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的普法教育

2024-07-21

历史教学中的普法教育(通用9篇)

历史教学中的普法教育 篇1

历史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顾春英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享受生命的过程。生命教育是充满活力的人的教育,倡导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以及超越生命,是引导人生走向美好的教育。笔者所在学校以导师制为切入点,在历史教学中深入开掘学生的生命潜力。

一、挖掘历史课程资源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教育的目的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文化素质、人文素养方面肩负着重任,教师要挖掘隐藏在历史课程和历史知识中的精神财富。笔者充分利用历史课程资源,启迪学生的心灵,让他们自觉接受生命教育的熏陶。

笔者所在学校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即全体一线教师结合学生成长的需要,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思想道德品质为重点,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教书育人活动。导师能够通过学科知识对学生的成长进行全方位引导。例如,笔者和学生进行交流时,经常会运用到历史课上的知识。学生考试失利或遇到重大挫折时,我经常会通过历史上数不胜数的动人故事,向他们展现生命的顽强意志,教育他们正确对待人生中的挫折、逆境甚至死亡。

司马迁受腐刑而修《史记》,留下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千古名句。他笑傲生死,以顽强的意志努力拼搏,获得了生命的升华,延伸了生命的价值。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不屈膝投降,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毅然放弃元朝高官厚禄的.诱惑,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言;清末一心想要变法图强的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为唤醒国人的蒙昧,慷慨赴死,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绝唱。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增强了学生抗挫、抗压能力,让他们懂得要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

二、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真正的生命情感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确立知识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相融合的教学理念,在历史课程教学中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将知识的传授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认知学习的过程中伴随着积极的情感活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利用丰富的历史史料或历史记录片等影像资料,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将历史课程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例如,在讲解《抗日战争》中的日本罪行的时候,我运用了大量的图片和影视资料,并通过网络设置了专门的论坛,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感想写出来,再与他们一起探讨,收效甚佳。讲到雅典的民主政治时,我让学生先自己编剧本,再根据剧本表演情景剧《雅典公民――我的一天》,学生在表演和观赏的过程中体会到民主政治的魅力。

关注生命情感,教师将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将学习变成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在此过程中体会知识对于生命的意义。教师要真正关注那些除分数以外的、过了若干年当学校所教的知识被淡忘以后还剩下的那点东西――知识当中的意义。

历史教学中的普法教育 篇2

一、爱国主义的精神教育

我国历史悠久, 文化遗产丰富, 优秀人物人才辈出, 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享誉世界的陶瓷、四大发明、万里长城和秦陵兵马俑, 这些遗产, 被世界各国人民交口称赞。这些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几千年来, 在国家兴衰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 无数仁人志士, 自觉地承担起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捍卫国家独立完整的重任。翻开中华民族历史长卷, 记载了他们的爱国名言和先进事迹。诸如屈原自沉汩罗, 以身“死国”;岳飞“仰天长啸”, 屈死风波亭;霍去病的“凶奴未灭, 何以为家”;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血染吴淞口的陈化成;忧国忧民, 舍身蹈海的陈天华;“甘愿牺牲自己和家庭的幸福, 为天下人谋永福”的林觉民;“革命尚未成功, 通志仍需努力”的孙中山;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誓死抗日, 壮烈献身的杨靖宇……无数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 都体现了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 是我们中华民族之魂!

忠心报国, 威武不屈, 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经久不衰、执着追求的完美的民族精神。汉朝的苏武牧羊, 威武不屈服, 时穷节奈在, 丁年奉使, 皓首而归, 历代为之传诵。南宋文天祥, 以其皓然正气与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邪气”斗, 与元朝统治者的威胁利诱“邪气”斗, 给后人留下了述志诗《正志歌》“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共产主义者李大钊要“以青春之我, 创建青春之家庭, 青春之国家, 青春之民族, 青春之人类, 青春之地球, 青春之宇宙”;为了“青春中华之创造”, 大义凛然, 牺牲在张作霖的屠刀下。著名诗人朱自清为了“建红色的天国于地上”, 为“理想完美的中国的到来而执着的追求;临终前虽贫病交加, 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的硬骨头精神。

“科学没有国家, 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这是每一位爱国科学家的心声, 新中国刚成立时, 一批留学国外的科学家纷纷回归祖国, 要为新中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彭恒武教授毅然放弃在英国的丰厚待遇, 第一个投入祖国的怀抱, 当有人问他为什么回国时, 他答道:“回国是不需要理由的, 不回国倒需要理由!”钱学森面对美国方面的关押、软禁、监视, 毫不动摇。华罗庚放弃在美国被重金聘用的工作, “梁园虽好, 非久居之乡, 归去来兮!”表达了海外中华赤子的心情。李四光谢绝英语教师让他攻下博士学位再回国的劝告;钱三强更是冒着生命危险, 辗转回到祖国的怀抱, 投身于祖国的建设。

