都足以令他头痛万分。于是他意识到自己是在幸福之中了。感恩让他明白了亲人的重要,找回了久违的亲情。

与别人交往更离不开感恩,我们要懂得报答别人的滴水之恩,这会让你深受别人的欢迎和尊重。也许别人只是在你囊中羞涩时,帮你解围付了一元的车费;也许别人只是在你跌入人生的低谷时,轻轻地拍拍你疲惫的双肩;也许别人只是当你身处异地时为你端上一碗再普通不过的清水;也许别人只是在你迷茫时无意为你点拨了久陷其中的迷津„„但是不要把这当成是微不足道的举手之劳,因为等到你失去了,才明白这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微不足道,任何一件事都至关重要;更不要认为这是别人应该做的,请记住,别人不欠你的,从别人帮助你的那一刻起,你已经欠下了别人的情分。也许你贫困,也许你落魄,也许你痛苦,也许你不幸,但这不代表每个人都要理解并对你施以同情,我们不乞求同情,更不应埋怨不被同情。所以即使别人对你的一点点的恩情,也要谨记在心,并时常想以回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会助你在人际交往中立于不败之地。

感恩常常是与宽容不可分的。人与人交往,免不了的磕磕碰碰,矛盾口角在所难免。但如果你多想想别人的好,反省一下自己的不足,时常敞开自己宽容大度的胸怀,你会发现你所迎来的会是柳暗花明的风景。香港作家张小娴曾有这么一段话很值得我们深思:把一撮盐放在一杯水里,你会觉得尝起来很咸;可是把一撮盐放进一个湖里,你就不会觉得咸了。每当我发怒时,我就对自己说:我是一个湖。对自己和对别人放开心胸,便不会那么容易动气。感恩,让你在记起别人恩情的同时,对别人心存宽容,而且这种宽容常常能唤醒人们心灵深处的感恩情结,甚至使人迷途知返。在印度北部有一个极为偏僻贫困的小村庄,村民常常可以看到车辆携货物过往。偶然的一次,一辆拉罐头的货车坏在路上,村民们趁司机出去找修

车师傅时将货车上的罐头一抢而空。从此,这个村子抢劫成风,而政府却苦于对这种集体抢劫没什么对策。直到有一天,一辆拉着工业淀粉的货车又在此遭遇了如此情况。年轻的司机怕无知的村民们把这些工业淀粉错当成面粉,开始挨家挨户的去告知他们。司机告诉大家淀粉没有了不重要,但是如果人吃了会有生命危险。人们起初不信,有几个聪明的村民拿淀粉让猫吃了,果然猫中毒死去了。这件事给了村民很大的触动,他们退回了淀粉,并打心里感激那位善良的小伙子。因为对于抢东西的村民,他不仅没有愤恨,而且还担心他们的安全,他的行为不是以德报怨又是什么?一个人的心里装满了阳光,也乐意把阳光洒到每一个人身上,最终会照亮村民们心底那个阴暗的角落。因为,从此村民们再也没有抢劫过来往的车辆。我想他们把对小伙子的感恩无限拉长了。

感恩,更让我们收获了快乐。你很难想象一个小肚鸡肠,经常为一点小事斤斤计较的人会与快乐结缘。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幸福的人,只有自己不肯快乐的心。那快乐的秘诀是什么呢,那就是付出的多一些,收回的少一些;奉献的多一些,计较的少一些。这世间难免有不平事,但你若是忽略不计,那它怎会在你的心间留下痕迹?尝试着用感恩的心去填充你快乐的背囊吧,当你的背囊渐渐充实,也预示着你找到了快乐的根源。

其实,万物苍生都是上帝给我们的最好的赐予,都应该值得我们去感恩。我们感谢大地,是它给我们五谷丰登;我们感谢大海,是它赐我们无尽宝藏;我们感谢祖国,是它让我们茁壮成长;我们感谢父母,是他们给我们鲜活生命;我们感谢老师朋友,感谢机遇运气,感谢世间的一切美好;甚至我们也应感谢疾病痛苦卑劣猥琐,因为这些经历丰富了我们的人生,让我们有了对抗病魔战胜苦难的勇气和信心。换个角度来思考,它们何尝不是上帝给我们的最好的赐予?我们除了感恩真的无以为报。

感恩是一种修养,感恩是一种气度,感恩是一种境界,感恩更是一种智慧。拥有了那颗感恩的心,你就是那个永远的智者。

我的朋友,此刻,你的心中是否正有一颗感恩的种子在悄然生长呢?如果它正在静静地萌芽,那么请对它悉心呵护,为它施肥浇水,相信它一定会开出世间最美丽的人性之花。

谚语

1、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孟子

2、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3、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6、做人就像蜡烛一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以温暖。——萧楚女

7、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王符

8、吃水不忘挖井人。

9、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10、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11、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12、借得大江千斛水,研为翰墨颂师恩。

13、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14、一父养十子,十子养一父。

15、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

16、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日本谚语

17、一饭之恩,当永世不忘。

18、鱼知水恩,乃幸福之源也。

19、可怜天下父母心。

20、知遇之恩当永生不忘。

21、哀哀父母,生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22、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

23、感谢命运,感谢人民,感谢思想,感谢一切我要感谢的人。——鲁迅

24、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25、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华罗庚

26、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中国谚语

27、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28、感恩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洛克

29、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尼采

30、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卢梭

31、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是出现在 当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莫泊桑