以上爱国爱民, 忧国忧民思想之实例, 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历史教学中突出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 使学生认识到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作为一名中国人, 始终要以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重, 尤其要从小立志, 是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与祖国最高的利益紧密相连。

二、坚忍不拔, 奋发向上的精神教育

中国古代文明, 名扬四海。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 坚忍不拔、奋发向上、艰苦奋斗, 为人民造福的实例举不胜举。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增益其所不能。”凡是有作为的人, 必会遭到大困难, 必先艰苦磨练自己, 培养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明代李时珍, 在27年中, 查阅了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和各种医学著作;为采集标本, 他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为弄清药的功效, 他经常以身试药, 把事业看得高于自己的生命, 耗尽一腔心血, 终于写成了“东方医药巨典”——《本草纲目》, 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匠”。东汉张衡创制了地动仪, 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定了子午线度, 成为古代著名的科学家。

以上这些都是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事业, 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 坚忍不拔、奋斗努力, 最后成就了大业的光辉典范。在历史教学中应注入时代的血液, 使学生不断树立起为国家、民族利益而献身的精神。

三、勤俭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史书上不乏勤俭廉洁的例子, 如诸葛亮说:“君子之行, 静一养身, 俭以养德, 非谵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历览前贤国与家, 成由勤俭败由奢”。汉唐“文景之治”“贞观之治”时期, 国力强盛, 经济的繁荣, 勤俭不能不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华民族以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 以吃苦耐劳著称于世。如张衡发明的地动仪, 马俊发明的翻车, 李春建造了赵州桥, 黄道婆改良纺织工具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的生动例子。墨子、隋文帝、王安石、范仲淹、明成祖、曾国藩等均是节俭的名人。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陶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节俭的模范。革命前辈徐特立始终保持廉洁奉公的美德, 为世人所崇敬。在延安担任教所长及自然科学院院长时, 无任何特殊化。新中国成立后, 已逾七十, 衣着仍是补了又穿, 穿了又补, 饮食仍是小米与玉米面为主, 家属医疗费及办公用品也是自己花钱, 当人大代表所得每月50元补贴, 如数退回, 体现了一个革命者廉洁奉公的精神。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我们所树的人应了解五千年的灿烂文明, 了解百余年的屈辱与抗争, 了解共和国的开拓前进, 神州巨变的历程。我们所树的人是爱我们的民族, 爱华夏这块古老土地的人。

中华民族必须树立起自己的民族精神, 弘扬自己的国魂, 增强民族凝聚力, 加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爱国精神, 奋发向上的精神、廉洁奉公精神等传统美德,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国魂。

正像鲁迅先生所说:“历史都写着中国的灵魂, 提示将来的命运。”我们在历史教学中, 要深入挖掘, 去粗取精, 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润物细无声般慢慢地渗透, 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摘要: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为培养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要对学生从小培养、熏陶, 在这方面历史学科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点决定了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阵地。论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爱国主义精神, 奋发向上的精神, 廉洁奉公精神等传统美德,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国魂。

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3

一、正确认识历史中的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历史领域的新发现、、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历史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历史素质基础。即在全面实施历史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中学生对历史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以及创新个性的问题。

二、营造历史学科创新教育的氛围

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力,应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教育的氛围,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历史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是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学生历史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可忽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应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其次,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以“升学率”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处于高度紧张的机械的知识传授中,很难形成创新意识,这些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转变过去提倡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并重的模式,实现由“教”向“学”过渡,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第三,创造一套适应创新教育的课余活动。扩展学生历史知识体系结构,扩大视野,真正提高学生素质,着眼于未来。

三、开展创新教育,历史创新教育的内容与培养

第一,重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育,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在教学历史知识时,通过有关的实际例子,说明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学习历史的意义,鼓励学生学习成才,并积极参加历史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成就动机。提倡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所有的历史成就都是在旧知识基础上的创新,这一切都源于对历史浓厚的兴趣。源于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学习更多更全面的历史知识,为将来的创新活动奠定扎实的历史功底。学生在接受教育和获取知识的同时,形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

第二,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创新思维。历史是思维体操,因此,若能对历史教材巧安排,对问题妙引导,创设一个良好的思维情境,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是非常有益的。在教学中应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常规教学,变“传授”为“探究”,充分暴露知识形成的过程,促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创新思维状态中,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历史解题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思考,广泛联想,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活跃的灵感,解题后让学生进行反思和引申,鼓励学生积极求异和富有创造性的想象,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三,加强历史能力的培养,形成创新技能。历史能力是表现在掌握历史知识、技能,历史思想方法上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中历史技能在解题中体现为三个阶段:探索阶段—观察,试验,想象;实施阶段—推理、运算、表述;总结阶段—抽象、概括、推广。这几个过程包括了创新技能的全部内容。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加强解题的教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同时,进行有意识的强化训练:自学例题,图解分析、推理主法、理解历史符号、温故知新、归类鉴别等等,学生在应用和这些方法求知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历史能力,形成创新技能。

第四,开发情感智力教育,培养创新个性品质,美国学者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提出,“尽管创造者要具有一定的智力,但高智商并不是高创造力的先决条件。”可见,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以良好的个性品质作后盾。

在历史教学中,激励学生要树立周恩来同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具有像爱迪生发明灯丝一样的坚定信念。在“问题历史”中培养学生具有敢于求异、勇于创新的气魄、自主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利用“错析教学”,培养学生坚忍不拔、持之以恒,不怕困难和挫折的顽强意志和良好的人格特征,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创新情感和个性品质。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篇4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宇宙地中学

谷福臣

在21世纪的今天,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这种高素质就是使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同时发展.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历史,教育的经验可谓丰富,培养学生崇高的思想品德,积极的进取精神,奋发向上的意志等等,是每位教师的责任.而德育教育也是历史教学的一个主要内容。.如果把历史教学和德育教育结合起来,使这种美好的德育进一步发扬光大,培养出祖国需要的建设人才,这就达到了历史教学的目。

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就如何进行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浅谈几点看法。

一、德育教育应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基础

爱国之情,常人很难体会得到只有亲身体验才可能有所感悟,但要经历爱国大事,对于学生来说几乎很少.所以要让学生真切体会到什么叫爱国,如何去爱国.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只有了解深切,才能从心中涌起爱心。古往今来,多少志士为了维护祖国的荣誉和尊严,给后人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诸如屈原自沉汩罗,以身殉国,岳飞“精忠报国”,屈死**亭,林则徐为击败英侵略军,积极仿造西方战舰,成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鸦片战争中七殉老将陈化成血染吴淞口,维新运动中,谭嗣同誓为变法献身第一人,抗日战争时期成千上万的革命烈士,血洒疆土,只为争回民族的尊严,国家的主权。而在我们身边,为了救学生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给她的学生上了人生最美的一课。南海守礁二十年,化成礁石一块,无怨无悔的南海卫士李文波。她背起药箱,他再背起她,一条路,二十年,为乡村父老带去健康安宁,周月起,艾华这对残疾乡村医生夫妇大爱无痕。航母出海了,战机飞天了,却悄然离开了的罗阳同志用生命托起战机,笑傲长空。还有许许多多类似的事迹,足可告诉人们忠心报国,威武不屈,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追求完美的民族精神。

通过这些事例,分析英雄事迹的动机,同时讲述生命只有一次,为什么这些英雄能毫不犹豫为国捐躯。告诉学生只有爱国的人,才爱自己的生命,他们牺牲生命就是为了保卫国家,这是一种崇高的爱国主义,是每一个人所应具备的品质,象汉朝的苏武,青年时出使,白发时才回归,南宋文天祥与元朝统治者斗争“留取丹心照汗青”,共产主义者李大钊为了“青春中华之创造”大义凛然牺牲在张作霖的屠刀下,诗人朱自清饿死不领美国粮,这一系列事迹莫不体现出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的硬骨头精神。

再一方面,通过一些反面史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如,讲“中法战争”讲到老将冯子材奋勇杀敌,而李鸿章却不准出战,中国在战场上取胜时,清政府却“与缔和约”,以“求法人不必再战”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法新约》,出现了中国不败而败的局面。同学们愤怒的说“真该死”、“真丢人”,于是我趁势引导,告诉学生,现在我们国家所面临的困难仍很多,像美、日在钓鱼岛挑衅,要达到进一步控制中国的目的,我们作为一名学生,爱国应从哪里做起?

二、爱国应从认真学习,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开始

中国古代文明,名传千古,流芳于世。中国有许多为造福人类而努力拼搏的人才,孟子说:“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凡具有作为的人必会遇到大困难,必先磨练自己,所以要培养那种不怕吃苦,奋发向上的精神,像李时珍为撰写医学名著《本草纲目》,历时二十七年,走遍大江南北,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匠”。张衡,博学多才,刻苦钻研,对工作精益求精,终于制了地动仪,司马迁用十九年的功夫写成了史学名著《史记》,水稻专家袁隆平,潜心钻研近十年,终于在1974年研制成耘型水稻,属世界首次,女科学家林巧稚一生独身,投身医学事业,成为医学界楷模。通过这些实例,告诉学生要想成就大业,就要有民族,为国家,为事业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奋发努力的精神。历史教学中将这些光辉典范介绍给学生,势必激发起为祖国繁荣而努力的热情。使学生不断树立想为国家为民族利益献身的精神。

三、要教育学生尊敬师长,遵守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做一个对社会有利的人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篇5

【摘要】本文对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在辨析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德育”概念的基础上,总结了历史学科教学中德育的几个特点。提出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应该主要在人格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两个领域开展工作,并强调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操作层面上应该注意现实性、生活性和客观性原则。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德育工作 素质教育

历史是一面镜子,只有了解历史的昨天,才能更好的认识今天和展望未来。身为一名历史教师,就必须在历史教学中结合学生的思想特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祖国的昨天,热爱祖国的今天。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呢?