32、家庭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为它能使父母获得情感。——罗素

33、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贺拉斯

34、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象!她们的心始终一样,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35、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前苏联谚语

36、养儿方知娘艰辛,养女方知谢娘恩。——日本谚语

37、忘恩比之说谎、虚荣、饰舌、酗酒或其他脆弱的人心 的恶德还要厉害。——英国谚语

38、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希腊谚语

39、感恩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品行中最不好的。——英国谚语

40、卑鄙小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忘恩负义原本就是卑鄙的一部分。——雨果

41、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泰戈尔

42、慈善的行为比金钱更能解除别人的痛苦。——卢梭

43、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日本谚语

勇敢是一种知识 善良是一种智慧 篇11

简单地说,博弈就是人与人之间为了谋取利益而竞争。一般来讲,博弈并不关注目的本身是否正义与合理,而是关注达到目的的行为和策略,这种达到目的的行为和策略也正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博弈就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而经济学又是一门与道德无关的学问——事先预测到对方的痛苦后自己做出妥协是道德,事先预测到自己的胜利后决定继续竞争是博弈。

《无知的博弈》是一本关于有限信息下生存智慧的游戏。这本书的主题就是讲述有限信息下个人的策略行为,以及基于有限信息下的策略行为来理解社会现象。

按照作者的意思,《无知的博弈》可以概括为“机遇”、“信号”、“真相”3个词。就像作者在谈到“真相”时指出的,许多看似简单的现象,其背后可能都另有真相。那么,在我看来,这3个词背后的真相又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勇敢,二是智慧。简而言之,博弈就是一种建立在人性基础上的勇敢和智慧的较量。

但是,勇敢和智慧的背后,又各自另有真相,绝不是我们从表面上看到的这么简单。勇敢的本质不是性格,勇敢是一种知识;而在人性基础上,善良就是一种智慧。

先说勇敢。

一次战争中,战壕中趴着两个士兵,这时,冲锋号吹响了,两个人都感到非常害怕,因为对方阵地的子弹如暴雨般从战壕上面射过,这时冲出去,会有很大的生命危险。但是一个士兵想到了自己作为一个战士的使命和职责,尽管心里非常害怕,但他还是毅然跳出战壕,冲了出去。另一个士兵也非常害怕,于是趴着没动——这就是勇士和懦夫的区别。

“无知的博弈”绝对是一种“勇敢者的游戏”。信息的不完全、不对称,使得选择的难度大大增加,往往要凭借一些信号来进行判断,然后作出选择。但这种选择绝不是建立在“无知者无畏”的基础上,因为勇敢绝不是性格,勇敢来自对内心懦弱的克服,勇敢在本质上是一种知识,是一种关于“敬畏”的知识,即知道应该害怕什么、不应该害怕什么的知识。

就战争来说,真正有效合理的战前动员,不是鼓励士兵多杀敌人,而是向士兵充分阐明这次战争的必要性以及我方的正义性。因为关于战争必要性和正义性的知识以及由此产生的信念,才是保证士兵在充分敬畏生命的同时,又不怕牺牲勇敢作战的基础。只有如此,无论是胜利还是牺牲,才算是最有意义,自己和对方士兵的生命价值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彰显。因为无论是对于哪一方,生命本身都是值得敬畏的。不懂得敬畏生命的人,就不配谈勇敢。

“知识即美德”是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苏格拉底已经揭示出,人的一切品质,包括勇敢、公正、正义、慎私、友谊等,如果没有知识,都可能是恶的,通俗的说,一切能力都可能用来做坏事。所以,人类的一切品质,都需要知识的约束和指引。博弈论前提是一种对人性的判断和假设。在博弈论的基本假定看来,人是理性的,或者说自私的。理性的人是指他在具体策略选择时的目的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博弈论就是研究作为理性的人之间如何做出行为判断和策略选择的。

如何处理道德与博弈之间的二律背反,这就涉及智慧。

智慧不是天资的聪颖,智慧的本质是善良。

下面这个故事是关于日本歌舞伎大师勘弥的。一次,正当勘弥大师准备去表演时,一个学生突然提醒他说:“师傅,您的草鞋带子松了。”勘弥大师低头一看,鞋带果真松了,他充满感激地对学生说:“谢谢你的提醒。”然后立刻蹲下系紧鞋带。但是当他走到学生看不到的舞台入口处时,却又蹲下,把刚才系紧的带子重新松开。

这一幕被旁边一个记者看到,表演结束后,这位记者问大师这是为什么。勘弥大师回答说:“我这次扮演的角色是一个走了很久的流浪汉,鞋带松开这个细节更有助于表现流浪者的长途跋涉。”记者在赞叹大师卓越的细节表现的同时,又继续追问:“那您当时怎么不告诉那位学生,指出演戏的真谛呢?”

勘弥大师回答说:“如果我当时就向他指出真相,他一定会感到班门弄斧一样的羞愧,日后就不会再向我提建议了,这样对他的自尊心是个打击,对我也是损失。别人的亲切关爱与好意必须坦然接受,要教给学生演戏的技能,以后还有很多机会,但是在今天的场合,最重要的是要以感谢的心去接受别人的提醒,并给予回报。只有如此,维护了学生的尊严,他才愿意不断地给我提建议。这样,对他、对我不都是一件好事吗?”

这就是善良,而这种善良就是智慧。

上一篇:初中语文课教学反思下一篇:群众路线教育主要知识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