一、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对青少年的教育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未来民族国家的发展情况。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新一代的青少年呈现出与他们的父辈迥然不同的精神面貌。他们思维活跃,接受信息能力强,拥有更加优越的生存发展条件。但是与此同时,社会整体道德水准继续滑坡,不可避免地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过分崇尚自我,缺乏团队精神,是非善恶标准模糊,知行脱节,责任心不强等方面。对于青少年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社会各方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都应该在青少年的德育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好的条件。

学校是教育的重要场所,“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和历史,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意见》中将历史教育列为德育任务第一条,是很有深意的。

历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美国实用主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说“历史是永恒的建设性的道德遗产”。《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中学历史教学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的要求:“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历史发展带来巨大物质进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二、历史教学中德育的特点

既然要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对青少年完成德育的任务,那么德育究竟是什么?对这一问题,一直存在很多误解。比如认为“我国现阶段的中学德育是根据国家人才培养目标,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独立完善的人格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被摆在第一位,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外延也有很多,如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以至很多人一听到德育这个词,马上就与爱国主义等同起来。德育内涵外延的无限扩大,容易使德育工作陷入“大象无形”般的空洞。德,顾名思义,就是道德,品德。从孔子的“德不孤,必有邻”、左丘明的“德,国家之基也”到王充的“德不优者,不能怀远”和司马光的“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我们都可以看出来,“德”,并未包涵思想政治之意。延续至今天,德应该指的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德育应该指的是思想道德教育,德育在很多正式或者非正式的文件中都被解释成为“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是一种明显的误读。德育不包涵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指德育的过程中不允许有思想政治教育,而是指在德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为道德教育服务的,是手段和方法,而不是与道德教育并列的目标。

在中学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应该注意到其蕴含性、渐进性、评判性等特点。

(一)蕴含性。德育在历史教学中的蕴含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德育必须有所依附。历史教学有其固有的知识载体,论从史出,历史教学中的德育与其他学科中的有着明显的区别。“寓教于史”,德育才能成为“有源之水”。另一方面,知识能力的教学培养过程中也必须反映德育的内容。“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准确的把握史料,寻找适合的德育切入口,是体现教师教学智慧重要舞台。

(二)渐进性。德育的目标宏大而艰巨,一个完善的人,绝对不是一节课一句话就可以造就的。但是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不少的教学目标动不动就定位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爱国主义情怀,守法知礼诚信,这样的目标看似无比正确,但是却明显缺乏可操作性,大而无当。过大过难的目标更加增加了实施和实行的难度。德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德育的目标应该有清晰的层次性,每一个层次内部又应该细化为哪些内容,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德育目标应该如何协作,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虽然这一领域的学术研究不时有文章见诸报端,但是在学术层面还属薄弱,在实践层面就更少引起关注。德育目标的实现必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对这一问题没有清醒的认识,历史教学中 的德育必将是无法承受之重。

(三)评判性。不论是对历史人物是褒是贬,对历史事件是颂是斥,所谓鉴古知今,都是在一定的立场和观点的基础上进行的评判,因而在将历史引申出其蕴含的事理时,必须明确自己所站的立场。如在评价秦桧时,从他个人的角度来看,他其实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而且曾经是坚定的抗金派,身居高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可谓不成功。但是从人民的角度来看,他的行为损害了人民的利益,与人民的需要背道而弛,以致遗臭万年,汪精卫,蔡京等人皆是如此。由此可以看出“有才无德是小人”之言非虚。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每一个时代都会从自己的需要出发对过往的历史进行重述。作为历史工作者,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对过往的历史进行客观的评述,知识分子的批判性传统永远不应该是忘却的对象。

三、人格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是德育渗透的核心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即思想道德教育应该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第一是人格教育,第二是传统美德教育。

首先,健全人格的养成在于培养中学生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其中自信又是人格健全的基石。自信心态的培养,从大处着眼,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和历史,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一个对自己的祖国和民族缺乏热爱的人,会成为无根的人。”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能够为人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应该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建立完善人格的重要的手段与方法。自信心态的培养,从中学生个体本身出发,则应注重从中外古今的历史中选择合适的史料,加强理想教育,情感教育、及意志毅力教育。

先辈们的历史实践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理想教育方面,《左传》提出“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这一思想虽然发端于古代,但是时至今日,仍然可以作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益借鉴。青少年一味追求个性张显,甚至犯罪行为日益严重,自私自利的观念和行为随处可见,究其根源,都来源于信仰的缺失,没有树立明确正确的人生目标。没有认识到人在有限的生命中存在的意义,自然缺乏积极向上的动力。古代历史名人中树立起崇高理想而青史留名的例子有很多,例如,学生们很喜欢也很熟悉的岳飞,在精忠报国的激励下,坚持抗金,谱出了一首可歌可泣的爱国诗篇,又如闻鸡起舞的祖逖,又如 “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等,通过这些英雄人物身上的精彩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将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大多数人的幸福联系在一起,他的人生才是会得到他人认同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应该成为广大中学生为人处世的标杆。

在情感教育方面,应该将生命价值推到新的高度。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与阿伯迪妮指出:“21世纪最激动人心的突破之所以将发生,不是因为科技的进步,而是

因为人性论的发展。”提高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提升中学生整体的人文素养也就成为我们情感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在介绍历史英雄人物的丰功伟绩之时,永远都不要忘记提醒学生注意“一将功成万骨枯”。

在意志与毅力培养方面,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讲述吴越之争,“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应是题中应有之义;讲述西楚霸王旷世壮举,自然少不了“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还有诸如司马迁受宫刑后,在狱中写出伟大著作《史记》;孔子读书“韦编三绝”等等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语文课中的某些素材,如,孟子曰:“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也可助一臂之力。

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必定是一个意志坚定,积极乐观进取的人。深刻挖掘这类史料背后深藏的意义,将有助于纠正现代中学生怕吃苦,只是贪图玩乐的心态。

其次,传统美德的养成在于使中学生的言行举止合乎于“礼”,做一个文明的现代公民。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但是在近几十年,中国人在国内外的公共场合“失礼”的报道不绝于耳。在中学生群体当中,言语粗鲁,顶撞父母,不尊敬师长等现象屡见

不鲜,很难想象这一代人按这种情形成长下去,能够与他们未来强大中国的主人翁身份相符。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列举名人的成长故事、言行举止、名言警句、感人故事等等,去教育感化青少年,陶冶青少年的性情,锻炼青少年的意志。培养青少年从小做起,从小处做起,明是非、辨好坏、善与丑,讲文明、讲礼貌,讲道理,树诚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知法守法,真正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创造和谐社会。

四、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操作原则

经过长期的努力,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往往失于空泛。在操作层面上,也缺乏系统深刻的总结。德育给人的印象往往是形势严峻,任务紧迫,却又无从下手。陶行知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必须注重现实性、生活性原则。例如有教师在讲到赵州桥屹立一千三百多年而不倒时,一方面注意提醒学生这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的劳动智慧;另一方面又与近几年来频繁发生的桥梁坍塌事件作对比,引导学生思考,坍塌事故在建筑技术先进的现代发生,也体现出来某些人责任心的丧失。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还需注重客观性原则。不少老师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习惯性的从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明灿烂开始讲起。一味报喜不报忧。事实上,地大物博也好,文明辉煌灿烂也罢,都是相对的。对于祖国的感情不应该只是来源于对

祖国的辉煌和灿烂,还要告诉他们祖国不足的地方,若不然,他们走出校门,或者还没有走出校门,就发现老师教给他的,与事实并不相符,这样学生就会抛弃老师教给他的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们觉得上当受骗了,进而否定他们认为的骗子教给他们的所有一切,包括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长大成人之后,也许历史老师讲给他们的精彩故事,他们已经忘记大半了,但是历史教师故事背后的人生道理,却永远的保留下来,并且成为他们立足于人世间的支柱。这才是历史教学中的德育真正应该起到的作用。

参考文献: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 篇6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广大的`青少年耐挫折的能力让人担心,加大挫折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本文试图在历史学科范围就挫折教育内作一些探讨,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大家关注和研究这一课题.

作 者:邓代福 作者单位:华坪县兴泉中学,云南,华坪,674800刊 名:科技致富向导英文刊名:KEJI ZHIFU XIANGDAO年,卷(期):“”(6)分类号:G63关键词:历史教学 挫折教育

略论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7

首先,这是由审美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教育学认为,无论是自然形态的审美对象,还是社会形态的审美对象,都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的特点。就是通过美的具体的、鲜明的形象感染人,引起人的美感共鸣;也是通过美的事物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从而使人们心理上产生感受,情感上产生共鸣,性情上得到陶冶。总之,审美教育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并激励着人们去行动。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美育不仅能让人感受美,而且能驱使人追求美、创造美,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并坚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实现美的追求。

其次,这也是由非智力因素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加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由先天遗传决定,而非智力因素则主要由后天“习得”决定,优化非智力因素更有赖于后天的培养。中国古代有句名言:“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意思是说,不是不会做,而是不肯做。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能不能干,而非智力因素不仅决定一个人肯不肯干,而且决定着其是以积极的方式还是以消极的方式,是以坚韧不拔的方式还是以畏却退缩、望而生畏的方式,是以勤劳的方式还是以懒惰的方式去干,这就要求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而要使学生想学,积极主动地学习,以顽强的意志攀登科学的高峰,就必须从美入手,从情入手,用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感染他,以真情实感打动他。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人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

二、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宝库

中学历史教材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因素,若“汉魏之文苑、晋之清淡、南北朝以后之书画与雕刻、唐之诗、五代以后之词、元以后之小说与剧本,以及历代著名之建筑与各种美术工艺品,无不于教育之中行其美育之作用”。“历史学上各时代伟大与都雅之人物、事迹,无不于智育之中,含美育之原素”。史之所存,美之所在,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宝库。这些具体、鲜明的美的形象不仅能感染学生,激发其对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而且能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行打下基础。

三、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优化非智力因素的现实作用

1.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指人力求接触、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爱好活动的意识倾向。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历史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审美因素极为广泛:讲述红军长征时一首《七律·长征》的吟诵;讲述文艺复兴时一幅《蒙娜丽莎》的赏鉴;讲述巴黎公社时一曲《国际歌》的播放;讲述鸦片战争时一部《林则徐》的放映……这些众多的审美因素,一旦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体现,就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

2. 培养学生高尚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这一活动,并使之朝向某一目标进行,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一种内部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愿望、动机的源泉———就在于儿童脑力劳动的特点本身,在于思维的感情色彩,在于美的感受。”可见崇高的、美的形象对学生高尚的学习动机的培养的重要性。历史教材中,从“匈奴未灭,何以家还”的霍去病,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从顾炎武“天下兴亡、匹无有责”的报国赤诚,到谭嗣同“甘愿为变法而喋血”的壮美情怀;尤其是“五四”以来,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千万革命者,历尽困苦、艰辛和磨难,为中国人民留下了的惊天动地的不朽诗篇……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动,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一种心理过程。发展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一个人完善个人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意志品质不仅对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达到人生目标有帮助,而且对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很有意义。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曾说:“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历史教材中,具备坚强意志的美的形象比比皆是:从手执汉节十九年不降的苏武,到出生入死六次东渡的鉴真;从布鲁诺坚持日心说,虽被宗教裁判所监禁七年而毫不动摇,到司马迁踏遍全国各地,历尽十年艰辛,虽受腐刑但矢志不渝,最终写成《史记》……他们闪光的心灵,不朽的人生,不仅使学生受到强烈的美的陶冶,而且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畏困难争取成功的坚强的意志品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青年时代,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比任何时期都更多地同道德高尚的言行的追求结合在一起。”

4.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或对象所持态度的体验。良好的高尚的情感是推动一个人走上成才之路的重要因素,良好的、高尚的情感的培养,决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的教育。假如在言语旁边没有艺术的话,无论什么样的道德训诫都不能够在年轻人的心灵里培养出良好的、高尚的情感来。“感人者莫先乎情”,审美教育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美能感人,美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中华民族悠悠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史,可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的情感;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革的美的规律,可增强学生的时代紧迫感和振兴中华的崇高责任感;历史上风云人物、民族英雄的惊天伟绩,可激发学生刻苦学习、追求真理、报效祖国的情感。

总之,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切实加强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为培养他们的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打下基础,对于中学生思想观念的升华,情感、意志的磨练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优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其早日成才。

摘要:本文从审美教育是优化非智力因素的重要途径、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宝库、审美教育对优化非智力因素的现实作用三个方面论述了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关键词:历史教学,审美教育,途径,教材,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庆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6, (02) .

[2]廖全明, 张莉.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的模式及存在的问题[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6, (01) .

[3]王菊芳.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02) .

小议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8

一、通过历史教学,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

人格,也称个性,反映着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健全的优良人格,即个体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不断进取的奋斗精神、正视挑战、勇于创新的求知精神、踏实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行为习惯、敢于抗挫、善于自我调控的意志品格和善待他人、团结协作的人格特征。

多年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绝大部分历史教师未能正确处理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的辩证关系,教学仅仅局限于让学生接受具体知识、理解概念、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以期考试得高分,却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费尼克斯说过:“不经学问的陶冶是不可能形成稳定健康的人格的”。借助于知识的点滴积累,才能培养起稳定健康持续的人格。离开了具体的知识和环境,人格教育只能变成空洞的说教,而无法收到应有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推动学生塑造和完善人格。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优良人格的重要特征,是推动学生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精神动力。在教学中,结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牺牲我一个,幸福后来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咏志诗句的教学,通过秦桧、慈禧太后等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反面教材,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教学中,还应注意指导学生有理、有序地思考和解决问题,逐步养成严谨规范、一丝不苟的思维品质。

在教学中,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及有关的历史资料,逐步培养他们独立捕捉观点和信息、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适当让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评价,对有关人物活动、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进行专题评述,自己设计图表、整理知识、构筑知识框架,有利于促进他们树立独立探究科学知识的独立人格。要鼓励竞争,培养学生勇为人先的优良品格。竞争意识是克服人格缺陷的一剂良药,是推动个体战胜自我、超越他人的精神动力。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适当组织历史知识抢答赛、历史小论文评比、开展专项历史资料的收集、展览、评比活动,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调动他们积极向上、勇为人先的内在能动性,帮助学生形成敢于拼搏的人格品质,以推动他们人格的不断完善。

另外,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注意个别沟通和指导,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也是指导学生构建优良人格的一条重要途径。要在把师生置于平等的地位,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的基础上关心学生、指导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矫正自己的思想行为,从而更有效、更主动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完善自己,逐步树立起“自尊、自信、自强”精神。

二、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和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卓越贡献。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四千年之久。我国不仅历史悠久且还有灿烂的文化。通过对学生进行祖国悠久历史和辉煌灿烂文化传统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结合我国已确立的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从而使学生坚信祖国“四化”一定能够实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也一定能在不远的将来赶上或超过世界发达国家。

(二)进行“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教育,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古代张骞出使西域,班超投笔从戎,岳飞精忠报国。到了近代,太平天国的洪秀全提出“天国”理想,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等提出“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还有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的理想社会。到了现代,更是有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革命家领导中国人民奋斗不息,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和平民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实现了几千年来劳动人民美好的社会理想,通过运用英雄人物和革命老前辈浴血奋战,出生入死,顽强斗争的生动史实,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它们光荣的革命传统,树立起振兴中华人人有责,为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祖国而献身的精神。

(三)进行忠于祖国、维护祖国尊严和统一的爱国教育。

祖国的统一,一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我国各族人民从古到今都为这一主流和外来侵略者进行着长期的英勇卓绝的斗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统一约占三分之二的时间,而且越到后期统一的时间越长。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国家统一对经济、科学文化等各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国家的统一更有利于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伟大的爱国主义运动史。在凶恶的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面前,如果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如果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坚强团结和英勇反抗,中国在侵略者的屠刀宰割下,就会完全陷入殖民地的深渊。正是历史上源远流长的统一和团结形成一条坚韧牢固的纽带,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联系起来,团结战斗,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妄图瓜分中国的野心。

中国共产党人是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继承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为了民族的彻底解放,付出巨大的牺牲,建立了新中国。解放后在台湾问题上党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以他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高瞻远瞩地提出对台湾、香港、澳门实行“一国两制”的构想,目前香港、澳门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上述这些感人至深的爱国主义光辉范例和生动的史实,充分说明了统一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是亿万人民的共同心声。在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到:只要有针对性地选取素材,突出重点,是能够通过历史长河五彩缤纷的生动事例给学生以启迪,在他们的心中播下爱国主义的种子,并引导他们为保卫祖国和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篇9

历史学科显著特点是基础知识内容和思想教育内容的一致性,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上与其它学科相比有其特殊的优势。历史教师应充分挖掘、利用历史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点燃学生胸中的爱国主义火焰,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把爱国主义教育贯彻到整个历史教学活动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历史教学中,将如何利用历史学科的优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现仅就我个人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些认识和做法:

一、以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中华民族以聪颖的智慧,辛勤的劳作,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早在170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在祖国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当人类还处在幂幂洪荒之时,我国历史的车轮已驰进了文明的大门。从夏朝开始,我国进入了阶级社会——奴隶制社会。当古罗马奴隶制的丧钟响起,西欧揭开封建制序幕时,我国已在封建社会渡过将近一千年,封建制正处于上升时期,走在世界各国的最前列。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巴比伦、印度这三个文明古国都无法与中国相比,它们三国都相继受到外族的蹂躏而使国家失去独立或处于分崩离析之中,人民饱尝亡国之苦。唯独中国几经磨难尽管在近代饱受侵略和欺凌,但仍然独立存在,没有中断历史。其延续 时间之长,是世界各国所没有的,这是祖国的骄傲。教学中,通过分析、归纳、摸比,画龙点睛地指出,使学生在比较中,深感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从而加深对祖国的深厚情感。

祖国历史的绵延不断,是各族人民奋斗的结果。我们的国家也曾有过分裂、割据的局面,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统一是长期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祖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反对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斗争,在世界各国历史上也是罕见的。讲述中华民族发展的悠久历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使学生为我们国家和民族悠久历史而自豪。

二、运用我国古代的文化科技成就,激励产生民族自信心。我国各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古代经济文化,对东方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起过重要的推动作用。被誉为“发明的国度”的中国,有很多处于世界之最的地位。如最早种植粟和水稻、最早发明地动仪、最早测算子午线的长度,祖冲之圆周率成就,华佗制成的“麻沸散”,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还有四大发明的成果为全世界瞩目,万里长城是文明于世的伟大建筑工程,李诫的《营造法式》是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而郑和的远航,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丝绸之路也是举世闻名的等等。历史教材中,反映我国历史上经济文化先进地位的代表和成就不可胜数。这些珍贵、丰富的文化遗产,都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教材。事实表明,我国古代无论在科技文化方面,还是在社会进步方面都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这是祖国的光荣,民族的骄傲,只是在近代,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勾结,统 治腐败,才使我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然而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科技文化等方面,日新月异的发展,某些成果不断直上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讲述我国科技长期处于世界先进地位,从不同的角度和各个方面给学生证明我国各族人民勤劳勇敢和卓越的智慧才能,用活生生的历史感染学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激励他们立志攀登科学高峰,为国争光的爱国热忱。

三.歌颂杰出人物的光辉业绩,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高尚情操;岳飞“精忠报国”英勇抗敌的气节,一直被后世传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伟大情怀,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孙中山“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爱国主义思想都激励着后人报国之志,戚继光奋力抗倭,郑成功收回台湾,康熙帝反击沙俄,维护祖国尊严的光辉业绩,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的。以上是古代英雄怀着爱国爱民之志,勇赴国难,甚至为国捐躯。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林则徐正义凛然,虎门销烟;关天培坚守虎门,血染战袍,舍身殉国;邓世昌在甲午海战中奋不顾身与舰同亡。他们为打击外来侵略者而英勇抗争,舍死忘生,同敌人血战到底。现代史上涌现像李大钊、林祥谦、方志敏、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等共产主义战士。他们为拯救中华抛头颅、洒热血、献青春也义无返顾。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民族独立和祖国的繁荣,战斗到最后一息。历史教材中,出现爱国精神的事例和英雄人物,不胜枚举。这些历史人物身上,闪烁着爱国主义的光芒,他们光辉事迹,更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 动素材。在课堂上教师对爱国人物的英雄业绩和爱国事件进行生动、有趣的讲述,用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听到栩栩如生,激动人心的英雄人物事迹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情绪,使学生感到其亲切,把爱国主义寓于知识熏陶之中,而不是抽象地懂得个人命运和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的道理,只有这样,才能使爱国主义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揭露帝国主义的罪行,颂扬我国人民的抗争业绩,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在清朝封建统治走向衰落时,世界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1840年——1949年的109年里,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人民受尽了欺凌和侮辱。教学中用大量史料进一步揭露了侵略者的罪行,使学生仇恨敌人越深,对祖国就更加热爱,并使学生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也是造成中国人民从没停止过抗争和奋斗。如三元里人民的抗英、虎门销烟、珠江口的激战、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都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反抗压迫和剥削,保卫祖国独立,不受侵略的民族,反映出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无数的革命先烈在反侵略斗争中表现了对祖国的无限忠诚热爱,也是中国人民所具有的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才使我国身经危殆而永立不败之地,从而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崇敬。

在无数次反帝反封建斗争失败的同时,中华儿女没有停止艰苦的 摸索救亡图存之路。中国共产党和许多仁人志士历尽千辛万苦,28年的奋斗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事实让人确信,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在这一百年中,无数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前赴后继,百折不挠,充分表现了热爱祖国的最深厚感情和大无畏的民族传统精神,中国人民一百多年的斗争本身就是一曲爱国主义的赞歌。老师在讲述历史事实的同时,有意识的进行对比、综合、解释、牵引,在课堂上制造一个情感交流的氛围,使学生受到思想上的启迪,学有楷模,恨有所指,激发学生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爱国激情。

祖国的历史悠久而延绵不断,治乱兴衰的变迁,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内容。然而历史课毕竟不是政治课,历史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规律和任务。教学中要做到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知识教学、培养学生智能相结合,爱国主义与传统、国情、形势、德育等方面思想教育相结合等。教法上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除课堂上教师讲授外,也可组织学生讨论,还可根据条件开展其它活动,如:参观、调查、访问、开讲演会、搞专题报告等。把课内外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中应注意使用挂图、幻灯、录像片和投影片等多种教学手段,利用课本中的插图、画像或资料,加强直观性,使教学更形象、生动。

上一篇:党课心得体会:党员的义务与权利下一篇:图书跳蚤市场四年级作文550字